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2024-04-15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通用8篇)

篇1: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企业库存风险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浅析我市供电公司电力物资库存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为规范江苏省电力公司物资管理工作,适应公司“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需要,保障公司电网建设和生产经营的物资供应,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和效益,2008年省公司提出了物资管理“四个集中”原则,即集中招标、集中采购、集中配送、集中结算。构建了“以省公司为主导、以省电力物资公司为主体、以基层供电公司为支撑”的组织体系。

我市供电公司为适应省公司物流配送要求,贯彻“四集中”管理思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梳理流程,高效运作,物资配送工作要围绕“配送零误差,物资零库存,服务零意见”的指导思想展开。物资库存管理包括对备品备件、工程项目暂存物资(含工厂验收寄存物资)、工程项目结余物资、废旧物资等的入库管理、库存管理、出库管理。零库存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物资管理模式,具有许多优点:可以减少库存;可以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可以减少物资的采购价格和手续费用;可以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速资金周转,减少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可以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风险;可以防止存货的老化、变质、淘汰而形成的报废损失。我市供电公司作为县级供电物资企业主要肩负着电网改造、电力基本建设以及大修改造所需的物资供应,库存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而无法做到真正的“物资零库存”。如何尽可能提高物资配送效率,合理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又要保障电网建设和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是目前库存管理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一、我市供电公司电力物资管理相关流程

我市供电公司电力物资管理基本流程中,省电力物资公司、省电力公司、市(县)供电公司、市(县)供电公司物资配送中心、市(县)供电公司项目管理部门、市(县)供电公司生产部门(具体项目)是物资电力物资管理的责任主体。电力物资配送管理的基本流程为,市(县)供电公司上报物资需求计划,省电力物资公司汇总全省物资需求计划集中进行招标,负责将中标通知发供应商,省电力物资公司负责签订供应商合同,供应商根据合同进行生产,向市(县)供电公司物资配送中心送货,市(县)供电公司物资配送中心验收后与供应商会签到货物资验收单,市(县)供电公司物资配送中心将物资配送至市(县)供电公司,供应商会签后的物资验收单与结算发票与省电力物资公司办理结算。物资需求计划以市(县)供电公司项目管理部门为单位负责编制审核上报,市(县)供电公司物资配送中心负责全公司计划汇总审核上报,专项物资由相关项目管理部门直接上报上级职能管理部门,并负责同时抄送物资配送中心备案。市(县)供电公司物资配送中心是物资管理归口部门,组织实施并指导、监督、检查物资管理的相关工作。物资配送中心根据省物资公司集中采购物资的配送计划,配合省物资公司做好本单位物资配送管理工作。

二、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⒈物资需求计划准确性问题严重。市(县)供电公司上报的物资需求计划是贯穿物资管理全过程的主线,对构建规范、顺畅的物流体系,合理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市供电公司对电力物资的需求量大,2007年物资需求总计划约2.81亿元,2008年面临4.6亿元物资需求,2009年物资需求达5.2亿元,每年上报的物资需求计划达两万八千多条。但由于我们对该项工作艰巨性的认识不够深刻,工作不够细致、不周密,导致物资需求计划不够准确,直接导致物资积压,从而产生库存风险。

特别是工程项目物资供应的系统性要求很高,要求其必须在物资供应方面有高度的保障体系。这种情况下,项目必须保持一定库存,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而若要各种物资均保持充沛的库存,则显然经济效益较差。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的物资部门既要尽量满足零库存管理的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加强采购管理,压低库.存,减少积压,以节约成本,盘活资金,又要根据项目的特殊性和工程特点,综合考虑项目质量、进度和经济效益等多项指标,运用科学方法,适当维持一定量的库存,实现动态“零库存”。

⒉“二级库”管理问题严重。各供电公司分布于工区、供电所等生产部门存在很多领用后未及时使用物资,形成了生产部门管理的“二级库”。目前,每个生产部门的二级库规模大小不一,物资编号不一,甚至有的单位二级库物资领用手续不健全,导致部分物资流失。此类库存物资在财务上没有反映,导致库存物资账实不符,缺乏有效监控,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现象。“二级库”还存在许多废旧物资,没有及时处理。

⒊物资配送中心人员偏少,特别是库存人员年龄结构偏大,身体健康状况差,岗级工资较低。因库存容量较小,满足不了计划物资、工程退料、废旧物资、拆旧钢管塔等需要入库物资的堆放要求。

⒋公司原先的库存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台账。库存物资的领用是按照物资类型领用,未能与工程项目相对应,无法建立起与省公司需求计划适应的库存台账。

5.仓库位置和库存物资堆放不合理。公司系统仓库在定置化管理、标准化配置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

三、对策

⒈强化物资需求计划审核与考核,保证物资需求计划准确。按照省公司的工作流程,我市供电公司可以在四个环节上加强对物资计划正确性的审核。首先是物资需求计划编制上报人员的自身检查,在编制上报物资计划的时候对项目信息、物资信息充分了解,上报的时候不要再出现错误;其次是部门领导的审核,领导应该对本部门(单位)的物资上报情况都有了解,避免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事情发生;第三,各市供电公司应由基建部牵头组织各需求单位进行内部审核,财务、审计部门对照预算项目参加审核。最后,省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每月下旬定期组织对月度物资需求计划进行集中审查确认。重点对项目信息、物资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需求数量、交货期等进行严格审查,务必保证需求计划的准确性。

工程项目的物资需求计划准确及时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零库存管理,物资需求计划申报的交货期应结合招标采购和生产制造周期,科学合理地制定,保证交货进度与项目建设进度有机衔接,既能够生产供应得上,又避免因项目滞后形成货物积压和库存风险。因此,项目物资部门应积极配合施工部门做好物资需求计划,防止漏项或多项,为实现零库存夯实基础。

⒉各供电公司取消生产单位管辖的二级库,建立物流服务部门统筹管理的“中心库-应急库”库存体系。各供电公司分布于工区、供电所等生产部门的各类二级库一律取消,由物流服务部门综合考虑物资供应规律、库存服务范围等因素,在生产部门设立应急库,负责物资应急供应,引入超市、便利店管理模式,配置标准货架,确定储备应急物资品种、数量,适时补库,为物资使用部门就近提供物资应急保障服务。中心库应设置于供电公司本部层面,由物流服务部门直接管理,承担主要物资储备任务,并统一办理物资入库手续,根据需要向应急库调拨物资。应急库应设置于工区、供电所等一线生产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超市式库存服务,主要存放应急抢修物资、项目急需物资、工机具,以及一些零星物资。应由供电公司物流服务部门委托应急库所在生产部门管理,物流服务部门应加强对应急库所在生产部门库存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指导、检查和考核工作。应急库根据物资使用部门物资需求,向中心库提报补库申请,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处理接收物资、入库、保管、领料、退料、尾料回收等业务。仓库保管人员和仓库主管应根据库存管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审批程序,重点负责应急抢修现场物资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核对领用物资实际使用情况,督促使用部门及时将未使用物资、结余物资、施工尾料退库,杜绝物资在使用部门滞留形成账外物资。

