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2022-12-25

第一篇: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省委、省政府推动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我省科教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各地各部门要更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采取超常规措施,确保“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为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强大支撑。

一、目标任务

1、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历史机遇,集中力量,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核心重大项目为主抓手,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力争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基本原则。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资源汇集,共同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明确重点,集中突破。根据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立足我省的特色和优势,选准主攻方向,明确发展重点,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开放合作,加快发展。在加快省内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的同时,瞄准重点领域的国内外领军企业和关键技术,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新驱动,强化支撑。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广泛集聚创新人才,加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集聚一批新创业团队,加快推进产学研联盟,牢牢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3、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生产值超过千亿元,部分行业居全国领先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建成若干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发展重点

1、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集成电路、软件和物联网。新型显示优先发展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OLED、激光显示,特种显示模块和组件等;智能家电优先发展以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产品;集成电路优先发展芯片设计、封装、测试、鼓励引进芯片制造生产线等;软件优先发展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数字语音系统、各类应用软件等;物联网优先发展传感器、射频器件及中间件、智能仪器仪表等物联网感知产品制造,推进物联网在经济、社会上的应用。

2、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装备优先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余热利用系统及关键设备,大气污染及水污染防治系统及装备,生活垃圾、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及设备,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高耗材装备轻量化制造。节能产品优先发展LED外延片、芯片及配套器件,绿色照明产品,节能家电,节能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优先发展再制造、废弃物资源化。

3、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新材料、电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等。高性能金属材料优先发展新型高强合金材料、轻量化功能材料;硅基新材料优先发展光伏玻璃、显示玻璃、节能建筑玻璃、半导体材料,硅基新材料关键装备制造等;电子材料优先发展高端电子铜带、超薄电子铜箔、金属粉体材料、磁性材料等;新型高分子材料优先发展新型工程塑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

4、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制造和生物农业。生物制药优先发展各类新药、品牌仿制药、特色原料药、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再生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现代中药优先发展中药新品种、动植物提取物、中药保健品等;生物制造优先发展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酶制剂等;生物农业优先发展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等。

5、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光伏优先发展硅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能源并网发电装置及系统、大容量储能电池等;生物质能源优先发展非粮生物乙醇、生物石油、生物柴油,秸秆成型燃料、气体燃料;洁净煤优先发展煤层气岩层气开发、煤基气体转换及利用。

6、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等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的重大基础装备,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能源、交通、采选、冶金、化工等领域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新型基础零部件。

7、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重点发展高性能电机,单体电池、电池模块及其控制系统,车身电子,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

8、公共安全产业。重点发展通讯安全、生产安全、 食品安全产业。通讯安全优先发展量子通信、北斗导航、微波通信、网络安全等系统和装备产业化;生产安全优先发展安全生产监控、大空间火灾探测预警、矿山采选灾害防控及矿用防爆、工业过程安全保障等系统与设备,新型阻燃材料;食品安全优先发展食品筛选检测材料、仪器和设备。 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若干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鼓励各地积极发展其他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

三、主要措施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到2015年,开工建设1000个左右重点项目,培育和引进100个左右重点企业,培育10个左右特色产业基地,形成“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围绕“千百十工程”,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支撑和发展动力。

l、壮大一批领军企业。大产业需要大企业牵头担当。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发展活力。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在皖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扶持一批高成长性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

2、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大产业需要大项目带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每年支持建设200个左右重点项目。抓住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在我省布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3、打造一批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建设产业基地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抓住国家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机遇,鼓励现有各类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和各种要素向园区集聚,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建设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并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4、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是关键。实施“1 1 1人才聚集工程”,有针对性地培育引进扶持100个左右创新团队、1000名左右国内外技术领军人才和1万名左右高技能人才,为新兴产业提供力支持。加快实施股权激励机制,鼓励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发展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新兴学科专业,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积极培养产业发展亟需的各类专业和实用技术人才。

5、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是支撑。 要围绕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制定技术路线图和技术发展指南,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进行技术攻关,争取部分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计划,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6、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要素、推动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要加快建设一批技术研发、检测实验、技术转移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所)、实验室或设立分支科研机构。鼓励骨干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核心技术能力。

7、培养一批中介组织。积极发展技术交易、咨询、科技评估 、科技招投标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8、创新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对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增强国有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上市,积极引进培育风险投资,加快建立产业投资基金,解决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瓶颈”。创新土地管理机制,优先保证用地需求。

四、支持政策

l、财税政策。一是统筹现有相关各类专项资金,形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力。省各类与产业培育、技术开发相关的专项资金,根据自身职能,在不改变现有管理权限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二是省政府一次性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各地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从2010年起到2015年,省政府每年拿出5亿元,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产业基地等,省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省引导资金由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初步安排意见。为避免重复投入、提高引导效率,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项目和实施效果报送制度,相关单 位每年二季度前,将各类专项资金、引导资金支持的项目,汇总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年底前报送实施效果。三,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融资的方式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基金按市场方式运作,适时退出,滚动支持。各市要设立相关资金,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用好用活各类政策资金,集中用于扶持重点项目,用出成效。

