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

2024-05-25

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精选6篇)

篇1: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学思之窗】 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本课测评: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学习延伸】(略)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思之窗】: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反映了: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事无巨细,皇帝独裁;③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此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本课测评: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的,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

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学习延伸:原因: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变化。

看法:①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长城的修建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有积极的作用。②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长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④修建长城给当时的人民确实造成沉重的徭役和苦难,这也是文明演进所付出的代价。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思之窗】:说明两个问题: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②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

本课测评:①汉武帝重用宠信的近臣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政,使决策国家政务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②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时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④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时甚至威胁皇权。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

学习延伸:①特点:中央集权,即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②利:在防止地方割据势力上很成功。弊:过度限制地方权力,层层严加控制,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是北宋后来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此问答案学生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应鼓励。)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思之窗】:同意。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一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废除宰相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宦官专权),此其弊也。本课测评:明朝内阁是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权构或决策机构。阁臣虽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因此,内阁的出现有利于加强皇权。

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值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裁决,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学习延伸:解读年表可以看出:从秦朝统一中国的两千多年中,出现了秦汉、隋唐、元明清三次大一统,时间长达一千三百余年,统一或基本统一(北宋)的时间占三分之二以上。虽然历史上也出现过魏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等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但其结局都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统一。因此,“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延绵不断”是中国历史与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历史显著的不同点。

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在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进程中,皇权与相权之间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创立与不断强化,有效地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学思之窗】:这里的“全体人民”不包括全体雅典人,是指享有公民权的是那些占有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而奴隶、妇女、外来移民没有公民权。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本课测评:雅典民主政治追求的理想是全体公民参政,全体公民都是统治者。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如: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为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特别是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制定“公职津贴”制度,国家给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学习延伸:第一要结合材料指出孔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内容;第二在比较中找出二者对妇女地位看法的接近之处,他们都对妇女有偏见,蔑视女性的社会地位;第三分析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其思想观点接近的原因;第四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问题。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学思之窗】: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从《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得出,它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奴隶不享有同等权利。本课测评:罗马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作用: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影响: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学习延伸:在罗马法中的法律条文,充分体现了罗马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男子是不平等的。罗马法律维护夫权和父权,即使拥有自由公民权的妇女也不能被保证视为平等。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妇女,地位比较低下。可见,罗马法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

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学思之窗】: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受到限制,并不能干预议会选举。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信奉“君权神授”理论,认为“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即王权是无限的,不受任何世俗权力的制约。而以下院为代表的英国议会只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而《权利法案》的颁布,一方面从立法、司法、税收和军事等方面限制了王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国王的权力也由法律赋予。这就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将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

本课测评:特点:①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②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学习延伸:在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国王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但英王又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英王是英国国家的人格化,提供了国民效忠的对象,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具有被咨询权、支持权和敬告权;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学思之窗】: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唯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据即可。

本课测评:相同点:都初步确立了法治的原则;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不同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更为全面、充实、完善;如:确立美国联邦体制,划分了中央政府和各州的权力;明确地以三权分立原则为指导,对国家权力进行了分配;而《权利法案》的重点在于制约王权。

学习延伸: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体相同,但政体有差异。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即有。但在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较大权力,但要受到政府中立法和司法分支的制约。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学思之窗】:在近代君主立宪体制中,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而在德意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君主和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本课测评:在形式上:德国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而法国共和制的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在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上: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掌握行政权;德国政府首脑(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实际权力。

学习延伸: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唯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据即可。

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

【学思之窗】:军队本来就是国家暴力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被用来抵抗外来侵略,也可以被用来发动侵略战争。19世纪中期,那时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以人类文明的代言人自居,在全世界到处扩张、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一场不义战争。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城,以胜利者和征服者自居,对于他们认为的“野蛮、愚昧”的中国人自然是不用心存什么客气的。当他们看到那些“比我国(雨果语)全部圣母院的珍宝的总和还要多的夏宫的珍宝时”,侵略者的贪婪和掠夺的本性立即取代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孔。烧杀劫掠之后再放火焚烧,还要美其名曰“这是为了给中国人一个教训”。强盗的逻辑就是不讲逻辑,这条真理再次得到证明。

