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2024-04-08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共12篇)

篇1: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共产党根据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三次工作重心转移的决定。

1.由城市转向农村:

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三次武装起义使我党逐渐认识到夺取城市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始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

2.由农村转向城市:

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提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时期。

3.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篇2: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整风运动1.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八股。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2.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当时整风、反“右”都是必要的。然而,党中央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反“右”斗争扩大化了。这就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

3.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为党的指导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篇3: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一、围绕单元主题, 层层推导演进

新课标下的人教版教材有一突出特点, 就是绝大部分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以主题为核心, 然后层层分解, 形成整个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经纬网络。以中国史为例,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主题是“政治大一统”, 分别概述了封建集权制度的建立与调整, 大一统下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一统下的民族融合, 大一统下对外交往的初步繁荣, 大一统下多样性文化的气势恢宏。

二、紧扣单元的重点历史现象, 层层深化剖析

进行单元历史教学不能简单罗列历史知识, 要对一些重要历史现象进行理论化的分析。在历史分析过程中必须做到:一要注意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同时要注意“垂直高度”, 即把历史现象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分析, 也就是进行“立体交叉复习”。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 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理论观点, 学会分析历史现象, 从而减小学习难度, 提高复习效率。三要使学生知道任何历史现象都是相对的, 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 两者都做要求的应属于重点历史现象。比如:第七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的《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君主立宪制;美国的《1787年宪法》、民主共和制;法国的《1875年宪法》、“一票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等。

三、抓住历史单元知识的小线索, 建构纵横立体结构

单元复习中构建的小专题, 不能就某一单元而言, 而要就几个单元进行归纳。归纳的小专题可以帮助学生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单元学科体系之中, 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一般历史知识的时空性很强, 小专题化就是要根据列出的线索, 打破历史知识的时空界限, 打破原有单元知识体系, 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分门别类重新加以梳理, 从而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表述。

四、抓住单元知识的记忆方法, 夯实基础, 构建知识平台

其一, 浓缩式记忆法。包括字头法:就是记住知识点的第一个字然后联想全部的方法。如用“永通邗江”记住大运河自北向南的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口诀法:如“广厦福宁上”、“五口先通商”。还有简化法等。

其二, 趣味式记忆法。包括“谐音记忆法”, 如识记被蒙古帝国先后臣服的政权 (西夏、吐蕃、畏兀儿、金) , 各取其中第一个字谐作“西湖味精”。再比如“特征记忆法”, 即抓住知识点的典型特征来记忆。还有“数字概括记忆法”, 即把历史现象概括成“一、二、三、四……”等来记忆, 如十月革命的过程用“四个一”来记, 美国独立战争可用数字2、3、4、5、6、7、8的纪事法来进行知识记忆。

五、抓住单元的类似历史现象, 进行类比归纳分析, 找出趋势、规律、认识

夯实人文基础和能力基础 (在材料中寻找相关知识信息) , 以便提升学生的全面解题能力。如:以唐朝长安、扬州及明清南京、北京为例, 说明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这些城市现象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试题解析:在解题过程中紧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因素 (城市功能、区域定位) 进行类比归纳城市发展新景象:长安坊、市分开, 出现繁华的商业区;扬州成为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有繁华的夜市。北京和南京是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发展趋势:商品经济日趋繁荣;城市发展逐渐由政治中心向经济、政治中心转变;新的生产关系开始在部分城市出现。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篇4:高考必考题型突破

关键词:原电池;电解池;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

G633.8

随着全球能源逐渐枯竭,研发、推广新型能源迫在眉睫,因此,化学中的新型电源,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也成为了高考的必考考点。由于该类试题题材广、信息新、陌生度大,所以,大多数考生会感到试题难度大;而实际上,这类试题一般落点较低,主要考查新型电池“充放电”时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离子移动的方向等内容。其核心是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因此,只要熟悉此类试题的考查角度,细心分析,就能顺利得分。

一、必备知识: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

新型化学电源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充电时电池正极连接电源正极,电池负极连接电源负极。

二、常考题型:

1.新型电池的正负极判断

该类电池一般会告诉相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方程式,只要根据元素的常规价态去判断即可:

例如: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

电池的电解液为____碱__性溶液,正极为__ Ni2O3__、负极为___Fe ___。

解析:铁化合价由0升高到+3,为负极;镍化合价由+3降低到0,为正极;Fe(OH)2、Ni(OH)2存在

于碱性环境中。

2.书写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第一步:分析物质得失电子情况,据此确定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

第二步:分析电极反应生成的物质是否跟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

第三步:写出比较容易书写的电极反应式。

第四步:若有总反应式,可用总反应式减去第三步中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例如: 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保的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

N2H4+4OH--4e-= 4H2O + N2

解析:肼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氮化合价由-2升高到0,碱性环境用水和氢氧根调平。

3.新型电池充电时的判断

电池充电的实质是把放电时发生的变化再复原的过程,即放电是原电池、充电是电解池的过程。充电时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变成阴极,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变成阳极。阳极失电子,被氧化;阴极得电子被还原。

例如: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

充电时的阳极为 __Ni(OH)2被_氧化___.

