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英语趣味音标

2024-05-25

小学校本课程英语趣味音标(精选9篇)

篇1:小学校本课程英语趣味音标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二年级趣味英语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期即将结束,现将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二年级的孩子从来没学习过英语,开设趣味英语校本课程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校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以下三点:1.学会书写26个字母。2.通过观看《迪斯尼神奇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孩子对英语有初步的了解。3.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树立全球化的思想观念。

在教学内容上以朗朗上口的歌谣、快乐的游戏,丰富的西方文化等为主,每节课让孩子都能在欢乐中学习到新鲜的英语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施,通过PPT、flash等来与学生互动。在学习新的单词或句子时,提前从网上查找好相关视频资料,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读读记记,多媒体集声、像、动画于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在动画视频中学习学生更有兴趣。

在教学方法采用了以下三点:

1、歌曲教学: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歌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有效地开发大脑的右半球,使记忆率大大提高,因此尽量在课堂上教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歌曲,在课前、课中、结束时穿插歌曲调解课堂气氛,使学习变得生气勃勃,以达到教学目的。

2、游戏教学:好动、喜爱游戏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课堂中适时穿插游戏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既能增强趣味性,又能更好地利用游戏巩固所学的内容。本学期参加英语文化长廊校本课程的孩子能基本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与教学目标基本都符合。不少孩子的英语水平在班级内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加乐于表达自己。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

篇2:小学校本课程英语趣味音标

课前准备(提前10分钟到教室,也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到教室)课前带读+播放磁带,出好板书。检查学生预习、签字、上交作业。

一、点名+打招呼+热身5’

1.老师打招呼要热情并富有亲和力;眼神和手势要顾及到后排的学生。

2.要采用趣味性强的、易于配合的歌曲或律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3.热身内容的选择:尽量选择音标书每课的疯狂背诵部分!

二、复习10’

1.复习音标及单词部分。

3、听写

注:如果是第一次课,这个部分要改为教授音标知识!

三、音标授新 15’

1、音标导入: 前先闭上眼睛听发音,后摆好口型一起发音。

2、音标操练: 必须做到每个音每个学生都要纠音。

3、音标输出: 教授完会读、会认后,不要忘记教学生书写时要注意的部分!注: 老师根据哪组学生声音大小、整齐度来评判加分

四、拼读音标组合 15’

1.导入:运用节奏感教学学生拼读!

2.操练:老师应把音标组合写在黑板上,多练习拼读。可分组、分个人等形式!3.输出:针对书中“我们拼了”这部分一定要达到每个人都会拼!注: 老师根据哪组学生声音大小、整齐度来评判加分

五、游戏过渡 5’

1、与音标知识相关的游戏调整气氛 例如:卡片here等

课间休息 10’

课间休息放光碟,老师坐在门边批改听写本(课间必须批改完)。改完后,老师速度的把光碟调整到今天要上的内容部分,暂停好。

六、单词教授 15’

1.导入:老师给出单词音标,让学生拼读。然后让学生去猜/p /是什么字母发音,接着老师说ppp,学生说/p / / p / / p /。

2.操练: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单词游戏进行操练。3.输出:中英互译等

注: 老师根据哪组学生声音大小、整齐度来评判加分

七、疯狂背诵 15’

1、导入:老师做动作带读

2、操练: 边读边教学生如何辨别哪个字母或字母组合发什么音

3、输出:让学生对今天所教的音标,发音组合要画出、写出来。例如:teacher ea 发/ i: / 注: 老师根据哪组学生声音大小、整齐度来评判加分

八、过关制 15’

1、一个一个过关读音标

2、一个个过关拼读音标组合

3、齐读单词及疯狂背诵

4、第一堂课要求学生带好辞典,并要教授学生查字典。

九、过关练习15’

1、先布置好家庭作业

2、老师报完听力后,让学生边做练习。(要求在做练习时,不能翻前面的书看)

3、学生做完练习后,老师签字批改打分,学生订正后放学回家。

注:老师应按以上步骤进行备课,不可更改。音标书的要求:

1,48个音标会认读、会默写 2,会拼读音标组合 3,会根据字母写音标

4,单词会认、读、拼、写、背!

篇3:小学校本课程英语趣味音标

关键词:英文经典,校本课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对英语考试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国内英语教学被诟病的最大原因在于“学不致用”,语言的核心交际功能被长期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英语失去了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优美”与“灵动”。2001年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次提出了校本课程的概念。基于武汉的地域特色和具体学情校情,武汉小学启动了“英文经典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歌曲演唱、电影欣赏;了解著名演讲、经典广告和音乐舞台剧。自2005年至今,10年时间里,我们不断调整更新,尝试引进了100余首经典传唱的英文歌曲,50余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语言程度的英文电影,20余篇英文诗歌及演讲篇目(节选或片段),100余条经典英文广告,4部英语舞台剧(节选)。这些充满生命张力和富于表演魅力的英文经典一次次走进课堂、一步步走向学生。丰富了学生生活、拓宽了英语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形成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发展了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了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创设“英文经典”校本课程的出发点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网络改变了整个世界。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和力量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是一件聪明和幸福的事情。获取资讯变得异常便捷通畅,想听百老汇也无需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倒时差,轻点鼠标即可。我们所需要的英文歌曲、电影、广告视频、诗歌、音乐剧、舞台剧等资料大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随着地球村意识的日渐增强,语言交际的模式也越来越丰富。时代赋予英语教学更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作为教师,要在如何拓宽学生的学习及探究渠道、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提供便利条件等方面巧思践行,让学生多角度、多视野、多时空地接触英语、感受英语、体验英语,最终运用英语。

