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车险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

2024-04-28

积极开展车险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共10篇)

篇1:积极开展车险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

为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理赔管理水平,提升理赔效益,日前,人保财险桐乡支公司根据上级公司要求,细致部署,积极开展反欺诈反骗赔工作,挤压理赔水份,维护公司利益。

一是思想重视,行动落实。支公司总经理室、桐乡理赔分中心主任、展业团队、理赔人员共同联动,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积极推进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

二是周密部署,内外联手。第一是,继续与交警部门联系,提高联合打击能力,从事故第一现场查勘开始,做好诸如酒后驾车、无证驾车、假现场等理赔欺诈现象的防范,从源头遏止虚假案件的发生;第二是,要求合作修理厂发挥带头作用,诚信经营,及时向保险公司反馈骗保信息;第三是,畅通举报渠道,加强内外协作;第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建设等。

三是明确要求,突出重点。在开展保险反欺诈工作中,把提高现场查勘质量作为提升保险反欺诈能力的首要环节和重中之重,对所有车险单方事故实行24小时现场查勘制度;对涉及敏感出险时间的案件查勘员要对驾驶员进行笔录;对迹象可疑的案件及时联合交警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对已报交警但是离开现场的案件进行复查现场,确保漏洞的堵塞。

四是建立台帐,及时反馈。一要落实专职人员建立完善的台帐,及时收集整理反欺诈工作案例以及统计数据,并上报上级公司,同时汇总各类有效措施并固化为长期工作举措;二要在强化外控手段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将理赔人员的理赔反欺诈业绩与薪酬挂钩,充分利用奖励政策调动理赔人员的积极性,强化责任心,进一步增强车险理赔反欺诈意识,提高自觉性。

篇2:积极开展车险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

近年来,保险欺诈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公司车险业务的健康发展。公司系统上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和打击车险虚假赔案,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保险欺诈所造成的超赔问题还十分突出。为将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总公司在全系统内召开了反欺诈专项会议。根据会议精神,本着“短期有效、长期有利”的原则,公司决定在全系统全面推进车险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以下简称“专项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公司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郭生臣副总裁任领导小组组长,总公司理赔管理部、车辆保险部、法律部、监察审计部主要负责人任小组成员。

(二)成立公司专项工作执行小组。执行小组由总公司理赔管理部谷伟总经理担任组长,由总公司、分公司相关业务骨干担任小组成员。

(三)各省分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办公室,统筹负责当地行动开展。办公室由分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车险理赔的副总经理任主任,分公司理赔管理部、车辆保险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担任成员。办公室应根据总公司要求制

定当地的工作方案,组织领导行动开展,上报相关数据及信息。

二、工作目标

(一)在短期时间内,在全公司乃至全行业范围掀起反保险欺诈行动热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二)以各省级分公司为单位,集中调查疑点案件、打击欺诈分子和团伙,完成总公司布置的反欺诈工作任务。

(三)建立公司长期有效的车险理赔反欺诈体系,将反欺诈工作纳入公司理赔核心类工作范畴。

三、近期重点工作任务

专项工作要按照 “办实事,有实效”的要求,各省级分公司在近期须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与公、检、法机关合作,从快、从严打击保险欺诈行为

各省级分公司要在所辖范围内组织落实与公、检、法机关的合作,对第一阶段已经查清、查明的违法犯罪行为,力争从快、从严地追究违法者刑事责任。对保险欺诈行为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二)联合同业公司,加大行业内协同打假力度

要充分发挥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积极协调、推动、联络同业公司,加大公司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建立行业内的协同打假机制,加大行业内协同打假力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将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推向新的高潮

1、在营业场所制作并悬挂“开展车险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横幅、发放宣传材料;

2、对于第一阶段打假的成果、典型案例以及对于不法分子的处罚结果进行宣传报道,对不法分子进一步起到威慑作用;

3、对损害被保险人利益的保险欺诈行为进行重点宣传,突出开展专项工作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赢得社会公众对反欺诈工作的支持和响应。通过宣传,力争形成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打假,使得制假、造假行为无处藏身的社会良好氛围。

通过上述宣传工作,再次掀起专项工作的高潮。

(四)深化检查,保证不走过场

各省级分公司在认真总结第一阶段打击假赔案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跨地区的交叉检查、省级分公司集中检查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检查,加大打击力度。保证打假不走过场。尤其对于第一阶段打假效果不显著,且赔付率居高不下的分支机构,应作为此次开展专项活动的重点地区。

(五)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案件、重点环节的检查力度

1、各省级分公司参考总公司设定的风险要素,结合本地区的情况,通过IT系统进行案件数据提取,锁定目标案件,集中力量进行检查;

2、从财务付款端入手,通过赔款支付对象、赔款流向等关键信息,发现问题,倒查赔案;

3、从2009年12月31日起,对出险时间在晚10:00至凌晨6:00,估损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案件,必须进行100%的第一现场查勘;

4、各分公司应对一个保单内出险5次以上(含5次)且赔付率高于200%的保单所涉及赔案提取清单进行逐笔复查;对起保2个月内有效立案件数在3次以上的,且车龄在1年以上的保单提取清单进行逐笔复查;

5、对2009年1月1日以后出险的,出险时间距离保单起保日期在15天以内的盗抢险案件,必须根据清单逐笔进行案件调查并形成报告;

6、对车龄在3年以上的车身划痕险案件逐笔复查;

7、各省级分公司重点检查直接理赔费用、间接理赔费用列支情况,对于明显超出正常范围的费用支出,要一查到底。

(七)各省级分公司和地市级分公司应对外公布反欺诈工作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并指定专人负责电话、邮件的筛查和核实。对于实名举报的,必须开展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

四、近期重点工作安排

(一)工作方案确定阶段(2009年12月)

总公司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各省级分公司应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和配套的实施细则。

(二)集中打击阶段(2009年12月至2010年上半年)按照工作方案要求针对符合特定标准的案件进行集中调查,完成此次专项工作的短期工作任务。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7月)

总公司将对各省级分公司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果进行集中验收,并根据验收结果和统计数据评选专项行动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同时,公司将根据实际效果将此次专项工作中的一些举措固化为长期工作内容。

