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知识点

2024-04-1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知识点(共8篇)

篇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知识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制度演变

(1)三省体制最初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形成于哪一历史时期?

答:三省最初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正式形成三省六部制。

(2)唐朝三省各自的职权是什么?三省六部制为什么能加强皇权?

答:三省职责——中书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负责审核(政事堂也是审议机构);尚书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从而保证了皇权独尊。

(3)三省下设哪些机构?职权请大致了解。

答: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元朝中央制度是怎样的建制?

答:“一省二院”。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利;枢密院是最高的军事机构;宣政院负责全国宗教事务,同时管辖西藏地区。

2、地方制度的演变

(1)汉初对地方治理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推行这样的政策?产生怎样影响?如何解决的?

答:①汉初郡国二制并行(既实行郡县制,又分封王侯)。②误以为秦朝灭亡是因未实行分封导致孤立,为

巩固统治,刘邦大封同姓为王。③结果导致地方形成割据势力,出现了七国之乱。④景帝至武帝采取措施削弱王国势力,最终解决。

(2)元朝在地方制度上有怎样重大创新?有何意义?

答:①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是中央中书省派出到地方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注意几个细节:河北、山西、山东是直接由中书省管辖,西藏由宣政院管辖),行省长官称“平章政事”。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②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一直沿用至今。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答: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②皇权加强,相权削弱③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④对边疆的治理日趋完善。

篇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知识点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隶属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之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围绕着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两条主线展开,而本课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单元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承接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下启第四课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因此需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然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政治制度变化多,需要加以补充说明,引导学生进行教学。

本课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本课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具准备:元朝行省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能够再现皇权与相权斗争、藩镇割据、科举考试等)。

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设计

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骆,名科航,科学的科,航天的航,以后你们叫我骆老师就可以啦。初来乍到,先了解一下,胡老师要求你们背的内容下去背没有啊,下面我抽查啦,谁主动来?那就课代表吧,中央和地方主要讲的是什么和什么的矛盾? 生:„„

师:看来还是不错的。(看来需要继续努力啊)闲话不说,我们进入今天第三课的学习。在此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导入设计

导入:采用《好了歌》导入本课课程 汉:

师:同学们觉得当皇帝好不好? 生:

师:其实皇帝也是很烦恼的,为什么呢?大家看图上这首好了歌,皇帝愁什么呢?

生:

师:很好,担心地方权利过大,这是历代帝王忌讳的问题,第一子目其实也就是讲汉唐宋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那么帝王们又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第一课时:新课讲授

师:首先我们来看汉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2页引言部分,思考:汉初实行了什么制度?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是你,你怎么解决?(分小组讨论)

生:„„

结论参考:郡县封国并存、出现七国之乱(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诸王以清军侧之名造反,后来被周亚夫镇压)、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小组陈诉的过程中注意汉初既有郡县,又有封国,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武帝颁布推恩令。在七国之乱后补充酌金夺爵的故事(公元前112年))通过补充酌金夺爵,说明之后诸侯权利几乎被削弱殆尽。唐:

师:同学们听过新贵妃醉酒没?里面有句歌词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是指的谁和谁? 生:杨贵妃和李隆基

师:对了,755年 也就是唐玄宗末期,安禄山和史思明造反,一直打到了长安,当时杨贵妃和唐玄宗及将士逃到了剑门关,美色误国嘛,而愤怒的将领要求处死杨贵妃,而杨贵妃为了心爱的人在马嵬坡自尽。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他哪来的胆子造反?请同学们结合12页教材谈谈你的想法。

生:„„

师:对了,唐朝的节度使在政治上掌握自主权,本地的事务自己就能自主,经济上掌握财权,军事上拥有精兵强将,简而言之,有权有钱还有兵,这就有了资本。从安史之乱后,尽管唐中央镇压了这次**,但大家看这么多节度使,唐朝的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出现了地方割据的局面,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直至959年恭帝即位,当时他只有七岁,第二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登上皇位。

宋:

师:宋太祖即位后,深感国家一直混乱肯定是不行呀,所以宋太祖就问天下之乱何故也?赵普就说了君弱臣强,建议收权制钱收兵。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归纳出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并在书上归纳出来。

生:„„

结论参考:根据学生回答的补充,主要有三点: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重现,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师:内容有点多,但同学们想,造反的资本兵钱权,那么反过来皇帝要想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得从兵、钱、权着手,同学们下去也可以以此为线索背诵。首先:兵,权收中央,抽调精兵。权,文官管理,通判监督。钱:地方小份,中央大份。(通过此说明地方没钱没权没兵,加强了中央集权)元:

师:同学们学过了分封制,郡县制,我们知道以前并没有省对不对?但我们看今天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等等什么什么省,同学们知道这是起源于哪个朝代么?

