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4-2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通用9篇)

篇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普及

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真正普及的面还不够广。据相关调查在问及“学校有否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或讲座”时,13.68%的同学回答有,49.47%的同学回答无专门的课程但偶尔有讲座,还有36.84%的同学回答什么都没有;在问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主要从什么地方获得”时。回答主要从网络上获得的占了51.3%,通过讲座获得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知识的占34.26%。从课堂上获得的仅为9.26%。还有15.74%的同学认为是凭自己的经验认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在问及“学校就业网站中有否足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时。只有14.29%的同学认为已经足够,有48.57%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的就业网站中几乎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还有37.14%的同学认为学校就业网站中有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但无法满足需要。此外,调查还发现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时过早,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是走入社会后自然而然就会做的一件事。这些调查结果都反映出,一部分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重要性没有向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普及。

(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缺乏科学性:对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不合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模糊必然导致其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性,存在很多心理误区。例如,有的认为计划不如变化,没有必要做生涯规划,有些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等到即将毕业时再做不迟,未认识到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已经让一些大学生意识到职业规划从大一起就应该作为重点工作来做。有的把职业规划等同于职业目标或学习计划,其实,职业规划并非学习计划,达成职业目标往往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所以,职业规划的重点是工作能力提升的规划。有的制定职业规划急功近利,曾有一份在数百名大学生中所做的调查显示,“95%的学生表示自己两年之内要做主管,5年后成为部门总监”,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就业目标定位过高,导致择业过程中的眼高手低。有的认为专业就是职业,认为专业就决定了职业。有的认为高文凭者就有高技能,只要是高学历就等于好人才,就有高就业能力。甚至还有的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大学生涯规划,认为整个人生生涯规划一部分的大学生涯规划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有不少大学生选择以考取学位和证书作为发展主路径,以考研和考博来作为自己职业设计的职业目标,有些大学生“为保险起见”准备了四条以上的发展路径,但这些路径的结果悬殊较大,路径之间也缺乏内在联系,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

(三)学校缺少专业的指导人员

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学生辅导员来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体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例如,高考志愿的选择由家长做主,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没有考虑学生自己的意愿,因此,上大学后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较大。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舆论宣传、理念的灌输与普及

政府首先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第三是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

学校自身也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为了完成任务;其次是就业指导中心要做好宣传和教育的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涯规划活动中来;再次是要做好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沟通

和交流工作,互相汲取经验,借鉴方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全国的各所高校中开展起来。

(二)把好规划的整体策略

(1)全面的自我定位,回答“我是谁、我会做什么、条件支持我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每个大学生对自身都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置,相信自己的实力。现在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在用人单位面前缺乏勇气,对比较有把握的事情总是不能大胆接受,尤其是对一些自己向往的高职、高薪的单位缺少竞争的勇气,从而丧失理想的就业机会。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为此,首先,要准确地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最后,要综合考虑自己身处的环境和具备的条件,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2)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回答“我想做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许多人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一种预期,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就业目标定位过高,过于理想化。近几年,不少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一直强调大单位、大城市和高收入,甚至为了这些不惜放弃个人的专业特长,不顾个人的性格和职业兴趣。

同样,对于那些心存“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学生,也是职业目标不确定的一种表现。盲目的攀高追求与选择不仅影响个人目前的就业,还会对个体以后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在现在和将来想做什么。对于职业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等分阶段制定。

(三)强化指导,建立和发展职业咨询机构

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的经验是很难实现目标的。我们知道,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有限的,职业选择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个人的年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这过程中,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学生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至少是少走弯路。学校在建立职业咨询机构时应该注意到这类机构必须由一批具有广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在大学四年都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课程,从理论上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懂得为什么及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林艳新,丁 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J].辽宁教育研究,2005,(5).[2]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了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http:

//job.dlnu.edu.cn/bysqk/showinfo.aspnewsid=214.[3]隆 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07,(5~6).[4]马奇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十大心理误区[J].中国青年研究,2005,(10).[5]宋长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12).

