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减负提效策略

2024-04-23

数学减负提效策略(精选11篇)

篇1:数学减负提效策略

减负提效,重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主阵地,要想实现“减负提效”,就必须深入到课堂教学的领域中去,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通过加强“课堂结构”的优化,加强语言和思维训练,采用“多样化”练习,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记忆负担、作业负担,增加学生的创新思维负担,给学生营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更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使他们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效减负的主阵地,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关键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优化。具体在操作上,要求做到“六个要”。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师对自己上课的教案要了然于胸。课前准备好小黑板、小卡片,课堂练习本发到每位学生手中。学生的书本、文具用品摆放整齐。预备铃响后,可根据上课内容选择一些乐曲、为本堂课的导入和顺利进行创设情境、也可采用优美语段的诵读等,努力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充分运用好课前两分钟、上课铃一响,师生即进入教学状态。

二、教学目标要明确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什么,一堂好课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不仅包括知识、能力目标、还包括情感目标,而这些目标又同一蕴含在教材的语言文字中,所以我们要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度,注重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使听、说、读、写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三、设计教法要精心

我们在教学时应做到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出发,根据课文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精心选择以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直接突破课文重、难点。

1.抓题眼抓准内涵丰富的题眼,从问题入手,探索课文思路的来龙去脉。

2.抓篇头抓住文章的开头进行剖析,从而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中间也就是说抓住课文中间的关键词句,上接下连,双向扩展,快速理解课文内容。

4.抓篇末从文章的结尾入手,然后返顾全篇,向前逆推。

四、思维训练要到位

学生的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是语言水平上的思维,思维的发展总是与语言发展同步协调向前发展的。学生的语言发展了,思维也发展了,语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要加强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训练思维的广阔性,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

2.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以多变的方法解决问题。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经验,灵活地进行训练。它要求学生用多变、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采用以下训练:(1)用同义词替换句中的词语。(2)一个意思用多种句式来表达。

3.训练思维的求异性,开拓学生视野。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情节,合情合理地思考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尾。经常进行这样发散性思维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某一问题有很多答案,那么思路就可以这一问题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展,以寻求众多的适当的答案。

五、方法手段要优化

现代化教学媒体正发挥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功效。它直观、形象、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我们应充分运用电教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实践证明,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

六、作业布置要多样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旨在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作业,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只做数量上的游戏,而应重视作业质量的研究,真正实现“减负提效”的作业目标,在这一问题上,我注意做到以下二个方面:

1.作业难度层次化,切实减负。

为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只布置一般作业题,优等生可免做;第二层次只布置一些发展题,后进生可选做,其他学生必做;第三层次要求布置一些提高题,除优等生必做外,其余学生可选做。

2.作业形式多样化,力求提效。

以前布置作业形式上多为动手抄写,缺乏动脑环节和多种感官协同运动,致使学生的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较低,因此,在谋求高质量课外作业时,必须改变作业形式单一的弊端,使作业形式多样化。例如,用几个规定的词语编一个小故事等等。

总而言之,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精心设计好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同时,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以达到减负提效的良好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2:数学减负提效策略

茶坊小学 李帆

温暖的春风吹拂着三月的大地,带着憧憬、带着期望,我们学校根据教育科技局提出的“减负提效”,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共同研讨出来针对我校“减负提效”所提出的“三案一体”以及“三课四步”的课堂模式。减负不仅在“减”字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在“提”字上作文章,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益。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

一、要向平时的40分钟课堂要质量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就决定教师的讲只能是精讲。要达到精讲,我认为就必须做到一课一得或两得,不可贪多求全。每篇课文值得探讨的知识点很多,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就要抓住教学重点,大胆地裁剪取舍。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个人觉得要做到五条:一是精心备课。在深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做到备过程、备语言、备板书、备习题、备教具。二是减少时间损耗。要求学生课前作好上课准备,合理提高课堂密度,增加教学信息量,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改变课堂结构,达到讲、练、查结合,知识点落实,体现精讲精练。四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通过投影等多媒体作用于学生各种感官,以增加直观性和形象性,增加信息传输量,提高学生储存记忆的速度、效率。五是对后进生实行及时的辅导。

