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内容

2024-05-26

小学校本课程内容(共9篇)

篇1:小学校本课程内容

中小学课程衔接工作校本研修发言内容

我也来谈谈:各位老师的经验对我的触动很大,教育是一个整体,我们学校是九年一贯制更有条件来做好中小衔接工作,我觉得首先是老师的衔接,通过与王老师多次交流,我仍延续小学班主任王老师的做法,教法,延用量化考核来考核学生,我从,德,智,体,美,劳,来考核学生,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提升。其次是教学方面的衔接,由于小学英语教师为中学做了很多铺垫工作,让学生到中学学的轻松很多;我在此基础上利用量化方法及竞赛方法,让学生在比中学,学中乐。把原来的要学习变成我要学习,在我的英语课堂中我经常让学生用英语对话,让学生讲、我辅助,生生结对,锻炼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我一系列的做法中,我班级孩子总是能很快适当中学的学习生活。英语成绩也很理想,通过今天的校本研修又让我学到了很多,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经验,对我今后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我的感触。

篇2:小学校本课程内容

论文关键词:小学足球 校本课程

论文摘 要:新的基础教育课程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模式。本文就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有六原则,它包括主体课程、相关课程、活动课与体验活动四个方面的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教育部已在规划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将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决策权力,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更能切合学校教育实践,更灵活适应社会变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能更真实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使校本课程体系更好地更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课程方面的各项规定,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好地机会,本文就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内容进行一些探讨。

篇3:小学校本课程内容

劳动技术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内容。我们分析校情、学情、教情,基于课程标准,依据学校培养目标、课程架构等顶层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优化现有劳动技术课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模块,让学生有更多选择,让课程有更多融合,让学生更好地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

一、力求满足需求的劳动技术课程系统开发

我校构建了由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社团课程、校外劳动实践所组成的系统、多元的劳动技术课程体系,极大丰富了学生在劳动技术领域的课程选择和学习经历,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1. 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与选择

我校劳技教师在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明确了劳动技术课程多元化开发的思路,即国家课程(面向全体的必修课程)的内容模块优化+校本课程(面向部分群体的自主选修课程)的系列化开发+社团课程(面向部分群体的自主选修课程)的自主性开发。在劳动技术课程设置上,我们借鉴了国内外劳动技术课程设置经验,把开发重点定位在金加工、木加工、烹饪、缝纫、编织和电子领域,突出了实用性、技术性与兴趣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技术应用、技术评价和技术创新,与小学和高中(职业学校)的劳动技术课程作了有机的衔接。

2. 国家课程的内容模块优化

上海科教版六年级劳动技术课程教材中有“厨艺-食品雕刻”模块,基于强化实用性、技术性与兴趣培养的校本化实施理念,我们在六、七、八年级都增加了“点心制作”学习模块,六年级学习制作水饺、椰丝糯米糍、豆沙酥饼,七年级学习制作桃酥、鲜肉月饼、甘露酥,八年级学习制作牛油蛋糕、凤梨酥、披萨,在学习难度上逐步递进,在点心品种上中点、西点兼顾,让学生在掌握城市人独立生活必备的、实用的生活技能的同时,更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每次点心制作课后,教师都欣喜地发现,学生们会用自己的汤碗、饭盒甚至保温杯,把课堂中制作出来的点心小心翼翼地装起来,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香气四溢的点心让学生们直咽口水,快乐洋溢在他们可爱的、稚嫩的脸庞上。每当学生新学会制作一种点心,家长就会在班级微信群里晒出孩子回家后的展示成果,学生与家长对该课程的喜爱溢于言表。

3. 校本课程的系列化开发

我们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开发“机器人”和“3D打印”校本课程;融合生命科学课程,利用学校“生态阳光房”开发“生态种植”校本课程;在六年级教材内容“布艺-手缝与机缝”的学习基础上,拓展开发“包袋制作”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均在学校课程框架下由教师自主开发,由六至八年级学生自主选修。例如,“机器人”校本课程是以乐高可程序化积木为学习载体,通过发挥创意、拼接模型、设计程序等让机器人完成预设任务。在机器人课程学习中,我校学生两次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三次荣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一次二等奖,还获得了上海市启明星争章获金章等多个市级奖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技术思维与创新意识,提升了技术评价与应用能力。

