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2024-04-22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4篇)

篇1: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6个教学班,每班平均40人,整个四年级从整体来看,学习氛围良好,学生的习惯养成优良,绝大部分学生家中都有电脑,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本人共负责四个班的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教学量不大。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第一册,主要内容是有关于画图软件的使用,其中稍微介绍了一点电脑的基础知识,但不够深,不够全。从整套教材的编写来看,这一册中应该介绍一点电脑窗口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键盘的操作,对鼠标的操作,画图的内容可适当缩减。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鼠标的使用,画图软件各种工具的使用以及相关技巧,难点是巧妙运用画图工具进行综合创作。

教学措施: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上机操作实践为主。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本习惯的灌输与培养,初步养成良好的上信息技术课的习惯,并提出相关明确要求;第二节课主要是安排座位,从表面初步认识电脑,学会正确的开机和关机,第三节可主要是认识鼠标,熟练操作和使用鼠标;以后就是逐步认识画图软件。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采用教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法,从实物出发,从课本入手,逐步实施有效教学。

课题研究:

注重培养学生有效倾听的习惯,探究养成有效倾听习惯的方法,注重与小课题研究的联系与实践。

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是信息基础,信息工具和键盘指法以及汉字输入与编辑部分,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二、 教学目的、要求

1、 感受信息,体会信息,发现信息,学会完整地表达信息。

2、 了解生活中电脑的用途,掌握鼠标的正确操作和电脑的开关机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反应能力。通过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操作鼠标。

3、 了解键盘的结构组成及指法规则,掌握几个常用控制键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键盘指法 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和击键习惯。了解键盘的布局,掌握键盘的基本键位,击键姿势和基本指法。

4、 熟练掌握字母、数字及符号的输入,熟练掌握换档键、大写字母锁定键、退格键和空格键的操作。

5、 学会用汉字输入法在记事本中输入汉字,掌握汉字修改编辑的方法,并且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计算机基础、指法练习和汉字输入。

难点是指法和汉字的输入。

四、 教学方法

示范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练习法

五、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8个班,学生情况差别较大。有的刚接触计算机,有的对它已十分熟悉,在教学中要注意零起点教学,注意发挥先进者的作用,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最大的发展。

六、 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突出实践性要注意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高度真实的活动情景,帮助学生针对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实用的、在面临新任务时易于迁移和提取的知识技能。

2、要注意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反复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帮助理解在前后概念间的联系,形成前后一贯的概念体系。

3、技术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互支持,积累操作经验、探究科技奥秘,信息技术的学习既需要学生探究、理解和建构信息技术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更需要学生通过信息处理、设计制作作品等技术活动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和认知活动结果。

4、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线索,按同学们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任务具 体化。

5、教学内容可以重新编排,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学习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主动学习。

7、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8、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键盘指法与拼音字母相结合,汉字输入与作文写作相结合等,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9、功能相同的软件可以相互替换,如金山打字可以用金山打字精灵替代,记事本可以用写字板替代。

10、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计算机的发明、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我以打比方的方式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用我们人身体的各个部分来类比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接下来,我用玩游戏的方式介入键盘的操作知识的讲授。对于刚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来说,练习键盘本来是一件单调枯燥乏味的事情,如何保持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我选择了金山打字通软件,该软件里面有打字练习游戏。从此入手,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键盘操作。

七、 课时计划

本册教材共13课时,每周1课时。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接触和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因为接触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还比较短,操作水平还不是很高,加上大部分家庭没有电脑,平时上机实践的时间也很有限。对于基本的软件,比如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等等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完成本册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分三个单元,共14课。第一单元为制作课余计划,第二单元为制作精美课程表,第三单元为用网络学习和交流。主要的任务和要求是:

1、了解掌握WPS或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能熟练地收发电子邮件,初步学会在论坛中注册用户、发帖子、回复帖子;

3、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要求学生养成文明上网的美德。

重点和难点:

1、了解掌握WPS或WORD文字出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能熟练地收发电子邮件,初步学会在论坛中注册用户、发帖子、回复帖子。

教学措施:

1、通过规范讲解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软件操作的步骤及要点;

2、劳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协助,通过小老师来指导程度薄弱的学生,以期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均衡发展;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电脑制作比赛活动;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电子作文”,第二单元“飞鸽传书”,第三单元“小小编辑”。有以下特点:

1、通过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掌握web邮箱的申请、使用,让学生养成使用电子邮件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3、重点学习应用Word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能够完成一张比较完整的小报。

4、认识网络的应用,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word的编辑、排版等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2、学生能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能够利用Word完成一张比较完整的小报。

3、使用网络收发电子邮件,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及增强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任务的设置,知道应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电子作文、名片、表格等的制作。

2、通过web邮箱的申请、使用,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意识、习惯。

3、通过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学习应用Word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制作一份完整的电脑小报。

4、让学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五、课时安排

篇2: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并通过实际运用与操作,对于网络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深刻地体会到网络的作用,以及自主性、合作性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以及与其它课程整合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1.进一步了解网络在其它课程的辅助性学习中的作用,并尝试进一步在其它课程中整合信息技术的运用,积极与其它课程教师探讨整合教学方法,努力使信息技术在为其它课程的服务上做好文章。

