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工作报告

2024-04-29

1实验工作报告(精选6篇)

篇1:1实验工作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A)

(2011-2012-1)

实验报告1

教学班级: 机械094 学号: 01 姓名:谭亮恩 课程教师:

曹瑛

实验辅导教师:

曹瑛

江西理工大学

P6-4:/*P6-4

表示第6页 第四题*/

int main(){ float r,s;r=15.5;s=2*3.14*r;

printf(“r=%4.2f,s=%f”, r, s);return 0;}

结果是:r=15.5

s=97.34

P32-3-1: /*P32-3-1

表示第6页 第四题 第一小题*/ #include int main(){ printf(“thististcbCtprogram.rTn”);return 0;} 结果是: This is C program.P32-3-2: /*P32-3-2

表示第6页 第四题 第二小题*/ #include int main(){ printf(“*abdbctr*ABCD105x46*”);return 0;}

结果是: *ABCDEF*

江西理工大学

篇2:1实验工作报告

实验一:熟悉MIS软件——速达服装管理系统

实验报告基本要求

2011-02-2

2请结合自己的实验数据,在实验报告中回答如下问题:

1.在熟悉速达服装管理软件时,要求每个同学以自己学号和姓名的身份建立自己的帐套。请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你对“帐套管理”的理解。

2.以你自己完成的实验为例,阐明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以画图或截图说明)。

3.根据所介绍的“系统”概念,结合你对本软件的操作体验,请画图描述速达服装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并辅以文字说明。

4.系统模型的四大要素及之间的关系(输入、输出、处理、目标)(可绘图说明)。

5.本系统中的数据结构分为哪三层,举例说明三层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截图说明)

6.在熟悉采购和销售业务流程时,分别编制了采购订单和销售订单。请解释采购订单和销售订单上为什么会出现“执行完毕”的标记?如果没有执行标记,对随后的统计结果有何影响?请阐明自己的见解?(可以截图说明)

7.请根据自己的实验经历,结合实验数据说明数据库在MIS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阐明MIS中常用的“备份”和“恢复”的意义。

8.在服装管理系统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各种“编号”,如:“货品编号”、“采购订单编号”、“销售开单编号”等。请进入演示帐套(登录进入“sample”帐套),观察各类编号的结构,结合自己的实验数据,选择三个不同的编号,解释其中每一位(或每一组)代码的具体含义,阐明这样编号的实际意义。

9.如果将“采购管理”和“销售管理”两项管理业务看成是两个子系统,请描述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关系(即两个子系统如何通过数据产生联系)。

10.通过对本实验的练习,你认为MIS包含哪些构成成分?

11.如果你现在需要开发类似于服装管理系统这样的MIS,你认为需要具备那些前提条件才能开发好MIS?

12.谈谈你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以上是第三次实验完成后要提交的实验报告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提交内容:

 报告内容为WORD电子文档,宋体,五号字体,格式规范,需打印;

 包括两次实验的数据文件。

2.报告要求:可以用图表或文字表达,对于上述问题,最好用实验数据来佐证你自己的观点;个别问题,可以采用截图+文字说明的方式。(注意,截图尽量体现自己的个人信息)

3.数据要求:满足两次实验指导的基本要求。

篇3:1实验工作报告

地铁在英国、美国等国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却只有半个世纪, 但是过去五年乃至未来十年, 我国地铁建设已处于空前的发展时期, 至2011年10月, 我国大陆地区已建成地铁线路总长约为1536公里, 约30个城市正在进行地铁规划和建设, 至2015年前后, 我国地铁线路将达到4189公里规模。未来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地铁开通里程将成为世界城市的前三位。并且我国地铁的建设规模和承载的客流量都是世界最大的。对于地铁来说, 危害最大的是地铁站台和地铁隧道内火灾、烟气的扩散形成的人员伤亡[1]。地铁火灾与地面或其他地下建筑火灾相比有其特殊性:地铁系统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为出入口, 人员密集、排除热量及烟气困难, 因此与地面建筑火灾相比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一旦发生火灾, 损失往往十分严重。因此地铁火灾安全设计的内涵包括通风排烟设计、紧急疏散设计以及探测报警等其他防灾系统设计, 均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国内设计单位和科研学者的重视。

