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教授点评2013广东高考标杆作文

2024-05-02

吴敏教授点评2013广东高考标杆作文(精选3篇)

篇1:吴敏教授点评2013广东高考标杆作文

吴敏教授对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标杆卷的评卷说明

整理/梁圣东

笔者按:为使广大考生明确高考作文备考方向,进一步有效提升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广东省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期盼能减轻广大学子的学业负担,笔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对今年广东高考语文科阅卷情况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整理,本文即根据吴敏教授于2013年6月12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高考评卷培训动员大会上对11篇标杆作文的说明整理而成,所发布的标杆作文,均经过笔者的认真校对。吴敏,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评卷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经过前几天认真的试评,我们一共选出了11份有代表性的标杆卷。这些标杆卷的选择和解释都是根据广东省普通高考评卷的标准和刚才陈教授所讲的评分准则和细则来制订的。

1号卷:接受慈善,接受一份善心

1.接受慈善,接受一份善心

“人之初,性本善”,而《圣经》也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这也是慈善的根源。有人致力于行善,就会有人要接受慈善。

接受慈善或许是一种选择,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的选择。一份慈善就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当土地悄然焕发生机,天空亦会变得晴朗。现代哲学对慈善理解为一种心灵的赎罪,尤其是富人行善。在财富积累中,难免会伤害了其他人生存的利益,富人行善是一种偿还他人的心理,是为剥削他人利益的忏悔。而对于接受慈善的人,若处境困难,接受他人的帮助,改变困境,同时洗脱一个负罪心理的人心中的罪恶,或许更(修改前为“各”)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再者,只有人接受善心,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事业中。所以接受一份善心,改变自己的处境,唤醒更多的善心与大爱,理应是个好选择。

一份慈善如滴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接受一份善心,为了付出更多的善心。感恩与感激是人对慈善应有的心,而偿还与报答则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美国石油大王哈默,他接受他人救济,但他要以劳动去换取,他纵使落魄,仍保持人的尊严,或许是他日后出人投(头)地的一个原因。反观今天,有不少社会上的助学的私人基金都要求日后受捐助的对象加入基金会,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行善,接受慈善,又不会伤害他人尊严,更在将来让更多人行善。由此看来,接受一份善心,而回报一份善心才是慈善事业中最好的结局。

一份慈善如一缕清泉,有顺流而下滋养万物,当然也有坚石相阻,拒之于门外的。有人接受慈善,也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能自立自强,有骨气地活着,我们应当尊重这样的存在。那面对行善的人,请礼貌地说一声“谢谢”。不接受一份施舍是可以理解的一种选择,但伤害一份善心却是一种罪恶。坚石可以阻隔这缕清泉,但至少它不会污浊这一湾泉水。

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接受与否,但行善的人都应理解,这样善心才能延续。面对一份善心,若你选择接受,谢谢你释放了一个心灵。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懂得偿还,谢谢你为世间增添了善良与美好。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选择拒绝,请你礼貌地说声“谢谢”,莫摔碎了慈善这颗清澈的水晶。

这份卷子我们要做一点文本细读。第一自然段,文章一开头引用了三字经中儒家经典的“人之初,性本善”,同时说明《圣经》“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得出善心是慈善的根源,于是文章引出了自己将要论述的问题,就是“有人致力于行善,就会有人要接受慈善”,这样就引出了“行善”和“接受慈善”这样的捐助与接受捐助的关系问题。之后,这篇文章主要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立论,来行文,就是“用怎样的方式去接受慈善、去体现慈善的本质呢?”文章第二自然段说:接受慈善是在“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的选择”。这是一个过渡性的段落,文章用“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的现实”这一对形容词加名词的偏正结构,用词有力而恰切地暗示出“高贵的尊严”它可能让接受者难于简单地急性地去接受捐赠,“残酷的现实”又可能让接受者心存多种想法,这一对词,话里有话,用辞很重,这个考生的语言能力应该是很棒的。

接着,文章就分析了三种接受慈善的情况,紧紧围绕着“慈善”、“善心”的问题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一种情况是直接接受富人的行善。在文章第四自然段说,富人行善是心灵赎罪和偿还他人,因为在财富积累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生存利益伤害。这种观点,可能大家会觉得比较陌生,其实这个观点也是借鉴了现代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和经济伦理学的观点。不过,文章在这里如果这样表达“现代哲学有这种观点赋予行善是什么什么心理,我很同意这种观点”,文章如果这样表达就不太会容易引发歧义和争议,因为可能有的读者不赞同他这种观点,所以这是文章表述不是特精准的地方。但是作为一篇考场作文,以那么精准的要求来对待考生,我想也是一种苛求,是不太合适的。好了,这里说的是富人行善。

那么,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讲,文章它就说“接受慈善的人,若处境困难,接受他人的帮助,改变困境,同时洗脱一个负罪心理的人心中的罪恶,或许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那个“更”字是考生修改过的,这个考生有很好的语言感,而且文章的论述不是就此止步,而是有更深入的开掘,他继续说“只有人接受善心,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事业中。所以接受一份善心,改变自己的处境,唤醒更多的善心与大爱,理应是个好选择”,这个论述是颇有深度的,因为慈善事业是一个双边活动,只有捐没有受,慈善就没有完成;有捐有受,互动,慈善事业才会发展,这是一重深意。文章另一重深意。是他唤醒了更多的善心与大爱,这就是慈善的本质。而关于这个慈善的本质,这篇文章在一开头、中间的论述和结尾的几段,不断强化着慈善本质的基本观点。所以这篇文章在论述和立意上是相当深刻的。这是第一种接受慈善的情况。

第二种接受慈善的情况,是“接受一份善心,而回报一份善心才是慈善事业中最好的结局”。

第三种接受慈善的情况,是“不食嗟来之食,能自立自强,有骨气地活着”,然后这位考生对第三种情况的论述又颇有分寸,有理性,说对第三种接受的情况“应当尊重这样的存在”,认为“不接受施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要伤害捐者的善心”。他的论述是相当有分寸的。

文章的末四段是总结性段落,分别回应前面三种接受者的情况,再次强调对行善的人应该理解,这样善心才能延续,强调慈善的本质。

这是我们对这篇文章在内容上所作的一个解读。通观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自始至终,它围绕了慈善的问题,分析对慈善所应持有的态度和行为,强调善心、大爱是慈善的本质,因而是对材料有准确而较为透彻的把握,中心突出,内容充实,书写工整。这篇文章有几处比喻,比如说“慈善如春雨”“慈善如滴水”“慈善如一缕清泉”,虽算不上新鲜,但也比较贴切,他有排比式的段落,排比句式的使用,也还是出色的。当然,这篇文章有论述不够严谨、充分、具体,说理不乏空疏的地方,但这究竟是一篇篇幅不足千字的文章,而且是考场作文,写成这样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我们老师要有足够的理解力,我觉得广东优秀考生在局部的知识结构和阅读面上可能超过我们老师,所以我们的老师也要有足够的阅读力。

这篇文章打分:内容项24分(一等卷的高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表达项22分(总体还是好的,但是段落还是零碎,文体意识不够精准,有些地方的表述也不够精准),发展等级10分(打在“立意深刻”上),总分56分。2号卷:做智慧的捐助者

2.做智慧的捐助者

一位白手起家的富翁,热心慷慨,热衷慈善,积极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如今,这已不是新鲜事,然而受助者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或感激地接受,或声明会偿还捐助,或直接拒绝富翁的好意。富翁面对此情此景,还会像当初那样坚定地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吗?

曾有一位知名畅销书作家,财力极殷实。那一年,他开始对一位山区的贫困儿童进行长期资助。作家每月坚持汇款,对资助事宜极认真仔细,被资助的孩子开始向他致了一封感谢信,后来却再无回音,直到后来孩子大了些,竟写信请求增加资助数额。事实上,此前的资助金对于一个贫困区的少年足够了,作家有些奇怪,这才向联系人打听孩子的境况,一番周折后才知,少年后来因学习上的失意,误入歧途,胡乱挥霍善款,到最后资助的钱已不够花。原来作家只顾捐助,忽略了与受捐人的交流与引导,使原本的善意带着少年走向歧路,作者悔恨不已。

这或许是大多数国内慈善的现状。多数慈善家盲目将捐助送往贫困区,却往往忽视被捐助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们收到了钱,却不知如何使用。或许我们的爱心仍浮于表面,我们妄想用捐助解决问题。然而慈善与其它事业一样,需要心血投入。

让我们将视线移向国外,在一些国家,慈善观念和社会机制或许相对完善。一位名叫麦克菲的富豪,凭借自己的勤劳与独特的经营之道创办了美国有名的连锁超市。当一位因家贫无力支付大学费用的麻省理工男孩向麦克菲请求资助,麦克菲回信告诉他,自己已告知麻省理工附近那家超市的负责人聘用这位男孩,并向他提前支付一年的工资。多年后,已成功创业的男孩在自己公司的开业礼上,回忆起当年的那位智慧的慈善家,不禁感慨道:“是他正确的捐助方式造就了今天的我。”其实,在男孩大学期间,麦克菲常与他联系,两人交谈常十分欢快,男孩从未因自己的贫困与被帮助人的身份感到自悲(卑)。

更有慈善家给多名贫困儿童寄圣诞贺卡,并对回信的孩子进行资助,并给予其生活上的指导。古人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正赞扬了一种巧妙的捐助方式。在物质发达的今天,慈善成为更多人的话题。而富豪们的捐助方式对受捐者有极重要的影响。直接捐助大笔数额,不仅会对敏感的人造成伤害,甚至会给受捐者带来安于享乐的错觉。合适的捐助方式能巧妙地给人帮助,同时助其自强、自立。若我们成为富豪,在捐助同时应多与受捐者交流,平等看待受捐者。捐助能毁掉一个人,更能帮助一个人。中国慈善方兴未艾,富翁们,请将你们的财物与关怀一起拨(播)撒人问(间)。

这篇文章写得很流畅,很好读。在试评阶段,我们浏览了不少的文章,很多文章是从接受者的角度去写的,而这篇文章它是从捐助者的角度来写,从富翁、从慈善家的角度来构思行文,这个角度是明晰而新颖的,他选好角度。观点非常明晰:做一个智慧的捐助者。何谓“智慧的捐助者”呢?这篇文章就举了一反一正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反面的例证是说财力殷实的畅销书作家,资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因捐助忽略了与受捐者的交流、引导,使原本的善意反而带着少年走向歧途,作家悔恨不已。这是反面的例证。正面的例证是说美国富豪迈克菲用正确的方式资助麻省理工大学的男孩,为男孩提供工作职位,提前支付工资,与他交流,男孩从未因自己的贫穷和被帮助人的身份感到自卑,后来自己也成功创业。通过这样一反一正的对比之后,文章在最后一段里说,“直接捐助大笔数额,不仅会对敏感的人造成伤害,甚至会给受捐者带来安于享乐的错觉。合适的捐助方式能巧妙地给人帮助,同时助其自强、自立”,然后文章末尾引用了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子),给予他人可供使用的鱼,不如交给人以捕鱼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使人源源不断地享受鱼的美味。这一段以及前 面一反一正两个例子,说明了智慧的捐助者不应该只是经济、物质方面的直接供给,同时,还应该包括与之相关的劳动付出、工作机会、双方交流、思想情感的引导与关怀等方面,你看,这就是“智慧的捐助”,这就是这篇文章的观点:何谓“智慧的捐助者”。

