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青春期浮躁心理

2024-05-10

克服青春期浮躁心理(精选9篇)

篇1:克服青春期浮躁心理

克服青春期浮躁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急躁,缺乏耐心,不安分,脾气大,急于求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或轻浮急躁,行动盲目;或心神不定,做事难以专心;或没有耐性,缺乏恒心和毅力;或急于求成,见异思迁……

其实说到底,这都是青春期的浮躁心理在作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孩子没有具体而明确的追求目标,同时对自己所做的事没有信心,因而引起心理及情绪上的波动。另一方面是因为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压力,使他们面对事情和学业产生恐慌和失去方向感的心理。

做为家长,在孩子的青春期,完全可以正确加以引导,帮助孩子克服浮躁的心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

功的一半。好的习惯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价值,影响着他的心态、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我们要督促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不会让他在青春期时感到茫然无措、乱了头绪。、引导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努力目标。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我们可以制定适当的目标并引导他们完成,取得一定的进步和成绩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的专心专注动力。、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在这方面,男孩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家长应该言传身教,激发其树立远大的目标,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自主兴趣,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调整好孩子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使其产生“学习是为自己学”、“死学不如乐学”的乐观情绪。

作为孩子,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角度的去看待人生,情绪就会平和起来。平时可以多加强一些运动的锻炼,转移注意力,宣泄心中的不快。心情烦躁时,试着让自己微笑,并保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心情好了许多。还有,情绪波动、焦虑不安时,可以适当听一些轻松、优美、明快的音乐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对青春期的浮躁心理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实,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我们都要拒绝浮躁,关注细节,认真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应该学会从大处着手,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才会走向心中的目标,走向成功之路。

篇2:克服青春期浮躁心理

为什么有很多人看了很多次,都记不住?为什么一看书就烦躁?原因还是急于求成,害怕失败,但事实却是在朝失败方向发展。那怎么克服看书,看不进去呢?那就是怎么去看的问题!如果是理工科学的技术书籍,大家不能只看到理解了就行了,应该要把自己放在编书人的位置来看,为什么要这么写?只有心随编书人的思路,去系统地看,那才是看书的最高境界!其实,哲学都要这么来学。发散一下,怎么静心?这是个长期养成的习惯!我最希望的是,论坛的兄弟们在辩论的时候失败几次,或者在生活中尝几次失败,这样,你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是失败了就应该承认!然后,不要回避残忍的现实,正面它,思考为什么我会失败,用唯物辨证法科学思考,这里面是有规律的,你们多思考,会领悟的。只要你每次都这样做,慢慢地,你就会开始静心了,开始冷静甚至冷血地看万物了!人,是很微不足道的个体,你应该要站得开阔,以宇宙观来看待事物发展,努力先把自己脱离出自己,从旁观者的身份来看自己,用藐视地眼光看自己,才能正视自己,端正自己。这样,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了,自然心平气和,不再奢求太多,用一双法眼看自己,看发展运动的万事万物!那么,你再看长贴的时候,首先怎么想?那就是,把自己当做旁观者藐视自己,原来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还是谦虚地看别人的智慧之光吧。

“浮躁”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浮躁是一种病态心理表现,其特点有:

1.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心中无底,恐慌得很,对前途毫无信心。

2.焦躁不安。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更显出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

3.盲动冒险。由于集中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这种病态心理也是当前违纪犯罪事件增多的一个主观原因。

2.从个人主观方面来看,个人间的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人比人,气死人”。通过攀比,对社会生存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因而使人们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必须予以纠正。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呢?

1.在攀比时要知己知彼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从而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2.要有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开拓的基础。没有务实精神,开拓只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是人人应弄懂的。

3.遇事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切实做一个实在的人。

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有容乃大、戒娇戒躁、不紧不慢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浮躁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生是同浮躁斗争的一生。

天气是一如既往的炎热和沉闷,我的心也像这天气一样,很是浮躁,安不下心来去做一件事情。

Chairman Mao教导我们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说的就是如果我们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我觉得非常对。我们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半途而废,在开始的时候是一腔热血,然后是热情消退,最后完全放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放弃呢?是浮躁的心理,是急于求成、不愿面对困难的浮躁心理。我们总是在想着事情的最后成果,急于看到我们所作的工作的成果,而这些却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得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觉得这些工作是没有意义的,于是选择了放弃。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真正的静下心来,认真地去学习、工作,我们做的会比现在后很多。只有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乐,那么,幸福和快乐在哪里?幸福和快乐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支取。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添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洒点水,以浇灭某些欲望。你会感觉到,其实我们很幸福,其实我们很快乐。

