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管理

2024-04-10

剧院管理(精选6篇)

篇1:剧院管理

剧院团管理前瞻

改革开放以来,艺术生产力得到了很大解放,创作了大量精品,涌现了众多人才,各院团适应市场的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就目前来看,国内各艺术表演院团、演艺场所和演艺机构正处于改革、行业整合、蓄能发展的良好时机,但同时也面临着体制与机制改革深化、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演出市场整体环境优化、创作及营销人才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剧院团管理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来分析一下剧院团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思想方面:有些艺术院团的管理者不懂得艺术生产的规律、不懂得作品的艺术性而只注重经济效益。现在各文艺院团的领导者不少人原是专业艺术演职人员,艺术经验相当丰富,在对艺术院团的管理上,他们也能在时代大潮中接受一些新的观念、学习一些新的方法,进行一些改进或摸索,并常常会尝到一些甜头,因此也愿意积极改革,有的甚至在某些具体的项目操作上作过一些“事业单位,企业经营”的尝试,部分地实现了与市场的结合。但是,由于现代管理理论的缺乏,经济意识和经营意识的淡薄,他们一般较多看到文化的意识形态特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商品属性认识不足,忽略了艺术院团的管理要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状况相适应,要遵循文化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规律。他们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往往是来自朴素的传统经验,既缺少整体的系统观念,又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院团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目标不明确,班子成员在目标决策、实施规划、分工执行等方面认识不统一……等等,这就使院团在艺术

创作和演出经营方面与市场的对接有欠紧密,落后于社会需求,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客观形势,也就使艺术院团的发展不能产生质的飞跃,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二、管理体制

从改革发展的眼光看,艺术院团必须有一个好的机制才能保证自身充满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得住脚。但是当今随着艺术剧团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原本陈旧的管理体制已经严重危机专业艺术剧团的发展,政府对艺术剧团的管理错位、约为与缺位并村。当今对艺术剧团以及干部职工的行政体制管理依然存在,如:身份管理,一旦取得某种身份,各种待遇随之而生,不管其在不在岗位。严重影响了院团的自主创造性与活力的培养。

三、人才管理

市场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知识和智力的竞争。在人才方面,富余人员众多并老化,人才流通渠道不畅,院团人才种类不全,员工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些都是国内文艺院团普遍存在的弊病,也是一个难题。

所以艺术院团要更好的发展需要解决好管理思想,体制,人才,营销上的问题:

管理思想上,鉴于以上状况,现阶段先采取“借脑”的方法可能是一种易操作而见效快的应急措施,比如尝试聘请或委托一些经营管理专门人才,形成一种客观上的现代管理咨询智囊机构,有意识地借鉴和利用一切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经营方

式,使院团得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学习现代的实用管理技术(同时主动的、有目的的参加一些这方面的培训),再结合自己驾轻就熟的艺术生产管理经验(也须不断学习、创新)对院团进行管理。这样,既能使院团在目前的市场拓展、竞争中取得主动,也能为院团在今后的文化体制改革中迅速调整、适应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首先需要院团领导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并带动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共同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群(如市场观念、人才观念、系统观念、信息观念……),统一认识,明确改革方向,加快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

管理体制上:对院团的决策机制、生产机制、营销机制、激励机制等进行深入配套的全面改进,是激发发展活力的重要基础。我认为艺术院团的组织机构可以参考企业中的直线职能制机构,根据“能级”原则,将管理分层落实,把责任、权力、义务、利益落到相关者头上,并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这既能发挥统一指挥的优点,又能避免“政出多门”和“多头领导”,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防止越级报告、越位管理所造成的诸多负面效应,更好地发挥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好的制度可以产生合力,院团内部相对独立的部门都应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在实践检验中与时俱进地不断健全、完善。这不仅是单纯为了约束,更是为了促进和保障艺术生产的过程,更能发挥人的作用,这也是艺术院团向管理现代化迈进的必要措施。

人才方面: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体制的改革,人才

问题必将逐步得到妥善的处理。但目前艺术院团自身还不能充分解决这些问题,在重要部门关键位置对特殊人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因时、因事、因人制宜,或“人才共享”,或“高薪聘请”,或“计件付酬”……等等加以引进。同时对院团现有的员工,重视内部挖潜,以免造成人才浪费,并特别注意对有条件的年青人进行有目的的各类培训,有意识地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院团今后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另外,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可以分别设置绩效考评的不同标准和方法,从而建立起一个多层次的绩效考评体系(由于艺术院团工作种类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绩效考评制度的建立也肯定需要一个不断摸索、逐渐完善的过程)。然后根据考评结果,实行竞争上岗,形成相对稳定的“班底”,根据项目需要具体情况再临时聘用个别急需的人才。同时在目前院团自身还不能解决工资分配问题的情况下,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符合本院团实际情况的奖金分配制度和办法,将奖金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对少数德、能、勤、绩均十分突出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可确定较高的内部奖金分配标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同时健全奖金分配监督机制,杜绝分配上的短期行为。这既能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凝聚人气,激活院团的运转,更能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迅速适应、调整,赢得市场竞争中的先机。

