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我们的生活

2024-04-25

电和我们的生活(精选6篇)

篇1:电和我们的生活

《电和我们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亲自调查、访谈、参观、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的有关知识。积极参与节电宣传的活动,使学生、家庭成员、社区成员们对目前缺电形势、电来之不易等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增强人们的节电意识、知道在日常生活如何节约用电。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2、发展目标: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电的特点,用电安全的方法,掌握节约用电的办法,达到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创新感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方法。

2、教学难点:掌握预防雷电的方法和触电自救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图片、手摇发电机、太阳能多功能材料、毛皮、橡胶棒、碎纸屑

四、教学过程

1、录像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新闻,看看说的什么事情。

播放。提问。

师:停电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和我们的生活。(板书课题)

2、师:我们的生活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电,你举一下生活中的电都有什么用途呢?

生:看电视、电脑、电灯......师: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生:......3、师:电对我们很重要,你知道电从哪里来的吗?电是怎么传送的呢?下面看这么一幅资料图。(生看,师解读)像我们现在家庭学校用电基本上来自火电,也就是利用煤燃烧,加热水,利用产生的水蒸气继续加热,继而推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然后通过高压线输送到变压站,通过变压站将高压变成我们常用的220V电压(板书:220V),这样我们就用上了电。

煤是不可再生资源,用完就没有了,所以说我们要怎么样?

生:节约用电!

师:3月28日是世界节约用电日,呼吁人们节约用电,下面的我们来看一个节约用电日的一个宣传短片:地球一小时。

播放短片。

师: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在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熄灯一小时来响应活动的号召,所以老师也呼吁大家在这一天也能做到这样。

4、师:刚才我们提到了火力发电,那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发电呢,不一定非得是我们家庭中的用电,动动脑经想一想,举手回答。

生: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师跟着板书: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

师:其实还有一种发电方式大家冬天经常发生,这就是摩擦起电(板书:摩擦起电)下面我们就来演示一下摩擦起电。这是一个橡胶棒,这是一块毛皮,这儿呢有一些非常小的碎纸屑,我们知道如果将橡胶棒与纸屑接触不会将纸屑吸起,现在老师将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一会,再用这个橡胶棒与纸屑接触,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师演示,纸屑被吸了起来。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师:其实是毛皮与橡胶棒摩擦产生了静电,而静电可以吸附一些比较轻的微小的物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说被谁电到了,这就是产生了静电。看这么一幅图(冬天开车门被电)冬天开车门时候经常被车门电到就是因为你产生的静电通过车门放电了。这就是摩擦起电,还有一种方式呢是手摇发电,看老师这里,老师这里有一个手摇发电机(介绍它的结构),通过手摇产生的电使灯泡亮了起来,这是机械能转变为了电能,下面同学们自己四人一小组体验一下手摇发电机。

(发放手摇发电机,后师巡视指导)

师:好了,现在放下手中的发电机我们来看一个更有意思的,看这儿是一个太阳能的多功能材料(介绍材料构造),下面呢我们将它放在太阳光下,看它能产生电吗?

实验展示,分别测试使风扇转、使声音响、使灯亮。

师:这就是太阳能转变为了电能,利用这个材料呢,我们也可以实现风力发电,怎么做呢?我们吹风扇,使风扇转,看能否使声音响起来,现在老师先将线接起来,然后找位同学来给大家吹风扇。

多找几位同学体验。

师:这就是风能转变为了电能。

5、师:我们知道了,电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它会不会有不好的一面呢?

生:触电死亡.....师:很好,电也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下面我们通过几幅漫画来具体认识一下。

(边看边解释)

6、拓展延伸:

师:雷电的也属于电的一种,这儿呢就会讲到一位著名科学家,他对雷电做出了什么研究和贡献呢,下面看一个短片,富兰克林的故事。

播放短片

师:富兰克林发明了什么啊?

