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谈自己分析

2024-04-22

张五常谈自己分析(通用8篇)

篇1:张五常谈自己分析

张五常:读书的方法

张五常,新浪专栏作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在交易费用、合约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8年后获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授。1982年返港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至2000年退休。

1月23日-1月27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张五常。----编者

读书的方法

1月26日

星期四(此文发表于二十二年前的新年时节)

文/张五常

新年时节,送些什么给学生呢?送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吧。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但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法(A Means)。然而香港学生(或教育制度)却很显然地将这两样东西颠倒过来。

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学生们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错误写在黑板上,二百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着将错误抄在笔记上。

笔记有两个用途。(1)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2)在课上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什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二)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三)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A,“是什么”(What?);B,“怎样办”(How?);C,“为什么”(Why?)。学生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一点越尖越好。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答案是自己可以轻易地找到的。若仍须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在大学里,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

虽然我在以上建议的读书方法是着重大学生,但绝大部分也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自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难以为外人道。

篇2:张五常谈自己分析

张五常先生才华横溢,是天才,是怪才,是老顽童,是金圣叹式的人物,是当前中国及至世界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他不走寻常路,他玩世不恭,他特立独行,用他自己独创的,反主流的,独立思考的方式来对日常经济现象作出解释,走出了一条经济学研究的康庄大道。他语出惊人,常常提出了和当前所谓的“主流”经济学相左的观点,但细思又合情合理。他师从多位获诺奖的学者,年少成名,堪称中国经济学界第一人。是目前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华人经济学家。

第一章:科学的方法

主要讲了经济学研究,需要一些科学方法。这些方法是我们学习研究经济学的基础,是避免落入“套套”的思维方式。所以,要避免误入歧途,先要学习这些方法,所以放在第一章。这些研究方法且与其它学科是不一样的,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样的,看一遍基本看不懂。在后面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回头来看,来验证,来体会。

小结:本章是讲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第二章:从自私说起

任何学科都要有最基础的起点,或者说是基础假设。才有得研究辩论。比如数学上最基础的一加一等于二之类,才有后面的千千万万。经济学第一个基础假设是:个人是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任何经济问题不可以从团体、政府、国家为起点分析。经济学上所有行为都是个人的决策,但要注意个人决策是武断的。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的。

经济学第二个基础假设是: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利的。亚当斯密《国富论》精辟的论证了这一点,人人都是在局限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从而对社会做出贡献。但张五常先生扩展了斯密的说法,认为自私自利也是有害的。张五常的导师阿尔钦论证了自私是为了适者生存,生物学家道金斯又从生物学角度说明自私是动物的基因。张五常先生不争论这些,不去争人性本善或恶,而把自私作为一个基础的假设。从而为后面的经济学研究提供辩证基础。

小结:本章是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假设。第三章:缺乏与竞争

首先张五常先生解释了什么叫“物品”(GOODS):产品、商品、服务、关爱、空气、明月清风等“有胜于无”的东西。但其中一类是“多胜于少”的,这才是经济物品。像空气这类有胜于无,但并不是多胜于少的,就不是经济物品。因为有“多胜于少”的情况,所有物品会出现缺乏。既然多胜于少,人们就会为了争取更多而愿意付出点代价,在市场上付出的代价是价格。如果市场不存在的地方,付出的代价不一定是价格,可能是其它东西,比如为了达到目的而牺牲色相。经济学中的竞争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像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就不存在竞争。经济学难就难在社会有竞争。几乎每个经济物品都是有竞争的。包括垄断也是有竞争的,垄断只是压制了一种竞争而增加另一种竞争,如为了获得垄断权的竞争,或者出现替代品。

因为缺乏引起了竞争,就要有游戏规则。从经济学角度看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竞争,有关游戏规则就是法律、风俗文化等。这些约束性的办法来界定人与人之间的权利。这种权利界定就是产权制度了。经济学上的竞争规则,在自由市场上,就是价高者得。促成这市价的游戏规则是私有产权制度。阿尔钦说“价格决定什么,远比价格怎么决定重要”。为什么由价格作为性竞争准则,因为价高者得是唯一促使人们增加生产来换取所需的准则。人们都尽力多生产赚钱,取胜的机会才大,这样的准则不会造成浪费。其它准则往往造成浪费,比如排队。

价值观是人之常情,但在经济分析时候,若以价值观出发,就不是科学了。经济学不能判断什么是好是坏,其范畴包括三方面,一是在知道局限条件下我们可以推断所用的竞争准则是什么。二是有了竞争准则,经济学可以推断人的行为会怎么样,资源的使用会怎么样,财富分配会怎么样。三是要解释游戏规则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最困难的,比如为什么会有租金管制,为什么会有一些现在的制度。从制度经济学出发,以市价定胜负的准则,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可用的。这只是千变万化的规则中的一部分。

小结:本章从“有胜于无”的物品概念引出“多胜于少”的经济物品,再引出“缺乏”的概念,既而产生竞争,竞争就要有规则,自由市场下以价高者得为准则。但是经济学范畴很大,市价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科学,与价值观是不一致的。所以一些基础概念并非字面意思,还有背后深层次的内涵,真正理解较难。

本章层层推理,还是在解释一些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但越来越难,没有经济学基础很多理解不了。幸好当时学得较多,且专攻制度经济学,所以现在往往一目十行快速阅读,也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第四章:功用的理念