这篇文章是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成,叙事清晰,议论到位,见解构思有光彩(“智慧”讲得很好)。在语言表达上,平中有巧。这篇文章整个语言比较平和,但是用辞颇为精巧。比方说智慧的捐助者,智慧的慈善家,他用了一些细微的词来代替,比方叫“正确的捐助方式”“巧妙的捐助方式”“合适的捐助方式”,这些,就是智慧。这样的形容词互换,用词精细。

这篇文章有两点不足:第一,第一段提出的问题与整篇文章的论述不能有机地相结合。第一段都是最重要的段落,它原本的问题就是“富翁面对此情此景,还会像当初那样坚定地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吗?”这个问题提得很简单的,但是他回答的是“富翁应该怎样智慧地资助”,所以第一段提出的问题与下面具体论述的内容是有一些细微的错位;第二,这篇文章有三个错别字,要扣1分。在分分计较的高考中,扣1分错别字也是可惜的。

这篇文章最后的得分:内容23分(这是一篇一等卷的作文,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表达23分(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发展等级9分(打在“见解构思新颖”上面),扣1分(错别字),总分54分。

3号卷:有尊严的谢绝(“的”应该为“地”)

3.有尊严的(地)谢绝

一名白手起家的富翁热心于慈善事业,决心帮助三个困难家庭。面对热心人的捐助,三个家庭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一家感激而高兴地接受了。一家犹豫着接受了,声明一定会偿还。还有一家出人意料地谢绝了富翁的好意。在我看来,富翁的好意毋庸臵疑,但有尊严的谢绝才是最佳选择。只有依靠自己的打拼赢得的成功,才是令人欣慰和鼓舞的。

“俺有手有脚,要自己养活自己。”一名清洁工大叔的话道出了多少劳动者的心声,深圳一群大学生和白领发起公益餐厅活动,免费邀请环卫工人,农民工等低收入、生活困难者进餐,然而,这一爱心慈善事业却没能“火”起来。的确,生活困难者需要他人的援助,他们也能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但身体健康的人不应该接受他人的施舍,已成为他们心中的“常识”。他们谢绝他人的帮助,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当你的生活中遭遇挫折和打击,面对他人的捐助,你是否能顶住生活的压力,有尊严地谢绝呢?何玥的父母对这一问题作了最好的诠释。年仅十二岁的小何玥身患重病,生命仅剩下三个月。从小爱助人的何玥决心捐出自己全身的器官,帮助有需要的人。何玥逝世后,父母含泪完成了女儿的心愿。此时,留给何玥父母的除了悲痛,还有治病欠下的巨额债务,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了,为何玥父母送来捐款。这对夫妻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一句“我们还年轻,慢慢赚钱还吧!”的话语感动了无数的人。原来,面对他人的捐助,有一种选择是有尊严的谢绝。

面对在街上乞讨的人,你放下一张钱就离开,是对他人尊严的侵犯。这个时候,即使是饥寒交迫,“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乞人也不会接受。即使是出于好意,他人可能因顾及尊严而拒绝。李维斯拒绝富人提供的大餐,在困窘中想出生产牛仔裤的创意,最终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老干妈”陶碧华下岗后摆摊赚钱,拒绝领取政府的“低保”,创出辣椒酱品牌,收获成功。面对困境,谢绝他人的好意并不容易,但尊严却是促使你前进的不竭动力。有尊严的谢绝,对处在困境中的人而言意义非凡。

泰戈尔曾说:生活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面对不期而遇的磨难,(、)贫困等,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人的好意。但我们更应该有尊严地谢绝。只有凭自己的力量打拼,积极地面对困难,才会体味到成功时如雨后甘霖般的喜悦。

这篇文章采用的是家庭三的角度,它的观点在第一自然段,也讲得很清晰,认为面对富翁的好意,应该为维护尊严而谢绝,他自己的打拼赢得的成功才令人欣慰和鼓舞。所以这篇文章也是符合题意的,观点明确。

这篇文章接着详细地说了两个例子和简略地说了几个例子。详细说了两个事例,一个是深圳的清洁工、农民工等低收入者谢绝去大学生和白领开办的公益餐厅就餐,这些劳动者要靠自己的双手,自己养活自己,用实际行动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是一个例子。另一个例子是寿龄只有十二岁的何玥捐出了全身器官,治病欠下了巨额债务,但是何玥的父母却有尊严地谢绝了社会捐款,用“我们还年轻,慢慢赚钱还吧!”来感动他人。这是这篇文章详细说的两个例子,然后略说了牛仔裤的发明者李维斯在困窘中创业、老干妈下岗摆摊,最终收获成功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倒数第二自然段“面对困境,谢绝他人的好意并不容易,但尊严却是促使你前进的不竭动力”,这个也算是他的观点,跟第一段提出的观点呼应。这个观点其实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就是,谢绝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另一层意思是尊严促使自己前进。所以这篇文章观点明确,而且是充满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也比较流畅。

这篇文章的不足有两处:一处是这篇文章的整个说理略显简单,他在论述谢绝与尊严之间的关系上比较简单,它用的是家庭三的角度,当然分析也是比较直线化的,因为谢绝有可能是维护了尊严,但接受也未必是失去尊严。比如说小姑娘何玥,她在临终前捐献了器官,但接受捐赠者不仅不会失去尊严,其实也更延续了这小姑娘的生命,并且成长了这小姑娘的生命,接受者同样也是有尊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论述有点单向度,这是略显不足的地方。另外这篇文章,在倒数第二段举了一个乞讨者的例子,说“面对在街上乞讨的人,你放下一张钱就离开,是对他人尊严的侵犯”,这个例子属于举例不当,说理欠妥。

综合打分:内容项22分(一等卷偏下),表达和发展是在二等里打分,表达20分,发展等级7分(打在“材料较丰富”上),总分49。

4号卷:接受帮助

4.接受帮助 哲学上说:“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存在的基础(。)”。(应去掉)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密切,我们有时面对的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有的人欣然接受;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而有(的)人的(在)接受后声明一定会偿还。

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陷入困境时,在自己束手无策时,不妨暂且放下面子接受帮助,渡过困难后回报他人,这不就是尊严所在吗?

著名的“鞋管家”创始人李朝杰一开始创业时可谓筚路蓝缕。一朋友见他连吃饭都成问题,把自己曾经做过擦鞋的鞋箱给了李朝杰。李朝杰犹豫过,但他还是从事了这一职业并告诉朋友,他朝一日赚钱后一定归还。终于,凭着坚(艰)苦的劳动,他创立了擦鞋连锁店——鞋管家。

试想一下,如果他当年没有暂且放下面子,轻视别人的帮助,认为那是对自己的侮辱,他可能现在只是个默默无名为温饱奔波的人。他最终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把钱还给了朋友。尊严,从未被他丢下,接受别人的帮助对他来说,不是别人的轻视,不是别人的侮辱,而是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只要自己靠双手能回报别人,尊严则一路都在。站着的人不一定伟大,蹲着的人不一定渺小,(。)站着做人,蹲着做事才是强者。正是这样,他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并没有放下自己的尊严。

雷德蒙,英国著名400米短跑冠军,因脚伤在1988年奥运会比赛两分钟前退出,1992年的奥运会,他等了四年。他做了八次手术,为了只是心中的奥运金牌。但在离终点还有175 米处,他始终是脚伤发作,对手都跑过终点后,美国一运动员返回到他身边,陪他坚持“跳”到终点。

雷德蒙并没有认为对手是故意同情他。他们深情地拥抱了并邀请他到英国做客。他接受帮助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尊严丢了。他知道,尊严一直与他同在,奔向成功的终点只有快慢之分,而无胜负之分。正是这样,他认识了一个作为知己的人。

生活中,我们也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是回避别人的好意,还是接受后并给予回报。(,)会对以后的道路有一些影响。学习中,当我们遇到不会的题,我们是主动接受别人热情的解答,还是认为他只是在向自己示强呢?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吧?

接受别人帮助,并不意味着丢弃你的尊严。在你接受和给予回报时,你的尊严一直都在。

这篇文章的观点与前面3号卷《有尊严地拒绝》的观点恰好构成一个对照,这篇文章认为“个人陷入困境时,在自己束手无策时,不妨暂且放下面子接受帮助,渡过困难后回报他人,这也是一种尊严”,这个观点的表述在第二自然段。

这篇文章它的写作角度是从家庭二延伸而来,然后,文章就取了一个鞋管家叫李朝杰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筚路蓝缕的李朝杰在吃饭都成了问题的时候接受了朋友做过擦鞋的鞋箱的帮助,后来创立了擦鞋连锁鞋管家。文章的分析在第四自然段,“李朝杰当年如果没有暂且放下面子,轻视别人的帮助,认为那是对自己的侮辱,他可能现在只是个默默无名为温饱奔波的人”,他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对自己的关心,同时认为只要靠自己双手能回报别人,所以尊严则一路都在。那么,用鞋管家的例子所说的帮助跟高考试卷所提供的材料的内容和含意是比较贴近的,是一种与物质、经济资助相关的帮助,这是符合题意的。但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所举的另一个例子,作者举了英国短跑冠军雷德蒙的例子,在92年的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陪着脚伤发作的这个英国运动员一直跳到了终点,这个事例,其实应该看作是运动员之间的惺惺相惜,一个运动员对受伤的运动员的帮助,是一种支持、鼓励、同情和关心。这种支持与鼓励,与作文材料所说的慈善、捐助性的帮助有较大区别,所以,这两个帮助是不同的帮助,鞋管家所受的帮助是符合题意的,而短跑冠军所受的帮助它跟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范围是比较疏远了,文章在这里用四分之一的篇幅来写短跑冠军的事情,这只能是基本符合题意。老师们对这样的文章要仔细阅读,具体分析,不能因为你是看到前面的例子,于是你就判断它为一等卷符合题意,也不能因为你是看到后面这个例子,你就把它全篇判为基本符合题意甚至偏离题意,这两种倾向大家都需要注意,而且两种帮助之间的区别大家也要用心去体会。

那这篇文章在内容项上就要综合打分,打在了二类卷的上限,它肯定进入不了一类卷,打在了20分(中心明确),表达项20分(结构完整,个别语句不太流畅),发展等级7分(立意比较深刻,人家观点也是不错的),减1分,46分。5号卷:自力更生,方能成功

5.自力更生,方能成功

一个为人慷慨,白手起家的富翁了解了三个困难家庭并给予援助,一家毅然接受、一家犹豫接受,而令我振(震)撼的是一家谢绝了好意。我赞同谢绝好意的家庭。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坚定信念,谢绝他人的好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自力更生,方能成功,成就未来。

面对着命运的不公,她毅然接受;面对着生活的困难,她坦然自若,霍尔金娜用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创造出最美丽的辉煌。在成为体操运动员的前夕,她被众多启蒙教练抛弃,由于先天性身体的缺陷而不能当上一名出色的体操员。在困难面前,她不放弃,在训练之时,她不后悔。曾经,有一名资深的教练对泥沼中的金娜伸出援手,但被毅然谢绝,因为金娜相信,靠自己的双手,她能打破命运,成为出色的体操员。果然,霍尔金娜用自己的双手,超越了体操的界限,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国际体操冠军。诚然,谢绝他人好意,自力更生,能创造辉煌的成功。

他背负起家庭的重担,穷是他唯一的特点,但他谢绝了他人好意,自力更生,最终成就理想,他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在他父亲死去以后,一个人背负着家庭的生计,学习后还要工作。有一名慈善家曾对李嘉诚一家伸出援助之手,但被李嘉诚坦然拒绝。对于援助,他更想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打造成功(此处删去了“的钢铁”)。面对工作的低薪,他不断前进;面对贫困的折磨,他镇定自若。最终,李嘉诚以自己的双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公司,并成为了香港首富。显然,自力更生,谢绝好意,能成就未来。

纵观古今社会,许多有困难的人都盼望着得到他人援助,而意识不到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导致社会上许多青少年失去了就业机会,终日盼望有人相助而无所事事,守株待兔,最终一败涂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跟紧社会的步伐、努力就业,谢绝他人的好意,用自己的双手打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才能成就人生,成就未来,“中国梦”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

接受他人好意,并不是坏事;而谢绝他人的好意,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赢得成功,不更是一件好事吗?