从国内外地铁火灾研究来看, 关于地铁火灾方面的报道多集中在数值模拟方面, 例如Edison Brock[2]对芝加哥地铁隧道火灾进行了模拟分析, 建立了列车活塞效应的计算式。美国交通部开发出SES程序用以模拟地铁内各种运行工况下隧道和通风井中的风速、风量、温度和湿度以及车站的空调负荷。Fox等[3]对地铁车站运行过程中的隧道压力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日本的平野敏右[4]和英国的Woodburn[5]研究了地铁隧道内纵向通风速度、火源的热释放速率以及湍流模型对烟气回流扩散范围的影响。Chow[6]用场模型对地铁火灾烟气与火灾时通风进行了三维模拟。Simcox[7]对King’s Cross地铁站火灾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了火灾烟气在地铁站内的流动情况。Abu.Zaid等人[8]对地铁换乘站火灾进行了模拟, 给出了不同火灾位置下烟气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析。Deng等人[9]对地铁火灾计算机模拟中的网格划分、物理模型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陈法林[10]对台北地铁火灾烟气蔓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对火灾时各种烟控方案进行了讨论。Park等人[11]利用FDS对地铁站排烟下烟气蔓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提出了站台排烟最优方案。国内部分科研院所也做了一些地铁火灾模拟方面的工作[12,13,14]。但总的来说, 国内外开展地铁火灾模型实验的研究较少, 其中Rie等人[15]建立了一个1/40的模型实验台来对地铁站内机械排烟的模式进行了模拟。Drysdale等人[16]建立了1/15尺度的模型来研究国王十字地铁站中楼扶梯井道效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建立了1:10的深埋车站实验模型对深埋地铁火灾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17,18,1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小尺寸的地铁火灾实验台, 通过基础性实验建立了地铁站火灾时顶棚射流最高温度的预测模型[13]。四川消防研究所利用建立的地铁模拟实验台[20], 研究了轨行区火灾、站厅火灾等场景的火灾特性。

在有限的全尺寸火灾实验方面, 国内科研单位联合地铁企业在深圳地铁1号线[13]、广州地铁5号线和2/8号线、深圳地铁2号线和4号线 (港铁) 、北京地铁亦庄线和8号线二期北段、成都地铁1号线、西安地铁2号线开展了地铁车站站台火灾、站厅火灾、区间隧道火灾的全尺寸实验研究, 得了较多的有参考价值的数据[21]。相比而言, 地铁全尺寸实验更能较实际的反映地铁火灾扩散规律, 并能同时监测地铁各防灾系统的联动状况, 给地铁设计和运营提供更好的数据参考。

本文及后续文章将系列研究笔者在国内不同城市地铁开展的全尺寸火灾实验结果, 探索地铁通风排烟及防灾系统联动等方面的规律和实践经验, 以期望对国内的地铁防灾系统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的支撑。

1 热烟测试方法的特点

全尺寸火灾实验采用热烟测试的方法, 即采用具有实际火灾功率 (热释放速率) 的火源, 加入示踪烟气粒子, 火源燃烧产生的热的、具有浮力流驱动的烟气流动, 能够较真实的反应烟气运动和控制效果。而对于传统的用于消防检测的冷烟测试来说, 采用发烟物质燃烧产生烟气, 一般不具有真实火灾功率 (热释放速率) , 因此烟气没有浮力驱动, 不能真实反应烟气的运动和控制效果。

因此相比而言, 热烟实验更能较好的测试烟气管理系统的工作状况, 是国内外成熟的测试方法。目前国际上已有的热烟测试标准为澳大利亚的AS4391[22], 我国也正在制定地铁试运营前热烟测试标准。热烟测试方法适用于已建成的建筑或即将竣工的新建筑。对于后者, 在建筑主体结构及防火封堵等已经完工, 而且包括烟气控制系统在内的通风系统、探测报警系统及防灾联动系统已安装并检验完毕后, 测试方能进行。

2 全尺寸火灾实验设计

在实际地铁工程内开展全尺寸火灾热烟测试, 需要事先设计好细致安全的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案, 因为试运营线路在实验时一般都在按图空载试运行, 留给实验的时间较少。同时地铁内各系统、设备和装修均已基本完成, 对地铁设备系统的保护和紧急状况下的应急预案均需要实验者事先仔细考虑。这里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 介绍在地铁内开展全尺寸火灾实验的设计, 包括实验系统、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等。

