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教学

2024-05-01

减负增效教学(精选十篇)

减负增效教学 篇1

一、课堂合理化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殿堂, 但我们往往对孩子不够放心, 总觉得孩子无法掌握教学的核心知识, 课前老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 并完完全全地把这种解读教授给学生, 造成了孩子在课堂上成了纯粹的接收者, 他们不需要思考、动脑, 只需要认真听讲就行。学生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教出的孩子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一旦遇到老师没有讲过的类型就不会思考, 不会回答了。进而导致许多老师进行题海战术, 老师教得累, 孩子学得辛苦。

要改变这种无效的课堂教学形式, 首先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一节课40 分钟, 老师连续授课时间只能占半节课左右。前5 分钟用于国学经典的学习、背诵感受祖国经典文化的魅力, 积累文学素养。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学和交流汇报。最后, 老师再根据孩子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简单的梳理和点拨, 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 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中, 除了教师的讲解,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学习写景类文章, 首先要引导孩子学习在具体的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 用怎样的语言进行描述, 又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然后在学习了多篇同类型的文章之后, 进行一个总结和归纳, 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 以后在写这类型的作文时就会心中有数, 做到学以致用。

然后, 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不同的课文, 内容不同, 难易度也不同;知识程度不同的学生, 每节课的掌握情况也不同, 因此我们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比如课文中较简单的生字词的就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自学, 对待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 可以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就能利用这个时间段对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重点的学习, 保证他们自学的时间。面对课文中的疑难问题, 允许孩子们自由讨论, 鼓励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让学生在质疑、争辩、释疑的过程中,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既活跃了思维, 又张扬了个性。

二、作业适当化

为了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到实处, 近年来,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每个学段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时间作了严格规定。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打造高效课堂, 实现作业“堂堂清”。

1.减少作业数量

为了节省学生的作业时间, 改变以前重复、机械的作业现象, 每篇精读课文我们都设计两三题趣味作业, 印发给学生做。这样的作业, 花时不多, 形式多样, 学生较喜欢做, 老师也能快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利于因材施教。

2.改变作业形式

要想提高作业质量, 我们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作业, 还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作业形式, 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改变了学生对作业的反感情绪, 变苦为乐, 激发作业兴趣。

3.设计梯度作业

俗话说, 十个手指有长短, 确实是的。每个孩子的智力有差异, 家庭教育有差异, 学习态度有差异, 学习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 我们把作业分成不同等级, 这样量力而行, 既不会打击学困生的作业积极性, 又能让优等生“跳一跳摘桃子”,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考核精细化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考核主要就是8 个单元考加上1 次半期考和1 次期末考。10 次考试对于孩子来说压力巨大, 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孩子来说, 每一次考试无异于是一次重大的心理煎熬。如果哪一次考砸, 都是一次无情的宣判。一次次的打击过后, 孩子对学习彻底的失去信心, 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种酷刑, 一种折磨, 他们享受不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厌学、怕学的现象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如何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这就要求我们的考核形式变得多样化。把识字、积累运用、阅读、写作, 分块考核, 弱化一张试卷定好坏的方式, 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胜利的果实, 这样才能激发每一个孩子学习的信心。

四、阅读多样化

小学阶段成绩一直拔尖的孩子, 到了初中不见得都学得好;而有些在小学阶段语文成绩平平, 甚至作业都不能及时完成的孩子, 到了初中语文成绩反而遥遥领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爱好, 看课外书, 他们甚至可以因为看书忘了做作业, 阅读量的积累, 让他们的文学素养得到大幅提高, 到初中就显现出它的优势。所以, 在小学阶段, 重视孩子阅读量的积累, 大面积地开展阅读活动, 让孩子在阅读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江湖义气、儿女情长;感受孔子、孟子、老子深邃的思想, 接受精神的洗礼。这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孩子们需要的精神食粮。

“减负”是我们现今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 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如果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能改变教育观念,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的尝试和探索, 一定能找到一条科学、合理的学习之路。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多年后的今天,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其中的灵魂。不过, 经过多年的观察, 我发现所谓的减负对于一线工作的老师来说纯粹是水中月镜中花。“减负”不仅没有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 更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 因此, 教师越教越辛苦, 孩子越学越痛苦, 家长更是叫苦不迭。究其原因, 应是教学指挥棒的偏失——一味追求升学率。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直接化也在无形当中推动着教育朝着应试教育的这条路上走到底。