五、建立“专项工作”的长效机制

各省级分公司要在近期重点工作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一支专门队伍,五项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公司车险理赔反欺诈体系。

(一)逐步建立反欺诈专门队伍

各省级分公司应根据当地人员情况,抽调反欺诈业务骨干组成反欺诈专业队伍。该队伍的主要任务是:对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现的可疑赔案进行反欺诈调查;委托外部机构对可

疑赔案进行调查,负责与外部反欺诈机构的合作;负责与公安执法机构和司法机关的长期合作,设置专门的联络人。

(二)建立反欺诈预防查处机制

一是建立事前预防机制。加强公司管控水平,堵塞制度流程漏洞,减少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加强欺诈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工作,提高被保险人的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理赔队伍的守纪和责任意识;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理赔关键环节岗位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二是建立事中打击处理机制。针对各类不同的保险欺诈行为,增强承保端与理赔端的信息互动与共享,增加资源投入,加大对可疑案件分类调查力度和打击力度。三是建立事后赔案复查机制。利用IT技术,通过系统对符合设定条件的赔案进行定期复查,挤压赔案水分;不断提高反欺诈的技术手段,创新和丰富反欺诈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可疑赔案筛查机制

为了有效地发现可疑赔案,快速处理正常赔案,公司将制定赔案可疑性评估、识别标准,将依托新车险理赔系统功能,开发反欺诈案件评估、识别、处理模块。在系统中设置可疑案件赋分表,根据评分结果将案件划分为不同等级,对具有欺诈嫌疑的案件实施分类查处。

各省级分公司应根据当地欺诈案件的特点,制定本地欺诈案件评估识别标准并编制可疑案件赋分表。赋分表采取百分制,基本格式可参考《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指引》中的相关内容。

(四)建立反欺诈外部合作机制

车险反欺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除了本公司内部力量外,还需要外部机构的合作和支持。车险反欺诈主要涉及的外部机构有同业保险公司、公安司法机关、专业调查机构、法律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机构。

车险理赔反欺诈需要与政府主管部门、公安司法机关密切合作,不断提高反欺诈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同时,应全面开展与外部调查机构的合作,逐步建立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外部合作体系。

1、各省级分公司与公安司法机关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反欺诈联合行动办公室。

2、建立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定期信息沟通机制。

3、总公司选择较强实力、反欺诈调查经验比较丰富的外部调查机构开展合作,委托其对全国范围的疑难案件进行专业调查并出具报告。

4、各省级分公司应按照总公司确定的标准选择当地调查机构开展合作,为建立覆盖全国的调查合作网络奠定基础。

(五)建立反欺诈内部奖励机制

成功的反欺诈工作可为公司挽回大量的经济损失,是公司盈利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加之反欺诈工作内容复杂,矛盾冲突激烈,危险性程度较高。公司将逐步建立反欺诈奖励制度,对反欺诈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各省级分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由理赔部门会同财务等部门,制定考核奖励办法。

(六)建立反欺诈信息共享机制

各分支机构要定期上报本单位开展反欺诈工作的进展情况,汇总上报反欺诈工作的典型案例,定期上报反欺诈案件的数据统计。上级公司对所辖机构反欺诈工作应进行及时的业务指导和定期的督导评价。总公司将汇总整理分公司上报的信息,定期发布反欺诈工作简报。

篇3:关于积极开展反窃电工作的对策

1 频发窃电现象的原因

供电企业为防止窃电不仅加强了大力检查的力度, 同时还在电能表计中增设防窃电措施等各种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 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窃电行为进行了遏制, 但由于窃电能够使成本降低这种思想, 导致犯罪分子不断翻新窃电形式:从一般窃电到技术窃电;从一家一户的照明窃电到工业企业经营窃电;窃电技术和产品开发日渐向着专业化发展, 一些专门的窃电技术研究机构和产品生产厂家不断出现在社会上, 基本形成了一条龙服务, 因此给反窃电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切点问题综合反映了供电企业技术上的缺点以及诸多的社会矛盾, 它与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电能计量设备的防盗可靠性、对窃电行为的处理方式、销售电价、营销人员素质、用电营销管理水平等因素都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简单归纳如下几点:

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 我国还没有健全关于窃电行为的法律法规, 并且人民群众法制观念淡薄。虽然《电力法》的出台对反窃电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但是对于电的商品的属性仍然有大部分的电户认识不够, 甚至对于窃电是违法行为没有清楚认识。

1.2 打击力度不足

从近年来的窃电案件来看, 窃电手段越来越隐蔽, 并且有向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而反观供电企业现有的对窃电手段进行反、防技术则相对比较落后, 如此一来, 供电企业在窃电的问题被查获后, 仅可以在向窃电者进行处理时依靠原始的查处方式下达《电力稽查告知书》, 或者与窃电个人或单位进行多次协商, 由此造成供电企业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有时供电企业所提供的证据效力认定会引起被告的争议。另外, 由于电力体制的改革, 只有电力行政管理部门才有电力执法权, 但是该部门又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 并且电力企业与相关电力管理部门, 如公证处、公安局、经贸委等部门没有建立通畅的联系和沟通机制, 由此而对窃电者的打击力度受到严重影响。

1.3 检查队伍人员不足, 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 在窃电中已经发展到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智能型方式, 利用电能表的物理原理, 通过对电压、电流、安装接线以及相位4个方面的参数进行改变, 分别采用失压和欠压、断流和欠流以及改变接线和移相的方式, 从而使电表反转、转慢以及停转, 由此使窃电目的达到。在对窃电进行检查过程中, 甚至存在采用电子表屏窃电的方式。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人员的装备和技术相比目前广泛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窃电的方式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 部分用电检验人由于受到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以及长期电力紧缺的影响而造成传统的用电管思想根深蒂固。

1.4 用电企业为了逃避高额用电成本

为了自身的利益, 部分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 经受不住窃电所形成“降低成本”的利润效应, 做出犯法的窃电行为。发生这类窃电行为的用户大部分为冶炼等高耗能用户, 由于其生产经营成本中, 电费占有很高比例, 从而就造成部分高电能耗的企业企图窃电来使成本得到降低, 从而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2 应对窃电的防治措施