二、多一些开放作业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反复抄写只能加重学生负担,在学习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们理解的更透彻,我立足于教材又超越教材,让他们试着造句,试着连城小短文,拓展阅读相关的文章,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感到繁重枯燥。我有时是用开展生字听写比赛代替生字抄写练习,用排练课本剧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让学生合作编写复习资料、出考试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编创作文自选集加强作文训练。采用这些巧妙的练习后,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学习任务完成了。

三、要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自学习惯,具体说来就是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外阅读和勤于练笔的习惯。

篇3:初中科学作业减负提效的探讨

关键词:精编作业,一题多识,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走出题海,减负提效

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难以忘怀, 在读的初中生中更多的是陷入题海之中。一般说来, 初中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课程安排是比较规范的, 受到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严格监督。所谓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主要表现在校外的作业上。如放学后晚上的家庭作业, 老师布置的双休日假期作业过多过重, 使学生不堪重负, 对于走读学校的学生尤为突出。我接触到兄弟学校有几位学生的家庭作业要做到半夜12点之后, 学生的睡眠时间不足, 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是当前老师们需要解决的课题。有的老师由于学校的竞争激烈, 在学校和家长及社会的多重压力下,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巩固在学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 布置大量的校外作业。做重复机械性的习题, 浪费时间和人的精力。所以采用“一题多识”, 精编作业, 很有必要。这样既能考查相应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又能节省时间, 走出题海, 减负提效。

初中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生理卫生、人与自然等诸多内容, 所涉及的知识点多而杂。如何精编作业就显得更为重要。如在综合训练中可以布置以下类型的题目:

一、一题多识型

如右图所示电路中, 已知电源的电压6伏, 电阻R1的阻值50欧姆,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为50欧姆。

( 一) 电路分析

1. 当 k1. k2. k3 同时断开或同时闭合时, 电路的情形会怎样?

2. 若使电阻 R1 和滑动变阻器 R2 串联连接, 三个开关如何操作?

3. 若使电阻 R1 和滑动变阻器 R2 并联连接, 三个开关又如何操作?

( 二) 电路计算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最右端时, 完成下表:

( 三) 作图填空题

1. 根据题目所给的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

2. 为了防止整个电路 ( 电源) 发生短路, 除了三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外, 还应该注意什么?

3. 开关中的闸刀用_____材料制成的, 其手柄用_____材料制成的。 ( 绝缘体或导体)

二、一题多问型

如图所示, 容器中的水面上浮着一块质量为200克的冰块。 ( G = 10牛 /千克)

1. 试分析冰块受到那些力的作用? 2. 每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3.冰块为什么处于静止状态? 4. 冰块所受的重力是多大? 5. 画出冰块所受力的图示? 6. 冰块为什么会浮于水面? 7. 冰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8. 此冰块全部熔解成水后的体积多大? 9. 冰块全部熔解后水面是升高还是降低? 10. 冰熔解成水后, 容器底所受的压强变吗? 11. 假如有一半冰熔解, 容器底所受压力是否改变? 12. 假如在水中撒入食盐, 冰块所受浮力变吗? 为什么? 13. 若将冰块全部浸入水中, 需加多大的外力? 14. 假如外界气压突然增大, 冰块所受的浮力将怎样变化? 15. 若将一重量为G的铁块放在冰块上刚好使冰块全部没入水里, 若用一细线将铁块与冰块连成一体放入水中, 冰块能全部没入水中吗?

( 参考答案: 1重力和浮力。2地球和水。3冰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重力和浮力互相平衡。4重力是2牛。5略。6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静止时浮力等于重力。7体积是200立方厘米。8体积是200立方厘米。9水面不变。10压强不变。11压力不变。12浮力大小不变。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溶液的密度, 静止时浮力仍等于重力。13需加0. 222牛外力。14浮力大小不变。15不能。因为这时铁块浸没水中, 冰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就减少了。)

三、一题多解型

在加热条件下, 用氢气去还原200克氧化铜。当停止加热, 冷却称得168克固体。求生成的铜质量多少克?

