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

2022-08-14

第一篇: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重大虎溪[2006]7号

————————————————————————————

虎溪校区关于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开学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学院: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在即,为了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虎溪校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教学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重大校

[2005]415号)和重大教[2005]311号文,现将开学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虎溪校区学生报到注册工作

1、根据学校统一安排,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含虎溪校区)报到注册时间为:2006年2月18日(上午8:30至下午18:00);2月20日全校正式上课。

2、虎溪校区学生报到注册方式:虎溪校区学生携带本人学生证和校园卡,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办理报到注册手续。

3、虎溪校区学生报到注册地点:虎溪校区综合楼一楼Z1

22、Z1

23、Z124教室(学院报到处)、Z121教室(注册处)。

4、学生报到注册程序:

(1)学生到各自学院报到处报到(学院报到处设在综合楼Z1

22、Z1

23、Z124教室);

(2)学生到学院报到后,凭学院的签字到注册处(设在综合楼Z121教室)划卡。划卡后,计算机将自动核对学生信息和缴费情况。划卡成功后,将在学生证上加盖注册章,完成注册手续;

(3)各学院通过虎溪校区教学管理网络(“学生注册” 栏目下的“注册学生查询”,“未注册学生查询”以及“注册学生统计”项目)实时查询本学院的报到注册名单和人数,汇总老校区数据一并上报教务处。

5、未在规定时间报到注册的虎溪校区学生,由本学院辅导员视情况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除有正常请假手续外)后登记签字,然后凭学院的签字到教学办公室划卡注册。

二、虎溪校区教室编号调整情况和课表管理工作

1、部分教室编号调整:为了规范虎溪校区教室编号,便于教室的管理和使用,虎溪校区在寒假期间将第一教学楼的部分教室编号进行了调整(重新编号的教室为第一教学楼

一、

四、五楼,其余教室编号未作变更)。并且已经对教师课表和学生课表上的上课教室进行了更新,请各学院务必在开学前,到虎溪校区教学管理网(h t t p : // 222.180.184.22)上重新下载课表或查看新旧教室编号对照表,并及时通知本学院上课师

生。

2、课表管理

(1)为了加强对课表的规范管理,落实上课责任制,准确核算校区补贴,请各学院仔细清理课表,凡课表上无教师名字的课程必须在开学前安排和落实任课教师。并在第一周内将补充的教师名单报虎溪校区教学办公室补入课表。不落实任课教师的课程,将不予核算校区补贴。若这些课程发生教学事故,不但要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将追究课程负责人和教学负责人的责任;

(2)为了开学教学稳定有序,对于能够确定第一次上课地点的实践性课程(比如体育、物理实验和各种设计等),课程负责人(或委托其他教师)必须在本周内到虎溪校区教学办落实上课地点并写入课表,以便师生准确知道上课地点,同时也便于学校进行教学检查;

(3)为了方便师生找到上课地点,由虎溪校区教学办负责打印各教室课表,并于开学前,张贴到教室门旁的张贴板上。

三、学生补考工作

1、根据补考工作的安排,虎溪校区学生补考工作在2月16日至19日进行,补考有关具体事项和安排的通知另发文(同时上网公布)。各学院在补考期间要派出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到虎溪校区对本学院的补考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处理补考有关具体事务。同时,督促监考教师必须按时到位,不得延误或缺席监考。

2、学生补考成绩的登录,仍按照以前补考成绩登录办法处理。即由课程所在学院的教务干部,通过虎溪校区教学管理网络,下载补考名单,交任课教师打出成绩,再由(两位)教务干部将成绩登录到网上(仍然使用“成绩维护”项目下的“登录重考成绩”)。要求在开学后第二周完成补考成绩登载工作。同时,学生所在学院负责通知参考学生。

四、任课教师校园卡发放

1、凡本学期在虎溪校区上课,又没有办理校园卡的理论课教师,由虎溪校区管委会直接根据课表进行统计后制作。请各学院在2月17日(本周星期五)到虎溪校区教学办领取并发放到任课教师。

2、在虎溪校区工作的实验室人员(含实验课程任课教师)的校园卡,请学院统计汇总(须提供准确的姓名和教师号)后,于第一周星期五(2月24日)以前送虎溪校区教学办公室统一办理。

五、开学第一周教学检查工作

1、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开学行课的第一天在虎溪校区进行教学秩序集中检查(具体安排和要求见教务处通知),要求各学院按照教务处的安排,派出有关领导、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人员到校区参加教学检查工作。参加虎溪校区教学检查的人员在到达校区后,请在综合楼入口处签到。

2、第一周其他时间的教学检查由虎溪校区教学办公室和校区教学督导组负责。各学院也应派出人员对本学院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

六、上学期缓登成绩的处理

上学期末有少量课程因特殊原因,办理了缓登成绩手续。请各学院敦促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在开学第二周内将学生成绩登录完毕,以便学校进行学生学籍的处理。若不能按时登录完毕,将受到通报批评,乃至作为教学事故处理。

七、学生课程补退选工作

虎溪校区学生课程的补退选工作安排在开学后的第一周星期五(2月24日)进行。主要处理学生漏选课程和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补退选问题,具体安排和要求另行通知。

八、虎溪校区实验教学工作

从本学期开始,大学物理实验室、大学化学实验室、电工电子基础等部分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将陆续搬迁至虎溪校区,并向学生开课。为了确保基础课程教学实验课程的按时开出,要求有关学院抓紧做好实验室搬迁和开课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已经搬迁到校区的实验室,应抓紧时间作好开学开课的一切准备工作,涉及到完善实验室建设的事项要及时与有关职能部门和校区建设工程指挥部进行沟通协调,以确保能够按时开课。

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

2006年2月15日

第二篇: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交通智能化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为切实加强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的交通管理,减少外来车辆进入校园, 缓解本校师生职工在校内的“行路难、停车难”问题,减轻校园交通压力,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杭州市《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市区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的实施办法》,结合学校朝晖校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交通智能化管理实施细则。

一、交通智能化管理的办法

(一)学校在朝晖校区南、北门分别安装机动车智能管理收费系统,所有机动车均应凭智能通行卡进出校门。

(二)智能通行卡分为固定智能通行卡和临时智能通行卡。持固定智能通行卡的车辆,经智能收费管理系统远程自动识别后,实现不停车自动升闸放行。临时来校车辆在进校门时领取临时智能通行卡,出门时经识别系统读卡、验证,计时收费后放行。

二、车辆的分类和收费标准

根据“严格控制,分类收费”的原则,对不同类别的车辆收取相应的占道泊位费。机动车分为固定用户车辆和临时来校用户车辆二大类,其中固定用户车辆又分A、B、C、D四小类。

固定用户车辆的智能通行卡按规定核发给A、B、C、D四类固定用户车辆,须随车携带。 办理B、C、D类固定智能通行卡的,在申请时应按智能通行卡工本费交纳押金60元/张。

(一)固定用户的车辆

1、A类:为学校公务用车、在编教职工自备车,免收占道泊位费。

2、B类:外聘员工、学校长期租用的车辆,每天6时至24时在校园内通行停车,免收占道泊位费。若零时至6时在校内停车,视为停车过夜需另收占道泊位费。

3、C类:居住在校内的非本校教职工等人员的车辆,可在校园内24小时停车。按每车每月100元,收取占道泊位费。

4、D类:(1)为业务单位需经常进出校园的车辆,外单位驻校内机构在职工作人员的小车,租用校内场地经商人员的小车,可在每天的6时至24时在校园内通行停车。按每车每月60元,收取占道泊位费;若零时至6时在校内停车,视为停车过夜需另收占道泊位费。

(2)需经常进校为本校各部门(单位)、个人送货的外单位车辆,收取每车每年200元费用。送货车辆进入校园50分钟以内免费,若超过50分钟在校内停车,超过部分按临时来校车辆计时收取费用。

(3)接送幼儿园学生的车辆办理D类智能通行卡,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行(上午7-9时,下午16-20时),收取每车每学年50元费用。若在规定时间外在校内停车,按临时来校车辆计时收取费用。 (4) 在校园内机动车泊位有空余的前提下,对周边社区居民车辆实行夜间错时停车,可在每天的18时至次日8时在校园内通行停车。按每车每月60元收取占道泊位费;若在规定时间外在校内停车,按临时来校车辆计时收取费用。

(二)临时来校的车辆

1、军车(含武警车辆),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以及邮政、环卫等特种车辆进入校园,免收占道泊位费。

2、执行公务和上级部门在学校举办活动进入校园的外来机动车,进校门时领取临时智能通行卡,离校时收回临时智能通行卡和由学校智能化管理部门提供的接待票,免收占道泊位费。

3、经学校批准在校内举办会议、考试、培训等活动的车辆,由活动主办(或承办)单位在活动实施前(至少2个工作日)与保卫处协调车辆的通行和停放事宜,学校智能化管理部门根据需要制作“专用临时通行卡(票)”,交申办单位提前发给有关车辆使用人。车辆在规定时间进入,离校时收回,按临时来校车辆收取占道泊位费。

