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2024-05-06

交通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制度(精选12篇)

篇1:交通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县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全面掌握交通运输局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加强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根据《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宣汉县交通运输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单位应在每年年初制定本辖区或本单位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安排和计划,并将执行结果于次年两个月内向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条各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单位的法制工作机构具体负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年度工作的报告和受理工作。

第四条年底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内容包括下述几方面:

(一)本年度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情况(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行政许可的`开展情况、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处罚决定的执行情况、行政复议工作开展情况、行政应诉工作开展情况等);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情况;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主要作法和经验;

(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

(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中其它需要报告的内容。

第五条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县局所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单位负责向县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股报告并具体规定其所属地区和单位的报告程序。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向市交通运输局上报年度工作报告。

第六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单位对不执行本制度的,可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对于逾期不报告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补报;

(二)对拒不改正的,建议其主管单位或直接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予以行政处分;

(三)对于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上级交通运输主管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第七条本制度由宣汉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2:交通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交通运输局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2010年,交通依法行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紧扣“精准执法、精细管理、精到服务”的目标,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优化执法职能,坚持开拓创新、执法为民,通过建设“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着力推进交通依法行政总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常熟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法制保障。

一、突出服务工作,优化行政管理方式

大力推进交通行政指导。交通行政指导,是指交通主管部门和各执法机构在职能、职责或管辖范事务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规定或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符合法律宗旨或政策的辅导、劝勉、提示、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行政相对人同意或协力,引导其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有效实现交通行政管理目的的行政活动。上半年,局制定了《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实施办法》,根据交通实际,确定了5项行政指导内容,分别是:(1)为涉及交通运输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提供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重点辅导;(2)对企业内部制度缺失、疏于管理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劝勉;(3)对无严重后果,违法情节较轻、无主观故意并能及时纠正的违法行为进行警示其改正;(4)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同时责令违法单位及相对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告知其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改正违法的措施;(5)重大案件回访。下属各行政执法单位依据自身职能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指导手册,在执法管理中加入辅导、建议、劝勉、提示、警示等柔性执法手段,实现了监管前移,减少了执法矛盾,增强了管理相对人自觉守法意识,有效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今年5月份,市机动车维修管理处为常熟华星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申办4s企业提供行政指导。华星公司为奔驰汽车4s企业,投资规模较大。该公司申领许可证时,维管处与其签订了重点项目辅导责任书,为其提供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重点辅导;在筹建过程中,执法人员到工地实地查看,为企业合理布局提供指导;在企业申请资质审查前,实施预审查,指出存在问题,指导整改,确保了企业在正式资审时一次性通过,得到了企业的大力称赞。

深化行政许可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创新年”、“十佳服务窗口”争创活动,创新服务举措,在工作中就简化环节、方便办事、提高效率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具体做到“六个办”: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做到“立即办”;基层组织有需求或群众有困难的项目做到“主动办”;比较复杂或可以方便群众的项目做到“上门办”;条件暂不具备但对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做到“变通办”;与多个部门有关联的审批项目减少环节做到“联合办”;企业或办事群众提出意见、建议的项目安排专人做到“督查办”。推行廉政告知制度,对每一名来窗口办事群众发放廉政告知书,明确窗口工作人员不可为的七点内容,并告知举报电话。统计到10月底,交通共办理行政许可19800余件,全部在承诺期限内办结,无差错。

二、突出规范执法,推进交通政务公开

完成新一轮行政权力梳理。编制了交通行政权力外部、内部运行流程图,细化流程节点,建立了行政权力数据库。经过全面梳理,交通保留行政权力共307项,其中:行政许可25项,行政处罚267项,行政强制8项,行政征收1项,其他行政权力6项。

完成规范性文件清理。对1990年以来以交通局名义发布实施的所有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保留了目前适用的有关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和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21件,4件2000年前的规范性文件由于时间久远,其制定依据已作调整,适用期已过,予以废止。经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后,以正式文件形式公布清理结果,清理结果和保留的规范性文件全文内容通过我局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网址为:://.csjt.gov/gfxwj?menu=10)。

行政处罚网上公开运行工作正常。公路行政处罚案件实施网上流转操作,今年进一步细化处罚裁量权行使条件、运行范围、裁决幅度、事实要件等事项,并添置了无线上网u盘、笔记本电脑、扫描仪等设备,满足乡镇治超点和流动执法的现场登录需要。

三、突出法制监督,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

进一步规范交通执法行为。年初,局与各行政执法单位签订2010年度交通行政执法责任书,明确职权范围,提出加强工作领导、认真执行法制工作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创新交通管理和服务方式等10项责任目标。完善责任考核监督机制,局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小组对照责任制百分考核表,进行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执法单位每半年对部门科室进行考核,部门每季度对执法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同年终综合考评挂钩。认真执行《XX市交通局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交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若干规定》、《交通行政执法禁令》等规定,局法制科、纪检组组成交通行政管理监督机构,定期组织现场查看、案卷评查、行风评议、管理成效督察等活动。各执法单位严格做到主体合法,无执法证的人员不参与检查、取证、处理、案卷制作等行政执法工作。统计到10月底,交通实施各类行政处罚案件1800余件,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加强执法案卷评查。每半年进行一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内部评审,对存在问题进行书面通报并组织事后分析,提出改进措施。11月,XX市法制办对我市进行行政执法评议,抽查了交通行政许可案卷5份,检查成绩优异。

