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05-16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共8篇)

篇1: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转自论文部落发表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陈君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学英语已经由一门不太为人重视的课程,发展成为影响到数以万计大学生的学业、甚至前程和命运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学校及英语教师的不断努力,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是存在诸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大学英语教学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能真正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要在认真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陈旧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及评估体系等进行改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0 引言

我国早已成为英语学习者最多的国家,这几年人数基本保持在6000万以上,超过了美国。根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我国有本科院校740所,招生570万人,高校在校学生达到2700万人[1]。而大学英语是本科阶段的必修课,学习英语的人数居高不下。这就引发了无数教学工作者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大学英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目标忽略学生个体需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2]在课程设置上,大学英语被规定为必修课,较少考虑学科专业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这种强制性的大学英语教育政策下,无论何种专业、何种类型的学校的学生都必须学习大学英语这门课,既不考虑专业、学生、社会是否需要,也不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教育资源。这种做法既不符合高等教育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生自主要求,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既然大学英语被规定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那么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至少应该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否则就是英语教育资源的浪费。在目标定位上,大学英语课程强调“听说优先”,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也是勉为其难。因为英语对中国学习者来说是一门外语,显然,对于一个没有英语环境的英语学习者,英语的听、说能力对他的挑战往往大于读和写的能力。从客观上讲,英语在中国是一种学习语言即提高素质的语言和一种工作语言,英语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没有社会的实际需要,缺少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机会和环境,听说能力当然难以提高。即使花大力气听说能力提高了,没有外语使用环境,听说能力也会下降。

1.2 大学英语的评估体系

尽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学校可以自行决定考试形式,但是“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2]这样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尽管没有提及四、六级考试,但是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估作为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优秀率和级点分是教育部检查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因为大学英语课程是除政治课以外唯一所有大学都开设的必修课,也是唯一需要进行全国统考的课程。因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和级点分就成了唯一能够衡量大学本科质量的可比性指标。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的各种评估中,甚至申报“211”工程学校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也一度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有的学校甚至把四级考试与学生的学位挂钩,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作为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大学外语教育的功利性和应试教育的盛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大学英语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化

实际上,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普通的公共基础课,学与不学,多学与少学的决定权应该再具体的学校、具体的专业和个体的学生手中,而不必在指令性文件中加以规定。应该把这个权利回馈给教学的组织者——学校以及学习的主体——学生,由他们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作出选择。政府和学校既是教育者又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的消费者,多样化的外语教育选择才真正具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在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中,为决策主体服务的咨询主体和执法主体理当受到充分的重视。尽管他们在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中处于从属地位,但由于他们直接参与政策制定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收集信息、进行预测、设计方案、提出建议等,弥补了决策主体在知识和信息上的不足。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语种选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学习的语言和所修的课时。也可以把英语定为选修课,对于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学校提供两门以上的英语以外的语言给学生选择,语言学习的重点是语言技能培训。对于英语有困难、或者对英语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校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也就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ESP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

2.2 大学英语课程本位的回归

目前,政府应该承担起为大学英语课程正本清源的责任,运用政策手段和媒体作用,给大学英语课程降温,让大学英语回到它本来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应该再的位置上,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喜好有选择的学习外语,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好专业课程上。要让大学英语回归本位,首先要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改良。一直受到质疑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其弊端如同它的贡献一样有目共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完成其历史任务后应该适时转变角色,成为一种水平考试”。[3]把考试定位从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转移到测试大学生一般英语水平或综合应用能力,转移到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上,比如社会用人单位可根据口语、阅读能力强弱量才录用。这样考试时间就不需要有限定,学生既可以一进入大学就报考,也可毕业后根据需要报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评估手段诞生的,必须改变它的这一性质。因为社会需要一个表明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证明,而学校和学生也需要四、六级考试来作为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手段。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它的成熟性、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把它打造成中国英语考试的民族品牌,完善四、六级考试,利用其品牌资源,发挥其优势和行之有效的网络管理,让四六级考试社会化,走向市场,成为人人都可以报考的英语水平考试。使之成为能与美国的托福和英国的雅思媲美的英语水平考试。操作模式也可参照托福和雅思,考试成绩直接寄给考生,不向第三者透露。如果采用这种模式,教师可以不受干扰,按照教学要求,抓好课题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使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学生也不会为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把大学期间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英语学习上而耽误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语言技能学习,而不必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训练,从而有效的减少目前英语教学中教学资源和学校资源的极大浪费。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学英语走过了不同寻常的路程。大学英语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教学评估、教材建设等等都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改变了四、六级考试的形式,完善了英语教育的评价机制,提高了英语教学设备,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以前有了普遍的提高。但最重要的是,社会需要、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者三者价值取向的统一是英语教育价值实现的保证。

【参考文献】

[1]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8-05-05.[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4]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5]张沉香.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2: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独立学院是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教育规模数量上的增加,给完成这一任务增加了许多困难,这里就当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应对措施.