2、金融政策。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开发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支持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融资。加快设立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

3、市场政策。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选择创新药物、节能产品、废弃物处理、新能源汽车等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好、市场机制暂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组织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培育新兴产业市场,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成为直供电试点企业。支持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化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对于符合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重大创新产品,由政府首购和订购。

4、开放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境外、省外企业投向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外资企业与省内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省科技开发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支持我省企业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活动,申请国际专利和注册商标。扩大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融资。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省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方案另定),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督查、调度和推进工作。

2、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在项目核准备案、工商登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认定等方面,减少、简化审批程序。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重点项目申报等开辟“绿色通道”。健全政府信息网络,向企业界及时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使企业家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产业政策。切实解决部门利益分割、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错位等问题,使政府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3、实行责任制。各市要高度重视,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比较优势,切实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有重点地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省直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政策措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4、加强评估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监测体系,每年年初分解目标任务,逐季对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和通报。将各市、各部门推进新兴产业情况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市予以表彰,在下一加大支持力度。

芜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准确认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不少企业。做小家电出身的德豪润达,原本只想把在广东的家电产业转移到芜湖,在当地腾出空间发展LED产业。但到芜湖考察后,这家企业下定决心直接把LED项目放到芜湖,把这里作为企业“二次创业”的战略要地。三安光电负责人也坦言,在与芜湖决策层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比自己还超前,这是促使三安从最初打算投资30亿元追加到120亿元的重要原因之一。

点上寻求突破,链上寻求规模,芜湖专门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和高层推动,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聚――产业基地”的思路,统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该市还完善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编制工作,目前已谋划重点项目238个,总投资1890亿元。

如何推动项目“盆景”转变为产业“风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芜湖的做法是,在尊重和顺应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发挥政府主导力量,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自主创新、人才引入等事关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领域重点扶持。

芜湖结合市情制定了一揽子扶持政策,其中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改制上市、科技成果转化和金融支持政策等是其中的重点。例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到2015年,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40亿元,用于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产业基地建设。针对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加快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壮大基金规模。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资金不如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不如引进人才。”按照这一理念,芜湖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库,还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引进了一批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留学归国人员和境外人才来芜发展。

按照芜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线图”,到2015年,芜湖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4000亿元。围绕目标,芜湖将实施“6122”工程,即“十二五”期间打造6大产业基地,5年培育100个领军企业,投入各类资金200亿元,撬动重大项目投资2000亿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腾笼换鸟”和“就地输液”

为实现芜湖市高新区战略性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区域内原有的传统产业,芜湖高新区采取“腾笼换鸟”和“就地输液”的整合措施。高新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面8.6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南面23平方公里为拓展区,核心区将重点引进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而逐步淘汰那些污染大、产品附加值低的传统产业,将土地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进行“腾笼换鸟”。 根据要求,落户核心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研发队伍。通过引导、改造已经落户高新区核心区的老企业,帮助企业调整战略思路、加强研发队伍,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营销渠道,让传统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实现“就地输液”的目标。

土地资源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更加节约有效的将土地资源利用起来,提高容积率,企业厂房更多向空中发展,让单位土地的效益最大化。同时,高新区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严禁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行业进入高新区,努力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水平,制定严格的企业投资强度准入标准和用地退出机制,加强对闲置土地的清理。严格把握进区项目的准入条件,支持企业建设多层厂房。

发展新兴产业,加大自主创新

高新区大力实施“二次创业”战略,核心是“双轮驱动”模式,以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特色产业为两大驱动力,通过自我发展和外部引进,推动园区发展,实现对芜湖经济发展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 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参观了落户于此的佳景设计公司,与传统工厂不同,整洁干净的4栋4000平米的小楼里,设计人员正在用着最先进的CAE系统,完成各种车型各环节的设计工作,佳景目前具有整车和各零部件的设计能力,目前为奇瑞及国内各家汽车公司承担二三十个车型的设计任务。

虽然没有工厂流水线机器的轰鸣,这些年轻的设计者们正在满怀激情的为社会创造着价值,促进这个国家更快的发展。“一般工作五年以上的,年薪在10到15万左右”,企业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了一个个优秀员工孕育的环境,最终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

产业园一期目前已投入使用,3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二期正在加紧施工,届时将建成软件中心、汽车电子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和呼叫中心等专业楼宇,同时配套专家楼、商务中心、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等。

高新区通过产业转型,孕育了一批批像佳景这样的“小巨人”公司,同时在奇瑞新能源汽车、华光集团、海螺集团、中集瑞江、中航集团、美国德尔福、日本川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带动下,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服务外包等四大主导产业。这些新兴产业无一例外的加大自主创新,在人力资源方面,坚持“引资金不如引项目,引项目不如引团队,引团队不如引人才”的思路,形成人才资源高地,提高创新效率。

