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机制

2024-04-21

合同管理机制(精选6篇)

篇1:合同管理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概述

一、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起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引起了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司和部门,为了减少能源开支,降低生产或办公费用,不得不对他们的办公和生产处所进行节能改造,弥补能源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损失。合同能源管理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基于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称ESCo)迅速发展。美国是ESCo的发源地,是ESCo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的一些国家,ESCo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服务产业,合同能源管理也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节能机制。美国成立的ESCo协会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大约有120个成员;日本的ESCo协会也成立近10年,有24个成员。ESCo按照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运作,开展节能项目的投融资及管理、服务业务,通过分享节能效益而不断滚动发展,从而解决了节能项目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市场障碍。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产生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ESCo的不断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北美、日本和欧洲等国家节能项目,尤其是政府主导节能项目的普遍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体制运作的节能机制。其实质是:用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模式。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EMCo,通过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定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潜力分析、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选购、施工、节能量检测、人员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并向客户保证实现合同中所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EMCo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量、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并获得盈利和滚动发展。总之,客户和EMCo的收益都来自项目的节能收益,是一种以未来的节能收益来支付节能技术改造投资的项目运作模式。

依照具体的业务方式,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可以分为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和能源费用托管型。

1.节能效益分享型。EMCo提供资金和全过程服务,在客户配合下实施节能项目,项目实施完毕,经双方共同确认节能率和节能效益后,在项目合同期内,双方按比例分享节能效益。项目合同结束后,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客户使用,合同期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客户享有。

2.节能量保证型。客户分期提供节能项目资金并配合项目实施,EMCo提供全过程服务并保证项目节能效果。按合同规定,客户向EMCo支付服务费用;如果项目没有达到承诺的节能量,按照合同约定由EMCo承担相应的责任和经济损失。

3.能源费用托管型。客户委托EMCo进行能源系统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能源托管费用;EMCo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费用(扣除新增的管理费用),并按照合同约定拥有全部或者部分节省的能源费用。

三、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特点

EMCo所开展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1.商业性。EMCo是市场经济下的节能服务商业化实体,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来实现赢利的目的。EMCo一般不直接向接受能源管理服务的客户收取服务费或咨询费,而是在一定期限内(在合同期内),通过分享节能投资项目的效益获得回报。如果节能投资项目失败或不能取得合同中预期的经济效益,则EMCo的回报将大大减少,甚至不能获得任何回报乃至于亏损。这是合同能源管理与传统节能服务模式最本质的区别。

2.整合性。EMCo业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推销产品、设备或技术,而是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客户提供集成化的节能服务和完整的节能解决方案;EMCo不是金融机构,但可以为客户的节能项目进行融资;EMCo不一定是节能技术所有者或节能设备制造商,但可以为客户选择提供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设备;EMCo也不一定自身拥有实施节能项目的工程能力,但可以向客户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对于客户来说,EMCo的最大价值在于: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提供经过优选的各种资源集成的工程设施以及良好的能源运行服务,以实现与客户约定的节能量或节能效益。

3.多赢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使介入项目的各方包括:EMCo、客户、节能设备制造商和银行、政府等都能从中分享到相应的收益,从而形成多赢的局面。如对于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EMCo可在项目合同期内分享大部分节能效益,以此来收回其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利润;客户在项目合同期内分享部分节能效益,在合同期结束后获得该项目的全部节能效益及EMCo投资的节能设备的所有权,此外,还获得节能技术和设备建设和运行的宝贵经验;节能设备制造商销售了其产品,收回了货款;银行可连本带息地收回对该项目的贷款;政府则收得了税款,并获得了社会和资源环境效益。正是由于多赢性,使得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4.技术风险趋于零。EMCo帮助客户开展的节能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相对成熟的,设备是规范的,方案是经过优化的,并具有成功的实施案例作为基础,所开展的项目以取得节能效益为主。EMCo的工作以承诺保证不影响生产情况下实现节能效益为前提,因此EMCo承担了节能项目的大多数风险,对客户来说,项目的技术风险趋于零。

5.客户可以零投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的项目,客户可通过EMCo获得部分或全部项目融资,以克服资金投入障碍。因为EMCo为客户实施的节能项目,通常会有明显的节能及经济效益,具有高回报率,一般的项目投资回收期在3年左右,客户可以以节约的能源费用来支付EMCo的服务费用或偿还项目贷款,并最终取得自身的经济效益。

篇2:合同管理机制

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PC)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o)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EMC已发展成为一新兴的节能产业。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样一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投资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盈利性能源管理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在传统的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和所有盈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的企业承担;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

节能服务公司(ESCO)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ES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盈利和滚动发展。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依照具体的业务方式,可以分为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承诺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

2、什么是节能服务公司(EMCo)?

节能服务公司(EMCo——Energy Management Company;国外也称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又称能源管理公司,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EM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审计、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改造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服务,并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或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并获得利润,滚动发展。

3、EMCo的业务特点有哪些?

