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六性原则”

2024-04-07

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六性原则”(精选5篇)

篇1: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六性原则”

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六性原则”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难点;六性原则

内容摘要:高技能人才是一种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执行活动方面超过一般水平的,有才识有学问的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高技能人才的成才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开发“链条”,这个链条涉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交流等诸环节。本文对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六性原则 ”,为改进和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方法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极其缺乏,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 “严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高质量、快节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虽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口号喊了很多年,来自各方面的呼声也很高,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局面并未缓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从职业技术院校角度出发,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六性原则:

一、培养观念要有超前性原则

高技能人才是一种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执行活动方面超过一般水平的,有才识有学问的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高技能人才的成才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开发“链条”,这个链条涉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交流等诸环节。当今的高技能人才除了掌握主流的技术技能外,还要不断了解技术发展的前沿,能够从事智能化高新技术的运用与维护等劳动,是技能与智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这就对高技能人才明确了具体 的技能标准: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要具备在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指导能力,更要具备既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又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的双重身份。所谓“一线”、“应用”、“指导”、“管理”都是强调职业能力这一个核心。从培养观念出发,职业技术院校必须着眼于企业岗位需要的相关专业的培养,必须着眼于专业技能基本功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必须着眼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的培养,必须着眼于技能人才创新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着眼于“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构筑成长的平台。

二、培养模式要有可行性原则

目前,“订单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被各职业技术院校广泛运用,并取得显著效果。这是一种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跟职业技术院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职业技术院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的教育模式。这种“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培养任务,包括联合开发新产品,指导毕业生搞项目设计等。这种校企合作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技能人才,而且培养的学生,职业导向明确,就业率很高,是技工教育的生命线。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打开校门,建立起较为紧密的校企合作平台,合作办专业,合作办班,真正实行零距离办学。

目前,“订单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类型大致有三种:一是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间接为企业服务的实训基地。这种类型由企业出资,有针对性地开设企业需要的相关专业,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输送人才资源,在企业建立直接为企业服务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与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零对接”,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三是学校相关资源企业化,不断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学校的图书馆向合作企业开 放,实行信息资源共享,积极为企业培训各类员工。学校在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服务企业的能力,激发了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三、培养方式要有实用性原则

职业技术院校技术教育最重要是技能培养。技能培养要讲究实用性:一是把专业书面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二是把专业应用能力与实际掌握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三是把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职业标准紧密结合在一起;四是把技能技巧与先进技术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还必须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一是加强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师资、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投入,改善和改进实习条件与手段,强制淘汰传统的、落后的实习设备;二是给予实践教学以足够时间的投入,切实保证技能实习课课时。学生的实习可采取分期分批进行的方式,不搞“一刀切”,不搞“赶鸭子上架”,不搞“大跃进”。对部分实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开小灶”,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加责任意识;三是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为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需要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尤其是基本素质和核心技能的开发培养。只有这样,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经过严格的技术技能和基本素质两方面的考核,取得证书后才能就业上岗。

四、培养手段要有指导性原则

首先,理论和实践指导教师应按照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备好课,对每个教学环节和每个专业知识点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环环紧扣,适度把握教学进度,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技能的培养。其次,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的教学方式应有所侧重。应先进行单项技能培养。而对于单项操作技能,可采取以示范教学为主,学生观摩为辅;对于综合技能培养项目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突出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再次,对于不同专业技能培养侧重点应有轻重。如车工、焊接、模具专业技能应侧重于操作技能的训练,教学模式以实际操作为主;如机电类专业技能应侧重于阅读、分析、判断能 力的训练,教学模式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

五、专业设臵要有前瞻性原则

科学地划分、设臵专业使其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对于目前就读人数较多的一些热门专业不能一轰而上,要适当加以控制,因为有些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不是很大,三五年之后就可能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对于目前就读人数较少的一些冷门专业不能等闲视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将来某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应尽早准备设臵相关专业进行培养。设臵专业时,既要扬长避短,又要尽量使各专业之间配套,把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互联系起来,使专业设臵既具有培养价值又具有前瞻性。将企业最新的项目内容用于教学,让学生从项目教学中了解到企业运行的全过程,及时掌握企业需求情况,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胜任岗位。

