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分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

2024-05-01

仓库管理分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精选9篇)

篇1:仓库管理分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

物料部岗位操作规程及物料管理

第一章:岗位操作规程

一、成品入库:

1.成品接收

1.1.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由车间工艺员填写请验单,3小时之内向中心化验室请检,并填写待验产品交接记录,写明品名、规格、批号和数量,与仓库保管员进行待验产品交接。

1.2.仓库保管员按交接记录写明的内容核查无误后,在交接记录上签字。

1.3.保管员将产品用黄色绳围定,挂上黄色“待验”标志,并填写货位卡。

2.成品入库

2.1.中心化验室接到请验单,3小时之内取样检验,检验结束后,填写检验报告单一式三份,一份留质量管理部存批检验记录中,一份送仓库,一份送车间。

2.2.如检验合格,由车间工艺员填写成品入库单一式二份,一份入批生产记录,一份交仓库。

2.3.保管员检查成品入库单和检验报告单所写明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是否相一致,无误后在入库单处签字。

2.4.保管员取下黄色绳,挂上绿色合格标志,并检查货位卡和入库单上的内容是否相一致,无误后登记台帐。

2.5.如检验不合格,由保管员取下黄色绳和“待验”标志,将其转移至不合格库,贴上“不合格证”,标明不合格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并签名。

3.贮存

3.1.按品种分类、分批号码放。

3.2.离墙、梁间距离不小于30cm。

3.3.垛与垛之间距离不小于100cm。

3.4.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cm。

3.5.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储存条件储存。

3.6.保持库容整洁,包装清洁。

3.7.每天上午、下午定时记录温、湿度记录,如超过规定须采取除湿、降温、通风措施。

3.8.成品入库与成品发放不能同时进行。

二、成品发放:

1.严格执行先产先出、按批号发放的原则,并做好发放记录,写明收货单位、地址、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

2.由销售部部长签发的提货通知单,成品库保管员凭提货通知单和质量管理部部长签发的成品合格放行单发货。

3.发货人及提货人经对货物核对无误后在发货凭证上签名。

4.发货后由成品库保管员认真填写成品出库分类台帐,台账保存到该产品有效期后一年。

三、物料接收入库:

1.物料进公司后,由仓库保管员根据到货凭证核对厂名、物料名称、规格、批号、数量。

2.检查外包是否完整,无破损,无污染。

3.如果出现异常,仓库保管员则拒收。

4.对物料外包装进行清洁。

5.对有油脂类污物,应用清洁剂擦洗干净。

6.清洁后,将物料转移至相应的库区,用黄色绳围定,挂上“待验”标志。

7.需冷藏和阴凉储藏的物料应先安排清洁及清点工作,即时放入冷库和阴凉库。

8.由仓库保管员负责填写请验单一份,交质保部请检。

9.质保部收到请验单后,3小时内派人取样检验。

10.检验结果合格,则由质保部在3小时内下发检验合格报告单给仓库。

11.仓库保管员接到合格报告单后,则立即办理入库程序,编制物料编号,登记货位卡和台帐,将黄色绳和“待验”标志取下,挂上“合格”标志。

12.如经检验不合格,则质保部立即发一份“不合格”的报告单给仓库。

13.仓库保管员接到“不合格”报告单后,则将黄色绳和“待验”标志取下,将不合格的物料转移至不合格品库,不办理入库手续。

14.质量管理部协同物料部在规定时间内对不合格的物料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物料发放与退库:

1.物料发放

1.1.仓库保管员根据生产指令或包装指令,预先将物料准备好,将生产所需的各种物料放在备料区。

1.2.备料时,不能拆包的物料,取最小单元准备物料。

1.3.药品内包装材料及原辅料不得在仓库拆包。

1.4.所备物料数量必须能满足生产指令的要求。

1.5.如有零散物料(上次结余的退库物料),须先发零散物料。

1.6.物料的发放应严格遵守“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发”的原则,前一批发放完,再发新的一批。

1.8.仓库保管员在物料领用、退库记录中填好物料名称、物料编号、检验单号、请领数量、实发数量、领料日期。

2.物料退库

2.1.生产结束后,结余物料必须及时退库。

2.2.物料退库时,退库班组组长须在物料领用退库记录中填写退库数量和退库日期,并填写退库单一份,同仓库取得联系后,交车间领料员退料。

2.3.车间领料员核对退库物料名称、物料编号、检验单号、数量,无误后将物料、退库单及物料领用退库记录退往车间指定地点。

2.5.物料交接时,仓库送料员核对物料名称、物料编号、检验单号和数量,无误后将物料及退料单、物料领用退库记录交仓库保管员。

2.6.仓库保管员根据物料领用、物料退库情况及时做好物料台帐,调整货位卡。

篇2:仓库管理分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

一、工作职责:

(一)物资的出入库管理

(二)物资的保管

(三)物资的盘点

二、技能要求:

1、熟悉仓库管理办法,并能按要求执行。

2、了解各类物资的保存方法、注意事项、有效期等。

3、清楚库内物资的存放地点、大致用途、使用部门等。

三、工作内容

(一)入库管理

1、生产物资到货后,确认物资名称、型号规格、供方名称然后清点数量。

2、仓库根据《送货单》记录的数量清点无误后,将产品放置于待检区,由检验员进行检验。数量不准确的,物资名称型号不清楚的通知采购部处理。

3、上述确认无误后,在《送货单》上签字,并留存根。

4、协助质检人员将检验合格的物资按要求放置在合格区域,不合格的物资放置在不合格区域,并督促采购部及时处理不合格物资。

5、盘点检验合格的物资,并将物资放置到规定区域(货架或固定堆放区),然后将盘点结果录入计算机。

6、及时更新数据库库存数据。

(二)出库管理

同型号货物在出库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以防老化损失。

1、工具:

1)对借用件必须由借用人员填写《借用表》(签字,填写借用日期)

盘点。

8、加强仓库的安全、保卫工作。

9、为确保仓库保管物资安全,未经批准,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库房。

10、仓库保管区应明亮、通风、干燥。

11、仓库保管区严禁烟火。

12、库区内的水、电、气源,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物资的保管必须做到帐、物相符,并建立健全台帐,完善数据库。物资如有损失、贬值、失灵、腐烂、失效、流失、短少、锈蚀、报废时,仓库应及时隔离并报质检部鉴定后,将合格的放回原处;不合格的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再根据质检部所开的《不合格品处置单》处理,更新数据库。因保管不妥人为造成经济损失时,按公司规定严肃处理。

(四)物资的盘点

1、仓库可根据实际采用不同的盘点方式。盘点方式主要有定期盘点、不定期盘点、循环盘点、重点抽查盘点、永续盘点等。

2、库存物资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做到帐、物相符。每月月底经过抽盘后,打印库存报表交部门负责人审核,再将通过审核的报表发放至采购部、财务部及管理者代表处。必要时采购部可对库存物资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与报表有出入时,书面报告管理者代表进行责任追究与处理。

