慕课教学总结

2024-04-29

慕课教学总结(共8篇)

篇1:慕课教学总结

华中农业大学《应用写作》慕课学习总结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学习慕课已经有两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在慕课上的学习,我发现在慕课上学习虽然不用去教室那么麻烦,但是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进去,因为慕课中不仅有老师的教学视频,还有讨论和单元测试,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而且用空闲时间去学习也不会很耽误时间。在这两个月的学习中,我感受到这些写作形式与我高中所学的完全不同,包括新闻文体,党政机关公文,合同等十分实用且对于我来说十分新颖的文体。让我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虽然慕课的时间比较随性,但我一般都是在每周的一个固定时间完成慕课的学习与测试,这样也使我的生活更加有规律。而不至于花太过于零碎的时间去学习,这样的效果反而不好。但是因为有的作业需要使用电脑完成,所以有时候就会感觉有一些麻烦。慕课开设的讨论区我觉得十分的好,大家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既能促进学习,还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尤其令我十分感动的是,不管我问什么问题,就算有些问题过于简单,老师也会耐心的在网络上回答我。我想这就是慕课带来的好处吧,不仅没有使大家距离变远,反而因为同一个目的而增进了大家的感情。

但是我在学习上面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虽然每周都会学习一种新的文体,但我感觉自己了解的还不是很深入。以至于在每次互评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去评分也不知道怎么去评价,以至于很多评价都是千篇一律。其次就是没有很深入的了解讨论区里同学提的问题,其实他们很多问题我也都有过疑问,但是由于自身的一些惰性和学习节奏的慌乱,导致我并没有很好的深入其中。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发现了慕课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以后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总结这次的经验教训,下次更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还有就是要增强自身的学习热情,慕课学习最需要的就是自觉性,这一点无论对于慕课学习还是我的日常生活学习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增强了,才有可能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与精力。

篇2:慕课教学总结

随着网上在线课程“慕课”的大规模开放,人们像追热门剧一样追人气课程。与传统的网络公开课相比,“慕课”更想一个虚拟教室,有固定上课时间,有作业和考试,固定时间更新课程。线上教育的冲击。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慕课”的学习者约有20万人,其中在线学生占60%—70%,多数为硕士和博士。

从视频授课到师生互动

“慕课”与传统的网络公开课不同,不再仅仅是视频授课,这种新型的公开课模式让学生仿佛处身虚拟课堂,每节公开课要按时上课,并且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家庭作业和考试。同一个“教室”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问题。

国内在线教育的发展

清华大学在2013年宣布加盟国外著名在线教育平台edx,面向全球开发,这预示着慕课(MOOCs)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2014年2月10日,国家教育部发布2014年高等教育司工作要点,其中明确提到支持“慕课”的建设,以“慕课”建设为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

在慕课运营平台开发方面,力拓网络科技旗下的“艾慕网”发展尤为迅速。艾慕网是公司自主开发、联合高校一同运营的“慕课”平台,教师通过艾慕网进行慕课形式的教学,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同时也可以将课程向全社会推广,提高自身和学习的知名度。

篇3:英语专业慕课教学设计蠡测

“慕课”(MOOCs)是指“大规模网络公开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21世纪的新生事物。慕课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但这种远程教育目前因为免费、微视频、更大规模和名校名师效应,现以一门课程吸引数十万学生的力量风靡世界各地,超过200个国家的2千万学生参与了慕课的学习。国际学术界对慕课的总体态度褒贬不一,有人赞成,有人质疑。但对于慕课到底是变革还是时尚,依然尚无定论,多数认为只有时间和研究的最终结果才能揭晓。慕课代表着国际教育资源的重组,倒逼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慕课关注的空前高涨,国内外学者对慕课环节开展了积极的评价性研究,通过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术报告、博客和报纸等方式各抒己见。由此,有必要及时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慕课教学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慕课环节评价性分析

MOOC(慕课)的首字母“M”代表Massive(大规模),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众多;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指的是全世界所有想学的人都可以注册参与课程学习;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指的是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测试,在线接受系统评价;“C”则代表Course(课程)。目前国外针对慕课环节的研究包括慕课的学费、注册人数众多与退出率很高的问题,也包括慕课的教与学的方法、在线交流、测试与认证等方面的内容。