六、师资队伍要有创新性原则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技术院校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这支队伍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指导能力,即能理论上讲述其道理,又能动手实干。为此,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优势,构建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执教水平和教学改革的能力。通过“教学研究”等活动,促进理论教师得到实践锻炼,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 “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让他们承担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和课题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他们的素质。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可以促进其在教学中不断给学生“创新意识”的撞击,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创造的习惯,树立创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掌握“六性”原则有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数量更应重视质量,需要全方位的统筹考 虑。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以实践理念为指导、以技能训练为出发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突破口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篇2: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六性原则”

社会是进步的,时代是发展的,为了适应需求,中职教育闭门造车已经过时,要培养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抢手人才”,得另辟新路,不然中职教育之路会越走越窄,目前校企合作正悄然兴起,更有待探索。

一、目前中职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其后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随着重庆工业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中职学校受到了热捧,中职学校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为目的.就业水准相对较低.但社会需求大,就业更容易。在就业压力日益剧增的今天.技校生之所以脱颖而出,原因就是中职学生要求工作的门槛低,且具备技能,企业更能“拿来”就用。可如今,中职学校虽拥有这些优势,仍出现招生难的问题。先总结一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可用这句话来代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会,出得去。”进入中职学校门槛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收入少,受教育少,或是在初中义务教育中淘汰出来的差生;让学生被学校留得住和学会技能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环节;“出得去”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关口,也是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的期望,是我们招生的首要王牌。

近两年来,中职学校的招生开始走下坡路,一个是家长的观念转变,开始走“普高热”,加上国家普及高中义务教育,中职的收费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负担;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初衷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就业,这就丧失了中职教育的一大优势。我认为,以上两个原因只是外部因素,一所职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关键要看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市场,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简单点说,就是要有自己的区别于其他同类的优势和品牌。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职责。而目前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企业用人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使职业教育较快地和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曾经单纯地培养一个技工的方式已不再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了,我们应尽快改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

中职教育的成果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肯定,要造什么样的车还得看市场有什么样的需要,正所谓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据调查。企业需要的人才如下:

1.能直接带来效能的人才。

2拥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3.忠于企业富有责任心的人才。所谓效能是能够在企业上岗的技术能力,这关乎企业文化,企业生产技术,企业生产方向,简言之要融入企业为企业办实事,而这方面只关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和基础实训是无法获得的。所谓创新,即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观念、技术,勇于专研。所谓责任,是要以一个感恩的心,火样的热情爱这个团体,从企业利益出发思考,这与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准有关,而这不是上班一两天就能培养起米的,需要学校的启蒙教育。

三、校企合作的意义

随着“普高热”、“就业难”等对中职之阻碍,中职教育之路越来越窄,无疑校企合作能为中职学校的发展带来又一契机,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另一创新,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解决了学校就业出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校师资力量.再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供了设备、场地,及时更新社会信息,使学校不再“封闭”。

四、校企合作的一些设想

篇3: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六性原则”

关键词:涉税技能,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会计专业主要面向会计行业, 培养适应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许多高职院校将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列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然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我国税制管理的发展与健全, 税收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突出。企业需要既懂财务又懂税收的会计人才,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只重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而忽略税收技能培养, 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涉税技能应作为一个重要的技能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出, 涉税技能培养是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技能培养的迫切需要。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涉税技能培养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 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涉税方面的课程, 会计专业人才涉税技能培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与发展, 然而, 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涉税技能定位不准确, 培养目标不明确

受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许多高职院校在定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 仍突出的是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审计三大技能, 涉税技能未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或者说未单独体现出来。此外, 涉税技能包括哪些技能、如何培养这些技能, 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没有系统完整的体现。这种培养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状阻碍了会计人才涉税技能的培养。