浮躁心理是一种不能让人心平气和、脚踏实地做事的不良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跟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有密切的联系。人一旦具有了浮躁心理,就容易见异思迁,急功近利,做什么事情都想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果,缺乏耐心和恒心。所以克服浮躁心理对事业的成功有极大的重要性。要想克服浮躁心理首先就得明白浮躁从何而来。

1、浮躁心理的产生跟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所处的社会是急剧变化和转型的社会,每个人的地位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今天的亿万富翁可能明天就一贫如洗,今天的穷小子明天也可能成为企业家,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变化中得到或失去一切。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侵蚀着人们,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因此,在这个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环境里,人也容易变得患得患失,好高骛远,不满足自己现有的状况,不断地拔高自己,给自己压力去追寻不切实际的目标。浮躁心理的社会根源就在此。

2、个人内在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总归是外因,真正引起浮躁心理的还是人心的不满足。有些人在外界的各种冲击下依然能够保持恬静的心态,能够大隐隐于市,但有些人环境的稍微变化就开始不安现状。所以,内因才是引起浮躁心理的根本因素。攀比心理,金钱至上,一夜暴富的思想都在左右着人们焦躁的心灵。

要克服浮躁心理,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2、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贬低自己。一些人把自己的能力看得过高,觉得自己不能成功是时运的问题,不安于现有的工作和生活,朝秦暮楚,结果事事无成。还有些人则低估了自己,觉得自己难以面对外界的挑战和机遇,但又不想浪费,于是犹犹豫豫,心神不宁。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因此准确的定位自己,清醒的明白自己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是成功克服浮躁心理的必备条件。认识自己的同时,还要有务实开拓的精神,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自己动手做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不为攀比而攀比。有时候攀比能使人更加认清自己的不足,能够激发人的斗志,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这时候攀比是合情合理的,这是人不断追求进步的表现。但是更多的时候,攀比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荣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攀比,不惜斗富,浪费资源,甚至不择手段掠取金钱。如果自己比不过人家,心里就不平衡,焦躁不安,觉得自己失了面子。所以,切忌不要为了攀比而攀比,人活着不是为别人而活,跟别人攀比只是达到别人的状况,适合自己的东西反而失去了。

如何战胜浮躁 浮躁怎么办 怎样避免浮躁

     | 浏览:1409 | 更新:2014-03-20 16:18

 1  2

 3

 4

 5

 6

 7

分步阅读

浮躁有时候来源于我们内心的急躁与不安,我们要学会静心,让我们的内心学会平静。

方法/步骤

1.1 多看书 涨知识

浮躁有时候是自己缺少知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就该产生急躁了,以及不安,让我们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就会急躁,不能平静下来,通过看书记,让我们掌握一些方法,学会调节。

2.2 学会思考

急躁来源于我们内心的冲动,我们不要冲动,要思考思考,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不要啥都不管,就是急躁不安。

3.3 学会淡定

淡定不是说学会就学会的,需要我们要去努力的去做,我们在平时的时候,就要学习一些让我们自己能够淡定的方法,比如说听一些轻音乐,让我们的心情能够平静下来,不要让心情幅度太大,免得急躁不安。

4.4 运动放松

当我们急躁的时候,或者不安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进行跑步,通过跑步让我们自己急躁的心情得以释放。

5.5 要有强大的心理准备

我们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强大的内心,不能经历不起大风大浪,让自己多遇见一些事情,能够让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也能够让自己的急躁减少了。

6.6 学会放松

告诉自己的大脑,现在自己很急躁,这个是我自己的错误导致的,急躁的情绪,对不起,是我让你产生了,希望你退去吧,谢谢你,通过对话,然后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这个方法要经常的练习。

7.7 学会调节呼吸

我们要让自己的呼吸均匀一些,不能够太急促,我们在急躁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一般都比较的快,我们这时候就要深呼吸,保持三秒,在呼气,呼出来三秒,这样来调节自己的呼吸,让自己的急躁心情得以放松。

END

当今社会非常浮躁,急功近利心理非常的厉害

大家都不想脚踏实地工作,都想一夜暴富。具体在各个行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文娱界,快男超女比赛,一夜成名,不再象以前的演员,演戏十几年才获得公众的认可;各种“门”事件,利用不道德的事情,来炒作,让自己出名,甚至利用潜规则出名。……