本课测评:古代史上中国也曾遭受一些国家的侵略,如明朝时葡萄牙骗据澳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日本倭寇骚扰沿海,清朝时沙俄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等。但鸦片战争与这些侵略不同。首先,以前的战争,敌我力量对比上中国明显占优势,而鸦片战争中,农业经济的封建帝国中国与工业化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交战,力量比较,差距悬殊;其次,以前的战争结果,中国基本都能捍卫领土主权,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几乎每战必败;第三,以前的战争或者驱逐侵略者,或者在战胜之后通过平等的外交谈判来解决争端,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只能被迫签署城下之盟,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带给中华民族沉重的灾难。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及附件中,涉及政治权利损失的方面有割占领土、侵犯司法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外交等方面;经济权利损失为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主权、不平等的贸易关系等。具体来说,政治方面有:英国利用《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获得领事裁判权,以后各国纷纷效法获取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独立。经济方面有: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及附件获得赔款2100万银元,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关税协商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学习延伸:义律的说辞根本错误。首先,他无视英国鸦片走私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已经造成的巨大伤害,反而指责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是“残酷的战争罪行”“一种侵略”,纯属颠倒黑白;其次,他故意将被中国政府没收的鸦片说成“英国人的财产”,意在打动坚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英国资产阶级,使他们的代表能够在议会中支持对华战争的议案;第三,他提出中国政府没收及销毁鸦片“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旨在让那些反对鸦片贸易的议员相信他是在为英国的正当贸易“据理力争”。因此,义律此举属于编造事实、偷换概念,再一次印证了“强盗的逻辑就是不讲逻辑”这一公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思之窗】:内讧是必然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农民阶级掌权以后,由于没有先进的意识形态指导,政权迅速封建化,太平天国的将领不仅内部腐败,而且争权夺利。自身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内讧的必然发生。

本课测评: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局限性:阶级、时代局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不能完成时代任务。学习延伸: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民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推翻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还不可能明确地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主张,进行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尽管失败了,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说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与旧式的农民起义相比,从理论基础和组织领导、纲领、任务、向西方学习等方面都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思之窗】:谭嗣同在诗中写道:“世上的事,没有什么能够抵消我的春愁,真想向着苍穹宇宙大哭一场啊。四万万同胞一起痛哭流涕,天底下哪里还是我们自己的华夏神州啊?”这首诗简明易懂,情感充沛,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疯狂地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崩溃,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即将开始时的历史现实,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也可以作为诗人此后投身于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甚至不惜以一死来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

本课测评:略。学习延伸: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原因如下:①日本从中国获得的赔款总额相当于日本四年的财政预算额,或者中国三年的国库收入。再加上3 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总额已超过四亿日元,中国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在短期内偿付这些赔款,因此只有向欧美列强大举借债。这种政治性贷款属于列强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中国经济因此倍受摧残。而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起步较晚,这笔钱无疑促进日本的资本积累。②日本把这笔巨款的绝大部分用于发展军事力量。这是日本军国主义政权性质的体现。他在客观上是日本军队的实力暴增。以海军为例,甲午战争时中日海军实力大体相当,日本略占优势;但在十年之后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打败俄国海军,已经俨然跻身于世界海军强国之林。陆军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日本在日俄战争以后被承认为亚洲乃至世界军事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俨然名列世界五强之一。③皇室获得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赔款作为天皇支持日本海军建设的回报。这一点显示了日本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统治格局,是日本政治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表现。④教育基金虽然比例不高,但总额仍然巨大,将近1160万日元。这笔钱帮助日本在20世纪初迅速实现了六年制的小学义务教育,为日后日本教育兴邦奠定了基础。⑤19世纪末以后,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越拉越大,主要表现在教育落后、人才凋敝、政局混乱、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军事实力与列强相比不堪一击等等。由于日本凭借甲午战争赔款大力发展军事和教育,效果良好,因此,“中日关系逆转始自甲午战争”的说法有一定道理。第13课 辛亥革命

【学思之窗】:①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内忧外患,各界有识之士就开始了追求强国富民道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在此关头几乎同时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③这两派在挽救民族危亡,追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有其共性。④维新派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主张借鉴日俄经验,实施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下层,主张借鉴法美经验,用暴力推翻清王朝,建资产阶级共和国。⑤两派围绕国家体制、斗争策略以及土地政策发生了一系列争论。⑥最终事实说明,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造成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先天不足,不管它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没有改造中国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失败。

