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24-04-26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精选8篇)

篇1: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小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单位:宁阳二十中小学部

宿金霞

本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从拼音、识字、写字、背诵、阅读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试题的抽样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

一(1)班本次检测参考人数61人,得A的学生51人、得B的学生5人、得C的学生5人、得D的学生0人。可以看出学生的优秀率较高体现出了学生的较高的语文素养。

二、试题特点

1、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尤其是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的加入让试卷的语文素养性大大提高。试卷题目的命名给人耳目一新、催人奋进的感觉。

2、写话的沿用,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3、本次的语文期末试卷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拼音、识字、写字、背诵、阅读、写话。

拼音主要考察了声母的按顺序背诵、平翘舌音的掌握以及音节的正确书写。读一读,连一连主要考察了识字的再现,判断书写应注意的地方以及汉字的笔顺。国学经典的背诵以及课文背诵情况、阅读及写话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三、试题抽样分析:

1、拼音

试卷中要考查的声母、韵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2、识字

该题的出错原因在于学生对生字掌握不好,并且对字的掌握不牢。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有读透题目而出错。

3、写字

有的同学写的较好,说明教师指导到位,学生练习到位。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顺序没掌握。

4、背诵

对于背诵的考查从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学经典的掌握情况;二是对课文背诵的掌握情况。国学经典采用连线的方式考查,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做对了,说明背诵教好。课内背诵结合书写,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总体还可以。

5、阅读

无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反映出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理解能力较差,概括和思维能力差。所以,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主要原因是不能认真地审清题目的要求而冒然做题。

5、写话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想象巧妙、新奇,颇有

创意识。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是写作技巧欠缺,语言颠三倒四;三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个别学生仍不能正确的加注标点。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试卷中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在检测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课外的积累,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或学生自己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的目的。

4、加强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思维训练,让学生爱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平时的学习中把读、说、写三者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和水平。

5、注重学生卷面整洁度和平时的书写指导

6、要教会孩子考试(做题)。能养成认真审题,细致答题,做完后检查的良好习惯。

篇2: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这次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知识涵盖面广,既有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例如,拼音、变字、笔顺、选字填空、反义词、连句,又有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例如,看图补充句子,看图写几句话,能通过观察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画,写出句子,体现了从学习生活中选取材料,从内容上又回归生活,真正地体现了“学以致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新课程、新理念,体现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从掌握基础知识到形成基本技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重视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要求,是一份好试题。

二、试卷分析

(一)、从学生的答卷情况看,基础知识中读拼音写词、变字、选择、反义词、连句做得很好,可见学生掌握较好。

(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

(1)把整体音节送上火车。多数学生对整体音节掌握不牢,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拼音这一块内容时,把重点放在了声母和韵母的认读和拼写上,而没有突出对整体音节的识记,造成了学生这一题错误较多。

(2)看图写词语。有部分学生对一些同音字混淆。因此把“木马”写成“目马”,把“竹子”写成“足子”。

(3)笔顺问题严重。多数学生对于笔顺规则不懂,不知道哪些字先中间后两边、先里面后封口。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字的结构掌握不好,这些字学生虽然会认会写,可头脑中没有笔顺的概念,因此出错。

(4)我读儿歌做一做。学生做这个题要么画线混乱,要么一片空白。这一原因是教师在日常课堂中,没有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动手的习惯造成的。学生没有读书时在书上圈、点、画的习惯,遇到这种题型,自然不知道从何下手。

(5)看图写几句话,本题学生失分率高,部分学生通过观察能了解图意,但写句子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对一些字不会写,用拼音代替还不够熟练。因此失分严重。

三、今后教学建议:

1、以课本为本,加大对基础知识重视的力度,注意对拼音的整体把握,注意区分同音字,强调汉字的结构及笔顺,及时纠正写句中的错字。

2、在课堂教学中多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尽快提高学生写句的能力。

篇3: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 背诵或朗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10分)

(二) 讲述课文中的一段故事或自编一段故事, 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10分)