聚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论文 篇2

双峰县第八中学 朱春艳

摘要

在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的前提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用较少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积极大胆地从我国青少年学习外语的规律和优势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减负增效 课外活动

当前,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课多、活动少、娱乐少、睡眠少。这“六多六少”,严重摧残了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的下一代的成长。教育要高质量的发展、学生个体素质要大幅度提高,“减负”成了势在必行的举措。在“肩负增效”的背景下。教师如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举措。如何在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准备定位自身的角色。都成了不可以回避的问题。本文围绕“肩负增效”背景下英语老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堂展开论述,通过角色的明确与准确定位,使“减负”和“增效”这两者相得益彰。从而将发展学生个体能力、促进学生张扬个性的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无限乐趣。

我们必须积极进行英语教学法的改革、研究、完善,推广好的外语教学方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效率,用较少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积极大胆地从我国青少年学习外语的规律和优势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全面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和吸收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法思想,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创造出具有切实有效的外语教学法。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动力,兴趣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是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实施兴趣教学课业肩负增效,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要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做到减负增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施成功教育,激发兴趣

学生在开始接触英语时,常怀着好奇、兴奋和期待的心情。我们应设计好导言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英文说明书、公告标志用语、铅笔等物品上的英语等直观材料,说明英语的重要性及其学习的目的、方法,由看得见、摸得着、想象得出的事例激起学生成功的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唤起他们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介绍名人学外语的经验。事迹,让学生现身说法,互相交流学习体会;还要善于发现、发挥、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对学生在自身基础上所取得的些微长进,都要给予肯定鼓励,让他们直接领略成功的喜悦,不断强化其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兴趣,鼓舞他们向新的成功迈进。

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兴趣

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在“精”字上做文章:精心备课、精心辅导、精选作业题,改革作业形式,使其具有目的性、趣味性、选择性、层次性、创造性、适量性、多样性的特点;在“能力”上求发展: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一些形象逼真的情景,让课本内容生动起来,使学生沉浸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评价”上寻出路:不以学期、学年的一次考试评定学生,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教师可通过观察、交谈、问卷调查和学生自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习惯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实行等级制【评价与分数制评价相结合,既有闭卷又有开卷,既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试题要有一定的语境和情景,笔试要减少单纯的语法结构、语法规则题,降低语法试题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不出偏题、错题和超纲题。注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三、加强情感教育

加强情感教育,创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体态语,适时推行“微笑教学”,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形成师生情感共鸣,激起师生教与学的热情。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我们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朗诵、唱歌、阅读、讲故事、书法展览、词汇竞赛、话剧及英语演出等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面向全体,也不是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要求全体学生整齐划一的发展,也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平均发展。素质教育承认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尽量为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我们不可搞“一刀切”,要正确处理“面全体”与“个体”的关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均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体验,使整体教学与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实现有差异的发展;通过每个个体的发展,实现全体发展。

我们日常英语教学中只有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同阶段略有侧重才能有效地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获得了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时,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并获得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浅议减负增效教学 篇3

所谓减负增效,简单的说就是减轻负担,增加效益或效能。移植到教学里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轻松学习、全面发展。

二、减学生的哪些“负”?

首先,应该明确减什么。“减负”是减去超出学生承受能力的学习任务,减去学习中机械重复而又对发展学生能力无用的作业,,放弃“题海战术”等违反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减负”并不是只减不加,要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刻苦拼博、勤学好问、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要形成礼貌、文雅、友爱、自尊、自重的交际习惯和健全健康的人格品德。

(1)生理之“负”

传统的英语作业布置方法用一刀切的形式机械地抄单词、词组甚至是抄写课文放在首要位置,这与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我校学生都来自学校附近,农村的家庭素质不一定高,许多家长更加没有能力辅导、督促自己的孩子在家认真的完成英语作业,要让学生喜欢英语,首先要从英语作业上有所创新,让他们在做作业时忘了是在完成一门学科的作业,而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快乐地完成这件事!