我们进行英文经典教育的初衷即在于通过这些立体生动形象的声音、影像、文字、旋律等,把英语国家的思维、文化和语言一起“泡”来吃。孩子们在欣赏、理解和演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大脑的左右半球交替兴奋,语言、思维共振的同时大脑的潜在智能被开发、挖掘,学习的快感随之产生。认知心理学以及二语习得理论都无一例外地证实了音乐对促进英语语言技能发展的有效性。

二、“英文经典”校本课程的着眼点与生长点

1.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的主体和核心对象是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怎样让学生受益。填鸭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视其为机械被动的接受体,让学生在其中逐渐失去思考、辨析的能力,也逐渐失去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这其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调动缺失是很大的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引入和运用英文经典,不但让学生通过听唱、观影、表演和欣赏等活动来学习英语,而且这些变化多元的方式注入课堂有利于打破沉闷单一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欣赏中学习、在尝试中领悟、在娱乐中运用,教师与学生一起歌唱、一起感怀、共同投入,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英语语感

获得对某一门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即良好语感,最好的方法是将学生置身于这门语言的氛围之中。由于思维及语言习惯上的差异,很多孩子尽管口语流利,但说的写的多是中式英语。“经典英文”恰好是语言学习者接触和了解西方人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有效途径。观赏英语电影、听唱英文歌曲,在情节和旋律中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可以有效地形成良好语感。教师可从运用演唱英文歌曲、给英文电影配音等多种手段强化学生的语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舞台展示学习成果,在形式上也尽可能多样化。如圣诞节、六一节、英语周等大型活动日,还有我们坚持多年的课前三分钟———以英语语言为载体进行歌曲、故事、朗诵、配音、广告、魔术、脱口秀表演。

3. 训练学生达成标准英语语音

“伦敦腔”“纽约调”让全世界英语学习者仰慕。纯正的语音一定来自本土,在教学当中适当选择一些英文歌曲、英语广告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长短元音、清浊辅音等的发音,辨析训练近似音、同化、缩合、重读、略读、连读等,模仿地道纯正的语调掌握发音节奏,并且搜集一些明快简洁的韵文诗歌来朗读、背诵以修正发音。由于连续、弱读等现象在英语歌曲中大量存在,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听唱某一首英文歌曲,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习得自然的英语语感。如在Westlife西城男孩的成名之作“I lay my love on you”中我们作这样的处理(注:以下“__”表连读,黑体字表重读)

这些细节的语音技巧往往被人忽略,但它们都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最好体现。长期坚持利用英文经典歌曲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能有效帮助学生练就地道、纯正、优美的英语发音。

4. 促进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高

利用英文经典作为媒介来纠正学生的口语发音,同时清晰流利的语音又能够助推学生的听音辨析能力。传统陈旧的听力教学让孩子的精神处于高度的紧张之中,英语教学失去魅力与生机,让孩子产生畏惧,感觉乏味。我们将精心挑选的歌曲与电影等适时引入,效果就会很不一样。歌曲通常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电影更因为其或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或者妙趣横生、幽默滑稽的故事情节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即使时间较长也一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关注点。歌曲作为文化的载体,具备良好的精神调节功效,教师依托鲜明往复的韵律和节奏,带着学生进入特定的歌曲情境之中,引导学生与之产生共鸣。当学生的感情和歌词传达的情绪相互融合时就会表现出成功的愉悦。歌曲之中还包含了数量众多的语言实践技巧和潜在口腔训练,通过实践,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感知、记忆、想象和创造力都能获得较大推进。

5. 增加学生英语词汇量

背单词一向被学生视为“洪水猛兽”,痛苦无比。孩子们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的词汇通常来自课本一些虚构情节之中,是强压给他们的。与现实生活中需要用到的词汇结构等往往脱节。通过看英文电影、唱英文歌曲了解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则是真实发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听后还能用得上的。经典的英文歌曲、电影中出现的大量词汇、俚语、口语、表达方式、精彩对白,广告词等都是鲜活的语言和最好的教材。英文歌曲里还有大量的地道口语,让学生学唱英文歌曲的同时,还学习到大量口语,在Michael Jackson的摇滚歌曲Beat it中有这样的歌词:“You wanna be tough.”Eagles老鹰乐队的One of these nights中这样唱道:“We’re gonna find out pretty mama.”歌词中的“wanna”“gonna”是地道的英语口语词汇,等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want to”“going to”。这样的方式我们介绍了很多口语词汇。中国人学英语,口语词汇的欠缺是一大原因。这些西方人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口语交流能力,让表达更真实自然,也更贴近时代、富有魅力。

6. 完善学生英语语法与结构

课程改革之前中国学生常年奋斗在“语法战线”,以背诵大量的语法规则为己任。将原本应该令人神往充满想象的语言学习变成公式和条款的堆砌,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格调和品味。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日渐提升,语法教学成为必须。但在学生眼里语法通常是乏味枯燥的,老师讲的时候似乎都明白,一到具体运用就阵脚大乱;运用英语歌曲和电影对白引导语法学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在听唱英文歌曲和欣赏电影对白的过程中感性地接触和认识某些特定的语法现象,再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其中的语法规则。如Boyzone男孩地带的畅销单曲No Matter What中有这样的结构:“no matter”“what”引导从句。歌中唱道:“No matter what they tell us,no matter what they do,no matter what they teach us,what we believe it’s true.”通过反复吟唱,学生对这样的结构非常熟悉。此时老师再教给学生“no matter”后除了可以接“what”之外,还能接“who”“where”,其含义就是“whatever”“whoever”“wherever”。当学生遇到这类表述需要时,这首歌在大脑中的储备能够迅速调配,帮助学生唤醒所学的语法知识。