本课测评:①《临时约法》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②这部宪法是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的。③宪法就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制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使人从臣民转变为公民。④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保障民主法制的真正实现。⑤这部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延伸: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结果:这次民意测验发生在辛亥革命十年之后的中国,它反映的主流民意是:革命救国,亲苏远美,列宁和孙中山两位革命家如日中天。这份材料是对那个特定时代关于革命、民主、共和、领袖、民意等诸多历史元素最生动的反映。1660~1688年是英国复辟王朝时代,能否发现类似的反映主流民意的材料,对于从社会角度把握时代的特征大有好处,同学们可以寻找最基层的材料来解读这段历史,百度、雅虎、谷歌是很好的工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思之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工人运动中逐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敌人力量的强大,力量弱小的工人阶级单枪匹马难以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必须联合其他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而当时的国民党长期从事资产阶级革命斗争,是中共民主革命的同盟军;根据共产国际的建议,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此种方式有利于我党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革命分子,扩大组织,壮大革命基础。本课测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经济根源;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根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1920年以后,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学习延伸: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前,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长期混战,对外卖国,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根源;同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学思之窗】: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遭到抛弃、毛泽东本人被撤消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上,在军事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在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的领导,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解决了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遵义会议之后,政治局常委作了分工,毛泽东协助周恩来指挥军事,随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指挥全军,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实际上党中央的主要任务就是指挥军队取得长征胜利。因此,我们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本课测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残酷的镇压,中共中央为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发动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学习延伸:第一种意见正确。原因是第一种意见符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第二种意见完全照搬苏俄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

第16课 抗日战争

本课测评:(1)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A.进行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军事侵略活动,抢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B.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典型事件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实验。(2)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在其领导下,国共两党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百团大战,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C.国民党军队不仅在国内抗击日军,还派出远征军赴缅作战击败侵缅日军。D.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学习延伸:危害的主要内容包括:(1)当年化学武器遗留物严重威胁今天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它不断激起遭遇日本侵略的国家与人民在感情上的伤害。(3)日本法院驳回中国原告要求日本政府给予赔偿的诉讼要求,再次显示出日本在战争责任观问题上的错误,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日本争取成为政治大国的努力也起到负面影响。

第17课 解放战争 【学思之窗】: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本课测评:(1)A.争取和平民主斗争阶段。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争取中国的和平与民主。B.战略防御阶段,军事上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政治上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C.战略反攻阶段,千里挺进大别山。D.进行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基本解放全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学习延伸:(1)首先需要了解提出“两个务必”的背景。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此时如果任由党内产生和蔓延骄傲情绪,贪图享乐情绪,则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所征服,就无法完成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2)需结合历史和现实来考虑其意义:A.历史上:“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史上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深刻认识。长期执政的环境易使执政党产生官僚主义、懈怠、奢侈、僵化等脱离群众的危险。

B.就现实来说,我国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任务,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与时俱进;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永不懈怠,也才能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第五单元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思之窗】:在政权建设方面:(1)经过民主选举产生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的;(2)公职人员也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3)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4)废除旧国家机器,代之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

本课测评:《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全面完整系统的阐述。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或一是表述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二是阐明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三是阐明暴力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学习延伸: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它的实践活动和所采取的革命措施,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学思之窗】: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奠定了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二,通过《和平法令》,坚决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出人民对战争的极端厌恶。第三,通过《土地法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解决了农民长期以来期望解决的土地问题,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广泛的同盟。这三条措施无一不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要求废除剥削制度,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苏维埃政权及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的措施,得到了广大工农的热烈拥护和支持。本课测评:客观条件: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具有帝国主义的特征,但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第三,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式的发展,同时也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主观条件:第一,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第二,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第三,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在上述客观和主观条件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学习延伸:首先要结合材料说明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对俄国革命的特点、任务、政权形式等内容的分析和基本思想;而后通过对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相关措施的举例和分析,深入理解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概括苏俄政治的特点。

第六单元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学思之窗】:早在启蒙时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针对西欧封建社会“主权在君”,提出了“主权在民”即“人民主权”的理论。卢梭认为:国家的主权不属于国王,也不属于某个统治集团或统治阶级,而应当属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所有者,故不容君主和贵族插手国家的主权。卢梭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对“主权在君”思想进行了有力否定,倡导人民自己才是社会和国家生活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所有者,从而成为人类追求世俗公共生活,创造自己做主的宪政国家的重要精神资源。

此后,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又进一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缺陷。他们认为,在保留私有制的政治社会中,必然会存在阶级的对立,不可能存在拥有统一利益和意志的全体。故由全体人民来行使国家主权是不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引导下,结合劳工解放运动的实践经验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管理社会事务等权利。此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的根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可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