3、对库存物资应经常进行盘点、清查,做到日查、月抽、年(季、半)盘点,年终盘点时采购部须派专人协助盘点,结果报至采购部及财务部。

4、库存物资每年至少全面盘点一次。

5、仓库对盘点情况,必须做好记录。对在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同时必须将盘点情况上报采购部及财务部。

篇3:仓库管理分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7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39名。对照组男2例, 女37例;年龄21~43岁, 平均 (34.6±4.5) 岁;中专学历12名, 大专学历22名, 本科学历5名;初级护士8名, 初级护师15名, 主管护师15名, 副主任护师1名。研究组男1例, 女38例;年龄19~45岁, 平均 (32.8±2.6) 岁;中专学历10名, 大专学历23名, 本科学历6名;初级护士6名, 初级护师14名, 主管护师18名, 副主任护师1名。两组护理人员在性别、年龄、工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管理方案, 护士长充分考察每名护理人员性格特征、年龄、工作经验及文化层次等基本情况, 辅以参考患者的病情及科室的特色, 衡量再三后进行任务的指派, 并向护理人员阐述执行任务的要领及注意事项。在排班方面应事先了解护理人员的意愿, 实行弹性排班制, 以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及专业素质为重要参考, 进行各项任务的安排。研究组则采取分层次管理模式。

1.2.1 分层次管理的构成情况

立足于医院实际情况, 将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职称、业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考察。将护理人员分为4个层次:护士长层次、高级责任层次、初级责任层次及基础护理层次。每个层次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 还要对其上下级负责。 (1) 护士长层次。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 要求大专以上学历, 有10年以上的临床护理经验, 有过硬的科学文化素养, 具备出色的领导指挥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能够很好地处理护患、医护、护护之间的关系, 争取到各科室之间的互相理解, 并为患者提供细致全面的服务, 在患者中口碑良好。主要负责指导临床护理中的各项工作, 能够敏锐察觉护理工作中的差错与纰漏, 并予以及时指导与纠正, 避免造成无法挽救的医疗事故, 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与水准。充分发挥护理骨干引领作用, 协调各项关系, 做好传、帮、带工作。 (2) 高级责任层次。要求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长达5年以上, 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 能在护士长或护理组长的指导下, 完成分管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能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 如组织急危重患者抢救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对其护理工作表示认可与支持。主要负责落实各个班次具体工作的完成情况, 实时监督临床日常护理的各项工作。 (3) 初级责任层次。要求中专以上学历, 工作认真负责, 能独立完成各项临床护理工作;平易近人, 能较好地与患者沟通;能服从上级领导的指示, 并妥善完成任务;主要负责各项技术治疗及基础护理工作。 (4) 基础护理层次。学历较低、综合能力弱、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主要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及临床基础护理工作。

1.2.2 培训方法

根据医院已有的设施和其他条件, 为护理人员制订系统、规范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以日常临床护理操作为主。本次培训主要以集中培训为主, 辅之以讲授法及演示法。按照护理人员层次的差异性对培训方案予以适当调整, 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培训结束后要以临床护理实践或考试等形式予以考核, 借此衡量本次培训的效果。

1.2.3 完善奖励制度

为了全面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及积极性, 在进行分层次管理的同时还应完善奖惩制度。奖励制度主要包括:薪酬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建立薪酬激励机制时, 应遵循“同工同酬”的原则, 薪酬奖励必须与护理责任及岗位直接挂钩。晋升机制要求与本科室的工作性质相对应, 在护理人员工作满一年后予以考核, 如考核合格即可晋升为基础护士, 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后, 可再次报名参加考核, 考核通过即可进一步晋升。

1.2.4 心理授权

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次管理时, 不仅要完善奖励制度, 而且要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可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予以认可并支持, 这有利于激发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也能维系好护护之间的关系, 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提高工作效率。

1.3 观察指标

(1) 操作水平及理论知识评分:自行设计关于护理理论知识的试卷, 分别于管理前及管理后4周要求护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考察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60分为不及格, 60~79分为良好, >79分为优秀。 (2) 工作满意度评分:两组护理人员于管理后第4周末均接受护理满意度量表测评。该量表由护理人员自行设计制作, 问卷选项采取封闭式答案, 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 (%) = (非常满意+满意)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前后理论知识水平比较

两组管理前的理论知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管理后, 两组理论知识水平均优于管理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管理后研究组的理论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管理前后操作水平比较

两组管理前的操作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管理后, 两组操作水平均优于管理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管理后研究组的操作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人才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占据非常关键的地位, 护理质量直接与护理骨干的专业水平挂钩[3]。而近年来, 护理人员流失、护理队伍不稳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 与我国医疗机构现行的护理管理方法的弊端密不可分[4]。目前, 大多数医疗机构中的护理人员, 无论年龄、文化水平、工作经验, 都采用同样的管理方式, 均从事相同的工作, 这无疑使一些优秀的护理人员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打击了该类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从而导致“人才出走”, 这对护理队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5]。分层次管理有利于区分各层次的护理人员, 可以充分调动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提高了整个护理队伍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这充分说明分层次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 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模式主要包括:将护理人员分为4个层次、培训、完善奖励制度及心理授权[6]。将护理人员分为4个层次是本次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在本研究中, 立足于科室实际情况, 综合考察护理人员各方面情况后, 将护理人员分为4个层次:护士长层次、高级责任层次、初级责任层次及基础护理层次[7]。这有利于让有能力的护理人员觉得在医院里有归属感, 其自我成就感将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积极, 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专业素养[8]。亦能促使专业水平较弱的护理人员迎头赶上, 不断地突破自我。这有利于全面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培训是本次研究的重要环节。由于我们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知识的创新及重新整合往往会使我们目不暇接, 因此, 对各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促使护理人员不断提高理论掌握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显得至关重要[9]。本次研究中的培训方法主要包括:为护理人员制订系统、规范的培训方案。完善奖励制度主要包括:薪酬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这2项机制强调责任重大、贡献突出、技术要求复杂的护理人员可享受到更高的待遇[10]。这有利于全面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及积极性, 促使护理人员更加关注自身的护理水平, 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 不断提高理论掌握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 激发自身的创造力, 也使科室更加具有活力[11]。心理授权是本次研究的辅助环节。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 对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予以鼓励与支持, 有利于使护理人员感受到被尊重, 这进一步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自我成就感。这有利于激发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帮助护护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为其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使护理人员更具创造力[12]。

篇4:仓库管理分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

关键词:仓库管理;物料管理;物流课程

前言:

对于物流管理的核心而言,仓储作业的管理模式和物料管理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一块是讲授的重点内容。针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而言,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物料管理和仓库管理的人才,是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物流行业需求的重要核心内容。

非常显然,面对我国当前的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目前所设置的物料管理和仓库管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以基于现实案例来对原有的教学模型和方法来进行改革和更新,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企业和物流市场对于当前物料和仓库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仓库管理的设备和环境需求

如果考虑到实际的教学需求,仓库和物料管理的教学场地,应该包括有仿真的实验室和相对独立的空间来进行安置设备。而仿真的实验空间里面,应该设置有最新的当代企业的仓库布局,管理区域、办公区域、普通货物区域一目了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相应设置立体仓库以及特种货物仓库及其相应的功能区域。

二、一般性仓库管理的流程

一般的仓库管理流程是从仓库库位和资料的划分开始的,在完成这部分的内容之后,就需要对仓库管理员进行指责和工作内容的安排,随后是针对货架的基本资料信息进行处理,物料的资料信息进行处理。再然后是对物料的信息进行分类和登记。最后就是对用于物料装载的仓库托盘信息编辑。这个就是一个大概的完整的一般性仓库管理的流程。

三、仓库管理系统各个流程的操作方式简介

(一)仓库库位和资料的划分

对商品和企业的货物进行储存,是仓库的主要作用和职能,对这些商品和企业的货物的信息采取仓库库位和资料的划分,可有利于仓库管理者快速管理和分配货物的存取速率。

首先,基于操作系统,可以在表头添加新增的按钮,在弹出来的界面中将需要填入的信息加到要求的仓库编号和名称中,并要求货物的商品类型、位置、功能、存储面积等要和仓库名称相一致。填写完毕之后要及时保存并更新。

然后,双击已经编写好的仓库编号,进入到仓库储存的维护程序界面当中,并在新弹出的界面中将储物料的规格和信息再次填写详细和清楚,之后保存,对于已经取出或者过期的存储信息应该给予及时的删除和整理。

最后,点击程序上的删除或者增添按钮,再次检查所填写的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如果没有错漏则可以点确定,推出编辑页面,保存商品仓库信息。

(二)仓库管理员的信息资料安排

仓库管理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仓库的物料的出库安排和入库整理进行管理和安排,在物料在库的期间,对其进行日常的养护和盘点工作。在对仓库管理员进行安排的时候,需要根据仓库的重要性和操作技术性的难易来对管理员的级别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管理员的信息安排包括:

(1)管路员资料在信息系统中的录入,包含有联系方式、工号、身份证、民族、年龄、性别和姓名等基本信息。

(2)根据不同仓库的重要性的不同,分配不同的管理员对其进行管理绑定,设置的步骤可以在仓库管理系统中进行设定和变更。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模拟这一过程。

(三)仓库货架的基本资料的信息设置

在这一阶段中,可以针对仓库货架的基本信息进行设置。首先进入登记的界面,对于货架的编号和分类选取既定的编号来表示一种类型。好比说按照货架的种类,我们可以划分不同的代码,电子标签的分拣货架,用E表示;托盘货架,可以用P表示;中型货架,可以用M表示。然后,选取新增的货架的种类,新建一个新的货架信息单位,并将货架总数量、商品类型,当前状态等信息一一录入,完成之后再次检查并保存,退出系统。

(四)物料信息的分类和登记

在物料信息的登记上,采取的是和货架登记一样的模式,首先根据所需储存的物料的性质进行划分,录入F可以表示为电气产品,E可以表示为一般性食品,D可以表示为皮革制品,C可以表示为丝绸制品,B可以表示金属制品,A可以表示为纸制品等等。选择对应的种类对物料进行分类,并保存。然后,需要对物料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登记,具体包括有商品的编号、规格、单位、科目、安全存量、单重、单价、卖出价格等所有的单项信息进行完整的编辑,并在检查遗漏没有问题之后,保存。

(五)用于物料装载的仓库托盘信息编辑

进入物料装载的仓库信息登录界面之后,可以对仓库的物料进行托盘资料的登记,好比说,某种物料的托盘编码为TP000002,托盘的名称为成品托盘,物料的编码为ASW987434,数量为20个,这样的标示含义是,表示为TP000002的托盘的实际承载物料内容是编码为ASW987434的物料,有20台。对应所有的物料都采取这样的形式进行托盘的编码和输入。检查无误之后,点击保存并退出编辑的界面。整个流程就完成了。

四、结束语

仓库管理也叫仓储管理,英文Warehouse Management,简称WM,指的是对仓储货物的收发、结存等活动的有效控制。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仓库的管理需求越发迫切,如何在维持高强度的物料流通的过程中,做好仓库的管理工作,是当前仓库管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针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而言,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物料管理和仓库管理的人才,是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物流行业需求的重要核心内容。物料管理是在日常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中,将管理的仓储功能融入到实际的运作中,期望以有效的经济管理形式来对内部的各种活性进行有效的配置。

最早的物料管理的概念和行为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航空工业中,当时由于飞机的零部件非常的多,而且复杂,而且执行的标准有多,在仓库的管理上急需一种有效的细致的零部件管理形式,既做到有条不紊的管理,同时也能够满足精准的部件定位,无论是数量,产地,规格等信息做到随时的清晰和可供查询,因此物料管理的仓储模式应运而生。本文根据一般性的仓库作为示范的案例对基本的物料管理和仓库管理模式的现代管理模式进行了演示。旨在说明和阐述物料管理和仓库管理在物流课程中的实际运用。(作者单位:山西西山煤电集团万隆支护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喜崇彬.需求预测、快速响应与库存管理[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2]武凤枝.浅析加强商业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3]任璐.成品油销售企业W公司合理库存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6期

篇5:物料仓库管理规定.

