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2024-04-2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共8篇)

篇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总结报告

一、项目改革的背景、思路

材料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我国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几十年来,我国的材料类专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在20世纪末的改革浪潮中,材料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从整体看,已进行的教学改革研究中,对理论课程体系改革力度较大,而对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材料科学从主体上来说是一门实验科学。专业实验在培养学生探索材料本质、开发新材料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并形成适合我国材料学科发展人才需求的、与改革后理论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科学、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

1996年,我校作为主持单位之一参加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计划中“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项目,2000年通过国家鉴定。至此确立了面向一级学科专业立足二级学科专业的办学思路,并初步形成了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确立与新理论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验课程体系,特提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并于2000年8月正式被教育部获准立项。

该项目旨在巩固深化已取得的教学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对拓宽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在专业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探索新专业实验室的管理运作模式,实现其高效良性运作。

二、项目研究、实践的情况

项目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针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中工程实践训练的不足,确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目标。项目针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验中心”管理运行模式探索等内容,全

面实施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构筑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出版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材及CAI课件,公开发表了36篇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出版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专集,探索出材料专业实验室实施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提出的实验课程体系,通过“试点——总结——扩大试点——总结——全面推广”的阶段,积极稳妥的在96级至99级4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等18个班中实施。2003年,该实验体系又在2000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6个班推广实践,至9月项目成果通过国家教育部项目结题验收,已累计有24个班644名学生参与改革实践。实践表明:通过项目的实施,教师教育理念得到转变,实验课程体系得以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得到更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004年10月,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研究与实践有创新、有突破,学生收益面较广,体现了高水平、高起点的特点。研究成果对国内高校专业实验改革具有很好的辐射和借鉴作用,研究成果在同类项目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项目主要成果简介

1、确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目标

通过对国内几十所高校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调研,认为:21世纪材料类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必须通晓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全面知识,应具备开拓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由此确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目标是: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兼顾材料科学家科学研究和材料工程师工程实践的综合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在与学科基础课配套设置物理实验、实验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的同时,对原附属于理论课的实验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同时为拓宽专业实验内涵,强化工程能力训练,增设了粉体工程实验、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材料研究与测试技术等课程实验内容,优化后形成了由材料工程实验(含粉体工程实验、热工工程实验、流体力学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含公共基础实验、专业选修实验),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等

课程组成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调整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突出了培养材料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应具备的“材料研究”、“材料制备”和“材料生产”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实验学时比例大幅度增加。体现了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思路,实现了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根据新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在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工科专业将“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教学完全分开的做法,在实验教学大纲制订中,将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融合为一体,避免交叉重复,形成更为合理的专业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同时加大了对过去陈旧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整合力度,以学生为主体,开发了一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

3、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材

2002年6月由化工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按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与生产的总体需要选择了54个实验项目,根据专业的特点,把一些实验性质和实验内容相近的项目进行归类、调整,形成以原燃料质量测试研究、材料形成规律分析、材料性能测定为主线的比较科学的实验系列。教材出版后,受到专家较高评价,其理论体系被许多高等院校所关注。

4、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多媒体课件

该课件2003年6月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它的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学课件的空白。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创造了必要条件。课件将录像和动画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录像展示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通过FLASH动画展示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中的细小变化,便于学生理解,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和一定的先进性。课件不仅对教材中所述及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实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而且对教材中的实验项目也进行了必要的增补,由原54个实验项目增至56个,反映的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该课件由材料学院、艺术学院、学校电视台联合开发,设计有创意,制作质量高。课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三级菜单完整体现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课程体系,使用者可以在三级目录中随意切换。

5、教学改革实践成果

在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我们收集96级、97级、98级、99级、2000级、2001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调查资料及学生体会4本,整理典型实验报告6本,完成实践报告1份。

本项目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点在于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规划,在于对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方法、科学的专业实验成绩评价方法研究探索,特色在于材料工程实验平台、材料科学公共基础实验平台、专业选修实验平台课程的实施。我们按照各种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的系统性去安排实验,并根据各种材料的研究需要去体现实验的综合性,让学生系统地理解所开实验的目的意义、原理,掌握实验方法,掌握材料生产质量控制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还进行了专业实验课程成绩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提出以重知识运用、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思想。对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则按实验性质进行分类,提出写综合实验报告、设计型实验报告的要求。

6、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科学管理

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学校对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实验室、材料研究及测试中心进行了大幅度投入,同时对无机非实验材料中心进行建设,由此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提供了强大的基地支撑。