官场,都是按照领导意图办事,领导重视的才做,领导指示的才做,不愿意按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以期在3~5年任期内讨好上级,升官发财。

企业,什么值钱就跟风生产,完全不顾行业发展规律,不愿意夯实消费基础,不愿意辛苦研发,只希望一次发达。

教育,什么值钱就生产什么专业,完全不顾国家长远发展。要求越来越低,出来的学生根本不适应社会的要求。以前一个中专生能够马上上岗,现在本科生都要重新培训

人心,人人都想赚大钱,上班时候都开着电脑看股票,完全放松对专业的学习和深造,只希望赶快赚钱。

篇3:高校辅导员如何克服浮躁情绪

辅导员的工作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诸多细节:从党的基本政策的贯彻落实到学生的“三观”养成教育、从职业生涯规划到学业就业指导、从贫困生资助到学生评优评奖、从心理健康教育到日常事务管理, 可谓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深受辅导员的影响, 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实效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与成才。然而这支队伍年轻人居多、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浮躁情绪就是辅导员队伍中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不及时克服, 不仅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成效, 而且阻碍辅导员自身的成长。

一、辅导员浮躁情绪产生的社会原因

1. 信息时代和网络的飞速发展。

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量迅猛增加。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各种科技信息、新闻信息、娱乐信息、广告信息每天都会大量地涌入人们的视野, 人们为了接受这些几乎超出接受能力的信息, 往往选择“匆匆浏览”或者“略知一二”的信息获取方式, 从而渐渐习惯了“浮”和“快”。

2. 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

在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 信息、知识乃至人员的淘汰速度也越来越快, 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成为现代生活的明显特征。竞争促使优化, 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不能守株待兔, 不能坐享其成, 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 去获得。面对现实的压力, 人们变得越来越关注自我, 越来越渴望成功, 越来越希望尽快获得功名利禄, 这些也都是浮躁的心态产生的主要原因。

3. 畸形的快餐文化。

社会生活节奏快, 出现快餐文化, 各种选秀活动使得很多人几乎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些人热衷投资理财, 信仰厚黑哲学, 关注名人成功“秘笈”, 模仿着进行宣传和“炒作”, 等等, 在这些追求功利的表情下面是一颗颗浮躁的心。

二、辅导员浮躁情绪产生的职业原因

1. 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琐碎性。

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外, 还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管理, 名目众多的文体竞赛, 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阶段性的工作, 事无巨细, 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去抓、去管。辅导员上班时间内需要做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 下班后还要担心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是否受到威胁、学生是否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工作十分繁琐[2]。在这种工作状态下, 辅导员不能静心而坐, 无法养成学习思考理论、改进提高工作的习惯, “浮躁”的情绪比较普遍。

2. 由于学生崇拜而导致辅导员自我评价的不准确。

辅导员通常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 也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者和执行者, 是学生直接接触的学校管理者, 他们掌握着一定的对学生进行评优评奖以及各种德育评定的“权利”, 所以辅导员在广大学生当中具有较高的权威, 是学生“仰视”的对象。并且, 由于辅导员大部分是学生干部出身,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一些励志的“经典语录”, 常在班团会上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再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来帮助其描绘未来的“蓝图”, 容易得到学生的崇拜。这种崇拜其实是学生对于辅导员工作效果的积极反应, 也有利于学生和辅导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学生的崇拜也会让一些年轻的辅导员沾沾自喜, 从而产生自命不凡、对自己评价过高的情况。这也容易让辅导员产生飘飘然的感觉, 丢掉踏实的学习工作作风。

3. 辅导员岗位的不稳定性。

辅导员的岗位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就像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金字塔底, 有向上发展的空间, 但是机会越来越有限。目前, 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工作都不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指导过一届或最多是两届学生之后绝大部分专兼职辅导员要面临转岗。是继续深造之后从事教学科研, 还是寻找合适的岗位部门继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还是离开学校另谋发展?出路的问题让每个辅导员都困惑过。在这个困惑期, 辅导员工作或多或少地流于形式和应付, 工作实效大大降低。

另外, 高等学校大批选用青年干部, 很多辅导员转岗之后由于能力突出, 很快被提升为中层干部。一部分同行和同龄人在羡慕的同时也不禁效仿其成功的道路, 甚至有些辅导员还没有转岗就为升职钻营, 忽视了工作。