编号: QK-QES-QC2011-4

原材料仓库管理制度

一、入库程序规定:

1、所有生产原材料入库前,均须填写《进料验收单》,必须准确核对货物相应的《订购单》和《指令单》号、物料名称、规格型号、采购单价、供应商全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合同采购数量等是否相符;必须通知品检部门验收,并在《进料验收单》上签名,加盖“检验合格章”仓库方可收货。

2、针对需要比较长时间测试的原材料,入仓验收加盖“暂收章”,待测试结果出来,测试合格加盖“检验合格章”,仓库方可发料。测试不合格则开具《退货单》,退回厂商处理;同时由仓库通报生管、采购、财务部门。(退货单一式四份:分别采购一份、财务一份、品管一份、仓管存根一份),原材料送货单一定要有品管部门盖章签名有效,否则,财务部门拒绝付款。

3、所有革料、网布,在入库时必须通知品检,在剪取每支材料时要做好流水号,比对色差。其它包材、大底、原材料、面料、辅料,在入库时由品检检验,并作一式两份色卡,留底送品管经理。在色卡确认合格后,方可发放生产,并请采购订货时预定两份做色卡使用。

4、未经确认,仓管员私自发放生产,给予处罚;造成损失的,追究责任。如因品检人员工作疏忽,以问题的轻重程度给予处罚。

5、非生产材料进仓时,仓管员必须向采购人员核对货物相应的《请购单》的审批手续是否完整以及内容和供应商全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仓管员必须亲手过物、亲眼过数,检查是否有破损坏旧或品名规格不一等现象,然 1 后开具《入库单》。

二、出库程序规定:

1、无论是哪个部门或任何人领料,无《领料单》的或《领料单》上填写不全的,仓管员必须一律拒绝材料出库。

2、凡是领料出库的,仓管员与领料人双方必须在场,仓管员要亲手过物,亲眼过数,绝不允许仓管员不在场,而让领料人一方进入仓库取走物料。

3、仓管员发料时,必须与领料单上的物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核对一致,如有疑问,必须询问清楚后,开具《出库单》发出物料。

4、凡是应当“以旧换新”的物品物料,领料时,除了要有《领料单》,还必须将旧物(工具、劳保用品、桶、罐、瓶等等)退回仓库;而且所领新料数量必须小于或等于所退旧物数量,如果大于时,必须由领料人员说明原因并记录于领料单上,否则,仓管员必须拒绝领料领物。

5、以旧换新领料(物)的,仓管员必须对退回的旧物(料)进行检查所退旧物(料)是否还能用,是否用完、用尽,如果还能用或没有完全用尽,应让领料人先用完余料再领新物料(品)。

6、旧物回收到仓库和外卖外退给客户(或供应商)的,仓管员必须填写出、入库单,并单独用一本物资明细账记录。

7、仓库内不得留有闲杂人员,领用小物料时,领料人在门(窗)外等待,由仓管员取物从仓内递出,领料人不得入内;领大(重)物料时,领料人可进入库内协助仓管员取物,在仓管员的监督下领走物料离开仓库,不得在仓库内逗留。

8、所有物料必须进入库内,不得存放在仓库外面。

三、库房管理规定:

1、原料仓物资要分类摆放,布局合理。可分为:(1)面皮类,头层皮类,二层面皮。(2)反毛面皮可按厚度和开张大小分类。(3)内里类。(4)中底板。(5)大底类。(6)海绵类。(7)EVA类。(8)鞋垫类。(9)附件类。(10)车帮线类。(11)机器配件类。(12)鞋盒类。(13)鞋箱类。(14)钢包头类。(15)防刺穿钢板类。(16)工具类。(17)办公用品类。

2、物料入库后,必须排列整齐,按品种规格类别填写标识牌,张贴在相应的物料存放处,因入库和出库移动物品造成暂时性凌乱的,入出库行为一结束,必须立即整理到位,保持仓库的整齐、清洁。

3、易受潮的物资要摆放在货架上,较沉重的物品摆放在容易搬动的位置。

4、容易随手可拿到的物品,价值较高的物品可摆放在内侧或较高处,也可保管在保管员视线内的位置或上锁。

5、物资较轻但体积较大的物品摆放在货架的高处,或摆放在不影响行走的一侧。

6、规格一致的物品:如中底板、化学片、没有折叠过的箱盒。按规格种类分别摆放整齐。

7、有标准包装的物品:如钢头钢板、车帮线,按规格型号分类摆放整齐。

8、对各类物资进货日期标识清楚,做到先进先用的管理规则。

9、形状基本相同的物资,但性能、功能不同要分别摆放,并标识清楚。

10、要对库房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对库存状况经常统计,不允许材料用完才上报的情况存在。

11、要经常检查消防器材,发现问题要及时申报更换。

四、账目管理规定:

1、对应的《入库单》与《进料单》财务联、《出库单》与《领料单》财务联应即时粘贴在一起,并于当日或最迟不超过次日上午送交给财务部。

2、仓管员每天必须凭入出库单的(仓库)联登记账本,并结出当日结存余额(数量与金额),做到账务日事日清。

3、仓管员应于每月终了编制:①“进、销、存”月报表,报表为“四栏式”:期初结存、本月入库、本月出库、期末结存;②各部门当月领料明细月报表,按部门为单位汇总本月所领的各种物品物料明细数量与金额。

4、仓管员对各部门领用的工具(机电工具、电脑、办公用具、低值易耗品等等),必须另行建立台账,记录领、退发生数量与结存数,每月按台账的月末结存数来盘点各使用部门(人)的实物数。

5、入库单、出库单上必须将供应商全称、货物品名、规格、单价、数量、金额等要素全部写准、写全,做到凭证要素填写完整、准确、齐全、清晰,并与账本记录相符,账本记录与仓库实物相符。

五、补数和申购控制:

1、所有补料申请均必须要生产副总以上领导签字认可方能办理补数。

2、办理补料时,仓管员凭内部联络函(上面要有申请人、材料核算人、副总以上领导签字)的形式给予补料。

3、采购所有物品均必须按要求填写《申购单》,无《申购单》或者《申购单》内容填写不全的,仓库必须拒绝收货入库。

4、用料部门申请购料时,仓管员必须先检查核对仓库内是否有相同的或可替代的物料,并告知申购人;不允许未经查找就同意申购人员全数申购,4 做到“不用购的则不购、能少购的则少购”,避免形成积压与浪费。

5、物品进库时,仓管员要查看《申购单》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六、仓库管理纪律:

1、保管人员对库房所有物资要认真保管,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外借或挪用。

2、仓管员违反本制度任何一条,一次扣罚50元,情节、态度恶劣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后果损失严重的,除罚款外,需赔偿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屡教不改的予以开除,不结算工资。

3、领料人持有《领料单》,但未经仓管员在场办理领料手续,而私自取走物品物料的,一次扣罚50元;情节、态度恶劣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后果严重的,除罚款外,一律予以开除,不结算工资。

4、任何人未办理领料手续,同时未告知仓管员,而趁仓管员不在或没有注意时私自取走物品物料,属涉嫌窃取公司财物行为,一律予以开除,不结算工资,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本规定自即日起执行!

