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15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因为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人都离不开心理健康的良好境界。学校关于学生的问题很多,但聽到较多的是一句话:“生源质量怎么越来越差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1:

家庭教育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心理健康状况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也是人们获得幸福、成功的基本前提与保障。青春期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可塑期。因此,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学习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引言

从源头施策进行提前干预,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02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心理健康源头管理提出“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大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压力”“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等实施建议。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积累形成的,及时给予积极的治疗帮助固然重要,但提前防范预警、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也理应受到重视。

一、建立學生家庭档案,掌握学生家庭情况

在学生入学时,及时建立学生家庭档案,详细了解掌握班级内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单亲的成因,主动接触关心单亲学生,增加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其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做好记录。在开展学习辅导的同时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及行为矫正,采取不同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在校以外的不同时间、不同场所的详细活动情况,对这些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并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科学教育。例如,根据学生档案的情况,教师了解到某学生的父母离异,该学生由母亲照顾,每周日可以和父亲见面,但是在一段时间后,老师发现该学生的情绪低落,似乎遇到了什么困难。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教师明白该学生的父亲准备再婚,以后会以新的家庭为重,也不会每周都来看他,该学生因此而不快,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因此备受打击。教师更新档案的内容,记录下这个特殊情况,并设计相应的工作方案。教师联系了该学生的父亲,希望其不要忽略和孩子的情感沟通,如果不能做到每周见面,则可以利用微信视频等方式互动。同时教师也安抚该学生,让其尝试勇敢地面对问题,并试着大胆地对父亲说出“我爱你”。在双向调解之后,学生的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心情也变得更加阳光,懂得该勇敢地面对现实,尝试适应不断改变的生活状况。

二、加强家校沟通,输出理论

一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比较脆弱,遇到问题时容易放弃,喜欢求助他人。在与其家长进行联系后,教师了解到该学生之所以会出现抗挫能力差的问题,和其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该家长觉得自己的离异亏欠了孩子,所以事事都操心,这种包办式的家长造成孩子受挫能力差,无法得到成长。教师强化了家校沟通,给家长推荐了相关资料,如介绍教育心理学家李玫瑾提出的父母要做好“两不管”“三不惯”,让家长从中获得启迪,试着放手,让学生独自处理问题。该家长在相关理论的引导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尝试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其抗挫能力也有所提升,在遇到困难时不再盲目求助,而是会理性地思考,看看能否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通过联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校与家庭之间需要建立联动的活动机制,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促使学生与家长之间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解开学生的心结,这样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一些缺陷,能够更好地改掉自身的缺点。通过联动活动机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能够抓住学习内容的要点,突破自身的学习障碍,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中,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通过学校的监管与家长的督促,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能够更好地分析所学习知识的内在含义,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四、通过家校共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其能够提高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掌握一定的方法。针对学校和班级的一些重要决定或者是要组织的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微信、QQ、校园网等网络平台上发布公告,让所有的学生家长能够知晓。同时家长针对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随时在线上与教师进行单独的沟通。如果很多家长都询问同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在QQ群、微信群内统一解释,一定要确保所有的家长都能够收到并理解这个消息。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定期组织线下家长会,让家长能够定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孩子应有的关心和照顾,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抛弃”,这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打击,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

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学校要充分挖掘家校合作在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具有的价值以及优势,吸引更多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小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应用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64.

[2]胡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应用方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3):54.

[3]朱鹏军.构建班主任与单亲家庭学生“四心”的沟通机制[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2):26.

注: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课题编号:E—17) 的系列研究成果。

作者:刘倩玉

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2:

浅议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因为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人都离不开心理健康的良好境界。

学校关于学生的问题很多,但聽到较多的是一句话:“生源质量怎么越来越差了”。诚然,学生的素质今不如昔,问题在于谁考究过学生们的心理以及应试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弊端与不幸?我们在小学、初中教育中应该给他们以怎样的人文传播呢?本文在此仅做一些浅酌分析,与同仁共商。

关键词:心理健康;采取方法;塑造成功

青春期(俗称过渡年龄期)是指从儿童时代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它的生物基础就是性的逐渐成熟。这一时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个性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它不仅要求身体发育成熟,而且要求掌握知识、技能,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履行各种社会职能和担负起社会责任。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们内心深处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的情感体验:喜悦与烦恼,开朗与沉默、社交与孤独、大胆与怯懦等相互矛盾的倾向。他们逐渐地认识自我,并对周围的一切十分感兴趣,乐于评价和介入成人行列,意识上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出现“心理上断乳”现象。这种急剧的断乳现象给青少年带来不安,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混乱。由于性本能的启动使他们逐渐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部。如果我们没有及时掌握这种变化的实质,青少年就会陷入烦恼、困惑、焦虑、冷淡等不安的情绪中,他们不仅对外界,就是对自己也会采取“否定”的态度。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暴风骤雨,疾风如涛的时期,人的身体及心理变化大为不同,发展趋势呈跳跃式,是人生的“危险期”,因此,我们应注意观察学生情感上细微变化,重视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一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能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2.有丰富、积极而安定的情绪,对别人的情绪能给予良好的反应。