4、校内临时(短期)施工的工程车辆,在审批《浙江工业大学校内施工会签单》时,施工单位应将工程用车情况一并申报,审核同意后发给临时(短期)通行卡(票),工程结束时收回。

5、学生的车辆可凭本人学生证、驾驶证购买储值卡,随车携带,按临时来校车辆收费标准的五折收取占道泊位费。同时收取储值卡押金60元,退卡时凭收据退回押金。

6、其它临时来校的车辆根据杭政办函〔2008〕211号文件规定和杭州市物价局核准的浙江工业大学校内停车收费标准收取占道泊位费。

(1)小型车: 8时-20时每辆每小时4元,20时-次日8时每辆每次4元。在朝晖校区内不超过15分钟的免费,1小时内按1小时计费,超过1小时后以半小时为计费单位。停车24小时内按4小时计收,超过部分按上述计时收费标准重新计收。

(2)大、中型车:需要在校内停车过夜的须经保卫处审核批准,并按小型车的双倍计费收取。

三、 固定智能通行卡的申办

申请办理固定智能通行卡,应按规定填写《浙江工业大学智能通行卡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从保卫处网站下载。

(一)符合下述条件的可办理A类智能通行卡,各单位(部门)的公车、在编教职工(由学校人事信息系统核对确认)的自备车向学校交通智通化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要求递交相应证明材料,经学校交通智能化管理部门审核后办理。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每位限办一车一证,无有效驾驶证或车辆实际使用人与申请人不符的,大、中型车辆,不予办理。

1、校内公务用车需凭“浙江工业大学”或“浙江工业大学所属学院、部门”的行驶证(留存复印件),驾驶员(使用人)的驾驶证,用车部门(单位)的证明。

2、在编教职工的车辆,需交验该车辆行驶证,使用人工作证、驾驶证;如行驶证上姓名为配偶的,需同时出具关系证明(户口簿或结婚证)。

(二)符合下述条件的车辆办理B类智能通行卡,申请人向学校交通智能化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应证明材料,经学校交通智能化管理部门审核后办理。需要在校内停车过夜的另行收取占道泊位费。

1、学校长期租用的车辆,需提交租用合同,交验该车辆的行驶证、驾驶人的驾驶证。

2、校内各部门(单位)外聘已经一年以上的员工,且车辆行驶证为该员工本人的,需交验该车辆的行驶证、使用人驾驶证,提交与校内用人部门(单位)签订的一年以上的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或派遣合同;在聘用合同期内免收占道泊位费。

3、居住在校外的退休教职工,并且行驶证上车主为退休教职工本人的,交验退休证、驾驶证及机动车行驶证。

(三)符合下述条件、可在校内24小时小时通行停车的车辆办理C类智能通行卡,申请人向学校交通智能化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应证明材料,经学校交通智能化管理部门审核后办理。

1、居住在校园内的非教职工的车辆,需交验车辆行驶证、使用人驾驶证及居住在校内的相关证明材料。

2、外单位驻校内机构在职工作人员的车辆,租用校内场地经商人员的车辆,需交验车辆行驶证、使用人驾驶证及租用校内场所的相关证明材料。

3、在编教职工已经办理一张A类通行卡,另有车辆确须经常进出校园并且晚上需要在校内停车过夜的,交验车辆行驶证、使用人驾驶证。

4、居住在校内的退休教职工子女的车辆,交验房产证或户口本,使用人驾驶证、车辆行驶证。

(四)符合下述条件的车辆办理D类智能通行卡,申请人向学校交通智能化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应证明材料,经学校交通智能化管理部门审核后办理。

1、因工作需要,需经常进校为本校各部门(单位)、个人送货的外单位车辆,与校内单位有长期业务联系的外单位车辆,需交验该车辆的行驶证、使用人驾驶证,提交校内有关部门(单位)的证明。

2、接送幼儿园学生的车辆,需凭幼儿园出具的入园证明,交验接送车辆的行驶证、使用人驾驶证。

3、在编教职工已经办理一张A类通行卡,另有车辆确须经常进出校园,晚上不在校内停车过夜的,交验车辆行驶证、使用人驾驶证。

4、在校园内机动车泊位有空余的前提下,夜间错时停车的周边社区居民车辆,申请人向学校交通智能化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交验该车辆的行驶证,使用人身份证、驾驶证。

以上C、D类车辆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办理固定智能通行卡,进出校园按临时来校车辆计时收取占道泊位费。

四、费用的支付方式

固定车辆智能通行卡的押金须现金支付,开具收据,退卡时退还押金,并收回收据;其它费用可用转帐支票支付。

临时来校车辆用户须现金支付,也可购买储值卡刷卡支付;开具杭州市统一停车收费票据。

五、智能通行卡的管理

(一)校园内交通管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浙江工业大学校园交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对不配合交通管理和乱停放的车辆,校内交通智能化管理部门将采取锁车(拖车)或拍照曝光等措施,拖车的费用由车主自负。

(二)各类固定智能通行卡仅限于申请人在准驾车辆上使用。车辆变更时应主动到学校交通智能化管理部门重新登记备案。

(三)B、C、D类固定车辆智能通行卡包年、包月期满后,自动失效;若还需继续使用,须及时交验所需资料和续费,否则按临时车辆用户计时收取占道泊位费。

(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将依其严重程度采取撤销固定智能通行卡的使用权、通报相关单位(部门)追究行政责任、追缴所漏交的停车泊位费等处罚措施,违法的将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1、使用或协助他人使用虚假材料及采用欺骗手段办理智能通行卡;

2、固定智能通行证(卡)转借他人使用,车辆牌、证不符;

3、伪造或变造我校各类智能卡及私下出售、出租各类智能卡。

(五)固定智能通行卡使用人申请退卡的,应交回智能通行卡,并在确认智能通行卡无损坏后,退回押金;智能通行卡损坏的,应照价赔偿。

固定智能通行卡遗失、损坏(无法修复),需重新补给的,原押金不予退回,再新交押金60元/张,并将原智能通行卡注销。

临时智能通行卡遗失的,在出校门时除按规定收取车辆占道泊位费,另再收取临时智能通行卡工本费10元。

(六)学校向车辆使用人收取的是占道泊位费,只负责对车辆停放秩序的管理,不承担车辆及车辆内物品的保管责任。

六、本细则由学校保卫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始末

从研究生开始就为这个校区而忙碌着,整整5年过去了,校长也换了,而厦门校区似乎还在缓慢地发展着,元旦后就要离开这里了,回头看看过去的五年,心里还是有许多的感慨,比如说这个校区的规划,还有那栋大楼。当一次又一次面对学生的困惑和感慨,有时候似乎无言以对,有时候也同样激愤不已。而作为整个项目从始至末的参与者,还是在走之前部分披露这段历史。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筹建始于2002年的夏天,2001年,由于时任泉州市市委书记的××××想法,意图培养所谓的泉州大学,对华侨大学的发展采取了漠然的态度,华侨大学委任建筑学院周春雨老师进行了南至草邦水库,北至群生水库的扩展规划,并进行了先期300亩的土地征用,遭到泉州市以“保护清源山国家风景区”为由的否决,致使华侨大学发展用地极受限制,在教学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华侨大学不得已在原西区体育场用地上进行了洪祖杭大楼的建设。 2002年夏天新上任的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访问华侨大学,并对华侨大学在厦门设立分校提出了邀请,除了无偿划拨2000亩土地外,还将以每个学生5000 元补贴华侨大学在厦门的办学。华侨大学迅速组成了以土木及建筑学院教授为主的专家团进行用地选择,当时的主要用地集中在3块,其一是在现集美大道西南侧,即现滨水小区用地,其二为集美大道北侧,现华侨大学用地,其三为两块用地各占部分,学校跨城市干道建设。

由于杏林湖历史上为海湾,第一个地块用地大多属于海滩淤积地,地质条件恶劣,若进行建筑则造价极高,第二个地块最为理想,但是涉及农民拆迁安置,而第三种做法对学校发展及管理不利,均衡各种关系,学校最终选择了第二个地块。

从2003年的春节前开始,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指挥部成立,由曾经负责纪检工作前纪委书记吴道明担任总指挥,在这个阶段厦门市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学校的相关项目报批中都采取了积极的配合,然而闻风的集美兑山农民们则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集美兑山华侨大学规划用地内的农民房增加了两倍。

在学校进行相关用地的征用手续及土地平整的同时,由时任建筑学院院长刘塨教授为总负责厦门校区的规划工作。从一张纸片大的规划草图开始,建筑学院的诸多老师及研究生进行了此后长达几年的厦门校区规划及设计工作。今天我们看到的规划已经是第3大稿,期间的修改小稿也已经不下十次,最终奠定今天以生态为主的校园规划。

厦门校区一期用地原大量为水塘,是白鹭的栖居地,城市的发展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先有了集美大道的建设,然后又迎来了大学城的建设,白鹭的生存空间日渐消失,白鹭喜欢在浅的湿地进行栖居觅食,这些特性都为后来的规划及设计所注重。

同时前校长吴承业从老校区教学楼的匮乏以及各院系系馆的散布及低效使用角度提出了建设一栋综合所有院系及学校行政办公的大楼的设想。这一设想直接影响了厦门校区的规划工作。