篇6:仓库物料储存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仓储过程中的物料管理,减少浪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杜绝流失,保证公司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仓库物料管理应坚持账目健全、单据凭证格式统一、填写规范、保存完整,坚持定额管理、定期盘点、账物相符、标识清楚和先进先出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物料,是指构成产成品的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和辅助材料。

第二章 职责

第四条:物流经理负责对库房的管理工作。

每月对物料消耗、利用与控制情况以及存货周转率进行分析、评价。

第五条:仓库主管负责库房的日常管理,以及各种出入库账目、单据和资讯报表、采购进货的审核。

第六条:仓库保管员负责编制日常采购计划,物料仓储保管和出入库手续的办理,定期进行盘点,确保流程规范、帐物相符。

第七条:仓库开单员负责帐套系统、库房采购价格体系的维护以及出入库电脑手续的办理,并按照财务部要求编制报表。

第八条:财务部指导仓库健全相关账目,并督促分公司仓库执行有关财务制度。

第三章 采购计划

第九条:各库房应按时编制月度采购计划,日常采购计划。

第十条:月度计划由库房主管组织制定,分公司经理负责审批,日常采购计划由保管员根据月度采购计划分解、结合实际库存限额和采购前置时间表填写《物资采购申请单》,由库房主管审核。

第十一条:物料由多家供应商供应的应严格按照资源管理部下达的采购比例填写《物资采购申请单》,并注明供应商名称,电话、以及交货时间。

第十二条:外购物料的《物资采购申请单》必须有供应部经理审核签字或盖章。

第十三条: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保管员在填写《物资采购申请单》时须注明有关技术、质量、交货期等要求。

第十四条:采购信息的传递,对于定点采购的物料经审核通过后电话或传真的形式传递给供应商;外购的物料经审核后由库房主管交供应部采购员采购。

第四章 物料入库

第十五条:物料入库前必须先经质检部进行进货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开具《原材料、外协件含外购件检验入库凭单》,并注明合格数量。

第十六条:保管员须核对《原材料、外协件含外购件检验入库凭单》上所填写的内容是否规范完整,物料的包装及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七条:保管员与送货人当面核实入库物料型号、规格、数量,在确认无误后,保管员在《原材料、外协件含外购件检验入库凭单》上进行入库实物数量签收确认,并将《原材料、外协件含外购件检验入库凭单》的供应商联交供应商。

第十八条:物料入库交接完成后,数量须及时上卡,物料有确定价格的仓库保管员应及时按照供应部下达的有效价格在《原材料、外协件含外购件检验入库凭单》上填写不含税开单价格,交库房电脑开单员在erp系统开具《入库单》,双方签字确认后及时上台帐。

检验凭单没有检验人员签字的不得开具入库单据。

第十九条:《入库单》和《原材料、外协件含外购件检验入库凭单》作为入库登账的原始凭据要给予妥善保管。

在月未统一整理上交财务主管会计。

第二十条:对于外地供应商及送货人未到场的,若物料的交库数与实数不符时,应及时通知供应商核查。

第二十一条:对“技术更改”或“让步接收”的物料入库时,仓库保管员要检查物料是否有相应的标识及授权人员的签字凭证。

此类物料在贮运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并对标识进行维护。

第二十二条:对于供应部月底才能确定入库价格的保管员应妥善保管《原材料、外协件含外购件检验入库凭单》,并当天在台帐上进行数量登记,摘要栏注明《原材料、外协件含外购件检验入库凭单》号。

月末价格确定后交开单员开具电脑系统《入库单》。

并在台帐上补上入库价格和入库单号。

对于供应部下达的价格调整单库房主管和保管员、开单员应仔细核实调整后的价格是否正确(特别是调整单上的原价格一定要准确),核实清楚后方能开具入库单,否则追究经济责任。

第二十三条:外购物资到库三天,未见结算单到库的,保管员应向采购员提出查询直至完成入库为止。

第二十四条:暂收物料(暂时不能正常办理入库手续)需报仓库主管批准后方可放入仓库存储。

暂收物料须专门设立暂收物料账目。

物料暂进库后一定要有明确的状况标识(如待检,合格,不合格)和严格的批次管理(如按生产日期),以确保物料的正确发放和先进先出。

月末正式价格还未确定,但物料已经领用的,按照检验入库凭单和供应部暂定价格开具入库单送财务入账。

待正式价格审批下达后另行开具价格调整单。

第二十五条:委外加工物料的入库,保管员应仔细核对委外加工领用的数量与加工后的数量是否一致。

核实清楚后参照第十八条办理入库手续,如差额超出标准范围,应及时追查原因,并上报处理。

保管员每月底编制当月委托加工物料对账单(见附录b),对账单须供方签字确认。

第二十六条:按整套办理入库的物料,在供应商送货不齐全的情况下不能办理入库手续,具体参照第二十四条操作,但须登帐记录差缺配件的名称数量,等供应商全套配件送齐全后方能按照正常手续办理入库。

第二十七条:车间整件领用或不能按照计划量配套出库的原材料如漆包线、标准件等,剩余部分车间应开具调拨单及时退回仓库;如车间需持续使用的,实物可不退回仓库,但在月底盘点时若还有实物剩余的应从账面上按照实际剩余数量先行退库冲减当月的领用量,再重新办理下月领用出库手续。

第二十八条:车间退货产品拆解产生的配件经检验能能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或经重新加工处理能满足质量要求的由车间汇集,统计员凭质检科出具的《检验入库凭单》开具《内部调拨单》调入物料仓库,调拨单上需注明入库类别的编号(入库类别见附录f)。

仓库须在台帐和月报表上予以反应。

需重新加工的物料仓库保管员须与正常物料分开单独存放,同时要在仓库残次品物料汇总表上再次记录汇总。

第五章 物料出库

第二十九条:标准限额领料出库,次日常规计划生产用料仓库保管员应在当日下午3点钟前按照车间审批后的《生产计划单》进行限额配料,并填写流程卡或交接卡,车间凭生产计划单领用。

车间与仓库领料与发料时须当面交接核对型号、规格和数量。

第三十条:保管员应建立明细发料表,汇总每种物料当天的领料数量,并根据汇总数量开具《出库单》,出库单应有车间统计员签字确认。

《出库单》应妥善保存。

并在月末统一整理上交财务主管会计作为月报表的原始凭证。

第三十一条:在保证物料‘先进先出’的前提下,应考虑零散库存的优先取用及设计变更和现有呆料的优先加速处理。

第三十二条:仓库员在发放物料时,要注意先下帐或下卡,以防造成料卡或帐物不符,物料出库时现场清点、核对。

第三十三条: “技术更改”和“让步接收”的物料出库时,须在流程卡上注明相应标识或“技术更改”和“让步接收”字样,做到“专件专用”。

第三十四条:因维修、试验、超定额耗用等计划外用料,分公司应单独填制《领料单》并在领料单上注明领料用途即出库类别编号(见附录f),经分公司经理或其授权人员审批后到仓库领取所需物料,仓库保管员凭领料单发料。

第三十五条:发至生产车间的物料,因不合格需调换的车间应尽量安排集中调换,调换时由车间班组长开具《换料单》并在备注栏里注明调换原因,由工艺员和统计员签字确认后一联随实物一起到仓库等量调换,保管员要把每天的换料数量在《仓库残次品物料汇总表上》上进行统计,不需在台帐和财务报表上体现,但《换料单》和《仓库残次品物料汇总表上》需在月底上交财务会计。

