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2022-09-12

第一篇: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现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历史经验表明,科学技术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危机、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首先,把绿色能源的研发作为经济复苏的重中之重。美国除了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外,还将投入7.77亿美元支持建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在欧盟经济复苏计划中,强调“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156亿日元。韩国计划到2012年投资60000亿韩元研发绿色能源新技术。 其次,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美国提出要在宽带普及率和互联网接入方面重返世界领先地位,加大对信息传感网、公共安全网、智能电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欧盟提出加快建设全民高速互联网,到2010年实现高速网络100%覆盖率。英国、法国相继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大对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达到25%—30%。即使在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各国不但没有减少对生物技术研发的资助,反而加强了对这些领域的支持。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未来10年间要使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经费翻一番。英国计划10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这比英国以往任何时候对生物医学研究的投入都要多。

第四,积极拓展纳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空间。目前,纳米技术已拓展到信息、生物、医药、能源、资源、环境、空间等诸多领域,纳米领域继续成为各国创新投资的重点。美国纳米技术计划2010年的研发预算是16亿美元。俄罗斯则在2009年6月宣布将投资2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

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在一揽子计划中强调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2009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按照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原则,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科技支撑的各项部署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加快实施重大专项。调整并加快实施了一批需求迫切、基础较好、有望快速实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在安排重点任务时,充分考虑与国家重大工程、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相结合,注重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一大批专项成果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为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提供科技支撑。结合十大产业振兴的科技需求,调整科技发展计划,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了“高速铁路装备技术”、“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油气田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力度。

三是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示范推广工程。相继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和并网输配、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的规模化应用或示范工程,加大了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释放了多年技术创新成果积蓄的能量,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未来竞争优势,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是努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在重点产业领域积极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广泛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帮助企业破解难题。

五是加大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

2 法的实施,将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提高产品质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积极落实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创新、信贷担保、集约债券等措施,努力推进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深入推动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试点工作。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国家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

科技创新将深刻影响或改变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可以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要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有基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新能源产业。我国幅员辽阔,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核能的关键元素具有一定的储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要抓住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生态安全的绿色产品拉动内需;用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构筑区域经济结构;用低耗环保的行为构建新的生活模式。

电动汽车产业。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消费市场的引领性产品,发展电动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演变成一场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争。当前,要努力攻克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具有商业可行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和运营模式,加快实现现有成果的规模化和市场化。

智能网络产业。以网络融合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下一代网络产业是全球IT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三网融合”为目标的智能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将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和巨大的产业规模。要重点突破下一代网络与通讯、物联网、语义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安全产业、软件产业、高性能计算产业和空间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

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为解决粮食、医疗、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奠定了基础,并为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要大力发展主要农作物转基因新品种,实现规模化种植,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实施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重大专项,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产业。半导体照明、碳纤维和高强钢等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进展迅速,纳米技术开始应用于材料和制造领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产业,提升我国关键材料和重大装备的整体水平,对于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四、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

产业技术特征是决定战略性产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还受到市场前景、成长潜力、资源条件、产业结构等要素影响。因此,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把握好产业发展规律。

一是把握好科技超前部署的规律。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上要有所积累。因此,一定要把握方向、超前部署、率先投入和引领发展。早在“十五”期间国家就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为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选择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对于带动新产品开发、产业技术升级、催生和引领产业发展变革都将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于培育和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产业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把握好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由于投资热情高、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发展不同步,往往会出现后续环节阶段性的“阻塞”和前端技术配套性的“过剩”现象。要科学分析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把握好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节奏,充分发挥科技支撑、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本着手,打通新兴产业发展各个环节间的障碍,持之以恒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是把握好政策引领和推动作用的规律。要继续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把自主创新政策的着力点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上来,创新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为自主创新产品打开市场做好服务工作。在鼓励大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同时,更加关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激励民营企业发挥创新的积极性。

四是把握好人才聚集和成长的规律。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已成为新一轮产

4 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为此,国家实施了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在重点学科、重大专项、高新技术和金融管理领域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在重大专项实施过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高度重视管理人才和创业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给那些勇于创新创业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温家宝指出:

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二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四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五要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5 科技教育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民族未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中部崛起,科技教育支撑十分关键。

一要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二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三要强化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四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倡导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加强轮训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五要加快发展民生科技,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实需求,解决好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科技瓶颈问题;

六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研发投入、创新活动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刘延东强调,要抓紧组织实施好与扩内需、保增长紧密相关的重大科技专项,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障碍,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升级。

刘延东强调,办好西部地区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关系教育和社会公平,关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关系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

一是要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贫困地区任教。

二是努力改善薄弱学校教学条件。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并对家庭困难的寄宿生给予补助,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改善学生营养状况,让学生健康安全,让家长安心放心。要完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城乡学校对口支援,让优质资源惠及农村学生。

三是推进素质教育。要改革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加强社会实践,

6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创造条件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加强职业教育,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广东西联合办学。 五是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在宁夏大学考察时,刘延东要求,高校要把提高质量放在突出位置,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注重特色,发挥优势,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结构布局,创建特色品牌专业,努力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第二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公考联考申论热点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09月15日21:51中公教育我要评论(0)

字号:T|T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夺取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