2.1 实验系统

全尺寸火灾实验系统主要包括火源系统、测量系统。火源系统用于产生预设火灾功率的热烟气, 包括燃烧器、烟气发生器和烟气发生箱和保护装置, 主体结构见图1。燃烧器包括由钢板焊接形成、根据预设火灾功率改变数量组合及摆放方式的燃烧油盘组成。油盘尺寸为0.841m (内部长) ×0.595m (内部宽) ×0.13m (内部高) , 油盘钢板焊接而成, 实验前和实验时都不能漏油, 在燃烧油盘短边的外部盘壁用0.1m直径的钢焊接两个把手。不同数量油盘组合产生的火源功率见表1。

烟气发生箱的具体结构见图1, 主体为0.5m (长) ×0.5m (宽) ×0.6m (高) 的箱体, 骨架采用角钢, 周围及圆管用铁皮焊接, 确保焊接处的密封性, 底部四周留有通风口, 正面顶部焊接一定直径的圆管, 仰角优选为40°, 水平投影长度0.4m, 背面装配可开启的门, 两侧留有把手, 烟气发生箱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 (0.2m) 为钢丝网, 阴燃的烟饼置于其上。烟饼阴燃发出白烟, 由烟气发生箱的圆管注入火羽流加以混和卷吸, 产生白色热烟气。

保护装置包括位于燃烧器的正上方的保护罩 (见图1) , 位于轨行区上由钢板组成的保护支架 (见图2) , 以及位于燃烧油盘下方的防火板。保护罩用于实验过程中保护站台、站厅顶部设备设施不受火焰的灼烧, 保护罩置于火源正上方, 四周开放、顶棚钢板封闭, 下部形成2.5m (长) ×2m (宽) ×2m (高) 的燃烧空间, 为方便拆卸, 横梁、立柱、斜拉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测量系统用于获得现场热烟测试的指标参数, 主要测量单元包括温度测量单元、气体浓度测量单元、气流速度测量单元、图像信息采集和显示单元、热像测量单元、烟层高度指示单元等。典型的现场热烟测试设备布置方式见图3。

温度测量单元包括:测温电缆、串连电缆和与串连电缆相连的采集模块、与采集模块相连的通讯模块;测温电缆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温度探头, 竖直方向每隔至少0.5m间隔设置1个温度探头, 温度探头为地址可编号、直接输出温度数字信号的温度传感器;测温电缆通过置于地面的串连电缆连接, 或者相邻的两个测温电缆通过其下部的插头连接;采集模块通过RS485采集总线组网且分布布置;通讯模块与数据分析系统相连。典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4所示, 后端的温度测量采集模块实体图如图5所示。

气体浓度测量单元包括气体浓度测量模块, 气体浓度测试模块内封装CO和CO2气体传感器, 每个CO和CO2气体传感器为地址可编号、直接输出气体浓度数字信号的传感器, 气体浓度测量模块的电缆下部接口与测温电相同。CO和CO2气体传感器均与采集模块相连且接入总线组网。由于气体传感器布置比较困难, 在一般实验中很少安装。

气流速度测量单元包括速度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车站楼扶梯开口位置、屏蔽门和活动门开口位置、车站出入口内楼扶梯开口位置及区间隧道内, 采集流速数据。

图像信息采集和显示单元包括多点布置的CCD摄像系统, 以及与CCD摄像系统相连的分频器、显示器和硬盘录像机;CCD摄像系统设置在火源系统周围、站台、站厅及隧道内。

热像测量单元包括热像仪, 热像仪设置在火源系统周围, 记录火焰及顶棚烟气温度。

烟层高度指示单元包括指示灯和标尺, 设置在火源系统周围, 指示灯和标尺用于配合图像信息采集单元观测记录、指示烟气层的沉降高度。

2.2 实验方案

地铁全尺寸火灾实验测试一般在地铁工程建设完成后、载客试运营前, 采用现场热烟试验方法, 对地铁火灾安全性进行全尺寸实验检测, 评估地铁车站站台、站厅以及区间隧道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通风排烟系统、事故照明、疏散通道和疏散指示的工作效果、可靠性及联动状况, 判定各消防系统在火灾等事故情况下能否确保乘客安全疏散。