(一)慕课学费

虽然慕课名称中的“open”一词并不当然地表示慕课是免费的,但至少现在,还没有任何一所大学、任何一家运营商要求注册人员支付学费。现在慕课就像是商店的免费试用品,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实际需要,按照课程介绍,自由取用。但慕课研究人员表明,慕课制作需要专门的队伍,因而耗资巨大。Kolowich对103名教授进行调查发现:仅仅制作一门慕课所花费的时间平均超过100小时[1]。慕课的制作过程伴随着巨大的劳动成本,将可能引发一种新型的竞争,这种竞争会对资金脆弱的大学带来危害,并使美国的高等教育集中化[2]。因而有学者认为慕课不会是真正的免费。充其量是一种引子,就像广告一样,吸引潜在的顾客[3]。慕课发展速度很快,但有效的商业模式却还未形成。如此高昂的制作成本,显然将一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做成慕课是不太现实的,哪怕是政府投入资金建设的高校,因而只能“在开放课程和与传统课程相结合的补充课程之间寻求平衡”[4]。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慕课的名称如雷贯耳,家喻户晓之际,慕课将不再是免费的,但因其学员众多,依然可以很低的人均收费最终弥补其制作成本。

(二)注册人数与退出率

慕课开放的特点使得全球任何一位想要学习并且有能力使用网络的人都可以在平台免费注册。目前,最受欢迎的慕课可以同时吸引百万人次的学员在线学习。但尽管如此,根据统计,注册慕课的人最后放弃的比率高达90%。有人据此认为慕课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际效果。但有学者认为“不同的人分别获得不同的需要,并非都需要获得结业证书或者学分。”[5]尽管最终完成课程的人占极少数,但能获得如此多人的关注,本身就说明了慕课的魅力所在。

也有学者认为:以原始注册人数与最终的完成人数相比来确定慕课学习者的退出率也许是不太公平的,因为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参与慕课[5]。的确,学习者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不能以完成课程的学习与否来决定,因为学习的目的各不相同,满足的途径也是各异。慕课的成败不在于注册人员最后是否完成了学习,而在于在多少方面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比如:有人用慕课与自己的课堂进行了对比、有人模仿名校名师进行了慕课制作、有人通过慕课找到了相关资料、有人向名师求答疑解惑、有人满足了好奇、有人真正地参与了学习。

(三)慕课教与学

根据三大慕课运营商平台显示,一般的慕课包含的内容有先修课程介绍、授课计划、教师简介、授课时间表、视频、作业、讨论、测试和评价手段等。学员在平台注册之后,会收到系统按期发出的邮件,提醒学员慕课授课内容和授课进度。

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慕课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每一位“电子时代的教师必须是与时代联系的教育家,必须具备使用课堂外各种先进技术的知识,自身参与慕课,了解所学课程的影响力。”[6]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宽广的空间。慕课的魅力在于:可改变教师心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观念[7]。对老师而言,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使讨论更加有趣、更具价值,还可以在线收到比授课现场更加具有穿透力的问题,对其今后开展教学和讨论意义重大[8]。在Coursera平台讲授Cryptography课程的斯坦福大学教授Dan Boneh说“The fact that students learn somuch from videos gives me more time to cover topicsI consider more difficult ,and to go deeper.”[9]但也有研究人员表明:严格来说,慕课是缺乏教学法的授课[10]。除了视频是慕课的核心特色外,其余的在传统的大学教学中都有。目前已有多达几千种不同课程的微视频,但这种微视频被人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学校教科书”[11],只是在线和远距离而已。此外同主题的慕课很多,让学员无从选择。

