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2024-05-04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精选8篇)

篇1: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化学必修一专题二

1、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A、氯水B、碘水C、氢氯酸D、氯化钾溶液

2、欲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则90mL水中应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A、10.5gB、11.5gC、21gD、23g3、下列物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是()

A、Na2CO3B、NaOHC、BaCl2D、NaHCO34、把金属钠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B、Na2SO4C、FeCl3D、CuSO45、现有100 g 5.3%的碳酸钠溶液和100 g 2.74%的稀盐酸:(1)将碳酸钠溶液缓慢滴入盐酸中,(2)将稀盐酸缓慢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则两种操作所产生的气体质量关系为()

A、均是1.65 gB、均是1.49 gC、(1)>(2)D、(2)>(1)

6、.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溶于水后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CO2,用“增多”或“减少”填空。

(1)若纯碱中含NaHCO3,所需盐酸用量,产生的气体;

(2)若纯碱中含K2CO3,所需盐酸用量,产生的气体;

(3)若纯碱中含NaCl,所需盐酸用量,产生的气体。

7、钙和氢气在一定温度下可反应生成一种灰白色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取少量A投放水中剧烈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并形成一种碱溶液。

(1)钙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H2作剂。

(2)化合物A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其中A作剂。

8、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以表述为:KClO3+HCl(浓)→KCl+ClO2↑+Cl2↑+H2O⑴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和系数填入框内)

⑵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⑶产生0.1 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为_________mol.⑷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专题三

1、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B.Fe3+C.Fe2+D.H+

2、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 g,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放出氢气1 g,则原混合物中的组成不可能的是()A Zn和MgB Fe和MgC Zn和FeD Fe和Cu3、Al2O3·2SiO2·2H2O是一种()

A.混合物B.硅酸盐C.两种氧化物的水化物D.铝酸盐

4、昆仑玉的成分可简单看成是Ca2Mg5Si8O22(OH)2,则其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A.CaO·MgO·SiO2·H2OB.2CaO·5MgO·8SiO2·H2O

C.2CaO·MgO·SiO2·2H2OD.5CaO·2MgO·8SiO2·H2O5、下列试剂可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保存的是()

A.氢氟酸B.硫酸C.碳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6、(1)10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与60 mL 6 mol·L-1的KOH溶液混合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g。

(2)若在200 mL 0.5 mol·L-1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NaOH溶液,可得到7.8 g Al(OH)3沉淀,则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mL。

7、将54.4 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收到

4.48 L H2(标况),并测得溶液中既没有铁离子也没有固体残留。求原混合物中铁和氧化铁质量各为多少克?

8、铁氧体法是处理含铬有毒废水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用FeSO4把废水中Cr2O72-离子还原为Cr3+ 离子,并通过调节PH值,使生成物组成符合类似于Fe3O4(铁氧体)的复合氧化物Cr3+xFe3+2-xFe2+O4.问:处理废水时,需加至少为废水中铬(用CrO3表示)的质量多少倍的固体FeSO4·7H2O?实际处理时可能怎样?

专题四

1、下列关于氢硫酸、亚硫酸、硫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有酸性,电离出的H+ 有弱氧化性B它们都是酸,彼此之间不发生反应

C亚硫酸易分解放出SO2,所以它是挥发性酸D在空气中放置,它们都会因氧化而变质

2、下列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能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 NaBrB Ca(HCO3)2C H2SO3D H2S3、下列有关浓硫酸和亚硫酸钠混和放出的气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与氧气接触即转变为SO3B亚硫酸钙能溶解于它的水溶液中

C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易液化D它的水溶液是酸性,且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4、将H2S、SO2、SO3各0.01mol,依次溶解于1L水中,最后得到的溶液具有()

A中性,漂白性B酸性,漂白性C只有酸性D只有漂白性

5、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发生如下的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和还原剂是()

A 2e-,H2SO4B 4e-,SO2C 2e-,Br2D 2e-,SO26、燃煤锅炉将排放大量SO2,污染大气造成公害,常采用两种方法消除燃煤SO

2的污染。

(1)使排放的烟气通过氨水洗涤,化学方程式是

(2)在煤中加适量石灰,使SO2与石灰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该生成物仍可被氧化而成稳定的石膏,化学方程式为

7、将VmL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通过水吸收后,得到a mL无色气体A,将此无色气体A与等体积氧气混合,再通过水充分吸收后,收集到5 mL无色气体B。试回答:

(1)A气体是_______,B气体是_______。

(2)A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

(3)V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8、.常温下,有一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l2、HCl、NO、O2、CO2、N2、H2、NH3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取此混合气体200mL进行实验如下:(1)将此气体通过浓硫酸体积减少40mL;(2)剩余气体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固体,体积又减少40mL;

(3)剩余气体仍为无色,引燃后冷却至常温,体积又减少105mL;(4)最后剩余气体为15mL,经分析知道其中氧气占1/3。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一定含,其体积分别是

篇2: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物质的转变,不能通过一步反响实现的是〔

A.K2SO4→KOH             B.CO2→CaCO3             C.Cu(NO3)2

→CuCl2             D.FeCl3→Fe(OH)3

2.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以下物质通过一定反响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非金属单质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