一期的用地,临集美大道今白鹭湖就是原来的水塘,如要填方需外运大量土方,此外由于其原属于杏林湾淤积,地质条件不佳,因此刘塨教授建议对此进行清淤整治为景观湖,其重要的目的除了节省造价外,也为白鹭保留一片栖居地,为此牺牲的100米同时也为城市做了巨大的贡献。

一般的规划是先有规划,再有建筑,而新校区的规划却反之,其原因就在于为那栋巨构大楼腾地,按照规划,学校分为了3轴,教学轴、生态轴和生活轴,其中教学轴就是巨构大楼,生态轴就是现今临时球场及排洪渠为主的3#路和1#路之间,生活轴就是宿舍楼等,学校以这个概念路网划分为3纵5横,位于5横上的5桥按照学校的概念即五桥(侨)通五洲。 在细节上,为了让白鹭能够在浅水洼处停留,所有水系湖面均采用自然坡面,也就是后来学生们无法理解的为什么水面亲水性不佳的原因。

巨构大楼的设计为了满足报批工作,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从方案竞赛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制作,期间为了实现国家发改委的审批通过,大量进行了设计的“简化”,降低造价。而实际上最终巨构大楼的单位造价甚至低于学校B、C区宿舍楼的造价,尽管有物价上涨的因素存在,但居住建筑低于公建的造价仍然是比较少见的。而同时期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楼造价是华大的两倍多。

而今天为人所病诟的建筑质量的问题其很大原因要归结于厦门最低价中标的方式,由于中国建设体制的问题,公建项目的最低价中标导致了许多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粗糙。

就在华大进行建设的同时,更令人遗憾的事情产生了,泉州市委书记仍然不顾华大正在建设的现实,四处游说华侨给中央施加压力,此事甚至惊动了胡锦涛,胡总最终对于华大设立分校的支持不仅为华大厦门校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也暂时的平息了省内对华侨大学的非议。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华侨大学建设的重要时期,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调任国台办。于是,原本华大南侧杏林湖畔用以作为生态绿化用地的土地被更改为经济适用房用地及所谓的杏林湾营运中心。其做法等于在华大临湖一侧筑起一 道围墙。

2008年,吴承业校长带着无限的遗憾以及深深的愧疚离开了校长的职位。不可否认,在厦门校区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其片面强调廉政工程以及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农民拆迁问题,导致了工程建设进展缓慢,而教职工居住用地由于过于匆忙地进行校区建设而失去了与地方政府最佳的谈判时机。

当今天回首这段往事时,我想广大教师对其的抱怨尽管也有各自的道理,但是我们无法否认搬迁厦门对于华侨大学长期在泉州所碰到的教师引进的瓶颈将会随着厦门校区的日益完善而得到解决,老吴种下了一棵小树苗,后人将成为受益者。就在当年,所有老师不是一样与他憧憬着厦门的美好生活,而今天我们却无法原谅其过失,这或许有失偏颇,当我们站在厦门校区,对比着比我们晚建设的武汉理工(私立),我们的学生以及我们的老师都会感慨于我们的效率低下,我们的设计技不如人。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多的了解中国的建设体制,以及华大所处的艰难环境,我们就会谅解老吴,毕竟他也只是一个人,一个有着满腔热情,却无法摆脱有限的专业背景和无法深喑政治规则的知识分子。

我想说三件事

1 我好恨!时任泉州市委书记真taxxxx无耻!教科书式的S逼! 2据我所知,当时还不至于惊动胡总,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面解决华大厦门校区建设的争议:“建设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是对台工作的需要”,于是乎大家都没话说了......另外我想做一些补充:众所周知,厦门作为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珠海,汕头,后来又加了一个海南),在向南的带领下,曾一度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列,经济发展曾令其他沿海城市望其项背,但90年代末,尤其是近几年,厦门逐渐失去其经济特区的优势,逐渐被稍晚开放的沿海城市,上海,宁波,青岛,大连等赶超了,就连更后来起步的城市比如烟台,现在都比厦门发展的好。究其原因与厦门自身的产业结构有关,众所周知,厦门财政有一大部分是来至金融服务业,而其他沿海城市的发展是靠制造业支撑起来的,之前厦门不搞制造业是有他的苦衷,那就是厦门就在台湾对面,万一发生战事,制造业受到的创伤将是致命的,这也是整个福建重工业不发达的原因,以前厦门不敢搞,中央也不允许厦门搞。但是随着近年来两岸关系的缓和(虽然几度紧张,但大势基本已定),厦门也要发展制造业,厦门未来的蓝图是海湾制造型城市,但厦门要搞制造业,必须要有技术和人才支持,虽然厦门本地有厦门大学还有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什么的,但厦大文史经管固然强大,但其理工科根本无法支撑起未来厦门的发展,至于集美大学,理工学院在这里就不必说了,因此厦门也想学珠海,市政府出地盘,引进外地的学校,当然厦门也想把清华交大引过来,但人家愿意来吗?好不容易跟哈工大武汉理工切磋上了,哈工大是迟迟没来(华大与武汉理工学院(现在叫华侨大学理工学院什么的)之间的那块地就是为哈工大预留的),至于武汉理工,倒是来了,却耍了厦门一把,把一个三本派了过来。不说别人了,还是说说咱吧,虽然华大在学科建设上不怎么样,但咱们的理工科在福建省还是前三甲的,这也是厦门引进华大的原因吧(话又说过来,福建的工科在国内算是处于下游水平吧),但华大的工科又算不上是很强大,这也是现在华大被厦门忽视的原因吧。貌似也怪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还不够强大。记得郁达夫在其小说《沉沦》的最后写到“祖国啊祖国,你什么时候才强大起来啊......",我想说第三点 3吾与华大共命运!

大家看看这个(一位泉州市民当年在得知华大要搬迁厦门时写的)

今年暑期华侨大学非同寻常,校领导和一些主要负责人都在忙着搬迁的事,华大即将弃泉投厦,九月份正式启动厦门校区.泉州庙小终究容不下华侨大学这尊菩萨.回顾这几年的搬迁事件,当中的恩怨错综复杂.高校扩招,01年开始向市****要地扩展校园,当中情形一波三折,先是看中洛江双阳附近一千母地,后来有流传因风水问题和地形不是太好而作罢.转而向原校区周边要地,也就是那时开始和泉州执政当局开始了要地求发展的拉锯战以至于到后来撕破脸关系弄僵.让厦门市****捷足先登捡了个大便宜,厦门当局抛出的橄榄枝可谓香饽饽,白送两千母地,双方一拍即和,华大上告国务院侨办还不忘告泉州的状,理由是校区紧靠清源山景区没有发展余地,还有对外交通不便利,城市环境不佳引不来人才等等.消息公告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泉州当局着急了,主动对华大示好并以最快的速度把校区周边的367母山地腾出想留住华大,但是华大去意已决,九头牛都拉不回头,现在那367母地也成了蛮荒之地和半个垃圾场.迫以各方压力,当时的泉州市****还动员好几个在国内政坛有头有脸的重量级华侨到国务院说情,但最终还是无法挽回局面,当年开的华侨校董会也是各执一词,辩论激烈.细想一下,当年华侨大学刚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重点扶持大学名列,给的钱不少,厦门正是看中华大这笔钱可以免费为集美建设才如此器重华大的,要知道这笔钱有分几次给累积有近二十亿,如果投在城东的话,那现在的华大校园可是今非昔比啊!真是痛心啊!当时我们的执政当局脑袋瓜和别人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这两年来领导换届了,意识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又频繁造访华大目的也是想尽量多留一些院系在泉州,可现在是热脸去贴华大的冷屁股,华大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我们变得相当的被动.按照华大规划,理工科全走,那可是华大的精髓所在,所有的博士点全是理工类的,厦门方面精明到家了挖走的全是前沿学科,剩下的那些文科留在本部说实话没多大意义,华大在泉州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校本部早晚也会倾向厦门.加上民心所向,华大的许多老师现都忙着走关系想方设法调动到厦门,人心涣散对留校的文科类不利.说白了以后华大在泉州就剩一个壳而已.综观华大几年来和泉州方面的恩恩怨怨,终究随着搬迁脚步暂告一段落,不过华大的离去也将成为一些有识之士心中永远的痛,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事.一所尽管在国内排不上号的不入流的大学,九十年代流传的顺口溜,一流的校园环境,二流的师资力量,教出三流的大学生,但还是不否认华大是泉州地面上唯一的一所可以培养从本科到博士的完全大学,建一所这样的大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尽管我们也在建设未来的泉州大学甚至是海峡大学,但是其中的路程还相当遥远,说实话更多的泉州人更愿意看到华大和我们自己的泉州大学共同发展壮大,但这一切已经随着华大搬迁成了过眼云烟了.相比之下同样是国务院侨办直属的暨南大学,华大和之差距巨大,暨南大学有硕士点70多个,博士点40多个,在校留学生10670人,而华大才6个博士点,40多个硕士点,留学生2670多人,虽然暨南大学在珠海和深圳都有分校区,但人家只不过是赞助性质的办了个几千人规模的学院,校本部全部保留.并不是象华大这样抽血式的搬迁性质完全不同.话又说回来,曾几何时原本应该是悻悻相惜,携手共进的闽南地区慢慢地演变成厦门一支独大,得寸进尺地在兄弟城市间飞横跋扈,耀武扬威.数数厦门在闽南的种种劣迹可见一斑.恐怕很少人知道当年泉州大桥建成后所收的过桥费还支援过厦门的东渡港建设,厦门机场也是托泉州的福才建成的,当年泉州火车站好不容易有机会开通到北京的快运列车,厦门方面从中作梗硬是把线路抢走,任凭那些新买的空调列车在泉州城东的火车站风吹雨打走不了,而厦门方面则是用那些已经淘汰的绿皮火车跑北京.国家分配给泉州作为防洪堤建设的钱也曾被福州和厦门方面截留.还有原来扎根后渚港的中远货运集团移师厦门等.现如今,厦门又盯上了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的主意,一个发展总部经济的计划就把泉州最有名的几家民营企业总部抢到厦门安营扎寨.我们的海关隶属厦门关区无法大展拳脚.我们的机场不仅要自己花钱建设,还要受制于厦门方面和厦门航空,不让多开航线,不公平竞争使得原来有大小六七家航空公司做基地的晋江机场慢慢变成厦航一枝独大,使得我们的机场吃不饱也饿不死.试想一下让我们的机场发展了,厦门机场的客流量下降将影响到厦门在国内空港的竞争力,这是厦门方面所不愿看见的.仗着厦门是特区的旗号,有着国家的政策眷顾,厦门明摆着就是明争暗抢漳泉兄弟城市的家底,成了名副其实的强盗,十足的吸血鬼和寄生虫.厦门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泉州的基础之上.也怪我们国家的政策和体制,永远都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老百姓没有发言权,上级说了算造就了东西南北发展不均,百姓有苦难言,即使说了也是无病呻吟不痛不痒!种种说法说明我们的国家体制还不够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这是猴年马月的事了,咱老百姓只能是等待等待再等待!想拢想,做梦拢不倘!