无论是社会原因还是职业原因, 浮躁情绪都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首先, 辅导员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 会导致学生班级组织涣散、班风和学风下滑、学生陷入迷茫和困惑的状态, 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极为不利。其次, 辅导员的浮躁情绪, 会导致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工作没有热情得过且过, 学习没有目标放任自流, 生活没有目标或者偏离正确的目标, 挫伤积极向上的斗志, 浪费大好的青春时光。所以辅导员应加强自我反省, 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积极调整浮躁情绪。

三、辅导员克服浮躁情绪的具体方法

1. 充分认清自己的兴趣和优点, 发扬特长及优势。

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 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为学生进行学业或者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往往能面对学生滔滔不绝, 针对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而面对自己的出路问题, 辅导员却屡屡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惆怅。我们是否真正地了解自己的优点、特长, 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工作和岗位呢?或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 想想自己究竟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究竟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岗位?或许我们曾是学生时代的学习标兵, 但不一定真正适合从事科学研究;或许我们曾是学生会中的骨干, 但真的担任领导职务时, 我们的阅历、经验、胆识和魄力还远远达不到要求。所以, 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综合能力, 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是克服浮躁情绪, 进行辅导员职业规划、开展学习工作的重要前提。

2. 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在客观分析和评价自我的基础上, 辅导员要认真作好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目前, 各高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大力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和专家化, 并且结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 (1) 向学校党务、政工和行政管理队伍分流。 (2) 到省部直属机关的有关部门工作。 (3) 补充到业务教师队伍, 从事教学或科研。 (4) 进一步深造, 报考思想政治专业的研究生或第二学位班, 为向未来思想政治专业专家和学者发展创造条件。 (5) 有条件的学校, 把辅导员选送到国外进修学习, 培养更高层次的管理人才[3]。由此看来, 辅导员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该如何选择发展道路, 一要根据辅导员自身的兴趣和特长, 二要根据辅导员实际工作能力和现实条件。选择好发展道路之后, 就要开始目标明确的学习和准备。这是克服辅导员浮躁情绪的有效手段。

3. 耐得住寂寞、不急功近利, 踏实地进行学习和工作。

很多辅导员在完成四年的工作经历之后, 就希望能够担任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分党委副书记或者党总支副书记, 但是事实上可能要到其他教辅或者行政岗位上沉寂几年。很多辅导员没有认识到这几年仍然是事业的累积阶段, 自身的人生阅历、认识水平、人格品质有待于进一步地完善。这就好比小学毕业生无法担任小学教师一样, 刚刚带完一届学生的辅导员能够管理好一个学院的学生辅导员队伍吗?很显然是不现实的。这看起来沉寂的几年, 辅导员可能要继续深造学业、将来成为有专业技能的管理者;这看起来沉寂的几年, 辅导员可能要解决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经历如买房、结婚、生子等人生重大问题, 丰富人生经历、充实人生体验, 这也是一种知识和阅历的累积;这看起来沉寂的几年, 也许终于把辅导员从繁琐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使得他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 完善了知识结构, 从而为将来更好地工作做好准备。

高校辅导员应通过踏实学习获得一定的文化修养。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教育学与情绪学及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 可以避免在工作中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而导致的观点、见解和主张无法自圆其说, 避免语言的苍白无力, 避免工作陷入盲目性、被动性和随意性;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为身受学业、感情、经济和就业多重压力的大学生解决一般性问题;掌握教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也将有助于辅导员工作切实地做下去;广泛涉猎社会学知识, 拓宽知识面,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找到更多的工作结合点, 使工作更易开展[4]。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克服浮躁情绪的重要性, 指出了浮躁情绪产生的社会原因和职业原因, 阐述了辅导员克服浮躁情绪的具体方法, 如客观全面地了解自身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避免急躁加强学习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浮躁情绪,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青年报, 2004-10-15, (2) .

[2]刘洪涛, 王艳灵.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9, 5, (1) :75-79.

[3]王梅香, 罗文华.浅议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建设教育, 2007, 10, (10) :31-34.

篇4:社会转型期应克服浮躁心理

病例:患者胡某,男,30岁,某单位干部。他向心理医生陈述:近年来一直心神不定,想出去闯荡,总觉得在那个破单位憋得慌。看着别人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心里堵啊!也曾炒过股,倒腾过一些货,但都是赔多赚少。我就去摸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奖,一心想中个500万,可结果折子上几万元连个响都没听着!后来,又跳了几家单位,不是这个单位离家太远,就是那个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后来听说那些在刊物上发表了大作的人很有钱,于是写信去讨援,说自己很困难,可他们连信也没回,气得我去信大骂一顿,还说了许多威胁的话,让他们惶恐不安。其实我心里也觉得失衡,是变态,但这种行为让我解恨呀!