第二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坚持创新发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创新和转变消费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同时,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

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要切实完善体制机制,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原始创新,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联合攻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相关知识产权。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协调指导力度,造就并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作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相结合。要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明确发展时序,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要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坚持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与支撑当前发展相结合。要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重大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同时,要立足当前,推进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具有重大作用的相关产业较快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立足国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一)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五)新能源产业。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六)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四、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

性技术。在生物、信息、空天、海洋、地球深部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对面向应用、具有明确市场前景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由骨干企业牵头组织、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结合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发展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财税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业集聚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三)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快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积极从事职务发明创造。加大工作力度,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加急需的专业学位类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支持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鼓励企业建立专利联盟。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利益保障和实现机制,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加大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

(四)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以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能够实现突破的重点方向,依托优势企业,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努力实现重大突破。

(五)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发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着力培育新业态。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环境服务业。

(六)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力度,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应用,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托具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五、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市场,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良好的环境。

(一)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坚持以应用促发展,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选择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显著、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统筹衔接现有试验示范工程,组织实施全民健康、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材料换代、信息惠民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

(二)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绿色消费、循环消费、信息消费,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扩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加强新能源并网及储能、支线航空与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新能源应用、信息

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新型商业模式。

(三)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进一步健全药品注册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的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和产品准入标准。改善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完善并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标准。

六、深化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要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尽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深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

(一)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在国外申请专利。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我国技术示范应用项目,共同形成国际标准。

(二)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在境外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扩大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改进审批程序,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外汇支持。积极探索在海外建设科技和产业园区。制定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为企业开展跨国投资提供指导。

(三)大力支持企业跨国经营。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结合对外援助等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以及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在海外推广应用。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加强企业和产品国际认证合作。

七、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创新支持方式,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等。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等推广应用。加强财政政策绩效考评,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完善税收激励政策。在全面落实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

(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

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服务。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

(四)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的建设,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创业企业的需求。完善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逐步实现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发行规模,积极探索开发低信用等级高收益债券和私募可转债等金融产品,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展,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

(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和完善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行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与监管体系。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为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参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创造条件。发挥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条件。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健全创新药物、新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调节机制。实施新能源配额制,落实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促进三网融合高效有序开展的政策和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二)加强宏观规划引导。组织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加强与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衔接。加强对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各地区要根据国家总体部署,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发展重点,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三)加强组织协调。成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形成合力,统筹推进。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决定的要求,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国务院

二0一0年十月十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你好哦啊,

第三篇:在全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倪玉平

(2011年

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稍后,姚书记、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摆上紧要日程,强力予以推进。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充分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

我市逐步摆脱铜采选冶单一工业发展模式,建成了特色鲜明的重要工业基地。但随着经济发展,我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2010年比重仅为2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8个百分点。二是第二产业内部轻重工业失衡,重化工业比重高达94.8%,资源性产业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80%以上。从根本上改变我市能源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状况,缓解由此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引领和支撑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要素瓶颈。一是发展空间狭小。全市土地总面积仅占全省0.8%,建设用地较为紧张,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二是资源依赖性强。铜精砂、磷矿、钛矿等重要资源,基本需要进口或外购。三是生态环境脆弱。我市是全国典型二氧化硫和酸雨“两控区”,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达4.0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37万吨,环境容量基本达到承载极限。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需通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降低创造单位价值所耗用的资源和生态代价,提升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

3、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国际社会后金融危机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国内各地区也不约而同地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主攻方向,新一轮产业竞争渐趋激烈。从我市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条件和基础。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涉及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家,集中在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15.7%。同时,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是产业规模小,对整个行业的带动能力不强。二是产业集聚度低,中小企业多、领军企业少,关联性不强,产业链不长。三是大部分企业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不够,创新能力不强。要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构建发展新优势。

4、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幸福铜陵的重要支撑。我市人均GDP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一些发达地区,但社会建设、生态环境、收入水平却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无论从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还是从

体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角度,都到了改善民生促发展、促和谐的共建共享阶段。当前,我市正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幸福铜陵进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发展质量。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结合点,有效拓宽人民群众的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就是要大力培育发展服务型、消费型、环保型等新兴产业,创造新产品,进一步拓宽我市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就是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营造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我省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明确了包括国家七大产业和公共安全产业在内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

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认真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根据《意见》要求,现阶段重点培

育和发展铜基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提出这六大产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在工业领域选择条件较好、有一定基础的铜基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将国家和省确定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纳入到选定的四个产业中。二是考虑到我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突出结构调整和升级,将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两个服务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促进“服务经济”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双轮驱动,推动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

综合考虑现有基础条件和未来五年发展,我们提出通过实施“千百十工程”(即开工建设项目超过1000个,培育和引进100个以上规模企业,打造10个特色产业集中区),努力实现“124”发展目标,即“一千亿元、两个高于、四大产业基地”。

