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阵地建设

2024-05-19

小学德育阵地建设(精选10篇)

篇1:小学德育阵地建设

立足德育阵地建设、彰显校园文化亮点

------哈巴河县第一小学德育阵地建设侧记

今年5月,哈巴河县第一小学搬迁至新校区,学校注重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并将其作为学校自主德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和积淀呈现。走进学校,你就会被那和谐优美的环境熏陶感染。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创设,让每一个载体都说话歌唱。

走进哈巴河县第一小学校门,你顿时会感觉眼前一亮,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创设让你流连忘返。8块宣传橱窗彰显了学校党支部建设、特色德育、教务教研、工青妇、安全等多方面的办学成果;坐落在主楼前的孔子像和13块人物浮雕错落排列的爱国主义教育长廊给人振奋和向往;生态园实践基地葱绿茁壮、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校园里走廊里悬挂着名言警句和温馨的德育标语;班级内图书角、信息角、展示台、中队角等八大板块,展示着班班有特色,班班有创新;校园外的草地上和小树上迎面而来的是精美的提示牌和温馨的话语…在校园,你会感受到每一个载体都在说话,每一块黑板都在歌唱,每一株草木含情的崭新境界。

创新走廊文化建设,让传统文化走进师生心中。

走进学校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四颗常青树,展示着孩子们对党、对祖国、对家人、对老师、对学校的感恩语录,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期望、对幸福的感悟;一楼的四大发明、梅兰竹菊、弟子规、汉字演变等传统文化将孩子们带进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二楼的十二生肖剪纸、春节、红色人物、红领巾多多等让孩子们感受了红色文化的魅力,三楼的学生绘画、手抄报、美文欣赏、方正中国字等展示的是孩子们的爱国情,四楼的脸谱、青花瓷、花毡子、民族服饰等将中国风、民族风演绎的酣畅淋漓。书艺楼的走廊是孩子们尽情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堂:豆贴、米贴、布贴、手指画、树叶贴等琳琅满目。

创建主题教育教室,让每一次活动都得到巩固发展。少先队大队室是队员们的传统活动阵地,体现着少先队最基本的思想教育内容,她是辅导员和少先队干部学习和讨论工作的场所,是向少先队员进行教育的“有形”阵地。

爱心超市是学校的爱心教育阵地,孩子们将自己八九成新的衣物、书籍、玩具等捐赠给爱心超市,用来资助家境贫困的孩子。

奇石屋是孩子们拥抱自然、玩转石头的乐园。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中,一块块石头都变得神奇无比。

红色基地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十八大的召开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并将红色纪念物摆放在实物展台上,让孩子们通过看、听、摸进一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作品展示屋里的废物巧利用、布类作品、十字绣、哈萨克族传统雕刻类作品、科技类作品等,都是孩子们德育实践的充分展示。

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班会课等宣传阵地,积极营造了适合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图书馆挤出经费订购了丰富的有关德育教育等内容的图书报刊及音像资料,开展以“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为主题的打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和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与熏陶。

这些主题教育教室的创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增强主人翁观念,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让同学们开阔了眼界,学习新本领,丰富校园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开辟校外德育实践基地,让每一次实践都得到结合升华。德育基地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充分依托敬老院资源,开辟尊老德育教育基地。学生通过为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简单劳动等服务,培养青少年尊老意识。依托县城文化设施,如电影院、双拥公园、廉政教育基地、博物馆、阿舍勒铜矿等,开辟德育教育基地。学生每月观看一次电影,从故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生通过参观家乡,接受热爱家乡,力主建设家乡的教育。建立公益性校外德育基地,注重发挥社区共建功能,充分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与到社区街道建设,参与到实践活动第一线,通过体验服务员、售货员、当一天家、清扫一次街道积雪等活动,开辟德育“第二课堂”。

景观文化陶情怡性,精神文化传承理念,室内文化润物无声,书香校园芬芳满园。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我校的做法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篇2:小学德育阵地建设

抓好德育阵地建设,发挥德育阵地作用

工农中心学校2012——2013(2)

工农中心学校位于铁力市工农乡二屯村,多年来,学校以“为学生一切成长铺好第一块基石”为办学理念;以“全面加特长”为培育目标,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确立了“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的办学宗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努力使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我们在培养人的工作中始终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是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抓好贯彻落实,我们把抓好贯彻落实看作是我们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在德育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和观念、方法、活动上的创新,不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把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也有许多好做法和经验。

