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2024-05-08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共6篇)

篇1: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本专题主题: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第一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二战后,除美国外,各国的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的破坏。

(2)美国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过程:

(1)1943年,美国和英国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英国最后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反映的实质是: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和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目的。)

(2)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它包括:《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3)★建立的标志: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3、特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4、影响:①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时间、地点、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字,1948年1月1日实施。

2、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了解即可)

3、宗旨:削减、消除、取消、促进。(由八个字再扩大)

4、★“作用:

积极——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消极——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三、★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四、★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标志和影响?

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影响: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课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背景: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二、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三、★欧盟的成立。

1、原因:(1)西欧各国力量削弱,国际地位下降。美苏冷战的威胁。

(2)欧洲政治家的推动。

(3)西欧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文化联系的增强,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4)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5)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地域相连,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过程:

(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即《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5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4)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又称《欧洲联盟条约》);(5)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建立。

(6)欧盟扩大:1995年曾至15个成员国;2004年25个。

3、意义: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四、欧洲联合的影响

①经济上:推动欧洲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三强

②政治上:使欧洲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作用增强

③世界格局: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五、★欧元的启动?

(1)1969年,欧共体正式决定把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共同体的奋斗目标。(2)1999年1月1日,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3)2000年批准希腊进入欧元区;

(4)2002年1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六、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及性质

1、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过程:(1)1988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签订;

(2)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3)1993年,签署了关于环保和劳工的补充协定;(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首次提出:澳大利亚总理 霍克

2、成立:1989,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12个成员国:美、日、加、澳、新西兰、韩国、东盟等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4、1993年,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西雅图召开,中国在会议上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十六字原则。5、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七、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

2、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进步化,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

八、★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九、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第三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一、★世界贸易组织由来、发展及作用

1、★由来及发展: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正式运作。

(1)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后意大利首先提出建立一个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2)1993年底,把多边贸易组织改为世界贸易组织。

(3)1994年4月,在摩洛哥马拉咯什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4)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作,标志着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2、宗旨: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特点: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 ..

4、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作出的。

5、★意义:

(1)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2)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原因、影响和作用

1、史实: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

(1)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2)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加入关贸总协定的申请

(3)1986年9月,中国开始全面参与乌拉圭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 ★(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原因:(1)中国需要世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2)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3、影响:(1)机遇:

①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②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③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维护合法权益;

⑤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3)启示: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三、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本质、表现及评价?

1、原因:(1)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联系世界更加紧密,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2)跨国公司和各国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3)二战以来,世界经济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2、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表现:国际贸易的增加、大型跨国公司的增加、国际分工的成熟、世界市场的扩大。

4、★“评价:即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的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也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这种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看,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来看,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

因此,发展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的经济;同时,面对挑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订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进程中的问题(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趋势:国际贸易的增加、大型跨国公司的增加、国际分工的成熟、世界市场的扩大。

2、问题(影响):

(1)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2)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②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③环境污染严重,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开始;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大规模殖民扩张,东方成为西方的经济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③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篇2: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八 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学习与探究一至三

前 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与教科书严格一致。全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以明确专题教学的学时数,同时提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专题中的每一“学习内容”,大约用1学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和课文内容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习内容的解读、具体教学进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3.问题解答。就课文中“想一想”、“议一议”、“材料阅读与思考”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提示。

4.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是多元的,每节课只能对学生学习的某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建议是供教师参考用的案例。

5.历史问题注释。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拓宽教学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

本书由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织编写。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马世力、王飞、王印焕、刘汝明、刘觉荣、李雪洁、杨杰、吴咏松、吴晓棠、何夕忠、陈芬芳、邵茜、罗安琪、周建新、周莉莉、郑国锋、郝玉琴、徐灿华、高鹏亮、阎建宁。

由于时间紧迫,本书中如有错漏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改进。

编者 2004年6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教材概括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对于不同经济形态和不同产业部门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也有所说明。通过本专题的教学目的,期望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基本知识,能够分析和总结中华民族在经济创造和经济积累方面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作用及其影响。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能够加深学生对现今中国经济条件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展望中国的经济前景。总结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们民族历史的光荣,也可以看到传统经济结构的弊病。熟悉有关历史事实,对于中国经济建设正确发展方向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丰富有关经济史的知识,回顾历史上劳动人民及其杰出代表在生产中的发明,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进取性等基本素质,对于他们在未来经济实践中的成功,也是必要的。

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是在过去的经济基础上实现的。中国经济进步在许多方面依然受到传统经济形式的制约。通过教学,除了使学生获得古代中国经济史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应当鼓励学生联系现实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明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体经济形式,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业管理方式的完备,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形态突出的特征之一。中国古代农耕生产是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式。

2.说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点:

由于本专题教学的年代跨度相当大,内容涉及经济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例如手工业经济就涉及多种产业,而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往所学得的知识,利用课外获得的诸种相关信息,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古代经济史中,由于史书记载简略以致许多历史现象不能十分明朗。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利用文学史料、地方史资料和文物考古发现,阐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利用这些条件,应当以学生最熟悉的,距离学生生活区域最近的,以及最新发现的资料为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研读古文和查阅有关工具书的能力,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文物知识。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进而了解中国古代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从而认识到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

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了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个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找到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像、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六个目。第一目,通过“神农”的传说,说明自远古时期起,农业就在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第二目,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教材中提供的大量历史图片,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生产工具革新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第三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赋税。说明古代国家是通过赋税剥夺人民的经济收入,为政权的支出提供物质保证的。并且说明中国古代有征收“泰半之赋”的时代。

第四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徭役,并且说明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第五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最基本的两个阶级。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进而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几种土地制度。

第六目,叙述了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说明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长期在恶劣自然条件即“旱”与“涝”的双重威胁下艰难劳作。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答案提示:因为(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3)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2.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 答案提示:发生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

[议一议]

有人认为,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的极端贫苦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也有人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不是史学研究的惟一方法,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探寻。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首先,历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除此以外历史调查的方法、历史比较的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国自然经济延续的时间达两千多年;(2)中国古代战乱频繁;(3)每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4)统治者实行了一套“重农抑商”的政策;(5)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的控制极其严厉等。

[自我测评]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提示:(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材料阅读与思考]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这些诗句后,你会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

答案提示:(1)诗句理解:春天种下种子,到秋天的时候能收很多粮食。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了,但是依然发生农民因饥饿而死的情形。中午顶着烈日锄禾苗,一滴滴汗水落下来掉在地里。有谁会知道盘子中的每一顿食物,粒粒都是辛苦得来的。

(2)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两个基本阶级,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残酷的土地兼并会使大量的小农破产。②由于农民是劳动者,进行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并且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知识链接]《汉书•艺文志》进行了图书分类,其中列有“农学”。农学,是农耕经验的理论总结。中国早期农学成就,在世界农业理论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评价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在经济史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了解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徭役和赋税制度等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弥补教学中出现的漏洞。

通过历史图片的观察和比较,了解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评价方法] 讨论法、测试法、观察法、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

[评价过程]

在本课结束后及时进行测验,以此来检查学生对经济史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中国社会长期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要求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史料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成绩、表现归入档案,待这部分内容全部学完后,学生可以通过档案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针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探究,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和阶段性的评价。

[评价总结] 通过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了解和学习,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古代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概括、归纳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测验和学生所积累的档案记载考查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五)历史问题注释

[神农氏]

《易•系辞》说:伏羲之后,神农氏兴起,“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卷二也写道:“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是理想的社会,《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神农画面有榜题文字,写道:“神农氏因宜造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神农氏就是炎帝。

传说炎帝诞生于厉山(或烈山),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后到达中原地区。厉山坐落在湖北省随州厉山镇九龙山南麓;姜水是黄河流域的一条河名,在今陕西岐山东,现为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古称陈仓。故炎帝以“姜”为姓,号厉山氏(或烈山氏)。