剧团营销上:有了高水平的艺术产品后,演出市场如何开拓?艺术资源如何转变为资本?艺术商品的消费与普通物质商品的消费不同,作好市场推介和营销显得更为重要,以至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改变传统的运作方式,大胆的引进和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创造性的运用企业市场营销经验,是艺术院团发展的必然选择。艺术院团应当学会包装自己、宣传自己、推销自己,打造出自己的“名牌”、“拳头产品”。要制定宣传策划,采用广告、报道、销售促进与公共关系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如:提前对新剧目进行预告,分不同阶段对主创人员、作曲、主要演员进行报道,吸引观众对新剧目创作、上演的关注……),造成声势,扩大影响,树立自己在社会上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对文艺院团来说,优秀的剧目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构成它的品牌,而对观众来说,品牌是质量的保证,也是吸引力之所在。因此,有了品牌就能吸引观众,就能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另外,由于电子传媒及数字化、网络化的崛起,衡量一个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已不仅是看传统意义上剧场演出的场次和观众人数,还要看其转换成各类音像制品的发行量以及利用电视、互联网络传输的程度。所以,延伸产品的开发,也是扩大影响、获得利润的一条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我认为:艺术院团应当尽快地、有选择地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引进现 代管理人才和专业艺术(技术)人才,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实施科学的现代管理方法,形成新型的充满活力具有造血功能的院团内部运行机制,抓好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艺术生产,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产品,并在其中打磨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精品”,同时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市场化运作,让

这些产品在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艺术院团就能在新形势下活得更“滋润”。

篇2:剧院管理

剧院管理处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管理处在公司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引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公司的宗旨和二合一体系方针,通过管理处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1、5 个月来 剧院 管理处无发生过安全事故,通过各种安全宣传教育来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何做到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严格执行和在实践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定;明确各部门的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违规作业现象,有力控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2、剧院 剧院管理处物管区域内无盗窃事件发生,因剧院大楼经营场所性质所定,越是节假日,经营活动场次越是频繁,保卫队几乎全部放弃了节假日,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维护着整幢大楼的安全秩序,并利用现有的自动化系统和队员们巡检及监控全天 24 小时的监视下,确保了大楼内无发生过财产物被偷现象,发现并阻止过大楼外多起有人偷电瓶车、自行车的行为。

篇3:大剧院经营模式和成本管理研究

文化产业大繁荣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 文化体制改革正深入开展。全球经济的竞争, 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竞争。今天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从以往的文化搭台市场唱戏到今天的市场搭台文化唱戏, 文化产业犹如一个璀璨的明星正熠熠发光。

文化支撑产业, 创造新财富,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 在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举国战略,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发展迅速, 在一些文化产业大省,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剧院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的殿堂, 是一个地区的象征和文明的标志。大剧院投资大, 收益小, 投资期长。由于受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 我国的大部分大剧院都处于长年关闭状态, 利用率极低。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基, 大剧院作为传播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 对于引导社会文化思潮和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剧院作为一个地方的城市名片, 是一项公益事业,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主要通过文化价值导向来实现, 但是文化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如果经营不善, 成本控制混乱, 再好的剧院终究会倒闭, 导致文化资源的浪费。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 大剧院已由原来的单一经营模式转为天天演出、面向高端化和市场化的经营模式, 并全面实施成本管理模式, 实现大剧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研究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越来越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象征,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兴建文化场所, 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是新阶段文化产业建设一项十分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加强大剧院成本管理是提升管理水平, 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增就业、扩消费、促跨越的独特优势, 是一个朝阳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11%-25%之间, 而中国只占2.6%。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加强大剧院成本管理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文化利益的重要内容, 是改善文化水平、提升幸福指数,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加强大剧院成本管理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大剧院要改革固有的经济体制,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形成剧院特色品牌和特色节目, 不断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三、传统经营模式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各类人才

人是剧院的核心, 只有具有高水平的演职人员、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筹划人才, 才能创作出气势磅礴的曲目。大剧院作为一个融合各学科和艺术的综合性演出单位, 在专业人才招聘等方面确实存在困难, 而原有的事业单位转制人员受传统的经营体制和激励机制, 对人才形成桎梏。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和成本管理方法必须以人为本, 改变人才结构, 实施绩效管理, 科学核定管理成本, 加强成本控制。