EMCo是市场经济下的节能服务商业化实体,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与我国从属于地方政府的节能服务中心有根本性的区别。EMCo所开展的EPC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1)商业性:EMCo是商业化运作的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来实现赢利的目的。

(2)整合性:EMCo业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推销产品、设备或技术,而是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客户提供集成化的节能服务和完整的节能解决方案,为客户实施“交钥匙工程”;EMCo不是金融机构,但可以为客户的节能项目提供资金;EMCo不一定是节能技术所有者或节能设备制造商,但可以为客户选择提供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设备;EMCo也不一定自身拥有实施节能项目的工程能力,但可以向客户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对于客户来说,EMCo的最大价值在于: 可以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提供经过优选的各种资源集成的工程设施及其良好的运行服务,以实现与客户约定的节能量或节能效益。

(3)多赢性:EPC业务的一大特点是:一个该类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使介入项目的各方包括:EMCo、客户、节能设备制造商和银行等都能从中分享到相应的收益,从而形成多赢的局面。对于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EMCo可在项目合同期内分享大部分节能效益,以此来收回其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利润;客户在项目合同期内分享部分节能效益,在合同期结束后获得该项目的全部节能效益及EMCo投资的节能设备的所有权,此外,还获得节能技术和设备建设和运行的宝贵经验;节能设备制造商销售了其产品,收回了货款;银行可连本带息地收回对该项目的贷款,等等。正是由于多赢性,使得EPC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4)风险性:EMCo通常对客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并向客户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因此,EMCo承担了节能项目的大多数风险。可以说,EPC业务是一项高风险业务。EPC业务的成败关键在于对节能项目的各种风险的分析和管理。

4、潜在的EMCo企业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节能技术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客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工程验收、节能量监测、系统维护等节能技术服务,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推广整合型的节能设备和技术。

(2)节能产品生产厂商,以生产节能产品为主,并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销售自产产品。

(3)节能产品销售公司,受节能产品生产厂商的委托,销售成熟的节能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三、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主要内容

EMCo一般向客户提供的节能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能源审计

EMCo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测定客户当前用能量和用能效率,提出节能潜力所在,并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节能措施的节能量进行预测。

2、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根据能源审计的结果,EMCo根据客户的能源系统现状提出如何利用成熟的节能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的方案和建议。如果客户有意向接受EMCo提出的方案和建议,EMCo就可以为客户进行项目设计。

3、施工设计

在合同签订后,一般由EMCo组织对节能项目进行施工设计,对项目管理、工程时间、资源配置、预算、设备和材料的进出协调等进行详细的规划,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按期完成。

4、节能项目融资

EMCo向客户的节能项目投资或提供融资服务,EMCo可能的融资渠道有:EMCo自有资金、银行商业贷款、从设备供应商处争取到的最大可能的分期支付以及其它政策性的资助。当EMCo采用通过银行贷款方式为节能项目融资时,EMCo可利用自身信用获得商业贷款,也可利用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性担保资金为项目融资提供帮助。

5、原材料和设备采购

EMCo根据项目设计的要求负责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所需费用由EMCo筹措。

6、施工、安装和调试

根据合同,由EMCo负责组织项目的施工、安装和调试。通常,由EMCo或其委托的其他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进行。由于通常施工是在客户正常运转的设备或生产线上进行,因此,施工必须尽可能不干扰客户的运营,而客户也应为施工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方便。

7、运行、保养和维护

设备的运行效果将会影响预期的节能量,因此,EMCo应对改造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此外,EMCo还要负责组织安排好改造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检修。

8、节能量监测及效益保证

EMCo与客户共同监测和确认节能项目在合同期内的节能效果,以确认合同中确定的节能效果是否达到。另外,EMCo和客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协商确定节能量”的方式来确定节能效果,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监测和确认工作。

9、EMCo收回节能项目投资和利润

对于节能效益分享项目,在项目合同期内,EMCo对与项目有关的投入(包括土建、原材料、设备、技术 等)拥有所有权,并与客户分享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在EMCo的项目资金、运行成本、所承担的风险及合理的利润得到补偿之后(即项目合同期结束),设备的所有权一般将转让给客户。客户最终就获得高能效设备和节约能源的成本,并享受EMCo所留下的全部节能效益。对于节能效益承诺项目,客户将按照约定的进度支付节能项目费用,通常为一次性支付。

四、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基本程序

EMCo业务活动的基本程序是:为客户设计开发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项目。通过双方协商,EMCo与客户就该项目的实施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并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保证项目在合同期内实现所承诺的节能量,同时享受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在合同期内收回用于该项目的资金并获合理的利润。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发过程大致分为商务谈判和合同实施两大部分。

1、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发商务谈判的主要步骤

(1)与客户接触

EMCo与客户进行初步接触,就客户的业务、所使用的耗能设备类型、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基本情况进行交流,以确定客户重点关心的能源问题。向客户介绍本公司的基本情况、业务运作模式及可给客户带来的利益等。向客户指出具有节能潜力的领域,解释合同化节能服务的有关问题,确定本公司可以介入的项目。

(2)初步审计

通过客户的安排,EMCo对客户拥有的耗能设备及其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将设备的额定参数、设备数量、运行状况及操作等记录在案。同时,一定要留意客户没有提出的、但可能具有重大节能潜力的环节。