生:元

师:对了,省起源于元朝。还记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么?大家看这幅地图,成吉思汗带领铁骑三次西征,元朝的最大疆域高达3300万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元朝为了管理疆域开始实行行省制度。而这项措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生:„

结论参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引导,着重行省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地方被制约管理,中央集权加强)师:对了,这位同学说的不错,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从国、郡到省,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从我们今天来看,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这部分需要背诵。

补充考点:展示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封国并存、图片 师:大家观察这三幅图片有什么区别?注意角落的注释。生:„„

师:大家要注意如果在考试中给你类似的图片,你要注意观察,如果只有像第一幅图这样,你们要知道这讲了什么?分封制,哪个朝代,西周。如果只有郡,便是秦朝,郡县制,如果既有郡,又有县,便是西汉初期,如果大多数省,则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好了,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这节课的内容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地方权利被削弱,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二课时:推进新课

导入:复习式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好了歌讲到皇帝愁的是什么? 生:中央集权 师:除了中央和地方,上节课有同学提到了皇帝和宰相之间的矛盾,我们今天来看看皇帝是如何加强郡主专制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4页,分四个小组讨论汉、唐、宋、元皇权和相权存在什么矛盾?皇帝又是如何来解决这些矛盾的? 生:„„

师:同学们知道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说的就是宰相了,稍不注意皇帝就hold不住了,就像汉朝宰相就是集决策、司法、行政于一身,即使是皇帝对其也退让几分,这样君权便受到严重削弱。所以到汉武帝时期,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这就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如此一来,相权便收到了削弱,到东汉时期,大权由皇帝总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由此可见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师:同学们看书告诉我魏晋至唐,形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是什么? 生:„„

师:对了,从魏晋至唐,三省六部逐渐演变形成,那么三省分别具有什么样的职能呢?

生:„„

师:以前我就老是把三省的职能记混,大家可以这样记,门下省,就像你办事找人审议得先进门,所以联想门下的职能就是审议,中书省的中字,这就像一支笔,做了决策是不是得用笔批准。尚书省就是高大尚嘛,手持尚方宝剑无所畏惧,其职能就是执行了。同学们记住了么?三省六部最大的特点便是将相权一分为三,彼此牵制,这种制度一直被后代所沿用。

师:三省虽说分了相权,但三省的最高长官还是是宰相。同学们看到“学思之窗”,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师:因而宋朝统治者仍在设法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

(1)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枢密使分割宰相军事权。(3)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4)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由此一来,这些官员的设置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师:同学们看到教材,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长官,上承天子,下总百司,到了元朝后期的时候出现反弹,宰相权利极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就算你是皇帝你惹我也需要掂量掂量,小心下台。

思考:中央对地方管理呈现什么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师:随机用ppt打出答案。趋势:宰相权力逐步削弱,皇帝权力逐步加强。显示相权与皇权矛盾一直存在并加剧。同学们看,从汉武帝重用侍从削弱相权,魏晋至唐采用三省六部牵制相权,到宋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分割相权,即使在元后期出现反弹,但总的趋势宰相权利是逐步削弱,皇帝权利不断加强的。

师:好了歌里说要是官吏选不好,贪腐问题治不了,这也是很头疼的啊。大家看到图片上面的三个人物,并结合教材,告诉我他们分别可以在哪个朝代任官? 生:„„

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补充评价。大家记住,察举制,举什么,举孝廉。九品中正制,品在古代就有门第的意思,比较注重出身,如果你是出身寒门,那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官。我们今天的中考、高考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补充:发展过程:

(1)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2)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3)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4)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政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课堂小结

篇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知识点

本文即尝试以历史教材必修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为例, 谈谈历史课堂应如何通过引导学生对自我的能动监控, 在自控、主动和自觉中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从而提升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习的效率和效能, 以祈指正。