解法一: 反应后失去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固体的减少量。为200克 - 168克 = 32克。根据反应掉的Cu O中O/Cu = 16 /64 = 32克 /M, 得生成铜的质量M为128克。

解法二: 设未反应氧化铜的质量为X, 则生成铜的质量M = 168克 - X.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 200克 - X, 根据Cu /Cu O = 64 /80 = ( 168克X) / ( 200克 - X) , 得X = 40克, 那么生成铜的质量M为168克 - 40克 =128克。

解法三: 设生成铜的质量X, 则被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5X/4. 未反应氧化铜的质量 = 200克 - 5X/4 = 168克 - X. 求得生成铜的质量X = 128克。

解法四: 因为反应生成铜的质量X + 未反应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反应前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Cu /Cu O = 64 /80 = 反应前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200克, 可以得出反应前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 160克。而未反应氧化铜的质量 = 168克 - X, 那么未反应氧化铜中铜元素的的质量 = ( 64 /80) × ( 168克 - X) , 由上面关系可以知道: X + 4 /5× ( 168克 - X) =160克. 求得X = 128克。

篇4:数学减负提效策略

摘要:化学是一门知识点多、杂、碎的学科,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多少直接决定其化学成绩的高低。本文浅谈了在认知策略的三个策略指导下,如何实现化学教学的“减负提效”。

关键词:认知策略     减负提效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8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东西的时间就越少。那么他的负担过重,学习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减负增效”——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一线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本文简述了如何使用认知策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减负提效”。

化学虽是理科,但中学化学知识点多、杂、碎,需要记忆的知识非常多,这是部分学生害怕学习化学或学不好化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学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认知策略指导自己的教学,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起到关键的作用。认知策略分为: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复述策略。

一、精加工策略

其精髓就是如何进行精加工。主要简介“谐音法”。

“谐音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句子中的某一个关键字形成一句易于记忆的句子。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谐音来帮助记忆。例如,学生在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时,因其步骤多(七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药品装入试管;(3)固定试管;(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6)实验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总是记忆困难或好不容易记住了很快就又忘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利用首字连词法简单概括为“查、庄、定、点、收、离、熄”,可以用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事实证明,学生如此记忆,考查这个知识点的正确率为90%以上。

二、组织策略

简介组织策略中的“流程图示”法和“作图示意”法。

(一)“流程图示”法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四章课题1的知识点“海水提溴”,课本上以资料卡片的形式给出:“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溴占世界溴年生产量的1/3左右……再用氯气将其氧化得到产品溴”,用大约150个文字的语言描述海水提溴的流程,如此繁文缛节的介绍对有些本来对化学知识的领悟就不太容易的学生来说,让其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是加深了难度。在此,教师可用流程图简单扼要地进行讲述。

海水提溴:

1.方法:空气吹出法

2.流程图:

有了流程图,学生很容易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

3.主要反应:

Cl2 + 2Br- = 2Cl- + Br2

Br2 + SO2 + 2H2O = 2HBr + H2SO4

2HBr + Cl2 = 2HCl + Br2

(二)“作图示意”法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等方法帮助自己有效学习,降低知识记忆的难度,达到减负提效的目的。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如图1这样简明扼要地讲述,代替如下纯文字讲述:试管中液体加热注意事项:(1)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2)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3)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4)试管与桌面成45o;(5)外焰加热;(6)加热前预热。图文并茂更能增强学生记忆的欲望,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其他知识点也可用这种方法来讲述,如2010年四川乐山中考题“二低”的含义的知识点,如图2。

图 1

图2

三、复述策略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人们对于知识的遗忘遵循先快后慢,而后慢慢趋于不变。所以,在学习任何知识后必须及时进行复述,在遗忘前将学到的知识送入长时记忆。因此,复述策略对于教师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起到关键作用。