4. 社团课程的自主性开发

开发社团课程是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的重要途径。劳动技术类社团课程“手工编织”“木偶制作”“创意金属片”是学生在参考学校社团课程开发指南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学习兴趣而确定的课程内容主题。社团学生邀请教师、家长或社会专业人士担任课程指导,共同完成社团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评价设计。在通过课程申报与审核后,学生社长要招募有共同学习兴趣的同学加入社团。社团课程的自主学习过程也是课程开发的过程。例如,“手工编织”社团课程的内容最先选自有关书籍,在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课程内容不断充实,之后补充调整的内容有的源于“爱手工”微信公众平台,有的来自学生妈妈的传授,有的来自学生的自主创造……有杯垫、手套等实用品,有发饰、胸针等装饰品,有仿真糕点、绿植等创意作品,只要喜欢,就能选择。每学期初的社团社员招募和学期末社团学习成果展示都是盛大的校园活动。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每周二下午定点开展60分钟的学习活动,社团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紧跟时代步伐的劳动技术课程内容优选

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思维等迫使我们不断思考学校劳动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即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开发优质的劳动技术课程,使学生做好迎接未来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的准备。与时俱进,就是要关注当前创意经济、互联网思维、创客思维、大数据、云计算服务、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定制生产等的发展趋势。劳动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吸取各类新创意的思想营养,以多元的课程、多样的学习,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1. 在“学与做”中立人品

“中国制造”一度意味着廉价和劣质,但曾几何时,景德镇瓷器、苏作家具、杭州丝绸……在世界也享有盛名,只有寻回遗失的匠人精神,“中国制造”才能跻身一流行列。在课程内容优选中,我们融入了匠人精神教育,详细介绍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大师和品牌,以大师高尚人品、精湛技艺和品牌的发展故事来教育学生,如海派绒线编结大师冯秋萍、泉州提线木偶大师黄奕缺、老凤祥品牌发展故事等,培养学生钻研技术的兴趣,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追求完美的心。劳动教育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思想和核心主张,也蕴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义的力量,“以劳动托起中国梦”要从教育抓起,作为劳动技术课程教师责无旁贷。

2. 在“做与学”中促创造

创新始于劳动,劳动教育的创造性是由劳动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关联性所决定的。让课程内容更适合“做中学”和“学中做”,是我们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标准,因为手脑并用、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生态种植”校本课程为例,我校把地下车库入口的玻璃棚改造成“生态阳光房”,在六年级教材“园艺-盆栽与扦插”和七年级教材“园艺-盆景”的基础上,拓展了太阳能综合利用、雨水循环利用、智能控制环境下无土栽培、土壤栽培等生态种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通过课程硬件资源改造和课程开发,为学生创设“做中学”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种植技能,了解低碳与循环利用的科学知识,开展小课题研究,提升探究和创造能力。总之,劳动技术课程要在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更多地激发学生对未来先进文化的创造力。

三、强化知识融合的劳动技术课程内容优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是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融合的过程。在劳动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中,我们探索了多种课程内容优化模式,如拓展广度型,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新增模块型,满足学生对特色教育内容的学习需求;迁移整合型,满足学生对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创新培养型,满足学生探究性学习需求。课程内容的优化,使人文、科学、自然和社会知识有了更多的融合,也使逻辑、历史和认知有了更好的共通。

例如,“创意金属片”社团课程与高中金工课程做了有机衔接,以紫铜片为制作材料,体验分规、卡尺等测量工具的用法,学习金属片裁切、锯切、钻孔、挫修、弯折、敲凹成形、打磨和抛光等简单加工方法,创作具有镂空、肌理质感的紫铜片装饰品,并增加了中国传统金属工艺的介绍,拓展了七年级教材“金工-金属丝工艺”的学习广度,对线(金属丝)、面(金属片)、块(高中劳技-金属构件)做了有机的衔接。

篇4:小学校本课程内容

关键词:陶艺;教学研究;漫塑;课程革新

【分类号】G633.955

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陶艺是根据泥的可塑性,经过“成型”、“上釉”“烧制”几道工序,将柔软的粘土制成赋予生命和思想的陶器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国际上,陶艺教育早在二十年前就进入普通学校,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陶艺课已是大、中、小学普遍开设的课程,其普及程度和现代陶艺水平亦最高,号称“现代陶艺王国”。陶艺和“漫塑”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势,这种新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从小培养孩子对艺术的感知能力,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同时,将我国传统艺术的陶艺引入课堂,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形成对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

