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的防范

2024-04-30

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的防范(通用10篇)

篇1: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的防范

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纠纷的防范

北大三院 张洪君

近几年医患矛盾日益激化,护理纠纷也占其中较大比例。如何化解矛盾,防范于未然是护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课件就患者安全管理与防范护理纠纷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护理人员进行预见性护理管理,减少纠纷,营造医患之间和谐氛围。

前言

(一)2006~2008全院主要医疗指标

(二)医疗纠纷现状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部对全国326家各级各类医院调查:一年内有98.47%的医院发生过医疗纠纷;索赔金额6000多万,平均21万/每所;三级医院索赔10万以上占60%(从几千元增到几十万,最高一例案件 130万元);推算全国医院一年医疗纠纷索赔金额高达42亿。北京医疗纠纷增长率30%;上海福建等地增长率20%以上。医疗纠纷逐年上升趋势(真正构成医疗事故的,不到1%)。

(三)医疗事故现状(出自医疗审议报告)

医疗事故中护理事故占31%,护理事故中45.7%由口服药、注射、输液和输血引发。

(四)2008年北京市最新统计

1、医疗纠纷三级医院占 50%,二级医院占 44%,一级医院占 6%。

2、经医学会鉴定113例,比03年减少7例事故,比07年降低4.3%。

3、鉴定事故:三级医院53%,二级医院33%,一级医院13%。

4、要求索赔 1亿2000多万(已赔6279万)。

(五)国外管理介绍

风险管理兴起于20 世纪30 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50年代得到了推广并受到普遍重视,70 年代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科学。1999 年美国医学研究所:美国医院医疗差错的报告,报告指出:估计美国每年有4.4 万~9.8 万人死于可以预防的医疗差错,远远超过了美国死于工伤、交通事故和艾滋病的人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伤残和医疗护理的总费用每年高达290 亿美元。有45 %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受到伤害,从而导致患者延长住院时间。

(六)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医疗纠纷

纠纷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究其原因:

1、患者求医的心态发生了改变。患者要求等同于宾馆、饭店样的热情周到服务。

2、患者要求医务人员尊重自己的人格、隐私权、知情权等。如果医疗服务工作中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就会引发医患纠纷。

3、患者应用法律武器实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当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在医疗过程中其权益受到侵犯时就会引发医疗纠纷。

4、医疗保障制度不利引发的矛盾,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供方,有很多方面无法为患者单方解决。

医疗纠纷现状令人堪忧,如何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避免医疗纠纷?具体办法有

哪些?

一、医疗纠纷与沟通

据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对三家综合医院医疗投诉分析表明:80%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与沟通相关的案例:案例1:患者急诊候诊;案例2:病房护士接待问题。

(一)患者约束带的应用

患者约束带是指医务人员借治疗非法拘禁,不剥夺和限制患者的人身自由。一项研究显示:48.7%患者或家属对保护性约束带无心理准备;8%患者或家属对保护性约束带不理解;4%患者或家属认为保护性约束带是惩罚。

(二)服务态度

人文关怀,尊重患者与尺度。遵循五减原则:减缓心理压力;减轻痛苦/症状;减少焦虑;减少困难;减少刺激。

(三)沟通漏斗

信息流失的现象表现为沟通漏斗,原因在于文字符号难以完全表达人类丰富的感情与思想,就算表达的很好,接受者也不见得能完全理解和记住。

(四)安全管理

1、安全本。

2、重量级别质量追踪。

3、安全与制度(治疗室制度、上报制度、医嘱管理制度)。

4、素质教育(沟通、操作与分层管理)。

(五)沟通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医患有效沟通(信息表达)=7%的语言+38%声音+55%的面部表情。沟通中需注意的是无声的语言传递。美国哈特所著《沟通面临着挑战》分析:主观——沟通能力,客观——事前准备,主动一方具备的条件——专业知识。

(六)服务态度的具体要求

1、微笑多一点,适度得体,“请” 字当头,谢谢合作。

2、言语亲一点,态度谦和,语言文明,主动沟通,尊重患者及家属。

3、脑筋活一点,用心工作,换位思考,遇到问题善于解决。

4、理由少一点,为患者服务履行职责,不与患者论长短,辨是非。

5、脾气小一点,遇事冷静,不浮不躁,礼让三分。

6、肚量大一点,善于调节心态,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7、做事勤一点,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脑勤。

8、行为轻一点,走路,讲话,操作,关门。

9、行动快一点,分诊,接诊,抢救及时,果断,有效。

10、技术高一点,护理技操作,专科技术85%,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医疗纠纷绝大多数可以避免,如何进行纠纷预前控制,防患于未然?具体实施办

法有哪些?

二、纠纷预前控制

(一)方法

1、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2、护理关键环节管理。

3、临床预见性护理管理。

4、护士培训。

5、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二)了解对方心态或心理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270家医院进行调研,发现93.8%的患者对医学知识不了解;患者对疗效期望值过高常引发纠纷,51.5%的患者希望少交医疗费用,37.6%的患者对治疗过程不满意。

(三)具体实施

1、明确病情观察的目的

比如急诊护士分诊、留观患者;住院患者有不适主诉;手术后家属所说“患者憋气”等,观察的重点在于生命体征,做到“三早”。

避免发生纠纷最佳方法包括:(1)护理技能与责任心并存;(2)到患者床边观察病情到位;(3)要求高素质的护士护理(难度大);(4)要求时间上密集投入;(5)人力资本投入最大。

比如,院内压疮发生部位分布

另外,ECG作为一种有效的观察手段,有如下优点:(1)ECG监 测——观察的及时性

(2)ECG监 测——观察的敏感性

(3)ECG 监 测——观察与了解患者

观察病情,除了“三早”,主管护士对患者管理有“四细”:(1)细在重点------如手术后;(2)细在连续------如晨交班前;(3)细在安全------如防患者跌倒;(4)细在交班------如文字交班。

护士所作的护理记录应具有连续性、客观性、准确性。包括:发生症状时间、记录主诉(症状)、体征(护理体检的原则);通知医生时间、医生名、医嘱;执行医嘱时间、给药名、剂量等;评价时间、记录病情有/无好转(本班无时间评价时注明:请下一班观察)。

2、护理的关键环节 护理过程中,抓好关键环节至关重要,比如给药环节应注意:(1)药名的准确最为关键;(2)胰岛素的用量;(3)氯化钾给药;(4)无医嘱的给药行为;(5)口头医嘱的执行及确认。

3、临床预见性护理管理

对于临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护理准备,避免问题发生或问题恶化,这种护理对于防范纠纷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肺部手术后,气道粘液分泌过多,除去吸痰,之前应进行哪些预见性护理?

