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城关卫生院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2024-04-27

郏县城关卫生院基本药物工作总结(精选7篇)

篇1:郏县城关卫生院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2011年郏县城关卫生院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市2011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先进集体材料

2011年年以来,城关卫生院紧紧围绕各级部署要求,立足先行先试,一手抓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执行,一手抓实施过程督导检查,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实施配套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根本要求,突出积极稳妥,着力创新发展,坚定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做实基础工作。

院领导重视成立了基本药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专职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综合、指导、协调、服务、督查”职能,召开专题会议10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及时调度部署相关工作,机构运行平稳。认真了解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措施,为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卫生局绩效考核中第三、四季度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二、控制药占比,实现医疗机构有效运转

自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院严格按照规定在省医药集中采购中心上进行网上采购,落实药品验收制度。配备国家基本药物201种,严格控制省增补药品认真分析每月前十个品种的基本药物及前三种抗菌素,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保证患者的利益,杜绝了滥用抗菌素的不良行为。2011年1—12月份共销售国家基本药物46.44万元,占药品销售的81%,门诊7675人次,门诊次均费用和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分别控制在42.2元和29.2元。次均住院费用1078元,次均住院药品费用597元,确实为农民减轻了负担。

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城关卫生院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案》、完善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单位绩效考核机制,在我院和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实行绩效工资制。我院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岗位绩效考核细则,对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每月进行考核,把每个大夫所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如抗菌素是否存在滥用现象、处分用药是否合理、省增补药品比例是否过大等与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工资总额的40%按月发放,60%部分作为绩效工资,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和确定的岗位系数,按照工作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指标分别按比例进行百分制考核,计算个人每月考核总分值,按月发放绩效考核工资。建立起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工作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充分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构建政策体系,注重宣传引导。

立足我院实际,明确了各项具体工作要求;细化了工作内容和任务,并层层分解责任,逐项加以落实,增强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可操性。在城关镇14处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将价格关口前移,确保制度实施安全、顺畅;突出宣传引导,通过广播媒介等多种形式宣传基本药物制度政策规定,创设良好舆论氛围,我院坚持由点及面、全员培训,组织我院医护人员每周五对基本药物制度和合理用药进行培训。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知晓率达到100%。通过培训不合理用药明显减少,患者次均医药费用明显降低,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郏县城关镇卫生院 2012年1月3日

篇2:郏县城关卫生院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郏县王集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材料

平顶山市郏县王集乡位于县城东部,总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35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236个村民小组,人口4.8万人。2008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亿元,实现财政税收11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51元,2007年度全市综合发展“十快乡镇”。

几年来,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中,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重点突出,工作扎实,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8年获得县级文明村镇,2009年获得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卫生乡镇”。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强大创建合力

王集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作为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作为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民心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近年来,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乡党委、政府把创建活动当作党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摆到议事日程上,当作促进本地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抓,为我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乡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决策范围,摆上议事日-1-

程,成立了由书记、乡长任正、副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为成员的创建文明村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每年年初我们都专门召开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同时,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创建文明村镇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是责任机制到位。我们结合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我乡实际,制定了《王集乡创建文明村镇创建实施方案》,并把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全乡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基本依据。

五是资金投入到位。乡政府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创建文明村镇所需经费和重大开支及时研究、及时审批、足额到位。从而在资金上确保了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抓住中心,富民强乡,为创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从实践来看,如果没有一定水平的物质文明做基础、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们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乡上下呈现出聚精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可喜局面。2008年,我们全乡地区总值完成5.1亿元,2008

年财政收入实现1153万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8年度财税工作先进单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51元,全年新上工业项目21个。目前,全乡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家;在农业方面,针对我乡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抗旱保苗夺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大沼气池建设力度,全乡新建沼气池383座,在全县沼气建设评比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三是高标准完成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任务,8月份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四是不断扩大花生米加工园区规模,协调资金,重点扶持。目前,园区入驻加工户103家,实现产值2.1亿元,涌现出多家花生深加工企业,其中,长生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已被确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口笑公司的花生油产品已成功上市,促进了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升级。

三、以人为本,以德治乡,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创建工作只有全乡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有生命力。为此,我们多层面、多形式地开展了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全乡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坚持不懈抓教育。一是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镇人民;二是突出公民道德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

建设实施纲要》,使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突出科技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农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的教育,在全镇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第二,破除陋习树新风。在全乡长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爱国卫生清洁月”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第三,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全乡共组建12支民间艺术演出队,寓教于乐,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又提升群众的生活品位。

四、规划科学,功能配套,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城乡环境既是发展经济、提升城镇品味的需要,也是改善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几年来,快步推进镇区中心街和迎宾大道建设,镇区中心街改造统一模式,美化、绿化、亮化及排水设施已完成2/3,迎宾大道建设按照城区规划正逐步进行。解决管理难点,提升小城镇建设品位,成立环卫队,购置洒水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达到硬化、亮化、美化的小城镇建设要求。严格按照城区规划和小城镇建设的要求,规范土地市场,严禁私搭乱建,初步形成有序的小城镇建设格局,2008年获得县小城镇建设评比第五名,顺利通过市级卫生乡镇验收。制定了《王集乡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善了人居环境。