四、突出管理成效,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着力整治道路运输市场。今年以来,运政稽查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3000多人次,查处各类道路运输违法案件1200多起,其中查获“黑车”385辆次。从年初开始实施24小时值班制,强化城乡“打黑”联动机制,组织了元旦、春运、五

一、国庆等突击整治行动,主要是针对车站、码头、超市、医院、商城等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突击性集中整治,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下半年组织开展了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在城区三环路沿线、各镇镇域地段集中查处马路市场及非法组客点,重点查处了毛家桥XX枞阳非法组客点、招商城XX非法组客点、泯泾XX六安非法组客点、藕渠镇响水非法组客点等,共查处非法组客行为250余起,对保障广大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旅客运输市场“安全、有序、优质、畅通”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11月开始实施“出租车整治冬季行动”,针对前一阶段出租车拒载、擅自拼客、不使用计价器、乱收费、无上岗资质从事经营、车容车貌不规范等违章现象展开全面检查,目前已查处违章车辆100多辆次,期间出租车相关投诉量明显下降,减少50%以上。

巩固、扩大公路治超成果。治理公路超限向长效管理转型,进一步加强对国、省干线治超工作的宣传力度,向过往车辆分发宣传资料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治理公路超限超载”氛围。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与公安部门协作,加大对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公路的完好与畅通。通过多方努力,今年已检查车辆1280辆次,查处超限600辆次,卸载300多吨,使境内国省干线公路超限超载率稳步控制在5%以下,严重恶意超限超载100%以上的车辆所占比例已降至0.5%。海事、航道管理部门加强对通行水域和水上风景游览区的巡航检查,严查无证船舶、不按规定配备船员和超载运输行为。1—10月份签证船舶18600艘次,签证货物量370多万吨,全市未发生水上重大安全事故和水域污染事故,未发生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24小时以上航道堵塞事故,水上交通安全四项指标稳中有降。

五、突出执法教育,加强交通队伍建设

推进文化达标工程建设。在前两年45周岁以下执法人员达到各类证书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继续教育,到今年35周岁以下执法人员已全部达到国民教育序列的大专以上学历,35—45周岁的执法人员已全部达到国家和省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严把执法人员入口关,新进执法人员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并经过上岗培训才能办理执法证件。

坚持学法制度。一是加强干部普法培训,领导干部认真参加“菜单式”法制讲座,局党校每季度举办党课学习,结合党课安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交通专业法规等法制课程,全体公务员和副局级领导干部参加网校学法考试通过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规范和法律知识教育,各执法单位坚持每月不少于1次的学法活动,局层面举办法律法规培训8期,执法人员的更新知识培训时间超过15天。今年

还以《交通行政执法规范》和新出台、修改的交通法规、规章为重点,组织两次交通执法业务知识书面考试,促进各单位学法活动的深入开展。

加强交通法律的社会宣传。在《常熟日报》、电台开设了“交通专版”、“交广面对面”专题栏目,在交通局门户网站及时公布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交通规范性文件,在客运站设置了交通法规宣传橱窗,自办了《常熟运管信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简报》、《春运简报》及专项整治信息等宣传专刊,积极参加“3.15”、“12.4”广场法制宣传、法制文艺汇演、新市民法制教育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打算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交通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的提高,以创新精神推动交通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层面开展。

一是积极履行交通管理职能。坚持行政许可审批“两集中两到位”,许可程序进一步简化,办结时间进一步压缩,注重行政指导工作的创新和深化,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行电子政务,扩大网上审批范围。继续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履行及时解答公众咨询的义务,做好政府网站在线咨询、12345热线提问和交通局网站投诉的处理答复。二是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公开听证,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度、科学度、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对决策的执行情况以及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及时进行跟踪和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加强监督和责任追究,实行“谁决策、谁负责”。

三是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研究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高效、有力的交通执法网络。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执法,完善和执行好有关回避、公开、事先告知、听证、调查取证、告诫等制度,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交通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是强化交通执法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个层面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及时履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生效的行政判决和裁定。切实履行好行政复议职能,推行网上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等便民措施。

篇3:交通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2008年出租车日均客运量305万乘次, 同比增加17万乘次, 增长5.9%;载客里程1 128万公里/日, 同比增长12.2%;日均载客车次168万次, 同比增长6.3%。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

5.全市黄浦江越江机动车轮渡日均0.81万辆, 同比减少23.6%

2008年全市黄浦江越江轮渡日均承担客运量28万乘次, 同比减少3万乘次;机动车轮渡量日均0.81万辆, 同比减少0.25万车次/日。

四、对外交通

1. 全市对外旅客年到发量达2.15亿人次, 其中铁路占48%

2008年全市对外旅客年到发量2.15亿人次, 同比增长5.2%。其中, 铁路对外旅客年到发量10 362万人次, 同比增长10.6%, 占对外旅客年到发总量的48%;公路对外旅客年到发量为5 868万人次, 同比增长2.2%, 占对外旅客年到发总量的27%;航空对外旅客年到发量为5 111万人次, 同比下降0.9%, 占对外旅客年到发总量的24%。

万人次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上海机场 (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备注:对外旅客年发送量指铁路、公路、航空及水运对外交通方式的旅客发送人数, 量化统计单位为人次。其中, 公路运输中不包含单位车辆或自驾车承担的客运量, 到发量按照发送量推算;水运中不包含“三岛”客运量。