篇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今实属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对人力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生涯进行期和职业生涯开始期,在此期间如何正确定位自己,发展自我,并在这些基础上合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因为职业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掘个人潜能、增加个人成功的机会、提升个人职业竟争力。但是由于部分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浅薄、学校职业规划教育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大部分的大学生在这一交替时期并没有合理的规划个人职业生涯,通过对这一现状的研究、分析,我们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学校大力度的培养职业规划方面的专业师资力量;通过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通过与外界企业联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最终实现合理的职业规划。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对策

如果把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比作一次旅行,那么出发之前最好先设定旅游线路,既不会错过梦想已久的地方,也不会千辛万苦却去到并不喜欢的景点。如今,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许多大学已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网络上也出现了许多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论文与报道。一时之间,职业规划成了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国外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教育,而国内的职场人士只有在撞到南墙的时候,才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疑问,许多人愿意花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去计划一

次休假、一次旅行,却不愿意花少许时间去进行事关自己一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方式手段单一。

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旧靠就业指导中心几堂课、几场招聘会完成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数高校也没有设立比较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从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少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党务、政务部门,他们对学生就业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要点掌握得比较好,但要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半路出家”的他们来说还比较困难。

2、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

每个大学生对自身都应该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置,相信自己的实力。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在用人单位面前缺乏勇气,对比较有把握的事情总是不敢大胆接受,尤其是对一些自己向往的高职、高薪的单位缺少竞争的勇气,从而丧失理想的就业机会。当代大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了解方面不够深入全面,具体表现为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自我定位模糊。

2O05年《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调查中,51.4%的人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还有17.6%的人只有3—5年的规划。在“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你喜欢或者与目标工作相近吗”一题中,有36.6%的人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光4%的人“找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有26%的人“是经过考虑和挑选才最终确定”的。在另一道题“你毕业多久之后就重新换了一份工作”中,有23%的人回答在短短半年内就换了工作;在1年内跳槽的占18.3%;两年内换工作的人占24%;只有25%的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超过3年。这种普遍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的不足和缺失,必然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盲目无措,备受挫折。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产生的原因

据了解,绝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并不了解职业规划的性质,因而更不会了解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并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甚至是学生本人的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这一发面的残缺,甚而空白的状况。

1、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不到位,教育方式单一。国家教育部门在校学校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引导或职业培训的力度不够;学校也没有在这些方面投入财力、物力。导致职业规划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育形式,就算有些学校看到了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大学生职业生

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局限于课堂的黑板和案例分析。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缺少联系实际和个性化指导,学生参与性不强,局限于表面文章,成效不大。

2、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重视程度不够

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教育以及家庭的原因导致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薄。随着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由分配式向自主择业转变,学生人数激增,升学和就业压力增加导致了学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过分重视,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要求。同时社会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的是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学识和能力。

三、辅助大学生合理的制定职业规划的途径和方法

职业规划的过程是毕生的过程,职业规划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全程化”。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解决毕业就业的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1、加强师资力量和课程建设,提高高校职业规划教学质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加强师资力量是关键。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方针:

1让高校与企业联合,为教师提供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

选聘制度的培训。

2.下达政策,要求教育部门为教师开设有关规划教育、指○

导方面的职业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课程。

其次,学校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

1.免费提供教师继续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知识○

运用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

2.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安排,使教师定期,定时的给大学○

生开展有关职业规划的辅导课程,或是交流会。

2、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

大学阶段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断探索的时期,而这一时期全面深入的认知自我是进行职业规划的基础和关键。全面合理的认知自我为职业规划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成为了连接职业规划下一步工作的纽带和桥梁,也为职业规划的发展奠定了良性循环基础。如果不能合理的认知自我,职业规划就会出现偏差。合理的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就是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爱好、长处、短处,所处的职业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并根据个性特点进行职业选择。

总之,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工作,也是每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我们的职业道路才能走得更顺。

参考文献:

[1] 张芬.基于DEA方法的中部地区普通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分析[D].[2] 高泽宇.基于SWOT理论的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2012[3] 黄文颖.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变化趋势及机理分析[D].2012

[4] 胡江.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研究[D].2012 [5] 赵兴明.高校国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问题研究[D].2012 [6] 王雅霏.比较视域下的大学社会评价模式的研究[D].2012 [7] 王念.医学生就业意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D].2012 [8] 张文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D].2012 [9] 赵国伟.地方医学院校教育经费管理水平评价研究[D].2012

篇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 国内外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研究的范围涉及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方面面, 理论趋于完善, 职业选择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管理模型、家庭职业的平衡等。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人格特征、职业环境、稳定职业生涯与易变职业生涯、无边界职业生涯这些概念体系也在一步步折射出现实世界中人们职业生涯的新变化。