目前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夺取未来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这是我国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趋势,着眼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乃至科技革命,一些传统产业难以为继,一些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萌生和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将希望寄托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去年9月,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方案,仅开发新能源美国计划10年投资1500亿美元,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2006年欧盟推出《创建创新型欧洲》报告,仅发展绿色经济就拟投资1050亿欧元。日本政府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2025》报告和“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全世界已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到来的步伐!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为了夺取竞争新优势,我国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使我国的经济和产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更加认识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大规模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办法是:加快发展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它将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向的战略性能源。据统计,中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也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加大财政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扶持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能、核电等产业的发展,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是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虽然我国已是材料生产大国,但在新材料领域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专利成果少,某些高技术、高品质、高性能材料尚依赖进口,新材料成果转化率和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我们要成为材料生产的强国,必须抓好重点领域:超级结构材料,如高性能金属件化合物材料和智能材料与结构;新一代功能材料,如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战略能源材料和特别功能材料等;环境友好材料,

如生态建筑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如器官的修复与替代材料;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等等,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我国能效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以上,因而节能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要大力研制先进设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要扩大节约新技术和发展新能源汽车;要开发和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环保产业的投入,在环保设备的制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噪声与震动控制设备等方面取得新的战略性的突破,大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预计2011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将达980多亿美元,欧美公司约占销售额的90%以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研究,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国际合作,争取在医药生物、后基因组技术、再生医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美国在诸多至关重要信息领域引领发展潮流,2009年又提出发展“智慧地球”,把发展信息产业提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我们要加速构建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三网融合、推进“感知中国”建设,研发后IP时代技术,抢占信息网络的制高点,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这个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总体水平处在世界制造产业链低端,缺少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重大装备和核心部件依靠进口。我们要在发展光电一体化技术、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大型清洁火电、核电设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

我们只有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尽快抢占制高点,提高国家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着力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创新队伍,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走上内生创新增长的道路。

公考联考申论热点之行政干预司法

2010年09月15日21:52中公教育

字号:T|T

【背景链接】

2010年7月17,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发生了群体性械斗,根源是矿权纠纷,导火索是一起久拖不决的“民告官”案。并不复杂的矿权纠纷案,经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至今仍得不到执行,致使价值数亿元的集体财产归于个人名下。

2010年7月20日,针对陕西省国土厅的抗法事件,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对于法院的生效判决,行政部门不能够干扰生效判决的正常履行。

2010年8月1日,在陕西省横山县,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过程中,一份来自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的密函称,“如果维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对陕西的稳定和发展大局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这份密函被指与陕西国土厅亦有关联。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向最高法院发出“公函”,要求对省高级法院的一审判决进行改判。法院独立、公正审判遭遇“行政门”。

【政策背景】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也将“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列为法官的权利。很明显,国土部门主持的协调会,根本无法使国家审判机关的判决失效,而政府部门给人民法院发函干预,则是公然地违反宪法和法律。

【标准表述】

重要性

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谓法治,首先是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驯服权力,使它受到人民意志的约束。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政权力,如果有人提出请求,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政府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深度剖析

一方面,行政权力抗拒司法,不是依法律知识而行,而是依现实而行,司法在现实中的处境与作用决定了行政权力选择何种方式。

另一方面,陕西国土厅抗拒司法判决,是民告官“执行难”这一层面问题的升级版。“民告官”可以难在执行环节上,也可以难在起诉、受理、能否胜诉等各个环节上。在这起事件中,法院体现了一定的积极功能,明确作出了审判意见,然而在一些案件中,法院不仅不愿受理一些行政诉讼案件,甚至偏袒被告、动员原告撤诉、甚至擅自变更被告,这不仅导致目前行政诉讼中“民”一方胜诉率低,而且也导致了胜诉了也难获执行的尴尬处境。因此,不论是省一级的行政干预司法,还是市、县级别的,本质都是一样,法条与司法的实际作用并不完全对应,行政与司法都处在让人尴尬的位置。

对策措施

首先,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驯服权力,使它受到人民意志的约束。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政权力,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政府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其次,呼吁最高人民法院“抵制非法函件干预司法”仅仅是抵制干预是不够的,法院可以抵制,而某些地方政府也可以继续干预。防止行政干预司法,必须在政治的高度作出安排,使之成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一个政治禁忌。

最后,法律必须得到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必须被履行,地方权力尊重司法独立是题中应有之意。把它贯彻到对地方权力的考核评价中去,并启动问责。

第三篇: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1、新能源,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主要是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

2、节能环保,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3、电动汽车,主要是指以新能源带动的发动机运行新型汽车产业。

4、新医药,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目前主要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再生医学的发展。

5、新材料,主要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6、生物育种,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7、信息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 物联网:重点关注八大牛股

物联网是今年以来的市场热点之一,如何看待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哪些公司值得关注?