各供电公司物流服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现有二级库物资进行清理工作,于2010年4月20日前,完成所有二级库物资清理退库工作。二级库物资可就近退料至应急库,物流服务部门应组织应急库管理人员将退库物资录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仓储模块已出帐物资项目。

⒊市(县)供电公司物资配送中心是本单位物资仓储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制定物资验收入库、储存保养、领用出库、余料退库、库存安全、资料管理以及仓库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合理配置人员,加强对物资仓储工作的日常管理。

⒋对仓库库区进行合理规划,根据物资品种、规格等特征确定堆码方式及区位;储物空间分区编号,标示醒目,通道顺畅,便于盘点和领取。仓库物品应分类有序存放,妥善保存维护,要有明显标识注明物资的规格、数量及其所属项目信息、入库信息。

严格办理出入库登记和审核手续,形成明细台账。物资收货入库前必须根据配送单信息进行清点核对,登记入库记录。物资领用出库前必须按照领料单核对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认无误后,登记发货记录。

物资领用应按需领用,及时用完。对领用后不能一次性使用完,需要过渡存放在生产工区、班组、供电所等库房的物资,应视同二级仓库进行管理,建立二级库存物资台账,由市(县)供电公司物资配送中心负责跟踪管理,不得形成账外物资。未使用完的结余物资,领用单位应及时提出退库申请,经实物核对后退料入库,登记退库记录,并按照结余物资管理规定进行处置和再利用。

市(县)供电公司物资配送中心定期组织库存物资盘点工作,核对实物数量与账面数量,编制盘点差

各单位进一步完善仓库硬件设施,配置必要的装卸搬运机具、计量工具和消防设施,切实加强防火、防汛、防盗、防人身伤害等仓库安全管理措施。

各单位抓紧对目前在库物资开展专项清查工作,核实物资归属,督促归属部门及时领用,并按本意见要求对库存物资的存放进行整改。对长期积压的库存物资加快清理,及时处置。

公司将推进应用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仓储物资的统一管理,实现对全省在库物资的可视、可控,对物资仓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检查。

在起吊和机械操作现场,严格执行安全作业制度,采取安全措施,杜绝一切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的发生。对库区的消防器材进行专人定期检查,更换过期的消防器材,严格库区严禁火种制度,杜绝一切火警事故。制订仓储管理互相监督和严格门卫制度,增加仓库技防设施,提高防范手段和措施,对进出车辆和人员严格控制,严肃门卫登记纪律,杜绝失窃事件的发生,确保不发生单件损失货物2000元以上的事件。

2、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认真组织职工学习上级公司文件精神,严格执行省公司的工作要求和制定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流程,加强内部员工的技术业务学习,结合岗位实际,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经常性的技术业务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脑操作培训和物资系统管理软件的应用。力争使配送中心每一个员工的技能水平尽快胜任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从源头上确保配送零误差。进一步做好物资计划工作,发挥物资计划的龙头作用。积极组织各部门物资计划员的培训,每季度在公司内部举办一次物资管理系统培训,使每一个物资计划员都能熟练掌握计划申报要求。切实做好计划的上报和审核工作,全面保证物资计划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及时做好中标结果核对和合同签订的登录工作,主动跟踪工程项目的时间节点,特别是基建、技改等大项目的进度要求,提高合同履行的执行监督力度,配送过程中办理好各种手续并存档。及时递交到货验收单,积极配合省公司做好物资结算工作。继续做好物资配送过程的台账登录和建档工作,明确每一条物资的流转过程和来龙去脉,方便查询查找,实现物资配送零误差。

3、规范管理,优化流程,提升工作绩效

加强考核激励机制,将能力和业绩同时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依据,引导员工重视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从而营造一个积极上进、朝气蓬勃的工作氛围。加强仓储管理,做好库存物资的调研工作,提出调剂利用意见,积极做好库存积压物资的处理工作,强化计划申报管理和领用管理,提高仓储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仓储物资的保管台帐,不断改善仓库现场作业条件,进一步优化现场环境。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物资管理制度,加强二级库管理的指导和监督,把二级库管理纳入物资配送统一管理中,必要时,开发内部仓储运作的软件,达到仓储工作总体规范运作。调济便捷,物流快捷,管理流畅的目的。加强废旧物资的回收处理管理。根据省公司和宜兴市供电公司废旧物资材料处理规定,继续加大对各部门生产、工程废旧物资的回收力度和提高废旧物资拍卖处理的速度。全面实现物资零库存的目标。

4、以人为本,加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反腐倡廉一直是物资管理方面的首要工作,虽然今年省公司实行了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的管理模式,但反腐倡廉的要求不会变,在新的一年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廉政建设教育,防止各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使每个员工从思想上重视,从行为上规范,提高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物资配送中心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安全和稳定。进一步强化优质服务,在物资计划、招标、合同履行、物资配送等各环节上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强化对优质服务的考核力度,切实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树立物资配送部门的良好形象。积极为其它部门做好服务工作,建立物资信息网页,指导帮助需求部门物资计划上报,及时提供物资招标结果和物资到货信息;及时处理物资配送的问题,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帮助解决物资需求部门和单位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工作责任心,做好各部门物资的催交、运输、工厂验收、到货验收等工作,以确保配送物资的准及时送达,力争服务零意见。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体员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宜兴供电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物资保障。

篇2: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筹资是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一环。企业经理任何时候都必须了解其企业现时和未来的资金状况。开发资金来源以利用经营机会或使企业度过萧条期的能力将帮助业主或者经理做出更有效的经营决策。

但是,筹资活动中同样存在风险。概括起来讲,大致有以下几种:

1.信用风险。这是指贷款人违约的风险,即贷款人违反协议,提前收回贷款,而借款人又一时难以筹措大笔的资金以偿付没有预料到的债务,这时就会有损失产生。这种风险其实也是一种清偿性的风险。这类风险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金融动荡时,储户纷纷向一家银行挤提,导致银行的资金不足以应付需求而宣告破产。

2.价格风险。这是指由于价格的变化(例如利率或汇率的变化)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例如浮动利率上升,导致利息负担加重;

或者在借外债时,外币汇率升值,导致本金和利息偿付负担的加重。严格地讲,当通货膨胀率为负时,造成本金的利息升值也是一种价格风险。

3.清偿能力风险。这是指企业资产除非付出极高的代价,否则无法迅速卖出而产生的风险。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房地产等极难出手,房地产商被牢牢地“套”住,无法支付大笔的贷款本息,面临破产倒闭的厄运。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启明就遭遇到了这样一个风险而使其多年以来的心血全部白费了,打击不可谓不大。

那么,如何才能管理好筹资风险? 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首先必须遵循下列原则:(一)均衡原则