——一千亿元: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两个高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同期水平,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大产业基地:建设铜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国家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实现以上目标,工作中要坚持三个导向:

一是在发展原则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发展重点,分清先后次序,从最有基础、最能见到成效的产业抓起。把铜基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重点支持,率先突破。同时,兼顾产业协调,以点带面,实现新兴产业的整体推进。

二是在发展重点上坚持领军企业牵动、重大项目带动。强化领军企业、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切实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聚集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新的支柱产业。

三是在发展动力上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放大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引智借脑”,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强铜基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技术和产品研发,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先导性产业,争取更多高端产业来我市发展。

三、突出重点,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当前,要按照“全面发展、梯度推进,重点突破”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项工作措施,紧紧扭住着力重点,形成有力的工作抓手,从战略层面

向战术层面深入推进。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着力培育产业主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着力培育和扩大市场主体。围绕“十二五”时期培育和引进100个以上新兴产业规模企业的目标,我们要把壮大企业主体摆在突出位置,做到“三个注重”:

一要注重领军企业的引进。立足我市发展重点,积极面向国内外相关行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题招商,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引进要知己知彼,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从哪里突破、最好的企业在哪里必须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比如PCB产业,现在竞争很激烈,国内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这就需要我们点对点抓好战略合作者的引进。同时,要借助与央企、知名非公企业的战略合作,摸清国内大企业的优势和意愿,深入谋划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项目,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落户我市。

二要注重传统优势企业的植入。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铜、化工、电子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导其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转型升级。有色公司要继续发挥光荣传统,加大铜资源开发力度,提高铜冶炼水平,承接国内外先进铜加工业。特别是要集中力量,在发展铜基新材料方面有新的作为,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

出应有的贡献。铜化集团要全面创新化工产业发展的路径,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不断完善现有化工产业链条,加快向消费领域延伸,努力建设沿江绿色化工基地。

三要注重种子企业的培育。坚持把本土的中小科技企业作为实现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之源,完善扶持办法,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每个产业要摸排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库。每个产业要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科技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要设定培育发展目标,实行动态管理,并在研发、管理、人才、用地、金融、上市、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和优先扶持。

第二,着力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脚点在于项目建设。没有项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一句空话。

一要抓项目推进实施。重点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今年,要加快推进总投资168亿元的31个在建及新开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进度,争取年内完成投资35亿元,力争10个以上项目建成投产。今后,每年每个产业都要确定3-5个重大项目作为示范项目,集中财力物力扶持,强化协调调度,实现重点突破,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发展。

二要抓项目招商引入。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招商重

点,大力开展新兴产业专题招商。在招商对象上,要把大企业、龙头企业和专业配套企业作为主攻方向,把能够带动产业整体发展的核心企业作为重点,重视引进行业内具有特色的中小型下游企业。在招商方式上,要改变单纯比拼税收优惠政策、比拼土地价格、比拼环境承载能力的招商模式,大力开展规划招商、环境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以商引商。年内,要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举行铜基新材料、光电光伏等专题招商活动,力争引进15-20家规模以上企业。要重视做好下半年的央企合作招商活动,争取签约15个以上项目,引进投资100亿元以上。各县区要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年内至少开展一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招商。

三要抓项目谋划储备。在现有130个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谋划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在项目的谋划上,要把产业发展的高端环节放在首要位置,尽可能遴选出关键技术水平领先、生产工艺先进、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努力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突出谋划一批战略性、牵动性的大项目,以大项目带来大产出,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爆发性增长源。要突出抓好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光伏光电产业链等相关项目的谋划,补齐缺失链条、壮大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力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先一步。

第三,着力打造产业基地。当前,我市在铜基新材料、先

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发展优势,但仍存在技术领军企业数量少和规模不大等问题。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产业聚集度,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努力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一是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集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是各类产业园区内成长起来的,要充分发挥园区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培育、集聚和带动作用,加紧建设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集中区。开发区要紧紧抓住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契机,进一步优化布局,强化产业特色,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铜基新材料、装备制造和PCB产业集中区建设。狮子山区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快光电和新型阀门产业集中区建设。铜陵县要依托金桥工业园,加快铜加工、电子材料和机械制造产业集中区建设。到2012年,初步形成一批产业集中区,培育企业120家以上,实现产值380亿元以上。

二是谋划一批产业集中区。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设各类专业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谋划建设示范园区装备制造、横港铜再生、展圣现代综合物流等产业集中区,推进多尼尔房车、汽车精细拆解再制造等项目进程,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体量的产业集中区。到2012年,力争新的产业集中区内新增落户企业85家以上。

三是打造新兴产业基地。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

密集的特点,走规模化、集聚化和特色化发展路子,加快建设铜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基地。把铜基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重点建设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和PCB产业园,争取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家,总产值达到300亿以上,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争取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30家以上,总产值达到40亿以上。加速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争取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总产值达到40亿以上。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争取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以上,总销售收入达到20亿以上。努力将产业基地建设成我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着力强化技术保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启动“千名人才”计划,培养、造就和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和技术、管理骨干。积极帮助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组建面向新兴产业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力争每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 11