作 者:胡柏翠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辽宁,大连,1166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H3关键词:独立学院 英语教学 困难与对策

篇3: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 存在于大学日语教学的主要问题

1.1 大学日语教学理念落后

虽然我国在《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了大学日语教学的基本理念, 但是在实际执行和具体教学中却存在各类问题, 一些教师对新型大学日语教学理念置之不理, “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在大学日语课堂上还随处可见, 导致学生对大学日语教学的兴趣下降, 更多的学生将大学日语教学看作负担, 造成了大学日语教学的实际困境。

1.2 大学日语教学教师队伍质量问题

当前大学日语教师队伍出现了质量不高和数量不足的实际问题, 大批高等级日语教学人才不愿意从事高校大学日语教学工作, 一些现有的大学日语教师在基础能力、发展潜力上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大学日语教学不能吸引足够数量的教师, 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大学日语教学水平难于得到保障, 影响到大学日语教学质量, 进而对日语人才的综合与全面发展造成制约和阻碍。

1.3 大学日语教学考核制度不科学

当前大学日语教学考核制度更多地将目标和评价放在四、六级的通过率上, 这使得大学日语教学变成带有强制色彩的应试教育, 教师将大学日语教学重点放在四、六级考试内容上, 学生将大学日语学习看作是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平台, 这种“短视目光”和“眼前效应”难于形成科学系统的大学日语教学考核制度, 不能对大学日语教学双方科学评价和考核, 失去了考核制度的价值与意义。

1.4 大学日语教学模式单一

很多高校的大学日语教学开展还停留在“板、笔、擦, 老三样”的层面上, 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引起学生对大学日语教学的兴趣, 不能积极引入多媒体和网络使大学日语教学变得生动和丰富, 失去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造成大学日语教学的枯燥和单调, 难于取得大学日语教学的预定目标和效果。

2 应对大学日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应对大学日语教学各类问题的对策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这样才能以大学日语教学的改革来解决大学日语教学存在的模式、方法、制度和理念方面的问题, 做到对大学日语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的保证。新时期进行大学日语教学改革, 提升大学日语教学效果的主要突破口应该放在如下几个环节:

2.1 更新大学日语教学理念

转变思想和转变观念是我国政治与经济改革中提出的具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口号, 在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中也应该借鉴这一经验, 从大学日语教学思想和理念的更新和改变入手, 形成对大学日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支持。要将大学日语教学看作是发展人才、建设社会的重要途径, 要以人才发展作为大学日语教学的出发点, 积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大学日语教学的实际, 做到对大学日语教学理念的更新, 更好地指导大学日语教学具体工作。

2.2 优化大学日语教学模式

在大学日语教学模式的优化过程中, 新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日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当然这需要高校加大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3 完善大学日语教学考核制度

进一步完善大学日语教学的考核制度要以大学日语考试与评估制度的重新建设作为切入点, 由于日语四级考试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对大学日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应该继续发扬这一方式的优势部分, 剔除这一方式的消极部分, 构建起新时期大学日语教学的新考核制度。我们不赞成把四级考试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挂钩的做法。可以尝试采用累加式的测试方法,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期末成绩应该由期末卷面成绩、平时单元测试成绩组成。试题以主观试题为主, 引导学生重视日语学习的过程和日语基本功的训练。加大主观题分值比重, 全面测试学生日语实用能力, 加强学生日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雨贤, 庄淑贤, 张金傲, 等.大学日语立体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02) :30-31.

[2]吴惠淑.探讨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 2010, (07) :88-89.

[3]窦雪琴.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应对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02) :16-17.

[4]何其莘, 殷桐生, 黄源深, 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01) :24-25.

篇4: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 问题 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与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各种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普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费时低效”、“哑巴英语”现象已成为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尽管大学英语教师经过不懈努力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他们的整体英语素质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特别是英语的交际能力依然较差,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相比,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依然严重滞后。

一、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执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不坚决,效果不好。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段话为我们明确指出了未来的教学主导思想,即在教学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然而,实际的执行情况却不尽人意:许多大学面对改革的浪潮无动于衷,阳奉阴违,有的院校仍沿袭以前的教学思路,这也是多年来的积习所致,很多英语教师上课仍采取填鸭式教学,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很多学生感觉大学英语考试成绩在逐渐下降。一些高校为了应付教学改革也的确购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等,但这些设备的实际利用率低下,功能开发不彻底,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2.师资队伍质与量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之前大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师职业培训,有些教师现代教育理念意识薄弱,教学手段单一,方法陈旧。另外,由于近几年高校的扩大招生,公共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相当繁重,普遍超负荷运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授课时数大都在18学时/周,进职称的压力又迫使他们在繁重的教学之余写文章、编教材。超负荷的工作以及高校对外语师资重视程度偏低使他们很难有进修学习的机会。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初在全国48所院校900多位英语教师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谈到目前大学英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时,依次列出的问题是:教师严重缺编(31.5%),教师水平亟待提高(30.8%),统考压力过大(26.2%),教材不理想(17.1%),教师投入不足(16.1%)。根据全国公共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到1:130。一些大学,包括部分重点大学由于缺乏师资,有的公共英语课只好外聘研究生讲授,教师每周都承担几十学时的授课任务,工作量很大。此外,大学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不少教师在发音、语法、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3.评价、考试体系不科学。大学英语四、六級考试是当前大学公共英语一个很重要的考核评价指标。可以说,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用是积极的、有益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口语表达能力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局限性随之凸显出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用片面地被人为夸大,并最终导致其信度下降。很多高校把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挂钩,没有四、六级合格证书不能毕业,结果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人们始料不及的负面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演变为应试教学。教师把很大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提高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上来,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育必然受到忽视和排挤。而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本身也不尽科学合理。从测试实践上看,它重视测试的信度,忽视测试的效度。题型单一,语言能力测试项目不全。目前,我国每年有五、六百万人参加四、六级考试,很多通过者怀揣四、六级证书,却不能开口、不能下笔,这就充分说明了这项考试的弊端。

