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式

2024-04-08

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式(通用6篇)

篇1: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式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多数企业不能在人才需求产生时找到可用之才,这一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企业缺少长期的人才规划。人才供应链管理,是通过系统考虑企业的人才供应与需求,整合人才管理各节点的相关机构,进行协同人才预测、规划及补给管理与柔性管理,实现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动态优化。

一、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由人才供应网络、人才需求网络、人才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中心、信息集成系统与良好的管理环境四大主体组成。

人才供应网络包括高校集群、猎头公司、社会个体人才、培训机构等,企业通过长期的人才供应渠道建设,挑选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集群,并通过风险评估与考核对其进行管理。

人才需求网络包含企业即期的用人部门需求以及远期的人才储备池需求。这里的人才储备池既包含企业未来由于人才流动产生的临时人才需求,也包含企业未来由于战略调整所产生的人才需求,如对管理人才、高级工程师、领导接班团队的需求。

人才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中心作为整个体系的管控者,将系统、协同、外包、柔性的管理理念深入到从战略规划到梯队建设的每一步工作当中,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给人才供应网络中的战略合作伙伴,把精力投入到人才规划与柔性管理工作当中,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融合了企业文化因素,并以信息集成系统为技术支撑,对人才供应网络和人才需求网络进行协同整合,最终实现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是整个体系的核心部分,每一个环节能否顺畅运作,与企业能否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密切相关,这里的管理环境包括科学的管控模式、高效的组织架构、顺畅的业务流程、清晰的部门管理界面、健全的管理制度、竞争性的资源分配机制、包容性的战略合作机制。

二、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

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包含战略规划、渠道建设、招募选拔、人才适职、劳动回报、梯队建设六个模块。这六个模块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实现了整个人才供应链条的螺旋循环管理,其中前期的战略规划管理和后续执行过程中的柔性管理是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工作重心。

1.协同人才预测、规划及补给管理

协同人才预测、规划及补给管理是人才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核心,它要求整个人才供应链条上的相关机构通过协同合作,确定企业关键岗位人才管理体系、人才胜任力素质、人才总体规划及后续一系列执行计划,保证企业运营的即期人才需求与后续的快速人才补给。

(1)关键岗位人才管理体系的搭建。企业可以从建立关键岗位评判体系、关键人才储备和发展体系、关键人才激励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搭建关键岗位人才管理体系。企业从岗位的决策地位、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三个维度来界定关键人才,并将分析的数据及时整理到数据库当中。结合企业的需求网络,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和发展体系,保证快速补给人才,满足企业未来用人需求。关键人才的激励是对后续人才安置与继任发展所采取的相关计划措施,如图1所示。

(2)胜任力素质的分析。企业需要基于公司各类战略目标的关键驱动因素来分析承载战略目标的KPI岗位,进行岗位的战略价值分析,并得出对应的胜任力素质。该方法结合平衡计分卡原理和胜任力素质模型,从财务、顾客、内部经营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出发,将战略目标分解成多个关键驱动因素,并分析出关键人才所对应的必备素质,为后续的人才梯队建设奠定基础。

(3)人才总体规划的确定。企业需要根据各类战略目标的关键驱动因素确定人才总体规划。人才总体规划以企业总体规划为指导,同时又支持企业总体规划的实施,二者相辅相成。人才的问题分析、需求与供给预测、年度计划分别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年度计划相匹配。人才总体规划对应产生人才补充计划、人才配置计划、人才培训计划、人才激励计划、梯队建设计划等一系列执行计划,计划中包含目标、政策、预算等详细项目,便于后续落地实施,如图2所示。

2.人才供应链柔性管理

如果说协同人才预测、规划及补给管理构建了人才供应链条的最初静态框架,那么人才供应链柔性管理即实现了整个人才供应链条的动态运作,渗透在以下四个执行过程当中。

(1)揽才渠道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外部揽才、内部揽才和内外部联合揽才的模式进行灵活的揽才管理。外部揽才即把部分揽才工作放权给专业的培训公司、猎头公司,企业仅需要将人才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这些机构,由其掌握人才发展动态、替企业招揽人才。内部揽才主要是指通过深度培养,对企业的人才进行二次安置,企业可根据人才成长的需要,通过工作轮岗、集中培训、脱产培训等方式培养多面手,实现企业紧急用人时的内部补给。内外部联合揽才即实现企业与高校、人才市场的合作式人才管理,采用联合培养、入职前工作体验的方式进行人才招揽工作。

(2)双向人力分析、人才选拔及人才适职管理。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充分融入以人为本的观点,灵活管理人才。市场经济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针对目前人才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目标的特点,企业在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时需充分考虑人才的需求与偏好,打破原有单向招聘、培训、安置人才的管理模式,重视人才对于组织的价值观、目标和文化的认同,并在人才、企业双方认同的基础之上采用专业化的胜任力素质来招聘、选拔、安置人才。