1.筹资货币币别要均衡,形成一个较合理的币种组合,如筹资货币与使用货币、偿还货币的币种一致,软、硬币搭配得当。

2.所筹资金的期限结构要均衡,形成一种中长期与短期负债适度搭配的结构。

3.总体利率结构要均衡,形成一个利用官方优惠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搭配的均衡利率结构。

4.筹资市场结构要均衡,避免集中于某一种资本或货币市场筹资所造成的信誉和偿还风险根据实际需要和市场特点而选择筹集资金的场所。

5.筹资总体成本结构要均衡,将利率、汇率、费用等成本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筹资总成本相对均衡。(二)以保值而非赢利为目的

筹资风险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防范和减少因货币汇率或利率等的变化而引起的对外负债的非人为增加,而不是为了赢利,由于一些防范风险的金融工具如掉期等既可以用来保值,也可以用来作投机性交易,因此,在具体运用这些工具时要明确使用目的。(三)把握好实施保值的良机

筹资风险管理首先要对金融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较为科学的预测,特别是对风险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有较深刻的认识,要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渠道和对信息进行深加工为采取防范风险措施服务的各种技术手段。(四)风险管理要贯彻始终

不仅筹措阶段要采取防范风险措施,在所筹资金使用阶段和偿还阶段更加要注重防范风险。为防范筹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筹资者和借款者都到金融市场上去寻找适用的保值工具和手段。8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和西方国家金融改革既加剧了市场风险,同时也给风险管理者提供了不少保值和防范风险的工具,这些新的保值工具之间及与原有的金融保值工具之间既有所不同又相互联系,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保值工具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债务互换、远期合约、期货、期权、货币指数化和负债币种多元。

黄春泡

篇3:浅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关键词:企业,筹资风险,对策

企业存在的基础就是为了发展, 那么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资金的使用, 当今市场经济发展如此迅速, 依靠自有资金已经不能够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这种背景情形下, 就提我们企业提出了筹资的需要, 筹资主要包括两部分, 外部筹资和内部筹资, 外部筹资又主要分为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 内部筹资主要是依靠上一会计年度遗留下来的内部留存收益。而内部的留存收益肯定是有限的, 这就需要企业主要依靠外部的融资渠道, 筹资风险管理得好能够给企业提供杠杆效益, 风险管理得不好就会产生破产的风险, 这就给企业经营提出了挑战。

一、企业筹资风险的定义

企业的筹资风险属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之一, 是指企业通过融资进行经营, 但是融资期限到期不能按时归还本金及其利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那么筹资风险主要有哪些特征呢?了解掌握这些特征能够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风险的意识, 以便企业形成风险谨慎的意识。

筹资风险的特征包括以下四个特征:

1. 筹资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 企业只要存在外源性融资, 就会产生筹资风险, 就会面临筹资的成本, 具体包括筹资费用和使用成本两方面。所以筹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 筹资风险的潜在性。

筹资风险的潜在性是指, 筹资风险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发生的概率我们不能够准确的计量, 而且筹资风险发生的时点也是不确定的, 表现出一定的潜在性。

3. 筹资风险的相对性。

筹资风险的相对性是指不同的企业相同的筹资额度面临不同的筹资风险程度, 筹资风险的大小是相对于各自企业本身的特点来衡量的, 并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 随着经济的宏微观、政府货币资金政策变化的。

4. 筹资风险的复杂性。

筹资风险的复杂性主要是指筹资风险形成的原因, 表现方式, 对企业经营失败的影响都是非常复杂的, 不能够依靠数理统计的方式准确的计量筹资风险的大小。

二、筹资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要认识企业筹资的主要风险, 就得认识筹资风险的来源及其理论, 筹资风险可以分为筹资外部风险和筹资内部风险, 筹资外部风险主要是来自企业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 是企业不能够加以控制的;筹资内部风险主要是指企业能够得以控制的, 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得以防范的风险, 主要是来自权益筹资风险和债务筹资风险, 这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点。正确认识和识别筹资风险是企业可持续经营的有力保证。

1. 企业筹资的外部风险的主要成因。

前文已经指出筹资的外部风险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市场、金融环境等企业无法掌控的风险, 下面对其作出简单的分析。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是由于政府当局不稳定、战争等因素导致的企业经营环境变得十分恶劣, 进而引起企业的资产直接被政府没收的风险, 融资进行的投资项目直接被政府没收, 但是自己还得到期还款, 这就是筹资的政治风险。

经济风险, 主要是经济因素的不利变动导致的企业面临的筹资风险, 主要包括经济周期进入衰退, 而企业任然进行大规模的投融资, 市场上流通货币较多情形下的通货紧缩风险, 导致企业未来多换资金, 新的货币政策出台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下降, 而之前规定的利率比现在的高所导致的多付筹资成本的风险。

法律风险, 是指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变动给企业筹资所带来的风险, 主要有税收制度的风险, 比如税法规定, 债务融资所产生的利息可以税前扣除, 利息具有抵税的效应, 而采用权益融资的话, 企业所发放的股息是不能够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 只能从税后利润中支付, 税法的规定使得上述来两种融资方式所产生的实际资金使用成本不同, 就可能加剧企业的筹资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就应该加强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 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筹资方式。

金融风险, 它是指在金融市场由于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的资金拆解利率不利变化的风险, 资金的供大于求, 如果供大于求, 供方竞争加剧就会出现需方市场, 利息率就会下降, 这时对资金需求者有利;反之则不利。企业本身无法控制金融市场风险, 而且其带来的影响面一般都比较大, 所以必须引起企业的关注。

2. 企业筹资的内部风险的主要成因。

企业筹资的内部风险主要包括债务融资风险和权益融资风险, 是我们企业能够通过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的风险, 也是企业最为关心的风险。

负债筹资风险, 是指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到期不能归还本金及其利息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 流动性风险, 偿还风险, 资本结构风险等。负债规模越大就会增加利息费用, 到期偿还的压力就较大, 但是债务规模增加也能够充分利用财务杠杆, 但是企业必须得注意适应自身的财务杠杆水平, 做敏感性分析。负债的利率也是企业考虑的重点因素之一, 在筹措资金时, 如果当时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贷款利率相对较低, 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也较低, 如果采取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比如正回购操作就会提高企业的贷款成本, 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净利润。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根据企业的资金经营活动特点安排的长期和短期借款的比例结构, 长期借款主要用于长期资产和短期借款主要用于流动资金使用, 匹配的财务现金流模型能够增加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并且企业贷款的期限结构与其相应的利率也成正比关系, 短期借款利率比长期的低, 企业存在可能把长期借款用于短期资金周转这就使得企业走进寅吃卯粮的境地, 财务风险加大。资本结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等财务指标的大小, 他们体现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大小, 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时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 资产负债率可以大一些,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 资产负债率应该减少, 保证最佳的资本结构, 使得企业的稳定经营。

