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的意见与建议

2024-05-02

读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的意见与建议(通用9篇)

篇1:读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的意见与建议

读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学田镇中心学校

八年一班 吴春宇

书能带领我们领略各地风俗礼仪,探索世界奥秘;书能让我们回到战争时代,体会战争的残酷与痛苦;书还能把我们引进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辛酸,白雪公主继母的恶毒心肠……我们无法理解,无法看见,无法知道的东西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学习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一部分,但阅读并不是唯一的,多读书的确能学到不少课外知识。但全靠阅读书籍来学习还远远不够,更要懂得学习方法。学习是一件困难而又轻松的事,只要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就能化难为易,轻松学习。

以下是我的几点学习体会和建议:

首先,学习要做到的就是均衡。

作为学生,不能因为你喜欢某一学科,就一味地学习这一学科,而放弃其它学科。但也不能因为你这一学科较弱而总学习这一学科,自己较强的学科却不去学习。这些都是不平衡的现象,我们要采取“扬长避短”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的优势学科学得更好,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其次,学习,就是要有敢问敢钻研的精神。要想学得透彻,不仅上课要认真听,课后还要找出不懂的地方问老师,与同学探讨,力求把每一个不懂的地方都弄懂,每一个知识点都学懂。要记住把不懂的知识变成为自己的知识,是一件有利于自己的事。

学习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方法,更要有好的学习态度。我的学习态

次取得优异的成绩。

1.学习要有激情!

只有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才会有学习的欲望,才会有学好的愿望。

2.学习要有目标!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目标,是一个奔跑的方向,至少它让你知道你应该向哪里跑。如果超过了预计目标,就把目标往上提高一点。如果没有达到我们的预计目标,就要检查自己,为什么没有达到目标?这样,既可以激励自己前进,又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要高度尊重重视自己的老师!

这是我最深刻的体会。老师课上讲的是最基础的东西,强调的是重点,很多同学感到很枯躁、无聊。于是,课上不听老师讲课,自己埋头做参考资料。结果可想而知是事倍功半了。

4.高度重视课本!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课本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熟悉课本。

5.不放弃自己!不放纵自己!

人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无法预知的困难,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自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放纵自己,要勇于挑战自我,努力提高自己!

6.不读死书!

要快乐的学习!要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通过参加活动

融会贯通知识。7.及时地总结。

及时对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将错误的题目改正记录在一个固定的本子上,就可防止旧错重犯。

总之,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只有自己乐学,认真对待,虚心求教,才能够学好。让我们从现在起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吧!

篇2:读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的意见与建议

一、公共政治课的学习体会

实际的理论学习与应用中,总有人习惯于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断章取义式寻找原话以对应现实问题,所以,也就常常发现我们的政策、做法或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这样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是伟大的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理论,他们每一个人及他们所在的集体的理论思考和论述,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长河来看,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应要求他们对他们死后的几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所发生的所有问题都提供一个准确的、现成的答案。因此,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时也应有科学的态度。学习他们的理论不能仅仅停留在字史重要的是把握他们所倡导的立场、观点和把握他们理论中所透出的思想精髓和科学精神。

由于有些人没有正确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他们主张用其他的理论尤其是西方的理论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思想地位。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也是相当危险和值得警惕的。姑且不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历史,就现实来看,就西方理论在现实社会所起的作用来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那么几个,就是这么几个国家的问题已经够麻烦了,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各种社会问题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西方的理论解决自己的问题尚且如此,怎么能适用于他国。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二、公共政治课的几点设想

公共政治课理论教学设想:公共政治课程内容的陈旧、狭窄造成多数研究生对公共政治课不满意或逃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基本框架构建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的绝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并不陌生。从高考到大学四年的政治理论考试,再到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政治理论部分,无一不是以这些理论为重点。其中的理论系统,条条框框,研究生们早已烂熟于胸。不能否认,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在人类思想进化的过程中,这些理论确实是经典,是人类智慧升华之后的结晶,值得每一位研究生深刻学习和研究。但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就不能不让人厌倦了。内容上的简单重复引起研究生对这门课程心理阻抗而导致的满意率较低的局面不是简单地改变授课形式就能从根本上扭转的。

①与其他思想对比。科学社会主义的缔造者马克思、恩格斯等也只是人类思想巨人中的一员,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其他那些曾在人类思想史上留下大量深刻思索印痕的智慧巨人,如黑格尔、康德、莱布尼茨、笛卡尔等以及他们为后世所留下的、至今还依然熠熠生辉的思想。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有责任同时也有义务让学生理解各个时代精神和思想精华,并让研究生充分吸取其中对于现代发展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