7.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日渐增多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却是大多数外国人无法接受甚至难以容忍的,往往会引起误解阻碍交际进行。因此,了解西方文化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歌曲被誉为一个民族的有形灵魂。不同时代的歌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其内容打上了时代和文化的烙印。学习、欣赏和演唱英文歌曲就仿佛徜徉在西方文化的长廊之中,了解不同的民族特点,品味其独特的民族观念。英语电影则通过提供模拟的生活场景和人物背景,让学生大量地接触和感受英语。经典的英文电影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如Forrest Gump阿甘正传中阿甘说“If I was going somewhere,I was running.(如果我想去哪里,我都是跑着去的)”以及Jenny的呼喊:“Run,Forrest,Run!”(跑起来福瑞斯特,跑!)讲述的励志精神等。

8. 促进学生地道的口语表达

语言的精髓在于拥有语音语调的丰富变化。语音不仅仅指的是单词的发音,还包括实际生活运用中所常用的表达以及习语的连续、失爆、弱化、重音等音变形式。语言的节奏被称为英语表达的润滑剂,与地道的英语人士对话,就能强烈地感受语音语调所带来的思想和心灵的冲击。作为文化的载体,用词和表达的准确体现一个人对异国文化的理解。观看英语电影是学习英语语言的有效途径。从影片中角色人物真实地道表达中模仿不同人物的发音,慢慢趋近标准地道。课堂上老师进行点评和强调,学生就能很快习得。在声像并茂的情境之中,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学习过程变得水到渠成。

9. 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经典的电影与广告,对白、用词都颇具意味富于美感。不同身份的人物语言各具特色,形象也各不相同,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电影或广告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无论是故事的讲述方法,情节的推进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很多与中国式思维不尽相同之处,这些差异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电影将这些差异呈现,有益于进一步了解的孩子在课下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知差异背后更深层的文化和背景,体味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异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这有助于让英语学习“活”起来。

三、“英文经典”校本课程的创新点

伴随着经典走进课堂的脚步,学生英语学习的链条就这样建立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文化双丰收是一种可以达成的美好憧憬,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发展。校本课程亦给予教师一块“教学三分地”。让教师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做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幸福教师”。我校(武汉市武汉小学)的英文经典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下产出的“课程精品”。作为课程的构想和实际操作者,笔者亲眼见证10年来学生的成长和变化。过程之中,教师自身也获得专业成长并且收获职业幸福。每当看到早已毕业离校的学生依然对他们当年在课堂上唱过的歌曲、演过的角色津津乐道;看到家长朋友们一封封言真意切的来信反馈;听到教育同行们由衷的认同和肯定。笔者就在想:这样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是真正让学生获益的。即使辛苦,即使遇到困难也值得坚持。校本课程的理念充分考虑到学校实际,照顾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和学习特点;让教师根据学校“童心教育”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兼顾教师和学生特点,由师生自己研发、自主管理,在内容及时间安排上具备很强的灵活性,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当然,长年的一线教育工作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理论指导,难以在宏观上对课程进行规划和提炼,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继续求索,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不遗余力。

参考文献

篇4:小学校本课程英语趣味音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作为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音标——却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音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效率。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不输在起点,并为他们今后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英语音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音标学习,形成单词识记障碍。调查显示,一直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呈现出“哑巴教学”的模式,学生通常只是机械地记忆单词,不重视发音练习。然而,不懂发音规则,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记忆单词慢、遗忘率高的现象。此外,学生在记单词时很少联系单词发音,即使记住了单词也不能准确发音,这样学英语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达不到语言交流的效果。

2.没有总结音标学习的规律,对学生语音拼读造成了阻碍。我们应注意到,英语的单词读音与字母组合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懂得了音标和字母发音规律,对认读和拼读单词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充分重视音标的教学,不能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到的音标发音规则,导致学生因不了解而缺乏相应的基础语音认知,他们在阅读英语时常常使用汉字或拼音标注单词的读音,这使英语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教出一批用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的“中国式英语”。例如,h标成“爱曲”,two读成“突”等,这种汉字或拼音的标法都是学生在不能正确理解音标认知的情况下,通过对教师读音的粗略辨析标出的。长期以来,这种没有掌握标准的发音的状况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以致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发音不准确、语音语调生硬等。

3.教师音标发音不够标准,影响了学生的音标学习。如果学生不懂英语音标,自己不能根据生单词的音标进行发音,只依靠课堂上教师教导才能正常发音;甚至有些教师发音不够标准,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音标学习,严重降低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外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削弱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学生未掌握音标,就无法通过词典掌握读音,给新课预习带来了重重困难,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会养成依赖老师的心理,影响到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课堂质量。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目标是一种引导和推动人们去认知外界,并在实践中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因此,在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综合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来为学生指明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对于小学生来说,“音标”其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难以从字面上理解。因此,这就更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对抽象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什么是音标,音标学习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也有利于今后的英语音标教学。

2.注重趣味性。对于小学英语音标的教学,应该遵循小学生活泼、贪玩、好奇的心理特点,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发现、感知、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更加牢固、有用的英语知识与技能。教师本着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原则,将抽象的英语音标具体化、形象化,在分散难点、分组介绍音标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拼读一些已经学过的、简单的单词,并通过用简单的单词拼读强化所学的音标,使学生学得既快乐又轻松。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来辅助学生的音标学习,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觉得英语音标的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事情。