⑥碱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3.有关物质之间的局部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响,“→〞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转化错误的选项是()

A.B.C.D.4.以下物质相互反

应且反响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氧化铁和盐酸           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

5.X、Y、Z、M、N

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反响:①Y

M

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

上冒气泡;

②M、N

为电极,与

N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从

M

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

N

极;③Z+2H2O(冷水)=Z(OH)2+H2↑;④水溶液中,X+Y2+=X2++Y;那么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X>Y>M>N                B.Z>Y>X>M>N                C.Z>X>Y>N>M                D.X>Y>M>N>Z

6.向盛有Fe2(SO4)3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后,溶液呈:〔

A.无色                                    B.黄色                                    C.红色                                    D.浅绿色

7.工业上冶炼单质钠的反响为2NaCl

→一定条件

2Na+Cl2↑该方法在金属冶炼中被称为〔

A.电解法                              B.热复原法                              C.热分解法                              D.置换法

8.以下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A.CuSO4·5H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

9.1.28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那么通入O2的体积是〔

A.224mL                               B.168mL                               C.336mL                               D.448mL

10.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但当参加某物质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且有气体逸出,此物质是〔

A.Na2CO3                                 B.NaOH                                 C.KNO3                                 D.HCl

11.己知钡的活动性处于Na、K之间,那么以下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

A.Ba可从KCl溶液中置换出钾                                 B.Ba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

C.在溶液中Zn可复原Ba2+生成Ba                          D.Ba投入到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12.以下有关物质及成分、性质和用途都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物质及成分

性质

用途

A

小苏打(Na2CO3)

与酸反响产生二氧化碳

作发酵粉

B

胃舒平[Al(OH)3

]

与酸发生中和反响

做胃酸中和剂

C

磁性氧化铁(Fe2O3)

难溶于水,颜色为红色

制造红色涂料

D

蓝矾(CuSO4·5H2O)

蓝色

检验水蒸气

A.A                                           B.B                                           C.C                                           D.D

13.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响就能实现如下图转化的是〔

编号

a

b

c

d

Na2O

Na2O2

Na

NaOH

Al2O3

NaAlO2

Al

Al(OH)3

FeCl2

FeCl3

Fe

CuCl2

MgO

MgCl2

Mg

Mg(OH)2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在含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参加铁粉,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假设铁粉有剩余,那么不溶物中一定有铜

B.假设铁粉有剩余,那么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C.假设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Cu2+,那么溶液中一定无Fe3+

D.假设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无Cu2+,那么溶液中一定有Fe2+,一定无Fe3+

15.以下有关焊锡(锡和铅)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低

B.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镉的熔点低

C.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铋熔点低

D.焊锡的熔点比铅、锡的熔点都高

二、综合题

16.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印刷电路板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有CuCl2和FeCl2生成。如下是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图: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存在Fe3+的试剂是________,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

〔2〕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图中参加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

〔4〕含有②的滤液与⑤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7.某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中含有少量氯化亚铁杂质,某同学设计如下工艺流程制备纯洁的CuCl2•2H2O。答复以下问题:

Cu2+、Fe3+和Fe2+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表所示。

Fe3+

Fe2+

Cu2+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1.9

7.0

4.7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

3.2

9.0

6.7

〔1〕试剂X为氧化剂,其最正确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写出用该试剂“氧化〞时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A.NaClO

B.H2O2

C.KMnO4

〔2〕“调节pH〞的目的是________,pH的范围为________,选择的试剂Y为________(填字母)。

A.CuO

B.CuSO4

C.Fe

〔3〕“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洗涤、枯燥。

18.〔1〕写出正丁烷的结构简式:________;写出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镁条和氮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写出乙烯和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9.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锂离子电池领域,获奖科学家的重要奉献之一是研发出了电极材料——磷酸亚铁锂〔LiFePO4〕。LiFePO4的一种制备方法如图。

:H3PO4能电离出PO

43−。

〔1〕LiFeP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反响I中H2O2的作用是________。

〔3〕检测反响II中铁离子是否完全反响的操作是________。〔离子检验常用的表达方式为:取xx试剂,向其中滴加xx,假设出现xx现象,那么说明xx结论。〕

〔4〕反响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A

6.C

7.A

8.B

9.A

10.C

11.B

12.B

13.D

14.C

15.A

16.〔1〕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2〕2Fe3++Cu=2Fe2++Cu2+

〔3〕Fe;FeCl2;HCl

〔4〕2FeCl2+Cl2=2FeCl3

17.〔1〕B;H2O2+2Fe2++2H+=2Fe3++2H2O

〔2〕使Fe3+全部沉淀,且防止生成氢氧化铜,同时不引进新杂质;3.2~4.7;A

〔3〕冷却结晶;过滤

18.〔1〕CH3CH2CH2CH3;Ca(ClO)2

〔2〕3Mg+N2

点燃__

Mg3N2;Fe+2Fe3+=3Fe2+;H2C=CH2+H2O

→催化剂

CH3CH2OH

19.〔1〕+2

〔2〕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

〔3〕取少量反响Ⅱ中的滤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假设溶液不变红(或无现象),那么说明反响Ⅱ中铁离子完全反响