(3)审核能源成本数据,估算节能量

采用客户保留的能耗历史记录及其它历史记录,计算潜在的节能量。有经验的EMCo项目经理可以参照类似的节能项目来进行这一项工作。

(4)提交节能项目建议书

基于上述工作,EMCo起草并向客户提交一份节能项目建议书,描述所建议的节能项目的概况和估算的节能量。EMCo与客户一起审查项目建议书,并回答客户提出的关于拟议中的节能项目的各种问题。

(5)客户承诺并签署节能项目意向书

到目前为止,客户无任何费用支出,也不承担任何义务。EMCo将开展上述工作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支出,计入公司的成本支出。现在,客户必须决定是否要继续该节能项目的工作,否则EMCo的工作将无法继续下去。EMCo必须就拟议中的节能服务合同条款向客户解释,使客户完全清楚他们的权利和义务。通常,如果详尽的能耗调研证实了项目建议书中估算的节能量,则应要求客户签署一份节能项目意向书,以使他们明确认可这一项目。

(6)详尽的能耗调研

包括EMCo对客户的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进行详细的审查,对拟议中的项目的预期节能量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计算。另外,EMCo应与节能设备供应商联系,确认拟选用的节能设备的价格。还有,多数项目有必要在确定“基准年”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度量该项目节能量的“基准线”。

(7)合同准备

在与客户协商后,就拟议中的节能项目实施准备一份节能服务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规定的项目节能量,EMCo和客户双方的责任,节能量的计算以及如何测量节能量等。同时,EMCo方面要准备一份包括项目工作进度表在内的项目工作计划。

(8)合同被接受或拒绝

如果客户对拟定的节能服务合同条款无异议,并同意由EMCo来实施该节能项目,则双方正式签订节能服务合同,项目开发工作到此结束。在这一情况下,EMCo将把对该项目能耗调研过程中的费用计入到该项目的总成本中。如果客户无法与EMCo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或者由于其它原因而最终放弃该项目,而详尽的能耗调研工作证实了项目建议书中预期的节能量,那么EMCo在详尽的能耗调研过程中的费用应由客户支付。

上述节能服务项目开发商务谈判的工作步骤仅为指南性质。对于具体的项目,其工作程序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2、实施节能服务合同

EMCo通过谈判,获得一项节能服务项目合同后,随后的工作就是具体实施该项目合同。EMCo实施节能服务合同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

(1)对耗能设备进行监测

在某些情况下,需对要改造的耗能设备进行必要的监测工作,以建立节能项目的能耗“基准线”。这一监测工作必须在更换现有耗能设备之前进行。

(2)工程设计

EMCo组织进行节能项目所需要的工程设计工作。并非所有的节能项目都需要有这一步骤,如照明改造项目。

(3)建设和安装

EMCo按照与客户双方协商一致的工作进度表,建设项目和安装合同中规定的节能设备,确保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对所安装的设备做详细的记录。

(4)项目验收

EMCo要确保所有的更新改造设备按预期目标运行,培训相关人员对新设备进行管理和操作,向客户提交记载所作设备变更的参考资料,并提供有关新设备的详细资料。

(5)监测节能量

根据合同中规定的监测类型,完成需要进行的节能量监测工作。监测工作要求可能是间隔的、一次性的或是连续性的。

(6)项目维护

EMCo按照合同的条款,在项目合同期内,向客户提供所安装设备的维护服务。此外,EMCo应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对所安装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和处理,同时继续优化和改进所安装设备的运行性能,以提高项目的节能量及其效益。

篇3:简述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及运营模式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国内简称EMC,Energy Management Corporation)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o)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是通过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签订节能合同,提供能源审计、节能改造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节能量监测和效益保证、设备运行、保养和维护、项目融资、人员培训等全过程服务,保证实现合同中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通过与用能单位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合同结束后,所有节能效益归用能单位所有。节能服务公司(ESCo)即运用合同能源管理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的实体。因此,与传统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改造模式相比,合同能源管理是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不仅能达到项目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还能为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是一种双赢的节能方式。美国作为EMC的发源地,把对节能服务行业的支持作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政策措施。

中国政府于1998年通过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形式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意在引进、示范、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立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目前,这种新机制在不增加政府财政开支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来实现节约能源控制污染的目的,同时可促进成熟节能技术的推广,提高整个社会福利。随着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中国逐步发展,其管理方式及运营模式在应用中的相关问题也得到了不断的探讨和热议,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成本控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的规避等。当然,有很多好的模式和管理方法在大型项目中被复制和借鉴。

随着这种机制在中国不断推行和推广,应用这种模式的项目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营机制及运营模式做分析探讨。

2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及运营模式简述

2.1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简介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节能投资新机制。主要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现在的设备升级,达到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盈利和滚动发展。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特有的运作机制,促进节能项目的实施并克服现有的节能障碍,扩大节能技术的市场份额,将各种资金吸引到节能投资中来,使潜在的巨大的节能投资市场变为现实。由此可以看出,合同能源管理不仅能减少客户在项目运用新型技术时进行的巨大投资,还为节能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双赢的项目运营方式。

2.2 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模式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运营模式:

(1)节能效益分享型:主要分布在建筑领域

节能服务公司(ESCo)提供资金和全过程服务,在客户配合下实施节能项目,在合同期间与客户按照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收益;合同期满后,项目节能效益和节能项目所有权归客户所有。