2.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校园网的重要性,并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网的建设上来,更加关心本校的校园网。

3.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常用软件的作用以及基本使用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大纲中其它信息技术模块而作好准备工作。

4.更进一步地教会学生浏览网络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并提高他们对于网络基本法规、常识的认识;并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三、教学措施:

1.本学期除了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网络知识外,还要让他们了解如何守法、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从而更好的让网络帮助他们获取更多有用知识,并要学会如何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懂得如何在网络中保护自己。

2.使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让学生们知道应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5.利用网络查找课文想关的网上资源,让网络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四、具体安排:

篇3: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构建四步骤

●观察——参与知识的获得

教学成功与否, 学习效果如何, 是由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观察是获得知识的前提。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知识的需要, 给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 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

我在教学“图片的放大和缩小”内容时, 首先出示一组图片: (1) 小军的一张生活图片; (2) 把小军的图片按2∶l放大后的图片; (3) 把小军图片的长按2∶1放大、宽不变, 变化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一组图片, 教师在旁边叙述:小军5岁生日那天, 妈妈给他拍了一张照 (出示图片 (1) ) , 后来又加印了两张 (出示图片 (2) (3) ) 。提问:“你认为后两张图片是怎样得到的?”学生回答:“把第一张图片放大后得到的。”我继续提问:“这两张图片, 你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喜欢第二张, 因为第二张真实, 第三张失真了。”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 初步建立了图片放大和缩小的表象。这样, 不仅将生活问题提炼成了信息技术问题, 开拓了教学资源, 还培养了学习兴趣,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其观察能力。

●表达——给予思维的激活

语言表达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表达还是思维的外化过程, 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 强化“说”的训练, 因为学生用语言表达的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思维的激活和发展非常有效。

例如, 我校的吴老师在上《发帖与回帖》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他首先发给学生人手一张正方形白纸, 让学生做“玩纸”的游戏, 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天尽情地“玩纸”, 请同学们把玩纸的启示在自己的帖子上写出来。学生听说“玩纸”, 个个都很高兴。有的撕、有的揉成一团、有的将纸折成各种形状。不少学生玩过以后, 感受也就产生了。当课堂进入发帖交流环节后, 他们争先恐后地在自己的帖子上写起来。

生1:人生就像折纸那样, 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但这并不要紧, 只要再折一下, 困难就迎刃而解。

生2:生活有时像折纸一样, 很细心地想把它折得方方正正, 但还是有些不平整, 有遗憾。

尽管这些学生的感悟不够深刻, 但都是有感而发, 都是他们独特情感的自然流露。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认真参与、反复体验、仔细观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不但弄清了课堂游戏与发帖内容的关系, 又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的能力。

●思考——感悟知识的真谛

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 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 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性价值。因此, 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感悟问题,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 在上小学信息技术《填充颜色》这课时, 我以故事形式提出问题:“同学们, 有一天小明去上学, 突然间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 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事吗?”然后用课件出示以下情景:小明来到一个没有颜色的世界。这时突然跳出来一个小白兔, 小白兔说:“这是动物王国, 因为我们破坏了环境, 太阳公公把颜色都收回去了。”“那怎么办呢?”小明想。小白兔接着说:“太阳公公说, 只要我们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 给动物王国涂上漂亮的颜色, 就能找回以前的颜色了, 你能帮助我们吗?”看到这里, 学生们个个都跃跃欲试了。这时我及时提出问题:“同学们愿意帮动物王国找回颜色吗?”通过以上的情境创设,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课堂中, 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颜色的填充, 以便能顺利地帮助动物王国找回颜色。

通过以上课例可以得知, 学生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感悟中构建了新知, 而且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增长了才智, 真正成了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从而拓展了思维, 促进了发展。

●操作——感受发现的快乐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因此,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的活动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 正是这样的一座桥梁。

有位教师写的《美化文章》的教学案例, 让我受益匪浅。课堂上, 他循循善诱, 因势利导, 让恰到好处的操作问题情景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 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生成的活力。现将其精彩教学程序摘录如下。

1.导入。教师展示两篇内容相同的Word文档, 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用艺术字显示。让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你喜欢哪一篇文章的标题?为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用艺术字来美化我们的文章。

2.新授。

(1) 教师在文章里插入“艺术字”。

(1) 想一想:你能不能像老师一样, 把标题改成艺术字的形式呢?

(2) 学生练习:打开D盘中名为“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Word文档, 在电脑中试一试, 找一找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3) 请一位学生在计算机中演示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的步骤。

(4) 学生练习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 进行个别辅导。

(5) 师生互动, 展示个别学生的作品, 观察讨论:插入艺术字的位置合适吗?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6) 教师演示。

(7) 议一议:艺术字周围的小圆圈和小方块有什么作用?

a.学生动手尝试修改艺术字的大小。

b.学生展示操作过程。

小结:可以用艺术字周围的矩点改变艺术字的大小。

(2) 插入自选图形。

(1) 教师导入:在Word中, 我们学会了在文章中插入美丽的艺术字, 大家想不想试一试插入各种各样的图形来美化我们的文章?

