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

2024-04-08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精选11篇)

篇1: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发展过程:

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世界上各个民族基本是在封闭状态下独自发展,相互之间往来不多。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与全球化相伴,区域化也明显加快。

2、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和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在生产和科技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地理上分散于全球的经济活动开始综合和一体化的现象,其主体一般认为是跨国公司,具体表现为资本、技术、产品等跨国快速流动或扩散以及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

3、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①在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②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大多数国家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和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③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扩大,贸易额增加,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长。

④在生产领域,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分工更为精细。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⑤在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和主体:

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除国家以外最活跃的国际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跨国公司作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它的迅速发展不仅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在生产、投资、贸易、金融、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5、认识: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为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能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促使不同文明与民族间交流加强;促进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另一方面,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并把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到发展中国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冲突。

6、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①积极应对,快速反应。

②引进来,学习先进的技术、材料和管理经验、市场营销方式等,走出去,加入世贸组织,在竞争中求发展。

③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自主创新。

④加快进行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企业改组、重组、联合、并购等。

⑤遵守游戏规则,运用游戏规则。

⑥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在世界贸易中的利益。

⑦要敢于抵制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霸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⑧从国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

篇2: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①棉纺织业: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水力纺织机

②冶金业:焦煤炼铁法;采矿业:蒸汽抽水机、安全灯

③动力:蒸汽机;交通运输:碎石路、铁路、汽轮

④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①标志:电力广泛应用、内燃机技术、化学材料、炼钢技术

②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③条件: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④交通运输:内燃机、汽车、飞机

⑤化学领域:有机化肥、人工合成染料、合成橡胶、油漆

⑥动力:电的发明和使用

⑦影响: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二、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开始形成: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2)初步形成: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4)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

(5)影响:?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大多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拉美在经济上受制于列强。

③欧美工业国从全世界范围获得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货币可自由兑换,经济危机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破产;

(2)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4)洋务运动中近代军事、民用企业的兴办近代工业的出现。

“自强”:成立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开设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篇3:从两道高考历史题谈高中历史教学

给出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 根据德国与周边国家疆域的变化, 来判断图的先后顺序。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 史实必须清楚, 考查知识范围涉及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这个题目的设置折射出历史学习中要有明确的时序观念, 同时也要具备灵活的分析问题的识图能力。

而在材料题的41. (12分) 即下题: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 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1题作为每年高考题最灵活多变的一道题, 改变往年给出材料概括观点进行评述或评析的题型, 而是以图片材料对比的形式出现, 要求考生概括信息, 用史实加以说明, 这属于首次出现的新题型。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 以及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 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表个人见解, 提倡自主思考, 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长期以来, 在我们历史学科的教辅资料中, 一直配备有历史地图册和历史填充图册两本资料, 目的既是丰富教材的历史资料, 同时也要求在学生使用地图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结合历史不同时期在地图上呈现的不同发展状况, 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能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课时的问题, 往往忽略历史地图的使用, 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不足, 所以当面对一些历史图片资料时, 明显感觉到无从下手, 困难和问题重重, 这也就导致在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中, 两道历史地图的问题得分极低的状况。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要求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其主动性的不同有大致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 在接受学习中, 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师以死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发现学习, 学习的内容需要学生去发现, 然后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内化, 既能产生知识上的收获, 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的实行, 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方法, 这在历史教学中似乎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历史课程的内容本身是以死知识为核心, 因此,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我们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历史地图以空间展示为主要形式, 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类的历史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环境, 进而呈现出国家疆域的变化、战争的进程、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相关的内容。同时, 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历史地图, 在历史地图册上往往还有相关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作为补充, 通过学生观察了解历史地图, 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 这对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现象、文化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完全复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古人曰“左图右史”, 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 置书于左, 索象于图, 索理于书。”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 即文字叙述在于说理, 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密不可分。的确,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当遇到疆域、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 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 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地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 如能灵活运用必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4: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整合;思想史

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12题“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以排列组合题的方式让学生选出主张以上观点的思想家。这道题目从全省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28%的正答率,在当年的高考选择题中属于正答率比较低的题。按照高考命题者预设,这并不应该是当年最难题之一,为什么学生却做不出来?这不得不引发高中历史教师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变化,高中历史复习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试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提一些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让阶段更加清晰——网格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的不明确,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浙江省温州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第4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①② D. ③①②④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只要识记这些分别是属于谁的言论答案就能呈现。但是在答案呈现的背后学生必须有清晰的阶段概念。如果在复习中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以时间为依托的阶段,就能够形成历史框架,从而使繁复杂乱的知识点各有所属。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中,“明末清初”已经将时间的阶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事实上,学生对于这个阶段,或者说对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比较模糊的,无论是必修一“政治史”还是必修二“经济史”中,对这一阶段都没有明确的呈现,更没有这一阶段的清晰的史实叙述。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模块是密不可分的,否则,我们很难让学生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深刻的哲理,这也是思想史的特殊之处。