篇3: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一、处理资料卡片时应以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中心

例如,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这节课, 核心内容就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的要求。”这主要讲的是为什么要实现统一。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原因很简单, 很重要的前提因素就是国家的强大。国家强大的表现之一就是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时值中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国家各项事业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着并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时期的中国人民是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收回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 于是才有了资料卡片引用的邓小平同志的一段讲话: “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 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 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 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 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资料卡片中邓小平同志讲话的核心就是表明中国政府对收回主权及实现国家统一的信心和决心。1997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近20年的时间, 这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在迅速的提升, 国家领导人充满信心。同时也是中国领导人的高贵品格和国格素养的必然结果。因此, 教师在处理资料卡片的时候一定要以实现祖国的统一为核心, 抓住为什么要统一?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如何实现统一?就是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思路去实现。这样既较好地处理了资料卡片, 又通过资料卡片升华了本节课的核心主题。

二、坚持站在资料卡片背景的立场上去解读材料才能真正领会设计真谛

上文提到了为什么要统一、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 接着就要思考为什么能实现统一的问题了。通过资料卡片所提示的背景应当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初步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此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统一、对收回晚清政府时期与西方列强国家签订的割让领土等主权是充满希望、满怀信心。同时亦能与教材76页右下角1982年9月,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图片背景相吻合。所以, 教师在处理时还应站在资料卡片中引用材料背景的立场上去解读, 让学生明白能够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大提升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因此, 很好地抓住谈话的背景亦是理解教材的关键。

三、坚持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解读材料, 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上述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站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进行解读。资料卡片中的内容如卡片内容提到, ‘如果不收回, 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 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其本意是落后的、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为了继续维护苟延残喘的封建统治, 在西方列强面前妥协退让而丢失主权, 现代化建设时期强大的、蓬勃发展的中国如果不能收回主权, 其实质上与晚清没啥两样, 值得注意的是要对‘如果不收回, 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这句话的准确解读。材料引用的本意是晚清国家领导人李鸿章的外交妥协退让, 才导致卖国。这里教师如果不再进行额外的、深入的分析, 学生就会再次陷入对人物评价的片面性甚至还不知道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的境地。为此, 笔者认为, 这时候教师一定要趁热打铁教会学生怎样客观公正的评价李鸿章。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 教师只需重新整合便可得出如下结论:李鸿章既爱国、误国也卖国。“李鸿章创办了许多企业是为了抵制外国, 分洋人之利。从军事来说, 他创建的北洋水师主要是对外的, 威海卫炮口是对准外国侵略者的。你能说这不是爱国主意之心、民族主意之情吗?甲午海战虽做准备, 但寄希望列强干涉日本, 特别是沙俄帝国的幻想, 这不是误国吗?他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的条约, 说起卖国虽有点牵强附会, 但从《中俄密约》的签订, 足可看出卖国的行为”因此, 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分析历史人物。如果不帮助引导学生, 他们就有可能陷入误区。这既能彰显教师的知识素养, 又能体现敢于担当的高贵素养。

篇4: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一、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1教学内容多,时间紧

“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这个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一直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在高一学生刚进校,还不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模式,矛盾就尤为突出,以致在教学中出现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如必修一第四专题第二板块《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两篇古文,学科指导意见上课时的分配是5课时,但是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古文字词的理解、文意的疏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排除一些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典故的障碍的话,课时明显不够,但如果不讲解透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云里雾里,根本没有办法落实教学目标,造成尴尬局面,使教师和学生都异常郁闷。

2课后练习多,落实难

高一两本教材提供了很多的“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课后练习。但课堂时间紧,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它置于教学末尾环节,甚至是漠视,更无法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有的教师直接把教参的答案说给学生;有的教师不忍心,干脆把课后练习作为书面作业,课堂上不讲,让学生课后完成。无论教师采取哪种方式,都造成课后练习的完成过程过于简单甚至流于形式。这样一来,教材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不仅起不到对课堂知识接受程度的检测回馈的作用,同时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比如必修一第三专题第三板块“月是故乡明”第70页的“文本研习”。这样的问题如果放在新课后来讨论,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因为这需要在文本的具体理解中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学生的深入感知来体会。很多教师跳过学生的情感体验,自己简单地表述一下答案,这样的练习讲解缺乏实际意义。

3文言文多,学生畏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一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一是因为时隔遥远,学生缺少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二是因为初中升高中衔接的问题,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文言语法一点都不知道,特别是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学生根本弄不懂。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兴趣不高,甚至有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古文很吃力,常有囫囵吞枣之感。

高一古文到底该怎样教学?例如必修一第四专题,集中了学生学习中畏难情绪表现最为突出的,也是教材中典型的难教篇目《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而剩下的古文虽说没有多少字词障碍,但是经过学习能够了解作者的立场并领悟情感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大多数学生就只停留在对字词的识记层面。