(3)人性化考核激励与服务回报。该环节体现了考核体系的柔性化管理,将管理对象按照年龄结构特征、职位的重要程度、特殊行为事件、性格特色与创新能力等各项来进行考核体系的组合管理,在有针对性进行考核的同时,增加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人才参与,激励人才行为。这里的服务回报是指各种薪酬、福利措施、员工关系活动的激励组合,企业根据人才偏好,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回报,注重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不断提高人才的工作满意度。

(4)深度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深度培养与梯队建设是促进整个人才供应链循环的衔接环节,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个人的能力很难达到企业战略发展

需求,企业越来越趋向于团队培养,通过团队带领团队、团队发展团队的方式培养企业接班人才。此外,企业还需结合人才储备计划,有目标地进行人才搜索与定位,并由人才供应机构管理这些人才,这样既避免了人才闲置带来的成本损失,又降低了人才供应不及时带来的管理风险。

三、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实施策略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结合了人才需求网络与人才供应网络,并对整个人才供应链进行一体化管理。为保证整个管理体系能够动态稳定实施,企业需要系统构建、试点运作、整体推进、持续完善,除此之外还应做好理念、文化、机制与信息技术四个维度的相关管理工作。

1.管理理念植入

人才供应链管理理念包括系统理念、协同理念和柔性理念。系统理念是指企业从全局角度考虑人才供应与需求,进行相关人才管理工作;协同理念是指企业整合人才供应链条上各个机构,通过相互协作来完成整个跨时间和空间的人才管理工作;柔性理念是指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企业战略调整做出快速反应。

2.企业文化渗透

企业文化营造了整个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管理环境与落地基础,实施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应充分融合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的渗透体现在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资源分配标准的设置、企业管理环境的创造、企业接班团队的建设等方面。

3.运营机制搭建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实施需要制订激励机制、合作机制以及风险机制。为促进实施进程,企业需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明晰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需要改进,推动该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持续优化;为保障实施效率,企业需建立合作机制来实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和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优化管理,促进协同人才预测、规划及补给模式的有效运行;为降低实施风险,企业需时刻保持风险意识,运用法律效力和风险评估保证企业与各个人才供应机构或每一个企业人才达成信任,更好地促进双方合作。

4.信息技术支撑

信息技术是实施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操作基础。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动态稳定发展建立在各个节点机构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上,为此,企业需要引入信息技术,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提高各个节点信息交换的准确性,而且也可以减少在复杂、重复工作中的人为错误及由于失误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和成本损失。参考文献:

[1] Ma Li Ching.Tal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J].non tourism resources and location of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is the Shandong Sha Yu Zhen(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3(2): 61-64.[2] Xu Shumei.Regional hegskj.com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basic theory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D].Changchu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65-76.[3] Wei Xuefeng.The event tourism lsztjj.com radiation effect jilongxfj.com development [D].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47-49.[4] Chen Xiaojun, Lin 晓言.Lzhzjj.com Analysis of traffic mode of Island Tourism--Taking Hainan Island as an example [J].economic geography, 2011(3): 500-503.

篇2: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式

(一)僵硬地把国际化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的全盘教授。

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都是经过留学基金委进行统一培训的有上岗资格的专业教师。但是,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被传统的思维所影响而缺乏主见和创新意识,善于学习但缺乏创新,对所学的知识不愿意也不善于思考,被动的随着老师和小组长的节奏前行,仍然用传统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目前,各大高校在相应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国际化教育理念及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增加了有关学生国际化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但大多数高等院校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僵硬的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全盘照搬,教师的引导性地位并没有灵活充分的体现出来,大部分学生是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而在实践性方面的培训也多以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难以培养出应用创新型的人才。

(二)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明辨性思维思考问题。

明辨性思维,就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以,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做出主张的思考”。明辨性思维的目的在于获得理解、评估观点和解决问题,它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在国际化课程教学中,明辨性思维应该随着授课的内容,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和理念当中。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对明辨性思维的确切要求,对明辨性思维的教育问题是个空白,不会用明辨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更不会把问题一分为二用创新的精神去解决问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影响到学生创新活力的不仅仅是人们接收到的大量的信息和观点,如何把接收到的复杂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判断和批判性接收,对我们现代大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曾说:在未来15~20年,要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上升,就必须更新教育模式,重视和开始对大学生明辨性思维的培养。

(三)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环节滞后。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大力发展国际项目,引进国际化人才,传授本科学生国际化技能。把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引到中国来,同时也把中国先进的文化管理、科学技术带到国外留学生中。理论上尽量与国际接轨,应用国际教材,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实践环节严重滞后。显然,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创新意识淡薄,没有足够的对国际化实践环节的重视。没有国际化实践环节,即使有些高校增加了国际化实践环节,其实践内容也非常陈旧,实践形式也较单一,而且并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除此之外,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师与实践基地也是导致学生没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阶段的供应链管理课上,大多数老师采用理论讲解或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很少把学生带到课外去,带到真正的生产实践当中去,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实践基地。目前在学校周边企业中没有相关的国际化供应链企业,也是导致实践基地的建立和维系缺少稳定性、责任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因之一。