在本课中,在明确明末清初这一阶段之后,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整合,在整合迁移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这样复习效果会更好(见表1)。

本课的四位思想家尽管都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但还是有区别的。李贽生于1527,卒于1602;黄宗羲生于1610,卒于1695;顾炎武生于1613,卒于1682;王夫之生于1619,卒于1692。从以上四人的生卒年份来看,李贽属于明朝后期,而黄、顾、王三位才是明末清初。理清这个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正是因为时间阶段的不同,所以造就李贽和黄、顾、王三人在思想主张上有很大的差别。

二、把珍珠串成项链——网络知识要点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化、专题式教材编写有许多优点,但也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知识零散且结构松弛,以至于完整的历史事件往往被人为地分割开,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不同的专题和模块中,给学生的历史复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学生到了高三仍然分不清抗日战争和辛亥革命哪个发生在前,哪个发生在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合理的整合策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理清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复习的效果更加有效,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中,用导学案的方式将零碎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两个方面来把握,从整体上加深对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印象(见表2)。

另外,高考试题往往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这样用表格进行知识梳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和整合,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

三、将知识融入整体——网通教材内容

专题式教材呈现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事件的因果联系。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历史学科系统知识比较欠缺,这就必然会给高三复习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进行知识迁移和多元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纵向思考

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来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还可以理清其思想的内涵和思想发展的脉络。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1]。

1.李贽对前人的继承(见图1)

从图1这张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那也就意味着李贽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王守仁心学的影响,所以在言论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材料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

材料二: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焚书》

在材料的论述中,都有提到是否盲从孔子的问题,都有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用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的主张。除此之外萧公权认为“王守仁良知学说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之倾向,李贽受其影响提出了更彻底的自由思想学说”[2]。在复习过程中理清两人的思想关系,无论是对于本课李贽思想的理解还是对前课《宋明理学》中王阳明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李贽的继承

材料三:道无定体,学贵适用。(黄宗羲)

夫私者,人之心也。(李贽)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人生之初,人各有私也,人各自利也。(黄宗羲)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和李贽思想有相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明中期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发展为明末清初黄、顾、王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黄、顾、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心是私的,自私是人的常情,黄宗羲更是提出人是自私自利的。基于这样的主张,重视商业这一最能体现私心、利本性的行业,最后发展出了“工商皆本”思想,这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或许更有说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工商皆本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恐怕是生拉硬套……值得怀疑”[3]。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在表格的知识梳理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有反对君主专制的一面,但是反对君主专制是不是在反对君主制?这可能是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难以区分和理解的。这是一个难点,经常会在考试中出现,例如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第15题: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③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④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正因为如此,弄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就尤为重要。这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前提示“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的理解。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即得之(天下)也,……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材料五: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天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

在对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思想武器仍然停留在前秦儒学中,仍然是民本思想,只是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种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没有上升到人权,更没有公民权利的论述。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提出推翻君主政体,并设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清代的主流意识没有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张的迹象,把握这些界限是理解的关键。

(二)横向整合

14~16世纪东西方出现的相近似的思想动向,雄辩地显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是世界各主要民族在冲决中世纪藩篱的历史关口,都必然兴起一个文化上的一种启蒙[4]。于是很多人会将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和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加以比较。为了让这段几乎是同时代的历史事件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笔者进行这样的尝试。

和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几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有西方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莎士比亚以及启蒙运动早期代表霍布斯和洛克。在莎士比亚、霍布斯和洛克的影响下,爆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从而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但是中国,直到1840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到来,被迫打开大门,以极端保守和被动的姿态进入近代,直到1912年清帝才宣布退位(见图2)。

比较分析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但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本主义的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综上所述,在历史学科高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整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的活学活用,学会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高效复习之目的。

参考文献:

[1]任世江.编余杂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133-135.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73,374,380.

[3]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290.