自1998年开始,学校先后增专项300万元,实现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中心设备资源的优化重组,实验条件明显改善。目前,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中心已有各类仪器设备600多台套、总价值达450多万元,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每年能接纳近300位本科生专业实验和200名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验。已成为我校实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培养的重要实验基地,同时也已为全国材料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实验中心还进行了开放实验室运行模式探索;在积极提高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同时,发挥我校材料学科优势,跨院系引入高职称的专业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以改善实验教学队伍知识结构,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根据实验教学需要,我们将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创新开发与研制了20台套实验设备,并在满足自身教学需求的同时,成功向兄弟院校推广,为拓展项目成果和促进实验中心自身发展奠定了很好基础。

四、项目成果推广及应用情况

本项目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研究并实施的全方位了实验教学改革,其成果不但对武汉理工大学其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产生示范作用,而且已通过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幅射到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

自2003年9月项目结题后,本实验体系2003年、2004年分别在武汉理工大学2000级、200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2个班推广实施,又有575名学生

参与实践,取得很好教学效果。2003年,本专业本科生参与发表论文56篇,涉及人数73人。2004年,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同时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也被推广到其他材料类专业,并在2003级教学计划中得到全面体现。2003年10月该项目成果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上重点进行了交流,有56所学校代表参加,对相关学科、专业或学校的产生积极影响。

本项目成果不仅满足了本校实验教学的需要,而且还满足了全国其他兄弟院校材料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已有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福州大学等40多所学校教师到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中心参观学习,出版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材,已在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销售2786册,“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多媒体课件”,已在重庆大学等12个高校销售13套。研制和开发的实验设备已在河海大学等11所高校推广54台套。

五、项目成果的优势与特色

项目成果的优势与特色主要体现在下面六个方面:

1、研究内容系统而全面,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独树一帜。

本项目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拓宽为契机,以实验教学思想的转变为动力,以大幅度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为根本目标,对原有专业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优化的同时,在实验室管理运作模式、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开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规划等多方面,协调一致地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力图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之路。这样全面系统地改革一个专业教学实验是我校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2、《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材和CAI课件的配套出版,填补了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学课件的空白。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创造了必要条件。

3、开设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交叉、综合、启发性强,具有创新性。

本项目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将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融合为一体,将传统的单项实验法与新型的多项实验组合法相统一,注重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设,形成由材料工程实验平台、材料科学公共基础实验平台、专业选修实验平台课程组成的特色实验体系。教材中把实验分为三类,即传统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是教学、生产、科研相统一的最佳模式,这种结合具有创新性。

4、项目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在探索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改革和实

验设备的开发,以及发挥学科实验基地优势、跨院系组织实验教学等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特色。

5、取得的实验改革成果全面而系统,为成果推广创造了条件。

项目构筑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配套出版了高质量的专业实验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研制成功经济实用的配套实验设备,同时探索出材料专业实验室实施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为全国的材料专业实现全面系统的实验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也为提高我国该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广泛推广本项目研究成果,创造了条件。

6、由试点到推广,完成了实践全过程,学生受益面大。

至2004年12月,项目成果已积极稳妥的在6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等36个班中实施,使我校一千多名本科生直接受益,也将对国内高校专业实验改革具有很好的辐射和借鉴作用,使我校和全国数万名本专业学生逐步间接受益。

篇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作者:邓建国 刘东亮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5期

摘 要: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21世纪普通高校发展的方向,而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环节。四川理工学院材化学院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两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为普通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实践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32-02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建于1993年,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一直以来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设置各本科院校都存在同质的办学模式,为了形成竞争力,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包括实验、工程实训、课程设计、科研活动、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的实践课程。对于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一般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结合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优势,注重构建和优化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这一有利平台,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地方工科类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应用的工程方案或设计图纸,注重工程技术的素质培养,也就是说更重视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将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定位为:“具备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生产经营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完成这个目标的重要保证。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采用顶层设计,整体优化的方法。实践教学由人文课程的研讨和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构成。体系包括两个并行的子系统:人文课程的学习、研讨与社会实践内容构成社会人文系统;工程训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构成工程技术系统。两个子系统分别构成两条并行的连续培养路线。体系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层次分明,并且有很强的连接性和完整性。结合我校特点构建工程技术系统涵盖四部分,如图1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由通识教育平台实践教学课程、理工学科基础教育实践平台课程和专业教育实践平台三个部分构成,专业实践、毕业实践与基础实践、通识实践各占47%和53%。为使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充分实施,我们从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着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物质保障。