(二) 涉税课程与会计课程不能有效融合, 涉税课程内容偏离能力培养

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开设《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等课程, 以此培养涉税业务计算、核算、筹划的涉税技能。涉税课程与会计课程不能有效融合是当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对于会计来说, 如果没有税收问题, 会计的“复杂程度将会惊人的降低”;对于税收来说, 会计是税收的载体与基础, 会计与税收密不可分, 可以说会计中有税收, 税收中有会计。然而, 在高职会计课程设置中, 会计与税收是分开的, 会计核算课程中, 如《财务会计》课程, 该课程以会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素为体系, 讲解各要素业务的核算, 涉及税的核算能简化尽量简化, 能省略尽量省略, 人为地把会计核算与税收计缴分开, 最后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产生的思维定式是会计核算时不考虑计税问题;同样, 会计专业课程中涉税方面的课程, 如《税法》等课程, 以各税种为体系, 为讲税而讲税, 不联系企业会计实际, 学生学完该课程, 只知道怎样算税, 却不知为什么要这样算, 不知该课程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碰到实际业务时, 不知要不要算税, 更别提算准税了。涉税技能课程内容与实际业务处理偏离是涉税课程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如《纳税申报》等课程, 这些课程培养纳税申报技能, 申报要建立在企业实际会计业务与财务经营管理上, 然而实际情况是《纳税申报》课程把如何填制各张纳税申报表作为课程主要内容, 主表、附表详细介绍每一栏次的填写方法, 可谓包罗万象, 复杂冗长, 纳税申报课程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准确申报纳税, 先要清楚填什么再弄清楚怎样填。涉税技能课程内容与实际业务处理偏离, 也是阻碍会计专业人才涉税技能培养的另一个原因。

(三) 教学组织落后, 不能保障涉税技能的有效培养

技能的培养包括理论知识培养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 税以税法的形式呈现, 语言精炼深奥、晦涩难懂, 这也是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认为涉税课程难学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许多高职院校老师在理论教学中照本宣科, 不改进教学方法, 就更不能吸收学生学习了;在实践性教学中, 不管是校内的实训还是校外的实习, 会计专业侧重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技能操作, 因此, 会计核算模拟实训、仿真实训、电算化实训、ERP实训充斥着整个高职教学实践性教学, 而涉税技能的实践, 要么不在计划内要么有计划没有实训条件, 要么有条件没有时间, 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最后的结果是,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不会开票, 没见过网上报税平台, 就更谈不上根据业务进行纳税申报了。

(四) 教学评价体系空缺, 不能有效评价教学效果

健全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来自学生、老师、企业、社会等的教学评价, 可以客观评价人才培养是否合格, 是否适应社会需要, 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学校可以根据评价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 改进教学定位、教学方法与手续, 从而保障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当前, 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并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是否适应有社会需求?都不得而知。

综上可知, 涉税技能培养的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成体系, 教学组织不能保障等问题严重阻碍着会计人才涉税技能的培养, 改革势在必行。

二、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涉税技能的措施

(一) 明确涉税技能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

如前所述, 涉税技能是会计人员既会计核算技能后的又一重要技能, 在中小型企业里涉税技能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在定义人才培养方向时定位为中小型企业、社会组织培养会计人才, 因此, 涉税技能的培养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应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为培养财务核算、纳税处理、财务管理、财务审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 明确涉税技能培养的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涉税技能培养目标应有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 笔者认为,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涉税技能培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税的识别、计算、核算、申报与筹划。其中前四个技能为重要培养技能, 筹划为提升技能。

(三) 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融合会计与税的课程内容

涉税课程的开设要与会计核算课程融会贯通, 要体现核算中有税, 税中有核算。笔者认为, 应从两个方面着手设置课程内容:一是财务核算类课程如《财务会计》课程, 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 涉及税的问题一定将税的计算与核算处理清楚, 体现税与会计的一致性;二是涉税类课程, 涉税课程的内容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 应与会计业务相连, 不能为讲税而讲税, 建议整合《税法》与《税务会计》两门课程的内容为一门课程, 重整课程体系, 以各类涉税业务为载体, 先介绍业务所涉及的税种及其税款的计算方法 (判别、计算) , 再介绍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 最后根据业务进行纳税申报。这样的课程体系, 有利于实际业务与税法、会计的融合, 与会计实际工作相符, 有利于学生了解会计与税的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涉税业务判别、计算、核算、申报的技能。