1、坚持不懈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而德育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德育工作质量的高低,因为教师担负着教书 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师德素养,是我们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工作中,我们注重树立优秀教师的典型,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每学年都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推广德育工作先进经验,形成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教书育人风气,营造了人人关心学生品德的舆论氛围。

一是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我们要求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引领人、贴心人,把握好学生成长过程中跳动的脉搏,做学生的贴肉布衫。学校建有班主任工作制度,有班主任工作例会,定期研究和交流班主任工作。二是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基本功。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心理健康知识,使教师们更好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提高德育教育能力。同时我们注重树立师表形象,需要学生有什么样的品行,教师首先应该明白具有什么样的品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三是注重校际协调,配合联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小幼之间,中小之间的配合协作可以尽快让教师熟悉了解学生,可以尽快有的放矢开展德育工作。

2、有的放矢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活动

寓教于乐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学生最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一是通过举办节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我校每年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进团结,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培养正 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德育教育。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进行春游和秋游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天人合一,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进行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让学生接受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年邀请交警和派出所民警进行交通法规和法律讲座,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学校还请有关专家进行预防爱滋病,远离毒品的教育,组织参观有关图片展览。三是重视民族传统节日,进行针对性教育。如:,妇女节开展为妇女做一件小事活动,开展尊重妇女的教育。教师节开展尊师教育。重阳节开展尊老教育等。

3、千方百计抓好青少年德育基地建设

德育基地建设是学校课本教育的延伸,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构建过程中,我们依托社会资源,开辟了多个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一是依托吴文化资源,开辟泰伯陵德育教育基地。鸿山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先祖泰伯至德、谦让和开拓、开发精神是吴文化的精髓,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时代意义。学习泰伯精神,就是学习做人,学习进取。二是依托敬老院资源,开辟尊老德育教育基地。学生通过为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简单劳动等服务,培养青少年尊老意识。三是依托市里文化设施,如电影院、公园等,开辟德育教育基地。学生每月一次电影,从故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生通过参观家乡,接受热爱家乡,力主建设家乡的教育。四是依托学校现代化资源,开辟学校绿色网吧基地。五是依托学校现代化资源,加大投入建立了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利用闭路电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六是依托现代农业资源,开辟德育教育基地。我乡农业资源丰富,虽然这些农业资源没有正式挂牌成为德育教育基地,事实上,学生通过参观访问,也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七是依托每周一升旗仪式,开辟德育教育基地。每周一升旗仪式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能够精心组织国旗下讲话,开展好学校德育教育。

4、科研探路在教育实际中探索德育教育之路

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我们注重了科研探路,在教育实际中探索德育教育之路,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成年人一样日渐突出,及时选派教师参加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班,建立“知心屋”,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校园心理安全,首先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二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三是整合学校各种资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四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五是加强心理辅导,关注和保护特殊群体的正当权益和身心健康;六是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适应性训练。

5、充分发挥少先队主阵地作用,形成自主教育、自主管理新亮点。

少先队工作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是我校又一工作亮点。积极开创少先队工作的新模式,增强少先队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创造性,提高少先队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实效性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条以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为主的实践路子。

一是传统教育系统性与创造性相结合: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系统地、创造性地规划少先队活动内容,做到每月都有活动主题,如植树护绿、学习雷锋、缅怀先烈、尊师体验、歌颂祖国、队知识宣讲、敬老爱幼等,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队员在活动中扩充知识,提高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其他教育活动:如: “六一”演艺活动。二是阵地建设规范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少先队大队部倡导队员发挥主体作用,做好日常队务管理工作,搞好阵地建设。每个中队每学期至少向同年级开放一次主题队会活动,并推选一个优秀队活动进行全校观摩。随着少先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好学校广播站、电视台、队报、搞好红领巾小事业成了我校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广播站每周三中午准时播出,从审稿到播音,从写广播稿到音乐监制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广播成了少先队员们最青睐的朋友。