2.1 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因而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基本保证。本专业在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有40%教师来自企业第一线,具备“双师型”资格,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其余60%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强化专业实践锻炼,一是安排到企业第一线进行一年挂职锻炼;二是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安排带队实习,丰富生产现场知识。另外,聘请既有实践技能又有理论水平的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通过以上措施95%的教师具有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2.2 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根据我校本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的特点,我们强化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原所用实践教材大多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出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理论、新工艺不断产生,而教材由于编写、出版有一个过程,且内容往往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为充分利用“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平台资源,体现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特色,培养出切合时代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材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编写了《粉体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工厂设计概论》等系列教材建设。在教材的编写中重点突出基础性、宽口径、前沿性、工程应用性,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材由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和专业实验平台两部分构成。前者重点突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实验的共性,依托四川省高校腐蚀与防腐重点实验室平台,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编写了“利用DFM扫描模式对粉体材料的形貌进行观察”、“SPM图像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无机材料样品成分”、“差示扫描量热仪测无机材料的热失重”等十二个通识型实验,拓宽实验平台;后者调整本专业的主要理论、材料制备、工艺、工程设计等诸方面的实验内容,以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陶瓷工艺综合性实验”、“玻璃的彩饰综合实验”、“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等编入教材,重点突出创新性实验平台特色,融入无机非金属材料最新技术、成果于实验指导书。而《工厂设计概论》采用大量工厂设计实例,一从理论上强化工程实践性,同时结合教学过程每章布置课后设计练习,通过学习学生对工厂设计从全局到局部有详细的掌握,提升同学们的工程设计应用能力。

2.3 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与管理

建立符合现代工程教育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改革目标,现代工程由“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环节组成工程链,每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等问题。应用型人才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熟悉工程链中所涉及的基本技术。这就要求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此我们建立了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2.3.1 校内实践教学建设与管理

校内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实践环节,包括基础课实验教学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基础课实验教学除本专业常规设置实验《物理化学实验B》、《工程制图C上机》等9门实践课程外,本专业充分利用“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综合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课程实验于《无机非金属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中,丰富学生在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近几年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新增建5000m2实验楼,购置了扫描探针、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仪、X荧光衍射仪等先进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在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培养方向课中,设置涵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的验证实验、基本技能培养的综合实验、提高创新能力的开放性实验,同时,改革实验课时,使专业实验课时由原来的45学时增加至75学时,强化专业实验学时数。在实验教学管理上,采取由专职实验教师和专业老师共同指导实验模式,由专职实验教师进行实验前准备与平常开放实验的管理,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教师负责实验的具体指导,教师间分工协作,大大强化实验过程的管理,同学们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察,尤其是对专业平台课程知识的一次很好的检验。为了强化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在第六学期设置“无机材料配方及工艺设计”、第七学期设置“无机材料热工设备设计”课程设计,结合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展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到最新最实用知识。另外,在“无机材料配方及工艺设计”设计中充分应用CAD设计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计算技术,简化传统过程中配方计算的繁复性,提高配方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课程设计选题多样化,灵活化,紧贴时代特色,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涵盖的专业方向进行立题,如:透明陶瓷配方与工艺设计等。在开展课程设计教学时,授课方法应科学、合理、恰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指导思路。在设计过程中,加强对设计环节的检查与监督,一般问题个别纠正,普遍问题及时通报,引导全体同学进行修正。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同学们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工程素养得到提高,理论和实践得以紧密地结合。

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是学生大学四年的最后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选择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设计(论文)内容涵盖大学四年所学课程的基本内容,设计(论文)尤其是要突出考虑专业平台课程的内容,使学生经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后,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在选题的类型上采用理论课题、实际课题、教师的科研课题、厂校合作课题,或者与就业去向相关的课题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安排不同的设计题目。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的管理上,指

导教师的方法应科学、切实、有针对性,从思想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当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制定不同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和指导方案,并进行全程质量跟踪。具体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资料查阅调研阶段,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综述性报告,对课题涉及的领域现状、水平、发展态势,本课题的设计思路,涉及的相关理论等进行论述,了解学生对该课题理解的深度和设计思路,方案是否可行;第二,实验阶段,监督学生对实验原料的选购、配方的设计、实验进行情况、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及处理手段是否合理;第三,论文撰写的检查,对论文写作内容安排是否合理、书写格式是否正确、采用的理论是否恰当、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否准确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采取了全程监督检查,从而保证了毕业设计的效果和质量。

2.3.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管理

校外实习是本科生在校四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一个纽带,也是学生在校的唯一一次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认识社会、转化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由于我校该专业平台课程涵盖面广、涉及知识多,因此,在选择实习企业时充分考虑这一点。我校该专业一开始就建立了稳定的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实习实训基地,如: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贡红星电瓷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现我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已达20余个。选择多样化实习基地,可拓宽专业知识面,加深对专业平台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校外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在实际生产和工作中进行应用能力培养的机会,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胜任工作岗位。为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由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在实习管理上采取:在校内首先由指导教师讲解实习安全要求,进入工厂后由工厂安全员强调本厂实习安全注意事项,保证实习正常进行;其次,针对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向同学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了解企业概况,熟悉工厂布局、车间布局、企业管理,掌握生产工艺、产品规格种类及质量要求等方面内容,上述内容记入实习日志。另外,在实习期间以实习内容组织形式丰富多样的知识竞赛,提高同学们实习兴趣,巩固实习内容,几年来实习效果明显,在乐电天威毕业实习后公司一次性招聘本专业学生达15人。