五、抓住载体、有机结合,深化基层创建活动

我乡始终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重要内容。2008年,投资130万元,在乡政府西侧建设全县一流的农民图书馆,提高全乡农民素质,在全乡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在村级开展了“文明户”和“文明市民”的评创活动,提高了全乡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在乡机关坚持以优质服务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了全乡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在农村开辟了一条以经济带动文明,以文明促进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路。使农民因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来的物质利益,参与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他们的广泛参与更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以上五个方面是我们王集乡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粗浅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查找差距,弥补不足,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在不断创新中,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创建载体,把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抓得更活跃、更有实效,通过我们的真抓实干,努力打造郏县王集乡现代文明村镇的全新形象。

中共郏县王集乡委员会

郏县王集乡人民政府

篇3:郏县城关卫生院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子课题“基本药物制度研究”山东调查数据。研究依据山东各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好、中、差抽取3个县的6个乡镇卫生院(每个县各一个中心卫生院、一个普通卫生院)进行调查,包括卫生院的工作量及医生收入的相关数据等,对3县的相关行政人员进行访谈,每县抽取一定数量的医生进行焦点小组讨论,共有16名医生参与。

1.2 分析方法

通过定性访谈(包括焦点小组讨论)获取主要相关资料,并对所获得的相关定性资料按主题进行整理,同时对收集的定量资料在excel表格里进行整理,以获取医生的人均工作量、人均收入等相关资料。

利用经济学的弹性原理,分析基本药物政策实施之后医生收入的变化对其工作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将医生人均收入的变化作为因变量,将医生人均工作量变化作为自变量,计算弹性系数。

2 结 果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弹性:

表示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一般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的大小,来衡量因变量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敏感程度[5]。弹性系数的数学表达式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公式为:E=(△Y/Y)/(△X/X)式中,X、Y分别表示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基数值,△X、△Y表示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变化程度。当|E| >1,称为富有弹性,表示Y的变动率大于X的变动率;当|E|<1,称为缺乏弹性,表示Y的变动率小于X的变动率;当|E|=1,称为单一弹性,表示Y的变动率等于X的变动率;当|E|=0,表示完全无弹性,表示任何Y的变动对X变动均无影响。在本文中,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E=(△人均收入/人均收入)/(△人均工作量/人均工作量)

2.1.2 人均收入:

调查地区乡镇卫生院每个医生的年平均收入(包括防保人员),数据可从调查表中直接获得。

2.1.3 人均工作量:

工作量按门诊人次数和住院人次数的总和进行衡量,人均工作量即每名医生一年的平均工作量。用公式表达为:人均工作量=(门诊人次数+住院人次数)/聘用人员数。

2.1.4 每单位工作量人均收入:

计算每名医生每单位工作量的收入,用来更好的展现基本药物制度前后医生的价值变化。主要通过人均收入与人均工作量的比值来观察。

2.2 调查乡镇卫生院医生人均收入变化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3个卫生院中,a县的收入相对要低于b、c两县,a、c两县卫生院医生的人均收入在2009~2011年之间呈现上升趋势,但是b县的人均收入在2009~2010年是上升的,而在2010~2011年则是下降的(具体数据及变化趋势见表1及图1)。在对医生的焦点小组讨论中,有医生表示“基本药物实施后,收入少了”、“我们的收入并没有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提高”,并指出其原因是政策后期的补偿不到位,政府财政补贴不及时。但是有的医生表示“医生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公积金,与基药无关”。

2.3 各县乡镇卫生院医生人均工作量变化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中,b县卫生院医生的人均工作量要高于另外2个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工作量,且3个县的卫生院医生的工作量变化趋势也存在差异,a县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工作量从2009~2011年成递减趋势,c县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工作量从2009~2011年则呈现递增趋势,b县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工作量2009~2010年是有所减少的,但是2010~2011年又有所增加(具体数据及变动趋势见表2及图2)。a县的相关行政人员在访谈中指出,该县自2010年4月份开始实行零差率后,乡镇卫生院的服务量都是有所上升的;c县行政人员指出,该县在基本药物实施以来的这段时间里,业务量等各方面都有所增加,访谈结果与数据反应的情况一致。

2.4 医生每单位工作量人均收入情况

为了更好的体现医生的个人价值,我们对医生每单位工作量的人均收入进行计算。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c县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个人平均收入在3县中是最高的,其次是b县,c县最低;在3个县中,a、c两县医生的每单位工作量人均收入在2009~2011年呈现上升趋势,且2009~2010年的变化幅度要略高于2010~2011年的变化幅度,而b县乡镇卫生院医生的每单位工作量人均收入虽然在2009~2010年是增加的,但是在2010~2011年却是减少的。