在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四章课题4氨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在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不要简单地问学生这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而是以问题形式提出“不看书和笔记,你们能否将本节课所有含氮的物质写出?他们之间存在如何转化关系”这样的要求提出后,学生就可以将刚才我们讲过的知识以“过电影”方式将其再现,同时又将其书写出后,在画出转化关系如下:

所有本节课的重点基本如实呈现,教师最后总结,将化学方程式书写留为作业,下节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小测检验。这样的话,学生不但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小结,且因下堂课老师要检测而对此更加重视,使学生 “我学了,我学会了,我还能做对”的意识更强。

篇5:减负提效,教师的终极追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减负提效”,就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回答的问题,要处理好“减负”与“提效”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实现这一步,一是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经验基础,又要了解某一层次甚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更要了解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所具有的特点,比如学生中所流行的网络语言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设置教学环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等的重要依据。

一、以情感人、唤起兴趣

一年级的儿童非常的天真可爱,他们一般都以老师为中心,教师应该付出我们的热情,去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老师和蔼可亲,都愿意亲近你,都喜欢你。在无形中他们也会喜欢你所上的课,对那一门课的学习也会产生兴趣。

二、投其所好,培养兴趣 这一年龄的儿童大多数都喜欢讲故事、做游戏、唱歌、跳舞„„那么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就可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引进课堂以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参与竞争,提高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间良性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互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四、多种媒体,激发兴趣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而且直观、生动,符合幼儿小、好动、注意力集中短的特点。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

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教师把投影、课件等多种媒体手段运用到教学之中,用色彩鲜艳的画面吸引幼儿,刺激幼儿的多种器官,激发学习兴趣,使孩子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五、成功体验,巩固兴趣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形式多样、难度不一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是要善于挖掘数学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数学表达、数学推理、数学故事以及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师要善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注意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发展性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即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之目的,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因此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设置不同的作业练习等。四是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激情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合作、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以自己为轴心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磁场效应。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包括适用于各学科学习的广义上的,如:及时预习与复习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等,也包括针对数学学习的狭义上的,如自觉检验的习惯等等。

再次,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审题的方法,叙述解题思路的方法,举例思考的方法,运用多种感官的方法等。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该在领会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做到烂熟于心,才能保证上课时收放自如。

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乐学;掌握了恰当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会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终生受益。这样,“减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提效”也就落到了实处。

篇6:论小学语文如何实现提效减负

摘 要: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作用下,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而此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却给予了忽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其要求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多变。课堂作为整个教学的主要阵地,要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就必须以课堂为出发点,对教学模式进行科学设计,真正实现减负高效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效增减;教学方法

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提升学习效果。由于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充斥于传统应试教育当中,早已形成一种僵化的填鸭似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了忽略。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要对传统的应试相关教学模式进行改变,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依据实际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对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选择,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主引导者。

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空间进行扩展。教师要对教材的局限性给予打破,将学生的视野予以开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实践,促使学生对自我思想进行更充分的展示。

对学生方法的指导给予重视。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相适应的多种方法给予确定。比如,在对语文课文进行讲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前对课文进行预习,告知学生预习重点,将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予以提出,所提出问题还要难易适中,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并依据问题进行深入、积极思考,将正确答案做出。让学生从中感受预习所带来的快乐,针对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字词,要尽可能让其独立完成,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课文,要让学生自己完成,至此,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去学会认知,还可达到加深学习语文兴趣的目的。

最后,因材施教。由于学生个体在家庭环境及身边亲人的影响下,造成其性格存在一定差异,还会对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各个学生所存在的差异给予足够重视和关注,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还要多给予他们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机会,不管学生的对错与否,教师都要进行耐心倾听,不可对学生的学习兴致给予抹杀,充分做到因人施教,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及看法要给予尊重,促使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均可获得相同知识;此外,还要让学生就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其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给予深入认识,至此,达到认真听讲、主动探究及积极思考的目的,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为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7:民意中学减负增质提效汇报材料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真正落实县教育局《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减负工作上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