二、解决策略

1篇目有所侧重,为教学省时间

讲读篇目课上精讲,自读篇目指导学生课外自学,这是缓解课时紧张的一种理想方法。特别是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有所侧重,注重单篇”。“有所侧重”是指教师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兼顾每个专题每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挖掘每一篇文章的亮点,而不必面面俱到。特别是新老教材都收录的一些篇目,适当增加学习时间。“注重单篇”是在树立板块意识、专题意识和整体意识的前提下,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单篇课文的教学。

新教材侧重于搭建展现知识的平台,侧重于启发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选择好符合要求的篇目并通过对所选篇目课文的解读,一来可以节省时间,二来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的阶梯,积累学习方法,以一带十、以十促百,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语文的状态。例如必修二专题精讲《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时可以围绕贝尔曼这一人物,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这一人物,不仅掌握了分析人物、概括小说情节和探究小说主题多元化的方法,又领悟了欧·亨利小说语言的特色。这样既理解了板块精神支柱这一主题,又可以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情节概括以及主题多元化探究的方法。这些方法又可以迁移到《祝福》《林黛玉进贾府》等小说篇目上。同时在读本中很多篇目的鉴赏中又能举一反三地使用。

2以活动为主线,为教学方式觅成效

新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做了重大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教材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视和培养。例如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问题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归纳总结,进而实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为解决“教学方式效果不佳”这一困惑,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实现师生平等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善提问,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创设一些情景活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改变到主动地探求知识中来,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体会到在主动探究知识过程中得到的“好处”,然后学生会愿意思考且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第一专题第二板块“生命之歌”中的《鸟啼》这篇文章,很多教师都认为这篇文章很难讲好,学生很难理解向死而生的道理。教师如果采用下面的方式来解读文章,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方法如下:第一课时“让诵读做主”,第二课时“让问题引领研习”,主要是课后“文本研习3”的改编,在研习文本的过程中改编课后练习。

3加强整合,为课后练习找出路

教材中课后练习的安排设计蕴含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它或是点明了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或是提示了教学和教学训练的重点难点,或揭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总之,它与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课后练习多,难落实”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将课后练习巧妙地整合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轻松地完成课后练习。

一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课前预习的依据。课前预习是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条途径。我们可用课后练习作为预习的思考题。

二是把课后练习用作整体感知文本的纲领。例如必修二第二专题第51页第一题:两篇小说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的两个阵营,一个为了保家卫国而战,一个为了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他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以这道题目为纲领,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三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课堂讨论的主线。例如必修二第四专题第123页课后练习“活动体验”中第一题:阅读全文,以“太不公平了”作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你初读作品的感受。

四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课外写作的引子。例如必修二第四专题课后练习“活动体验”中第二题: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很强的审美活动,他往往需要进行审美想象。

五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语文实践活动的提示。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也有一些和课堂有关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必修二第二专题课后练习“积累与应用”第三题:搜集“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或照片,班级举办“渴望和平图片展”。选一幅你认为最有震撼力的图片,向没见过这幅图片的人做口头介绍。这样的练习在教学中往往被我们忽视,但恰恰是这样的练习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以活动强化知识,为古文教学寻突破

新课标特别强调将语文课堂的主体位置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和鉴赏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鉴于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一言不发,而在其他尤其是他们喜欢的题材上表现活跃的现象,教师要解决“文言文多,学生畏难”的困惑,可以在文言文课堂上多让学生体会到一些成就感和胜利感,让他们乐于学习文言文,多一些学习的主动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把课堂由原来的灌输式变为生动活泼的形式,由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去寻找学习文言文的成就感,并借此通过一些活动来强化这种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文言文教学中,针对新课标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之一,即强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者用法的落实,且注重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可采取这样的做法。高一文言文的学习重在语感的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规范是:要求研习的文本都在课前读十遍:第一遍读通文字(注音释字),第二遍读懂文字(尝试翻译),第三遍读疑文字(提出问题),第四至第十遍读到口熟。做好课前预习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热爱,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词性来推敲词意的方法,让学生学有所成,打破以前学习文言文零碎、繁琐、耗时、死记硬背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以系统化、方法化、灵活化的教学方法,然后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尝到运用这些规律的好处,尝到解读文言文的甜头,乐意去学。

例如学习《师说》这篇古文,考虑到篇幅不是很长,文章不难,在落实字词方面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来找文中重点字词的活动,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你说几个,我说几个,为什么“圣人无常师”的“师”字应是特殊用法,为什么“则耻师焉,惑矣”的“惑”需要关注,讨论完字词后还可以讨论文章,比如韩愈为什么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孩子写篇文章?你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会逐渐被调动起来,会联系到自己积累的有关文言知识,会思考哪些字词句在文言文中应该被关注,然后慢慢地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而这些规律对于寻找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很有帮助。总之,要多为文言文教学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又不落入俗套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施行后,特别是面临第二次深化课程改革,语文课该怎样上,怎样教,按什么样的方式教,朝向哪个方向教,教到怎样的程度,这实在是语文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所在。而语文教学本身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语文教师面对疑难问题“上下而求索”才是上策。