20世纪90年代,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欧美传入我国, 在我国企业界引起广泛关注, 南开大学的张再生、华中师范大学龙立荣以及陈社明等相继出版了相关方面的研究专著及论文。目前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研究在我国处于探索、引入阶段, 主要是从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的角度出发, 研究学生素质既定前提下的人职匹配问题, 集中在学生大学毕业前夕的求职阶段, 但缺乏动态性, 忽视职业要求对个体能力的反作用即企业的用人标准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改进。全面、动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为目前研究的趋势。同时, 我国进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较晚, 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相关的理论实践, 现在的研究主要突出了学校在整个过程的辅导作用, 对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没有体现, 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认识不够

职业生涯规划于20世纪90年代才由欧美国家传人我国, 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比较晚, 重视程度不足,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更为薄弱。

一方面, 体现在许多高校尚未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就业指导也仅仅局限于毕业生,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投入极少, 或即使学校方面举办了相关的讲座和比赛, 但却基本上流于形式, 没能真正把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 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动态性和持续性;

另一方面, 不少大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和内容, 也尚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不了解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 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技巧和方法。大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根据眼前的现实和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来判断, 缺乏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和长远合理的目标规划, 其职业价值观的选择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2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浩大的工程, 需要大批具有心理咨询、职业发展、人才测评、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而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 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来指导, 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2.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比较滞后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入我国高校教育体系时间较晚,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滞后。对国外的一些理论, 如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锚理论、职业匹配理论等难以消化和吸收。其相应的课程建设滞后, 职业规划专业设置针对性不强, 缺少基础理论支撑。其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力度不够。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只是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 实践指导工作严重滞后, 而且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的功能没能充分发挥。再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队伍过于单一化和老化。职业生涯指导教师专业技能不强或缺乏相关理论和资格认证, 不能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最后, 职业生涯测评力度不足。我国高校目前的测评工具和方法大多从国外引进, 并没有真正结合本国实际实现其本土化, 因而在测评时有一定的盲目性, 测评力度和信度严重不足。

2.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体制不够完善

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 随着职业生涯规划市场需求的增长, 在国内为个人职业进行规划的专业职业规划师随之产生。但由于这一行业在我国起步晚, 相关制度和体制还不健全, 职业规划师和相关咨询服务机构非常短缺, 职业规划咨询机构的社会接受程度尚较低。由于大学生对本身职业规划意识薄弱和我国的职业规划社会引导体制不健全, 大学生在面对职业困惑时很少有人选择相关的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职业咨询。

3 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及对策

3.1 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辅导模式

3.1.1 高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三大方面内容。

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设置从大一到大四的就业指导课程, 使就业指导真正落实到“全过程”。

3.1.2 在生涯辅导模式上应注意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

要求体现全程性和全体性。学校应为每个学生建立全程的生涯发展档案;并且使职业生涯教育惠及每个学生, 而不仅仅限于“遇到困难”的或“需要帮助”的学生。

3.2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 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的知识, 指导人员应逐步专业化、专家化, 只有这样, 才能科学规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3.3 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

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 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和定位错位等问题, 应重点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 使大学生从大一入学就开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不断深化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使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同时, 大学生要正确审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理清就业和择业之间的关系, 培养创业意识, 使大学生根据贡献社会、在贡献中实现自己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和要求, 把职业的选择、兴趣、才能、智商及情商结合起来, 树立正确的规划意识和职业观念, 规划美好人生。

3.4 有效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

3.4.1 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联系。

校友是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要资源, 可以有计划地聘请有一定成就的校友来校做报告, 介绍他们在基层工作、成长的经历和经验, 以现身说法调动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使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

3.4.2 加强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合作。

比如师资培训、职业咨询、职业素质训练、职业测评产品研发等等,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合作。

3.4.3 为学生争取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实践和实习机会。

使他们在实习和实践中达到拓展视野、增长技能、积累社会经验的目的。同时还能使他们尽早地接触和学习职场规则, 增加与职场人士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从而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S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 以及职业选择和今后的职业生涯成功, 对于促进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和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陈龙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

[2]田飒.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8) .

[3]王璇.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 2010 (4) .

[4]盛洁.浅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其对策[J].学理论, 2009 (14) .