地铁全尺寸火灾实验的车站宜选取地下敷设形式的车站和区间隧道。实验内容包括站台热烟测试、站厅热烟测试和区间隧道热烟测试。

由于在实际工程中进行7.5MW火灾功率的火灾试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 因此实验设置的火灾功率进行一定比例的减弱。火源功率不能太大, 否则难以控制火灾的破坏性。但火源功率也不能太小, 否则不能完全反映热烟气的扩散和排烟规律。站台、站厅和区间隧道热烟测试的火源功率宜设置为2-3MW。燃烧时间应不少于10min。根据Mc Cafferey, Quintiere, Harkleroad (MQH) [23]等人提出的相似关系:

其中, Tg, T0为烟气层温度和环境空气温度, AT为顶棚和侧壁总面积 (扣除通风面积) Av为通风口面积, ρ0为空气密度, H为顶棚高度, g为加速度。珚Q为火灾功率, cp为空气比热。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 烟气温升ΔTg与火灾功率Q2/3成正比。因此实验的烟气温度可进行比例换算得到预期火灾功率的烟气温度。

同时, 根据烟气产生量与机械排烟量的平衡关系, 地铁空间内烟气层高度Z与换气率ACH的关系表示为[24]:

其中, 为空间的形状因子。因此实验的烟气层高度也可做相应的比例换算得到预期火灾功率的烟气高度。

热烟测试时燃料采用95%级以上的工业甲醇, 发烟材料采用烟饼, 示踪烟气p H值应接近中性, 白色。烟气浓度按照模拟燃烧场景设置, 通过火源系统控制烟气浓度。

全尺寸实验获取的信息一方面是通过测量系统采集的数据, 另一方面是通过实验人员记录和地铁FAS、BAS系统等动作的数据, 还有需要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后获得的参数, 典型的实验测量参数见表2所示。

2.3 实验步骤

(1) 根据地铁车站的结构和规模, 确定站台火灾、站厅火灾、车站隧道火灾及区间隧道火灾的火灾工况、火源功率和地铁消防系统联动方案。

(2) 根据所确定的火灾工况、火源功率和地铁消防系统联动方案布置火源系统, 以及调试和标定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将火源系统置于预先设定位置, 搭设保护罩、保护支架, 布置防火板及防火布;安装和连接温度测量单元、气体浓度测量单元、气流速度测量单元、热像测量单元、摄像头、标尺、指示灯和采集模块;对通风排烟系统、探测报警系统及其他系统进行测试前的预调试;对测量采集及数据分析系统进行调试和标定。

(3) 测试开始, 实验人员点燃燃料和烟饼, 对火灾场景中的气体温度、气体浓度、气流速度、图像信息、热像信息、指示灯和标尺显示以及地铁各系统联动时间进行采集。

(4) 火源熄灭后, 测试结束, 待烟气完全排放完毕后, 关闭信号采集系统;切换探测报警系统、通风排烟系统及其他系统进入正常模式, 准备下一组实验测试。

(5) 改变火灾工况、火源功率和地铁消防系统联动方案, 重复测试过程。

(6) 对多次实验测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判定地铁防灾系统安全指标的符合性。地铁防灾系统安全指标的符合性包括地铁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通风排烟系统、事故照明、疏散通道、疏散指示的工作效果、可靠性及地铁各防灾系统联动状况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总体可用安全疏散时间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3 结论

篇4:1实验工作报告

1 研究背景

我国的教育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进程中,《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二版)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其中在高中物理课程各模块都安排了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并且明确列举了高中生在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中应该达到的要求.

现在,“实验探究”又是热议的“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中关键成分的一个要素.综上,新课程改革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与实验有关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外,还对学生的实验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这实际上为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2 理论探讨

2.1 物理实验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那么物理实验能力就是能顺利进行物理实验并达到物理实验目的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

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物理实验能力包括两种实验技能:一是动作技能,另一种是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对动作技能具有发动、指导、定向、监控的作用,而动作技能同时又是智慧技能的结果,可作为反馈为智慧技能的执行提供依据.物理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便是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密切配合、相互制约的结果,且智慧技能的作用随实验任务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居于实验能力的核心地位.