传说炎帝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淮南子•修务》:“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部族和黄帝部族曾经结成联盟,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一战击败蚩尤部族。炎帝与黄帝因此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当今世界,天下华人均以“炎黄子孙”而自豪。炎黄,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代称。

[新石器时代]

远古人类历史上采用磨制方法制造石器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中国广大地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7000多处,正式发掘的有100多处。磨制石器的大量涌现、陶器的制造以及农牧业的产生,是这个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识。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约延续了五六千年,到距今4千年左右的时间结束。

新石器时代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早期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晚期有龙山文化。其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北方各地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高梁,南方则以栽培水稻为主。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各种陶器的遗存最为丰富,也最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红陶居多,常绘有几何形花纹、人面纹和动物花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制造普遍采用快轮制坯,使胎壁厚薄均匀。当时的陶窑温度达1000多度,可以烧制出胎质坚硬的灰陶和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一种黑陶,坚硬细腻,胎壁薄如蛋壳,漆黑光亮,被称为蛋壳陶,是当时陶器中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不再构木为巢或穴居野处了,各种类型的房屋被建造出来。这个时期的原始艺术,如绘画、雕塑、乐舞等,都普遍发展起来,有些还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以牛田]

春秋时期,牛耕得到推广。《国语•晋语》说“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当时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说秦国已经推行牛耕,发展漕运,作战勇猛者都得到最高的封赏,国家法令严厉,行政效率很高,这样的国家是难以战胜的。请王慎重考虑!按照赵豹的说法,秦国首先由于“以牛田”,而具有了“不可与战”的国力。

[铁制农具的普及]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河北易县、河南辉县及陕西等地均发现有V形战国铁犁铧。根据各地出土的大量汉代犁铧以及山西、山东、江苏、陕西、内蒙古等地发现的汉代牛耕图,可以知道在汉代全国范围已普遍推广牛耕,而且耕犁基本定型。犁由犁梢(犁柄)、犁床、犁辕、犁箭、犁铧和横杠(犁衡)六部分组成,不过还比较笨重,特别是直长辕,影响耕田时转向等动作,再者,虽可用犁箭上下移动,调节耕地的深浅,但还不够简便和规范。这些缺陷待唐代出现曲辕犁后便得到解决。当时盛行二牛抬扛式的犁耕,即两头牛抬着犁衡,挽拉一张长辕犁,一人扶犁并驱赶耕牛耕地。除了犁以外,历史上主要的铁农具还有整地用的插,农田中用它开排水沟,也可用于深耕。镢,有的地方称镐,战国、秦汉使用普遍,适用于刨地翻土。铁搭(铁耙),唐、宋以后出现,长江下游最为普遍,用它翻地比牛耕更适于黏重的水稻田。中耕除草时的农具主要有铲,用来除草、松土,操作时两手向前推。锄,同铲一样,但操作时向后削,用锄松土、间苗、培土更适宜。古书上“耨”等农具都属于锄一类,形制上和锄大同小异。

[西汉的犁]

西汉耦犁:由二牛合犋牵引、三人操作的耕犁。其操作方法是一人牵牛,一人掌犁辕以调节耕地的深浅,一人扶犁。这种犁的犁铧较大,可使深耕、翻土、培壅一次进行,耕作速度快。

西汉耧犁:又称耧车,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创造的一种畜力播种机。该机由耧架、耧斗、耧腿等几个部分组成。耧架用木制成,供人扶牛牵。耧斗是放种子的木箱,分大小二格。大格储种子,小格相当于播种调节门,有一个带闸板的出口,可以控制下种速度,均匀地播撒。耧腿是开沟的铁铲,耧犁按播种幅宽、行数的不同,有一腿、二腿、三腿乃至更多的腿,其中以三腿的较多。耧犁能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压土等多项工作,提高了播种质量与效率,是当时水平较高的播种机,也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播种机。

[秦朝的赋税和徭役]

秦朝的赋税很重,《汉书•食货志》上说:“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人民要把全年收获的2/3交给政府,即“收泰半之赋”。这么重的赋税,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了。秦朝人民负担最重的是徭役和兵役。秦政府规定:成年男子每年服徭役一个月,一生要在本郡服兵役一年,到京城或边疆戍守一年,这是基本的。秦始皇在位期间,始终未停止过大规模征发徭役。首先是大建宫殿和皇陵,每灭一国,就仿其国宫殿,在咸阳盖起同样大小的宫殿。另外又建朝宫于上林苑,可容十万人;建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关中宫计三百,关外宫四百余,均建甬道相连。此外,又以刑徒七十余万在骊山修建皇陵。至于全国修建的驰道,参加的戍卒民夫亦不计其数。修筑万里长城更用上数十万人运送粮草;若男子不足,甚至还用女子服役。秦代人口估计约二千万人,而每年被征服役者不下三百万,占总人口百分之十五以上,由是可见秦代徭役之繁重。

[井田制]

井田制是周代的主要土地制度。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土地划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就是周天子和各级贵族所掌握的土地,庶人在公田上劳作,其产品全部归周天子和各级贵族所有。公田又称为“大田”或“甫田”。贵族们提供给庶人耕种的小块土地称为私田,其收获归庶人私有。

关于公田和私田的结构情况,孟子曾有这样的说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所形成的土地疆界形状呈“井”字形,所以孟子称之为“井地”,后世又称为“井田”。《汉书•食货志》:“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八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古代文献上的这些记载反映了在井田制度下土地分配的情况。对于这种土地分配制度的意义,孟子十分强调其对“仁政”的影响。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孟子•滕文公》)孟子的说法虽然带有一些空想性质,但他去古未远,其说法应当是基本上反映了周代社会基层单位的土地情况的。

[大禹治水]

传说在尧舜禹时代,洪水泛滥,居民困苦不堪。尧命鲧去治水,鲧使用堵塞河道修筑堤防的办法,历时九年以失败而告终,鲧也被“殛之于羽山”。舜命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总结其父及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改用疏导江河的办法,凿龙门、辟伊阙、疏九河……,终于取得了成功。大禹治水的传说也广泛流传于世。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诗经》、《尚书》、《左传》、《孟子》、《墨子》、《荀子》、《楚辞》、《管子》、《国语》等书中均有记载,比较详细的是《孟子•滕文公上》。其中写道:“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这里说的“禹疏九河”可能是夸张的说法,但他治理洪水之事,可能不谬。大禹为了治水,解除民众之苦,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忘我精神,为历来的史学家所称颂。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世界奇观。两千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郑国渠]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郑国渠自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至今造益当地。■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能对其种类、部门、管理等方面进行列举。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工官”制度作进一步认识;同时,能对所涉及的手工业专有名词进行探究。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养成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了解其生产的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合理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性探索,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以及手工业发展的数据,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结合地图,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像、合理的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和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按合理、有效的原则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同时,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中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增加对古代手工业成就的切身感受。

通过书中文献、历史图片和地图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文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五个目。第一目,从总体上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背景下手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并说明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小农为经营主体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事实。农户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是比较普遍的。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形式,因此受到限制。

第二目,介绍了西汉手工业的“工官”制度和后来“匠户”的产生。并说明“工官”制度的延续,使得技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的范围里,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难以广泛推行。在“匠户”制度下,工匠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受到限制。

第三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以及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说明当时丝绸制品主要为上层社会所消费,劳动人民在纺织品方面的消费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第四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冶铸业的发展。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商代的青铜器文明高度发达。春秋时期出现铁器,中国生铁和块炼铁大体同时出现。中国古代的冶铁鼓风技术较早就进入了成熟期。

第五目,介绍了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说明中国原始时代的彩陶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从陶到瓷的过渡阶段。中国古代的制瓷业高度发达,地域分布较广,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有哪些差异?