②与现实相结合。今天,人类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今天,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如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需要全人类携手合作才能最终解决。所以,人类的命运也随之维系在一起,人类的发展早已越过疆域和文明的藩篱,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彼此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合作。当代研究生要想为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就必须既了解自己,也清楚别人;既要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思潮,也要坚定不移地守卫自己的信念。唯有如此,才能在冲突与竞争中与不同信仰的人相互合作,促进世界共同繁荣。所以,研究生政治课必须能让学生熟悉并理解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涌现出来的新思潮,并通过教师的研究和讲授,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加坚定地执著于社会主义信念。这种从对比之中得来的信念可能远比那种单调地灌输来的空洞理论更精彩。

公共政治课实践教学设想:现在各高校研究生公共政治课虽然形式多样,但多数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学生很少走出课堂感受社会实际与理论形成的反差,很少真正体验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所显示出来的魅力。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和社会参与的课程体系不利于研究生正视现实,也不利于研究生在对现实的正确思考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基本定型,要实现对他们思想中某些消极成分的有效改造,简单的理论说教已显得有些苍白,而实践可能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作用。因此,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止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目标。在美国,大学生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社会、为学校所在的社区服务。而巨在赘个服务过程中,其服务的质量和在服务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将计入考核成

篇3: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问题与建议

一、关于识字和写字

1.存在问题

(1)识字量小。小学六年级毕业,多数学生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的量 (小学毕业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 。(2)常用字读错写错的现象严重。如“花钱”、“发钱”混读,“己、已、巳”不

“戍、戌、戊”不清,“请假 (jià) ”读成“请假 (jiǎ) ”,“辅 (fǔ) 导”读成“辅 (bǔ) 导”等。 (3) 不少学生不能熟练地使用字典,独立识字有困难。 (4) 写字时执笔或高或低或小指支桌,坐姿或偏左或偏右或歪斜,伏案过低或纸张侧横等缺乏正确指导,不规范现象严重;写字或太小、太大、太挤,或偏于方格一角,或偏于方格下部,或靠尺子写字,诸多不良习惯随处可见。 (5) 写字笔顺、笔画不规范。倒下笔画,如“王”字先写三横再写一竖;省略笔画,如“先”字“竖”“撇”一笔下来;改变结构,如“范”、“落”的“三点水”变大,把上下结构变成左右结构;任意添减笔画,如“考”字下面多添一横,“初”字偏旁少写一点,“练”字右边少写一横。 (6) 行楷字不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写,再加上书写不规范,致使难认或写成错别字。 (7) 老师的以讹传讹,无意中使学生仿写不规范的简化字和繁体字。如“廖 (广下加了) ”、“蔡 (草头下加才) ”、“展 (尸下加一横) ”、“个 (单人旁加固) ”、“贝 (框里写两横) ”等,学生书写里也能见到。

2. 教学建议

(1) 学校领导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起来,充分认识到学生识字写字的重要性,对中高考卷面得分及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切不可只顾眼前的分数得失。 (2) 语文老师要结合语文教学,适当拿出一些时间用于汉字知识的教学,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的六种造字法,对汉字的独体、合体的结构笔顺,对汉字偏旁、部首的名称写法等,作一个较为系统的补充。(3)学校可安排每周或两周开一节写字课,老师结合课本有关资源,专门进行楷书并逐步过渡到行楷或行书的指导练习。要提供较好的范本,如司马彦、庞中华的楷、行书,要加大学生写字练习的密度。指导时要具体示范,让学生抓住特点,逐步运用到作业中去。(4) 各科作业尤其是语文作业,布置收阅不要光追求数量,更要强调质量。(5)各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抽测考试时,可设置一定的书写卷面分,以促进学生注意书写和卷面整洁。(6) 语文老师可指导组织学生分组轮流办手抄报,学生选稿、编辑、抄写也是很好的书写锻炼。不光让书写能力好的同学办,还要鼓励书写差的同学办,给他们提供较多的书写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并不断地表扬鼓励他们。 (7) 定期开展书法 (作业竞赛、展览、评比活动,请字写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经验,对进步慢、有困难的同学帮助分析原因,具体指导帮扶。(8) 语文老师要加强识字、写字 (书法) 的练习,要比学生认得多,要比学生写得好,这样就会有一定的体验和心得,对学生能起到积极的指导示范作用。

