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中的运用

2022-09-11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的先进手段, 已广泛地运用于中小学课堂。毋庸置疑, 多媒体教学手段给语文课堂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运用多媒体教学, 有利于拓展教学活动空间,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它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也丰富了语文课堂模式, 更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但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观摩课、评优课, 追求形式、包装太多, 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像是“阅兵式”或“时装表演”。如此多媒体的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 喧宾夺主, 偏离了教学目标。形式取决于内容, 手段服务于目的, 教师切不可让教学手段湮没了教学目的。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是选择教学手段的前提, 任何一种教学手段若是脱离了这一准则, 无论形式多么新颖、气氛多么热闹、学生多么喜欢, 都是不成功的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 必须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有助于实现有效教学。那么, 在多媒体教学中应如何实现语文课的有效教学呢?笔者在近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以文本为本, 突出语文之根本

以语文为本, 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它的使用应于可用和必用之处。我认为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1.积累文学常识, 提供写作背景。教学新课文时, 提供必要的作家介绍以及写作背景,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积累文学常识。多媒体教学能够在课前把这些繁杂而简单的教学内容准备好, 增加了课堂容量, 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2.配乐朗读, 提高朗诵能力。教《黄河颂》时, 运用奔腾雄壮的黄河景象做背景, 并配上雄浑的曲调做成一张配乐朗诵的图片,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感情, 领会文章主题;教《雷电颂》时, 运用风云变幻、电闪雷鸣的暴风雨景象, 并配上沉郁的音乐做成一张配乐朗诵的动态图片, 更能掀起学生心中澎湃的激情。

3.巧设板书, 释疑解难, 提高教学效率。例如, 教《奇妙的克隆》一文, 克隆概念学生不易掌握, 用分子结构动态图分析鲫鱼克隆和绵羊“多利”出世的过程, 能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又如, 教《斑羚飞渡》一文, 作者对第一对斑羚飞渡的过程作了极其细腻的刻画。尽管这个细节很耐人寻味, 但是对于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而言, 可能难以在头脑中建构起鲜活的三维飞渡图。此时, 如果将这个飞渡的过程制作成为flash动画, 整个过程就会变得一目了然了。

4.积累文本, 拓宽学生视野, 夯实语文素养。《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容量大, 能让学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为此, 用多媒体搜索与课文相似的内容以扩大学生阅读量, 能“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二、以学生为本, 突出教学之根本

(一)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多媒体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导, 教师滔滔不绝的连珠发问后继之以精彩的演说, 使得学生缺少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思想上留下的内容较少, 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知识容器。因此, 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和热情, 时刻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要时不时地走到讲台的下面, 倾听学生的声音, 调整教学的步骤和节奏。

教师要牢记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是促进教学优化的手段, 必要时教师可以脱离原来的教学设计, 抓住学生的思路闪光点, 用板书的形式继续教学。例如:当学生回答与教师课前设计的答案有出入时, 教师应把学生较好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然后让学生比较, 分析其优劣。这样, 既利用了课件, 又不会被课件束缚手脚。

(二) 以教学效果为根本, 突出多媒体运用之根本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于一体, 的确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弥补过去课文只有文字的枯燥, 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所以, 多媒体和语文教学的整合有着极大的必要性。但是, 多媒体的运用, 一定要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 不能将投影图片弄得花里胡哨、图文脱节, 课堂上音乐飘扬不断, 干扰学生试听, 分散学生注意力, 导致喧宾夺主。而应该在制作多媒体图片时注意教学实效, 图片选用要注意色彩的合理搭配、图文的有机结合、图片数量、放影数量的合理控制。课件的制作与使用、课堂结构的设置、方法的选用都应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出发点, 以落实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教学落脚点。

三、学会合理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有着诸多优势, 那么是不是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就能全盘代替传统教学呢?回答是肯定的, 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该做到合理而科学。

1.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并不是灵丹妙药, 一用就能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手段, 用还是不用取决于教学的内容。洪劬颉老师有句话说得非常的中肯:多媒体之于语文课, 就像化妆品之于女人。一般来说, 离开多媒体环境不便展开教学的、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思考的、可以在某一情境中调动学生注意力或兴趣的……主张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用多媒体手段或其它手段进行教学无太大差异的, 甚至起消极作用的, 则少用或不用多媒体。

2.要重视情感的教育。语文教育从某种角度而言, 实际也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课堂上, 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的举手投足、眼神、表情或许都对学生有所启迪。教学中应当避免教师一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形成的“人坐屏幕前, 手随鼠标移”、关注课件演示的现象, 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3.应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监控。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中, 既不能出现“大胆放手”学生在网络中自学, 而不进行教学的监控;也不能出现在多媒体情境里自由讨论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否则,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优势非但会发挥不出来, 甚至连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同时, 将网上的信息供给学生时, 应加以筛选和过滤, 防止一些垃圾信息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4.课件定位准确。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课件。课件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课件质量的好坏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设计的难度来评定, 而应重在准确简洁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教师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 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应把握好一个运用的度, 必须贯彻“需要就用”、“用了有效”、“只取所需, 适可而止”的原则, 用得“准、巧、活”, 而不能让多媒体运用脱离教学目的, 成为华而不实的奢侈摆设。

运用多媒体教学, 首先要制作视听效果最佳的精美课件。其次, 教师在展示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 既要熟悉多媒体操作, 又要准确把握教材;既要细心观察、逐步引导, 又要通过多媒体控制教学活动, 并能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课中的优势;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益。

摘要:运用多媒体教学, 有利于拓展教学活动空间,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教学, 必须以文本为本, 突出语文之根本;以学生为本, 突出教学之根本;学会合理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有助于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