国家中长期信息技术将以物联网为中心,涵盖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各种关键技术,看好物联网架构的三个层级:首先是行业应用上,看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智能交通和安防;其次是行业信息化上,看好信息化程度较低的行业的快速普及的速度;最后是网络基础和集成电路上,看好光通信和集成电路封装两个细分领域。相关公司主要关注石基信息 、广联达 、辉煌科技 、银江股份 、交技发展 、海康威视 、通富微电 、日海通讯 等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策略: 迎接云计算黄金年代 荐10股

“云计算”领域是跨国IT巨头未来“决斗”的主战场。由于意识到“云计算”将是一场改变IT格局的划时代变革,几乎所有重量级跨国IT巨头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开始在“云计算”领域扎根,这个阵营的主力包括Amazon、Google、IBM、Mircosoft、VMware、Cisoco、Intel、 AMD、Oracle、SAP、HP、Dell、Citrix、Redhat、Novell、Yahoo等等。美国硅谷目前已约有150家涉及“云计算” 的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云计算”庞大的市场规模超乎想象。按照最乐观估计,IDC推算未来3年全球“云计算”领域将有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显然,全球各IT巨头竞相进入“云计算”领域背后的原因是未来天文数字般的市场规模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自2010年开始,各大IT企业已经展开一场硝烟滚滚的争夺战,以实现自己在“云计算”市场中未来的霸主地位。

机构投资者“重兵囤积”,海外“云计算”龙头公司股价5年暴涨6倍。无论是只把“云计算”当做一部分业务的大公司Amazon,还是专注于SaaS的小公司 salesforce,都已经实现了商业模式上的成功,最近5年股价暴涨6倍。此外,率先受益的虚拟化技术提供商VMWare以及为绩效评估提供云计算服务的SuccessFactors也在美国资本市场受到热捧,被机构重仓持有,SuccessFactors目前市盈率更是高达200倍以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资本市场对“云计算”主题的认可程度和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云计算” 市场规模有望在2015年达到一万亿。东方策略团队测算,根据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计划”及工信部重点示范的其他三个城市的发展情况,预计 2015年全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能达到7500亿至一万亿人民币,有望占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15%以上的产值规模。实际上,这也与我们所提到的“云计算”对于IT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的判断是一致的。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路径的现实选择。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以市场需求驱动企业自主发展为主有很大不同,由于市场结构、技术发展阶段、投资习惯等原因,未来中国的“云计算”发展将首先以政府采购及企业自主购买两端同时发展,并最终带动全社会实现云计算普及化。

投资标的选择:对于“云计算”投资主题,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华胜天成、华东电脑、浪潮信息三家公司;其次也可关注卫士通、浪潮软件、东软集团、宝信软件、长城开发、鹏博士、中国软件等公司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新能源——龙腾绿色动力

2010 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发改委随后在对有关决定解读时指出,绿色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是解决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近10年来,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未来发展应以巨大内需市场为后盾,快速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新一代核能;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未来,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2020年,不仅包含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还包括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对传统能源升级,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力度,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同时推进替代产业发展,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规模。随着规划实施,未来10年将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

截至2009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重仅为8%左右,根据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到2020年比重达到15%。可见未来十年我国对新能源的需求非常巨大。

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利用规模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预计将从目前的3.9%提高到8.3%左右。水电利用规模将达到2.5 亿千瓦,核电利用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提高1.5%,达到9%。其他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也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1.8%,达到2.6%左右。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将有望达到11%左右,而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则会从2009年的70%左右下降到63%左右。

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要完成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5%的目标,核电规模至少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规模达到3.8亿千瓦以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5亿千瓦,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达到3000万千瓦。

同时,“十二五”拟推可再生能源十大重点工程,包括: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等。其中,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将推动金沙江、怒江流域的水电开发;我国此前规划的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其中将有五大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十二五”期间将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两方面进行双重标准考核。“十二五”期末,光伏发电装机目标为5GW,风电装机目标为9000万千瓦。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 规划将力求与电网“十二五”规划进行衔接,在“十二五”期间重点解决大型风电基地等可再生能源并网瓶颈问题。

2010年7月5日,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又计划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6822亿元,包括:西部光伏电站建设、西部风电基地建设、广西防城港核电一期工程等。

风能 风光无限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风电建设和发展,而该行业发展屡超预期。2007年发改委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实际上该目标2010年即可完成,预计2015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为9000万KW(含海上风电500万KW),2020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2.5亿KW(含海上风电3000万KW)。同时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达到11%左右,到2020年比重达到 15%,其中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2%左右。 国家能源局也加快了中国沿海地区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推出了江苏沿海地区千万千瓦级海上和潮间带风电基地建设规划,并开始了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沿海多省已完成或正在准备海上风电规划,到“十二五”末,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的海上风电装机计划分别是70万、460万、150万、300万和40万千瓦,到2020 年,上述地区的装机规划为155万、945万、370万、700万和110万千瓦。

2009 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0129台,装机容量1380.32万KW,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新增装机容量已连续第五年翻番。截止2009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约2580.5万KW,预计2020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2.5亿千瓦,也就是说未来11年中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大约为2000万千瓦,而 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已达到1380.32万千瓦。

据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最新测算,中国陆地和海上风电的潜在开发量分别为23.8亿千瓦和2亿千瓦,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巨大。随着风电开始步入高速成长期,我国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在2009年全球十大风机厂商中,我国已有三家企业跻身前三。同时,受益于全球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2007年起我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开始探索向海外市场扩张。从2009年统计数据看,国内风电设备出口正在稳步增加。未来几年风电叶片行业将持续繁荣,2009年中国内地新增装机容量1380 万KW,对应叶片消耗(以兆瓦级风机占比80%以上推算)约为10000套。“十二五”期间,叶片需求将主要为1.5MW的40.25m以上的大叶片。目前,我国叶片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研发能力强、产能规模大的企业手上,叶片生产企业也将会较大的盈利空间。