这种模式主要是由ESCo来出资进行改造,客户不承担风险,但需要承担由于节能服务公司改造不成功或者ESCo本身运营不利而造成的对客户本身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2)节能效益保证型: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

客户提供节能项目资金并配合项目实施,ESCo提供全过程服务并保证项目节能效果;按合同规定,客户向ESCo支付服务费用;如果项目没有达到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ESCo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责任和经济损失。

(3)能源费用托管型:主要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宾馆饭店和商业卖场

客户委托ESCo进行能源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节能改造,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能源托管费用;ESCo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费用,并按照合同约定拥有全部或者部分节省的能源费用。

(4)合同能源管理名义——实则分期付款投资模式

有一种模式是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设备的投资模式,实行分期付款的结算方式。该模式在城市路灯照明中的LED灯具改造中应用较多。具体来讲,这种模式是ESCo利用自有的资金购买比较昂贵的专业设备或技术,客户用未来节约的电费来付款。双方预先约定好节能量和节约电费分成比例和年付款额度。

(5)节能总包工程模式

节能总包工程模式是指以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能耗,使之改造后达到节能建筑为目的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明确规定:“建筑节能工程作为一个完整的分部工程纳入建筑工程验收体系”。同智能建筑一样是分部工程。随着国家不再大规模地兴建办公建筑,现有公共办公建筑都存在大规模地以“节能改造”为目的的改造。最近新制定的《公共机构办公用房节能改造建设标准》以法律条文的方式规范这类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的标准。

2.3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流程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流程大致分为商务谈判和合同实施两大阶段。

2.3.1 商务谈判阶段

(1)与客户接触

ESCo与客户进行初步接触,就客户的业务、所使用的耗能设备类型、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基本情况进行交流,以确定客户重点关心的能源问题。向客户介绍节能服务公司的基本情况、业务运作模式及可给客户带来的利益等。向客户指出具有节能潜力的领域,解释合同化节能服务的有关问题,确定节能服务公司可以介入的项目等。

(2)初步能源核查

通过与客户接触沟通,由客户配合对EMC项目所涉及的建筑区域进行初步能源核查。具体是对客户相关建筑区域的耗能情况(如建筑以往的各项能耗情况,各个大型能耗设备或系统的设备参数和设备运行状况等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3)审核能源数据,初步分析项目投资收益

ESCo通过对从客户核查得到的相关能耗数据,对项目节能潜力进行分析,并估算建筑节能量及项目预计初步投入成本及投资收益等。

(4)提交节能项目建议书

基于上述工作,ESCo起草并向客户提交一份节能项目建议书(建议书中主要描述节能项目的概况、估算的节能量和双方收益等信息)。ESCo与客户一起审查项目建议书,并回答客户提出的关于拟议中的节能项目的各种问题。

(5)客户承诺并签署节能项目意向书

根据以上项目步骤,客户决定是否有意向与ESCo继续合作,进行该项目相关工作,否则EMC项目结束。如继续合作,ESCo则就项目相关事宜为客户拟议节能服务项目意向书。双方认可后,客户承诺并签署该意向书。

(6)详尽的能耗调研

客户签订意向书后,由客户配合,对项目涉及建筑区域进行详尽的能源调研,包括ESCo对客户的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进行详细的审查,对拟议中的项目的预期节能量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核算。根据以上调研分析情况,ESCo进一步详尽核实和确认项目投入成本,并作详尽的项目风险分析。

(7)合同准备

双方对以上步骤各项内容商定无分歧后,由ESCo拟议一份节能服务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规定的项目节能量、EMCo和客户双方的责任、节能量的计算以及如何测量节能量等(具体可参考《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同时,ESCo方面准备一份包括项目实施计划在内的详尽的项目方案。

(8)合同确定

如果客户对拟定的节能服务合同条款无异议,则双方正式签订节能服务合同,此时项目商务谈判阶段就此结束。在这期间,ESCo应注意对项目成本反复核定,确保无误,并对项目中预计存在的较大风险有清晰认识。如果客户无法与ESCo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最终放弃该项目,则该项目结束。

2.3.2 项目实施阶段

ESCo结束商务谈判阶段后,随后进入该项目的实施阶段。ESCo实施流程具体如下:

(1)现有能耗监测

在施工前进行建筑能耗监测,即对需改造的建筑区域耗能系统或设备进行能耗监测工作和设备性能检测,以建立节能项目的能耗“基准线”,并对相应能耗进行记录,出具能耗监测报表。

(2)工程实施方案和施工组织计划制定

对改造项目的相关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制定详细的施工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并对整个工程进行施工组织计划的规划(如项目施工不是太复杂,施工组织计划可以含在施工设计方案中)。

(3)现场施工及调试

ESCo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进行相应的工程施工及调试工作,并做好施工过程相应文档的存档及备案。

(4)项目验收

项目实施完成后,ESCo与客户进行项目验收工作,并对相应验收文档进行存档和移交。

(5)监测改造后节能量

根据合同中规定的能耗监测类型,对相应项目内容进行节能量监测工作,并核定节能量和节约能耗费用(监测工作根据合同要求来定,可以是间隔的、一次性的或是连续性的)。

(6)项目维护

ESCo按照合同的条款,在项目合同期内,向客户提供所安装设备的维护服务。此外,ESCo应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对所安装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和处理,同时继续优化和改进所安装设备的运行性能,以提高项目的节能量及其效益。