一、格理致知, 领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已经是一个不新鲜的话题。关键是, 如何切入并确切地把握自主学习, 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笔者认为, 自控、主动和自觉, 应该是自主学习的内涵和关键所在, 这是对学习主体自主意识的高度认知, 也是一种认知主体对自我认知的认知———“元认知”, 它为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上的有力支撑;最重要的是, “元认知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认知活动的效率。有鉴于此, 历史教学中必须自觉进行元认知培养, 帮助学生采取有效策略, 加强自我监控, 圆满完成学习任务”[2]。元认知的核心是元认知监控, 即自我监控, 主要是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换句话说, 通过学习活动的元认知监控, 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疑难能自决, 是非能自辨, 斗争能自奋, 高精能自控”, 最终使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叶圣陶语) , 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 落实历史新课程的目标。

学生的自我监控, 首先表现在具体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制订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周详的学习计划。在新授课之前, 应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方法和认知策略选择认知的突破口, 即每一个学习和认知主体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确定学习目标。由于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的差异性, 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分化成几个不同的层次, 即基础达标层次、能力发展层次和价值优化层次。一般来讲, 历史教材内容的主干知识为基础达标层次, 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分析为能力发展层次, 实现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属于价值优化层次。学生能否确定自我学习目标, 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的一种检查, 也是学生树立自主学习主体意识的体现。需要注意的是, 在学生确立学习行为标准和学习目标时, 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不可否认, 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和历史经验的欠缺, 很多历史事物学生无从“理解”, 必要的帮助有利于整合学生自行设计的各层次目标。以必修1教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为例, 不妨引导学生将课程目标分解为:1.基础达标层次———识记从汉至元历朝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措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2.能力发展层次———理解汉至元期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两类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案;3.价值优化层次———结合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总结汉至元期间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趋势。如此引导, 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二、提纲挈领, 激发探究意识

历史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在历史长河之中, 散落了不计其数的知识碎片, 以致很多学生对历史课程和历史学习充满抱怨:一是历史信息量大, 不易记忆, 二是历史知识点比较琐碎, 不好把握, 总觉得学起来有些无从下手。如何按照内在的联系, 通过一定的组织成“形”, 构成线索, 来较全面地呈现历史的“情境”和“图景”, 并且做到要而不繁、繁而不乱呢?

实践证明, 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出发, 引导学生根据历史的阶段和特征梳理、整合和构建历史知识结构, 是历史自主学习有效方法之一。不言而喻, 历史学习涉及的, 如一段文字、一课内容, “它是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的:选择情景当中恰当的元素;将其置于恰当的关系之中”, 我们的大脑在接受每一个历史概念的信息时, “都要在恰当的程序意图以及要求之下进行选择、抑制、削弱、强调、结合、组织等活动”[3]。换句话说, 就是要让学生运用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整理和自编历史知识结构:先仔细阅读教材, 弄清一个单元或一课的教材包含哪些“主干”, 每个“主干”又包含哪些“枝节”, 每个“枝节”有哪些知识要点, 这些知识要点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每个知识要点应处在主体结构相应的什么位置上。例如, 考虑到本课时间跨度大、知识要点较多且容易混淆, 课前笔者就引导学生从“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两个方面去自主建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 自己制作出以下一份简洁而具有一定概括性的表格式提纲。

学生通过自编纲领, 基本上能把相关史实在历史的时间系列中逻辑地呈现出来, 探究整理得出了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单一琐碎的知识要点开始搭挂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重要的是, 知识要点的有机化和结构化, 实际意味着对知识要点的自觉理解的深化和内化, 可以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关联互动的网络结构, 最终生成历史知识园地的立体之树, 达到提纲挈领、提高历史学习学科能力的要求。