核能 爆发增长

核电运营成本在三种新能源中最低,发电成本接近甚至低于火电的成本。中国核电的支持政策,已从“适度”到“积极”,再变为“大力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核电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推进核电技术装备国产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强AP1000核电技术装备国产化组织协调,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国产化依存工程管理、进出口政策调整、科研攻关组织,加大重要技改资金支持力度。

我国将继续加快沿海地区核电发展,同时推动内陆核电项目,形成东中部核电带。到2015年,我国核电利用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将提高1.5%,达到9%。到2020年核电规模至少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

据世界核能协会(WNA)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总计有439台现役核电机组,另有59台在建。2009年全球核能发电量为2560亿KW。中国核发电量为65.7亿KW,约占全球核能发电份额的3%;中国运行机组数为11,约占全球机组份额的3%。我国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有1.9%,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20.2%,日本28.9%,法国75.2%)。

目前中国有24台核电机组在建,33台拟建,共计57台,建设期集中在2010到2016年,另外还有150台正在规划中,未来5年将迎来核电建设的高峰。加之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的要求,为国内核电设备供应商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且核电主要设备技术门槛非常高,不会出现大量企业挤进来竞争的情况。核电设备占核电站总投资的50%左右,将受益最大。

太阳能 前景光明

由于太阳能发电目前相对其他新能源成本高、技术效率还比较低,因此政策的规划引导和补贴成为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09年我国推出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对国内光伏电站投资提供补贴。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对太阳能建筑进行补贴,标准为20元/Wp。据测算,该补贴标准大约可以覆盖相关企业生产成本的30%-50%,大大降低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金太阳示范工程提出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 受“金太阳工程”和建筑屋顶光伏项目推动,国内光伏内需市场开始启动。截至2009年底,全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达300兆瓦。国家能源局最新透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国内光伏装机要达500万千瓦;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2000万千瓦,因此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空间巨大。

同时,我国企业还将充分受益国际光伏市场的巨大发展。2008年全球光伏产量达6.4GW,新增装机量达5.6GW;2009年产量达9.3GW,新增装机量达7.3GW。光伏产业产量过去5年间增加超过8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EPIA预测,到2014年世界光伏市场市场需求在政策推动下将会达到30GW,从2010年到2014年年复合平均增长率约为17.9%。

从太阳能电池产量来看,目前是晶硅电池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但未来薄膜、聚光光伏和聚光光热随着技术发展也存在发展潜力。因此,随着国内外光伏市场增长,晶硅电池市场前景广阔。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投资在2008年开始成为市场一大亮点,随着技术进步其投资规模预计在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世界主流非晶硅薄膜设备供应商普遍预计在2012年其薄膜电池成本可降到0.5-0.6美金/kg,转换效率研发目标约12%-14%,随着工艺稳定性和效率研发的不断提升,非晶硅薄膜市场将稳定增长。

智能电网

能源安全坚强后盾

2000~2009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达11.7%。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为36587亿千瓦时,较2000年增长了172%。2020年,电力需求将在 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76700亿千瓦时。未来,全国电网电力流向总体上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格局,并在各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能源流向和电力流向。国家电网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电网建设发展目标,即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为原则,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并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分别是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和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建设实施。

2009~2020 年国家电网总投资将达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其中,用电环节占智能化投资的比重最高,达到30.8%,其次是配电环节占23.2%,变电环节占19.5%。第一阶段2009~2010年电网总投资为551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3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 6.2%;第二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5万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1.7%;第三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4万亿元,智能化投资为 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2.5%。 同时,国家电网“十二五”特高压规划指出,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到2015年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还将建成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20年建成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在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情景下,电网投资年均约3000亿元(比传统模式增加500亿)。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可提升我国电网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快速发展,实现对石油的大规模替代,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带动通讯产业、电器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智能电网所带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预计每年能节约土地200亩、增加就业机会 14.5万个,同时促进节能减排,减排SO2约100万吨,减排CO2约1.5亿吨,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四) 高端制造: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机会 荐7股

机械行业继续非整体性表现,传统政策支撑子行业机会需等待,新兴政策支持行业机会需把握

由于机械各子行业受下游需求影响不同,其面对的市场迥异决定将继续表现为非整体性机会。我们认为传统投资拉动的工程机械、汽车消费政策推动的机床以及冶金矿采、航运行业设备将会因为行业增速逐步进入低谷期带来投资机会的弱化。相反随着“十二五国家重点新兴产业的政策”的逐步推行,新兴产业将从国家层面迎来支持和业绩增速的保证。我们认为重点把握核电相关设备、航空发动机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公司的机会。 工程机械:大的投资机会需等待销量趋势性确定增长的再次来临

前期政策放松预期带动以工程机械反弹,目前工程机械整体估值的水平普遍仍然较低,2010年动态市盈率为15倍左右,我们认为在目前大盘估值提升的情形下,相比众多估值高企的投资品种,其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所以继续反弹的机会仍然存在。但未来三个月随着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预计出现较大下滑,未来1-2个季度工程机械销量仍将经历环比回落,同比增速大幅下降的过程,我们认为明年上半年见到同比增速低点。所以建议等待投资方面的驱动力好转,工程机械销量趋势性确定增长的再次来临后,再把握可能而来的较大行情。短期内可关注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如山推股份。