解析:已知放电时H2失电子为负极,则充电时变成阴极;放电时NiO(OH)得电子为正极,则充电时为阳极。

4.新型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充电时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例如: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

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

可表示为:2H2+O2===2H2O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_a_极流向_b_极

H+由_a_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_b_极

解析:

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氢气失电子在负极区反应

氧气得电子在正极区反应。阳离子移向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入正极。

三、试练真题

(2016课标III,11,6分)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 + O2 +4OH- +2H2O ==== 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2Zn +4OH- - 2e- ==== 2Zn(OH)42-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準状况)

答案 C

充电时为电解池,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发生的反应为

2Zn(OH)42-====2Zn + O2 +4OH- +2H2O,电解质溶液中c(OH-)增大,故A、B均错误;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Zn +4OH- - 2e- ==== 2Zn(OH)42- ,故C正确;

篇5: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1、条件——可能性:①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国民党优势逐渐丧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②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国民党反动派陷入孤立;③解放区土改的进行。必要性:战略进攻可以减轻陕北和山东战场的压力,减轻解放区的物质消耗。

2、任务:①主力部队向外线国统区进军,进行战略进攻;②部分内线部队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属于战略防御性质。

3、基本情况——⑴、主攻方向:中原地区其一、当时国民党军队主力正在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在中原地区的防守力量薄弱,兵力空虚;其二、中原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西扼武汉,东下南京,出击中原可直接威胁敌人统治的中心。⑵、时间:1947年6月底。 概况:②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边区。③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⑶、其他解放区转入反攻:聂荣臻指挥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广大地区。彭德怀、贺龙领导西北解放军收复了延安。

4、战略反攻的意义:对扭转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也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走向灭亡的转折点;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近百年统治由发展走向灭亡的转折点。

二、战略决战的胜利

1、中国共产党将东北战场作为决战首选战场的主要因素: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进一步发展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东北战场又成了形势最有利的战场。1当时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只困守在几个大城市,整体上处于被包围的态势。解放军后方巩固,物质力量雄厚。2从东北的地理位置看,北邻苏联、朝鲜等国,通往华北的通道一旦被卡死,国民党军队即成被包围之势,很难逃脱。3首战东北战场,一旦成功,还可以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东北解放军可以挥师南下,配合其他战场作战,而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可支援全国。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9~1948.11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特点是先取锦州,关门打狗。淮海战役:1948.11~1949.1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特点是中间突破,分割歼灭。平津战役: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特点是先取两头,后取中间,和平解放北平。

3、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篇6:高考历史必考知识

一、影响近代中国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外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在交通、通讯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科技成就,并逐步传入中国。

2.内因:向西方学习潮流的影响;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1.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篇7: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1.著名的医生

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我国医生所沿用。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搜集民间许多灵验的药方,结合自己的实践,写成医学著作。后人尊他为“医圣”。

华佗是东汉末年一位以治疗外科病而负盛名的民间医生。他制成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他还创作体操“五禽戏”,使人体许多部位得到运动。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人称为“药王”。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掌握了丰富的医疗技术和经验。他研读大量医书,走访很多地方,收集民间药方,采集药物标本,并虚心向药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请教。

2.著名的医学著作

《内经》是战国时编写的著名医书。书中叙述了人体的内脏部位和血脉循环情况,提出了病理学说,介绍了311种病候和汤液、针灸、按摩等方法。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三四百个药方,有许多至今还被广泛运用。书中阐述的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本草》是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书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书中收录1800多种药物,其中新增药物370多种。对每种药物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主治、功能等情况都详加说明。附有大量药物形态插图。载录1万多个药方。

3.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

战国时不但出现了著名医生和医学著作,而且有的医生采取了分科治病的方法。当时的分科主要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篇8: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1.题型概述

统计数据的表达方式包括文字、表格、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扇面图等。统计数据类试题精选、罗列典型的数据,以文字、图表为外在的表现形式,通过数值关系的变化来反映相应历史现象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关系, 要求考生在分析、比较各类数据发展趋向的基础上,或探求原因,或分析特点,或总结规律,或概括作用。概言之,统计数据类试题旨在要求考生透过数据的现象看历史的本质。

2.解题策略

不论哪种形式的统计数据,都包含增长(上升)、减少(降低)、持平、波动等态势。因此,读懂统计数据的变化,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时空条件完成题目的要求。还得考量备选项中一些程度副词的运用是否客观、准确,如“逐渐”“迅速”“彻底” “进一步”“急剧”“不断”“明显”“严重”等。

3.真题例析

示例1 (全国Ⅰ卷文综第27题)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与解析】B表格数据显示,唐宋时期河南状元人数是于江苏,明清时期江苏状元人数远超河南。其间隐含了一个重要史实: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文化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古今一理。

示例2 (山东卷文综第17题)下图是英、 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

【答案与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日本在中国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及其原因。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作为其邻国的中国不断受到侵略,这致使日本在华利益呈不断上升趋势,《马关条约》签订后和一战期间尤为显著。

示例3 (山东卷文综第21题)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答案与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美、苏经济的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但工业总产值并没有超过美国,排除C项;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呈下滑趋势,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呈上升趋势,A项符合题意。若只注意美、苏经济发展的态势而忽略两国的相对份额,容易错选C项。