答案提示:(1)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3)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4)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5)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6)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

[议一议]

1.运用我们从古代诗文、戏曲、民间传说中已经学到的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状况。

答案提示:戏曲“黄梅戏”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男耕女织”的剧情,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典型体现。

2.《左传•哀公七年》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在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初期,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

答案提示:译文:禹在涂山召集诸侯,有许多诸侯手执玉器和丝帛参与盛会。这说明物质生产比较贫乏的禹的时代,丝织业的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然而,在中国古代丝绸是贵重织物,往往为贵族所专有。

[自我测评]

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体位置。

答案提示:它们的所在省份是:定窑——河北、均窑——河南、景德镇窑——江西、龙泉窑——浙江、耀州窑——陕西。

[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颜氏家训》中的一段话,思考中国传统农户是怎样实现消费的基本自给自足的: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译文:老百姓要想生存,吃的食物来源于庄稼,穿的衣服来源于桑麻。蔬菜果类是园子里生产的;鸡猪等畜类是圈养的。至于住的房屋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燃料和照明所用灯烛,无一不是劳动经营所得。所以,能守住家业的人,即使不出门生存所需的东西都有了,只是家中没有盐井而已。

答案提示:因为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传统农户基本不和外界发生关系,尤其是商品交换关系;他的日常所需,诸如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通过土地来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其中“桑麻以衣”以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等,都是手工业生产所得。

[知识链接]“匠户”和“匠籍”

明代学者王守仁设计“十家牌法”,关于“匠户”写道:“匠户则云某里甲下某色匠。”可知匠户管理的形式。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的历史归纳、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奠定更好的学习基础。

[评价方法] 测验法、活动法。

[评价过程]

在本课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就本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测验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主要形式可以是笔试。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不仅考查学生再现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应当重视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的考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教学内容,通过作业或制作历史图表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从而有助于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如各地有名的瓷窑等。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参观报告,教师以此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总结] 本课的内容适合用各种评价方法。在此只用了两种,来检测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变化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历史问题注释

[崔寔与《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的作者崔是,生活在东汉中晚期之间,生年不详,卒于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出生于当地一个“清门望族”之家,祖驷,父瑗,虽未居显位,然均有文名。中年以前居家。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由原郡荐举,出仕为郎。同年转为议郎。不久(约元嘉元年以后,延熹二年以前,即公元151—159年之间),出任五原太守。任内劝导当地人民种麻和发展家庭纺织业,并整顿边防,卓有成效。因病去职,再任议郎。大约延熹六年(公元163年),鲜卑犯边,被任命为辽东太守,因母丧未竟就职。以后,大约永康元年(167年)底到建宁二年(169年)之间,被任命为尚书,“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为官清廉,去世时,“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他是当时与蔡邕齐名的著名的学者,两次任议郎期间,均参与在“东观”(东汉的国家藏书馆)撰修《汉纪》、审定《五经》等工作。“所著碑、论、箴、铭、苔、七言、祠、文、表、记、书凡十五篇。”代表作是《政论》一书,“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后汉书•崔是传》)。

《四民月令》作为一部家庭经营手册,主要是根据当时农业生产的实况来设计的,但其中也融会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和经济思想。

《四民月令》成书后,流传甚广。

新中国建立后,农史工作者把《四民月令》的整理研究当做整理祖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石声汉的《四民月令校注》。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缪启瑜的《四民月令辑释》。这两个辑佚本均以《玉烛宝典》为主要根据,广泛汲取《齐民要术》和各种类书中的有关资料,参考各种辑本,尽量做到不漏辑、不误辑,对所辑原文作了详细校勘和注释,并分别在“附录”和“序说”中分析了崔是的生平、思想和《四民月令》的内容与价值。他们的工作比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为对《四民月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反映东汉末年地主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的珍贵资料,《四民月令》亦为史学界所重视,视作重要的研究对象。

《四民月令》的主题,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将一个家庭中的事务,作有秩序有计划的安排。这些家庭事务,可以区分为三类:一是家庭生产和交换;二是家庭生活(其中又包括祭祀、医药养生、子弟教育、住房和器物的修缮保藏等方面);三是社会交往。

《四民月令》所载家庭事务虽然牵涉面广泛,但有关家庭生产和交换的内容是最多的。在家庭生产当中,大田作物栽培、园圃作物栽培、林木种植和利用、畜牧、采集,都属于广义农业的范畴,其中种植业尤其是粮食作物种植业占居主导地位。在家庭手工业中,桑蚕纺织是与农业相结合的特殊的手工业生产项目,酿造和其他食品制作也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属于农产品从生产转向消费的重要一环。交换活动主要是农产品和家庭副业产品的贱买贵卖。因此,虽然《四民月令》不是专谈农事的,更没有具体论述农业生产技术的原理,只讲什么时令应该做什么事情,但这些事情大多直接或间接与农业有关,《四民月令》整个按月安排的计划中,中心和起决定作用的无疑是农事活动,这与后世专谈节序的月令书不同,所以历来都把它视为农书。

“四民”包括“士、农、工、商”,是指四种不同职业的编户齐民。“四民月令”,顾名思义,它按时令所安排的各项活动应该对“士、农、工、商”“四民”都是适用的;从《四民月令》的内容来考察,它的确有普遍适用的一面,并非只适用于哪一个阶层。书中对各项农事的时间安排,如“三月桃花盛,农人候时而种也”;六月“趣耘锄,毋失时”;十月“趣纳禾稼,毋或在野”,只要是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当然对所有经营农业的编户齐民都是适用的。其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安排亦然。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它的基本特点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或生产者个人的需要。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是由许多成独立体系的经济单位(如原始氏族公社、奴隶制庄园、宗法式的农民家庭和封建庄园等)组成的。每一个这样的单位,除了主要经营农业(少数则是畜牧业)以外,还从事其他各种经济活动:从采掘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加工成消费品,都在本单位内部实现,和外界的经济联系很少。例如,在中国传统社会,农民个体经济就是一种自然经济,它们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家庭成员按照性别、年龄所形成的自然分工,从事各种不同的劳动,如耕作、放牧、打柴、纺线、织布、缝纫以及制造工具等等。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毛泽东选集》,第586—587页)。农业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自然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从有人类社会起,一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前,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具有从属和补充的作用。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单纯性。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规模十分狭小,各个经济单位又彼此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因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闭关自守,也就成了这种经济的必然具有的特征。

在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趋于瓦解,并终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代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占统治地位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自然经济只是作为一种落后的经济残余而存在。不过,在殖民地和附属国里,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控制和奴役,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自然经济仍然被大量保留下来。

[匠户制度]

蒙古统治者在其初期掠夺战争中,把从中亚各地和中原地区俘获的手工艺匠人集中起来,加以利用。这些工匠成为元代初期官营手工业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身份同于工奴。大规模战争结束后,元政府采取拘括户口的办法来控制工匠。工匠的户籍,编入另册,称为匠户。元代匠户主要有两种,为军队生产,受军队管辖的是军匠;为各局院生产,受局院管辖的是官局人匠,总称系官人匠。此外,还有受各贵族王公直接管辖的,称投下匠户。匠户名义上不再负担其他科差,每月并向政府领取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大致是每人米三斗、盐半斤。家属只供给四口,大口每月二斗五升,小口一斗五升,超过四口的,不予供给。由于长官的克扣,经常还不能够完全领到手。所以工匠们常是“衣食不给,致有庸力将男女质典者”。