三、问史析论, 开发思维能力

课堂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 是师生思维碰撞的最优场所, 是学生智力冲浪的集结地。学生的历史学习固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但是不需要面面俱到, 最应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透过自我监控、自主学习, 在历史教学的“现场”获得一种历史参与的体验, 展现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首先, 必须培养学生“问”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新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师要解决学生的所有疑问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现实的。历史新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活动,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学会质疑, “于不疑处有疑”。历史学习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探究能力。以本课为例,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是本课的重点, 也是两个极容易混淆的概念, 其分界究竟何在?在课上, 有学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有什么不同?”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结合学生自编的知识结构和补充的资料, 与学生共同探讨, 得出结论:中央集权是“地方分权”的对称, 是国家统治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 君主专制通常指奴隶制和封建国家实行君主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的结论, 从而很好地把握住了中国古代实施了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和实质。通过类似的“发问”训练, 能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4]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对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 必须创设学生“议”的空间。随着历史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入, 注重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为学生创设“议”的空间, 引导学生问史析论、刨根究底, 通过畅所欲言、相互评鉴, 使自己的观点更趋合理和完善;同时,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讨论, 能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 体现教学的民主意识, 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 在分析讲解了本课教材的基础知识点后, 笔者就让学生分组小结讨论中国古代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和趋势。讨论相当热烈, 大多数学生得出结论:综观中国古代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总体的特点和趋势呈现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等等。也有学生利用“历史纵横”中宋真宗时期皇权受到限制的“证据”提出自己的质疑, 认为这一事例可以作为君主专制的“否证”。正反观点激烈交锋, 深入理解了任何政治制度的建立必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道理。事实证明, 通过课堂“留白”, 为学生创设“议”的空间, 能激励他们聚精会神, 充分监控自己的历史思维活动的参与, 通过课堂的探讨和交流增长知识、形成共识, 从而提升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践证明,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 不仅影响着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优化、学习结果的检查和修正等认知因素的调控, 而且还会渗透到对学习兴趣、态度、动机水平、注意程度、情绪状态等非认知因素的调控。有效开发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 有利于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从而提升历史教学的“品质”。

参考文献

[1]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5.

[2]梁瑞兵.元认知与历史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 2006 (05) :280.

[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309.

篇4: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知识点

一、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历史本身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如何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但要深入分析问题则离不开政治。我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要用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且高考历史命题往往与政治热点问题相联系。[2]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很有必要,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此外,还能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因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完全为学生不理解的课题,很难使他们感兴趣。[3]

二、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可行性

既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非常有必要,那是否可行呢?首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基于高中历史和思想政治两门学科的关联性,从政治视角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无疑既合理又可行。其次,高中历史和思想政治两门学科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契合的点、面较多。再次,一些高考文科综合真题中出现了史政结合的现象,这也充分说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可行性。如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Ⅰ)第40题关于“金迁都燕京”,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40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山东卷)第29题关于“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等题。最后,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运用高中生熟悉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历史教学,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促使其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三、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途径及重要意义

现以人民版高中历史、人教版思想政治的教材为例,来论述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途径及重要意义。历史包括三个必修模块,政治为四个必修模块,其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知识点可以在历史三个模块中进行运用,因为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和反思的一门学问。[5]而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历史必修第一册“政治史”、必修第二册“经济史”、必修第三册“思想文化科技史” 分别与思想政治必修2的“政治生活”、必修1的“经济生活”、必修3的“文化生活”存在较多可契合的点、面,这无疑有利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

1.运用哲学理论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因为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同理,运用哲学去解读历史,可以使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前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有利于其把握历史知识脉络,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其历史思维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这个历史观的核心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些知识正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所涵盖的内容。

现以高中生所需掌握的重要哲学知识来阐述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以解释巴黎公社为什么最终要失败,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其生产力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巴黎公社的失败。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因为生产关系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巴黎公社和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及大跃进运动,其共性在于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与此相反,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决策正是由于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可以结合冷战时期美苏对峙的态势来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在学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这一专题时,可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分析英、法、德、美四国政治制度的异同点。还可用联系的观点来比较分析罗斯福新政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欧洲的启蒙运动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的异同。可以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来解释中国的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在前期其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而到后期却恰恰相反。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基于对立统一的矛盾观点,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比如义和团运动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较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此外,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如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和不足,美苏冷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基于矛盾普遍性原理和特殊性原理,在理解历史问题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苏联革命胜利的道路是由城市到农村,而中国却是农村包围城市。虽然所处具体社会环境不同,但古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于适应了各自的具体环境,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2.寻找高中思想政治与历史的最佳契合处,讲透历史重难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原有学科课程的体系下,尽可能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使历史学科的内容能够放在更广阔的基础上[6],如能寻找到思想政治与历史的最佳契合处,运用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将有助于讲透历史重难点。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提到了三大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但课本对这三大制度的内容却介绍得很少。而在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对这三大制度的内容却有详细的讲解,特别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运转方式有详细的讲解。再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其内容看似纷繁复杂,其实只要运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进行讲解,就可把握问题的核心、关键,轻松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下面将人民版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与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至必修3模块的可契合处列举如下表:

四、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故应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历史教学主题,恰当运用

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政史学科不同的特色来突出历史教学主题,高中历史强调知识点的纵横联系,而高中思想政治着重于知识点本身的讲解。例如历史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知识点时,不但要讲其内容,还要讲到其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而且要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及罗斯福新政进行比较分析。思想政治课却着重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且要讲得比历史课的详细、透彻。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讲解历史,是为了把历史中的重难点知识讲透,促进学生接受吸收。但切忌运用过度,发挥过多,导致主次颠倒。

2.寻找契合处原则

在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进行高中历史渗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精通政史学科知识,尤其是对政史学科的相关教材要非常熟悉。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找到高中思想政治知识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学的点、面并加以恰到运用,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的科学合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注释

[1]赵秀玲.历史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6.