一、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教学的内容设计

小学陶艺“漫塑”的工具主要是陶土,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符合个性的塑造,属于创新型的美术教学,体现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新理念,为小学生创造了一个艺术展示的空间。陶艺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对艺术的乐趣,从而在制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主要的课程内容是这样设计的:一是欣赏图片——古今中外的陶、瓷作品,对我国传统的陶瓷艺术有全面的体会和感知,在欣赏的过程中增加对陶艺“漫塑”的喜爱。二是关于陶艺“漫塑”技法的展示,这一部分内容就是要教会学生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造型的设计,有手捏成形、泥板成形、泥条盘筑等形式,以及堆塑、刻印两种装饰的办法。在课堂上,教师要进行细心的教授和指导。三是要展示本校学生的作品,这是学生的劳动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四是开展陶艺“漫塑”的比赛,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参加比赛,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二、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教学的实施

小学陶艺“漫塑”的实施要遵循三个原则,要加强艺术审美、个性培养和引导创新,通过培养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来形成学生的个性。

1.贴近生活。陶艺中的很多形象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在艺术的熏陶下,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专注生活,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在生活中体会艺术无处不在的美感。将陶艺和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是教学原则之一。

2.个性培养。

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差异,在美术教学中,更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个性,并且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陶艺课程要将学生带进一个自我创造的世界里,自由体验,让每一件作品都打上学生自己的烙印,流露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在创造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体会建造的不易和快感。

3.引导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灵魂,迁移其他学科的知识,对学生深刻理解艺术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在陶艺“漫塑”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达,谈文学、谈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神秘、走进古代等等,扩展时空,扩张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创新的能力,创造出意想不到的陶艺“漫塑”形象。

三、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教学的革新

要想保持小学陶艺“漫塑”课程教学的魅力,就要不断创新和丰富课程的内容,还要在技法上进行革新,来促进小学陶艺“漫塑”课程的新发展。

1.创新表现内容。要进一步丰富陶艺“漫塑”的表现内容,小学生的世界是天马行空的,不同于成人世界的规矩,一定要立足学生特点,不能束缚了学生发展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进行率性的表现。一方面要有课题,另一方面也要适于学生自由表现,要有人物、动物、植物,有生活趣事童话故事、传说,甚至有学生抽象的想象。如人物类:《爸爸妈妈》,《成长变化》,《形形色色的人》,《小泥人》;动物类:《我做的虫》,《远古的动物》,《海洋怪兽》;生活类:《船》,《我造的车》,《我也能造飞机》,《《买菜》;建筑类:《我的房间》,《迷人的游乐场》等。可以根据想象,进行夸张,表现学生的创造力。

2.简化塑造手法。小学的陶艺课程要进一步为学生松绑,不要因为繁琐的学习技法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学习一段之后就会慢慢掌握陶艺“漫塑”的技法,从开始的随意到后来的小心。简化塑造技法,就是要减轻学生学习技法的负担,增加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不知不觉中将技法渗透其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境界。

3.课堂和课外的联系。陶艺“漫塑”课程的进一步完善,需要加强课堂和课外的联系,要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贴近生活,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同时要加强陶艺课程学习与其他课程学习之间的联系,让陶艺的学习成为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课程,不断吸引学生的兴趣。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我国的素质教育必将得到快速发展。陶艺是应运而生的一门课程,是和素质教育紧密相关的,是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体现,要不断地丰富陶艺“漫塑”的内容,创新塑造手法,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明 著 《另说陶艺——关于陶艺教学的实验与设想》.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

[2]何炳钦 《现代陶艺教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篇5:鼓乐校本课程教学内容

鼓乐包含大鼓、小鼓、三音鼓、大镲、小号和长号等乐器。根据班级40人左右,可以分配大鼓3~4人,小鼓14人,大镲3人,小号12~14人,长号4人,指挥1人。乐器的演奏者男女生不定。

基本练习

1.号吐音练习:

吐音是通过舌头的运动产生的,发出“吐吐吐” 的声音。

分音符吐音练习:

1=♭B 4/4 5| 5|5| 5--‖

2.大鼓、大镲练习:

2/4 × × | × × | ×× 0 | × 0 ‖

3.小鼓练习: 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示右棒;“—”表示左棒。)

(一)指挥的训练

1.指挥语言

①指挥员静止站立姿势(简称“收棒”动作)A稍息(背向分号队)

B右手自然下垂,虎口握棒球部上端,棒杆紧贴身体右侧。②指挥员准备指挥姿势(简称“开棒”动作)A立正

B左手正叉腰,右手同时提棒,球底紧靠腰右前部,两肘关节外张,棒杆与身体成30度夹角。

③“全体队员听口令”指令动作要领

右手握棒用力上举至头顶前上方,拳心向后,棒球底部距额顶前上方约20cm,静止3秒钟。

④“立正”指令动作要领

右手握棒缓慢向右下方画弧,当球部与眼睛平齐时加速用力收拢成开棒姿势。⑤“准备好”指令动作要领

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半步,同时右手握捧斜前上举,左手斜上举示意演奏的乐曲,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离地。⑥“预备”指令动作要领