(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没有真正地与创新性教育相结合。

在高校最为广泛的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教学法,在理论教学部分,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这种传统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缺少师生交流和互动,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现在引入了ISEC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虽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模拟法、小组讨论、角色表演、辩论赛等,但很多学生不适应也不配合这种更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的教学法。况且上课班型的人数太多,没有办法针对每个人的自身特点而定制不同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和讲解过程中缺少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过程的讲解就致使学生们还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知识,顺着教师的想法去思考问题,没有真正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提高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重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培养创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

目前,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创新能力、国际化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科学构建,以提高学生适应国际供应链市场为向导,以提高学生国际化的综合素质和国际适应能力。以国际化为前提,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国际供应链模块,把国际供应链法律法规、绿色供应链管理、国际采购等相关课程加到国际供应链模块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相关的模块课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适应国际化的素质要求,又使学生学习到了供应链国际化专业知识。

(二)运用明辨性思维,把ISEC国际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运用ISEC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的运用明辨性思维,对课堂教学安排进行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明辨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中小班教学,30~60人为宜,可以采取演讲、小组讨论、情境模拟法、辩论赛、布置任务等ISEC的教学方法,使这些方法贯穿于教学始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把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的落实到供应链管理课程当中。

(三)增加国际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国内很少有国际化供应链公司,这就给供应链国际化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高等院校在设置国际化实践教学环节时,应着手于具有国际贸易的大型物流企业或者是供应链设计公司,与他们签订产学实践基地。从实践环节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将基本理论知识以更可视化、人性化、感观化的形式多方式的呈现给学生,利用网络模拟平台、仿真实验系统、人机交互模拟等先进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黑板+PPT”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又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高等院校可以聘请供应链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体现专业教学的开放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手段与国际化创新性教育相结合。

先进的ISEC教学手段与国际化创新性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高等学校方面,学校应鼓励每个学生参加供应链及物流创新创业大赛,任课教师在创新上积极引导。教师要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以学术科研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们的创造潜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注册国际采购经理证、注册生产和库存经理证书或国际注册高级供应链师等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认证,达到持证上岗。高等院校应以相关科目免修或者是资金奖励等手段鼓励拿到国际资格证的同学,通过课外系统的培训使学生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课外课内一起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以ISEC国际化考核理念,完善供应链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在教学成绩考核方面,笔者建议采用ISEC综合考核体系,结合供应链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采取分节考核法,把每一堂每一节的课堂分数落实在纸面上,同时把期末的试题库试卷再乘以相应的系数,改变以前一纸定乾坤的应试体系。同时把握过程教学管理,综合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调查报告、课堂讨论、小论文、自我展示等各个环节中把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化体现出来。同时,学校通过采用创新能力及获取创新学分的激励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或科研活动,进行一定范围的专业阅读、一定程度地参与专业大赛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学分。对于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的回报。

三、结语

篇3: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式

一、供应链协同理论基本内涵

最早的供应链协同思想于1960年体现在Clark&Scarf的研究中, 20世纪90年代之后, 供应链协同理论在世界上得到了迅速发展,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诠释。笔者认为, 供应链协同是为了实现供应链的整体目标, 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协同制订战略计划、协同实施战术, 共同约定并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 最终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协调同步, 供产销各环节实现价值增值的无缝对接过程。

(一) 供应链协同层次结构

从管理层次角度看, 可将供应链协同分为战略层、战术层及操作层等三个层次。 (1) 战略层协同。战略层协同处于供应链协同的最高层, 主要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从战略的高度, 明确并强化供应链协同的思想, 进一步改进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从而增强整条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并最优化解决供应链协同中的各类问题。战略层协同主要包括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文化的融合、战略目标的协同、风险分担与收益共享等内容。 (2) 战术层协同。在供应链协同中, 战术层协同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 战术层协同主要是业务流程层面的协同。供应链协同管理要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打破自身界限, 围绕满足最终客户需求这一核心, 进行业务流程的整合与重组。战术层协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具有供需关系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需求预测的协同、生产计划的协同、采购的协同、生产制造的协同、物流的协同、库存的协同和销售与服务的协同等活动。 (3) 操作层协同。操作层协同又称技术层协同。尽管从层次来看, 操作层协同处于供应链协同的最底层, 但战略层和战术层协同均依赖于操作层协同, 它是战略层协同和战术层协同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层协同的内容主要包括: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信息的采集、存储与传输等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信息活动平台的构建, 信息的智能处理等活动。