篇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17-0070-02

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通往成功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正确选择职业,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困扰,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多数人从未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所以,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善。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认识不够客观、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带有理想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不合理

许多大学生只盯住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以及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很少有人主动愿意去欠发达地区;不少大学生选择以考取学位和证书作为发展主路径,以考研来作为自己职业设计的职业目标;还有些大学生为保险起见准备了多条发展路径,发展方向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

1.2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清晰

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做家教、促销员和业务员等;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不少大学生选择考证来增加“筹码”,整天忙着各种各样的考试。他们的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和重点,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质的要求,不但疲于奔命,而且盲目性很大。

1.3过于追求所谓的“捷迳”

有些大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寻找“最佳规划”,希望“一次规划,终身受益”,在做规划时面面俱到,不愿舍弃。在行动中也不愿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就知难而退,不会灵活调整。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每个人都无法做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

2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要素

2.1自我评估

大学生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最佳抉择。否则,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容易中途夭折。

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简言之,要弄清楚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当然,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在自我评估还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2.2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组织(企业)环境的分析。要评估和分析职业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变化的趋势,自己与职业环境的关系以及职业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要弄清自己在这种职业环境条件下,究竟能干成什么?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会切实可行,不致流于空泛。

2.3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

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实现某种职业生涯目标,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目标抉择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般可以首先根据个人素质与社会大环境条件,确立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通过目标分解、分化成符合现实需要的中期、短期目标。

2.4实施策略与措施

所谓职业生涯策略与措施,是指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所制订的行动计划和相应的行动方案来实现之。实施策略措施要具体可行,容易评估。应包括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教育培训安排,时间计划等方面的措施。

2.5反馈调整

现实社会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我们与原来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有所偏差,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反省并对规划的目标和行动方案,作出修正或调整,从而保证最终实现人生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反馈调整就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

3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要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社会和用人单位也要伸出援手关心和帮助,而作为学校则责无旁贷,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新路子。

3.1普及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广大学生较为深刻地剖析自我,参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因此,职业教育就应该自始至终地贯彻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应列入教育计划之中。将科学的就业理念灌输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这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和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

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指出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这对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学校应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尽快让所有学生都接受职业测评。

为了能够比较完全地反映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还需要以职业测评为基本依据,凭借职业咨询教师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开展职业咨询辅导,两者相结合能够取得较好的评估效果。

3.3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职业针对性和社会性

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了解社会的同时,通过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强的参观、考察乃至实践,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尽快走上“政企校联姻。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立相关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这是学校加强职业指导的一个努力方向。

3.4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

创业能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继学术性、职业技能之后,大学生应具备的第三种能力。在大学生中培养创业能力以及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做好创业准备,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尝试和实践的方式之一。

3.5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功能。这就须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经常开展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导航师”,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正确地规划职业生涯,促使大学生早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Existence Qu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University Student Occupation Plan

Yang Ping

Abstract: Under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occupation plan appear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e occupation plan may mak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understand himself, and understand the society, this paper in view of existence ques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occupation plan,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suggestion.

篇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近十年来,国内高校加大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长足进步。本文从学生自身和学校指导体系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篇6: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是近年来我国企业非常重视的一种管理员工的手段和措施,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作为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必然是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将以国有企业为例深度分析目前我国在企业职业规划生涯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企业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1、背景

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是是企业促进员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企业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有关员工发展的管理活动,并且在国有企业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不仅满足企业对于员工的需求,促进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且还促进员工自身素质的提升,帮助员工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员工生涯职业规划体现出来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是体现了国有企业留住员工的努力和诚意,以及国有企业育人、用人的智慧和社会责任价值,另外一方面通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从而使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不断提高。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企业的实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让国有企业能够更好更快、更加平稳的发展起来,最终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此外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本身已经拥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开始逐步走向世界,我国的国有企业也开始面临国外企业的大力冲击,原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不仅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相对落后,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并且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存在很大问题。国有企业的员工一部分是社会精英,学历层次比较高,上进心较强,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迫切的上升要求,但是职业规划并不够清晰,另一部分人长期受过去国有制度影响,没有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意识。因此,对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是国有企业的当今重要课题。