问题剖析:患者胡某的症状,从心理学角度讲,属于异常心理中的浮躁心理。其产生原因在于社会变革期个人的攀比心理,其表现为乱碰瞎撞,炒股摸奖、信件骚扰、跳槽等等,什么事都干得出,干什么事都无恒心,心急火燎。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因此必须予以矫正。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症,心理医生认为这主要由心理方面的错误认识引起,因此决定引导胡某进行自我调适,以医治他的浮躁心理症。

心理医生的话:如今的社会是个开放的格局,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即使是亿万富翁也不能保证他永远挥洒自如。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有可能使一部分原来在社会中处于优势的人每况愈下,而原来在社会中处于劣势的人反而高了起来。人比人,急死人。通过攀比,对社会生存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所鼓荡的躁动化社会心态驱使下,不少人更多的只有一个目标:为金钱而奋斗。但奋斗又缺乏恒心与务实精神,缺乏对自己的智力与发展能力的准确定位,因而使得他们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也因此而陷入了由金钱编织的心理误区。

再来研究一下跳槽者的心态,无非有以下情况:其一,学非所用,专业荒废;其二,人浮于事,时光虚度;其三,入不敷出,心理失衡;其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冲着工资、待遇而来的频频跳槽,对个人成才极为不利,使宝贵的年华在疲于奔命中白白地浪费掉了。因此,在跳槽前,就更应考虑清楚,三思而后行,不能急躁。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要调适自己的心理,改掉浮躁的毛病,踏踏实实地工作。在运用自我调适的心理治疗方法时,应注意认识其危害性,培养其现实的态度和务实作风,及对问题多进行分析思考的习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编辑:安然】

篇5:如何克服学生考前浮躁心理

离期末考试只有几天了,可班上的学生普遍出现了一种浮躁的现象,没有老师或者班主任在教室的时候,班上总是静不下来,没有了原来的秩序。晚上看了一下学生们的谈心本,和他们交流了一下,孩子们都感觉近几天记忆力减退,作业很多,感到手忙脚乱,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写。很担心成绩又无法面对眼前的任务,有时感到焦躁不安。

一句谚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然而真正能做道确是很难。在现实中存在更多的是浮躁,急于求成的心态。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说。“等天凉了,”师傅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傅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种。秋风突起,草籽飘舞,“不好,许多草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师傅说,“随性。”

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小和尚又急。“没关系,草籽本来就多准备了,吃不完,”师傅继续翻着经书,“随遇。”

半夜一场大雨,弟子冲进禅房:“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傅正在打坐,眼皮抬都没抬,“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青苗,一些未播种之院角也泛出绿意,弟子高兴得直拍手。师傅站在禅房前,点点头:“随喜。”

在这个故事中,徒弟的心态是浮躁的,常常为事物的表象所左右,而师傅的平常心看似随意,其实却是洞察了世间玄机后的豁然开朗。

篇6:如何克服青春期自负心理

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2、接受批评。

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自负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已见、惟我独尊的形象。

3、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

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

4、提高自我认识。

篇7:青春期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如果这太难,你可以换一种办法,你可以不知道你是谁,但你首先要知道自己不是谁。然后再开始进一步的自我完善,丰富人生阅历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广泛的阅读和见识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自然就会很理智地处理问题,而不会只是一味逆反。换句话说,一味逆反往往是少见识的表现。

另外还应该运用社会力量,提高素质培养,要注意的是,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与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杜会。不致迷失人生的方向。

要调整心态,养成一个积极的教育观念,不要处处为孩子包办一切,为其铺好所有的路,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让孩子得到认可感,给他们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注意教育孩子和平时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态度。

不要总是指责孩子,刁难孩子,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不直言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与想法,不要用很重的语气对孩子讲话或动不动就对之发火,禁用激将法教育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没有的话需要培养),不能对孩子不耐烦。

这样教育孩子不听属理所当然,要耐心教导,让孩子知道父母存在的重要性,还有不要随处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些或许在家长看来没有用,但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极大好处。

父母应当教会孩子坚持自己的爱好,当他们在追寻爱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帮助其克服,不要打退堂鼓,养成孩子克服困难的好习惯和信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为理想不惧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1、父母压力过大。当孩子反抗的时候,家长觉得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或者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以真理者自居,不肯让步,用一言九鼎的命令式的态度压制孩子,即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变成争吵。