本课测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就对人民政权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参议会和三三制政权的建立,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组织形式的创造性探索。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即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当中,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逐步成熟了。从1953年3月到1954年8月,全国各地建立了地方各级人民组织,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 226名。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把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代表人民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和地方的各项重大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维护自己利益的根本途径。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延伸:民主政治,是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是凭借公共权力,和平地管理冲突,建立秩序,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是指用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专制制度,以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虽然没有付诸实践,但其政治主张直接影响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实践的开始,主张以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但是其影响却非常深远,特别是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政体,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掀起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虽然并未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伟大成就。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建立并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思之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看,“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砸烂公检法”,严重侵犯了人民民主权利,这都与法制观念淡薄、法制不够完善和法制遭到践踏有直接关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进一步开展全面立法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原则。此后,依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此可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没社会主义法制。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人民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其成为稳定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才能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本课测评: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国家还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学习延伸:组织学生采取调查、讨论、撰写论文等形式进行探究,最后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交流,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本课测评: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学习延伸:有利因素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及“一国两制”方针受到各方拥护几方面考虑;不利因素从国际反华势力及岛内分裂势力等方面去考虑。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本课测评:方针: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学习延伸:“弱国无外交”,其潜台词是“落后就要挨打”,强权即公理,弱国在外交上只能任人摆布、不能跟强国平起平坐分庭抗礼。它更多地强调国家实力在外交中所起的作用,忽视了各国在维护外交主权面前是平等的,各国在维护国家利益面前是平等的,忽视了外交官的主观努力,忽视了外交中各种因素都在起作用,忽视了各种力量间的制衡、变换。而后一种观点所强调的正是前一种观点所忽视的,它是针对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占支配地位的强权政治而提出的,意在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学思之窗】:在当时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美国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同时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寻找新的国际关系的平衡。因此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愿望。本课测评: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关系的新篇章。中美、中日和平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中、美、日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它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习延伸:从两段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同苏联、俄罗斯的关系已从向苏联“一边倒”,在东西方冷战中站在以苏联为守的东方阵营一边调整为与俄罗斯走合作之路、谋求共同利益、求自身安全。这表明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理解与信任不断增加,也说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发展和深化,坚持对外开放,愿与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等。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学思之窗】:“北约”和“华约”的主要内容中都规定了如果本集团内部任何一个成员国遭受武装侵略的情况,其他成员国必须予以援助,且不排除武力援助。这说明这两大集团都采取了相似的手段来应付对方可能给本集团带来的打击。又由于这两个集团内部都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操纵国,因此,“北约”和“华约”的共同性质为,两大阵营内部分别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随着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在欧洲直接形成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武装对峙局面。这将对欧洲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同时双方在长期的对峙中为了加强自身的对抗力量将会使得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又会进一步加剧两大军事集团的冲突的可能性。但由于实力基本均衡,而且,欧洲对于美苏两国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地区,因此任何一方都恐难轻易挑起直接的武装冲突,于是,欧洲局势也有保持一种“刺刀下的和平”的可能性。因此,从这样的意义来看,北约和华约对于本集团内部盟国的安全乃至于欧洲地区的安全都各自起到了集体防御的价值。本课测评:(略)学习延伸:(略)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思之窗】:鉴于“思路引领”中的详细分析,故仅提示有关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诸多表现,具体认识简略。①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内政方面:日本国内修改1947年和平宪法的浪潮。军事方面:2001年,日本政府借“9·11”之后的反恐名义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等。外交方面:日本与韩国因“竹岛”(韩国称为“独岛”)的主权问题关系恶化;日本与俄罗斯因北方四岛等的主权归属问题导致两国关系前景暗淡;钓鱼岛问题困扰中日关系发展。文化教育方面:由日本文部省审定,“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撰完成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严重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引起了亚洲邻国的极大愤慨。②关于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2005年5月,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组成的4国联盟向联合国成员国散发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增加包括以上4国在内的6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根据有关规定,成为常任理事国,需得到191个会员国中的2/3多数票、5个常任理事国全部赞同票,然而由于中国等国的反对,日本入常问题无果而终。日本新一届安倍政府表示仍然继续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资格。日本的诸多外交政策与态度激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地区国家的反对:日本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亚洲人民感情;遗留化武问题;慰安妇问题;2006年,全球2012万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本课测评: ①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②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④新中国建立后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加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实力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因此,两极格局之中,政治势力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学习延伸:尼克松的这段话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和世界局势的变化。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世界第一强国,尤其是在核武器的垄断时期,这种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因为在越南战争的泥潭越陷越深以及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再加上60年代美国经济增势趋缓,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衰落了。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这两个以前美国的盟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不结盟运动关系紧密,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两极之一的苏联当然还是传统强国。尼克松是用发展的眼光,从经济角度分析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得出世界将向多极化发展的结论,这样为其任内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学思之窗】:战后欧洲从美国的附属地位中迅速崛起,不断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再甘心对美国俯首帖耳,欲不断加强自身在国际舞台的地位。特别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统一的欧洲更希望在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摆脱依附于美国的关系。