4.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缺乏分类指导。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都是一位教师“一肩挑”,这不仅增加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不利于学生弱势项目的提高。目前的教学模式大多还是黑板加粉笔的传统单一模式。有的学校也用一点多媒体技术,但变化不大。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更谈不上提高学生英语的实用能力了。另外,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缺乏分类指导,老师要照顾所有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大城市,他们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如果要照顾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就无法满足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可能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由于老师讲授的内容可能是自己已知的,或老师讲授速度太慢,或课讲得枯燥,都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努力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1.更新大学英语教学的理念。高校要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用能力与水平,最重要的任务是转变观念、转变思想,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上来。我们必须把听力和交流放在英语教学的重要位置,并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此思想为指导,修改我们的教学大纲、英语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

从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来看,听说的使用率远远高于读写。“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基础”显然片面夸大了阅读的作用和重要性。实际上,比起听、说,写,读(通常是默读而不是朗读)给予大脑的语言刺激最弱,学习效果最差;单纯通过阅读学语言,所获得的语言知识是被动的,很容易遗忘。因此,今后高校英语教学必须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听、说实用能力上来。

2.加强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以阅读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从本质上说是一项技能而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技能就是要能拿来用,掌握它就得靠多练,远远不是懂了就能掌握的。在新的形式下,英语教师的职责不应体现在“讲”上,更应体现在“导”上,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上,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灌输者,还应是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督导者和鼓励者;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改善英语学习环境。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当然这需要高校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英语学习需要很多计算机,单独依赖高校中的外语系部是不够的,毕竟他们力量有限,这就要求学校有一盘棋思想,应该将各个系部的有效资源统一利用起来,实行开房式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3.提升与拓展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大学英语教师的大规模专业培训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培训中应该优先解决更新广大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改变教学模式的问题。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需要通过教师们的集体参与,在讲座、阅读、讨论和观摩等多种学习体验中逐步进行,也需要广大教师和主管部门的积极支持才能够完成。

另外,我们的英语教师必须是终身学习者。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应该终身学习并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树立做“学习型”教师的观念。要善于花时间去积累平时授课或回答学生问题,批改作业中发现的点滴经验或启示,进而深入地研究英语教学的新路子。要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

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是当务之急,很多教师面对先进的教学设备显得无能为力,这也间接导致先进教学设备的闲置和浪费。逃避先进的东西必然使自己更落后,所以高校外语教师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去,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只有如此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如网上提交、批改作业等),学生也会因此而提高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进一步完善考试与评估制度。四、六级考试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不赞成把四、六级考试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挂钩的做法。为此,可以尝试采用累加式的测试方法,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期末成绩应该由期末卷面成绩、平时单元测试成绩组成。试题以主观试题为主,引导学生重视英语学习的过程和英语基本功的训练。加大主观题分值比重,全面测试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加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5.将第二课堂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体系中来。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它的积极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外語社团,各种活动也都丰富多彩,轰轰烈烈,但弱点是普遍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其活动流于表面形式,效果不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将年轻的英语教师组织起来,积极投身到各种课外英语活动中去,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和量化标准,使课内教学与课外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年轻教师在活动中既会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又能切身了解到学生在交际中存在的弱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作者希望本文能够引起人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关注,切实推进和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外语系

参考资料:

[1]刘润清,吴一安.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403.

[2]李守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呼唤观念更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178.

[3]熊焕平.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改革,2003,3:4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9.

篇5: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以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素质,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实现老年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目的所实施的非学历的和以休闲教育为主的老年学校教学活动。

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指教学活动对老年人达到老年教育预期教育目的的促进程度,它是整个教学系统环节作用的结果,由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三部分组成。教学条件是指学校组织教学活动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学校内部的软硬件设施和学校外部的社会环境。教学过程是指组织开展具体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所应用的方式方法。教学效果是实施教学活动后所取得的效果,它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条件的最终体现。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这三者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他们是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教学质量。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注重和实现这三者的提高。

一、目前各老年大学在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条件方面

教学条件的优异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基础。目前各老年大学在教学条件方面各不相同,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第一各校硬件设施投入不均衡。各地政府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财政支持力度也各不相同,条件好的学校不仅辟有钢琴、语音等投入成本高的专用教室,而条件差的学校还没能建起独立校舍,更不用说配备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各地老年大学在硬件设施投入方面呈现出不均衡性。第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均衡,师资队伍稳定性不高,由于聘请的教师性质各不相同,既有在职教师又有社会艺人,他们的教学能力水平各不相同,且老年大学教师兼职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老年教育中,整体队伍的素质不均衡。第三老年学员的自身能力水平相差悬殊。每位学员的年龄、文化基础、社会阅历等各不相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高低,对知识的接受也有快慢,他们同在一班,对课程的要求和进度也不尽相同,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第四社会各个层面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不足。社会上很多人对构建老年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认识不到位,有不少人对老年大学缺乏了解,认为老年教育无关紧要,把老年大学看成是“扎堆玩”,对提高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嗤之以鼻。

2、在教学过程方面

在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教学方式单调,特别是政治类、文史类等课程,抽象的理论内容,加上教师单

一、呆板的授课方式,使得课程气氛沉闷。并且有些教师不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只采用传统的教学,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与学员所追求的生动有趣的要求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二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虽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完全是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开设的,但有些开设的课程(如推拿课)并不十分适合老年人实际情况,而有些适合老年人的课程由于受师资和经费的限制,没办法开设,因此各校开设的课程门类并不丰富也不齐全,影响学员综合素质的发展。三是学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老年大学受人员编制影响,正式员工少,大部分工作是由热心老年事业的老同志来协助完成的,当老同志因身体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不得不卸任,于是就出现管理人员变化,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另外一些老同志对老年教育工作并不在行,也没花足够的时间加以研究,也没有机会参加管理方面的培训,因此管理服务水平相对不高,影响老年大学的教学质量。