(2)心理之“负”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这门学科,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和新鲜的,他们活泼好动,敢于尝试,勇于表现自己,可是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创造高效富有趣味的英语课堂十分重要。新教材的课本里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彩图,图文并茂,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科学有效地利用教材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活跃课堂气氛。

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尝到进步、成功的甜头时,他才有动力来继续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兴趣才能持久,他的学习内驱力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从而使他的学习形成良性的循环。

三、减负增效的手段

“减负”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代价。“减负”的真正目的是在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轻松愉快,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下面是本人减负增效的具体做法。

(一)作业减少是契机

作业总量坚决控制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读背任务不多于15分钟,每天精选两篇有时代气息、学生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阅读时间不超过15分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周末除布置一张双休日作业外,布置一些有弹性(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强行划定范围)的英语课外阅读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1)作业形式多样化

①基本型作业

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十分有必要的,英语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只要稍加留意,随处可见英文商标、广告、标牌。教学中,我就布置学生回家摘抄、搜集一些英语标志,喜欢画画的同学还可以把这些标志画下,以便明天可以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图文并茂。

②生活型作业

如:三年级学习生活用品后,布置学生自制标签,贴在自己的用品上。可以给家里的冰箱贴上“fridge”,桌子贴上“table”,有些学生很有创新,在扇子上贴了“a nice fan”,充满了童趣和人文气息。

③创作型作业

学生总能从创造设计中找到乐趣和自信,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编写黑板报,手抄报、制作电脑报等,所有这些都由学生自编、自写、自画、自排,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作业内容精炼化

首先,要科学地控制作业的量,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小学高年级英语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35—45分钟,阅读作业不超过20分钟;中年级不超过25—35分钟,阅读作业不超过15分钟;低年级不超过15—25分钟,阅读作业不超过10分钟。

其次教师应注意作业的“质”,教师要研究作业目标,确定训练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作业布置时,教师要注重本堂课知识的承上启下作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知识打下伏笔,即所谓的立竿效应和可持续发展。

(二)课堂效率是关键

(1)创设学习环境,调节课堂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的新鲜感与好奇心,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而且记忆深刻。如:教Whats your / her / his name ?时,可预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特长,制作一张name card,教学中让学生呈现自制的精致的name card,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一张张富有个性的可爱的name card便出现在每节课上,要求学生可利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

(2)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利用儿童与游戏有着天然的兴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利用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能把教学内容直观于学生面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优化学习环境,全面高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在教four seasons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在网上搜集了许多精美图片,学生被强烈地吸引,带着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由此看来,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为我们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还可以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很大的实效性。

(三)合理评价,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小孩子获得成功时,内心是非常渴望与他人分享的,称赞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尽量以奖为主以惩为辅,并让全班同学分享得奖同学的成功喜悦。这样把积极的鼓励渗透到课堂中。比如,作业出色的孩子可以得到更高一级的印章,集满一定数量的奖章,就可以换取一次英语免背的机会或加分的机会。

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减负增效 篇4

一、转变教学方式,突出主导作用,力争“教”的有效

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新一轮课改已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教师———倡导教师对文本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让教师在实践中尝试、改革,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 科学处理教材

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兼容性。翻开语文课本,每篇课文无不涵盖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涵盖听、说、读、写,内蕴独立的思想、情感、见地。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往往考虑了很多,把教参所提供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分段、写段意、归纳中心内容、中心思想悉数捧出,唯恐有一点遗漏,以致一节课上下来,教师很吃力,但不一定能使学生训练到位。因此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就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和学生观,遵循语文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科学合理地研究教材,用好教材,要多想想教材整体,少想点应试肢解;多想想语言学用,少想点内容串讲;多想想思维训练,少想点一问一答;多和学生探究,而不是倾《教参》所有,一味灌输。此外,还可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文体、内容等出发去处理教材。

2. 大胆尝试教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没有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必须坚决摒弃,取而代之的应是师生共同研讨型的课,以及互助合作型的课。所以,老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和谐课堂的主导者,要与时俱进,千方百计地更新教育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爱学乐学的热情,最终达到创造性学习的目的。

3. 合理运用“整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情境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有利于揭示自然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发展变化,使一些抽象的、不易看到的事物形象地显示出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增加信息密度,丰富课堂容量,缩短教学时间,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潜力的开发,可以说为课堂的减负增效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如教学《恐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身临其境侏罗纪时代,呈现神秘莫测的恐龙世界,激发学生认识恐龙、探究恐龙的欲望和积极性。

4. 严谨布置作业

科学合理的作业既能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地查漏补缺,矫正后续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作业的布置首先要讲究适量,过多的作业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会养成学生草草了事、马虎书写的坏习惯。其次要优化作业的内容,对于那些单调重复的机械抄写、不能体现智慧价值的操练要尽量避免,注重理解性训练,让作业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此外,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优化作业的形式。

二、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有效性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有效学习体现在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