篇5: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一、设计理念

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改革思路。根据新课程理念,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结构上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必修二专题四的第一单元,是综合讲述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基础,是对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知识点的简单总结。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形式运算的前期,该年龄段的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新知识有很强的渴望,也乐于接受新鲜知识,但是对于知识性的总结归纳能力不够,需要教师从旁指导,进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四、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冶炼方法及其原理;2.了解化学学科的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和理论。 过程与方法

1.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2.认识化学在新物质创造中的作用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发展的前景及对人类的贡献;2.深刻的认识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

五、教学重难点

难点:1.化学学科的些基本的化学原理;2.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 重点: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

六、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 问题引导 讨论等方法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花一个课时(40min)三个环节进行 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必修模块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认识到化学科学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性,体会到化学科学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也是不可或缺的支流。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是人类逐步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合成、创造更多新物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其他学科齐头并进,迅速发展,成为21世纪自然学科的中心学科。[板书]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引入]拥有了这把钥匙我们就能进入五彩斑斓的物质世界。可这把钥匙的铸造却是艰辛的、漫长的。

 环节二:新知探索,知识整理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学设计

重点一:人类对金属的制取使用研究。

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总的说来,金属的性质越稳定,越容易将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金属冶炼的方法主要有:

(1)热分解法 材料1炼丹术与汞的制备:热分解法 HgS 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2)热还原法 [材料2] 湿法炼铜,[材料3]古代炼铁:还原剂还原法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3)热还原法 [材料3] 热还原法冶炼金属

我国古代的炼铁技术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早期的炼铁是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的放在炼炉中,在650~1000℃的火上焙烧,利用木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4)电解法 [材料4] 电解法冶炼金属

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对于“交流与讨论”的问题(1):金属越活泼,则被广泛利用的时间就越晚。(1)冶炼金属的方法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阅读资料] 阅读教材第92-93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过渡]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帮助人们更深刻认识物质世界,19世纪,化学理论的建立使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20世纪,现代物理技术、测试手段的发展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化学科学又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重点二:化学理论的发展与观测手段的更新: 阅读教材第92-93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化学科学中有哪些重要基本理论 ?

(2)在人类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观测仪器 ?(1)化学科学中重要基本理论: 道尔顿:1808年提出原子论(近代化学建立的标志)阿伏伽德罗:1811年提出分子假说

路易斯:1928年提出价键理论(现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门捷列夫:②元素周期律——发现了大量元素,同时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根本性规律 质量作用定律——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2)微观结构观测仪器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就可以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具体过程:

(1)什么是经典分子论?谁提出的?

道尔顿的简介,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伏加德罗的分子论;(2)谁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什么是周期律?有何意义?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学设计

门捷列夫的简介,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意义

(3)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和应用;(4)谁最先合成了尿素?尿素的合成有何意义?

维勒合成了尿素,打破传统的有机物不能人工合成的观念;

[过渡]人们对酸碱的认识经历了哪些过程?请看教材P93的内容,并请同学们交流与讨论。重点三:人类对酸碱概念认识的发展。[学生活动] 阅读书本P93提供的资料“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了解认识发展的过程,并进行汇报。

生1:17世纪前,人们凭感觉认为有酸味的物质是酸,有涩味且溶液有滑腻感的物质是碱。

生2:17世纪末波义耳,使石蕊试剂变红的是酸,使石蕊试剂变蓝的是碱。

生3:之后拉瓦锡根据物质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来定义,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物为酸,金属氧化物溶与水生成物为碱。

生4:1883年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是酸,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生5:1923年质子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布朗斯特和劳里: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凡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是碱;若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称之为酸碱两性物质。写出:

1.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2.NaHCO3溶液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依据酸碱质子理论,HCO3是否可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课堂小练-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所有的弱酸根都是碱 B.酸式弱酸根既是酸又是碱 C.不可能一种物质既是酸又是碱 D.氢氧根是碱

课堂小练-2: 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Cl与电解NaCl水溶液的比较

-+

+

+

Cl2易与NaOH反应,使得Cl2与NaOH的产量均降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学设计

阅读课本P96,回答:在粮食增产上科学家提出哪些不同的建议? 增产粮食: 1.生产化肥; 2.利用基因工程育种; 3.研制杀虫剂、除草剂; 4.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

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发明合成氨技术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生产化肥,使粮食大量增产:此图为本世纪初世界闻名的德国物理化学家,合成氨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赞扬哈伯的人说:他是天使,为人类带来丰收和喜悦,是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圣人。

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

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发明杀虫剂DDT获1948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化学家米勒首先发现DDT具有杀虫性能,1944年后DDT被广泛用作杀虫剂,有效 的控制了虫害。米勒因此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

DDT这一历史上著名的杀虫剂仅仅使用了20年,便逐渐在全球内遭到禁用,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发“错”了的诺贝尔奖。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化学反应,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能量传递效率为90%~98%。利用基因工程育种

生物固氮研究的前景:将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在固氮基因的调控下,让非豆科粮食作物也具有固氮能力。这一途径叫做固氮基因工程。医学史上的三大经典药物——阿司匹林、青霉素、安定

[课堂小结] 在人类研究物质结构的历史上,人们先后使用了光学、电子、扫描隧道等显微镜,现在,人 4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学设计