完成“准备好”动作后,将捧收至额前20cm处,拳心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左手叉腰。

⑦“起”指令动作要领

完成“预备”动作后,右手持棒用力垂直下压,拳至腰间,再上举额前。⑧“三声大鼓”指令动作要领

完成“起”动作后,紧接着把棒向下---向上一-一-再向下-一--再向上,反复4次(前三个动作带动大鼓击奏三声,最后一个动作为休止一拍)。⑨“停奏”指令动作要领

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第二拍时,指挥棒沿45度角斜上举,棒与手臂成直线(时值一拍);

B右手提腕,棒与地面垂直(一拍); C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二拍)D回复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 E 指挥棒垂直下压至腰部(一拍)。⑩“起号”指令动作要领

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右手持棒在头顶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绕两圈,每圈时值二拍,共四拍(起号动作预令); B棒垂直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一); C指挥棒沿45度斜上举,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二); D指挥棒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三);

E用力向前画弧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号手吸气,准备吹奏)。⑾“转谱提示”指令动作要领

A从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左手成45度。斜上举,同时用手指表示即将转奏的乐曲;

B完成该段乐曲后,左手回复叉腰动作。⑿“停止前进”指令动作要领

指挥棒举至头顶横放,左手迅速握棒前端,捧与身体垂直(时值一拍),反复两次。

⒀“紧急停止”指令动作要领

指挥棒成45度斜上举(一拍),左摆成45度(一拍),回摆中央下压(一拍)。2.指挥基本手法

下压(强拍):把指挥棒垂直从上向下压至腰间,符号表示为

↓;上举(弱拍,:把指挥棒从腰间垂直向上举,符号表示为

↑ ;

横摆(次强拍):持棒向右用力挥出约40cm,符号表-示为

。绕圈:持棒与地面垂直,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3,指挥规律 ①乐谱中每-小节的第一拍是强拍,用“下压”动作指挥;

②乐谱中“弱拍”(即××××)、“休止拍”(或最后一拍)用“上举”动作指挥 ③其余节拍。用“横摆”动作指挥。

(二)号手吹奏训练法

1.姿势:

号手吹奏时用立姿,身躯端正而不紧张,右手握号身三分之一处,号体平正,号圈向下。

① 站立姿势:右手伸直持站立;喇叭口向腰部对准髋音,号嘴向外;号身与身体正前方成45度角。

② 立定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

第一步:右手持号平举至身体右侧,迅速向正前方推出,右手平伸,号嘴向上,号圈向内,号身与地面垂直,与身体平行,同时左手正叉腰。

第二步:右手弯曲,手肘向右,小臂与地面成45度,号嘴对准嘴唇中央,号圈向下,喇叭口稍上翘。

第三步:号与上身同时向右转动45度。收号三步法: 第一步:回复起号分解动作一; 第二步:向右平摆45度; 第三步:恢复持号姿势。

开步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只能是在立定的情况下用)

第一步:按立定式起号第一步进行,同时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出半步,重心落在右脚,左脚跟离地,左腿绷直,身体保持稳定; 第二步、第三步与立定式第二、三步相同。收号三步法:

第一步、第二步与立定式收号动作第一、二步相同。第三步:回复立定持号姿势。注意:

右手持号完成动作过程,要注意转动手腕关节;起号时,号身稍上翘,勿下垂。2.口形

① 双唇成微笑形,② 牙齿在口腔内上下对齐;

③ 角轻向外拉并紧闭,唇中留一小缝;

④ 号嘴轻放唇中间,上唇约占2/3,下唇约占l/3。

注意:两唇勿向前厥;上唇勿盖下唇,下唇勿包上唇;下巴应平,两腮勿涨鼓;两嘴角用力一致,勿向一侧强拉;号嘴勿重力压唇。3.气息

初学时应先进行徒手练习:端正站立,两手叉腰。① 运气练习

A练习中长跑,然后作扩胸运动;

B嘴角微张,合齿(上下对齐)练习深呼吸。② 吹气练习:

按吹奏口形将气缓慢匀速吹出,成一丝气流。注意:

吸气时,勿凹腹、勿耸肩;吸气时,如灌水入壶,先由底部(腹)逐渐上满(胸);吸气宜“快”

宜“满”;吹气宜“缓”