3.有自制力,能经受挫折,战胜自身和外部的各种困难。

4.有稳定的兴趣和求知审美,社会交往的需要。

5.有自信心、善于与人相处、乐于助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只有青少年心理健康,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才会对社会生活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在学校期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 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学校应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教育。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阶段性地进行青春期的心理、性道德观念教育,男女生之间友谊和爱情、法制观念、科学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开展阅读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书籍,参观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展览等主题活动,请公安、劳教部分的同志给学生讲有关法制的知识,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和防止青少年犯罪。

2.教育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等问题给予关注和指导,杜绝将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分析学生成绩不良的原因,允许学生有差异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自强自主的能力。

3.细心观察,对学生的异常行为和不良的行为习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切记不要简单粗暴,努力做到和风细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及时发现引导,处理和治疗,减少产生不良心理的环境因素,消除心理冲突,培养学生的挫折的能力。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评价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特征。利用班会,让学生畅谈人生,对未来充满自信。

5.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指导学生减少或防止紧张状态的产生,为学生提供解决各种心理异常的方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 塑造学生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象

1.既严格要求,又充分赏识。

所谓严格要求,就是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这一切源于对学生的热爱,所谓充分赏识,就是对学生多尊重、多理解、多宽容、多激励。充分赏识,教师必须正确地比较和评价学生,既横向比,又纵向比。评价学生要客观公正,多进行鼓励性和肯定性评价。

2、培养学生自信心。

努力挖掘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心,对后进生、教师不能思维定势,像寻觅火种和开采金矿一样,努力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千方百计使其燃成一片。通过艰苦的教育,点燃他们发奋进取的火焰。帮助他们排除进步的障碍。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分层教学,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采取不同的激励标准,热情鼓励中等生和后进生参与课堂,大胆发言,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学生就不会轻易产生厌学情绪,师生之间就会关系融洽,从而塑造了学生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象。

4.开展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

学校课余生活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这是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的重要场所之一。如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以后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其成就感;参加琴棋书画、 体育 锻炼、郊游等活动,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扩大交友范围,形成开朗乐放紧张和多余能量。事实证明,多才多艺的学生极少出现心理障碍。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生命个体、一个个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鼓励他们开创新的生活,致力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让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学开展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性、个性化、普及化的发展轨道。

作者:黄彦利

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3:

浅论影响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摘要] “青春期”是中学生的“断乳期”,也是“多事之秋”,通过课堂多种学习活动探究,考察中学生的感觉寻求、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明确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感觉寻求、亲子关系间有显著的相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及时做好一定的调控和积极的引导,以减少学生的内心冲突,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春期 感觉寻求 亲子关系 心理健康

一、引言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去适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人研究发现,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或亲子关系会增加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良教育方式容易使各种情绪障碍、神经症、学业不良和反社会行为。青春期的中学生处于成长中的心理“断乳期”,也是“多事之秋”。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自己的成长过程,丰富多彩的情绪需要及时调控和正确引导。

感觉寻求是一种反映个体对不同水平刺激需求程度的人格特质。心理学研究发现,感觉寻求既具有一定的遗传学特性,又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关。其中父母的影响与个体感觉寻求的方向关系最为密切。如:权威性家长则有可能对青少年行为有更多的干预,有利于防止青少年结识不良同伴群体。亲子关系本义指的是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此主要指家庭的教养方式,它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探究一:“问题生”的症结在哪里?能解开吗?

为了教学能很好的进行,我每次接受多班教学任务时,总是将各班的学生进行分层,对各科成绩都很差且表现不良的学生尤其关注,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余,我对他们的关注几乎超过一般学生,目的是想从中收获一些希望,哪怕是很小的一点点。经过几年的探究,我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是:学生甲,男生,小学有名的双差学生,父母下岗,曾经有位老教师要求不带该生所在的班,原因是该生的叔叔这位老师教过,且很头疼,最终因杀人而坐牢。这位老教师说:甲学生一看就是难管教学生。记得第一次与甲相遇课堂时,他给我一个典型的下马威,该学生插嘴频繁,不听招呼,课堂上左顾右盼,嘀咕不停,甚至大声与学生争吵,我不知如何应对这种特殊生。课后反思,我一定要治治他,首先选择第一种方法——找缺点,吓唬他,谁知他不吃也不在乎这一套,他早有应付教师的老道经验。于是我又照常规来第二种方法鼓励教学——找优点,找来找去,发现优点太难找,除了脑子有点灵活外,几乎没有值得赞扬,经常给他表扬的话,其他学生也不服。最后我试探又一方法——找弱点,激将他。该学生最大的弱点可能就是“死要面子”,任何人不能指责他的任何不是,否则便会轻则动口,重则大打出手,于是我找到两个机会:一是有一次做探究实验,该学生主动逞能要当小组长,我假装犹豫后决定让他负责,谁知在实验过程中,他的小组出了问题(在我预料之中),他们的小组人员都不合作,根本不听他的指挥,最后实验草率的结束了。课后,我借此机会让他自己分析,他承认自己并没有威信,虽然老师给了自己一次机会和面子,可自己可能平时做得太差了,并告诉我:学生自己知错了。再就是在一次考试中,他的成绩和班上智力有缺陷、基础特差的一个学生差不多,于是我问他:你那么聪明(他常自诩),怎么跟他考出一样的成绩?他笑眯眯地低下了他那常常高昂的头说:老师,这次没努力,下次一定不会这样了。以后他再没有跟我教真了,我也时常变换方式不断去激将他,甚至上升到表扬他,他终于常主动与我合作,最终在他取得了好成绩时与我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时的我感动得简直一塌糊涂。