2.5 各乡镇卫生院医生收入与工作量的弹性系数的基本情况

运用弹性理论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医生人均收入对人均工作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3个县的基本药物制度是在2010年3月份之后开始实施的,为了更好的比较政策前后的变化,我们对2009~2011年的数据进行弹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现,a县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人均工作量在2009~2011年之间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是成反比的,即虽然医生的人均工作量在上升,但是他们的收入却是在下降的;b县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人均工作量在2009~2011年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是呈反比的,即虽然人均工作量有所上升,但是人均收入却是下降的;c县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人均工作量在2009~2011年之间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是呈正比的,即医生的人均工作量增加,医生的人均收入也是有所增加的。且3县的弹性系数分析发现,a、b两县医生收入对医生人均工作量变动的反应程度要明显高于c县。详见表3。

3 讨 论

自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3个县医生的人均工作量、人均收入及人均每单位工作量平均收入均不同,变化趋势也存在差异,通过对人均收入及人均工作量关系进行弹性分析发现,3个县医生的人均收入对于其工作量的反应程度不同,本文对造成不同的可能原因进行讨论。

3.1 政府的财政补偿政策

政府的财政补偿是乡镇卫生院重要的筹资途径,这对医生来说,可能会对其收入产生影响,3个县的财政补偿政策存在差异,这可能是3个县医生的价值体现不同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1.1 补偿范围:

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整理发现,3个县对于卫生院的补偿范围是不同的,这可能会影响医生的收入及其对于人均工作量的反应程度。a县的政府补偿仅补偿基本药物零差率的损失,而不补偿卫生院人员的工资;b县的财政补助主要包括预算内补助和基本药物专项资金,预算内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硬件建设及正常办公等方面,但不包括卫生院人员的5险1金,基本药物政府补偿主要用于基本药物零差率造成的药品收入损失;c县财政在基本药物政策实施后按照每月人员工资的60%对卫生院进行差额补助,此外还设有基本药物专项资金补助,与b县不同的是,该县镇卫生院人员的5险1金也由政府买单。财政补偿范围不同,可能会影响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人均收入及相关弹性。

3.1.2 补偿拨款方式:

3个县财政对于卫生院进行补偿的拨款方式不同,a县财政补助每个月月底拨给乡镇卫生院,根据卫生院的服务人口及当月的基药销售额,进行分配;而b县针对基本药物零差率损失的补偿,区财政有专门补偿,区卫生局根据计算将其核算到经费中,原则是按照药品销售加价15%补偿,补偿额度按照基本药物销售额来补助;c县的差额补助及基本药物专项资金全部拨付到卫生院,由卫生院进行统筹。可见3个县的财政拨款方式不同,这可能也是影响弹性系数不同的重要因素。

3.2 是否销售非基本药物的政策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要求对基本药物实施零差率销售,药品收入减少,甚至为零,这对卫生院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的影响,为了平稳度过基本药物实施初期对卫生院带来的冲击,有些乡镇卫生院允许配备少数品种的非基本药物,如a、b两县的乡镇卫生院都允许配备60多种非基本药物制度,但是在c县,卫生院只允许配备基本药物制度,这项政策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医生人均收入对其人均工作量的反应程度。原则上,允许使用非基本药物的地区,医生的人均收入应当比不使用非基本药物的地区高,但是由于受人均工作量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可能影响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中发现,在调查地区中没有销售非基本药物的c县乡镇卫生院医生的收入反而要高于销售一定比例非基本药物制度的a、b两县,但是a、b两县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人均收入对于工作量变动的反应程度要明显高于c县。

3.3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实施程度不同

3县的乡村一体化程度不同,a县实施了乡村一体化管理,但是卫生室尚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不过卫生室采购药品是从卫生院调拨的,且卫生室的收入需交给卫生院,然后由卫生院统一给乡医发工资的;这对卫生室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影响乡医的工作积极性及保障。b县也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卫生院对卫生室实施业务指导,对卫生室人员进行管理,卫生室也没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但是卫生室的药品是自行采购的,允许加价销售。c县的卫生室不仅实施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卫生室在2010年10月也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卫生室的基本药物由卫生院代购分发,卫生院起到一定的审核监督作用。3个县的乡村一体化管理程度不同,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对卫生室的影响程度也就存在差异,从而可能会对卫生院医生的人均工作量、人均收入及其关系带来影响。

此外,3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乡镇卫生院医生人均收入以及人均工作量,但是由于这些因素受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少,本文不予以阐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乡镇卫生院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本文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明,政策的实施对于医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政策制定者应当站在医生的角度分析政策实施是否更有利于基层医疗工作者价值的体现,是否更有利于稳定基层医疗队伍,为以后政策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医生工作量及收入的变化情况,分析原因并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工作量、收入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全部呈正比例关系,不能完全体现医生的工作价值。政策制定者应当从医生的角度审视政策,以更有效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医生,收入,工作量,弹性

参考文献

[1]沈龙.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药房杂志,2010,8:688-689.

[2]王志豪,窦炎章.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杂志,2010,13:70-71.

[3]佘玉清,陈天明.从基层医生角度思考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11,3:16-17.