二、关于阅读

1. 存在问题

(1) 学生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普通话不熟练,感情投入差,朗读好差悬殊大。 (2) 对朗读与默读的读书方法不能根据需要选择使用。通常是朗读用得较少而默读用得较多;朗读不精,默读不快。 (3) 不能熟练地运用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范围狭窄,阅读量小,尤其名著阅读量远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4) 读书不专注。朗读时不能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默读时不专一,心思常游离于文本之外。 (5) 理解能力差,通常只能理解较浅层次的意思,不能理解较深层次的意思。 (6) 表述能力差。体验、感悟往往仅限于意会,不能用口、用笔恰当地表述出来。 (7) 灵活运用能力差。读、说,读、写两张皮的现象比较严重,不能积极地作用于说与写,使语文素质和能力提高缓慢,更难于语文创新能力的发展。 (8) 精读、背诵积累得少,肚子里没有墨水,语文能力不能由量变到质变快速提升。

2. 教学建议

(1)加强普通话读、说的训练,把它当成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硬任务来完成。(2) 强调并阐明阅读对于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乃至一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选取这方面的典型材料通过广播、板报、班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学生重视阅读,从而专注阅读。 (3)结合语文阅读教学,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4)充分利用每周的两节早读课,强化经典诗文的朗读、背诵和积累,力争能完成每学期一万字的背诵量。 (5)语文老师要倾心于各类语文课型教学、各类文体学法及生本的研究,科学地设计方案,真正地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精心地组织学生,把教学重心转移到怎样引导学生知晓方法、习得方法、学会学习这方面来,以提高课堂效率,节省时间。(6)在搞好课本阅读教学的前提下,每周舍得拿出一节课用于课外阅读:或交流阅读方法、心得体会,或专题 (某个作家、某种文体、某种流派) 阅读,或名著阅读。(7)定期开展以班、级、校为单位的演讲、背诵、故事会、辩论会等语文活动,与语文教学或专题阅读、名著阅读结合起来,以促进阅读与表达的相辅相成共同提高。(8)语文老师要加强普通话的说、读过关训练,要力争比学生说得准、说得熟、读得多、读得透,以起到积极的影响带动作用。

三、关于写作

1. 存在问题

(1)选材方面:写以前的较多,写现在的较少;写别人的较多,写自己的较少;写道听途说的较多,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较少。 (2) 体裁方面:不少学生爱写泛泛而论的无病呻吟的空洞无物的四不像文章,叙事、写人,兼以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有机运用的文章少,尤其是写好细节的文章更少。学生平时文体概念模糊,作文时文体意识不强。 (3) 立意方面:肤浅、平淡者居多,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较少;甚至思想偏激,不愿流露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4)结构方面:三大段的居多;开头绕弯子、兜圈子写了很多,造成头重脚轻的文章尚有不少;或者不切实际摆花架子,开头较长的题记之后又是大段的排比比喻,废话较多。两个部分或两个内容之间不善于过渡,中间不善于点题,结尾不善于扣题照应开头。(5)语言表达方面:词语贫乏,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的仍有相当数量,甚至错别字多,语句不通,令人费解的也不少。(6) 文面方面:书写不规范,不美观的较普遍;或行文不会用标点,或文不加点,或一逗到底,或标点写在一行的开头,或文章标题加个书名号,不一而足,种类繁多。还有的胡抹乱涂,难读难认,没有美感可言,让评阅老师望而生畏。 (7) 作文没有训练序列,没有学期、学年计划,没有规范的作文教材,写什么,怎么写,往往一个老师一个主张,随意性强,盲目性大,致使作文教学一直走不出费时低效状态。 (8) 由于班额大,老师工作量大,作文批改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评语缺乏针对性、鼓励性,往往只打个分数,写个等级;或放任自流完全交给学生批改,方式单一,敷衍应付,激发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老师评讲作文周期长、面小、力度小、效果差,学生作文基本上处于自生自长的无序阶段。

2. 教学建议

(1) 语文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作文态度,研究学生的作文心理,不仅只研究学生怎么写,更要研究学生愿不愿写,有没有作文的热情;要想方设法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2) 学校语文组或年级语文组要制定系统周密的作文训练计划,从基本能力的观察、积累、选材、立意、结构、语言表达及各种体裁的写作入手,逐步过渡到基本技巧的全程训练。 (3) 保持间周一道大作文,每周一至两篇小作文 (日记、随笔等) ,多则更好。 (4) 每次要针对一个点训练,从例文选读、思路引导、谋篇布局等方面认真进行备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每次作文训练之中,务求收到实效。 (5) 强化读写结合,联系语文阅读教学适当进行片断作文训练,视每次训练情况要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比如用一种修辞方法,用两个成语等。还可以借鉴有关段落教学的经验,辅以各种段落的写作指导,以促效果更好。 (6) 采取多种形式的作文批改方法,低年级以老师批改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学生批改为主。要教给学生自批、互批、小组交叉批的方法,引导学生会批,批得好。老师要视不同情况或面批、或双层面批 (老师先面批培训小部分学生,再由他们对其他同学作文进行面批) 、或组织学生集体批改。无论哪种形式的批改,都要以褒奖激励为主,以评改出热情和兴趣,切不可棒打和扼杀,以打压和挫伤学生作文的欲望和激情。 (7) 对一些作文训练的难点,可适当采取同题作文复写的形式,以充分发挥作文批改和评讲的作用。 (8) 要定期开展班级、年级优秀作文评选活动,提供广义的发表途径和平台,充分利用班级板报、手抄报、学校广播、校刊校报等阵地,鼓励表彰学生发表,以不断诱发他们的作文兴趣,激励他们的写作热情。还可以把学生优秀习作推荐到有关报纸和杂志发表,以求取得更大的激励效应。