(2) 教师演示:插入“十字星”图形。

(3) 学生练习, 插入一个自选图形到合适的位置。

(4) 作品展示:这些作品漂亮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它们的优、缺点在什么地方?

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中“实践园”中的练习内容, 使用“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制作“车道示意图”。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让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汇报心得体会, 由其他组成员评论作品的优缺点, 提出改进意见。

本课中, 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果断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巧妙地设计操作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课堂成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平台。在这种情境下学习不仅兴趣很浓, 而且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 为正确理解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学具操作活动也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 并能将儿童好动的年龄特征引导到信息技术学习上来, 动得其所, 动有所获。

学生在操作实践中, “手使脑得到发展, 使它更明智;脑又使手得到发展, 使它变成创造的工具”。同时, 学生又实现了自我创新, 体验到了探究的过程、发现的乐趣和成功。

篇4:信息技术教学四整合

信息技术教学技艺的应用,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时,从哪些方面去注意,思考有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充足的课堂知识和调控能力,随时对学生的汇报材料加以修正与补充。

丰富信息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前,特别是语文课,往往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而大多是搜集的书面资料,在课堂上交流一般时间不允许。我们可以提倡学生带网络资料,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看到他们自己的作品成了教师的课件,上课也一定很投入。教师应有充足的课堂知识和调控能力,随时对学生汇报加以修正补充。

课堂形式精彩,教师主导精要。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课堂似乎成了学生自己的学堂,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学《夸家乡》,可利用教师网络博客教学。先由小组搜集有关课题资料,探究学习,把学习结果分别发送至教师的博客,然后分小组轮流汇报。课堂组织形式新颖,小组搜集资料、讨论问题也非常热烈,特别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时,孩子们都独具匠心:有的用话剧形式,有的扮演成古代人物,有的通过生动的歌舞来展示……孩子们那种踊跃参与、兴趣浓厚的样子充分表现了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才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与魅力。

教学课件美观,知识传授鲜活。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体现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小学教学工作,但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要让他们乐于参与课堂学习,生动的课件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有趣的标点符号》一课教学。屏幕刚一闪现都被惊呆了:一片清清的湖水,上面飘着好多碧绿的小荷叶,而在每一片荷叶上面都有一个粉色的标点,就像一朵朵小荷花在绽放。教师点到一个标点,当学生读正确时,它们竟然悄悄地藏了起来,孩子们争着去读,实在妙极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神奇的多媒体课件是给孩子们催生兴趣的动力。平时我们往往讲求课件要实用,当然这是前提,可是如果我们把它做更美观一些不就更好吗?

篇5: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以全面实施本质教育的重要思维为辅导,全面遵循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辅导大纲》的精力,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进步学生的根本技术为依据,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造,极力办妥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教育工作方针及使命

(一)工作方针

进步对计算机的感性知道,能充分知道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培育学生学习和运用计算机的爱好和知道;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别人协作、能够与别人交流,开展个人的爱好和爱好;养成杰出的计算机运用习气和责任知道。

(二)教育使命

1、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窗口界面组成,学会WORD文档的建立、打开、编辑及保存;能够对文章进行简略的排版、字体及阶段格局设置;把握图片的编辑办法能够进行简略的图文混排。

2、学会创建表格,会对表格进行简略的调整即调整表格的巨细、调整行高和列宽等。学会在表格中进行行、列刺进和删除,以及合并单元格等操作。学会设置表格的边框与底色,对表格进行简略的润饰,会套用现成款式的表格。

3、了解板报制造的根本过程,学会页面设置;把握刺进艺术字的办法把握文本框的运用办法;学会自选图形的运用并能用绘图东西画图;学会对图片进行简略的特殊效果处理及设置页面边框、预览并打印板报。

三、教情剖析

开学初,我就仔细学习了教材、新课程标准,全面把握本册教材的方针、重点、难点,就本册教材的教育做了全盘计划,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一起,我活跃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为今后的教育指明晰方向。我深入研讨教材,研讨教法,精心备课,采纳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极力改动学生的学习办法。加强对优生的培育和对学困生的辅导,培育学生杰出的学习习气和动手动脑的办法。教育过程中,经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着重学生的主体位置,经过协作交流,活跃探索,充分调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活跃性和创造性。

四、学情剖析

四年级共有两个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40多人。从学生各项本质方面来说,因为学生的贫富差距和学生的仔细程度不同存在着本质参差不齐。男女生比例不平衡。这些学生能吃苦、乐学,爱好比较浓厚,因为上机时间少,学生存在着对打字姿势不大正确和速度比较慢的情况。学生在纪律、卫生等各方面相对较好,教师要下大力气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放松学生的严重情绪,激起学生爱好,消除他们的“害怕”心思,调集他们学习和探求的主动性、活跃性,显得特别重要。

关于较好的学生,要发挥他们的优势,搞好传帮带工作,使其对教育产生活跃的影响,教师要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爱好,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组成爱好小组,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五、教育办法