3、在教学效果方面

对老年大学的教学效果方面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老年教育预期教学效果较难评估。老年大学没有采取且学员也不愿接受以考试的方式来衡量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和学校都很难判断具体的教学效果。老年教育的重要目标的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等这些目标只能进行定性判断,无法进行具体的量化衡量。即使进行定性,由于工作量的关系,也只能了解学员的整体情况,不可能对每位学员进行定性分析。二是学校在实现学员价值方面开展的活动不多。“服务社会”作为各老年大学的其中一项办学宗旨,但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各校只重视课堂教学,对以实现学员价值、发挥余热方面组织开展的课外活动十分有限。三是各校对教学质量的认识态度有待加强。由于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严格、合理的老年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各校采取各自的评价机制,又没有相应的考核体系,对待老年教育教学质量上抱有“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心态,影响学校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老年大学的发展。

二、提高教学质量所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教学质量关系学校的生存发展。近年来,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促进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提高,不断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1、主动争取、不断优化教学条件

一是把握办学导向,营造舆论氛围。

我们十分重视学校的外部影响力,充分依托电视、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及其它各种有利时机对老年大学进行积极宣传,引导群众提高对老年教育的认识。通过《老年报》、《老年日报》、《今日玉环》和《老年天地》、《第二青春》等报刊,对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及时报道,去年底还与电视台共同制作《快乐老人》访谈节目,在市县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反映学员精神风貌,展示学员的学习成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老年教育的舆论环境,推动形成进一步关心和支持老年教育工作的氛围,以感染和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老年大学学习队伍中来。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

我们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为学员提供宽敞舒适的学习环境,为教师顺利实施各种教学方法奠定物质基础。2005年,县委、县政府为了改善办学 环境,投资110万元对原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修缮和改造,作为老年大学的教学场所,添置更新了钢琴、电子琴、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全套扩音、空调、桌椅及其它办公等设备,拥有了1000多平方米独立校舍,现设有电脑、书画、音乐等专用教室和一个综合教室,在开展活动中还可共用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楼的多功能厅、大小会议室和20多个活动场所。同时,县委县政府将学校办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此后几经提高预算经费,现在年预算内安排10万元,加上每年学费收入近8万元,基本上能保障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所需,优化了学校的办学环境。

三是探索招生载体、扩大办学规模

过去,由于离休干部参学人数逐年减少,我们对学员选学课程不做限制,任其选择,经常出现选了课不来上,或有些听了几次就放弃,直接造成到课率低,影响课程的学习氛围。为此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招生途径,采取“入学限报”办法,降低入学门槛,整合社会资源,要求每个学员最多选学四门课程,引导学员选报自己喜欢的课程,有效地避免了只报不上,随意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发生,端正了学风,提高了学校的整 体学习环境。

四是择优选聘师资,保持教师稳定。

师资的优异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教师,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一套严格选聘、科学管理、慎重淘汰的规范选聘方法。通过在县内注意选聘那些知名度高、专业知识精、教学经验丰富、有奉献精神的同志来任教,先后聘请了70多位老师,大多数是县里优秀教师、某个领域的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来任教。我们对老师在思想上关心,在教学上支持,使其能够“请得进、留得住、教得好”。由于老师尽职尽责、教学有方,学员们虚心好学、刻苦认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原先的二胡、电子琴课程报名少,学员兴趣不高,自从我们严格选聘了二胡教师后,他注意针对老同志的特点,“适其所需,授其所宜,导其所向”,使得许多学员登门请教,真正让学员受益。同时,对于不适应教学、学员反映较差的教师,我们则采取帮助分析原因,观摩其他教师教学等措施,使其取长补短,迎头赶上,不轻易辞退,并做到在肯定其贡献的前提下,劝其离岗。此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每逢教师节、春节等节日走访慰问教师,每年安排一次教师外出参观考察活动,联络教师之间的情谊,进一步激发无私奉献的热情。

2、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教学过程 一是注重五个结合,增强学习效果

我们针对老同志年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的差异,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员听得懂、记得住,提高学习兴趣,注重五个结合,增强学习效果。一是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延伸课堂45分钟的时间限制,调动学员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学习,教师布置作业由学员带到课外去完成并及时加以批改,使学员在练习中温习课堂内容,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二是注重口头讲解与电化教学相结合,在对知识进行口头讲解的同时,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声、色、形融于一体的优势,将抽象理性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进行有趣的教学,调动学员耳、眼、脑等器官共同投入学习,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三是注重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实际操作演示和讲解,特别是一些技能类(如泥塑、剪纸)、艺术类(如书法、国画)课程,需边讲解边操作,将具体操作步骤当场演示给学员看,并指点学员现场动手练习,形成互动活跃的教堂氛围,切实解决学员“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的难题。四是注重集中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除按照统一的进度进行集中教学外,还根据实际,对接受能力相对慢的学员另外抽时间给他们作个别辅导,极大地激发和提高这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全部学员都能够跟上预期的教学进度。五是注重传授知识与成果展示相结合。多次举办学员书法、国画、诗词、摄影和剪纸作品展等活动,既展示了学员精神风貌,又提高了学员学习兴趣。