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慕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线学习系统不会影响学员的社交技能、能消除注意力不足的问题、不必迫使学员看着任何人,促使学员更好地以自己为中心。”[8]对某些学生来说,由于害怕当面向老师问问题,不肯承认自己没有听懂,也不想浪费老师的时间,所以宁可在线学习。慕课可以让不善于或者羞于当面问问题的同学能够积极思考,因为当面问问题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较快的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让不能跟上教师思维或者说是大部分同学思维的同学能够反复学习视频,直到弄懂为止。有学者提出虽然慕课给全球的学生提供个别注意是令人质疑的,但可提供给需要特殊关照的一群学生,也可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还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12]。显然,对于没有机会走进校园,没有机会接触优质教师优质教学资源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尝鲜、一种见识、一种体验。慕课也将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有助于21世纪各种技能的发展[13],也会促进各种学习社区的建立,营造全民学习氛围。此外,学术文献研究表明完成了慕课学习的人员表示对慕课总体满意,满意的主要来源是课程的内容有著名高校提供。但研究也表明,学员常常是消极地参与慕课的学习。这种消极地或者说部分参与慕课的学习是否也应该看做是一种成功的问题也常被研究人员提起[14]。还有如果教学质量继续不均的话,慕课将会和以往的远程学习一样,获得其学位的学习者将在求职过程中遭受质疑和歧视[3]。

(四)在线交流

许多研究人员强调说慕课为成千上万的学员提供了在论坛上相互交流的机会,也提供了建立学习社区的机会[15]。但有研究表明,慕课所拥有的一系列合作工具实际上并未被学员使用,学员基本上不怎么参与在线讨论,除非参与论坛能够加分[16]。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交互手段,但考虑到注册人数的庞大,慕课不太可能让教师和每位学习者完成互动交流。Kolowich经过调查发现:103名开发慕课的教授与学员的交流仅限于每周一次的班级讨论平台的 评论 [1]。Duke大学的一 门名为bioelectricity的课程,有12725名学生注册,仅有313名通过了期末考试[17]。师生之间没有有效的交流被认为是低成功率的原因之一。线下的集体讨论可以督促学习者建立社交网络与具有相同职业背景的人群交流,但没有参加的学员则完全不知状况。学员自身可能没有能力引导讨论,需要教师给出框架。因此Manning和Sanders认为对慕课的有效性作出的任何结论都需谨慎,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慕课提供了交互的手段,学生就一定会参与[18]。

考虑到参与慕课的人群多为在职人员,工作较忙,时间紧张,或者是已经获得学位的人员,学习能力较强,学会即可,无需再参加讨论,网上讨论耗费时间的同时也耗费流量,产生较高费用,对于没有能力上大学,需通过免费慕课获取知识的人员而言是经济负担,这一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五)测试与认证

目前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机器批改选择题,另一种是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书面作业。机器批改作业的缺点在于:学生一旦出错,正确的答案会显示出来,但没有任何解释,有些慕课甚至仅仅建议学生再次观看视频。有相关教学经验的教师很容易明白,让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作业时,学生自己都不知道哪里有错,更别说是给别人批改了。其他的方式正在开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参与慕课的学生是不可能获得老师的单独批改的。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实时交流,使得测试的形式除了选择题和问答填空,很难采用其他的方式[9]。如果在某个固定的地点举行考试,比如学校或者其他合作伙伴中心,就意味着物流和地理方面的限制[3]。这也是慕课同时给成千上万名学生授课在教学质量方面付出的代价[1]。

到目前为止,慕课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认证方面还未找到更加完善的途径。2012年秋季,ColoradoState University–Global Campus成为美国第一所给予通过慕课学习的学生学分的院校,这是业界的一大新闻。虽然兑换学分很便宜,但很少有学生趋之若鹜。原因是很多注册慕课的学生早已有大学文凭了。加上大家觉得证书比学分更实用,更能向单位雇主证明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能力[2],对仅仅给予学分自然就不太重视了。Udacity最近宣布了计划,让学员支付80美元在考试中心参加测试。AntonioRangel是Caltech大学的一位教授,他认为:除非有人知道如何解决作弊问题,确保正确的人使用正确的材料完成了测试,否则他不会给学员学分[9]。

三、对英语专业慕课教学设计的启示

国际上关于慕课环节评价性的研究为我国英语专业的慕课教学设计提供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培养专业名师,增强名牌效应。