篇5: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

①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深刻的背景。

②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从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统帅军队,参与政治。十将军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的方式选出,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③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罗马法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②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③罗马法的核心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以购买奴隶,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作用。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②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篇6:高考历史知识点

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国共抗日:

⑴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⑵在相持阶段:

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 中共:坚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篇7:高考历史知识点

一.含义:

君主专制: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权力于一身。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从中央。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z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兴衰过程:

⑴萌芽:战国(理论:法家思想;实践: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⑵确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律》、选拨考察官吏;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⑶巩固:西汉(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察举制和征辟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改造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需要的指导思想)。

⑷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特点:用分权强君权;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⑸加强:北宋。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⑹发展:元朝中央: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⑺强化、顶峰(衰落):

明朝:废丞相,内阁制度;八股取士。

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发展到顶峰,这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三.评价:

⑴积极影响:①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②经济文化: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⑵消极影响:①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极易出现失误、暴政和腐败。

③文化:文化专制阻碍科学发展和思想进步。

⑶认识:①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说明它是适应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

②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

③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④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不可能瓦解。

⑷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①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②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③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④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篇8: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

一、围绕单元主题, 层层推导演进

新课标下的人教版教材有一突出特点, 就是绝大部分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以主题为核心, 然后层层分解, 形成整个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经纬网络。以中国史为例,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主题是“政治大一统”, 分别概述了封建集权制度的建立与调整, 大一统下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一统下的民族融合, 大一统下对外交往的初步繁荣, 大一统下多样性文化的气势恢宏。

二、紧扣单元的重点历史现象, 层层深化剖析

进行单元历史教学不能简单罗列历史知识, 要对一些重要历史现象进行理论化的分析。在历史分析过程中必须做到:一要注意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同时要注意“垂直高度”, 即把历史现象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分析, 也就是进行“立体交叉复习”。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 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理论观点, 学会分析历史现象, 从而减小学习难度, 提高复习效率。三要使学生知道任何历史现象都是相对的, 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 两者都做要求的应属于重点历史现象。比如:第七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的《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君主立宪制;美国的《1787年宪法》、民主共和制;法国的《1875年宪法》、“一票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等。

三、抓住历史单元知识的小线索, 建构纵横立体结构

单元复习中构建的小专题, 不能就某一单元而言, 而要就几个单元进行归纳。归纳的小专题可以帮助学生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单元学科体系之中, 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一般历史知识的时空性很强, 小专题化就是要根据列出的线索, 打破历史知识的时空界限, 打破原有单元知识体系, 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分门别类重新加以梳理, 从而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表述。

四、抓住单元知识的记忆方法, 夯实基础, 构建知识平台

其一, 浓缩式记忆法。包括字头法:就是记住知识点的第一个字然后联想全部的方法。如用“永通邗江”记住大运河自北向南的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口诀法:如“广厦福宁上”、“五口先通商”。还有简化法等。

其二, 趣味式记忆法。包括“谐音记忆法”, 如识记被蒙古帝国先后臣服的政权 (西夏、吐蕃、畏兀儿、金) , 各取其中第一个字谐作“西湖味精”。再比如“特征记忆法”, 即抓住知识点的典型特征来记忆。还有“数字概括记忆法”, 即把历史现象概括成“一、二、三、四……”等来记忆, 如十月革命的过程用“四个一”来记, 美国独立战争可用数字2、3、4、5、6、7、8的纪事法来进行知识记忆。

五、抓住单元的类似历史现象, 进行类比归纳分析, 找出趋势、规律、认识

夯实人文基础和能力基础 (在材料中寻找相关知识信息) , 以便提升学生的全面解题能力。如:以唐朝长安、扬州及明清南京、北京为例, 说明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这些城市现象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试题解析:在解题过程中紧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因素 (城市功能、区域定位) 进行类比归纳城市发展新景象:长安坊、市分开, 出现繁华的商业区;扬州成为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有繁华的夜市。北京和南京是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发展趋势:商品经济日趋繁荣;城市发展逐渐由政治中心向经济、政治中心转变;新的生产关系开始在部分城市出现。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篇9:从两道高考历史题谈高中历史教学

给出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根据德国与周边国家疆域的变化,来判断图的先后顺序。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史实必须清楚,考查知识范围涉及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这个题目的设置折射出历史学习中要有明确的时序观念,同时也要具备灵活的分析问题的识图能力。