自主探究意识是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的关键所在。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投入,就越具有动力,也就越能顺利完成这一过程。一旦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形成,那么他们就会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去自觉、投入地努力完成,绝不是靠老师去压服。这样,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必定大大增强,主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就会更多,学习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学习效果自然要提高很多。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妨多个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探究意识:(1)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情绪;(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参与学习;(3)重视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4)开展争星奖花活动,逐步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

2. 有效学习体现在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我掌控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今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课堂教学要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果学生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那么他们就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会轻松地体会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幸福,将自己从大运动量的题海中解脱出来。语文习题中的“阅读理解”,往往是学生答题时感到畏惧的难点,文章篇篇不同,习题类型各异,篇篇操练,大量练习只会增强学生的负担,滋长反感情绪,效果自然适得其反,其实教给学生方法就是最佳的途径。如:如何理解词语,可通过寻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理解关键词,重视引申义,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方法来解决;概括内容的方法,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体裁,然后通过找中心句、找关键句、找关键词来解决;如何把握文章中心,可从关注“文眼”开始,再寻找关键句,关注文后题目,理清文章思路的步骤来解决……

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篇5

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教学要六大解放”再到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这些经典的理论告诉我们,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充分挖掘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爱学、乐学,让学生学习生动活泼、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如何使学校的课堂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努力实现减负增效,最终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本人通过探索,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备课最优化。

课堂教学是充分预设与灵动生成的辩证统一,当以充分预设为前提。备课时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展开对教材的解读、目标的确立和过程的预设,以使教学取得最优效果,让学生获得更好发展。

1、解读教材,要多一些儿童的视角。

解读教材是备课的起点,我们往往以教师的解读和理解代替学生的思维与需要。然而,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的“发展教学观”告诉我们,备课时教师更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解读教材,聆听他们的心声,以他们的真实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新的发展。

2、目标设定,要多一些长远的关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精神,目标达成后能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与收获,对后续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受用无穷。

3、过程设计,多一些弹性的空间。

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力求为学生多留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点发展的空间。

二、以学生基础为标,创造性使用教材。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和适应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要敢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树立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观点,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重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新教材对城市中的师生来说,确实新、实用,但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就不一定完全适用。根据这一点,我们在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灵活使用手中教材。以本人听的一节课为例:一年级上学期《几和第几》这一课中,教材中的练习题以“站牌为例,说说哪个第几,要经过哪几站?”一位教师在上这课时,题目出示后,教者好不容易发现一个举手的,回答竟是:“老师,西山路在哪里„„„”教学中,我们可以把陌生的学习内容改成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上题中站牌可换成学校各年级的教室,班级内学生的座位等)。这样一来,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主动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决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加之《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景。”我们身边的学生,所具有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及数学知识的背景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深入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能随着感觉走,应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三、联系实际创设悬念,激发求知欲。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新授之前,我经常设疑编拟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2、3、5的倍数时,先出示两个较大的自然数,要求学生不计算立即说出这两个数哪个能是2的倍数”,学生回答不出,老师迅速报出答案,并要求学生笔算验证。然后接着说:“下面请大家任意说自然数,老师都能很快判断出来,谁先说?”学生纷纷报数,教者一一答复这时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随后教师又说:“任你随意说出一个自然数,我还能立即说出它是3或5的倍数。”接着指名学生当场测试老师。这时学生被老师的“特殊功能”所吸引,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学生迅速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四、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质疑意识,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喜欢 向 老师提问题,对一些问题爱寻根问底,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增加“质疑问难”环节,经常开展“最佳质疑问难生”评选活动。当然对提问我会做出一些必要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先让学生回答,如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完整或回答不了的,我再作适当点拨,这样使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都能一一得到解决。学生尝到了质疑问题的甜头,一些本来对学习数学无兴趣,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也积极开动脑筋,提起了很多问题。有一个成绩偏下的学生,在一次提问活动中,提出了“0是不是最小的一位数?”这个问题,全班同学一下子被问住了。有的翻课本,有的查资料,小组内相互讨论„„大家都没想到这个同学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开展“质疑问难”活动,人人参与,组组讨论,学习、讨论、研究,蔚然成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五、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儿童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的行为。”的确,人是渴求表扬、鼓励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点滴进步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希望能听到别人的赞美和表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当的评价,会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然而现在,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表现自己尊重学生,肆意扩大表扬面,不论学生回答的问题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脸上总是堆起模棱两可的笑容,口中机械地吐出:“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赞美之声络绎不绝,事实上许多问题并没有价值,有些学生的回答也不能让人满意,甚至某些说法让人不敢苟同。这样的表扬看上去是给学生肯定的评价,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可殊不知,这一声声夸大其词的评价会适得其反,会起到抑制、诱导的不良作用,会让学生沾沾自喜,滋生自满情绪,造成不良影响.陶行知说过:“当我们在赞美学生‘如何了不起’时,要想一想他是否真的‘了不起’,不要忘了,我们该做的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用心寻觅学生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我们的评价必须真诚地赏识每个孩子,从根本上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学生也只有在教师真心实意,恰到好处的评价中,上进心才会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才会日渐浓厚,课堂教学效果才会达到最优化。