与供应商数量打折调换的,损失部分出库给生产公司计入生产成本。

第三十六条:对外销售零部件时,应验证销售价格是否正确,若价格不符,保管员有权拒绝发货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价格核实无误的,应立即开具《内部调拨单》同物料一起送交成品库相应保管员签收。

第三十七条:对外赠送的零部件出库,保管员须凭购销合同或公司领导审批签字的凭据,开具《出库单》出库。

第三十八条:委托外协加工物料的出库,在物料出库前,仓库保管员应作好备料工作;委托外协单位前来领取物料时,保管员应核查其领料人员是否属委托加工方所授权领料之人(授权书见附录a),核实后仓库保管员应开具《出库单》和《物料出门单》双方需当面交接、签字,由仓库主管审核后出库。

第三十九条:供应商退货物料的出库,对已验收入库的物料,在仓储和制造过程中发现品质不良,则以《退货单》出库,退回原供应厂商,退货出库前,必须有供应商在《退货单》上签名,出门须如实开具《出门单》。

第四十条:呆废料的报废出库:如库存呆料已不堪使用,由仓库保管员对呆料进行隔离和标识,并填写《呆废料报废申请单》,经过有效审批后将物料转交废品库,财务主管会计进行转交数量监督,由废品库保管员开具废品入库单,废品入库单应有型号规格数量,若废品处理时存在计量单位转换的应同时标注不同计量单位的计量数量,以便入账统计分析。

《呆废料报废申请单》作为废品入库单的附件一同上交财务。

第六章 物料储存保管

第四十一条:物料的储存保管原则上应以物料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规划设置仓库,并根据仓库的条件考虑划区分工,凡是吞吐量大的落地堆放,流转量小的用货架存放。

第四十二条:物料保管,应根据其自然属性,考虑储存的场所和按保管常识处理,可选择垫、垛、盖、通风、防潮、防雨、防爆、隔离等保管措施,经常轮翻保养所管物资,勿使公司财产发生保管失职损失。

第四十三条:物资的堆放原则是:在堆垛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根据特性,必须做到过目检点方便、成行成列、文明整齐;同类物资堆放,要考虑先进先出,发货方便,留有余地。

第四十四条:保管员对其经管的物料,包括库存、代保管、待验收材料以及设备、容器和使用工具等负有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仓库物料如有损失、贬值、报废、盘盈、盘亏等,保管员应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给仓库主管,分析原因,查明责任,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擅自处理,抽查帐、物、卡,发现实物有余缺量,凭上报数据为证,保管员不得采取“盈时多发,亏时扣发”的违纪做法。

第四十五条:库存物资发现不合格情况,应及时汇报,经判为不合格品后应标识隔离存放,严禁投产使用,并参照第三十九条处理,如因标志不明或工作马虎,混入生产,保管员应负失职之责。

第七章 统计与盘点

第四十六条:实物入库只能开具一次入库单,无检验凭单、调价单等附件开具调整单必须经供应部或财务部经理批准签字后才可执行。

月度仓库报表不允许出现数量或金额赤字。

价格调整金额应计入调整当月物料加权平均,追溯调整计入当月物料会造成波动异常(出现负数、±3%以上)的,或当月无可出库物料的,应将调整额直接全额出库调整销售成本,不在仓库报表反应。

第四十七条:仓库保管员须建立手工台帐并及时反应入出库数量,入库数量以检验合格单上确认的清点数量为准,并于每月10日、20日、25日及月底必须做当期的入出库数量汇总,手工台帐严禁用铅笔登记。

第四十八条:每月末仓库保管员自行检查与电脑帐的出入库数据,有差异须一天内找出原因。

实物入库只能开具一次入库单,检验凭单没有检验人员签字的不得开具入库单据。

第四十九条:生产分公司经理、车间主任及库房主管于每月的11日、21日、26日对仓库的入、出库数据进行检查,并编制检查记录;检查内容为检验单数量与手工帐数量是否相符,生产计划单汇总数与手工帐出库数及出库单汇总数是否相符。

第五十条:财务人员将于每月12日、22日、27日或以后对当期材料出入库数量进行检查。

第五十一条:仓库保管员应不定期开展现场物料滚动盘点,确保物料受控。

第五十二条:每月底,各库房必须开展定期大盘点,编制《盘存表》、《物料月度收发存汇总表》并签字确认,确保数据准确、账物相符,《物料月度收发存汇总表》在每月3日上午上班前送交财务部,《盘存表》在每月3日下午下班前送交财务部,材料出入库单据须在每月1日下午下班前送交财务部。

第五十三条:各部门经理、生产部或财务部每月应不定期组织人员监督检查仓库流程的规范性和帐物的相符性,并做好抽查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

第五十四条:开单员每月上旬应提供存货周转率分析报表。

分公司经理每月上旬应组织开展月度物料消耗与控制的分析和评价,查找问题与漏洞,制定实施改进措施。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各部门可根据本制度,结合分公司库房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公司库房物料控制实施细则。

篇7:仓库物料储存管理制度

2、内敷设的电线应有铁质套管。严禁使用荧光照明,一般物料仓库用白炽灯加防护罩,烟酒仓库使用防爆灯,并将电源开关安装在库外。仓库的工作人员下班时,应关闭或切断电源

3、仓库内严禁吸烟,并应设置适量的灭火器材。存放的物品应按防火要求留出五距:即灯距不少于0.5米,顶距、墙距不少于0.3米。柱距、垛距不少于0.1米)。

4、存放贵重物品的仓库,要安装防盗报警器,并配置防撬锁。

5、物料仓库存放的各类物品应建立账册,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

篇8:仓库管理分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

现代物流要求仓库系统能快速及时地处理货物信息,给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而现在的仓库管理系统(WMS)只是基本上实现了仓库事务管理,而对于时间、信息准确性及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支持不足。本文提出综合运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和数据仓库及其上的信息技术构建更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应对现代物流发展要求。

射频RFID识别技术是现代科技中较为先进的信息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容量大、读取快的特点,将其引入仓库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仓库实时状态的可视化,使仓库管理更加快速地响应环境的变化,同时可以提高仓库内部资源的利用率;数据挖掘技术已被证明为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将企业积累的大量历史沉睡数据变为企业的潜在的财富,为经营分析者提供强大的OLAP(联机分析处理)报表,为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二者结合度并不高,本文尝试RFID识别技术与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的联合应用,使企业获得仓库信息的及时的自动获取及分析,辅助仓库管理,并对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1 现有仓库管理系统的研究

在现在的物流管理系统中,仓库管理系统已经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日益成熟,具有以下特点:

1.1 完善的事务处理系统,缺乏决策支持能力。

仓库管理通常分为操作人员和操作流程模块,操作人员包括3个角色,分别是,仓库管理员,搬运员(包括手工搬运员和叉车驾驶员),其他相关用户(包括供应商,客户,上级领导以及其他仓库外部人员)。操作流程分别是:入库、出库、盘点和查询。现有的仓库管理系统都是基于这些人员和流程的事务处理系统,也即是为处理当前业务而专门设计的解决当前问题的信息系统。这种系统能够迅速及时的对操作人员提供业务支持,但是对于管理层了解企业仓库情况,做出下一步的准全局决策的帮助效果不大。

1.2 采用条码技术。

仓库管理系统一般通过条码技术识别货物信息,相比手工记录提高了识别速度。(1)识别速度慢。由于条码仅能够标记同类货物,条码本身属于被动式识别,即需要人工操作,利用光学原理识别,这种识别方式在货物数量比较少时能起到良好作用,但当处理大批量货物时企业不能够实时的获得仓库具体货物的进出信息,了解货物的存放位置,并且仓库流程中的重复读取数据以及传统的读取方式造成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2)读取信息不准确。条码技术因为收集信息量偏少、易受干扰、不可重写、读取距离短、读取烦琐等局限性,数据读取不准确,WMS不能准确获得库存信息,数据大都需要经过一定处理才能进入数据库系统。(3)信息不标准。条码技术采用一维编码,对于现代物流要求的供应链管理来讲,不能够满足供应链上货物从产地到目的地的跟踪过程的信息存储,同时不满足后续过程数据仓库中对数据呈现出时间、产地、目的地等多维性的的需求。

1.3 数据缺乏组织性。

仓库货物繁多混杂,仓库日处理事物数量庞大,WMS存储的一般都是短期数据。WMS一般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其中的数据缺乏组织性,也没有系统的、集成的历史记录,所以很难对这些数据作出具体详细的分析,发现有用的信息,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

因此,本文尝试通过使用RFID射频自动识别技术使企业实时准确获取库存信息,并能利用其信息的标准化使企业利用数据仓库及其以上的数据分析技术及时的分析库存现状,提供企业货物存储的位置及最佳存放或拣选路线的分析;对企业的库存利用率、缺货补货情况甚至企业的营销情况做出决策支持,增加其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

2 技术介绍

2.1 射频识别RFID。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的物体的自动识别。利用RFID,在商品上置入特制的微芯片,称为RFID标签(RFID Tags),可以用来追踪和管理几乎所有的物理对象,是物流工程、追踪等领域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工作原理: 应答器进入阅读器发出的电磁场后, 接收阅读器所发出的射频信号, 借着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 或者是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 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信息的处理, 如图 1。

2.2 数据仓库技术。

数据仓库作为一种新兴并日益成熟的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处理分析的结构已被认为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解决方案。与传统的面向事务性处理的数据库相比, 数据仓库面向复杂的分析型数据, 解决了数据集成、 数据综合、 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使企业的业务操作环境和信息分析环境分离, 从而有效地为决策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 再配合以数据挖掘技术和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就可以构成实用的决策支持。 数据仓库与传统型事务处理数据库的区别: (1) 数据仓库的首要特征是面向企业重要的主题, 它是一种分析驱动/面向主题的数据处理技术, 而传统的事务数据库是事务驱动/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方式。 (2) 数据仓库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数据的集成化, 如一致的命名规则、 一致的度量单位、 一致的编码规则、 一致的数据物理属性等。 这样保证了据的可靠性与一致性。 (3)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不是一个时刻的数据, 而是一个时间段的数据。 事务数据库对当前是 “精确” 的, 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对一个时间段来说都是 “精确” 的, 故具有时间跨度性。 (4) 面向应用的事务数据库的操作基于单个记录的插入、 更新与删除, 性能敏感、 内容易变且无冗余, 而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系统的操作基于多个数据源数据的成批刷新, 性能不敏感、 内容可有冗余。

3 RFID与数据挖掘技术改进WMS概述

将RFID射频识别技术与数据仓库技术应用在仓库管理系统中,就是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来跟踪货物在仓库中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存储在事物性数据库,提取到数据仓库中,以数据仓库作为企业层的数据源,再加上各种数据挖掘技术,组成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并结合企业专家知识库系统,增强传统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时决策功能。

3.1 可行性分析。

RFID射频识别技术能实时、准确并能标准化的的读取信息,对于企业数据仓库及时的将最近时段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联系进行分析起到良好作用。在现在企业仓库中,人工读取与条形码读取方式处于主导地位,企业一般采用业务处理系统而缺乏数据仓库分析来支持企业管理层的决策。(1)解决实时读取,使数据仓库及时得到一手数据。人工读取受人员限制影响较大, 读取缓慢; 条形码自身编码性质及依附可视化读取的特点, 只能一次一个, 造成收集信息量偏少、 易受干扰、 不可重写、 读取距离短、 读取烦琐, 都不能满足现代仓库数目巨大的仓储要求, 也不适合企业及时、 准确并能标准化得读取信息。 RFID 技术因为其特点可以远距离读取, 并可以同时读取多个 RFID 的标签资料, 满足大量货物共同处理时不产生拥堵、 等待, 能实现实时的数据读取。 (2) RFID 电子标签信息精确。 条码需要人工读取, 很容易造成人为错误, RFID 标签内的资料全部是通过电磁波传递,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种错误的可能性。 信息一旦写入标签中, 不易丢失, 更改信息需要一定权限以及特殊读写装置, 保证标签信息的准确性。 在数据仓库处理中, 最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就是处理错误信息, 也即所谓的 “垃圾进垃圾出”, RFID 电子标签能有效减少信息的错误率, 保证数据仓库源头的清洁。 (3) RFID 电子标签资料容量上大, 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储存信息, 标签中的信息存储与用户数据库中的存储方式保持一致, 减少企业在信息读取后将其载入数据仓库时进行数据清洗、 净化、 转化等数据预处理的时间, 使企业迅速的得到一手数据, 结合历史数据做出决策。

3.2 系统构架分析。根据这种思想初步构成如图2所示的改进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

3.2.1 RFID识别模块。

以入库操作为例,说明RFID识别模块设计:(1)仓库收到供应商的发货通知;(2)货物进入仓库时,系统自动扫描RFID标签,进行身份验证,确认为合法标签后与订货单核对;否则反馈信息并拒绝其入库;(3)仓库管理系统将符合要订货单的货品在仓库知识库中查询应该摆放的货位,并在相应的托盘RFID标签内写入,生成入库单并更新数据库;(4)搬运员用手持设备读取在RFID标签中的商品信息,在收到这些实时数据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库按其指示路径堆放货品;(5)搬运员用手持设备读取在托盘电子标签中的货位信息,搬运员通过手持设备向系统反馈信息,更新在库托盘信息表和仓库货位信息表;完成更新数据库;(6)系统将入库商品报表发送至供应商系统。