这篇文章用的是家庭三的角度,它的主要观点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讲得颇为清晰:“接受他人好意,并不是坏事;而谢绝他人的好意,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赢得成功,不更是一件好事吗?”这个反问,结论是清晰的。所以这篇文章在立意上与3号卷《有尊严地拒绝》相近,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这篇文章在表达观点时所采用的例证是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例子,李嘉诚谢绝慈善家的帮助,自力更生,面对工作的艰辛不断前进,面对贫困的折磨镇定自若,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公司。(我读的比他写的好,他写的字很难看。)这个例证,比较好地说明他文章的观点。但是这篇文章的另一个例证,是德国体操运动员霍尔金娜的例子,这个例子与作文材料的内容与含意比较远,这篇作文没有恰切地说明霍尔金娜克服先天性身体缺陷而成为出色体操运动员,与谢绝慈善性帮助之间的关系是没有点透的,实际上就我个人有限的知识来看,事实是应该有的,霍尔金娜的家庭是不困难,好像是为了她的孩子跳了很多次奥运会,但这个考生了解的事实可能比较有限,于是这个地方没有点透,所以这个例证使用不当。

总体上说,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平实的文章,没有特别要点的精彩,也没有危险的偏差,霍尔金娜的那个例子没有点透,有的段落比较流畅,比方说末段、李嘉诚那一段,这两段比较流畅,其它段落的语言疙疙瘩瘩,它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所以说我们在打分的时候要综合考量。这篇文章的得分,是二等卷的中档,20+18+7=45。6号卷:勇于接受,敢于回报

6.勇于接受,敢于回报

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总会把我们打击得遍体伤痕。如果这时候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不要犹豫,这是一个机会,是上天给予的机遇。如果你认为这是对你的同情,那是错误的,对方没必要同情一个不相识之人。面对挫折的人,勇于去接受,但不要忘记回报对方。

从前,有一位女大学生叫辛蒂,她不幸因为化学实验而染上了“多重化学物过敏症”,这使她的生活发生巨变。她连化学物制品,如洗发水、香水等普通日常用品也会过敏,但这个社会并没有放弃她。她住在一个特殊的房子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辛蒂接受了社会各热心人的帮助,她努力研究关于化学物过敏的问题,还建了“化学物咨询网”,引来了五千多名来自二十二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来注册会员。她为的就是帮助那些受到伤害,与她一样被化学物所伤害的人。辛蒂勇于接受社会的帮助,并不觉得这是同情,她还抱着感激的心回报社会。最后,她获得了非常光荣的“另类诺贝尔奖”。

现在,阿里巴巴董事局长马云,是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但是以前,他是一个生活困苦,却有着远大理想的人。他放弃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他认为,他可以做得更优秀。他立志创业,但由于生活困难,只能卖点内衣,(、)小药品等东西。在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很担心。(,)决定为他出钱又出力支持他。马云没有拒绝,他坦然接受,并承诺一定会偿还。经过他毕生努力,从翻译社走到黄页,再从黄业(页)走到建立了阿里巴巴,这一路走来,满路途的荆棘,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马云成为了新一代的风云人物。通过别人的帮助,他不认为是一种同情,而这是一种支持,一种力量,所以他坦然接受了对方给予的帮助,并且承诺将来一定会报达(答)。他做到了,这是一个传奇。但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在必要时,接受帮助,那不是别人的同情心,那是对方的一种支持与信赖。因为信任你的能力。

这是从家庭二的角度延伸而来,观点表达也是比较清晰的,就是“一个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要敢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同时不忘回报对方和社会”。这在第一自然段讲清楚了。

然后文章列举了两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一个是接受社会热心人士帮助,研究化学物质过敏问题的一个叫辛蒂的人,另外一个是接受朋友的资助,终于成为风云人物的马云。

这篇文章的好处,是紧贴试卷所给出的材料来作文,观点清晰,结构完整。这篇文章的不足是平淡有余,深度、文采皆有不足。今年的文章,我们不仅仅要看他写什么(因为今年的作文审题不难),而且要看他写得怎么样(就是要看考生回到了他自己作文的水平、自己的写作能力,所以要看他写得怎么样)。那这篇文章过于平淡,语言也比较嫩(书写也能看出来嫩嫩的),有个别语病,3个错别字。得分:19+17+6-1=41。7号卷:成功与否,由心态决定

7.成功与否,由心态决定

一位白手起家,成为富翁的人,他热心于慈善事业,并且决定向三个贫困家庭捐助,然而每一家人对待他的同情给予了不同态度。

三个贫困家庭对待富翁的捐助的不同,是否能反映出他们贫困的因由呢?

有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捐助。对于我来说,家虽贫,但尊严不该贫!当面对金钱时,如果直接向它低头,那么一个人最基本的自尊已经销声匿迹,那么谈何成功呢?或许也是情非得已,因家庭处境贫困,而收下别人的同情,故这样来安然过日子的,心里会好过吗?为何不看重自身尊严,做有骨气的人?这家人终究无法摆脱贫困,只能看着别人脸色过日子,找不到自己在社会的价值,无法成功,最后,他得到的是金钱而失去了尊严。也有一家人,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这家人有尊严,有骨气,但是他们认为是一种施舍,不想得到别人的可怜,无法放下面子,也看不清事实。若他拒绝了富翁的捐助,那么他的家庭会保持现状,无法摆脱现实的折磨,连成功的路也无法踏上。最后,他得到的是尊严,而失去的是机会。

而其中一家他接受了捐助,并声明一定会偿还。这一家人既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又为自己的家庭得到了基本的帮助。他接受了钱,而且声明会偿还,那么,他是有志气有尊严的人,若不偿还,那么这笔钱将会成为是一种施舍,而不是帮助,因此,他这种做法既得到了帮助,保护了尊严,又得到了一次成功的机会。我相信,这种人他将(此处删去了“不”)会成功!并在社会中得到自身的价值。

成功与否,由心态决定。并非每个人都是富翁,但我们缺少的不是金钱,而是自身心态的定位,那才是决定你成功的源泉。人,首先必须要有尊严才能成为独特的人才,而且要善用一切事物,不能因尊严而失去成功的机会,我们要做有志气、有骨气的聪明人,而不是做一名向金钱低头的人。

这篇文章对作文材料的具体理解是比较准确的,这体现在第三、四、五这三个自然段。这篇文章否定了家庭一和家庭三的做法,赞成家庭二的做法,认为接受捐助并声明偿还,一家人既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又为自己的家庭得到了基本帮助。这句话在倒数第二自然段。这是他的基本观点,这三段是作文对于原材料的理解。

但是,这篇文章它提炼出的总观点却游离于对作文材料的解读,这种游离体现在文章的头两段和末段。头两段尤其是第二段说“三个家庭对富翁的捐助的不同态度,是否能反映出他们贫困的因由?”末段又说“成功与否,由心态决定”,这就出现了文不对题的现象,中间三大段的具体观点,与文章的总观点,没有合乎情理的逻辑关系的论述,这就说明,这位考生其实有相当不错的文字理解力(对原材料是有理解力的),但是,在总体观点的提炼,在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是这样的一种具体情况。

这篇文章的语言基本通顺,也有些语病,所以这篇文章的内容得分和表达得分也是要综合来看,内容项17分(二类卷偏下),表达分18分,发展分5分(打在“立意略显深刻”上,人家的观点还是讲得清清楚楚的,这个发展等级分不是面面俱到给分的,发展等级分是四项里面有一项,可以打在一点上的,答案上也有说的),总分40分。8号卷:回报

8.回报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富翁给的捐助,我们理应学会回报,受之滴水,涌泉以报。

命运给蜡烛油尽身枯,可它回报世人的是一屋子的光亮;命运给种子一滴甘露,可它回报的却是一大树的荫凉;命运给贝多芬是一双聋耳,可他却回报给世人动听的音乐。学会回报,尽管命运待你不公,也要怀着感恩之心去回报他人,造福社会!

鲁迅为报国三易其志。开始采矿为生的他,希望实业救国,但发现国人被疾病缠身,便从医,但后来他又发现,国人麻目(木),即使救了身体,但精神上还是腐朽,便决定弃医从文,用笔去报国、救民,唤醒沉睡中的国人。鲁迅以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养育他的祖国,这便是涌泉的回报。当国家陷入危难时,挺身而出,用一己之力回报祖国,成为中华民族的“背(脊)梁”。

柏杨,一位“不为民主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作家。他虽没有大学文凭,却著作千篇。他因说获罪,获罪十年,他因说获罪也因说而名世,不少商人帮助他逃脱,不少政客为他说服。而他虽身困笼中,却笔行千里,一直在为社会为苍生说话,虽命运对他无情,但他却一直回报社会。用自己笔来针砭时弊,同时也是在为养育自己的祖国作回报。

东北保安訾立凭着努力回报祖国与社会。一个小保安竟成为天津大学的学生,其中努力非同一般。他的动力是什么?感恩之心。对母亲的、父亲的、社会的、祖国的感恩就是他一直前行的动力。小时因家中贫困,母亲和父亲拼命撰(赚)钱供他读书,却最后也不得不放下书本。所以他长大后,努力工作,在一间学校当保安,一有时间便拿书出来读,后来校长特批他在课室听课,这便(“便”看不清)对他很有帮助,一颗感恩回报父母之心,使他不仅报答了父母养育之恩,也达成自己梦想。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在回报,或许只是一个考完试后对老师一个衷心的微笑,在别人帮助你后,一句深情的感谢,这便是回报。不能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要做到滴水之恩滴水相报!