(二) 供应链协同范围

从供应链协同的实现范围看, 供应链协同由两个方面组成:核心企业内部协同和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协同。 (1) 核心企业内部协同。核心企业内部协同是指为了使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各个业务流程能够服从于总体目标, 核心企业内部要实行各种资源、环节的协同。 (2) 企业间协同。企业间的协同是指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在共享需求、产能、库存和销售等信息的基础上, 需要根据供应链的供需情况实时地调整计划、执行交付某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若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通高校看做一个服务型企业, 那么学生从高中经过高考的筛选进入高校, 后经过高校的教育培训, 最后进入用人单位的过程完全是一个人才的供产销供应链全过程。将供应链协同思想运用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可以使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更强, 培养出的人才更贴合市场的需求, 最终使高校、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实现四方共赢。

二、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供应链模型构建

(一) 传统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供应链模式包括了众多环节, 具体而言, 是从高中招生开始的, 学生经过高考环节, 进入普通高校, 经过高校4年的教育、培训, 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 后经过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筛选、录用等环节, 最终进入用人单位的供应链全过程, 见图1所示。

这种传统的ERP人才供应链造成了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 高校和用人单位各自为政、自我封闭, 无法实现ERP人才的供需均衡。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培养目标混乱。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培养目标均定位于: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具备经济、法律、现代企业管理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但此定位过于宽泛, 高校不考虑自身的特色及生源的特点, 全部培养高层次人才, 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规律。 (2) 缺乏对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需求预测, ERP课程设置混乱。我国大多数高校由于缺乏对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需求的分析与预测, 当了解到社会需要ERP人才时, 便突击开设ERP类课程。再加上高校不了解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ERP类人才就盲目引进各种ERP软件。比如:许多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开设ERP相关课程时, 专业理论性强的管理类课程偏多, 而信息技术类、软件类课程过少。一些高校认为, 开设一门ERP沙盘课程就可以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 即可培养出ERP高级人才;另一些条件相对成熟的公办高校则认为多开设一些ERP相关课程, 尽量选取更多的ERP软件, 诸如ERP沙盘模拟系列、分销与零售沙盘、供应链管理沙盘、VBSE软件等实验实训课程, 就可弥补信息类及软件类课程开设的不足, 就可培养出优秀的ERP人才, 结果导致开设的课程杂乱而不系统。 (3) ERP课程教学内容重财务、轻运营。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开设ERP课程时, 片面追求学生财务技能的提升, 将教学中心放在如何提升学生的财务技能上, 如:在进行ERP沙盘模拟课程实训时, 学生记账、做账、编制财务报表等活动占用上课时间过多, 而企业如何运营, 如何竞争、如何进行市场预测、如何实施人、财、物、信息流的统一等活动则占用的精力偏少, 这导致ERP沙盘模拟的精髓被忽视了, 企业的运营流程及运营规律的把握被忽视了, 信息的集成与整合被忽视了, 最终学生的其他管理技能没有得到提高。其实, ERP管理软件是本世纪以来众多高校新引进的教学软件, 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的问题需要高校及用人单位较长时间的摸索与探索。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一般是管理类专业毕业, 理论性太强, 而实践能力偏弱;他们懂得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 但不懂复杂的企业运营, 往往是在参加了软件公司有限的几次培训后, 匆匆上岗进行ERP相关课程的讲授工作。一旦遇到软件问题及企业运营问题时, 只能通过软件公司的技术顾问或管理顾问来解决。

(二)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供应链模式重构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人才输入、生产、输出的全供应链过程。笔者以供应链协同为视角, 重构了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模式与传统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进入高校后, 微观上高校与用人单位协同培养, 宏观上由政府调控。首先, 高校与用人单位 (包括管理软件公司、营利性的企业和非营利性的组织) 建立协同培养平台。高校需要先调研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及动态发展趋势;用人单位可出具关于工商管理专业ERP岗位的岗位说明书, 动态、详尽描述以下内容:用人单位对ERP人才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及发展趋势;工商管理专业ERP岗位任职者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岗位说明。当高校征集了用人单位实际岗位的工作说明书之后, 经过总结、归纳, 再依据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 高校与用人单位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及人才培养层次;随后协同进行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教学计划的制定;在进行师资的协同后, 再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当教育、培训环节结束之后, 学生要到合作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实践及毕业设计。其次, 政府需要在宏观层面对协同平台进行ERP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控及管理。政府的主要工作包括:出台相关政策, 如:鼓励高校进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定期出台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供需数据, 对学生家长、学生、高校及用人单位进行引导及协调, 最终使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培养实现供需均衡。最后, 经过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协同培养平台的培养之后, 高校输出的工商管理专业ERP毕业生应能适合社会的需求, 最终可以选择入职协同培养平台的合作单位或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或进入人才市场, 等待社会录用机制的检验。