匠户的职业是世袭的,非经放免,子孙不能脱籍。官局中的劳役完全是强制性质的,这就是所谓“匠不离局”。

在这种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工匠们经常用逃亡和怠工等形式来进行反抗。由于工匠们的反抗,官局手工业各部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有时不得不采用差派民间工匠到官局手工业部门中劳动的办法来解决技术、劳力缺乏的问题。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从法律地位上说,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工匠和军匠比—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匠、军籍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隶匠、军籍是不得应试跻身士流的。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要受工官坐头的管制盘剥,工匠以怠工、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明政府不得不制定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以银代役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这样,轮班匠实际名存实亡,身隶匠籍者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明中期开始的逐步深化的匠役改革无疑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到了清代,持续了4个半世纪的匠户制度正式终结。[中国早期蚕丝生产]

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织丝的国家,传说其发明者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她用蚕丝织造绢帛,使人们有了衣裳。丝织品比葛、麻类纤维织出的粗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把传说与考古加以印证,说明中国蚕丝的出现确实不下五千年的历史。近年考古学家在良渚文化(距今约5250—4150年)遗址中发现了不少丝绸的物证。如在吴江梅堰袁家棣出土的一件陶壶的下腹部刻有五条头向一致的蚕纹,其形态与现代家养桑蚕酷似,证明当时已经饲养了桑蚕。钱山漾遗址中还出土了绢片、丝带和丝线。经鉴定,原料都属家蚕丝。丝带宽0.5厘米,是由30根单丝分10股编织而成的圆形带子。绢片的经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48根,可能是先缫而后织,推测是用水平式腰机织成的。这说明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的丝织业已达到了一定水平。

家蚕丝又叫桑蚕丝,与野生柞蚕丝、葛麻丝不同,是桑蚕化蛹前吐的丝,颜色洁白,有光泽,手感柔软。一只桑蚕能吐800—1500米天然纤维。现代家蚕个体大,吐的丝也粗。古代的家蚕形体小,蚕丝纤维偏细,所以当时用增加经纬丝数来达到绢织物的密度。桑蚕的饲养及先缫后织技术的发明确实是中国古代一项很了不起的创造。

[西汉的丝织业]

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当时,长安和临淄(山东淄博市)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长安设有东西织室,临淄和陈留襄邑(河南睢县)等地设立了大规模的官营作坊,作坊的织工常达数千人之多。在丝织业发达的城市里,也有富商大贾经营的作坊。农民家庭则主要是纺织自己穿用和缴纳赋税的麻布、葛布和绢帛,有时也出售一小部分纺织品。丝织品的种类很多,官营作坊以生产比较贵重的锦、绣、纱觳为主。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保存完好的绢、纱、绮、锦、起毛棉、刺绣、麻布等丝麻织品,这些绚丽多彩的高级丝织物,用织、绣、绘、印等技术制成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菱形等花纹,反映西汉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特别是一件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其重量仅49克,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中已有单锭纺车的图像。特别是1956年在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人物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展示了一幅纺织生产的生动情景。

西汉时不仅有纺纱的工具,而且出现了织布机。秦汉之际,斜织机在南北方地区已经比较普遍,在农村广泛地采用了脚踏提综的织机。同时还有织造提花织物的机械——提花机,提花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汉锦是汉代织物水平的代表,是多彩织物。经对丝织品的化学分析,知道是用茜草素和蓝靛作染料,可染成绿、红等色。这比战国时的染色工艺提高了一步。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形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原来以为是五代楚王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继发掘,先后出土3座西汉墓葬。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其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棺内女尸一具,保存十分完整,为国内所仅见。随葬物品非常丰富,达3000余件,有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竹木器、木桶、农畜产品、中草药等。其中覆盖在内棺上的一幅彩绘帛画,花纹鲜艳,色彩绚丽,画面内容想像丰富,是中国现存2100多年前的丝织品绘画珍品。另外,一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西汉初年的丝麻织品,有许多锦、绮、菱纹罗等精美的提花织物,还有凸版彩色套印的印花纱以及多次套染与媒染相结合染成的织物,据分析共有三十六种色相,反映了西汉初期纺织和印染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汉侯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是利苍之子。3座墓葬的时间相距20多年。又据考证,侯系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封,四年(公元前191年)即废。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如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其原书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种。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出土文物后移至湖南省博物馆陈列,三号墓坑则仍保留原样,以供中外游人参观游览。

[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与铅、锡的合金。红铜又称纯铜。由于铜矿石与其他有色金属矿常常是伴生的,所以红铜中常含有铅、锡等金属。一般称锡含量低于2%,铅含量低于3%的铜为红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铸成的器物硬度差,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也不好,冷却时收缩性也较大。但加入锡、铅以后,其性能可以改善。例如:加入10%的铅,熔点可降低43℃;加入10%的锡,熔点可降低73℃;若加入20%的锡,熔点可降低193℃。同时,布氏硬度也可以提高。红铜的布氏硬度为35,加入5%一7%的锡,布氏硬度就增高到50—65,加入9%一10%的锡以后,布氏硬度可达到70—100。另外,加入铅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得以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

商代除了铅青铜(铜铅合金)和锡青铜(铜锡合金)外,还出现了铜铅锡三元合金。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古代工匠已经掌握了这种三元合金工艺。这比西方要早好几个世纪。

一件铜器的铸造需要经过以下的工艺流程:(1)制模,即将要制作的青铜器先用泥塑出模子,有花纹的要刻出花纹;(2)从泥模上翻制外范;(3)将泥模刮去薄薄一层,使之成为范芯;(4)范芯与泥模先阴干,然后用高温烘烤;(5)将陶范与范芯组装起来,并予以固定;(6)浇注铜液;(7)拆去陶范与范芯;(8)修整、打磨毛刺。这时—件金灿灿的铜器就铸造出来了。

在完成上述程序后即可获得一件铜器的称为浑铸法。但有些铜器造型奇特,如四羊尊的肩部有四只形象生动的羊头,用浑铸法不能铸成。于是工匠们用分铸法,先铸出附件(羊头),再在铸造器身时,将它们铸接在一起;也有的是先铸器身,再将附件与器身铸接在—起。这种分铸技术在商代已被工匠们熟练地掌握,所以铸造出许多精美、奇特的铜器。泥范分铸方法的应用,开创了与古代西方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范铸技术,这是三千年前中国工匠的杰出创造。

青铜文化即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大约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青铜工具的锐利远胜于石器,加以当时的铸造技术可以制作出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手工工具和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拥有众多人口的都邑出现了。在这些都邑中,建造起巨大的宫殿;修造大型王陵;构筑起城垣与壕沟之类的防御设施。在都邑与各地之间有马车与舟船等交通工具相连接;还出现了锲刻的甲骨文,用于记录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也发展起来。青铜工具用于采矿业,可以采出更多的矿石。冶炼业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使青铜铸造业的发展。这种良性循环,使中国的青铜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所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古代冶铁业]

中国古代冶铁业兴盛于公元前770年左右,春秋战国之际进入铁器时代,铸铁件大量用于制作农具、手工工具等。公元前221年秦统—中国后,设“铁官”管理冶铁业。到公元前119年的汉武帝元狩四年,共在大河上下、长江南北的39个郡内的49个产铁地区设有铁官。到唐代,全国共有铁矿104处。公元810年前后,铁的年收入量约为200万斤。到宋代,全国冶铁场所分布于36个州,年总收入量达到550万斤,其中的74%集中在今河北的邢台、磁县两地。元明时代,中国官铁收入大幅度增长,元初达到1000万斤/年,明初更达到1800余万斤/年。同时,冶铁业重点南移到江西、湖广地区。公元1395年的明洪武28年,官库存铁达3700余万斤。于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停办官冶铁,让民间自由开采,官府只按2/30的税率收税。至清代,大型铁场集中在广东佛山和陕西汉中2处。佛山的冶铁工人曾多达3000人。汉中铁场有大小分厂几十处,大厂有2000—3000人,小厂有数百人至千余人不等。