(1)质量控制--标准制定

实现预见性护理质量的有效控制,在于标准的制定。只有施行严格的标准化操作,才有可能最大限度避免纠纷的发生。

例如,78例静脉留置针意外事件情况如下表:

(2)风险程度赋值

是指发生合并症的可能性,是护士长分派工作的依据。由低到高按1~10分逐项赋值(10分为最高),分低、中、高三档: 低:不容易发生合并症(1~3分); 中:有可能发生合并症(4~6分); 高:发生合并症的可能性较大(7~9分)。(3)技术含量赋值

技术含量赋值是指操作技术的难易程度。分为低、中、高三档:

低:经过一般培训即可掌握其操作技术,并可顺利完成操作(1~3分); 中:需经特殊培训方能掌握其操作技术,不容易顺利完成操作(4~6分);本专业不经常的有创操作。

高:只有少数接受培训者能够掌握其操作技术,常需有多名助手的协助方能完成操作(7~9分),如PICC操作。

4、预前控制---护士培训

主要培训内容为警惕并发症:压疮、感染、肺栓塞等。(1)卧床患者并发症观察举例

DVT是在某一条深静脉中出现了血液凝块,血液的正常流动受阻。DVT通常出现在下肢,如骨盆、大腿和小腿,于是把下肢DVT又分为:小腿DVT和髂—股DVT。

(2)肺栓塞ECG变化

表现为右心扩大,电轴右偏,QRS电压增高 R avr>0.5mV,R v1>1.0 mV,Rv1 + S v 5>1.2 mV,R /S v1>1,R/ S v 5<1。

5、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在各种医疗活动中,务必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如鼻饲给药,输液完毕后套管针封管,以及帮助老师完成静脉输液。

三、预防纠纷的管理理念

1、内在因素引起的风险

医疗过程中,内在因素未被发现和揭示,未得到解决,无有效的监督,甚至未被意识到其危险性。比如,由木板箍成的木桶,其容水量取决于短板;一旦出现可怕的底洞,后果不堪设想。

2、防大于治

吉林辽源市中心医院特大火灾,面积达五千平方米,医院门诊楼、住院部等被烧毁。火灾中共有39人死亡,另有182名原医院患者和事故伤者在辽源市其它医院接受治疗。沉痛的教训留下警示:防大于治。

3、管理者抓“四个度”

管理者重点检查“四个度”,包括:规章制度、抢救速度、技术程度、服务态度。除此之外,服务态度管理上还应强调“四个第一时”,是指:第一时间接待患者,第一时间到患者身旁,第一时间报告医生,第一时间提供服务。

4、自我效能管理

包括患者自我管理和护士的自我管理。例如发生纠纷,出现医疗危机,由于医疗专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两个时间段上区分,需要举证,而护理记录是证据和证人,以疾病为基础论因果关系,应考虑不能抗拒/预见的原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三十三)。如果发生差错,面对这样的医疗危机,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减少患者损失。采取上报制度:当事人 护士长

主治医生 科主任 护理部/医务处。及时召开分析讨论会(科主任主持、护士长参加),分析可能的后果,采取措施;分析事发的性质、因果关系。

5、经验与教训

医护人员通过一系列事件的告诫,医疗问题通报的告诫,身边纠纷、投诉的告诫或得经验和教训,年资高护士出现“越干越害怕”的心理阴影。

6、医疗状况的变化

近年来疾病构造发生明显变化,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个人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构成比逐年增加。

7、借鉴国外医疗管理经验

美国医疗风险管理的特点:

(1)成立患者安全中心,每年发布各州患者安全情况报告。(2)建立全国性的医疗差错报告系统。(3)建立了完善的医院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4)加强患者的安全教育,增强医疗差错意识。

(5)风险管理手段现代化,开发了护理风险评估专业软件,并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结合我国医疗现状,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以预防为主,防微杜渐,防止出现船到江中难补漏的现象,从现在加强管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终将克服。

篇2: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的防范

近年来,护患纠纷日益增多,已成为社会和医院管理关注的热门。护患纠纷不仅影响医院的医疗秩序,也影响病人以及社会的安定,同时更给护士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讨论护患纠纷成因,进步医疗护理品质就成为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发生纠纷的常见原因

1.1护士方面(1)违反查对制度。护士查对制度不严格,如发错药、打错针、输错血等。(2)违反交接班制度。对危重和特殊病人疏于管理,导致护理缺陷。如危重病人不按等级护理要求按时查房,病情发现报告不及时,病人忽然猝死等。(3)服务态度不热情、服务不周到。护士表情冷漠、语言尖刻,态度生硬简单,解释不够耐心等。

1.2病人方面(1)法律观念增强。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一旦病人以为损害自身利益时,立即表示为不满而发生冲突。

(2)病人的期望值增高。病人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以为医院就是治病救人,不能治不了,更不能接受死亡的事实,一旦发生与预期结果不等而未达到目标时,则发生冲突。

2防范纠纷的管理措施

2.1关注细节,防范纠纷一件普通的小事有时就可以成为纠纷的导火索,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护理工作的标准。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止的规范意义重大。例如:测血糖是糖尿病病人出院后必须学会的自我操纵。住院期间,病人及家属虽需学习但护士也不能有依靠,否则可引起纠纷。因此,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凡事要多想想做事的效果,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等。