(四)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 加强涉税实践性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 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在做中教, 在做中学, 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上, 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较为抽象的税法理论知识融入到涉税业务案例的分析和实践当中, 学生将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实践性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 因此, 要大力加强涉税实践性教学。涉税实践性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在现有会计核算实训中加入涉税业务判别、计税、核算的实训, 让会计实训中有税的“影子”;另一方面在纳税申报理论课程学完后, 安排网上模拟报税的实训;在毕业实习中, 指导学生根据实习单位实际财务情况, 提出有效的纳税筹划方案, 以实践纳税筹划技能。加强涉税实践性教学需要有实践条件保障, 如专门的模拟纳税申报的软件等, 还需要实践时间保障, 如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保障。涉税实践性教学要做到内容、条件、时间保障, 才能保障涉税技能的培养。

(五)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涉税技能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涉税技能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 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涉税技能教学评价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 包括来自学校、用人单位、行业及学生本人的评价;评价手段、评价方法应多样化, 即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等等。

参考文献

[1]张海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10)

[2]施海丽.进一步完善高职业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J].会计之友, 2009 (10)

[3]王红.高职《税务会计》课程改革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10)

篇4:论中职学校如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要求采取措施培养占技能者25%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中职学校在为国家培养普通技术工人的前提下,能否完成培养相应比例的高技能人才的教育任务呢?

一、中职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不足

按照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定义,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行为特征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通俗地说,高技能型人才属于高级“蓝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介于“蓝领”和“白领”之间的“灰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通常较高,对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转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显然,对处于职业教育较低层次的中职教育来说,要完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勉为其难了。具体来说,中职学校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过程中存在这样几方面的先天不足。

第一,中职学校受教育的主体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智发育还很不成熟,大多数不具备进行独立的具有创新性实践活动的能力,对相关的专业理论也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很难将他们培养成为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的实用创新型人才。

第二,中职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设备都不能满足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首先,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专业教师与校外工厂间交流机会偏少,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这样的师资队伍显然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型实用型的人才。其次,中职学校实践教学设备普遍缺乏,缺乏必要的实践场地和实践设施,很少具备校办工厂这样真实的实践场所,这方面中职学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第三,中职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学生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通常只有两年时间,最后一年基本处于半实习半就业的状态。学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更别说精通了。同时,中职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相对简单,很难做到让学生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打通,而这是一个高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中职学校有可为

前面讲到了中职学校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方面存在的几点严重不足,那中职学校是否完全不具备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可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很多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都成长为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骨干,他们的成功经历充分说明了中职学校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是有可为的,至少在某些专业上是有可为的。

关于这一点,我想以我所在学校的一些成功经验来加以说明。我所在的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是湖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开设了机电、数控、计算机、烹饪、学前教育等重点专业。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荆门市以及湖北省组织的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比如2014年11月,我校参加省技能大赛,就获得了动画设计、办公软件综合应用、数控车和服装制作4个一等奖以及多个二三等奖。这些获奖学生,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已经具备了非常突出的专业技能,他们今后很有可能成长为自己专业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当然,目前他们还只是一个毛坯,专业技能具备了,但其他的方面还有待跟进。他们无论是专业理论还是专业技能,都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磨练提高,才有可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高技能型人才。

我校是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呢?首先是学校领导重视,职业技能大赛事关学校荣誉,是学校对外宣传形象的窗口,因此,学校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确立了完善的竞赛选手的选拔培养机制。其次是我校各个专业都有一批责任心很强的双师型教师,他们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来指导培训竞赛选手。尽管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基础较差,但通过学校组织的强化训练,他们仍然能够脱颖而出,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这个事例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中职学校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是有可为的,他们虽然还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型人才,但他们起码可以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二是按照普通的中职教育模式,是很难培养出这些高技能型人才的,但通过特殊的竞赛训练模式,却可以让参赛学生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各自专业技能方面的佼佼者。可见,尽管中职学校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但事在人为,只要采取的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就可以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成绩。

三、高技能型人才要靠学校社会多方培养

需要指出的是,高技能型人才并不是某个单一阶段可以完成培养的,他需要靠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完成。单纯的学校教育或社会实践都不可能完成这一培养过程。一个人只有经过系统的学校教育,然后通过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提高,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才有可能逐步成长起来。如果把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比作一条流水线,那中职学校无疑是这一流水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总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某个单一阶段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中职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起点。所以中职学校切不可妄自菲薄,而应该勇于承担起自己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篇5: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六性原则”