生:避雷针。

师:避雷针就是一些金属做成的,将雷电导入大地,进而避免了雷击。

7、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

篇2:电和我们的生活

《电是什么》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电是什么》教学设计

(本节教材是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是整个电学的基础。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本节教材学习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电学部分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积累;本课内容在编排上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通过探究、分析、归纳来认识静电,防止和利用静电,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能力上都十分重要。)[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知道摩擦起电及带电物体的性质

2、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认识验电器及其作用

b、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现有物品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归纳、概括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了解静电的应用和危害,培养大家一分为二认识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学重点]

1、摩擦起电的探究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电荷的分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课程理念的渗透]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抓住对学生在探究过程应具备的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在探究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发现规律的乐趣,让学生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实验器材] 玻璃棒、丝绸、毛皮、橡胶棒、验电器、碎纸屑。

[教法] 科学探究法 互动实验启发 多媒体直观教学

[学法] 主动探究 合作互助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家里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二、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15-1到 图15-5,加深学生对电和我们的生活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想象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将会怎样?

1、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师:同学们,你们早上用梳子梳头发,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头发飘起来。

生:头发变的蓬松。

生:有的头发会掉下来,有的头发在梳子上难以掉下来。

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可能发散性得出几种答案,有的答案可能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无关,甚至与我们物理无关,有的答案可能是本节的后面内容,这是教师应给予积极肯定,然后给予梳理和引导,让整体学生思维从无序状态变成有序,让学生明确今天探究内容的方向性,让学生的探究变的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头发飘起来的原因,现在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笔的塑料部分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去靠近小纸屑,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开始实验,探究,讨论。)

师:你们观察到什么了?

生:我们观察到纸屑被吸引。生:我们还观察到有的纸屑被吸引后又掉下来,这是为什么?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至于这个问题,我们等一会就明白了。生:我什么都没观察到。师:你是怎么做实验的?

生:我是故意用塑料笔的金属笔套摩擦头发,为什么这就不吸引纸屑了。

(当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可能提出现在老师向学生解释为时过早的问题,此时老师应给与鼓励,让学生知道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遇到,此时也可以把这个问题留到课后探究。)

师: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师: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让学生了解桌子上摆放的实验器材,如玻璃棒,橡胶棒,丝绸,毛皮,碎纸,让学生尝试用这些器材做摩擦起电。)

师:你们发现玻璃棒带电和橡胶棒带电,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

(学生按照书上探究计划和实验的过程进行探究,学生边探究边交流,活动中应体现合作精神。)

师:你们在探究活动中发现了什么现象?

学生:我们这一组没有发现什么现象。

教师巡视,发现他们用的材料比较潮湿,然后让他们用干燥的材料重做实验,最后现象较明显。此时学生会问老师为什么潮湿的仪器做实验就不行?这时老师让学生课后查阅关于导体的资料。)学生:我们发现带电玻璃棒与带电玻璃棒、带电橡胶棒与带电橡胶棒之间相互排斥,而带电玻璃棒与带电橡胶棒相互吸引。

师:由此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我们认为两种带电体所带电荷应是不同的。

师:你们再用被摩擦过的丝绸或毛皮分别靠近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会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再次实验探究)

生:我们发现丝绸跟橡胶棒相互排斥,跟玻璃棒相互吸引。毛皮跟玻璃棒相互排斥,跟橡胶棒相互吸引。

师:这说明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负电荷。

师:那么你们在刚才的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们发现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在探究中,学生发现的规律应该在老师的循序诱导下由学生自己得出,这样便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术信息的能力。)师:下面我们来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现在同学们阅读[信息窗]内容,然后同学们相互交流。

(同学们开始阅读)

生:原来摩擦起电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如何检验物体带电的仪器。

(此时教师展示实物告诉学生这是验电器,让学生观察实物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验电器是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制成的,可用来检验物体 是否带电,知道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粗略比较带电的多少。此外还可以

补充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性质的实验(可放在课外研究)。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课堂上留下的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原来教学本节内容时,没有注重利用学生熟悉的物理现象和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虽然,学生也能掌握知识,但总没有投入的“课堂”中。这次,我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器材,进行实验,学生兴趣被激发出来,始终在一种高涨的情绪下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老师要做好指导和引导,师生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了摩擦起电的初步知识后,让学生探究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和电荷的种类是重点和难点。原来,我主要是设计好实验,在课堂上演示,学生没有经过从猜想到设计实验、亲身实践的机会。本节课,我设计一些过渡的问题和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探究中,学生讨论设计了很多可行的方案。教学中的引导还是很重要的,象探究电荷种类问题,教师要引导问题的提出和引导怎样用实验探究,利用什么知识。“物理就在自己身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原来教学本节内容时,没有注重利用学生熟悉的物理现象和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虽然,学生也能掌握知识,但总没有投入的“课堂”中。这次,我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器材,进行实验,加强了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兴趣被激发出来,始终在 篇二:1电和我们的生活