2.2进步服务意识,避免纠纷在工作中护士应以热情的服务态度,亲切文明的语言面对每一位病人,要学会和病人互换角色,体会病人的痛苦。当发生护患冲突时,护士应冷静应对,不推卸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应发扬慎独精神,才能真正获得病人的信任。

2.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纠纷护士在岗期间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技术操纵规程。例如:科室明确规定病人不准私自外出或留宿。在外,若病人有特殊情况需外出时,应写请假条,并有值班医生及护士的亲笔签名。且要注明院外出现一切后果自负等警示语。

2.4进步个人文化修养,扩展知识面,避免纠纷护士在工作中应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服务,主动学习,熟悉各项护理常规,护理程序,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正确地判定病情,预见可能要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出相应的对策。

3防范纠纷的管理体会

3.1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明显进步护理工作面对的是“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一旦发生事故或差错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所以,每位护士都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业务精益求精。

3.2护士的责任感明显加强通过法律法规学习,护士深感自己的责任重于泰山,工作中自觉发扬慎独精神,认真履行各项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纵规程,进步了护理质量。

3.3继续教育的自觉性明显加强为了适应医疗改革,防范纠纷的发生,每位护士都注重继续教育的学习,主动参加学习相关科学知识,进步工作能力,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总结经验,撰写科学论文。

3.4病人对护士的满足度大大进步护士注重了服务言行和自我保护措施,对病人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减少了纠纷的发生,病人综合满足度调查有了明显的进步。

4讨论

篇3: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的防范

1 加强护理安全意识和管理在减少和防范护理纠纷中的重要性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知识的提高, 护士的护理行为受到很多监督和制约。护理安全问题成为现阶段护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安全是患者的最基本需求, 也是提高护理质量, 确保患者顺利康复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前提。良好的护理安全管理不仅使患者治疗期间心身保持愉快、满足状态, 促进病情康复, 还能保证护士的自身利益, 保持放松心情与患者沟通、交流, 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和管理是缓解医患矛盾、改善护患关系, 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2 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

2.1 护士因素

2.1.1 护理人员工作中安全意识缺乏, 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差, 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护理纠纷的基本因素。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 护理工作从以前的只对患者躯体进行护理逐渐转变为对其心理、躯体、康复等全方位的护理模式, 而且繁琐的工作使大量护理人员流失, 新进年轻的护士法律知识缺乏, 自我保护意识差, 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名誉权、信仰权等有意无意地触及, 引发了患者的不满, 导致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2.1.2 护理过程中操作技术水平低, 自身素质差

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各种微创介入治疗对护理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护士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水平。但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由于业务知识缺乏、技术水平低下, 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导致护理纠纷发生不断增多。护士在护理工作中, 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特别是在患者多的情况下对三查八对内容不能严格执行, 张冠李戴, 执行医嘱时错抄、漏抄, 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体征引起病情加重, 进行护理文书书写时对病情变化记录不及时或漏记或记录不实等, 对护理安全埋下隐患, 直接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2.2 医院因素

医院盲目的追求效益, 对患者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如病室内基础设施不合格、环境差、危险用品管理不当, 危重患者床旁缺少护栏等, 各种抢救器械的老化、损坏导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存在, 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2.3 患者因素

患者法律意识增强, 对自己病人角色强化, 对疾病的认识存在缺陷, 认为医生和护士是万能的, 可以治好自己的疾病, 缓解痛苦, 期望值过高, 一旦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时, 就将一切过错归到护士身上, 对护士冷言冷语、指手画脚, 甚至谩骂, 使护士不能安心的进行操作, 导致护理事故和差错的发生。

3 加强护士护理安全管理, 有效减少护理纠纷

3.1 合理安排护士工作和休息, 增强护士责任和服务意识

护理人员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大, 减轻护士压力已成为目前各个医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科学化、人性化的合理安排护士工作休息, 保证护士充足精神和体力完成临床护理工作需求, 避免护士因超负荷运转而发生非主观性的护理差错事故, 引发护患纠纷。培养护士的整体素质、高度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每一名护士应有的最基本素质, 定期开展对护士语言、道德素质能力的培训, 增强护士责任和服务意识, 指导护士在工作中将人性化服务放在首位, 对患者要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 注意服务细节, 将护理安全逐时的运用到护理过程中。

3.2 加强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 在护理安全范围内进行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的各项规程制度、工作流程, 明确自己的权利与职责, 熟悉患者正当享有的各种医疗护理权, 对患者进行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等相关信息, 自觉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患者进行安全护理, 不仅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还有效保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安全, 并对各项记录进行分析、完善, 保证记录的真实性, 有效性, 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3.3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防止护理差错发生

不断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 对新进的治疗仪器科室要定期组织培训, 加强和巩固各种护理常规的操作, 定期开展业务评比活动, 不断加强和深化护士的技术水平;组织护士学习和交流, 对在护理过程出现的差错认真探讨, 总结, 整改, 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次出现;要以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高质量的服务水准为患者服务, 切实保证患者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防止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的增强, 各种侵入性的检查、治疗, 使护理活动更加具有高风险性, 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的不安全性, 各种因素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引发护理纠纷逐年呈不断上升趋势。护理安全是患者的最基本需求, 也是提高护理质量, 确保患者顺利康复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前提。加强护理过程中护士安全意识和管理是缓解医患矛盾、改善护患关系, 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篇4: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的防范

【关键词】医疗纠纷;防范;护理;管理

1 医疗纠纷引发的常见因素:

1.1 服务态度方面:服务态度生硬,用语不当。孕妇临产后心情难免急躁、恐惧、孤独,她们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呵护。但有时在工作中我们不注意说话方式,如“生孩子哪有不疼的,不疼就生不出来。”等等生硬的话,这无疑对孕妇产生了无形的打击,在心理上造成不安全感。产后一旦母婴病情有变,则引发纠纷。