示例4 (全国Ⅱ卷文综第34题)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与解析】A试题涉及苏联的工业化、“一五”计划、农业集体化等史实。数据显示,1930—1931年在粮食产量降低的条件下, 苏联粮食出口量却有所增加。这一现象值得深思。苏联工业化的过程中,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粮食减产却增加出口。这说明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苏联人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B、C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单纯考虑粮食产量而不注意出口量容易误选D项。

示例5 (全国 Ⅰ 卷文综第31题)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的发展

C.中国重工业的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的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中国“一五”计划的基础知识及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从柱状图可以看出,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三项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英、美两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一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958年,“大跃进”运动兴起,工业发展出现急躁冒进的倾向;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二、图片类试题

1.题型概述

地图、漫画、照片、宣传画、示意图等图片具有形象、直观的功能。图片类试题以各种图片为载体,旨在考查考生对图片的处理能力以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就选择题而言,图片类试题基本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图片本身,二是图片出处、注解、提示语等,三是设问及选项。这类试题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有时独立发挥作用,有时与文字配合、图文并茂,给考生以赏心悦目之感。图片运用灵活多样,既可以出现在题干中,又可以出现在备选项中;既能作为特殊的史料进行解析,又能排序组合、推理比较。

2.解题策略

下面根据图片在试题中所起的作用分类说明。第一类,图片独立发挥作用或起主要作用, 在解题过程中起实质性作用。对此类图片,考生应仔细审查图片的要素、含义乃至细节,对图片的内容进行纵、横比较,两幅以上的图片还需要注意图片之间的联系。第二类,图片是主要的信息源和解题内容,文字起提示作用。对此类图片,考生应认真解读注解及其他补充性要素,在图文结合中获取有效信息。第三类,图片仅起点缀作用,只是简单的示意,而不是解题的关键。对此类图片,考生应一带而过,不可过多地浪费时间。

3.真题例析

示例1 (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题)“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答案与解析】B题干材料介绍的是一种播种工具。B项所示为西汉时发明的耧车;A项为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C项为灌溉工具翻车;D项为曲辕犁。

示例2 (安徽卷文综第20题)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答案与解析 】B上图由17世纪初欧洲的宗教改革形势图加工改造而来。其中竖线所示地区,如德意志、英国、尼德兰、挪威、瑞典等为新教区;其他地区为罗马天主教区、东正教区。

示例3 (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0题)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1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加深2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3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4国际性交流的范围扩大

A.12 B.14 C.23 D.34

【答案与解析】D 1992年,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时间判断,1不符合题意;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开业和兵马俑广告在马德里街头展示,均反映的是东西方的文化各具特色、交流加强,而不是“融为一体”,排除2。

三、比较类试题

1.题型概述

比较类选择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阶段组织在一起,发掘可比点,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对比,完成题干的要求。这类试题旨在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历史比较基本分为两类,即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横向比较和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纵向比较。选择题以后者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标明“相同点”“不同点”等字样的传统试题已越来越少,2015年试题体现出在比较中探究原因、揭示规律、寻找背景等全新的风格。

2.解题策略

明确比较项,寻找可比点。有些试题从单一的知识点加以比较,有些试题从全方位进行比较。若属传统题型,应求同求异,找到共性和个性,并注意运用共性和个性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量变与质变等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进而按照要求进行选择。还要弄清比较的时空范围限制, 把握比较的侧重点和题干的设问方向。尽管比较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之间进行,有些设问却只侧重其中的一个。固定设问时,可能涉及背景、原因、意义、规律等方面。衔接式设问则更为灵活多变,需要考生充分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3.真题例析

示例1 (北京卷文综第20题)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版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虽然没有提供画面,但角色、情景跃然眼前。木版画中 “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与 “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形成鲜明的对比,旨在颂扬基督、抨击教皇。结合“1521年”这一时间,自然联系到宗教改革中资产阶级反对罗马教廷统治、弘扬自身价值。

示例2 (全国Ⅱ卷文综第32题)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 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答案与解析】D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的各阶层中普及, 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贸易的扩大使大量茶叶进入英国市场,茶叶价格下降,进入英国“寻常百姓家”。

示例3 (北京卷文综第16题)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与解析】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清朝时期男子的发辫便是一例。蓄辫意味着顺从清朝的统治,剪辫则意味着反清。

示例4 (广东卷文综第17题)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答案与解析】B由数字信息可以看出中苏贸易不断增加,这应该是因为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而此时中美贸易急剧减少,这应该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新中国敌视、孤立、封锁、禁运。

四、材料解析类试题

1.题型概述

选择题材料化,是高考历史命题的一大趋势。这类试题是材料解析题向选择题的转型, 多在题干或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题干的指向,分析推理、归纳判断,选出正确答案。大多数材料以引文的形式出现在题干中,也有少数试题将材料设计在备选项中。一般说来,题干提供课本以外的全新材料,答案回归教材。与往年相比,2015年材料解析类试题中的材料更为简短、精炼、概要。