2.1 迅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国家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及其配套法规, 但这些法律法规仍然不能完全的打击惩罚层出不穷的窃电手段。例如, 在对违约使用电费用户收取电费中, 实际是在经济上对窃电行为进行制裁, 但是由于没有实际可靠的法律提供保障, 由此造成在执行过程中软弱无力, 同时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当前用电市场和反窃电工作中, 这种单一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故此, 相关部门应针对相关情况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2 坚决打击窃电犯罪行为

在做好正常用电检查的同时, 需要对法律这一武器的运用更加注重, 对法律的教育和惩戒作用充分运用, 凭借国家法律的强制性, 由此对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合作, 严厉打击窃电行为。若有典型案例被抓住, 则除了要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其足额的处罚外, 还需要与新闻单位联系, 对其进行社会曝光;若窃电数额巨大、证据确凿的企业或个人需要将其坚决的移交司法部门,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绝不姑息。另外还可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采取鼓励举报立功的方式, 对因举报成功查获窃电户或专业窃电分子的给与奖励, 提高打击的针对性。

2.3 培养高素质反窃电队伍, 提高队伍管理水平

在对上述矛盾进行解决的最佳办法是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 并通过政府支持取得一定执法权的专业反窃电队伍。并且供电企业的利益需要全体职工来共同维护, 决不能参与窃电活动。同时, 需要对用电营销职工的职责教育和法制教育进一步加强, 使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守法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同时对营销各环节进一步加大其监督检查力度, 使各环节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不给非法之徒可乘之机。

2.4 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运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进行大力宣传,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及其配套法规进行积极广泛的宣传。营造一个强大的舆论氛围, 使用户对电的商品属性、窃电的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做充分了解, 教育广大用户必须依法用电, 这样在群众的头脑中政策、法规更容易“生根发芽”并且能够使相关政府机关更加关注窃电违法犯罪现象。因此, 电力企业必须将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作为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开展。

结束语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 电力企业只有在抓好生产和经营的同时, 不断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以及对自身权益进行依法维护才能够得到生存和发展。因此, 电力企业必须采用合理、规范、严格、科学的管理措施, 对反窃电技术不断完善, 依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才能够彻底对窃电问题进行防治。同时, 只有社会公众都行动起来, 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相互监督, 共同打击, 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将窃电行为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摘要:电是商品, 窃电违法, 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真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大, 窃电问题在不少地区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就自己的工作经验简单地分析和探讨了用户窃电的原因、窃电的形式, 并给出了防治窃电的对策, 希望为电力企业进行反窃电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窃电,防治措施,供电企业

参考文献

[1]伍盛, 国庆庆.对窃电与反窃电的探讨[J].现代物业 (中旬刊) , 2010 (1) .

篇4:也析积极开展反窃电工作的对策

1.窃电现象频发的原因

经济的发展导致用电量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窃电问题日显突出,危及企业的生存。长期以来,窃电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为防止窃电,供电企业采取了加强人力检查,电能表计中增设防窃电措施等各种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虽然窃电行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由于窃电所形成“降低成本”的利润效应,使得犯罪分子的窃电形式不断翻新:从一般窃电到技术窃电;从一家一户的照明窃电到工业企业经营窃电;窃电技术的研究和窃电产品的开发日趋专业化,社会上出现了窃电技术研究机构和窃电产品的生产厂家,基本形成了科研技术和产供销的一条龙服务,因此给反窃电工作带来极大难度。窃电问题是技术的缺陷和诸多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制观念、道德观念、销售电价、电能计量设备的防盗可靠性、用电营销管理水平、营销人员素质、对窃电行为的处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1.1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有关窃电行为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人民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电力法》的出台虽然为反窃电工作提供了依据,但是仍然有很多用电户对电的商品属性认识不够,甚至不能清楚地认识到窃电是违法行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窃电不等于偷”,甚至以为窃电不会构成犯罪,更有少数的部门和单位还包庇纵容窃电者,甚至为窃电者说人情、跑关系,给供电部门施加压力等,这也是导致窃电行为多发的根本原因之一。

1.2打击力度不足

从近年来的窃电案件来看,窃电手段大有日趋隐蔽并向高科技发展之势。相比之下,供电企业现有的反、防窃电技术乎段还比较落后,如此一来,窃电的问题被查获后,供电企业只能依靠原始的查处方式向窃电者下达《电力稽查告知书》,或者多次上门与窃电单位和个人协商,遇到这些情况供电企业处理往往都是比较被动。甚至有些时候,供电企业所提供的证据效力认定会引起被告的争议。另外,由于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的执法权移交到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而该部门的技术人员缺乏,电力企业同相关电力管理部门,包括经贸委、公安局、公证处等部门,还有与政府部门之间没有建立通畅的联系和沟通机制,影响了对窃电者的打击力度。

1.3检查队伍人员不足,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已发展到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智能型窃电方式,即引入高科技手段,利用电能表的物理原理,通过改变电流、电压、相位和安装接线4个方面的参数,分别采取断流和欠流、失压和欠压以及通过移相和改变接线等方式,使电表转慢、停转和反转,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在检查过程中,甚至还发现利用电子表屏窃电的案例。而与目前窃电广泛运用高科技手段相比,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人员的装备和技术素质存在明显差距。并且,受过去长期电力紧缺、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用电管理思想在部分用电检查人员中根深蒂固。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面对窃电主体的各式各样的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他们缺乏有力的对策,还不善于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抓好用电管理工作。

1.4用电企业为了逃避高额用电成本

部分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受不住窃电所形成“降低成本”的利润效应,做出犯法的窃电行为。这类窃电行为多发生在冶炼等高耗能的用户,由于电费占生产经营成本的比例很高,一些高电能耗的企业,就企图通过窃电来降低成本,以此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2.应对窃电的防治措施