6、切实指导青少年双休日和暑寒假休闲生活

学生在双休日和暑寒假的休闲时间是比较多的。从青少年休闲生活的调查来看,他们休闲意识贫乏,休闲方式单

一、落后,甚至是有害休闲。为此,我校觉得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休闲生活的指导,是开创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新局面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指导好学生双休日和暑寒假的生活,学校组建有假日雏鹰小队,假日雏鹰小队经常性、自主性地开展活动:小雏鹰们以就近原则五六成群,开展家庭服务、爱绿护绿、捡废、敬老院义务服务、啄木鸟纠错字、小小安全宣传员等活动。学校将假日雏鹰小队活动引导到以愉快而有意义的休息为目的,以优化组建的小队为单位,以家长带领辅导为条件,以家庭与户 外活动为形式的假日休闲教育。学校还聘请家长,轮流担任小队活动的辅导员,成为假日活动的后盾。通过双休日和暑寒假的休闲时间的生活指导,使学生远离社会网吧,远离游戏机房,远离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场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我校对德育工作的清醒认识,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并用了现代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貌似抽象、枯燥的德育搞得生动活泼,深入人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篇3:加强高校德育网络阵地建设之探讨

一、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德育理念的主导性,受到网络信息内容多元化的挑战。

我国的高校德育理念一直具有很强的主导性。这种主导性使全国的高校在德育课程开设、德育教材建设,甚至德育实践活动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德育活动缺乏随时间和空间条件变换而应具有的灵活性和差异性。在价值取向方面,主流的思想道德文化几乎成为高校德育的全部内容,使大学生一直接受着较为单一的价值观念教育,缺乏分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多年来,较为统一的占主导地位的德育理念受到网络上多元信息流的强烈挤压和挑战,使得高校德育难以保证学校倡导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的有效引导。因此,必须改变德育理念的单一主导状态,理论联系实际,让德育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德育内容偏重思想政治理论,不能满足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伦理、心理需求。

目前的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是专门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专门的德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专门的德育活动则包括党团组织教育、业余党校教育、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等。围绕着德育的核心课程,还有一些文化素质教育课。整个课程体系都是围绕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的。但从开设的课程可以看出,多年来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和研究都是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伦理道德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都很薄弱,忽略了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忽略了道德原则的教育,导致德育远离学生的具体学习和生活,具有政治化的特征。

(三)德育方法以单向灌输式为主,与大学生网上活动的主体交互式产生冲突。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研究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德育方法主要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法。学生不参与,师生之间极少沟通,各行其是,德育效果自然好不了。而网络提供了人与人进行交流的平台,并且每个人都是以主体的身份自由地表达或相互沟通。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和刺激起来,在网络上显示出充分的活力与创造性,大学生的许多思想道德心理问题在网络空间的主体交互活动中充分显示出来,给德育方法改革提供了契机。

二、网络与高校伦理道德教育

(一)网络道德教育。

1. 网络礼仪和道德规范教育

网络礼仪和道德规范是在网民共同参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不断发展的,是由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交往的礼仪和规范综合演化而成的,是现实中的交往礼仪和规范在网络技术和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作用下一定程度变化的结果。

2. 网络伦理道德原则教育

当代澳大利亚著名道德哲学家J·J·C·斯马特强调具体情境对一项行动的道德性质具有规定作用。目前网络道德方面出现了许多两难问题,比如在网上该不该说谎?网上的感情能不能相信?不管具体行为是什么,都可能是道德的,也都可能是不道德的,因为道德行为受到具体情景的制约。因此,道德教育不仅要包含基本规范的教育,而且要包括道德原则的教育。

(二)网络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大学德育的灵魂。在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高科技时代,由于工具理性的强势扩张和价值理性的弱势委琐,给人类带来了精神家园的失落。人类的幸福生活需要追求人生的意义价值,使人文精神再次被召唤,大学里的人文教育也越来越被认同和重视。网络作为潜在的最大的人文教育基地,无疑又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一个新的人文教育的契机和时空。人文教育与德育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教人做人。网络人文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网络上开展人文教育,二是教人在网络上如何做人。

三、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在多元开放的信息时代,面对网络的日益普及,德育方法的改革必须体现德育的生活化、德育的现代化和德育的主体性,尤其是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强调大学生的自我选择。

(一)开办德育网站和论坛。

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可以选取大学生关注较多的思想道德问题,在网上以公告、讨论、电子邮件、专题片、固定栏目、名人名教授上网聊天等多种形式主动占据网络阵地,开展德育工作。将过去灌输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成主动式、互动式的德育活动,利用网络这种高科技产物开创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的校园网。

高校希望把校园网建设成为有利于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工具,用于“支持对管理、教师和学生来说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但从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校园网目前主要是大学生丰富课外生活的工具,更多地体现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生活。学校希望校园网多发挥延续第一课堂的功能,而学生喜欢校园网,主要是因为它是他们的课外生活。两者看待校园网的角度不同,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校园网势必承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双重功能。