[4]宁博,马立新,李士雪,等.对山东省基本药物制度及配套制度实施过程中政府投入政策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杂志,2011,5:5-7.

篇4:郏县城关卫生院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成效;问题;建议

【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92-01

1实施成效

1.1基本药物价格降低: 从2010年的3月份到12月份,十个月的时间内,相关试点地区的次均门诊药费降低了16.56%,次均门诊费降低了8.60%,;次均住院费降低了10.44%,次均住院药费降低了14.77%。并且,在门诊看病的人数上升了3.89%,且出院人数也升高了3.49%,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由开始的31.7%升至68%。这些资料表明,药物的价格有很明显的下降,百姓得到了益处,从而就医看病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1.2卫生院调整定位,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增强: 最近几年,因为运行成本的增加以及工作人员较低的待遇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基层医疗机构为了增加收入,忽视了公共卫生服务偏重于医疗服务,有些甚至不依照规定私自进行核定级别之外的手术内容,使医疗风险以及医患纠纷大大增加。随着我国基本药物零差率实施以及对财政补偿机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公共卫生方面的经费保证到位,乡镇卫生院将基本公共卫生职能的履行当做工作的重点,将对农村居民的保护最为目标,积极展开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基本医疗等综合性的卫生服务以及管辖区域的内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培训、业务指导、管理及考察工作,使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及可及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1.3增强了医德医风的建设: 多年以来乡镇卫生院都存有以药养医的状况,并且越来越依赖药品差价的收入,“大处方”的现象屡禁不止,开单提成、药物回扣等不良现象也有存在,乡镇卫生院和医生同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实行使得乡镇卫生院重新获得了公益性,医务工作人员的创收压力减轻了,并且增强了道德满足感。

2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基本药物品种无法满足医疗抢救需求:当前我国确定的基本药物种类仅为302种,虽然部分地区自行增加了基本药物种类,但是通过对实践的研究发现,一些医疗急救必须品种,群众习惯的品种以及儿科妇科的日常用药并不在目录里,患者对此感到非常不满意,他们认为虽然药价下降了,可是品种也减少了,这就使得患者对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感到不满,继而会选择到上级的医疗机构去诊治,因此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量并没有想象中提升的那么快,并且住院病人的数量也逐渐减少。相对一部分病人来说去上级看病的路费增加了,而且实际的医药费也有很大的可能增加。

2.2药物配送不及时,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受影响:在国家及部分省制定的基本药物采取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中,因为乡镇卫生院用量少,比较分散的中标品种等原因使得成功中标生产并且配送的企业不及时对基本药物给予供应,导致乡镇卫生院存在严重的基本药物短缺现象,在供应初期基本药物零差率的不及时供应率高达40%。虽然一些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令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受到严重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医疗纠纷。

2.3 基本药物制度在群众中知晓度不高: 有关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不单单只是让医疗机构有比较清楚的认知,必须还要让人民群众对此感到认可。当前的实施状况为: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之下,医疗机构及医生们慢慢地适应并且改变了用药习惯,可是大多数的百姓对基本药物的了解非常的少,逐渐的流行起了“便宜的就是低效的”的说法。随着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提升以及门诊统筹的实施,百姓经常依据个人病史或药品广告要求医生只开某种药物。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定会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造成影响。

3针对性建议

3.1修订药物目录,增加适宜品种:相关工作人员要吸取基层医疗卫生部门提出的意见,并且根据反映的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前形势的省级基本药物目录。并且在最新修订的基本药物目录出台之前,要发放到相关医疗单位对新目录进行增补工作,增补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确保增加的品种为乡镇医疗部门的医疗急救必需。

3.2完善招标体系,确保基本药物充足供应:基本药物的选择以及价位的定制属于基本药物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在此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以下三方面的改进意见:(1)完善招标体系。对招标的流程进行优化,进行量价挂钩,譬如安徽的双信封制,这种做法令价格更加合理。对于某些药品,像云南白药等,政府可以为生产企业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将这些药品列入招标的平台。针对临床必需可是厂家的投标意识差的相关企业,可以为其制定相应的政策优惠加强他们的投标意识,提高投标积极性。(2)对药品品规以及厂家数量要合理科学的进行选择。我们可以学习国际的经验,根据专家的意见科学合理的定出药品剂型品归以及厂家的数量。(3)制定对药品质量进行评价的制度,进行动态的质量监督管理。要从药品原料的购进到最终消费给予全过程的监督评定,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给予反馈,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有效地解决办法,确保药品的质量。

3.3加大宣传力度,纠正群众思想偏见:利民制度必须要有群众的支持和理解。相关部门可通过以下办法增强群众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理解:(1)将基本药物的来历、生产、选定等内容加入到宣传的内容中,让群众明白这些低价的基本药物不是劣质低效的药物,而是具有高性价比、质量有保证的高效放心药;对和基本药物相关的安全用药常识进行宣传,加强群众的合理用药知识。(2)向与药物宣传有关并且宣传工作做的比较好的国家借鉴经验,可以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以多角度和层面举办多样式的宣传活动,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及用药基本知识进行大力宣传,并及时报道工作的进度和成效,让更多的群众认可该制度。

参考文献

[1]吴浩,常利杰,赵志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社区用药情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3).