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效用”,英文叫utility。往往是开头前两章必须讲清楚的东西,这是后面经济分析的基础。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这个概念,张五常先生翻译为功用,认为这样比较贴切。这个词是英国经济哲学大师边泌提出的,并提出三个解释,一是功用指快乐或者享乐的指数,二是每个人争取这个指数越高越好,三是一个人收入增加,收入的边际功用会减少。但这种理论被多位经济学大师反对,因为人的快乐感受是不能相比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且功用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的选择。张五常先生反对功用,是因为这个词完全是经济学家想像出来的概念,不是事实,不可验证,如空中楼阁。

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是什么意思呢?抛开复杂的分析,我简单概括,认为是优先选择的次序。数学中数字可以分为基数和序数,基数就是1斤肉加3斤肉就是4斤肉,而序数就是第1名和第3名,不能相加就是第4名。而效用常用的是后者量度。经济学家费雪研究指出,解释行为只要用边际效用就够了。西方经济学中还有一个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比如我们肚子饿时候,吃第一个馒头感觉非常爽,第二个就没这么爽了,如果吃到第十个,可能还是太撑,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这也是分析人的选择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设计了效用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明两者物品的选择,简单说就是馒头和稀饭互相替换让人产生相同的爽形成的曲线。这条曲线一定是向左下弯曲的,也就是说,假如效用不变,一个人有甲物越多,就越不想用乙物来替换甲物(因为这时候乙物显得更需要)。从这个曲线可以推导,一个物品价格下降,在效用相同的曲线上对这个物品需求必定上升,因为这个物品价格下降,需要付出其它物品的代价下降了(这个指导需要认真想)。但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类特别是物品,叫吉芬物品,它的价格下降,反而导致需求下降。比如面包,价格下降,买的人少了。因为没钱,只能吃它。但它价格下降,只要花更少钱买它,多的钱买肉去了。这就是对效用理论的反驳。

张五常先生认为,功用概念还是不用为好。因为这个不是真有的,只是经济学家造出来的抽象概念,很难在真实世界观察到并且验证。

小结:效用是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入门分析的基础。但因为其抽象且不易验证,张五常先生不赞成使用,这又是张独立思考的“离经叛道”之处。

第五章:需求定律 经济学作为一门学说,形成今天的大厦,是由几百年来经济学家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只要谁往里添加了一块砖头,就可以称为经济学家。需求和供给作为经济学大厦的两大支柱,一直是最重要的概念,也是目前经济学家们还在不断研究的。

需求定律是指任何物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这个定律是经济学的灵魂,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在西方经济学上关于这个章节,必定会有需求曲线、价格弹性、消费者剩余、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等论述,在此不展开。

张五常并没有反对需求定律,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但他指出“功用”理论推导不出需求定律,影响需求的因素也非常多,不一定只是价格。价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需求量与成交量也是两回事,所以对于本定律,应当抛开其它影响因素才有意义。

篇3:试论英语愉快教学的做法与效果

一、利用故事教学生学英语

故事普遍对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利用故事进行教学, 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让学生通过故事书的封面和故事标题猜测故事的大意;二是让学生结合故事标题说一说图片的内容;三是给出按故事前后顺序排列的关键词, 让学生据此讲述故事;四是让学生将打乱顺序的图片按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序等。譬如, 先为所编的故事设计一个封面, 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说一说在封面上看到什么, 猜一猜发生什么事情。然后出示一组已打乱了顺序的图片,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述将图片重新排列。再让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图片中各角色之间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教师可出示一些单词或句子供学生设计对话时参考。故事教学既能引导和鼓励学生发挥其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听故事、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等活动中锻炼听和说的能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二、运用歌曲和童谣培养英语语感及节奏感

歌曲和歌谣以其节奏感强、朗朗上口而易于为儿童所接受。在唱歌或朗读歌谣的过程中, 学生往往很容易就记住了歌词或歌谣的内容, 因为这是一种无意识记忆活动, 符合学生以无意记忆为主的记忆特点。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将教学内容编成歌曲或歌谣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如将“How old are you”“What is this”这些问句, 配上一些相应的答句编成歌曲, 让学生以唱歌的方式一问一答。通过这些轻松、愉快的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完成对这些英语句型和单词的记忆, 摆脱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产生的厌烦情绪,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注重游戏教学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 它是满足的源泉。”做游戏既符合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 又能满足他们那种特有的好奇心, 而且还能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力持久稳定, 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所以,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游戏这种手段,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是愉快教学又一个重要的具体方法。游戏的种类很多, 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游戏方式。比如, 设计一个七色转盘, 问学生“:What colour do you want?”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I want black.”“I want green.”“I want purple.”然后转动转盘, 当转盘停下来时指针指向的颜色刚好是某个学生所要的颜色时, 就给该生适当的奖励。学生对诸如此类的游戏往往是乐此不疲, 踊跃参与, 充分发挥想象力, 运用英语句型和单词进行表述, 在愉快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

四、注重手工制作活动

手工制作是让学生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活动, 它能通过动脑、动手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复习水果单词时, 可以先让学生画出各种水果, 然后小组用英语会话讨论设计制作水果拼图。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加深对有关水果的英语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水果拼图更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这个活动,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兴趣得以激发、多元智能得到开发。

五、注重在生活中感受语言

在教学活动中, 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在一种非常接近实际生活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真谛,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可以把日常生活的众多场面搬到英语课堂里来, 如购买物品、到饭店进餐、接待来访的外国友人、时装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灵活地组织语言、运用语言, 并配合恰如其分的动作, 将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功能和其他功用表演得活灵活现。在这种非常生动的活动中, 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英语口头交际能力、反应能力都得到发展。

六、结束语

总之, 愉快教学既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 又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它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使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会话的能力, 为其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惠华.愉快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2) .