三、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机制

(一) 基于战略层协同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层次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 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类型。基于工商管理专业ERP方向的专业特点及三本院校的特点, 可将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课题组前期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及相关信息的处理, 可知, 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的需求包括三个层次, 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 处于需求最底层的是ERP普通型应用型人才, 中间层次是ERP实施顾问或ERP实施工程师, 最高层是ERP研发人员及首席信息官。当前, 社会上对这三类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不同, 对他们的知识、技能要求也不同。总体来说, 社会对ERP普通应用型人才需求最多, 用人单位要求此类人才懂ERP的基本原理;能熟练操作ERP的相关软件;具备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维护及信息化处理的技能, 能胜任计算机信息管理类岗位的要求。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与社会对信息化及企业资源计划的重视, 营利性企业及非营利性的组织对ERP实施顾问也越来越多。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要求此类人才能将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成功地实施、运用到组织的运营流程中, 并对ERP相关的硬件、软件及业务流程进行持续的支持与保障。基于此, 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要求ERP实施顾问应掌握多项知识和技能, 能熟练地将ERP软硬件、管理、网络技术、企业或非营利型组织的业务流程、行业知识、沟通技能完整地呈现。处于金字塔最顶层的是社会对ERP研发人才及企业首席信息官的需求。此类人才一般是从ERP实施顾问通过职业生涯发展晋升上来的。社会要求此类人才能完美地将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能将营利性企业、非营利型组织的运营特点及常规的管理技术、ERP软硬件、网络技术进行完美的结合。鉴于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 将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具备经济、法律、现代企业管理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针对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为ERP普通型应用型人才及ERP实施顾问。

(二) 基于战术层协同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在战术层协同主要指ERP人才培养在教学生产环节的协同, 包括协同制定教学计划、协同师资进行人才培养。

(1) 协同制定教学计划。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复合人才, 工商管理专业ERP方向的教学计划应符合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的特点, 考虑当地产业特点,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笔者设计了“3+1”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如表1所示, 大一阶段是基础课程学习阶段, 考虑到工商管理类专业ERP方向的特点, 高校应加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大二及大三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两年, 在这两年, 学生要经历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培训。可建构“3+1”人才培养模式将经管类专业课、信息类课程及ERP相关课程进行区分。经管类专业课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知识储备、提升管理技能;信息类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能及具体的操作技能;而ERP相关课程则可提高学生的资源计划技能及资源整合技能, 综合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与技术技能。在ERP相关课程中, 除了学生必须学习的ERP原理与实务及ERP软件营销管理之外,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以下管理软件, 诸如:制造业背景较强的高校版ERP沙盘模拟;突出企业营销的高校版分销与零售沙盘;突出供应链整合的高校版供应链管理沙盘;侧重商业社会环境的高校版VBSE平台。大四是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具体企业环境的重要一年, 这个时期, 学生可进入协同平台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实践, 此段时期的实习、实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进入企业某个特定的部门, 比如人力资源部门或财务部门或生产部门或采购部门, 作为用人单位的一员进行实战学习;二是需要培训企业版的ERP管理软件, 可选择侧重制造业的或侧重供应链整合的或侧重商业社会环境的管理软件进行培训。

(三) 协同师资进行ERP人才培养

鉴于目前高校ERP师资受专业壁垒限制, 教学水平不高且不能学以致用的状况, 协同平台应进行师资的共同培养。ERP师资上岗之前, 应接受软件公司及其他协同单位至少为期六个月培训, 熟悉ERP理论, 熟知各种软件的操作流程及不同性质组织的运营规律;随后需要经过软件公司的技能认证及协同单位的管理技能认证, 成为该软件公司的特聘培训师及协同单位的特聘管理人员之后才能在高校上岗。此时, 合格的ERP教师不仅是高校的讲师, 是软件公司的培训师, 更是与不同性质用人单位有合作关系的管理人员。当然, 到学生进入大四需要实习、实践时, 如何熟练操作不同性质组织的ERP管理软件, 如何支撑各种组织的业务流程, 这不仅是作为“双师”及特聘管理人员的高校教师的职责, 也是各用人单位的责任。

(四)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的建立涉及到高校经管实验中心的建立及高校ERP协会的建立。随着近几年社会对应用型复合人才需求的增长, 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经管实验中心, 购置了一套或多套ERP管理软件。高校在购置软件时一定要明确相关问题, 考虑自身人才培养层次, 有针对性地购置高校版管理软件, 充分考虑地域行业特点及人才的去向, 有选择地购置管理软件。高校ERP协会是近年来随着ERP沙盘大赛在全国的推出之后, 一些高校新出现的学术性协会。利用该协会, 可以进行高校版和企业版ERP沙盘模拟的实战, 协同不同专业的学生, 利用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 进行不同专业的ERP知识及技能的交流与提高;可以实现师生的协同, 教师可以利用培训时间找出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该协会, 还可以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协同, 利用ERP协会发现的问题, 解决用人单位现实问题并进行管理软件升级。