宜“匀”,气流控制柔中带刚可让队员,把手掌放在嘴前,感受吹出的气为一丝气流;吹气如倒水,先上(胸)后下(腹),故胸复位在先,腹复位在后。4.吹奏练习①吹长音

要吸气认真,吸得满,吹气时不要浪费气流,让每一分气流都用在声音上,长音要吹得直,不要颤抖,保持全身稳定。吹长音要有音头,即用舌头将气流送进号嘴内,第一个音发出“吐”,然后平稳将气流吹出,使声音保持稳定,到了结尾勿突然收气。

②吹断音:断音是指音与音之间断开的,而听起来又象是连接的,似断非断,似连非连。吹断音时嘴形不变,气息保持匀速外送,舌尖有节奏地拍打内唇。③ 吹转音:转音是指低、高音的互相转换。要领是在吹好断音的基础上,把两嘴角稍收紧。手加点力,便可吹出高音;反之,则可吹出低音。④ 吹高音

在吹好3音的基础上,嘴角向外拉紧,手稍用力后压,收扰下嘴唇,使气流既强烈又急促地灌进号嘴。这样,高音5便吹出。⑤ 练习吹号曲

A熟记各号曲,熟悉吹奏时的吸气符号(V)。

B分段练习;将各号曲分成若干段落,练习吹奏,如出旗号曲分成两段练习,欢迎曲可分四段练习。

C整曲练习:按各号曲的要求练习。

(三)鼓手的训练

1.大鼓手的训练 ①站姿 A立正:

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

身体与鼓保持平稳。C鼓身紧贴腹部;

D右手持槌,槌头紧贴裤缝下垂;

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②握槌

A右手握槌柄末端;

B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四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③预备击奏姿势

A“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度; 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⑤ 击奏基本动作:

A上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45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 B下击: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画弧,向外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 C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45度画弧成预备姿势;

D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画弧至体侧。

⑤击奏符号

下击

上击

下摆

上摆

2.小鼓手的训练 ①站姿 A立正 B背鼓: C鼓身紧贴腹部;

D鼓面斜向右上方(垂直鼓面中点线与身体夹角45度); E双手各持棒自然下垂,左捧尖向上,右棒尖向下。②持棒右手动作:

握鼓槌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用拇指和食指第二关节夹紧鼓棒,其余三指轻触鼓棒。左手动作:握鼓棒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上,掌背向下;五指微屈,置鼓棒于虎口和无名指第一关节上,用拇指把棒夹紧。③击奏位置

右棒尖击在鼓面后半部左棒尖击在鼓面前半部 ④手位

击鼓时,右臂弯曲90度,上臂不动,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c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击鼓时,左手肘略向外弯曲,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 c 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⑥ 预备击奏姿势(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A右手持棒成45度斜上举,棒与手臂成一直线(时值一拍); B左手上提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C右手下收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

D休止动作:右手持棒上提横放于离鼻尖20 c m处。⑦ 击奏规律

A与大鼓齐击时,一律用右手;

B小鼓单独击奏时,一律采用右左手轮击;

C击奏手法符号:右手用“0”,左手用“十”表示。

注意:手腕灵活自然,左手击鼓要略加力度;每打完一次要离开鼓面;注意看指挥,把握节奏,勿时快时慢。

(四)镲的训练

1. 持镲

用红绸布穿过镲心小孔,在内侧打个结。持镲时,用红绸绕中指一圈,各手指自然捏住镲中间凸出部位。2.姿势

身体保持立正,左右手各持一片镲,垂直放在大腿两侧,镣心紧贴裤缝。3.“预备”(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A右手拿镲斜上举45度,使镲心向左(第一声大鼓);

B右手向左下方,左手向右上方镲心相对在胸前交错(第二声大鼓); C双手弯曲,镲心相距10cm,放在第三颗钮扣前20cm处(第三声大鼓); D休止动作与A同。4.基本手法

①擦:擦心上下相对成45度交错擦击,双手与肩同宽;②合:擦心左右相对,轻轻一合;

③挥:两擦擦击后,双手握擦沿45度继续挥出成一直线。左挥手时左手向上,镲心向右上,右手向下,镲心向左下,右挥手时则动作相反。

篇6: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内容

结合我校实际,继续以新课程、基础教育改革为导向,以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教研组为教研工作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校本教研活动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包括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着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利用学校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二是利用各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分科组学;三是自学,要求领导和教师每周应有不少于2小时的自学时间,专业期刊、理论专著、网上资源,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可以进入视野,把学习、读书的过程作为备课的过程。另外,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和学历进修活动,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

2、建构新型课堂。大力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新课堂,教师需要建立哪些新的角色”、“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等问题。