由于目前慕课学员满意的主要来源在于名校名师的名牌课程,没有名牌的光环,也就没有慕课热潮的兴起。因此英语专业首先需要基于学校原有的学生评教系统,挑选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加大力度将其培养成为慕课教学名师。即便一个专业只有一个名师,也可以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其余产品,保证该专业在国内教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不至于在慕课浪潮中被冲得无影无踪。

第二,精选课程制作慕课,实现教学互补。

由于慕课制作成本较高,对于无国家财政投入、仅依靠学费维持的大学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经济负担。既要在慕课浪潮中自由戏水,又要确保生命安全不受威胁,正确地选择水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慕课还处于零散的免费试用阶段,也未见某一专业的系统化慕课。就英语专业而言,在听、说、读、写、译各类课程中,需要综合评估课程内容,不必将所有课程的所有内容都制作成慕课。听力、阅读、语法、文化类和语言理论类的课程,具有明显的可复制性,且更新速度较慢,加上有迹可循,有规则可依,可以全部制作为慕课。语音、写作和翻译类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巧部分适合安排为慕课,其余安排为面授课。面授课的目的主要在于检测和纠正,如语音面授课便于教师观察学生口型是否正确,发音是否到位;写作面授课让教师帮助学生理顺逻辑思路,调整框架,润色语言,改进措辞等;翻译类面授课则可帮助学生分析句法和词法,评价翻译文体和意境效果等;口语类课程关乎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是否提升,不太适合制作为慕课。

第三,区分开课对象,保证教学质量。

慕课的高退出率让人唏嘘,但从各取所需的角度来说,只要合理区分慕课的开课对象,该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对于英语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而言,学校通过精选课程制作为慕课的部分,显然是必修内容,教师通过规定学生在线交流的次数,设立常见问题问答栏目,从慕课平台提取学生的学习记录,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将有关数据作为计算平时成绩的依据,相信没有多少学生会退出。而对广大的社会学员而言,其学习完全取决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需求,慕课在何种程度上满足其需求在所不论,开设慕课的专业可以通过最后严格的测试来保证教学质量。目前,慕课在线测试题型有限、自动评分系统不完善、学员众多无法监控作弊行为,如果在线测试手段仅作为学员检测自身学习效果的手段,并不作为学习成绩认定的依据,而是依然可以采用传统的现场考试的方式,也就不存在无法监控作弊的问题。对于地处偏远的社会学员,也可以通过在线预约就近考试地点、视频监控考试全程的方式来实现。

四、结语

篇4:“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关键词]“慕课”;教学效果;社会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060-03

一、“慕课”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是一种把教育扩大到课堂以外,为任何能够上网者免费提供一流大学课程的教育模式。[1]“慕课”的“开放”包含教授对象的开放、“教”与“学”关系的开放以及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开放,没有传统课程的时空限制,单门“慕课”的注册者,甚至可多达上万人,“大规模”特征十分显著。[2]

“慕课”概念最早起于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交流与创新部门主管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联名提出[3],但直到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特伦(Sebastian Thrun)把其人工智能课程在互联网上共享,吸引来自190多个不同国家的约160000名注册学生,才真正得到公众关注。[4]“慕课”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现已经形成Edx、Coursera和Udacity 三大“慕课”平台。[5]每周化2至6小时,学生通常只需4至10周,便能修完一门“慕课”课程。[6]

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的我国“慕课”发展如火如荼。2013年5月21日,Edx宣布新增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5所亚洲名校“慕课”项目。同年7月9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与Coursera签约。与此同时,国内高校也在着力打造自己的“慕课”平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知名高校正在共建中国“慕课”。2014年5月网易云课堂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与“爱课程网”合作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项目正式上线。[7]

二、“八年之痒”

“慕课”在北美的迅速崛起,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产生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认为,“慕课”突破性地重塑了全球信息产业。不少著名专家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并呈现 “未来教育”的曙光。[8]美国《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

2012年“慕课”春风得意,2013年“慕课”却频频遭遇失败和质疑。2013年Udacity曾与加州州长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支持该州圣何塞州立大学的三位教授开发和讲授“慕课”,但运行效果远低于预期,双方已宣布暂停该项目。[9]随后的一段时期,“慕课”在课程设计、制作课程的高校与教授以及课程平台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显现。乔纳森·里斯教授直接讥讽说:“现在焦点已经不是‘慕课,而是批判‘慕课”。[10]