3.音标教学要坚持不懈。教师须明白,英语音标的教学绝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认识48个音标,教师务必将音标教学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切实地做到随着英语课程的加深,努力深化学生对音标的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对音标的拼读,还要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读音规则,并将英语中的音、形、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此才能确保英语学习的质量。同时,在每次教新单词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此单词的正确发音,还要联系其音标的各个音素,让学生去认读。另外,要让学生去总结含有与此单词中的重要音素的已学过的单词。比如在牛津小学英语3A中在教单词egg时,让学生去总结出bed,desk,red等词,讲解其中所包含的重点音标,且与旧单词联系起来。这样持之以恒,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发音水平。

责任编辑 余 华

篇5:趣味语文校本课程

一、开发背景

信息化的时代,全球化的交流,优质化的教育,智能化的学习和个性化的人才,都要求教育必须有全方位的思考、全频道的运作。而在教育的所有环节之中,课程教材的改革又是具有基础性、主导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二、开发目标

从大语文观看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语文课改的指导思想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抓住课改的契机,树立大语文观,坚持语文与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从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评价、总结中去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抓住课改的机遇,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形成学校的科研型高素质教师队伍,促使教师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会教、善教,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让教师真正成为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

●课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和。通过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不断加强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三、开发意义

⒈ 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由于“趣味语文”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会激发学生积极地热情地投入知识学习的活动之中,在不断成功中增长自信,以便从事更复杂,更为艰巨的探索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水平。

⒉ 更好地解决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

把实践观念引进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不仅可以使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为牢固,而且可以改变过去那种依赖教师的学习心理。同时,可以促使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⒊ 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等的形成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实践活动是人际关系的桥梁,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动作和产品,把自己的心理外化,别人通过使用这个人的产品,把其中凝聚着这个人的心理内化。在实践指导下的教学过程,能把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态度的形成、行为的改变统一与实践活动之中,实现学生 的全面发展。

四、开发原则

㈠、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趣味语文”中,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又要将教育寓与有趣的活动中,力求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㈡、全体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趣味语文”设计与实施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要鼓励学生个人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综合潜力,实现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㈢、实践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趣味语文”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自主地位,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与自主能力的提高创造最佳条件和机会。㈣、过程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趣味语文”中,学生活动结果的高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所经历的一切心理感受:理智的、感情的、意志的体验与训练。活动不能只重结果,忽略活动过程的体现与指导。只有在活动过程的展现中,才会更好地发现儿童的创造才能。㈤、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趣味语文”可以在课内进行,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语文活动,还可以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充分利用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广阔空间,把学习语文与运用语文服务社会、服务生活结合起来。

五、开发内容

“趣味语文”的内容由于不受《课程计划》的限制,也不受学科教材的束缚,具有非常广泛的选材领域和宽大的范围,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都要力求突出“一个核心,三个有利”,即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核心,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渠道去思考。㈠、立足语文根本“市场” ⒈ 寻基础知识点

“趣味语文”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必须与所学语文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如:小学六年级复习词语部分时,可设计“巧学成语”的语文系列活动:①修改广告词中的成语,出示几组成语广告词“天尝地酒”、“咳不容缓”等让学生修改;②猜成语,可以看图猜成语,也可以看动作猜成语;③成语接力;④用自己学过的成语写几条广告。这样,使学生对成语有更深的了解,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应用成语。⒉ 找能力训练点

“趣味语文”要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把知识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如:教《威尼斯小艇》一课,在学习船夫驾驶技术的这一段时,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商人、游客、船夫、导游、威尼斯人,转换角色向别人介绍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课中转换角色,从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⒊觅表象深刻点

①、觅典型人物:以课文中的英雄人物,历史人物为原型,开展故事会,从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②、觅精彩片段:对课文中的词汇、优美语句、段落,可以采用背诵、仿写、摘抄等形式来组织实践活动。㈡、挖掘课文“宝藏”

小学课本内容丰富,但未必包罗学生所需的各种知识,选择“趣味语文”的内容时,倘若只盯在一处,所得非常有限,因此,要把视角放大一点,思路放宽一点,广泛挖掘课外“宝藏”,捕捉一切可能为“趣味语文”所利用的有利因素充实活动内容。⒈抓课文的延伸点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课文延伸处接触语文材料。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围绕“圆明园要不要修复?”这个问题,老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争辩。结果学生争论不休,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到图书馆、书店、或通过上网查找有关介绍圆明园的资料,根据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来阐明观点,并把理由写下来,再通过寄信、上网发电子邮件等方法,与圆明园筹备组的专家一起讨论、交流、探讨。这样学生在课外自主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收集、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⒉抓学生的兴趣点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趣味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知识包装成礼物的过程,因此,内容安排尽可能满足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奋点。⒊ 抓特长的兴奋点

现在的小学生课余生活都有自己的一方乐土,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⒋抓生活的连结点

①内引。把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引进活动中来;②外联。把学生学得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即把生活引进课堂,把学生推向生活。或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演绎生活情趣,或从学生发展“缺陷”中找活动内容,增强活动的针对性。⒌ 抓成绩的关注点

小学生喜好表现自己,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希望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成果展示。⒍ 抓问题的聚集点

结合校内外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焦点问题,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关注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确定内容,展开讨论,从而在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㈢、开发校外“富矿”

“趣味语文”是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的储备与社会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在选编活动内容是,应把眼光投放到社会生活这座巨大的“富矿”上。⒈ 结合校园生活

