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2024-05-10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共6篇)

篇1: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青葱,R U Ready?》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的日趋成熟,心理世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十分渴望了解有关“性”的知识。对于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 青春期发育知识的缺乏,面对身体出现的极速变化,可能会产生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本课让学生了解并正确对待青春期出现的一些性问题,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二、教学对象

初二学生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青春期性生理、心理特点

2、正确对待身体变化以及性心理的萌动 动作技能目标

1、学会自我保健

2、学会处理性骚动 态度与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智感,减少冲动感,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总结青春期的性生理、心理特点

2、归纳性保健方法 难点

性冲动的正确应对

五、教学策略

启发教学和情境教学

六、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视频法、案例法、提问法

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和

七、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八、教学时间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以“青春是杯浓啡咖,虽可以使人精神为之振奋,但仍不免有丝丝的苦涩。

青春是一株无名的小草。

它虽不怎麼起眼,却经得起风吹雨打。

青春是一把未开锋的宝剑。

只会越磨越利。”青春,你做好准备了么?引入 我们今天的课程是大家青春期的入门课,青春期

性生理变化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

男性青春期生理特点(生殖器官、第二性征)女性青春期生理特点(生殖器官、第二性征)男性保健方法 女性保健方法

青春期性心理特征

活动二:

1、老师讲解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相关知识;

2、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 • •

一、疏远异性阶段(初期)。

二、接近异性阶段(中期)

三、爱慕异性阶段(末期)

对待性骚动 活动三:

1、看案例引入

2、看视频《战胜性冲动》

3、讨论总结如何看待以及应对性心理的萌动

讲述案例:

1、我是今年16岁,他年长我两岁,长得伟岸洒脱,平时对我挺关照的,因此我对他比别的同学多了点亲近感。晚上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他的影子,我天天盼望与他在一起。我知道,现在正是求学时期,有这种邪念是走向堕落的开始。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摆脱这种淫邪的思想。

2、我现在正值青春期,有很强的性欲和情欲,又因长的矮丑追不到女生,没心学习,我想问这是我无心向学的最大原因吗?满足了性欲和情欲就会好吗?

十、课后提问及作业

把你们以前就有的或者是听完课后有的关于青春期性问题方面的疑惑写下来

10级心理班张耀元 201021070250

篇2: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李海燕

人的一生有很多关键的时期。从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角度看,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所以,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全面、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应该引起重视。

一、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期。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年龄一般是在10岁到20岁这段时间,也就是说主要集中在初、高中两个阶段。

严格的说,初中阶段称为青春期,而高中阶段称为青年初期,但这样的阶段划分不是绝对的,他们的界限也并不分明。在座的同学们正是结束了初中生活,开始高中的旅程,在这时了解青春期的有关知识,既能对自己的过去有个总结又能更好的把握高中阶段的自己。

(一)初中阶段的心理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的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体内机能增强。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里这两者发展的速度是协调的,因而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年至3年的时间内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的水平,但其心理的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矛盾。

1.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一方面强烈要求成熟并感受成熟,这是来自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他们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都具有幼稚性。

2.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一方面,对一切都不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希望从精神上得到父母的理解、支持。

3.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一方面他们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心理生活丰富,很少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孤寂,不断的找朋友,希望有人关心、理解他们,一旦找到,就推心置腹,毫不保留。

4.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一方面,认为自己应该与幼小儿童的表现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在内心中留恋童年时那种无忧无虑的心态、简单明了的行为方式及宣泄情绪的方法。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高涨,导致反抗心理很强。在情绪上明显没有成人的稳定,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同样一个刺激,他们可能会反映的很强烈,但有时又会很细腻,很富有温情。

2.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情绪体验不够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但由于多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偏执性的特点,带来情绪上的顽固性。

3.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人际交往上的特点:

1.客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最要好的朋友一般1-2个,他们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苦闷和烦恼、性格相近、在许多发明能相互理解,初中生的好友一般为相同的性别。)

2.朋友关系在他们的生活中日益重要。(感情的重心由父母偏向了关系密切的朋友,并开始关注朋友的质量,对朋友一词有了合理的界定,如应该同甘苦,能从对方得到帮助,坦率真诚,关心别人,保守秘密)

3.与父母、教师的关系开始变化。与父母在情感、行为、观点上出现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开始品评教师,而且在每一位学生心中都有一两位自己最佩服的教师。