三、“慕课”内在的教学问题

正如诞生之初专家预测的那样,由于其非“面对面”的授课,与传统大学相比,“慕课”教学存在先天不足,伴随其迅速发展,弊端被不断暴露及放大。

(一)人际交流缺乏

“慕课”以人机交流为主,难以完整地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体验移植到网上[11],缺乏传统大学“老师—学生”和“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反馈。由于注册学生数量巨大,网络互动留言平台根本无法实现预想的交流沟通目标。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马尔加良教授等曾对76门“慕课”课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所有课程均未给学生提供教师反馈。[12]

(二)课程体系无法建立

大学教育系统性强,课程设置都经过严格规划和精心设计,前选和后选课程之间,存在严格的先后顺序。“慕课”平台只提供零碎课程,没有课程体系,学生根据个人需求选择相应课程,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全面认识和系统了解,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良后果。

(三)评估机制和标准有待完善

“幕课”大多采用计算机打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网络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体系受主观因素制约较强,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慕课”课程的评估机制及标准有待完善。

(四)忽视个性化学习

学习是个性化的过程。数以万计的学生选同一门“慕课”,教师根本无法与每位学习者进行交流,更不可能制订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策略。

四、“慕课”教学内在的发展困境

(一)高退学率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提供的数据,只有约一半的“慕课”注册者曾观看过教学视频,完成课程者仅有约4%。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香港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的联合调查都得出类似结论。[13]高退学率一直是困扰“慕课”发展的严重问题。

(二)在校学生选课者较少

2014年初,美国《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登载调查报告表明,美国的“慕课”学习者中,有86%的人接受过大学教育,全世界范围内情况类似,“慕课”吸引的绝大多数是已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非“慕课”建立时设想的在校大学生。[14]

(三)资金短缺

如今“慕课”平台和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慕课”,却不能带来稳定的经济收益,其可持续发展性受到挑战。有“慕课”平台曾尝试将课程授权给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使用以获取利润,却引发巨大矛盾。[15]

五、“慕课”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大学教育体验缺失

大学教育包括大学知识本身的学习以及大学教育体验,受过大学教育还是影响人们婚姻对象的选择以及社交圈建立的身份认同,因而“慕课”无法替代传统大学教育体验。

(二)推动美国强势文化

美国是当前“慕课”的主推者,“慕课”平台基本都来自美国,大部分“慕课”都由美国教授制作和讲授,指定的阅读教材也大多由美国学者编写,在《作为新殖民主义的慕课:谁控制知识?》中,菲利普·阿特巴赫对“慕课”背后的强势美国文化提出质疑。[16]技术将“慕课”置于现有知识框架体系内,强化美国的高等教育霸权,进一步扩大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力。

(三)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

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慕课”课程学费相对低廉,以“慕课”为基础的教育将造成两极分化的社会影响,能够负担得起传统教育的少数有钱人接受“真正的”教育,而那些弱势群体,却只能接受廉价类似职业培训的“慕课”教学。

(四)网络依赖症

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慕课”课程相对较短小,每隔一段时间跳出互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网络是当前学生学习最大的干扰源,不少学生沉迷网络,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短小的“慕课”进一步纵容不良的学习习惯,降低学生思考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慕课”未来发展的建议

与世上出现的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慕课”的成长也将经历出现、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一)“慕课2.0”—“SPOCs”

基于“慕课”存在的诸多不足,2013年9月,哈佛大学在Edx平台上,推出一批收费的、小规模的网络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s。SPOCs将学习者限制在几百人以内,且需交纳一笔不菲的学费,学习者可以随时与助教或主讲教授讨论相关问题。[17]

(二)适当增加国情教育

现有“慕课”大多由西方大学提供,过多学习此类课程,容易导致我国学生无视中国和西方国家存在文化和国情上的差异,难以培养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接班人。从未来发展考虑,我国学生必须充分了解中国国情,需要建设中国本土“幕课”。

(三)增加人际交流

“慕课”教师需要更好了解“慕课”学习者的想法和需要,具备与学习者交流沟通的能力。除一般的小测验、论文、考试、作业等考查方式外,“慕课”还可以增加主讲教师或助教与“慕课”学习者“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四)实行分类教学