综合性是“趣味语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开设“趣味语文”要与学校其他活动有机结合,发挥”趣味语文”的整体功能。如《我爱秋天》一节活动课,活动过程如下:①看秋天,让学生走出课堂,细心观察秋天的美景;②画秋天,借助手中的画笔进行创造性描绘;③说秋天,以画面为核心,说一说秋天的美景;4赞秋天,以文章、诗歌、演唱等形式歌颂秋天。

⒉结合地方特色

“趣味语文”内容可结合地方特色,设立实践基地。与居委会结合,设立“创建文明街道”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栽树种花,再写成日记;与伤残人员结合,设 立“帮孤助残”实践基地等。⒊结合时代特点

以书报、影视等媒体为凭借,以时事为依托,从中寻求活动内容。如结合建国53周年,对高年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综合活动中,可设计“黑、红、黄、白、蓝”五个方面的活动:即采访历史老人,了解黑暗的旧中国,踏着先烈的足迹寻找红色的根,联想黄土地开展献爱心活动,在白纸上绘最完美的图画,展示祖国的变化,最后以 “蓝天万里任驰骋”为主题召开班会,让学生抒发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总之,”趣味语文”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系统性、综合性。活动课的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的意识,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学习功能,活动课程的开发功能,环境课程的辐射功能,使三个板块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六、具体形式

⒈阅读实践式

这类活动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这类活动可以有导读、自读两种形式进行。导读----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①指导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②同一体裁的文章读法专题指导;③速读训练。自读----学生自主读书:①自由阅读报刊,进行资料搜集;②阅读名篇,摘录优美语句;③阅读心得交流;④读书报告会;⑤背诵古诗文比赛。⒉口语交际式

此类活动旨在为学生发掘,创设口语交际环境,提供口语交际内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它包括:①短新闻发布会;②热门话题讨论;③故事会;④专题辩论会;⑤即兴对话表演;⑥生活见闻交流等。⒊听说训练式

此类活动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并能根据听到的内容迅速作出适当反映----说、写、辩、记。培养学生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它包括:①听故事、听新闻后复述;②听广播后想象作文;③听录音辨别正误④听记比赛等。⒋书面表达式

此类活动是把学生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实践性、趣味性。此类活动包括:①班级日记接力;②绘画日记;③小编辑部;④广播站;⑤专题征文;⑥作文门诊。⒌游戏表演式

此类活动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味的表演、游戏、竞赛中,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语文,训练智能。它包括:①编演课本剧;②语文游戏宫;③绘画表演;④诗歌朗诵会。⒍书法绘画式

此类活动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它包括:①办手抄报;②参观书法展览;③参加书法比赛;④为课文绘插图;⑤制作小书签等。⒎观察实验式

这种活动主要让学生参与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充分运用视、听、嗅、味、肤等感觉,进行探究活动。它包括:①小实验;②小制作;⑶小发明。⒏ 社会实践式

此类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利用语文为社会服务。在社会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它包括:①组织参观游览;②访问;③小调查;④设计广告词。活动的教学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形式越活泼越能体现活动课的特点和吸引力。不管 采用哪种形式都力求以“活动点”连“活动链”,以“活动链”结“活动网”,拓宽创新训练通道。

七、活动措施:

如何让“趣味语文”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发挥活动课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下面谈谈我在组织”趣味语文”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在“活”中求学 顾名思义,“趣味语文”就是围绕“语文”开展活动的课。既然是活动,首先应在“活”中做文章,以“活”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引导学生入门的最好老师。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可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如:课本剧的表演活动。

二、启发思维,在“动”中求知 好奇爱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活动”就是要“动”,让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齐“动起来”。“趣味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通过动眼,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通过动脑,提高思维素质;通过动口,提高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动手,提高写字和习作的本领。

三、拓展空间,在活动中求发展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仅靠基础课对教材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展活动空间,在课外为学生提供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如开展课外阅读、查找资料、手工制作、编写故事等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造才能。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趣味语文”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应用到”趣味语文”当中,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次革命。比如,学生学习了《趵突泉》、《桂林山水》等课文后,就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有关的风景名胜去游览、观光。学生学习了古诗《暮江吟》后,就让学生到附近的江河去实地考察、欣赏。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我爱祖国的山河”或“名篇佳作赏析”等语文活动。这就把语文学习与陶冶性情、培养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再如,学生在电脑课上学习了绘画、排版、输入法等知识后,可开展“我的电脑作用大”的演讲比赛“作文输入、鉴赏”等比赛。这就把学习语文知识、运用电脑的能力以及陶冶高尚情操融为了一体。

总之“趣味语文”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创造才能的途径,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通过”趣味语文”,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八、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三节

篇6:校本课程趣味数独

总课时:15个课时

授课学段;每周五最后一节课 开发者情况:六年级数学组

授课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

开发进度条件:至少保证每周上三节数学课 一般项目:

1)2)3)4)熟悉了解数独的基本规则与玩法;

学会运用数学课的基本知识解决初级的数独游戏; 发现数独中的规律并找出快速解决数独的方法; 能自发地设立以数独为基础的游戏项目。

条件及优势:

1)2)3)4)有一定基础的计算能力;

六年级处于头脑思维能力较强的阶段;

趣味性的挑战性活动正是这个年龄阶段所需的;

六年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并且擅长总结经验发现规律。

课程简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表明,未来数学教育正朝着“大众数学”的方向不断迈进,我们必须使数学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成为一种“过滤器”。新的课程标准已经使课程结构从单一模式朝多元模式发展.提出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课程体系,活动课程的研究已成为教育改革与研究的热点之一。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同数学有联系的生活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特长,“趣味数独”正是这样的一门课。

课程目标:

要求学生认清、弄懂数独的规则与玩法,加深和巩固在数学课上所获得的知识,并运用它们来解决数独中的问题,使学生自行找出解题方法并发现规律,形成一定的教学技能与特长,让充满挑战性的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促进学生逻辑清晰度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海中活跃、放松学生的头脑,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课程内容:

1.介绍数独的规则与玩法;

2.运用一定的计算技能完成最初级的数独游戏; 3.4.5.6.总结数独的规律;

如何用简便算法快速算出数独; 班内组织数独竞赛;

鼓励学生以数独为基础创造更具趣味性的游戏。

课程实施建议;

1.实践性:本课程开发本着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活跃大脑的目的,应该多让学生多动手实践,这样才能达到本课程的目的。2.选题应循序渐进:数独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游戏,对于不同年龄段与智力水平不一致的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不同成为关键,选题时应根据学生最近数学课的水平来选择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题目,急功近利不但达不到课程目标,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挖掘主题性,注重兴趣化:数独活动内容要新颖,知识点突出,能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的思维。

4.重视灵活性,力求主体化:数学活动形式要多样化,依据不同的活动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5.加强针对性,突出个性化: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在方法上要有规律性、普遍性和针对性。同时鼓励和肯定学生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归纳、去总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程评价建议:

篇7:小学英语校本课程总结

英语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构建英语化校园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在国家课程中英语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根据孩子的最佳语言发展期,我校五年级开设了《英语校本课》,每周安排一课时。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英语FOLLOW ME》的电视广播和自编的教材、第二课堂的英语沙龙、每月一期的英语手抄报、学生成长档案都已以成为孩子们最喜欢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我们力争通过英语校本课程,提高外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从日常用语开始,加强英语的实用性,让英语走进各学科教学,拓展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教学适应新形势,促进新发展。各年级98%的学生能听懂课堂用语,能和教师进行简单的问候交流,并学会唱文歌曲/歌谣。期末

调查学生,英语是最受欢迎的学科。

虽然我班的校本课程开发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却感受到了它的生命力所在。一是它不仅增强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性、自觉性和责任感与创新性,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只管按照国家课程规定,使用统编教材的依赖性,缺少主动探索、发挥潜能的作用和空间。而且使教师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充实,去提高,去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二是感到它对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是有重要作用。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的独特性,这就为他们特长的培养和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而为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校化需求提供了保证。由于《英语剧场》的开发,我校学生已学到了很多英语知识,提高了英语水平,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三是我们感到它对学校生存发展,构建学校特色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校结合校情,根据校本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多元化校本课程,创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任何改革都需要时间,探索。校

本课程开发还仅仅是开始。

我们还有许多困难与问题学要解决,但是,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一定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让校本课

程的生命力永远燃烧。

一、基本情况回顾: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英语,而不仅是懂得一点英语知识;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习得语言,在用中学,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教科书介绍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形式的交际性活动,如角色扮演、解题、猜谜游戏等活动。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结构实施大纲规定的交际功能,如问候、道歉、建议、邀请、描述人物和行为等。

根据教科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两部分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在校本课程的起始阶段听说比重较大,随着课程的进展,读写比重逐步加大,并且由单项训练进而转向综合训练。通过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言语的技能,并经过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和完成任务,将言语技能逐步发展为初步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多年的学习经验与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单词、句型,已有了一定的语感,并且部分同学已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产生了厌学趋势。对于种种类型的同学应该从心理入手,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二、实施与研究: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说到底是用来交际的。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口语是第一位的,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以上分析,教研组提出 “ 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 为课题,要求每位英语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研究实施并上交实施成果。

三、本学期校本课程目的要求:

笔者根据自班情况,列出以下目的要求:

1、锻炼学生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的障碍,理解语篇大意。

2、在交际中了解英语,营造英语氛围。

3、要求学生在每周三的校本活动课上大胆开口交际。

4、照顾不愿开口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5、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四:具体措施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然而,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要创造这样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要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开口说英语。其次,教师要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好课堂活动。第三,要对学生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初学者开口说英语,既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又害怕出错而羞于尝试。这时,教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尤为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第四,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当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就会充满信心地投入学习。

2、教学过程交际化,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英语教学应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坚持用英语讲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记忆,促进

听说能力的提高。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具有交际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虽不是完全自然的交际活动,但与机械的语言操练相比,却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在这种交际性的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尽快地培养起运用语言进行交

际的能力。

还有,应多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传统教学中大多采用 “ 教师问,学生答 ” 的问答方式。采用这一方式,即使教师对每位学生都提问一次,每位学生也只能作一次回答。更不利的是,学生不能主动地提问和表达思想,积极参与。如果变师生问答为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则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大大增加学生说英语的机会。例如,教 师在 教授新课时,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创设提问的机会,启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由教师来回答。学生在教师的回答中会不知不觉地学到新的东西。另如,在学习了课文以后,不要只是教师就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题,而是

启发学生自己提问,由其他同学来回答。

最后要提及的是,坚持每天五分钟的英语值日生汇报。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在众人面前说英语的机会。学生用英语或讲一个故事,或报道一条新闻,或介绍学校的一项活动,或推荐一本好书 …… 题材不限,只要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日久天长,所获极大。

五、校本课程实施成果:

有了以上做基础,每周三的校本活动课学生积极参与,大胆交流,并积累了经验,为杜绝 “ 哑巴 ” 英

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存在存在与改进建议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亦非一日之功。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好英语,教师也应注重自己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和检查学生的口语学习,应适当增加英语口试的比重。另外,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指导好学生的课外活动,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注意一下。

英语教学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英语知识的增长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中之重,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看法,全面