(一)教育常规方面

1、仔细备课:力求集体备课,明确教育重点、难点要害,探索、研讨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剖析学生情况,一致教育要求,极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新课程标准”精力,研讨教材内容,从学生实践动身做到十备:一备浸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办法妥当;三备信息技术根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根本操作用语、根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处理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弥补及成败要害;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操练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育的总设计。

2、仔细上课:以启示式教育为原则,以操作练习来强化概念,构成技术、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维,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标准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选用多种切合学生实践的教育办法和手段,调集学生的学习活跃性,注重学生才能培育,及时总结,做好教育后记。

3、活跃参加听课活动,向同行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育办法,一起还要多看教育录像,听名师讲课,向他们学习优秀的教育办法和模式,以改善自己的缺乏。一起,要仔细评课,写下自己对本节课的知道感悟,结合自己的教育,找出自己的缺乏,以改善自己的教育。

4、仔细安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育重点和战胜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常识、根本技术的练习。

5、仔细安排信息技术操作查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查核,及时剖析、指正、查漏补缺。

6、仔细安排辅导:依据学生实践情况选用多元化的辅导,协助剖析原因,启示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气和办法。选用多关怀、多发问协助学困生,激起学困生的学习爱好。关于特别有爱好的同学能够安排课外活动爱好小组,以培育学生的特长。

7、因学生地处农村,学生能进行上级操作的的机会很少,因而,微机室能够利用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免费向学生敞开,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二)本身学习方面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我自觉地建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进步本身的本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求。

1、进步政治思维本质。新时代我国教师的神圣职责是遵循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培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造效劳的具有杰出思维道德本质、文化本质、身体本质、心思本质、劳作本质和审美本质的新式人才。我要终身加强政治思维涵养、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学习;坚决共产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引导学生建立各种正确观念,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育学生成为“全面建造小康社会”的新式人才。

2、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常识就是力量,常识才是财富。“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接上自来水”。信息技术专业常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常识淘汰很快,我感觉到随时面对常识危机。只要不断学习,自己才不会落伍,迎接常识挑战。不明白就学,没有就补,把学习作为自己弥补更新专业常识的最好途径。

3、多读书、勤读书

教师读书之后重要的是构成自己的“主意”并转化为“做法”,将教师个人化的教育主意称为“教师的信仰”。我期望经过读书实践,能大面积进步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才能和运用理论处理教育实践问题才能,进步人文素养,培育完善的读书人格,成为有常识、更有文化底蕴的优秀教师。

(三)课题研讨方面

在领会和学习方针导学的基础上,我想在今后教育中测验实行《自主探求,小组协作》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着重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常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教育中,引导学生主要按以下两种方法来完成使命:

1、教师给学生供给了相关的资源,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才能和处理问题的才能;

篇6: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盘州市实验小学

丁献超

一、指导思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 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 理、发布和应用是对每第个人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规范信息技术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任教班级是四年级,学生个性都非常活泼,对计算机充满好奇,学习的积极性也非常高,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本地农村,家里没有电脑,即使有电脑家长也不让经常使用,因此接触电脑的时间只有在校的一星期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电脑操作技能技巧也较差,有待于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学习,共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本册共16课,内容包括对计 算机的认识和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鼠标键盘,桌面窗口的认识,以及 怎样利用画图软件进行电脑绘画。教材内容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讲 解深入浅出、形式生动活泼、版面图文并茂,让老师容易教,学生乐 于学。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3、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

4、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掌握键盘指法,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5、了解windows桌面和操作窗口,学会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五、教学重难点

1、计算机的正确操作

2、键盘鼠标的正确使用

3、熟练使用画图软件,并利用画图软件制作贺卡、板报等作品。

六、教学的方法措施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组织学 生合作学习,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让熟悉电脑的同学帮助刚 接触电脑的同学,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2、课堂主要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做到熟练得把握所学的知 识。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认真组织教学,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4、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真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并展示学生的作品,依此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

七、教学进度安排 1-2周

第1单元 认识计算机

一、信息与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组成和应用

三、计算机的正确开关机

四、计算机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2-4周

第2单元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一、鼠标的使用 用鼠标玩游戏

二、键盘的使用 用键盘练习打字游戏 5-6周

一、认识桌面

二、认识和使用窗口

三、畅游网上世界 7-17周

一、认识“画图”新朋友

二、我改我画

三、装扮新家

四、绘制餐厅

五、描绘春游路线

六、“清扫”校园和美化校园

七、伙伴随我加

八、图像变变变

九、确定主题,创意构图

十、活用工具,逐个绘制

篇7: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随着我校各种条件的具备,已作为必修课开设。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什么是因特网。

(2)进一步熟悉掌握IE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3)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把自己找到的相关信息保存下来。

(4)l利用Word软件设计电子刊物。

(5)搜寻好玩的少年儿童活动乐园成为合法的网络公民。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作品创作,培养学生换位思维、探究性学习的精神;使学生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方面得到锻炼,活动中贯穿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互评、教师电评的教学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

(2)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和使用电脑的浓厚兴趣。

(4)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5)养成学生有次序、有目的地观察事物的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

(6)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精神,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8)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相互监督和鼓励,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9)通过在练习过程中的相互比较,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坚持不懈地练习,培养学生的毅力。