食品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部门, 其行业涉及面广、分工复杂、体系庞大、企业规模不一、发展迅速而不均衡, 这使得该行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具有独特性。因此, 探索科学有效、符合职业教育规律、适合21世纪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技能型、高素质职业人才, 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1 高职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实践证明, 劳动力素质和其创新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我国既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人才, 也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一线从事制造、施工、维护、服务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业人才。高职食品专业的职业教育正是为满足这种需要发展起来的, 其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相适应,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面向食品生产企业及相关行业、部门, 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 高职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

由于食品行业具有专业理论知识面宽、生产实践技能特点差异大、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高的特点, 所以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项技能。而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开设的食品专业教学计划标明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过于宽泛和笼统, 缺少对本专业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分析。课程设置中食品专业基础课多, 而富有特色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课和系列选修课少。

2.2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的学生应是在企事业单位中用得上、拿得起、留得住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因此对学生实践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特色不鲜明, 教学安排中理论课时偏多, 独立开设的系列实训课程偏少, 有的实训课程开设了, 但困于师资及设施条件, 效果并不理想。

2.3 专业资格认证力度不强

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用人单位不再把学历作为唯一的选人依据。职业资格认证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据不少用人单位反映, 在应聘食品检验工的人员中, 部分应聘者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但持有食品检验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却不多。因此, 从长远看, 严格食品行业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必须从学校教育阶段抓起。

2.4 专业教学内容陈旧, 教材滞后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食品专业在办学上仍沿袭传统的封闭式办学, 专业教学与社会市场相脱离, 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教学中较少反映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应用等内容, 尤其是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 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3 高职食品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3.1 转变教育观念, 明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是发展高职教育关键性的问题之一, 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 是制订培养计划的基本依据。根据食品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设计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学生为本位, 以能力为核心, 强调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合理性, 在制定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 力求体现食品行业对高职层次人才“理论知识要求程度偏浅、广度偏宽、突出应用、职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的要求;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根据职业岗位需要来确定实践应用技能教学, 以食品技术领域的成熟技术和管理规范作为专业主要教学内容。

3.2 调整课程设置, 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食品专业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 在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安排理论与实践多重循环, 实现课内试验、课程实训、综合训练、分层次实习多种实践形式并存, 并与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 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以学生专项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形成2条主线, 最终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使毕业生对于专业领域的问题达到“一看基本能会、一点基本能通、上手基本能做、一学基本能明”的4项基本要求。

3.3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要切实抓好“双师型”教师培养, 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二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管理, 突破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制约, 开通引进技术人才的渠道, 聘请校外食品相关企业及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实行专兼结合, 改善师资结构。

3.4 完善资格认证制度

要实现培养技能型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必须围绕学生就业准入的双证制———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调整, 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 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使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大学毕业证书) , 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 (中高级技术等级证书) 。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适应社会对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以突显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

3.5 加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训导

所谓职业素质有2个层次:一是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般职业素质;二是由本专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专门职业素质。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 在培养敬业乐业、执着追求、团结协作的精神等第1个层次的职业素质同时, 必须加强第2个层次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这是由食品专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例如, 食品专业营养方向的学生要具备相当丰富的营养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素养;安全方向的同学要练就一身相当熟练的食品检测能力等。

3.6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高职食品专业教育质量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结构要求, 建立结合所学课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水平的训练基地。鼓励学生从实训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巩固课堂知识, 增强学生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起到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终培养素质高、适应性强, 兼具实用型、创造型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3.7 加强教材建设

要紧紧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按照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保证科学性前提下, 采取教师、企业专家、学生三方结合的方式, 紧贴国内外食品行业生物技术前沿, 融合行业成熟技术经验, 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编写或修订专业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多媒体教材, 同时注意收集分析学生和企业的反馈意见, 对教材进行及时修改, 真正体现教材的专业性、适应性、实用性等。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1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中的食品专业, 只有明确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等紧密结合, 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摘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 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针对技能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资格认证制度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侯素美, 颜淑媛.简论强化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J].中国成人教育, 2000 (6) :39-40.

[2]马义荣.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1) :39-40.

[3]王明达.加快步伐分类推进逐步完善关于建立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1 (9) :9-10.

[4]王程有, 王睿.高职学生技能培养探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51-52.

上一篇:南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总结下一篇:大学毕业给同学的赠言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