4.与异性朋友能融洽相处。他们能与异性融洽相处,而且在一些男生女生心中会有一位之间所喜爱的异性朋友。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学生会受到异性的青睐,但大多数学生不会将自己的这份喜爱表达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他们各方面的成熟,这种情感也就淡化了。

(二)高中阶段的心理发展

经过初中阶段生理及心理上的剧变及动荡,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均趋于成熟和稳定。这一阶段,高中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与智力发展情况相呼应,高中生的各种个性品质也趋于稳定和成熟。而且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高中生在个性发展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自我意识在这一阶段高度发展。

高中生已能完全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但这种独立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的基础上的,与成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关系,反抗成份逐渐减少;强烈的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在对人对己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位置;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行为的动机及效果的一致性情况;有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2.自我形象形成。

在高中阶段,大多数高中生都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对自身的态度。对自己的品质和特征有了了解和认识,并能做出评价,并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此时形成的对自身的看法很多都持续一生。

3.自我评价深化。

这是高中生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做的评价,它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份。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高中生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才变得全面、主动,而且日趋深刻。这种自我评价能力的增长是有目的的自我教育的前提。

4.自治需求的产生。

高中生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行为上,他们要求独立决定涉及个人的各种问题,希望有一定的行为自由;情感上,他们希望能独立体验和选择个人喜好;在道德评价上,他们希望能以自己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独立评价自己、他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在与父母的关系上,他们虽然仍然希望父母将他视为独立的个体,但会减少直接冲突,代之以用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在选择职业上,大部分高中生体现了自主性,他们能对自己的兴趣、能力、适应性等方面做出评估,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不希望被动的由父母安排。同时,由于高中阶段还是理想主义阶段,加之他们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还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很多高中生对现实中存在的弊端极为敏锐和反感,有时候甚至产生强烈的愤怒或绝望的情绪。

5.价值观确立。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总观点。高中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将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较好的结合起来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一些高中生虽然能考虑自己的未来前途但却不能将近期计划与自己的理想结合起来。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能让他们克服眼前的一些诱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长期的准备,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努力、勤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高中阶段我们的独立意识比以前更强,值得欣慰的是此时的独立是建立在与父母及其他成人的和睦相处的基础之上的。而且,高中阶段,我们的情绪较之初中阶段要稳定,能够进行自我控制。大多数高中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可能会面临很多学习上困难,也包括生活上的。我们进行的是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里就主要谈谈心理上的问题。

二、早恋的问题

其实这是大家都不喜欢的一个词。父母、老师谈之色变,同学也都对这个词极为敏感。何谓“早恋”?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时代,乃至对不同的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社会规范说,中学生谈恋爱就属于早恋。

中学阶段学生身心最大的特点是生理上的蓬勃发展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随着生理的发育和成熟,男女同学之间不再像青春初期(小学阶段、初中低年级阶段)界限分明,相互躲避,大多表现出一种接近异性的心理。他们开始精心修饰自己,重视自己的形象。他们常用一种欣赏的心情和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异性的言谈和行为;自己也总想以各种方式引起异性的注意。一些容貌俊美、举止优雅,或在文体、学业等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更为引起异性的注意。这种男女生之间彼此愿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早恋实际上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喜欢异性渴望接近异性的反应。这种朦胧的性意识和成人有意识有步骤的追求异性,并准备承担起成家立业的责任和义务的恋爱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青少年真的“早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早恋”的学生也不是坏学生。“早恋”是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是道德品质错误。但是,家长、学校、老师乃至我们的社会规范都反对中学生早恋,为什么呢?

案例:江苏省南通市某卫校桂慧在信中诉苦说:

16岁那年离开了父母到了卫校,开始了独立生活,由于我初次在外生活,什么都不会,处处需要别人的照顾,他出现了,温柔体贴,又不失男子汉的风度,我们俩的关系越来越好。

在一个晚上,他吻了我,从此我的心就没平静过。我整天胡思乱想,成绩越念越差,他很着急,让我定下心来,可我却无法控制自已。期末考试了,我万万没想到我居然挂了两盏红灯笼。成绩一向很好的我落得如此地步,我后悔了。然而那颗少女的心却总是不能平静。一个寒假没过好,除了父母的责怪,还有自己内心的不安。新学期开始了,我打算抛开一切,认真学习,可没几天,与他的接触,又使我魂不守舍,没有心思学习了。

最后,她着急地呼喊:

孙老师,我该怎么办?您能帮助我早日脱离情的苦海吗?