二是科学设置课程,注重教材编写。

我们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切实根据老同志的特点、需求和兴趣开设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力求做到贴近时代气息、社会生活和老同志学习需求,突出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按需设课,先在学员中进行课程设置调查,每学期开学前召开学员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对这些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摸底和学员的反馈情况,确定开办课程。这些年来,我们已设置出政经、文史、艺术、科技、保健和文体等6类20门课程,基本上能满足学员的需要。在教材编写上,我们根据教学规划和教学要求,结合教师实际,组织教师对相关课程进行教材的编写,并不断加以修改完善,形成一套适用性强,通俗易懂的教材,供学员参考。同时还与兄弟老年大学开展教材交流活动,如今年将书法教师编写的《怎样写隶书》、《怎样写圣教序》两本教材与市内其它兄弟老年大学进行交流,并借鉴吸收其它学校的优秀教材。

三是加强多层面沟通,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坚持面向教师和学员,通过召开教师座谈会、师生交流会、学员讨论会等形式和开展走访调查活动,加强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员之间的横向纵向沟通交流,及时查摆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究问题根源,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切实提高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服务和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做到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学委会”、“班委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通过不定期召开学员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通报每学期的教学管理情况,听取他们反馈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加以采纳应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队伍的科学的管理服务水平,为教师授课、学员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设施、管理和服务,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

3、努力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一是注重效果衡量,强调质量意识。

及时评估教学效果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们在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考试的方式加以了解。如电脑课进行首次与末次进行测试对比,以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采取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广泛征求学员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表达能力等的方面的意见.学校工作人员坚持听课巡查制,深入课堂中、深入学员中,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及时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积极听取学员反馈意见。并于第一时间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是创设活动载体,实现老有所乐

我们坚持“教、学、乐、为”相统一原则,结合老同志身心健康、兴趣等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激发他们参与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我们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载体,在《晚花园》中刊出学员的学习心得,在知识长廊中展示交流学员学习成果,在老干部局网上开辟“交流园地”专栏,展登学员的书画、诗词等作品;每学期定期汇编学员的诗词作品小册子《古韵园地》,激发了学员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我们通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多形式多层面地组织他们参与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丰富了生活,提高了技艺,联络了感情,加深了友谊,达到了同赛共乐的目的。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实现老有所为

篇6: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篮球运动是一种锻炼学生身体的运动,对团队合作以及竞技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来,受到美国职业篮球运动赛事的影响,篮球在我国各大高校中极为风靡,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与追捧。在实际的篮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到篮球教学训练水平与质量。该文旨在研究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现状,针对出现的篮球教学训练问题提出篮球教学训练策略,为我国高校在篮球教学创新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校篮球 教学训练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133-01

“健康第一”是我国体育运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体育运动的宗旨所在。传统体育以“成绩”衡量一切,片面追求体育成绩,忽视了体育运动的实质内涵,为此,我国对包括篮球锻炼在内的体育项目进行了全方位改革,提出了“快乐第一,注重身心健康”的体育训练宗旨。高校对篮球教学训练进行了改革,但由于改革不彻底,落实不到位,致使许多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高校篮球教学训练存在问题,探讨高校篮球教学策略,为我国高校在篮球教学创新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高校篮球教学训练存在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高校篮球教学训练工作实践经验,加上对于高校篮球教学训练参考文献的分析,对于高校篮球教学训练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体来讲,高校篮球教学训练存在问题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篮球教学内容单一,手段落后。在实际的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篮球老师很容易走极端的路线,一种是开放式的篮球教学方法,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查看有无缺勤人员之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样教学训练也就完成了。另一种是老师将篮球教学看作是真正的篮球比赛,对于各种篮球战术与比赛规格进行严格设置,导致学生对于篮球运动产生抵触情绪。

第二,忽略战术技能培养。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我们通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无视篮球规则,随意打球,不讲究战术布置,进攻战术不完善,防守体系漏洞百出,打不出应有的水平。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在篮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思维存在问题,过分强调学生自主训练,自由发挥,忽视了应有的篮球战术的训练。

第三,考核机制存在问题。篮球教学考核机制是篮球教学的最后环节,传统上的篮球考核机制仅仅对于一些固定的项目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没有灵活性,篮球考核机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仅仅依靠教学大纲进行篮球教学,尽管可以提高篮球成绩,但是学生的篮球学习综合水平低下,兴趣也会相应的降低。高校篮球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2.1 转变篮球教学思维

近几年来,我国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快乐第一,注重身心健康”的体育训练宗旨较为重视。在实际的篮球训练过程中,“快乐第一,注重身心健康”的篮球训练宗旨也需要进行贯彻。为此,体育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那篮球训练教学思维模式,对于实际篮球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在篮球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训练,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高高校篮球训练教学水平与质量。篮球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进行篮球教学。除此之外,篮球教师还需要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安全,强化学生篮球训练安全意识,避免出现各类安全事故以及极端行为,从而使得篮球教学可以得到顺利开展。

2.2 提升篮球教师队伍素质

篮球教师队伍是高校篮球教学的关键,毕竟篮球教师队伍是高校篮球教学的引导者,如果高校篮球教学素质过低,或者是教学质量不高,都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篮球教学质量与水平。在实际的高校篮球训练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于高校篮球训练教学认识不足,篮球教学训练能力有是有着一定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篮球教师需要不断的对于自身的高校篮球训练教学水平进行提升,不断创新高校篮球训练教学方案,针对实际高校篮球训练教学问题,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以及方式方法,审视自身高校篮球训练教学存在问题,创新高校篮球训练教学策略,从而深刻贯彻“快乐第一”的篮球训练理念。