三、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1. 确定适合自身的最佳资本结构。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最佳资本结构, 它是指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方式达到的企业融资成本最低, 进而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因此, 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充分认知资金的融资方式, 结构企业的经营特点确定适合自身的最佳资本结构。

企业在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 两者融资方式的成本有所不同, 权益融资成本较高, 股利不能税前扣除, 但是企业的到期偿债压力较小, 债务融资成本较低, 所支付的利息费用能够税前扣除, 具有抵税效应。因此, 企业应该权衡两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比例, 使得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主要有每股收益无差异法、比较资金成本法和公司价值分析法。

2. 针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

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 并且应该结构自身的财务特点。比如说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 他们的资产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上面, 拥有大量的生产设备,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他们的经营风险就较高, 而具有较低的财务风险。因此, 对于制造型企业这种重资产型的企业应该较高利用企业的财务杠杆, 融资方式劲量选择债务融资方式, 比如, 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对于商业型的企业来说, 他们不存在大量的机器设备, 主要是一些即将流通的存货, 这种企业的融资方式就可以采取短期债务融资, 主要是用于短期的资金周转。高科技型和服务型的企业, 他们与制造型企业不同, 是轻资产型企业, 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财务风险, 因此应该采用权益融资方式, 比如通过VC或者PE进行投资入股的方式进行融资。

3. 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 我们都知道流动性越强的资产盈利性就越差, 那么对于货币资金来说盈利性是最差的,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保留一定的货币资金用于企业的日常需求, 那么怎样的流动资金水平是企业的最佳水平是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有以下两种货币资金的管理方式。

首先是资金的存货管理模型, 它的思想主要是依据存货管理的模型对资金进行管理, 是存货管理模型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应用。但是它面临的假设前提较多, 模型的可操作性不强, 企业如果就按照该模型进行资金管理的话可能存在和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大相径庭的现象。

其次是资金的随机模型, 该模型对于企业的来说就具有可操作性, 它可以根据数理统计方式计算出一个企业的平均水平, 然后企业再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一个货币资金的最低限, 只要企业的货币资金高于平均水平企业就进行证券投资, 只要企业的货币资金达到企业设定最低限, 就得卖出证券收回资金, 其他情形下不用考虑货币资金的水平。

总而言之, 当今的市场是竞争激烈的市场,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就必须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管理好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其中筹资风险是重点之一。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动力, 筹资则是企业资金的来源, 怎样做到控制企业的筹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 企业应该在加强自身经营活动的同时充分利用筹资所带来的好处, 减少筹资风险的弊端, 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使企业在自身的市场份额中保持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郑子云, 司徒永富.企业风险管理[M].商务印书馆, 2002.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4]刘俊彦.筹资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中小企业的筹资结构及其风险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筹资结构;筹资风险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韵作用。它们不仅创造了相当部分的国民财富,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就业机会,而且在实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大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稳定性较差。

(二)研究意义

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把握企业筹资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不仅关系到企业长期的发展经营,而且对企业的举借债务和企业在消费者市场,资本的市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筹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作为企业领导则应加强科学决策,及时对负债筹资风险进行预测,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支付危机;在企业面临负债筹资风险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延期付款、降低利率、债务重组、动员债权人将企业部分债务转作投资等形式,适时与债权人进行协商,给企业持续经营创造条件,避免因债权人采取不当措施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防范负债筹资风险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统筹协调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建立财务预替机制,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随时监控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力争做到高收益、低风险。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一)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

(1)新技术企业是全区开展活动的绝对主体。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但,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动力不足,科技研发投入比例低,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源头萎缩。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进行科技开发的财税政策和信贷政策。但由于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融资体系发展滞后。为内陆地区高新区,“融资难”严重制约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瓶颈”。同时,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不成熟,风险投资机构不多,风险资金馈不大,技术和风险资本结合困难。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资金传导机制尚未行成,多层次投融资市场体系急需完善。

(2)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步完善,我国民营企业也表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企业对外筹资困难:对于银行借款而言,由于缺乏完整良好的信用体系,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审核较严,民营企业很难得到投资开发所需要的资金,导致在后期的经营投资失控。对于股票投资而言,大多数民营企业打不到上市公司的条件。我国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占比重大,经营管理集权化。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伦理观念,社会信任不足,再加上职业经理人缺乏,法制不健全,缺乏对企业经营人员的有效监督,家族企业成文民营企业的主体。家族企业虽然有着降低成本和对市场较为灵敏等特点,但家族企业毕竟不是市场经济的主流,缺点也渐渐显现。如人才流失,内部产权不清,企业运营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等等。另外我国的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不宽。有些利润较高,投资弹性较大的投资领域都被规模大的企业所垄断,中小的民营企业资本难以进入或进入需要较高的成本。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1) 基层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都要通过总行的审核批准。这需要时间,权利被弱化,使得中小企业贷款效率大大降低。实际上实施这一制度,大部分县市行已经没有多大的贷款权利,客观上增加了中小企业依靠国有商业银行解决资金问题的难度。市场的信用保障机制不健全,政府资助的贷款担保和保险机构缺乏。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内部监管,大多数部分贷款都需要抵押或担保。但,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自有资金少。大多数资金都是要投入正常的生产运营中,因此适合抵押的资产更少。自己担保实力不足,也没有专门的机构为其进行担保,无法获得足够的贷款。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为中小企业筹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还十分缺乏。虽然又遍及城乡的中小商业银行,但自身问题多多,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要。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从成立开始,并为从国有企业的体制中真正解脱,经营水平还不太高。

(2) 中小企业所有制分布广泛,大多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这会导致资金在无形中流失,造成资金的浪费。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经营资金的能力较差,缺乏融资意识和对融资风险的控制。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筹资困难。我国规定债券发行主体必须是国有独资公司或两个国有以上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同时要求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额6000万,股份公司净资产额3000万。这条件十分苛刻,对于中小企业基本无法实现。中小企业股票筹资的局限性。国家规定只有上市公司才能在金融市场筹资。而上市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5000万并且要求设立发起3年后cia能上市。这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篇5: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摘 要

筹资活动是企业理财活动的首要环节,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环境复杂,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把握,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引起筹资风险的因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二者共同诱发筹资风险。分析筹资风险产生因素,针对不同成因,有效地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已成为现代企业实现筹资管理目标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从筹资风险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筹资风险成因,进而提出防范对策。

关键词 筹资;筹资风险;风险防范

ABSTRACT

Financing activities is the first step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activity, is a starting point of an enterprise to manufacture management activity.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because the market environment complex, the fund effectiveness is hard to control, thus resulting in fundraising risk. Cause fundraising risk factor both internal reason, also have external factors, the two jointly evoked fundraising risk. Analysis of fundraising risk,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enetic causes,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funding risk, has become the modern enterprise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t work target financing management content.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risk, analyzes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risk, and then propose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 financing; fundraising risk; risk prevention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作为筹资主体根据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筹资活动是企业理财活动的首要环节,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企业是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但在获得资金的同时,不可回避的是企业会因此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形成企业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如果企业筹资规模合理,方式和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使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情况的复杂多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些都可能导致决策出现偏差,管理措施失效,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保证,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一 筹资风险概述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Finacial Risk),它是指企业因借人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