[2]张燕.把握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3).

[3]吴智园.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J]. 教学纵横,2005(12).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

[6]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0-41.

篇5: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知识点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导学号:32700017】

A.秦代

C.宋代

B.汉代 D.唐代

【解析】 由材料“郡、国十一,县九十”可知,当时存在郡国并行制。汉朝时,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郡县、封国并存,故选B项。

【答案】 B 2.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C.分割宰相职权

B.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科举制度

【解析】 漫画反映了北宋把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答案】 B 3.下列制度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的是()

【导学号:32700018】

A.禅让制 C.分封制

B.世袭制 D.行省制度

【解析】 禅让制出现在夏朝以前,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形成,故A项错误;世袭制下贵族世袭垄断政权,不能做到选贤任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不利,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国实力壮大,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故C项错误;元朝行省制度下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4.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如下图),这一制度的执行机构是()

【导学号:32700019】

①中书省 ②门下省 ③尚书省 ④六部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③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体制中,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尚书下设六部,负责具体事务。

【答案】 B 5.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的策略之一是()

【导学号:32700020】

A.召开政事会议,完善三省六部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统率六部

【解析】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B项是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例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众设宰相,分化事权,所以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 6.广西一些地方有“状元村”“状元桥”“状元及第匾”等文化遗存。与此有关的古代选官制度是()A.分封制 C.宗法制

B.世袭制 D.科举制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文化现象体现了科举制的特征。【答案】 D

能力提升] 7.(2016·北京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 C.宋汴梁

B.唐长安 D.元大都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解读信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节度使”“中书省”。节度使是藩镇的长官,中书省是三省 2 体制中的一个部门,据此可以判断这反映的是唐朝时期藩镇割据严重,地方与中央矛盾加剧的现象,故答案为B项。汉朝时期尚未出现中书省,排除A项;宋朝及其以后基本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排除C、D两项。

【答案】 B 8.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A.皇权逐渐削弱 B.相权逐渐加强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解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有两对矛盾: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化的大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地方权力逐渐削弱。故选D项。

【答案】 D 9.(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 区划”可以得出全面推行郡县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为后世历代所尊奉”可概括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即实行郡国并行制。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可分析得出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可分析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元行省制中央集权”“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元朝开创了省制。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可分析得出始终维护中央集权;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

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混合体”:郡国并行制。

(2)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创举:开创省制(设立行省)。(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

篇6: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知识点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初刘邦分封同姓九王后,全国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全国1 300余万人,中央政府控制编户97万,人口450余万。(数据采用自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这说明()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王国势力庞大,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分封诸王使汉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分封制的实施使汉政权扩充了疆域,州郡数大增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汉初中央直辖的郡和人口远远少于各王国控制的郡和人口,地方王国对中央形成了挑战,这说明王国势力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B项正确、C项错误。从材料中难以看出人口和州郡数目的增长变化,A、D两项排除。

2.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为此,他建议()A.实施削藩政策

B.分封诸王,完善郡国并行制 C.颁布“推恩令”

D.废除分封制,推行行省制度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主父偃上书汉武帝”“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可知,由于王国势力强大,主父偃建议实施“推恩令”,要求王国将封地分给子弟以削弱王国势力,因此本题选C。

3.《旧唐书》中载:“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赐之旌节„„专制军事。”由此可知,唐朝设节度使的本意为()A.驻军边陲,防止外来民族侵扰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拥有政治自主权、财权等 C.主持沿边地区政务,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D.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合作 答案:A 解析:由“缘边御戎”“专制军事”可知,唐朝设臵节度使的本意是使其驻守在边境地区,抵御或预防外来民族侵扰。由此可知,本题选A。

4.唐朝后期,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这种状况()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完善了选官、用官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藩镇割据的影响。据材料可知,节度使控制着地方行政权、军权、财权,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故本题选C。