2.3 因材施教,激发篮球天赋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身体特质,在实际的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篮球训练老师则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篮球学习需求,进行因材施教。高校篮球是一门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竞技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学科,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生需求进行分层教学,从而激发出学生进行篮球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同时,老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的创造出快乐的篮球学习气氛,使得学生在篮球学习中增强体魄,提升学生篮球技能。尤其是对于那些极其爱好篮球或者是天赋极高的学生,篮球教师则需要加大对于他们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力度,使得他们的篮球水平与技能得到迅速的提升,从而使得篮球之路越走越远。

2.4 完善篮球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的篮球考核机制,对于提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篮球考核机制,是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举措。完善的篮球考核机制,不仅仅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篮球学习水平,而且还可以体现出老师的实际教学水平与能力。通过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篮球考核机制,将会直接促进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篮球学习能力的提升。传统上的篮球考核机制仅仅对于一些固定的项目进行考核,而且考核内容很少有大的变化。面对这种问题,高校应该加大对于篮球考核机制以及考核内容的完善力度,以更加开放与灵活的思路前进,从而使得篮球考核标准可以更真实的反映篮球教学与学习实际,促进我国高校篮球训练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结语

综上所述,篮球教学训练是我国高校体育基础科目,各高校应该正视实际情况,结合篮球教学训练宗旨和基本规律,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提升篮球教学训练水平的方法,使我国高校学生篮球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我国高校在篮球教学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篮球教学训练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篮球教学训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到篮球教学训练水平与质量。深入研究篮球教学训练问题,创新篮球教学训练策略,是今后我国高校在篮球教学创新方面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篇7: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高校 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问题 对策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业情况的评估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硕士论文,英语论文,博士论文qq1422600067高等院校不断扩招,教育资源日趋紧张,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面临巨大的挑战,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那么,英语专业毕业生如何能写出反映自身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的高质量毕业论文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指导毕业论文写作的实践,对英语专业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一、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主观上不重视目前,毕业生对撰写毕业论文思想上的忽视和态度上的不认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在一些学生看来,毕业论文无异于教师留的课后作业、一篇文章而已,只要能按时完成就“交差”了,根本不和指导老师联系,更谈不上听取意见。

同时,高校对论文管理以及评分制度不严,更是给毕业论文增加了不少“注水”成分。再者,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毕业论文大多是安排在第八学期,而此时正是学生忙于为求职就业奔走的时候,二者权衡,毕业论文必然被放到了从属地位。指导老师多为毕业生的任课教师,因为顾及学生正面临就业问题,不忍将其论文分数打得过低,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毕业论文忽视之风。

2.选题无新意《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5月版)指出,对毕业论文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可见创新意识在毕业论文中的重要性。然而,某些指导教师图方便,提供一些已经使用多年的题目供学生选题,致使毕业论文选题毫无新意可言,缺乏现实指导意义。

3.理论知识不够,专业水平低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业情况的总结,应该体现出学生的专业水平和造诣。然而,大多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都过于简单,不仅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专业水准,有的甚至连大纲要求的3 000~5 000个单词都达不到。在论文答辩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得要领,答非所问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也充分体现出学生对所选的论文题目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的知识量不够。

4.英语写作能力较差,缺乏学术严谨性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另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当前,各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焦点大多放在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上,而忽视了写作这一重要的语言输出和交际手段。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要一下子撰写出这种对结构和遣词造句都有着严格要求的长篇学术论文来,对毕业生尤其是那些语言功底薄的学生而言是十分困难的,最终写出的论文也必定是写作粗糙,缺乏学术性和可读性的。

5.信息搜索手段单一,资料匮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们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资料的匮乏,尤其是英文原版资料的缺乏。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在选题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题目来做,而没有基于所能触及的文献信息选题。这就必然造成开始动笔时感到找不到资料。二是大多数学生的资料来源仅限于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忽略了学术期刊,尤其是西文学术期刊。

6.师资不足,教学条件不充分这是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所面临的又一挑战,也是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造成师生比例相对失调,尤其是英语专业教

师资源更是紧缺。这些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又要指导多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如此大的工作量使得他们用于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偏少,对待论文指导工作重视也不够。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注意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要以适当的方式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写作的信心,使他们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及实际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那些语言基础较弱或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照,使他们明白会计论文网站这是在本科阶段能够检验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是最能锻炼综合写作能力的阶段,是使他们在本科阶段再次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最好也是最后的一个机会,通过诸如这样的激励方法目的是最终提高他们的写作动机,实践证明积极的写作情感在这一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2.明确研究方向,科学合理选题首先,英语专业的论文要符合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如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各个学校对具体的专业方向都有明确的规定。学生选题时必须以此方向为大前提,否则在题目初审时就会被否定。其次,要仔细考虑选题是否具有学术性、创新性。成功的学术论文写作旨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所有这些能力与创新性都有密切的联系。论文的创新是指发现过去没发现或没分析过的问题。论文的题目基本上能够反映出该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所以应该在有限长度的论文题目中充分体现创新点。具体地讲,如果选题与英美文学方向相关,就应该在大量收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寻找某一部作品中某一个研究角度的突破口,提出新的见解。如果选题与英语教学法有关,就可以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已有的课题。然后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将其反映在题目中。但是就学术研究性体现的强弱和创新性内涵的多寡而言,还要考虑到论文写作者是本科生和英语专业这两个因素,从他们所输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来看,有别于该专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输入量直接影响输出量,所以无论是管理单位还是论文指导老师个人对这两方面的期望值的认识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否则如果确定的目标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从选题一开始学生就很有可能失去论文写作的信心,写作情感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三,解决选题范围的控制和难度的适中问题。一般来讲,题目以小、窄为宜。由于受到时间和能力的限制,如果题目过大,就难以把握写作中心,论文就会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硕士论文,英语论文,博士论文qq1422600067缺乏逻辑性或紧凑感,甚至是支离破碎。不过,选题的大小是相对的,可小题大做,反之亦然,这个“度”还需写作者本人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论文的难度主要取决于写作者本人的能力高低。写作者一定要考虑到本人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一般要用英语来完成(《大纲》规定论文长度为3 000~5 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包括论文答辩,所以,这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尤其是英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在确定选题难度时,不能走任何一个极端,要考虑周全,过难或过易都会影响写作的质量。