型(试点)企业15-20家,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5家以上。

二是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引导骨干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产学研实体,引进高校院所在铜设立新兴产业研发平台。力争在铜基新材料、光电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组建1—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每年建立20个产学研合作实体,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0项,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组建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

三是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进一步提高中科大创业园孵化能力,完善孵化管理体制,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向县区延伸,建立晶体材料及元器件、IT信息、LED光电子、精密模具等一批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和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力争每年新增孵化面积1万平方米,新入驻孵化企业20家、毕业企业10家。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面向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力争每年建立生产力促进、专利代理、科技咨询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2—3家,建成1个新兴产业创新资源共享、试验检测或技术转移等公共服务平台,建成省“科技路路通”铜陵分中心。

四、强化落实,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必须加快

形成政企互动、市县联动、部门合力强势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一要制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紧修订完善文化和现代物流两个产业发展规划,启动编制铜基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四个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等。各县区、开发区也要结合各自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制订规划实施方案。抓紧制定六个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引导项目投资和企业发展。做好与国家、省规划的紧密对接,加强与我市“十二五”规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规划的衔接。

二要加大政策扶持。根据《意见》精神,今后政府关于扶持资金、建设用地、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将优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我市即将建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安排资金不少于1.5亿元,同时,建立战略性新兴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年内启动运作1-2只5亿元资金规模的基金项目,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竞争择优、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集中力量办大事,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资的格局。

三要形成工作合力。市里成立了高规格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县区要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加强目标管理,分年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要工作等,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运行分析,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要加强督查考核,重点检查各地、各部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提高新兴产业考核权重,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要建立健全部门帮扶和领导联系制度,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营造全社会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天津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突破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发展现状

(一)基础与优势。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拥有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和知识型员工,投入科技经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经由自有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先进知识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具有处于产业链高端、发展速度快、创新活力强等特点。近年来,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1.25万家,占全市中小企业的9.1%,其中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下同)企业1100家,占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9%。科技型中小企业年销售收入约3100亿元。

1. 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一是发展速度加快。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十五”末约3000家发展到1.25万家。国家和天津创新基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过30%,涌现出赛象科技、红日药业等一批成长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领军企业。二是对经济发展和就业贡献大。2009年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15.6%,但其年工业总产值、资产总值、就业人数、利润总额分别占到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30.6%、34.3%、31.3%和62.5%。三是优化了民营经济结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超过97%。

2. 成为推动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生力军。2009年,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2%,比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约1个百分点;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总数占其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19.5%;科技型中小企业共申请专利6559件,占全市企业申请专利的63.7%。在市科委组织实施的自主创新产业化大项目中,有8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任务,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改造了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引进培育了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乃至十亿元的科技型企业。

3. 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主体。6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在国家级和各类市级科技园区、工业园区;41.3%分布在滨海新区,26.8%分布在市内六区,31.9%分布在其他9个区县。8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在我市八大优势产业,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约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47.2%。推动形成了河北创意产业、静海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武清自行车产业、南开光电子产业等一批区县特色产业集群。

4. 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市人民政府设立了11亿元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工程”,累计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超过4亿元,共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00家。二是出台了一系列对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科技与金融结合日益紧密,通过“打包贷款”等政策措施,为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支持。三是累计建设了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10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6个、生产力促进中心23家和企业孵化器42家。建成并启用了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科技文献中心等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全社会创业活跃度不高,创业氛围不浓,群体规模偏小。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市企业法人单位总数、年度新增企业数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都远低于京、沪等先进地区。

2. 创新领军企业较少,集群化程度不够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92家,占3.1%;其中3亿元以上191家,占1.5%。在国内外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少。缺乏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产业集群,区域专业化产业集群尚处于发育阶段。

3. 政策扶持力度较弱,公共服务能力不够强。市、区县两级财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偏低,特别是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大。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数量偏少,服务能力较

弱。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亟待加强。

二、总体要求与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高地为目标,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滨海新区各功能区和各区县工业园区聚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突破性发展。

(二)发展目标。

1. 到2015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规模发展到3万家,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提高到15%。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4500家,占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提高到15%。科技型中小企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以上。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占到全市的50%,市内六区占20%,其他区县占30%,实现三个层面联动发展。

2. 到2015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5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企业达到500家,10亿元以上达到100家。基本具备海内外上市条件的企业100家左右。

3. 到2015年,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10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00家,培育科技特派员队伍1000人、创业导师1000人。重点扶持国家级和市级工业园区、科技园区50个,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2.4万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80%。

4. 到2015年,聚集形成创新药物、半导体照明、绿色电池、智能无线传感网络等20个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企业总数达到1.65万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55%,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重点任务