中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感情,过早地堕入情网,感情的闸门打开就会一泻千里,无法控制,冲动有余而理智不足。像这位女生一样,分散了精力,耽误了学习,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苦恼。另一位山西省16岁的中学生张晓红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她那对早恋的痛苦之情跃然纸上:

我也是一名早恋的学生,早恋给了我什么呢?仅有痛苦的回忆和难愈的精神创伤。

接着,她叙述了自己早恋的经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班的小a。真是投缘,我们俩在一起感到有无穷的乐趣。可是没几天,放暑假了,我见不着他,一种难以名状的情升在心头。我觉得自己爱上他了,整个一个假期,我像丢了魂似的。

终于慢慢地熬过了假期,我们又见面了,我们很快就恋上了,我为他献出了自己的初吻。可是自从和他好上后,我的学习成绩就是一团糟了。因为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他也高考落榜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有一种犯罪感。我是一个坏女孩,是我害了他,我不该这样做,真不该。我想这种痛苦,这种内疚将伴随我一辈子……

(一)早恋的危害

有人说,早恋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不仅如此,早恋还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认清早恋的危害,时刻敲响警钟,对于青少年防微杜渐,避免产生不当的恋情是很有帮助的。一般认为,早恋从以下几个方面危害青少年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

1.影响学习和生活。

有的中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两个人志同道合,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或者认为:“相爱产生动力,促进两人学习”,这些都是极不客观的。实际上,早恋者往往以恋爱为中心,以对方为航向,感情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成绩没有不下降的,许多早恋者两人交往虽然很隐蔽,之所以最终还是被家长、老师发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下滑引起家长的注意,追问之下,道出实情。

2.早恋更容易使人受到伤害。

青少年态度还不稳定,恋爱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感情的波折中受到伤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恋受挫怀疑人生,怀疑是否有真正的爱情,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阴影,影响成年后的婚姻生活。

3.涣散意志,影响风气。

在学校里,一个班级如果出现了男女学生谈恋爱,会产生种种反响。一些人把早恋事件当作课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探听恋爱者的行踪和隐私活动,相互传播取笑,转移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的甚至羡慕、向往、效仿先例「积极寻找和物色异性朋友,影响了学校的风气。另外,早恋的男女学生热衷于单独与恋人在一起,为避人耳目,他们常我一些没有熟人、僻静的曲径幽巷,与恋人相依相假,讨厌别人的干扰。长此以往,这种二人世界会逐渐脱离大众,他们也很少与班级多数同学正常交往,与集体和同学逐步形成隔阂,把自己推到孤立的位置上去。

4.恋情极不稳定。青春期少男少女谈恋爱,可以说都是在身心都不很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上青少年没有经济基础,其经济来源多半寄托于父母。因此,这种爱没有什么牢固的根基,是很容易中途天折的。他们初入情网时往往信誓旦旦,甚至山盟海誓。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由中学进入大学,或走向社会,知识和阅历逐渐丰富,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真的成熟起来,并确立了各自的世界观,有了新的择偶标准。过去曾经倾心挚爱的人,可能因为性格的变化,志趣爱好的不同而难以结合。到那时,他们回顾旧时的一段经历,会觉得似乎是一场游戏。有人作过追踪调查发现,早恋者婚姻的成功率极低,中学时代相互热的人,最后能组成家庭的并不多。为这种最终苦果多于甜果的“爱”,而耗去大量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未免太可惜了。青少年朋友确实要仔仔细细地观察和体会这一事实。

(二)早恋的预防

在校读书的同学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有的同学成绩优秀,又助人为乐,你也许就会对他产生一份特殊的感情,这种特殊的感情在心中悄然萌生,有可能成为一种对同学的恋情。这种真情是可以理解的,无可指责。在这个阶段往往表现为从对方所不注意的远处,着迷的注视着所向往对象的一举一动,甚至以书信或言语的方式告知对方,并将他偶像化,产生强烈的精神依恋。这种恋情往往是单向的,所以早恋多不能发展为正常的恋爱关系,因为:

一、环境不允许,二、没有充足的时间,三、没有经济支柱,四、得不到父母的认同和支持。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老师给你们提五点建议。