篇8:小学校本课程英语趣味音标

近年来新课改明确要求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成了英语课改中的一大热门。20世纪70年代以来,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式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鉴于此, 我院外语系与当地某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学的行动研究, 开展课题合作, 编写了英语校本教材《兴趣英语》, 并在课堂上进行初步的教改实验。针对目前实际情况, 以发现问题、制订方案、实施行动、反思修正为模式, 展开行动研究, 笔者现总结如下。

二、行动研究在小学英语校本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背景:南京浦口区沿江小学三至五年级共60名学生, 使用小学兴趣英语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快乐语音》《兴趣对话及阅读》《跨文化交际》。

研究时间:2008.9-2010.9。

研究工具:问卷调查、学生日志、教师访谈、课堂观察。

(一) 发现问题

1. 问题聚焦:

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阅读教师日志和教师访谈中发现学生在口语发展中的“高原现象”十分普遍, 尽管学生口语输出的量在提高, 但在一些基本语言结构上反复出错, 词汇贫乏, 话题陈旧, 不能积极利用新词汇表达思想。如何平衡口语表达过程中的流利度和准确度, 帮助学生克服高原现象, 是本研究聚焦的第一个问题。在校本课程的小班化教学中, 笔者发现在个体独立意识较强的背景中如何组织合作学习, 提高课堂互动成效, 使小组活动中每一成员都充分发挥积极性, 是本研究聚焦的第二个问题。

2. 提出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以口语训练为中心的校本课程使教师对学生的口语水平提高有很大期待, 但随着课程的深入, 不难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随意性和刻板性, 并不主动尝试需运用新词汇开发新的话题, 在交际策略上有所欠缺。通过课堂录像分析和学生访谈, 发现教师在口语纠错方面做得不够, 一是教师不愿阻碍学生流畅表达, 唯恐打击其开口说的积极性, 对错误忽略处理, 二是学生过于投入到口头表演活动本身, 忽视教师的纠正。虽然教师需要在今后教学中使课堂更加开放化、民主化, 但学生应更清楚地明了错误, 乐于承认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才能有效提高口语输出质量。

小班化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但也无法保证让每个成员充分互动, 投入学习中。通过分析课堂教学日志和学生访谈, 提出如下假设:教学内容超出学生接受范围, 不感兴趣;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感到厌倦;忽略学生个体愿望, 没有实现真正自由组合的小组形式。

(二) 方案制订及行动实施

通过分析归纳并结合行动研究的理论, 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课题组确定并实施以下解决方案:

1. 应用“纠错单”和“纠错日志”。

对学生口语中的错误, 教师既不能有错必纠, 也不该不闻不问。应采取正确的纠错策略,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对错误进行分析, 经过收集、识别、描写、解释、评价和纠正几个阶段, 科学分析口语中出错的原因和类型, 如针对学生常见错误:H e is play football (过度概括) ;I don'tknow where is she. (不完全应用规则) ;I am too tired that I can'tgetup. (错误概念假设) , 这时教师应强调语言形式的精确性, 当场指正错误, 反复操练正确形式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其次兼顾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度。在对中高年级的交际活动如辩论、角色扮演、演讲中, 只要不影响交流和交际效果, 就不宜当场打断学生, 进行纠正, 以免扰乱学生思路, 挫伤其积极性。当然不是对这些错误听之任之, 应把那些常见的、有规律性的习惯错误记录下来, 事后帮助纠正总结。

在行动实施中, 笔者在课堂中设计使用了“纠错单”, 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纠错日志”。具体分以下三步:第一步:对课堂录像中学生常犯的语言错误进行逐一列表, 在下次课前, 让学生分成小组, 互相纠正并强调指出自己在今后会尽量避免犯的错误有哪些, 并列表反馈给教师。第二步:教师根据对学生的课堂观察和记录, 给予错误纠正情况的反馈, 如表扬性、鼓励性的评语, 或强调某一错误需重复纠正。第三步:进一步引导学生获得观察自己学习行为的方法, 养成自我监控、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习惯, 学生可根据纠错日志长期记录自己的口语错误和纠正情况, 这样使学习成为富有创见的自我积累过程。

2. 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方案。

根据课堂观察, 笔者发现虽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定程度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但存在有名无实, 表面繁荣的假象,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并不均衡, 缺乏合作交流的技巧和机制。一些学生把控所有的话语权, 操纵一切活动, 而一些学生却索然无味地在小组中充当看客, 无法融入合作交流中去。针对这一问题, 改变由教师划分课堂小组活动忽略学生个体愿望,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 在每次课前, 由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 确定学习伙伴, 并明确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分工角色。教师介绍英语沟通和技能和技巧, 重塑学生自信,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形式, 如英语短剧、英文游戏、与外教交朋友等, 有效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式学习。

(三) 反思评价

在本轮行动研究中, 笔者共进行了问卷调查两次, 学生访谈四次, 收集教师课后反思和教学日志多篇。在随后的课堂观察中, 发现与原来的课堂教学相比, 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热烈, 学生在自由平等对话中提高了口语表达的热情和精确度, 降低了语言错误频率, 并有意识地自主监控学习行为, 对课外拓展学习的热情也不断提升。参与研究的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对待学生的错误应该持辩证态度, 不应担心学生的语言错误会导致坏的习惯而难以接受, 造成紧张的课堂气氛。教师还应学习相关错误分析的知识, 把握合适的纠错时机, 采用可行的纠错策略和手段,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错误的识别能力, 不断克服差错, 从而使表达更加准确流利。此外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学习活动, 获得自身发展是教师应时刻关注的问题。