2.解题策略

解答材料型选择题,必须树立“关键词”的意识。试题中的材料虽已经过命题人的筛选和取舍,但仍然包含较大的信息量。这就要求考生放出眼光,去粗取精,捕捉“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引文的时间、作者和出处等,往往会在确定历史背景上提供帮助,因此不容忽视。在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的基础上,厘清题干与备选项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答案。材料有的与教材叙述完全吻合,有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或延展,还有的引用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史学研究成果。既然是材料解析类选择题,就必须忠实于材料。有些选项本身是正确的,有的表述来自教材,但如果所引材料无法反映,就必须排除。

3.真题例析

示例1 (重庆卷文综历史第2题)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

【答案与解析】C综合文学常识、历史知识,根据诗人生活的时代和所引诗句判断,正确选项应是C项。题干引用的唐诗出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

示例2 (山东卷文综第16题)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答案与解析】A试题以“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为切入点,将材料列入备选项,考查洋务运动。洋务派坚持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因而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的考题应探究“蒸汽”。

示例3 (广东卷文综第15题)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 ‘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与解析】B材料中 “敌人”毁谤其 “共产”“联俄”“民不聊生”三大方面,正是针对广州政府“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而言的,因此判定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

示例4 (北京卷文综第18题)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

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

【答案与解析】D本题考查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设计新颖,难度不大。根据表格中所列的事件判断,正确选项的发生时间必须介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之间。备选项中,只有重庆谈判符合这一要求。

示例5 (广东卷文综第23题)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 “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答案与解析】D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协定》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由“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和“黄金兑换标准”,可知这个特权来自 《布雷顿森林协定》,即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

五、史观类试题

1.题型概述

近几年来,史观类选择题屡屡出现,别具特色。这类试题基本脱离了课本知识,侧重考查史学理论、综合理解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史观类选择题又可分为史学理论型和史学知识型两类,主要包括史学思想、史料学、史学方法等。

2.解题策略

在备考时,考生既要提升文科大综合的能力和人文素养,也要关注来自新闻媒体的考古成果,还要参考口述史料及与历史相关的文艺作品。在解题时,考生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科生的阅读、分析优势,掌握影响史观的因素,如研究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史料的选取和运用、时代的局限性等;了解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重视史料的来源、选取第一手的史料,注重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特定环境,论由史出、史论结合,对多种史料进行辨别、不取孤证等。

3.真题例析

示例1 (福建卷文综第13题)右图是 《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 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答案与解析】B A项只解读了“历”而没有涉及“史”;C项表述的是历史的载体史籍;D项则任意偷换概念。按照许慎的解释,“历”指空间和时间上的移动,即过去的事实;“史”指秉笔直书、客观记载。只有B项兼顾了两字的含义,指明了“历史”的原意。

示例2 (北京卷文综第12题)“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1秉笔直书2言必有据3论从史出4以小见大

A.12 B.23

C.13 D.24

【答案与解析】B读懂材料是选出正确选项的关键。材料大意是说:如果没有这些事情的记录,即使是孔圣人也写不出《春秋》;如果不知道这些事迹,即使是孔圣人来读《春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其中的人物有所褒贬。前半部分强调“言必有据”,后半部分强调“论从史出”。

示例3 (安徽卷文综第22题)梁启超在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下列观点与此相近的是

A.史学即史料学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治史所以明变

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答案与解析】C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基本的历史素养,材料的阅读和理解方面难度较大。 “不共相”是佛教术语。多人共同感受、共同受用之相,称为“共相”;唯独一人所感、所受用之相,称为“不共相”。材料总体强调历史需变,否则就失去了历史的真谛,这一观点与“治史所以明变”相近。钱穆认为,研究历史首先应当注意 “变”,其实历史本身就是一个 “变”,治史所以明变。

示例4 (山东卷文综第19题)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答案与解析】C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是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而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另类”方式进行的维新运动,显然不符合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政治气候和史学氛围,因而研究者较少,论文数量少。

示例5 (山东卷文综第15题)“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篇9:全国高考历史必考知识

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开始反抗。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3.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南京进行了六周的杀戮,30多万人被杀害。

4.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

(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①1935年中共瓦窖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至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两党亲密合作

④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由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的计划.

②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3.共产党组织的敌后抗日战争

①政治: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②军事: 采取全面抗战路线斗争,取得平型关大捷,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1937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为陕甘宁边区。晋察冀根据地是第一个敌后根据地。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③思想: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抗战方针,指明了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4.抗日战争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②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感兴趣的:

1.20全国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3.2018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4.2018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

篇10: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篇11:高考英语必考知识点

1.考查面广。近年所考查的词性涉及到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名词、非谓语动词、连词、时态、冠词、动词、平行结构、主谓一致等。其中代词被考查的次数较多,占16.7%。其中,对于冠词的考查难度偏难。如caught a sight of(划掉a);live under a same roof(a改成the);:keep my diary(my改成a)。上述现象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

2.注重语篇。考生必须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去改。

3.注重基础。学生平时在写作上爱出的问题就是出题者爱出的考点。那些看似简单,却特别能反映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地方要格外引起考生的注意。如时态问题、搭配词组、逻辑问题、平行关系以及汉式英语的问题等。

篇12: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1.题型概述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前因”类设问包括背景、原因、条件等。背景是指对事件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件发生的条件。条件是指制约、影响历史事件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有时可以通用, 但严格意义上说, “背景”的内涵比“条件”和“原因”更宽广, 即“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2.解题策略