这篇文章第一段说“富翁给的捐助,我们理应学会回报,受之滴水,涌泉以报”,这个开头,是对作文材料很好的解读,解读不错,提出的观点也很好。但如果看到这里就给他打分,你就错了。这类考生他没有顺着这样的思路继续自己的写作,接下来他就神情漂移了,有些游离于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他接下来就写鲁迅三易其志为报国、命运对柏杨无情而柏杨一直回报社会、东北保安对父母和社会的感恩这三个例子,有些大而化之地谈回报、感恩。这三个例子跟原材料已经偏离下来,但它还是在原材料“感恩”这个大范畴里面来写作文。这说明这位考生对作文材料的认识理解还不够到位。所以这篇文章的内容项是打在了“符合题意”的最低分16分,表达和书写都比较稚嫩,还有些知识性不够准确,15分,发展5分,总分36分,及格分。9号卷:选择是一种态度

9.选择是一种态度

面对富翁的无私捐助,三家人有着三种不同选择,有选择拒绝,有选择欣然接受,有选择偿还。在漫漫人生路中我们会有很多选择,但每一种选择都反映出我们一种态度。

选择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态度。

被外界评论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李安再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是对他的肯定更是对华人的肯定,自从李安拍完《色戒》后便销声匿迹.而他新拍的《少年派》更是连宣传的气势也没有.但是就是这部默默无闻的电影使李安再次获得世人关注。有不少媒体在采访李安问:“为什么你可以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李安说:“因为我选择得失,我不会为了片房而去拍一些滥竽充数的电影.我们是导演就该一心一意拍剧.你只要拍好了片房自然也就来了,这便是我的选择。”

从李安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李安的选择,在现今大多数导演拍戏只是为了片房的风气上.李安的选择无疑需要更多勇气.但同样李安也用他的选择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宁缺毋滥.也正是李安的这种不追片房一心拍戏的态度使他的每次片房都是大卖,所以选择是勇气更是态度。

选择是一种良心更是一种态度。

小悦悦事件19位路人的漠视.这便是他们的选择。这是一次良心的态度.这更是良心的选择.但他们选择了视而不见.这难道不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吗?在最近多地发现了校长对女学生进行了性侵案.顿时整个社会为之愤怒.大家微博上纷纷晒出“开房找我,放开小学生。”这些为人师表选择对小学生下手,这难道是他们良心的选择.他们也有女儿.这到底是道德的陨落还是人性泯灭?这样的选择我们感到无耻,更为他们事后态度感到心凉。

习近平说过“中国梦”一词.同样我也有我的中国梦.我希望大家的选择可以对得起自己良心.我希望大家的选择有利于他人.我希望选择不仅仅是选择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社会对自己态度.我选择,我态度。

这篇文章开头也是引用了原材料,但是你看完全文之后,你会发现引用原材料也只是一个由头,是一个头套。接着这位考生正如陈妙云老师所说的那样把材料扔到亚马逊,自己走到尼罗河去了,接着他的笔锋就立即转到“选择”的问题上去谈“选择”,这就脱离了材料的内容和基本含意,有套作的嫌疑。这篇文章选作“标杆”的用意是提醒老师们要细看文章,不要仅看开头就给分,同时也是提醒考生放弃投机取巧之心,认真阅读作文材料,老老实实地写文章,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因为看上去这位考生的基本功应该没有那么差的。

得分情况:内容项11分(打在“基本符合题意”上),表达12分,发展等级2分,总分25分。10号卷:尊重别人的选择

10.尊重别人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权,都是为自己的须(需)要而选择,每个人心理都不同,也不是同一阶级的人心理方面都是同样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选择。

有一个白手起家的人,他以前是一个贫困生,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知识的运用,成为了富翁。他是一个为人慷慨,热心于善事(善)事业。

有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在此他回忆了他以前贫困时的生活,他决定向他们这些贫困家庭提措(供)捐助。

很快,他就去了第一个家庭捐钱,这个家庭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富翁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开心。

然后,他就去了第二个贫困家庭捐钱,这个家庭很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了一定会偿还,富翁听了,很高兴地说这家人很有动力。

最后,他去到第三个贫困家庭里捐钱,他开心地把自己的钱捐给这家人,这家人很客气地谢谢了他的好意,说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所以这家人拒绝了。富翁眼看这家人太不给面子了,富翁拿这些钱气怒怒地跑回自己的公司了,富翁气冲冲的拿着钱跑回来他的秘书见到了,就和富翁了解是什么事,富翁一字不留地说给了秘书听,还说以后都不做善事了,秘书听了就和他分析,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权,每个人的心理接受也不同,每个人的须(需)要也不同,还说,如果你不想喝水,别人死都要灌你喝,你会怎样,富翁慢慢地认识到,“尊重别人才是尊重自己”,所以,富翁从此以后也照以前一样帮助别人,这让他越来越开心,还自创标语:“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尊重别人的选择,就是尊重自己。我们不能让别人照着己的思想去办事,要懂得,不同环境,人的生活不同,人的生活须(需)求也不同,不要麻目(木)地要求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选择权,这样别人才会尊自(重)你。

这篇文章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大量的篇幅,用作文所给出的材料进行扩写,扩写是作文的大忌;第二个问题是,他的扩写是简单化的扩写,没有思想、心理、情感的延伸和丰富,是没有价值的扩写;第三个问题是,这篇文章的语言用“嫩”来说都不合适,只能用“差”来说,比较差。有四个错别字,还有些重复的错别字。

但是,这篇文章它能够紧贴着作文材料来行文,本文标题“尊重别人的选择”,它谈的“选择”跟9号卷所说的“选择”是不同的。本文的“选择”是贴合材料的选择,9号卷的“选择”是只有由头,笔锋毕转的选择,是不同的。所以这篇文章在内容项上打分15分(打在了“基本符合题意”的最高档),15+12+2=29,这篇文章反而比9号卷那篇有套作嫌疑的文章要高分。11号卷:人生观与人生

11.人生观与人生

出生于同一个世界,我们了解着同一个国家,同一个社会,同一个环境。但是每个人是共性的同时也是个性的。形形色色的事情,构建了我们独特的思考方式与价值观。而正是这点的不和谐,却如同涟漪在平静的湖中散开,形成了我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同一事件的不同选择。

正像宁铂,上天给予了他“中国第一神童”的天赋,他也早早成名,进入“少年班”。但天资聪明的他,却不懂得正确的选择。他如同火箭上窜,15岁就已进入中科大学习。他从小心中最热爱的是天文学,但他是神童啊!在社会与自身的压力下,他选择了理论物理,一门天才进修的学科。少年的他在成人的环境中日益沉默寡言。神童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多次报考研究生,却次次因为个人原因而退出。他的人生观被扭曲了。他背负着神童的名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向众人宣布他将出家的消息。终于他抛开了尘世,浸溺禅学当中。

而一个不同的人生观,却带给了同为神童的陶哲轩不一样的人生。他3岁的时候便被送入了小学的大门,但终日哭哭啼啼的他让他的父母下定决心让他接受循序渐进的教育。但他的天赋并没有被浪费,他的课程由为香港大学的毕业生的母亲教授,同时他又可以开开心心的与同龄的孩子处在同一个集体,这对他人生观的建立有着很大的影响。当美国一所大学的招生来临时,本来可以作为史上最年轻大学生入校的陶哲轩断然拒绝了。正是这样的人生观,令陶哲轩,这个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获得了人生的成功。

人生观带来着不一样的人。如同阿育王,这名印度最伟大的君主,本是一个有着残暴人生观的暴君。他杀死了99位兄弟与十万人才登上王位。但血流成河的景象令他恍大悟。他终于开了圣心,以义待民,以仁治世。可能成为暴君的他,因为人生观而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更如武悼天王冉闵,他以粮救民,自己却常带兵抢胡人军队的粮食,即使他最后被腰斩,但他人生观所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却一直影响着我们,他是英雄!

当面对着不同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面对捐助,有的人接受,有的人偿还,有的人拒绝,这是他们人生观的不同所致。而我们的人生,也正是由我们独特的人生观所引导,而正是这样,我们才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与那未知的未来。

这篇文章题目特别大,通篇谈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生的影响。这是用比较稚嫩的语言不太恰当地概括来谈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形而上的哲学大问题,勇气可嘉,但是实际上还是有点不自量力。结尾扣到了作文的原材料上,“面对捐助,有的人接受,有的人偿还,有的人拒绝,这是他们人生观的不同所致”。这篇文章的用意,首先是提示大家你不要轻易判它偏离题意,这是显然的,不要看到前面那样就判偏离题意;第二点提示大家的,它到底是暗合还是判它结尾紧贴原材料?那到底是判它暗合还是判它基本符合题意,这真的需要老师们用心去体会。

这篇文章它前面关于人生观的论述与结尾观点的对接是非常不吻的,缺乏逻辑关联,显示了考生比较幼稚的思维能力。这篇文章我觉得要倒过来写思路就顺了,就是“面对捐助有三种不同的选择,显示了三种不同的人生观,这三种不同的人生观是什么,会对人生有怎样的影响,你的观点和主张是什么,然后你对整个人生观的态度怎么样”这个思路,我觉得才是顺的,可以达到一等卷的思路,但是这个考生在考场上没有理顺自己的思路,他嫁接得不太对。

这篇文章属于“基本符合题意”的下限,11分,表达12分,发展等级1分,总分24分。

篇2:吴敏教授点评2013广东高考标杆作文

整理:永州一中 刘小忠

(一)高考真题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为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以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命题分析

该作文题目延续了广东作文开放性的特点,同时也暗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一方面该材料反映的是如何对待捐款问题,提供了三个角度,学生可选角度比较多,很很容易就能了解到要写作的话题,且做到有话可写,体现了其开放性的一面,能较容易考察出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另一方面,该素材也暗合之前的红十字会和雅安地震引发捐与不捐,如何捐的争议行话题,富有时代性。

【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

1.材料讨论家庭对待捐款的态度问题,其中有三种态度:乐意接受,接受但表示偿还,拒绝。三个家庭就是否接受捐赠体现各自观点和态度,其中折射出来的道理也反映在除捐赠外的其他领域。那么,学生可以就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可以将材料引入文中,也可以不引入。

2.写作要求(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可从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一个、两个或三个人的看法;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立意方向参考】

(一)高兴地接受角度

1.在困难时乐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2:在困难时候,学会利用外在力量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3.高兴地接受别人帮助,是对捐赠者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尊重。

(二)接受但表示偿还

1.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且表示偿还,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表现

2.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且表示偿还,也是一种对己对捐赠人有责任体现 3.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且表示偿还,表示应该有感恩之心

(三)拒绝 1.莫因个人的 尊严绑架了善意的心(素材的捐赠人是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的)

2.对嗟来之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要有自己的尊严和骨气。

(四)综合角度

1.谈论捐赠者和接受者的关系 2.捐赠者和接受者的态度和做法 3.慈善捐赠事业如何健康发展 【对材料片面和错误的读解】

1.不能只选某个词语做角度,比如孤立地写“慈善”的作用,人要学会“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等

2.不应单论“感恩、施舍”等,没有联系捐赠的环境 3.不应脱离材料含义谈捐赠,慈善。

(三)作秀作文及点评

1.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点评】“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开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性的本质,并对“慈善与施舍”做了确切的辨析,虽不过三言两语,却字字切中要义。接着,作者在对慈善的关怀本质、施行方式、落实对象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缜密有效地论述,思想成熟深入,表达掷地有声,展现了一位关注社会思考独立尊重内心的中学生的良好风范。

文章结尾两段尤为令人称道。作者不被材料锁定,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之上,以更为宽阔的胸襟,扩大了对善行的“施者”的界定,同时,与之延展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现实意义。

确实,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贵的善性传递者,财富与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严也从来没有排行榜。善在大爱里,更在细节中。(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讲师 徐珊)

2.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

慈善,本该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把温暖的手炉,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尴尬人尽皆知,就如那个感激却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让爱传递的最大阻碍。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省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和平等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绝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难以为继的他们需要这份帮助,也许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经历或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让他们艰难的选择拒绝。

然而,慈善之路不应因行善方式不当而闭塞阻滞。既已找到症结,何不求良医以自治?