这样的做法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孩子暂时压抑了自己,但是,一旦孩子在精神上、体力上有能力反抗时,就进行更大的挑战,直到家长屈服为止。二是孩子以自己委屈收场,这让孩子失去良好的判断力,形成一种奴性的人格,丧失了自信心、上进心而变得自暴自弃。

2、不断对孩子说教。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断地跟孩子唠叨。事实上,当孩子过多地接受重复的信息,他的大脑就会对这些信息产生屏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孩子不仅听烦了、听腻了,而变得麻木,让孩子非常反感。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还喜欢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过去的“劣迹”统统翻出来,即使家长说的是对的,孩子也不愿意听,说教缺乏同理性,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容易引发孩子叛逆。

篇8:学生克服浮躁的情绪[范文]

临近考试,不少学生在复习中表现出了浮躁,如何克服这种风气呢? 在《学习智慧》一书中:“学生学习不好的原因是浮躁。”他主要是针对中学生而言。他指出浮躁有五种表现:

(1)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2)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3)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4)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5)发现题目错了,以为粗心不改正。

有上面五种浮躁习惯,学习成绩一定不会理想。因为有上面的浮躁习惯,就会导致:学的时候学不会;考的时候考不出;错的时候改不了。

还要说:浮躁的根源——惰性。学生“浮躁”的具体表现: 1.行为多动,“文静不足,活泼有余。”屁股坐不住。在家里台灯下做作业,刚做一会儿,就要起来到外面走一走,借口多多:上厕所,喝开水,看谁来啦,拿东西吃,问题目,问事情„„总有理由。在学校做作业则表现为多动,一会儿摸摸笔盒,一会儿看看同学,一会儿听听同学小声地在说什么,一会儿再看看同学做得和自己一样吗?少有静心思考的时候。

2.思维惰性。

答题时,不愿多读多想。非常简单的题目都要“习惯性”地问家长,其实家长为他重读一遍题目他就“哦”的一声会做了。我在这儿用了个“习惯性”意指部分家长太“宠”孩子,有问必答。孩子早早发现问爹妈得到答案比自己思考解答省事!因而,百问不烦.家长还以为这是“悔人不倦”。殊不知,思维惰性就在这种“慈爱”下滋长。

此类孩子在校就不断地看同学,习惯于与同学作业同步,或者习惯于比别人慢。要不常见字也忘了怎么写,随手写个错别字代替。做完题目再不愿检查。你再三要求检查,他只是做个样子给师看。我班有个叫莹莹的小朋友聪明活泼,语感较强。可是,小小年级已会“做糊”。做作业飞快,几分钟写完一段话,就交给老师。我一看,好几句话看不懂,不知所云。把她叫过来,请她读给我听。她读得结结巴巴,最后读不下去了,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请她拿回本子去改通顺。过了约十分钟,我问她要,她回答说没改好。我放下脸了。她马上改好拿给我看,我一看,还是看不懂,我请她回去自己读一读再改。她再拿给我改时,我发现她把这句话改通顺了。可是后面一句语意不清,她没有改。你看,老师要她改这句,她就只读这句,只改这句。下面的句子不往下读了。我明确地请她通读全文,把不通顺的句子都改通顺,这会儿她全改了。可是,改完后,就如完成任务一般,还是不读一读,就交给老师完事。如此一共往返了六次之多。才勉强把一段话改通顺。她是不会吗?不是。懒于检查,懒于修改,懒于静下心来读一读!

3.没有耐心。表现出坐没坐像,站没站像。好像对一切都失去了耐心,听课时爱趴在课桌上,做小动作。做作业时,跪着,蹲着,趴着,脚跷着,摇着„„表现得很不耐烦。

4.不能用心学习。字迹不工整,连笔、错笔、漏笔、歪斜、不用力,写字不加思索。

5.不能自主学习。刚开始背二遍书,就说会背了,要求背给家长、老师听。当然不会背。就这样循环着要求,哭求着。

这些学生,明明不笨,一说就明白,怎么成绩就是差。真是奇了怪了。为什么会浮躁

1、浮躁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学习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也许是1年、2年,也很可能是5年、10年。我们为什么会浮躁?我们会有很多问题困惑着我们,导致我们浮躁。当你从事一项学习或是研究,往往会伴随着这样的问题:“这个东西有用吗?付出5年的时间值得吗?”做着做着,发现原来感觉有用的东西,其实是没用的,我们会浮躁。