优化课堂教学 切实减负增效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 减负增效

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减负增效”这个沉重、道路漫长又极具挑战性的话题又一次摆在了我们英语教师的面前。

虽然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课改,但迫于高考的压力,多年来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仍然是对语法进行大量的讲解和举例,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则疲于应付,课堂气氛沉闷。由于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课堂上所教知识很快被学生遗忘,学生不得不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笔者认为,要改变当前这种“高耗低效”的做法,教师首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上的45分钟要效益,尽可能通过45分钟的教学活动使情景、知识、情感和能力达到最大化的生成,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从“高耗低效”向“减负增效”转化。以下是笔者近三年的一些课堂教学尝试:

一、活动设置生成情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因此让学生产生愉悦兴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显得非常重要。在设置教学活动时,我坚持通过活动的设置生成情景,使活动具有诱导性、体验性和合作性。例如,在上完高中英语人教版模块8 的Unit2的Cloning后,我设计了“记者招待会”这一情景。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准备的课件并用英语补充介绍了克隆的一些情况,然后在学生中挑选几位“克隆专家”与“记者”见面,并作自我介绍,使情景具有诱导性、体验性和合作性。英语课代表主持“记者招待会”,让“记者”向“克隆专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一情景还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克隆专家”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男的也有女的,整个采访过程高潮迭起、妙趣横生,使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运用了本课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成功地巩固了本课的核心词汇、句型,使情景中的美丽瞬间变成词汇学习永恒的记忆。

二、内容呈现生成知识

英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方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作为英语教师,我重视引导学生依据呈现内容,展开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到语言运用的理性升华,最终获得知识的生成。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英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轻松有效地掌握所学词汇。众所周知,现行新编教材词汇量大,几乎每个单元词汇表上平均有50个左右,而每个单元要争取在5个课时内完成任务,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课后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好词汇呢?据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使用图片、简笔画、实物、动作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词汇得以长时记忆。比如,某些科技词汇或其他重要事物名称的词汇,如果用过繁或过简的解释,不易长久留下印象,但使用直观呈现法可以。例如学生对satellite,rocket,castle,camera,mobile phone 等词经常是看看面熟,但很难将它们跟中文意思相联系,所以我会从网上搜集相关的图片,并配上单词和发音,然后将它们打印出来并张贴在教室后面,这样学生每天进进出出的总会去看一眼,以每周3-5个词汇计算,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掌握的偏难词汇量还是挺大的。又如在教授 fasten,fold, unfold,tear (v.) 等词时,我一边给出句子,一边比划着动作,学生感觉印象很深刻。再如,教 dive,float,drown 等词时,我同时画出简笔画并配以适当解释,效果很好。

2.通过文中语境掌握单词的用法,尔后巧设语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我经常引导学生以“ I / We” 讲自己的生活,描述自己的感受,谈未来的理想,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改变了“听着学”的单一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3.单元学习结束后,我会让学生用课堂上所学的词汇编写故事,或分组进行“接龙比赛”,增加运用语言的趣味和语言使用的熟练性,使学生对词汇的记忆由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记忆词汇的难题。

4.新课标的设置是每个单元一个话题,因此,结束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尽快结合本单元内容写一篇作文,好的佳作让学生在全班展示,激励学生准确规范使用语言。下面是我在上完高中英语人教版模块1的 Unit1 Friendship后学生写的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学生运用了一些上课新讲的词汇,如helpful,responsible,easygoing, caring,humorous等等。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a friend should be helpful because when I need her help .Besides, I think she should be honest and responsible because if a person can do her best to do everything, she will be successful in the future.Then a friend should be friendly and easygoing, because of this, I can talk or play with her comfortably.And, I think a friend should be caring and patient, because it means she has the love for everyone.Last but not the least, I hope a friend should be humorous because she can make me happy.endprint

In a word, this “friend” must be perfect.But can a person really be perfect? No.So in my opinion, my friend should be humorous, because the happier I am, the healthier I will be, so I can live longer.