1.2 服务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入院宣教不到位,医护人员不能主动听取病人主诉;不能主动关心安慰病人,没有很好的履行告知义务,不尊重病人隐私,这都会使病人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产生不满情绪。还有一些细微的服务:如协助其喝水、进食、排便、按摩腰背,并耐心讲解相关知识,这些工作不到位,都可使孕妇产生不满而引发纠纷。

1.3 助产技术操作失误:产科技术操作有其特殊性,绝大部分为有创性的操作,而且很多操作需要和经验灵活运用,有些揉作技术根本无法运用语言来表达,也无法在直视下进行,只有心领神会用“心”来操作,稍有闪失就会影响母婴安危。如产程中无菌阴道检查、产时会阴侧切的角度、保护会阴的技巧、会阴缝合技术、臀位助产、胎吸助产等,是产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有失误则会伤及母婴。

1.4 病历记录不完善:①对产程观察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处理措施、抢救经过、记录不详细;②缺乏医护在医疗护理上的沟通,出现医护记录不一致的现象;③由于产科病历具有表格多、构划多、病情变化快、风险记录的特点,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笔误。

2 防范措施:

2.1 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人文关怀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尊重病人权利,保护病人隐私,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明的情感的服务,在护患交流中,我们要以诚信的态度、良好的方式进行,认真倾听、并掌握多种谈话技巧,以达到有效地沟通,因为实施护理过程中,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是诱发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建立完善制度

2.2.1 质控网络不健全,安全意识不强,不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只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突击性的进行全面、质量安全回顾性检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另外,在发生护理缺陷或过失时,个别同志存侥幸心理,隐瞒过失行为,不及时上报,延误处理时机。

2.2.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特殊人群,如孕妇、新生儿等自我照顾能力较差的群体,安全防范制度不完善,危险地段无安全警示标志,存在有病人跌倒、烫伤等意外事故发生的隐患。

2.2.3 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引发纠纷。如产后应立即在分娩记录上做好各项记录。尤其是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出生时的情况、处置、查对应有详细记载,同时加盖母婴双方指印,并给新生儿及产妇带好手腕条,但往往有些助产士不以为然,不按要求去做,导致产妇对新生儿性别产生怀疑而引发纠纷。

3 护理管理:

3.1 完善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入院安全告知相关内容,对孕产妇、新生儿等高危人群制定意外伤害防范预案。对于火灾、盗窃、停电等事件发生时,如何处理和上报做了详细规定。危险地段设立了温馨警示标志。规范了顺产的处理常规、程序,新生儿沐浴的处理程序,完善了产房工作制度、查对制度。工作中严格执行揉作规程,一旦发生纠纷,必须以集体的力量面对,积极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同时强化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利用晨会、周会、每月的例会进行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3.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服务质量:医务人员要不断自我完善,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这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因此,除积极参加院内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外,科里还要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对新上岗的护士要进行岗前培训,临床带教、试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选派年轻骨干外出进修学习,鼓励大家参加函大、自考等学历提高学习,以提高助产士、护士的理论水平,丰富专业知识,保障医疗工作的准确有效,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医疗纠纷。总之,我们医护人员应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操作为病人服务。

3.3 重视产科病历记录,提高书写质量:病历是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中对患者健康状况和诊治过程的全面原始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应认真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做到如实记录、及时记录。

参考文献:

[1] 岳天孚:《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12.(21)709——711

[2] 刘振华:医患纠纷预防处理学,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0——16

篇5: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 护理纠纷;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就医权利意识的加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提高,其法律观念、经济 意识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护理纠纷是困扰整个卫生系统的问题,也是阻碍卫生事业 发展 的绊脚石,同时也是新的转轨时期的新现象。护患纠纷所耗费的人力、财力、精力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不能回避而要正视它,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如何避免和防范,这是我们全体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1]。

诱发护理纠纷的原因

1.1 服务观念滞后 有些护士还没有完全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说话语气生硬等,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对自己的岗位责任认识淡薄,工作应付了事。如在工作中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没有主动提醒患者餐前打胰岛素或餐后测血糖,导致血糖升高,没有及时控制好血糖,患者情绪不好引起纠纷。此外,由于护理人员缺编、少编,护士工作量大,心理负荷重,与患者交流沟通少,有的护士性格内向,怕与他人有更多的交谈,没有自信,患者感到很被动。个别护士态度冷漠,如有位护士为患者注射胰岛素时,患者认为注射方法与说明书上不一样,这位护士便回应以生硬态度,造成患者的情绪激动。患者有病求医,他的痛苦希望得到解除,权利需要得到尊重,最想得到的是医生及护士的问候与关心以及及时的医疗服务。护士在护理过程工作中态度生硬,毫无同情心,一旦有失误就可能导致更大的纠纷。这就是转轨时期诱发纠纷最主要因素。

1.2 法律意识与责任心不强 由于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观察不到位,导致患者失去最佳 治疗 时机,或额外增加患者痛苦,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而发生护理纠纷。由于护理工作量大,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护士怕麻烦,常以不良习惯性动作进行护理操作而引起患者的不满;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原则,是引发护理纠纷常见原因之一,如现在的胰岛素种类很多,注射时不能光看剂量,必须看清种类。护理人员缺乏法律知识,危机意识淡薄,工作中失职,不能严格执行操作诊疗常规,不遵守制度,不履行职责,疏忽大意,玩忽职守,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不严格按无菌操作去做,擅自让家属做护理工作,造成渎职现象引发纠纷。如用错药、打错针、指使患者家属擦洗尿道口、做口腔护理等。一旦患者病情变化时,家属就会对护理工作提出质疑,为纠纷埋下隐患。在护理工作中一些不在意的小问题都隐含了法律的问题,护士若对护理行为缺乏足够认识,工作中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成为患者起诉的理由。