四、引导大学生网上自我教育

任何价值观念教育的根本都在于学习者自身的价值建构,“道德教育的真正和最大的功效也在于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道德判断、道德抉择,道德教育的持久的机制,在于学生自我教育或修养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德育过程中应当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禁约、自我训练、自我检查等方面的能力”。

摘要:网络作为高校德育改革的诱发因素之一, 创造了新的虚拟的生存环境, 同时也影响改变了高校内外的德育环境。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网络影响下的社会德育环境、高校内部德育环境和网上德育环境的变化状况, 这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网络,方法变革

参考文献

[1]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84.

[2]唐魁玉, 贺芳.网络传播与生活方式的现代性.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01, (4) .

[3]万新恒主编.信息化校园:高校的革命.北京高校出版社, 2000:343.

篇4:济南市行知小学德育阵地

济南市行知小学是山东省第一所以陶行知先生命名的小学,她倡导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秉承“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理念。自2012年9月建校至今,学校德育一直努力创新德育管理工作模式,建校初期学校以“红领巾银行”为载体,融入了对学生的路队、课间、两操、卫生等方面评价,以“成长币”的形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实施“红领巾银行”评价机制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通过孩子们的爱心储蓄在学校营造了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双赢氛围,体现了“品德回归生活”的全新教育理念。“红领巾银行”的出现是适应时代的,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希望通过这样的德育形式,我们可以改变空洞的说教,让德育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下面就“红领巾银行”的历史与发展、我校建立“红领巾银行”的缘由以及其内涵和功能四个方面做一阐释:

一、“红领巾银行”的历史与发展

只有了解事物的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看清楚它的现在与未来,因此,我们有必要解读“红领巾银行”的历史,“道德银行”是“红领巾银行”的前身,起源于2002年我国第一家“道德银行”的创立,随后我国“社区道德银行”纷纷效仿成立。紧接着“道德银行”之风吹进了一些中小学,这些学校都将“道德银行”作为德育工作的一次尝试和探索,纷纷成立自己的中小学“道德银行”并根据自己的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了相应的细则。“红领巾银行”正是基于“道德银行”发展起来的。

二、我校建立“红领巾银行”评价机制的缘由

1.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引领(历史积淀)

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他认为“做人”的根本是道德修养,他在“每天四问”中告诫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作为济南市第一所以“行知”命名的学校,陶行知先生“道德为根本”的思想引领着我校的德育工作。

2.基于我校学生的实际(现实考量)

行知小学是旧城改造后的一所新建小学,她整合了原刘家庄小学、聚贤街小学、花园街小学三所学校。因此,我们行知小学汇集着来自不同学校的生源和教师。我们的学生身上带有不同学校的文化印记,行为习惯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在短时间内做到规范、且具有“行知”特色,德育责无旁贷地肩负着这份责任和使命。

三、我校“红领巾银行”评价机制的内涵

我校为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于2012年9月成立了“红领巾银行”,把学生日常的常规管理转化成模拟银行的形式。银行总行为学校大队部,下面以班级为单位设分行(即各中队)。学校大队委员会根据各班每天在路队、课间、两操、卫生等方面的检查情况在柜台进行汇总,表现好的班级就会得到相应的成长币并储蓄到各班的储蓄箱里,学校每周对各班(分行)获得成长币的情况进行汇总,在“济南市行知小学红领巾银行储蓄公告栏”获得相应的红领巾标志,标志最多的即可获得当月的流动红旗,通过对各个班集体(分行)颁发成长币激发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就这样,我们将抽象的“道德”化作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践行的校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了自己的言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知校园里美丽的花儿在悄然绽放。

四、我校“红领巾银行”的功能

1.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也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改进,并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得以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我校建立的“红领巾银行”通过集体制定《红领巾银行实施细则》激发了学生自主管理的主体意识,定期召开大队委会议,增强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最终实现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的“红领巾银行”德育模式新颖,在学校总行的统一要求下,每个分行都实行自主管理,每周推选出获得成长币最多的学生,评为“行知好少年”,为了给班级争得更多的成长币,也为了获得这份特殊的荣誉,每一位学生都以极高的热情投身参与班级管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日常规在自我约束中不断取得进步。