本课测评:两极格局瓦解,使得原有的次要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上升到显著地位,因此,各类冲突不断。加之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单极主张,使得其不断插手地区争端,导致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不断上演,甚至带来了威胁全人类的恐怖主义活动。在美国凭借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同时,更多国家希望推进多极化趋势,于是,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日本跻身政治大国的努力,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强大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世界格局日益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学习延伸:材料中反映的观点:第一,美国单极世界的格局;第二,旧的世界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还未显露端倪;第三,多极化倾向明显出现。教材中的相关提法: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的“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是未来国际局势发展的趋向。自主支持的观点及分析

篇2: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

一、选择题

1.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主,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4.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5.我们现在认同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是因为儒家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下列儒家思想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包括()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②刚健有为 ③天人协调 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⑤和谐与中庸 ⑥崇德利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⑥

6.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

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7.在战国变法中,提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思想家是()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8.(2008·上海高考)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

9.(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均摘自《道德经》

材料二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摘自《论语》

材料三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用心

爱心

专心

而民善矣。——摘自《论语》

材料四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摘自《道德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孔子所谓“礼”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4)概括材料三、四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答案:1.C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韩非”“仁义”“乱”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学生儒家主张“仁义”,法家主张“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由此可以判断C项为正确选项。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贵贱有“序”是孔子思想的保守部分,“有教无类”是关于教育的思想。

3.B 解析:明确提出“君轻民贵”思想的是孟子。

4.C 解析:本题需要学生对所涉及的思想家的观点全面掌握,“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提出的重要思想。

5.C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学派思想的积极意义,①④是封建等级剥削思想,可排除,故C项正确。

6.C 解析:②为孔子的思想主张,④为孟子的思想主张,故选C项。7.C 解析:“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体现的是法家改革变法的思想,四人之中只有商鞅是法家代表。8.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战国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学生法家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正确。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道家、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区别。第(1)问指老子的哲学思想;第(2)、(3)问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及其代表的阶级立场作答;第(4)问考查二者在治国方略上的异同。答案:(1)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或适应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道德规范)。(3)维护奴隶制度。(4)相同点: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或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不同点: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二 儒学的兴起

一、选择题

1.秦朝统一全国后,皇帝集各种权力于一身。随着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文化成为当时统治权力的附庸 B.法家思想成为秦朝的统治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被秦朝统治者采纳

D.儒家思想的本质是消极、保守的,所以,秦朝时的文化氛围比较死气沉沉

2.2009年7月22日,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用心

爱心

专心

D.无为而治

3.董仲舒对儒学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思想

C.使儒学行之有效、适应统治的需要 D.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5.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

6.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 C.为统治者服务 D.反对苛政刑杀

7.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①“大一统”的政治观②“仁政”的思想 ③天人感应学说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

8.科举制度与世官制和察举制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全社会读书风尚形成

B.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公平公正 C.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 D.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减少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中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用心

爱心

专心

(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答案:1.B 解析: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但在秦朝时,秦始皇为巩固统治,接受法家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故正确选项为B。2.C 解析:按照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如果皇帝做了有违天意的事情,上天就会降灾难或出现怪异现象以示警示,材料中日食发生时,汉宣帝的诏令即说明了这一点。3.C 解析: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着一些社会问题,如边境问题、王国问题,阶级矛盾激化等,这些都要求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适应统一国家的形势。而董仲舒的新儒学正适应了这一需要。4.D 解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与史实不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有利于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5.D 解析:思想文化是特定时期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汉初社会凋敝,经济状况极差,统治阶级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使经济恢复,故到武帝时开始奉行大一统思想,采用儒家学说来巩固政治统一。

6.A 解析: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君权神授”。

(3)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都是通过文化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使儒学开始成为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 宋明理学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理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 B.理是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C.理学把天理和伦理道德完全割裂 D.理先于万物而产生

2.下列言论不符合程朱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3.(创新题)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请问这位古人是()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5.著名儒学大师朱熹曾经在白鹿洞书院举行过多次讲学活动与大型辩论活动,其讲学与学术辩论的内容不会涉及()A.人间的道德伦理问题

B.“气”和“理”谁先谁后问题

C.“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问题 D.“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6.最早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的是()A.陆九渊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7.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王阳明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B.“心” 学更多地吸收了道家思想

C.王阳明宣扬“心学”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 D.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儒家“仁”的思想