“慕课”的学习者众多,有不同的学习目的,“慕课”可以发挥其“大数据”的优势,在注册时,对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为不同学习者制订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五)发挥“慕课”优势

如果将传统大学教育比作戏剧,“慕课”就是电影,其最大优势在于不受时空限制。笔者在与Coursera的“恐龙101”(Dino101)课程的讲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斯科特·培生(Scott Persons)博士交流时,他指出“慕课”能将学生带到课堂无法到达的地方,比方讲恐龙化石挖掘过程时,“慕课”能使学生身历其境,将学生的参与度提到新的高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资金问题

“慕课”具有“外部经济性”,评价其收益时,不能仅考虑“慕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思考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不但应考虑短期效益,更应考虑其长期效益,政府应对“慕课”发展给予适当补贴。“慕课”还是宣传主讲教师所在大学最好的途径,所在大学应为本校的“慕课”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吸收慈善机构捐款,以及利用“慕课”明星教师的知名度,定期举办见面会等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

七、总结

乔纳森·哈伯在其专著《“慕课”》中写道:“慕课”是一种教育创新,这种创新以因特网建立的速度吸引着普通大众的创新意识。[18]“慕课”概念诞生于2008年,至今刚好整整八年,2012年经历“大红大紫”,以及之后进入冷静思考。“慕课”既不是能包治所有高等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也不是被过分吹捧起来的泡沫和商业炒作,它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一次变革。将“慕课”和传统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正如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校长鲍温所说,“慕课”的发展还处在早期,需要时间和耐心来考察其实际影响。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确定发展中需要关注和探究的关键问题,试验我们的想法和猜测,以积极的姿态和乐于改变的态度接受它。

[ 注 释 ]

[1]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 / st / chinese / publication / 2013 / 06 / 20130618276630.html#ixzz2dz1XU3PP.

[2] 宋专茂.慕课何以致高校教学方法革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4(4).

[3] 尹铁燕,彭羽.“慕课”研究述评[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5(1).

[4] 穆丽缘.2010-2014近五年有关“慕课”的文献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9).

[5] (英)斯蒂芬·哈格德,著.王保华,何欣蕾,译.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

[6] 朱晓蕾,王敏,卢朝晖,王宁,胡琬,曹先平.国内外MOOC医学课程对比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9).

[7] 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8] 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

[9] 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4).

[10] 王冰寒,颜巧元.国外慕课发展及其对我国护理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5(9).

[11] 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4).

[12] 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4).

[13] 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4).

[14] Jonathan Haber.MOOCs[J].The MIT Press,2014(7).

[15] 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

[16] 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4).

[17] Jonathan Haber.MOOCs[J].The MIT Press,2014(1).

[18] 王蓉.国外慕课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下)[J].世界教育信息,2014(14).

篇5: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慕课

课程范围

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

测验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主要特点

1、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

2、开放课程: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

3、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

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堂的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篇6:高职物联网专业“慕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慕课;高职;蓝牙;教学设计

0 前言

慕课(mooc)的英文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它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课堂教学、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等环节完整地在线实现的教学模式,具有规模巨大、开放性好、互动性强等特点,是近年来高校开始涌现并流行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按照慕课的理念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让更多的学校、学生共享教学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物联网专业,由于开设该专业前期购买实训设备等需要很大的投入,开发“慕课”意味着能够将降低该专业的学习门槛,吸引更多的学生到该专业来学习,同时也为老师的授课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设计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准绳和归宿,也是教师选择教学策略、开发教学媒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实施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学目标设定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这种预期的学习结果要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指标,《蓝牙技术及应用》作为高职物联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设计教学目标应该把握好“基础性”和“应用性”两点,所谓“基础性”是指要让学生这门课的基本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应用性”是指教学时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重点要放在蓝牙技术的知识技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和艰深的协议原理讲授。