第四篇: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工程记录

沈阳建筑大学(以下简称沈建大)新校区规划设计从2000年6月招标开始至2000年9月确定方案,始终吸引了建筑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仅是恰逢世纪之交的一场强者之争,而且从更深层次上激起了当代建筑师和规划师的思辨。不能不承认,沈建大新校区的建设是对新世纪大学模式探索的一种回应。新世纪的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新型的办学模式会给我们的校园规划设计带来哪些影响?大学城之路是否可行?新型式大学建立起来运营情况究竟如何?期间又发生了怎样的变更?在这里,还是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来关注沈建大新校区建设。对“生成和使用”过程的客观记录,将逐一解开人们心中的疑问,同时引发我们关于中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发展问题更深层次的思索。

一、背景概况

沈阳建筑大学(原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48年。历经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它面临着与许多老校相似的问题,如学科设置发生变化,规模扩大,要建新图书馆、体育中心和校舍等。面对这些问题,是就地发展还是另辟蹊径?实践证明,有限的基地已经不能从实质上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所以学校做出了建设新校区的决定。

经反复论证,新校区所选用地位于沈阳市浑河南岸的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为沈阳大学城规划用地的一部分。基地地势平坦,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长660米;交通条件比较好:南临沈抚铁路,东临张官河,西为开发区的规划次干道(此路上空将设有向北跨浑河,通往市中心的高架轻轨线);可达老校区的公交线路224路直抵新校区门口。从新老校区联系方面,老校区东院距离新校区用地较近,有利于土地置换过程中的过渡。

2001年8月16日,沈建大新校区建设正式破土动工。迄今为止,一期工程(教学单元、学生宿舍、运动区、室外景观场地及配套设施)已于2002年12月16日竣工,目前已有30万平方米的建筑投入使用,入住学生达1.1万人。预计全部工程将于2005年年底完成。

二、竞标方案

共有六家单位参加新校区方案的投标,它们分别是:德国GMP建筑设计公司(以下简称“GMP”)、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以下简称墨尔本大学)、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院和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新校区规划设计投标方案的评述在2001年第12期建筑学报中由陈伯超教授已做了详尽介绍,在此我们不再赘述。

从这次招投标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6个方案分别在不同层次和角度上,体现出各自对新世纪大学办学模式和现代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新的校园不仅是扩大校园空间,更在于改革目前的管理模式—使之更有利于后勤社会化,有利于设施设备的开放使用,有利于新教学运行机制的建立。其中以“中深”、GMP、墨尔本大学的方案表现较为突出。前二者均在设计中运用了模数化设计手法,功能分区明确,便于达到方案的整合性,并利于可持续性发展;所不同的是“中深”的方案基于资源共享的思路,将整个教学区统一于显性的80米×80米网格中,而GMP在保持院系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将整个校园的规则和变化统一于一种“隐性而非物化”的网格中,反映出了对发展、适应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其单体建筑设计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墨尔本大学则以城市设计的手法去设计校园,从什么是大学开始及对什么是沈阳的大学、进而什么是沈阳的建筑大学,逐一发问,他们提出校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谨慎对待扩展和密度问题,并尽可能保持与校园内自然因素的平衡;方案注重校园特性、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采用开放的交通模式。但很遗憾的是,后二者的方案由于经济上和技术上和中国国情、地情、校情存在着一定差距,而使得校方不得不忍痛割爱。其他三个方案(上海现代、沈建大、中国建筑研究院)虽然也在探索大学校园时代性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它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解决功能要求和追求构图与形式美上,虽然方案较为成熟,但似乎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对校园设计的影响方面略显薄弱。

三、中标方案

2002年9月,沈建大新校区规划方案招投标落下帷幕。经专家组评审,最终确定由深圳中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资深建筑师汤桦主持设计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该方案整体规划分区明确,主要由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三部分组成。教学区设计思路区别于传统的“院系独立设置”的做法,运用模数式设计原则,以80米×80米的网格为基本单元形成网格式平面,令各学院(系)相对独立又共处一楼,模糊、淡化了建筑个体概念,以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并实现教学设施的资源共享。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除地面交通外,以一长廊“横跨水域,飞架东西”、贯穿整个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成为校园规划的结构主干。这条全长为756.31米的“建艺长廊”不仅仅是一条通道,在靠近教学区的部分,它与教学楼的内部空间结合成一体,布置有教室和制图教室。长廊二层为室内空间,给师生在恶劣的天气里提供了一片“人造晴空”;三层露天,晴朗之时同学行走其中,可以充分享受到阳光、空气,环顾四周,开阔的水景使人心旷神怡。位于校区东北角的两座高层学生公寓,打破规划方案中普遍的水平线条,成为了校区的竖向视觉焦点,在那里新校区的风貌可尽收眼底。同时从城市设计角度来讲,高层也成为了一个地区的景观要素和构图中心。

谈及设计初衷,新校区规划总设计师汤桦说,考虑到沈阳6个月的漫长冬季,在设计这样的一座大学城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应与传统上分散的布局、院系独立设置的做法不同,希望把校园建筑设计成一种集约式的空间形态,这样学生进入到房子里就很温暖。这是他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另一方面,瞬间的灵感还来自于他对基地的初次印象,当时用地上惟一的参照物就是场地南部的沈抚铁路,还有铁轨上冒着浓烟的火车飞驰的动人场景;基地上农田强烈的“块、线”肌理,给场地带来某种方向性,加之长形的用地本身具有一种沿着东西向延展的趋势。于是他在设计时,试图在形式上建立一种与场地上的火车、铁轨、田埂的内在呼应关系,长廊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火车的“隐喻”,体现出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城市面貌,以及设计师对原有地貌的尊重。这种思想反映在形式上,构成了“点、线、体”系统—交通筒首先构成“点”的元素,再用“线”性的玻璃廊子把它们连接起来,最后将体块构成附加其上。每个体块就是一个功能空间(教研室,教室等)。这三种构成要素,实际上体现了三种密度的组合,“筒”被期望得尽量结实,像锚固的点;“线”则体现运动,希望尽可能通透,采用玻璃连廊;教室等“体块”按照功能要求开窗。

四、方案变更

教学区:设计初期,格网没有旋转45°。方案进行中,考虑到东北气候对南向的需要,旋转45°,可以平衡最不利的北面朝向,让房间都有阳光射入的可能。

实验区:起初认为它位于校园边界,是教学区边上L形体量的结构部分,采用不同于教学区的布局模式,后来为了加快建造速度,就采用与教学区相同的形式作法。

博物馆:起初规划任务书并没有要求,是项目进行过程中添加的项目,因此设计的想法就直接让它游离于原规划体系之外,处理较为个性化,使之成为整个校园肌理中的特定景观。经过反复论证,位置定于中心景观轴一侧,临近水面。同时紧邻教学区,方便联系。

学生生活区:起初是自由的村落式布局,希望恢复原有村落的肌理,也希望在教学区的特定教学功能完成后,学生在生活区能够获得轻松自由的生活氛围,就像在一个缩小的城市中活动一样。后由于朝向以及功能问题放弃。其主要问题是:原来的布局方式难以避免出现东西朝向的房间;另外,村落式的规划布局尺度较小,较为分散,管理不便。