篇4:非常张五常

火或者熄火

张五常在内地的走红,多少跟他的狂傲有关。他的走红多半因为他有“卖点”,让内地经济学界的后生们“耳目一新”。他所以被狂热的崇拜者“围追堵截”,多半是因为他有一向谦逊、中庸的大陆学者所不具备的特质和“作秀”、造势的本事。在青年学子看来,他的表情、手势,他乱蓬蓬的银色卷发以及古铜色精瘦的面庞,几乎成为一种经典,以致他幽默的一笑,他汪洋恣睢的谈吐,不时赢得学子们一阵阵火暴的掌声。

作为教授,张五常比那些把一茬一茬的俊男靓女哄得神魂颠倒的歌星们、作家们深刻得多、厚重得多。“他站在一座由学问和思想堆垒起来的大山顶上”,人们只想目睹他、撞击他,这种好奇者一多,张五常火了,内地一向沉闷的经济学领域,火了。

大热内地后,张五常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夏业良说张五常有“五常”行为:一是常常夸大其辞,每次演讲都有“爆棚猛料”;二是常常炫耀自己曾与大师为伍,借名人名校抬高自己,言必称科斯、弗里德曼,且自己之高见不是被他们所采用或默认,就是事实最终证明自己赢了;三是常常过于自信,凡自己之创见均为开天辟地之宏论,只可惜诺奖委员会有眼无珠;四是常常突出自己鹤立鸡群之处,甚至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已经有三十年不读书,也从来不读他人的论文,并且书架上没有经济学书籍,只有书法绘画摄影一类的书籍;五是常常以自己的预测准确而自豪,动不动就说自己某年某月的预测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并且相当准确。

最佳或者最差

张五常经历独特,机遇奇佳,屡逢名师,曾师从阿尔奇安、赫希莱,并与科斯、弗里德曼、阿诺德、哈伯格等经济学巨匠亦师亦友。1966年,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张五常,博士论文刚完成一半,就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的通知,学校给了他一个博士后奖金。1967年秋天,张五常到芝加哥大学任职,并在开学后几天就到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拜访了经济学家科斯。过去张五常与科斯素未谋面。

他一到科斯的办公室就战战兢兢地自我介绍说:“我是史蒂芬·阿尔钦的学生,曾经花过三年的时间读你的《社会成本问题》。”张五常才打量科斯,只见科斯头发斑白,戴着眼睛,正在桌子前阅读。科斯听了张五常那样说,好奇地抬起头来,问:“我那篇文章是说什么呀?”张五常一时无言以对,不知从何说起,过了一阵子,勉强地答了一句:“你那篇文章是说合约的局限条件。”科斯立即站起来,高兴地说:“终于有人明白我了!”

从此,张五常和科斯成了好朋友。正如张五常所说的,尽管他与科斯没有师生之名,但倒有师生之实。1969年张五常到华盛顿大学任职时,经常会接到一些不相熟的经济学者的长途电话和来信,说科斯要他们来问张五常,关于科斯的某篇文章是怎么解释的。20世纪80年代张五常到了香港,一位教授路过香港,告诉张五常一个故事。科斯到他们大学演讲,听众济济一堂。在演讲中,科斯直截了当地说,引用他的思想的人都引用得不对。到了个人提问时,一位听众问道:“当今之世,有没有一个引用你的思想的人是引用对了的?”科斯回答说:“只有张五常。”

被美国经济学大师如此看重的张五常在香港受挫,被评为“最差的教授”,对这个结果,他倒不以为意。每次上课,只要铃声一响,张五常进入教室,整个教室顿时会鸦雀无声。只见张五常往黑板前的椅子上一坐,把一双腿往讲台上一搁,就有声有色地讲起来。在课堂上,学生们或是鸦雀无声,全神贯注地听讲,张五常思维快如闪电,稍不留意,其精妙之处就会失之交臂;或是会哄然大笑;或是激烈争论,谁有疑问随时可以举手与张教授讨论,而正是这样的讨论,又会引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正因为这样的课堂气氛,张五常无论是开大课,还是开小课,每堂课都会爆满。香港大学有一个可以容纳350人的大教室,张五常在这个大教室开课已有多年,但是每次开课都有后来者席地而坐,对于学生迟到早退,他都“悉听尊便”。

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依书本讲授,只会限制自己思想的表达和灵感的迸发。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张五常教书几十年,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写一本教科书。因为,在他看来,书中有的东西是不需要老师多说的,任何一个国际上有分量的教授从来不会依书而教的。而老师在上课时讲过的东西,学生必须在课堂内,尤其是在课堂外,到学校的图书馆去消化,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因此,张五常上课,重点在于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启发,教给学生的重点不是经济学的知识,而是如何利用经济学的推理、方法及假设去思考问题、解释现实的经济生活。