中国铸铁冶炼技术所以能够比欧洲早1900年发明,并且很早推广应用,主要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青铜冶铸技术,并运用了长期累积的丰富经验。远在商代和西周时代,青铜冶铸技术已有很高水平,商代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司母戊大方鼎”,西周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大盂鼎”、“大克鼎”等。春秋时代已使用高大的圆锥形炼铜竖炉,高达1.2到1.5米左右,炉缸有一或两个鼓风口,有着鼓风设备,因而到春秋后期,冶铁鼓风炉有重大的进步,已能铸造大型铁器用来颁布成文的刑法。公元前513年,晋国曾在国都征收“一鼓铁”的军赋,把成文的刑法(即当时所谓“刑书”)铸在铁鼎上颁布(《左传》昭公29年)。

我国冶铁技术的进步是和冶铁鼓风炉的改进分不开的。由于冶铁手工业积累了经验,扩大了炼炉,加强了鼓风设备,使得炼炉的温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改进了冶铁技术。当时冶铁炼炉上的鼓风设备是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大皮囊,这种大皮囊的形式和当时一种盛物的叫做“橐”的皮囊相类似,两端比较紧括,中部鼓起,好似骆驼峰。在这个大皮囊上有把手,用手拿把手来鼓动,就可把空气中的氧不断地压送到炼炉鼓风管中,以促进炼炉中木炭的燃烧,从而提高炼炉的温度。这时冶铁的炼炉叫做“橐”。鼓风的大皮囊因为形式像橐,就称为“橐”。那个炼炉的鼓风管的装置,因为和一种称为“篇”的管乐器差不多,就称为“篇”。这种鼓风设备也总称为“橐篇”。

1953年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出土大批铁质铸范,包括六角梯形锄范、双镰范、斧范、双凿范、车具范等,大多数是复合范,构造复杂,制作精美,说明这时铸铁的铸造工艺已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从六角梯形锄范使用铁内芯来形成锄柄孔的办法(即通过锄范壁插入一根铁芯子)来看,说明当时冶铁手工业工人已掌握了相当熟练的操作技术。铁范本身是白口生铁的铸件,又是铸造铁器的模具。这样用铁范来铸造铁器,可使铸件形状稳定而精致,并可连续使用,不致像一般陶范那样用一次就要毁坏,其生产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战国时代开始广泛使用铸铁的工具,但是早期的铸铁,是质脆而硬的白口铁,很容易折断,不耐用。因此,当时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两种柔化铸铁的技术:一种方法是铸铁件的可锻化热处理,经过氧化脱碳并析出部分石墨,使成为白心可锻铸铁。到战国晚期,出现了黑心可锻铸铁,是经过长时间加热退火而成,韧性比白心可锻铸铁高。

另一种方法是经过加热氧化,对铸铁进行脱碳处理。在脱碳不完全时,铸件外层已成为钢,内层还是铸铁,成为一种钢和铁同存于同一工具中的复合组织;在脱碳较完全时,白心组织消失,铸件组织全部由铁变成钢,但还保存有铸件的特点(具有缩孔、气眼等特征)。

当时还利用控制退火办法,创造了表面为低碳纯铁、中心为硬度高的钢质复合铸件,使用中把表面层磨损,露出中间层作为刃口,解决了某些工具要求有坚硬锋利耐磨的刃口而又具有韧性的矛盾,这种方法在战国后期,北起燕赵、南达楚国的范围内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铁工具的功能。

我国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要比外国早2000多年。欧洲到18世纪才有白心可锻铸铁,19世纪美国才开始熔制黑心可锻铸铁。我国这项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对于当时铁工具的广泛使用,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

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采炼工场。这个遗址长2公里、宽1公里,发现有古矿井、冶炼遗址和炼铜炉。古矿井分为竖井、斜井、水平井三种,深入地下40至50米,坑道用木架支撑,井下有排水系统和通风设施。在不同期的井内出土的开采工具有:木质的锤、铲、锹、钩,船形木斗,铜质的斧、锛、凿、锄,铁质的斧、锤、锄、耙等。古矿井附近的冶炼遗址,地表覆盖着大量炉渣,总重量约达40万吨左右。炼炉则为竖炉,它由炉基、炉缸、炉身构成,有风沟、风口、金门,作鼓风、排渣和出铜液使用。炉壁各部位用不同的耐火材料建造,矿石被碎成3至4厘米的球状,加入溶剂配料后入炉。模拟试验表明,炉温可高达1200℃,铜块含铜91%一93%,炉渣含铜量0.7%。为研究古代冶炼技术提供了可靠资料。

[陶瓷生产]

据考古发现,早在10000年前中国人就已制造陶器。4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出现了以高岭土制成的白陶,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瓷。瓷器的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科技的独特贡献。东汉时期制瓷技术已渐趋成熟。唐宋时期的青瓷称盛一时,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宋元时期制瓷工艺技术达到了新的更高的水平,无论在瓷器的胎质、釉料、纹饰,还是在瓷窑结构和烧制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明清时期是制瓷业高度发展的阶段,精致白釉烧制“窑变”釉色,以及各种彩瓷的制造是这一时期制瓷技术的重大成就,推出了大量精品和传世之宝。中国的瓷器早在隋唐时期即远销国外,10世纪以后制瓷技术陆续传到亚洲一些国家。欧洲人则是在15世纪下半叶学会制瓷的。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是继青瓷之后出现的一种彩陶,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也有二彩、四彩的,但总称唐三彩。它是在继承汉代绿、褐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制陶技术发展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中外。常见的出土唐三彩产品有三彩马、骆驼、仕女、龙头杯、乐伎俑、枕头等。尤其是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牵驼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回忆起当年骆驼叮当漫步在“丝绸之路”上的情景。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在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是在中国唐代贵族文化的最盛期(公元8世纪)专为贵族葬礼特制的一种彩陶。在唐代只存在一个短时期,所以现在发现的唐三彩成为稀世之珍。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越窑]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场之一。“越窑”一词,出现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茶圣”陆羽也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称:“碗,越州上,……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唐代文人对当时的越窑非常推崇,“越窑”之名由此而流传开来。

[邢窑白瓷] 邢窑白瓷是中国唐代瓷窑产品。窑址位于河北内邱。内邱在唐代属于邢州,故称邢窑。邢窑白瓷的生产,开始于隋,入唐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唐中后期已自成体系,并能与越窑青瓷分庭抗礼。

邢越两窑所产瓷器,一白一青,在地域上一南一北,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邢窑白瓷,胎体坚硬细薄,釉色洁白均匀,干净而微闪青灰或淡黄,有“类银类雪”之誉。较之越窑青瓷的类玉似冰,亦别具特色。邢窑白瓷朴素大方,极少装饰,产品多为碗、壶、盘、盒、罐、钵等生活用器。造型上偏重器物的实用性,线条单纯洗练,简洁爽利,具有—种质朴自然的天趣。

邢窑白瓷在烧成技术和工艺处理上比较成熟,亦很少因过火而产生变形的弊端,故而深受文人雅士及平民百姓的喜爱。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位于江西景德镇市,是我国著名制瓷窑场。始于南朝,经唐、宋、元、明、清至今长盛不衰。唐朝已烧造白瓷,宋代景德年间烧造官窑器,底书“景德”二字,从此有景德镇之名。当时制品中以青白瓷最负盛名。这种瓷器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自清人陈浏的《陶雅》以后,都把它叫做“影青”。元代青花、釉里红等已烧制成功。到明代,景德镇开始成为我国瓷业中心,一道釉和彩绘等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有五彩、斗彩等彩绘的创造。到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新,能烧制粉彩、珐琅彩等。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烧造的最为精巧,并各有千秋。