三、本册教师要求

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确实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懂得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开学前把机房的所有微机检修一遍,确保所有微机都能正常使用。开学后做好机房的维护工作,微机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信息技术教学顺利进行。

四、本册教材应注意的问题:

四年级在上学期基础上继续讲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学会电子刊物的制作,同时讲解有关因特网及网上浏览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合理安排15节课时。

2、精讲多练、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在教学中采取情境设置的方法,激起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结合一个个的任务由浅入深进行学习。

5.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浏览器打开网页窗口,仔细观察窗口的组成。

登录因特网,应用网络搜索引擎,使用合适的搜索方法。制作“爱我家乡”主题的电子报刊。

教学难点:浏览网上内容时,边操作边思考浏览的路径。

查找家乡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信息将文字图片保存好。以小组为单位成立编辑部共同收集和筛选素材,利用word软件设计电子刊物。

七、课时安排

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周:政治学习

第二周:我的好伙伴—因特网(1课时)

第三周:因特网上的交通工具(1课时)

第四周:轻松网上行(1课时)

第五周:网络百事通(1课时)

第六周:网海拾贝(1课时)

第七周:信息搜索大比拼(1课时)

第八周:我们的编辑部(1课时)

第九周:漂亮的封面(1课时)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五一劳动节放假

第十二周:编辑期刊页面(1课时)第十三周:作品诞生啦(1课时)第十四周:网上少儿电视(1课时)

第十五周:我的“红泥巴村”(1课时)第十六周:我的“泥巴”(1课时)

篇8:信息技术教学四步骤“欲乐身法”

一、欲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知识只有融入情景中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注意力才可保持持久, 从而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 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教师都希望把课上得有趣。那么如何上得有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便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每堂课有个好的引入, 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搜索引擎”, 先提出问题“蚊子有几颗牙齿?”在讲计算机理论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它能多层次、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

二、乐即让学生快乐学习

《论语》中写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与“乐”就是求知的欲望, 是学好新知的内驱力。学生在“好”与“乐”的情境下学习,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好之”、“乐之”。如今的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 厌学情绪很大。每个学生都从心底期待他们想要的那种学习感觉。怎样的学习感觉?那就是乐学, 一种能让他们快乐学习的感觉。学生们只有找到了这种感觉, 才能好学乐学。要让学习快乐起来, 让教育鲜活起来,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从学习中获取快乐。教师应正确地引导, 让学生心平气和地看待学习, 找到好好学习的感觉, 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 学习将从乐学到要学再到爱学。试想, 若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有许多朋友可交, 有许多活动可玩, 有许多知识可学, 有许多问题待解决;教师多一点儿灿烂的微笑, 多一点儿肯定的眼神, 多一点儿赞赏的动作;学校少一点儿考试, 多一点儿快乐的学习生活, 这些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学习成为学生的乐趣, 学习必定是成功的、有效的。学校成为学生一片蓝天, 在蓝天下学生快乐地学习, 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三、身即用自己的身去影响孩子

孔子教育学生重视“言传身教”, 处处以实际行动感化、影响学生。教师作为知识的使播者, 更应注意“身教”的力量。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 还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 并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中学生对教师不但听其言, 而且要从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爱戴。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说话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

四、法即教会学生们学习的方法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达尔文认为“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他们都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说明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可见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交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1. 教会学生自学。

“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可见教师引进门很重要, 但自学更关键。计算机技术升级换代快, 教师教不完, 学生也学不尽。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自学的方法, 获得了与网络时代对应的学习能力, 才能应付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

2. 教会学生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 而且信息技术课多数是上机课, 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解决每位学生的每个问题。所以在安排座位时应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差异性, 不同层次学生交叉排位, 并分成几个组, 鼓励学生间小组间以协作探究方式来学习。不会的问题请教“小老师”, 学生之间更易于沟通。合作学习也是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

3. 教会学生利用好网络。

互联网和教育是推动新世纪社会进步的两只轮子, 谁掌握了互联网, 谁就掌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 谁就获得了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现代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计算机跟语言一样, 是我们每时每刻都不可或缺的。信息技术教育已不仅仅是技术教育, 也是一种文化教育。教师不仅教技术本身, 更应关注技术内隐的思想价值内核。在信息化时代, 学会利用好网络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

4. 教会学生使用帮助系统的好习惯。

篇9: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四注重”

关键词:兴趣;效率;自主探究;创新

一、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

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过程:我首先利用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二、注重学习竞赛,提高学习效率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都有较强的荣誉感。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成绩优秀的可以得到小红旗,他们的兴奋劲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地进行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

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在键盘操作练习时,进行键盘录入比赛;在画图教学时,评选最佳小画家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小软件,比如,在教指法的时候,可以采用“趣味指法”这类软件来让学生进行指法练习,他们看到屏幕不断跳出的英文字母,就会快速地在键盘上寻找,努力使自己的输入准确率和速度提高。如果打错字母或速度跟不上,电脑会鼓励他们“努力”“加油”等话语;如果正确率高,成绩突出,电脑又会夸奖他们“你真行”“好棒啊”等等话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可同学们还是意犹未尽,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这样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变成了生动的输入字母比赛和速度比赛了,通过这种方法的练习,也就百练不厌了,很快就掌握指法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插入艺术字》的设计,有这样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展示几组艺术字以后,我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插入剪贴画的方法,摸索插入艺术字的方法。老师先不讲授,而是提示他们根据以前的操作经验来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发现,这些发现可以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得来的新知識比教授硬性讲授要牢固,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到了软件操作的规律,比如,注意看计算机提示以及工具栏的用法等。同样,在操作练习结束后,我让学生讨论艺术字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讨论出来的结果让人满意,如,编报纸、办板报、做贺卡、写标语等,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获得知识技能。