3.掌握正确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归纳方法一是自学和老师指导相结合。学生可以到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同时建议论文指导老师给予系统或具体的指导,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学生本人进行实践。在这方面教师有必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如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及查找方法(如数据库的检索可以有多种检索途径:时间范围、期刊类别、题名、作者等)。因为老师面对的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以还可以向他们推荐国外较常用的网站。检索结果往往是虽然材料搜到不少,但具有学术性、可靠性、权威性、代表性的资料却相对较少,即没有主次之分。所以要想使占有的文献具有上述特点,最好是从检索核心期刊(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的核心期刊)开始,核心期刊的学术价值高,能够代表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继续查找非核心期刊,以弥补一些漏洞,使占有的资料更全面。检索足量文献之后就要对文献分析整理归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相对来说,这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任务。整理的程序和方法并不是绝对的,但是最好从主要的内容开始,不要离开论文的中心。可

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做目录和索引卡片,也可以在分类后保存到计算机上不同的文件夹中。同时注意要在理解文献资料的前提下摘录所需要的内容,否则如果是一知半解或者断章取义,那么在利用文献资料时会带来一定的干扰并且影响写作质量。

4.坚持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指导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写作规范的指导。其一是必须要让学生明确摘要与正文中的引言在内容和功能上的实质性区别:摘要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的简明扼要的陈述,引言是简要说明该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内容范围等,因此摘要在内容的选择、语言的概括性、结构的安排等具体操作上要多加模仿和训练。

篇8: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大学生创业相关知识水平较弱

大学生创业的范围很广, 根据所学科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理工科的大学生创业很多是基于自身技术上的优势进行的。但是, 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经过市场调研、资金等资源的筹集、技术价值的实现等一系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较量, 更是经营理念、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竞争, 这就要求创业者对市场营销、财务成本控制、商务谈判、税务、法律等都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但是, 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做好创业的准备, 就不会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而学校又没有对理工科学生开设此方面的基础课程, 导致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对这些知识比较匮乏, 提高了创业过程中的工作压力, 降低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社科类学生创业的行业类型主要是服务业、零售业、贸易行业等, 这些行业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支撑, 但对创业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社科类学生虽然在大学期间学习了企业管理、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但是课本知识只是理论支撑而已, 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及应用, 但实践教育恰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软肋, 创业者对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 也就影响了其在创业过程中对这些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

1.2创业相关技能有限

创业活动涉及市场观察与预测、人员等各种资源的协调管理、内外部人际关系的建立等, 即只有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拓、组织领导、协调协作、沟通和人际交往等能力, 才能保证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这些技能都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 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积累。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实践能力的培训方面存在很多缺陷, 如实践平台建设不利, 学生实践的机会少;创业实践活动举办的次数和范围有限, 等等。这对大学生创业所需技能的获得造成极大的不利, 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解决的一道屏障。由于缺少实践机会, 造成大学生社会经验有限, 不管是理工科还是社科类学生都只是空有技术或者理论知识, 而缺乏市场判断、营销手段、工商税务、资金融通、法律事务处理等专业经验, 使大学生创业者无法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造成创业活动的失败。

1.3创业心理素质欠缺

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很不宽松, 存在着大学生创业必须“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障碍, 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披露, 全国97家开张比较早的学生企业, 赢利的仅占17%, 学生创办的公司, 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2007年, 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 这就几乎等于零。这说明我国大学生创业者存在着创业心理不成熟的现象, 对创业前景盲目乐观, 想法过于简单, 将创业的困难往往归结为资金与物力的具体问题。由于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心里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 导致大学生没有树立起创业所需的高抗挫折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的意志、艰苦的奋斗精神等创业心理素质, 致使其在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压力时, 或在创业过程中碰到挫折时, 容易出现自暴自弃、放弃创业活动等行为现象, 导致在创业过程中很难取得成功。

2.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前文已经提到, 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低与高校创业教育的严重滞后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 起步较晚, 还处于探索阶段。一般认为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是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开端。而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则是第一个政策文件, 《计划》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 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之后, 教育部于2002年确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大学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在这种背景下, 不少高校纷纷成立创业研究或教育中心, 开展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据了解, 目前我国有1000多所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 300多所高校专门设立了相关学院和研究中心, 创业教育已形成一定气候[5]。但是,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有限, 等等。以下将详细介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创业教育观念落后

从1999年教育部颁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至今已经颁布了11个政策文件。但是, 高校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其教学内容, 大部分学校仍是停留在就业教育的阶段, 很少有学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导致学生对国家在学生创业方面的方针政策知之甚少, 创业技能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欠缺, 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面对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以及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许多高校只是想尽办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 教学重心还在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 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创业教育意识还比较薄弱, 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着手创业教育的研究, 但还处在一种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的阶段, 只是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层面上的一个教育环节。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虽然有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雏形, 但也只是为了解决部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才在毕业前期进行一次创业培训, 整个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其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局限性。