企业筹资渠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股权资本筹资渠道,包括企业的资本金及由此衍生的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的所有者投资;另一类是债权资本筹资渠道,是企业依法取得并依约运用、按期偿还的借人资金。对于筹集借人资金的筹资活动,筹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借入资金一般都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本付息金额,如果借人资金不能产生效益,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高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例如向银行支付罚息,低价拍卖抵押财产,还可能引起股票价格下跌等,严重的则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借人资金引起的筹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它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它是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企业可以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所以这部分筹资的风险,只存在于其在生产经营中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并且由此使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具体表现在资金使用效果低下,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报酬期望,引起企业股票价格下跌,使再次筹资难度加大,资金成本被迫上升。此外,因为企业筹资渠道和具体方式选择的不合理从而造成筹资结构不合理,也会影响到资金成本的高低和资金使用效果的大小,以及借人资金的偿还和投资报酬期望的实现。企业筹资活动开展的越多、可选择的筹资渠道越广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引起筹资风险的因素会越多。所以,我们要在认真分析风险产生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风险预测。

二 筹资风险产生的因素分析

企业筹资风险的产生有其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因素。筹资风险的内部因素,指的是企业筹资过程中负债本身的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筹资风险的外部因素,指的是企业筹资活动负债以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经营风险、预期的现金净流量、资产的流动性、金融市场及经济环境因素等。

(一) 引起筹资风险的内部因素分析

(1)负债规模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越大,利息费用支出会越多,由此因为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税后利润即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企业负债规模增大,势必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2)负债的利息率

负债的利息率是衡量借人资金增值量的基本单位,即借入资金的增值同借入

资金的价值之比。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额越高,必然引起财务杠杆系数增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企业财务风险也同时加大。

(3)负债的期限结构

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人资金的相对比例结构。一般情况下长期资金通常采用长期融资方式筹集,短期资金通常采用短期融资方式筹集。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长期资金却采用短期融资方式(主要是短期借款)筹集,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具体表现为:第一,使用长期融资方式来筹资,它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将固定不变,使用短期融资方式来筹资,则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第二,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资金,并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借人资金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借入资金本金和利息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展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第三,短期借款融资速度快,通常利息率水平较低,筹集金额较少,虽然对企业影响期限较短,但偿债风险较大。而长期借款的融资速度慢,取得成本通常较高,而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但偿债风险相对较小些。

(二) 引起筹资风险的外部因素分析

(1)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息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用股本融资时,财务杠杆系数为r,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并用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加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荡然无存,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会使企业丧失偿债能力,处于破产的境地。

(2)预期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量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人及流出,是企业现金的动态反映。而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称为现金净流量。许多企业尽管账面上表现出丰厚的利润,却因无力支付和清偿到期债务而陷人财务困境,仍然摆脱不了破产清算的厄运。相反,有些企业则可能账面利润表现并不突出,但因其现金流量状况良好,支付及偿债能力强,却能够不断地发展。因为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货币资金)偿还,因此,企业能否按合同、契约的规定偿还本息,取决于企业预期的现金净流量是否足额及时。现金净流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

(3)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资产的变现能力及潜在偿债能力。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动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而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非现金资产的变现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该资产转化为现金的必要时间,二是该资产变现时变现价格的确定程度。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不同,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关系甚大,当企业资产的总体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

不能按时偿还债务,从而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4)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金融性商品交易的场所。金融市场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提供场所,另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提供一种机制,促进社会资本合理流动。企业的筹资活动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利息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而且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借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率大幅度上升,再次融资利息费用会剧增,导致利润下降,甚至有些企业会因为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

(5)经济环境

企业筹资的经济环境很多,一般有宏观经济政策、物价变动和周期变化等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在鼓励一部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同时,也限制了另一部分企业的发展,这就有可能加大这类企业的筹资风险。物价水平的剧烈变动会广泛地影响到所有企业的财务活动,从而加大筹资风险。经济周期对企业筹资活动影响也很大,在经历若干次从投资膨胀、生产高涨到控制投资、紧缩银根而步人正常发展的过程中,反映出的企业筹资风险差异较大。例如,在控制投资和紧缩银根时期,社会资本紧缺,利率飘升,企业筹资活动非常困难,筹资风险非常大,甚至严重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引起筹资风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诱发筹资风险。一方面,可以说负债筹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又能引起筹资风险。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同理,由于负债经营的作用,当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下降得更快,从而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大幅度下降,企业财务风险加大,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在负债利息率及期限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企业所面对的风险就更复杂了。所以对于企业来说,采用负债经营必须认真衡量由其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损失。另一方面,经营风险、预期现金净流量、资产的流动性、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在企业开展筹资活动时会间接地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随着负债比率的增大,负债利息越高,会导致负债的期限结构越不合理,从而加大企业的筹资风险。虽然引起筹资风险的各种因素复杂多变,难以预料,但是通过开展各项有效的风险管理工作,仍然能使许多企业在负债比率较高的情况下,经营业绩平稳发展,经营风险不断降低,即使在市场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其他同行企业更高的利润水平。

三 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筹资风险是由于企业的筹资活动产生的,市场因素及企业自身原因加大了风险的控制难度,在充分识别筹资风险的同时,我们还要采取必要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以不断降低风险水平。

(一)树立风险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风险不断加大时,企业却毫无准备,更谈不上应对措施,结果必然会遭致失败。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正确承认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发生风险,并且有效应付风险。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

负债经营虽然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是指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即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于一些处于高速成长时期的企业,因其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境况欠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防止因商业风险加大而增加筹资风险。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企业资产负债普遍过高,一般在70%左右,有的在80%以上,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我国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财务危机发生机率。

(四)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减少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并使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保持在安全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人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以减轻企业偿债压力。

(五) 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

针对由于利率变动引起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集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减少筹资活动,不得不筹的资金,应尽量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以降低筹资成本。

四 结束语

随着企业筹资活动的不断展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引起筹资风险的原因纷繁复杂。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在认真分析筹资风险产生因素的同时,以有效的管理防范和化解筹资风险,使企业的筹资行为既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又能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最终达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l〕李秀华.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3).

〔2〕严真红.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3).

〔3〕程德兴.论现代企业筹资风险管理〔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2).

〔4〕杜英斌.论筹资风险形成的原因和对策,山西财经大学,,第23卷.