[钧窑] 钧窑,中国古代五大名瓷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禹县古属钧州,所产窑瓷故名钧窑。钧窑瓷在北宋进入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金代和元代,至明代停烧。到了明代,江苏的宜兴窑,广东佛山的石湾窑,江西景德镇窑,均采用其生产工艺,烧制“宜钧”、“广钧”和“炉钧”。

钧窑的胎质精细,造型古朴。釉色除月白、天蓝外,尤其是铜红釉,呈色五彩缤纷,光辉夺目,这不是釉的本色,而是通过烧制时自然形成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变”,就是指的这种“窑变”,其中最为有名的为海棠红、玫瑰紫色。更为奇特的是,通过“窑变”后,形成了鬼斧神工、精美绝伦的天然图案,线条流畅,流动感强,有的似高山飞瀑,有的似黄山云海,有的似翠竹生烟,气象万千,引人入胜。故诗人有“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赞美词。宋徽宗赵佶特别偏爱钧瓷,将其指定为宫廷御用瓷器中的珍品。

钧窑也是北宋时期的官窑,故有官钧窑之称。为供皇室需要,专门派人到江南各省寻找奇花竹石,并令钧窑专门烧制各式花盆、奁等陈设用器,用来盛装精美的奇花竹石,故在瓷器的烧制中,对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并在器物的底部刻上数字,以表明器物的大小,或使器物对号入座不会互相混乱。

钧窑主要使用一种乳浊釉,釉的着色剂含有大量铜元素。铜红釉对窑内温度十分敏感,稍一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而恰恰是这种“窑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万千的神奇色彩。再加上釉层在干燥时或烧制初期瓷胎形成干裂,后在高温时因釉料的流动而填补了空隙,于是就产生了好似“蚯蚓走泥”般的纹痕。这一缺陷反而变成了后人鉴别钧窑瓷的重要依据。

[龙泉窑] 龙泉窑遗址分布在今浙江省丽水地区及其周围的武义、永嘉、文成、泰顺等县。

龙泉窑址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址,以龙泉县境内的窑址最为密集,有300多处,其中瓷器质量最好的窑址多集中在龙泉县的大窑村一带,这里是龙泉窑的中心,故而统称为“龙泉窑”。

龙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的上游,瓷土矿藏十分丰富,河流的两岸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盛产烧瓷用的燃料——松柴。瓷窑可利用溪流的山坡选址,制瓷原料可依赖廉价的水碓粉碎并加工,成品也可从瓯江顺流而下运到温州,瓷器的输出十分方便,这些都是对瓷业生产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盛极于南宋晚期,北宋至南宋初年,主要生产盘、碗、壶等日用品,制作工整,普遍使用刻花,并辅以蓖点纹、蓖划纹及波浪纹、云纹等,釉层比较薄,釉色青中泛黄。

到了南宋中期,出现了炉、瓶、渣斗、塑像等物,且每种器物又有多种式样,装饰以刻花为主,碗内刻云纹的较多,釉层晶亮透明,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瓷器是龙泉青瓷的最为有名的产品,约始创于南宋晚期。釉层丰厚滋润,色泽晶莹,特别是梅子青,色调可与翡翠相媲美。此期器物的造型更加多样化,而且还出现了模仿玉器的琮,模仿铜器的鬲、觚、觯、投壶等,说明龙泉窑的青瓷已经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

龙泉窑发展至元代,开始较多地烧制大件物品,这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各地制瓷业的兴起,特别是景德镇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些技工纷纷迁走,另行建窑,龙泉窑开始走向衰落。[耀州窑]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为北方青瓷的主要产地,分布在陕西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瓷器多为青中泛绿,晶莹滋润,以精美质朴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素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誉,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窑创烧于唐,北宋鼎盛,终于元末明初,连续烧造陶瓷的历史长达800余年。

耀州青瓷质地坚硬时有冰裂,式样雅朴,纹样图案分明。釉色以橄榄绿等为主,透明度高。装饰手法以刻花见长,间以梳齿纹样,疏密有致更显及花纹刀法洗练,生动活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并因其“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而被选为“贡瓷器”。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

结合教材提供的史料,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

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进而深入了解市的发展和变化。

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增强历史的直观印象。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并结合历史文学作品认识其当时的发展或繁荣程度。

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中国古代执政集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文献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内在关系。

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发展情况,借助互联网查阅更多的信息,并对有名的商帮进行深入而有价值的探究。

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在有条件的地区,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用比较法把所收集的实证资料和文献进行对比和比较。

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都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四个目。第一目通过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具体实例,来说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并说明在明代以后中国出现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著名的有晋商和徽商等。

第二目通过一些历史文献叙述了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并说明这一商业形式由最初的受到严格规范,到宋代突破了原来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商业活动逐渐摆脱了官吏的直接监视,从而有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商人的生活。他们虽然拥有大量的财富,并且是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却因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而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他们通过经济活动追逐利润,经历着诸多辛劳和风险。

第四目引用历史文献介绍了中国古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的发展和繁华情况。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对等的深层次原因。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在明清时代,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在唐代,甚至有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状态。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有人则认为,中国传统经济的性质,不具备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条件。请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提示:(1)中国古代虽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是,商品经济也非常发达,完全具备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的经济条件。只不过,因为专制主义统治的时间太长,再加上统治者长期以来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起了阻碍和延缓作用。(2)明朝中后期,中国的江南地区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如果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中国有可能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

2.你读过的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了商人的生活? 答案提示:施耐庵的《水浒传》、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自我测评] 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

答案提示: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阅读与思考]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译文:“贞观元年十月皇帝下令:五品以上的官员,不容许进入市场。”说明:(1)说明唐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人获利丰厚经济实力增强;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其手中的权力从商人那里获得利益。(2)同时,说明在唐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比较严格。

[知识链接]

市署:《新唐书•百官志三》记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说长安和洛阳两京诸市署,各置主管官员“令”一人,品级为从六品上,副职二人,品级为正八品上。他们的责任,是管理商品交易,负责度量器物,分辨商品质量的真伪和数量的轻重。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并通过历史文献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历史发展的兴趣和能力;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了解学生以文证史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史实的发展进程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评价方法] 调查法、档案法、观察法、测验法。

[评价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市”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观历史古城或遗迹;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根据历史文献进行调查和讨论,把学生的观察和调查、讨论所得进行整理存入档案。待这节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档案的记载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组织测验,以此来检测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弥补。

[评价总结]

通过对中国古代商业经济有关知识的学习,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分析探究、求证等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档案的记载看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

(五)历史问题注释

[商帮]

明清时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在全国各地出现一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且是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商帮。他们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除与整个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更主要的是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著名的有十个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宁波商帮、山东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

[晋商]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期间,晋商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优秀的商业文化,广拓经营领域和活动范围,经营项目“上自绸缎,下至葱蒜”,几乎百业俱备;足迹遍及华夏大地及周边各主要国家;服务对象上达朝廷、官宦,下至乡野、边关;商路达万里之遥,款项则汇通天下。

到清中叶以后,其所拥有的资本控制了中国北方的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和贸易,并且在明清两朝财政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强大经济势力,称雄国内商界长达500年之久。但是,发展到近代却随着清王朝的消亡而走向衰败了。

晋商的辉煌,不仅成就了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推动山西成为当时的“海内最富”,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兴起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商业文化。