每学期按计划召开减负提效工作会议,将减负工作当成为学校办学的重点工作;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呼吁全体教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苦练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不搞题海战术;召开全校规模的家长会,对此项工作进行宣传解释,以此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规范办学领导组织。

校长为组长,直接抓规范办学工作,主管教学和德育的校级领导分抓自己部门的规范办学工作,教务处及政教处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及管理,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具体负责一个年级、一个教研组的规范办学工作的落实,班主任负责班级措施的落实工作。以此,做到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早8点上课,中午休息2.5小时,学生白天在校时间不超过7小时。(学校有住宿生,周一至周四6:00——8:00有晚看护)

2、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课程方案、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由于我校教师严重缺编,教师专业不均衡,致使一些科目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也导致了部分 教师工作超量。(这也是我校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保证了团队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3、教学进度严格执行教师进修学校要求的进度,期中、期末考试都按照统一教学进度进行测试。

4、学生作业方面,我校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执行。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做到了“有留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同时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

5、大课间操方面,在上午第二节课后、下午第六节课后开设了时间为半小时的大课间操,不仅要求学生全员参加,也要求教师全员参加。保证了学生、老师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6、实验教学方面,以前理化生实验课由于缺少器材、药品等原因不能上满。本次试验器材、药品的配备保证了实验课的正常开展,我们将按教材要求上满、上好理化生实验课。

7、教师备课做到了提前备好一周课,各组的集体备课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的业务领导分别深入各教研组指导集体备课,通过三轮备课形成了有效的课堂授课思路,提升了课堂质量。

8、学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取消了月考。要求所有教师,除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外,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组织学生进行任何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学校不组织排名,要求教师也不准排名、张榜公布。

9、课本、教辅资料征订严格按照教育局的规定实行“一科一辅”制,统一使用“资源与评价”。没有向学生推荐或变相推荐教辅资料的现象。

10、学校招生方面,没有跨学区招生的现象,严格按照招生计划进行招生。新生分班采取均分制,没有设置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特长班等。

11、打造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减负担强能力提成绩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些教师虽然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做了一些尝试,但是日常教学中传授式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满堂灌”现象还是很严重,普遍存在着教师“无效”工作和“低效”劳动的悲哀,学生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根本环节。通过外出学习、尝试探索、总结归纳提出了我校各学科高效课堂的初步教学模式。即语数英课堂提倡创设情境,愉快教学,精讲精练。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展示表述的时间和机会,重视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理化生教学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兴趣,重视观察思考和实验操作,从现象到本质理解掌握知识的要点和考点;政史地课堂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梳理知识点为主,教师适度启发点拨,剖析讲解知识的疑难点,课堂侧重练习巩固,迁移拓展,实践运用,当堂消化吸收;音体美课堂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高审美、强身健体为主,加大对特长生课下培养辅导力度。

篇8:数学练习中“减负增效”的策略

一、精选数学练习题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从课本和练习册中, 精选练习题, 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练习题, 使学生通过练习得到所期望的发展, 而且练得恰到好处。

就“质”而言, 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数学练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 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 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 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

就“量”而言, 多做数学题, 确有提高数学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 负担过重, 事倍功半。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练习不能过滥, 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 而必须精选, 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不仅要选配适当的模仿性训练题, 以达巩固记忆、熟练应用之效, 还应从更高的观点审视教育, 特别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具体的概念教学而言, 应力求牢牢抓住与概念体系中环环相扣的“环”相应的习题, 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另外, 最好每次的作业题都呈现一定的梯度, 以便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

二、有层次的课堂练习是提高课堂质量的保证

课堂练习是巩固新课的重要途径, 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 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我发现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精心设计的练习题, 不但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

例如:《加法和减法》一课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 也是学生以后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我精心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础题。新授课之后, 要先做基础题, 因为它们是巩固新知识的有效手段。只有理解掌握了新知识才能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做拓展题打好基础。我先出示1小题:四道写好的竖式, 让学生直接写得数。学生乐于去做, 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竖式格式以及计算方法的理解。接着我又出示2小题课件:森林医生。