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2、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3、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解释静电现象;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疑

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提问: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

师演示,用梳子靠近纸屑,问: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二、探究

小组实验:用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观察实验现象(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讲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提问: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学生交流

讲述: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原来,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磨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讲述: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实验

汇报交流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讲述: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

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三、总结

板书设计: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正正,负负相互排斥 正负,负正相互吸引 教学反思: 篇三:电动机教学反思

第六节电动机教学反思

尹洪艳

电动机这节课是八年级第九章中第六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主要是在学生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后的知识延伸,让学生明确电和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并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改理念。在课前我自己动手制作课件,体会到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时间准备有些仓促,课件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个别图片设置尺寸稍欠合理,个别字体的颜色不够醒目,但我体会到制作课件带来的成就感。反思起来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还是值得借鉴的:

1、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比实物演示可见度大,而且转速容易控制,学生看得更清楚,虽然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电动机的转速控制,但在课件中经历了调速这个过程,学生也就会有所了解。

2、教学中还是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一般学生能分析得出的结论由学生得出来,教师不包办代替。

3、课前让学生去经历了制作小电动机的过程,学生的制作热情高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去探究了电动机连续转动的原理。

我自认为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是用课件代替演示实验还有值得商讨的地方,课件虽然可以模拟实验条件,但毕竟不是实验,我们只有在不得以的条件下才可用课件代替实验,只有在权衡利弊后使用。

2、应用多媒体的应用水平有限,还只能做ppt,对flash的制作要加强学习,争取能自己制作flash课件。

3、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在让学生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时间给得不够充分,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对少中下水平学生来说显得节奏过快。

4、课堂氛不够活跃,和平时相比今天学生的表现有差距,可能受到听课教师的影响,有的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想说而没敢说,课后才和我交流。

5、本节课由于学生受力学知识水平的限制,在电动机的受力分析教师完全替代了学生,总显得不够严谨,课堂环节就显得不够流畅。

总之,我在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愿意与同事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篇四:1.1电和我们的生活

1.1电和我们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

2.讨论学生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交流知道关于电的知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先进行个体研究、后小组交流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准备:教学课件、准备一份调查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仪器是用电来工作的?他们的用途是什么?

2、生交流讨论填写表格。

(二)、交流关于调查结果:

1、交流: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仪器是用电来工作的?他们的用途是什么?

2、小结:

(1)用电工作的装置我们称为电器

(2)电能为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3)日常使用的电有发电厂产生的交流电和干电池的直流电

(4)强调电压较高的电存在的危险性,禁止对220v的家用电器、电路进行任何尝试性活动。

(三)、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知识

1、电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家里各种各样的电器能方便我们生活和学习。你知道哪些关于电的知识呢?

2、请三至六位同学谈谈他们知道关于电的知识。

3、教师用课件补充知识:

(1)、有关雷电的知识

(2)、富兰克林的故事

(3)、静电的实验

(四)、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但是,如果我们对电的使用不恰当,电就给我们带来灾难,甚至会危险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在对电进行研究时,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

(1)、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篇3:渗透在电和磁中的思想方法

一、转换法

当在研究过程中无法直接得到某结果时,可将其转化为相似的现象或操作进行间接研究。如: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根据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或小灯泡是否发光、小磁针在电路旁是否发生偏转来说明是否有电流通过;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把温度的高低转化为温度计中液柱的升降来研究;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过研究红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分子的运动……气压计、电压表等的应用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

例1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春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4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了与研究分子运动相同的方法的是( )。

A. 利用磁感线去研究磁场问题

B.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使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

分析:A选项运用的是模型法;C选项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D选项运用的是类比法。答案为B。

二、模型法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将某一类具体事物抽象成某个物理概念或物理模型。比如把路灯看成一个“点光源”;用铡刀铡草时,把铡刀看成一个能够绕轴转动的“杠杆”。又比如在研究光时,引入“光线”概念;在研究磁场问题时,引入“磁感线”概念;在研究原子结构时,引入“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等,都是模型法的应用。模型法可忽略与所探究问题无关的因素,使问题变得简单,使重点更加突出。