(7)分享项目产出的节能效益或者以约定方式收回项目资金

ESCo按照合同的条款,根据项目要求回款时间对项目分享效益进行回款。以上两大阶段简化后的流程参见图1、2。

3 结论

目前,能源和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议题,合同能源管理这一节能服务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正是为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随着这种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应用这种体系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营机制及运营模式做分析探讨,其目的在于促进合同能源管理体系日益规范,节能效益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许艳,李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中美比较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8月,第34卷第8期

[2]冯小平,李少洪,龙惟定.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分析.建筑经济,2009年第3期(总第317期)

篇4:合同条款解释的利益平衡机制

关键词:格式条款 合同解释 事实推定

【基本案情】

2009年9月2日A公司和B公司所下属的第三项目部签订的《商品混凝土供需合同》(以下称《合同》),约定由A公司向B公司提供混凝土规格为C45,约定单价为268元/㎡。数量以实际供应量计算。合同中所涉付款方式规定有两条:(1)第5条第1款:双方每月月底对账,随建设单位付款到需方单位三日内付所供货款的70%,桩基经检验合格后一个月内付清全部货款。(2)第6条第9款:工程连续停工或停止要货45天以上,需方应在一个月内付清供方供货款;该条款用下划线进行特别标注。此外,合同还约定B公司如不按时向A公司支付混凝土款,则所有混凝土不再享受本合同的优惠价格,均按郑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公室的同期基准价格结算,且供方有权停止供货,双方并约定了20万元的违约金。截至2010年1月31日,B公司停止向A公司要货,A公司共向B公司供应混凝土23307.95方,B公司已向A公司支付500万元货款。依《合同》约定的单价268元/㎡计算,总货款为6246530.6元。自2010年1月31起,截止2011年1月31日,B公司共向A公司支付货款500万元。后因余款未支付,双方形成纷争。

2012年5月A公司将B公司诉至法院,要求A公司以郑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公室公布的2009年9月份C45混凝土的指导价格335元/㎡,以此标准向B公司支付混凝土剩余货款(总价款为7890768.95元)。庭审时,B公司提交混凝土检测机构出具的《证明》,称截止2012年8月23日,由于桩基检测完毕时间较短,检测评定需要的资料比较繁琐,到目前还未能组卷完毕,故不能出具桩基检验报告。A公司要求以《合同》第6条约定,进行付款。而B公司则主张,应以《合同》第5条的约定进行支付尾款。2013年5月17日,混凝土检测机构完成桩基检测并出具质量合格的《检测报告》。

【争议焦点】

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付款方式应该适用《合同》的第5条还是第6条;(2)桩基合格的标准。

针对争议焦点,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一、二审法院均支持了A公司主张的付款方式(付款方式按照第6条第9款)并支持了10万元的违约金请求。法院认为,首先,自2010年1月31起,B公司已停止要货,符合合同第六条第九款、合同第六条需方职责第八项约定,且此约定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各自义务。截止2011年1月31日,B公司共向A公司支付货款500万元。郑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公室公布的2009年9月份C45混凝土的指导价格为335元每立方,按照此标准A公司应向B公司支付混凝土总价格为7890768.95元。其次,根据证明及施工现场照片显示,B公司施工的某商业广场工程主体工程施工已达十余层。参照《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监管单位应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按国家技术标准进行验收,工序质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由此认为,桩基工程已经桩基检验完毕只是来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B公司所承建的工程已经经过检测,并已然进入下一阶段的施工。2012年8月23日的证明也说明只是由于时间问题暂时末出检测报告。故B公司以桩基部分未出具检测报告为由辩称其承建的桩基部分尚未检验合格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因此,法院依此推定桩基检验已合格。

第二种观点认为,合同第6条需方职责第9项约定“工程连续停工或者停止要货45天以上,需方应在一个月内付清供方混凝土货款。”系合同格式条款。《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约定不一致时,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本案中在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约定不一致时,应当按照合同第5条规定的“以桩基检验合格后一个月内付清全部货款”的约定作为余款支付的依据。对于桩基工程的合格与否,应当由专业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为准,任何机构与个人均不能推定检测合格,工序质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以主体工程的施工已达十几层为由,推定B公司承建的桩基工程合格,该推定违背了《合同》第5条的约定,该约定所指“桩基检验”是指由专门机构进行的检测,并不包括推定情形。同时混凝土检测机构的《证明》说明检测报告延后并非B公司的过错。B公司在检测合格报告出具后一个月内付清剩余货款就不构成违约,因此应该一、二审法院认定的B公司违约实属不当。

【抗诉理由之法理评析】

笔者认为本案处理方式应该采纳第二种观点。

首先,对于合同付款方式的确定,这里存在一个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冲突时的优先适用问题。合同中存在的两种付款方式的规定都不违反法律规定,但是经查证合同中所涉第6条的付款方式是属于格式条款,而第5条第1款规定的付款方式是非格式条款。