学生乙,女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父母要求她只要能好好的活着就行了。她各学科成绩难得30分,数学经常是个位数。该学生由于有病,在家是父母的“上帝”,在学校几乎也是这样的待遇,因此,久而久之她也把有病当作自己的优待条件似的,天下的人都得让着她。她的意志非常脆弱,由于同学的谦让,有时发展为躲避她,她也很孤僻,稍有不合心意便只有哭来解决。当然,老师一般也不敢过问她的学习成绩,遇到这样的学生只有自认倒霉了。但作为生物教师,我首先关注的是她的健康,曾有这样一次复习课:我布置复习内容后,说明要当堂检查,所以每个学生几乎都处于紧张的复习巩固状态,学生乙也不例外。突然,我发现她趴在位子上哭了起来,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哪儿不舒服,同位的同学告诉我,她提了几个问题要她答,她答不上来,便哭了。我随便劝说了一句:你看同学帮助你,你居然哭了起来,是不是有点让同学难堪呀!谁知她不但没有安静,反而大声哭着说:我不背生物题了,不背了,老师,我讨厌你,讨厌复习生物题。天哪,我做梦也没想到她居然当着全班学生这样回答我的关心!此时我真是既气又恨,但因为处于她的情况特殊,我还是陡降心火,和气地说:好,你休息一会儿,不背了。第二天课间,她来到我的办公室,主动问我:老师,你恨死我了吧。我说:没有呀,老师怎么会生学生的气呢!何况是你呀,我知道你身体常常很累,是老师没有及时地提醒你休息,你可能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才会那样,是我不好。她又哭着说:老师,不是你不好,是我不好,其实我也努力背,可就是背不到。我明白了,她自己也很痛苦,从此,我成了她诉苦的对象,比如:全班同学经常欺负她等等。其实,据我了解,很少有同学欺负她,只不过是她的心理和身体一样脆弱罢了。于是我制定计划开始帮助他,如:生物课堂她可以随意坐到自己愿意的位置、善意的谎言、小题大做的鼓励和表扬等等。她开始变了,有自信了,生物成绩从二十几分一直攀升到会考的及格,她的哭声渐渐少了,笑脸渐渐多了,后来许多老师向我取经如何让这样的学生及格,我只是一笑了之,其实只有我自己明白我的付出与收获应该成正比。

探究二: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健康水平一样吗?

每当我上《青春期》一节教学内容时,总是进行一次青春热线大讨论,讨论题一般来自学生身心方面的热点话题,学生往往热情高涨,主动交流,形成一种无所不谈的良好氛围,在众多的话题中,我常常出这样一道题: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你怎样认识(看待)自己的性别角色?学生的交流千差万别,于是我选择了我校一个含教工子女且家庭环境偏好的班级进行一次测试,学生各自谈自己的角色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最后结论时,我发现女生普遍认为:还是男生性别好一些,因为男生的优势总是多于女性,并且持这种认为的女生在班上约占三分之二左右,而男生则均认为自己的性别角色很好。

二、分析

“探究一”中的“问题生”其实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的症结主要与成长环境有关。通过调查,甲学生的父母是下岗职工,家庭经济水平较低,家庭教养方式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如父母很少与学生又良好的交流,在家无法管理学生,觉得学校才是管理孩子的最好地方。加上青春期的到来,该生的情绪暴躁,最终导致刁横野蛮,心理不平,总有想发泄的动机,只要有导火线,他那着火点极低的心理就会释放能量。不过,由于我了解该生的症结所在,并随时做好了调控的准备,他的结我给解开了,学生也找到进步的突破口了。

学生乙则有所不同,她是因为先天性生理缺陷,加上后天环境的过于宽放和优待,导致她从未有挫折感,当遇到一丁点不如意时,便表现出幼稚的表达方式。她的症结在于本人既自卑又任性,外加孤僻感,青春期的学生的身心发育往往导致情绪波动很大,渴望交流与友谊,所以她是很少有自信的。我对她经过分析,主要是帮她找回自信,找回責任感,她终于找到了。

“探究二”这种结果让我不得不深思:当今的社会让学生尤其是女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很大,即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三、结论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感觉寻求、亲子关系有很大的相关性。亲子关系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良好的教养方式、融合的家庭氛围、有效的亲子沟通,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学生的反社会倾向。家长如果对学生的需求一味采取拒绝的态度或表示不安,或出现矛盾的反应,将可能挫伤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破坏学生对家长的信任感,长此以往,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但一味的迁就,也会出现学生乙的问题。青春期的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教研室.青春期常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作者:肖电姣

上一篇:体验学习之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云存储技术科学实验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