(评析:口试部分的内容安排改变了过去只重视书面考试的做法。语文语文, 既要能“语”, 又要能“文”。“语”指口头表达, 也就是口语, 口头表达是人们日常交际的最直接的手段。这里安排的口试部分体现了语文具有工具性的思想, 也把课堂上我们提倡的把“书读通顺, 话讲明白”的阅读教学要求体现出来了。在试卷上出现口试内容, 增加了语文考试的人文性, 降低了考试的难度。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笔试部分 (80分)

卷面分5分, 以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情况和卷面整洁情况为重点。

(评析:考查汉字书写情况在一般试卷上还不多见。写好字很重要, 写字的意义不在写字本身, 写字与做人、写字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密切的关系。)

(一) 看拼音写词语。 (1×10+4=14分)

1. 拼写词语。

2. 从上述词语中选择两个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评析:字词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学好语文首先要过字词关, 这是一道基础性的测试题, 安排这项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二) 使用工具书完成下面习题 (带字典、词典进考场) 。 (0.5×12=6分)

1. 查字典。

2. 查词典。

利用学过的音序查字法 (或部首查字法) 查词典解释下列成语意思。

心悦诚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出鬼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查字典是小学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这道试题与众不同。首先允许学生带字典进考场, 这是一种创新。其次, 以往考查字典都是把词语的几个解释列在试卷上给学生选择, 学生没有真正查字典。而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 从字典中查出答案, 真正检验学生的查字典能力。另外, 查词典的方法在小学三年级之前课本上没学过, 但是学过音序或部首查字法就能够查词典。这样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益处。)

(三) 对对子 (1×10=10分)

江对___楼对___来对___风对___红对___春对___

芍药对___清晰对___黄鹂对___清晨对___

(评析:对对子是古代汉语教育的必修课, 也是传统的、经典的考试方式。语文是模糊学科, 考试的答案也具有不确定性。例如江对河, 也可以是江对海, 还可以是江对湖。再如芍药对牡丹, 也可以是芍药对玉兰, 等等。考对对子比单纯考近义词、反义词在形式上、内涵上都有创新和突破。在课堂上对对子, 学生感兴趣, 因为对对子形式活泼, 答案多样。对对子与对联、律诗、绝句等文学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常进行对对子训练, 既继承了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 习作训练。 (45分)

下面是三个习作训练题,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题写一写, 把语句写通顺, 把意思写清楚。

1. 续写童话。

同学们, 还记得《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乌鸦辛辛苦苦找到的一块肉被狐狸骗走了。现在呀, 乌鸦又找到了一块肉, 又被大树下的小狐狸看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接着写下去, 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 把语句写通顺。

2. 改写诗歌《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把这首诗改写成一段小故事, 把语句写通顺。

3. 想象作文。

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你理想中的教室是什么样子?以《我想象中的教室》为题, 写一篇作文。把语句写通顺。

(评析:这里给出了菜单式的三个习作题目,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题写一写。尊重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 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作文题侧重写想象作文, 降低写作的难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这张试卷上没有一般试卷常见的短文阅读分析。我认为, 近年来语文试卷上屡考不断的短文阅读分析就像一个怪物, 在泯灭学生的阅读兴趣。一读就明白的一则短文, 竟然能提出十几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 试问:有这个必要吗?我们读书看报, 看明白就行, 要思考那么多没有价值的问题干什么?

语文该怎样考试?没有定论, 但是争论很大, 各种意见都有。但是语文考试在继承传统考试形式的基础上, 创新是非常必要的。1.这张试卷在形式上是创新的, 把试卷分为口试与笔试两个部分, 在笔试部分还增加了对卷面书写的要求, 设计非常新颖。2.这张试卷在内容上是创新的。安排了查字典、对对子、习作训练等内容。查字典训练允许学生带字典、词典进考场, 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而不是一般试卷名义上的考查字典实际上没有查字典。对对子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考试形式, 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它。考对对子比单纯考那些近义词、反义词要好得多。习作训练给出了三个训练内容让学生选择, 侧重想象作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这张试卷重习作训练, 重实践操作能力, 轻视短文分析, 没有安排繁琐的短文分析的内容, 体现了“把书读通顺, 把话说明白, 把字写端正, 把文章写通顺”的语文教学目标。