2. 全市对外货物年运输量10.2亿吨, 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2 801万国际标准箱

2008年全市对外货物年运输量10.2亿吨, 同比增长6.6%。其中, 港口货物年吞吐量5.82亿吨, 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2 801万国际标准箱, 同比增长7.1%, 位列世界第二。公路货物年运输量4.03亿吨, 同比增长13.2%。铁路货物年到发量3 181万吨, 同比下降11%, 继续呈现自2005年以来的负增长态势。

亿吨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上海机场 (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备注:货物年运输总量包括港口吞吐量和机场、铁路的到发量以及公路货物运输量。其中, 公路货物运输量指在上海注册的运输车辆承担的货物运输量, 不包含外省市车辆承担的运量。航空货物运输量不包括行李运量。

五、交通环境与能源

1.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0%, 三项污染指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008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8天, 优良率90%。全年中心城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值为0.062毫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值为0.085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值为0.056毫克/立方米, 三项污染指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有所下降;二氧化氮全市平均浓度与2007年持平, 但中心城二氧化氮浓度同比增长1.6%;可吸入颗粒物中心城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5%。

数据来源: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备注:中心城指外环线以内区域。

2. 全市交通行业年能源消费量2 119万吨标准煤, 其中公共交通172.9万吨标准煤

2008年全市交通行业年能源消费量2 119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6.3%。其中, 公共交通年能源消费量172.9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8.1%;大交通行业年能源消费量1 946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6.2%。另外, 全市社会客车年能源消费量为321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10.7%。

万吨标准煤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备注:轮渡能源消费量数据包括三岛在内, 2005年起轮渡能源消费量数据的统计范围有所调整。轨道交通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按4.04吨标准煤/万千瓦时计算。

六、交通管理

1. 全年交通事故共计2 745次, 万车死亡率下降至4.7人

2008年全市发生交通事故共计2 745次, 同比下降31%;事故损失金额1 420万元, 同比下降27%。因交通事故受伤及死亡人数分别为2 539人和1 099人, 同比分别下降33%和6%;万车死亡率下降至4.7人。机动车违章处理共604.4万人次, 同比增长8.3%。

数据来源: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

2. 全市共设可变信息标志设施581块, 与2007年基本持平

2008年全市共设可变信息标志设施 (包括大型图形、图形文字和文字信息标志) 581块, 与2007年基本持平。其中, 主要高速公路设315块, 中心城快速路设158块, 中心城地面道路设108块。中心城地面道路中, 内环内道路设93块, 内外环间道路设15块。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

七、春运及旅游交通

1. 春运期间对外交通客运总量2 348万人次, 同比增长1.8%

2008年春运期间, 对外客运总量2 348万人次, 同比增长1.8%。对外客运仍以铁路为主, 占56%;公路、航空分别占20%、23%;水运约占1%。

万人次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

2. 全市来沪旅客共计11 646万人次, 同比增长7.1%

2008年来沪旅客共计11 646万人次, 同比增加770万人次, 增长7.1%。其中, 境外游客占5%, 外省市游客占68%, 本地游客占27%。黄金周期间对外客运总量917万人次, 同比增长7.5%。

万人次

数据来源:上海市旅游局

八、交通建设和管理措施

1. 设施建设与运营

2008年交通设施建设包括上海市公路信息平台系统开通试运行, 洋山深水港区三期工程建成投运, A11沪宁高速公路拓宽改建工程完成, 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段开工建设,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快速路全面开展,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工建设等。

2. 重大交通政策法规

篇4:交通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Q:今年国土资源部卫片执法检查政策有哪些调整?

A:和去年相比,今年国土资源部卫片执法检查政策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取消了“630”政策。即取消“在6月30日前,违法用地已经整改查处,依法对人、对事作出处理并且办理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或已经拆除复耕到位,消除违法状态,所涉及的耕地面积,在实施责任追究时,不计入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的政策;二是延续2011年度卫片执法检查中部里已经明确的其他政策。如“检查(监测)时段”、“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项目用地”、“违法用地符合规划认定”以及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合法、违法、伪变化图斑的判定标准”和“违法勘查开采行为的处理方式”等政策。三是新明确了两条政策。即:对符合“一户一宅”等条件的农村宅基地和已经依法取得采矿权但尚未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的采矿用地涉及的违法用地,在实施责任追究时,不计入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四是在工作程序上取消了初报数据环节,完成验收后一次性向部报送数据;今年的数据填报单元与土地变更调查中设定的行政单元保持一致,不再予以调整。此外,督查、交叉检查、验收工作,也主要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

Q:根据新的政策环境,我省今年的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如何应对?