. 图:实施方案总平面图

图:校园局部透视 项目合作

该工程的施工图配套是由东北设计院(教学区)和沈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学生生活区)来共同完成,总体上保证了构造做法符合当地冬季寒冷期过长的实际情况。主要的技术处理紧紧围绕在“保温防寒,减少能耗”的重心上,比如考虑到“长廊及其首层教室和教学楼以及核心筒的玻璃窗面积大,大面积玻璃窗对于北方寒冷的气候耗能较高”的问题,技术上采用了中空玻璃、苯板和保温性能比较好的塑钢窗;“教学楼墙面饰带原设计为钢板,考虑到会造成锈蚀污染,所以经协商使用氟碳铝板”等。

施工方面,教学区的网络式模数化的布局理论上可以满足快速施工建造的需要,而实际施工过程中,设计者很遗憾地发现:由于国内缺少工厂统一大规模预制标准化构件的前提,施工采用现浇方式,这种想象中的效率没能实现。

五、景观规划设计

新校区景观设计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完成。整体设计体现了设计师对已有规划及现有场地的认知,着重表现在对已有规划中建筑、场地等元素的提炼与概括上。

绿荫掩映下,延绵的缓丘、隐约可见的铁艺栏杆在保持了校园的私密和安全性的同时,向城市展现了亲切友好的姿态,表达出新世纪开放式教育的理念。在校区内部,建筑、道路、植物、水体等一系列元素在一种网格秩序的控制下,共同创造了校园空间的肌理。始于西北、止于东南部体育中心的大片完整的理性化水面,和从东北到西南的一条稻花飘香的绿线共同组成一个景观的“十”字形结构。它是校园最主要的视线通廊和景观绿带,将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组合在一起,又分隔开来。配合着步行系统,“十”字形景观带被营造成为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世外桃源”。在这里,绿树掩映,水波荡漾,同学们或低声吟读,或促膝长谈。在炎炎夏日,人们通过栈桥能近距离接触到水,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冬日,水面结成冰场,又成为了学生的休闲娱乐之所,其乐融融。横跨东西的“建艺长廊”为欣赏开阔的水面提供了完美的空间视角。高40米的太阳能生态钟,跃出水面,向人诉说着沈建大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区建筑首尾相连,围合成九个相对封闭的院落空间。院落中的“九宫格”广场是对建筑群空间的结构抽象。作为一个空间场所,也是标志性的实体,从行为和视觉上对整个庭院产生了强有力的控制作用。

六、文脉延续

目前的快速建造,常常带给我们一个问题:新校区建设即便做得再好也会缺乏一种历史感—精致下无法传达历史的优雅气质。我们不禁感慨欧美的名校中,历史使建筑本身散发出那种令人感动的人文气息。

新校区建设时,校方和设计师同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极力塑造一个高文化环境的同时,有意识地创造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构实体,从而引发师生的历史认同感,并赋予新校区以人文精神。设计者保留了许多老校区的符号,众多承载着师生记忆的东西,被应用到各个设计细节中,如老校门、斗拱、壁画、地砖、碾子、课表板;另外,老校区的旧砖、桌椅也被“移师新区”。学生生活区长廊入口的铁石广场上,一组名为“滚滚向前”的群雕格外引人注意,设计者围绕来老校区的铁碾子做文章,将老校区建设时的历史场景重新展现在师生面前。场景设计中共有十几个学生在拉磙子,人物塑像会在每届学生毕业时增加一个,直至把它完成。毕业生对此很有感情,已成为学校留影纪念的必经之处。大门部位的路牙石,是拆下的沈阳城市道路的路边石,它们是当年完全以手工制成的剁斧石,收回它们并用于地面铺装,同时也是对城市历史的记忆。景观设计中恢复了该场地中的原有稻田,体现出对原有地貌的保护。

七、调研实录

正当我们对封闭型校园的幽闭、构成型校园的僵硬和功能型校园的平庸发出无限感慨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沈建大、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郑州大学、广州大学城等富有特色和创新意识的校园规划设计,它们针对面向21世纪的开放、多层次、教学互动的教育模式,以崭新的大学校园规划理念做出自己的探索。目前,沈建大新校区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对它的评论和关注也正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设计阶段转为使用阶段,人们更加关注着这些设计中新的探索和尝试是否真的行之有效。

为此,本杂志对沈建大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中,我们采用直接观察法、晤谈法,主要是采访了当初的评审组专家、专业教师,并随机采访了一些在校学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新校区建设阐述了各自的看法。 1.大学城建设

2000年8月,全国第一所大学城—东方大学城投入使用,一个全新的事物在非常短的时间中,迅速地发酵、催熟,直至形成大学城建设的热潮,各地大学城项目纷纷上马。但是建设大学城应该具备哪些条件?除了积极的意义,同时我们不得不接受:城市中心高校纷纷外迁,入驻大学城,造成城市中心区绿地率下降,容积率增大,从而带来了城市活力降低的现实。与此同时,随着校园规模的扩大化,动辄几千亩地的大学城建设使得“城市孤岛现象”愈发明显。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规划专家评论会上,马国馨院士也曾经谈及这个问题,“大规模的校园建设,自成一体,城市不方便,学校也不方便。目前,在保持校园内部的人车分流方面的主要做法是:外面一环形机动车道,里面是步行系统,比较下来机动车道路密度不够绕行很多,对于消防、供应等使用都很不方便”。

所以,大学城应该具有良好的城市尺度,虽然校园相对的独立性对城市造成的割裂是无可避免的,但在设计时应当尽量保持城市总体格局的完整性,真正建成开放型的、资源共享的大学园区。

采访中,师生普遍认为:在当前大学城热潮中,有些地区的大学城选址远离大城市,不仅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而且通讯设施落后,更重要的是它们不能提供大城市应该提供的大学发展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因此这些地方并不适合建大学城。针对目前的沈阳浑南大学城,较为遗憾的就是:大学城的气氛没有营造好,没有一个完备的外部设施环境,故吸引入驻的学校较少,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并没有实现。还有教师提出,大学城内的成员似乎应该不单单通过内部的整合达成统一的系统,还应当注重形成与周边社区持续地进行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充分交换,其运作模式应更像一个城镇。当然这将会是一个长期运作的过程。

综上,一个成熟的大学城首先应该有宏观的管理机构来进行整合,这样才能确保其够积极面对建设中的各种不可预见性干扰因素。其中“城主”的作用不可或缺,它需要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构筑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环境,来吸引大学入驻,其中包括良好的道路交通系统、管网设施、公共的学生宿舍、图书馆和教工宿舍、中小学、商场超市等等。这样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建设,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资源共享。 2.总体布局

高校校园的规划模式总是与其所处社会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以及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相适应,它从13世纪的封闭型校园模式开始,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后的“功能分区型”、19世纪以后美国为代表的“自然交往型”,直至20世纪规划模式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网络型、智能型、网格型、传统型、组团型等众多类型均有所体现。高校规划模式的选择一定要因地制宜。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采访中,陈伯超教授、鲍继峰教授以及部分专业教师就沈建大新校区网格型规划模式的优缺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伯超教授认为,“传统手法由于院系相互独立,减少了学科间的交流,而教学区网格式布局,淡化了个体性,将教学区整合为一个大的学习单元,促进了同学们在行进中的相互交流,更加接近了现代大学的办学方向,是对新世纪大学模式的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鲍继峰教授认为,“校园规划应该和学校今后的教学发展密切相关。现代教学网络化设计思想对推行真正的学分制发展很有利,减轻了学生课间的„奔波之苦‟,利于选课”。

在讨论中,有教师谈到网格型教学区优越性还表现在:其可以充分适应学校院系机制的转化和教学规模的变动。现在的办学模式需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规划模式一定要做到灵活多变。一定时期内有的专业要求扩大,有的要缩小,比如建筑系由1万平方米扩大到1.5万平方米,机械系由1万平方米缩小到4000~5000平方米,对此网格式格局就可以毫无痕迹的做到。另外,模数化设计可以满足快速施工的需要,也便于今后的弹性发展。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经调研结果显示,网格型布局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1)外部交通室内化 相应交通面积增多,有效使用面积系数降低。

(2)教学区楼内交通识别性差,对新生来说需要靠地图来进行定位,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同学的活动范围。今后可能需要在二次设计时,利用廊子自身不同的色调、内部装修、细部处理来增加识别性,并应尊重各学院的个性化设计。

(3)室内联系不便,本应四通八达的网络XX通在局部位置,由于双向采光的阶梯教室大空间的出现,而变得不畅通,造成绕行现象。

(4)网格型平面形成的内置化、均质院落存在一定的通风问题,师生反映尽管一层南北向架空,但是夏季里庭院内仍温度较高,所以在今后的设计中,底层架空高度和院落进深需要经过严格地量化计算。