真正的慈善家往往坚决丢下慈善这件标签,而以人类共同体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约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个孤岛,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才能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他们以乐于接受而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受助人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着前进,而不是如难民领取政府施舍的粥粮。

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发现了“苦力”的价值的基础上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民教育运动中,与其称他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为所有农民、苦力的老师、朋友。他曾说:“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他不愿安居太师矣,空谈误国计,而是扎根到农民中,探索真正对他们有用的善举——开化与教育。

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要成为坚固的岛屿,需要慈善的力量来修补脆弱的堤坝,而要让慈善有力前进,就必须行善者脱下救世主的眼镜,带上捐助对象的眼镜,扎根到他的世界中,问一句:“你需要什么,我们能共同努力改善些什么?”这才是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们以对的方式共同前进。

【点评】本文紧扣富翁热心慈善事业,捐助三个家庭的材料,引出有关慈善的话题,并以此为中心内容展开论述,符合本次作文的材料内容和含意范围。

文章开篇简单点出慈善的意义后,顺势提出慈善遭遇婉拒的尴尬问题,进而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行善方式不当,紧接下文论述如何改变方式,以人类共同体的平等身份行善,并举晏阳初的事例以佐证。最后,以共同努力改善慈善的方式为愿望收束全文,回答了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

文章观点明确,真正有效的善行需要采用适合捐助对象的行善方式,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间搭建起平等互信的桥梁,让善意顺利进行,让爱心顺利传播。对当前慈善存在的社会问题分析较深入,认识较深刻,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思路清晰,论述较有层次。

比较遗憾的是,文中一些长句的语言表达不太流畅,意思不太清晰,全文例证较薄弱,不够丰富有力。(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陈一平)

3. 让爱双向流动

中国有句名言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报答他人的善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沿袭了下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接受了帮助却当作理所当然,而不怀感激之心,报答以爱的话,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占主流的。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社会、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社会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而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当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任后却惨被企业“抛弃”的局长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社会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点评】写考场文章以立意为先。这篇文章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其立意境界很高,认为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还是可以流动的,呼吁“让爱双向流动”。捐助与受助都是爱的表现,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互有沟通交流,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并且一直传递下去。从立意这个角度来讲,作者这样的立意在众多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种立意。

围绕着“让爱双向流动”,作者在第二段,从施舍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双向流动的意义。第三段,运用了两个事例,作者从受助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流动的价值。第四段从反面例子入手,表达了单向的爱的痛苦。最后发出呼吁: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作者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不足的地方是用例略有不当之处,可以选更恰当的例子。另外,第四段的反面例子写得略嫌仓促,分析未够透彻。(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讲师 胡家俊)

4. 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 材料中,富翁打算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一家高兴地接受了捐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了富翁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我很赞赏第三个家庭的做法,处事大方,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感到低人一等,在拒绝中告诉富翁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也启示了我们:在做慈善的过程中要维护受赠者的尊严。

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虽然孟子谈的是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但这些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就连乞丐也不会接受。孔子曾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中,英国国王霍华德巡视被轰炸后的伦敦贫民区,在一栋破烂的大楼门前,他脱下帽子,向主人询问:我可以进来吗?询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让人心生敬佩。

又如,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标了吧!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一些“暴力”慈善,他们行慈善之实,却又在捐赠漠视受赠者的尊严。如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我们不否定他确实帮了不少人,但他的方式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做对吗?有一张照片,陈光标与受赠者们举起手中的钱,陈光标笑容满面,但我却看不到几个受赠者开怀的笑脸。他们是被帮助了吗?还是他们又成了“暴力”慈善的受害者?

在当今时代,“微公益”、“志愿活动”层出不穷,似乎是一个全民慈善的时代。但是,当我们准备做慈善时,千万提醒自己:不要伤害了受赠者脆弱的尊严。

我们在帮他人,同时也是在帮自己。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放低姿态,请小心呵护受赠者的尊严吧!

【点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其突出的特点是观点鲜明,论据较充实,论证较有力。文章从作文题提供的第三个家庭对待捐助的态度引出自己的观点即:“做慈善,应该维护他人的尊严。”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的有关论述和做法,主要采用了举例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论证了维护受捐助者尊严的重要性和效果。作者为了让读者明白尊重受捐者尊严的意义,还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说明了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受捐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还能够联系现实,在肯定当前一些人善举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劝告做慈善的人应该放下架子,小心呵护受捐者。全文思路清楚,论证较严密有力。结构较严谨。

全文表现出了作者对现实的关心,对正确慈善和提升慈善质量有较深入的思考,与那些说空话和套话的文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文章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个别语句表达不够准确顺畅,如第二自然段。(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周小蓬)

5. 当慈善遭遇傲骨

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街上。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改变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态,才能使这场慈善皆大欢喜,施者开心,受者也开心。大家互相理解,你浇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树更加拙壮成长。

【点评】此文伊始,紧扣材料,点明慈善有益世道人心,接着笔锋一转,提出当慈善遭遇傲骨,双方出现如何面对之难题,文章由此焦点切入,选取施受之关系角度立论,可谓审题精准。文章先写施善方式,以一反一正两个例证阐释说明何为正确的捐助方式。相较于陈光标,微尘团体的行善不是伤害而是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文章接着分析受捐心态,依然采取一反一正两个例证进行论述,文章指出,意气用事,盲目拒绝,并不代表所谓尊严、傲骨,正确方式应该像受助者黄中天那样,用自己的善意回报社会。文章着意发掘此例证蕴含的施受双方传播善意的慈善本质,由此可见,文章立意深刻。此文结尾,以浇水施肥喻示施受双方的本真关系,进一步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纵观全文,观点辩证,结构严谨,论证方法得当。但此文亦存在一些瑕疵,如“挤走骨气”的表述不准确,傲骨与回报之间的逻辑关联略显牵强,还出现一个错别字“拙”,尽管如此仍不失为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李永中)

6. 点亮万家灯火

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还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点评】这篇考场作文当得起“文质彬彬”四字。

内容上写的是对三个家庭的评议。要评议就要表态,要表态就要言说理由。这很考功夫,思想深不深刻就在这理由上。面对富翁真诚的捐助,眼前贫困的家庭该不该接受呢?作者认为要看是否有利于善的传递,爱的弘扬。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理由,很见思想。

今年还是材料作文,材料是故事性的,考生可因事议论,写成类似于时评的文章。材料反映的又是三个家庭对捐助的态度,也可以说材料是观点(态度)型的。面对几个观点(态度),可以比较一番,论说孰高孰低。对观点型材料,这种写法可确保立意不会偏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不过评判别人的观点妥否需用同一个衡量尺度,而且这个尺度属正面价值体系,如是否有利于爱心传播等。此乃关键所在。此文是这个方面的典范。质已胜。

文也胜。语言准确、简洁而又冷静,行文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分析温婉而到位,毫不强加于人而又让人信服。当然也有问题,最刺眼的是把“无味”笔误为“无谓”,但这些不过是白璧之微瑕。对考场作文谁又能吹毛求疵呢。

值得肯定的当然不止这些,如篇章结构就值得读者去体味,此不再赘言。总之,这是一篇具有示范意义的考场作文,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语言、结构等都有可资借鉴的地方。(点评人:华南师大附中 高级教师 黄业泉)

(四)标杆作文及评分(11篇)

标杆作文之一 1.接受慈善,接受一份善心

“人之初,性本善”,而《圣经》也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这也是慈善的根源。有人致力于行善,就会有人要接受慈善。

接受慈善或许是一种选择,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的选择。

一份慈善就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当土地悄然焕发生机,天空亦会变得晴朗。

现代哲学对慈善理解为一种心灵的赎罪,尤其是富人行善。在财富积累中,难免会伤害了其他人生存的利益,富人行善是一种偿还他人的心理,是为剥削他人利益的忏悔。而对于接受慈善的人,若处境困难,接受他人的帮助,改变困境,同时洗脱一个负罪心理的人心中的罪恶,或许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再者,只有人接受善心,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事业中。所以接受一份善心,改变自己的处境,唤醒更多的善心与大爱,理应是个好选择。

一份慈善如滴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接受一份善心,为了付出更多的善心。

感恩与感激是人对慈善应有的心,而偿还与报答则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美国石油大王哈默,他接受但他要以劳动去换取,他纵使落魄,仍保持人的尊严,或许是他日后出人投(头)地的一个原因。反观今天,有不少社会上的助学的私人基金都要求日后受捐助的对象加入基金会,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行善,接受慈善,又不会伤害他人尊严,更在将来让更多人行善。由此看来,接受一份善心,而回报一份善心才是慈善事业中最好的结局。

一份慈善如一缕清泉,有顺流而下滋养万物,当然也有坚石相阻,拒之于门外的。有人接受慈善,也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能自立自强,有骨气地活着,我们应当尊重这样的存在。那面对行善的人,请礼貌地说一声“谢谢”。不接受一份施舍是可以理解的一种选择,但伤害一份善心却是一种罪恶。坚石可以阻隔这缕清泉,但至少它不会污浊这一弯泉水。

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接受与否,但行善的人都应该理解,这样善心才能延续。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选择接受,谢谢你释放了一个心灵。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懂得偿还,谢谢你为世间增添了善良与美好。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选择拒绝,请你礼貌地说声“谢谢”,莫摔碎了慈善这颗清澈的水晶。

评价:一类卷。从接受的角度行文。自始至终围绕慈善行文、分析。对材料有准确的把握,文中比喻较贴切,排比的使用较恰当。但内容有空疏之嫌。

得分:24+23+9=56

标杆作文之二

2.做智慧的捐助者

一位白手起家的富翁,热心慷慨,热衷慈善,积极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如今,这已不是新鲜事,然而受助者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或感激地接受,或声明会偿还捐助,或直接拒绝富翁的好意。富翁面对此情此景,还会像当初那样坚定地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吗? 曾有一位知名畅销书作家,财力极殷实。那一年,他开始对一位山区的贫困儿童进行长期资助。作家每月坚持汇款,对资助事宜极认真仔细,被资助的孩子开始向他致了一封感谢信,后来却再无回音,直到后来孩子大了些,竟写信请求增加资助数额。事实上,此前的资助金对于一个贫困区的少年足够了,作家有些奇怪,这才向联系人打听孩子的境况,一番周折后才知,少年后来因学习上的失意,误入歧途,胡乱挥霍善款,到最后资助的钱已不够花。原来作家只顾捐助,忽略了与受捐人的交流与引导,使原本的善意呆着少年走向歧路,作者悔恨不已。

这或许是大多数国内慈善的现状。多数慈善家盲目将捐助送往贫困区,却往往忽视被捐助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们收到了钱,却不知如何使用。或许我们的爱心仍浮于表面,我们妄想用捐助解决问题。然而慈善与其它事业一样,需要心血投入。

让我们将视线移向国外,在一些国家,慈善观念和社会机制或许相对完善。一位名叫麦克菲的富豪,凭借自己的勤劳与独特的经营之道创办了美国有名的连锁超市。当一位因家贫无力支付大学费用的麻省理工男孩向麦克菲请求资助,麦克菲回信告诉他,自己已告知麻省理工附近的那家超市的负责人聘用这位男孩,并向他提前支付一年的工资。多年后,已成功创业的男孩在自己公司的开业礼上,回忆起当年的那位智慧的慈善家,不禁感慨道:“是他正确的捐助方式早就了今天的我。”其实,在男孩大学期间,麦克菲常与他联系,两人交谈常十分欢快,男孩从未因自己的贫困与被帮助人的身份感到自卑。

更有慈善家给多名贫困儿童寄圣诞贺卡,并对回信的孩子进行资助,并给予其生活上的知道。古人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正赞扬了一种巧妙的捐助方式。在物质发达的今天,慈善成为更多人的话题。而富豪们的捐助方式对受捐者有极重要的影响。直接捐助大笔数额,不仅会对敏感的人造成伤害,甚至会给受捐者带来安于享乐的错觉。合适的捐助方式能巧妙地给人帮助,同时助其自强、自立。若我们成为富豪,在捐助同时应多与受捐者交流,平等看待受捐者。捐助能毁掉一个人,更能帮助一个人。中国慈善方兴未艾,富翁们,请将你们的财物与关怀一起拨(播)撒人间。

评语:一类卷。

文笔流畅,从捐助者的角度构思行文,正反论证。叙事清晰,议论到位,见解有光彩。语言表达平中有巧,用语精。

两点不足:1.第一段提出的问题与全文关系不大。2.三个错别字。

得分:23+23+9-1=

54标杆作文之三

3.有尊严地谢绝

一名白手起家的富翁热心于慈善事业,决心帮助三个困难家庭。面对热心人的捐助,三个家庭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一家感激而高兴地接受了。一家犹豫着接受了,声明一定会偿还。还有一家出人意料地谢绝了富翁的好意。在我看来,富翁的好意毋庸置疑,但有尊严的谢绝才是最佳选择。只有依靠自己的打拼赢得的成功,才是令人欣慰和鼓舞的。