参考文献

[1]冯志波:《“三位一体”ERP教学模式探析》, 《财会通讯》 (综合·上) 2013年第8期。

[2]侯淑霞、钟敏:《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上) 2011年第6期。

[3]董红杰:《ERP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篇4: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大规模定制;延迟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18-02

一、基于延迟技术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

供应链中延迟技术的前提是企业已经发展到大规模生产阶段,企业的生产效率已经提高,然而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于是就要求企业达到大规模还能定制这种“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层面,大规模是讲效率高,定制是讲个性化,于是就出现了大规模定制这个词,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指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别的大规模生产,它通过把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单个客户的需要。简言之,就是个性化定制生产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其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

延迟策略是针对大规模生产和实现产品多样化这对矛盾而提出的一种方法。而基于延迟策略的大规模定制则是将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与延迟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同于通常将供应链简单划分为“推动”式和“拉动”式,基于延迟策略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对这两种供应链结构加以整合,将整个生产流程分为推动和拉动两个阶段。供应链推动阶段(通用化过程)是供应链流程的前段过程,是所有客户需求的产品都要经过的部分,按照长期预测对基本功能单元进行生产和运送,从事通用的零部件生产组装,以推动方式经营为主。拉动阶段(定制化过程)是供应链流程的后段过程,从事产品差异化生产,对产品特殊功能单元进行生产、装配、包装及运送,以拉动方式经营为主。两个阶段的结合面称之为延迟边界(缓冲地带),到达这里的是由通用部件形成的在制品。在制品达到延迟边界并不立即下单制造或往下游移动,而是利用延迟策略,等到确实需求信息或订单到来,再将在制品根据个性化需求加以修改,与特殊的部件和模块进行有效的组合,实现定制化服务。可见,基于延迟策略的供应链模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产品构造差异的分析,将产品构成单元中分成不变的部分(通用的)和差异化部分(定制的),延迟产品差异点部分的生产(生产延迟)和延迟在制品向第二阶段的移动(物流延迟),直到获得市场足够的需求信息才向下游移动,并加以制造形成产品。

二、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比较陈旧

现阶段的物流专业教学模式仍未脱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被动式学习模式,仅局限于从课本上获取有限的物流知识。调查数据显示,教学形式基本上只有讲课和少量的企业参观两种,特邀讲座、研讨会、市场调研等形式多样的模式極少应用,学生对上课形式普遍感觉枯燥和难以理解。

(二)教学方法的简单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物流教育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差,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据调查,目前笔者所在院校的学生所经历过的教学方法,除了理论加视频及图片辅助认知法就是案例和实务操作法,以项目为中心的小组任务驱动法、模块化培训式教学法等先进方法基本上没有实践过。

还有教材问题、配套的教学实验设备问题,由于存在以上的问题,物流专业的在校学生一方面很难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现有的课堂学习又难以获得行业最前沿的知识。一方面学校大批量规模制造的产品,也就是学生的技能和社会需求有脱节;另一方面这样的产品都相似,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差异,然而企业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学生的能力又不可能是全能的,什么岗位都会干、都适合干。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深入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成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迫切任务。

三、供应链延迟策略在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如果把学校看成一个生产制造企业,学生是学校生产加工的对象,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各种技能和知识便成为学校所生产的产品,而学校的客户也就是企业则是产品的需求方,因此“满足客户需求”就成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准则,也就是说,一个学校培养的人才好不好,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不高,关键是看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否为企业所用。学校培养学生和企业生产产品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对于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岗位,他们对同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有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这就对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才能既减少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的复杂性,降低各种管理成本,同时又要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充分满足人才市场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于是需要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改进,也就是引入供应链延迟定制的思想,由基于预测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为以预测推动和需求拉动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模式。

首先,定出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基本模块。虽然我们决定培养出的学生是个性化的,多样化的,能适应各种物流企业或非物流企业的物流部门各个岗位的人才,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但就像制造企业一样,虽然产品种类很多,但它们的基础模块是可以通用的,相似的,而且这些模块可以实现各种组合。

可以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分成几大模块:基础课模块(如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基础、工具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模块(如运输经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方向课模块(如工程物资采购与管理、建设项目物流管理、各种任选方向课)和教学实践课程(如物流实验课、企业实习课程、各种观摩课程)。

其次,确定延迟差异的时间点。为了能使学生能够学习多样化的课程同时减少教学管理上的复杂性,提高效率,可以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如下专业差异和课程差异点延迟。第一年、第二年先学习一些基本的模块,使学生具有基础课程的素质和专业课程的素质,为最后的差异化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第三年可以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最后,差异化的内容。到大三学年时,学生对所学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在专业认识上相对成熟,因此对该阶段的学生开始细分方向。怎么定细分方向,差异化以什么为标准,当然要看市场需求,可以据此进行定位,也可以对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这时候需求来临或接到订单再进行产品定制完全来得及,因为我们的模块在前面已经准备完毕,或者说我们已经有一批完工60%-80%的半成品,接下来就是差异化的阶段。