5.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此,北宋采取的措施有()①解除统军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②分军权与地方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财政 ④派文官管理地方政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北宋初年,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军权收归中央,以加强中央集权,②与之相背,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

6.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答案:D 解析:依据“分天下之治”“分行省以治外”“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等信息分析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且是朝廷派出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D项表述精确。

知识点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7.汉武帝主持政务后,有意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他的做法中不可能包括()A.频繁换相

B.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 C.设立中朝

D.设立三省六部,分割相权 答案:D 解析:汉武帝为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采取种种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和影响力,A、B、C三项皆属于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代,汉朝时不可能出现,故本题选D。

8.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依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分析可知,本题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9.唐太宗认为:国事千端万绪,遇事应与“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唐太宗为避免一人独断采取的做法是()A.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 B.尚书省决策,中书省审议 C.中书门下决策,枢密院审议 D.尚书省决策,六部执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下的行政决策过程。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率六部负责执行。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

10.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相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材料的大意是:宋朝官制的设臵、名称都是沿用唐朝的旧制度。然而三师、三公不常设臵,宰相不专门从三省长官中选出。中书省、门下省被排斥,另外中书省设臵在宫中,被称作政事堂,与枢密院一起掌握大权。由此说明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知识点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1.苏轼总结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说:“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这反映了汉代主要的选官途径是()A.世袭

B.察举

C.科考

D.按门第选拔 答案:B 解析:“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指的是官员的选拔依赖郡县官吏的举荐,据此分析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故选B项。世官制(“世袭”)为先秦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A项可排除;科举制(“科考”)始于隋朝,C项可排除;“按门第选拔”与材料不符,D项可排除。

12.《通典·选举》中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傥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由此可知,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A.选拔有才德者为官

B.选拔有较多土地和其他社会财富的人为官 C.选拔豪门望族子弟为官 D.优先选拔官宦子弟为官 答案:A 解析:依据“言行修著,则升进之„„道义亏阙,则降下之”可知,本题选A项。本题易错选C项,随着豪门望族把持朝政,品级评定和人才选拔任用实际上由豪门望族把控,但由材料中的“初衷”判断,C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皆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1)血缘、门第、等级(任答两点即可)。(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3)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影响:发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北宋初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总结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案:(1)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

(2)主要问题:藩镇割据问题。措施:①军事上: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禁军。②政治上: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3)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

(4)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总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废除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答案:B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该法令是“推恩令”。“推恩令”的推行,使得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史实不符。

2.(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A.施恩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分析能力,难度较小。从材料看,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推恩令,这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答案:C 解析:从题中图片分析可知,左图反映的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右图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由此可知,本题选C。A项说法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D项说法错误。

4.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为限制相权、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起用布衣为相

B.任用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C.实行内外朝制度 D.扩大尚书台权力

答案:D 5.《昭明文选》载:“中朝,内朝也。汉氏大司马、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六百石以下为外朝也。”汉武帝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君权

C.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加强对中央官员的监督 答案:B 6.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 答案:C 解析:御史能够监察百官之首的宰相,但权力和地位低于宰相,故A项错误;B项不够全面,宋代还设御史监察中央官员,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宋代重视制度建设,形成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察体系,故C项正确;御史监察,可有效加强君权,故D项错误。

7.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君权空前强化,相权名存实亡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比较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和“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等信息分析可知,唐宋时期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力,故C项正确;A、B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8.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该学者意在说明()A.皇权得到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高决策权

C.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皇帝是政府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三省六部的制约,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符合题意,皇权受到了制约而不是得到强化;最高决策权实际上仍掌握在皇帝手中,B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9.《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A.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军权与财权 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的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枢密院设立后,主管军事,中书门下则只管行政,达到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动。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帝权力,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设三司使、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财权和兵权。因此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材料信息判断应该是宋朝。秦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西汉是内外朝制,唐是三省六部制。故符合题意的是D。

1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推举孝廉受到贵戚人情的干扰,这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选C项。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材料说明察举制下品评人物受到了人情的干扰;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D项错误。

12.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①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②有利于选拔优秀的政治人才 ③保证了封建统治的持久活力 ④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③与史实不符;中国古代不重视科学研究,且科考以儒家经文为主要内容,④错误。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臵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并就此作简要评价。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答案:(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制度: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3)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

评价:汉初错误地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分封王侯是历史的倒退。(4)特点:疆域辽阔。制度:行省制度;宣慰司。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唐笔记小说集《隋唐嘉话》

材料二 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臵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据《旧唐书》记载,太宗发现有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臵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太宗最终被迫收回成命。

(1)“太宗怀鹞”的故事反映出唐代初年的什么政治风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政治风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唐初的何种政治制度?