篇4: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思维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但可以把握语言文字的含义,而且还能探究课文表达的情感,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具备自主获取语言文字等信息的技能,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对如何开展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有效地结合看图和阅读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明显胜于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于语言文字,他们更喜欢观察图片,并且,学生更容易理解图片的内容。为了推动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教师要利用图片形象功能,有效地统一看图练习和阅读教学,从而实现形象化的阅读教学过程,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文本中的一些插图,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把握课文描绘的主要内容。并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前,探讨图片的一些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例如,教师在教学《春天的手》这一篇课文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以使学生大致描绘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由于图片非常形象,因此,学生可以大致描绘出春天的一些景象,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教师再启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内容,如此有助于学生把图片的内容转化为语言文字,从而推动学生迅速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

二、营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首先应当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并非一种负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需要有效地把握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好奇等心理特性,适当地营造教学情境,借助各种方式使学生融入文章表达的情境,也就是引导学生“入境”。当然,引导学生“入境”存在非常多的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和气氛,进而迅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以使学生争着朗读、乐于朗读、愿意朗读,可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播放一些音乐作为背景,也可以让学生配画外音,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活动等。可以说,入境入情地朗读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共鸣。例如,教师在朗读教学《老树的故事》这一篇童话故事时,由于故事的幻想色彩十分浓厚,因此,务必要求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多次营造教学情境,不断为学生演示老树以及有关的事物,以使学生进行更加丰富的想象。总之,借助教师营造的朗读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情感,并且大大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有效地统一学生的阅读过程和思维活动

阅读互动并非只是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而是应当与语言文字进行必要的互动,深入思索课文的内容。阅读活动常常与思考行为密切联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可以使学生逐步地探究科学、合理、有效的阅读方式,进而收获大量的语文知识。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知识,设置各种训练思维的活动,从而有效地统一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学习活动,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丁丁和牵牛花》时,可以转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交给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和思考之后再教授课文的知识,并非要求学生在自身的教授过程中阅读课文。换言之,以学生自主的阅读和思考为主,教师加以点拨,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关于课文的问题“丁丁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让奶奶看到牵牛花的?”这样,学生在阅读后,能够互相探讨,积极发言,有利于教学气氛的活跃,也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以这种模式进行阅读教学,有效地统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阅读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提升其阅读水平非常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过于急躁,应当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量通过多姿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以阅读为乐。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业建.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媒体技术意义及实践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张菊香.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篇5: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答题情况分析

1、书写及一类字听写

全班47人参加考试,书写达到A的共47人,占全班人数的100%。

一类字听写,达A的有45人,占全班人数的95.74%,总体情况良好。

2、二类字认读

全册书共有298个生字,且笔画繁多,认读较困难,只有平时随课文认真识记才有可能掌握。检测情况表明,还存在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不分的情况。班里有4人掌握情况不好,这4人也是平时学习较吃力的,在意料之中。

3、积累背诵

本试题将要求背诵的课文与练习里的“读读背背”进行捆绑,每篇课文兼带一个“读读背背”。检测情况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背诵,但仍有极少数学生出现掉字、掉句,轻声发音不准等情况。未达到A的有6人,约为全班人数的12.77%。

4、口语交际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口语交际的测试采用问答的形式,这样,大部分学生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有2人未达A。

总体来看,学生说的能力比写的能力要强。大多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也有个别学生与总体水平相差甚远。

二、改进措施

1、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在学习上暂时有困难孩子的辅导,力争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

2、要与书写不工整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必要时建议孩子暑假里练练书法。

3、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孩子情况,也要让家长引起重视――保证孩子日常学习落到实处,否则一步差,步步差。

篇6: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我镇在钟祥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于2011年6月27至28日举行了期末考试,从整体情况来看,本次期末考试我镇一年级语文考得较好,均分92.3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35分,优秀率92&,及格率95%,低分率0%。二.试题分析:

这次语文试卷出题能紧紧围绕教材,试卷上百分之九十的试题都来自于课本,使多数学生都能交上满意的答卷,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信心。