(一)扩大初创期企业规模。采取营造创业氛围、激励各类人才创业、完善创业环境等措施,通过促进现有中小企业转型,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领办企业,激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吸引国内外人才来津创办企业,支持与国内科研院所、大学、国有企业合作组建企业5个途径,促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到2015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75万家。

1. 营造全社会浓厚创业氛围。加强全社会创业活动的宣传力度,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和高层次创业与孵化国际论坛等方式,在全市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吸引创业者来津创业发展,实现创业梦想。

2. 促进现有中小企业转型。加大技改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帮助企业引入创新要素,对现有大量中小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一批中小企业转变为活力强、发展快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3. 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领办企业。支持和鼓励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的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以停薪留职、辞职等形式,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

4. 鼓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鼓励高校教师携带科研成果创办企业。支持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创办企业。允许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休学创办企业或进行科技中介服务。扶持一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项目。 5. 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津创办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提供创业平台,支持和帮助海内外人才来津创办企业,发展事业。加快建设留学生创业园,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6. 通过科技合作创办企业。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要积极主动地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各种合作,选好项目,找准切入点,共同创办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企业。

7. 完善孵化体系。依托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促进产学研结合,建设包括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以及创业导师队伍在内的孵化体系。吸引社会资金,扩大“天使资金”规模,完善“天使资金”投入和退出机制。

(二)促进成长期企业加速成长。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园区载体功能、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

台等措施,推动一大批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到2015年,3000家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壮大期。

1.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按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要求和程序,选择符合资助条件的企业,通过实施国家、市、区县联动,以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成长性的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

2. 发挥园区载体功能。提升国家级、市级科技园区和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等载体的服务功能。针对完成孵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加快各级园区标准厂房等“加速器”载体设施建设,形成与企业快速成长要求相匹配的软硬件条件,促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3. 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和企业管理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4. 推动产学研合作。遴选高校优秀教师、研究生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培育成为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服务,开展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5. 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支持。通过科技项目“打包贷款”、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利用“金桥之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创业投资、贷款担保等投融资平台,为进入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融资服务。

(三)推动壮大期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扩大社会融资、强化政府服务等措施,聚焦各类扶持政策,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使进入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核心技术获得竞争优势,依靠知名品牌占领市场,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到2015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500家。

1. 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通过加大市级和滨海新区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吸引银行的低息贷款投入,以有偿周转使用等方式,大力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掌握领先技术,树立知名品牌,扩大市场规模,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2. 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通过新建、引进、重组等多种形式,建设各级企业研发机构1500个。重点建设100个国家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实验室,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

3. 建设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同一产业的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组建20个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

4. 提升企业投融资能力。通过知识产权抵押、科技担保等措施,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通过股权改造,吸引风险投资、产业投资资本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贷款贴息、上市补贴等支持方式,鼓励和推动科技小巨人企业到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提升其社会融资能力。到2015年,帮助企业解决1500亿元社会融资。

5. 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鼓励企业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产品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帮助和支持进入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和提升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

(四)形成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通过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作用,增强专业技术服务能力,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培育形成20个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1.65万家以上。

1.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新材料、新能源、民用航空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地对聚集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载体服务功能,逐渐形成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医用新材料、绿色电池等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2. 发挥新兴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挥大项目、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航空配套产品和服务、风力发电配套设备、

汽车电子、半导体照明材料和产品等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3. 增强专业技术服务能力。重点建设和完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中国科学院天津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国家海洋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增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培育形成生物制药、工业生物、海洋科技、创意产业、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4. 提升滨海新区聚集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滨海新区创新政策体系,聚集更多的国家级研究院所,带动形成新能源汽车、工程设计、成套装备等一批企业集群。建设滨海新区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吸引国家高技术成果在滨海新区实现转化,带动形成下一代移动通信、超高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智能无线传感网络等高技术企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组织,会议成员由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区县、功能区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各区县、滨海新区各功能区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推动实施。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筹集财政资金200亿元,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其中市级资金80亿元,滨海新区和各功能区、其他区县120亿元。各区县(不含滨海新区)和功能区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市级和滨海新区政府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成长期和壮大期企业发展。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吸引商业银行贷款,支持和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加大投入。制定出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解任务,逐项落实。

(三)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平台,在技术开发、科技政策、投资融资、市场开拓、企业诊断等方面提供便捷的服务,发挥网上企业认定、科技资源整合、统计监测等功能,增强工作透明度,避免政策漏洞,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加强人才培训与交流,开展创业培训、企业成长培训和企业上市培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组织赴境外培训考察。成立科技企业家协会,搭建企业成长交流平台。加强中介服务,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提供创新政策、成果转化、创新方法等服务。建设中国创新驿站天津区域站点,提供技术转移服务。开展国际专利申请及保护、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等服务,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竞争风险。

(四)建立高效协调工作机制。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集中力量抓紧抓好。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提供优质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各区县、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的指导、督促、检查、服务。要建立严格的工作考核制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范围。