解答“前因”类材料解析题, 首先应当界定一个起止时间段, 即确定一个不远不近、紧扣主题、关系紧密的切入点, 以材料所述事件为终点;其次检索其间的重要历史事件, 与材料关系密切者优先考虑;最后根据分值情况优化组合, 决定取舍。

3.真题例析

示例1 (广东卷文综第38题) 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 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一些新兴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制) 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近代学制中, 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6分)

(2) 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备受尊崇, 其原因是什么? (6分)

(3) 结合材料二, 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13分) (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 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 逻辑清晰)

【解析】本题以“背景”“原因”为侧重点, 兼顾具体历史事件发展、变迁过程的考查。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体现在学科设置中, 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14—15世纪的西欧、20世纪前期的中国尤其如此。通过学制、教学内容的变化考查背景和原因, 堪称本题的一大亮点。

【参考答案】 (1) 思潮:人文主义。

背景:中世纪西欧的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2) 学派:儒家。

原因:儒学已发展到理学阶段, 更加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3) 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但仍坚持“中体西用”, 癸卯学制中儒学的地位有所下降, 但份量仍很重;1912年, 封建帝制被推翻, 中华民国成立, 倡导民主共和, 取消了读经、讲经课;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 五四运动反帝、爱国, 1922 年的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

4.变式练习

“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是一场汇聚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全球性盛会, 在科技、文化、艺术、建筑和生活各个方面引领了时代的发展。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5年, 巴拿马世博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共有31个国家参加, 参展品20多万件, 参展人数达到1900万, 可谓规模空前。此次世博会上, 中国获奖共计1211项, 包括大奖章57枚, 名誉奖章74枚, 金牌奖章258枚, 银牌奖章337枚, 铜牌奖章258枚, 状词奖章227枚。正是100年前, “摔瓶”的成功创意使茅台酒获得金奖。此外, 获得金、银奖项的还有苏绣、湖南的菊花石、上海的“葛德和”陶器和“美华利”插屏钟、北京的鼻烟壶、“胡开文”地球墨、浙江的湖笔、乐清黄杨木雕和青田石雕等。

材料二

材料三1982年, 中国贸促会首次参加在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举办的世博会。1993年, 中国加入《国际展览公约》, 成为国际展览局的第46个成员。2010年, 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第53届世博会。图1为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中国馆的入口, 带梁枋彩画的大门、橘黄琉璃瓦的屋檐和红色的柱子, 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1915年世博会在旧金山举办的背景及其纪念意义, 分析中国组团参加巴拿马世博会的有利条件。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中国展馆面积及获奖产品反映的实质问题。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贸促会首次参加诺克斯维尔世博会的背景。

【解析】题干选取中国与世博会的文字、数据、图表等资料, 从“条件”和“背景”角度设问。这就要求考生“穿越”到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去, 刨根问底, 寻因析源。

【参考答案】 (1)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世界博览会在远离战火的美国旧金山举办。

意义:为纪念巴拿马运河的开通, 1915 年的世博会被命名为巴拿马世博会。

条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振兴实业的呼声日高, 通过参与世博会宣传产品的方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中华民国政府希望借世博会重塑国际形象。

(2) 农业馆、工艺馆面积较大, 中国参展商品大多技术含量较低;交通馆、矿业馆面积较小, 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获奖产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 在现代工业产品方面尚无突破。

(3) 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二、内容和措施类设问

1.题型概述

高考历史试题内容和措施类设问可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方面, 有的侧重材料, 有的侧重教材, 有的两者兼顾。根据2015年试题来看, 材料中的人物、事件、文件大多来自教材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讲, 此类试题更类似于语文方面的提炼关键词、概括核心语句类试题, 属于大文科的综合范畴, 是对“文史不分家”的有力诠注。

2.解题策略

必须审清问题, 根据要求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必要时联系所学知识, 严格、精细地组织答案。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时, 应特别注意材料首尾的关键句、材料的出处及注释或说明等。一般而言, 解答此类试题, 需要把握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类似“蚂蚁搬家”的方法, 就是将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专用名词、特殊概念等直接“复制”“粘贴”到答案中去;二是类似 “蜜蜂酿蜜”的方法, 就是采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加工整理, 提炼概括, 形成比原始材料更简洁的答案。

3.真题例析

示例2 (重庆卷文综历史第14 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 当秦禁学, 自喜, 谓读书无益。洎践祚 (及登基) 以来, 时方省书, 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 多不是……吾生不学书, 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 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 宜自书, 勿使人也。”

———[明]梅鼎祚《两汉文纪》

材料二1942 年5 月22 日, 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

此间一切正常, 唯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 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 还有二十棵西红柿, 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 (女儿名) 长得更高了, 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 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 假如在一块的话, 真痛快极了。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 分离二十一个月了, 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 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 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家书》

材料三1944年6月6日, 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

BBC电台今天早晨说, 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 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优秀的战士可以分为两种:不莽撞的与莽撞固执的。我是后者。人必须选择自己的一种方式, 然后坚持下去。武器在更新, 但使用武器的人并没有改变。你要客观地读历史, 多读些人物传记, 你必须知道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作出反应的。要赢得战斗, 你绝对不能怀疑你有能力做个好士兵。我所取得的成就在于, 我一直相信我对军事的判断是正确的。