1、考察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一年级语文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知识素养,既重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素养,又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内容大多是平时练过、做过的题型。

2、试题总的来说难易得当,题量适中,是一份很好的试题。

三、试卷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1、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部分,学生失误比较多的是“关照”的“照”字,“跑道”的“道”字,还有“明亮”的“亮”字。

2、按拼音填字组词部分,大多数学生能准确无误的填写,只有极少数学生出现错误,表现在“方向”的“向”上,错写为“像”。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部分。学生做的较好,基本没有错误。

4、比一比再组词部分。学生做的较好,仅有少数几个学生出现错误。

5、后面五六七八题,学生都做的不错,几乎没有错误,可见平时训练很到位。

二、阅读写话部分

第十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的第一小题有部分学生出错,主要表现在填“()的小鸟”上,学生没分辨清晰是填形容词还是填数量词,导致错误。

第十一题“看图写话”,由于学生没有认真观察图画,导致一部分人没分清图画上面的季节,错把春天写成了秋天。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围绕图画来写话,几乎没不写的。

总之,从本次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满分学生较多。

四、整改措施

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来看,我们认为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视:

1、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把心里所想的,准确的表达出来。在加强说话引导学生的同时,逐渐让学生能够用笔把它写下来。

2、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句用本子摘抄下来。

3、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动手、思考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转眼间,一年级的教学工作也渐渐进入到尾声了。通过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二册相对于第一册来说,难度有所加大,从识字、写字来说都有所增加,有识字、有充满儿童情趣的短文、古诗、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部分。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有的课文渗透了生活常识、与人相处的道理、还有自然常识等等。通过教学,我们略有所得,也有困惑。

一、注重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

在自读课文时,对学生提出最简单实在的要求并引导他们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随后分小节检查自读情况时,师生一起认真听,帮助读书的同学读准每个字音,这不但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注重识字的教学,培养自主合作识字的能力。

在分析教材时,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水平将本课生字分类,一部分较容易的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如字加字、换偏旁、数笔画、组词、造句、编儿歌、编谜语、讲故事等多种识字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和同桌合作识字中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另一部分较难的,在我指导下随文学习。这样通过两个阶段的识字,学习呈现了梯度,降低了难度。在最后,设计有趣的识字游戏让学生玩中巩固,识字效率大大提高。

三、注重读的教学,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多次扎扎实实地读书,达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目的。学生从自己读到听读再到自己读,从需要别人帮助到读得流畅再到获得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个过程是多么重要!其实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识字的过程,又是学生积极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

四、开始注重阅读和写话的初步训练。一年级对孩子们的写话没有做很高的要求,但我们主要是看到一年级的孩子对画画都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会画我会写》就给了让孩子自由的画,大胆的画的机会,同时让孩子们把他们所画的写出来,也就解决了孩子们没话可写的难题,这样既让孩子们不觉得写话是一种负担,还培养了孩子们写话的兴趣,孩子们愿写,乐写,每一次布置这样的作业时孩子们都特别高兴,觉得这个作业很简单,很有趣,很多孩子每次都超额完成。老师对这些写话写得好的采取激励的机制更是使孩子们画得更有创意,写得更有激情。其次,结合孩子们的户外活动,也可以让孩子们进行写话的训练,孩子们有了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更觉得有话可写,激情大增。

五、存在的困惑。

篇7: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汉语拼音、字词句、阅读、写话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试题的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分析。

1、汉语拼音

(1)、看拼音写词语:考察学生的拼音写字的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拼读、写字能力。此题学生答得比较好,全答对的不多学生大都能写上来,但字写得不工整,个别学生有写错字的现象。

(2)、给多音字组词:学生对“更”的多音字掌握不好,只记得有gèng的读音,而不记得“更”字有gēng的读音,(3)连线,要求学生把汉字和读音相连,主要考察学生的识字能力。这一题学生基本上无错误。