对于格式条款,其虽然大大节省了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简化了缔约手续,维护了契约秩序,并且有利于当事人事先分配风险和补充法律规定的不足。但是格式条款限制了契约自由,其理论基础虽仍是契约自由,但在实践中却背离了契约自由这一契约法的灵魂和原则,主要体现在对契约自由之内容自由的排除和限制。其次表现在合同当事人平等地位受到限制。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多为公用垄断性经济组织(强者),接受格式条款一方多为一般的消费者(弱者),经济实力上的悬殊差距造成了双方实质地位的不平等。在一般的合同解释中,如果个别商议的条款与一般条款不一致的,个别条款优先于一般条款,因为个别商议的条款经过双方个别协商,充分反映了双方的意志。

而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是由一方预先制定的,仅反映了一方的意愿,非格式条款则是双方协商议定的,反映了双方的意志,因此,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采信非格式条款优先于格式条款。这既贯彻了合同自由原则,又体现合同正义原则。且《合同法》第41条也明确规定: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约定不一致时,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而在本案中,法院未区分《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亦未考虑到同一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冲突时,非格式条款优先适用的规则,故,法院判决适用法律错误。本案应适用非格式条款,即《合同》第5条第1款规定的以桩基检验合格一个月内付清货款的付款方式。

篇5:合同管理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之外另行聘用其他工作人员(以下统称“编外聘用人员”)在各地屡见不鲜,有的地方和某些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数量竟与编制员额持平,个别单位(如某些医院、学校、文化团体)编外聘用人员可达在编人员的数倍。目前,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方式与劳动用工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改变了现行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方式的内外部运行环境,可能造成编外人员实际转化为财政长期供养的编内人员[1],干扰了正常的机构编制管理秩序。

一、编外聘用人员的现状及成因

由于缺乏充分、全面的调查,我们无法描绘编外聘用人员的基本状况,也不能准确掌握编外聘用人员的准确数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编外聘用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普遍、大量存在。[2]笔者调查过我(市)编外聘用人员情况,总体上上述各省都有编外聘用人员。三县两区绝大多数乡镇都在编制之外自主聘用了处理行政与后勤事务的工作人员,安吉某单位自聘人员38名,其中12人在镇政府职能科室的管理岗位,司机、打字员等辅助和临时岗位26人;

综合调查了解的情况,产生编外聘用人员的原因主要有三项:一是各地社会管理职能较从前更为丰富,工作量大幅增加,而现有的编制不足,人手不够,特别是有的地方和部门长期未进行重新核定事业编制,如一些医院沿用的还是十几年前核定的编制员额,编制数明显不适应当前事业需要;二是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灵活、容易,通过短期劳动合同制的人事管理,大部分聘用单位的领导都认为,编外聘用人员“听话、好用”;三是编外聘用人员与编内相似岗位同等资历的人员相比,工资较低,可以减轻支出(财政)负担。

二、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机制的特点

尽管各地对编外聘用人员有“自聘人员”、“非在编雇用人员”、“合同制雇员”等不同名称,但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机制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一是劳动合同制。编外聘用人员一般都实行劳动合同制,只是订立合同的聘用方有所不同。有的是用人单位与被聘者直接订立劳动合同,如苏南乡镇政府直接与被聘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有的是实行劳务派遣,用人单位与人才服务(代理)公司订立购买服务的合同,人才服务(代理)公司再与被聘人员订立劳动合同,这些人才服务(代理)公司多数是当地政府或用人单位举办的,少部分为社会举办。二是短期续签制。为便于对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各地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与被聘人员签订短期合同的方式,一般都是一年一签,从理论上说,如果工作内容变化或被聘人员不适合继续工作,可以随时解聘。但大多数情况下,被聘人员一般都会得到继续聘用,象长兴一些由村干部转为自聘的人员已经被聘用了近十年,市属某事业单位打字员和1名司机一年一聘已经聘了长达10年。三是工资低水平。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水平一般比编内人员要低,甚至还低得不少。如我市公安局采用了所谓的编制置换管理方式,即用一个行政编制的支出来招募4名公安文职人员,像一名110接线文职人员的收入只相当于同等资历行政编制人员的50%;四是岗位多层次。尽管不少地方将编外聘用人员的工作范围定在专业技术、行政辅助和工勤岗位,不行使行政权力。但事实上,编内编外人员“混岗混编”现象仍十分严重,几乎涵盖了除主要领导职务外的其他岗位。如我市某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除少量用在工勤岗位外,绝大多数用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如教育系统的专业教育,卫生系统专职医生、护士,新闻系统的编辑、记者、播音等工作。

五是部门普及化。编外聘用人员并不仅仅在特定部门才存在,而是广泛分布于行政、事业各个机关,教育科研卫生事业单位有,党委行政首脑机关也有(如驾驶员等)。

[1] 不少地方或单位的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办公经费等均为“自筹自支”,也就是通常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所称的“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所有行政、事业产生的一切经营性或非经营性收入均应纳入财政收入范畴,因此,即便是自筹自支的编办聘用人员也应属于财政供养人员。