———[美]安德鲁·卡洛尔《美军战争家书》

(1) 根据材料一, 回答汉高祖对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 (6 分)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秦禁学”的具体表现。 (2分)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 (4分) 结合所知识, 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2分)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何? (4分)

(3) 根据材料三回答, 为了让儿子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巴顿提出了哪些建议? (6 分)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此次军事行动”的名称及历史意义。 (4分)

(4) 综合以上材料, 请自选一个角度, 谈谈你对家书的认识。 (6分) (要求:观点鲜明, 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集合了古今中外的家书, 充满新意。虽然问法不同, 但是基本任务都是概括材料的核心内容, 在此基础上考查原因、意义等, 最后升华为自选角度谈认识。

【参考答案】 (1) 要求:勤奋学习;自己写奏章。原因:汉高祖对读书无益的反思。

表现:焚书坑儒。

(2) 内容:部队的生产与生活;对妻子、女儿的思念及夫妻间的相互鼓励。

地位: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意义: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 建议:坚持自己的选择;客观地从历史中学习;要有充分的自信。

名称:诺曼底登陆。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4)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家书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著名人物的家书往往与民族命运、国家大事密切联系;自古以来, 家书是家风传承的重要载体。

4.变式练习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吕氏春秋》记载:“竭泽而渔, 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 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兽。”秦《田律》规定:“春二月, 毋敢伐材木及壅堤水。不夏月, 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 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 杀之。”汉淮南王刘安说:“教民育六畜, 以时种树, 务修田畴, 滋植桑麻。肥硗 (硗:土地坚硬不肥沃) 高下, 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 以树竹木, 春伐枯槁, 夏取果蓏, 秋畜蔬食, 冬伐薪杪, 以为民资。”

材料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材料三枝干横斜叶半黄, 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 一寸相思一寸钢。

———1958年田汉写漳州的诗

材料四城镇建设, 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 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 避免走弯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 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 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古代中国先民环境观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措施。

(2) 秦朝在阴山一带设立了什么地方行政机构?材料二描绘了哪一时期什么民族的游牧风光?

(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从哲学角度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4) 概括材料四体现的核心理念。

【解析】第一问实则要求意译材料一的古文, 加以简要概括。第二问借助耳熟能详的北朝民歌, 回归教材知识, 实现文史的有机结合。第三问必须紧密结合“1958年”的时代特征和诗句中的“炉焰”“炼钢”等关键词作答。第四问则考查当代的人居观念。

【参考答案】 (1) 内容:古代人民反对过度捕鱼和焚毁山林;战国时期就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古代人民已经具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措施:战国秦汉时期, 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秦朝重视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然资源, 促进生态平衡;《田律》是较早的环保法令。

(2) 机构:九原郡。

时期:魏晋时期。民族:鲜卑族。

(3) 现象:“大跃进”时期, 大炼钢铁。

看待:违背客观规律, 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 破坏环境、浪费资源。

(4) 尊重自然, 人本和谐, 天人合一, 传承文化。

三、比较类设问

1.题型概述

比较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 因而比较类材料解析题数量明显较多, 命题人将古今中外的史料信手拈来, 融入试题, 要求比较异同, 探究规律。这类试题通过文字、表格、地图等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知识 (时代、事件、人物、文件等) , 确定比较项, 进而设置问题。

2.解题策略

审题时, 首先必须明确比较项, 注意审视试题是否直接列出。其次对比相关的知识要素, 或横向对比, 或纵向对比;或寻求共性, 或寻求个性。一般说来, 材料往往呈现出具体的数据、事件、机构、方式等, 编写答案时, 上述内容应完成“华丽转身”, 不论相同点还是不同点, 都需要提纲挈领, 要点精致, 层次分明。

3.真题例析

示例3 (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2 题)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 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作一些比较。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白寿彝《中国通史》

(1) 依据材料, 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7分)

(2) 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 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 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8分)

(3) 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7分)

【解析】此题的主要任务是在对比中概括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关键字词, 如①时期的“法”、②时期的“统一”、③时期的“强盛”等, ⑥时期的“再次统一”和“小国林立”等。

【参考答案】 (1)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两国都出现了以法律为先导的社会变革。②公元前3世纪, 两国都完成了统一。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两国都达到了强盛时期。④公元3世纪, 两国都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内乱、统治危机以及出现了结束危机的短暂统一和安定局面。⑤公元4世纪, 两国都面临着外族入侵、迁都和国家分裂的状况。

(2) 现象:两国在几乎同一时期都出现相似的国家统一与分裂、强盛与衰落的现象。

发现:从历史轨迹来看, 两国都出现了国家分裂与统一交替延续的轨迹。从变化节奏来看, 两国都是长期统一与暂时分裂。

认识:统一是主流, 分裂是支流;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3) 不同:中国在6世纪实现了再次统一, 而欧洲维持了分裂局面。

原因:古代中国从秦朝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为后世王朝继承, 皇权至上和中央集权的两大制度特点有利于统一。