通过实施上述两方面的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2008年涵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了“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称号。结语

加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适应市场,满足21世纪人才的需求。经上述实践教学的探索,我校该专业毕业生每年就业率在95%以上,显示了借助重点实验平台,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联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 张长森.应用型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

篇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区域教学联合体又称“无边界高等教育”、“区域性联合教学”、“办学联合体”和“校际联合实体”等。我国的高等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 逐步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因此对高校而言, 教育资源的不足和提高教学质量二者的矛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我们提出, 扩大高校教育资源, 优势互补, 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区域教学联合体不失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当今高科技发展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 社会对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材料科学应用日益广泛的背景下逐步增加。因此, 要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 还要有很好的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我们说在的湖北省内乃至国内, 开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高校基本是立足于本校的特色优势, 在理论课程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创新。但是院校间教学合作, 教师交流, 学生培养, 学生就业等专业平台共享, 尚没有研究。基于教育资源共享的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涉及到体制和金费等复杂因素, 本文从无机非金属专业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入手, 结合我们的经验, 来探讨区域联合教学的可行性程度。

二、区域联合教学的内容

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 是教育部门应最追求的目标。湖北省内的多个高校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虽然各有特色, 但对于人才培养来说, 很多课程及教学方法、学生就业领域具有很大的重叠性, 有些则具有高度的互补性。研究和建立公共平台, 整合教育资源, 开发新的教学手段, 增强各校教师交流和师生交流、区域教学联合, 就可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法。主要措施包括:

1.利用信息技术, 建立区域性联合教学信息化共享平台。这是本项目促进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 也是本项目的重要特色。

2.加强高校间的协同创新, 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拓展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和职业水平。

3.打通各高校原有的教学科研壁垒, 拓展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视野。

4.建立相关业企业学校沟通平台, 使教师教学紧跟市场技术进步。

我们提出, 将拟在本校和同城开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高校院系间及高校与相关企业间, 探索构建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区域教学联合。具体来讲主要是与一些部属院校 (如武汉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的省属高校 (如武汉科技大学) 、省属综合性大学 (如湖北大学) 间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联合教学。具体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 (1) 构建区域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 如特色课程、精品课程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视频都是共享平台的内容。老师和学生通过共享平台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取长补短。 (2) 探索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共享协调管理机制、长效运行激励机制;

基于第一个研究内容, 具体研究工作可以更细的划分为: (1) 建设教师专门BBS讨论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定期通过网络讨论在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或者对于专业中的科学问题进行探讨。也随时讨论这些问题, 解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提高教师的专业职业水平。 (2) 建设校间学生交流的BBS平台, 学生有问题可以先在网络上, 通过学生讨论, 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3) 建立师生交流BBS平台, 老师帮组学生解决那些学生们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4) 建立高校教师学生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相关的企业的交流平台。老师可以通过最新企业产品及人才需求, 调整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企业产品及人才需求, 了解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对未来职业有大致的了解, 做好职业规划, 提高学习兴趣。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展示企业品牌, 告诉学生企业需求, 为企业将来招聘合适人才做长期规划, 减轻企业自己培训员工周期。总之, 是三者互利的一个平台。 (5) 针对企业提出的对学生的素质和技能要求, 将开放性、综合性试验课程内容以文字或图像形式挂在网络平台上供师生学习。

三、区域联合教学的目标

我们预期的区域联合教学的目标为: (1) 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立区域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2) 摸索出区域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途径。 (3) 探索区域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运行的机制。 (4) 以强带弱, 强上加强, 发挥优势互补, 优化教学条件, 丰富培养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区域教学信息资源共享, 给老师提供一个提高专业、职业水平的平台, 发现教学中问题的途径;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规划职业方向的途径和平台, 增强专业兴趣;给企业一个展示自己, 找到合适的员工的途径和平台。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 就需要解决如下的实际问题: (1) 搭建一个资源共享、教师学生及企业沟通的网络平台。区域教学联合体的高校和企业, 利用此平台对本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 教学紧跟企业需求, 人才紧跟市场, 建立一个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交流平台。 (2) 需找合适的机制吸引武汉市高校的老师、学生、以及企业加入这个交流平台。 (3)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非交互式远程教学、交流。使学生、老师和企业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开展无边界沟通、学习和提高。

我们首先在开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大学以及武汉市内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企业试点完成, 研究成果可在湖北大学其他工科专业推广, 并且可供同类型高校借鉴, 带有普适性, 成果甚至可以向其他院校辐射。