比如可以让学生选择学习生产运作与管理、现代制造技术、流程管理、项目评估、工程物资采购、工程造价等课程,也可以请企业对学生进行培训和讲座,如果能够多让学生进企业进行实习和实际观摩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一种方法。通过这样一种专业和课程设置模式,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学校大规模定制培养学生就可以很好的衔接,因此学生的就业率会提高,学校的客户企业就会满意。

四、小结

本文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将供应链管理中大规模定制以及延迟策略思想应用于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定制一些通用教学模块,把差异化的知识后移,不去过早地给学生定位,因为市场的需求是多样以及多变的,这样既能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复杂程度,又能培养出各种企业所需的人才,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盛亚,钟涛.基于大规模定制思想的高等教育培养[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1).

[2] 丁海燕.围绕市场需求,实施标准化“订单教育”[J].工会论坛,2004,(6):92-93.

篇5:中外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模式

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1、1 供应链内涵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始于原材料的供应商,止于最终用户(见图1)。供应链的目的是要使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价值和利润最大化。在大多数商业供应链中,供应链的价值与供应链营利紧密相关,供应链营利越高,供应链也就越成功。

1、2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理论是物流管理与系统论等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领域,它是确保顾客满意的一个主要环节,即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SCM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分配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减少工作周期,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篇6: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的库存管理模式

班级:10管信A1

学号:104841084

姓名:余炜

【摘要】针对服装制造业中库存管理的问题, 必须从整个供应链整体出发优化库存, 探索库存管理的战略管理模式, 从系统理论、集成理论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促进服装企业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 分析了零库存管理模式和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服装制造业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联合库存

【引言】库存表示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暂时处于闲置状态。服装制造业设置库存, 是为了防止库存短缺以及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分摊订货费用, 快速满足用户的订货需求。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 服装制造业的库存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形式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供应链不同环节上的库存(包括原材料和最终产品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库存是供应链乃至整个物流领域的重要环节, 也是企业竞争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来控制库存与降低库存, 就是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广度与深度来优化库存管理,从整个供应链整体出发优化库存, 探索库存管理的战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下文阐述服装制造业库存管理中可以选择的三种库存管理模式。

【正文】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以零售商和供应商各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对库存进行管理,并不断监督。用户把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行使库存管理和订货决策的权利。协议的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供应商管理库存从本质上讲, 是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策略。它是让双方都以最低的作业成本来确保交付服务和可靠的供货。通常双方在达成共识的目标框架下签订产品及服务协议 , 供应商根据用户提供滚动的预测计划, 根据实际的或由用户提供的当前库存数量, 由供应商来管理库存。这样的合作协议框架, 将由双方在紧密合作中执行,并且根据实施的情况及时修正, 从而形成一个持续改进的运营环境。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优点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库存管理方案, 供应商需要掌握客户的库存品的详细资料和库存量, 并且对客户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生产和销售情况有深刻的了解, 从而供应商可以把上述信息与自身的生产计划进行有效整合、周密策划、精心安排, 从而高效、低成本、快速地为客户的供应链的正常运作提供全方位的库存管理服务。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降低库存量、改善库存周转, 进而保持库存水平的优化。在供应商管理库存体系下, 供应商与用户分享重要的计划和库存信息, 双方都可以改善需求预测、补货计划、分销管理和装运计划等。使供应商管理库存由传统的被动根据订单作业和补货, 转变成主动以实际的或预测的客户需求作补货, 得以减少客户、供应商的成品及半成品和在途库存。

(三)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

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供应商要有效地管理销售库存就必须能够获得顾客的有关信息。通过建立顾客的信息库, 供应商能够掌握要求变化的有关情况, 把由分销商进行的需求预测与分析功能集成到供应商的系统中来。

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供应商要很好地管理库存, 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以及时获得自己产品的需求信息和保证整条供应链的物流畅通。

3.建立物流网络管理系统。供应商要很好地管理库存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物流网络管理系统, 保证自己的产品需求信息和物流通畅。许多企业目前采用MRPII或ERP。这些软件系统都集成了物流管理的功能, 通过对该功能的扩展, 就可以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管理系统。

4.建立供应商与用户的合作框架协议。供应商和用户一起通过协商, 确定订单处理的业务流程及库存控制的有关参数, 如补充订货点, 最低库存水平等。供应商和销售商(批发商)一起通过协商, 确定处理订单的业务流程以及控制库存的有关参数、库存信息的传递方式等。