2、字词句

(1)小猫钓鱼:考察学生由简单字再组成一个新字,学生连得不好,有的同学就是随意连,结果错的很多。

(2)字开花组词:学生对“同、会、语”组的还可以,但对“秀”的组词错误的很多,有的组成“上秀”“秀花”等,这就是学生对“秀”和“绣”的混淆。

(3)把词语补充完整:由于学生没有读好题,把“百花盛()”的()里填上了“放”,与“百花齐放”混淆了。(4)我会照样子写句子:学生能正确的补充句子,而且句子通顺、完整。

3、阅读短文:学生对自然段的概念理解的好,但本试题是短文有几节,对“几节”的概念不清,有的学生没有标出来;对词语的连线个别学生也不考虑词语的通顺,甚至连成“品尝——雨景”用——划出蚂蚁正在搬家的句子,学生大都能画出来。

4、看图写话:学生大都能把这幅画看明白,意思能表达清楚,而且能做到想象合理,但是,学生对文章的格式不明白,如开头不空格等,还有就是大部分学生对标点的使用不好,一句话说完不加标点的现象太多。甚至有个别学生整段文字一个标点都没有。

二、取得成绩及原因:

1、及格率达100%,优秀率达90%。这个成绩的取得主要是日常教学中,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与考核。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都能做大量的习题或进行检测,并能及时反馈。

2、从整体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学生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和写话能力。

3、学生卷面整洁、清晰,书写也比较规范。这与平时训练时,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因此,平时注重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试卷中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词语在平时的练习册中也常出现的,学生应该有较多认识和巩固的机会,可为什么学生的得分率还不高呢?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在检测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词语接龙、猜谜)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语文教师要严格执行本学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三维设计教学过程,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篇8: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学科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命题)

试题难易分布情况:容易题88分,占73.3%;中档题21分,占17.5%;难题11分,占9.2%。比例约为7∶2∶1。参照哈尔滨市考试试题难易程度比例的要求,本试卷设置非常合理。

二、知识覆盖率及相关知识内容比

由此表可看出此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占80%以上,题型全面,覆盖面较广。其中积累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作文各部分分值比为25∶8∶37∶50,比例合理。

三、通过率最低的5道题及最高的4道题分析

1. 通过率最低的5道题。

(1)第14小题丢分原因是学生还没学习说明文,对说明文知识不熟悉,平时的训练少。特别是这种说明文语言分析类型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不易答准。

(2)第15题仍然是考核课外的说明文知识,原因大体同14题。

(3)第17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感情色彩的掌握程度,这方面并没有超出范围,可是本题属于贬义词褒用的灵活题型。

(4)第21题是一道课内阅读题,本题答案是文本中表明主旨的句子,学生似乎能理解,可是找出的句子不够精练。

(5)第22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法。但出题者用逆向思维考查学生的答题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平时训练少,学生遇到这种题有些措手不及。

2. 通过率最高的4道题。

(1)第2题考查字形,题比较简单,都是课内的。但本题本来有两个错别字,结果试卷只显示来一个,这就大大降低了试题难度。

(2)第8题考查的是古诗文默写,也是课内的,因为平时训练多,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3) 第12题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是此题简单, 二是练过多遍, 所以学生掌握得非常扎实。

(4) 第20题是课内阅读, 比较浅显。这类问题比较贴近生活, 学生感兴趣。

四、各层次成绩统计

分析:本次考试及格率较高,但高分段的学生太少,特别是四班的高分率较低。

五、本试题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两个题型

第6题:听着你的嘱咐,我体会到了温暖;,;想着你的背影,我感受到了坚韧。下辈子希望你还做我的父亲。(要求:仿写句子,要求与前后两句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此题是从歌词中节选出的,既考查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在组织语言时更强调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本题的亮点就是渗透了情感教育。

第22题:(《散步》)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小见大,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学习和借鉴,请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此题颇具创意,如果学生读不懂文本就说不出来,如果学生理解了课文但不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也说不出来。所以此题不单单考查一个知识点,还是一个综合型题。此题先说出写作手法再让学生举例子进行分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更提醒教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这一要求。

六、学年前10名、后10名学生成绩状况分析(略)及提高对策

前10名提高对策:要求他们夯实基本功,提高字词方面答题的准确性,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同时扩大他们课外阅读量,积累美文。提高答题能力和速度。