(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冲突的结局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指出唐初的君权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并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答案:(1)虚怀纳谏,政治开明。主要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唐朝建立,注重吸取隋亡教训。(2)三省制度。

(3)皇权与法权之间的冲突。结局:皇权让步,法权占据上风。

篇7: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列举汉代 “中朝(内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等政治制度,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⑵列举汉代郡国并行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⑶从中央和地方制度两个层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情感价值:

⑴理解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⑵体会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知识梳理】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1)原因:初期,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郡县_、封国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

(2)措施:汉景帝平定_七国之乱_;汉武帝颁布“_推恩令_”,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_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中期:

(1)措施: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_割据势力。(2)结果: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

(1)背景: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措施:“兵”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权”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钱”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3)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4.元朝:

(1)措施: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使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2)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_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1)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目的:为了加强皇权

(3)措施:汉武帝_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内朝),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

(1)措施: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_决策、审议_和执行_。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影响: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_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_,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北宋:

(1)措施: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_、_枢密使_和_三司使_,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5.元朝:

(1)措施:__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2)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1)制度:主要实行_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影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1)制度: _九品中正制。

(2)影响: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

(1)制度: _科举制_。__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_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2)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_打破特权垄断_、_扩大官吏人才来源,_提高官员文化素质_。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_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学习探究】

1、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课堂练习】

1.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C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B

A 分散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B 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决策失误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有利于选拔人才

3、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 A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4、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B)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5.下列制度实行以当时的历史起了积极作用的有:①秦的中央集权制②元朝的行省制度③隋唐的科举制度④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D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事()B 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 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④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篇8: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说:“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 源的利用 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它促使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关注向外拓展延伸, 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拓宽知识面。如果把精美的课比作舌尖上的佳肴, 把课本内容比作主菜, 课外材料的延伸比作配料, 那应当如何选择配料, 辅之以佐料, 掌握火候, 烧制出美味佳肴呢?笔者有幸聆听了几节高一同课异构公开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现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谈谈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配料的选择要精准而不浮艳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与课堂延伸是 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课堂教学是主体, 课堂延伸是教学的补充和完善。而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 如何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延伸?笔者的观点是教师要在立足课本的同时, 对这些资源进行精挑细选, 形成有用的课程资源, 任何离开文本的教学延伸都是舍本逐末, 或本末倒置;并且使这 些资源围 绕新课标、教 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 来弥补教材内容的缺省, 拓展文本的意义, 与前期的教学形成梯度和互补, 引导学生在掌握文本的基础上, 增强理性思考, 提升三维目标的落实。从这一点来看, 教学延伸要精准而不浮艳。如高一新授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节内容, 在讲述汉初郡国并行制实施的原因、结果时, 有两位教师进行了延伸。

[案例一]

材料一吕思勉在论述古代中国的“国体”时, 把它划分为三个时代: (一) 部落时代, (二) 封建时代, (三) 郡县时代。他认为秦朝以后, 由封建时代进入郡 县时代, 也就是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此后虽然出现了“封建的四次反动”, 因为不合时宜, 都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是项羽……第二次是建立汉朝的刘邦……

[案例二]

材料二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 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 不能全部由中 央集权管 制, 于是采取 了一种‘斑 马式’的省级组织。”

材料三汉有天下, 矫秦之枉, 徇周之制, 剖海内而立宗子, 封功臣。数年之间, 奔命扶伤之不暇……———柳宗元《封建论》

【分析】案例一中, 教师要求通过阅读材料然后思考为什么吕思勉把郡国并行制度评价为“封建的反动”, 以及此后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由于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比较有限, 仅从课本和上述材料学生无法得出教师想要的结论, 由此导致课堂氛围不热烈。案例二中, 教师通过引用材料一、二, 分析郡国并行制度的原因、结果, 这对帮助学生理解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 要做好课堂教学内容配料的选择, 不是在于配料的华丽, 而是要看能否与文本有效结合, 紧扣主题, 做好铺垫,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本。

二、火候的控制要精湛而不作秀

课堂教学的延伸 要注意控 制火候, 掌握合适 的力度。火候未到, 气味不足;火候太过, 气味遂减。火候的控制要精湛而不作秀, 要看是否符合学情, 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 从而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如在讲述“古代选官制度”这一内容时, 有两位教师进行了这样的延伸:

[案例一]

材料一某朝代民谣讽刺社会乱象:“举秀才, 不知书;察孝廉, 父别居。”

材料二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

材料三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案例二]

材料一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 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 当时优试策而已。”缙绅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 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 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科举制的) 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 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 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 一则求其公平, 不容舞弊 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 减免经济上之限制, 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 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钱穆《国史大纲》

【分析】教学延伸要关注教学对象, 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高一 的学生来 说, 能力的培 养要渐进 式的, 要用文火煨, 不能一下子用急火烧。案例一通 过三则材料要求学生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种选官制度?这种人才选拔制度的最初依据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种选官制度?能够“蹑高位”主要依靠什么? (3) 材料三中“男儿欲遂平生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最后在学生对选官制度了解的基础上完成选官制度演变的表格,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得出选官制度的趋势, 绘制成表格, 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可谓顺理成章。

案例二也用三则材料来突破, 要求: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有关科举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举制的进步性。 (2) 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在追求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本课的课程目标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要注意了解选官制度演变的史实适当加以延伸。而案例二在学生还未掌握选官制度演变的史实的前提下, 要求学生说明科举制度在追求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 过分拔高了学生的能力。从课堂实际效果看, 学生课上与老师的 配合、互动缺乏有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延伸时要注意既不能过分拔高要求, 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能力。用力要 均衡, 要立足学生的实际, 做到因材施教。

三、五味的调和要精致而不平庸

历史课堂的延伸由动到静, 既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又有文本与网络资源的链接, 还有历史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历史的课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 有文献资料、影视资料、文物资料等资源。这些教学延伸资源好比是烧菜的作料。适当的作料的调配可以使菜肴味道更 加鲜美, 反之则使主菜失去了本来的味道。如在本节内容讲述元朝行省制度时, 有两位教师进行了这样的延伸:

[案例一]

材料一插入《行省制度》的视频

材料二元行省辖区广袤, 权力空前, 但我们较 少看到双方发生矛盾冲突的材料, 元灭亡也并非亡于地方的分裂割据…… (行省) “不得承制署置属吏”;“诸行省用及千定 (锭) , 必咨都省”;“决大狱, 质疑事, 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 官员的任用上实行种族交参的原则, 这样就在行省官员内部形成互相牵制、分 权制衡的 状态。在地 方区域设 置上, 这一制度人为的使自然区域隔开, 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如“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 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案例二]

材料一春秋之世, 灭人之国者, 固已为县矣。———《日知录》卷二十二

克敌者, 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受郡。———《左传》哀公二年 (前493年)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 置令、丞, 凡三十县。———《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汉初, 郡县制是基本行政 体制, 但又先后分封异姓王、同姓王, 所以又是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局面。封国有王、侯 两级。诸侯王 国名义上 受朝廷节制, 但它们有割据之实, 专制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白寿彝《中国通史》 (第四卷上)

【分析】教师好比是厨师, 烧制出的菜要色香味俱佳, 又不能缺失原材 料的本色, 这就要求 教师把握 好一个“度”:要根据教学内容, 对外延部分进行重组,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由易入难, 增强外延知识的可操控性, 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案例一中的教师虽然使用了视频《行省制度》, 通过材料二做了必要的延伸, 但仅局限于一个知识点, 不利于知识体系的网络化。案例二中的教师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再到行省制, 进行组合式延伸, 层层递进, 并根据答情, 引入生态课堂模式, 展开争论, 总结经验教训, 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思维能力、合作互助意识, 体现教学的主体性, 并利用材料提供的线索, 进行知识点整合, 丰富其内涵与外延, 完善知识结构, 体现教学的创新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了解史料知识、拓宽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延伸的历史教学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 是因为史料内容翔实、生动活泼, 能让学生穿越时空, 感受真实的历史, 感悟历史带来的震撼。利用这些教学延伸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能力, 增加学习的容量和知识面。延伸的形式太多会使学生眼花缭乱, 上课转移学习的注意力。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延伸时, 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 本末倒置, 要注意这 些倾向:不能上成电脑课、影视欣赏课、音乐课、语文科、政治 课等。套用史绍典先生的话即“历史就是历史”。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新高考模式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提升, 历史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环节, 思考课堂教学, 让枯燥的课堂灵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廷凯.基于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12 (5) .

上一篇:责任诚信下一篇:开心的聚会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