四、注重鼓励创新,发展学生个性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

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在教学《设计书签》时。在前几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对Word的操作有一定基础,这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整合。刚开始,我画一个图形的轮廓,学生依据书签的基本要素在图形上画出他想要表达的效果,结果学生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效果……接着,启发学生除了这个形状外,想想还可以怎样?是什么风格呢?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操作,教师辅导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学生互评作品,最后修改、定型,一步一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每一位学生都创作出独特风格的书签,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南阳中心小学)

篇10: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总共9个班,五百多名学生。人数多计算机太少,学与练不能很好的结合。通过一年信息技术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这一课程产生较大的兴趣;并有了一点的信息技术的操作基本技能、技巧。但是女生的动手能力比男生普遍要差一些。有电脑家庭的学生比没有的同学要好的多,他们有时间去自学计算机的知识。在本学期将接触一个新的学习内容,认识一个新的网络世界。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后进生的指导,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中体会到信息技术中的奥秘与乐趣。

二、教材分析

我校本年度仍然采用福建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作为教材。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结构,精心选取最实用、最前沿的内容,尽力克服以往“偏软、偏微软”的弊端,合理拓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

第二,注重创设高度真实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使用的、易迁移的知识与技能。

第三,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力求通过任务需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第四,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以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第五,注重对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套教材主要设置了以下栏目:

1、阅读与思考:本栏目首先向学生提供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大家进行思考,进而引出个性化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目标:本栏目明确提出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目的是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

3、学习与探究:本栏目设置了范例精讲、加油站、一点通、练一练、想一想等子栏目,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要环节,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灵活把握。

4、实践与创新:本栏目“大显身手”环节进一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基本知识与技能。“自主评价”环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

生针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5、我的收获:本栏目是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总结。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3、认识WORD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输入文字、编辑文字、编排数学公式、制作封面、制件书签、在Word中插入表格图片等,培养学生运用WORD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文字的编辑与修改

2.、学会上网搜索资料

五、方法措施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

3、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5、每课以主题鲜明的任务驱动,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

6、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能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

7、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篇11: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供四年级下学期使用,全册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收发电子邮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电子邮箱和收发电子邮件。第二单元是“网上交流”,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学会使用BBS、QQ和博客。第三单元是“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采集。第四单元是“简单的图像处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学会ACDsee8。0,并会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两个班,共有学生75人,他们分别来自校周围所辖村,由于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对信息技术陌生,多数学生对其知识及作用知道的太少,只是玩游戏,看网络电视,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了解信息技术给学习及工作带来的更大方便与使用价值,还有,部分学生对信息热情不高,对应用程序更是缺乏了解。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认识电子邮箱,了解电子邮件的收发、管理等知识,知道电子邮箱的地址格式与组成。

2、学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利用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能够管理自己的电子邮箱。

3、形成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意识,确立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第二单元:

1、了解BBS、QQ博客等几种网上交流的形式。

2、学会在网上交流、写作、读书的方法,掌握网上交流操作技巧,学会筛选有效信息。

3、明确网上交流的规则,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做一名文明的网上用户。

第三单元:

1、了解采集多媒体素材的方法。

2、掌握获取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素材的方法,提高利用不同工具获取不同素材的能力。

3、感受各种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的便利和危害,树立合理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观念。

第四单元:

1、认识ACDsee8.0,了解ACDsee8.0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2、掌握使用ACDsee8.0新建文件夹、复制图片、对文件批量处理的方法。熟练掌握调整图像大小、裁剪、旋转、曝光、添加文字和艺术处理的方法,掌握打印照片的方法。掌握制作电子相册和播放电子相册的方法。

3、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邮箱;让学生学会在网上交流、写作、读书的方法,掌握网上交流操作技巧;掌握获取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素材的方法;掌握使用ACDSee新建文件夹、复制图片、对文件批量处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电子邮箱,学生能筛选有效信息,提高学生利有不同工具获取不同素材的能力,掌握制作电子相册和播放电子相册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措施:

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及上机操作能力。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教师演示法、寓教于乐法、情境教学法等不同方法,提高学生的水平。

六、教学活动安排:

篇12: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2上学期

一、年段学情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教学班 2 个。经过上一年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巧,为今年的学习打下基础。本学期的教材内容:

1、本册教材共设15课,有认识画图软件,画规则、不规则图形,作品欣赏与制作,认识小海龟,海龟画简单图形,海龟画彩色图形,海龟画复杂图形,海龟作动画等。

2、课题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描述性语言,活泼、自然、亲切。

3、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组织方面,注意到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