1.藏在自己的心底

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决不该被恋情所困扰。纵使阴差阳错,有了对同学的恋情,也该埋在自己的心底,暂时珍藏,让他晚些开花结果。这样,你就赢得了走向成熟的时光,你就拥有了对恋情重新审视的机会,更能做出成熟的选择。到时候,即使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你也会更成熟,更懂得爱,也将会更好的选择。

2.等待过的爱情才最美

通常来讲,你们是不可能的,虽然有少数成功的,如果你真的喜欢他,等你毕业后再表达。秋天的时候树上结满了柿子,金黄色,看起来很诱人,摘下来尝一尝是涩的,但是放一段时间后,柿子就能吃了,而且很甜。柿子跟早恋一样都需要时间。

3.获得合理的认识

即使在你的眼里,他再怎么优秀,但他也是普通人,也会有缺点,有令人不满意的一面,尝试着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待他,客观的找出他身上的缺点,写在纸上,坚持一段时间,看自己是否还喜欢他。

4.培养广泛的兴趣

对于部分同学来说,产生早恋现象可能是平时生活比较闭塞,比较单调,所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充实生活,从而让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并从中获得乐趣。当你的生活充满乐趣时,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你对同学的那段不同寻常的感情。

5.努力去多交朋友

同龄朋友之间往往有更多的话题,你可能会渐渐觉得与同龄人交朋友可以更开心,获得更多的益处,总之,多交朋友,既可以让你变得开朗,又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你,又何必为了这一颗树木放弃整片森林呢?

6.与老师家长多沟通。一旦有类似的问题,与其被动的被别人发现并禁止,不如自己主动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与长辈沟通解决。长辈的经验可以帮你解决很多问题,你的坦诚更会增强长辈对你的信任和尊重。

三、总结

篇3: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一、目前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心理健康课程为中职德育教学大纲中的必选课程, 在厦门地区, 已列为中小学及中职学校的必修课, 而青春期心理健康是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 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厌学情绪重。当今90后的中职生, 深受网络信息化影响, 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很难打动学生, 学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2.师生沟通交流少。处于青春期的孩子, 对两性话题既好奇又敏感, 课后虽大胆谈论各类观点, 但课堂上又不愿表露真实想法;即使能充分调动学生, 由于课堂时间限制, 仍旧是少数人说、多数人听, 无法做到全员参与, 课堂上师生交流难以全面开展。

3.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少。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特点是授课班级多, 但各班课时少;接触的同学多, 但深入了解的同学少。仅依靠心理测验甄别心理特殊生, 数据多, 工作重;通过心理辅导了解心理特殊生, 目前很多学生对心理辅导仍有偏见, 不愿直接走进心理辅导室, 心理老师难以及时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信息化教学软件的设计

以上三大传统教学困境用常规教学方式难以突破, 因此笔者大胆尝试将学生带入机房, 创新性地依托机房网络资源, 指引学生使用自主研发设计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软件“青苹果乐园”, 通过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 突破教学难点, 实现教学目标。

“青苹果乐园”软件是一个教学整合平台, 它既能为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俞国良教授主编的《心理健康》第十四课《花季中的相思树》提供互动式的教学辅助, 又融入心理测验及分析, 还提供心理辅导预约功能。通过自主研发设计, 相对QQ群或公众网络聊天室等, 更能贴合一线教学实情, 为教学服务, 保护学生隐私, 也改变传统心理测验软件功能单一、界面单调的硬伤。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 学生反响热烈。

软件分为教师账号与学生账号登入, 具备不同的功能, 学生账号可以参与课程互动, 进行心理测验及心理辅导预约;教师账号除了具备学生账号的功能外, 还能对后台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审核学生课后留言等功能。

三、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实施

在信息化教学中, 老师保持价值观中立, 引导学生使用软件, 让心理健康课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同时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