课程内容设计

《蓝牙技术及应用》是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包括“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性”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包括蓝牙技术基础知识,蓝牙运行信道上的电波传播技术、蓝牙发射和接收技术、蓝牙分组和数据传输技术、蓝牙信息安全技术、蓝牙核心协议、蓝牙开发与测试技术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体现在一些基础性实验上,主要是对蓝牙4.0芯片cc2540的片上资源进行介绍和操作,包括led点灯实训、跑马灯实训、按键(轮询)实训、定时器实训等,还可以包括蓝牙4.0ble协议栈演练,利用蓝牙技术进行组网演练和项目实战等。

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

为了适应“慕课”的教学特点,便于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按照网络课程的要求,将课程架构分为课程、模块(项目)、任务、知识点(技能点)四种层次。具体来讲就是在对原课程体系进行解构的基础上,拆解出知识点、技能点,知识点和技能点要涵盖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学习渐进要求组成教学任务;多个教学任务组成课程模块(或项目),所有模块(项目)涵盖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针对四种层次任务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好慕课提供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积件级资源、模块级资源、课程级资源和碎片化资源。

对于基本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可利用积件级资源。积件级资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设计、作业习题资源、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等。积件级资源能够呈现完整知识点或技能点,实现优质教学资源集成、共享,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服务。

模块是以生产过程、典型任务或者学习单元为单位,由多个知识点、技能点依据知识、技能的逻辑关系(如一个生产过程,一套知识构成)结构化组合形成的资源,搭建功能相对完整的单元模块。模块级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案、重点难点、工作项目、生产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由多个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结构化组合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教学资源。

课程级资源包含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或说课录像)、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授课计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碎片化资源包括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和冗余资源三部分。碎片化资源按照媒体属性可包括:文本资源、图片资源、音视频资源、动画资源等;按照应用发生可包括:习题资源、试题资源、课件资源、微课资源、工具软件资源、企业案例资源等。

使用这四类资源进行教学时,要按照了解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浏览资源材料、观看微课视频、观看教学课件、完成课后作业的学生学习路线进行教学设计,有选择性地使用有关资源,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微课视频,它能够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方便教师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结语

篇7:慕课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论文

一、分析慕课思维的基本理论以及教学理念

(一)教学理论:慕课是时代发展下最新涌现出来的教学模式,以网络作为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开放式教学。慕课中的教学资源是教育部门工作者将课程资料上传到互联网中,使网上教材与实际教材完全相同,例如数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在网上也可以学到书本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慕课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进行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也可以通过频繁的测验来加深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教学理念:慕课的教学理念中延续了开放式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慕课思维的一大特色。在国外一些地区。慕课的开放教育是在网络上开放学习资源,开放平台供学生学习,网络开放性学习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无论何种肤色、国籍、性别的学习者,都拥有网络学习的机会。慕课突破了资源和内容的制约,将学习、讨论、考试以及最后获取证书形成了一体化管理,慕课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的封闭性,还改变了学习者年龄、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使每个学习者都能够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在网上向专业教师进行提问,获得更全面的.知识。

二、分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慕课思维的劣势

(一)劣势

1.慕课教学制约了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交流:运用慕课教学只能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并不能完全取代校园教学。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较深的计算机知识,学生们都缺乏相对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指导,而运用慕课教学方式后,减少了学生和教师的见面机会,学生在遇到问题后,很难详细的转述给教师进行提问,所以导致教师不明白学生的提出的问题,也就没有办法做到准确回答。

2.降低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应用慕课教学后,对学生进行了开放式教学,一部分学生的自控力较弱,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人员督促、指导,很容易就会去浏览其他网络内容,尤其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如果没有专业的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烦躁、消极的情绪,从而转移网络学习目的,降低了学生的主动能力。

(二)优势

1.课程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保持同年级的授课进度相同,每个班级的学习进度几乎一致,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产生了差距,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简单,而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认为跟不上教师授课进度。在慕课教学方式下,课程的内容随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而不断的产生新的内容,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习问题和解答进行分享,这就使课程内容逐渐实现全面化、连续化。

2.教学目标: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就是“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只能学到死板的理论内容,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收获。而运用慕课教学方式后,教师受到开放式教育理念的启发,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分享,完全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实践能力。