4、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组织方面,关注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对想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扩充知识的交融性和通识性,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对画图还是比较感兴趣,有一定的操作基础,但是各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海龟作图软件更是从没有接触过,所以这部分上起来会比较困难。学生的各方面逻辑思维方面还不够强。

三、教学措施:

1、基本要求要明确,着重强调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2、练习之前让学习充分地围绕主题谈一谈,说一说,让主题在学习的头脑中有深刻的印象。

3、注重作业评介,学习自评,他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

4、展示优秀作业。

5、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6、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四年级信息技术组

篇13: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学会“偷懒”, 让学生好奇中愉悦地学习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高, 而计算机概念比较难理解, 因此只有加强学生的上机操作,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这个主动探索的学习工具和自主学习的资源环境, 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所以,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需强化学生通过上机实践获取知识和经验, 这样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 还会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例如, 在教三年级学生上微机时, 教师完全可以“偷懒”, 不去帮助学生开机, 让一双双稚嫩的小手自主去找寻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针对学生的计算机无法启动这一现象,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计算机出了什么毛病。从插座、电源到电源线, 再从排除硬件故障, 到分析软件故障, 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逐步掌握排除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也要尽可能多的“偷懒”, 对主要内容稍加讲解后, 就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 遇到问题先不要急着帮忙解决, 而是让他们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中尽量做到精讲多练, 多给学生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就这样, 在“偷懒”尝试中, 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能力能得到迅速提高。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 “能者为师”, 只要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 就应鼓励他们走上讲台, 试当小老师, 互相帮助,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这样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互帮互学, 可克服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例如, 在教授学生用Flash MX制作动画时, 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难易安排, 讲授《故乡的小屋》、《装扮故乡的小屋》、《文字的录入与修饰》、《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等, 每节课都可给他们安排一些学习任务, 让他们组内合作完成;最后再由合作完成任务好的组介绍他们的方法, 这样组与组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

学生在进入一个新领域或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 可以先知其然, 而暂时不深究其所以然, 但应该注意在学习后面相关的知识后要及时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 这样不仅能前后联系, 加深认识和理解, 而且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适当地“煽情”, 让学生积极、乐观地学习

有人说, 信息技术课是教条的说教, 简单的操作课, 信息技术教师就像机器人, 不会融感情于教学中。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信息技术虽然有别于语文课、音乐课, 但是, 信息技术课也是一门声情并茂的课程。

不可否认的是, 学生们刚接触这门课时, 很容易觉得, 信息技术课不让我上网玩游戏, 哪有体育课、音乐课有意思。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应该理智分析了解:如何让学生由厌“信息”变成爱“信息”?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哪节课教师以感情切入, 学生就会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当学生有了成绩应及时给予表扬, 如“哎呀, 你真是太厉害了!真让老师佩服”“哎呀, 你今天真给力”“×××, 2013, 你最牛”这些夸大的表扬, 无疑会给学生的内心带来小小的满足。当然, 对于不举手的同学, 也应该不忘记来一句幽默的话:“哈哈, 有同学听得太认真了, 竟然忘记了举手。”“哟, 今天有的同学累得手都举不动了。”“×××, 你一直在默默地沉思, 一定有惊人的发现, 说说你的观点。”如果课堂上有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就会让学生在认识和体验方面不断加深, 创新的火花就会不断迸发。枯燥的信息课, 也会变成学生们最喜欢的一门课。

一节节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 让我们惊喜地发现, 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这门课了。他们觉得上信息技术课, 虽然没有如痴如醉的网络游戏, 却也是趣味无穷;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结束了, 等下课铃响了, 常会惊讶地来一句:“下课了?”

●以“游戏作饵”, 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

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诚然, 现在的小学生做很多事情都是出于兴趣、爱好, 如果让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只学习枯燥、单调、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 学生肯定不乐意。不过, 我们不难看到, 学生们谈起网络游戏来却头头是道。电脑游戏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挑战性, 如果教师把玩游戏与学习相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游戏中求真知”, 定会大大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 他们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的学习, 对鼠标、键盘的操作不知所措、且想动又不敢动。可在教师讲完了其基本操作后, 在学生们左顾右盼、跃跃欲试时, 让他们玩“纸牌”、“扫雷”、“芭比对对碰”、“同色相溶”等游戏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 他们在如痴如醉的游戏中, 也就很自然地轻松、愉快地熟练了键盘、鼠标的基本操作。

计算机网络中的益智游戏, 应有尽有, 如通过打豆豆、喂鸟游戏等, 都可以让小学生练习鼠标的使用方法;而且通过拼图游戏开动脑筋, 可以培养他们从小爱动脑的习惯;通过“射击”游戏, 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及其应变能力等。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学得有趣、投入。