四、实际效果分析

我们试点的最大收益可使联合体高校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老师、学生和专业相关企业, 享受专业信息交流平台, 使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企业输送有用市场性的专业人才, 提高我省高校老师学生, 以及相关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为国家培养市场需求性人才。

因此,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 适应“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求, 适时进行区域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发挥同城区域各高校科研教学优势下,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可以降低教学成本, 加强学校企业联系,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培养出更适应社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不仅解决各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面临的迫切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更能大大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

五、结论

在全国开展无机非金属专业的高校院系间及高校与企业间, 搭建一个资源共享、教师学生及企业沟通的网络平台。利用此网络平台开展非交互式远程教学、交流, 使学生、老师和企业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开展无边界沟通、学习和提高。可以让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紧跟企业需求, 人才紧跟市场, 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实现了共赢。这一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在各级高校的政策指导下都可以适合推广。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教育资源不足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 提高资源利用率, 培养有专业和职业素养的优秀毕业生, 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我们通过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中开展区域联合教学, 建立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 以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区域联合教学,信息共享,无机非金属专业

参考文献

[1]屠火明, 张开江.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地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分析[J].电子科学大学学报 (社会版) , 2012, 12 (3) :101-104.

[2]丁路.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理论与实践, 2006, (9) :93-95.

[3]胡成刚.水泥行业发展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长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24 (1) :165-167.

篇4: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实践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32-02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建于1993年,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一直以来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设置各本科院校都存在同质的办学模式,为了形成竞争力,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包括实验、工程实训、课程设计、科研活动、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的实践课程。对于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一般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结合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优势,注重构建和优化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这一有利平台,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地方工科类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应用的工程方案或设计图纸,注重工程技术的素质培养,也就是说更重视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将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定位为:“具备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生产经营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完成这个目标的重要保证。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采用顶层设计,整体优化的方法。实践教学由人文课程的研讨和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构成。体系包括两个并行的子系统:人文课程的学习、研讨与社会实践内容构成社会人文系统;工程训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构成工程技术系统。两个子系统分别构成两条并行的连续培养路线。体系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层次分明,并且有很强的连接性和完整性。结合我校特点构建工程技术系统涵盖四部分,如图1示。

2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由通识教育平台实践教学课程、理工学科基础教育实践平台课程和专业教育实践平台三个部分构成,专业实践、毕业实践与基础实践、通识实践各占47%和53%。为使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充分实施,我们从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着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物质保障。

2.1 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因而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基本保证。本专业在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有40%教师来自企业第一线,具备“双师型”资格,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其余60%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强化专业实践锻炼,一是安排到企业第一线进行一年挂职锻炼;二是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安排带队实习,丰富生产现场知识。另外,聘请既有实践技能又有理论水平的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通过以上措施95%的教师具有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2.2 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根据我校本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的特点,我们强化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原所用实践教材大多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出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理论、新工艺不断产生,而教材由于编写、出版有一个过程,且内容往往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为充分利用“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平台资源,体现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特色,培养出切合时代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材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编写了《粉体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工厂设计概论》等系列教材建设。在教材的编写中重点突出基礎性、宽口径、前沿性、工程应用性,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材由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和专业实验平台两部分构成。前者重点突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实验的共性,依托四川省高校腐蚀与防腐重点实验室平台,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编写了“利用DFM扫描模式对粉体材料的形貌进行观察”、“SPM图像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无机材料样品成分”、“差示扫描量热仪测无机材料的热失重”等十二个通识型实验,拓宽实验平台;后者调整本专业的主要理论、材料制备、工艺、工程设计等诸方面的实验内容,以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陶瓷工艺综合性实验”、“玻璃的彩饰综合实验”、“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等编入教材,重点突出创新性实验平台特色,融入无机非金属材料最新技术、成果于实验指导书。而《工厂设计概论》采用大量工厂设计实例,一从理论上强化工程实践性,同时结合教学过程每章布置课后设计练习,通过学习学生对工厂设计从全局到局部有详细的掌握,提升同学们的工程设计应用能力。

2.3 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与管理

建立符合现代工程教育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改革目标,现代工程由“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环节组成工程链,每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等问题。应用型人才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熟悉工程链中所涉及的基本技术。这就要求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此我们建立了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2.3.1 校内实践教学建设与管理