篇4:读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师生关系;创设情景;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74-01

通过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学习以及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探索,我认为除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技能、技巧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外,教学中还要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对英语产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因此,多方面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英语教师进行教育的关键。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努力使课堂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柬”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老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因此,建立良好地师生关系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首先,老师关心,热爱学生。心里学研究表明,想得到别人的爱和爱别人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因此,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一个信任的点头,在学生眼中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其次,适时、适当、真切地鼓励学生的成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哪怕是取得很小的成功或微弱的进步,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尤其是对“差生”,更要激发其成功动机。比如一段好的对话,一次测验的好成绩,都可以成为促进英语学习及其它方面成功的契机和内驱力。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运用鼓励性语言,有时甚至还可以借用掌声进行鼓励。“多次刺激”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产生兴趣,激励学习动机。再次。教师本人的能力和魅力。教师本人对教学的兴趣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学习效率。一个对教学有兴趣的老师,既教学有方,又充满爱心,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灵活设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新课引入要新颖  根据各课时的内容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引入方法。比如课前演讲,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说,因此可在正式上课之前学生进行Free talk,演讲内容随学生定。再如,歌曲导入法, 英语中有很多经典的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Say Me等。

2、采取小组比赛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上明确说明“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而小组比赛是很好的形式,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在比赛中积极表现也能逐渐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采取情境教学法  英语的学习必须有一定的情境,现在的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感觉学习英语是与自己的生活不可分的,从而有表达的欲望,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有了。

比如,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用学生能听懂或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或由学生进行2~3分钟的英语会话,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热身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用各种直观的手段不断激发学生。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

4、丰富教学手法,常教常新  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演”、“唱”、“画”、“玩”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例如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展英语对话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等英语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四、兴趣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教师

篇5:读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的意见与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早已“满大街都是”,不再是备受宠爱的香饽饽了。可每个大学生都希望找到自己喜欢或合适的职业,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自己并且了解各职业的特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业、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指导毕业生把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求职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走出校园的第一步,面对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招聘会和用人单位,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来完成就业。由于高校毕业生刚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生活,社会经验的不足,在面临求职抉择是,他们经常无所适从。而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是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些解决求职对象和应聘规则的途径和办法,从而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学习了本课程后物我明白到加强职业心理的准备与修炼,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试能力,形成未来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分别邀请到已成功找到工作与进入高校读研的学长学姐们为我们进行指导,增加了我们的信心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忧虑,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比赛得奖的经历。

篇6:读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的意见与建议

三溪中学曾毅财

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物理,到现在教物理,居然已经有十四年了。手里捧着物理课程标准,在思考一个久远的问题,物理这门学科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老师在传播着什么?如何传播?终于可以静下心认真领悟了!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科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雪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

(一)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现代版曹冲称象;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用脉搏、步长测时间和距离;学读汽车速度表; 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用绝缘导线、铁钉、铁片等自制有线电报机…。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

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新课标还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科学能力与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实现。如“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方法设计如下:第一步,问题的提出;第二步,让学生猜想;第三步,用钩码和弹簧称进行实验;第四步,数据处理(数据表格、图象作图);第五步,探究得出结论(数学函数表达式)。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过去的物理课程就科学论科学,很少涉及科学的意义,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学习科学新课标体会

2010-10-08 14:37:31|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我组教师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在第三周的周五开展了学习新课标的教研活动。通过学习《科学(3--6年级)

课程标准》使我受益非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课标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虽然也尽可能地体现出这一理念,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我们总是不经意中给学生太多的限制,让学生实验,又怕学生失败,没有正确的结果。总是把实验步骤讲得过于详细。让学生汇报,总是围绕着对结论有效的信息,而回避一些对结论虽然无效但能体现学生探究意义的信息;一些分组探讨也是流于形式,草草收场。根据现状,我觉得认真学习并在教学