3.2.2 数据仓库建立模块。

(1) 确定主题进行数据建模 。 根据企业决策需求确定主题 , 选择数据源 , 对数据仓库的数据组织进行逻辑结构的设计。 针对仓库管理系统, 可分别设立仓库内货品存放位置及路径主题、 企业货品需求和利润计算等多个主题, 并针对各个主题选择不同数据源。 (2) 设计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库, 即设计多维数据结构的事实表和维表。 针对不同主题选择不同数据模型。 (3) 数据转换过程。 实现从源系统中抽取数据、 清理数据、 一致性格式化数据、 综合数据、 装载数据等过程的设计和编码, 利用 RFID 技术能 及时和准确读取信息的特点, 实现数据仓库对企业数据的实时精确地掌握, 减少以前手 工 或 条 码 时 期 信 息 收 集 缓 慢 粗 放 的 情况。 (4) 定义元数据, 即定义数据的意义及系统各组成部件之间的关系。 元数据包括关键字、 属性、 数据描述、 物理数据结构及数据时限等。 利用原数据跟踪数据来源, 增加时间戳, 对 RFID 自动识别 性能进行监控和调整, 保证信息质量。

3.2.3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基于数据仓库上的数据分析技术主要包括:OLAP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1)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即OLAP技术,是数据仓库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通过对数据仓库中建立的多维数据集进行多维切片分析、多维切块分析、多维旋转分析、上卷分析、下钻分析等方式,能够为烟草企业提供快速的多视角多维度的OLAP数据立方体查询,使企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查看企业仓库中的货品情况。(2)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 但又是潜在的、 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采用这两种技术实现对数据仓库中建立的多维数据集的分析, 在本系统研究中, 突出的解决两类问题, 一类是仓库内部货物存放位置和叉车行走路线的问题分析, 另一类是企业整体角度对货物缺货与补货情况分析、 货品盈利率分析以及货品需求情况的分析。 如图所示:

3.2.4 分析结果前端显示模块 。

通过前端显示软件设计使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或其他易见形式表达给管理层 , 是管理层对仓库情况有直观的认识, 加强对仓库的监管能力和未来情况的决策能力。

4 结论

本文提出将RFID与数据仓库技术结合,利用RFID实时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数据仓库的分析技术,给企业提供仓库内部的优化支持和企业货物缺货补货、序曲球水平的分析。本文制作出初步架构,还存在具体算法分析等问题,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锐,等.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应用现状分析[J].电脑技术,2007(69):20-23.

[2]张月,潘郁.物流管理数据仓库模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27(2):72-76.

[3]杨登.基于数据仓库的物流配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25(4):75-79.

[4]凌云,林华治.RFID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3):43-45.

篇9:仓库管理分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转型

随着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建筑企业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伴随着与日俱增的施工单位,我国建筑市场,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的竞争。施工企业中因信息不对称及管理半径导致的经济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更好地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信息处理、传递的职能,使财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现代企业,就必须要及时的给会计工作赋予新的职能,用管理会计的理念指导和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使会计工作能够有效的指导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生产状况,促进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施工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在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想更好的调整充实会计工作的职能,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职能工作进行区分。

1、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不同的服务对象

企业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外部监管机构及资金合作方提供服务,如国有资产监管、证券监管、税务机构、金融团体、债权人和投资人等等。而在企业的会计活动中,管理会计则主要是服务于企业自身,并将相对准确的参考信息提供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

2、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工作内容

二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在实施企业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其程序的执行,是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在执行管理会计时,需要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深入地剖析企业的各种内外部资源,使企业的资源处于增值循环中,让企业的各种内外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匹配在生产经营中,促进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会计的报告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必须做到根据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处理相关数据,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3、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主体存在差异

通常情况下,整个企业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主体,在经营的过程中,能够研究和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旨在合法合规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企业管理会计的主体,可以是企业的单个投资项目,部分或个别业务板块,甚至可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个的环节或工作流程,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及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效益。

二、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

施工企业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虽然有所区别,但也并非完全对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即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

1、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一致的信息来源

企业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并且处理大量的信息。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一致的信息来源和出处,这些数据主要是来源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2、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相关性

随着工业经济发展为信息经济。追求可持续增值,实现可持续增值的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从这点来讲,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值。

3、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之间存在联系

尽管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从表面上看,具有不同的服务对象。一个是对内的服务,另一个是对外的服务。而事实上,这两种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又具有交叉的对象,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密切的关系。

三、施工企业会计人员分层次向管理会计转型策略

1、打造“橄榄型”结构的财务团队,为管理会计的培育和会计人员转型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团队基础

在充实施工企业财务团队方面,我們既要大力引进专长于管理决策又精于财务管控的财务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打造“橄榄型”结构的财务团队,实现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基础财务三类财务人员的分层次培训、培养和转型,以更好地服务于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同时,为管理会计的培育和会计人员转型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团队基础。

2、通过管控手段的转型,为各层次的财务人员转型提供帮助

以信息化为手段,推进财务基础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减少内部基础工作重复的劳动量,提升财务工作的管控能力,实现财务管理、资金管理、投资决策管理工作的事前介入、动态监测、有效分析,为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提供数据基础和信息化手段的帮助。

3、在财务系统内建立扁平化的信息传递途径,让更多的财务人员在本职岗位中参与到管理会计的工作中来

为了真正实现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一体化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财务信息与企业经营运转同步的信息流转平台,通过财务系统内建立扁平化的信息传递途径,使企业的财务部门内各层级的财务人员能够对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财务数据的变化及时了解和掌控,以提供更加有效和真实的参考资料,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和参考。

4、建立定期或不定学习培训机制,不断地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各级次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工作应用水平的提升

作为施工企业经济决策和管理活动的核心团队,会计队伍的优秀与否,对管理会计的实施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会计相关的财经政策、法规、准则等日益与国际接轨或趋同,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完善自我,提升综合素质。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学习机制,实现会计人员的持续成长,为管理会计的实施及应用提供智力支持,也为会计人员个人的转型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促使会计人员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实务水平不断提升。

结论: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不断调整拓宽企业会计工作的范畴,通过企业财务会计分层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和提升,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专业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冯巧根.创新与发展:管理会计的新趋势[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1(01)

[2]吴保忠.试论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和发展的环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1(10)

[3]时侠术.浅论非营利组织中管理会计的应用[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1(11)

[4]黄迈.管理会计实践应用的难度及出路[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1(03)

作者简介

上一篇: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下一篇: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读后感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