2、浮躁的第二个原因,是自我满意度每况愈下。从懂事起,满意度就会持续下滑。越成长,烦恼越多,慢慢的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整日痛苦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中。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每日生活在痛苦之中,人在自我感觉不好的时候,很难不浮躁。

3、浮躁的第三个原因,是一个不正确的心态。这种不正确的心态会让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要提前预知结果,可以把这种心态归结为“急于求成”。在决定是否学习之前总是想要立刻清楚是否会成功。

浮躁的可怕之处:

看着身边的人有很多比自己强,会有不甘,而且非常苦恼。总想追上别人,甚至想超过别人,却是无能为力。越是无能为力就越是会浮躁,越是会浮躁越会发现无能为力,恶性循环。

解决的办法

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追求:

一般你烦躁的时候都是你十分的羡慕比人比你强,比你有钱,比你过得幸福,你本来是能力和品貌都比对方出色的,但是却在某一方面输给了对方,这样就会造成你暂时的不安,你就会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样你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开始了追求和攀比,最后你就会开始烦躁不安,要是你能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追求,我想你也不会出现浮躁的心情。

冷静思考问题,平静内心浮躁: 当你烦躁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先把自己一个人密封起来,然后静静的想一些事情,把自己浮躁的来龙去脉全部理清楚,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管怎么样,人肯定可以控制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当你十分的浮躁时,你可以尝试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平静下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烦闷的情绪,当你十分的烦躁的时候,你首先可以长时间的进行深呼吸,然后让自己整个人都静下来,只有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才能抑制你去想其他的事情,这样你才能暂时的稳定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烦躁,不去想那么多事情。

时时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耐住寂寞与平淡

耐不住寂寞容易滋生浮躁,从某种意义上讲,耐得住寂寞就是成功,而实际上我们常常耐不住寂寞反被寂寞所伤。所以,只有学会独处,才能有效消除浮躁。要想真正安静下来,脚踏实地地从点滴的日常生活做起并非一件易事,要不人们怎么会有“人生难耐是寂寞”“古来圣贤皆寂寞”之说呢?但是,只有耐得寂寞才有真人生。中学生应以学习为重,把学习搞上去,掌握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现在把学习搞好就是一种有所作为。

重视行为习惯:做事要先思考,后行动;要执着坚定,有始有终。凡事不能焦躁,不能虚浮,要脚踏实地。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可以一点一点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到最后必然会达到目标

要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好的学习方法 要想静下心来学习并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耳、眼、脑、口、手并用,勤练习、多质疑、勤思考、重归纳、多应用,要注意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学习规律与认知心理特点。在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中对所面对的知识善于思考——从更多更广更深更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遇到问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自己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在老师讲课中寻求答案,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课后及时请教老师)。这样无疑就促进了我们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篇9:克服青春期浮躁心理

3、4月份,已经有不少考生投入到2014考研复习中。但是在备考过程中,都有着各自的困惑和烦恼。有的同学对走向社会没有足够的信心或心理准备,为了给家长、自己一个体面的逃避就业的借口,于是决定考研。由此考研成为不得已的“需要”,这种叶公好龙的态度自然不会产生有效的行动力。动机过弱,就难以产生行动力,考研也就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学习的时候就会浮躁、拖沓;而动机过强,目标过高,求胜心切,也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抑制人的行动,正所谓“欲速则不达”。那么,怎么做才能克服浮躁、拖沓的不良习惯,提高自己的行动力,从而更好地投身到备考复习中去呢?建议大家摈弃不良习惯,提高行动力,同时学会驾驭情绪,快乐常伴。

一、摒弃不良习惯,提高行动力

1. 自动认知考研意义,提高行动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学们可以去打算报考的院校参观一下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及设施,向在校的研究生请教考研的经历和体会,查阅所选专业的相关文献或介绍,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以及该专业导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等。如果条件受限,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了解。有了这些现实的刺激,人的理想和激情就特别容易被调动起来,考研将不再只是心中的一个海市蜃楼,而成为一个真实的愿景。

2. 明确目标,时刻提醒角色转变:可以时刻提醒自己,“我要成为某某学校的一名研究生!这是我的追求,我要为之付出实际行动!”立下志向,就要全力以赴,彻底告别过去那些与学习相抵触的习惯,建立一套与备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包括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和科学的复习计划。