核电领域:上游制造是中坚

核电设备制造具有较高的技术和投资门槛,同时对设备稳定和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核电设备制造行业的集中度处于电力设备行业的最高水平。因此核电核心设备及核电辅助设备制造领域最值得投资者关注,特别是在大型铸锻件、主循环泵和核级泵、核安全级阀门、焊接等核心技术装备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机遇。核电锻造工艺需要大型万吨自由锻造压力机,核电的高速成长将创造60亿-70亿元/年的大型铸锻件需求,而国内铸锻件制造产能的释放将加快进口替代的步伐,目前国内只有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等具有大型万吨锻造机的制造技术。根据目前估值状况和前景,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中国一重和海陆重工。

海洋工程设备:"十二五"开发海洋石油投资将达2500-3000亿,国内迎来黄金发展期

"十二五"期间,中国海上能源战略将更为主动。中海油公司为实现"十二五"产量目标,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将会再建设5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将会有2-3个深水油气田要建成投产,总投资将超过 2500-3000亿元人民币。而5年内全球海洋油气工业将投资1890亿美元在遍及全球的海洋上建立15000个油气勘探和开采井,全球海上浮式生产设备市场规模约1000亿美元。金融危机催化了中国众多企业转向海洋工程领域。当前中国有15家船厂投资了大约40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拓海洋工程业务,来自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兴新了一个行业。我们认为第一梯队包括烟台莱佛士、大连船舶重工、上海外高桥、中远船务等企业,主要从事钻井平台和浮式生产系统建造。由此建议关注中海油服、中集集团、中国重工。

航空发动机:兼具成长价值与资产整合看点的投资机会

09 年7月中航工业成立“振兴航空发动机委员会”通过了《中航工业关于加快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决定》,立足于加快发动机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更被列为构成国家实力基础和军事战略的核心技术而将长期加大支持力度。我们认为军队装备更新换代引发航空发动机稳定增长,民机需求引致民用航空发动机中国制造,同时相关技术在非航空领域应用广泛,实现大幅进口替代。预计未来20年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航空动力作为中航工业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境内上市平台,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处于不断增发收购资产,最大限度分享行业增长,建议持续关注。

下半年投资策略: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机会

综上所述,在周期性因素明朗前,我们继续维持中期策略的基调,即行业整体防守,沿新的政策导向调整结构和布局。行业总体评级“中性”。我们认为应紧抓从国家层面迎来支持和业绩增速的保证的新兴产业,重点把握核电相关设备、航空发动机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公司的机会,精选个股伺机出击

(五) 电子信息:把握新兴产业布局十二五规划热点 荐3股

电子行业回归正常成长轨道在经历一年多时间30%以上的复苏性高速成长后,全球电子行业正在回归到正常的成长轨道。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电子行业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LED照明等新兴应用下保持5%左右的平稳增长。

LED及触摸屏将步入高成长阶段LED行业高增长时代已经开启。2009-2013年全球LED复合增长率达到41%,其中大尺寸背光源和照明应用,将成为最主要的应用增长点。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摸产品的推动,触摸屏应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国内电子行业将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电子行业受全球产能转移、国内产业升级、下游消费升级、城市化推进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20%左右的增长。“十二五”期间,属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平面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将会获得巨大发展,相关领域龙头公司将会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装备制造、半导体照明材料及产品等领域的个股,如晶源电子、大族激光、彩虹股份等。风险提示电子产品价格加快下降的风险和行业景气度加快下行的风险。

(六) 新材料:行业是发展其他新兴产业的基础

投资要点

新材料是发展其他新兴产业的基础,如果说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那么新材料就是新兴产业的先导。投资新材料领域,是绕不开的永恒主题。

对于新材料行业,我们的投资逻辑是“两个方向,一条主线”:(1)自上而下选择相关行业;(2)自下而上选择标的;(3)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则是持续贯穿其中的主线。

其中,自上而下选择行业的标准为: 符合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 符合国内新材料需求发展方向;

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根据上述标准,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电子信息、生物医用、新型建筑、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以及化工新材料。

而自下而上来看,理想的投资标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技术领先;

细分市场需求增长具备较大潜力; 占据产业链高端;

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或已提前布局; 管理层对行业发展具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高毛利率; 合理的PEG。

结合前述行业和上述标准,我们推荐的投资组合为:三安光电、杉杉股份、佛塑股份、综艺股份、中航三鑫、回天胶业、鼎龙股份、红宝丽、三维丝和三聚环保。博云新材。上述公司具有良好的基本面和成长前景,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20:59:28] (七) 生物医药:创新和突破传统估值

中国转型中期,将沿着创新和整合之路前行:中国医药行业还有30年成长,回顾日本和印度制药企业创新历程,中国药企创新才处于突破阶段。

一、创新很难,但转型中期,创新能力一定会大幅提升:品种创新—中国专利药面世;模式创新—虚拟一体化驱动下的中国药企和跨国药企全面合作;品牌和渠道创新—中药企业向药用消费品拓展,打造品牌和渠道创新。

二、整合必然,集中度低的医药产业一定会走向整合:外资在中国加快收购;部分强竞争力的中国制药企业,具备了整合能力;中国医药流通业进入全面整合阶段;在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下,中国医疗服务行业也将开始整合之路。

年末,考虑跨估值下移,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医药板块2010年预测市盈率40倍,估值溢价120%,即使考虑2011年30%净利润增长,估值合理,部分已然高估。