8.(创新题)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②注重气节与品德③发奋立志④敬畏天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一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三王守仁:“心即理也”,“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四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五程颐:“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材料六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用心

爱心

专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今天我们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答案:1.C 解析:在理学家看来,“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伦理道德,他们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而没有把二者割裂。2.B 解析:B项为明末李贽的思想。3.B 解析:本题有些难度,解题需抓住关键词“把„„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和“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由此可以判断此思想家应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4.C 解析:本题属理解题,要求理解“天理”的含义。5.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A、B、C三项是朱熹的主张,而D项“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是明朝王阳明的心学主张。6.A 解析:“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心学的内容,其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按照题目“最早”的限定,本题选A。7.B 解析:本题是一道否定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C、D叙述与史实相符,但不符合题意。选项B叙述有误,因为“心学”更多地吸收了佛教思想,并非是道教思想,故选择B。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选择题

1.《明神宗实录》记载:“乙卯,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中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阅历有共同之处,表现在()①生活在明末清初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的迫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4.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①是对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反对②反映了明朝末年传统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③适应了明末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④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法治 D.建立君主立宪制 6.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 B.统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 7.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8.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耳矣”。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在《有度》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借用《管子》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一步也,威势独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材料二 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三 顾炎武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他认为只有皇帝同各级官吏共同掌握政权,才能达到“天下治矣”的目的,他还提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材料四 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的政治主张,它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黄宗羲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时代背景是什么?(3)材料二、三、四所反映的共同的思想是什么?列举这三段材料中能反映该思想的关键语句。

5.C解析:黄宗羲是批判君主专制最为严厉的思想家,认为法是皇帝制定的,为皇帝服务的,是不公平的,要求实行法治。黄宗羲要求废除“一家之法”,实行“天下之法”,故A项错误;法律一向是由人来决定的,黄宗羲认为不能只为“皇帝”一人服务,而要为“天下”服务,故B项错误;在中国最早提倡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是维新派,故D项错误。

6.C解析:不同的思想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形成的根源

用心

爱心

专心

即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7.D解析:本题关键词是:“实质”。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因为它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从孔子创立儒学主张恢复周礼,结果到处碰壁;到董仲舒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思想;宋明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华,形成程朱理学;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生活在资本主义萌芽之时,这时的儒家思想带有民主色彩,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家思想。

用心

爱心

篇3: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

一、处理资料卡片时应以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中心

例如,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这节课, 核心内容就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的要求。”这主要讲的是为什么要实现统一。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原因很简单, 很重要的前提因素就是国家的强大。国家强大的表现之一就是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时值中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国家各项事业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着并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时期的中国人民是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收回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 于是才有了资料卡片引用的邓小平同志的一段讲话: “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 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 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 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 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资料卡片中邓小平同志讲话的核心就是表明中国政府对收回主权及实现国家统一的信心和决心。1997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近20年的时间, 这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在迅速的提升, 国家领导人充满信心。同时也是中国领导人的高贵品格和国格素养的必然结果。因此, 教师在处理资料卡片的时候一定要以实现祖国的统一为核心, 抓住为什么要统一?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如何实现统一?就是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思路去实现。这样既较好地处理了资料卡片, 又通过资料卡片升华了本节课的核心主题。

二、坚持站在资料卡片背景的立场上去解读材料才能真正领会设计真谛

上文提到了为什么要统一、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 接着就要思考为什么能实现统一的问题了。通过资料卡片所提示的背景应当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初步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此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统一、对收回晚清政府时期与西方列强国家签订的割让领土等主权是充满希望、满怀信心。同时亦能与教材76页右下角1982年9月,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图片背景相吻合。所以, 教师在处理时还应站在资料卡片中引用材料背景的立场上去解读, 让学生明白能够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大提升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因此, 很好地抓住谈话的背景亦是理解教材的关键。

三、坚持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解读材料, 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上述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站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进行解读。资料卡片中的内容如卡片内容提到, ‘如果不收回, 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 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其本意是落后的、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为了继续维护苟延残喘的封建统治, 在西方列强面前妥协退让而丢失主权, 现代化建设时期强大的、蓬勃发展的中国如果不能收回主权, 其实质上与晚清没啥两样, 值得注意的是要对‘如果不收回, 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这句话的准确解读。材料引用的本意是晚清国家领导人李鸿章的外交妥协退让, 才导致卖国。这里教师如果不再进行额外的、深入的分析, 学生就会再次陷入对人物评价的片面性甚至还不知道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的境地。为此, 笔者认为, 这时候教师一定要趁热打铁教会学生怎样客观公正的评价李鸿章。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 教师只需重新整合便可得出如下结论:李鸿章既爱国、误国也卖国。“李鸿章创办了许多企业是为了抵制外国, 分洋人之利。从军事来说, 他创建的北洋水师主要是对外的, 威海卫炮口是对准外国侵略者的。你能说这不是爱国主意之心、民族主意之情吗?甲午海战虽做准备, 但寄希望列强干涉日本, 特别是沙俄帝国的幻想, 这不是误国吗?他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的条约, 说起卖国虽有点牵强附会, 但从《中俄密约》的签订, 足可看出卖国的行为”因此, 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分析历史人物。如果不帮助引导学生, 他们就有可能陷入误区。这既能彰显教师的知识素养, 又能体现敢于担当的高贵素养。