这是一道纠错练习, 让学生指出出错的原因, 进一步掌握竖式的正确写法, 通过给小树治病这一有趣的情境, 诱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揭示了学生容易犯的计算错误, 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2.拓展题。课堂练习除了要有基础练习, 还必须要有拓展性习题, 让学生“跳一跳, 才能摘到果子”。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 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激活思路, 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我设计的拓展题是:课件出示3只小兔拔萝卜数量的统计表, 看到这个统计表,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自己解答吗?通过此题的练习,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给学生留下思维的余地, 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欲止而不能罢的状态。

3.开放题。接着我又出示课件“小兔背萝卜”的动画: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背着一个装有26根萝卜的大袋子, 袋子漏了, 有个口, 地上有5根萝卜。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然后说一说小兔遇到了什么麻烦?学生回答后, 我再追问:如果它继续往家走, 回家之后还剩几根萝卜?这个问题就很开放了,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与解答。学生的思路更是开阔, 想出了很多答案, 现在想一想, 每一个答案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这给我很大的触动, 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 在今后的教学中, 更加应该适当放手, 多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的空间, 让孩子们富有个性的思维火花得以闪现。

三、课堂练习要当堂完成及时反馈

课堂练习是学生课堂独立作业的一项重要活动, 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 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 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因此, 在设计练习时, 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每次练习中困难出现的情况, 在教学时, 还要不断从学生的练习中, 及时, 全面的获得反馈信息, 调整教学进程, 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当前数学课堂练习不能做到当堂完成当场反馈的现象, 仍普遍存在。不少教师把课堂练习变成课外作业, 剥夺了学生活动时间的同时, 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事倍功半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存在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有些教师认为, 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 认为教师课堂讲, 学生课外练, 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 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因此不惜挤掉学生独立作业与反馈的时间, 用于讲授, 认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就能取得好成绩。殊不知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巩固知识, 形成技能均离不开自身的独立活动, 单靠教师讲授和师生共同活动, 充其量只能使学生“懂”, 而达不到“会”。

篇9:精耕细作 减负提效

一、细化要求——做的策略

《配套》紧扣教材编写训练题目,意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巩固课内学习成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题量不大,一般每课分“温故知新”和“含英咀华”两部分内容。“温故知新”重在巩固课内所学基础知识;“含英咀华”旨在拓展学生能力训练。学生在做《配套》题目时,教师如果不细加要求,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作业。如写“看拼音,写词语”时,翻开书,把课文中的词语照抄到作业中。在写“按原文填空”这类题目时打开课文照抄照搬。更有甚者还可能抄袭同学的作业。这样的作业,看似写了,老师也改了,但意义有多大呢?只能白白浪费学生、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显然是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的。

为了把《配套》训练得切实有效,我在布置《配套》作业时都会将每一道题目的做题要求细化,在批阅作业时加以督查落实。如写“看拼音,写词语”时,我要求学生先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复习会;做题时不能翻看书。做“按原文填空”这类题目时,先把原文背会,再完成题目等。日常中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强调作业干净整洁,尤其是强调书写规范认真则是每课作业的必提要求。

二、触类旁通——讲的策略

在学生独立认真地完成一课作业后,我会抽时间与学生就作业题目进行探究交流。如《配套》(人教版版五年级下《古诗二首》)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单选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下面哪一位诗人不是唐朝的。( )

A.李白 B.杜甫 C.李绅 D.王观

(2)下面诗句中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的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炉火找天地,红星乱紫烟。

D.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下面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同情之心的是( )。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B.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C.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李白在历史上被称为( )。

A.诗圣 B.诗仙 C.诗鬼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这样的一道题目,如果简单地选选ABCD是没有多大难度的。但我在与学生讲题交流时,随手提及了与诗人、诗作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无形中拓展了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你学过李白的哪些诗?你学过杜甫的哪些诗?给同学们背一背。你学过李绅的诗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哪一首诗?谁写的?李白是“诗仙”,“诗圣”指谁?“诗鬼”呢?