中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他们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启蒙教育是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所以培养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在小学生素质发展中所应起作用的科学定位。科学素养的内涵在科学课标中,包含为:“科学探究,情感与态度,科学知识”三个方面。情感与态度是科学学习的动力,科学知识是科学学习的材料,而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小学生在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中,通过探究,培养探究的乐趣、信心和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又是通过探究而获得。所以达成了探究的目标,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学科的意义。

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来学习的,死记硬背得到的结论,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式是引

导学生学会探究的关键。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科学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科学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已经有所注意但做得还不够好因此,科学探究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

三、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把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活动转变为以“探究”为轴心的科学活动,即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又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运用多种感官在活动中参与知识的发生和再创造过程,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亲自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通过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在教学中运用“探究”给我的启发实在很大,通过这三方面的学习体会我觉得这样真的会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自己的发展。科学探究活动也由教室扩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真正在体现了“做中学”。让科学成为做的科学,而不是纸上谈兵。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的科学才是真正地在关注学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另外新课标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细,它针对课时内容的各个方面做了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活动内容,让我在教学中更加有了方向,接下来我会将新课标学懂学透,真正让他对我的教学起到作用。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教师业务考试参考】

2011-03-23 15:37:04|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过去的物理课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设计限制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和科学过程、科学方法领域的教育功能;二是,严谨的学术要求挫伤了很多学生对于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感情与兴趣;三

是,严格的学科体系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新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新理念”--全面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1)什么是“学科本位”?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新课标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此不同,它不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眼的地位;有些在物理学中通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的能力,新课标并不强调。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新课标是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

学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全面地介绍物理学。

(2)怎样做到“突破学科本位”?新课标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课程目标”中有一节专门给出了这方面的详细而具体要求:第一,在情感和态度上(情感体验),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乐于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主动与他人交流科学思想;在科学科学实践中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现自已的看法,勇于提出与人不同的见解;在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中,体验克服困难过程中的愉悦……。比如:停止沸腾的水,用冷水浇上后会怎样?用放大镜看指纹后再看窗外的物体,思考用放大镜物体总是放大的吗?用开水把杯子烫热后立即扣在气球上。第二,在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上(价值观体验),能认识到科学(物理学)的目的是认识周围的世界,科学的发展能满足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科学(物理学)是技术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但对科学技术的不恰当使用又带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构成因素,要积极参与现代化社会生活就要有相当高的科学素质;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的最终标准;想像和猜测是科学创新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人从水里出来?为什么感到冷?望远镜为什么能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第三,重视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新课标强调这样的思想,即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技术发明与科学发现同样重要。在科学知识的应用上,新课标不但重视科学原理的学习,而且将对技术层次的问题规定了要求。新课标还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即科学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受到技术发展的推动或制约。新课标强调了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给为类社会带来的正面和负面作用,鼓励学生对这

类开放性问题的思考。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现代版曹冲称象;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用脉搏、步长测时间和距离;学读汽车速度表;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用绝缘导线、铁钉、铁片等自

制有线电报机……。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

学的实例。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

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过去的物理课程更偏重于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选择那些“基础的”、“难易适度……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作为

教学内容,即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承,没有提及科学探究,也没有强调科学过程。

新课标还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科学能力与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实现。如“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方法设计如下:第一步,问题的提出;第二步,让学生猜想;第三步,用钩码和弹

簧称进行实验;第四步,数据处理(数据表格、图象作图);第五步,探究得出结论(数学函数表达式)

新课标不过分追求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严密性,标准不规定教学和教材的先后顺序,知识要求有所降低。例如能量的概念可以贯穿始终,通过能的转移和转化认识功,而过去却是先定义功,为什么是这样定义,不知道因为这是规定,现在是先学习能,再从能的变化来定义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不是“反射定律”);对螺线管的磁场没有终结性要求(右手螺线定则则不作要求了);对阿基米德原理不做综合性题要求;知道在电流一定扩大知识面,求广不求深,如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眼镜的度数;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光年、天文数字);双耳效应和立体声;时间放大镜。许多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如估算火车、飞机从上海到北京要多长时间;讨论用于望远镜的两个凸透镜的焦距为什么不能相等;节能日光灯是否节能。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过去的物理课程就科学论科学,很少涉及科学的意义,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

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新课标在规定教学内容和活动建议时在这方面有充分考虑。例如有评估某些物质(如塑料、化肥、农药等)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能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意见;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研究电冰箱内外的温度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提出节能措施;分别从炊事、取暖、交通等方面对当地燃料结构近年来的变化作调查研究,从经济、环保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科渗透,如耳、眼;动物罗盘;牵牛花的茎;电鳐发电;蛙的叫声、蝉鸣、蝉的口器。注重新科技知识。纳