[徽商] 徽商,即徽州商人,一般指徽州府所属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六县经商之人,徽商是我国十大商帮之一。多数学者认为,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嘉靖,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顶峰,至嘉庆、道光年间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以后,政治经济中心南移,促使其临近地区的经济首先得到相应发展,中原文化也随之被引入江南。徽州正处在当时东南经济要区苏浙中心,南北交往要冲,由于徽州特殊地理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徽州地主经济向商业经济转移。南宋初期即有徽人为经营茶、墨、纸、木“行买四方”的记载。明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徽人从商增到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其实,徽州人通常十二三岁就要到城里当学徒。因为徽州地少人多,迫使农民从事其他劳动。明代《安徽地志》说:“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徽州人做生意一般都是小本经营,多数受雇于他人,并非“生而善买”,而是当时社会因素和徽人刻苦经营所造就的。嘉庆《徽州府志》就指出:徽人“善仪容,有口才”,“善识低昂,时取予,以故买之所入视帝郡倍厚”。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徽州素称“东南邹鲁”,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云梦睡虎地秦简] 1975年冬,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l号秦墓棺内墓主的头部、右侧、腹部和足部等部位,发现堆放有序的竹简1555枚,保存基本完好。清理时,简上残存上、中、下三道编连丝线痕迹,原应是整卷入葬的。整简长23—27.8厘米、宽0.5—0.6厘米、厚0.1厘米。秦代隶书大多清晰可辨,绝大多数墨书于篾黄上,极少数墨书于篾青上。这批竹简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编年记》、《南郡守腾文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种和乙种等。这些竹简出自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的纪年墓中,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大量秦代竹简,对于研究秦代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汉的商业和交通]

西汉最大的都市是京师长安。据考古发掘,长安城周围长22600多米,相当汉代六十多里长。规模之大,超过古代罗马城三倍以上。城垣每面有三个城门,可容四辆大车并行。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八街(纵街)九陌(横街)之称。街道三道并列,与城门的三个门道相连接,其中中央大道特别宽大,是皇帝专用的“驰道”。全城中部和南部几乎全是宫殿区,占全城三分之二。城西北角的东、西九市,是商业活动区。长安商业很繁华,在九个市场之内,聚集着各种大小商店,出卖各地的货物。同类商店又集中在一处,成为许多市,如酒市、牛市、马市、羊市等。这些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东、西九市不仅是商业区,而且也是手工业区,如市内便有官府手工业作坊。城内北边一部分是居民区,占全城的十分之一左右。据记载,西汉末长安人口有24万之多。

篇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一、本册教科书有以下几大特点

1. 凸显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

教材重视了三个基本问题, 即经济制度、经济参与者、经济效益。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了解这三个方面的状况和变化, 就能把握某一历史时期实行经济活动的本质。

2. 注重过程与方法。

加强探究学习活动课。探究活动课类型多样, 有“图说中国经济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为哥伦布领航”“扮演历史角色”“举办历史展览”;等等。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 也增强了新颖感。使学生容易在实践中产生浓厚兴趣。这是学好这门课的先决条件。

3.

注重爱国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4. 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内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和国家分裂, 维护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 团结对外, 英勇抵抗, 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本教材非常注重这一点, 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教材对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给予充分体现, 例如, 全球化、城市化、世界货币制度等, 突出“学以致用, 资政教化”的社会功能。

5. 注重与政治、地理学科的相互兼容于渗透。

现在高考政史地三家合一, 这就决定了文综学习的兼容性和渗透性。比如, 在学习“罗斯福新政”这一重要内容时, 教材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反复做深刻的说明和剖析。这就与政治经济学密切地联系了在一起。此外, 在讲述刺激就业的措施中, 重点对田纳西综合工程做了详细分析, 这又与地理学科相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三科兼顾, 相互渗透, 就会觉得得心应手。

二、运用新教材的困惑

站在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角度看人民版历史教材, 我认为, 新教材体例编排非常新颖, 史学观点密切联系当前史学前沿, 隐含的教学理念中试图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从感悟中理解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历程。从叙述内容的侧重点来看, “不给结论, 让史实自己说话”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正是这种开放式的叙史方式, 让相当多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犯难。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不一定具有新教材预设的基础知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学能否达到目标的关键。因此, 初中历史教学实际获得的效果必然会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处理新教材的起点。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更突出高中与初中历史基础的衔接。因而, 从学生对历史时段的把握情况看, 目前如何高效地使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接轨, 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本模块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史实丰富, 概念多, 时空跨度极大。而初中学习几乎不涉及这些内容, 在教学中就经常出现“一头热”的尴尬局面。

2. 学生不一定都能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论从史出, 这是基本的学史要求。专题史教学本身就带有较严密的知识结构, 同时在每一个小专题下又含有具体明晰的知识脉络。但是学生能结合“论从史出”原则建构出良好的知识结构吗?历史教师没有信心, 学生更没有决心。

3. 学生没有时间活动。

发挥学生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新课改追求的目标。新课程主观认为, 学生应在主动学习中学会尊重历史, 陶冶情操。

但是, 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的是, 历史学习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教材反映的历史生活百态相去甚远。学生没有兴趣和足够的课外时间进行真正有价值的探究。

三、如何使用高中新教材

1. 把好“三观”是指应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作为指导思想, 确定各章节教材在“三观”中的位置。

2. 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方向。

3. 解读课前提示, 确定教学重心。

4. 合理利用教材中的补充资料, 充实深化课堂教学。

5. 把课本知识材料化,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体现高中教学的层次性。

篇4: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一、整体编排体例上过于注重政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必修Ⅰ主要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人教版、岳麓版等也是如此。但是,主要讲述政治并不等于完全不去涉及相应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如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中,竟然对三民主义只字未提,由此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对于其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的分析缺乏理论依据。再者,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中,丝毫没有提到英、美、法、德四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问题,这样学生对这些国家代议制确立的深层次背景难以把握。

二、课题使用追求词藻的华丽,有失偏颇。如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这个题目的使用有些夸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两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将社会主义冠以“人类的阳光大道”似乎有些牵强。因此,笔者认为这个题目的出现有一种加剧两种社会制度对立的意味,将其改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既通俗又实用。还有专题七第1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第一子目“光荣革命”的使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作为史学教育工作者,每个人都知道“光荣革命”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二者的关系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我们本着严谨的态度,切忌用小标题来代替大文章。再例如,专题九第3课“走向多极化”第一子目用了“别了,雅尔塔”的标题,可能受到毛主席《别了,司徒雷登》的影响,但给人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三、语言表述方面失误过多。教材第8页的“课前提示”中写道:“秦汉‘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政体”是一个特定概念,它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一国政权组织形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体就是君主专制,而当今社会的两种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因而此处应改为“‘大一统’局面”更为合理;教材第83~84页写道:“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第五条第一款”。而3月16日,以新华社电的形式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其中写道: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见,这里不是把该内容写进第一款,而是写进了《宪法》第五条,作为第一款。 第139页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种族歧视问题,只提到黑人3/5的史实,实际上“未课税的印第安人不算”更能体现;第161页关于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论述中提到“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点不够准确。众所周知,这次革命出现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许多公社委员如欧仁·瓦尔兰、欧仁·鲍狄埃、弗兰克尔·莱奥等都是第一国际的出色活动家,不能说完全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应该承认当时“普鲁东主义和布朗基主义在工人运动中还有很大影响,马克思主义尚未占统治地位” 更具说服力。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试想这套漏洞百出的教材怎么能够指导广大学生提高历史知识水平呢?