2.1迅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国家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及其配套法规,但相对于层出不穷的切点手段仍感不足。例如,追补电费和收取违约使用电费,实际上是对窃电行为的一种经济上的制裁,这种方法由于没有实际可靠的法律保障,在执行过程中显得极为软弱无力,且带有极大的随意性,这种单一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用电市场形势和反窃电工作的需要。故此,相关部门应针对相关情况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2坚决打击窃电犯罪行为

在做好正常用电检查的同时,要注重运用法律武器,充分运用法律的教育和惩戒作用,凭借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维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合作,严厉打击窃电行为。抓住典型案例,除按规定足额进行处罚外,还要联系新闻单位进行社会曝光;对窃电数额巨大、证据确凿、情节特别严重的坚决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另外还可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采取鼓励举报立功的方式,对因举报成功查获窃电户或专业窃电分子的给与奖励,提高打击的针对性。

2.3培养高素质反窃电队伍,提高队伍管理水平

由于窃电行为具有普遍、量大、技术性强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违法性和应受刑事或行政处罚性,这就决定了供电企业独立开展反窃电工作受企业的法律地位制约而缺少必要的权力和工作力度,而司法机关办理窃电案件又受到警力和技术限制。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并通过政府支持取得一定执法权的专业反窃电队伍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最佳办法。并且,供电企业的职工是供电企业利益的维护者,决不可参与窃电活动。提高本企业员工的素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供电企业职工都应有防窃电反窃电的责任。有些职工工作不负责任,任凭电能流失而无动于衷,这是一种渎职行为,情节严重也构成犯罪。所以也要要加强对用电营销职工的法制教育和职责教育,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同时要加大对营销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发挥各环节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作用,不给非法之徒以可乘之机。

2.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及其配套法规的宣传工作。营造一个强大的舆论氛围,使用户对电的商品属性、窃电的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做充分了解,教育广大用户依法用电,不但可以使政策、法规更容易在群众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并且借此引起有关政府机关对窃电违法犯罪现象的关注。因此,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是电力企业长期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3.结语

篇5:车险理赔的基本招数

1. 一般事故如何处理

如果双方对责任的判定都没有异议时, 可以先拍张照片, 而后把车挪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在通知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时, 打电话向保险公司报案。要主动协助保险公司对车辆进行查勘、照相、定损。申请索赔时要带齐行驶证、身份证、驾照和保单等证件。

2. 重大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当发生撞车、翻车甚至撞人等重大交通事故后, 应在报警的同时保护好现场, 及时抢救伤者;还应在48小时内通知保险公司。要主动积极配合保险公司人员逐项清理、做好定损。

在向保险公司索赔时, 应提供保险单正本、事故证明、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调解书、判决书、损失清单和有关费用等单据。

3. 异地出险如何处理

如果您的车在外地发生交通事故, 要先报警并保护好现场。同时, 通知保险公司, 说出保单号, 出险时间、地点、原因以及经过。承保公司会要求当地的分公司代为查勘。这时您一定要注意, 让当地公司按规定程序照相, 出具代查勘报告;回到所在地后再到保险公司填出险通知书并进行索赔。

4. 微小划伤如何处理

篇6:车险理赔之痛

新车保,旧车赔

一直有听说车险理赔是个麻烦事,刘云只想买个保险图心安,压根就不相信有一天自己真遇上了这档子事儿。

3年前,刘云花15万元买了一辆轿车,现在根据最新市场估价也就值10万元左右。上年年初续保时,想购买10万元的车损险,没想到保险公司要求他按照当时新车买入价办理车损险。“这样的规定真没道理,车子用了3年只值10万元了,却仍然叫我保15万元。”刘云虽然对保险公司的这一规定无法接受,但又无可奈何,心想:“算了,投保的时候交得多,理赔的时候也不会少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刘云上年不幸遭遇车祸,经认定属于重大交通事故,车辆全损,达到报废标准。刘云的妻子悲痛之余想到保险公司获取一丝安慰,然而保险公司理赔时,赔款是按照车子上年的最新估价计算出来的。“即便是投保了15万元的车损险,永远都不可能获得15万元的赔偿。”保险公司的人最后不耐烦了,丢给了她这样一句话。“如果是这样,那我为什么要多花钱投保15万元!”刘云一家哭诉道,“10万元车损险,保费大概是1200元。如果是15万元车损险的话,大概要1600元,多掏了400元钱,却什么也得不到。”

这就是令人头疼许久的“高保低赔”霸王条款,保险公司却振振有词:“车损险保额多少我们并不会强制。”然而,如果不按新车价格投保的话,理赔时是有差价的。像刘云这样的情况,可以选择保15万元,也可以选择保10万元,甚至可以选择保5万元。但是,理赔时赔偿金额是与保额直接挂钩的。比如新车发生一起事故后,估损是1万元,如果投保15万元的话,刘云就可以足额获得1万元的赔偿。但如果只保了10万元,同样发生这一起事故,就只能最多获得2/3的赔偿。刘云当时就是因此才选择了前者,但是没想到,折旧后的车子即使投保了15万元,也得不到足额保障。

今年3月,《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以下称《通知》)终于问世,规定:“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应当按照市场公允价值协商确定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保险公司应当与投保人协商约定保险金额。” 这意味着,“高保低赔”这一霸王条款将被铲除,以上案例的情况将不会再发生。虽然诸多的细则尚未出台,但是有车一族终归是见到了一点温暖的阳光。

无责不赔,一场噩梦

一辆普通的奥拓,撞上百万豪车保时捷,奥拓负全责,面临巨额赔偿。然而,奥拓车主只购买了交强险,保险公司又说无责不赔,这种情况简直是豪车族的噩梦。一个月前,豪车族小丁就不幸被噩梦惊醒。好在此期间,中国保监会发布通知,叫停了“无责不赔”这一车险理赔的霸王条款,此举被媒体解读为“保监会向全体车主发红包”。而今,小丁终于拿到了自家承保公司支付的11万多元修车款,着实不易。