例2 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事实,某同学对地磁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假说: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下图中符合他的假说的模型是()。

分析:地磁场模型的建立植根于对地磁场的正确认识。地理的北极是地磁场的S极,地理的南极是地磁场的N极,根据他的假说,我们可以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产生磁场的原理,用右手定则作出判断,从而得到正确答案。答案为A。

三、等效替代法

在探究过程中,可以用一种清楚直观的模型或简单明了的方案替代一种复杂的现象或过程,以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揭晓复杂问题的答案。例如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等。利用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来研究问题,可以使问题简明扼要,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例3 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科学方法,其中有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实验推理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例如:①用合力表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用磁感线描述磁场;③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④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上并联的两个电阻;⑤借助水压学习电压。上述方法属于“等效替代法”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⑤ C.②和③ D.①和④

分析:本题是对等效替代法的认识和运用的考查,如果对等效替代法的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就可以很轻松地判断:①和④属于等效替代法。 答案为D。

四、控制变量法

客观事物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往往涉及许多因素。例如欧姆定律反映了电流强度、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物体加热所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还与构成物体的物质性质有关等等。在通过实验总结规律时,如果一开始就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势必会加大实验的难度。因此在当一个量随其他量的变化而变化时,我们可先单独研究这个量与其他量中某一个量的变化关系,研究时控制其他量中剩余的量不变。然后再依次研究这个量与其他剩余量的变化关系。

例4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电磁感应实验后,小杨同学有了新的想法:如果线圈不动,磁体相对于线圈运动是否也会产生电流?于是他找来线圈、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和一些导线开始探究。当他把条形磁铁插入线圈的瞬间,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如图1所示),实验成功了!小杨又想:在这个实验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针对小杨的问题提出一个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分析:本题中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插入磁体的速度、磁场的强弱、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线圈的横截面积等等。如果全部、一次性研究将无法得到结论,因此必须控制变量。在文字叙述中应突出控制变量的语句(比如“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答案:猜想:与磁体插入的速度(磁场的强弱、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线圈的横截面积等)有关。

实验设计:将电流表和线圈连接成闭合电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不同的速度先后几次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进行比较。

五、探究法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开展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环节。

例5 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晖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并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吸引大头针越多,表明磁性越强。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晖所在的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制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图2所示的a、b、c、d为实验观察到的4种情况:

依据小晖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不同,来判断 的不同。

(2)通过比较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4)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电磁铁的情况,发现猜想C不全面,应补充。

分析:本题是对科学探究过程中分析与论证环节的考查,须结合猜想来开展。其中涉及到很多其他研究方法,如猜想验证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综合性较强。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无法直接观察,故可转换为对吸引大头针数量的观察,同样情况下,吸引大头针越多,表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验证猜想A,须比较通电和没通电的情况;验证猜想B,须比较电流不同的情况;验证猜想C,须比较线圈匝数不同的情况。而其他环境因素应保持相同。

除了猜想C,猜想B同样也不全面,应补充:对于同一电磁铁而言。

篇4: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

电和我们的生活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篇5:电和磁.说课稿

鲁村教学区西黄石小学 张瑞霞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学习目标、学习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的设计意图等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电和磁》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磁现象和电现象的基础上初步揭示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的。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流可以产生磁性。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教材呈现了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

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2.教材内容特点:

本课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介绍电流的磁场。通过奥斯特实验和通电线圈的实验来概括磁性的产生及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导线圈数有关的结论,具有较强的探索价值,因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 在三、四年级时,学生已学了简单的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对磁铁、磁极、磁性、简单电路图有了初步认识,也就对学习电流的磁场这一新知识已有了认知基础。从对磁体周围的磁场的了解到电流周围的磁场,学生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愿望,渴望了解究竟。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知识性目标定位于要学生了解一个科学概念,即要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电流越大、线圈越多,磁性越强。线圈可以检测是否有电流。”,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技能目标主要通过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情感目标是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通过设计的相关问题启发学生去探究、创新从中加以示范指导。

学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掌握新知、通过讨论归纳学会表述操作与分析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设计不是课本的复制,教师不只是课本的宣读者,结合实际情况应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现在我就对几个重要环节进行阐述。