1.3 医疗费用问题 由于高新技术不断引进,加之新特药的应用,使医疗费用的增长同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产生矛盾。患者对医疗费用问题很敏感,如果患者医疗费用未做到日结月清、收费项目填写不全甚至错误等,极易造成患者的误解、不信任,导致纠纷发生。

1.4 护理记录不规范 临床护理记录包括住院告知书、入院评估单、体温单、医嘱单、护理病历、护理记录、危重患者记录单、抢救记录单、护理交班报告等。这些记录是全面反映患者整个救治过程的主要依据,在法律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但有的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工作繁忙,尤其是在抢救患者时,护理人员为了争取时间,往往着重于积极采取抢救措施,而对护理记录的及时性、严肃性、全面性却不注意或不够重视,应付了事,涂改较多,甚至出现医嘱时间与护理执行时间存在差异等情况,如一旦抢救失败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患者或家属不满,会要求病历公开或查阅有关资料,不全或有涂改等记录会促使家属对各种治疗护理措施产生更大的怀疑,甚至造成护理差错事故。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篇6: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的防范

【摘 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患纠纷的特点及原因,总结防范对策。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某院妇产科发生与护理相关的投诉案例31例为对象,探讨被投诉护理人员特征与投诉理由。结果:服务态度投诉10例占32.26%,业务素质9例占29.03%,护患沟通障碍6例占19.35%,相关操作5例占16.13%,法律冲突1例,不同投诉原因间构成比差异显著(P10年者、大专以上学历者被投诉比例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纠纷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经验、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不足,因护理差错致护患纠纷比率较低,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有关管理,全面提升科室护理服务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工作;纠纷;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55-01

妇产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其临床护理实践性、理论性、技术性较强,对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较高,又因妇产科关系生育健康备受大众关注,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提升,护患矛盾日渐尖锐,妇产科护患纠纷发生几率较高[1]。本次研究就某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已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原因,总结防范对策。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某院妇产科共收治患者89203例,发生患者投诉53例,发生率5.9/万,其中有关护理纠纷31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调取被投诉案例,询问被投诉护士、护理部处理人员,结合投诉者意见、建议,对投诉原因进行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投诉内容:服务态度投诉10例占32.26%,业务素质9例占29.03%,护患沟通障碍6例占19.35%,相关操作5例占16.13%,法律冲突1例,不同投诉原因间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

被投诉护士31人,年龄18至31岁,平均(25.4±8.3)岁;职称:初级19人次,中级10人,高级1人;工龄:<5年13人次,5~10年11人次,≥10年7人次;学历分布:中专13人次,大专及以上18人次。同期妇产科护理人员132名,平均年龄(28.3±8.1)岁,高于被投诉护士平均年龄,差异显著(P<0.05);职称:初级81名,中级43人,高级8名,与被投诉护士职称构成差异显著(P<0.05);工龄:<5年34人,5~10年75人,≥10年23人,与被投诉护士工龄分布差异显著(P<0.05);学历分布:中专84人,大专及以上48人,与被投诉护士学历构成差异显著(P<0.05)。讨论

3.1 纠纷原因

本次研究中,妇产科护患纠纷因护理操作投诉比例仅有16.13%,护患纠纷更易受护理人员自身沟通、职业素质影响,因服务态度投诉比例最高达到32.26%。而被投诉护士中,年龄较小者,大专及以上者,工龄较短或工龄较大者被投诉比例相对较高,差异显著(P<0.05),可见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是影响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目前,妇产科临床一线护士多为新参加工作的大专、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年龄小、工龄短,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社会阅历、沟通能力相对不足,加上部分护理人员性格过于理想主义、偏激、执拗,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给予护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口角、争执,易引起患者及家属反感[2]。新参加工作护理人员,应对口角、纠纷,往往不能及时调解、应对,协调能力不足,进而造成护患纠纷,患者愤而投诉。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工龄相对较大的护理人员被投诉比例较高,笔者认为可能与工龄较大者性格、观念过于守旧,与年纪较轻患者观念差异较大,交流中易发生纠纷,年轻患者自我维权意识较强,发生争执时投诉的可能性较高。

此外,妇产科护患纠纷的发生也与患者因素有关。近年来,患者自我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加上舆论导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并不信任,对年轻护士存在轻视心态,拒绝后者提供的护理,如扎针、用药等,易引发护患对立[3]。

护理管理也是影响护患纠纷的因素之一,目前医院普遍实行挂号制度,以方便管理患者,但流程相对较长,耗费时间长,加上科室人流量较大,医院就诊环境较差,易引起患者不满,在护理人员接待、提供服务时,难免表露出不满、愤怒等负面情绪,易造成护患纠纷。

3.2 防范对策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新就职护理人员的教育培养、技能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岗位工作,提高操作的确切性,减少操作失误;加强服务素质培养,反复强调、加强监督,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水平,给患者良好的印象;加强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解决纠纷、矛盾的能力,促护患和谐。

加强科室管理,改进制度,提高快捷、高效的服务,如网络挂号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引进新方法、新理念,给患者以宾至如归的感受[4]。

3.3 小结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工作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以及科室管理不科学,应加强培养、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7:加强急诊护理工作防范护患纠纷

护患纠纷是医疗纠纷的一部分,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主要由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发生的各类矛盾。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社会矛盾集中,其工作性质决定了护患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是一个极易引发护患纠纷的场所,它存在以下3 种实际问题:一是急诊病人病情急、危、重、难、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1];二是病人及其家属对急救知识缺乏,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三是病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由此决定急诊护理是高风险工作、是护患纠纷高发区,如何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需要每个护理管理者及急诊科护士引起高度重视。

一、原因分析

1.护理人员方面

(1)接诊分诊理念落后

①护士有时未能将过去机械完成工作更新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②不掌握分诊原则,缺乏专业训练,导致分诊不准确,或未见到病人就挂号分诊,延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

(2)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精益求精。部分护理人员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设备的使用掌握不熟练,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引发护患纠纷。