●组织“比赛”, 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习

汉字的输入练习, 是一项单调枯燥的活动;如果只是让学生一遍遍地自己练, 学生的积极性很低, 也会很不情愿。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如果换成比赛, 那就大不一样了:学生们个个都精神振奋、争分夺秒, 而夺得冠军后的那种自豪感与成就感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因此, 可在每一节课开始的五分钟, 让学生自寻“对手”, 找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比一比。还可以通过男女生的擂台赛、小组赛等形式, 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兴趣与效果, 自是不言而喻了。这样做不仅使得学生有了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 同时又能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 既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愿望, 又使学生提高了自信, 实现了互相促进, 进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当然, 教师在给学生创造各种展示作品的机会的同时,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与别人的作品。在对作品进行评比时, 不仅要关心作品的最后效果, 更要关心学生的制作过程, 关心学生的个性, 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评比。评比可以是多角度的, 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比的形式也 要多样, 如小组合作学习后评出最佳小组及最佳个人;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成几组分别评比;制作一张成果评价表, 给每次的成果打分, 看看谁的进步大等, 用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篇14: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目前的数学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各种交互,运用声音、动画等技术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它也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策略,可以促进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好多教师把信息技术的运用当作一种装饰,虽然在课堂上也运用了信息技术,但是只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它更大的特点,这是数学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来谈一谈。

1 通过信息技术让数学社会“再现”

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生活。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很多虽然都来自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但是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不了明确的印象。如果教学不联系学生的生活,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低迷。所以,教师要想办法把校园外的东西搬到课堂上来。而汽车、桥梁、公园、影院等许多生活中的事物,都不能直接搬到课堂上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互动性把这些场景搬到教室里,呈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由于这些生活片断都是学生曾经经历过的,所以当再次看到熟悉的场景时,他们就会很快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就会明白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比如在教学“负数”时,由于学生对于负数基本上没有概念,虽然平时在生活中也能感觉到冬天时的气温是低于零下的,但是教学时却没有这些现实的生活场景来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为了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笔者用多媒体先是出示上海、南京、哈尔滨3座城市冬天时某一天的气温图片,让学生通过画面上人的穿衣与活动来感受3座城市不同的温度:一个是零上的温度,一个是零度的温度,一个是零下的温度。然后播放中央電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从语言中来感受不同地方的温度,从而形成正负的认识。后来,笔者又把珠穆朗玛峰与海平面以下的视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2 通过信息技术让数学思维“可现”

数学课堂是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它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合作与探索而形成的。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时,由于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手段老化,所以训练学生的思维都是通过反复练习才形成的。虽然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没有思维量,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当学生遇到与所学知识不一样的内容时候,就不能灵活运用解决了。学生之所以会解这样的题目,完全是机械的练习而形成的,他们没有思维过程,不知道如何思考。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把静止的事物活动化,变静为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行程类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问题时,以前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然后在那儿不停地动手演示,不停地讲解,直到学生知道这类题目的解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具备直观性,学生也很难理解。而如果教师引入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什么是相遇、什么是追及,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该从哪个角度来思考,就会帮助学生把思路明朗化,让学生的思维可以把握。

再比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所以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如果用普通的教学方法会不好操作,而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先出示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图片,让学生来加一加涂上阴影部分的是多少份。虽然是在同一图片中,但因为所涂阴影部分面积大小不一样,学生也不知道占整个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教师引入信息技术,动画演示把它它细分成相同大小的小图形,学生也就一下子明白涂上阴影部分是多少份,这个图形一共分成多少份了。这样就很顺利地让学生的思维从茫然的状态清晰起来。这时教师再引入通分知识,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为什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通分,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完全呈现出来。

数学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不是学生能把题目解答出来就可以了,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应重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思维状态,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暴露出来,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给呈现出来,发展他们思维的条理性。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是让学生在操作中把一些复杂的知识进行转化,转化成学生可以见得着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脑海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思维过程,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起到了作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潜能。

3 通过信息技术让数学创新“能现”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成。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帮助。由于数学是研究数量与空间的一门学科,对于智能发育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观念弱,数据分析能力不强,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都还不完善,因此,普通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表象,促进学生的想象,引导他们深入思维,从而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比如在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两道题目,一道是:“买4支钢笔要用36元,那买6支钢笔需用多少元?”另一道是:“买一支钢笔要用9元钱,一支圆珠笔价钱是6元钱。那么,买4支钢笔的钱可以买几支圆珠笔?”当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两道题目,笔者在多媒体上出示这两道题目的解题思路,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刚学习的比例知识来解答这两道题目,学生也都用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方法来解答出这两道题目。但是这时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从你出示的画面来看,通过你给我们的思路分析,我感觉用比例知识解答这两道题目有点麻烦、费事,其实这两道题目就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归一类与归总类问题,所以直接用这两种解题方法就可以了。第一道题可以列式为36÷4×6=54(元),第二道题目可以列式为9×4÷6=6(支),这样的解法多简单呀。”这就是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得出来的新的解法,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表现。

这样,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平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真正优化了数学教学。

4 通过信息技术让数学内容“丰现”

数学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罗列出来,只能是以点带面,让学生通过一个例子来衍生出其他新的知识。而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它可以把离学生很远的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丰富数学学习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笔者用多媒体播放了祖冲之的视频,来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学会不断探索的能力。再如在学习完“比的应用”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世界上利用黄金分割点的知识建造出来的壮观景物,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这些数学内容的丰富,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春天,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应利用好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上一篇:图书馆建筑设计资料下一篇:语文s版一年级上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