2、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因为我国的经验不足及旧的管理理念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高层管理意识不足,有些薄弱。不少高层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缺乏重视,虽然随着现在市场的竞争激烈,以及市场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尽管有不少国有企业管理高层已经逐渐重视起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但是仍旧有不足的地方,例如不少国有企业的管理高层仅仅只关注招聘、考核等选拔人才的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区域,对于其他方面的问题依旧没有重视起来,此外即使有部分领导开始逐渐重视员工职业规划管理这件事,也因为企业本身缺乏管理经验以及专业的管理人才,而让这件事始终只是表面文章,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其次用人机制僵化,整个企业上下缺乏竞争性和流动性,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知道想要稳定去国企,想要升职加薪去私企,这也导致不少的人才流失,去了私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就是国企的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想要往上升一步难如登天,而且在国企当中排资论辈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干部的选拔方面,新来的员工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即使企业有些公文上写着对于竞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等内容,但是依然流于形式,内部该怎么做怎么做,基本上竞聘岗位已经定好了人选,竞聘只是走形式而已。公司的决策往往是以稳定为前提,对于企业上下的检查和监督缺乏力度,企业上下秉承着只要不犯错误就行的保守观念,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手段单一而且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再次,国企中有很大一部分老员工长期受旧制度的影响,对自己的职业通道只有被安排的心理,没有主动规划的意识。最后国有企业员工职业通道单一,很多国有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通道缺乏科学合理的设置,管理职位的晋升渠道单一,基本上没有其他的通道可以走,最关键的是高级技术人才的地位、薪酬等等无法与管理干部相比,这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3、对策

3.1提供多种通道

国有企业对于员工职业生涯计划规划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首先国有企业需要提供多种职业通道以供员工选择,仅仅只是单线条的职业生涯设置是不够的,也无法满足员工迫切上进的愿望,而且多种途径升职也是能否顺利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决定性元素之一。其中,“多样性”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企业设置多条渠道帮助员工晋升职位,而且还要设置多种不同的晋升路线和发展路径。国有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出发来规划员工职业晋升的路线和途径,第一个是职务系列的晋升,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重视高级技术人员,很多的高级技术人员无论是从受尊敬程度还是薪资来说都无法与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相提并论,因此对于高级技术人员的职务晋升可以和管理人员的职务水平相对应,按照“普通一线技术人员—组长—技术总监/部门主任—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理”的发展路径进行升职或者是设置职务系列的垂直式上升途径。第二是关于技术方面的晋升途径,与高级技术人员的职称水平形成对比,激励高级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这是技术系列的垂直式发展。第三就是业务方面的晋升,这一点要求企业按照员工的业务能力来设计企业员工的晋升路线。通过以上三条路线的设置,可以让员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来选择哪一种晋升途径,激励员工不断努力,让每个员工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实现全员素质的提高。当然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还要达到“畅通”,这个词具备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员工对于自己如何晋升以及努力的内容,职业发展通道都是非常清晰的,而且条件明确,员工对于自己的相关选择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看得见的。第二个方面是指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总体来说应该是相互可以转换的,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有多方面的选择,并且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3.2整理流程

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应当明确的知道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目的和如何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最关键的是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知道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既可以促进员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于员工的负责和想把员工留下的诚意,也可以让企业的员工通过自己的素质的提升以及职务的提升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其次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目的和计划,一方面是有利于日后国有企业工作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企业的管理人员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计划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起来。国有企业在了解职业生涯管理计划的目的和计划之后,还要对于企业整体的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要根据各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得出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和盈利得亏。此外企业员工也应该对于企业的社会环境、发展环境、行业环境、企业的文化特征和各方面的资料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在全盘了解过企业的整体环境之后,企业的管理人员才能够依据企业员工的要求来设置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道路途径,并且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和体系。但是国有企业对于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监督不力等情况,所以企业最好成立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监督委员会,而且其中的成员除了有公司的主管领导来担任以外,各部门负责人也应该在内,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公平公正。同时要明确人力资源和各部门负责人之间的责任,禁止出现权责划分不明确,出现问题互相推诿,解决问题效率低下等情况的出现。强调各部门负责人在组委会起到的作用和意义,作为企业员工各部门的直接领导人,他们清晰地指导企业员工的潜力和兴趣所在,他们能够为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提出可靠有效的信息,可以说他们是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主要执行着和推行者,直接参与了员工的培养和潜力方面的挖掘,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员工的晋升。3.3确定步骤