篇4: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

仔细研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练习系统,发现教材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一、练习类型分析

苏教版教材在课后习题安排了三种形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

文本研习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

问题探讨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侧重于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

活动体验旨在引导学生围绕人文内涵专题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可以看出,文本研习指向的是文本,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问题探讨指向的是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理性思维,活动体验则指向的是活动,希望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

必修三53页文本研习:

1.在《品质》中,作者写格斯拉:“…………”作品中还有类似的描写,请找出来,并分析这些描写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关系。

2.格斯拉是鞋匠,老王是人力车夫,按世俗的观念,都属于“底层”人物,结合作品,说说两篇作品是把人物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描写的,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必修三69页问题探讨:

文章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阐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作者是怎样清晰地表述这两个概念的?阅读文章,作简要的概括。

必修一29页活动体验:

这是一次虚拟的选择,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结合你对文本的理解,简要概括作者决定取舍的理由。作者采用叙述心理测验过程的方式表达人生观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类型都有对文本内容、写作手法的探讨。必修三53页文本研习要求探讨老王和格斯拉的“幸”与“不幸”,分析描写与感情传达的关系;必修三69页问题探讨,要求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了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修一29 页活动体验要求概括作者取舍的理由——文本研习,分析心理测试过程的叙述方式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写作手法。可见,这些练习并没有体现三种练习类型的侧重点。可见,苏教版只是冠以“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不同的名称而已,有名无实。教材编写者应进一步厘清类型、完善其功能。

从内容上来讲,文本研习、问题探讨都是借助一定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或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或者文章的表现手法,只不过问题指向的角度、开放的空间程度不同而已。而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在文本研习过程中,有鉴赏能力,但也有探究意识的激发;而问题的探讨,固然有探究的意味,也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提升了鉴赏品位、水准。从其功能的角度来分析,三者名称虽然不一,但是最终都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他们掺杂在一起,难以厘清各自的具体职责。反而不如人教版必修教材的“探究·思考”来得直接明了。

二、“活动体验”分析

如前文所述,“活动体验”的最初目的是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苏教版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于变革过去的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接受式学习,此种学习方式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给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泼了冷水。活动体验试图改变这一情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的学习环境。如果说原来的语文学习仅限于教材研读、训练,新教材则要求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全程、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不应只是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建构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尊重师生对教材的能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是构建开放的、科学的和人性化的教材体系的基本准则。无疑,活动体验开拓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参与热情。

但统合分析五册教材的活动体验,除必修五没有安排外,苏教版从必修一至必修四大概16处,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①研读课文,并能以批注等形式写出感悟、想法;②朗诵课内或课外的现代诗、现代经典散文及唐宋古典诗词等;③听录音,根据录音记录要点,并能讲出自己的想法;④组织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并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访谈、辩驳。

可以看出,苏教版“活动体验”这一选文研习方式的出发点是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呈现出两方面的目的:一是加深对教材选文的感悟;二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技巧。应该说这一形式,既体现了对旧教材的革新,又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不仅在于传统的对课文的研习,而且注重与时代需求的结合——强化“听、说”能力的要求。

但就活动形式这一层面而言,苏教版选用的形式仍然是传统的“听、说、读、写”活动,尤其是“听”、“说”这两个方面。因此,苏教版教材的习题系统“活动体验”形式并没有做到所谓的“丰富多样”,也没有真正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或者说只是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或者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运用了“听、说、读、写”的各种形式。

王荣生教授将“语文实践”归为三类:①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活动;②对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潜藏着特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③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因此,苏教版的“活动体验”习题主要内容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说的“语文实践”活动。希望借助这类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但是,如果拿苏教版的活动体验与高中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比较,我们会发现综合性语文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无论是从活动的开展、实施,还是评价,都有学生全程参与,在过程中既有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又有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塑造等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对来说,无论从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目标,苏教版习题的活动体验类型,则相对单一。