2.2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较晚, 相对国外发达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无论从教育模式和教育理论的构建, 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现阶段, 我国在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并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 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分离, 是在“正规教育”之外, 停留在第二课堂层面的“业余教育”, 在开展创业计划大赛等课外活动时才会涉及到, 实施创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目前, 我国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自发、分散、探索和启动的状态, 因而使得各学科专业教育之间并未形成有机紧密的联系, 导致我国大学生在现实创业中脱离专业优势依托, 缺乏创业竞争优势。

2.3师资力量和质量有限

虽然教育部已连续举办了几期创业骨干教师培训班, 至今也只培训了500多名教师, 但对于国内1000多所高校来说, 无疑是杯水车薪[2]。因此,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体仍然是各所高校原有的教师队伍, 他们大部分已经执教多年, 教学经验十分丰富, 而且对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学科知识也有了较深的研究, 科研成果较多, 能够为学生进行创业打下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创业教育实质上是一门实践性教育。创业活动涉及对市场的充分调查和准确预测、市场机会的发现、资金等创业资源的筹集、机会的实现等过程, 而我国高校教师多数没有亲自创业的经历, 经验化的隐性知识缺乏, 所以培训出来的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常常束缚在原理上, 缺乏创业的实践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创业所需的技能有限, 影响了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的成功率。因此, 尽快培养一批能承担创业教学任务的高素质教师是目前各高校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3.1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前面分析, 我国大学生专业知识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的因素之一, 而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设置、教育观念等发展滞后。因此, 高校必须对原有的课程结构和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 重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是突出学科的互补性, 内容是与创业综合素质相关知识的整合,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市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创业技能。高等院校可以将《创造学》、《创业学》、《创新思维》、《创业管理》等创业相关课程纳入公共基础课程范畴, 加强创业管理入门、创造性思维训练、创业案例研究、商务沟通与交流、创业财务基础、创业市场调查等知识内容, 培养每个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并为每个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基础。

创业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之后, 高校要根据理工科和社科类学生的创业方式或项目上不同来设置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 以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真正实现大学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在对理工科学生和非经济管理的社科类学生要在强化其本专业课程的同时加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财务管理、人际交流与沟通等经营管理相关课程, 以弥补他们在经营管理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而对经管类学生, 要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 增加与创业实践相关如财务、税务、工商等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 增加此类学生的创业专业知识积累, 形成合理, 促进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3.2建立完善的创业实践平台

根据前文分析, 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经验不足, 这与我国高校创业实践平台建设落后直接相关。为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建立稳定的创业实践基地也成为了各大高校的当务之急。我国高校可以通过产学合作, 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或通过校办企业, 为学生提供实习或见习等实践基地, 如美国学校通过与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投机构、创业培训与资质评定机构、创业者校友会等建立了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 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英国高校采取在本科课程中采用“学习+带薪实习+学习”模式;韩国则建立了大学生到企业参加1-2个月实习的制度。实践平台的建立, 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提高市场观察能力、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等创业所需的技能, 同时强化学生对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等企业运营过程的认知度, 为学生以后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基础。

我国高校应广泛开展诸如创业计划竞赛、广告设计大赛、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挑战赛、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 逐步形成以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为主的培养方式和途径。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创业过程中所需的部分技能, 为以后进行的创业活动积累点滴的实践经验。

3.3建设稳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 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创业教师队伍, 尽快培养一批能承担创业教学任务的高素质教师是目前各高校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高校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 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加大投资力度,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主要通过培训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并通过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参与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实践经验, 提升其创业意识、创业实践感知和对经营管理实际操作的认知度, 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一批“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大大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和教学质量。二是社会引进, 把社会上成功的企业家、本校的自主创业毕业生或校友、有创业经验的教师等请进学校课堂, 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为大学生作专题讲座或授课, 以现身说法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 而且也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线的创业经验, 使学生对创业活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能够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3.4大力推广创业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盲目乐观、抗挫折能力差等创业心理素质制约, 这与我国高校创业心理素质教育的确实有很大的关系。大学生创业要经历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 因此, 在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中, 要特别注重心理教育的调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Rogers认为:至少有两个条件对于创造性活动是必要的, 那就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进行创业的基本前提。为此要以创业为向导,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的始终, 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艰苦奋斗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抗挫折意识、风险意识和全局意识。同时, 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 正确理解创业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而不是盲目乐观, 使其能够根据社会或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好自己的创业期望值, 增强主动性。最后, 高校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拓展训练, 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适应能力、坚强意志、奋斗精神, 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勇敢地面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危机, 增强其适应能力, 勇敢的迎接挑战, 从而有效促进创业活动成功的可能性。

4.结束语

本文只是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由此导致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的进行分析, 因此文内论述的制约因素只是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部分内容, 还有创业环境不理想、创业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 本文不做介绍。文章最后的创业教育对策是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为缓解由此产生的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而提出来的,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摘要: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即我国大学生还存在着创业专业知识水平较弱、创业相关技能有限、创业心理素质欠缺等不足, 这些不足主要是我国发展滞后的创业教育引起的;紧接着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与质量有限、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等三大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高校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瑜琨.创业教育:大学生的第三本教育护照[N].中国教育报, 2004-06-09.

[2]熊丙奇.大学生创业存在观念障碍[J].农村工作通讯, 2008, (23) :46.

[3]刘琴.创业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N].中国教育报, 2008-11-13 (1) .

[4]夏永全, 蒋茂贵.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1) :163-165.

上一篇:世界卫生日活动方案下一篇:一夜花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