3、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说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教研组在学科教课题的引领下,要确立本校、本组的研究课题,组织本组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力争早出成果。

5、任课教师,在校、组课题的引领下,确立自己的教改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研究,注意实验材料的积累和记录,学期末要写出阶段论文、总结,此项工作要与考核挂勾。开展“三课”教研活动,以校为单位人人上教研课,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镇组织的公开课。

6、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和原始资料归类建档工作,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7、开展学刊用刊活动。学校每年为教师们订阅几种教育教学理论书刊,每位教师最少订阅一种教育杂志,要求老师们要充分发挥教育报刊的作用,时时研读,及时获取教育科研信息。每学期起码学好一本理论书籍,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

8、突出课题的过程管理,期末对各课题组进行评估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联系。围绕课题,各课题组要定期开展活动,做到研究有计划,活动有记录、总结,并及时做好各类资料档案的整理和积累。本学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围绕课题):

(1)每学期每人写一篇个案;

(2)每学期每人写一个课堂教学设计;

(3)每学期每人上一堂教研课;

(4)每学期每人写一篇研究论文;

校本教研活动安排:

二月份:新教材学习研究。

1、分析我校各班科教学情况,制定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2、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领导机构。校本课程、教材开发工作动员。

3、布置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的具体安排

三月份:“三课”教研评比活动。

1、举行各年级、各学科教学公开课。分析我校教师教学情况和各学科教学现状,提出整改方案。

2、举行专题讲座活动,对新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小结。

四月份:教研开放周。

1、开展教学交流,举行学校教研开放周活动。

2、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制定后段教学工作重点。五月份:课题研究。

1、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和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

2、组织教师学习各科教学大纲,学习新课程标准 六月份:复习考试阶段。

1、举行专题讲座活动,对各学科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2、开展教研复习公开课活动。

七月份:期末总结阶段。

1、组织进行期末学科质检活动。

2、进行专题讲座活动,对教学新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学期总结。

篇7:外国语小学校本教材内容简介

教材研发背景

我校是一所新办小学,又处在城郊的地理位置,学生来源广泛,“移民”成份居多,父母、长辈接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学生行为习惯差异性大,抓养成好习惯教育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学校提出了“育人为本,养成为先”的德育理念。

为了更进一步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学校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组织了几位深入开展养成教育的骨干教师们,编写整理了这本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旨在为外国语小学的学生提供不同场合下的行为指南,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优雅大方、文明守信的小公民。本课题研究立足于日常教育实践,着力于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养成教育校本课程。体例结构与主要内容

本课程一共分为个人篇,交际篇,安全篇三个篇章。个人篇分为:站姿和坐姿、执笔和读书姿势、个人卫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四课。交际篇分为:与家人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同学相处、与陌生人相处四课。安全篇分为:路队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远离危险、灾难避险四课。

站姿和坐姿内容包括:

正确站姿和坐姿的标准 执笔姿势内容包括: 执笔姿势的具体要求,写字姿势得体,人才感到舒适、灵便。姿势正确,松肩振臂,凝神静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坐着写字要做到“头正、身直、两臂撑开、两脚平稳

读书姿势内容包括:

在读书写字时,要求先坐好、头正、肩平、身要直、胸稍挺起,两肩自然下垂、两条大腿平放在椅面上,两条小腿并拢,双脚平放在地面上。读书的正确姿势。读书时,双手捧着书本,书本上端稍抬高与桌面成45度角,头稍向前倾,这易看清字体,还能避免颈部肌肉紧张和疲劳。把书竖直或平放在桌上都是不正确的。

个人卫生内容包括:

每天衣着整洁,红领巾至少要一周清洗两次。要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注意用眼卫生;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咬笔头和手指科学的六步洗手法等内容。

与家人相处内容包括:

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关心家人,是与家人沟通、亲密相处的秘诀。

与老师相处内容包括:

1、见老师主动打招呼。

2、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

3、学生进办公室要喊“报告”,不要乱翻老师的东西。

4、虚心听取老师的批评,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5、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6、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尊重老师的人格和习惯。

7、学生不得与老师闹意见,不得顶撞老师不得辱骂老师,不得直呼老师的姓名。

与同学相处内容包括:

忌不良效仿。忌人格不平等。忌说长道短。忌说话伤人忌小群体、忌不正当攀比等。

与陌生人相处内容包括:

1.来自己家的陌生的亲戚,家人在场如何处理。2.来自己家的陌生的亲戚,家人不在场如何处理。3.在处面遇到陌生人如何处理。路队安全内容包括:

要求路队长对整个路队的队形、纪律负有管理责任,路队出教学楼时,路队长负责队伍要整齐,行进速度要适中,做到“快、静、齐”。路上要礼让低年级的弟弟妹妹,要自觉遵守规则,特别是在路口。路上不玩耍打闹,不离开路队买零食,并每天向班主任汇报路队情况。

交通安全内容包括:

1、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

2、有时红灯亮的时候,汽车还在离路口很远的地方,这时也不能过马路。

3、路口一般不止有一个信号灯,应该看要穿过的马路对面的那盏信号灯。

4、出巷子口或绿化丛时,不要突然跑过去,因为可能会有车子正好路过。

5、不要图省事,从隔离护栏下、斑马线以外的马路上过马路。远离危险内容包括:

溺水自求的方法,触电的预防,发生地震了我们应如何自救等。呈现形式与主要特色

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知、情、意、行”的结构,科学地把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分解成15个行为养成训练点,构建了一个系统化、层次化、序列化的养成教育系统。该系统言之以理,导之以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无疑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教材”。

围绕“站姿坐姿、执笔读书姿势、个人卫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与人相处、路队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远离危险、灾难避险、”等十个方面的好习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素材,每个主题单元包含养成教育目标和以儿歌童谣为主的若干课例,每个课例包括课题、学习提示、名言警句、育人故事、案例分析、问题思考、实践活动、拓展延伸、主题插图等内容,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有益尝试。

该套习惯养成教育读本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素材生动、图文结合,书中大量的儿歌、童谣,朗朗上口,方便易记,为我校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了有序、有效的途径。每课中设定相对应的特色模板。如:“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形式。每一课都把文字与精美的图片相结合,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了好的行为习惯,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同学们不仅可以获得好的行为习惯知识的讲解,而且能欣赏到栩栩如生的图片,从而增强对良好习惯的理解与应用。

使用效果与社会评价

该教材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 形成良好的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通过养成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促进自己成长,通过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自主参与,自主教育。

自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至今,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清楚的知道良好的习惯养成,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要。通过一年多的实施,学生随手扔垃圾、追逐打闹,攀爬楼梯、乱涂乱画等不良行为现象渐渐少了,良好行为习惯变多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思也增强了,学习成绩比以前也有了明显提高,老师们大大减轻了日常管理的工作量。

现在我们外国语小学的学生人人面带笑容,充满阳光。回到家得到家长的夸奖,走出去,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很高的评价。

校本教材内容简介

平舆县外国语小学

篇8:小学校本课程内容

在这样的课程改革背景之下, 我校结合专业实际, 在学生一年级学完数学基础部分的基础上, 逐步开发旅游、电美、幼儿保育专业的数学校本课程, 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 选择能为学生就业生活服务的数学教学内容为我校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结合本人实践经验, 就数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学生的就业角度考虑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原则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职业教育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同时, 重点实施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 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级技术人才.作为中职数学教学, 既要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更要突出为现行的专业教学服务, 为学生将来就业服务.所以数学课程内容在改革上要与学生的就业联系起来, 学会从专业的角度看数学, 从学生所学的专业中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比如电脑美术专业需要作图、视图能力, 需要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旅游专业在管理、投资等计算中用到等比数列的知识, 同时需要具备对图形的解说能力;酒店管理中的菜单设计、预算管理等.幼儿保育专业需要选择一些与幼儿相关的研究幼儿数学心理的内容, 更要增加一些数学活动课程相关的内容.另外,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生发展趋向, 淘汰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单纯以追求技巧, 陈旧过时, 理论繁琐, 教学意义不大且已无实用价值的内容, 如传统内容复数, 连高职升学考试也未列入必考内容, 形同虚设, 可删去.从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看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能更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使数学课程改革更符合职业教育特色.

二、从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考虑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两方面影响着数学课程的设置.一方面, 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应用数学的程度越高, 人们就越是要通过数学才能掌握其他的科学和技术, 数学课程应当反映这一点;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数学课程内容的改变.课程的内容只能吸取最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最有价值的标准也随之改变了, 这是对数学课程内容的直接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手段也将随之改变, 而教学手段的改变也会引起课程内容的改变, 这是对数学课程内容的间接影响.

我们知道, 计算器和计算机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它们不仅影响到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 而且影响到学数学和教数学的方法.计算器和计算机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变化如此深刻, 需要重新考虑面向未来的数学课程内容.例如:在校本课程内容中拓展对常规计算和估算的要求, 增加统计内容;并强化计算器的使用能力, 弹性安排用计算机软件“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内容, 加强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教学生学会一些常用软件, 对学生以后就业和工作有很大的好处,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做中学, 真正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为专业服务的特点.