事发当时,小丁驾驶保时捷正常行驶,被一辆奥拓撞上。交警认定,奥拓负全部责任。但他只有交强险,其他险种如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都未购买。小丁将车辆送到4S店拆车验损,维修等各项费用合计11万元。拿到赔付款2000元后,小丁要追回自己的损失但是奥拓车主的手机根本无法接通。4S店工作人员提醒小丁,可以找自家车辆的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再由保险公司找奥拓车主索赔。但是,承保人只说了说了一句:“我们就不来了,因为无责不赔。” 无奈,小丁坚决打起了官司,3月8日,中国保监会发布《通知》明确规定:无责方保险公司不得以放弃“代位求偿权”的方式拒绝对机动车损害进行赔偿。保监会直接叫停了所谓“无责不赔”的车险理赔“霸王条款”,小丁完胜。

不计免赔险霸气十足

夏林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业务员,他的工作就是每天东奔西走跑业务。为了方便工作,他特意给自己买了辆车。由于工作需要经常跑不同的地方,为了保险起见,他为自己的车投了全险。谁知,有天他刚和客户谈完生意走出大楼,发现自己的车被撞得面目全非,机盖拱起,大灯、玻璃碎了一地,水箱也在哗哗地漏水,肇事者早就逃之夭夭。摄像系统那天也出了毛病,他停车的那块地方正是监控死角,保安也没有追上肇事车辆,一团糟糕让夏林郁闷。更伤心的是,保险公司没能给他丝毫的安慰,被保险公司告知不计免赔险失效,原因是找不到第三方责任人,被保险人得不到理赔,无奈夏林要承担30%的损失。

夏林仔细学习了不计免赔险,发现不计免赔险全称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是车险的一个附加险种,指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所负责任,应当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部分,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但是加扣免赔率、附加险免赔率、找不到第三者事故和事故责任难确定这4种情况属于保险公司的免责范围,被保险人是得不到理赔的。夏林的爱车是在洽谈业务的时候被撞的,没能赶上肇事者,按照保险条例规定,车损险当中应当由第三方负责赔偿的,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实行30%的绝对免赔率,由被保险人承担30%的损失,即使投保了不计免赔险,也得不到全额赔偿。

今年3月,夏林欣喜地看到,《机动车辆商业保险示范条款》中新增了“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 投保了本附加险后,对于机动车损失保险第十一条第(三)款列明的,被保险机动车损失应当由第三方负责赔偿,但因无法找到第三方而增加的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也就是说,夏林之前的30%的绝对损失就会有保险公司承担,所以,他很希望实施细则的出台,让自己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

篇7:浅析保险公司车险理赔管理的完善

一个好的车险理赔管理制度需要符合以下五点要求:

1、是否适合当时内外部环境。

主要是指“考核赔付”是否适合当前日益激烈的车险市场竞争。因为提高配件价格, 人工价格, 将事故车辆向车行推修等政策势必造成赔付上升, 但如果不执行, 会造成车行保费减少, 公司整体保费缺口无法弥补。从整体来看, 车险理赔考核赔付率指标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特殊环境中, 是否要考虑保费完成优先。

2、内部矛盾冲突是否有效解决。

主要是指在庞大的车险理赔队伍中, 难免发生一些摩擦。比如派工区域到底谁负责, 发现问题到底由定损指出还是理赔支持, 排名前后个别人难免有情绪等等。这些内部矛盾, 如果处理的不好, 容易造成队伍士气低下, 花费时间和精力。需要有一套合理的制度来解决。

3、信息上传下递是否顺畅。

主要是指政策宣导及信息传递体系并无完善, 主要通过邮件及口头传递, 时间一长, 容易遗忘。类似“驿站”的点不明确, 信息传递对象及保密级别也不明确。尤其是队伍庞大后, 容易造成操作规划执行不一致, 整个队伍对理赔政策的理解执行不一致。

4、技术经验是否积累传承。

主要是指目前两核队伍的沉淀有待完善。资深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经验最丰富的人员没有在最关键的经营分析岗位上。

5、部门互相协作是否高效。

主要是指车险理赔部整体高效运作为出发点, 搭建一个体系:确保信息传递通畅, 各部门协同作战, 经验能够积累, 内部矛盾能合理解决。并且, 用相关制度来保障以上运作, 而不是口头要求或是道德要求。这套制度需要整合不同利益间的矛盾, 在保障分公司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最大化兼顾各方利益, 使得冲突双方在解决问题时是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

二、车险理赔队伍管理的完善

一个好的车险理赔队伍管理需要符合以下五点要求:队伍是否上下同欲;队伍士气是否高昂;队伍是否步调一致;队伍是否协同作战;队伍是否后继有人。

1、队伍是否上下同欲。

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车险理赔队伍的“正气”是理赔队伍的根本, 一定要营造全体人员“干干净净做理赔”的氛围, 不能让个别理赔人员为自己谋福利, 抹杀整体成绩。这个问题一定要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对查实情况属实的理赔人员, 绝不姑息, 确保队伍的风气。

2、队伍士气是否高昂。

高昂的士气是车险理赔队伍的动力, 士气旺盛才能积极主动,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好理赔, 做出成绩。车险理赔部各室要定期召开理赔沟通会, 鼓舞队伍士气;向理赔人员描绘公司发展蓝图, 激励员工工作激情;在理赔队伍中不定期举办文体活动, 提高队伍凝聚力。

3、队伍是否步调一致。

理赔规范的一致性, 是衡量整体队伍管理水平的标准。也是在当地市场树立公信力的有效手段。所有理赔人员执行统一的标准, 可避免与修理单位之间的争议, 让修理单位感受到无论换哪个理赔人员来, 给出的都是同一个价格, 换修的都是同一个配件, 也是对理赔人员的一种保护, 避免将矛盾集中到理赔人员个体与修理单位之间。养成习惯后, 可以加快案件处理的时效, 减少摩擦。

4、队伍是否协同作战。

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的排名制度下做一种思考:现有排名制度的好处在于让大家都彼此成为鲇鱼, 互相竞争积极向上;弊端是各自为了自己的排名, 减少了团队各自, 不利于优秀人员花费时间在培养落后人员身上。

5、队伍是否后继有人。

车险理赔队伍是否后继有人, 培训制度与考核激励是关键, 同时, 也要让各级员工看清自己未来成长方向。明确部门理赔人员需要培训的重点在哪里;针对培训重点涉及培训方案;按照培训方案执行, 制作被培训人档案, 纪律培训效果和考试成绩。只有如此, 才能保证队伍整体能跟上业务增长。

摘要:车险经营作为财产险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 车险理赔管理的好坏决定了车险经营的结果, 建立一个良性的车险理赔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服务的效率更能提升公司的经营效果, 而良好的车险理赔体系需从制度和人员上进行规范。本文探讨了保险公司车险理赔管理的完善问题。

关键词:保险公司,车险理赔,管理

参考文献

[1]保监会.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引.2012.