在训练教学中不能为做题而做题,而是应该以《配套》中涉及的题目为依托,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最大限度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以此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三、面批面改——阅的策略

我在批阅《配套》时,喜欢用面批。我认为面批至少有三大优点。一是便于督查落实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在批阅“看拼音,写词语”时,我会一边改一边听写其中的几个词语,检查其掌握情况。二是便于交流沟通。面批时,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指出,分析问题的原因,有利于学生纠错。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也可以当面肯定,有利于激励学生。三是有利于学困生的帮教辅导。面批是师生一对一交流的好机会,这样的机会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并不是很多。我在批阅作业时,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中差生”身上。

在批阅作业以前,我总会提醒学生对本次作业进行自查。查作业是否干净整洁;查书写是否规范认真等。与此相配套,我在面批时坚持五不批。即作业本卷角文面不整洁的不批,书写潦草的不批,做题不全者不批,照抄照搬者不批,有明显疏漏者不批。什么时候把问题解决好了我什么时候批。只要你能主动认真地解决问题,我都能笑脸相迎。当然,每次面批完作业,学生都会对我深深地鞠一躬。我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作业时操心负责、细致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与习惯,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四、及时复习——巩固策略

教学实践证明,光把《配套》练扎实是不够的,还得及时复习。经过如此训练过的《配套》已不仅仅是一份作业了,它是学生的知识库,也记录了学生学习的失误与光环。为了巩固这份凝聚了师生心血和汗水的成果,我要求学生每周末必须把前面的作业复习一遍,如此常练常复习,学生不但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会学习,学生的学业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这与有效利用《配套》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郭树华.减负提效 重在课堂[J].小学教学设计,2009(26).

篇10:小学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策略研究

一、转变教学观念, 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矛盾之想“要马儿好, 又要马儿不吃草, 行吗?”而教改势在必行, 因此, 首先要解决的就一个思想上的问题,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影响下, 我渐渐地认识到, 要推进素质教育, 真正实施“减负增效”, 就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学习“图形认识”时, 以前多数老师都是采用出示挂图讲解的方法, 学生则机械地死记图形的结构和名称。我换成另一种方式:叫每位学生用剪刀分别剪下不图形, 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和认识结构, 并讨论、交流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最后形成图形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 真正实施“减负增效”, 推进素质教育。

二、狠抓数学课堂, 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将课堂教学内容艺术性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爱听、爱看、爱学, 学得生动活泼, 学得妙趣横生。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 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 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开展丰富多彩的训练心智技能的教学活动, 注重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努力营造出“课伊始, 趣已生;课进行, 趣正浓;课结束, 趣犹存”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会学”“、善学”, 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1. 把握最优教学时间。

一节课的最优教学时间是上课后的第3至25分钟。要把握这个最优教学时间, 要备课认真, 准备充分。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108页“图形与变换复习”一课时, 教材以“你知道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它的大小?”两个问题为内容展开复习。要换起学生的复习兴趣, 就要想方设法制作一些精美的图片, 比如京剧脸谱、紫荆花图案、花边图案、天安门图案、三个模样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奥运福娃。我首先让学生观察, 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概念:变换图形位置可以把图形平移、旋转……改变图形的大小可以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这样让学生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避免学生空想, 不仅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体会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选择最优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优选是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主要方案之一。优选教学手段, 要以能否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 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为依据。以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为例。教材提供的是冰箱、饼干盒、玩具盒等图片,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实物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 并进一步介绍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

3. 谋求最优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系统有效发展的关键环节, 优化教学反馈是改革和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实践证明“及时反馈纠正, 练习当堂处理”是最优教学反馈。 (1) 及时反馈。教师在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 随手批改, 看到错的题目及时指出错误, 让他们立即订正。 (2) 多向反馈。一是学生自我校对;二是学生互批自纠。