四、在内容的详略处理上不够恰当。如专题四第3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中,香港问题的由来可以作为课本页脚注释;专题七第一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中,“小密室的演变”可作为课本中的“知识链接”,另外本课没有涉及英国的两党制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遗憾或失误。更为遗憾的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居然只编排了一个课时,而旧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第五章、第六章,下册第一、二、三章全部都是我党的探索奋斗史。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对学生进行“两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个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四情”(国情、省情、地情、校情)教育;或组织他们参观革命纪念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或组织他们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劳动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 因而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未免有些平淡。

五、专题小结与测评中的“问题研讨”设置不合理。研讨是针对广大专家和学者而言的一个特殊用语,把它强加给学生似乎难以想象。特别是从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开始,每个问题研讨的难度都较大。没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想过后果吗?它同样也会使中学生对学习历史“望而却步”、“知难而退”。从当前情况看,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降低,使这个所谓的“副科”更加无人问津;再从深层次讲,现实中鄙视文科、“重理轻文”的现象很普遍,课后习题难度过大就影响到以后文理分科中学生选择学习文科的积极性。纵然这个教师讲课很精彩、很幽默、很受学生欢迎,可是这时候的历史就演变成他们放松精神,享受生活的工具了。

诚然,在长期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阴影之下,人民版历史教材就像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很多方面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也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全的成熟,我们不能做一个苛刻的挑剔者,更不能成为新课改步伐的阻挡者,本着对学生负责、对高考负责的态度,承认教材编写的不足之处,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所以笔者很同意江苏省连云港市振云高级中学房莉老师提出的观点“理解是永恒的普世原则,具体到历史教学中,理解就是教师挖掘出教科书中有层次性、丰富性的逻辑体系,不仅有利于掌握知识,拓展视野,而且体系本身也成为学生探究的对象,成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因此我们既要有对新教材的‘批判’意识,更需要有对新教材的包容、理解意识,理解基础上的批判性更有说服力、震撼力”。

参考文献:

沈为慧.对新课标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几点质疑 乔明顺.世界近代史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1-25(1).

王秀章.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思考 房莉.“谁解个中味”——浅谈人民版的“另类”风格.

(作者单位:陕西省定边中学)

责编 / 齐鲁青

篇5: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自我测评]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提示:(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自我测评] 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体位置。

答案提示:它们的所在省份是:定窑——河北、均窑——河南、景德镇窑——江西、龙泉窑——浙江、耀州窑——陕西。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自我测评] 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

答案提示: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自我测评] 试举若干例证,说明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特征。

答案提示:(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例如: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汉武帝也推行过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

(2)统治者推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例如:秦朝重视关中地区而压迫和剥削关东地区;再如: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受到优待。

(3)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为商业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4)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行禁奢侈的政策。例如:汉成帝的诏书中就曾经说过,世俗奢侈无法禁止的原因在于,贵族高官的奢侈没有节制,于是民众仿效,逐渐形成社会风气。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我测评]

1.连线

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英德

保兴面粉厂——荣宗敬、荣德生大生纱厂——张謇

2.了解了张謇的经历后,谈一谈你所理解的“学而优则仕”。

答案提示:1894年(光绪二十年),张謇参加会试,高中状元。甲午战争爆发后,张謇力主抗战。甲午战争失败后,张謇愤于朝廷的昏庸,同时又深忧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内地设厂,因此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先后创办了一系列工矿企业、教育等其他事业。

从张謇的事迹可以看出,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是为国分忧,为国家强大而奋斗,不论是为仕,还是在商,最终目的,都是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所学。

二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自我测评]

1.为什么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会陷入困境?

第1页

答案提示:(1)随着法币流通范围的扩大,导致物价猛跌,许多工厂的产品销不出去,但是开支并不减少,造成生产困难。(2)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也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3)官僚资本的压迫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它们依靠其独占国家的权力极力压迫民族工业。

(4)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5)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抗战胜利以后,民族工业大量使用进口原料,美国等国的商品涌入,造成了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

2.根据以下内容,谈一谈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提示: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著的。(1)他们执著地从事经济事业,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利润。(2)他们思想开放,不拘陈规,思维敏锐,能够及时学习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3)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他们锐意改革,敢于革除陈规陋习,使企业内部组织更加趋于合理化。(4)重视技术与人才的培养,注意通过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各方面的素质。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自我测评] 民族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答案提示:民族资产阶级组织起各种不同的团体,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和抵制洋货运动。

他们对南京国民政府不断增加的赋税,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要求国民政府将各项捐税一律蠲免。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要求从根本上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社会条件。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自我测评]

1.我国政府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实施了哪些重大的经济举措?

答案提示: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请结合史实说明,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发展的十年?

答案提示:早探索方面,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实践上,十年间,中国先后建成了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基本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这一时期,石油已经全部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

但是,这十年间,也发生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严重错误。中共党内在经济工作中的一些“左”的错误观点并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所发展。如“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等。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自我测评]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哪些方面实现了我国的历史性转折?

答案提示: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2.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答案提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使用权),农民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冲破了50年代以来“政社合一”体制下管理过于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的弊端,本质上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农民获得了有限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说它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3.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和格局特点。

答案提示:步骤: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5月,开放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同时设立海南省,划定为经济特区;1990年4月,开放上海浦东。格局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自我测评]

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案提示: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强调了6个主要观点:(1)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3)关于判断事物的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5)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关于发展问题。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讲话,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1)1992春、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1992、10、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993、1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4)1997、9、中共十五大:就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C、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自我测评]

1.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都有哪些表现,呈现出什么特征?

答案提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男女服饰的变化;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习俗风尚。

从这些方面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2.联系当今社会现象,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与作用。

答案提示:在今天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外来文化的影响——洋快餐、流行的服饰、新式的生活方式,等等。

中国物质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国,总是搀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一种文化被引进后,往往不会再按原来轨道发展,而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外来文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崇尚自由、开放,不拘泥于传统。在这样的继承与摒弃中,形成了符合中国人的新型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自我测评]

1.阐述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过程,并分析它们对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案提示: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有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地更新发展,人与人之间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2.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请谈谈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表现。

答案提示: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上,带来的后果就是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

在通信工具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发展不平衡、不同步,主要体现在线网的架设、通信工具的数量上。由于许多地区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线网很难通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通信工具的数量不多。而东部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线网的涵盖区域还是通信工具数量的百人拥有数都绝对处于优势。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自我测评]

1.联系报业、影视、互联网的历史与现状,比较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的异同。

答案提示:从传统媒介出现之时开始,人们就可以从报纸、影视作品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学习上的,现代媒体也不例外。

而现代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互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通过现代媒介,可以及时迅速地掌握第一手的资讯,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现代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2.互联网技术在方便民众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网民对网络生活的过分沉迷。请谈谈你对这方面的感想。

答案提示:互联网确实方便了生活,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了解想要知道的资讯,查找所需要的资料,方便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

篇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学习目标】

识记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与影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教学难点】理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知识清单:

清单一 重农抑商

1.内涵: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1)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 ;

(2)安定人心,维护政治稳定,巩固 的地位。

3.表现:(1),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原则;

(2)《吕氏春秋》强调治国应以 为重;(3)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 ;(4)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 的政策;

(5)对于私营工商业,古代王朝通常通过

的方式加以控制。

课中合作探究

一.材料一: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听从号令),不令则不可以守(守卫国土),不可以战。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少),其产约则轻(轻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向远方去),无有居(安居)心。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小聪明),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钻空子)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民农则朴,朴则易用(容易驱使),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重(稳定),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民农则其产复(财产丰富),其产复则重(不轻易)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吕氏春秋·上农》

问题:依据材料分析古代中国统治者为什么重农抑商?

材料: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问题: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5.影响:①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②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问鼎高考

(2015年江苏文综)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清单三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原因: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 的发展。

2.表现:(1)明代: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方,出现“ ”、“__________”式的雇佣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出现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___________市场。

(2)清代:出现较成熟的_________工场;除纺织业外,景德镇的__________、云南的冶铜业、陕南的_________、台湾的制糖业等都出现类似的新的生产关系。

3.影响:在__________比较发达的地区,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___________的经济形态。

4.特点:其地区性和__________性非常突出;发展缓慢,其发展往往夭折、中断。

课中合作探究三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上一篇:你也试试 10个有趣的科学小技巧下一篇:《超体》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