5.组织机构的改革。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改变了供应商的组织模式。引入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后, 在订货部门产生了一个新的职能, 也就是负责控制用户的库存, 实现库存补给和高服务水平。因此, 为适应这一业务功能和流程的变化, 在组织结构上也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二、零库存管理模式

(一)零库存管理方式

零库存管理是使某种或某些货物不以库存形式存在, 即库存数量为零。零库存是对某个具体企业而言的, 是在有充分社会储备保障前提下的一种特殊库存管理形式。

(二)采购环节零库存方式在采购环节实现零库存的优点

能够将原材料库存减少到最低甚至为零, 减少原材料库存占用资金, 并优化应付账款;能够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包括仓库费用、人员费用、呆滞库存等)。

(三)零库存管理的主要运作形式

1.委托保管方式。委托保管方式是指接受企业的委托, 由受托方代存代替货物, 从而使企业不再保有库存, 实现零库存。受托方可以利用其专业的优势, 实现较高水平和较低费用的库存管理。委托企业不再设置仓库,减去了仓库及库存管理的大量事务, 可以集中计量于生产经营。

2.协作分包式。协作分包式主要是制造企业的一种产业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以若干分包企业的准时供应, 使主企业的供应库存为零, 同时主企业的集中销售库存使若干分包劳务及销售企业的销售库存为零。

3.第三, 准时制方式。准时制方式是指依靠有效的衔接和计划达到工位之间、供应与生产之间的协调, 从而实现零库存。在企业的各工序之间, 或在企业之间, 或在生产企业与供应者之间, 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为凭证, 由下一环节基本上按一定的日程表向上一环节订货, 并由上一环节按期(如按天或小时)准时给下一环节送货, 各环节之间做到准时同步, 实现零库存。

三、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一)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联合库存是一种供应链集成化运作的决策代理模式,它把用户的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 由供应商代替分销商或批发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力。联合库存管理则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

(二)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优点

1.为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2.减少了供应链需求扭曲现象, 降低了库存的不确定性, 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3.库存作为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协调纽带, 可以暴露供应链管理中的缺陷, 为改进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4.为实现零库存管理、准时采购以及精细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条件;5.进一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原则。

(三)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策略

1.建立供应链协调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协调的管理机制,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联合库存管理。建立供应链协调管理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供应链共同愿景。要建立联合库存管理模式,首先供应链各方必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为此,要理解供需双方在市场目标中的共同之处和冲突点,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共赢的愿景。2)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联合库存管理中心担负着协调供应链各方利益的角色,起协调整个供应链的作用。联合库存管理中心需要对库存优化的方法进行明确确定,包括库存如何在多个需求商之间调节与分配,库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库存水平& 安全库存的确定,需求的预测等等。3)建立利益的分配& 激励机制。要有效运行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必须建立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并对参与协调库存管理中心的各个企业& 各级供应部门进行有效的激励,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增加协作性和协调性。

2、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需求信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由于多重预测导致的需求信息扭曲,应增加供应链各方对需求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透明性。整个供应链通过构建库存管理网络系统,使所有的供应链信息与供应处的管理信息同步,提高供应链各方的协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将条码技术、扫描技术、POS 系统和EDI 集成起来,并且要充分利用Internet的优势,在供应链中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

3、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实现联合库存可借助第三方物流(TPL)具体实施。把库存管理部分功能代理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使企业更加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增加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协调性,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面向协调中心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使供应链各方都取消了各自独立的库存,增加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协调性,并且能够大大改善供应链的用户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

4、选择合适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供应链联合库存管理有两种模式:

1)各个供应商的零部件都直接存入核心企业的原材料库中,就是变各个供应商的分散库存为核心企业的集中库存。在这种模式下,库存管理的重点在于核心企业根据生产的需要,保持合理的库存量,既能满足需要,又要使库存总成本最小。

2)无库存模式,供应商和核心企业都不设立库存,核心企业实行无库存的生产方式。此时供应商直接向核心企业的生产线上进行连续小批量多频次的补充货物,并与之实行同步生产、同步供货,从而实现在需要的时候把所需要品种和数量的原材料送到需要的地点的操作模式。

四、结论

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增强长期合作关系, 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提供更精确的预测, 降低营运成本, 改善计划生产进度, 降低库存量与库存维持成本, 有效地配送等。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独立库存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大大改善供应链的供应水平和运作效率,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实行联合库存管理,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物资供应运行机制,应是供应链库存管理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当然,联合库存管理中企业间的系统集成目前还比较困难,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式库存是供应链乃至整个物流领域的重要环节, 也是企业竞争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库存管理战略和方法。成功的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在于能够选择正确的库存管理战略和方法, 从整个供应链整体出发优化库存, 探索库存管理的战略管理方法和模式。促进企业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供应链背景下的库存管理模式主要有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零库存管理模式和联合库存管理模式。采用何种管理模式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上一篇:蟹的滋味初中作文下一篇:五创联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