获奖或者不获

1991年,张五常作为惟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那一年获经济学奖的科斯在领奖辞中说道:“关于这个经济理论的改变,我不敢说是个人的功绩。威康姆森·德姆塞茨和张五常以及他人的卓越贡献,是我的著作受重视的原因。”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也说:“张五常是对交易费用理论有重要贡献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尤其重视商品或劳务多维度量成本,因为不完全度量导致了不完全的产权。”

张五常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他的研究受到了很多圈内学者的肯定。夏威夷大学经济系教授罗塞马特评价张五常的《佃农理论》说:“张五常关于佃农的文字性理论的分析令人信服,是科斯式经济学一个绝好的范例……作为科斯定理的一种版本,张五常的命题是正确的,有着丰富的含义,一直是个重要的解释性工具。”张五常还曾经被选为1997-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该职务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以外的经济学家。

前些年,经常有传闻说,张五常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篇5:张五常《卖桔者言》读书笔记

原来,那时读不懂,是因为我所知太少而已。前几日因缘际会在某本图书中看到张五常与其师艾智仁的故事,顿时对这个人感兴趣起来,今日读完他的《卖橘者言》,不得不也在此赞一句,真是好老师。就像当年艾智仁对他的影响那样,张五常给人们带来的,在我个人看来,不是他的研究成果,也不仅仅是他学习思考的方法,而是他对知识的态度。

在知识的海洋面前畏难,在高山般的师者面前仰止,或有勇敢的说,不会被名声的光环的压迫,却往往在社会的舆论中低头,这是普遍现象,从那些对海归的态度中,对人们看待工程师的眼光中,从赞叹博士生的唏嘘中,甚至从那些谕喏甚至嘲笑有知新贵的眼红中。人们是羡慕高知阶层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中所取得的“超额收益”,却又同时迷茫于自身的“无知”而心生羡慕。假如是这样,可以读一读张五常,读一读他的简单,他的乐观与平凡,从中或许能感受到他当年感受到的,“知识的求取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关键在于掌握属于你的方法,持续的思考与研究,有一天我也可以做得很好。”

篇6:张五常关于拒绝平庸的评论

2011-09-13 09:27:22| 分类:教育 | 标签:张五常

|字号大中小订阅.几星期前,不知是谁传来一篇在网上吵得热闹的文章,是一个江苏省高考生的作文,获满分。有点昔日考状元的味道,考题(指定的文章题目)是《拒绝平庸》。获满分是江苏宜兴中学的王希(也巧,中国历史上最具天赋的画家是宋徽宗亲自教过的王希孟,很年轻时画下的长手卷《江山千里图》震撼神州九百年)。传来的王希小友的满分文章的前面有一个不知是谁写的《引言》,把王希的《拒绝平庸》捧到天上去。这《引言》文笔好,说高考作文拿满分难于登天,含意着王希有状元之才,又说北大「招生组飞赴宜兴抢人」云云。在《引言》结尾处作者写道:「

二、三百字中明用和化用了辛弃疾、杜甫、曹雪芹、陆游、司马迁、庄子、李白的精华词句,流畅明快,高屋建瓴,不见斧凿痕迹。没有不懈的苦读和独立的思考,再加颖悟的才具,是写不出来的。」 作文拿满分当然说不得笑,但一位很懂得内地高考作文打分的朋友说满分不是绝无仅有,而是「常见」的「稀有」(一笑)。考文字题拿满分历来困难,更勿论作文了。老人家五十多年前在美国读本科修了几科历史,考文字题,大试小试分数永远是九十与九十六之间,没有拿过满分。一位同学每试胜我一两分,很想杀了他。其他同学的分数是六十左右。有一次,考经济发展理论,也文字题,改卷仁兄说他给了我一百分,但教授说我上课时提问咄咄逼人,不知是他教我还是我教他,扣了一分,得九十九。考文字题我与满分无缘。我的儿子拿过,我的女儿也拿过。

王希小友写《拒绝平庸》以《风沙渡》起笔是妙着。他妈妈驾车送他到考场,途中见到的一家小食店的招牌是《风沙渡》,跟着在考场即席挥毫的全文如下:

拒绝平庸——宜兴中学王希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彷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王希小友是进了考场才知道作文试题的,不知读者会打多少分呢?我把此文及其《引言》传给一位才子及一位才女,问他们怎样品评。才子大赞特赞,说完全同意《引言》的高评价。但他误以为该《引言》是我写的,说不定是看着我的面子。才女的评价没有那么高。她认为文章写得有点老气横秋,没有真情实感,不是出自内心的感情表达。才子与才女皆认为,今天的中国写得出好文章的青年不是凤毛麟角,虽非比比皆是,但屈指可不易算。

老人家怎样品评呢?我认为打满分没有问题。王希文笔流畅,思想敏捷,有想象力,显然读过、背过不少书。我的批评是文章略嫌霸道,稍逊天真。以《风沙渡》起笔带进主题不是十分恰当,但小友能这样灵机一触可不简单。老人家还有如下数点观察:

(一)据《引言》所说,《风沙渡》小食店这个名字是一位名为宋杏芳的人起的。又是才女,不可能不是。这三字既有豪气,也有文采,以之作为路旁小食店之名过瘾精彩。

(二)王希小友这篇作文,香港的高考同学是写不出来的。虽然文内的「引经据典」有点棱角分明,不够潇洒自然,但考虑到是进了试场之作,香港的学子要躲到桌子底下去!