(3)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①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忽视病人的权益。②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紧急抢救时手忙脚乱,在家属面前大喊大叫,对病人家属拒绝接受的抢救治疗,没有及时签字而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急救护理记录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不够。护理记录与医疗病程记录不相符;护理记录里没有用药起止时间记录,无法显示给病人用药速度快慢及用药的间隔时间

[2]。

(4)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提高沟通技巧

护士要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些护士缺乏与病人沟通的能力,一旦达不到其所期望的,往往引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当班护士除了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机械地执行医嘱外,没有时间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更多的语言交流,常顾及不到他们的情绪与心理,造成他们对医院的不满。

2.患者方面

(1)患者的不良心境

患者及家属由于疾病,特别是突发疾病,危重症的影响及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等因素,易产生不良心境,导致过激行为,引发护患纠纷。(2)患者自身素质因素

由于部分病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对护士出言不逊或不尊重行为,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因素。(3)其他因素

由于季节及时间的特点,就诊的患者比较集中,治疗也比较集中,不定期的突然增多,突发事件,是先难以充分准备,极易产生纠纷。

二、防范对策

(1)更新护士接诊理念

在接诊中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礼貌待患,实施首问负责制[3],答好“第一问”,接好“第一诊”。树立全员意识,即使病人所问与本岗位无关,也应耐心细致,给予确切的指导,答好第一问。

(2)加强业务培训,保障护理质量安全

为适应急诊工作的特点,护士必须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过硬的急救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并培养护士的敬业精神、慎独

精神、遵章守纪的素质,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3)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①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②紧急抢救时护士要沉着冷静、有条不紊,注意讲话艺术。③重视急救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急救护理文书牵涉到患者法律问题、医保、赔偿等各种问题,也是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4]。

(4)加强学习,提高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其任职业角色的最重要因素[5]。

(5)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避免或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

急诊室护士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情境,应培养“慎独”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倾听,会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

结论

良好的医(护)患关系是医院发展和社会安康的基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扎实、全面的理论基础,有敏锐的洞察力,娴熟的操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调动一切力量创造和谐环境,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步上升趋势,影响和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因此,防范护患纠纷已成为各医院的热点问题。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只有更新护士接诊理念、增强护士的院前急救意识、加强业务培训、加强法律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护理缺陷、差错和纠纷,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从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8: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的防范

关键词:护士,护理差错,纠纷,防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国家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 广大人民群众的医保健需求和依法维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 对医疗护理服务提更高的要求, 病人在医疗服务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对于临床医院护士必须熟悉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性法律问题[1], 要懂法守法, 提高责任心, 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防止护患纠纷。现就临床工作中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的潜在问题和对策探讨如下:

1 护理工作中常潜在的问题

1.1 护士言行不当

1.1.1 语言生硬、态度冷漠

护士与病人接触最为频繁, 如果对病人的询问不耐烦, 解释不到位, 语言、态度生冷, 就会引起病人不满, 因而引起摩擦、口角, 甚至发展为护患纠纷。

1.1.2 泄漏隐私, 造成严重后果

护士在询问病史时, 会得知其不为人知, 又不望他人知道的隐私, 而有的护士在相互谈话中, 不经意将其泄漏, 甚至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 使病人心理遭受严重创伤, 导致其轻生, 而发生医疗纠纷。

1.1.3 侵犯隐私权

如为病人备皮、导尿、灌肠等操作, 未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使病人暴露于众人之前, 而引发护患纠纷。

1.2 护士责任心

1.2.1 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因、三查七对及操作流程

如导尿, 不严格无菌操作导致病人急性尿路感染;局部封闭治疗, 肌肉注射导致局部软组织感染;进行各项操作时不仔细查对致发错药, 打错针等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而引发医疗纠纷。

1.2.2 护士未按等级护理巡视病房, 观察病情

如不按时巡视病房, 监测生命体征, 以致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错过抢救最佳时机, 引发医疗纠纷。

1.2.3 病情变化未能及时汇报

发现病人病情突然转化或恶化, 鉴于值班医师不在或夜间休息, 碍于“照顾”休息, 未能及时告知而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错过治疗抢救最佳时机, 引发医疗纠纷。

1.2.4 交接班不严

如护士因其它急事或急着下班, 未交待需执行的医嘱或交代不清, 使病人漏做治疗;交接双方对危重病人未床旁交接, 以至交接者不能完全掌握其病情及治疗, 从而导致差错事故出现, 而产生医疗纠纷。

1.2.5 对病人管理不力

病人不请假外出, 甚至夜不归营, 护士对此不闻不问;如果在外发生意外, 家属势必追究医院管理不当, 引起医疗纠纷。

1.2.6 对外来人员管理不善

护士对外来人员不询问, 任其出入, 以至小偷窜入病房, 顺手牵羊, 贵重物品被盗, 给病人造成经济损失和心理不安全感, 而引发护患纠纷。

1.3 护士操作技术不高

1.3.1 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 对病人又造成肉体的伤害

如在静脉输入强刺激、化疗等药物, 穿刺失败或有渗漏, 使药液流到皮下, 引起组织坏死, 有增加医疗纠纷的可能。

1.3.2 操作技术欠缺

如抢救危重病人时, 不能及时建立静脉通道, 无法推注药物, 延迟抢救, 而导致医疗纠纷。

1.3.3 基础护理缺陷

如为卧床病人取便盆, 更换床单、更换体位, 使用热水袋或冰袋等, 损伤组织或皮肤, 而发生医疗纠纷。

1.4 护理文书记录缺陷

完整的病案资料是具有重要法律作用的医疗文件, 而临床护理文件记录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包括体温单、医嘱单、临床护理记录单等, 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或医疗纠纷时, 都要将原始病案记录作为原始资料加以判断, 直接影响医疗机构在医疗诉讼中的主动地位。