后10名提高对策:强化基础训练,把重点放在记忆的扎实性和书写的工整性及准确性上,在教学中体现一定的梯度,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其学习能力。

七、今后的教学措施及对策

1. 注重基础字词的积累。

利用课内外,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加强古诗词背诵训练,使学生克服笔误现象。

2.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过课内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并组织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督促学生多做阅读训练,尽量每天做一个课外阅读,并养成认真阅读、反思错误的好习惯。

4. 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

保证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引导学生赏读佳作, 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并积累好的写作素材。

5. 对学年前50名学生给予关注。

培养他们良好的竞争意识,并使他们稳扎稳打,逐渐缩小与学科最高分的距离。

6.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质疑、释疑、倾听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关于试卷的编制与设计

一、试卷设计的指导思想

1.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督促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2.充分体现高中招生考试的选拔功能。

3.教师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二、编制试题的理念

1.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际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所编的语文题目情景有实际意义。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让学生在学习中既学会动口又学会动笔,既要分析又要表达,既要重视课内知识,又要注重课外阅读。

三、试题的基本形态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分积累运用、阅读分析、作文三大块共28个小题。统一编号,每一题都有相应的解答说明和分值。下面是编制试卷各题型的题量及所占的分数表:

难度预测:容易题58℅;中等题26℅;难题16℅。

知识覆盖率:初中语文知识点约40个左右,编题的知识点为30多个,占80℅。重要的知识点基本覆盖,这些重点知识是:字的音、形、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的理解和应用,名著的基本知识,仿写,语言的综合运用,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和思考,文言文字词积累,翻译句子,内容的理解,现代文的阅读,作文。

2.各板块知识所占比例。

四、试卷蓝图

1.突出基本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考查。

中学生学习语文不但要积累词汇,运用词语和句子,更要提高写作等综合能力。不但要会写会说,还要具备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这就要求中学生兼具课外阅读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试题时充分把握了这一点。

2.注重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分析的考查。

文言文阅读以课内为主,强调理解和词汇积累;选取的文言文材料,难度适当,有积累价值。

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内外,要求文质兼美,篇幅在500字左右。选材于课外的,考点在课内。所选材料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

课内文言文考查如下所示: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亡居。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 不筑,必将有盗; (2)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3)文中的父亲每次的想法都与他人不同,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注:(1)、(2)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3)、(4)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

现代文阅读考查如下所示: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2)第 (7) 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4分)

注: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不但易于理解,可读性强,又是一篇情感教育的很好材料。(1)、(2)题考查的知识点不但突出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突出教材的知识点。

3.作文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1999年开始,各地根据教育部关于中考语文改革指导意见,对中考作文题的命制采取了不设审题障碍、不限制文体的做法。几年来,作文题的命题更为科学,越来越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话题作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命题形式更加强调表现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如,以下作文题目:

(1)以《成长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注:两个文题任选其一,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两个文体都都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选取材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文题的宽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并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

五、提高编制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1.关于编制探究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来了。作为探究性试题是对原有的考试形式的一种挑战,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这对考试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语文的“探究”题如何编制呢?“课程标准”中“探究”一词是这样出现的: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考虑让学生探索什么,怎样探寻,最后可获得什么结果。可见,编制这种试题应遵循三大原则:有问题可发现,有问题可探究,有问题可得结论。

有问题可发现。即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或创设的情景,必须让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应当是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历同步的,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从材料或背景中有所发现。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注:本题的解题思路是读表格,根据表格中所给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把发现的问题作为结论总结出来填在横线上,即是本题的答案。此题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探究的空间。

编制此问题遵循三大原则。首先给学生创设了解题的背景,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

例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注:此题源于课内阅读例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父亲指导主人公爬下悬崖,使主人公脱险的经过。父亲没有直接把孩子抱下来,而是指导孩子怎样往下爬。不但教会孩子的方法,也交给了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这里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探讨。