3.渗透理财教育

“红领巾银行”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理财教育,让学生自己做生活的主人,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成长币”。红领巾银行总行向各支行发放储蓄单,由各支行将储蓄单发放给每一位学生,每生每学期拥有一张储蓄单;学校大队委员根据每一位学生每天在路队、课间、两操、卫生等方面的检查情况发放“成长币”,学生在储蓄单上记录自己获得“成长币”的情况;学期末每一位学生要统计自己的储蓄金额,并上报到各支行,各支行做好统计交到红领巾银行总行;学生按照成长币使用说明参加学期末的“红领巾淘宝市场”换购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物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商品的等价交换、简单的市场原理,并且初步学会了理财。

红领巾银行通过学生个体积累“成长币”这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购买物品时遵循一定的价格,并学会合理使用“成长币”,初步学会了理财。学生在生活中受到了德育熏陶,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5:小学德育阵地建设

(目录)

1.李园小学电子阅览室简介

2.李园小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

3.李园小学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职责。

4.李园小学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安排表

篇6:德育阵地名单及相关职责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德育工作,有效整合德育力量,创造良好的预人环境,学校决定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我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副校长、总务处主任、教导处主任、大队辅导员、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班主任等人员组成。如发生人事变动,适时调整,保证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正常开展工作。

一、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蒋杰(校长)副组长:伍术 童宪昌

成员:蒋成林(德育主任)张明(总务处主任)成显明(教导处主任)刘莉(大队辅导员)

各班班主任

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期开学及结束时各举行一次会议,必要时随时可以召开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总结和班主任队伍建设,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少先队是负责全校德育工作的职能机构。少先队应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课堂教学与德育主阵地相结合的理念,将德育工作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一)校园环境阵地

蒋杰(校长)、刘莉(大队辅导员)

(二)课堂教学阵地

成显明(教导处主任)各班班主任

(三)课外活动阵地

伍术(副校长)、蒋成林、颜泽兵、吴晓波、赵冰华、唐于平

(四)社区德育阵地

张明(总务处主任)、董劲(法制副校长)

二、岗位职责 校长:蒋杰

1、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团结依靠教职员工。组织教师学习政治和钻研业务。抓好教育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不断增强依法治教观念。主持制定教职工培训提高计划。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德育工作。

3、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配合党组织,充分

发挥工会、少先队等组织在办学育人等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注重培养班主任,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坚持不懈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4、对德育干部的选配提出建议名单,审议和监督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保证德育目标和计划的落实。

5、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6、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工作,经常深入基层,找教职工谈心,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7、领导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和少先队。

8、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定点联系一个年级,帮教1—2名重点后进生,带头做好德育工作。

副校长:伍术

1、在校长的领导下,分管全校的政教工作。

2、审定指导政教处、班主任、少先队等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并督促实施。

3、了解和督查学生执行、落实《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情况和学生校内外思想品德情况。

4、领导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评定,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指导优秀班集体、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的评定奖励工作。

5、深入年级、班级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开展教育工作的情况。帮助年级组长、班主任总结教育经验,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6、及时了解和掌握后进生思想状况,指导和检查年级组、班主任转化教育差生的情况、总结积累推广转化教育工作的经验。

7、负责学校家长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工作,管理教育宣传工作。

8、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总务处主任:张明

1、做好开展德育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

2、做好学校德育设施管理工作,对损坏的财务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3、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安全保障工作。

4、负责学校卫生工作,落实卫生管理制度。

5、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教导主任:成显明

1、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总结。

2、认真贯彻实施《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章程》,有针对性的组织全校学生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国旗法》

举行升旗仪式,组织好国旗下讲话。积极组织实施《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

3、管理班主任工作、审批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研究和指导班主任工作,并进行检查和考核。指导班主任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召开班主任会议。督促和帮助班主任组织好主题班队会,指导班主任写好学生评语。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的研讨和培训以及经验交流。指导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4、协同年级组,班级处理重大问题、偶发或突发事件,并上报校长,分析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现状。研究各类学生的思想特点,做好特殊生的帮教工作和特困生的帮扶工作。

5、负责先进班级、文明班级、三好学生和优秀教师等评定表彰工作。执行上级部门、学校制定的奖惩制度和有关决定。

6、指导年级组、班主任召开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提高家长的自我修养和教育、管理子女的能力,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7、每周一做好周总结,对下周工作重点做好部署,并及时评定,下发流动红旗。

8、接待家长来访,处理德育处日常工作。

9、制定值周教师工作职责及工作常规,并负责落实。

10、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努力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规律。