三、多元互动生成情感

所谓多元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课堂教学内外的互动等,只有通过互动才能将教学中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移。英语教学活动既是传授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发展认知策略,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景中的人际活动,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还有情感方面信息交流。我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作者,读近生命,读出情感。每当学完一个单元后,我总是通过“My Response”活动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开放自己的心灵,让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在课堂交汇相融,真正做到人本合一。例如在上高中英语人教版模块4的Unit1 Great Women时,我让学生分组,并让每个学生都先在自己组内介绍自己所崇拜的伟大的女性,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全班面前进行汇报,其余同学作补充,其中有一组学生的代表作了一下概述:

I admire Helen because she is optimistic about life.She became deaf and blind when she was 19 months old.Since then she lived in a world of darkness and silence,and communication seemed only a dream for her.But she never gave up and struggled to lead an active life.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Mrs.Sulliven,Helen learned to read and write and became a famous writer.For a disabled person like her, this was really a wonder!

Helen has set an excellent example to all of us.Her story tells us that we should value what we have,and try our best to overcome any difficulty in life.

四、问题研究生成能力

问题的研究是过程,重在动态性,重在展现每个环节的内在价值。问题的研究过程不仅是行为经历,更是思维经历。英语教师的作用是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研究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研究中的地位,让学生成为问题研究的主动参与者,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分析和独立探讨的能力。

在课文教学中我始终通过让学生研究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创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下面是我在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看图说话: My Description (我的描述)

课文题目: My Anticipation (我的预测)

课文学习: My Understanding(我的理解)

语言学习: My Usage (我的应用)

课文巩固: My Response (我的反思)

词汇复习: My Story (我的故事)

以上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活动体现了由课堂生成课程,由教学生成课标,保护了课堂教学生态,生成了学生良好发展要素,减轻了学生课后的负担。

课堂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主战场。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切实减负增效,新课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新型性欲教师,我们应坚决贯彻它,让它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 2005(12).

[2]刘玉林.对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刊),2009(5).

[3]顾俊琪.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江苏省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9(6).

[4]殷志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12).

[5]陈文存.高中英语教师对影响教学的宏观因素的认知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5).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 篇7

一、“备好课、上好课”是减负增效的前提条件

1. 了解学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的处理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了解学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的处理教材。通过扩充、简化、调整、替换, 对课程标准不要求掌握的内容, 替换或降低难度;对教材中不够深入的内容, 进行补充, 增加教学辅助材料和相关的活动、练习内容;扩充教学活动步骤, 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师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调整各单元的教学顺序;把握好每个单元及每个教学环节教学的目标及要求, 不随意丢弃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统计”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例1是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安排的, 设计了学生熟悉的检查身体的情境。首先统计学生刚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和现在的体重情况, 并把数据填入单式统计表中。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 根本不具备检查身体的条件, 统计数据成了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大胆地重组教材, 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学生参加喜欢的体育活动。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统计活动过程之中,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又如, 我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 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了“天天练脑”活动, 对解决问题进行专项训练。“练脑”内容有:逻辑推理、抽屉原理、合理假设、和差问题、行程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等。练习范围由个别到部分, 后直到全班学生。通过“天天练脑”活动,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 能力得到了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

2. 精备课, 根据学生知识的生成规律, 适当拓展教材。

(1) 吃透课程标准。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深刻领会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明确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 (2) 通读教材。通读小学数学教材, 了解教材编排体系, 反复研读数学教材每个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内容, 理清教材结构, 理顺教学思路。 (3)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多年来, 我们在教学上往往受教材和一些教学模式的限制, 显得方法单一效率低。通过多年的探索, 我认为:“教学方法是活的, 教材是可以调整的”。我的做法:一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 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 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二是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注意想清楚每一个环节的问题, 使每一个问题环环相扣, 并能紧扣教学内容, 达到教学目的;三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法, 灵活多变, 不生搬硬套;四是把教学术语、概念、公式、进率等的教学渗透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中, 尽可能采用趣味教学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练习内容多种多样, 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尝试,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六是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和德育,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数学, 还要在教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