3.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距离,即使一些教师受到了学生的喜欢,但是在课堂上依然无法做到像课下那样交流。在运用慕课教学方式后打破了这种现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知识讨论,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可以不受约束的和教师分享自己的知识成果并且询问意见,这不仅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得到提高,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

篇8:慕课教学总结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逐渐重视, 人们对学习方法、途径进行了不断思考, 许多新的教育方式应运而生, 其中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和应用的则为慕课。慕课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简称MOOC) 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 它建立在资源发布、学习管理与开放的网络资源综合的基础上, 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型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2011年秋, 大规模的“慕课”风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2012年, 在线课程呈现出“未来教育”的曙光, 许多专业的大型慕课网站应运而生, Coursera、Ed 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 类似的机构如可汗学院、对点点大学、人人学院等, 也在迅猛发展, 为慕课带来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幕课的主要是清华、北大、复旦等重点高校, 课时较短, 为15分钟左右。可以快进或者重放、慢放等。在线学习后要做作业, 考试过关还可以拿到证书。如北大从2013年秋季开始, 开出l5门慕课课程, 15万人注册学习, 6000人参加考试, 2500人通过证书, 而北大一年本科生才招3000多人。慕课的出现是具有时代符号的, 广泛普及的互联网技术为它提供了技术条件, 人们个性化的知识渴求推进了它的广泛应用。而结合现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慕课, 也将带来一次教育与学习方法的根本性变革。

二、慕课与传统教学

(一) 慕课的优势

第一, 慕课是免费的大型线上教育平台, 是经济的教学手段, 减小了家庭的教育开销, 也是无法支付大学学费, 而又渴望学习大学专业知识者的绝佳选择。

第二, 慕课提供个性化教学, 让学习者充分利于零碎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慕课为学生提供了空前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增强信息搜集能力,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内容、学习时间、回放次数等。同时, 慕课课程证书也得到了社会的逐步承认, 这些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三, 慕课提供了资源开放性。优质资源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进行共享, 慕课让许多顶尖名校的课程走到了普通学生的身边,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领略名师、名校、名课, 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达到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目标。

第四, 授者课程实际教学更注重内涵。教师看问题的视角、批判思维都比较前沿, 具有时代性, 这些都会在慕课的整体设计中展现出来。

(二) 慕课的局限性

慕课要面临传统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启示, 他的存在是一场关于教学的革命风暴。然而, “慕课”的大量应用会改变学习态势, 即使受到了高度的认可和追捧, 也无法取代校园教学。

第一, 慕课教学不能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校园学习中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 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据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对学习金字塔的研究显示, 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等被动学习的内容, 平均留存率是偏低, 而互动中的讨论、实践、教授等主动学习的内容, 平均留存率的偏高。因此, 慕课教学设计中, 要增加合作学习的环节, 增强集体聆听相互感染的气氛, 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第二, 慕课的辍学率偏高。权威调查显示, 能把所选的课程全部完成的人数只占6%, 能完成部分课程的人数仅占15%。而“没时间”“语言障碍”“缺乏毅力”是导致中文用户“辍学率”偏高的三大原因。因此, 让慕课机构正式化, 建立一个正规的机构来监管学生迫在眉睫。

第三, 慕课教学难以进行认证。目前慕课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 教育体制、评估模式等还不完善, 如何对网络学习者进行认证、考试, 还有待解决。

三、慕课的发展未来

“慕课”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是信息技术诞生以来的重大变革, 这一全新教育模式对基础教育的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 它日后必定会深刻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新审视、思考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 新型慕课将走向独立

目前, 几大慕课供应商所提供的主要课程还是传统课程, 即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 只是通过现代的技术方式表达出来。但这样的慕课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更加新颖的慕课正在出现。新型的慕课强调的是关联主义的教育理念。

(二) 教师教育观念与方法将发生巨变

慕课无疑会改变教师, 而这种改变是从网络技术改变教学方法开始的。一旦成为慕课课程, 教师很快会发现, 自己已不再是课程的唯一建设者了, 而只是课程组的一员, 唯有与技术员、传媒顾问、视觉专家等一起, 才能制作出慕课课程。

(三) 现行教育体制将深受冲击

上一篇:简单设备采购合同范本下一篇: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