3. 当做一次自我的提升与完善:不要给考研附加太多功利的东西,只将其当作一次自我的提升与完善即可。这样不论结果如何,考研这个过程的本身就足以让人享受。天道酬勤,考研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多方面的收获,不仅包括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完善,还会有人格的成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抗压能力的提高等等。具备了这样平和的心态,你就会发现,考上研究生,不过是考研路上采撷到的花朵之一罢了,真正的收获远不止这些。

二、克服浮躁心理、畏难情绪

面临着漫长的备考,谁都会产生浮躁心理或畏难情绪,尤其是在复习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诱惑而分心。那么该如何克服浮躁的心理呢?

1. 将时间折合:如果你遇到一件不情愿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情,那么,就将其简单折合为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再评价付出这个时间的难度,通过这样的转化就可以过滤掉或屏蔽掉原有的负性情绪。你该下楼取报纸了,却又懒得做,想拖延。这时,不妨采用时间折合法,“下楼仅仅需要两三分钟的时间,这么点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下楼当作运动,锻炼一下。”学习英语的时间到了,可你还是不想动,想多休息一会儿。可以这样告诉自己,“看一篇英语短文也就需要十分钟左右,如果用这十分钟来看电视,看不到什么东西就过去了。不就是十分钟吗?就用来学习英语吧,这么短的时间学习起来也不会累。”

通过这样的转化,行动就会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发动起来,坚持一下,慢慢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习甚至会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

2. “困难”重新定义法:有的时候,困难之所以成为困难,是因为我们先将其定义成了困难。当年,苏轼兄弟要参加考试,考前感到非常紧张,问父亲怎么办。苏洵呵呵一笑,说道:“你们只当去看大戏。”当时,看戏是苏轼兄弟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活动。于是,兄弟俩抱着这种心态,轻装上阵,结果成绩斐然。其实,考研也是如此。有的同学比较偏科,极不喜欢某一科目,但偏偏这一科目又是必考的。怎么办呢?把这个科目重新解释一下,心态或许就会大为改观。你不喜欢英语,喜欢玩电脑游戏,因为你觉得游戏比较刺激,富有挑战性。这个时候,你不妨将英语重新解释一下,将其当作一种游戏,告诉自己,不就是另一种文字游戏吗?我一样可以玩得转。抱着这样一种游戏的、挑战的心态去学习,你会感到轻松自信许多。

三、学会驾驭情绪,快乐常伴

情绪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的情绪对行为亦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产生积极的、高效的行为;而消极的情绪则可产生消极的、破坏性的行为。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有些考生会产生焦虑、急躁、失望、厌倦等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应该如何驾驭情绪,让快乐的心情陪伴我们走过这段时光呢?让自我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和谐起来最为重要。

1. 碰到“焦虑烦躁”绕路走:对成功有个合理的认识,坚信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备考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缔造梦想的过程,更像在编织一件美丽的衣服――要不厌其烦,一针一线地积累;要用心去构思图案,上面的每一个花朵,都将闪烁着智慧的灵光。要善于等候、坚持,在编织的时候,你只管投入,莫问前程。成功也许就像给这件美丽的衣服缝上最后一颗扣子那样简单。

2. 每天都让“收获感”激励着进步:养成每天总结“好收成”的习惯。例如,今天记住了什么概念,对哪些知识有了新的理解,领悟到了什么样的解题经验等等。这样,你会感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没有虚度,并且,你又再次温习了今天复习的内容,加强了记忆。而自信、热情和兴趣也将在每天的成就感中不断拔节生长。

3. 但不要自满:一个小酒盅只能装一点酒,再向里面倒就会溢出来。人的胸怀亦如此。器小易盈,有容乃大。只有每天对未知的知识都充满渴望,才会激发人的探究欲,产生学习的动力;而自满只会让人变得更加盲目和浮躁。

4. 适当的休息,养精蓄锐:考研如同参禅打坐,是一个孤独的自我修炼过程。为了早日修成正果,考研人需要清心寡欲,放弃一些欢乐。但是,不要因此而舍弃太多,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学习一个阶段后就可以犒劳自己一下,吃顿大餐,看场电影,与朋友小酌,或者逛街购物……体验一下久违的生活乐趣。持续的劳动会让人厌倦,适当的休息则会让人再接再厉,在休闲中养精蓄锐,为下一次远征壮行。

上一篇:热爱祖国读后感200字下一篇:信息技术发展下的全球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