大队辅导员:刘莉

1、健全少先队组织机构,制定少先队工作计划,审批中队活动计划,总结少先队工作。

2、指导中队辅导员开展工作,经常组织辅导员经验交流,讨论活动安排,组织少先队活动的观摩和评选活动,学习有关文件等。

3、积极主动与校外辅导员联系,争取社会教育,安排组织少先队节假日的社区教育活动。

4、负责大、中队旗手、鼓号队,宣传报道等组织训练工作,主持学校每周一升旗仪式及日常升降国旗的组织管理工作。

5、负责搞好中队值周,红领巾广播站及校园卫生评比检查的组织领导工作。

6、做好发展新队员和建队工作,定期召开大队委例会,培训少先队干部,指导他们独立开展工作。

7、经常深入少先队员中去,及时了解和掌握少年儿童一个时期在思想、学习、品德、健康、生活等诸方面的动向与情况。

8、协助音、美、科学等科任教师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及组织举办艺术节。

9、开展生动活泼的少先队工作,坚持每月一次的大队专题活动。

10、及时宣传、报导少先队活动情况,做好少先队年度工作总结。

11、做好少先队基础档案工作。各年级组长:

1、协助少先队分管年级德育工作,指导年级教师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2、抓好本年级学生、班级的的与建设及常规管理。

3、及时妥善处理年级中的各类突发事件,以电话、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加强沟通。

4、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上缴工作。各班班主任:

1、班主任是学校基层管理班级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班级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社会、家庭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成绩、思想状况、家庭住址、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全面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

3、加强班级建设,注重对班干部的培养和指导。定期召开班委会,指导班干部开展工作,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勤奋守纪、求实进取的良好班风。

4、在学校的领导下,联合一切教育力量。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班级学生中偶发事件,做好个别工作。

5、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和各科教师协调配合,共同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

6、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开展课外活动和班队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常的兴趣和特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卫生和锻炼习惯。

7、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

8、经常进行家访,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密切配合,争取家长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9、负责学生的品德评定、写好评语,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做好对学生的奖惩工作。

10、主持班队日常工作,主持开展班级活动。

篇7:小学德育阵地建设

郭河镇明德小学是一所标准化的乡镇中心小学,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以德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特色兴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思路。在德育内容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道德体验、道德实践,采用“关爱、理解、互动”等方式,抓住德育关键,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使学校德育形成“真情德育”、“爱心德育”、“快乐德育”、“实践德育”和“全员德育”的特色。

由于长期坚守德育阵地,打造精品校园,郭河明德学生的道德修养明显提升,文明行为习惯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走进我们的校园,孩子们会主动让路、打招呼;发现地上有纸片,随时会有人弯腰捡起;近1000名师生的大课间活动秩序井然;学习雷锋、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已蔚然成风„„

郭河镇明德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凌华坤等教师被市县评为师德先进个人,学校2001年获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2009年被庐江县委授予县级“文明单位”;2011年被授予安徽省示范家长学校、巾帼文明岗;2011年获庐江县少年儿童中华红色经典诵读展示大赛三等奖;2012年学校党支部被中共庐江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学校被庐江县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14年学校被合肥市教育局授予“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联合村镇为特困学生捐款

组织卫生评比为优胜班级授旗

组织学生在“预防溺水从我做起”横幅上签名

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

丰富多彩的六一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一庆祝会展示师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组织学生到乡镇文化站进行经典阅读

组织留守学生参加合肥工业游活动

教师主动承担学生的护路使者

学生着装整齐参加校会

加强师德教育推动效能提升

学生踊跃参观禁毒图片展

组织经典美文表演朗诵比赛

庐江县关工委领导来校指导慰问

学校军鼓队走进社区表演,传递正能量

我校留守儿童韩舒静获庐江县优秀留守儿童称号

组织“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律知识竞赛

学校请派出所干警进行防溺水警示教育

组织开展假期安全专题家长会

留守儿童之家老师耐心辅导留守学生做手工剪纸

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精心组织开学典礼

和铁路公安联合开展铁路安全进校园活动

值日领导在晨会上进行安全教育

学校每周组织升旗仪式强化思想教育

组织开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演讲比赛

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深入人心

千人经典诵读的声音响彻整个校园

组织开展千人经典诵读活动

组织学生在“安全第一珍爱生命”横幅上签名

学校组织开展养成良好习惯研讨会

县领导来校调研指导,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组织师生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辅导学生表演合唱《红星闪闪》获得庐江县合唱比赛一等奖