(二) 政企不分, 体制落后

当前, 产权关系不清、政企不分、机制落后成为文化企业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落后的机制体制给国家文化资源的固结, 社会资源难以进入, 导致文化产业组织程度较低。对于大剧院来说, 人事、财务、成本、组织机构松散, 尚未脱离事业单位的桎梏, 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很长的路。

(三) 经营思路不清晰

大剧院目前面临经营困境的较多, 大多为三无剧院, 无演出团体, 无营销人员、无导演, 节目形式单一, 脱离群众, 无法获得市场认同, 无市场竞争力, 演出场次较小, 票房收入少, 无固定顾客, 人群定位不准确。主要原因是院团分离, 大剧院是大剧院, 剧团是剧团, 导致市场与剧院相分离, 运作模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四) 成本管理缺少有效约束

部分大剧院在成本预算控制时都是通过对上年预算数据进行微调, 没有充分考虑到成本的变动情况和实际管理需要, 造成大剧院成本预算管理不合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不少大剧院成本控制不严格, 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缺少必要的执行监督手段。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着重视拨款以及预算的审核, 而轻视实际执行, 在专项资金使用上缺乏效率和效益。

(五) 成本核算水平较低

在经营过程中, 对于成本的核算不准确, 成本核算水平较低。对于一些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和营业外支出往往计入成本中, 稀释或夸大了成本, 会计信息质量大幅度降低。大剧院在会计核算中使用结转自筹基建的会计科目, 要求企业的项目作业单独核算、单独记账。但是在实际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中, 大剧院的所有收支项目都已经纳入到了财务预算中, 对后者实行项目支出的会计核算处理, 两个账目实行并账核算, 不能够有效满足大剧院的成本预算管理要求。

四、转变经营模式, 加强成本管控

一是进一步强化大剧院内部成本预算执行跟会计核算之间的衔接、协调。将成本预算管理的重心落脚在大剧院作业成本资金的管理以及部门预算支出的控制上。对大剧院的部门预算会计核算实时跟进, 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完善成本预算项目及数据的比照分析, 以便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二是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要实施成本管理, 有效降低大剧院的经营管理成本, 对大剧院各科室的费用支出进行限定、分摊及考核评价, 对各个科室的成本进行汇总整理, 并明确相关费用的具体金额和用途。实施绩效考核, 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以及综合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大剧院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率、收入状况以及风险系数等情况。

三是实施规模化经营。新型大剧院要面向广大群众,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 实施全年365天无间断演出, 将单场成本降低到最低, 充分利用好大剧院的各项资源, 实施低票价管理制度, 将节目成本分摊到每一场中。坚持票价先低后高, 坚持剧院收入以票房为主, 以财政补贴为辅的经营新模式。在具备了良好的场馆条件后, 要充分利用自身特色, 把大剧院的资源利用好, 营造高雅的艺术氛围, 开展丰富多样的演出活动。演出场所是艺术的有效载体, 是演出市场的关键环节, 要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 开发相关产业, 如建设大型音乐中心, 开设西餐厅等, 扩大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 提高大剧院的业务收入。

四是加强营销, 扩大知名度。国内不少大剧院认为演出市场是艺术团体的事, 只是收取管理费就可以了。现代市场需要主动迎击, 是一个企业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主动寻找具有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市场剧目, 积极引进资金和新的演出剧本,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不断提高大剧院的知名度。实施规模经营, 提高赞助费的比例, 在大剧院的成本核算过程中, 不能只注重某场演出的成本, 可能某场演出是亏损的, 但是带动了整个大剧院的人气, 从一定时期来看, 整体是盈利的, 并不亏损。这就需要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确定好分配的系数。依托产业文化的作用, 发挥好广电传媒的作用, 成立相关的文化传播公司, 扩大业务范围。

五是以优质服务作保障。大剧院全体员工要以顾客为根本, 树立全心全意服务顾客的理念, 对员工的服务情况进行通报, 实施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服务, 定期组织上岗培训, 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以优质服务转变发展理念, 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入股, 提升大剧院的品质, 做到有策划、有组织, 形成高档有品质的音乐节目, 定期聘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教授前来演出展演, 打造新的亮点。

六是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 提升会计核算水平。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积极构建内部控制良好环境和氛围。在实施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中, 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明确自身所承担的风险防范责任, 强化风险管理在整个会计核算中的地位。建立财务指标体系, 分析好各成本项目指标, 对指标的分析要注意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 既要同比分析也要环比分析, 对于变动加大或偏离正常值的指标要深入分析, 将指标再分解。

参考文献

[1]孙安民.文化产业理念与实践.北京出版社, 2004-07-01.

[2]胡惠栋.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01.