附件:1﹒“十二五”期间财政资金筹集及其支出明细表

2﹒2015年天津市各区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测及资金筹集表附件1

“十二五”期间财政资金筹集及其支出明细表

项目 经费总计

一、天使资金

二、政府资助周转资金

三、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四、企业培训、专家评审等服务费

附件2

区县

单位:亿元

备注

滨总计

市级区县经费 经费

新其他区县

市级经费包括市财政资金30亿元,贷款50亿元;滨海新区经费包括滨海新

200 80 120

70 50 区人民政府30亿元,市开发区、保税

区和滨海高新区共30亿元,塘沽、汉沽、大港共10亿元。 滨海新区有关功能区、其他区县的资90 0 90

40 50

金主要通过无偿资助或股权投入方

式,支持初创期企业,每个项目10万元-60万元,共约支持1.8万家企业。 通过资助、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一般

106 76 30

30 0 每个企业支持100万元-500万元,重

大项目500万元以上。共计支持约3000家企业。

主要用于支持10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家企业实验室、100个孵化器、

3 3 0

0 0 10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20个产学研

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和维护费。

包括:支持1000名科技特派员、10001 1 0

0 0

名创业导师、1万名企业人才培训等

服务和培训费,重大项目专家评审费。

2015年天津市各区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测及资金筹集表

单位:家,亿元

2015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收销售收预测企500万元

500万元以

入1亿元

销售收入以

入10亿筹集财政资业数量

以下企业

上企业

以上企3亿元业

上企业

元以上

金额度

企业

合计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塘沽 汉沽 大港 市开发区 保税区 滨海高新区 市内六区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其他区县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宁河县 静海县 蓟县

30000 25500 15000

12750

-330 80 60 10 140 40 660 240 400 200 660 180 900 100 60 3 170 25 180 20 200 33 170 16 120 3 1350 650 170 110 230 120 200 110 250 130 240 110 80 20 50 10 90 30 40

10

400 100 200 50 - - 20 8 5 0 10 2 65 17 60 13 4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 50 30 8 35 8 30 8 35 8 35 8 10 2 5 2 15 4 5

120 70 30 4 2 4 10 10 10 15 3 2 3 3 2 2 35 5 5 5 5 5 2.5 2.5 2.5 2.5

第五篇:张宝顺书记在全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上的讲话

张宝顺书记在全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目的是动员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奋力开创安徽科学发展新局面。刚才,省直有关部门和合肥市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经验体会和工作打算。三运同志的讲话,系统全面,重点突出,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着眼全面转型,切实增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感责任感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摆上战略位置,坚持不懈加以推进。

第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宽带网络、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面对新的国际竞争态势,中央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各省区市也纷纷集中力量,主攻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先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已经拉开帷幕。我们要实现加速崛起、走在中部前列,就必须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更大的气魄和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第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现代经济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相继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的高增长产业群,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我省过去30多年的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上个世纪

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主要靠食品、轻纺等产业;新世纪以来,能源原材料和汽车、家电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这些优势产业虽然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但随着宏观环境深刻变化,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迫切需要有新的产业引领和支撑未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潜力大、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综合效益好,代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完全可能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我们必须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支撑未来发展的高成长产业,推动全省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设两大平台、提升对外形象的重大任务。当前,我省正在全力推进皖江示范区和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这是安徽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舞台。我们建设合芜蚌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要抓的事情很多,工作任务也很重,但最根本的就是要看拥有多少高新技术和自主品牌,形成多少高附加值产品和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这也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准。我们建设皖江示范区,要实现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就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着力培育和引进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绝不能搞产能的简单复制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是推动安徽产业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示范区、试点省作为国家级战略平台,要在全国作出示范、形成影响、打响品牌,更要有一些标志性的企业和产业,像北京的中关村、深圳的华为、武汉的光谷、江西的赛维光伏等。我们一定要抢