A:为顺利完成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各项任务,我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抓好组织领导,保障工作经费。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启动后,我省高度重视,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纪检监察、财政、人社、公安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了工作责任。考虑到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量大、线长、面广、环节多,我省本级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确保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准确把握政策,统一技术标准。5月24日,召开了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技术研讨会,对数据填报、卷宗资料、外业核查等业务进行规范,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以便实际操作中予以参照。三是强化指导培训,夯实业务基础。为夯实工作人员的业务基础,提高工作效率,总队于5月底组织各市州及县市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负责卫片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详细解读了2012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相关政策,对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往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并组织学员进行实务操作考试。四是加大审核力度,确保数据准确。五是开展挂牌督办,查处重大案件。省里将结合卫片执法检查图斑,选取重大、典型案件进行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方,教育一片。对未经依法处理的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不得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六是强化警示约谈,督促查处整改。省厅将依据卫片执法检查结果和整改查处等方面的情况,对违法违规严重地区报请省政府进行警示约谈;对违法违规行为整改查处不积极、不到位的地区,将暂停办理用地、用矿审批,并扣减相应的用地指标。

Q:我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上报的各类数据真实、准确?

篇5: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制度

2007-10-

31一、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指导我局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提高交通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根据我局的职责权限,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在本行政区域内,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交通执法检查或对其违反交通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科室,均应遵守本制度。

三、本制度中的交通行政执法科室是指我局下设的执法大队、货管科、客运科、出租科、修管科、北务公路交通检查站。

四、执法检查应遵守的规定:

(一)执法人员应取得交通行政执法资格证件。在执法检查时主动向被检查人出示证件,表明身份。

(二)交通执法检查应在本辖区内实行双人执法,并在执法检查中使用规范的告知词。

(三)在执法检查中要文明执法,并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四)发现被检查人有违反交通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应给予行政处罚的,要按交通行政处罚的有关执法程序进行。

五、实施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应遵守的规定:

违法事实清楚,案情简单,依法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处罚的,可按照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同时向当事人开具《交通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

六、实施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应遵守的规定:

(一)执法检查阶段

执法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应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同时填写《检查笔录》由当事人和检查人员共同签字,并向当事人开具《交通违法违章行为通知书》,要求当事人到指定的地点接受处理。

对于与案件有关的证据进行收集时,须填写《先行登记保存清单》,并由当事人和

检查人员共同签字。

对有关证人询问时,应填写《询问笔录》,由证人签字。

对于未经批准擅自经营的违法行为,需对车辆及其它物品进行暂扣的,须填写暂扣手续,由当事人和检查人员共同签字。执法人员同时须填写《立案(销案)审批表》报交通行政机关负责处理的部门审查。

(二)案件调查处理阶段

案件调查人员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认真核实。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理由成立的,应予以采纳。违法行为调查终结,对拟给予吊销从业资格证件、车辆营运证件、经营许可证件、个人罚款一千元以上、法人或其他组织罚款三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同时开具《告知听证通知书》及时送达当事人,并由当事人签署意见,按照要求履行有关程序。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对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应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填写《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处理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案件调查人员在对每一案件作出处理决定之前,根据案情的不同,应依法填写《案件处理审批表》或《重大案件处理审批表》交有关部门负责人按照审批程序签署意见。

对违法行为涉及其它行政部门管理范围的,填写《案件移送单》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三)案件处罚执行阶段

案件处理审批决定作出后,依法应予处罚的,须制作《交通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及时送达被处罚人,要求其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罚。如不能直接送达,应采取邮寄或委托送达等方式。

被处罚人在法定期限内拒绝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制作《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执法人员在对违法案件实施行政处罚时,还应遵守《交通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的其它规定。

七、执法文书使用的规定:

(一)案卷制作标准

1、行政处罚主体合法、认定准确;

2、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3、行政处罚适用法律正确,并准确引用到条、款、项、目;

4、行政处罚程序合法。

(二)立卷归档标准

1、行政处罚案卷一案一卷,一卷一号;

2、卷内文书只存一份正本,使用蓝色(黑色)墨水的钢笔、炭素笔、签字笔书写。

3、卷内文书的排列顺序:一种是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和送达回证放在前面,其余文书按照办案时间顺序排列;一种是行政处罚决定书和送达回证在前,其余文书按照法律文书、证据文书和其他文书分类按序排列;

4、破损文书应修补或复制;

5、卷内文书采用阿拉伯数字逐页编写页码,正页在右上角、反页在左上角编写;

6、卷内目录和备考表填写规范,案卷装订无金属物,并符合《国家档案法》的有关规定。

八、执法标准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本市地方性法规、交通部、建设部的有关部颁规章,并参照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执行。

九、内部监督应遵守的规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及部门有关制度实施。

十、各科室应结合各自的行政执法工作特点,制定其它相应的规章制度。

篇6:依法行政工作年度报告制度

关于印发《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依法

行政工作年度报告制度》的通知

各县市及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直属单位、局机关有关科室:

为及时掌握系统各执法单位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总结当年工作经验,科学谋划下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推进昌吉州质监系统依法行政工作,我局制定了《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年度报告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法规 依法行政 制度 通知

抄送: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州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年9月24日印发

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系统 依法行政工作年度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及时掌握本系统各执法单位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各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单位及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机关科室(以下简称各单位、科室)报送依法行政工作情况,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是指各单位、科室落实依法行政工作的实际情况,包括工作计划、进展情况、做法、经验和建议等。

第四条 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送制度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并结合年终目标考核对各单位、科室的报送情况进行检查、考评。

第五条 各单位、科室负责人为本单位(科室)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制度第一责任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保证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制度的落实。

第六条 下列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应当定期报送:

(一)法定职责的履行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情况;

(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情况;

(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包括法制宣传、法制学习和教育培训情况等;

(四)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情况;

(五)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六)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情况;

(七)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情况;

(八)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监督的情况;