1.4.1 体温单缺乏真实性、准确性

体温单的记录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 药物疗效, 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如有些护士只按病人入院时量的第一次体温38℃, 以上下0.2~0.3℃凭空想象的记录在病人入院的每次每天体温单上, 而实际病人体温已达并持续至39~40℃, 有的病人私身外出能测试体温, 而为了应付检查或美观, 往往杜撰体温填上去;再如, 询问病人24小时大便几次, 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 不问清楚, 随意在体温单上记录1或2次, 而病人便秘多日, 未引起医生重视, 用力排便时, 促发急性心肌梗塞, 而引发医疗纠纷。

1.4.2 护理记录缺乏及时、完整性

护理记录强调时间性, 反映病人病情变化的生命体征的记录时间抢救时间, 各医疗护理操作时间, 以及死亡时间等, 此外, 护理记录包括各项生命体征、出入量、病情变化、处理措施用药等。而有的护士, 该做的治疗、操作、护理等都做了, 由于记录不完整或未及时记录, 病历一旦封存, 就会造成自己在医疗纠纷中处于口述无凭的被动局面。

1.4.3 护理文书缺乏一致性

如医嘱单、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等, 与医疗病历相互之间记录不一致,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 在处理中查看, 会给人一种不严谨, 不可信的印象, 使大家对医疗文书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2 体会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 病人对涉及自己身体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倍加关注, 因此, 作为我们临床护士要注意如下几方面[2]。

2.1 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学习

增强法制观念进一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将病人安全和质量管理作为核心要素[3], 要认清形势, 树立危机意识, 服务意识, 法制意识, 要与时俱进, 采取有效防范, 最大限度的避免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

2.2 规范言行,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首先应该以真诚平等、主动的姿态, 理解和同情病人的痛苦和情感, 主动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 取得护患之间相互信任, 在护理过程中, 病人做为主体, 要求得到良好的服务, 护士在尊重同情病人, 把病人作为自己朋友的同时, 同样也会得到病人的尊重和敬佩, 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一旦在治疗或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生失误, 主动及时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也容易取得他们的理解和谅解。避免矛盾升级, 酿成纠纷。

2.3 加强护理操作技术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 而良好过硬的操作技术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和根本, 因此, 必须加强护理操作技术训练, 提高护理质量, 达到或接近病人的期望值, 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4 增强责任心

要加强职业意识, 弘扬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主旋律, 树立岗位奉献精神, 严格遵守“三查七对”;无菌操作原则, 确保护理质量。

2.5 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医疗护理文件客观地反映了治疗护理的全过程, 是医疗护理工作最原始的文件, 应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记录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并做到与医生的记录相符, 护理记录最好勿涂改、刮涂、粘贴、特别是关键的数字、词语。

参考文献

[1]盛华丽, 陈娇风.从护理投诉谈加强法制观念的中重要性[J].实用护理杂志, 2000.12 (26) :38-39.

[2]章莉丽, 俞申妹, 冯佳.优质护理病房护理员规范化管理的实践和体会[J].护理与康复, 2013.11 (12) :1072-1074.

篇9: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的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26-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病历书写的法律地位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为适应医疗服务市场新的形势,进一步规范护理病历书写及减少医疗纠纷,对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了防范对策。

1 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记录相符性差。(1)医护记录不相符。如在同一时间护士记录为病人呼之不应,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而在医生的记录中则是浅昏迷等。这些情况常见于危重病人。由于对事物判断的不一致,医护间沟通少,护士与医生的记录就会出现差异,从而使病历所具有的法律依据作用大打折扣。(2)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相符。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的法律依据,有时由于医生疏忽将时间开错,护士又忽视了医嘱开出的具体时间导致与事实的不相符。或是在执行临时医嘱时,护士执行签名时间和医生下达医嘱时间相隔过长,超过临时医嘱在短时间内给病人用上的要求。(3)病情变化时间、主诉等内容记载不同。一旦发生纠纷,这些存在缺陷的护理记录无法证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1.2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文书记载了对病人治疗护理及抢救的全部过程,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我们澄清事实真相的有利武器。而有的仅仅延续上班的护理记录,对重点的护理内容没有反映,或记录内容不连贯,未能动态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护理效果。

1.3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1)记录不及时主要见于当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未及时记录,待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再进行回忆性描述,由此导致记录与实际有出入。(2)记录不准确,如食量中等、体温正常、精神差、引流液少许、尿少、呼吸不规则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大小、压疮面积测量及呼吸机、监护仪上所显示的指标,一律数据化记录;排泄物、引流物、输液量、饮食量等,一律量化记录;调整特殊药物的滴数时有无医嘱,类似敏感的法律责任问题必须准确记录。(3)存在某个人的笔迹完成多人的护理记录,用字不规范,不按规定修改,字迹潦草,简化。随着举证责任倒置的施行,护理记录作为举证的内容之一,记录的严谨性十分重要。字迹潦草致签名、药名不易辨认;随意简化,如药名“硝酸甘油”写成“硝甘”、青霉素写成“PG”等;某个人的笔迹完成多人的护理记录,只求记录整洁美观,忽视记录的法律效应。记录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最终导致内容的不真实性。

1.4涂改。卫生部印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吉林省医疗机构病历书写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中严禁涂改、伪造病历资料。有的护理人员为了保存页面的整洁就使用刀片刮去原有字迹或重新整页抄写,尤其是对一些关键词句或重要数字的涂改,给人的印象是企图改变或隐藏信息,一旦发生纠纷将在可信度上大打折扣。

2 书写规范对策

2.1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中“医疗行为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特别确认,如果护理记录仍缺乏应有的法律敏感性,那么作为承担倒置的举证责任方就没有有利的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管理者应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重视程度。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