(5)功能分区,目前看来新校区规划分区很明确,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三部分划分得较为严格,虽然从功能上讲,结构清晰、便于管理,但同时给学生们带来一个问题—各区间距较远,通行的时间较长,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略有不便。如规划中,食堂、超市是在生活区内集中布置,由于教学区和生活区距离较远,师生很难在课间操的时间加以利用。试想功能单元适当分散开来,可能方案会表现得更加人性化。

3.校园交通

校园交通系统是校园空间的骨架,它不仅承担了人流、车流的组织、疏通的责任,而且起到辅助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交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规划的优劣。

[校门]

校园规划设计有四个入口,分别在浑南主干道上(位置适中,与景观水面、体育中心同轴),另外三个设于新校区用地东西两侧的规划次级道路上,分别服务于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目前处于建设初期,学校只在教学区长廊开口处设置一个校门,位置偏向西侧教学区,离学生生活区较远。调研中,学生普遍反映:高层学生公寓处的校门应该开放,以方便同学轻松到达224公交车站,使路径更加便捷。

[道路]

新校区规划的室外交通受规划思路的影响,有其特殊性:由于整个教学区是个大网格,交通室内化造成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内部道路体系,外环环路把整个教学区环起来,最后与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相连,成为各功能之间的联系纽带。长廊成为教学区到学生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的惟一元素。

在沈建大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道路系统目前使用状况良好,12米宽的环形干道平时并不拥挤,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流量较小。长廊利用率较高,人流通行量大于地面交通,宽度适宜,尚不拥挤。只是在高峰期(学生上下课、就餐前后)时略显拥挤。同时也发现两个问题:第一是自入口到学生高层公寓段环路人车混行现象严重。主要是由于单个校园出入口造成了环路人车流量分布不均。入口至高层学生公寓段是从校门到办公区再到生活区的必经之路,人流、车流非常集中,存在不安全隐患。但随着今后高层公寓附近的入口开放,估计情况会有所好转;第二是环路方向感较弱,另外,因为一些必要的设施而有较多转折,在可达性方面尚存在问题。但总体来说,尚不影响校园几个大的功能区的正常使用。

[长廊]

是教学区和生活区主要的交通联系。由于功能分区的明确划分,长廊承担了来自教学区的大量人流,功不可没。从存在的意义上来看,这条号称“亚洲第一”的长廊功能性更为显著,它为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遮风挡雨,其次才是其标志意义。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同学们通过长廊到达教室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这与他们认为理想的10分钟步行时间相比,有52.8%的同学表示还可以接受,也有5.7%的同学表示“在20分钟以下,没问题”。长廊宽8米,长756.31米,内设置座椅、提供网络插口、展览空间,供学习、交流之用。实践证明8米的廊宽,空间并无浪费,只是内置功能有待进一步整合。在采访中,同学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局部空间的收放,以提供停留空间的设想,比如增添一些小型表演的场所等。也许你会疑问,长时间步行会不会有视觉枯燥感。经调查者亲身体验,人行走其中,长廊南向有开阔的视野:远处的学生宿舍区塔楼高耸,运动场上同学们虎跃龙腾,中央水带微波粼粼,近处有九宫格庭院的动态风景,能够让人在观赏间忘记行走的疲劳。但也有同学提出:人为规定的行走路线是否不太人性化;把设计者的意愿强加在了同学身上,有些人并不愿意走那么远的路到食堂,或者觉得“生活质量下降”,使他们因为没有其他的选择,而感觉心理不太舒服。

[停车空间]

在沈建大,主要体现在停车空间的位置规划方面。目前学校规模不大,长廊尽头就在学生宿舍边上,自行车使用并不普遍。现在教师停车后进入教学楼大概需要7分钟,最远10分钟,这个距离相对较远,似乎设计时应该在教学区500米范围内设置一个停车场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在校门附近也应该增设自行车停车场,解决校门到宿舍间距离遥远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便。

4.生活、运动设施

运动设施

目前,学校内足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篮球场均已建成,游泳馆和风雨操场正在建设中,基本体育运动设施较完备,基本可以满足使用。在实地调研中,调查者发现了由于校内车行量较小,在傍晚时分,常有同学在环路上从事小型体育运动,如打羽毛球、排球、五人足球等。交谈中,同学们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运动场所布置得过于集中,认为应该分散设置。特别是在学生生活区应该布置零散的活动场地。

生活设施

规划中,设计者在靠近学生宿舍区的长廊端口处,结合长廊首层设计了一条室内商业街,其中功能齐全,小商品琳琅满目。目前,同学反应良好,认为日常生活需求基本可以在校内解决。

在住宿条件方面

学生生活区有后勤集团统一管理,秩序井然。住宿标准,本科男生4~6人一间,研究生2~3人一间,博士和留学生1人一间。高层学生公寓配有中央空调。同学们普遍反映,住宿条件令人满意,同时表达出对宿舍内公共活动室的需求,研究生希望宿舍楼内配备自修室,便于研修。

5.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作为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丰富着学生的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面对的人群是特定年龄阶段的、从事高层次学习和研究的高素质人才。故校园景观设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用者的年龄、职业、生活背景、个人喜好等都是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面对当今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和以往相比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应该更加关注新时代学生群体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警惕由于建造周期有限,而造成校园规划追求速成的大效果的倾向。景观不应该是用来展示和炫耀的“橱窗”,而应充分体现无微不至的关怀。

沈建大新校区景观设计采用自相似性的手法,延续原有规划网格秩序,采用几何构图的处理手法。采访时师生普遍反映:对于工科院校来说,纯几何构图式的景观有点过于理性,虽与建筑协调性强,但是缺少人情味,似乎柔性化的处理少了些。绿化配置,缺少层次感,应该考虑有不同种类(色彩、高低、花期)的树种和遮阳设施的设计。树木的栽种方式,也由几何引线定位,似乎太过机械,流于形式。目前无树阴的大面积铺装在烈日下让人望而却步;第二,由于人主要在长廊中通行,地面交通人流量很少,中央景观带似乎只是长廊行进中的一种动态风景,实际利用率不高。师生对稻田景观的创意表示基本满意,认为稻田有三种含义:一是延续当地文脉;二是较种植草皮更具有经济效益;三是水稻一年四季的景观很不同,是一种动态的景观,具有趣味性。另外荞麦景观效果不错,仅是在管理方面尚存在问题,比如蚊虫、气味等,有待进一步解决。

庭院

教学区建筑首尾相连,围合成九个相对封闭的院落空间。建筑首层局部架空,形成四条时断时续的带形院落空间。在九个形状界面极为相似的院落空间中,设计者保持了庭院基本结构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原有秩序感,通过两条步行路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沿建筑而行,贯穿各庭院,强化了庭院的方向感也将各庭院紧密联系在一起。步行路成为各庭院的骨架,每个庭院由三部分组成:“九宫格”广场、步行道、下沉广场。九宫格是对建筑群空间的结构抽象。采访中师生反映:目前的景观设计似乎停留在形式上,庭院较适合观赏,不适合停驻。

分析原因,鲍继峰教授认为,“教学区是网格化布局,绿化也追求几何构图,感觉上直来直去,缺少停留的空间。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庭院设计应以如何留住人,如何吸引人为主要目的。设计师应该营造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几种不同的活动空间,为同学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人的行为心理常希望自己坐在一个背后有依靠或者有树木遮挡的地方。目前座椅的位置和布置方式不太人性化”。另一方面,陈伯超教授提出“在网格化教学单元围合出的均质空间里,庭院应该突现个性化设计”的观点,“它们应该反映出不同的专业性质,比如给排水专业的庭院,铺地可采用管道图案;工民建专业的庭院,可以采用受力的裂纹之类的纹案;机械专业的庭院则可能采用齿轮的铺底图案。雕塑也是如此,应反映专业特点,走在庭院内能够直接感受到这是到了什么馆”。

节点

老校门门柱的形体带有汉阙的传统符号,曾经与老校区的主楼一同作为老校区的象征。它记载着沈建大的历史,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昔日记忆。新校区建设时期,老校门的四座门柱也迁移至此,成为新校区景观之一。珍藏四座门柱,体现了沈建大追求文脉的意识。采访中,师生们对此做法表示认可,表示学校需要历史,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的校园文化。另外提出:老校门作为景观,目前没有观赏区域,其前广场较为局促,似乎放在博物馆广场上更为适宜。

八、调研问卷及分析

为了使成果更进一步具有普遍性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面向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郑州大学新校区的学生发出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共210份,收回率95.4%,调查问卷涵盖了六方面的内容:大学城建设相关问题、校园的总体布局、校园的道路交通状况、学习空间使用情况、学生生活环境状况、校园人文精神建设。

其调研结果有时出乎意料,但亦感受益匪浅,统计数据表明: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高等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和高校使用者真实需求的理解上尚有一定的偏差。我们需要及时地掌握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使设计更加人性化。

1.大学城建设相关问题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大学城选址是重中之重。调查问卷结果已经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1)对城市区位的调查

35%的学生表示由于新校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不能经常利用城市中心的文化资源,但还可以安排一些特定时间集中去;31%的同学则抱怨由于交通不便,根本无法利用;26%的学生认为虽然路途遥远,但交通尚方便,如果必要,可以实现;8%的同学则表示学校提供的资源已经足够,无需另寻途径。调查中发现,研究生和博士生对于城市中心文化资源共享的需求较为突出。