(九)行政诉讼应诉和行政复议工作情况;

(十)依法行政评议考核情况;

(十一)依法行政工作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所取得的突出成效及成果;

(十二)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建议及下一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十三)按照规定要求报送的其他依法行政情况。第七条 各单位、科室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送工作,并于每年12月20日前,以书面形式报送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法制宣传科(以下简称州局法制宣传科)。

第八条 州局法制宣传科对各单位(科室)报送的依法

行政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以书面形式于每年12月25日前上报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政策法规宣传处和昌吉州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应经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第九条 各单位、科室报送的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不得瞒报、漏报、错报。

第十条 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应当在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上对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对各单位(科室)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州局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二条 对上级法制工作部门提出的改进依法行政工作意见,有关单位和科室应当认真整改。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7:交通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报告制度

一、为全面掌握全省交通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定本制度。

二、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交通管理机构应在每年初制定本地区或本部门的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安排和计划,并将执行情况于每年6月31日和12月31前分两次向上一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下级交通管理机构的工作报告应抄报上级交通管理机构。

三、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内容包括:

(一)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情况(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行政许可的开展情况、处罚决定的执法情况、行政复议工作开展情况、行政应诉工作开展情况等);

(二)交通执法检查情况;

(三)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四)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情况;(五)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六)交通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七)发生的交通典型案例及其处理结果;(八)交通行政执法工作中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四、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或相应机构具体负责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报告制度的落实工作。因工作需要,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可以要求有关单位报告执法工作。

五、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将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报告制度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对于逾期不报告的单位,由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补报。

对于交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上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六、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

一、为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指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所属交通执法机构和下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实施的监督检查。

三、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或相应机构是本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四、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两种。定期检查每年一次。不定期检查作为日常工作,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

五、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必须接受监督检查。

六、现场行政执法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贯彻、实施情况;(二)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否明确具体,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三)执法主体是否合法,执法程序是否合法,执法文书是否规范;

(四)作出的具体执法行为是否合法、适当;(五)执法活动所适用的规范性文件是否正确;(六)是否履行了法定职责。

七、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对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责令发布单位撤销或者修改;

(二)对下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作出的违法和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决定纠正或责令其改正;

(三)对下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不履行或者不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令其履行。

八、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交通行政执法重大行政处罚

决定备案审查制度

一、为加强对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监督,根据《交通行政执法监督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是指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吊销证照、责令停产停业、五千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三、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日的次日起十五日内报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四、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向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时应提交备案报告和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备案报告应包括主送机关、备案内容及说明、备案的年月日及备案机关等内容。

五、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对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一)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处罚是否在处罚机关法定职权范围内;

(二)适用的处罚依据是否正确;(三)执法主体是否合法;(四)处罚程序是否合法;

(五)事实是否清楚,主要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齐全。

六、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查过程中,根据情况可调阅报备部门的有关行政处罚的案卷和材料,报备部门不得拒绝。

交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一、为保证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加强交通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为实施交通行政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法律规范。

三、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在发布后三十日内向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报备。

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审查。

报备资料包括:规范性文件文本五份,规范性文件起草说明三份。

四、上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收到报备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一)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二)规定的内容是否超出其职责、权限范围。

五、省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经审查发现的问题,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一)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责令撤销;

(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内容超出制定部门职责、权限范围的,责令限期修改。

六、对不按本制度规定备案的,责令其补报。对拒不执行上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决定的,可建议其所属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七、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交通行政赔偿案件备案审查制度

一、为保证国家赔偿法的正确贯彻实施,加强对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赔偿的监督,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交通行政赔偿案件是指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在履行公务时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作出行政赔偿的案件和人民法院判决其作出行政赔偿的案件。

三、交通行政赔偿案件实行报备制度。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在作出的行政赔偿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判决其作出行政赔偿的次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报备。

四、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材料包括案件的备案报告、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赔偿决定书副本或者人民法院判决书副本一式三份。

五、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收到报备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对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一)是否属于国家赔偿法中确定的行政赔偿范围;(二)赔偿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三)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是否明确;(四)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是否合理、适当;

(五)赔偿费用的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

(六)其他应审查的内容。

六、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对下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做出的行政赔偿决定中不属于国家赔偿法确定的行政赔偿范围、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不合理、赔偿费用支出不符合规定等问题,责令下级限期更正;(二)认为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赔偿判决不合法,上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督促下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诉;

(三)下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作出行政赔偿后未及时追究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经济和行政责任的,上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督促下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和经济责任。

七、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执行行政赔偿案件备案制度情况的监督处理:

(一)对在规定期限内应备案而不备案的,可由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建议其所属机关或者直接对该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改正;

(二)对拒不执行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监督决定的,由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建议其所属机关或者直接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作出行政处分。

八、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实施情况报告制度

一、为及时了解新颁布的交通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根据《交通行政执法监督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交通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一年后的一个月内,负责实施的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向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报告该交通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

三、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颁布后学习、宣传情况;

(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中取得的效果;(三)为实施法律、法规、规章而制定的配套文件情况;(四)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四、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应根据报告情况综合分析研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协调促进立法和执法工作。

五、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按时作出报告,对逾期不报的,上一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并责令补报。

六、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交通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

一、为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中的错案追究工作,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错案是指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作出的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并对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害的案件。