校内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实践环节,包括基础课实验教学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基础课实验教学除本专业常规设置实验《物理化学实验B》、《工程制图C上机》等9门实践课程外,本专业充分利用“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综合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课程实验于《无机非金属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中,丰富学生在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近几年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新增建5000m2实验楼,购置了扫描探针、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仪、X荧光衍射仪等先进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在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培养方向课中,设置涵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的验证实验、基本技能培养的综合实验、提高创新能力的开放性实验,同时,改革实验课时,使专业实验课时由原来的45学时增加至75学时,强化专业实验学时数。在实验教学管理上,采取由专职实验教师和专业老师共同指导实验模式,由专职实验教师进行实验前准备与平常开放实验的管理,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教师负责实验的具体指导,教师间分工协作,大大强化实验过程的管理,同学们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察,尤其是对专业平台课程知识的一次很好的检验。为了强化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在第六学期设置“无机材料配方及工艺设计”、第七学期设置“无机材料热工设备设计”课程设计,结合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展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到最新最实用知识。另外,在“无机材料配方及工艺设计”设计中充分应用CAD设计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计算技术,简化传统过程中配方计算的繁复性,提高配方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课程设计选题多样化,灵活化,紧贴时代特色,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涵盖的专业方向进行立题,如:透明陶瓷配方与工艺设计等。在开展课程设计教学时,授课方法应科学、合理、恰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指导思路。在设计过程中,加强对设计环节的检查与监督,一般问题个别纠正,普遍问题及时通报,引导全体同学进行修正。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同学们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工程素养得到提高,理论和实践得以紧密地结合。

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是学生大学四年的最后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选择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设计(论文)内容涵盖大学四年所学课程的基本内容,设计(论文)尤其是要突出考虑专业平台课程的内容,使学生经毕业设计(論文)实践环节后,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在选题的类型上采用理论课题、实际课题、教师的科研课题、厂校合作课题,或者与就业去向相关的课题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安排不同的设计题目。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的管理上,指导教师的方法应科学、切实、有针对性,从思想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当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制定不同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和指导方案,并进行全程质量跟踪。具体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资料查阅调研阶段,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综述性报告,对课题涉及的领域现状、水平、发展态势,本课题的设计思路,涉及的相关理论等进行论述,了解学生对该课题理解的深度和设计思路,方案是否可行;第二,实验阶段,监督学生对实验原料的选购、配方的设计、实验进行情况、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及处理手段是否合理;第三,论文撰写的检查,对论文写作内容安排是否合理、书写格式是否正确、采用的理论是否恰当、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否准确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采取了全程监督检查,从而保证了毕业设计的效果和质量。

2.3.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管理

校外实习是本科生在校四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一个纽带,也是学生在校的唯一一次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认识社会、转化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由于我校该专业平台课程涵盖面广、涉及知识多,因此,在选择实习企业时充分考虑这一点。我校该专业一开始就建立了稳定的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实习实训基地,如: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贡红星电瓷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现我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已达20余个。选择多样化实习基地,可拓宽专业知识面,加深对专业平台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校外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在实际生产和工作中进行应用能力培养的机会,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胜任工作岗位。为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由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在实习管理上采取:在校内首先由指导教师讲解实习安全要求,进入工厂后由工厂安全员强调本厂实习安全注意事项,保证实习正常进行;其次,针对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向同学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了解企业概况,熟悉工厂布局、车间布局、企业管理,掌握生产工艺、产品规格种类及质量要求等方面内容,上述内容记入实习日志。另外,在实习期间以实习内容组织形式丰富多样的知识竞赛,提高同学们实习兴趣,巩固实习内容,几年来实习效果明显,在乐电天威毕业实习后公司一次性招聘本专业学生达15人。

通过实施上述两方面的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2008年涵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了“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称号。

3 结语

加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适应市场,满足21世纪人才的需求。经上述实践教学的探索,我校该专业毕业生每年就业率在95%以上,显示了借助重点实验平台,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联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长森.应用型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4):122~125.

[3] 魏兆胜.新建工科院校应用型工程教育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4(5):9~14.

[4] 汤卉,董丽敏,吴泽.21世纪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86~87.

篇5: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100%;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50%;本科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50%。截止到 20xx年12月24日,322130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9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45元,0-2年工资4245元,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0元,6-7年工资6813元,8-10年工资7691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材料类,其中材料类共17个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材料类专业中排名第12,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84位。

篇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实践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认识实习

Cognition Practice to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一、实习时间、学分

实习时间:2周;学分:2学分。

二、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认识实习》是在修完了《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门人才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认识实习的任务是通过企业生产过程和技术操作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操作过程、生产设备及其运行情况,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过程、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情况,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企业生产相关数据和资料,掌握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

认识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知识,培养尊重生产实际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调查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材料物理性能》等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高温设备课程设计、热工设备课程设计、无机材料综合设计与研究奠定基础。

三、实习的基本要求

认识实习的基本要求包括组织纪律要求、任务要求和报告编写要求。

(一)组织纪律要求

1、实习期间一切行动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工作服穿戴整齐;