那么国有企业如何制定职业规划生涯呢?首先国有企业在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应该让员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判断、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实施管理这四个方向出发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关键的是企业员工应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进而确立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而国有企业则是需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和奖惩制度,从最大程度上激励员工积极向上。在自我评估和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选择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确定下员工最希望的职业生涯途径,企业还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让企业的员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最后设置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管理还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也就是准备阶段、初阶段、中阶段、最终阶段四个时期来进行规划,将大目标转换为一个个小目标。此外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所以建设智能化的信息平台,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了,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监督机关,只有这样才能监督员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效而又全面的服务。

总结: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不仅仅对于员工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促进了员工自身主动提高自己的素质,另一方面它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促进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对于日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走向国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镇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牢固树立为基层、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强化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了三到基层(宣传政策到基层、工作到基层、服务到基层)活动,使劳动者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市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我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

1、鉴定人数逐步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向纵深发展

自1999年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区劳动保障局团结一致,勇于探索,层层落实,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到去年底我市职业技能鉴定3199人(其中中级工1519人,初级工1680人),考评员41名。今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展顺利,今年第一季度,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鉴定职业资格证书人数565人,获得证书536人,合格率94.9%。其中获得初级资格证书51人,合格率100%,获得中级资格证书485人,合格率94.4%。相比去年同季度鉴定人数增长52.3%。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劳动者对职业资格证书认知度低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的凭证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社会各界对此认识还很不到位。我市技术人员虽然有一定技能,但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低的现象,不少从业人员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

职业资格证书。而用人单位招用技术人员时不看职业资格证书,不考虑招用人员实际技能是否与岗位所需技能相匹配,完全从实用主义出发,招用人员只要可以干活就行,用人单位对技术人员的招用和管理很不科学。

2、劳动监督监察力度不强

依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6号令《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对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和招用无证人员从业的用人单位,劳动监察部门要进行严厉查处。由于我市劳动监督监察工作不到位,致使无证人员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有证无证一个样,缺乏参培办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技能人才不被重视,缺乏职业技能鉴定的动力

在薪酬、福利待遇上,技能人才与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相比明显偏低,相当部分企业未能将技能人才的技术等级与工资福利挂钩,这是长期影响技能人才开发的重要问题。不少企业仍持有落后的人才观,认为只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是人才,注重培养的只是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不被重视,导致企业在职技术工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率较低。

三、对我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建议

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1、加大职业技能鉴定的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各界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认知程度,提高技术工人技能鉴定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强化服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我们要全方位多媒体地对国家有关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政策进行宣传。一是媒体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培训考试和技能鉴定的政策和工作动态;常年对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宣传;二是信息宣传。把培训、鉴定方面的信息发布在政府、人事、劳动等部门内部刊物上,进行政策、工作动态宣传;三是节日宣传。在大型节日期间采用办板报、设立咨询点、发传单和宣传手册、在主要街口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四是会议宣传。除召开全市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专项会议外,充分利用全市劳动保障、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会议进行宣传。五是培训考试中心工作人员经常深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给学生讲课进行宣传。

2、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劳动法》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由国家劳动行政部门强制推行的。实践中: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仅靠宣传教育、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法规规定等强制措施。今后,劳动部门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程中,必须加大检查力度,调整、充实劳动监察人员力量,使检查“持证上岗”成为劳动监察部门的一项经常性的监察工作任务。在必要情况下,可成立一支专门监察“持证上

岗”的工作队伍,以保证监察工作到位。对部分行业的反面典型予以曝光,对那些无视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单位和无证从业人员进行坚决处罚,以达到“典型示教”、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3、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工作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

首先,应坚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将有培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鉴定程序相对比较简单的工种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示范工种,在此基础上,重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积极拓宽职业技能鉴定领域,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第二,要努力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素质。通过轮训等方式提高鉴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完善考评人员的培训、考核、资格认证办法及考评人员的聘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搞好专家队伍建设,为鉴定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第三,选择一批在设备、场地和技术等方面有优势的职业学校、企业培训中心或其他培训机构作为试验基地,加强新技术工种技能鉴定项目的开发,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使其成为先进的职业培训模式,鉴定方法和考试技术的实验中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示范窗口。

4、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定期开展各类型各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社会中积极倡导科学人才观,推行我市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化工作。我市可借鉴外地的做法,把技能型人才列入人才规划,让有特殊贡献的技能人才