(2)对学生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的调查

较之以前,新校区普遍处于市郊,偏离城市中心。这对同学的出行时交通工具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调查中71%的学生出行主要靠学校附近的公交系统;11%的学生使用自行车;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4%的学生会选择出租车作为出行工具;另外14%的同学表示不能确定。

(3)对学生去城市中心周期次数的调查

42%的学生表示2周会去一次市中心;28%的学生1个月去一次;22%的同学1周可以去一次;而3天左右可以去一次的同学只有8%。

调查结果说明:选址的优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校园与城市的交通联系、师生的生活质量以及对城市资源的高效使用。

2.校园的总体布局

(1)对校园功能分区评价的调查

在关于校园布局评价的调查中,功能分区是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语。功能分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效率和品质。在对现有校园功能分区的评价的调查中,仅有11.9%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功能分区明确,非常合理。另外,88.1%的同学都或多或少地提出该校功能分区存在问题。在这些人中,认为生活区与教学区距离过远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6.7%;认为功能太整合,没有关注零散的交往和运动场地的占26.8%;而认为功能太过单纯,缺少各功能间渗透和融合的学生占14.6%。

(2)对理想中校园生活模式的调查

45.7%的学生对功能分区型校园情有独钟;

34.3%的学生向往“书院式”校园布局(以院系为单位,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等集中在一起,方便易达)。调查中也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理想中的校园模式,例如:①“告别纯粹的功能分区,主要功能适当的分散”;②“向居住区规划学习,使人口规模、基础设施按一定服务半径来分配”;③“相似性质院系按照组团布局,教学生活试验形成小的生活单元,再环绕一个大的景观绿地或者开放交流空间布置”等。这些建议可以作为今后规划设计的参考。

3.校园的道路交通状况

(1)对所在校园交通结构的评价调查 如图显示,37.1%的同学表示自己所在校园的道路方向感明确;29.5%持相反的态度,认为交通混乱,方向感较差;22.0%的同学认为校园交通可达性强;还有11.4%的同学表示学校交通真正实现了“人车分流”。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认为方向感是校园交通的首需解决的问题。其次是“交通便捷,利用方便,已实现道路的高使用率”。

(2)对校园中理想道路宽度的调查

虽然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一个学校的主干道的宽度应该多少,实际道路宽度应根据学校的规模、人流量、车流量的大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我们在调研中还是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以期对今后的设计有实践性的参考价值,统计结果如下:

主干道:10~15米;次干道:6米左右;人行道:1.5~2.5米。

(3)对所在校园自行车停放状况的调查

目前学生的校内交通工具还是以自行车为主,故自行车的停放问题依然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校园环境整齐化。调查问卷中显示出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停车场的位置、数量。53.8%的学生提出学校有组织停车,收效良好,但是数量不能满足要求;35.2%的同学认为,有组织停车,数量能够满足使用;还有11%的学生反映校内无组织停车,秩序混乱,有待改善。存在自行车停放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学生公寓区、教学区、运动区、实验区。

另外,中国城市快速发展阶段,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巨大的环境和空间尺度,往往超出了使用者合理的步行范围。调查者中有76.4%提出学校应该配备校园巴士,以提高通行效率,加强各功能区的交通联系。

4.学习空间的使用状况

(1)对学生自修地点的调查

学生自修地点的使用频率由高向低依次为:图书馆、专门教室、宿舍。学生对自修教室数量较大的需求与目前校园提供的有限数量间有很大的差距。

(2)对学生生活区到教学实验区合理通行时间的调查

人性化的校园设计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根据学生的行为规律,尽量减少无效路程,提高交通效率。对于宿舍和教学单元的通行时间,50%的同学认为10分钟较为合理;33%的同学认为是15分钟,还有14%的学生认为20分钟以下可以忍受。

5.关于生活环境的调查

(1)运动娱乐设施

数量和多样化的需求仍是学生讨论的焦点问题,50.9%的学生认为学校运动设施不够,不能满足高峰期的使用;37.6%的同学认为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只有11.5%的同学认为情况令人满意。

在关于体育设施多样性的调查中,71.7%的同学认为功能太过单一。需要增加网球场、游泳馆等设施。

对于体育运动场地的布置,63.2%的同学认为应该分散、灵活布置。尤其是在学生生活区有零散场地的布置,便于同学就近使用。

(2)理想的住宿条件 关于理想的住宿人数的调查:

58.1%的同学认为4人一间较为合理;28%的同学认为应该2人一间;7%的同学同意3人;4.6%的同学认为应该是6人。还有2.3%的学生认为1人。理想的朝向为南向、北向。

关于卫生间位置要求的调查:69.4%的学生认为卫生间应该内置,另有30.6%的同学提出卫生间应该分层统一设置。其中存在性别差异特征,女生对环境卫生更为关注,普遍认为卫生间应该内置;男生则有一部分人认为分层统一设置,更卫生、更便于管理。

配套功能的需求调查:

6.校园人文精神建设

(1)关于校园建筑风格的调查

19%的同学认为所在校园建筑风格和谐统一,34%的学生认为校园具有现代感;而32%的同学认为太过理性,缺少人文气息,15%的同学提出新校区过于呆板和单调。这体现了学生多元化的心理需求和对新环境的认知程度的差异。同时,意见反馈中有同学反映出大学校园趋同化的问题。

(2)关于校园中标志性建筑的调查 同学们心目中标志性建筑依次是:图书馆、教学楼、博物馆、体育馆。

(3)关于建筑色彩的调查

无论从采访还是调查问卷方面,同学普遍认为教育建筑具备自身特点,应该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典雅、素净、端庄的色彩应该是主色调。可以适当的点缀活跃的色彩,以活跃气氛。

(4)关于理想中的人文环境的调查

同学在选择理想中的校园人文环境时,按照要求程度从第一位到第四位依次是:①有展览、演讲、交流的场所;②校内有古树、传统意味的庭院空间;③具有历史积淀和表现艺术家情感的雕塑;④年代久远的校园建筑。

(5)关于休息座椅的调查 调查中,有77.1%的同学反映:校园内供人休息的座椅较少,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数目及位置都缺乏人性化考虑。

(6)关于几何式景观绿化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64.1%的同学认为几何化的景观绿化形式可以接受。另外,32.9%的同学表示纯几何构图式景观化设计太过理性,抹杀了浪漫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反馈意见里,同学们提出目前校园景观绿化缺少层次和种类上的变化,在今后的设计中应该引起注意。

(7)对于校园中心引进水面景观的调查

64.8%的同学认为学校需要水环境景观设计,它可以令校园充满活力,增加空间层次感。有24.3%的同学提出引进水域维护较难、费用较高的问题;调查中,另有同学对“校园中心区域设置大面积水域,会增加无效路径”的问题提出质疑。同时,规划中引进水面一定要注意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避免大面积开挖造成的浪费。

结果表明,学生渴望交流,向往开放、自由、富有文化气质的校园环境。但是这在快速建设的校园,场所感和环境精神的建立很难一蹴而就,它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究竟如何在“物化”的建筑环境中渗入精神的内涵,这一点需要引发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更深层次的思考。

调查已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对中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发展问题的思索和讨论仍将继续下去。这里我们并不旨于评判孰是孰非,因为任何一个方案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它受到太多的因素的影响。每个方案作为一种对现代大学规划模式的探索,均有其参考和借鉴价值,我们应该综合地评价它,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希望寄予未来,我们期望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诞生。

第五篇: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校史校情(模版)

Lorraine 重点信息:

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是一所拥有95年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009年河海大学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之后成为第四所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 中文名: 河海大学 外文名: Hohai University 简称: HHU 校训: 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创办时间: 1915年 类别: 全国重点大学 现任校长: 徐辉

知名校友: 汪胡桢,须恺,张闻天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

学校简介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95年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58 年至2000年间隶属水利部管理,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以及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近年来,以科技部批准成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先后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院校和《教育部、江苏省共建河海大学 协议》为标志,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北麓,并在常州市、南京市江宁区设有校区,总占地面积2301.96亩。1986年在江苏省常州市设立分校,后改为校区;2001年9月正式启用新建的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校园建设及教学、生活设 施更趋现代化。本科学生主要集中在位于江宁的新校区。

河海大学下设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及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等专业院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博士点,124个硕士点,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及工商管理硕士 (MBA)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48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较多,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目前,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38702名,其中研 究生10704名,本科生18455名。

河海大学现有教职工3245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名,长江学者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38名;博士生导师274名, 有12名院士受聘担任学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1 / 9

Lorraine 2008年,学校承接的科研经费达3.74亿元。“十五”以来,学校承接的科研项目质量不断提高,承担了一批国家层面重点、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重 大工程科研项目。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3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94项。 河海大学有着优良的育人传统。近十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05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生教育规模快 速发展,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已建成具有水利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基地。 河海大学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校,已为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千名博士、硕士与学士, 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

河海大学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1985年70周年校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5年80周年校庆,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 “面向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水利教育事业”,李鹏、李岚清、钱正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学校题词;2005年90周年校庆,温家宝总理视察学校并作重要讲话,以“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对学校寄予了殷切期望。