2、严格遵守实习工厂的安全制度及其它一切规章制度;

3、在生产现场要虚心听工厂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解,认真作好实习记录;

4、同学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严禁游泳,严紧打架斗殴和聚众闹事;

5、实习期间禁止出入歌舞厅、网吧等类似场所,禁止与社会闲杂人员发生争吵和不正当的联系;

6、严格考勤,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周末外出需事先请假登记,禁止单独行动,禁止在外留宿;

7、实习期间违反纪律者,指导教师有权终止其实习资格,并按学生守则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任务要求

1、巩固、深化和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

2、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操作过程、生产设备及其运行情况;

3、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过程、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情况;

4、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企业生产相关数据和资料;

5、掌握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编写6000~8000字的认识实习报告,要求内容明确,层次分明,文字顺畅,字体端正,表达确切,图表清晰。

(三)报告编写要求

1、认识实习的任务、目的和意义;

2、实习内容介绍;

3、结论;

4、实习的心得体会。

四、实习内容

1、企业概况;

2、安全生产知识;

3、企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操作过程、生产设备及其运行情况;

4、企业生产过程、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情况;

5、生产辅助设施及“三废” 处理情况。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1、考核方式:考查。考核包括实习过程、实习报告考核二部分。实习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实习过程的表现、态度和作风情况以及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习报告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实习过程的表述、实习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篇7: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专业词汇

一、水泥与混凝土

(一)产品

1.Portland cement 硅酸盐水泥

18.curing

养护

24.decomposition 分解

25.chemical processes 化学过程

27.fineness 细度

28.chemical composition 化学成分32.hydration reaction 水化反应

33.microstructure 微观结构

二、玻璃

(一)产品

1.flat glass

平板玻璃

2.quartz glass 石英玻璃

5.float glass 浮法玻璃

19.glass-ceramics

微晶玻璃

23.prescription glass

(二)生产

51.glass component

玻璃组分

95.bubbl气泡

三、陶瓷

(433个词)

任课教师:徐晓虹○+邢伟宏

2.concrete

混凝土

40.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

41.inorganic chemistry 无机化学

42.surface chemistry 表面化学

50.harden 硬化

59.clinker

熟料

60.cement-water ratio

灰水比

24.parent glass 原玻璃

76.fusing

熔化

bubble 77.fusing point

熔化温度

第 1 页1 共 2 页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Principles

(一)产品

14.fine ceramics

精细陶瓷 12.structural ceramics

结构陶瓷 15.engineering ceramics

工程陶瓷

13.advanced ceramics 先进陶瓷

7.conductive ceramics 导电陶瓷

(二)生产

14.slip casting 注浆成型 56.heat densification

热致密化

57.self-propagating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42.twice firing

二次烧成

54.plasma furnace 等离子炉 自蔓延高温合成 55.reacti on sintering 反应烧结

五、性能

1.elasticity 弹性

16.soundness

安定性

3.hardness

硬度

23.density

密度

4.surface tension 表面张力

26.flexural strength 弯曲强度

5.viscosity

粘度

28.modulus of elasticity

弹性模量

6.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耐热震性

孔隙率 9.strength

强度

29.porosity

耐腐蚀性

11.refractoriness under load 荷重软化温度

Corrosion resistance

14.durability 耐久性

34.compressive strength

抗压强度

35.bending strength

抗弯强度 15.moisture 湿度

篇8: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改革,近十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本科学制4 年。我国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有78 家[1]。最近从教育部网站检索,又有高校首次开设这一专业。其实,开设这一专业的学校远不止这些,原因有二: (1) 在一些重点高校中,特别是 “985”、 “211”院校中,本科基本上是以一级学科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招生,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一个专业方向; (2) 在其它学科门类里面也存在这一专业方向,特别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由此可见,我国每年培养大量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有必要对各个学校的教学做一个总结,特别是教学改革方面。

本文的目的,就是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近10 年来在各个高校中的改革做一个梳理,对未来的发展给一点建议。当然,这种整理工作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导致一些偏差。不是所有学校都对他们的教学改革做了报道; 作者本人也只是在有限的数据库中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查询和分析。因此,作者不敢保证文中所有的观点都十分准确和正确,读者更应该将本文当做一个参考性的材料来阅读。

1 专业发展的环境和困境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传统陶瓷、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企业面临关闭,这对日益扩大规模招生后的就业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各种新型无机材料、特别是功能材料的研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比如半导体、光电和电工电子等领域,这些行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2]。可喜的是,这些新材料实际上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有着几乎相同的内涵,国外对陶瓷(Ceramic) 的定义其实很早就包含了所有的无机功能单质和化合物。很显然,如何根据大环境的变化来进行教学改革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从教学对象来看,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由原来的统招统分,变成现在的统一招生,自主就业。由于很多学生是调配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有些对本专业既谈不上热爱、喜欢,又缺乏了解和热情[2,3,4]。