三、错案追究制度是指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作出错案的单位或有关责任人员追究其行政和经济责任的制度。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交通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工作,同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或相应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交通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工作。各部门法制机构应设立交通执法投诉电话,受理交通行政执法违法行为的投诉案件。

四、错案追究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究;(二)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三)错案追究与加强行政执法相结合;(四)惩处与教育相结合。

五、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于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对于其违法执法行为,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

六、错案的认定:

(一)经过行政诉讼,被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撤销或变更的具体行政行为;(二)经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机关、复议机关、监察机关撤销、纠正或责令撤销、纠正的行政行为;

(三)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自行撤销、纠正的行政违法行为。

七、错案责任的承担:

(一)由于案件承办人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损失的,或使违法者逃避行政处罚的,错案责任由承办人负责,单位主管领导负连带责任;

(二)由于案件承办人的领导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利用职权命令、指使案件承办人枉法裁决,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损失的,或使违法者逃避行政处罚的,错案责任由主管领导负责,案件承办人负连带责任;

(三)案件承办人办案正确,而主管领导予以否决的案件,由主管领导承担案件错案责任;

(四)经集体合议研究、行政首长决定的案件,由单位或行政首长承担错案责任。

八、错案的究责方式:

(一)情节较轻、造成较轻危害后果的,可由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建议其所属机关或直接对错案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二)情节较重、造成较重危害后果的,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情况建议其所属机关或直接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取消行政执法资格、调离执法岗位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绐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执法人员承担全部或部份赔偿费用。

篇8:交通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本刊讯日前, 四川管局战备办公室被评为2009年度“全省交通战备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战备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能, 克服困难, 组织全省通信行业, 先后开展了藏区维稳、防汛抗洪、应急演练、60周年国庆、西博会通信保障等工作。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表彰和肯定。近日, 四川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交通战备办公室发出表彰通报, 四川管局战备办被评为2009年度“全省交通战备工作先进单位”。

篇9:年度报告制度的实践思考

一、年度报告制度的创意和设立

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提出“在全国检察机关建立职务犯罪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和预防对策综合报告制度”。半年之后,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在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前,向浙江省委报送了《2009至2010年度我省职务犯罪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和预防对策综合报告》,这是全国第一份省级检察院年度报告。2011年12月,高检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行年度报告制度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年度报告的内容和形式、撰写与呈送、落实与运用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至此宣告全国检察机关年度报告制度的确立和年度报告工作的广泛开展、全面推行。

2010年2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下发《北京市检察机关2010年业务工作要点》,首次提出“制定职务犯罪预防报告,分析犯罪规律和特点,积极向党委、政府等提出预防对策建议”,其中提出“制作职务犯罪白皮书”。当年,北京市院开展了“职务犯罪趋势预测调研”,通过对北京检察机关2000年-2009年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近年来北京市纪委和全市检察机关受理的举报线索以及对“北京市反腐倡廉工作”开展民意调查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归纳职务犯罪发生的行业、领域、类型、人群等特点,分析影响其发生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人文等因素和社会背景,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对北京地区职务犯罪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北京市院于2010年底制作了《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2011年、2012年,北京市院均及时向北京市委提交了当年度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并先后得到了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现任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的批示重视。

二、年度報告制度的目的和要求

按照高检院《意见》要求,实行年度报告制度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检察职能,结合执法办案,客观分析职务犯罪发生发展变化趋势,深入剖析引发职务犯罪的成因,提出具体有效的防治对策建议,及时报送党委、人大、政府和纪委、政法委及有关部门,推动形成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合力,为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出积极贡献。”简而言之,建立年度报告制度、提交年度报告的目的是“反映情况、影响决策、争取支持”。“反映情况”,就是要客观、准确地反映本地区、现阶段职务犯罪的发案情况、特点规律、原因和发展变化趋势,以及职务犯罪举报情况、民众对职务犯罪感知情况、社会舆情动态等,以有利于党政领导整体把握本地区现阶段职务犯罪发展的态势。“影响决策”,就是要深入研究职务犯罪多发易发的体制原因、机制漏洞以及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求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办法,提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调整、制度健全、法律完善和社会管理创新等具有全局意义的防治对策,有利于党政领导以决策方式将检察机关提出的惩防对策建议转化为具体的防控措施,推动形成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合力。“争取支持”,就是要通过对一段时期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的梳理分析,全面审视检察机关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党政领导更多地理解、重视和支持检察机关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更好地实现检察机关职能作用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实际开展年度报告工作中,应注重把握三个结合。

一是侦查和预防相结合。与检察机关每年提交各级人大审议的工作报告不同,年度报告是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专题报告,要体现专门性,与检察机关作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机构的法律定位相一致。因此,实践中要通过侦查和预防部门“侦防一体”的有效运作,实现检察机关办案资源和预防资源有机整合,并通过年度报告的成果来增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整体效能和综合效应。

二是总结和预测相结合。与年度工作总结、预防调查报告等不同,年度报告是对职务犯罪发展态势做出判断、为领导部署反腐败工作提供参考的报告,要体现前瞻性,与预防工作的本质相一致。

三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与推动解决工作困难的请示报告不同,年度报告更关注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制度和机制原因提出建章立制的预防对策,并且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来提出反腐败建议,要体现全局性,与检察机关促进反腐倡廉体系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相一致。