[2]徐智.我院實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临床调查[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4).

[3]许耀辉.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30).

篇5:郏县城关卫生院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调研组分别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郊区和省级贫困县各抽取2家乡镇卫生院, 作为本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调研的样本单位。调查内容包括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建设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业务收入情况等。县卫生局收集调查表, 调研组实地复核, 计算机数据统计处理。

2 一般情况

2.1 人员情况

4家乡镇卫生院现核定编制116人;实际在岗人数255人, 其中有编制人员95人, 聘用160人, 聘用人员数超过在编人员数, 占在岗工作人员总数的63.0%。在编人员月均收入2 202元, 聘用人员月均收入1 177元。在岗人员中, 临床医师106人, 护士85人, 医技及管理人员35人, 临床医师与护士、医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比例为1∶0.8∶0.33。各乡镇卫生院均属于财政差额拨款单位, 财政每年拨款工资约占在编人员应支付工资的45.0%, 其余差额及非在编人员工资靠单位的业务收入支付。

2.2 业务开展情况

各乡镇卫生院业务开展以内科、预防保健为主, 中心卫生院还开展有妇产科、儿科和一般外科业务。2009年, 4家乡镇卫生院门诊总接诊约17万人次, 住院8 800人次, 业务总收入1 699万元, 其中财政补助175万元, 医疗服务收入802万元, 药品收入686万元, 其他收入36万元;2009年支出1 699万元, 其中职工工资537万元, 办公经费191万元, 成本支出855万元, 其他支出86万元。

2.3 基本建设情况

4家乡镇卫生院均在2009年启动国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业务用房建设总投资948.3万元, 其中上级补助资金 (含市、县配套) 548万元, 自筹建设资金400.3万元, 2010年2月底还尾欠工程款280.3万元。

3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现状

3.1 门诊、住院例均次费用情况

2010年4月, 4家乡镇卫生院平均月门诊2 836人次, 较2009年同期少接诊138人次, 下降了4.6%;门诊次均费用36元, 较2009年同期减少12元, 下降了25.0%。2010年4月, 4家乡镇卫生院平均月住院110人次, 较2009年同期减少90人次, 下降了45.0%;住院例均费用649元, 较2009年同期减少130元, 下降了17.0%。

3.2 业务收入情况

2010年4月, 4家乡镇卫生院业务总收入85万元, 较2009年同期减少15万元, 下降了15.0%;其中药品总收入43.8万元, 较2009年同期减少14.9万元, 下降了24.3%, 医疗服务总收入49.7万元, 较2009年同期减少9.8万元, 下降了16.5%。

3.3 药品销售情况

2009年4家乡镇卫生院药品采购平均使用品种约500个 (种) , 中心卫生院平均使用品种近600个 (种) , 其中有200个 (种) 属此次公布的307种国家基本药物范围之内, 占全部品种的40.0%。2009年各乡镇卫生院药品采购的方式是, 临床医师首先提出申请, 乡镇卫生院按照质优价廉的原则向配送商采购药品, 药价加成15.0%以后, 销售价不超过国家物价部门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 但存在有部分药品厂商给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让利情况, 4家乡镇卫生院药品加成率最低为30.0%, 最高为200%, 平均加成率约为60.0%~80.0%。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 与其他地区调查结果类似[2]。4家乡镇卫生院2009年全年总利润为65万元,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近80.0%, 药品利润约占乡镇卫生院利润收入的35.0%。

4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1 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少, 配送品种不全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2009版) [1]共有307种, 品种数远低于2009年各乡镇卫生院临床应用600个日常用药种类, 有临床医生反映目录内部分药品品种落后, 疗效不理想。而且各乡镇卫生院采购药品必须进入省级集中招标采购平台, 药品品种及生产商、配送商所选范围大大变窄, 质优价廉很难保证。4家乡镇卫生院目前从配送商中采购到的临床基本药物平均只有183个品种, 基本药物配送率仅为40.0%, 低于2009年同期平均配置基本药物200个 (种) 的数量。其中1个县2010年只确定有1家药品配送商, 乡镇卫生院基本药品采购品种在120种左右, 品种数均大大低于2009年的同期水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部分质优价廉的基本药品, 药品配送商认为没有利润而不愿配送。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少、配送率低, 已影响乡镇卫生院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

4.2 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加重, 不利于慢性病患者系统管理

乡镇卫生院是承担辖区内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医疗机构, 其治疗费用低, 报销比例高, 深受农村群众欢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 由于缺药, 一些病情稍重和复杂的患者只能转市内上级医院治疗,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药费支出, 而且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也大大降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 从大医院就诊后转到基层医院进行后续康复, 但仍由大医院医生进行指导用药, 开出处方药在基本药品目录中根本没有, 基层医院无法与上级医院转诊对接, 影响了慢性病患者的系统管理。