米科学技术;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内燃机;网络通信;磁悬浮列车等。

新课标注意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课程;注意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引入物理课程,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逐步树立科

学的世界观。

5. 新课程的学生实验与过去有显著的不同突出表现在:

第一,更加重视利用身边容易获得的材料进行实验;

第二,更加重视“非学科”的通用的实践能力。这里提到的实践能力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按照规范进行物理学的科学实验的能力。如仪器的正确使用、用图象作图法找出实验数据中的关系、按照规范化步骤进行的实验……这类型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学科特征。另一类是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处理生活中、产业中与物理相关的问题的能力。如阅读说明书和尝试性操作、学习使用电器和仪器的能力、用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路线发现并排除自行车或家庭供水供电系统故障……这种类型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特征。新课程在重视第一类型实践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和强

调第二类型的实践能力。

第三,注重学生对设计思想的理解,不要求背诵具体的操作步骤。如天平的教学,不再要求背诵具体的步骤,增加了许多“怎么办?”、“为什么?”具体设计是:第一步,熟记几条强制性的要求;第二步,要求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几个问题:天平怎样才能放置水平?怎样使横梁平衡?游码做什么用的?增减砝码的顺序是先大还是小?第三步,还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吗?

第四,动手操作的内容比过去大在增加了。新课程中学生动手实验内容大大增加了,几乎每节课学生都要“做实

验”的!

二.“新思路”--多视角地体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1.新的课堂教学设计

如物理课堂上的互动教学设计,它包含了教学活动设计和学生活动设计在内的教学流程图及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和教师合理指导相结合的学生工作纸。

2.新的作业设计

新课程作业设计包含了开放性作业的系列化结构;自主收集信息回答问题系列;调查系列;科学作文系列;动

手实践系列;因特网系列。

3. 新的考试题型设计

积极探索书面考试题型的改革,比如:

第一,考察观察能力:某微型灯泡,它没有反光罩,但光却集中,它与普通灯泡有很大区别。试观察它的结构

特点,并照亮一个目标,观察它的发光特点。

第二,考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阅读--“园艺家为什么失败?”一个爱研究的园艺家猜想,植物叶子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的缘故吧。于是他将温室的四周都安装上了绿色的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的更好,可是他却失败了。这是由于他不懂得物体的颜色构成所致。因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叶子呈现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绿色光,也说明绿色光正是植物所不喜爱的或者说是对植物生长无用的。显然,只给植物照射绿色光,植物就会因缺少其它色光而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请学生回答:一,绿色植物喜欢什么颜色的光?二,请你分析,红花会反射什么色光?它喜欢什么颜色光?三,文中提到:“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文中有没有提到或暗示到:“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如果有,请在文中标示出来,并概括出结论。

第三,考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凸透镜中心距桌面约高6cm,光屏中心距桌面也约6cm左右。此时老师拿来一支新的长蜡烛便切成两断,只把其一断插在烛台上做实验,你觉得这样做有必

要吗?说说其中的道理。

第四,另外还有考察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及考察没有学过的内容的能力等等。

三.“新评价”--体现了全新的科学评价体系

新课标淡化校内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不以甄别和选拔为校内评价的主要目的,不以单一模式要求所有学生。学生能力倾向不同,不压制有特长的学生,不让某方面能力差的学生勉为其难,不削长补短。在新的评价观念的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倡导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的现状和进步进行档案式的评价,不赞成以知识考查为核心,不赞成把书面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改革单纯注重知识的评价,把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纳入评价范围。注意把探究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把评价的重点从终结性评价转移到日常学习记录等过程性评价。提倡“档案式评价”、“表现性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已的成长。档案式评价可以收集很多内容,如单元学习记录卡;表现性评价记录;创造性作业(小论文、小设计、照片等);重要的独立性实验的记录;书面测验成绩和评语;学习中的出色表现等。它具有以

下特点:一是,重视对过程的评价;二是,重视体现个体差异;三是,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表现性评价是过程评价的方法之一,表现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学生能够通过主动体验和探

究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表现性评价提供了观察学生完成任务过程的机会。在开放性的目标指引下,表现性评价的任务是真实的,其背景也是真实的,所以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进行评价。表现性评价不是一种非对

即错的评价方式,它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充分而恰当地表现出自己的成就和水平。每个学生在表现性评价中完成任务的过程都是不同的,使评价者能够多视角地、深刻地、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

不足。

四.“新要求”--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把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看成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次创造性工作的话,那么制定新的教科书则是第二次创造性的工作,而教师依据新课标、按照新教科书实施教学可以称之为第三次创造性的工作了。因此面对新课标,新

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

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切实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倡导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目标