“俺有手有脚,要自己养活自己。”一名清洁工大叔的话道出了多少劳动者的心声,深圳一群大学生和白领发起公益餐厅活动,免费邀请环卫工人,农民工等低收入生活困难者进餐,然而,这一爱心慈善事业却没能“火”起来。的确,生活困难者需要他人的援助,他们也能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但身体健康的人不应该接受他人的施舍,已成为他们心中的“常识”。他们谢绝他人的帮助,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当你的生活中遭遇挫折和打击,面对他人的捐助,你是否能顶住生活的压力,有尊严地谢绝呢?何玥的父母对这一问题作了最好的诠释。年金十二岁的小何玥身患重病,生命仅剩下三个月。从小爱助人的何玥决心捐出自己全身的器官,帮助有需要的人。何玥逝世后,父母含泪完成了女儿的心愿。此时,留给何玥父母除了悲痛,还有治病欠下的债务,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了,为何玥父母送来捐款。这对夫妻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一句“我们还年轻,慢慢赚钱还吧!”的话语感动了无数的人。原来,面对他人的捐助,有一种选择是有尊严的谢绝。

面对在街上乞讨的人,你放下一张钱就离开,是对他人尊严的侵犯。这个时候,即使是饥寒交迫,“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乞人也不会接受。即使是出于好意,他人可能因顾及尊严而拒绝。李维斯决绝富人提供的大餐,在困窘中想出生产牛仔裤的创意,最终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老干妈”陶碧华下岗后摆摊赚钱,拒绝领取政府的“低保”,创出辣椒酱品牌,收获成功。面对困境,谢绝他人的好意并不容易,但尊严却是促使你前进的不竭动力。有尊严地谢绝,对处在困境中的人而言意义非凡。

泰戈尔曾说:生活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面对不期而遇的磨难,(、)贫困等,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人的好意。但我们更应该有尊严地谢绝。只有凭自己的力量打拼,积极地面对困难,才会体味到成功时如雨后甘霖般的喜悦。

评价:一类卷下。观点鲜明,符合题意。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足:说理略显简单,分析直线化。

得分:22+20+7=49

标杆作文之四

4.接受帮助

哲学上说:“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存在的基础(。)”。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密切,我们有时面对的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有的人欣然接受;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而有(的)人的接受后声明一定会偿还。

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陷入困境时,在自己束手无策时,不妨暂且放下面子接受帮助,渡过困难后回报他人,这不就是尊严所在吗?

著名的“鞋管家”创始人李朝杰一开始创业时可谓筚路蓝缕。一朋友见他连吃饭都成问题,把自己曾经做过擦鞋的鞋箱给了李朝杰。李朝杰犹豫过,但他还是从事了这一职业并告诉朋友,他朝一日赚钱后一定归还。终于,凭着艰苦的劳动,他创立了擦鞋连锁店——鞋管家。

试想一下,如果他当年没有暂且放下面子,轻视别人的帮助,认为那是对自己的侮辱,他可能现在只是个默默无名为温饱奔波的人。他最终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把钱还给了朋友。尊严,从未被他丢下,接受别人的帮助对他来说,不是别人的轻视,不是别人的侮辱,而是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只要自己靠双手能回报别人,尊严则一路都在。站着的人不一定伟大,蹲着的人不一定渺小,(。)站着做人,蹲着做事才是强者。正是这样,他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并没有放下自己的尊严。雷德蒙,英国著名400米短跑冠军,因脚伤在1988年奥运会比赛两分钟前退出,1992年的奥运会,他等了四年。他做了八次手术,为了只是心中的奥运金牌。但在离终点还有175米处,他始终是脚伤发作,对手都跑过终点后,美国一运动员返回到他身边,陪他坚持“跳”到终点。

雷德蒙并没有认为对手是故意同情他。他们深情地拥抱了并邀请他到英国做客。他接受帮助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尊严丢了。他知道,尊严一直与他同在,奔向成功的终点只有快慢之分,而无胜负之分。正是这样,他认识了一个作为知己的人。

生活中,我们也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是回避别人的好意,还是接受后并给予回报。会对以后的道路有一些影响。学习中,当我们遇到不会的题,我们是主动接受别人热情的解答,还是认为他只是在向自己示强呢?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吧?

接受别人帮助,并不意味着丢弃你的尊严。在你接受和给予回报时,你的尊严一直都在。

评价:二类卷上。从家庭三引申出观点,观点与三号卷形成对照。题目是帮助,实际写的是接受捐助。中心突出,但不会分析。

评分:20+20+7-1=46

标杆作文之五

5.自力更生,方能成功 一个为人慷慨,白手起家的富翁了解了三个困难家庭并给予援助,一家毅然接受、一家犹豫接受,而令我振(震)撼的是一家谢绝了好意。我赞成谢绝好意的家庭。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坚定信念,谢绝别人的好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自力更生,方能成功,成就未来。

面对着命运的不公,她毅然接受;面对着生活的困难,她坦然自若,霍尔金娜用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创造出最美丽的辉煌。在成为体操运动员的前夕,她被众多启蒙教练抛弃,由于先天性身体的缺陷而不能当上一名出色的体操员。在困难面前,她不放弃,在训练之时,他不后悔。曾经,有一名资深的教练对泥沼中的金娜伸出援手,但被毅然谢绝,因为金娜相信,靠自己的双手,她能打破命运,成为出色的体操员。果然,霍尔金娜用自己的双手,超越了体操的界限,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国际体操冠军。诚然,谢绝他人好意,自力更生,能创造辉煌的成功。

他背负起家庭的重担,穷是他唯一的特点,他就是谢绝了他人的好意,自力更生,最终成就理想,他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在他父亲死去以后,一个人背负着家庭的生计,学习后还要工作。有一名慈善家曾对李嘉诚一家伸出援助之手,但被李嘉诚坦然拒绝。对于援助,他更想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打造成功。面对工作的低薪,他不断前进;面对贫困的折磨,他镇定自若。最终,李嘉诚以自己的双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公司,并成了香港首富。显然,自力更生,谢绝好意,能成就未来。

纵观古今社会,许多有困难的人都盼望着得到他人的援助,而意识不到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导致社会上许多青少年失去了就业机会,终日盼望有人相助而无所事事,守株待兔,最终一败涂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跟紧社会的步伐、努力就业、谢绝他人的好意,用自己的双手打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才能成就人生,成就未来,“中国梦”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接受他人好意,并不是坏事;而谢绝他人的好意,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赢得成功,不更是一件好事吗?

评价:二类卷中。用的是家庭三的角度,观点积极向上,有正能量。文章平实,局部偏离核心内容。

评分:20+18+7=4

5标杆作文之六

6.敢于接受 敢于回报

人生路上的挫折,总会把我们打击得遍体伤痕。如果这时候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不要犹豫,这是一个机会,是上天给予的机遇。如果你认为这是对你的同情,那是错误的,对方同情一个不相识之人。面对挫折的人,勇于去接受,但不要忘记回报对方。

从前,有一位女大学生叫辛蒂,她不幸因为化学实验而染上了“多重化学的过敏症”,这使他的生活发生巨变。她连化学物制品,如洗发水、香水等普通日常用品都会过敏,但这个社会并没有放弃她。她住在一个特殊的房子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辛蒂接受了社会各热心人的帮助,她努力研究关于化学物过敏的问题,还建了“化学咨询网”,引来了五千多名来自二十二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来注册会员。她为的就是帮助那些受到伤害,与她一样被化学物所伤害的人。辛蒂勇于接受社会的帮助,并不觉得这是同情,她还抱着感激的心回报社会。最后,她获得了非常光荣的“另类诺贝尔奖”。现在,阿里巴巴董事局长马云,是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但是以前,他是一个生活困苦,却有着远大理想的人,他放弃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他认为,他可以做得更优秀。他立志创业,但由于生活困难,只能卖点内衣,(、)小药品等东西。在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很担心。决定为他出钱又出力支持他。马云没有拒绝,他坦然接受,并承诺一定会偿还。进过他毕生努力,从翻译社走到黄页,再从黄页走到建立了阿里巴巴,这一路走来,满路途的荆棘,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马云成为了新一代的风云人物。通过别人的帮助,他不认为是一种同情,而这是一种支持,一种力量,所以他坦然接受了对方给予的帮助,并且承诺将来一定会报达(答)。他做到了,这是一个传奇。但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在必要时,接受帮助,那不是别人的同情心,那时对方的一种支持与信任。因为信任你的能力。

评价:二类中偏下卷。

有家庭二的角度引申而来。紧贴材料行文,观点清晰,结构完整。

不足:平淡有余,文采、结构不足个别语句有语病。三个错别字。

评分:19+17+6-1=

41标杆作文之七

7.成功与否,由心态决定

一位白手起家,成为富翁的人,他热心于慈善事业,并且决定向三个贫困家庭捐助,然而每家人对待他的同情给予了不同态度。三个贫困家庭对待他富翁的捐助的不同,是否能反映出他们贫困的因由呢?

有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捐助。对于我来说,家虽贫,但尊严不该贫!当面对金钱时,如果直接向它低头,那么一个人最基本的自尊已经销声匿迹,那么谈何成功呢?或许也是情非得已,因家庭处境贫困,而收下别人的同情,故这样来安然过日子的,心里会好过吗?为何不看重自身尊严,做有骨气的人?这家人终究无法摆脱贫困,只能看着别人脸色过日子,找不到自己在社会的价值,无法成功,最后,他得到的是金钱而失去了尊严。

也有一家人,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这家人有尊严,有骨气,但是他们认为是一种施舍,不想得到别人的可怜,无法放下面子,也看不清事实。若他拒绝了富翁的捐助,那么他的家庭会保持现状,无法摆脱现实的折磨,连成功的路也无法踏上。最后,他得到的是尊仰,而失去的是机会。

而其中一家他接受了捐助,并声明一定会偿还。这一家人即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又为自己的家庭得到了基本的帮助。他接受了,而且声明会偿还,那么,他是有骨气有尊严的人,若不偿还,那么笔钱将会成为是一种施舍,而不是帮助,因此,他这种做法即得到了帮助,保护了尊严,又得到了一次成功的机会。我相信,这种人他将会成功!并在社会中得到自身的价值。

成功与否,由心态决定。并非每个人都是富翁,但我们缺少的不是金钱,而是自身心态的定位,那才是决定你成功的源泉。人,首先必须要有尊严才能成为独特的人才,而且要善用一切事物,不能因尊严而失去成功的机会,我们要做有志气、有骨气地聪明人,而不是做一名向金钱低头的人。

评价:二类卷下。对材料的理解较准确,总观点游离于自己提炼出来的,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评分:17+18+5-4=40

标杆作文之八

8.回报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富翁给的捐助,我们理应学会回报,受之滴水,涌泉相报。

命运给蜡烛油尽身枯,可它回报世人的是一屋子的光亮;命运给种子一滴甘露,可它回报的却是一大树的荫凉;命运给贝多芬是一双聋耳,可他却回报给世人动听的音乐。学会回报,尽管命运待你不公,也要怀着感恩之心去回报他人,造福社会!