[2] 我国现有行政编制人员约1000万(财政部,财政解释人员参考资料,2002);事业单位约93万个,共有事业编制人员约2900万;行政、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最保守的估计也在400万以上。若以F省X市编外聘人员占行政事业编制总额的25%抽样估算,我国编外聘用人员总数应在1000万左右。

劳动合同法》对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机制影响初探

(二)三、《劳动合同法》对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机制的影响

作为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式的法律,《劳动合同法》较之前的劳动法律、法规有了明显的不同,对劳动者在劳动权益的保护力度前所未有的加大。针对大多数编外聘用人员实行的劳动合同制和其他管理机制特点,《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调整对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影响。

(一)编外聘用人员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第九十六条:“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当前编外聘用人员不属事业编制管理范围,采取劳动合同制,并且国家尚未有其他法律、法规对编外聘用人员与聘用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进行规定,因此,今后事业单位与编外聘用人员发生的劳动关系,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1]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将长期聘用的编外人员转为实际的编内人员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目前,各地对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一般都采取一年一签劳动合同的方式,笔者所调查的编外聘用人员中,90%以上已经被聘了数年,实际聘用十年以上的也屡见不鲜。因此,依照《劳动合同法》,大量连续订立二次固定劳动合同,或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编外人员,必须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从《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除和终止的条款来看,除非劳动者本人提出或用人单位恶意行为,用人单位一般很难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2]。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编外聘用人员将转化为实际长期供养的编内人员。若继续实行编外聘用人员一年一签劳动合同,长期续聘的管理方式,最短只要两年时间,全国不知道将“多”产生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固定长期吃“财政饭”人员!

(三)规范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为劳务派遣,规范了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劳务派遣协议、劳动报酬、用工单位义务等劳务派遣内容。与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机制有密切相关的内容有: 1.本单位不得自我派遣。《劳动合同法》第67条,“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目前,相当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编外聘用人员都是采取自我派遣的方式,即由本单位或当地人事部门成立全资的劳务公司按本单位的要求招录聘用人员[3],然后再派往本单位工作,有的冠之以“购买服务”。今后这种购买服务的方式行不通了。

2.不能分割订立劳务协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而现在不少编外聘用人员都是长期聘用,订立短期劳务派遣协议,如区检察院规定公务车辆必须由专职驾驶员驾驶,一些驾驶员需长期聘用,但其劳动合同一般都是一年一签。这种分割连续用工期限订立劳务协议的行为将得不到法律支持。

3.同工同酬。现在使用编外聘用人员的最重要理由之一就是其工资报酬较低,明显低于相似资历相近岗位的编内人员。《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后,属派遣劳务的编外聘用人员工资低的情况将彻底地改变,《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当然同工同酬还包括了用工单位必须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实行正常工资调整机制、社会保险待遇等其他方面。[4]同工同酬是保护劳动者权利的重大进步,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所有编外聘用人员均将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合理地得到劳动报酬。

四、对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机制的再思考

综上述可知,因《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现行使用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内因和外因均发生了变化,行政、事业单位要正视法律改变了的用工环境,认真对待即将可能引发矛盾的劳动管理问题,重新审视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机制。

(一)编外聘用人员的目的是“规避”编制管理,导致部分财政供养人员管理的“体外循环”

多数编外聘用人员的地方和单位都打着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等旗号,均以弥补人手不足,编外聘人低费用好管理为由,但追本溯源,其目的就是试图“规避”现行的编制管理制度,把变相超编进人的编外聘用人员机制“合法化”,肆意扩大用人自主权。可以这么说,各种名目和无节制的编外聘人破坏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造成大量财政供养人员在编制管理体制之外循环,极大损害了严格控制编制,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编制管理基本原则。

(二)正视编外聘用人员情况,将其纳入编制管理范畴

减少财政供养人数,降低公共财政“人头费”支出是编制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大量编外聘用人员形成的事实超编并没有引起各地编制管理机关的高度重视。一些地方为了“粉饰”编制管理的政绩,不顾本地财政供养人数大大超过已核定编制员额的事实,以用人单位“花自己的钱,养自己的人”为借口,为大量编外聘用人员脱离编制管理开脱管理责任。如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大量编外聘用人员即将成为用人单位无法“摆脱”的编内长期供养者,同时日趋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也指向了现行编外聘用人员机制的不合理性,行政、事业单位用于编外聘用人员的开支要么属于公共财政,要么属国有资产营利,哪来的“自己的钱”?《劳动合同法》已将编外聘用人员可以体外循环[5]的运行机理彻底打破,编外聘用人员将无法“规避”编制管理。

(三)采取有效措施,依法摸清编外聘用人员的底数

正如本文开篇所述,目前规范编外聘用人员管理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根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编外聘用人员,更别提其结构、分布情况了。造成这种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原因,一是各地编制管理机关对编外聘用人员问题的重视和管理力度不够,或未进行统计,或统计口径不一;二是各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瞒报、少报实有人员的情况。《劳动合同法》为摸清编外聘用人员的底数提供了法律保障,其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名册备查”,而当前用人单位普遍不建立劳动合同用工名册的现象将视为违法。依据本条法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部门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监督检查,可以联合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共同清查财政实有供养人员数量,掌握编外人员总体情况。