(三维目标体系)并举;加强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及学生评价体系设计等。

2.开展教育科研,进行教育探索

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材,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就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行动研究法”是目前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技术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是一种切合中小学教师实际的研究方式,体现出中小学教育科研“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特点。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途径。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有利于学校的教学改革; 行动研究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行动研究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行动研究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可以给师范生提供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案例;行动研究克服了教育技术理论与教

育技术实践相脱节的弊端。

3.扩大知识面

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科书可以看出,新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帖近生活,它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

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3.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现在教师更要关心的是全面的课程目标,是知识的选取,是课程的设置。新课程中知识的选取及要求的高低是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在物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识可以用来达到相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明确总体目标情况下,知识的选择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使得教师获得一定的主动权。这是新课程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的物理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在课程设置上,过去大纲对目标要求非常具体,如知道、理解、掌握、会、选学等,现在的新课标更具有原则性,显然具有法

篇7: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建议论文

高考制度一直是高中课堂无法躲避的问题, 考试和升学成为学生、老师、学校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考试成绩用来衡量学生的优劣, 升学率高低用来评价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学习脱离了它应有的本质---提高学生发展学生。 中国现代教育学专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局面,不能再像古人那样教会学生吃人和吃自己。 所谓吃人就是指传统教育观念中教人做人上人,这是成功学的思维,把学生都培养成管理他人的工具, 把学生当成了统治劳苦民众的工具。 另外传统教育提倡的教育把学生教育成了书呆子,只知道死读书不知道抬头看路。 学生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不知道社会的现实,学生没有经受过长期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极其不良,走出学校就是走进了坟墓。 这就是传统教育模式教出来的学生,缺乏灵气、缺乏创作力。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改革教育的重要性,现代教育逐渐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提倡一切为了发展人,从学生本身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情感、认知、技能。 保证学生能够在学校教育的关注下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不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而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帮助其以后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如果学生仅仅单纯地跟随学校计划学习---考试、升学、就业。 那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完全被学校压制了,学校应该制订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养成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和能力。 这样走出学校的学生更具竞争力,因为他们具备了自主规划、自我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篇8:读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的意见与建议

一、初中生对键盘乐器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

(一) 学生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 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但是仅仅是三分钟热血, 并且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勇往直前, 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退避三尺。现在初中生极少会有学生对键盘乐器感兴趣, 键盘乐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键盘乐器学习是个慢功夫、枯燥乏味、基本功练习时间太长、音阶旋律不够动听等, 一些想急于求成的孩子在练习一段时间发现进步并不是很大, 或者学习的东西还徘徊在音阶时会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 导致学生被动学习。

(二) 教育者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待改进,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主角, 唱独角戏,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发挥, 在教学时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不愿意主动的参与, 模仿十分机械, 长期以往便会丧失学生学习键盘乐器的兴趣。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缺少必要的交流与互动, 学生对教师充满好感, 自然而然就会喜欢教师所教授的课程, 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积极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初中生键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 优化教学内容, 丰富基本功练习

初中生的学习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想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只演奏基本功, 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不太现实的。作为教师, 应使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既掌握了该学的知识又身心愉悦的上完这节音乐课。在基本功的练习上, 并不仅仅局限于演奏枯燥的音阶, 而是让学生演奏一些容易记住旋律并且朗朗上口的小曲子。例如:《洋娃娃与小熊跳舞》这首曲子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小学时就应经学习演唱过, 学生可以张口就唱, 旋律清新、活泼, 并且没有什么演奏难度, 一节课的时间里足够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键盘小曲子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强化了基本功, 并且极大程度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会弹一首小曲子了。学生会对下次的键盘课程抱有期待, 期待教师下节课可以教弹新的练习曲子。

(二) 借助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 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直观生动地播放器乐演奏的乐曲, 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学生看到的不只是枯燥的黑白键, 而是鲜艳的图片和生动的视频, 从感官上刺激学生, 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现在很多的初中生都很喜欢周杰伦, 周杰伦又被称为“钢琴王子”,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周杰伦弹奏钢琴的视频, 通过偶像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键盘的兴趣, 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收到偶像的影响, 喜欢上这个乐器, 从而愿意花时间去练习, 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创设竞争音乐实践, 多展开器乐活动