抓历史性机遇,放大国家级平台的战略效应,力争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有大作为,全面提升经济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二、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十二五”是安徽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把握发展大势、深入分析省情的基础上,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力争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万亿元。有关部门围绕这一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加强规划论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去年底,省里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前不久又召开了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了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支持措施。现在方针目标已定,关键是要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加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第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门槛高,投资需求和市场风险都很大,科学确立发展方向和重点至关重要,选对了就能引领未来、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战机、造成巨大浪费。现在,省里正在编制“十二五”专项规划,其核心任务就是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引导各地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投资。省里已经明确,现阶段培育和发展的重点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产业,同时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列出了新型显示、智能家电、纯电动汽车等30多个产业发展方向。当然,这些产业和领域基础不尽相同,不可能齐头并进、同时突破,我们必须根据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时序,明确哪些是近期能够形成气候的,哪些是能够取得突破的,哪些尚处于孕育期的,加强分类指导,实行一业一策,分层次、分阶段加以推进。各市都要从本地产业、技术、资源等基础条件出发,加强研究论证,决不能盲目跟风、贪多求全,一定要围绕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找准定位,在点上寻求突破,在链上做出规模,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力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打造若干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产业。第二,坚持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目标,着力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区域竞争中举足轻重。我们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目的就是要培植一批支柱性产业,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力。围绕这一目标,省里提出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大项目为支撑,以产业基地为平台,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一要抓龙头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要在短期内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至关重要。要坚持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引强,打造更多的行业龙头,发挥中流砥柱作用。龙头企业发展离不开众多的中小型企业配合,许多中小科技型企业都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要加大扶优扶强力度,促进尽快上规模、上水平,使之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二要抓产业链核心项目。产业的发展要靠一个个具体项目来支撑,抓住了产业链上的关键项目、关键产品,就抓住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省里已经建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储备了近1000个项目,要继续加强项目谋划工作,不断完善和充实项目库,切实提高项目工作水平。对省里每年扶持的重点项目,一定要加强科学论证,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真正把那些战略性、集成性、牵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选出来,集中力量加以扶持,通过抓好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企业、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园区,形成一个爆发性增长源。三要抓特色产业基地。这是促进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有效途径。各地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基础,比如合肥平板显示、芜湖光电、蚌埠生物技术、马鞍山高性能材料、滁州绿色照明、亳州现代中药等,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依托高新区、开发区等平台,引导各种要素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努力建设一批起点高、环境好、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第三,坚持创新和承接有机结合,促进新兴产业快速突破。在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的大背景下,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一手抓创新驱动,一手抓开放合作,在承接中

发展,在创新中提升。要深入推进以合芜蚌试验区为重点的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围绕省里支持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凝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培育,我省在不少领域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但科技成果转化始终是一大薄弱环节,有技术无产业、有“盆景”无“风景”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要紧紧围绕尚处于产业化初期且市场前景好的技术和产品,大力推动科技与资本融合,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坚持创新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这也是我们培育新兴产业的一条成功经验。要抓住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大境内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对照八大产业排出上下游产业链、主导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目录,瞄准国内外领军企业和行业龙头,瞄准行业领军人才,用好与央企、知名民企等对接合作平台,下功夫引进一批新兴企业、产业和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坚持新兴和传统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从我省发展现状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还比较小,且发展壮大还有个过程。因此,我们在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传统产业,尤其要通过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国内外实践证明,许多新兴产业就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我省也不乏这样的成功典型,如安凯的新能源汽车、海螺的节能环保设备、铜陵有色的循环经济等,不仅巩固提升了优势产业地位,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还实现了转型发展。这是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条现实途径。要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改造步伐,支持引导传统产业通过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延伸产业链条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省属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条件和基础较好,要瞄准行业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加大联合攻关力度,力争在高速轮毂、高品质特殊钢、特种玻璃、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等方面尽快取得突破,把企业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第五,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构建产业支撑体系。与传统产业不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发展理念、要素保障、市场培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形成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体系。要加快构建风险分担的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要围绕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引进和留住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持。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和环境服务业,建立健全立体化、网络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提高领导水平,努力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重大任务,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各地各部门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要加强知识学习,着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当今时代,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领导干部的眼界和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多是全新的领域,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比较少,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与时俱进,主动加强学习,创新发展思维。我们只有真正了解这些新技术新产业,准确把握其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知道哪些行业是有前景、有效益

的,哪些领域是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从而把握工作主动,作出科学决策。【比如,光伏产业是目前许多地方大力推动发展的产业,但其产业链的上游,即多晶硅提纯,已出现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领域,我们的重点应当发展硅片、电池片、应用系统等产业链中下游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超前眼光和战略思维,需要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但前提也是要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决不能蛮干、硬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比的就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加强学习,重点围绕省里确定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了解产业总体态势和具体内涵,熟悉上下游关联产业,科学确定自己的发展重点,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和突破。

二要健全推进机制,加快形成发展合力。省里已经成立了高规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三运同志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省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以来,积极主动作为,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工作基础,要加快建立省市联动、高效运作的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的作用,切实解决好重大事宜,推进落实重大项目,抓好督查考核,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省直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合作,集中优势资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规划编制、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谋划、人才培养引进等重点事项方面,加大对市县的指导和服务,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和衔接,争取国家更多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市一级是主战场。各地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研究细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发挥主导推进作用。合芜蚌试验区和皖江示范区,要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率先取得突破,努力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密集区。

三要完善支持措施,不断增强政策引力。目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但政策支持不等于政府包办,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放在调动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这样的思路,省里研究制定了《意见》,提出了包括财税、金融、服务等在内的一组支持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加以落实,加强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尽快把政策效应转化为发展动力。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财政引导资金问题。应当说,在省财政总体很紧的情况下,省里决定连续6年、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说明省委省政府决心很大,推进力度也很大。有关部门一定要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按照竞争择优、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不搞平衡,集中力量办大事,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省里这点财政性资金只能起到引导作用、杠杆作用,必须更多地运用市场化办法,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资的格局。

同志们,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责任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九九重阳节主题演讲稿下一篇: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