三、年度报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年度报告制度,作为一项开拓性的制度,是指从资料积累、调研分析、制作报告、提交报告到成果转化的完整落实过程。落实年度报告制度的重点在于制作和提交年度报告,难点在于推动成果转化和应用。

制作年度报告,是指将资料积累和调研分析过程凝结为具体的报告文本。年度报告的制作质量,直接决定着报告本身的转化前景和年度报告制度的目的实现。制作年度报告实践中,预防部门作为年度报告工作的牵头部门,首先应广泛收集信息、资料,包括年度职务犯罪总体情况、重点行业和领域职务犯罪发案情况、典型案例、群众举报、专项工作情况、反腐败社情民意情况、相关研究报告等,为撰写年度报告积累丰富的素材,避免临时闭门造车。其次,预防部门应在检察长、主管检察长的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主动依托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的平台,运用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反贪、反渎、办公室、研究室、案管处等相关部门,共同成立工作小组,集思广益,对本辖区、现阶段内的职务犯罪案件以及相关情况进行深刻地剖析和研究,避免单打独斗。再者,由于年度报告的本质是“预防调查报告”,因此应力求资料翔实、分析透彻、言之成理、论之有据,行文中层次清楚、语言简明,必要时可用图表形式对相关数据予以形象展示,也可对一些专业术语或特别情况以脚注予以说明。具体内容安排上,在总结工作部分要“精”,突出亮点;在分析问题部分要“准”,突出特点;在提出建议部分要“实”,突出重点。并且,由于年度报告是面向地区党政领导部门报送,因此报告的总体字数一般应控制在6000字以内。年度报告的报送时间,一般应选择为次年召开“两会”前和次年纪委会议前。

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是指通过正式向辖区党委、人大、政府、政法委和纪委等单位报送年度报告,促使相关反腐败建议转化为领导决策和制度、机制改革,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区域发展服务。年度报告的最终价值体现为,领导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报告所提对策建议的转化应用,如果仅以获得领导批示为目的,则背离了年度报告制度的初衷。实践中,检察机关对于有关领导针对年度报告的批示、指示、建议和意见,应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认真予以落实,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必要时,应与相关单位共同开展专题调研,制定落实方案,并做好跟踪督导,通过年度报告的转化应用体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刚性和严肃性。同时,工作中,检察机关可以依托地区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或借助与纪委、国资委、教委等部门建立的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将年度报告所提建议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年度报告制度的积极作用。

四、年度报告制度的落实和保障

年度报告制度的落实,一方面需要各级检察院切实提高对年度报告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将年度报告作为检察机关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优化法律监督内容、强化侦查办案效果、提升预防工作社会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另一方面,需要高检院和各省级检察院加强对年度报告工作的指导和规范。2012年初,北京市院在贯彻执行《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地区实际,印发了《关于规范惩治和预防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和《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样本)》,对全市检察机关年度报告工作进行规范引导和具体指导。

年度报告制度的保障,体现在各检察院对年度报告工作的领导和组织等方面。实际工作中,预防部门首先应积极争取院党组和检察长的重视支持,以推动对年度报告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其次,预防部门应提高计划性和主动性,在开展侦防一体、专题调研、专项预防以及社会化预防等工作中,要融入对当年度报告的主题思考和对前一年度报告相关领导批示的积极回应。再者,预防部门应加强与检察机关内部相关部门的实时沟通以及与地区纪委等相关单位的及时联系,以多侧面了解本地区反腐败形势、职务犯罪发展态势、典型案件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文环境等,来弥补预防干警在精力阅历、数据资料、人力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作者单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篇10: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平交函字[2004]18号

平度市交通局

关于建立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的实施意见

为了切实贯彻实施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精神,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交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道路运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交通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结合交通行政执法实际,为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青岛市执法责任制工作条例》,特制订本制度。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做好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局成立了交通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葛学斋同志任组长,贾效连、栾云年、王春江、吴清章、宗成东同志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王春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局法制科,具体负责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实施。

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交通局局长对全局的行政执法工作负总责,分管局长负责,各执法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第一责任。

二、工作机构

为了全面组织实施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局决定,由局法制科负责组织交通行政执法的具体工作。各执法单位的法制联络员要在局法制科的领导下,协助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搞好行政执法工作。

三、执法种类

除平度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和平度市交通局稽查站依法根据《道路运输条例》、《山东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山东省公路规费征收管理条例》之规定法规授权执法外,其余平度市客运管理所、平度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所和17处交通管理所均为交通局委托执

1法。

四、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

根据《青岛市执法责任制工作条例》和青岛市及我市的行政执法考核规定,交通局对局属各执法单位进行行政执法考核,执法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

1、建立和实施执法责任制工作制度的情况;

2、执法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3、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4、交通法制教育情况;

5、交通法制宣传情况;

6、执法人员学历教育达标情况;

7、行政复议、应诉情况;

8、制订和落实行政执法配套措施、制度情况;

9、其他情况。

每年12月,局法制科牵头组织全局行政执法评议和考核,成绩纳入年终考核。被考核单位应于每年考核前写出本年度的自查报告,报局法制科。

五、监督检查

局法制科要加强业务学习,真正起到法制指导作用,并负对全局各执法单位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的责任,检查情况要及时向分管局长和局长汇报,以提高全局的行政执法水平。附:《平度市交通局行政执法目标考核表》