教师应积极营造实践、竞争的环境, 让学生和谐的养成“敢比赶超”的学习风气。学生敢于突破自我、赶超同学, 形成良好积极的竞争环境。这种积极的竞争, 使学生积极地去体会、练习, 在不断赶超同学, 追求新目标的过程中, 提高自身能力。例如:可以利用各种文艺演出或者节庆日的活动开展器乐的表演或比赛,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感染, 受到熏陶,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清和学习动力, 从而提高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吸取别人的长处, 并会努力赶超, 努力在下次实践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在竞赛和演出的同时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肯定, 会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对激发学习兴趣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导师, 教师教育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 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因材施教。与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教师充满好感, 自然而然就会喜欢教师的课程。例如:在键盘教学时, 如果学生经常在一个地方出错, 教师第一反应不应该去埋怨学生, 或者打击学生。而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 是不是这个地方学生并没有掌握, 或者学生对这个地方演奏存在困难。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心里的真实情况, 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在不伤害自尊心的情况下, 解决学习的困难。音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自身修养, 提高亲和力, 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 使学生既喜欢教师又尊重教师。

键盘学习是一个慢功夫, 需要花费学生和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器乐的学习不存在一夜成功的例子, 也不可能存在。它需要在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努力的练习和不怕辛苦的琢磨。总之, 激发学生学习键盘的兴趣对初中音乐课堂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不高、不积极的学习现状, 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他们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和体验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而努力提高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提高他们创造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的动力。键盘演奏是学生表现音乐的方式之一, 也是启迪智慧, 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一课。作为音乐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 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关键词:兴趣培养,键盘器乐,初中生

参考文献

[1]乔元萍.中学音乐课堂学生兴趣培养[J].音乐教育教学, 2007 (09) .

[2]李江歌.钢琴事业的希望在于教师[J].大众文艺, 2010.

篇9:读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牧区初中英语;具体问题;解决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对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进入21世纪之后,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我国推出了新课改,对初中的英语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地成就。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牧区初中英语学习中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严重的影响了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我国牧区初中英语学习的现状

牧区一般位于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偏远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教学环境较差,教学水平发展滞后的地区。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教学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英语教学,目前我国在教育事业中的投入资金逐年上升,可见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的取得教学成就尤为显著。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牧区初中英语教学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学习过程中也问题百出,比如:基础薄弱、成绩不理想、英语教材匮乏、语系影响发音不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等。这将严重的影响了牧区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其对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牧区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因为其自然条件落后,要知道牧区的资源能源非常丰富,然而资源能源开发之所以滞后,很大成分上在于其技术不先进,这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要想趴上经济飞速发展列车,与时俱进发展英语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二、我国牧区初中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有力的促进了牧区初中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但是不能否认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为此下文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旨在寻找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牧区初中英语学习质量提高。

1.学生的基础比较差

我国的教学虽然自古以来就存在,但是近代教育起步较晚,并且遭到打断,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现代教育才逐步进入正轨。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牧区的教学水平也迟迟得不到提高,已经严重落后与时代的发展步伐。目前我国在牧区大力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但是成效不明显。据调查研究显示,牧区的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就基础太差,使得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力不从心,严重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英语氛围不浓

我国牧区一般在内陆,属于少数民族,因此他们缺少学习英语的语言基础与学习环境。我国中原与沿海地区在学习英语的的语言环境相对较好,应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起步较早。但是沿海地区实行英语教学双语教学时,牧区大多也是“双语教学”,但是学的是汉语。现在牧区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汉语还要学习英语,难度确实很大。因此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使得英语的学习氛围不浓厚,严重的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教材编辑的不合理

自新课改之后,我国的英语教材编订将听、读、写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结合,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由于牧区英语教学质量不够,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因此这套教材未必适合牧区初中学生来学习。对于牧区的学生来讲,教材的单词量大、信息多、知识面广,难度很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牧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另一大难题就是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由于牧区的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落后,使得很多的教师资源流失,而外部的教师资源又不愿流入,造成了这里的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并且牧区为了实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放低教师的入职门槛,同时牧区缺乏对教师的培训体系,因此这里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进一步促进我国牧区初中英语学习质量提高的具体措施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在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和学习质量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地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下文将针对上述列举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1.完善初中英语教材

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牧区初中英语的教材,根据牧区的特点,编订符合牧区学生英语基础的教材。比如降低英语教材的难度,并加入牧区语言与英语之间的接轨环节,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我国应该进一步提高牧区的综合素质,通过提高教师的待遇来汲取外部高素质的英语教师资源。同时应该建立健全教师的培训体系,通过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3.汲取先進教学理念

我国牧区的教学理念相对还比较落后,因此应该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对外语的重视程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注重实践教学等方式来带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提高牧区初中英语学习效率的工作中既有成绩也有不足。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牧区初中英语教学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其教学环境。同时还应该积极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并结合牧区的特点不断地发展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牧区初中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童雪利.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自主教学刍议. 《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14期.

[2]姜华莹.浅谈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自主教学的思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0期.

[3]陈淑贤.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浅探.《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年3期.

上一篇:文明城纪实下一篇:应聘求职简历空白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