1.软件设计服务教学, 降低学生厌学情绪。软件从三个方面突破厌学这一传统教学困境。首先,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教学开始我们利用一个趣味测试题“沙漠奇遇记”,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出青春期情感话题, 从图文并茂的“相思树”入手, 导入音乐MV《我是女生》, 呈现Flash手绘动画《女人是老虎》 (如图1所示) , 讲解手绘图片“异性交往三原则” (如图2所示) 。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 牢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其次, 做拖拽小游戏解决重点。游戏中依据“友情与爱情的十大特点”, 设计10个卡通选项, 让同学通过多次拖拽做辨析选择, 帮助加深认识本课的教学重点—友情与爱情的区别与联系 (如图3所示) 。化抽象为具体, 既检验了学习效果, 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 情境故事突破难点。我们精心编排拍摄了情景剧《什么是真爱》 (如图4所示) , 讲述一个中职女生在恋爱中迷失自己的故事。请同学表演, 配以音频字幕, 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让学生融入情节, 在四次身临其境的选择中, 给予学生强烈的震撼与思考, 最终突破本课难点—辨析中职生恋爱的弊病, 做出理智选择。

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创新, 在实际的机房教学中, 学生们充满兴趣地探究软件, 被丰富多彩的内容深深吸引, 厌学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

2.交互平台新颖独特, 突破学生心理防备。为了改善师生交流, 让学生敞开心扉, 毫无防备地畅所欲言, 我们在软件中特别设计了极具私密性的两大功能—网络交互与心理预约。

在交互模块中, 用学生账户登入软件, 以昵称参与情境故事《什么是真爱》中的四次互动, 做出选择, 写下理由, 完成提交 (如图5所示) 。整个过程十分私密, 学生能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提交后, 学生进入网络分享平台 (如图6所示) , 能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达到充分交流讨论的目的。而老师通过教师账户登入软件, 能直观地看到每位学生的选择及理由, 并能跟踪监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 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贴近学生思想。

交互功能突破传统教学沟通难的困境, 让学生既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又能与同学们分享观点, 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 完成了一次头脑风暴, 培养了爱情责任感, 也让老师从“面”上了解学生。

当课程结束, 同学们内心产生感悟或困惑, 很需要老师引导帮助, 但又不愿意直接走进心理辅导室, 这时可以使用心理辅导预约功能, 及时、隐秘地联系心理老师 (如图7所示) , 预约辅导的时间与地点, 突破心理辅导的时间、空间限制, 架起老师与学生课外交流的桥梁, 让老师从“点”上关注学生。

网络交互和心理预约功能的有机结合, 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点面结合, 有的放矢。学生在交互平台上所表达的, 要远远多于传统教学。

3.数据分析功能强大, 关注学生内心世界。为了及时有效地关注学生内心, 提高教师工作效率, 在情景故事后, 软件能自动统计学生的四次互动选择, 生成图表和数据 (如图8所示) , 老师能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为了让同学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提升自我, 在学生账号中, 可以参与老师精心挑选的28道“交往能力测验”题, 完成提交后, 软件能智能评价, 给出分数与相应建议 (如图9所示) 。学生完成测试后, 在教师账号中, 对于分数异常的同学, 软件能向老师预警 (如图10所示) , 以便跟踪观察特殊生, 及时介入干预心理危机生, 实现“深度”上的关注;老师还可查看全班分数, 了解整体测验水平, 实现“广度”上的认识, 从而实现教学中广度与深度的结合。

在授课结束后, 在教师账号中, 可以选择不同年段、班级、性别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 (见图11) , 并可以追踪到每一位同学 (见图12) 。所有数据都通过网络存放在数据库中, 这种大量真实的数据收集, 有利于教师清晰地把握全校学生的心理变化,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充实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为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四、信息化教学软件的效果与思考

1.教学效果。通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对比, 我们发现学生在使用软件学习的过程中, 出现了“三个多”: (1) 说得多, 每位同学都能在网络中大胆展示自我, 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参与度, 降低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2) 看得多, 每位同学都能分享观点, 突破了传统教学问与答的时间限制, 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 (3) 想得多, 通过生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 学生们积极思考, 讨论交流, 明白了“青苹果”的含义, 懂得了爱情是需要责任感的, 要学会等待。笔者在“青苹果乐园”中, 欣喜地看到了同学们的成长与成熟。

2.软件思考。我们希望通过软件平台, 让学生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教学中这个目t标很好地实现了, 但少部分学生所表达的却超出了社会大众的接受范围, 交互平台成为宣泄不满的场所。接下来我们将增强软件的跟踪功能, 对发表不良言论的同学及时教育, 着重完善软件交互平台的发言屏蔽功能, 对屡教不改的同学禁言, 创造良好的学习讨论氛围,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篇4: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情绪易波动,且表现为两极性;其次,思维方面,初中生阶段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他们对一般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到了高中阶段,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多维立体地考虑问题,并且通过综合、分析、推理找出本质和规律;第三,情感方面,在这段时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的友爱、崇敬和追捧;第四,交往特点上渐渐地从以家庭为中心转向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