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修订

平度市交通局行政执法目标考核表

主题词:普法学法用法通知

————————————————————————————

篇11:交通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了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根据推进依法行政责任制工作的要求,结合塔城公路总段路政执法工作实际,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案卷,是指塔城公路总段行政执法岗位已经办结的一般程序路政处罚案件、路政许可、路政赔(补)偿案件案件等行政执法活动形成的依法需要归档或者应当提供当事人查阅的案卷。

第三条 塔城公路总段法制工作机构承办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

第四条 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每年不少于两次。案卷评查以随机抽查方式进行,一般抽查数量不少于10件。实际案卷少于10件的按实际数量检查。

第五条 处罚案卷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查:

(一)处罚主体是否合法;

(二)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证据与事实是否有因果关系;

(三)是否正确适用法律法规;

(四)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五)是否存在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

(六)案卷内容、装订质量是否合格。第六条 许可案卷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查:

(一)行政许可主体是否合法;

(二)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是否准确;

(三)行政许可的材料是否真实、合法、齐全;

(四)许可收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五)办理程序、时限是否合法;

(六)是否对被许可人进行监督检查;

(七)案卷内容、装订质量是否合格。第七条 路政赔偿案卷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查:

(一)收费主体是否合法;

(二)收费的法律依据是否准确;

(三)收费依据的原始材料是否真实、合法、齐全;

(四)办理程序、时限是否合法;

(五)案卷内容、装订质量是否合格。第八条 案卷评查应当一案一评。

第九条 结合案卷评查情况,总段路政科及时对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每年年终检查时根据检查情况提出案卷评查报告。

第十条 在评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并要求其限期改正。案卷评查工作机构应对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结果予以通报。

第十一条 案卷评查结果作为本单位依法行政考核计分依据。

篇12:县局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推进依法行政,根据交通运输部有关规定,结合我县交通行政执法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以下简称执法人员)的录用和管理。

第三条

执法人员是指在编在岗,持有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针对特定的事项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

执法人员应当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纪律严明,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第五条

录用执法人员,应当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行政执法岗位的要求,以公开考试、考核的程序进行。

第六条

报考执法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四)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五)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七)具有录用主管机关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七条

新录用的人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上岗执法;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第八条

培训工作应当按照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实施。县交通运输局每年组织对执法人员进行考试。

第九条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应当将培训经费列入支出计划,并保证培训经费的落实。

第十条

培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岗前培训

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内,应当接受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执法岗位业务知识、基本法律知识、相关交通法律法规规章、职业道德规范和军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其中基本法律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90学时。

(二)更新知识培训

执法人员每年应当参加不少于15天的更新知识培训。其中法律知识的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60学时。

(三)转岗培训

执法人员跨门类调换执法岗位的,应当接受新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

(四)考评不称职者培训

执法人员考评不合格的,应当参加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培训费用由执法人员个人承担百分之五十。

第十一条

新录用人员和考评不称职执法人员的培训由市交通局组织。更新知识、转岗培训,由县交通局组织实施。第十二条

执法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秉公执法;不谋私利、裁量公正;优质服务、礼貌待人。

第十三条

执法人员执法时应当着装整洁,执法标志齐全,佩带执法证,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语言规范。

第十四条

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职责,依法行政。

受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政许可申请或者办理其他行政事项时,应当按照法定条件、标准、程序等,在法定期限内按规定办理。

执法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检查车船;处罚、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应当做到认定事实清楚,取证合法充分,适用依据准确,程序合法完整,文书制作规范。

第十五条

执法人员应当接受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交通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社会组织、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的建议、监督和批评。

第十六条

执法人员的考评与所在单位人事考核工作结合进行。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执法工作实绩、职业道德、执法业务和理论水平、执法风纪,重点考评执法工作实绩。

第十七条

考评等次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工作实绩突出,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执法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良好,风纪严明,执法无差错。合格: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熟悉或者比较熟悉法律、业务知识,执法行为基本规范,职业道德良好,遵章守纪,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的执法错案。

不合格:法律、业务素质差,难以胜任执法工作或者不能完成当年工作任务;职业道德差,违反行为管理规定并造威严重后果。

第十八条

考评等次为不合格的,执法证件予以暂扣,并离岗接受培训。连续两年考评等次为不合格的,报市交通运输局、省交通厅批准吊销其执法证件,予以辞退。

第十九条

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一)在执法中查获重大违法案件,成绩显著的。

(二)维护路产路权、航产航权、水上交通安全、交通工程质量或者查补交通规费,使国家财产、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

(三)总结执法实践经验成果突出,对执法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的。

(四)对执法工作提出改革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的。(五)执法人员考评等次被确定为优秀的。(六)有其他显著执法成绩的。

对执法人员的奖励,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十条

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停执法,暂扣执法证件;情节严重的,可以调离执法岗位,吊销执法证件,并给予行政处分:(一)不履行法定职责,玩忽职守的。(二)越权执法,造成后果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或者适用法律依据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仪容不整,酒后执法,态度粗暴,或者具有其他不文明执法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滥用职权,吃拿卡要,或者具有其他徇私舞弊行为的。(六)有其他严重影响交通执法形象行为的。

第二十一条 执法人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失的,执法人员所在单位赔偿损失后,应当向该执法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损失。

第二十二条

对执法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权限和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执法人员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篇: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下一篇:纪委党风室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