[2]李景之, 赵长利.汽车保险与理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01-111.

[3]薛恒.浅谈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产品的创新情况[J].商情, 2010, (6) :122-123.

篇8:车险理赔竞提速

对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保险产品——“车险”而言,服务效率无疑是吸引车主的最大卖点之一。随着新《保险法》的出台,各保险公司为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纷纷在提速理赔方面下功夫。

新《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在30日的事故核定期过后的3天内,将拒赔通知书告知权利人,否则将被默认为同意支付赔款,且应在10日内将保险账款交付给被保险人。在没有合同约定的情况下,要求保险公司尽量加快核赔的时间,遵守法律的规定,防止被保险人由于未在时间规定内理赔而受到的损失。这一规定让被保险人获得了更有利的保障,而同时也对保险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最迫切需要的是设法提速理赔。

“新保险法的理赔时效,既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也促进了我们在理赔工作各环节推陈出新。”都邦财产保险云南分公司负责人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说。

为了提速理赔,目前云南都邦已经为公司勘察车辆安装了先进的GPS 车载监控系统。重金配备这一现代化技术装备,极大地方便了云南都邦总部进行统一调度,第一时间对发生事故车辆进行勘察,并快速做出相关理赔方案。

按理赔程序,单证提交、核赔和支付赔款,是车险理赔的三大环节,也是车主最为头疼的理赔难点。而使用GPS通讯技术,则可以大大提高核赔效率。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保险公司可以清晰确认距离案发事故现场最近的勘查车辆,并应用现代快速信息传输系统发号指令,直接缩短了采用传统人工调度模式而产生的耗时延迟。对于路况复杂的云南来说,采用GPS对提速车险理赔有着重要意义。

“现在只要出现事故,我们可以通过GPS调配离事故点最近的人员进行勘察,大大节省了时间。”李明说。截至目前,云南都邦还是云南为数不多的装备GPS的保险公司之一。

為了不断提高理赔速度,更好的服务于保险人,云南都邦还将于近期推出网上服务平台。“目前,云南正在搭建一个网上客服平台,不久的将来,云南都邦客户就可以通过网上自主查询案件处理情况,享受到更加快速便捷的理赔服务。”李明透露道。

篇9:积极开展车险理赔反欺诈专项工作

关键词:大数据,汽车保险市场,车险理赔服务模式

自我国保险市场规模从全球第6位上升至第3位以来, 保险全行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局面。到2015年, 全国保费收入24282.519463亿元实现了年增长13.4%的速度。其中车险保费收入更是以5526亿元的傲人成绩占到产险保费收入的69%。车险的发展源自经济高速发展, 交通日渐便利, 汽车成为公众的主要代步工具, 同时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与日俱增的问题。2007年7月1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正式颁布实施, 车险的投保成为一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被人们普遍接受。

1 我国汽车保险理赔模式的现状

车险虽然保费收入可观但实际盈利多处于亏损状态, 2014年车险行业的综合成本率为100.24%, 亏损11.57亿元。这不仅仅是受当前机动车辆事故率高的影响, 现行车险理赔模式更是影响因素之一。为了应对机动车量流动性高的特点, 要求保险公司围绕机动车辆出险后的报案、查勘、定损、核价、核损、核赔和支付的一系列理赔流程, 完善自身服务体系。当前我国的理赔模式由自主理赔、物价评估和保险公估组成。其中比较成熟的理赔模式为自主理赔, 但自主理赔也只是在国内车险理赔服务模式中的相对成熟, 近年来有关车险理赔的纷争愈演愈烈, 例如对车损险而言, 盗抢损坏的高保低赔成为争议中心, 投保者对当前的投保金额和理赔金额存在质疑, 再有虽说多数理赔是关于机动车辆损坏的维修极少涉及高保低赔的情况, 却存在车主对于保险责任、保费的确定、定损价格的差异和赔偿期限等问题不满的情况。在这场纷争中, 投保者的质疑, 保险公司的亏损都说明了当今流行的理赔服务模式存在问题并急待解决。

2 我国汽车保险理赔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 车险行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保险公司为了追求客户资源与保费收入, 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发展汽车保险的承保业务。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中, 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理念不断提高, 对保险公司提供的车险理赔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 深入探索当前车险理赔服务模式, 可以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2.1 车险理赔政策不健全

汽车保险理赔纠纷诉讼的日渐增多, 表明我国现有车险理赔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例如, 作为车险理赔中重要制度之一的代位求偿权, 在实践中还存在保险人支付部分保险金代位求偿权是否成立等不清晰的问题。再有保险欺诈等问题也是焦点之一, 刑法第198条规定, 保险欺诈罪成立的条件为个人欺诈数额在1万元以上, 但由于汽车保险的特点, 在实际案例中小额欺诈占比较高, 缺乏有效的惩罚途径, 造成当今保险欺诈的增多, 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公司的收益, 损害其他投保人正当的保险利益。

2.2 车险理赔效率低

理赔是汽车保险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事故发生后理赔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保险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车险理赔的效率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 更离不开理赔模式的运行。虽然汽车行业飞速前进, 但周边服务发展并没有跟上汽车业发展的脚步。汽修市场混乱等情况, 使得在当前以自主理赔为主的理赔服务模式中我国保险公司采用全部流程一手抓的方法, 车险公司接到报案后从查勘开始直到支付皆由保险公司承担。这种方法随着被保险人保险意识的逐渐加强, 不足之处更加明显, 保险公司针对理赔流程的全部负责使公司理赔成本增加, 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处理事故, 工作效率低, 拖慢整个理赔流程。同时还有很多事故在涉及到第三物损时, 交通部门委托物价部门强制定损, 保险公司在收到结果后通常还要进行再定损。这种做法不但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资源, 物价部门与保险公司得出的结果通常也相差很多, 影响整个理赔过程的效率, 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时间和利益。