二、青春期一些不良心理特征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但知识和生活经验尚不充足的时期,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故可能有不健康的心理出现,对此教师应该及时纠正,以免酿成大的错误。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忧郁: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充分重视。

2.狭隘:即斤斤计较,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会不自然、心里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4.惊恐: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惧感,如怕黑、怕暗、怕鬼怪等,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虚荣: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青少年自尊心亦与日俱增,然而,这种自尊容易被追求虚荣所扭曲。

6.早恋:由于机体的发育、心理活动的发展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少年逐渐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求偶心理开始萌发,但他们受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对爱情的认识尚是肤浅而朦胧的,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有的跃跃欲试想寻找机会体验一下恋爱滋味,于是就会出现早恋、多角恋爱等不良现象。

7.反抗(逆反):著名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曾把青春期称为“消极反抗期”,以后这一名称一直被使用。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使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的要求、规范产生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适应社会的心理卫生问题。

三、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不论男女都有一个青春期,对每个人来讲,一个人成长的基础如何与青春期是否受到良好教育有重要关系。在青春期,人的心理也有了许多变化,如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1.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这些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踩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家庭要积极配合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家长发挥其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引导。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4.消除社会不利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的深入,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非正常心理。

篇5: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副本)

自学计划:

一、青春期的特点

二、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益处

三、青春期异性交往中的六“不”

四、中学生恋爱的危害

五、如何走出早恋的漩涡

单位意见:

本人签名: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不论男女都有一个青春期,对每个人来讲,一个人成长的基础与青春期是否受到良好教育有重要关系,因为青春期对一个人理想、道德、品格、文化、素质等都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要重视青春期教育。

一、青春期的特点

每个同学大概都还记得,童年时候,男孩女孩一块做游戏,手拉手一起上学,两小无猜,不分彼此。然而,不知何时开始,男女同学会忽然感到陌生起来,原来你们体内已经开始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是从你们大脑底部的下丘脑垂体开始分泌促进性激素开始,在促进性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从而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上有许多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身体的急速增长、第二性征的成熟,女性一般从10岁到18岁,男性比女性一般晚两年,大约从12岁到20岁。

正因为身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青春期,人的心理也有了许多变化,如自我意识增强、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性意识也从无到有,由朦胧到明晰,这是人的正常的发育过程。由

于青春期求知欲强,好奇心胜,青少年朋友渴望了解性知识的心情是无可非议的、也是自然的,但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这些知识。

两性性别的区别是男女身体正常发育的组成部分,没有什么奥秘,科学地了解性生理知识则是非常需要的,所以同学们要认真学习生理卫生知识和健康读本,而要抵制社会上流行的淫秽录像、黄色书刊。

青少年性意识产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对异性的倾慕和追求。女生向往异性的心理是,认为男生刚强、可信赖,能帮助人;男生则认为女生美丽、纯洁、亲切、可爱。

许多人认为,和异性在一起学习、工作、活动,就劲头十足、心情愉快。因而,便设法追求和创造这种环境。那么,接下来要给大家谈谈青春期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的问题。

二、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益处

有一种现象,比如,两个男女异性同学由于兴趣爱好相投或学习、工作上联系接触稍微多一点,就立刻有人传出各种闲言碎语,使他们不敢进行正常的接触。这是由于封建观念的不良影响,使有些人对男女青少年的交往特别敏感,认为似乎男女之间只能有爱情,不能有友谊。

在青少年中,应当提倡广泛的异性交往,异性间交往起码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男女智力虽没有高下之分,却有类型不同。

比如男生往往比较喜欢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女生则比较喜欢语文、外语、地理、生物等学科。男生在掌握知识的基本功上可能稍逊一筹,但在解题的灵活性上却略占上风;女生在作文的叙述描写、运用词汇等方面可能略占上风,但在立意的新奇和结构的不拘一格上却稍逊一筹。不言而喻,通过交往,男女同学均可以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从而有肋于提高自已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2)有利于情感上互相交流。人际间情感是极其丰富的,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同情、敬爱之情、感激之情等。这便说明男女之间可以有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对流,它可以使人感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一般说来,女性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有同情心;男性的情感粗犷热烈,且比较外露。男生向女生吐露自己的不幸和难堪,可以在同情声中平静下来;女生向男生诉说自己的犹豫和愁苦,可以在鼓励声中振奋起来„„这种异性间的情感交流是微妙的,也是在同性朋友身上所得不到的。