3. 精讲精练, 突出学生主体性, 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 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 要实现减负增效,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们就必须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满堂灌”、“填鸭式”, 彻底摒弃那种为应付考试而采用的“题海战术”。 (1)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严格地正确地把握教材, 采用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讲得精、讲得有趣、讲得灵活, 留有足够充裕的时间,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让学生自行研讨, 自己学习, 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逐渐地让学生热爱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 改变以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 把课堂还给学生。 (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诀, 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 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 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的态度如何。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 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快, 比别人学得好。在教学实践中, 我结合学生实际,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 正确地把握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 充分相信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学教学中, 对教材中一些学生能看得懂的知识不作过多讲解, 而是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 让学生自学探讨、自行实践。而教师则围绕这些基础知识点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从而达到让学生把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 这样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探讨, 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体会当小老师的感受, 让他们相信“我能行”、“我能做”、“我能当好小老师”, 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增强学生自信。

4. 不断反思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有利于教师经验量的积累、质的提高和科学性的增强, 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教材, 有利于学法指导, 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教师育人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学反思, 教师从切身体验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 能从总体或局部上把握优劣, 能客观评价自我, 主动探索教学规律, 对教学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教学经验的不足使我们不断否定自己, 也不断地摸索;教学中的不固定性因素使我们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课堂上一些不可预知情况使我们所有的准备都得从头再来。所以, 在反思中我认真记录好教后感, 做好教学札记, 以便查缺补漏,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二、“教会学生自学”是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倡导的自学, 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学情境, 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善于指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键,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 在教会学生学。”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只是教学生“学会”, 而最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古人说得好:“善学者安逸而功倍, 不善学者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 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去自由探索, 去发明创造, 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减负增效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 同时要求学生尝试、体验在课堂上交流、总结预习所得。其次, 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要求学生复习与预习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 为预习作好铺垫;在预习过程中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进行尝试练习, 检测预习所得, 作好预习笔记, 为合作交流做好准备。

三、“创新教学内容”是减负增效的有效措施

提高教学有效性落实"减负增效" 篇8

一、制定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准确。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具备有效教学目标, 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 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真正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 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2.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 深入、认真研究学生实际, 真正体现因学定教。脱离学生的实际, 一味追求时髦式”教学, 不是新课改追求的课堂教学。

3.目标的制定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师只有吃透教材, 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 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 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 及时的点拨, 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教师在课前要用好工具书, 准备好教具, 适当的教具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学生更有激情,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 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 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好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 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良好的师生情感中, 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在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中, 消除畏惧心理, 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轻松、愉快。

三、充分关注学生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关注学生, 就要因材施教。“因”, 根据的意思;“材”, 意指学生的资质, 既指先天禀赋, 又包括学生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素质;“施”, 施予, 施加;“教”, 教育。因材施教的意思便是施教者根据受教者的知识经验、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 调整教学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个体得到发展。可以说, 因材施教是一种科学而人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因为它是真正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 尊重、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发展差异,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大家一致认为探究、合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但我个人认为,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很重要。我们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把知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方法整合成新知识结构。教师要摆正知识学习与其他活动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活动、合作或其他组织形式来进行, 快而能有效实现知识学习的方式理应优先。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原有的经验。课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 并使其兴奋和活跃。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 学生要按教学需求主动地进行有效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生成性的内容要有效地为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很关键。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 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 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 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信息通道, 使教学更加开放, 同时也使学生的能力在信息背景下进行再加工, 形成新的思维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四、提高教学效率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 “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 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 用计算机展现出来, 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受, 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在有限的时间里, 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 提高教学效率, 激活学习内因。如教《海底世界》一课, 课文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 学生很难理解这一重点, 为了平缓教学坡度, 突破难点, 更好地激活学习气氛, 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 让学生观察海底世界的景色, 并辅之以配乐解说, 让学生真切地体味海底景色的神奇与绚丽。又如《蝙蝠与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源于蝙蝠, 若用语言进行描述, 则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制作了动画, 将“蝙蝠 (飞机) 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 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 使学生一看就懂, 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提高了课堂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 篇9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要给学生机会, 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习本身就是学生自身内部的过程,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让学生自己想学, 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能够走心, 才能达到有效教学。例如, 如果在语文的教学当中, 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听说练习中来, 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即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 学生记录听讲, 教师提问学生来回答的常规的方式, 学生的听课激情和教师的上课效率肯定不理想。因此, 教师要在让学生练习听说的训练时, 就做好相应的计划。首先,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认真的听讲, 做到能够先听其他学生的发言, 再对教师或学生的一些观点要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并引导学生要思路清晰, 有条不紊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 根据教材的知识点, 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 并可以延伸到一些社会问题以及一些道德教育的基础之上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注意力投入的越多, 就可以让学生越有动力。因此, 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中, 做到让教师轻松教, 学生有趣学。