投资策略:进攻和防御兼顾,创新+突破传统估值是主线:宏观环境不明朗,未来半年医药板块仍有望跑赢市场,我们建议医药组合兼顾进攻和防御,均衡选择股票。创新+突破传统估值具有进攻性,多数医药优质公司仍有绝对收益,但防御性更为突出。首推恒瑞医药:未来12-18个月我们最看好股票,是医药板块创新标杆,仿制药业务三年翻番,创新药业务是新的增长引擎,虚拟一体化模式下公司将是跨国药企中国最佳合作伙伴。我们看好一下组合:创新 恒瑞医药、海正药业、人福医药、华兰生物、天士力。

模式创新:恒瑞医药、海正药业、人福医药、康美药业。创新器械:仙琚制药心脏起搏器、海南海药人工耳蜗。品牌和渠道创新: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仁和药业弹性最大;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和江中药业仍然是药用消费品行业中我们的最爱。 整合:我们推荐两家医药流通企业,国药股份和上海医药。人福医药和仁和药业也都会有所作为,特别是仁和药业,旗下6个子品牌,外资通过并购中国知名品牌进入OTC领域,已显品牌价值。

向医疗服务领域拓展:马应龙。

第四篇: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空间等产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月三日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温家宝指出,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我们必须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温家宝指出,要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温家宝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二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四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五要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温家宝说,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

一、新能源 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尚未大规模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有的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资源赋存条件和物化特征与常规能源有明显区别;开发利用技术复杂,成本较高;清洁环保,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资源量大、分布广泛,但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 2 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的界定也会有所区别。发达国家一般把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大中型水电都作为常规能源,而把小水电归为新能源范围。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新能源范围确定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个品种。生物质能在广义上分为传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属于非商品能源,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主要能源,利用方式为柴草、秸秆等免费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用于烹饪和供热;现代生物质能包括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燃料等,是生物质原料加工转换产品,新能源中的生物质能仅指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和大中小水电可称之为传统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则统称为新型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网络 以物联网(传感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产业上升为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第二位,可以说中国物联网的春天来了。物联网和传感网是同一个东西,其精髓是“感知”;物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可能要远远大于互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

3 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自美国提出“智慧地球”后,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在物联网领域加快研发和工程化、规模化应用步伐,可以说是群雄逐鹿、你追我赶。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的初始阶段,快速突破规模产业化的瓶颈技术,抢占制高点,是最紧要的。用温总理的话说,就是“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 因此,相关各方都要把精力和财力集中到“谋划未来和攻破核心技术”上来。只有这样,我国的物联网事业才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第三次信息浪潮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三、新材料 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材料的使用来看,人类已经走过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个阶段,与之相对的,则是人类文明的三代阶段: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材料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人类已进入硅基/合成材料时代,材料科技的进步作用更加凸显。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三大支柱性高技术产业。材料科学的进步左右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一种新材料的应用,往往事关

4 一个产业的兴衰。新材料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和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 所谓新材料,是相对于原有材料而言的,其特征是具备原有材料没有的新性能、新功能。按材料种类划分,大致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四大类。按材料的性能分,主要包括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以实现某种功能。 我国在新材料的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与国际同步的水平。比如在激光晶体、光学晶体材料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已在国际上稍稍领先。但就整体而言,我国还只是一个材料大国,距离材料强国还有很大距离。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发展重点将围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五大方向展开:现代交通运输,如轻量化汽车,高速铁路,远洋货轮等;高效清洁能源,如半导体照明(LED),风电、太阳能及其能量存储系统,热核聚变等;环境资源,如镁、稀土等储量丰富的特色战略资源材料,清洁煤化工,秸秆材料综合利用等;民生产业,如小城镇化和城市化所需的绿色建筑材料,涉及文化娱乐和传媒介质等的新一代先进显示材料,与人口安全相关的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设备等;此外还有国防领域。

四、生物医药 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的、亚细胞的和分子的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学、信息

5 学等手段开展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进而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手段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生物技术产业涉及医药、农业、海洋、环境、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应用生物技术生产出相应的商品,这类商品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后才能形成产业,因此,生物技术产业的内涵应包括生物技术产品研制、规模化生产和流通服务等。 随着生物医药产品外包的逐渐兴起,生物医药市场开始茁壮成长。但生物医药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长周期”行业,这些特点造就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不平衡。由于生物技术产品开发耗资巨大、周期漫长,使融资渠道不畅的国内中小企业面临困境。中国生物医药的原创性研究及资本市场远远落后于海外,这导致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陷入低水平重复生产和恶性竞争的局面。 对于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专家指出,鼓励自主创新,着重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业化,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速发展我国具有技术基础和优势的产业领域,形成产业突破。此外,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投资市场、生物风险投资基金及独立的评估机构是生物医药产业最重要的资本基础。以企业为主导的资本流向,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以发展原创科技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更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投 6 资者及政府的支持,这是目前发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最紧迫的问题。