(三)西方中学的天才学子写不出王希小友这种文章。不是说他们的文字水平不及或智力不及,而是王希之作是明显地反映着中国的文化。想当年,在美国,我苦学英语两年后写出来的文章老外看不出是中国学生写的。这是说,西方的文化没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特殊品味,不是土生土长的可以容易地鱼目混珠。王希的文章中的神州品味,老外苦学三几年写不出来。这可见中国文化的纯度与深度皆自成一家。

(四)我说过内地的中、小学是可以的,只是大学不成。读到王希的文章及听到上述的才子才女对今天中国年轻学子的评价,我再不怀疑内地的中、小学比香港的办得好。论政府资助,每个学生算香港高出内地的好几倍,但培养出来的却有着令人尴尬的差别。你可以说内地的学子进了港大一律把香港的土生学子杀下马来不是公平的算法,但我太太的弟弟的三个女儿到上海进小学后直上云霄,较年长的两个进入了美国的普林斯顿,她们会像老人家当年,在美国读书考试如入无人之境,彷佛斩瓜切菜。

最后,我要在这里给王希小友提点一下。在他这个年龄懂得登临送目是难得的青云之志,可惜拒绝平庸的要求是另一回事。我们说一个人不平庸是说这个人有创意,好创作,拿得出一些令人要多看几眼的什么来。不需要很聪明,也不一定要讲学问;事业有成是另一回事,大富大贵也是另一回事。是的,一个人可以是大富但平庸,也可以生活无着但有着令人欣赏的不凡。换言之,不尝试创作,拿不出一些有点新意的作品来,平庸不会放过你。

不是舒服的感受。一个算得上是不凡的人多多少少要有点杀手的本能——西方说的killer instinct是也。这是说带球要懂得进攻,埋门要懂得扣射——是成是败是另一回事,重点是要有可以见到的成果。尝试创作,你可以知难而退,也可以因为没有兴趣而放弃。但如果有兴趣而又认为有机会做得好,你的本能是否没有结果不罢休呢?这就是西方说的杀手本能了。我遇到过不少聪明人,读过很多书,但尝试创作喜欢到处游走,潇洒一番,到最后却拿不出什么来。我也见过不少名头满纸的学者,或履历印得像一本小册,只是没有一件令人拿上手有点感受的作品。这样的「大师」也算是平庸了。

篇7:张五常谈自己分析

一头蓬乱的卷白头发,60多岁了,还张扬着一副顽童的神情,这就是张五常。

一本短论式的甚至不是纯学术的小书,但用质朴的语言讲述那平凡又深刻的真理,这就是《卖桔者言》。

初识张五常是在高三那个如火般的暑假,高考填志愿时在网上搜索经济学专业时很认真的读了一篇关于张五常的文章。于是,我记住了张五常——一个倔强而又特别的老头。

初识《卖桔者言》是在西大校园的瑟瑟秋风中。在图书馆里,每次都于它失之交臂。我在网上明明查到在架,但我就是找不到它,也许这就是缘分。“千呼万唤始出来,尤抱琵琶半遮面”,这次我终于如愿以偿的借到了它。走在路上我就迫不及待的阅读了起来。年宵夜大街上卖桔,华盛顿海边养蚝,如诗如画的“蜜蜂的神话”„„ 一个又一个既生动又活泼鲜活的生活实例让我一个石凳上坐了整整一个下午。我也就是这样如痴如狂般的一口气读完了《卖桔者言》。是他,是它,让我这个经济学的初学者对经济学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有人曾这样说过:“经济学家——仿佛是一群很伟大的人物,那些用数学模型建立的经济学理论确实令人费解,但是他们的思维却很吸引人。”是的,张五常就是个这样的经济学家。他的《卖桔者言》使经济学也可以是这样的简单、有趣,而不是复杂的数学模型。许多不喜欢经济学的人,看了此书之后,总会对经济学有不同以往的想法。张五常的思维也就是这样的吸引人。

虽然曾志远说高手都是玩纯理论的,但我还是喜欢张五常,一个喜欢做学问的人。张五常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经济学研究我喜欢问为什么?昔日如是,今天也如是;喜欢用最简单的理论,但向深处,昔日如是,今天也如是;喜欢用零散、琐碎而又过瘾的观察作理论验证,避去数字无数的沉闷不看堪的统计分析,昔日如是,今天也如是;喜欢考察真实的世界,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事实没有兴趣,昔日如是,今天也如是。这些个人品味加起来有一个昔日意料不到的效果:写下来的东西历久不衰,不是大名鼎鼎,也没有红极一时,只是死不掉。有些受到重视,有些石沉大海,但我却没有一篇英语文章明显的受到时日的蹂躏,岂非大道哉?”大道如斯乎?的确,每个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的“道”,但张五常却用最简单、平实的语言概括了他的经济学之“道”——用事实说话,真诚的实践自己的学说和信念。接下来是我对《卖桔者言》的简单概括。