4.3 乡镇卫生院业务萎缩, 补贴不及时, 医务人员工作情绪不稳定

2010年4月, 各乡镇卫生院在继续使用库存药品的情况下, 业务总收入平均下滑近15.0%, 其中药品收入下滑了24.3%, 医疗服务收入下滑了16.5%。取消药品加成后, 各乡镇卫生院实际有近50.0%的加成利润硬性损失, 国家补贴药品加成15.0%, 远不能补贴各乡镇卫生院减少的实际业务收入。在我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本来就偏低的情况下[3], 职工队伍已出现不稳定情况, 部分考取执业医师证的聘用人员已辞职, 一些在编职工, 特别是骨干也纷纷联系市内上级医院跳槽, 个别专家已撤离。一些在乡镇卫生院可以处置的诊疗服务, 因为药品少、骨干撤离而无法开展, 直接的结果是患者不得不重新到大医院排队看病、买药。

5 对策和建议

5.1 引导乡镇卫生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增加造血功能, 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卫生发展模式

一是通过促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 逐步转变乡镇卫生院转变“重医疗、轻公卫”观念, 将卫生院业务工作重点重新转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来, 弥补目前临床医疗业务萎缩, 业务收入减少的状况。二是引导各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服务, 要求乡镇卫生院都必须开设中医科, 引进中医药技术人员、设备, 同时提高使用中医药服务的新农合报销比例, 积极拓展医疗服务范围, 发展特色医疗服务[4], 逐步减少药品收入在医院发展中的依赖性。

5.2 尽快增补用药品种, 建立药品配送管理制度

省级人民政府应尽快遴选出200种广西地方可增补的药品品种, 可尝试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2009版) 为基础, 将其他指导目录中在2009版目录中没有涵盖的部分进行重新遴选八成为补充, 形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补充使用部分》[5];在现阶段药品品种不足的情况下, 建议实行允许非基本目录药品进入医院药房, 实行目录内药品100%报销, 非目录药品报销比例降低或自费。加强对基本药物配送环节的监管, 建立健全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完善药品召回管理制度, 保证用药安全[6]。

5.3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与乡镇卫生院补助资金拨付、人员编制同步落实

各级财政应尽快落实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的下拨, 同时尽快落实乡镇卫生院编制并按时拨付人员工资, 不降低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 避免人才流失。

5.4 探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乡镇卫生院按医改政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尽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 从2009年10月1日起, 在疾病预防控制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医务人员收入总体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水平相当。对于近两年来中央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国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考虑予以资金补助。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柳州年鉴编纂委员会.柳州年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

[2]段晨辉.县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初探[J].卫生经济研究, 2010 (2) :12-14.

[3]周磊, 胡国威.柳州市乡镇卫生院人力结构分析与队伍建设[J].现代医院, 2010, 1 (2) :114-115.

[4]周磊, 胡国威.推进柳州市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现代医院, 2009, 9 (11) :83-84.

[5]孔祥金, 李贞玉.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中国药房, 2010, 21 (16) :1456-1458.

篇6:郏县城关卫生院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是2009至2011年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2009年卫生部联合9部委发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要求到2011年,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上海市嘉定区于2011年2月起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实施药品零差率, 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 确保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卫生系统基层单位综合目标考核体系, 作为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同时, 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药专业人员参加了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和考核。本研究对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情况及业务收入进行调查, 分析存在的问题, 总结经验以供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研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 分别选取2011年2月及2011年12月两个时间段为调查基点。由卫生局制定、发放统一的调查表, 对上海市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 包括基本药物配备及使用情况 (2011年12月) , 全面实施前 (2010年2~12月) 、全面实施后 (2011年2~12月) 同期门诊人次数、门诊收入及药物收入等项目。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调查表项目及填报要求准确、及时填报各项数据。

1.3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1年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种数及销售金额比例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及使用基本药物情况见表1。

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业务收入、药物收入变化情况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门诊配药人次、总收入、药物收入变化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收入减少

嘉定区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前 (2010年2~12月) 与全面实施后 (2011年2~12月) 同期门诊配药人次相比较无差异, 但药物收入显著减少 (P=0.012) , 与文献报道一致[1,2]。为顺利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 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 财政安排资金及时足额拨款, 2011年财政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常性经费实际投入约1.4亿元, 使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收入在全面实施前后无显著差异, 保证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 部分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注:与实施前比较, *t=-1.015, P=0.330;※t=1.010, P=0.332;#t=2.971, P=0.012

嘉定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收入显著下降, 但总收入维持稳定, 这得益于财政投入的增加, 与徐竞然等研究报道一致[3]。

3.2 基本药物制度需求基本满足

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 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截止到2011年12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使用的基本药物品种数平均为402种, 非基本药物仅4种, 且使用率也不高 (销售金额比例1.93%) 。虽有居民反映配不到所需药品, 但基本都有同类药物的替代品种, 经过解释沟通后居民都能接受。