五、空间 空间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为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目的是利用空间飞行器作为手段来研究发生在空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现象。 我国的航天专家将空间技术的主要特点概括为两个方面:首先空间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是很多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综合集成。它主要依赖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空间技术的成就,最能体现其科学技术的水平,是衡量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空间技术是一门快速的、大范围的、在宏观尺度上最能发挥作用的科学技术。比如,通信卫星可以大面积覆盖地面以至全球;气象卫星可以进行全球天气预报;侦察卫星可以及时监视广大地区的军事活动等等。 空间技术区别于一般常规技术的这两大特点,使其对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起到意想不到的战略性作用:在经济上能产生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普遍认为,开发利用外层空间资源,其投资效益能达到1∶10以上;在军事上最能显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一个国家只要占有空间优势,就掌握了军事战略上的主动权;在政治上对提高一个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的地位影响深远。一项重大空间成就,往往成为国际谈判的重大筹码;在科学技术上还能带动电子、自动化、遥感、生物等学科的发展,并形成包括卫星气象学、卫星海洋学、空间生物学和空间材料工艺学等一群新的边缘科学。 空间技术的开创和发展是人类开拓宇宙空间的壮丽事

7 业。空间技术自50年代崛起以来,以其辉煌的成就对国际政治、军事产生的影响和对人类经济、文明作出的贡献举世瞩目。几十年来,空间技术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各类卫星大显神通。

第五篇:七大新兴战略产业

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在“节能环保”中,将重点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

2.“新兴信息产业”将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

3.“生物产业”将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4.“新能源”中,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将领衔; 5. “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6.“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提出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

7.“新材料”中分列了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两项。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决定》提出,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本版对7大产业进行深度扫描,挖掘各大行业中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供广大读者投资参考。

信息技术 5个细分领域受益

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会议确定了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分别为: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着重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3G领域中有上海普天、广电信息、华胜天成、振华科技、烽火通信、航天通信、三维通信、中天科技、联创光电、中兴通讯、中创信测、长园集团、武汉凡谷、浪潮软件、上海贝岭、亿阳信通、新大陆、长江通信、光迅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

物联网领域中有大华股份、远望谷、赛为智能、金证股份、合众思壮、歌尔声学、太工天成、四维图新、北斗星通、上海贝岭、厦门信达、大立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

3D领域中有得润电子、利达光电、奥飞动漫、中视传媒、宁波GQY、出版传媒、华谊兄弟、海信电器、四川长虹、TCL集团等公司。

三网融合领域中有粤传媒、永鼎股份、拓维信息、中天科技、北纬通信、电广传媒、天威视讯、华闻传媒、出版传媒、博瑞传播、同方股份、二六三等公司。

移动支付领域中有长电科技、大唐电信、浙大网新、南天信息、新大陆、生意宝、恒宝股份、康强电子、证通电子、卫士通、焦点科技、国民技术、乐视网等公司。

新能源 6个细分领域受益

7月20日,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在能源局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透露,媒体广为报道的新能源规划最终定名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现在已经比较完善和成熟。目前,正在按照有关程序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期内累计将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

据了解,"新兴能源产业规划"明确部署了2011年至2020年先进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的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

业内人士称,高达5万亿的巨额投资将大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核能、风能、光伏、洁净煤、智能电网、车用新能源等核心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各个领域一批上市公司将从中成长起来或者获得巨大收益。

锂电领域的公司有成飞集成、湘潭电化、江特电机、盐湖集团、德赛电池、万向钱潮、亿纬锂能、金瑞科技、西藏矿业、华芳纺织、中国宝安、佛山照明、佛塑股份、凯恩股份、中信国安、江苏国泰、杉杉股份、路翔股份等公司。

风力发电领域中有青松建化、金风科技、九鼎新材、湘电股份、科学城、新赛股份、ST能山、海得控制、深圳能源、粤电力A等公司。

核能核电领域中有沃尔核材、华东数控、兰太实业、奥特迅、中核科技、江苏神通、自仪股份、方大炭素、上风高科、闽东电力、皖能电力、海陆重工、科新机电、大西洋等公司。

光伏太阳能领域中有钱江生化、鄂尔多斯、新华光、乐山电力、航天机电、中环股份、七星电子、安泰科技、金晶科技、天威保变、精功科技、大港股份、孚日股份、三安光电、江苏阳光、乾照光电、拓日新能等公司。

氢能领域中有厦门钨业、金瑞科技、同济科技、科力远、中炬高新、江苏索普、南都电源等公司。

乙醇汽油领域中有华资实业、海南椰岛、荣华实业、万向德农、ST甘化、丰原生化等公司。

新材料 7个细分领域受益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和发展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高速成长期,201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

A股新材料上市公司分属建材、化工新材料、水泥制造、玻璃制造、陶瓷制造、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等7大类。包括72家上市公司,从7月市场反弹以来,截至9月9日,新材料股票涨幅惊人,67家上市公司涨幅超过10%,占总数的93%。有3家上市公司已涨幅超过100%,分别包括北矿磁材(上涨112.06%)、包钢稀土(上涨107.56%)和横店东磁(上涨100.96%);涨幅超过90%的上市公司有3家,分别为厦门钨业(上涨98.04%)、太原刚玉(上涨93.8%)和中钢天源(上涨91.27%);涨幅超过70%的股票有3家,为中科三环(上涨76.92%)、中色股份(上涨75.21%)、金瑞科技(上涨72.17);涨幅超过60%的股票有4家,为博云新材(上涨69.25%)、宁波韵升(上涨68.65%)、锌业股份(上涨66.67%) 沃尔科技(上涨62.73%)。