2.3 保险公司车险理赔服务内部管理不健全

为了加大市场占有份额, 近年来财险公司加重对车险理赔事件发生后增加客户方便性的其他服务, 例如限时理赔, 全国通赔等。但由于发展时间过短, 服务方式考虑不足, 实施较困难。很多公司服务不够完善, 无法跟上现代化经济下的脚步, 不能确实提高车险理赔服务水平。现阶段理赔服务的落后与保险公司的理赔管理有关, 单个理赔环节并没有合理的检查制度, 对于客户回访以及投诉制度不健全。对客户的维护不足, 缺乏对事故当事人的沟通, 针对公司内部人员管制不够明确, 公司风险监控能力差, 轻视对公司内部理赔服务人员的培训, 缺乏对公司理赔人员的工作效率监督。

2.4 保险公司车险理赔服务发展滞后

作为在车险业务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先进的理赔服务可以成就一个公司。但当前理赔模式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行业大数据库建设、信用体系构成都比较落后, 对比承包业务中的“线上平台”、“互联网保险”, 理赔服务与互联网的融合明显滞后, 有关理赔的科技开发并不受重视。保险公司对理赔服务中的基本服务理念认识程度不够, 软实力建设工程启动较晚、保险公司的数据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对服务体系的重视、忽略了对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的重视。这些问题更是拉开了我国车险理赔服务与国际成熟模式的原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的发展, 造成现在车险业负利润的情况, 也引发了消费者对保险业的不满。

3 国际车险理赔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成熟车险理赔服务模式的特点是各中介分工细致, 同样是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公司, 先进保险市场上的财险公司多采用通过降低事故发生率来降低成本。虽然在车险项目上同样多为负利润, 但以人为本的做法稳定了公司客户资源, 优化了公司形象。并且, 由于成熟车险市场中对车险基金的运用管理限制较少, 可以补充车险利润的不足。在合作方面, 国际市场的保险公司与医院, 警局等其他外部机构有联系是很普遍的, 费率的制定也更加的合理化, 有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 注重技术的开发利用。如德国安联集团利用Audatex系统增加查勘定损的准确度, 各国的保险公司运用的理赔服务模式都带有自己国内的文化特色, 并取长补短, 发展的更为成熟。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加深的发展态势, 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 国际车险理赔服务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朗。车险理赔服务过程与互联网的联系将逐渐加密, 更多的利用大数据创造新型服务方式, 车险市场在数据爆发式增长的条件下, 信息更加透明, 各国的车险监管体系也会随地球村进程的加快更加严密, 未来国际车险理赔服务模式的发展, 可能趋向于特色专属的理赔服务, 完美融合网络车险理赔服务, 走向更加便捷发展道路。

4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车险理赔服务模式的发展对策

4.1 完善我国保险理赔政策

补充保险法存在的漏洞, 应对当前发生的保险欺诈等问题, 根据当前出现纷争的各类情况进行细化制定并对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修补, 促使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如补充小数额欺诈罪罚, 对小数额欺诈施行累积, 达到一定数值或情节恶劣者数罪并罚等措施。加重对犯罪者的惩罚标准, 达到降低犯罪发生率的效果。以此保证保险公司的利益, 更是保证其他真实当事人可以获得应得的赔偿, 确保我国保险理赔的公正性。网络技术下的社会进入快节奏发展的步调, 产品及市场在高速更新, 作为维护市场稳定的基本政策必须能跟上市场更新的步伐, 当市场出现新产品, 新趋势或新行为时及时补充监管空白, 稳定市场监管大局。在大数据与网络碰撞形成的大方向下, 适当放权给市场。

4.2 提高我国保险公司车险理赔效率

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 建立一个全面的网络数据库。力争构建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 进行赔偿流程的实时反馈, 便于联系车险理赔过程中负责查勘调查的部门。在数据平台中可以使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查询到整个理赔过程中的信息, 包括查勘部门的认定, 定损结果的标准, 各部门联系的状况等, 力争理赔流程透明化。一切数据都在其中, 如在汽车理赔维修上, 可以开发一款涵盖尽可能多的汽修店信息的线上产品, 即方便保险公司对维修价格进行比对又方便被保险人对维修信息的了解。

4.3 健全我国保险公司车险理赔服务内部管理

全方位服务是做好车险理赔服务的必要条件, 完善财险公司现有的理赔衍生服务, 使之从小受众群体普及到所有消费者。不断创新理赔服务项目, 结合新时代科技, 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开阔服务视线, 以人为本, 真正做到为客户全面考虑, 无论是产品解答还是理赔过程优化, 即使是加入在理赔过程中的一个客户安慰环节, 只要可以使被保险人感到信任暖心, 就可以实现双方共赢的理想。在理赔服务中可以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客户存在的问题, 安抚客户的心情, 树立理赔服务人员对待客户的服务意识, 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 降低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4.4 创新我国保险公司车险理赔服务

4.4.1 健全车险理赔网络定损系统

当前一些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尝试远程网络定损系统, 其目标在于无论保险标的在什么地点出现事故, 被保险人可以直接通过远程网络定损系统进行定损理赔。这种做法不但极大程度的照顾了被保险人的各种情况, 也提高了理赔效率, 正符合当前国际发展趋势。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应尽快完成车险理赔中的网络定损功能, 使互联网、手机通信与人力调查相结合, 提高技术的成熟度, 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树立公司信誉, 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4.4.2 建立车险快速理赔通道

建立车险快速理赔通道, 引导车险理赔服务进入2.0时代, 可以加快车险理赔服务的发展速度。所谓2.0时代是以“客户利益高于一切”为信念的一个追求客户忠诚度的时代。建立车险快速理赔通道, 是为了在意外发生交通事故时, 非重大事故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 合理配置现有可利用资源, 尽可能的简化理赔流程, 缩短事故影响时间;而在重大事故发生时可以迅速派出工作能力强的专业人员, 进行专门的帮助, 进行定制化服务。提高出险后报案理赔中的及时性和方便性, 也能为客户带来人性化的温暖, 提高公司的名声及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贵生.刍议当前车险理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导报, 2014, (z1) :119-119.