们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了对原子的操纵。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我们充分感受到化学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环节三:习题训练,新知巩固:

1.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其认识中不正确的是(C)

A.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资源 B.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制取更多物质,丰富物质世界 C.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化学对此无能为力 D.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2.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右图的装

置,对此,下列有关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B)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 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 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 3.钠多以资源丰富的NaCl为原料来制备,下列方法中能够制备出金属钠的是(D)A.加热NaCl晶体 B.用金属钾置换NaCl溶液中的钠离子 C.电解NaCl溶液 D.电解熔融的NaCl 4.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Cl和NaCl水溶液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B)A.阳极均生成Cl2 B.阴极均生成Na C.Na+均向阴极移动 D.阴极反应均发生还原反应

八、个人反思

1、本节课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所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留给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够;

2、问题设置还需考究;

篇6: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之至情,莫过于孝。父母之爱大如天,养育之恩深似海。“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苏轼曾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以孝而著称的文章——《陈情表》。

二、解题: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同学们曾经接触过这种文体吗?生回忆!)

明确:《出师表》是诸葛亮的作品,这是高考必背篇目。请生回忆《出师表》内容,用一句话概况一下。

明确:这是一篇臣子向君主表明忠诚的名篇。所以,人言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又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二、整体把握,理清文意

1、请学生和老师一起轻声朗读这篇文章,来感受这篇文章悲恻动人的力量。

2、缓读理会,请同学们结合书下的注释,缓慢地去读,落实字词,读懂文意。(提示:放开声音去读。)

3、通过对文章的大致理解,我们来解决几个问题:(1)是谁陈情?(2)向谁陈情?(3)陈什么情? 明确:(1)李密。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晋武帝欲征为太子洗马, 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 辞不应征。

(2)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废魏称帝, 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 为笼络人心, 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 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李密向晋武帝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 无人侍奉, 暂不能应征, 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孝情和愿意为晋尽职的忠情。(不能赴任之情——悲情、孝情、忠情)

三、文本研习:

㈠研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学生评价。(明确:要读出沉重、凄苦的语调。语速要慢!)

2、探究本段重点知识点:(投影)

慈父见背 舅夺母志 九岁不行 至于成立 形影相吊

3、难点答疑、难句翻译 ①学生质疑,教师答疑 ②上黑板翻译: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4、问题探讨:

①根据对文章的大致理解,我们知道,文中所陈之情有二:一为“孝”, 一为“忠”。常言,自古忠孝难两全, 李密也遇到难两全的问题,李密内心的首选是尽孝,思考:李密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明确:李密幼年时期遭遇悲惨,全凭祖母才得以存活。现在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需要自己赡养侍奉。

②作者幼年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不幸呢?为什么要突出这种不幸? 第一:慈父见背(半岁),舅夺母志(四岁),祖母抚养; 第二: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可以让学生假象当时李密的生活和祖母是如何含辛茹苦地抚养他的。)第三:两辈单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内外无亲(“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祖孙二人感情真挚,相依为命的境况是可以想见的。这是李密早年的不幸遭遇,但是,万幸的是他有这样一个祖母。)

小结:幸亏祖母的慈爱、关怀与精心照顾,李密才能侥幸生存下来,他怎能不由衷感激祖母的抚养之恩呢?而祖母进入了人生晚景,生活不能自理,作者是她唯一的感情支柱与生活依靠,他这个时候怎能置之不理?于情于理都必须先照顾祖母。所以,他的首选是尽孝。

篇7: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反响又能与强碱反响,a的简单离子与

cd-

含有相同的电子数,b原子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c

B.原子半径:b>a>c>d

C.工业上可以电解熔融的a的氧化物来制得a的单质D.cd-

中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2.以下金属中,通常采用热复原法冶炼的是()

A.Na                                        B.Al                                        C.Fe                                        D.Ag

3.以下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化学方程式与工业生产实际不相符的是()

A.海水提溴时用

SO2

吸收

Br2

蒸气:

SO2+Br2+2H2O=H2SO4+2HBr

B.将煤气化为可燃性气体:

C(s)+H2O高温__CO(g)+H2(g)

C.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镁:

2MgO(熔融)

通电__2Mg+O2↑

D.燃煤时参加

CaCO3

脱硫:

2CaCO3+2SO2+O2高温__2CaSO4+2CO2

4.以下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Al2O3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NaHCO3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制备纯碱

C.铝具有良好导热性,可用作贮运浓硝酸               D.FeCl3溶液具有氧化性,可用作蚀刻铜电路板

5.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那么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响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6.以下转化过程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Al(OH)3→Al2O3                 B.Al2O3→Al(OH)3                 C.Al→AlCl3                 D.Al→NaAlO2

7.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以下溶液中,充分反响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

mol·L-1盐酸                                                    B.4

mol·L-1 HNO3溶液

C.8

mol·L-1NaOH溶液                                        D.18

mol·L-1 H2SO4溶液

8.有些物质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响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响,以下物质不具有此类性质的是〔

A.四氧化三铁                              B.碳酸氢钠                              C.铝                              D.氢氧化铝