篇4:剧院管理

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主持。20余位嘉宾,围绕“剧院运营管理与艺术发展的关系”、“剧院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与重要作用”几个方面发言,热议大剧院剧场管理经验与实践。

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首先阐述国家大剧院以“艺术改变生活”为核心价值理念,努力打造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介绍了《剧院运营管理——国家大剧院模式构建》一书的篇章结构与内容。他表示,该书的出版初衷旨在填补中国剧院管理的空白,为同行提供参考。

随后,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饶权,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冬,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国家大剧院艺术总监、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徐晓钟等相继发言,从不同角度,一致盛赞国家大剧院运营8年来取得的成就,指出《剧院运营管理——国家大剧院模式构建》是对中国文化体制和演出市场环境下的剧院经营管理的总结,值得同行借鉴,该书也可成为国内外剧院同行、文化艺术机构管理者的案头工具书。(熊 英)

篇5:剧院安全管理协议书

根据消防管理部门的规定,舞台(包括上、下、后副台,灯控、音控、升降乐池、乐队准备室、化装间、大厅)是剧场重点防火部位,火灾隐患大,为了使演出顺利完成,确保消防安全以及剧场观众席内安全,使用单位必须与剧院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具体条例如下:

一、演出团体或租场单位进入剧场舞台装置前必须与剧场先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书后,并在剧场舞台工作人员配合下开始舞台装置工作。

二、本剧院任何地方严禁吸烟,违者处以100元罚款(罚款从个人处或演出费中扣除)、情节严重者,加重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三、本剧院严禁使用明火,不得在舞台或观众席舞台上使用冷焰火。

四、严禁将易爆、易燃、易腐蚀等化学物品带入剧院,严禁在剧场内使用明火,如遇演出需要必须与剧场管理人员联系,取得部门安全防火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后,方可使用。否则,剧院管理人员拒绝使用。

五、任何人在未经本剧院工程技术人员同意下不得随意接电。舞台所有的电气设备必须使用橡皮电线,严禁使用花线,胶质线,严禁线路、设备超负荷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条例使用。

六、文艺团体及租场演出单位在演出期间,禁止在舞台堆放非在本院演出的器材,消防器材周围不得堆放其它物品,严禁把消防器材移动位置或挪作他用。严禁在消防通道堆放物品。如属于剧院本身设施问题,造成的后果,由剧院方承担。

七、舞台幕布装置必须按消防规定办,地面、灯具必须离开布景及幕布50公分以上,空间幕布必须距灯具80公分以上,剧场舞台管理人员要加强监督,对不符合此规定的有权予以拒绝及调整。

八、任何人不得携带危险品进入本剧院(如枪支、弹药、烟花爆竹、管制刀具、汽油等)

九、不得在本剧院内进行任何性质的赌博活动。

十、不得在本剧院舞台以及观众席做任何危险动作(如翻越观众席护栏或攀爬舞台灯光渡桥以及吊杆吊笼)。

十一、不得在观众席黑色台子与栏杆摆放任何物品,以防高空坠落(如矿泉水瓶,水杯等坚硬物品)。

十二、如遇儿童场、学生场或有儿童出席的演出、会议,使用方或家长应服从剧院管理人员的管理,做好儿童与学生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安全、管理责任由使用方或家长自行负责。

十三、演出团体主要负责人或使用剧场的举办单位负责人是进入剧场演出或使用舞台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由其与场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书,该协议签字后即生效。如使用方违反协议,剧场管理人员发现有不安全隐患,有权中止演出,责任由演出方自行负责。发生综上所述情况与本剧院方无关责任,所产生的后果由使用方自行负责。

场方代表:

使用方代表:

篇6:如何对影剧院进行防火安全管理?

(1)放映、演出时,场务员应佩带明显标志,坚守岗位,值班室需设值班电工。放映、演出结束后,须有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切断电源.发生火情时,要及时报警,组织观众疏散。

(2)舞台、观众厅及其相连接的房间内,禁止使用炉火或液化石油气,如有特殊情况必须使用明火时,须经上级单位的保卫部门和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批准,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3)除值班人员外,禁止其他人员留宿,

舞台、放映室等工作间不准会客。

(4)凡与演出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准进人后台。衣物要指定专人看管。

(5)后台演出须用电熨斗、电吹风时,用后应将其放在不燃烧材料制作的基座上,并指定专人负责,用后立即切断电源。

(6)后台的房屋不许用作职工宿舍和租给外人使用,以防用火用电不慎引起火灾。

(7)影剧院兼营录像、卡拉OK、舞厅等,除必须经上级屯管部门和消防监督部门批准外,不得破坏原来的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没施。

上一篇:回来做自己作文下一篇:名人故事作文: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