篇8: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 职业规划缺失, 就业目标模糊

当前, 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就业、择业意识的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少应有的教育, 导致大学生不清楚未来的就业目标。第一, 许多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明确、科学的定位和规划。第二, 大学生在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时, 过多的重视工作地域、待遇、升职空间等问题, 忽视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职业潜力、兴趣和个人的理想与目标, 盲目的追求待遇好的工作岗位, 对自己的整体发展没有科学的规划。第三, 许多大学生未能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锻炼来弥补自身能力上的欠缺点, 缺乏实践锻炼, 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 自身能力难以胜任未来工作的需要。

1.2 缺乏自我评估, 职业定位不准

自我评估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一个起步环节, 能否客观、全面、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估是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1]。但是, 当前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评估往往是片面的、不客观的。大学生多侧重于对自身兴趣、特长、爱好, 或者自身缺点的评估, 而对于情感、意识、接受挫折的能力、未来从事职业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缺少评估。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类同学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各种工作, 忽视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导致这部分大学生过高的估计得自己的就业能力, 就业期望值虚高, 就业着眼于大城市、大企业和大机关, 非北上广不去, 非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不进, 对收入、福利、地位要求过高, 职业生涯规划不切实际;另一部分同学过低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表现出自卑的情况, 反而没有看到自身的长处和闪光点, 导致就业期望值过低, 这样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 不能做到人尽其材。

1.3 大学生职业规划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反馈机制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殿堂, 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指导大学生走好职业发展的第一步。但目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引起所有高校的重视, 缺乏教育意识;就业指导中心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就业指导课缺乏理论支撑,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不够规范。面对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入学和教学的过程中, 对于学生毕业后如何发展则不够重视。同时, 大部分高校未能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专业性, 缺少师资、政策、资金上的支持。

此外, 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缺乏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师, 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大多由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进行, 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缺乏职业指导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论指导及技巧, 对大学生进行的指导也就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职业生涯指导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规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 许多高校并没有把该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 课程开展不稳定, 且没有合理、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此外, 职业生涯指导课内容与实际情况脱离, 系统性、实效性和针对性较差, 一味的照搬企业员工的情况, 并未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

2. 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对策

2.1 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

第一, 高校应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毕业后的择业、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抓好职业生涯规划课建设, 实实在在的做好课程设置、教师选聘等工作, 而不是把职业规划课作为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 使同学们不断重视自身的职业规划。第二, 就业指导中心应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让更多的学生积极的、热情的参加到自身的职业规划中来,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第三, 大学生要明确职业目标, 做好规划, 正确的、客观的分析自己的能力、兴趣及爱好, 而不是“随大流”, 根据自身实际开拓出符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大学生通过思想和行动上的努力,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选择, 消除心理困惑。

2.2 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机构设置与专业化队伍的建设

该机构可下设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 倡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解答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疑惑。该机构应该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真正内涵, 创新观念, 提升服务质量。

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 咨询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高校亟需建立一支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咨询师队伍。结合目前各高校自己的特色, 从事该项工作的队伍可以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来配备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咨询师。同时需要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训和学习, 保证站在教辅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具有一定深度的就业规划知识。

2.3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辅导活动

以开展活动为载体, 通过举办活动, 促进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实现, 激发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意识、对社会和工作的认识。例如, 学校可以邀请毕业多年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向大学生们讲述职业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明白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步骤、意义等。同时, 发挥互联网在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 不断扩展教育的受益群体。

2.4 建立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与学校的沟通机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有效, 需要实践的验证。目前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大学已经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习基地, 通过实习可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 验证和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要与毕业生接收单位合作, 对大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单位的表现进行信息反馈, 以便进一步改进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符合实际。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对策, 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篇9: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职业 生涯规划 课程 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学生却缺乏对以后可能从事职业的认识,对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基础不够扎实,不能理性地对自我定位。因为以上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在高校引起了关注,但还在摸索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来源于西方,在温州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形成了适于温州本土的教学模式。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现状分析

1.本课程主要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学生不仅学习理论性知识,更提倡“做过才明白”的理念,科学地组织学生参加体验活动。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最终实现就业的目标。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现有考试评估由理论课教学占70%、实践教学占30%组成。理论课是以课堂表现、课堂作业、活动感言等作为评分的载体;实践部分则是以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以及实践作业的情况为基础进行的综合评分。