(3)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处在集体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广泛和周围生活的联系越多样,他深入到社会关系的各方面也就越深刻,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他的个性发展也就越全面。有项调查从侧面说明这个规律,那就是有异性同胞的孩子,因为有异性交往的条件,故较少产生

异性交往的羞怯。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交往范围越广泛,不仅有同性朋友且有异性朋友的人,性格相对来说比较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意志也比较坚强。这显然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因为正是多方面的交往对象的个性渗透和反馈,才丰富了他们的个性。反之,只在同性圈子里交往,人的心理发展往往是狭隘的,因为尽管同性者个性之间也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远不如异性间个体差异明显。

(4)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更明显。所谓“异性效应”,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从而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性间的心理接近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男女交往,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达到心理平衡;反之,缺乏异性交往,是适应不良的原因之一,容易发生性心理扭曲,导致性变态或性功能障碍,不少性偏离患者(如窥阴癖、恋物癖等)的病因,就是由于长时期不敢与异性接触,对异性怀有自卑、胆怯、不满等心理所引起的,而通过加强与异性的交往,也往往有肋于使他们消除变态心理。

此外,男女同学加强交往,增进了解,可以淡化彼此对异性的好奇心,掌握友谊与爱情的区别,三、青春期异性交往中的六“不”

正因为异性交往有以上这些好处,所以,我鼓励男女同学多交往,要破除“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陈腐观念,但男女同学间的交往毕竟与同性同学间的交往有所不同,特别是开始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在交往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不必过分拘谨。在与异性交往中,要注意消除异性间交往的不自然感。应该从心理上象对待同性那样去对待与异性的交往,该说的说,该做的做,需要握手就握手,需要并肩就并肩。

友谊本来就是感情的自然发展,不应有任何矫揉造作和忸怩作态,那样反而会贻笑大方,使人生厌。也就是要自然地、落落大方地进行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异性间自然交往的步履常能描绘出纯洁友谊的轨迹,特别是中学时代建立起来的友谊,常会延续到成年。

(2)不应过分随便。男女间交往过分拘谨固然令人生厌,但也不可过分随便,诸如嘻笑打闹、你推我拉这类行为应力求避免。毕竟男女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3)不宜过分冷淡。男女交往时,理智从事,善于把握

自己的感情是必要的,但不应过分冷淡,过分冷淡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无礼,孤芳自赏,不可接近。

(4)不该过分亲昵。男女交往时要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文雅庄重,切不可勾肩搭背,搔首弄姿,诸如此类的过分亲昵,不仅会使你显得轻佻,引起对方反感,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5)不可过分卖弄。在与异性交往中,如果想卖弄自己见多识广而哇啦哇啦讲个不停;或者在争辩中有理不让人,无理也要辩三分,都会使人反感。当然,也不要总是缄口不语,过分严肃,使人对你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6)不能违反习俗。男女交往的方式也要适合当前的社会心理。比如,当前绝大多数人认为,男女间经常单独幽会是友谊的例外形式。尽管我们并不赞同异性交往都必须集体地进行,但过多的单独幽会容易诱发**心理,却也是事实。所以,男女间进行交往时,也要注意“入乡随俗”。

总之,异性交往,要自尊自重,互助关心、尊重,不要相互挑逗,搞一些格调不高的小动作,尤其要注意广交,不要个别深交,同学们要关心集体,使每个同学都感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男同学要养成帮助、爱护、尊重女同学的品格,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女同学要学会体谅他人、端庄、稳重、处事

有分寸。

四、中学生恋爱的危害

我们鼓励异性同学交往,但反对中学生谈恋爱。因为中学生谈恋爱对你们以后的成长有许多危害,这主要是因为:(1)思想上尚未定型。中学生由于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还较幼稚、片面,思想、道德品质等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会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今天两个人可能一致,明天就可能有分歧,几年后更可能分道扬镳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学时代谈恋爱者失败的居绝大多数,后来能结合成伴侣的为数甚少。中学生早恋极难成功。