鲁迅为报国三易其志。开始采矿为生的他,希望实业救国,但发现国人被疾病缠身,便从医,但后来他又发现,国人麻目(木),即使救了身体,但精神上还是腐朽,便决定弃医从文,用笔去报国.救民,唤醒沉睡中的国人。鲁迅以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养育他的祖国,这便是涌泉的回报。当国家陷入危难时,挺身而出,用一己之力回报祖国,成为中华民族的“背(脊)梁”。

柏杨,一位“不为民主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作家。他岁没有大学文凭,却著作千篇。他因说获罪,获罪十年,他因说获罪也因说而名世,不少商人帮助他逃脱,不少政客为他说服。而他虽身困笼中,却笔行千里,一直在为社会为苍生说话,虽命运对他无情,但他一直回报社会。用自己笔来针砭时弊,同时也是在为养育自己的祖国做回报。东北保安訾立凭着努力回报祖国与社会。一个小保安竟成为天津大学的学生,其中努力非同一般。他的动力是什么?感恩之心。对母亲的、父亲的、社会的、祖国的感恩就是他一直前行的动力。小时因家中贫困,母亲和父亲拼命撰(赚)钱供他读书,却最后也不得不放下书本。所以他长大后,努力工作,在一间学校当保安,一有时间便拿书出来读,后来校长特批他在课室听课,这便对他很有帮助,一颗感恩回报父母之心,使他不仅报答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达成自己的梦想。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在回报,或许只是一个考完试后对老师一个衷心的微笑,在别人帮助你后,一句深情的感谢,这便是回报,不能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要做到滴水之恩滴水相报!

评价:符合题意,大而化之谈回报、感恩。评分:16+15+5=36

标杆作文之九

9.选择是一种态度

面对富翁的无私捐助,三家人有着三种不同的选择,有选择拒绝,有选择欣然接受,有选择偿还。在漫漫人生路中我们会有很多选择,但每一种选择都反映出我们一种态度。

选择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态度。

被外界评论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李安再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是对他的肯定更是对华人的肯定,自从李安拍完《色戒》后便销声匿迹.而他新拍的《少年派》更是连宣传的气势也没有.但是就是这部默默无闻的电影使李安再次获得世人关注。有不少媒体在采访李安问:“为什么你可以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李安说:“因为我选择得失,我不会为了片房而去拍一些滥竽充数的电影.我们是导演就该一心一意拍剧.你只要拍好了片房自然也就来了,这便是我的选择。”

从李安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李安的选择,在现今大多数导演拍戏只是为了片房的风气上.李安的选择无疑需要更多勇气.但同样李安也用他的选择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宁缺毋滥.也正是李安的这种不追片房一心拍戏的态度使他的每一次片房都是大卖,所以选择是勇气更是态度。

选择是一种衷心更是一种态度。

小悦悦事件19位路人的漠视.这便是他们的选择。这是一次良心的态度,这更是良心的选择.但他们选择了视而不见.这难道不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吗?在最近多地发现了校长对女学生进行了性侵案.顿时整个社会为之愤怒.大家微博上纷纷晒出“开房找我,放开小学生。”这些为人师表选择对小学生下手,这难道是他们良心的选择.他们也有女儿,这到底是道德的陨落还是人性泯灭?这样的选择我们感到无耻,更为他们事后态度感到心凉。

习近平说过“中国梦”一词.同样我也有我的中国梦.我希望大家的选择可以对得起自己良心.我希望大家的选择有利于他人.我希望选择不仅仅是选择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社会对自己态度.我选择,我态度。

评价:材料是一个由头,有套作之嫌疑。评分:11+12+2=2

5标杆作文之十

10.尊重别人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权,都是为自己的须(需)要而选择,每个人心理都不同,也不是同一阶级的人心理方面都是同样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选择。

有一个白手起家的人,他以前是一个贫困生,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知识的运用,成为了富翁。他是一个为人慷慨,热心于善事事业。

有一天,他了解到有二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者几个家庭的处境,在此他回忆了他以前贫困时的生活,他决定向他们这些贫困家庭提措(供)捐助。

很快,他就去了第一个家庭捐钱,这个家庭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富翁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开心。

然后,他就去了第二个贫困家庭捐钱,这个家庭很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富翁听了,很高兴地说这家人很有动力。

最后,他去到第三个贫困家庭里捐钱,他开心地把自己的钱捐给这家人,这家人很客气地谢谢了他的好意,说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所以这家人拒绝了。富翁眼看这家人太不给面子了,富翁拿这些钱气愤愤地跑回自己的公司了,富翁气冲冲的拿着钱跑回来他的秘书见到了,就和富翁了解是什么事,富翁一字不留地说给了秘书听,还说以后都不做善事了,秘书听了就和他分析,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权,每个人的心理接受也不同,每个人的须要也不同,还说,如果你不想喝水,别人死都要你喝,你会怎样,富翁慢慢认识到,“尊重别人才是尊重自己”,所以,富翁从此以后也照以前一样帮助别人,这让他越来越开心,还自创标语:“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尊重别人的选择,就是尊重自己.我们不能让别人照着自己的思想去办事,要懂得,不同环境,人的生活不同,人的生活须(需)求也不同,不要麻目(木)地要求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选择权,这样别人才会尊自你。

评价:好处:能紧贴材料行文。

不足:1.用大量篇幅对原材料扩写 2.语言较差

评分:15+12+2=29

标杆作文之十一

11.人生观与人生

出生于同一个世界,我们了解着同一个国家,同一个社会,同一个环境。但是每个人是共性的同时也是个性的。形形色色的事情,构建了我们独特的思考方式与价值观。而正是这点的不和谐,却如同涟漪在平静的湖中赛开,形成了我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同一事件的不同选择。

正像宁铂,上天给予了他“中国第一神童”的天赋,他也早早成名,进入“少年班”。但天资聪明的他,却不懂得正确的选择。他如同火箭上窜,15岁就已进入中科大学习。他从小心中最热爱的是天文学,但他是神童啊!在社会与自身的压力下,他选择了理论物理,一门天才进修的学科。少年的他在成人的环境中日益沉默寡言。神童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多次报考研究生,却次次因为个人原因而退出。他的人生观被扭曲了。他背负着神童的名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向众人宣布他将出家的消息。终于他抛开了尘世,浸溺禅学当中。

而一个不同的人生观,却带给了同为神童的陶哲轩不一样的人生。他3岁的时候便被送入了小学的大门,但终日哭哭啼啼的让他的父母下定决心让他接受循序渐进的教育。但他的天赋并没有被浪费,他的课程由为香港大学的毕业生的母亲教授,同时他又可以开开心心的与同龄的孩子处在同一个集体,这对他人生观的建立有着很大的影响。当美国一所大学的招生来临时,本来可以作为史上最年轻大学生入校的陶哲轩断然拒绝了。正是这样的人生观,令陶哲轩,这个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获得了人生的成功。

人生观带来着不一样的人。如同阿育王,这名印度最伟大的君主,本是一个有着残暴人生观的暴君。他杀死了99位兄弟与十万人才登上王位。但血流成河的景象令他恍然大悟。他终于开了圣心,以义待民,以仁治世。可能成为暴君的他,因为人生观而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更如武悼天王冉闵,他以粮救民,自己却常带兵抢胡人的粮食,即使他最后被腰斩,但他人生观所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却一直影响着我们,他是英雄!

当面对着不同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面对捐助,有的人接受,有的人偿还,有的人拒绝,这是他们人生观的不同所致。而我们的人生,也正是由我们独特的人生观所引导,而正是这样,我们才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与那未知的未来。

篇3:吴敏教授点评2013广东高考标杆作文

重点考查考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把握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很重要

完形填空重点考查考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段落主旨能够有效地帮助考生理解全文,进一步解题。我们知道,文章主旨一般出现在全文首段或尾段,而段落主旨一般出现在段首。下面浏览文章,重点查看每段段首。

第一段:前两句对number sense进行了定义:Number sense is not the ability to count. It is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a 1 in number. 本段后文出现了experiment和for example等字眼,可知后文是对number sense进行举例阐释。

第二段第一句话为:Another interesting experiment showed a bird's 6 number sense. 从后面的crow (乌鸦)可以看出,后面是在对这个实验进行详述。而another interesting experiment也说明,第二段延续第一段的主旨,仍在阐释number sense。

第三段前两句话为:How good is a human's number sense. It's not very good. 这说明这一段讲的是人类的number sense为何不够好。

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对人类和动物的number sense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人类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比乌鸦好多少。由此可知,这才是本文的主旨。

下面通过具体题目来看把握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对解题的作用。

2 , experiments show that many animals are, too. For example, many birds have good number sense.

2. A. Importantly B. Surprisingly

C. Disappointedly D. Fortunately

【解析】通过以上对主旨的分析可知,本文主要讲人和动物的number sense,而且人类的number sense并不比乌鸦的好多少。因此,即使不太确定第1题填什么,也可以推测出第2题的答案。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人类拥有number sense不足为奇,而动物拥有number sense就比较令人惊讶了,因此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最符合语境。

考查原词复现和同义替换,瞻前顾后很重要

原词复现和同义替换多年来一直是广东卷完形填空考查的重点,这次也不例外。原词复现指的是之前上下文出现过该词,而某一题的答案也是该词。同义替换指的是某一题的答案与上下文中某一词的意思相同。这就需要考生注意理解,细心观察。例如:

It seems that number sense is something we have in common with many animals in this world, and that our human 15 is not much better than a crow's.

15. A. sight B. nature

C. ability D. belief

【解析】空格所在的句子主要是表达人类的number sense并不比乌鸦的好多少。而文章第二句话就提到过number sense是一种ability,因此这里选C。

Number sense is not the ability to count. It is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a 1 in number.... This means that the bird knows the 5 between two and three.

1. A. rise B. pattern

C. change D. trend

5. A. distance B. range

C. difference D. interval

【解析】要想解答第1题,必须往后看。根据后文的实验很容易就能知道,鸟能够发现两个和三个是不同的数量,因此第5题选C。而有change就有difference,change可以看做是difference的近义词,因此第1题选C,表示number sense是一种意识到数量变化的能力。

考查逻辑词前后的关系,划出逻辑词很重要

For example, babies about fourteen months old almost always notice if something is taken away from a 13 group. But when the number goes beyond three or four, the children are 14 (often) fooled.

13.A. single B. small

C. local D. new

【解析】这两句话中出现一个很关键的连词but,说明该词前后有转折关系。But后面的句子说到数量超过三个或四个,由此可知前面的数量一定是较少的,因此选B。

由此可见,同学们在做完形填空时务必关注上述三种考查方式,学会瞻前顾后,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nlc202309020633

(郑凯涛)

语法填空

广东卷的语法填空题一般在一篇长约180词、难度适中的短文中设十个空,要求考生“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中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此类题的空格分两种:一种是有提示词的,空格处填入该单词的正确形式即可;另一种则没有提示词,需要考生自行推断。

本次语法填空的内容从买盐的事情引申到公平,以小见大,是高考主流的考查方式。考点分布并不均匀,难度比去年要低,过去常考的热点代词只考了一道,而连词、介词和词性转换题与往年相比难度较低。

有提示词的题目相对比较简单,要注意非谓语、谓语动词的变化(时态、语态及第三人称单复数)、词性之间的转换(名词变形容词、形容词变副词、动词变名词)等。解题时,应首先根据空格处的语法环境,判断出空格处应填入的词在句中所作的成分和词性,再根据括号里给出的提示词填写其相应的形式。例如:

That would be a very 19 (reason) thing to do in a big city.

【解析】空格前是副词,空格后是名词,可知空格处应填入形容词。而括号里给出的是名词reason,故应将reason变成合适的形容词修饰thing。故此处应填入reasonable,表示“明智的”。整个句子的意思为:在大城市里,那会是个明智的举动。

In the beginning, there was only a very small amount of unfairness in the world, but everyone added a little, always 25 (think) that it was only small and not very important, and look where we have ended up today.