值得注意的是,涨幅第一的北矿磁材,中期业绩并不理想,每股收益仅为-0.0247元,但由于同比增长190%,公司报告预计销售前景形势较为乐观。公司所属行业已明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炒公司预期理所当然成为资金追逐的目标,但市场人士认为,现在公司估值有些偏高,追高需谨慎。

生物 2个细分领域受益

生物类股票包括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两大类。生物医药包括的上市公司有马应龙、广济药业、中牧股份、益佰制药、交大昂立、通化金马、双鹤药业、现代制药、丰原药业、西藏药业、中创信测、西南合成、华北制药、三精制药、华兰生物、新华制药、东北制药、浙江医药等18家公司;生物育种包括的上市公司有丰乐种业、顺鑫农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獐子岛、东方海洋、正邦科技、大北农、荃银高科、敦煌种业、万向德农等11家公司。

从7月反弹以来,生物育种股票的表现明显好于生物医药。生物类的股票整体涨幅在20%以上,但涨幅前列的多数是生物育种股票,位居第一位的东方海洋上涨幅度达78.3%;西南合成和西藏药业分属第

二、三名,涨幅达75.2%和70.3%,其他位居四到十的股票均为生物育种股票。

据报道生物医药振兴规划的出台指日可待,100多亿元的扶持资金令投资者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且平均每个新药将获得500-1000万元项目资金也相当可观。所以,分析师认为,生物制药有望成为未来领涨板块。但真正的新兴产业需要很长时间扶持。另外,市场需求将起决定作用。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家粮食产需缺口正在扩大,加大对生物育种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种业体制改革,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将是国家今后的重点任务,所以,该产业的上市公司将受益匪浅。

高端设备制造 7个细分领域受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高端装备制造被明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在A股市场,高端设备制造的股票分属7类,包括冶金矿采设备、机床工具、电机、电气自控设备、航空航天设备、输变电设备和重型机械等。

从2009年各国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总量为2.2万亿美元,美国则由2万亿美元下降至1.5万亿美元,日本为1.23万亿美元。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杨拴昌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做大",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提高,部分领域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输变电设备近几年的水平突飞猛进,大企业不断涌现,如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特变电工等大型企业。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1-7月,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8.9%和47.9%,其中7月份分别增长79.5%和31.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4.5%,其中7月份增长31.8%。

从市场表现看,这7类股票涨势喜人,冶金矿采设备的13家上市公司,12只上涨,涨幅都远超过10%,只有中国一重微幅下跌,涨幅超过30%的股票有6家。北方股份涨幅达76%,天地科技涨56.2%,石油济柴涨40.8%,金自天正涨33%、太原重工32.8%、江钻股份31.3%。电机类股票有7家公司,涨幅最大的江特电机涨幅达94.1%。其他各类公司涨幅最大的股票为东源电器上涨64%;新华光上涨65.2%;百利电气上涨67.9%;*ST建机上涨25.7%。

节能环保 5个细分领域受益

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节能中长期规划》、《高技术产业十一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推动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

8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和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审议并原则通过《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草案)》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会议强调,要突出重点,抓住汽车、锅炉、电机系统、空调、照明等应用面广、潜力大、见效快的关键领域,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节能环保产业列入重点培育对象。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政府的强制节能约束,有望迎来市场急剧扩张,考虑到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间接经济效益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增加,我国的节能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节能环保5大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将大大受益。

建筑节能领域中有延华智能、金晶科技、耀皮玻璃、智光电气、中航三鑫、伟星新材、方大集团、红宝丽、栋梁新材、烟台万华、达实智能、海螺型材等公司。

污水处理领域中有山大华特、创元科技、东湖高新、万邦达、武汉控股、华光股份、宁夏恒力、桑德环境、中原环保、国中水务、现代投资、菲达环保、三聚环保、龙净环保、创业环保、三维丝等公司。

节能电力电子设备领域中有东源电器、国电南瑞、奥特迅、新世纪、台基股份、长城开发、三变科技、智光电气、国电南自、科陆电子、平高电气、金智科技、威尔泰、齐星铁塔等公司。

绿色节能照明领域中有中材科技、东方电气、粤富华、银星能源、京能热电、长征电气、天奇股份、华仪电气、粤富华、长城电工等公司。

垃圾发电领域中有东湖高新、华光股份、山鹰纸业、凯迪电力、泰达股份、广州控股、哈投股份等公司。

新能源汽车 4个细分领域受益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4大类。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A股市场涉及新能源汽车的上市公司有江特电机、安源股份、宁波韵升、曙光股份、江淮汽车、万向钱潮、国电南瑞、海马股份、奥特迅、安凯客车、上海汽车、大洋电机、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一汽轿车、长安汽车、金龙汽车、东风汽车、许继电气、福田汽车、森源电气、亚星客车、荣信股份、一汽夏利、思源电气、卧龙电气等。

按照此前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草案显示,中国将最终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将加快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即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这将给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带来巨大商机。

从7月市场反弹以来,新能源汽车股票表现喜人。截至9月9日,26家上市公司,全部上涨且涨幅比较大。涨幅超过30的股票就有19只,占总数的73%,涨幅超过50%的股票有江特电机(上涨94.1%)、安源股份(上涨75.4%)、宁波韵升(上涨68.6%)、曙光股份(上涨66.8%)、江淮汽车(上涨64.7%)、万向钱潮(上涨56.29%)、国电南瑞(上涨52.69%)等个股。(

上一篇:中考英语作文系列下一篇:自律委员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