第一,假设与实证。若不知道事实的真相,就很难用理论去解释事实——科斯。

在这一部分,张五常卖桔,养蚝,养鱼,做了不是一般的经济学家所该做是事情。但这些作者切身体会的真实例子却清晰的向读者说明了价格理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产权等这些经济学的基础概念,说明了事实经济对经济学的重要性。在第一篇“卖桔者言”中,张五常以一个年宵夜卖桔者的身份,用他那与一般人不同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他卖桔的实践,向我们解释是什么是价格分歧,价格分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同时卖桔的经验也使他本人加深了对讨价还价和不忠

实行为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实践自己学说的经济学家的真实实践。第二,香港之谜。作为相干的经济学家,张五常仔细研究自己生活的环境,并且认真进行了思考,于是就有了这篇“香港之谜”。首先,张五常以香港的期货市场为例向读者介绍了期货市场的特征和主要功能,更难能可贵的是张五常在这里还指出了香港期货市场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提供期货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较低的交易费用、清楚的市价、大幅度波动的货物市价以及货物的低成本存货;其次,张五常从知识与法律的角度解释了以知识定法的困难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问题;最后,作为产权经济学方法的专家,张五常从产权和司法的方面提出了香港之谜——形式上的独裁与本质上的自由的矛盾。第三,产权与交易费用。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孙冶方。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在任何制度下都不会改变的原则。同样,经济规律在任何国家,任何制度下也是没有什么不同的。科斯曾经高度评价过张五常在产权和交易费用方面对新制度经济学所做的贡献,同时张五常先生也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这部分,张五常同样以娴熟的经济学语言和实例,给读者解读了民主与市场、民主与交易费用,产权与民主等若干产权方面的基本问题。在“科斯定理”这篇文章里张五常更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肯定了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科斯定理对经济学的贡献——“科斯定理的最大贡献,是提醒我们在实践上分析经济制度时一定要考虑到那些可观的交易或非生产的费用。”最后,张五常给读者讲述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个人的自私问题。在这里他引用了“国富论”对这个问题做了精辟的说明:“人以自私为除非点所能对社会的贡献,要比意图上要改善社会的人的贡献大。我们在市场上能买的所需的物品,可不是因为供应者的仁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为赚钱自利的缘故。”第四,知识资产。在这部分,张五常对新兴的新劳力经济学(人力资本经济学)发表了 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对中国政府批准专利权的行为做了分析。其中,张五常详细的叙述了发明的专利权。上、中、下三篇文章,张五常给读者解释了发明专利权的功能,保障机制以及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和作为,并给读者六留了一个继续思考的空间。

第五,读书的方法。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的思考的方法——张五常。

这部分主要是张五常给读者们的一些关于读书、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以及其个人建议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读书要“以理解代替记忆”。

2、“兴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烧起来的”,因此读书时既要注意兴趣的培养又要集中思想。

3、谁是谁非不重要,不要将自己预感抹杀了,要重视例子在思考中的作用。

4、“百思不解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转换角度可能事半功倍。

仔细的读完《卖桔者言》,我的心一直被深深的触动着。这触动不仅仅是因为他生动的实例、精彩的语言、丰富的知识,更是因为张五常的精神,一个倔强的老头认真做学问的精神。曼昆希望通过他的《经济学原理》让“少男少女喜欢上经济学”,我希望我们通过阅读《卖桔者言》不仅仅是喜欢上经济学,更希望我们能深刻理解经济学,理解经济学精神,理解做学问的精神——认真,真实,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讲述那平凡而又深刻的真理。

篇8:张五常论贫富

贫富分化历来是中国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而在当前贫富分化渐趋扩大的情势下,与贫富相关的房地产、土地政策亦成社会热点,但与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反房价高涨、反土地财政不同,一向以不唯权、不媚俗、特立独行闻名于世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却对贫富分化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认为土地财政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动力,而房价不应该被打压。

本刊对张五常先生的观点不予评价,但是他的逻辑自成一体,有一定的说服力,因而本刊希望能搭建一个各方观点智慧交锋的平台,共同探讨中国的未来。

每个人生下来的智商不同,健康不同,际遇不同,运情不同——收入或财富也跟着不同。一方面,某种程度的贫富分化无可避免,过于极端的分化不容易被社会接受;另一方面,以理论与历史的经验来说,采用任何政策去推行财富或收入平均化,对经济运作的活力或多或少有不良影响,因为这些政策会削弱对社会产出有重要贡献成员的积极行为。

中国的贫富分化还比较乐观

内地贫富分化的发展不仅不是那么差,而且有值得庆幸之处。一来,从动态上看,最近十年间中国农民劳动力的收入大约上升了7倍;二来,贫富分化没有出现断层,只要维持增长率,分化终将收窄。

动态分化是乐观的

整个问题要从动态的角度看——静止的分化基本上无关宏旨。从动态看,这十年中国农民劳动力的收入大约上升了7倍。也就是说,每年的复合增长率约23%!减除通胀后,实质复合增长年率打个八折也是人类历史奇迹,何况中国的农民那么多,人均农地那么小!