【解析】括号里为动词,首先考虑空格处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由于but之后是一个新的句子,故从everyone处开始分析,发现added是谓语,逗号后的部分是个独立于主句的状语,因此think应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判断think与主语everyone之间的关系,发现think是主语主动发出的动作,应用think的现在分词形式,故空格处填thinking。

对于没有提示词的题目,空格处一般填介词、连词、代词或限定词。解题时要注意分析句子内部的逻辑结构、空格处所作成分以及上下文的含义等,判断是否为从句引导词、动+副、介词短语等结构。例如:

Nick's guests, 20 had heard their conversation, asked why they should not buy salt more cheaply if they could.

【解析】分析可知,空格后有一个谓语动词had heard,其后还有一个谓语动词asked。由于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且空格处所在的分句跟在guests后面,故可以判断空格处所在的分句是修饰guests的定语从句。由于从句中缺主语,且先行词是guests,故空格处应填入who。

The only reason a man would sell salt 21 a lower price would be because he was desperate for money.

【解析】如果遇到“完整句子___名词性短语或者词语”的情况,就说明空格处应填入介词,构成介词短语,作句子的状语。“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应该用介词at。

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也要注意学会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同时多读英文,增强语感,提高解答语法填空题的效率。

(李浩明)

阅读理解

2013年广东卷阅读理解延续以往题型,四篇文章从体裁上看考查了夹叙夹议文、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比前两年的阅读理解文章容易些,没有生僻词和晦涩难懂的词汇。从文章内容和来源上看,A篇来自The Himalayan Times网站中Sue Dickson的文章“The Power of Imagination”,主要通过小男孩Tom勇敢与疾病作斗争的故事讲述想象力在战胜恐惧中的重要作用。B篇纠正了人们对成功的片面看法,论证想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靠的是长时间辛勤投入工作的观点。C篇描述心理医生通过无言的沟通帮助青少年渡过难关的故事。D篇来源于国外网站的文章“Using Technology to Fight Cheating in Online Education”。

同以往一样,2013年广东卷阅读理解考查了推断题(27、29、30、31、32、34、39)、细节题(26、28、33、36、37、38、40、41、43、44)、主旨题(35、45)和猜词题(42)四种题型,以细节题和推断题为主,主旨题仍然以考查文章主旨和选择标题的方式命题,猜词题属于熟词僻义类型。考生在答题时应该留意文章细节,通过关键词定位回原文,再逐一比对选项做出选择。所选答案在原文中应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切忌主观臆断、以偏概全。

下面通过几道典型题来分析阅读理解的考查形式和解题思路。

推断题

27.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om's mother?

A. She was a rich lady. B. She refused Tom's request.

C. She wanted Tom to be a superhero.

D. She wanted to get Tom through the pain.

nlc202309020633

【解析】推断题在原文中不能找到与答案完全一致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细节推理判断出来。本题中,我们可以根据题干中的特指名词Tom's mother这一关键信息定位到原文第三段:"Maybe I could go as Superman," he whispered to his mom. Hearing this, the mother hesitated for a while. She had avoided buying the expensive costume (戏装), but finally she agreed. 从母亲避免购买昂贵的戏服来看,她应该不是很富有的人,排除A。但是尽管如此,母亲最后还是答应了孩子的请求,故排除B。从Tom提出要扮Superman而母亲犹豫了一会儿来看,母亲并不愿意Tom扮成Superman,更别提希望他成为超级英雄了,故排除C。结合Tom患癌症的事实来看,并不富有的母亲答应给他买昂贵的戏服应该是希望他能够挺过疾病带来的痛苦,而文章第二段也提到,Tom喜欢扮超级英雄,Dr. Epstein也说这种办法有利于幼小的Tom更好地面对自己充满恐惧和疼痛的生活,故选D。

细节题

28. When Tom went for the third operation, he ______.

A. pretended to be painful

B. acted like a superhero

C. appeared in poor spirits

D. argued with his mother

【解析】对于细节题,我们在使用题干关键词定位时应注意“和谁相关,取决于谁”。本题问的是Tom在第三次手术时的情况,所以答案应该和Tom相关,但具体答案是什么取决于the third operation。根据“圈定关键词—定位—比对选项”的思路,题目可以定位至原文第三段。从这一段内容看,Tom手术前一天虽然很害怕,但并没有和母亲吵架,故排除D。手术的那一天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The next day Tom appeared as the powerful Superman, showing off through the hospital halls and coolly waving his hand to the people greeting him along the way. And Tom, with the strength of his fantasy, successfully made it through the operation. 由此可知,Tom不仅穿得像个超人,也表现得像个超级英雄一样,勇敢地渡过了手术,故选B。

主旨题

4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Exams

B. The High-tech Methods in Online Courses

C. The Fight against Cheating in Online Education

D. The War against the Booming of Online Education

【解析】标题型题目是主旨题的典型代表,历年高考广东卷均有出现。解题时需要注意两个原则:全面性和概括性,即选出来的标题不能以偏概全,以细枝末节代替文章主题。解答这类题时,阅读首尾段尤其重要。文中最后一段关键词为cheater和cheating,而这与文章开头所举的Jennifer考试时被远程监督以防作弊的事例吻合。因此,本题选项中出现的唯一一个与cheat相关的标题就是正确答案,故选C。

猜词题

42. The underlined expression cutting edge in Paragraph 3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

A. advanced techniqueB. sharpening tool

C. effective rule D. dividing line

【解析】划线词所在句子为:In the battle against cheating, this is the cutting edge and a key to encourage honesty in the booming field of online education.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cutting edge与this指代相同,因此我们要先弄明白this到底指的是什么。指示代词一般指的是前面出现过的事物,追查至前面一段,不难发现this指的是using a web camera这一防止作弊的监督手段。而根据cutting edge所在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出该词是褒义词,是用来鼓励网络教育的诚信行为的。而该句的下面一句话为:The technology gives trust to the entire system, to the institution and to online education in general. 由此可知,this指的是一种technology。故答案应该是A。我们还能以using a web camera为线索继续往下找依据,发现第五段第一句话为:Aside from the web cameras, a number of other high-tech method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这个句子再次印证了this是一种高科技手段,故确定答案为A。由此可知,在做猜词题时,考生应该注意利用上下文,通过关键词找线索串连,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以此来确定答案。

nlc202309020633

(陈园婉)

信息匹配

信息匹配题主要是让考生通过电子邮件中的不同需求匹配相关广告,广告有六个,邮件为五封,有一个广告为多余选项。信息匹配题一般比较简单,考生不必纠结于不认识的词,而应该用关键词匹配法,快速解题。具体步骤为:①快速浏览邮件内容,找出关键词;②快速浏览广告,找出和邮件里关键词相匹配的内容。注意:广告中的图片也是了解广告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例如第46题和第49题。

46. 第一步:了解邮件中发件人的需求,找出关键词。邮件前两句话为:I am a journalist working for a local news agency. Since I need to travel a lot, I do care about durability when choosing power supply for my digital cameras. 从这句话中可知,发件人需要的是power supply for digital cameras,即电池类的东西。第二步:浏览广告,发现B选项广告中的图片画的就是电池,其他的广告都与此无关,故很快就能确定选B。即使考生不认识durability (电池续航能力),也会发现B项的广告中有durable这个与之相匹配的词,从而确定答案。

49. 如果考生不知道MBA (工商管理硕士)是什么意思,那么最难的可能就要数这一题了。通过本题中的邮件可知,发件人当上了部门经理,却不知该如何与下属沟通,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因此想接受专业训练,提高管理与沟通技巧(administrative and communicative skills)。但浏览广告却发现,似乎没有一个选项与此相关。此时,关键词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邮件中提到了diploma course,而选项F的广告中也提到了MBA diploma,无疑F就是正确答案。

(陈园婉)

基础写作

广东卷的基础写作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所提供的8~9个信息点进行写作,而且只能用五个句子来表达全部内容,这就要求考生学会将信息点进行分类、合并,运用从句、非谓语、介词短语等手段将信息进行整合。由于2013年广东卷基础写作的信息点比2012年少了一个,又回归到了2011年的八个,并且在题干中已经将这些信息点进行了分类,这就为考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考生只需想办法将分好类的信息整合成五句话即可。第一个信息点本身就是一句话,无需整合,比较容易处理。我们来看后面需要整合的四句话。

第二句

信息点:至少18岁;做好不回地球的准备;愿与其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定句型:由于三个信息都是形容志愿者的,可以考虑用并列句或定语从句将其串成一句话。当然,相比较而言,定语从句更有亮点。“至少18岁”比较短,作为句子的主句不太合适,而“做好不回地球的准备”比另外一个信息更吸引眼球,故作主句最合适。如:The volunteers are required to prepare themselves never to return to the earth. 定好主句后,加入其他成分。由于剩下的两个信息均为定语从句的从句部分,修饰主语the volunteers,因此应以并列的结构放在先行词the volunteers之后。

最终方案:The volunteers, who should be at least 18-year-old and willing to keep up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s, are required to prepare themselves never to return to the earth.

第三句

信息点:火星生活条件太艰苦;面临严寒气候、孤独和恐惧

定句型:根据题干,这两个信息点为专家观点,都是讲火星上的不利条件,因此这两个信息可以用not only ... but also结构来表达递进关系,也可以将“面临严寒气候、孤独和恐惧”理解为是“火星生活条件太艰苦”的原因,使用原因状语从句。我们可以选择以expert为主语,剩下的为宾语从句,如experts think/believe that ...;也可以用according to experts为状语,另外两个信息为主句。

最终方案:① According to experts, not only will life on the Mars be extremely tough, but also the volunteers will face cold weather and loneliness as well as fear. ② Some experts think that the living conditions on the Mars will be hard because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the volunteers to face cold weather, loneliness and fear.

第四句和第五句

信息点:厌倦地球生活,想体验火星生活;如果成功,就是人类英雄

定句型:根据题干,这两个信息是志愿者的观点。由于两者之间相关性不大,所以可以独立成句,加上前面三句话,正好五句。很明显,前者是因果关系,故采用原因状语从句;后者为条件关系,故使用条件句。由于都是志愿者的观点,所以要加上the volunteers believe/hold the belief that ...。

最终方案:Some volunteers hold the belief that they will be heroes if they succeed. Moreover, they want to know what life is like on the Mars because they are tired of life on the earth.

综上所述,考生在做基础写作题时,需要分析信息点之间的关系,为其选择合适的句子结构,务必做到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连贯。

(李浩明)

读写任务

2013年广东卷读写任务的主题为“平凡工作”,通过短文表达了平凡工作虽然无法给人带来较大的满足感,但却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并要求考生以清洁工为切入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主题再一次完美复现高考写作主旋律——积极向上和健康成长,因而考生平时要多多积累此类正能量素材,如a respectable individual and a committed citizen (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和一个有奉献精神的公民)、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well-being of the society (为社会安康做贡献)等。除了套用一些合适的素材外,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使用倒装句、强调句、插入语、非谓语、从句、虚拟语气等多样的语法结构,并适当添加细节,以丰富句式和内容。下面以一篇范文为例来看看如何增加写作亮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吴敏教授点评2013广东高考标杆作文】相关文章:

吴敏作业教案设计04-23

数说吴敏霞背后的故事04-27

讲座教授终身教授07-07

讲座教授与教授区别08-18

【听孙绍振教授讲作文之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05-01

程教授04-11

孙燕教授04-19

王教授04-19

罗河教授04-21

李强教授04-30

上一篇:已亥杂诗教案下一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