郭河明德崭新的校园,文化引领彰显特色

郭河明德新教学楼、综合楼顺利落成

安凯“乐暖心声”捐助活动在郭河明德传递爱心

育人氛围浓厚的郭河明德新校园

学生清除校园草坪上的杂草主动认养绿地

篇8:小学德育阵地建设

为进一步总结交流学校德育经验, 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15 年12 月11 日, 芒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座谈会。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左安卫主持会议。市教育局领导班子、局机关股室负责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 (园) 长共40 余人参加会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次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 为今后做好全市德育顶层设计,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策略, 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与时俱进地做新、做活、做细、做实学校德育,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篇9:德育是小学教育的主阵地

关键词:德育教育;情感渗透;日常生活

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小学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德育教育要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始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小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渗透,对于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教育要注重情感渗透

德育教育是塑造小学生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在德育教育引导下,要对生活和学习都树立正确的态度,以利于其未来的成长。小学生德育教育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执行,其中的一些条例不仅仅适用于小学生,同时也规范着教师。那么,教师首先就要将积极向上的意识展露给学生,让学生从效仿开始而逐渐养成习惯。当学生开始模仿教师,就意味着师生情感建立起来了。在德育教育中,通过情感的渗透加强德育教育,能够获到良好的效果。

二、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使教育更为灵活多样,就要善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德育教育的主题,并在德育原理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开来,以使德育教育更为深入浅出。比如,小学生要横穿马路,教师要督促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确保人身安全。德育教育从一点一滴做起,就会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形成认知,并使他们自觉地遵守道德标准中的各项规范。

三、在化解矛盾中开展德育教育

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德育教育会令学生反感。小学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在于引导小学生对事物进行正確的判断。当学生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如果没有人从中化解,很容易导致事态恶化。此时,教师可以将争执不下的小学生带到教室,给他们时间冷静下来。教师可以就事论事地对事发过程进行询问、分析,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对他们开展教育。注意教师的言辞不可以过于激烈,要做到用词严谨、语气平和而有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同时也从心里油然而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教师的真诚和信任,所换来的是学生歉疚。此时也许一个微笑就会将矛盾化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树立道德意识是非常重

要的。

参考文献:

王秀荣.浅谈德育教育[J].信息教研周刊,2013(18).

篇10:小学德育阵地建设

据统计,随着计算机、宽带在家庭中的普及,我国中小学生网民占了全社会网民的近三成。而中小学学生尚处于是非辨别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阶段。作为既担负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如何引领学生迎接网络世界,如何消除网络带来的弊端为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铺设有力渠道,这是当下中小学教师必须讨论的话题。

《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省必先强教,浙江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积极意义,创造条件让学生上网。同时也应该看到,用网络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取决于他们如何利用这一工具,取决于他们的网络道德观。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若还是采用传统的手段必然不能起到高效的教育效果。在信息化社会中,学校教育、管理可首先占领网络阵地,利用网站、博客、资源库、QQ群等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德育管理。

一、借助“学科教育平台”推进网络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因而,我们在引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同时,不能只局限于信息技术知识目标的达成,还要利用信息技术课达成德育教育目标。教学中,我们要深刻解读文本,充分利用已有教育教学资源,让技术教育与德育教育并行。

如: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利用浙摄版(五上)信息技术教学光盘中的“学科教育平台”,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此平台安装成功后,向学生开放账户注册、作品上传、主题学习、论坛交流等。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按班级实名注册,让虚拟的网络世界在此平台上得以“现实化”,培养学生上网时的责任意识,自觉规范言行。并对学生作品、资源上传建立审核制度,要求学生精心制作、坚持原创、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并通过评比优秀作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在主题学习中培养合作意识,在论坛交流中注意文明用语,这些要求和做法都在学生心灵中留下烙印,为规范网络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陶学生,这是提高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础。在学科教育平台的新闻模块中,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年网、迪斯尼网等),在网页上建立相关儿童网站的链接,让孩子在这些健康网站上“冲浪”,以减少和避免学生接触不良网站的机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关键。”学校信息组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坚持到六年级,实现每节课都用到此平台,每人都用好此平台。学生在此平台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体验,规范的网络行为已成为常态,网络道德教育取得了实效。