三、结语

通过行动研究我们发现在本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根据研究发现和反馈, 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革。鉴于本研究采取的定性分析研究, 没有采用语言能力测试的定量研究, 其结论的普遍意义可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还需跟进后续研究, 故本研究只是阶段性的研究发现,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新问题, 如一些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类似于课外兴趣辅导,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放手让学生探索实践, 以学生个人兴趣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 并不需要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考核。此外在各年级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倡导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如合作探究阅读、跨文化体验式学习及多媒体网络应用, 如何实现教学多元化而又不牺牲基础知识教学等。这些都是后续研究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摘要:在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 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本文将行动研究引入小学英语校本课程教学中, 针对如何改善小学生口语输出水平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方面, 分析和确定了实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行动研究的角度, 用探究和反思的方法, 寻找能解决问题及改善现状的对策, 从而改善校本课程实施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校本课程,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Elliot, J. (1992) What is action-research in school.In Deakin University.The action research reader.Geelong, 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

篇9:小学校本课程英语趣味音标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英语;音标

一、 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原有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共有80个单元,不仅内容偏多,而且对学生的要求偏高,课程的难度偏大,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到很不适应,往往产生对英语的恐惧或胆怯感。其次,虽然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都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胆怯心理,不敢主动尝试,也不敢当众表现。然而,英语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需要大胆尝试、自我表现的过程。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合理使用趣味教学法,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如在牛津小学英语1A Unit 1 Hello中,Story time这个版块所教学的内容是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打招呼式的对话。某位教师在进行这一版块的教学时,采用了师生互动模拟情景的方式。这位教师先是通过一句:“同学们先跟我读,一会我们大家来玩个游戏。”放松了学生的心情,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心情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之后在这位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将课本内简单的对话简单地读了一遍。在熟悉了对话之后,这位教师便走到学生中间,随机对几位学生开始打招呼。教师说一句:“ Hello ! ”学生也说一句:“ Hello ! ”。因为对话极其简单,即使没有基础也可以完成。就这样,在教师和几位学生打完招呼之后,她又要求这几位学生一起站到讲台上来,后一个学生搭上前一个学生的肩膀,玩开火车的游戏。教师当火车头,而这几位学生则是来旅游的外国游客。随后在这位教师带着这几个学生在教室里转了一圈,一路上还不断的向经过的学生伸手打招呼。学生们都觉得好玩,个个兴高采烈,纷纷大喊:“ Hello ! Hello !”转眼间,课堂气氛就被点燃,学生们都变得极为活跃。在游戏结束之后,这位教师说道:“每个英语单词都有他的妈妈,而他的妈妈一般都叫做音标。同学们刚才一直喊hello,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hello的音标妈妈长什么样子呀?”经过刚刚的游戏之后,学生都变得很兴奋,一个个高喊着“想!”。这位教师就顺势在黑板上板书下hello的音标,并开始音标的教学,而学生也都学得非常认真。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前提。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十分重要的。若是教师在教学时不注重这一点,没有将教学做到“趣”味十足,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因为缺乏兴趣而导致学习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学无所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注意力差,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但同时也可塑性强。因此,在教学时,注重运用趣味教学法,不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到教学上来,还能激发出他们对于音标学习的兴趣,挖掘其学习的内在动机。

如教学生学唱英语《字母歌》,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趣味教学法。通过唱歌,学生在享受感官刺激的同时,还能记住26个基本字母的发音,从而也能记住其音标。同样的道理,在进行音标教学时,采用一些如编顺口溜或做形象动作的方法,让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更加有趣,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某位教师在教学生进行字母C和字母D的发音及学习其音标时,就通过夸张、具有感染力的动作让学生对于这两个字母的音标产生了极为牢固的记忆。C的音标是[k]。这位教师在教学时,先是将音标板书在黑板上,然后一边念一边夸张的做拍胸口假装咳嗽的动作,惹得讲台下的学生们哈哈大笑。之后在教D的音标[d]时,这位又做出一副打机关枪的样子。学生们一看,自然而然就给教师的动作配起音来,也就找准了[d]的读法。

通过这种趣味式的教学,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调动出活跃的气氛,还能通过趣味十足的教学,让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十分好玩的事情,从而对英语产生极大的兴趣,真正挖掘出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

音标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认识英语中的48个基本音标,还在于要让学生学会运用音标进行英语单词的拼读,并学会查阅英语字典,主动学习不认识的单词。在进行音标拼读的教学时,合理设计课堂活动,结合课堂游戏等方法,让整个教学有趣起来,往往可以让教学效果大大提升,事半功倍。

如某位教师在教学生进行拼读时,就玩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她先是发给一部分学生一些单词卡片如bed , cat , apple , banana等,然后又发给另一部分学生一些音标卡片如[b],[e],[k] , [d]等。这位教师要求拿着单词卡片的学生站在一侧,而拿着音标卡片的学生站在另一侧,而她自己则站在中间。之后这位教师从拿着单词卡片的学生中找出一个拿着bed卡片的学生,然后问道:“大家看看自己和他是不是朋友啊?”这时拿着音标卡的学生纷纷看自己手上的卡片,而拿到[b],[e],[d]卡片的学生就纷纷跑出来和那个拿着bed卡片的学生抱在一起,表示他们互相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通过这种方式,这位教师不仅通过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进行音标拼读的能力,间接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英语能力。

总结:

趣味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胆怯心理,还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在小学英语音标的教学中具有十分高效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萍.英语音标“趣味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1)

[2]左慧芳.谈谈小学英语音标教学[J].青年文学家,2009(10)

上一篇:pumplinx常见问题faq下一篇:浅析我国民间融资的影响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