3.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指导思想,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调查分析

笔者对温州七所高校的在读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对高校在读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85份,其中有效问卷952份,有效率为95.2%。

1.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得到启蒙,但规划实效还不理想。温州市七所高校基本上都设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不同的是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一。学生是基本上参与了该课程的学习。一所高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作为选修课,三所高校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在高年级开设;另外两所高校将该课程贯穿大学四年。

(1)大学生自我认识状况良好,但满意度不高。从问卷中了解到,对自身的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基础,只有在自我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制定最佳对策。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我认识状况良好。当问及 “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的了解状况”时,有55.6%的学生回答“基本了解”,有9.6%的学生回答“非常了解”,两者占了72. 5%,而回答“不了解”的仅27.5%。而对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满意度调查时,表现出对自我的规划却不是很理想,从侧面可知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在一个启蒙初期。

(2)大学生自我规划意识薄弱,职业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当问及“你觉得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时,被调查的学生回答“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和“不会结合实际做职业规划”的各占28.9%和31%,还有25.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懂得如何决策,剩余的14.9%没有考虑。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实践体验。在访谈中得知,温州市各高校缺少成熟的教材,缺少实用的测量工具,所以在温州该课程的教材还未得到统一,导致这种原因的出现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公开出版的教材尚未有特别专业的;第二,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开发出新的测量工具,导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第三,最为关键的是对教材征订工作懒散,从而课程的安排出现随意性。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实施时间短,师资贫乏。由于开放时间短,我们同样面临缺少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如何针对学生来设计规划方案成为了该课程的要点,需要专业教师的点拨,就调查现状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在师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教学内容涵盖面不广, 课程教学单一。当问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贴近大学生实际状况”时,尽管有53%的学生认为贴近生活实际,但是仍有26.7%的表示不确定和20.3%表示不贴近,所以,在讲课内容上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便贴近学生的实际。

(2)师资力量贫乏。调查显示温州市大部分高校这个比例超过1:1000。

温州市7所高校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配备情况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温州市大多数高校所成立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机构形同虚设,学校没有拨专项经费来支持该专业的发展,该课程的授课老师几乎没有机会走出校园接受专业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培训,缺乏对专业的正确认识。

三、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对策

1.学校要构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当给予高校大力支持,提高领导认识,加强重视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增加经费投入,设立专门的指导部门,推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

(2)合理安排课时。我国高校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纳入公共课程时间并不长,其存在与发展尚处在探索阶段,所以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课时设置都比较随意。每周至少安排两个学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的总学时应不少于64学时。

(3)革新课程教学。应该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乃至环境课程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课程实施效果。激发学生对新形式的课堂教学感兴趣,形式又多样,聘任成功人士和用人单位来校担当客座教师,通过讲座形式,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了解用人单位,在实践中体验职场。

2.学生要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长远规划意识。随着社会革新进程,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观念、内容不断地被丰富充实,地位逐渐提高。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高校在校生面临相似问题:合适的个人自我定位,兴趣与职业冲突,能力的正确评估,没有科学规划意识等。由于学生的生涯短暂引起的职业生涯规划具动态性,所以就在校生而言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规划意识。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部分高校在校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没有全面正确的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牵涉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性课题,与社会实践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要想真正领悟它深刻内涵,必须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检验。

(2)合适定位和自我评估。要想飞,先要有翅膀;要想谋一份符合自己期望的理想职业,就先要对自身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估和定位,从而达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目的。所以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就是个人应该明确自己的追求和所要的实现的人生价值,想要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就要剖析自己,通过自我的评估和定位,为职业生涯规划打好基础。

3.教师要加强指导队伍建设和理论学习。培养高质量强能力的人才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的课程运用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教师自我完善是提高课程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关键,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针对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样式的培训方式,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出国学习参观、国内集训、与兄弟院校进行合作交流等。此外可以从有意向从事就业指导的优秀才人中选拔,充实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中来。同时要善于“纳谏”,积极听取一线指导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指导理论体系建设。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灌输给他们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

参考文献:

[1] 黄炳煌.教育课程发展模式之研究[M].台北:景文.1988.

[2] 曹广辉主编.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陈宪,张健等.面向21世纪一种新教学模式的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1(1).

[4] 吴志功等.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4(6).

上一篇: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下一篇:论销售管理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