(2)心理上尚未成熟。中学生的心理尚处在发展阶段。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着一种“盲目的成熟感”,好自以为是;在情感发展方面,情绪波动大,好冲动,易转移;在意志发展方面,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所以,在恋爱时极易感情用事,做出“越轨”的事情来,而一旦“越轨”,对女学生来说,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终身无法弥补的,也许当时并不觉得什么,但日暮途穷后造成的挫折感、自卑感,却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也是她们始料未及的。

(3)经济上尚未独立。中学生的经济主要依赖父母或他人,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些中学生由于无力支付恋爱期间的物质需要,不惜铤而走险,误入歧途。

广州某中学有个15岁的初中生,因家境贫寒,女朋友过生日他没钱送礼物,便去偷了自行车,而后又偷了三辆,总价值900元,从此走上犯罪道路。

(4)事业上尚未定向。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尚未定向。青少年时代又是读书学习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人的精力最充沛,求知欲最旺盛,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能力也最强。

因此,中学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奠定人生基础,为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逐步定向的关键时刻。而中学生谈恋爱后,感情往往为对方所牵制,情感世界满是意中人的身影,没有多余空间容纳学习。学习分心,成绩就下降。少年不奋,涉爱过早,学业难以有成。

打个比方:少年早恋就如一颗没有成熟的小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虽然它也结了果,但那果是酸溜溜的青苹果,因为它还在生长,还没有到结果的时期,人生也一样,到什么时节做什么事,早了晚了都不好。

五、如何走出早恋的漩涡

早恋不好,但如果有的同学现在已经投入到这种漩涡中,一是“跳”出来。既然早恋不适合我们中学生,我们就要学会用理智战胜情感,主动跳出恋爱的漩涡,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养强烈的事业心。要经常以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境界对照自己,也可以通过抄写一些伟人、名人的警句来鞭策自己。

比如,恩格斯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二是“冻”起来。这是要求双方在理智的情况下谈明态度,把早恋的情感泠冻,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叫做“急速冷冻”;还有一种是“慢速冷冻”,即通过逐步降温的方法进行“冷冻”。

比如,双方可以通信,保持感情,但内容必须是健康的要鼓励对方努力学习、思想进步,但通信次数不宜过频。将感情先冷冻起来,不在中学阶段发展,同时,进行正常交往,珍惜纯真友好的感情。

曾经有早恋的同学在毕业后告诉我说:“那时凭一时的好感和好奇,被对方的某一点迷住,便不顾一切地好上了。后来,觉得对方和自己有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少差异,并不是理想中的意中人,就分手了。”感情产生后,先把它埋藏起

三是“隔”开来。尽量避免两人单独接触,和其它同学多交往,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自己喜爱的文体、科技活动,用多层次,多角度的同学友谊来淡化这种恋爱关系。在恋爱这颗种子没有找到赖以生存的适宜环境之前,就先把它珍藏在心灵的保险柜中,通过广泛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与同学加强广泛的交往,你就会不断地发现其他异性同学身上优点和可贵品质,会发现使自己脸红心跳的同学只是众多的各具特色、各有特长的异性同学中的一员,会感到自己当初视野的狭窄、最初的幼稚和情感上的不成熟。

总之,青春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体育锻炼至关重要,能使你们增强耐力与抗病能力。青春是美丽的、美不只是漂亮的脸蛋、苗条的身材,也不能用高矮胖瘦来衡量。人类越来越崇尚心灵美和气质美。

想成为新时代的女同学,要具有坚毅、端庄、细腻、温柔的品格,具有阴柔之美。想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要培养刚强、勇敢、果断、大度的气质,具有阳刚之美。过分的修饰和依*化妆品,将有损于人的自然美和健康美,失去青春的活力和光彩。

青春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颠峰,大脑发育已接近成人,是学文化、学科学、长知识、长才干的最佳时期,一寸光阴

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所以青少年要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瑞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篇6: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与别人相似 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与年龄相符 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

善于与人相处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青春期,社交范围扩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丰富群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

乐观进取 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适度的反应 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别不会太大。如反应偏于极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学生因考试失败而一时不悦,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他为此而几天不吃饭,甚至有轻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当然,对考试失败无动于衷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面对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遇到困难,他们总是勇于承认现实,找出问题所在,设法解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往往采取逃避现实的方法。这些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达到自我欺骗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病态。

上一篇:2018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试题及答案下一篇:最新医院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