这些变化,都促使各个学校进一步调整教学,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大体上来看,变化主要涉及到: 专业课教学; 实验课教学和实践教学。本文将对各个部分分别探讨。

2 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哈尔滨理工大学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方向下面又细分为不同的方向,并大量加入电工陶瓷和绝缘材料、光纤与光通讯、环境及生物材料等内容[2]; 内蒙古工业大学在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中使用仿真模拟[5]; 安徽工业大学对课程及其内容进行重组,着重强化无机非金属专业各个门类共同的理论,大大压缩专业课,强化了实践环节; 同时该课程体系还包括了非核心体系,即开设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任选课和领域课,如复合材料学、不定型耐火材料材料研究进展等,增强了选修课及扩大了选修课内容的覆盖面[6]。

中南大学[7]将原专业课程 《陶瓷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水泥工艺学》和《耐火材料》(四门课总学时为128)合并为学科基础课程《无机材料工艺学》(80 学时),这样优化整合后,课程其相应学时数明显减少。多出来的学时,开设了 《粉体制备技术》和 《矿物材料加工学》等特色课程,促进与矿物加工的融合和交叉; 开设 《新型无机材料》、 《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和 《半导体材料》等作为专业选修课程,扩展专业课选修空间; 增加基础课程、人文素质与交叉学科课程选修学分比例。

在新开的专业课程设置上,突出的重点是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讲授。哈尔滨理工大学[8]讲授纳米复合材料,智能复合材料,仿生复合材料等先进的前沿技术内容,使学生了解国际上最新的复合材料界的技术动态,紧跟世界前沿水平; 调整深受社会和学生欢迎的 《模具设计CAD》课为专业平台课。济南大学[9]材料学院鼓励科研骨干教师将科研成果总结和提炼,融入到教材和相关教学内容中,把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获奖的科研项目被编制成讲义,融入本科教学,给学生相对系统和完整的前沿知识。武汉工程大学[10]邀请行业内相关企业家到课堂,为学生讲解企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与期望,让学生在毕业前能真切了解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以便他们提前准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河北理工学院[11]在专业课程中,为了加强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工程案例分析》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进一步的开放政策,专业英语教学得到了重视[12],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了专业英语。

3 实验教学的改革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任务。各个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改革[13,14,15,16,17,18]。

调整的第一个方面是开设或者加强综合实验的教学。清华大学[13]建立了基础实验- 综合实验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四川大学[14]通过实施科研创新与教学质量工程、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立 “宽基础—强综合—多交叉—重创新”的科研实践平台、构建 “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 “大工程教育”实践模式。武汉工程大学[15]开设工学综合实验,对学生作一次综合检验,能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真实水平。河北理工大学[17]制定和修订了20 余项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进行; 重新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无机材料物化性能实验》、《陶瓷专业实验》、《耐火材料专业实验》、 《水泥专业实验》四门实验课程的21 项实验项目,从原来的验证式实验,修订为综合性实验。福州大学[18]开设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综合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选题质量,实行开放式教学与管理; 将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材料制备、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等基础实验技能贯穿起来,既加强对学生专业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又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广西大学[19]将原来开出验证性实验,变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实验教学调整的第二个方面是开放实验室。景德镇陶瓷学院[20]、合肥学院[21]、河北理工大学[17]、福州大学[18]等学校均提出了开放实验室日常化。

实验教学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开展创新性实验。景德镇陶瓷学院,四川大学[22],广西大学[19]等单位注重综合实验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分组实验,从原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案的确定、产品的制备及其性能的检测全过程自己动手完成,通过理论学习结合实验室实验,为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研发打下了基础。济南大学[9]材料学院教师把科研过程转化成综合实验,更新实验内容和手段,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9]。

4 实践教学的改革

各个学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做了一些变革。辽宁工业大学[2]对理论知识较少的课程设置较长的生产实习实践环节。安徽工业大学[6]大大压缩专业课,强化了实践环节。四川理工学院[23]将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到20 余个。武汉理工大学[24]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认识实习则由原来进行传统建筑材料生产线,调整为而对中材料的参观学习,先进的传统材料生产、新材料研制与生产、以及材料的加工与使用等内容均被列入实习要求,从而使学生对材料有较全而的了解。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各个高校也在积极的寻求应对策略。从师资、设备、课程、实验、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做了一些变化。从各个学校的做法来看,共性有一下几点: ①压缩传统专业课,增加新内容; ②教师科研项目融入教学; ③实验教学从验证性实验转到综合实验; ④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上一篇:鸡鸣狗盗的成语故事及出处下一篇:第六套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