三、精心设计练习, 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数学作业的设计, 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只有与数学课程相匹配的行之有效的作业才能促进课程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 选题要“精”。

我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精心挑选和适当地设计有针对性的题目, 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 而且练得恰到好处。这样的练习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同时也解决了教师批阅量大的问题, 可谓一举多得。

2. 选题要源于生活。

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场所, 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课外作业设计的根本是让学生能品尝学习的乐趣, 而不是一种负担。“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数学课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作业设计可以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3. 选题要有“趣”。

趣味性的作业设计, 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延伸课堂空间, 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特别是对于我校学生而言, 趣味性的作业更是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四、树立良好学风, 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有了良好的、浓厚的学习风气形成一批勤奋学习的学生骨干和优秀生, 就可以带领全班同学积极向上, 好好学习。相反一个学风不正, 教师单纯地追求升学率, 只顾尖子学生, 放弃对所谓“差生”的教育和辅导, 结果学校秩序混乱, 即使是好学生也学不下去, 怎能读好书!所以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11:培养自学能力 实现提效减负

布鲁姆曾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应该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评价一节课是否高质高量?首先应该看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风》这节课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考慮让学生在读中学,靠读来懂。指导学生心中有情,以情带读,声情并茂,体会父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让这种可贵的父子之情的内涵在学生心里升华。再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儿子小时候父亲照顾儿子,当父亲年老时,儿子知道反哺父亲的人间真情,使学生懂得这种情感是彼此的互相感染,是爱的传承。让学生懂得不只是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还要应用语文。如,本课设计的:“儿子因为被窝里有热水壶,所以感受到了那种温暖,儿子会想些什么?”在讲述“儿子懂得回报父爱的时候,联系生活实际回想平时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我们应该怎样回报自己的父母呢?当年老的父亲发现自己的被窝里也出现了这把热水壶时,父亲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要想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先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教学实际看,学生能够掌握这种阅读的方法,并能够展开交流和学习,这几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让学生轻松地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本节课提效减负的最佳体现。

二、 教法设计精妙,实现提效减负

首先,抓主线,从问题入手,探索课文来龙去脉。如,教学中设计的:

1. 围绕着热水壶写了父子之间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在文中“风”的象征意义?

3. 学习课文过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其次,要抓课文中关键词语,上下连接,进行拓展,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在如今的语文教材中,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能够做到“咬文嚼字”;敢于、乐于与作者进行无声的交流;从理解词语中来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风》这篇课文中,作者以壶为线索让学生感悟故事内容,使学生理解“风”是生活中的磨难,“壶”是代代相传的亲情。如所设计的问题一:“伏着”和“趴着”两个词的对比。问题二:对三个“热烘烘”的理解。问题三:对于有关描写热水壶和风的语句的感悟。针对这些问题的设计,从教学效果上看,整节课上学生回答问题踊跃,而且都能够深入挖掘、体会情感。本环节还有一亮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烘烘”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教师设计了改变语序试着读一读,与原句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是不能改变的。

最后,抓篇末从文章的结尾入手,返顾全篇。在结尾处设计了:“学习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悟?”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学后收获,这也是对文章情感的升华。

三、思维训练到位,切实提效减负

教学中设计了扫读——细读——精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人物内心的思想,受情感的熏陶,最后升华情感。教学如行云流水,通顺流畅,把学生带入课文中的意境。教学中重难点突出,朗读到位,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如在教学中,围绕着热水壶,这对父子之间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儿子小时候的故事情节,放手让学生仿照同样的学习方法来感悟当父亲年老时候儿子回报父亲同样的片段,抓住重点词句,咬文嚼字进行理解,除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对父子的内心世界,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变成了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使学生也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动脑思考,揣摩人物的情感,学生分析水平、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培养。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在理解程度上也有深有浅,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体会父子真情上。

四、作业设计巧妙,力求提效减负

上一篇:真功夫控烟工作制度下一篇:风车代表爱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