4.变式练习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45 年, 巴黎出版商打算将1727年英国出版的《科技百科全书》译成法文, 后来发现该书已落后于形势, 遂决定新编一部法国的《百科全书》。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极为广泛, 其中有文学家、医师、工程师、旅行家、航海家和军事家等, 几乎包括各个知识领域具有先进思想的一切杰出代表人物。除该书的主编狄德罗和副主编达朗贝外, 启蒙主义作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为它写过文艺批评和历史稿件, 卢梭写过音乐方面的条目, 哲学家爱尔维修、霍尔巴哈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马布利等人, 都是《百科全书》哲学方面的撰稿人。《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 从1751年开始, 至1772年完成, 历时20 余年。全书共32 卷, 包括正文17卷, 附录4卷, 图片11卷。

就在《百科全书》问世的第二年, 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年) 二月, 《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 陆费墀为总校官, 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戴震、邵晋涵、姚鼐、朱筠等名人学士亦参与进来。同时, 征募了抄写人员近4000人。据统计, 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 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时代背景、涵盖内容两方面进行中、法比较。

【解析】解题时切忌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比较。仔细审题, 实则要求比较《百科全书》和《四库全书》的时代背景、涵盖内容。列出一个纵横各二栏的简表, 有助于组织答案, 且避免遗漏某些比较项。

【参考答案】背景:中国方面, 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空前巩固;社会稳定, 经济繁荣;推行文化专制政策。法国方面,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欧洲近代科学兴起和发展;反对封建专制;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内容:《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分四部, 总结了古典文化, 禁毁书籍数量可观。《百科全书》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 宣扬科学和理性, 是18 世纪欧洲思想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四、特点 (特征) 类设问

1.题型概述

特点是指历史事物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说比较类试题兼顾异同的话, 那么特点类试题便只“标新立异”了。与比较类设问类似, 特点仍然从比较中产生。一般设问方法是“×××与×××相比有何特点”“×××区别于×××的地方是什么”。

2.解题策略

正因为与比较类设问颇为类似, 考生应从题型特点和设问方式等方面着眼, 走出寻找“交集”的惯性思维误区, 不“求同”而“存异”。

3.真题例析

示例4 (海南卷历史第28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 (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8分)

【解析】“看分答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答题策略, 即先根据分值判断答案要点的数量, 随后结合题意和设问要求组织答案内容。在答案编写形式上, 要合理使用标点符号或数码序号, 力争答案要点条理明确、层次清楚, 使人一目了然。

【参考答案】 (1) 立法机构健全, 国会拥有征税权, 权力加强;成为单一主权国家;实行总统制。

(2)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 合理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联邦制成为新的国家结构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变式练习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 国务院决定在2015年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调查时点为2015年11月1日零时。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与政治权利有关。为摸清国内各地、各民族的人口数, 我国决定在1953年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 普查的内容直接服务于目的, 只针对本户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的关系等6项进行了调查。

材料二1982年普查第一次邀请了美国专家参与项目设计, 被称为和国际接轨的普查。此后, 每隔十年普查一次人口, 逢“十”之年普查, 两次普查中间再进行一次1%人口的抽样调查, 第一次抽查是1987年, 此后都固定在两次中间的逢“五”之年。

材料三现代人口普查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①1790—1870 年, 先后有美、英、法等国进行了人口普查, 普查范围占世界人口的20%。②1871—1950 年, 埃及、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此期间进行了人口普查。十月革命后, 苏联于1920年进行了人口普查, 使全世界人口普查的范围增加到总人口的76%。③ 从1950年到现在, 通称战后人口普查。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1953年举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使全世界进行过普查的人口增加为世界人口的98%。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的背景及其作用。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普查的特点。

(3) 结合相关史实, 分析材料三所述人口普查的时代特征。

【解析】此题以2015年的全国1% 人口抽样调查为引子, 提供中国、世界人口普查的材料, 以考查“特征”为主, 旁及“背景”和“作用”。因为人口普查是中学历史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 所以 “特点”基本上要从材料中概括、总结。

【参考答案】 (1) 背景:结束了长期战乱, 新中国成立。作用:为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2) 与国际人口普查接轨;定期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

(3) 1790—1870 年:正值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 资产阶级出于制定法律或掠夺殖民地的需要,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力图确定本国及其殖民地包括劳动力资源在内的潜在资源。1871—1950年:帝国主义重新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 引起了调查新领土劳动潜力的兴趣;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1950年以后:许多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 获得了独立, 纷纷进行新的人口普查, 为国家建设提供人口资料。

五、影响和评述类设问

1.题型概述

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来说, 原因、背景、条件类试题属于“瞻前”, 影响、意义、作用类试题属于“顾后”。影响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对其后历史产生的价值和发生的作用, 意义也是指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效果或作用, 两者属于近义概念。评价的对象大致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两类, 评价的方面包括功过是非、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价的原则和标准有辩证观点 (一分为二) 、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注意特定的历史环境等。

2.解题策略

史论结合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要求。“史”是指具体的历史事件, “论”是指观点。史论结合, 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 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 做到材料 (史实) 和观点相统一。因此, 既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 也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之论。

3.真题例析

示例5 (山东卷文综第49 题) 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图2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 图3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 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据图2和图3, 结合中国抗战的史实, 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 (10分)