(四)统筹编内编外人员管理,实行人员消肿

现在许多网民十分关注人事编制管理政策,有一位网民这样写道:“同样是劳动,为什么有些人就要给他弄上编制,而有些则啥都没有,成为流浪的打工者。甚至在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工作,同样学历的人,有编制的和没编制的都是同工不同酬的。编制制度使一部分人成为另一部分人的打工者,真正应该做的是取消不平等的编制制度,平等劳动,而不是其它”。十七大提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的精神在《劳动合同法》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劳动合同法》是统筹编内编外人员管理,实现编制管理为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的良好契机,笔者建议:

1.逐步消化编外聘用人员,将财政供养人员全部纳入编制管理。客观地说,现在大部分编外聘用人员无论从工作素质还是服务态度,并不比编内人员差,甚至还比不少编内人员干得还好,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下子彻底清理编外聘用人员的做法既不现实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可以采取按实际工作情况调整(增加)编制、清退富余人员等的手段,逐步将所有财政供养人员纳入编制管理,切实发挥编制在公共财政的前置控制性作用。2.禁止编内空编,编外聘用的做法。不少单位是空编数与编外聘用人员数相当,但为了好管理低费用却不用编制管理机关审批的编制,另搞自主编外聘用。有的单位甚至是“用了保姆,闲了媳妇”,干活的都是编外聘用人员,在编人员“事少、钱多、权大”,扰乱了编制作为行政资源配置的功能。可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不再允许空编单位另行编外聘用人员,维护编制管理的权威性。

3.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会服务代理,减少编外聘用人员。现今事业单位的编外聘用人员是所有编外聘用人员最大群体,教育、医疗、科研的编外聘用人员数量庞大,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对现有的一些行政、事业辅助工作实行社会服务代理(不是岗位社会化),用市场来配置公共服务,真正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却不养人,切实减少编外聘用人员。

最后也是最紧要的,各级编制管理机关及用人单位要抓紧研究《劳动合同法》对本地本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机制的法律约制,调整现行管理办法,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订立新的劳动合同,特别要审慎订立已经长期聘用了的人员的劳动合同。如对还将长期聘用的编外人员,可暂订立一份合同期长于1年但短于10年实际用工期的劳动合同,给有关部门制定新的编外聘用人员政策留出时间。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对第96条解释时指出,(1)事业单位人员结构分为三类,第二类是编制外人员,包括档案内部管理的编外人员和档案外部管理的编外人员,编外人员一般实行企业化管理,与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时,如果也不适用劳动合同法,那么对事业单位人员的权利保护缺乏法律依据;(3)将聘用合同纳入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解决事业单位人员实体权利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

按照我国立法精神,即便(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今后也按人事部门制定的聘用合同进行确立劳动关系,其聘用合同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应不低于《劳动合同法》所体现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关于编外聘用人员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论述可参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能否适用劳动合同法?》(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7-12/11/content_7230469.htm)。

[2]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第五项,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根据上述条款,除非劳动者本人提出或双方协商一致,行政与事业用人单位难以解除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且恶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将受到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作为国家管理实体的行政、事业单位断然做不出这样的举动,因此,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是一项难以跨越的挑战。

[3] 显然这种自我派遣的用工方式容易滋生因人设岗等人事管理腐败行为。

[4]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篇6:合同管理机制

【关键词】保险;合同纠纷;快速调处

由于保险合同是一种高度格式化和专业化的合同,在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经常发生因投保、续保、理赔而发生纠纷。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是诉讼和仲裁。但是这两种保险合同纠纷处理方式也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首先,纠纷处理费用高,很多小额保险合同纠纷的保险人考虑到成本与效益的比例关系,不得不放弃应有权益。

其次,纠纷处理时间长。被保险人经常在漫长的诉讼和仲裁程序面前望而却步,放弃了维权的努力。

再次,纠纷处理专业性差。从实际情况看,部分法官和仲裁员保险知识普遍比较薄弱,案件的质量难以保证。

最后,执行有难度。某些保险公司虽然一审败诉,但为了迫使被保险人对一审判决作出让步,有意提起二审,以合法形式拖延履行赔付义务,甚至在判决生效后也不积极履行判决书,迫使被保险人交纳申请执行费。

伴随着我国加入时间贸易组织后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尤其在《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发布后,建立一种新型的保险合同纠纷快速处理机制成为保险业发展十分急迫的任务。

1保险合同纠纷快速处理机制相关的五种模式

上海模式。依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保险合同纠纷。可见上海模式在法律上应归属人们调解制度范畴。

甘肃模式。由于采用了设立仲裁委员会分会的形式,所以法律程序上应归属于仲裁范畴。

安徽模式、山东模式各有特色,但均未明确归属的法律制度范畴。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推荐模式。在保监会推荐模式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应采用哪种法律模式,但在“处理机制的运行模式”部分规定“结合我国保险业的实际,调处机构采用调解模式……此外,为提高处理机制的效率,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调解与裁决相结合的模式处理保险合同纠纷。”

以上五种模式的关系。前四种均为省级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第五种模式,制定主体虽然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但在该文件已明确其性质为“指导意见”所以,这五种模式相互平行,没有效力等级区分。

上一篇:格言警句:立志警句下一篇:蒲纺教办迎接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