上述的农民劳动力收入增长是我个人从几个地方获得的一手资料,不是农户的一般收入增长,老弱病残没有算进去,只算具备工作年龄的劳动收入。流动人口多,这些年工作年龄的农民四个有三个转到工商业了,政府的统计因而不容易算得准。有些朋友糊涂得很,老是从户籍人口看农民人数,算进老弱病残。我提供的数据当然还要打个折扣,但农民还有农耕的收入,这十年中国农地的租值上升了两倍多。此外,农民的吃住比城市的居民相对便宜。3年前我推断,10年后中国农民的实质生活水平会追上城市的中层人士。今天来看,如果最近几年的农民收入增长能继续,再6年就可以追上。

像瑞典那样的国家,税项多而重,福利、补贴等高得惊人,是一个贫富分化不大而且还算得上富裕的国家。但瑞典的人均土地面积比中国高出无数倍,知识资产早就达到了一个高度,中国是无从效仿的。

瑞典老百姓的居所一般比中国老百姓的舒适很多,他们建造房子的费用不比中国便宜。在饮食方面,我不认为他们的老百姓比中国的老百姓优胜多少。他们远胜中国的是人民的生活较为写意,用不着像炎黄子孙那样到处奔波。陶渊明的生活不会在人均农地一亩左右的情况下出现。财富平均化的社会成本高,炎黄子孙昔日的经验是他们付不起。

没有断层,分化终将收窄

农民生活的急速改进带来了另一个让我们乐观看待贫富分化的理由,就是不管这分化有多严重,中国没有出现断层——即贫与富之间没有出现一片空白。

贫富的分化出现断层是件很头疼的事。昔日民国时期有断层,今天的墨西哥有断层,香港还没有,但却朝着断层的方向走。

有些国家,种族问题会带来另一种断层:某些种族聚居的地方生活很不好过。中国是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国家,大家都会相互帮一把。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文化是有的,但举世皆然。

我的推论是只要中国农民的收入增长率高于城市中层人士,会带来两个必然的效果。

其一是贫富的分化再怎样极端也不会出现断层,而断层不出现,贫富的分化就有机会改进;其二是只要上述的增长率继续,贫富分化的差距早晚会收窄。我当然知道很多中国农民的生活还是很苦,只是认为从重要的“动态”那方面看,我们有乐观的一面。

重要的是维持收入增长率

维护农民劳动力收入的增长率非常重要。想想吧,如果今后5年农民劳动力的收入增长能保持过去10年的复合率,5年之后,以今天的物价算,一个农民的每月收入会达到人民币4000元,这会把工业的低档次技工推到月入5000元。我们知道这些年农民劳动力收入的高速增长是由县际竞争下的土地灵活使用带动的。泡沫不论,我想不出理由要推出打压楼市的政策来左右上述的发展。是的,在贫富分化这个重要话题上,政策制定者要从动态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成熟的先进之邦怎样看是另一回事,但中国增长率能继续,这段日子愈久愈妙。

经济成就拜土地政策所赐

中国经济改革有今天的成就,主要原因是在县际竞争这个史无前例的制度下,土地的使用搞出了精彩的变化。不仅土地的使用得以大幅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政府出售土地也是经济改革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

歧视土地是传统

贫富分化过甚社会不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源自土地或楼市的价格变动带来的那种分化。在社会大众看来,源自土地或楼市分配的贫富分化带来的好处,既非天赋之能,也非勤劳所得。买下了房子,其价无端端地上升了几倍,不是不劳而获吗?

其实往往先要靠用功,赚点钱也要讲眼力,虽然有幸运的因素存在,但很少人会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投资房地产输光身家的人无数。奇怪的是,社会不可怜这些人。

这里还有一个古典经济学派的误导:这些学派认为租金或地价怎样变动,土地的供应量也不会变动,所以在抽税的话题上土地要特别处理。这就是后来对孙中山有很大影响的十九世纪美国经济学者亨利•佐治的《进步与贫穷》那本书。该书提出单一税制,即只抽土地或房地产的税。佐治是个了不起的宣传家,作为经济学者他不及格,谋生计也不及格。他信奉买地必定发达,但晚年自己是个穷光蛋,葬身之地也要朋友帮忙。

出售土地是中国发展的资金来源

我不想在这里谈思想、讲理论。我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改革有今天的成就,主要原因是在县际竞争这个史无前例的制度下,土地的使用搞出了精彩的变化。要是北京早就推出最近的楼市政策,中国今天会怎样不好说!

记得五年前在上海,一位来自加州的经济学者问我:“中国发展得那么快,资金从何而来呀?”我打趣地回应:“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不少外资到中国投资房地产,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房地产价格暴跌,这些资金转到了中国人的手上。”他拍案叫绝。我所说的其实有说笑成分,但笑话中有真理。

记不起是1986年底还是1987年初,深圳的干部朋友邀请我到他那里倾谈,因为他们读到我1986年6月25日发表的《出售土地一举三得》。大家坐下来后,我开门见山地说:“不拍卖土地,让懂得建造楼房的外商赚点钱,你们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把城市建设起来,靠中央输血远远不行。”深圳1987年12月1日拍卖土地,今天是14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了。没有卖地的钱,今天在世界地图上不会找到深圳。

还要提及的是那次深圳会谈后,我对香港财政司彭励治说:“深圳的年轻干部虽然学问不足,但非常了不起,香港的公务员输了一筹。他们的薪酬不到你们的十分之一,有朝一日香港会很麻烦。”中国的青年学得快,1996年底我推断香港会有十年以上不景气。但没有想到2003年内地会推出自由行,也没有想到昔日港人称为表叔的大陆人会把香港的楼价炒到天上去。基本上我还是对:撇开楼市赚钱外,香港人的实质收入十多年来没有上升过。