河海大学现任校长为徐辉教授,党委书记为朱拓教授。

河海大学下设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及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等专业院系。

河海大学没有附属高中,初中及小学,但有河海大学幼儿园,在西康路河海大厦对面。

学校共18个院(系),50个本科专业,38个博士点,124个硕士点,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在世界水利水电工程方面仅次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育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河海大学现有教职工3250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教学名师3名,国家级教学团队2 个;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23名;博士生导师239名,有12名院士受聘担任学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研究机构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 9

Lorraine 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常州校区

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授权可以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和自行审定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教育部首批实行“长江学者资助计划”可以设立特聘教授的高校之一。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于1986年建立,地处江苏省苏锡常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位于国家级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436亩。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和人文社科部、数理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四个公共课教学部,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14个本科专业,具有机械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材料加工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培养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等5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现有教职工54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10多人。在校学生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5500多人,研究生330多人。

常州校区根据河海大学的整体目标要求进行学科建设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河海大学的办学规格和要求办学,以发展机械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重点,并与校本部一起加快发展信息类学科专业,择优加强管理类学科专业。同时,坚持“立足苏南,面向长三角”的办学定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注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常州校区始终坚持本科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以“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元结合”的培养模式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优化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实施“3+1”学制,探索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改项目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硕果累累,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其中“e龙队”多次代表中国出征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并取得骄人成绩,学生在2006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江苏高校唯一的一等奖。校区积极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各项工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育人环境不断改善,为河海大学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成效明显,学生在各级各类英语竞赛中成绩突出,学生考研升学率持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且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常州校区从学风、教风、机关作风建设入手,积极推动党建、“三个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人文河海,建设和谐校园。以“好班子”建设、学习型支部创建、学生党员先进性进社区等为代表的党建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校区领导班子被评为常州市“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氛围浓厚,获“江苏普

3 / 9

Lorraine 通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水利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2006年常州校区办学20周年庆典为新的起点,常州校区迎来了新世纪发展历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展望未来,常州校区将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地方为切入点,以建设机械学科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学科地位,为实现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传统与文化

校训

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校歌:水之子

学校历史

* 1915年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1924年 与国立东南大学的工科合并为河海工科大学

* 1927年 并入第四中山大学

* 1928年 国立中央大学水利系

* 1949年 国立南京大学水利系

* 1952年 南京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的水利系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

* 1985年 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

1915年,在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张謇和一批水利专家创立了专门治水的高等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为 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河海大学的前身。由黄炎培任河海专门学校筹备主任,许肇南任第一任校长,由被中国水利界公认是理论和实践上贡献最大的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任学校教务主任。

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茅以升任首届校长。

1927年6月并入第四中山大学。

1928年2月成为江苏大学工学院土木系。

1928年5月成为中央大学土木系水利组。

1937年6月成为中央大学水利系。

1949年5月成为南京大学水利系。

1952年由南京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 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

1953年吸收厦门大学土木系水利技术建筑专修科,山东农学院农田 水利系和淮河水利学校水利工程转科班。

1955年吸收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水道海港系。

4 / 9

Lorraine 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95年河海大学80周年 校庆时,江泽民、李鹏、李岚清、钱正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学校题词,对学校 的事业发展予以肯定、寄予厚望。

1996年河海大学进入“211”,2009年进入“小985”,常州校区2002年成立研究生院。

2005年10月23日,学校90周年大庆,温家宝总理视察河海大学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献身,求实,负责”六字要求。

2009年11月24日,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河海大学隆重举 行。“教育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达成了五点意见。一是共建旨在促进河海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改革、建设与发展 的步伐,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在水利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更好地为国家和江苏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通 过共建,促使河海大学发挥长期形成的学科综合优势,在服务全国的同时,重点参与和服务江苏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为提高江苏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办 学效益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三是教育部在保证河海大学事业经费拨款正常增长的基础上,给予河海大学“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专项经费和政策支 持,并积极倡导和支持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加大为江苏省提供优质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力度。四是江苏省将河海大学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列入国 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项目,省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支持,具体数额视项目情况研究确定。同时,鼓励学校面向江苏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争取省科 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和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的支持。五是建立共建的协商议事机制。为确保本协议的实施,由教育部和江苏省有关部门适时就有关问题进行研讨协 商,检查督促共建事项的落实。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朱 拓

校长

党委副书记

郑大俊

副校长

鞠 平

党委副书记

陈德奎

副校长

吴 远

副校长

朱跃龙

党委副书记

王济干

副校长

唐洪武

副校长

李乃富

副校长

徐卫亚

(江宁校区)

江宁校区管委会主任兼党工委书记

江宁校区管委会副主任

江宁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党工委副书记、党 政办主任

江宁校区管委会保卫办公室主任(兼)

江宁校区管委会后勤办公室主任(兼)

江宁校区管委会信息办公室主任 (兼)

江宁校区管委会宣传办公室主任(兼)

任旭华

隋寿义

丁寿祥 彭 隆 吴青山 梁正和 王如高

5 / 9

Lorraine 江宁校区管委会财务办公室主任(兼)

(常州校区)

吴继敏

校区党委书记 周建方

校区管委会主任 彭

校区管委会副主任

潘洪林

校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丹平

校区管委会副主任

一、党委书记吴继敏同志:

周语明

主持常州校区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干部、人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工作。 分管组织人事部。 联系物联网工程学院

二、管委会主任周建方同志:

主持常州校区行政全面工作;负责科技、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国际合作、发展规划、财务、资产管理方面工作。

分管科技与国际合作部、财务部、资产管理部。 联系机电工程学院。

三、管委会副主任彭雷同志: 负责后勤、保卫、体育方面工作。

分管党办、管委会办、保卫办、后勤管理部、后勤集团。

四、党委副书记潘洪林同志:

负责宣传、统战、纪律检查、监察、审计、学生、群团方面工作。

分管宣传部(含党校)、统战部、纪检审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团委、工会(含离退休办公室)。 联系企业管理学院。

五、管委会副主任刘丹平同志:

负责本科教育、成人教育、实验室建设、信息化、图书馆方面工作。 分管教务部、成人教育部、信息中心、图书馆。 联系公共课党总支。

6 / 9

Lorraine 吴继敏任常州校区党委委员、书记; 周建方任常州校区管委会主任;

彭 雷任常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党委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保卫办公室主任; 潘洪林任常州校区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刘丹平任常州校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王炎灿任常州校区党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兼校人事处副处长; 康宏强任常州校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兼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江 冰任常州校区教务部部长兼校教务处副处长;

蔡 新任常州校区科技与国际合作部部长兼校科技处副处长; 宋利民任常州校区学生工作部部长兼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秦进东任常州校区资产管理部部长兼校国有资产处副处长; 李德生任常州校区财务部部长兼校财务处副处长;

胡 钢任常州校区图书馆馆长、信息中心主任兼校图书馆副馆长; 吴震岱任常州校区工会主席兼机关党委书记; 朱天宇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杨春伟任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范新南任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 陈学忠任物联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吴凤平任企业管理学院院长; 田晶华任企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蒋建平任常州校区公共课教学部党总支书记。

任旭华任江宁校区管委会主任兼党工委书记。

以上同志均为正处职;其中提拔的同志试用期一年,其他同志任期三年,原任职务自然免除。

吴 凯、曹 翀任常州校区党委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保卫办公室副主任; 吕红征任常州校区组织人事部副部长;

7 / 9

Lorraine 蒋建宏任常州校区纪委副书记兼纪委办公室主任; 梁缙英任常州校区纪检员、机关党委副书记; 王 萍任常州校区教务部副部长;

沈金荣任常州校区科技与国际合作部副部长; 朱倬然任常州校区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高洪娟任常州校区团委书记兼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孟 颂任常州校区资产管理部副部长; 陆劲松任常州校区后勤管理部部长;

汤黎光任常州校区图书馆副馆长、信息中心副主任; 李德明任常州校区成人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主任; 李 云任常州校区后勤直属党支部书记; 孙彦歆任常州校区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 赵占西、卞新高任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倪福生任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兼职); 乔 熙任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朱昌平、李庆武任物联网工程学院副院长; 董涌波任物联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梁 伟、王普查任企业管理学院副院长; 胡井军任企业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纪玲妹任常州校区人文社科部主任; 何春元任常州校区数理教学部主任;

周自强任常州校区外语教学部主任(正处级); 沈丽英任常州校区体育教学部主任。

隋寿义任江宁校区管委会副主任;

丁寿祥任江宁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党工委副书记、党政办公室主任;周语明任江宁校区财务办公室主任(兼);

8 / 9

Lorraine 王如高任江宁校区宣传办公室主任(兼); 梁正和任江宁校区信息办公室主任(兼); 彭 隆任江宁校区保卫办公室主任(兼); 吴青山任江宁校区后勤办公室主任(兼)。

以上同志均为副处职;其中提拔的同志试用期一年,其他同志聘期三年,原任职务自然免除;兼职的同志不列入中层干部管理。

9 / 9

上一篇:护林员林聘用合同书下一篇:互联网贷款股权质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