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

2024-05-16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精选2篇)

篇1: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

暨南大学简介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现任校长为胡军教授,校党委书记为林如鹏教授。“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

篇2: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植物景观;问题研究

1.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植物景观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目前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校园建筑的建设,大量的在建筑单体方面资金的投入,忽视了植物景观的重要性,导致了阳光校区植物景观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植物品种过于单一,植物的选用生搬硬套,群落层次简单,种植及配置的杂乱,草坪的大量运用,存在较多景观死角等,使得大量高校新校区的景观环境满意度大幅度降低,致使较多师生员工愿望在老校区教学办公、学习。造成上述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社会性原因引起的,由于高校校园的植物景观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了校园景观的主观意识过重,领导的喜好占的比重较大,同时随意性比较强,没有考虑校园植物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所要行使的教育意义。(2)专业性原因引起,目前社会上的设计师专业水准参差不齐,很多设计师没有真正了解过学校的办学内涵,所设计出来的东西假、大、空,不太实用,植物的树种选择较为单调,配置的模式比较单一,配置效果不尽人意,以及植物在选种配置时生搬硬套。(3)高校后勤关于植物的养护力度不够,重栽植,轻养护,导致校园中的植物长势较差,影响了校园植物的整体表象,同时在栽植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土壤需求,造成了植物的正常形态色彩没有充分正常发挥。

2.优美的校园景观环境中校园植物景观配置的原则及评判标准

植物是校园景观设计中唯一具有鲜活个性化的生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形态是变化的,因此,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丰富校园植物品种的多样性,改善校园环境小气候,形成稳定的局部生态环境。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置时应遵循的原则是:(1)适应性原则:选用植物时应考虑适应当地地域气候,同时满足校园环境户外活动的空间要求需要,以及高校校园与其他场所所具体的特殊性;(2)科学性原则:科学的选用植物品种,将树种运用合理模式进行配置,配置的效果满足美观需要的同时兼具科学性;(3)觀赏性原则:植物配置同样要遵从造园艺术原则,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和节奏;(4)生态型原则:因地制宜进行植物配置,遵从适地适树原则,坚持生态平衡理念,合理选配植物,避免植物种间直接竞争。

高校校园景观中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与否,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判:(1)树种选择:树种选择是否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所有树种间的生活型结构是否完善,同时乡土树种在所有树种间所占的比例是否恰当,会不会因为外来树种选用过多,抑制了乡土树种的生长。(2)配置模式:群落结构是否具有多样性、植物之间的空间层次、复层植物群落的比例均是评判合理性的标准之一,(3)配置效果:校园植物景观是否遵循生态适应性、功能合理性原则,校园景观对于师生的观赏度、满意度是否达到要求,同时校园环境中构筑人文意境的景观设置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校园植物景观是否具有校本特色。

3.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解决方案

目前校园的景观植物环境还不能满足师生的工作学习需要,存在有如下问题:(1)因武汉纺织大学2003年1月开始建设,2003年10月开始投入使用,用时10个月,建设周期较短,建设初期加大了对建筑的资金投入,校园植物景观仅满足教学楼周边的绿化需求,未结合校区整体景观,进行有特色的规划设计。(2)因领导人及管理者的更换,后期的景观缺少规划,随意性较大,导致部分区域存在盲目绿化现象。(3)具有人文意境的植物配置空缺、缺乏景观小品等人文景观,(4)植物配置色彩比较单一,形成大范围的绿色植物群体,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不明显,植物选用缺乏校本特色,凸显不了校园文化底蕴。(5)植物布局不合理,存在较多景观死角。(6)先让整个校区绿化起来的原则,致使大面积的铺设草坪,同时栽种规格型号过小的树木,使得植物体型与建筑之间的比例不协调。(7)阳光校区的水体可达性较差。水是校园环境的灵魂,是唯一可流动的自然景观,水体周边环境处理较简单,未有修建亲水平台及美化水体的相应景观。(8)整个校区处于绿化阶段未达到美化阶段等,这与现代大学校园环境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根据对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的现场查看、查阅相关文献、以及与国内外优美的校园环境进行比拟,对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校园景观提出如下改造建议:(1)增加对校园植物景观环境的资金投入,以及寻求专业的景观设计团队,在设计理念商讨形成时,需考虑学校文化内涵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形成整体校园景观规划后,建设过程中根据需求情况,逐步实施,不存在“打乱仗”情况。(2)将阳光校区根据现状分布对功能分区进行明确,再根据功能分区的使用诉求以及现有植物状况,对植物进行适当重新调配配置,淘汰生长不良及冠幅残缺的植物,同时在配置过程中,增加色相、季相、形态等因素的考虑。(3)增加文化内涵园区的建设,投入部分与园区主题相关的园林小品,景观雕塑,结合植物配置,体现校园文化的同时,对师生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4)对阳光校区水体进行改造,设置驳岸,提高师生的亲水频率,在水体中栽种水生植物,丰富校园植物品种类型。(5)同时在以后对校园景观改造时,需充分考虑乔木、灌木、草坪有机结合,不是为了绿化而绿化,铺设大量草坪就增加了绿化面积,必须注重承上启下,增加整洁群落层次感。

【参考文献】

[1]叶乐主编.美丽校园植物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4.

上一篇:2024诗歌鉴赏下一篇:2024芜湖事业单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