2.2规范护理记录单书写标准。我院根据《规范》,使用了一般护理记录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其内容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主要的住院原因;医疗处理要点;入院时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方面的护理评估及评估时存在的护理问题;观察到的病情变化;拟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入院宣教、疾病健康指导、护理级别及饮食。记录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遵照科学性、及时性、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避免凭主观判断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有液体出入量、生命体征等,在因抢救急危患者而未能及时记录时,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2.3加强医护交流,避免记录不符。护理病历应与医疗病历记载一致,医生应认识到护理记录也病案的一部分,是护士为医生提供诊断治疗方案的重要信息来源途径。医疗护理记录的不符主要是因医护双方在收集病人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而产生的。护士在发现医生的记录与自己的不一致时,应找医生予以核实,避免护理措施与医疗限制相冲突。

2.4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护士长要每天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和出院病历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业务学习会上讨论、规范,并指导正确书写,对不合格的病历要与经济效益、科室分数挂钩。

2.5妥善保管护理记录,严禁涂改。因为每种医疗文书都是医疗纠纷裁决中的证据,所以不管是医嘱记录单,或是医嘱本,还是交班报告都应长期保存。我院根据《规范》规定,护理记录中如需要进行修改,用双线划在需修改的地方,修改后能辨认原字迹,并签署姓名。

3 护理不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

3.1 加強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护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和医护质量。从单纯被动受检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提高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3.2 加强责任心。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是发生护理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护理工作面对着“人”这一特殊的对象,护理差错事故直接导致人的痛苦。

3.3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提倡“慎独”精神,尤其是夜间单独当班时,更多应深入病房,做到脑勤、口勤、手勤、脚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严格执行医嘱,认真完成护理措施。并真实完整及时地将观察到的病情变化,采取的相应措施记录下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防范和减少护理法律纠纷十分必要。

3.4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预防和判定差错事故的重要因素。

3.5 防止习惯思维造成的差错。习惯性差错发生存在着严重的知觉定势心理,护士应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个人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性,克服知觉定势心理,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护理。

3.6 防止情绪因素所致的差错。正确处理好感情与工作、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稳定的情绪面对病员,仔细认真对待每一项护理工作。

4 规范医护耦合性行为减少医疗纠纷

4.1 医护应明确分级护理的内容。医护双方共同明确分级护理的内容,才能使医生所想与护士所做保持一致,护理等级没有落实到位而成为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

4.2 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一致。护士应认真核对医嘱开出的具体时间,并认真三查七对,对可疑医嘱要问清后方可执行。长期医嘱签字时一定要注意签字时间与开具时间一致,避免因此引起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篇10: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一、存在问题

1、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2、技术方面 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3、环境方面 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4、操作方面 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5、接错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6、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7、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二、防范措施、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加强业务学习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

配合。

3、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安静、严谨手术环境 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如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手机不能带入手术间等,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4、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 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室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学习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我们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每一个人行动起来不断吸收经验,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急诊手术;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不同于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尤其是遇到多台手术同时抢救,时间紧,病情重,工作人员少的情况,易使工作出现漏洞,轻者影响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者使患者致残、致死。因此,我科针对急诊手术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取得满意效果,一、安全隐患

1、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大了对患者的保护力度。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工作中易忽视患者的合法权益。手术患者除全身麻醉外,一般均处于清醒状态,而且有些全麻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听力依然存在(术中知晓)。患者对手术的进展情况,尤其对术中医护人员语言的交流十分关注。医护人员术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这些不当的语言,将引起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怀疑,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术后一旦出现身体恢复不良,患者很可能将术中这些不规范的言语作为日后纠纷和投诉的证据。

2、查对不全面

急诊手术患者详细病情无从了解,常遇到一台以上危重手术患者抢救,无形中使护理工作量及压力的增加,影响了工作质量。易出现以下隐患:①接错患者,摆错手术体位;②输血查对不清或输错血;③手术标本未及时送检或丢弃;④患者坠床。

3、急救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及业务知识不全面 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及术中常会发生的意外术前难以作出全面估计,使术中所需物品准备不齐全而延误手术时间。抢救仪器的使用及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能迅速有效地配合实施抢救而影响抢救的最好时机。

4、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

已有很多关于如何规范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报导,在急诊手术过程中就更易出现以下问题:①漏项、记录不全面;②记录不一致,入室及抢救时间记录不准确,与麻醉单、医疗记录单相矛盾;③叙述模糊不清;④术中特殊情况未注明,要求记录的内容未能体现,使手术记录单缺乏说服力;⑤代签字,使手术记录单缺乏真实性。

5、院内感染机率增加

患者术前准备不全,物品准备不完善,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手术间门开闭次数增加,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减弱,影响了空气的洁净度[4]。急诊手术患者未做术前常规检查,在术中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在术中也极易被锐器损伤,已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常见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且1次即可感染,也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机会。

二、防范措施

1、加强职道德法律意识

手术室护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慎独”修养,端正工作态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并要提高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刑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法》等相关知识,知法、懂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必要时约束自己的行为。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认真核对每台手术,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始终把安全医疗放在首位。例如手术患者的十二查对;主刀医生、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再次确定手术部位;术中切下的组织标本按规定程序来执行,做到每一项都要有签名,责任到人。

3、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新的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新充电以适应手术发展的需要。

4、严格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文字反映,作为客观病历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手术室护士应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术语要规范,字迹要清楚,数据要统一,术中抢救及更改手术等特殊情况记录应及时、客观,巡回和洗手护士核对器械、敷料无误后签全名。

5、减少院内感染

急诊手术的特殊原因,会增加感染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总结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5.1 加强手术人员管理

按规范严格要求入室的人员的数量及着装,手术间固定存放常规一次性物品,充分准备特殊物品,减少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次数。

5.2 加强患者的管理

将由绿色通道直接送到手术室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在术前接受室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换上手术衣裤,备好局部毛发,包括脑外递头;对术中患者的呕吐物、肠内容物等及时清除,封闭后入袋,减少对手术间空气的污染。

5.3 加强手术室环境及用物的管理

对急诊手术患者尽量安排在离手术室入口较近处,建议有条件医院设置正负压层流装置,门口设缓冲室。

5.4 加强自我防护

上一篇:两管一治整治措施下一篇:幼儿园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洋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