篇6: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摘要:“厂网分离”迫使电网经营企业把主要利润来源从发电侧转向售电侧,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电力市场营销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相关的风险不容忽视。

电力欠费风险、窃电及线损风险、市场风险、“两改一同价”相关的风险、电力职工的人身安全风险是主要的市场营销风险。

防范市场营销风险要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严格依法经营、实现城乡经营一体化、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

关键字:电网经营企业市场营销风险成因及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是在风险中经营的,电网经营企业也不例外。当前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厂网分离”迫使电网经营企业把主要利润来源从发电侧转向售电侧,电力市场营销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相关的风险不容忽视。

据中国能源网转引中国电力网7月1日的报道,电费拖欠问题使得印度国家电力委员会破产,今年已经亏空51亿美元。由于大面积窃电,消费者拒绝交费,可观的补贴和为农民无偿供电,国电委员会的财政一直飘红,一些省的输配电损失高达50。这是电力市场营销风险的生动例证。

一、电力市场营销的主要风险类型及其成因

1、电力欠费风险。当前电网经营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电费回收困难,以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截止2004年底,新欠和历欠电费达7.95亿元,约占全年应收三项电费162.26亿元的4.9。巨额电力欠费造成电网经营企业虚赢实亏、资金周转困难,形成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巨额电力欠费的形成,有用电企业经营困难、社会法制不完善等外部原因,特别是近年来,国有企业以破产、改制方式“金蝉脱壳”、偷逃电费的情况日益严重,此外,农电体制改革期间,被解聘的农村电工大量拖欠电费甚至携款外逃也时有发生。从内因看,长期以来实行以资金结零“硬指标”考核电费回收,忽视对电费回收过程的规范管理,瞒报欠费、垫交电费、挪用电费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也是造成电力欠费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窃电及线损风险。窃电已经成为电网经营企业效益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东北电网每年被窃电量约20亿千瓦时,其中辽宁省达10亿千瓦时,折合损失3亿元。业内人士指出,省级电网经营企业因窃电受到的全部损失,可达到总供电量的1左右。

窃电之所以成为电网经营企业的顽疾,主要是窃电具有“高收益”,同时由于对窃电分子的打击不够有力和不够一贯,窃电又具有“低风险”。

一般来说,窃电损失可以归于管理线损的范畴,相对于窃电形成的损失,线损管理的粗放和对企业造成的潜在损失没有得到得到足够和充分的认识。以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2004年售电量为386.99亿千瓦时,线损率为8.83,如按上年线损率10.73计算,相当于少损电量8.07亿千瓦时,按2001年售电均价395.12元计算,相当于少损电费3.19亿元。这一方面说明河南省电力公司2004年线损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了线损管理中的巨大潜力。

当前电网经营企业的线损风险,突出表现在基层单位线损指标不真实上,主要原因有基层单位线损考核点计量装置误差超标,供、售电量统计和抄表时间上的不对应,线损率“四分”考核不落实,为完成上级线损考核指标而人为造假等。

3、市场风险。电网经营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电价和售电量两方面。

当前对电网经营企业电价产生推高效应的主要因素有:独立发电企业投入巨资进行环保改造等引起上网电价上涨,国家电价体系中新增输、配电价,贴费取消后输配电网络建设资金缺口,多年来累积下来的巨额欠费风险尚未释放,城乡电网改造的巨额投资贷款还本付息,城乡居民“一户一表”后运行维护、劳动定员和人工成本、商业投保等费用的增加,以及国家要求逐年增加利润和调高电力税收等政策的影响等。相应的电价降低因素不足。

电价是由国家管制的,降低电价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既定目标,如果电价水平低于电网经营企业正常运营的成本,企业风险会特别巨大而深远。

由于电能的需求弹性较小,现阶段可能导致企业售电量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方经济不景气、营业区划转或大用电客户转向独立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等。

4、“两改一同价”的相关风险。主要有产权移交后增加的安全风险和两网改造的资金还贷风险等。

随着农村电力资产的移交和城市居民“一户一表”的推行,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也随着产权延伸,因触电人身伤亡等电力事故对电网经营企业的索赔会越来越多,一次赔偿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

从荆州局几个农村县市局的情况看,尽管当前农村居民实行的过渡期电价比城镇居民生活用电电价高出0.3元左右,但由于线损

较大、运行维护费用偏高,如支付贷款本息就形成亏损。

此外,农用电力设施被盗也时有发生,如荆州局所属公安县电力局2003年10月以来2年多时间,被盗低压线路价值达100多万元。

5、电力职工的人身安全风险。近几年来,基层电力职工因抄表收费、查处窃电以及停电催费等工作原因,受到谩骂、围攻、殴打等人身威胁和伤害事件呈

现上升趋势。

基层营销职工普遍呼吁加强电力执法工作,在对“你最希望解决的实际困难”进行问卷调查时,近一半的职工选择了“强化电力执法”。

从本质上说,电力市场营销风险的形成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的原因:从内部看,是由于企业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和经营管理的粗放,如欠费风险、窃电及线损风险等,这是下一步电网经营企业自身努力的主要方向;从外部看,宏观经济、法制环境和国家电力改革相关政策的影响,也给电网经营企业带来潜在的市场风险和“两改一同价”相关风险、电力职工人身伤害风险等,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二、电网经营企业防范市场营销风险的主要对策

1、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意识

电网经营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制订和实施,确立电力市场营销作为核心业务的战略地位,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决策层要彻底改变“重发、轻供、不管用”思维定势,树立从电网规划、设计到电网调度及运行都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大营销”观念,加大对营销部门的现代化投入,强化培训引入激励机制,提高营销人员整体素质和待遇,不断提高营销工作质量,大力推进电力市场营销实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电网经营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导入企业形象综合识别系统(cis系统),一方面要倡导品牌意识,扎实开展优质服务,树立富有亲和力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要全方位开展行业“公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和沟通作用,在修改“电力法”、强化电力供应和使用的法制秩序、“两改一同价”、电价政策等重大问题上,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电网经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2、强化供用电合同管理,增强依法经营意识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转轨时期,不少电网经营企业由于长期的垄断地位和行政权力,还没有把自己与用电客户摆在同等的地位,没有意识到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建立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唯一契约,不签订合同、合同要素不全、合同涂改、不按合同执行等不规范情况十分普遍。因此供用电合同的管理问题要摆在营销工作的突出位置。

要加大对合同管理的考核力度,把没有与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不履行合同等导致企业重大损失的行为列为营业事故,严肃处理。

对电力客户的违约用电、窃电以及拖欠电费、故意伤害电力职工等行为,要更多地运用合同法、电力法、担保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武器,有力地维护企业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3、强化农村电力市场营销,增强一体化经营意识

要理顺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的内部管理体制,逐步由市场营销部门开展城乡一体化市场营销工作,实现农电工与系统职工同工同酬,或者由农电工组建抄表公司实现独立核算。要有计划地提高农电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待遇,要加强对农电工电费风险金的管理,对农村大用电客户的电费宜直接交基层供电所收取或银行代收,对每月电费较多的农电工,还应实行分次向农电工给付发票和回收电费的办法,最好每次给付发票不超过该电工所交风险金,同时积极向农村居民宣传凭发票交付电费防止欺诈的问题。要加强农电工工作质量的审核和稽查,可以推广农电工交叉抄表,发挥内部监督机制,防止可能的电量电费流失。要扎实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工作,认真查处线损管理上的人为造假问题。