9.以下各组中的两物质反响时,反响条件〔温度、反响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A.Na和O2                                                              B.Al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

C.Na2O2和CO2                                                     D.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

10.将固体X投入过量的Y中,能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燃烧,不易溶于水,那么X和Y分别可能是〔

A.钠和氯化铝溶液                B.铝和烧碱溶液              C.氢氧化钠和氯化铁                D.锌和稀硫酸

11.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氨水                             C.盐酸                             D.Ba(OH)2溶液

12.将钠、镁、铝各0.4mol分别放入100

mL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6∶3∶2                              B.2∶1∶1                              C.3∶1∶1                              D.1∶1∶1

13.铁、铝各1mol组成的混合物溶于一定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响后,再参加3mol

Na2O2固体使之充分反响,最终产物是〔

A.Fe〔OH〕2、Al〔OH〕3、NaCl                        B.Fe〔OH〕2、Al〔OH〕3、NaAlO2、NaCl

C.Fe〔OH〕3、NaAlO2、NaCl

D.Fe〔OH〕3、Al〔OH〕3、NaAlO2、NaCl

14.“胃舒平〞是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一种常见的两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

A.Na2O2                              B.Al2O3                              C.NaHCO3                              D.Al(OH)3

15.300mL

1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参加一定体积的2mol•L-1的NaOH溶液,最终产生7.8g沉淀,那么参加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90mL

150mL

③200mL

④550mL

A.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16.某卤块样品的主要成分为MgCl2、FeCl3、FeCl2,一实验小组以该样品为原料。按如下流程制取铁单质和氧化镁(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响)。

局部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3+

Fe2+

Mg2+

开始沉淀的pH

2.7

7.6

9.6

沉淀完全的pH

3.7

9.6

11.1

答复以下问题:

〔1〕流程①通入Cl2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流程②NaOH溶液调pH的适宜范围________<

pH<________。

〔2〕沉淀A是________;别离沉淀A和滤液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该滤液中的主要溶质为________和

________(填化学式)。

〔3〕工业上用流程③冶炼铁的方法属于_______〔填正确答案的字母〕。

A.物理别离法

B.电解法.C.热复原法

D.热分解法

〔4〕流程④产生的气体是CO2,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7.现有七种短周期元素①H、②C、③N、④O、⑤Na、⑥

Al、⑦Cl。

〔1〕①与③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工业上利用该化合物制备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⑤的单质在④的单质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该产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

〔3〕②和⑦的气态氢化物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能表示出②和⑦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4〕①-⑦几种元素中,最高正价氧化物为两性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写出它与氢氧化钠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18.把5.1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500mL1mol·L-1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响。试计算:

〔1〕该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

〔2〕将等质量的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标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

19.将某质量的镁铝合金溶解在500mL盐酸中,向反响后的溶液中逐滴参加2mol/

L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碱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图中B点沉淀的成分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AB段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BC段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合金中铝的质量为________;

〔5〕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响后溶液体积不变)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

6.B

7.A

8.A

9.C

10.A

11.B

12.B

13.C

14.D

15.D

16.〔1〕2Fe2++Cl2=2Fe3++2Cl-;3.7;9.6

〔2〕Fe(OH)3或氢氧化铁;过滤;MgCl2;NaCl

〔3〕C

〔4〕MgCO3+

H2O

加热__

Mg(OH)2+CO2↑

17.〔1〕;4NH3+5O2

===Δ催化剂

4NO+6H2O

〔2〕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3〕HCl;CO32-+2H+=H2O+CO2↑

〔4〕Al2O3;Al2O3+2NaOH=2NaAlO2+H2O

18.〔1〕解:设设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

Mg

+

H+

=Mg

2+

+H2↑,2Al

+

6H+

=Al3++

3H2↑,x

2x

y

3y

那么:24x

+27y=5.1

2x

+

3y=0.5×1

得:x=y=0.1mol。

〔2〕解:将等质量的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只有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响,根据:

2Al

+

2OH-

+2

H2O

=2AlO2-+

3H2↑,0.1mol铝反响可生成氢气0.15mol,体积为:0.15mol×22.4L/mol=3.36L

19.〔1〕Mg(OH)2、Al(OH)3

〔2〕Mg

2++2OH−=Mg(OH)2↓;Al3++3OH−=Al(OH)3↓

〔3〕Al(OH)3+OH−=AlO2−+2H2O

〔4〕5.4g

篇8: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运用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及探究反应原理, 了解实验设计, 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组织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手脑并用, 自主探究、发现、感悟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形成个性体验, 培养学习乐趣。本节设计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又用对比讨论的方法了解不同活动性的金属与同一种物质反应的条件、现象和产物的差异。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课堂内容趣味化, 达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目的,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亲自实验, 了解实验设计方法, 掌握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掌握金属铁与水反应的条件, 了解铁与水蒸汽的反应原理, 学会分析现象及探究反应原理。

2. 在亲自实验或实验装置的对比分析中, 体验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通过思考、设计、交流,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为高一学生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打下基础。