【解析】图2中主要有两条信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代表中国国民党) 和五星铁锤镰刀旗 (代表中国共产党) 交织;横幅写有“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字样。图3中的主要信息也有两个:哈尔滨、苏军烈士纪念碑。“合作”二字贯穿始终, 渗透图文。题干文字提示“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可谓点到为止。在说明合作的重要性时, 必须明确指出这两种合作, 即中国国内的国共合作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的合作。

【参考答案】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弱到复兴的历史性转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支援, 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4.变式练习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苏洵《六国论》

材料三

(1) 根据所学知识, 写出材料一所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 (只写序号) 。

(2) 概括材料二表述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秦灭六国的积极意义。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德国统一的重大影响。

(4) 上述材料评价秦朝统一、德国统一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解析】试题将历史地图与史家评议相结合, “索象于图, 索理于书”。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分析德国统一的影响, 思路也很巧妙。评价侧重点涉及史观考查, 成为试题的点睛之笔。从排序到概括观点, 从分析意义、影响到史学研究, 设问层层递进。

【参考答案】 (1) ②④③①⑥⑤。

(2) 观点: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拿土地贿赂秦国, 亏损了本国的力量。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安定的生产环境, 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发明较多;德国统一在原料、市场、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方面推动了经济发展;德国经济迅速赶超英、法, 仅次于美国。

(4) 秦朝统一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德国统一侧重经济、科技方面。

六、启示和开放探究类设问

1.题型概述

启示, 是人们受某种历史事物的启发、指示而有所领悟。启示和认识类问题极少独立设问, 通常设置在其他一系列问题之后, 起“点睛”的作用。其明显特征是借助“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设问。开放探究性试题具有历史小论文的某些特性, 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公式等材料作为载体,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根据材料给定的探究范围, 列出材料情境包含的多种观点, 要求考生选定或提取一种观点并加以论证。由于观点不同, 答案具有不确定性。不论论证哪一种观点, 也不论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均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和历史感悟能力。

2.解题策略

启示类试题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 一般出现在材料解析题的最后部分。在解题时, 应尽量避免两个极端倾向:一是认为分值不大、无从下笔而放弃作答;二是脱离主题、泛泛而谈、言之无物、不着边际。为此, 首先应当确定题干所列材料始终贯穿的主题。其次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时代主旋律等整合答案。启示类试题和开放探究性试题的答案往往不是教条固定的, 而是多元开放的。只要不违背题目宗旨, 且观点明确、原理突出、表达清晰、逻辑严谨、层次分明、术语运用恰当, 即可得分。围绕主题进行发散扩展, 适当多写出几条答案, 在“采意”给分的条件下不失为一大答题策略。

3.真题例析

示例6 (安徽卷文综第37题)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 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 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 最终独占鳌头, 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表6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 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的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 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 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郝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 若一直忽略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 则不仅损害自身, 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1) 结合所学知识, 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 (部分) ”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8分)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10分)

(3) 根据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 (12分)

【解析】试题层层递进, 在补充史实、分析原因、比较不同的基础上考查启示。启示必须紧扣“世界经济”这一主题。在不背离主题的前提下, 启示类试题的答案又具有相对的灵活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成为默认的评分规则。

【参考答案】 (1) 大事:1588年, 英国击毁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理由: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有利于其海外扩张。

大事:1785年,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理由:促进“蒸汽时代”的到来。

(2) 二战后, 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 加强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 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3) 不同:英国方面, 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和不平等贸易, 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美国方面, 利用资金、技术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以资本输出为主, 通过谈判协商, 在二战后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启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世界经济日益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各国在追求自身的发展时, 应注重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追求互利共赢。

示例7 (全国Ⅰ 卷文综第41题)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 科学技术 × (劳动力+ 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 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 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齐世荣《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 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 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数学公式类的表述首次出现在高考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中。开放探究性试题的答案应当精选史实、揭示规律、升华认识。如果善于思维、惯于总结, 貌似高深莫测的设问, 就可以成为得心应手的得分点。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推动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如二战后,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营者革命”, 使管理日益科学化。

4.变式练习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指出:“斯民之苦暴税久矣, 有积累莫返之害, 有所税非所出之害, 有田土无等第之害。”意思是说, 历代税赋改革, 每改革一次, 税就加重一次, 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 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不分土地好坏都按统一标准征税。

现代有史学家把 “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 即:

两税法=租庸调+杂派

王安石免役钱法= 两税法+ 杂派= 租庸调+杂派+杂派

一条鞭法=王安石税法+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

……

通式:bn=a+nx。

———秦晖《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

运用所学知识, 解读材料中通式的各要素, 并进行简要评价。

【解析】此题是以“黄宗羲定律”为主题进行开放探究性设问的尝试。仅看通式容易让人费解, 因而必须重视套用历朝税费改革的推理过程。对于拥有数学归纳推理基本知识的考生来说, 细读前三个例式, 结合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北宋王安石改革免役钱法、明朝一条鞭法等历史概念, 可逐项解读通式的组成要素。评价则应从文科研究可以借鉴理科方法的可取之处、但无法严格量化运算两方面进行。

上一篇:给供应商的中秋节贺词下一篇:密州小学申报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