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学习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此,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尤其是在农村, 有时教学资源很欠缺, 因此更加需要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在合作的学习中, 教师必须让学生先进行自主的思考, 之后再让学生进行集体探讨来解答独立思考时遇到的疑惑, 这就可以把集体的智慧集中到一起, 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的力量, 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比如, 在讲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之后, 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组, 然后从愚公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进行讨论。并且,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大胆提问, 调动学生,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愚公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为什么他们不搬家而是选择移山呢?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探讨, 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 让学生主动去找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三、分层教学法

所有的教师都知道无论什么样的班集体, 学生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兴趣。因为学生之间肯定存在差异, 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 做不同的教学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地给学生减负,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 怎样做呢?比如,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分层次, 多出一些基础题, 让所有的学生做, 最后再出一些有一些难度的附加题给一些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完语文的阅读或者是文章时, 就让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写读后感, 让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好词语、好段子的摘抄, 等等。这些方式就是为了给学生减轻一些学习的负担, 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重要的知识点。其实, 给学生减轻负担的方法还很多, 需要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出新,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充足的学习动力,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轻松愉悦学习语文, 从而真正实现有效课堂。

总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针。在课堂上,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在学生自主讨论充分发挥的时候不能过于不偏离主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 教师也要转变教学理念, 为学生着想, 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 不让学语文成为负担, 真正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周小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视野下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之审思——基于人教版的文本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 2014.

[2]江永芹.初中语文“五环节阅读教学法”的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王敏.言语实践观照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宁波大学, 2014.

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研究 篇10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更多的是指导小学生识字、写字以及读音, 对于语文知识的应用重视程度不高。语文教师认为学生才刚刚识字, 读音、写字等基本学习已经足够, 与新课程理念也是符合的。但是, 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不够灵活, 应用与识字、读音、写字等相分离, 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语文学习的负担。虽然新课改不断推进和实施, 但是,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依旧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 理解以及规范意识不强, 需要教师更多地进行关心和照顾。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无法准确调整教学内容, 无法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足够的知识。教学模式的单一枯燥, 会影响教学效率, 并且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二、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策略

(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在语文课堂中实行增效减负, 首先需要积极改善教学氛围。减负并不只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 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通过灵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 改善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语文学习风气,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时刻保持饱满的热情, 与教师共同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还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 通过自己的热情带动学生的热情, 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的顺利营造。

(2)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自觉性。传统语文课堂中, 过分注重教师的讲解与知识的传授, 学生的学习与参与重视程度不足, 使得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学习的动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学习是学生内部发生的过程, 学生越是能够投入其中, 就越有学习的动力, 能够顺利完成语文学习。但是,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枯燥地讲, 学生被动地学习, 学生的参与性不足, 效果也比较差。例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 这节课主要是讲小红马与小骆驼之间的对话。小红马对小骆驼的大脚掌、驼峰和两层睫毛很是嫌弃, 小骆驼很伤心, 于是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带着小骆驼到沙漠中走了一遍, 通过实践使小骆驼明白:自己的大脚掌、驼峰和两层睫毛有很重要的作用, 进而发出“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感慨。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了拓展的环节, 让学生想一下, 结束了沙漠旅行之后, 小骆驼又碰见小红马, 它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学生的答案都是不同的, 但是他们都能够夸奖骆驼身上的脚掌、驼峰和睫毛。对于学生的回答, 教师并不判断学生的对错, 而是通过一些开放性的活动, 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在学习中提高认识。

(3) 自主选择课后作业。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都是教师布置作业, 作业的多少、难易程度等都是教师决定的,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 教师在作业布置时也应灵活安排, 注重学生积极性和主体性的发挥,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设置作业时应坚持学生的自主, 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布置具有弹性的作业, 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的方式和内容, 甚至是数量,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例如, 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 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 设计三种类型的作业。首先, 让学生想象: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了我们中间, 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学生自行想象写作。其次,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真可怜啊”为总起句写一段话。第三, 摘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这种不同层次的作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掌握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减少学生的负担, 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束语

增效减负是语文课堂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 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效果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应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 积极探索增效减负的策略, 促进语文教学高效开展,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旸.语文教学的减负与增效——谈语文教学的“加减法”[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10) .

上一篇:时尚产业下一篇: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