二、建立“班级博客”实施班主任管理电子化

博客(Blog或Weblog),一种简易便捷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网民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班级博客”,使得博客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班主任繁杂的管理工作,可在班级博客管理系统中随时、轻松、完整地记录,并能随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积累经验,且易于与同事分享,互相学习、讨论,实现班级智慧管理、网络管理,兼顾学校德育考核工作,真正成为了班主任工作的电子手册。

在实施班级博客管理时,我们为全校33个班级、德育处教师开通博客,学校制定了《班级博客日志发布审核制度》,由班级博客管理员审核通过才能正式发布日志。博客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交流平台。

我们在班级博客系统平台开设“计划总结”栏目,学期初的班级工作计划、班级愿景、学期末的班级工作总结等都发布于此,班主任做到及时发布,德育处组织网络班级工作,实时而方便;“主题班队”栏目里,发布学校组织的和具有班级特色的主题班会、队会教学设计活动等内容,成为学校德育课电子教案集;“成果荣誉”栏目,记录着班级、小组、学生(队员)取得的成绩与荣誉;“班主任专栏”是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的天地。而“佳作欣赏”、“成长手记”等栏目收集了本班同学的优秀习作、成长日记、艺术作品等。

班级博客中的日志、相册均向网友开放,家长、学生、教师可跟贴评论交流,突破了传统教育封闭式的班级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师生之间、干群之间自上而下的、点对点、点对面的交流方式,体现了“时时教育、事事教育、人人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三、运用“校园资源库”创设德育评比与展示窗口

“校园资源库”建设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班班通”是应用好校园资源库的前提。运用资源库开展德育活动的评比与展示,是我校管理的创新之举。

例如:学校德育处把班级学生的黑板报拍成数码照片,上传到校园网站,教师或学生就可坐在计算机前评比打分,还使评比工作公开、公平,达到了展示与提高的目的。学校德育活动照片、音频也悉数上传,网络存档与风采展示可谓一举两得。

把传统的音像节目(如VCD、CD等)转化为流媒体格式,在校园网中播放,做到既娱乐又学习。如:利用学生的午休时间,用优秀的影视片对学生进行教育;给低年级学生播放他们喜欢的动画片,中高年级可结合语文课的学习,让学生观看与之相应的战争故事片。还有结合安全、法制等教育的专题片,这些优秀的革命歌曲、革命影片和大家喜闻乐见的寓意深刻的艺术作品引领着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利用“雏鹰QQ群”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

QQ群作为一个团体的即时通讯工具,快捷方便,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学校少先队利用学生们对QQ群的喜爱之情,要求每个中队建立一个“雏鹰QQ群”。学生在群上讨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辅导员在群上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学习生活动态,巧妙地进行引导、指点。

QQ群因其私密性而更容易搭建起师生交流的桥梁。如:学校某班教师和学生约定,每周固定三个晚上,有“黄金约定时间”,师生在网络上见面。在QQ平台上,师生在一起谈学习、话工作。教师成为了学生生活中的良师、互联网上的益友,许多中队辅导员已经把QQ群作为开展班级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工具。

五、依托“物业报修平台”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学生爱护公共物品的意识明显下降,依托“物业报修平台”进行爱护公物教育成为德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建立了“物业报修平台”,在报修平台中设置部门及物品清单,给每位教师建立一个报修账户,中高年级再设立一位学生信息员,协助教师负责本班的物业报修报损。班级一旦有公物损坏或出现故障,需及时在“报修平台”上报修登记,信息中心人员及时上门维修、解决,最后在报修平台中提出反馈意见。

借助网络平台,探索德育的新渠道,创新德育管理新方法,对于我们来说还刚刚开始。总之,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让青少年通过互联网使自己成长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 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10- 15.

[2]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课题组.德育走进网络 网络文化促进学校 德育. http://www.cjsy.net/ReadNews.asp?NewsID=686.2006.

[3] 海盐教师博客.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实践的新探索.

http://www.jsblog.cn/user1/351/91813.html.

[4] 王连飞.小学科学课“视频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探索[J].浙江教育 技术,2011,(6):11-13.

[5] 高鹏.借助网络平台 探索德育新渠道.深圳南山教育网.

http://jyk.nsjy.net/detail.asp?id=1043.

[6] 童晓莉.中小学网络班级建设初探[J].中小学电教,2011,(1.2上): 8-9.

上一篇:被动语态中考练习题下一篇:办公类固定资产管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