底层住房政策怎么做

公租房不要考虑,经济适用房则需要政府让出权力,通过竞争的自由市场来供给。

公积效小廉租为祸

说说底层人士的楼房政策,可取的选择不多。目前内地推出的房屋公积金不会有什么作为,尤其是房价飞速上升他们无缘分享。我不知道那些市民对房价上升的投诉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拥有房子,还是房价上升他们得不到甜头。如果是后者,购买房地产的股票是一种办法,但就像房价一样,有风险。

这方面,可以考虑推出一种楼房股票指数合约,为了避免影响股价要采用外围的形式,像赌外围马那样,但要由有保障的法定机构执行。房屋公积金于是多了一种选择:购买指数合约。虽然有风险,但要多赚钱就要多面对风险。

政府提供廉租房(内地叫公租房)不要考虑。香港昔日推出廉租房是因为难民涌至,不给他们提供栖身之所对治安不利。这些廉租房后来搞得一团糟,给穷人定了“穷”位,虫蛇混杂,让黑社会、贩毒等行为集中起来。

经济适用房的处理方法

政府提供廉价房可以考虑。这种香港称为“居屋”,内地称为“经济适用房”的提供及分配,在内地容易导致贪污行为。要是能处理贪污这一关,适当的做法可不是由政府兴建或让私营建筑商兴建然后限价出售。适当的做法是由政府拍卖土地给私营建筑商,指定要装修好及小单位的面积与变化,然后让私营建筑商在有竞争的市场以市价出售给条件过关的户口。

廉价的优待,是政府利用卖地的所得,以近于楼面地价的钱补贴给条件过关的购买户。这样通过竞争的自由市场处理,政府只是少赚或不赚地价,建筑商有利可图,楼房的质量会跟自由市场的取舍相同,除了单位面积较小外,其质量不会因为政府而下降。换言之,这样处理会杜绝偷工减料的行为。

流动大军一条命脉

细想一下,经济适用房还有一个难以解决的困难。目前中国的流动人口还是很多,不少城市一半以上的居民没有户籍。可靠的数字我没有,但2011年春运期间,38天除开航空的交通客运量,其余则达28.5亿人次!这比总人口数多一倍以上,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了。在这种各走天涯的人口分布下,目前不允许没有某市户籍的购买某市经济适用房,有欠公允,而如果凡购某市经济适用房的可获该市的户籍,流动者可能因为一点甜头而被“锁”住。流动人口会有下降的时候,但今天不应该用楼市政策来左右他们的选择。

我认为流动人口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重要的,跟中国的经济制度配合得好。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三年多前推出《新劳动法》,数以千万计的打工大军流动起来,迅速地减少了失业及工业区的治安恶化。要改善流动人口的生计,总可以想出比提供经济适用房更佳的方法,不要以房为诱想把他们锁住。

把房地产主导权下放

放手让地区政府主导房地产,在竞争下必有奇效。

打压楼市损害地方利益

不打压楼市,不提供经济适用房,除了尽全力避免楼市泡沫之外,还应该做什么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把房地产政策的主导权下放到地区政府去,某些地区以市作主导,大部分让县作主导,除了提供大概的方针,中央不要管。

说过多次,中国的地区干部其实很能干。房地产处理不当,对他们的生计肯定有坏影响。这次中央打压楼市则明显地损害了地区发展的利益:增值税之外,地区政府要靠卖地的收入来搞基建及其他开支。如果地区政府可以选择,他们不会抽物业税。水出鱼、鱼饮水,抽物业税会使卖地的收入下降,加上处理物业税的手续麻烦,对地区的楼市发展比不上只卖地不抽税那么有效率。

地区竞争有利于控制房价

这就带来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内地的地区政府会不会像香港那样,抬高地价从而损害了经济发展及增加贫富分化呢?经济本科一年级的理论说,如果土地及楼市的需求弹性系数低于1,政府为了争取卖地的最高收入会推出土地,该系数达到1,就不再放出,过些时日等到需求有所增加再放。这种高地价政策对经济整体的发展是不幸的。

但内地跟香港有两处重要的不同:一是内地的县际竞争激烈,而地方政府一律重视工商业的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只着重增加卖地的收入是自取灭亡。因为增值税的分成对地区政府很重要,而争取这项税收要争取流动的人口给个面子。

二是在激烈的地区竞争下,房价过高是败局。想想吧,一个县免费提供一块土地给一家名牌工厂,难道会傻到抬高住宅楼价来把该厂吓跑吗?虽然档次较低的工人可以住工厂提供的宿舍,但职位较高或成家立室的,怎么会不考虑住宅楼价?我不是说中国的地区竞争制度好得天衣无缝,毕竟还有很多细节要改进。

但我的理论是,放手让地区政府处理楼市,在竞争下必有奇效。

最后我要提出另一个有趣的观察。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靠两项。其一是增值税,全国统一为17%,县政府分成占该税的四分之一,即产出增值的4.25%;其二是卖地的收入,县政府的分成占75%,不同的地区有所变化。我要说的有趣观察,如果是要某区的房价上升还是下降,单是调校这两个分成率就会生效。

保持县政府的总收入大致不变,提升县政府的增值税分成率而减低县政府的卖地分成率,房价会下降;二者反过来房价会上升。■

[编辑 代永华]

上一篇:柳暗花明又一村 考研成功调剂有高招下一篇:喂奶期间感冒了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