综上所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练习系统设计虽然努力创新,力图改变过去的练习模式,但是并未能达到这一目标,还有需要完善改进之处。语文教师在处理这些练习时应该有所取舍,有所增减,有所创造。

篇5: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练习

一、选择题

1.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2.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3.下图(图略)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4.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5.有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部宪法是

6.有外国记者报到:“(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场面让人们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 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 8.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9.按照大陆公安部出入管理局的统计,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办理台胞证登陆者中,旅游经商人数占31.4%,而4月之后的半年里,比例已上升至60%以上。材料中相关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B.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 C.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D.九二共识的积极推动 10.右图为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的照片。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历史性的握手时间长达70秒左右。“习马会”翻开了两岸关系新的一页。能够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的最重要前提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C.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1.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二、判断题

()12.一国两制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完成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首先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三、材料解析题

13.实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材料二(1984年6月22日邓小平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近20年中国大陆、台湾服务贸易总额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大陆商务部台港澳司“历年两岸贸易统计”

材料四 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习近平会见马英九致辞》(2015年11月7日)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构想的“新办法”,并概括这一构想的依据。(3分)

(3)据材料三,概括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据材料四,指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2分)17.(1)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1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建交;对外开放等。(任意两点2分)(2)“一国两制”。(2分)国家统一的实际要求;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情况。(2分)(3)不断增长。坚持“九二共识”。(2分)

篇6: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

A.因材施教B.启发诱导C.择优而教D.有教无类

2.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孩子在外面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孩子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3.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孙子B.孟子C.董仲舒 D.朱熹.儒家思想创立并完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

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三纲五常”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5.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

C.法家学派──韩非子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6.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A.儒家、墨家B.道家、法家C.法家、儒家D.道家、儒家

7.儒家学说到了 汉代在内容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君权神授B.独尊儒术C.人定胜天D.实行“仁政”

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

A.强调“君权神授”B.宣扬“天人合一”

C.实现“大一统”D.推行儒家的仁政思想

9.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C.南京、国子监D.曲阜、孔庙

10.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 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11.促使儒学在汉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因素有①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②汉武帝时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太学和郡国学③汉武帝正式规定“五经”,起用文学儒士参政④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以下是《宋史》中出现的人名: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由此可见,宋人取名深受当时哪一思想的影响()

A.佛学B.道学C.理学D.法学

13.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有①都强调宇宙万物的本原②都倡导加强道德修养③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④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D.“天人感应”理论

15.下列思想家中提出“知行合一”学说的是()

A.王阳明 B.程颢程颐 C.朱熹 D.陆九渊

16.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

A .理学大儒的传播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

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D.是人们追求功名的敲门砖

17.儒家思想开始受到社会思潮的批判,始于()

A.明朝后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维新运动时期 D.新变化运动时期

18. 下列哪一项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主张

A.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

C.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

D.三人都尖锐地揭露道学家是“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19.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0.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两者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

A.都批判君主专制统治B.都提倡理性

C.都提倡“经世致用”D.都要求推翻封建制度

21.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有①“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②“阳为道学,行若猪狗”③“天下为主君为客”④“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2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中,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的是()。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2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24.明 清时期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5.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26.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D.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

A.资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

C.封建主义的本质D.启蒙运动的本质

2.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

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 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

3.下列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4.主张“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戈拉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泰勒斯

5.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学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

6.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的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

7.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8.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9.“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10.“谁 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B.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

11.文艺复兴运动的最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B.促进了欧洲近代科学的产生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D.促进了欧洲人民的思想解放

12.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它没有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B.它没有准确揭示这 场运动的实质

C.它没有把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D.它仅仅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13.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A.薄伽丘 B.但丁C.米开朗琪罗D.彼特拉克

14.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蒙昧主义思 想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想D.浪漫主义思想

15.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是:

A.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 建斗争B.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C.反天主教的斗争D.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16.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17.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18.下列对法国“启蒙思想”最准确的表达是:

A.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B.批判了封建制度,对新社会提 出设想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 约和平衡”

19.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卢梭

20.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他宣称“人生而是自由的,可是现在它 却处处带着镣铐。”他的主要代表作是:

A.《社会契约论》B. 《百科全书》C.《论法的精神》D.《哲学通信》

21.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要求,其实质反映了资产阶级()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要求B.要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C.完善和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张D.要求掌握国家政权的欲望

22.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 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5AABAB6—10CACAC11—15DCACA16—20BADBA21—26BBADCC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上一篇:向市委指导组汇报学习实践活动阶段开展情况下一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实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