而在材料题的41.(12分)即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1题作为每年高考题最灵活多变的一道题,改变往年给出材料概括观点进行评述或评析的题型,而是以图片材料对比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概括信息,用史实加以说明,这属于首次出现的新题型。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人见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长期以来,在我们历史学科的教辅资料中,一直配备有历史地图册和历史填充图册两本资料,目的既是丰富教材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要求在学生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结合历史不同时期在地图上呈现的不同发展状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课时的问题,往往忽略历史地图的使用,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不足,所以当面对一些历史图片资料时,明显感觉到无从下手,困难和问题重重,这也就导致在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中,两道历史地图的问题得分极低的状况。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要求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其主动性的不同有大致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师以死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发现学习,学习的内容需要学生去发现,然后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内化,既能产生知识上的收获,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的实行,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这在历史教学中似乎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历史课程的内容本身是以死知识为核心,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我们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历史地图以空间展示为主要形式,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类的历史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环境,进而呈现出国家疆域的变化、战争的进程、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相关的内容。同时,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在历史地图册上往往还有相关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作为补充,通过学生观察了解历史地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这对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现象、文化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完全复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古人曰“左图右史”,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叙述在于说理,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疆域、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地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如能灵活运用必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门艺术,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把教学和反思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责编 张景贤)

2013年河北省高考命题的一个新变化就是增加了历史地图的识别能力的考查,其中在选择题的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给出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根据德国与周边国家疆域的变化,来判断图的先后顺序。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史实必须清楚,考查知识范围涉及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这个题目的设置折射出历史学习中要有明确的时序观念,同时也要具备灵活的分析问题的识图能力。

而在材料题的41.(12分)即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1题作为每年高考题最灵活多变的一道题,改变往年给出材料概括观点进行评述或评析的题型,而是以图片材料对比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概括信息,用史实加以说明,这属于首次出现的新题型。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人见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长期以来,在我们历史学科的教辅资料中,一直配备有历史地图册和历史填充图册两本资料,目的既是丰富教材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要求在学生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结合历史不同时期在地图上呈现的不同发展状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课时的问题,往往忽略历史地图的使用,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不足,所以当面对一些历史图片资料时,明显感觉到无从下手,困难和问题重重,这也就导致在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中,两道历史地图的问题得分极低的状况。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要求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其主动性的不同有大致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师以死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发现学习,学习的内容需要学生去发现,然后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内化,既能产生知识上的收获,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的实行,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这在历史教学中似乎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历史课程的内容本身是以死知识为核心,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我们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历史地图以空间展示为主要形式,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类的历史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环境,进而呈现出国家疆域的变化、战争的进程、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相关的内容。同时,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在历史地图册上往往还有相关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作为补充,通过学生观察了解历史地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这对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现象、文化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完全复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古人曰“左图右史”,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叙述在于说理,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疆域、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地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如能灵活运用必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门艺术,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把教学和反思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责编 张景贤)

2013年河北省高考命题的一个新变化就是增加了历史地图的识别能力的考查,其中在选择题的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给出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根据德国与周边国家疆域的变化,来判断图的先后顺序。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史实必须清楚,考查知识范围涉及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这个题目的设置折射出历史学习中要有明确的时序观念,同时也要具备灵活的分析问题的识图能力。

而在材料题的41.(12分)即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1题作为每年高考题最灵活多变的一道题,改变往年给出材料概括观点进行评述或评析的题型,而是以图片材料对比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概括信息,用史实加以说明,这属于首次出现的新题型。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人见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长期以来,在我们历史学科的教辅资料中,一直配备有历史地图册和历史填充图册两本资料,目的既是丰富教材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要求在学生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结合历史不同时期在地图上呈现的不同发展状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课时的问题,往往忽略历史地图的使用,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不足,所以当面对一些历史图片资料时,明显感觉到无从下手,困难和问题重重,这也就导致在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中,两道历史地图的问题得分极低的状况。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要求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其主动性的不同有大致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师以死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发现学习,学习的内容需要学生去发现,然后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内化,既能产生知识上的收获,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的实行,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这在历史教学中似乎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历史课程的内容本身是以死知识为核心,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我们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历史地图以空间展示为主要形式,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类的历史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环境,进而呈现出国家疆域的变化、战争的进程、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相关的内容。同时,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在历史地图册上往往还有相关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作为补充,通过学生观察了解历史地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这对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现象、文化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完全复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古人曰“左图右史”,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叙述在于说理,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疆域、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地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如能灵活运用必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门艺术,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把教学和反思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篇10: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整风运动1.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八股。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2.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当时整风、反“右”都是必要的。然而,党中央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反“右”斗争扩大化了。这就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

3.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为党的指导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篇11: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①第一阶段:195月 中心在北京,以学生为主力,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逮捕了许多学生。②第二阶段:1919年6月中心在上海,以工人为主力,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地工人纷纷罢工。③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拒签和约。这是中国人民不妥协的持续斗争的结果。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加广泛的基础,它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团结”。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上一篇:《花婆婆》读后感100字以上下一篇:论交通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