当前防范欠费风险要把重点放在营销第一线的基层营业站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执行电费抄核收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加大对隐瞒欠费、截留、挪用电费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定期对各基层营业站(所)的电费发票与欠费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理、与收费人员对帐,明确追缴欠费的责任人员和时限,认真进行奖惩考核并形成制度。

禁止用电客户用欠条领走电费发票,发生视同给付发票职工的个人借款进行追缴;禁止收钱不给用电客户等额发票行为;采取有力措施,促使用电客户优先领取欠费期1年以上的电费发票,防止形成呆死电费。

接收网改完成村前,必须与村组电工结清电费。

落实专人负责对重点用电客户的欠费及其生产、破产、改制情况进行监控,防止企业借改制偷逃电费。

4、强化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增强风险经营意识

电网经营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要落实专业部门,负责及时跟踪研究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对潜在的风险能够进行科学的评估、及时的预警和有效的控制。

篇7: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中小企业的筹资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要:最近我国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平等竞争、激活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资金问题却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严重的瓶颈。针对此问题重点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筹资方法。关键词:瓶颈 融资困境 筹资对策

我国是中小企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的日趋一体化,中小企业面临着由全球经济激烈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最近我国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平等竞争、激活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资金问题却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严重的瓶颈。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小企业若想谋求可持续发展,资金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小企业当前的融资困境可以用“双缺口”来概括,所谓“双缺口”就是“权益资本融资缺口”和“债务资本融资缺口”。就权益性融资而言,我国由于基本上不存在直接沟通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自由市场机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上市的方式融通资金。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有其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制约,如没有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产权主体不清等,因此中小企业发展的自我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财务财产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目前还达不到上市融资的条件和要求。另外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可能性更小。在当前条件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只能是能过金融机构信贷来供给。而就债务性资本融资而言,尽管主管部门不断呼吁,甚至通过发布“指导意见”来敦促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向中小企业货款,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是出现了增量减少、增速减慢的现象。其原因可从两方面来分析:

1.1 从银行及其他金融结构方面看,银行和非银行金融结构的改革不利于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1.1.1 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战略不利于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国有商业银行围绕利润这个中心按照商业化原则动作,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受到国家政策调控限制,与贷给大型企业的利率差别不大,利润小而风险大,得不偿失。同时,县域经营机构低效运行和经济效益不好影响了贷款投放。

1.1.2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和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中小企业的贷款额一般较小,且手续繁琐,业务量大,费时费力,银行往往给几十家中小企业的贷款还抵不上给一定大型企业的贷款多,各商业银行因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放贷款。其经营的重点逐渐转向了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等,中小企业已经被排除在金融支持的重点之外。在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为加强风险控制都不同程序地上收了信贷投放权,直接与经营主体打交道的县域商业银行享有的信息最多、最真,但缺乏应有的信贷权决策权;而间接接触、信息失真可能性是大的上级管理机关却掌握着大部分信贷权,这种制度弊端的表现形式就是信贷管理上“一刀切”式的全面上收县域商业银行的信贷权。对当地企业的贷款申请,县级支行只负责实地调查,组织材料报上级行审批。另外,贷款责任终身制度扼制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贴近客户的主动性极大地削弱。县域商业银行的信贷员对信贷决策以及产生效益后的利益分配权益有限,信贷投放后即便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对信贷员固有收益影响不大。相反,对贷款损失却要承担无限责任。由此产生的直接

后果是导致信贷人员研究企业、研究市场、主动开展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下降,风险责任的追究和各银行普遍采用的严格审批制度压制了中小企业经营主体的需要。目前看来中小企业的获利水平和社会资本形成有力较低,能够进行担保的优质企业又很少,因此他们要从商业银行贷款是难上加难。

1.1.3 农村信用社在国有银行收缩战线以后,已经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金融力量,但其自身存在着较大缺陷,还不足以支撑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是农村信用社社会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合作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产权不明晰影响了自身效率,制约了自身发展。二是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较弱。三是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大量资金流入城市,而中小企业本身却得不到支持。四是农村信用社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惜贷现象,工效挂钩,责任追究等内部考核机制导致其放款没有积极性。

1.2 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看,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环境也是导致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

1.2.1 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不佳。我国有中小企业大都基础薄弱,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随意性较大,银行贷款后管理困难,导致债权无保证;缺少好的项目,尤其是符合银行贷款要求的企业和项目普遍较少;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银行很难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胜诉容易执行难的现象非常普遍。

1.2.2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严重。某些中小企业和县级政府,为了企业的利益或地方政府的利益,置银行权益于不顾,想尽办法逃废、悬空银行贷款,造成银行大量的呆坏账,已经成为了难以治愈的顽疾。社会信用环境的严重恶化导致大量银行资金形成风险,不良资产大量增加,削弱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能力,也打击了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信心。

1.2.3 企业贷款抵押担保困难。中小企业中普遍普存在的抵押担保难的难题,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我国的县域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抵押资产少,找不到担保单位,而且房产、土地抵押,评估、公证费用高昂,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而由于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银行掌握的抵押品也很难变现,所以银行不愿接受抵押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有的县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但由于只承担贷款企业破产清偿后的还款责任,银行为防止风险发生,并不乐意接受中小企业据此而提出的贷款要求。中小企业筹资方法思考

2.1 完善法律保险体系,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大都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来确保中小企业的利益。如美国有《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鼓励法》;日本有《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等。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尽快制定了《中小企业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规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系统的法律制度保障。

2.2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如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信用社等虽然有定程度的发展,但与中小企业的需求相比差距甚远,我国应加快中小银行的发展,提高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和支持能力。放宽对建立民营小银行的限制,积极引进外资,使中小银行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2.3 针对中小企业筹资的困难设立专项基金,扶植其发展。为使中小企业正常、健康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政府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银行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一些专项基金,专门为有发展前景、且符合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中小企业及高新科技企业提供货款,向高风险、高科技的企业提供投资基金,扶植他们的发展增强其竞争能力。同时各地的中小型银行如城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也应结合本地实际,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一些适合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业务与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2.4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在国外发展时间较长,有许

多成熟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应是一个以政府担保为主,其他担保方式并存的体系。我国的银行大多是国有银行,由政府提供担保,有着信息优势,可以节约担保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纵观其他国家的经验,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通常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部门。所以在我国成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不但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货款提供担保,以提高中小企业的成功率。其他的方式则是指由非政府投资成立的机构提供的担保,这种方式与政府担保并存可以起到适量补充的作用以降低风险。

2.5 鼓励创业投资以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创业投资是中小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许多著名的大公司如微软公司、苹果公司等均是创业投资的成功典例。我国创业资本投资还刚刚起步,很不健全,可以进一步尝试完善以政府出资为主的风险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开发资金,对投资公司可通过税收优惠或直接的财政补贴方式给予支持。