3.3 存在的问题

(1) 有些非基本药物目录药物在社区有一定的需求, 比如妇科用雌激素类药物等, 目前社区基本药物目录中无其他同类替代药物。 (2) 部分药品属于基本药物, 中标产品的价格与原来使用的药品价格落差较大, 居民反映药物疗效欠佳, 造成患者对药品质量的质疑。 (3) 从基本药物实施至今, 经二、三级医院诊治的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越来越多, 但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药存在差异, 给基本药物实施带来困难。

3.4 改善措施

(1) 增加基本药物品种, 满足居民需求:根据社区居民实际情况, 进行基本药品动态调整, 最大可能在基药范围内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2) 加强基本药物培训, 巩固基本药物实施成果: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 做到规范合理用药。 (3) 加大宣传, 提高居民知晓率:利用上街宣传、医疗咨询、志愿者服务等形式, 特别要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 使社区居民真正了解基本药物制度, 增加对基本药物的可信度, 真正达到病人下沉社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武宁, 杨洪伟.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与问题—基于中西部四省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测数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 5 (7) :11-15.

[2]唐玉清, 王洪涛, 杨廉平, 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的影响[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 5 (5) :58-61.

篇7:郏县城关卫生院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本文通过对安岳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总体的现状进行描述, 并且重点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对医院、医生和患者的影响, 最后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的实施现状

安岳县是我国第二人口大县, 拥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安岳县卫生服务网络是以公有制为主导, 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 拥有10个中心卫生院和69个乡镇卫生院, 其中有9个中心卫生院与当地镇卫生院合并。2004年, 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 该县全面实施农村卫生改革:乡镇卫生院数量比改革前减少25.8%;乡镇卫生院全部收归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并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乡镇卫生院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等。2005年11月, 该县被确定为全省2006年启动的第三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当年参合率达79.35%。2009年《意见》的出台, 我国新一轮的医疗改革拉开了序幕, 安岳县被作为四川省第一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11个试点县之一, 为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农村卫生院的实施, 同时也启动了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 包括编制、人事、分配、补偿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 也对安岳县试点的医院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 如医疗器械、电子化设备等前期准备工作, 并在2010年3月左右正式实施。2010年末, 因为国家支持安岳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从而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县, 当地患者在当地公立医院消费中药在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可以达到120%。于是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的实施呈现出新现象。

2 基本药物制度对医院的影响

基本药物制度目前的主要实施对象是基层医疗机构, 医院就是该制度的实施主体。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促进居民健康, 提高服务质量, 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获取居民信任, 吸引更多患者就医, 提高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从药品中获取收益。对于基本药物制度, 他们有较强的实施能力, 但实施的意愿降低, 因为基本药物制度减少了药品经营收益, 影响了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 在基层医疗机构也出现了新情形。

2.1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的合计收入实现稳步的增长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 2008~2010年, S卫生院的总收入环比上升了26.3%、8.73%。从这两组数据看来,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让医院的总收入的涨幅有所下降, 降幅超过了60%。虽然2011年医院收入增长率大幅放缓, 但是医院的收入还是在上升中。由于财政补偿相关的配套政策没有及时相应的出台, 2010年和2011年财政补偿又没有及时兑现, 于是给医院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如表1) 。

2.2 大量人员向二三级未实施该制度的公立医院流动

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 乡镇卫生院收入减少, 在业务收入锐减而财政资金又不能完全弥补的情况下, 医院只能预发职工部分工资, 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人心不稳导致人才流失。该院实施改制后, 人员的流动比例超过10%, 其中包括新进人员到从业经验在10年以上的业务骨干等各层级人员。此外, 基层医疗机构一般为专科类医学人才, 缺乏经过专业系统学习的本科及以上的医学人才, 也难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的加入。

3 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生的影响

医疗市场不同于其它市场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其高度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医疗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对于病情的诊断、用药的情况以及所付出的费用等很多患者都不知情, 处于绝对的信息劣势地位, 被动地接受服务。

3.1 医生与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源于保险业, 指人们利用市场的不成熟或者市场的扭曲, 违背一般社会道德规范而做出符合经济理性的举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财政资金按照医院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销售额的15%补偿给医院作为收入, 医院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医生收入。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医疗市场上, 医生在药品的使用上具有绝对的主动权, 于是他们为了实现更高的基药销售额获得更多的补偿资金而开出药费更加昂贵的药方。而这正好与实施基本药物的真正意图南辕北辙。

3.2 医生的得益矩阵

现代社会, 患者患病可以有两种选择, 就诊与不就诊。患者选择不就诊的收益是不确定的:有些患者具有自我恢复能力;不就诊的患者可能受到病害的侵扰而得到负的效用水平, 患者也可能选择在其它的医疗机构就诊, 可能面临用较少的费用治愈或用较高的费用没有之用等四种可能, 所以患者选择不就诊的收益不确定。患者选择就诊后, 无论是处方的价格是高价还是低价都高于患者不就诊的收益, 对医生都是无差别的。