[2]武力超, 林俊民.车险网络销售现状及发展建议[J].上海保险, 2013, (5) :40-42.

[3]张汉龙.经济新常态下的车险市场改革[J].中国经济报告, 2015, (5) :95-96.

[4]郝演苏.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的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保险, 2015, (4) :7-9.

[5]赵学林.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车险理赔模式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 2014, (09) :64-65.

[6]叶红, 陈艳茜.保险消费者诉讼维权问题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3, (6) :72-75.

篇10:详解车险理赔五大症结

上了保险却得不到赔偿,难免让人七窍生烟,但保险公司提出的不赔付理由听上去又似乎十分充分,因此,车主在投保时,事先多注意相关问题,也许就能避免理赔中扯皮的现象发生。

《投资者报》记者通过调查,找出了商业险理赔最常见的五大问题,车主对于哪些情况属于保险公司拒赔或者不能全额赔付的范畴、出险后需要准备哪些手续等问题,都需要详细了解。

上“全险”为何不全赔?

严格来说,车主经常挂在嘴边的“全险”并不存在,车险的险种多达近20种,车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上齐全部险种,因此,“全险”只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述,只是车险市场上一些销售人员为了吸引眼球打出的旗号。

一般销售人员所说的“全险”,指的是最常用的4项主险或者6项主险。4项主险包括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全车盗抢险和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6项主险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玻璃单独破碎险、划痕险。

对于新车或高端车型,保险公司往往建议车主上齐6项主险,而对于老旧车型,车主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在这些主险之外,还有很多附加险,如果车主没有选择这些附加险,出了相应的损失自然不能得到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上了相应的保险,也并不是车辆发生所有事故保险公司都负责赔偿,只有那些符合保险责任的保险公司才赔偿,而且,在理赔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免赔额,因此,有一部分损失可能仍需要投保人自己承担。

哪些情况保险公司不赔付?

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会在查勘和审核后对案件作出赔付或拒赔的处理,但也有一些情况,保险公司会直接拒赔不予受理。

证件不合格或失效是车主最容易疏忽的问题,如驾驶证、行驶本过期,没有体检回执,无照驾驶以及在暂扣、扣留、吊销、注销驾驶证期间驾驶被保险机动车等,都会导致拒赔。

酒后驾车也属于拒赔范围。有些车主怀有侥幸心理,为了获得赔偿,在酒后驾车出险后找他人顶替并向保险公司索赔,但这种行为一旦被保险公司查实,则属于骗保行为,车主将面临刑事处罚。

上面说的是保险公司拒赔整个案件的情况,即使保险公司受理了案件,也并不代表车主的一切损失都能获得赔付。

举例来说,车辆发生碰撞导致车内物品损坏,保险公司不赔;事故造成的一些间接损失,比如出租车司机的份钱,保险公司也不赔;此外,局部零件被偷不赔。

保险公司通常规定“非全车遭盗抢,仅车上零部件或附属设备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被损坏”为除外责任,如果不是全车被盗,只是零部件如轮胎、音响设备、车标等被偷,车主只能自认倒霉。

停放被撞为何不能全陪?

对于车辆停放被撞的情况,各保险公司通常只能部分赔付,比如平安会按70%的比例赔付。原因首先在于,商业保险都是责任保险,停放被撞属于双方事故,造成损失并非都是保车本身的责任,因此,保险公司有权拒赔,但考虑到此类情形较常见,因此一般执行一定比例的免赔率。

还有一个原因是保险公司对停放被撞的真实性难以判定,因为有大量的双方事故,车主会按停放被撞向保险公司索赔。

比如两辆车发生了追尾事件,责任方因为无驾驶证或酒后等行为,原本不能获得保险公司的索赔,但这时责任方在向无责方赔偿了一定金额进行“私了”之后,转而以停放被撞向保险公司索赔,这往往是保险公司难以甄别的。

哪些情况需要交警证明?

虽然有些简单的剐蹭事故可以由车主双方自行解决,但也有一些单方或多方事故,需要等候交警处理并出具责任认定书。

为了判定案件的真实性,以下几种情况,保险公司需要根据交警证明来进行赔付,包括交通事故出现了人员伤亡;双方车辆对责任认定有疑问,无法调解;单方事故造成公共设施损坏;双方事故三者车辆逃逸等。

不过,据记者了解,很多情况下,交警会以单方事故为由,拒绝出警或不愿出具责任认定书,给车主理赔带来困难。

把车交给代理是否无忧?

为了图省事,有的车主会通过熟人介绍,把车交给中介代理机构投保,或者在出险后委托代理机构办理报案、理赔等手续。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代理机构获得的利润往往从保户的车上产生,车主尤其需要当心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在投保的时候,一些代理机构收了钱后没有给保户上保险,行内管这种情况叫“埋单”;或者给保户一张假保单,这叫做“欺单”。代理机构则把钱收入自己囊中,如果车主出险程度较轻,就自己掏钱赔付了事,大险则想方设法骗保,甚至一走了之。

第二,扩大损失向保险公司骗保。有些代理机构会用保户的车制造二次事故,向保险公司索赔更多保费。代理机构的修车成本低廉,而且会用劣质配件以次充好,以此赚取差价,而保户往往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车被人拿去干什么了。

这种情况给保户带来的损失不容小视。根据《北京地区机动车商业保险费率浮动方案》,从今年开始出险次数将与保费挂钩,如果一年内出险次数达到8次,那么第二年就要支付3倍保费。也就是说,保户放任代理机构用自己的车制造赔案,带来的结果将是严重损害自身利益。

第三,如果代理机构在驾驶保户车辆时因自身责任造成其他人员伤亡,又没有能力赔偿损失,将由车主承担主要损失。

上一篇:太铁人才网招聘公示下一篇:把握今天创造美好未来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