2.6 深化县域中小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承贷能力。根据县域经济中企业实力弱小的现状,深化企业改革,提高金融水平。政府部门要通过招商引资,搞好结构调整,使中小企业的资本资结构得到改善,实现规模、技术、产品的升级,激活企业的经营,提高信贷承载能力和吸引力,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企业自身要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经营水平,增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分代工作协作,走长远发展之路。只有企业承贷能力不断理高,才能培养与商业银行信贷合作的良好基础。

2.7 调整信贷策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商业银行要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不断调整县域信贷政策,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调整信贷策略,主要是把好信贷合同增量投入关。对信贷增量的具体投向,要突出五个重点:一是要突出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由于县域经济中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较少,因此要在鼓励中小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同时,在资金外进行重点支持,提高其所在银行的规模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主办银行制度,制定银企协议,在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组建的企业集团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分行联合贷款,或由几家商业银行组织银团贷款。二是突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改造贷款的比重,支持企业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工艺水平,走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对高新技术开发和有竞争能力的新产品开发,对科技含量高和投入少产出多的项目,及时注入启动资金,帮助其加快形成产业优势。要建立起科技货款的管理体制,不断增强新技术开发、运用的能力。三是突出对农业的支持。重点支持对粮棉油生产收购和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支持科技推广和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土地开发和水力建设、中低产田改造贷款。四是突出对民营经济的支持。特别是对私营企业,要破除陈规,与国有集体企业实行同一信贷政策,对其合理的流动资金需要给予支持,对其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给予扶植,促进私营企业不断壮大。

2.8 树立营销理念,加强商业银行贷款营销工作。县域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认识,树立贷款营销观念,研究贷款营销策略,以经营贷款的思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尤其是县级支行开展货款营销,一是要完善贷款营销管理机制。通过设立贷款营销部门,建立健全贷款营销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配备专门人才,研究制定县域中小企业贷款市场营销的总体规划,管理、指导、控制贷款营销活动。二是从贷款市场需求开始,深入细致的进行市场研究,发现、分析、评价市场机会,开发和推销适合县域企业的业务产品,通过全面、高效、优质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吸引新的优良客户,培植潜在的优良客户。三是要树立效益观念和强化风险意识,注重贷款营销的风险性和效益性,发挥贷款业务在存款业务、结算业务、表外业务等其他业务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做到各项业务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并针对县域企业的特点,建立有效的风除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四是完善贷款激励制度。针对目前基层信贷员普遍存在的惧贷心理,加快制定相应的合理的激励措施。如增加对信贷人员的信贷规模考核,以降低信贷的平均成本;增加对信贷收益率的考核,并给予信贷人员相应的利

益激励,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等。

参考文献:

篇8:企业筹资风险及其防范

关键词:筹资风险,负债筹资,风险防范

一、筹资风险概述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 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中由于负债筹资引起, 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 但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 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使得筹集资金的预期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 由此便产生了筹资风险。

二、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1、负债筹资不合理。

第一, 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越大, 相应的利息费用支出也越大, 因此一旦收益降低而导致的无力偿债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就增大。同时, 负债比重越高, 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不恰当, 造成资产负债率越高, 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也就越大, 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大;第二, 负债的利息率较高。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 企业负债的利息率越高, 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第三, 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指的是企业的长短期借款的比重以及偿还期限安排的不合理。

2、筹资方式选择不当。

目前, 我国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不同的筹资方式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筹资风险, 如果企业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状况选择正确合理的筹资方式, 就会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 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造成财务风险。

3、企业自身决策失误。

如果一些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对投资项目作出错误决策而投入大量的资金, 则会使筹集的资金在某个环节或某种状态中使用时间过长, 导致资金周转不灵, 影响投资效益, 企业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 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4、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由于当前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风险, 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息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 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 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 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 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 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 被迫宣告破产。

5、预期现金流不足以及资产的流动性较差。

企业能否按合同规定按时偿还本息, 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企业持有的各种资产的流动性是不一样的, 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如果企业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 而企业的资产又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 就会造成很大的财务风险, 甚至造成公司的破产。

6、金融市场的波动。

企业在筹措资金时, 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市场的波动, 如利率、汇率的变动, 会导致企业筹资风险。如负债的利息率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 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当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 贷款的利息率提高, 企业此时筹资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 这样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

三、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1、树立风险观念, 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 正确承认风险, 科学估测风险, 预防发生风险, 有效应付风险。企业应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训, 使他们对本企业的文化、筹资方式、筹资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以便能够在工作中把握全局, 避免筹资风险的发生。

2、优化资本结构, 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

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规避筹资风险, 确定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的最佳资本结构, 最重要的是要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 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 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 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 当企业的资产净利润较高而债务资本较低时, 企业可以适当提高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 但是要注意一定要适当提高而不是盲目地大幅度提高;第二, 当企业的资产净利润较低而债务资本较高时, 可以适当降低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第三, 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实际状况、市场行情和组合风险分散理论, 合理正确选择筹资方式。

3、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

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 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在安排长、短期筹资方式的比例时, 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 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企业流动资产的短期性变动部分与季节性变动部分可以用短期负债筹措资金, 长期性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则通过长期负债、股东权益等长期性资金予以解决。这样, 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 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4、提高资产流动性, 加强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加强对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

5、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健全风险控制机制。

针对企业管理薄弱环节, 应从组织上和制度上控制筹资风险。一是建立客户管理制度, 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调整和判别;二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 形成各自独立, 权责分明, 相互制衡的运作基本框架结构, 保证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正常、科学、高效率的运行;三是建立科学的内部决策制度。对风险经营决策和财务活动, 要在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中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论证, 集思广益, 尽可能避免个人决策失误造成的风险;四是加强财务监控机制。发挥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职能, 财会部门除了自觉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以外, 还必须通过特有的核算和监督手段, 去调节、制约整个企业的营运过程, 使之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五是建立风险预测体系。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 做好各种预算工作, 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 以便对事态发展的形式、状态进行监测, 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及时反映。

6、科学预测利率及汇率的变动, 合理安排筹资。

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 应认真研究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物价上涨率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根据利率走势, 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 应尽量少筹资, 对必须筹措的资金, 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 筹资较为有利, 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 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 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

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 应根据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变化和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筹资方案。一是注意债务分散, 即借款和还款时间不要过于集中, 另外债务的货币币种要尽可能分散为几种货币;二是尽可能使借款货币、用款货币与还款货币相一致;三是妥善选择筹资中的货币, 并注意货币币种与汇率的搭配选择, 争取借“硬”货币, 还“软”货币;四是在合同中加保值条款。

参考文献

[1]辜丽君.企业筹资风险及其管理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24.

[2]曹星.论企业筹资风险原因及对策[J].资本纵横, 2010.6.

上一篇:路五年级学生优秀作文下一篇:魏书生 学习心得体会 孟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