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越高的药品销售额便有越高的政府补偿资金, 医院的收入业绩越高医生便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在自我利益的驱动下, 医生便选择有利于增加自己收益的博弈路径, 于是c>d。而患者在医院就诊希望物美价廉, 患者主观意愿希望能够实现低价的博弈结果, 即b>c。博弈双方在得益结果的选择方面存在着冲突, 由于博弈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及患者的完全被动状态, 医生往往是博弈结果的胜利方, 即高价的博弈结果, 于是药品价格不断上升 (如图1) 。

4 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的影响

患者在整个医疗系统系统里是最弱势的一方, 他们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被动地接受一切的选择。通过对于患者在医院就诊所承担的平均价格水平说明患者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福利水平的变化状况, 基药目录90%属于西药, 其余是中成药或简单的器械, 所以主要研究西药的价格变化。

4.1 患者承担逐渐升高的西药价格水平

2008年每张处方的药品平均价格水平为34.4387元, 2009年每张处方的药品平均价格水平为39.9323元, 平均价格水平的增长率为15.95%。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2010年每张处方的平均价格水平为46.3233, 较去年上升了16%, 2011年西药门诊处方的平均价格为50.5001元, 较2010年增长9.02%。患者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所承担的平均价格水平不断上升, 并且增长的幅度也是呈现上升状态 (如表2) 。

在西药的住院部上, 患者消费的药品, 2008年每张处方的平均价格水平为109.2664元, 2009年的平均价格水平为142.9274元, 平均价格的上涨幅度为30.8%。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第一年内, 住院部的每张处方的平均价格水平为149.8165元, 仍然处于上升状态, 只不过平均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有所减缓, 为4.82% (如表3) 。

总体而言,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患者所承担的药品费仍然是上升的状态, 只不过上涨的幅度有所减缓。

4.2 患者所承担的中药价格水平不断上升

整个基本药物制度里国家和省级所颁布的国家药物目录都几乎没有涉及到中药。然而现实中患者就诊对中药的消费不可避免。更为重要的是, 安岳县在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成绩卓著, 国家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010年末开始安岳县的患者就诊时消费中药可以在新农合按照消费格的120%进行报销。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有主动对中药的消费的动机, 于是S卫生院对中药的消费出现了新的特征。

中药的销售量在收入水平上表现为持续的不断上升, 中药的消费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 而中药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对中药的总体消费价格的上升, 以致平均价格水平呈现较大波动水平的上升趋势, 特别是在提高对中药在新农合的报销率后。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看, 2010年末住院部门相对于门诊来说在平均价格水平有更高的增长率, 如在2010年6月住院平均价格的增长率为81.3%, 2011年3月住院平均价格的增长率为322.0%。在另一方面, 中医对西医又有着一定的替代性, 该地区中医的特殊优惠鼓励了医生和患者对中药的使用率, 而医院本身和医生就缺乏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医院, 也就会扩大人们对中药的消费。这一切的发生会降低基本药物制度的效用, 从而在另一方面提高患者所承担的价格水平 (如表4) 。

5 建议与评价

5.1 有效控制医疗服务价格, 制定指导价格

基本药物制度的宗旨就是解决“看病贵”问题, 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价格。基药制度实施后, 乡镇卫生院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补偿。医院的整体收入情况处于上升状态, 但是基药目录里的药品收入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财政补偿资金额取决于医院对基药的消费量。为此医院要想获得更高的收入便可通过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得以实现, 国家应有效地对医疗服务的价格进行控制, 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格;医疗服务的价格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国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医用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化而合理调整;形成多元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办法。

5.2 规范省级药品挂网招标的流程等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药品价格, 解决日益严重的“看病贵”的问题。然而基药制度实施后, 医院的收入和患者所承担的西药和中药价格水品都在不断提高。为防止药品价格的进一步上升, 对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应该规范整个药品挂网招标的整个流程, 制止政府在招标过程寻租, 也要避免相关利益集团对此的操控, 遏制药品价格的上升。

5.3 制定配套政策, 避免地区的中药支持政策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冲击

由于医院和医生收入的降低而本身基药制度的实施意愿低, 该地区的中药的优惠政策正好可以弥补西药减少的收入。中药的优惠对于医院、医生和患者都是有利的, 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了一定的冲突, 各方主体都有加大中药消费的意愿来避免基药制度的自身影响。省级卫生厅应考虑到地区的特殊性问题, 制定相应配套措施避免中药的发展对基药制度实施的影响。

摘要: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实施已近两年了, 在2010年末又推出支持中医事业发展的新政策, 于是基本药物制度在该地区的实施便呈现出新的特征。通过分析安岳县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各利益相关者的现状, 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中医,博弈论,安岳县

参考文献

[1]刘邦智, 四川省农村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6:564-567.

[2]彭婧、江启成, 基本药物制度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 5.

[3]张瑞华、陈春素、吴艳飞、陈晓佳, 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思考[J].中国药业, 2011, 22:1-3.

[4]余玉清、陈天明, 从基层医生角度思考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6-17.

[5]陈共, 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86-88

上一篇:珍爱生命的经典故事下一篇:班庄镇第二中心幼儿园4月家园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