4. 通过动手实验和讨论实验现象体验化学的奥秘, 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

Na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及产物的检验

四、教学难点

Fe与水反应实验的探究。

五、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

六、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

(1) 设问:你相信一滴水能点燃一盏灯吗? (2) 表演魔术:滴水点灯 (魔术说明:事先在酒精灯焰心上放一小粒钠, 然后滴一滴水, 就可以看到酒精灯被点燃了。) (3) 设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索与发现。

2. 观察回忆。

(1) 投影金属与酸反应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回忆。 (2) 分析金属与酸的反应, 回忆初中知识。 (3) 在观察中回忆:金属与酸可以反应;反应程度逐渐减弱。 (4) 点拨:在活动性顺序中, 氢前金属遇酸反应, 生成盐和氢气, 且金属越活泼, 反应越剧烈。 (5) 以镁为代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Mg+2HCl=MgCl2+H2邙。

【设计意图:观察图片, 回忆初中知识, 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将已知与未知进行有机结合, 便于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分析金属与酸的反应, 既是对分析能力的培养, 又是对学生发现问题兴趣的有效激发;引导学生将知识和方法及时总结成规律, 既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又便于识记知识和推动今后的学习。】

3. 实验感悟。

(1) 板块过渡自然衔接。镁可以和盐酸电离出的H+反应, 水是一种电解质, 能微弱的电离出H+, 那么金属能否与水反应呢?作为活泼金属代表, 钠遇到水又会怎样?

【设计意图:板块之间进行有效过渡能让课堂组织变得更自然流畅, 这是从教的角度思考;从学的角度思考, 有效的过渡便于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从过渡语言组织方面既强调对上一板块知识的总结, 使学习主体形成知识小结, 又顺势提出了新的问题, 为下一板块的课堂组织引入思考, 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进入学习, 并在学习中回应思考。】

(2) 阅读报道初步感知。 (投影一篇关于纳与水反应的报道)

师:同学们在阅读报道中发现了什么?

生:纳容易与水反应。

师:想亲自验证一下吗?

生 (欢呼) :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快速阅读, 在阅读中初步感知, 为实验作准备, 这是实验的前奏, 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 学生有了初步感知后, 还需要教师的课堂造势, 同时通过快速阅读, 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操作形成体验。

师: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

生:钠、水、酚酞试剂、滤纸、小刀、小烧杯、镊子。

师:同学们先自己说说操作步骤。

生:第一步是用镊子夹取小块钠, 在滤纸上吸干表面的煤油, 用小刀切绿豆大的钠, 其余放回原瓶;第二步是在小烧杯中加一小半水, 滴入1~2滴酚酞试剂, 将钠粒投入小烧杯中。

师:根据所说的实验步骤我们开始实验, 注意观察金属钠和溶液的变化等实验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

【设计意图:在学生实验前, 教师应指导其作好充分准备, 包括思考准备的器械和材料, 也包括实验步骤的预热, 这是成功进行实验的必经步骤。】

(4) 实验分析形成结论。

师:对实验进行分析探究写出反应方程式。

师:请回忆实验过程, 小结以下问题:实验步骤是否与你实验前所说的一致, 如果不一致, 以后需要怎么做?实验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些现象你有哪些推测?如果要验证这些推测你怎样验证?这个实验从分类的角度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引导分析、解释原因, 推测并验证产物,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分析反应类别, 强化新课标中提示的物质类别、反应类别进行学习的这条主线。) 再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反应, 揭示反应的本质,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课堂延展形成迁移。

师:了解了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 再看熟悉的金属铁, 日常生活中用铁桶盛水、铁锅做饭, 探究铁与水能否反应。

生:铁在冷水热水中不反应, 但在高温加热时可以反应。

师:了解了铁与水反应的条件, 我们能在实验室里用一只试管设计完成铁与水高温下的反应吗?

生:能。

师:根据钠与水的反应, 对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条件, 设计方案完成实验任务。

(学生准备实验方案并实验)

师:引导学生谈实验, 并写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延展, 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 优化一套最合理的方案, 激发求知欲, 培养探索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 自我总结整合知识。

师:我们能对我们今天的实验作一个小结吗?首先, 我们从科学实验需要哪些精神方面进行小结。

生:做实验前要有充分准备, 这是严谨的精神;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作好记录, 这是认真的精神;实验后要作好分析推断, 这是实验推测的精神;进行推测以后要用理论或者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断, 这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尊重实验结果, 这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师:同学们再从实验收获的角度进行小结。

生:大多数金属与冷水热水不反应, 活泼金属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 中等活泼金属在高温条件下才能与水反应。

师:显然, 金属与水的反应条件及程度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你能在课外设计相关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结论吗?

【设计意图:既包括对实验过程中的科学精神的总结, 也包括对实验效果和实验结论的总结。总结科学精神便于从科学态度上引导学生, 总结规律性结论, 便于对学生进行知识整合, 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总结后,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 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金属化学性质完成课外探究, 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巩固拓展。

(1) 请叙述金属与水的反应和金属活动性的关系。

(2) 金属钠比铜活泼, 能否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请通过实验验证。

(3) 探究“滴水点灯”的实验原理。

上一篇:禁放烟花爆竹通知下一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