探究题不同于以往一般试题,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放飞学生个性,展示学生才华,同时也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馈信息,教师可矫正教学。对于此题的回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见解,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检测了学生的认知情况;既是对知识的探寻,又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2.关于编制综合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五方面内容,目前已纳入语文教材体系。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例3:下面是一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其中有200名学生参与调查。请根据调查情况,回答问题。(3分)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注:本题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情境,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考查。第(1)小题考查学生,根据调查统计就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写出结论。即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第(2)小题考查了学生说话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此题难度不大,却使试题考查的指向性更明确。同时,这道题还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学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4:你还能举出类似“狼与鹿生死相依”现象的例子吗?请用文字叙述下来。

注:本课选自课外文章《狼与鹿的传奇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世上真有狼与鹿生死相依的传奇故事?美国生物学家彼得逊教授经过32年的科学考察,亲眼目睹了这一独特的现象。

苏必利尔湖中的洛耶耳岛以驼鹿众多而闻名,但是驼鹿大量繁殖使岛上一片绿茵的花草灌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为驼鹿生长繁殖需要吃掉大量的绿色植物,仅仅10年功夫,驼鹿由1 500只左右猛增到3 000多只,洛耶耳岛灌木稀疏,一片凄凉了。为了拯救洛耶耳岛上的植被,生物学家们决定进行一个大胆的实验———依靠四只幼狼来改变这种状况。起初,这四只幼狼遇到的是一个强壮而庞大的驼鹿“兵团”。面对强大的对手,狼队并不惧怕,而且还想出一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先攻击弱者。它们先在驼鹿群旁窥视,并不贸然出击,当发现有因为饥饿或疾病而变得孱弱的驼鹿出现时,它们便一哄而上。奇怪的是,周围强健的驼鹿并不惊慌,也不援救,而是听任狼群肆意地攻击可怜的驼鹿。孤单受伤的老鹿站在旷野中,望着向远方四散的驼鹿群,面对着饿狼发着绿光的贪婪眼睛,仰天长鸣,猛然朝一只饿狼冲去,最终被扑倒、撕裂、啃啮起来……此时,那些自私、无义的驼鹿群已逃得无影无踪了。当洛耶耳岛上的狼群达到65只时,驼鹿数量下降到650只,于是生物界平衡的天平开始向另一端倾斜。这时的洛耶耳岛又被绿色笼罩,草叶肥荚,得到充足食源的鹿群又开始强大。虽然狼的数量增加了16倍,驼鹿数量只有从前的两倍,但狼群的攻击力却大打折扣,它们贪婪地望鹿兴叹,几乎无从下口。

注:本题是在阅读中设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语文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能积极地为解决问题搜集和处理信息,能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题目的设计有新意,对于教学也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3.开放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所谓开放性试题就是指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的试题。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例5: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前后语意连贯。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夏日炎炎,昼短夜长;,;冬飘瑞雪,新年在望。

注: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在结构上进行限制,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多角度进行思考,不但考查其积累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语言的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彰显个性。

例6:第 (3) 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出男孩的“一番思考”的内容来。不超过100字。(3分)

注:此题为课外阅读,内容是写一个小男孩为妹妹勇敢献血的故事,表现男孩的无私无畏。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的个性。

总之,这种开放性题目不仅能考查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多向思维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4.实践应用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在试题中,要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注重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以写作为例。写作题将会更贴近当代生活和初中学生的实际,写作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在写作题的设计中不主张设置审题障碍,不会限制体裁(诗歌、戏剧除外,体裁不限),在写作内容上和写作体裁上给考生以更大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选择。考查的重点是,根据写作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立意新颖,感情真挚,构思巧妙,语言要富有个性,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鼓励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选题写作的可能性较大,题型上命题、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皆有可能,后三种的可能性较大。

例7: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以《成长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本次作文不但注重考查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关注学生平时对语文的积累和运用,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开拓创新的空间。

注:两个题目,任选其一的出题方式,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此命题将进一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继续增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创新性,遵循“课程标准”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加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体现基础性、应用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将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总之,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学科的命题思路应顺应时代,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时俱进,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真正使考试成为评价语言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动力,成为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载体。

上一篇:北冶镇小学综合及教学工作考核规范(征求意见稿)下一篇:8村党建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