三、从学生的心理因素考虑

课程内容的选择,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 考虑他们的智力与能力、倾向与潜在力, 这是影响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因素.教学内容的选择, 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方法等相适合.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 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与能力, 找到接受新知识的切入点, 才能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创造性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也就是说, 只有当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内部条件, 使学生以全部精力倾注于学习的思维活动时, 教学才会有效, 教学目的才会实现, 而多数职业中学的学生还是具有学习潜力的.因此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考虑, 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点, 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 寻找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学习.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可能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过程, 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注重应用, 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贴近度.

四、从数学教育的发展角度思考

社会的发展促使了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变化, 数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各种广告、报纸上的各类图形图表都要求普通公民具有更高的数学素养.而数学的发展经历也告诉我们, 数学不再是精英教育, 应该让大众掌握.作为职高的数学教育, 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数学较差生, 因此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数学学习内容的合理性.如何让职高生学必需的数学, 学有价值的数学, 成为我们的思考.

篇9:英语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探讨

英语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

1英语国家知识类课程。英语基础语言知识是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指英语中那些约定成俗的、稳定的符号运作体系。语言知识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国家课程的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

2语言应用类课程。语言应用类课程指以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于一定的实践或情境为宗旨,使其发生迁移的校本课程。英语的语言应用类课程应包括:①口语、书面语和听力训练。②从口语应用的场合可分为课堂、日常、休闲等口语。③从语言表达能力来分可分为社会语言能力,既席表达能力,活动能力等等。

3欣赏类课程。欣赏类课程是指以娱情娱心,提高艺术欣赏感受力、艺术创造力为宗旨的校本课程。英语的欣赏类课程应包括音乐、美术、文学、多媒体音像欣赏等。还有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晚会等均属于欣赏类课程。

英语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点

1人本主义的精神与英语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人本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人本主义的精神落脚点在“人”,即“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人本主义理论代表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培养情知合一的“完人”,即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怎样呈现这些内容。

2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中的切入与整合。把多元智能理念融入英语校本课程中,研制多元智能课程模式与教学计划,是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校本内容选择实践中的最佳的切入点。多元智能理念指导下的内容选择之后,切入于英语校本教学有四个教学阶段:能力的感知——通过触、嗅、尝和看等多种感官经验激活各种智能,感性认识周围世界事物的多种特征;能力的沟通——通过接触他人、事物或特定的情景体验情感,调节并强化认识活动;能力的传授——在教学中传授学习方法与策略,把智力开发与教学重点相联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力程度,发展潜能;能力的综合运用——通过评估促进学生综合地运用多种智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学习,并有所作为。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评估学生能力开辟了新的视角,为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地聪明才智和优秀个性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也为我们整合英语校本内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整合英语校本内容包括:训练选择策略,发展语言智能;指导阅读训练,促进逻辑数理智能;运用空间表征策略,开发视觉——空间智能;营造音乐环境,培养音乐智能;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肢体——运动智能;开展合作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认识元认知要素,开启自我认识智能;及训练观察技能,改善自然智能等八个方面。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人的各种智能的水平各不相同,各种智能的组合与操作方式也各有特色。我们应注意个体能力倾向的差异,正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客观事实,分析学生的需求,组织开展能够展示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特长的活动,消除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隔阂,让所有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3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校本课程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

“理想”的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内容

1课程本身应该是一套丰富的中西社会文化知识材料。“文化渗入”自然是它的一个特色,即校本课程逐步介绍文化。其材料真实、广泛,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和新西兰等)文化知识。充分利用课本课时进行跨文化教育。这些文化点可能蕴藏在一个单词之中,一种表达之中,一个对话或者是一篇文章之中,也可能是文章的背景介绍等等。

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体现学生个性,培养其兴趣与特长。能调动学生多种智能的课程内容是最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在多种背景下进行“角色扮演”,我们可以相对地对人的智能作一个划分,但我们很难对指向智能发展的课程

内容的发展功能作严格的限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我们应该关注那些能引发学生多个智能领域得到发展的内容。

3人本主义的融合课程,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仁爱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几千年来在中华大地延续发展,养成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忠信豪爽、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美德。这种美德与精神深深熔铸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之中,成为更高尚的价值观念。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情感应以提升现代人格为目的,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也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英语教本课程理应体现人文精神。①态度与情感。比如同意与不同意、偏爱与选择、责备与鼓励、愿望与打算等;②人与家庭、亲朋;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③热点话题。等等。

上一篇:杨绛我们仨好句好段摘抄下一篇:11-12上上期末考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