课前导入,教师设计与学生谈话的内容为两个问题:一是不接触指南针,可以用什么办法使指南针的小磁针发生偏转。二是小磁针为什么发生偏转?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分析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这一环节作铺垫。

在“分析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这一环节当中,学生根据前面的内容,自然而然会想到是电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但至于为什么跟电流有关可能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过,所以在这里教师追问学生:怎么就认定是电流,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是得出这一课时科学概念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思维上碰撞出火花,通过研讨,启发学生明确认识到,只有铁或者磁铁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而导线是铜制作的,磁针的偏转不可能与导线有直接的原因。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应该是电流产生了磁性,从而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在“分析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 这一环节当中,一是将原来接有灯泡的电路拿掉灯泡连成一个短路电路。二是将原来接有灯泡的电路中的一根直导线换成绕有线圈的导线。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如何才能使小磁针偏转的角度达到最大,学生自然会想到将电路连成短路并接有线圈的导线。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强调连接线路的时候一定要断开开关,这里无形中强调了安全的重要。实验中,无须指导学生怎么放导线,线圈,而让学生自己去试线圈怎么放指针偏转角度最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意识,学生说不定会在头脑中把通电线圈与磁铁建立某种联系。

接下来,提出我们一般判断电池作废的标准,再让学生用我们刚学的知识去研究“废电池里到底有没有电?”这一步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也让学生明白我们所讲的废电池不一定就没有电,为此,我们要对废电池进行深埋处理,不可随处乱扔,同时,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最后课堂小结,教师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来总结探究结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再次提出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磁现象,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鼓励孩子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走近科学,探索奥秘”。

六、板书设计

电和磁

接通电流指针偏转,断开电流指针复位。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电流越大,磁性越大。线圈越多,磁性越大。

篇6:《电和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先用一段话告诉学生,科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他发现了什么呢?书中没有说出来,这是为引起学生兴趣,自己来做实验发现。

第一部分: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学生学过的磁铁的知识、简单电路的知识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开始让学生组装电路,回忆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指南针指南北的性质。

通电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教科书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先用小灯泡电路中的长导线做实验,再用去掉了小灯泡的电路(短路状态)中的长导线做实验。

第一步是正常的电路,实验现象不会很显著,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多探索一会儿。

第二步用的是短路大电流,现象非常明显,但只能在老师带领下做一两次。这样安排注重的不是只让学生看到现象而是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第一步探究中有机会发现更多相关的现象,把前后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作比较,能初步意识到电流大小对磁力大小的影响。把非正常短路电路作为特例处理也是恰当的。

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教科书要求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最后归纳出只能是电流产生了磁性。

第二部分: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教科书插图呈现了做线圈的方法。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的指南针盒上,大约要绕10圈,用一节电池效果已经不错。让学生在实验中试一试,会发现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本课电生磁的实验,先用小灯泡电路做,再用短路电路做,最后绕线圈做,三个实验形成了一个活动结构——增大电流、增加圈数可以增加磁力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研究过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铁的磁性能使放入磁场的磁针发生偏转;而且在四年级下册《电》主题单元的学习,对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有一定的认识。

经过三年科学课的指导,学生都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经验。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展现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探究通电导线和小磁针的关系。另一条主线是探究通电线圈与小磁针的关系。两条主线并行,前一条主线为后一条主线打基础,有效降低了自主探究的难度。同时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课堂情景,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及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六、教学器材准备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短导线3根、指南针、长导线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片段 提问:军队行军过程利用什么指引方向?(指明学生回答)

用了指南车还是走错方向,为什么?

总结:磁铁的磁性吸引指南针,使得指针偏转。(板书:磁)[设计意图:上课之初,利用观看电视剧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缓解学生上公开课的紧张气氛,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中。接着有针对性的提问,将学生从视频引入新课的教学中,为后续讨论“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现象的原因”奠定理论基础,便于理清思路。] 关于磁,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课件出示奥斯特图像)在给他的学 生做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时,偶然把通电的导线放在小磁针的上方(课件出示导线在磁针上方),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奥斯特到底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大家先猜想一下。(指名生回答)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一回奥斯特。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上一篇:中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下一篇:曳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