2.2 物理实验能力结构

物理实验能力结构是由实验知识结构、实验操作技能结构、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结构三部分构成,且它们之间是存在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

物理实验能力结构是学生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重要基础,在物理实验能力结构中,实验知识结构是整个实验能力结构的基础,实验知识结构是否丰富完整和组织有序决定着实验操作技能结构和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结构的发挥.反过来,良好的实验技能结构和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结构,又会促进实验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因此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师生充分理解物理实验能力结构概念,特别是高中教师要在教学中明确分析物理实验能力结构的各个子结构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培养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方法;同时对学生来说,知道物理实验能力结构的概念,有助于他们判断出自己物理实验能力结构上的缺陷,从而具有针对性的做出学习上的调整.

3 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途径

虽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的要求有七项要素, 但新课标下的高考物理实验试题主要考查了其中的四项要素,依次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与“评估”.而“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与“交流与合作”这三项要素在实验试题中几乎没有体现.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容易导致师生重视考查的四项要素的培养.而忽略另外三项要素的培养.

本文提出的对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进行1+1+1培养是指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渗透培养”、“分层培养”和“整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途径,具体来说就是在一个物理实验中,可以从“渗透培养”、“分层培养”和“整体培养”这三个视角来对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进行培养,并且不同的实验的侧重点不同,下面展开说明.

3.1 课堂演示实验对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渗透培养”

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做的一些演示物理现象的实验,目的是加深学生们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印象.若教师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合理增加演示实验,并且在课堂上能恰当选择演示时机、正确选择演示方法,那么就可将物理实验能力诸要素的培养逐渐渗透到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中,其实际培养效果往往比刻意培养更好,又可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

教师在做课堂演示实验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集中,此时教师若能选择恰当的演示时机、正确的演示步骤、方法等,便可轻易的就将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演示实验教学中.恰当的演示时机的出发点是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过程中.正确的演示方法可以借助实物与多媒体演示,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的感官刺激,此时教师在适时的引导学生猜想、假设、设计与改进演示实验、提出问题、验证假设等,使学生对探究物理规律更感兴趣.下面就七个物理实验能力要素在课堂演示实验中的“渗透培养”作具体说明:

(1)“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对于抽象概念引入时,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以及足够的知识储备,此时可以先以课堂演示实验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对于复杂的演示实验教学,可以循序渐进的演示,边演示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再提出问题、再猜想与假设……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交流与合作”

课堂演示实验虽然是在给定实验器材、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也不需要学生来制定计划、设计实验,但是教师可以在完成这个实验之后,鼓励学生思考该实验的不足之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交流与合作已经贯穿在整个演示实验过程中,所以就不作具体说明了.

(3)“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时,教师不要因为让学生自己从数据中得出规律费时,就直接给出结论,而应该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规律.

3.2 学生实验对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分层培养”

学生实验是培养高中生实验能力和良好科学习惯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高中生不可能在每一个实验中都能兼顾到各种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倘若能对所有的学生实验进行合理的教学编排,在某几个实验或某一个阶段重点培养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某一个或多个要素,这种“分层培养”,既结合了课时现状,也兼顾了实验本身及教材的特点,能够起到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效果的目的.

本文将七个物理实验能力要素进行分层,第一层次能力:提出问题、交流与合作;第二层次能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第三层次能力: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评估.例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第一层次能力;“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第二层次能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第三层次能力.

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该实验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此时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打点计时器的相关知识,已经学会了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实验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其进行合作交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逐步使学生从“敢问”、“敢交流”到“愿问”、“愿交流”直至“会问”、“会交流”,最终学会与他人合作.

(2)“探究平抛运动规律”

该实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相关规律之后.因此,教师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让他们运用已学知识去进行探究实验.可看出该实验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通过“提出问题、确定方向、设计实验方案、合作探究、交流总结”等实验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不仅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而且其相应的物理实验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看出对于第二层次能力,重点在完成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上,这时可淡化其它部分,突出培养重点.所以,实验前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自己去了解所使用的仪器;实验中教师要多巡视,及时指出学生在实验步骤、实验方法、仪器使用、数据收集等方面的错误;实验后教师要让学生总结此次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在学习该实验之前,高中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也已经学习了打点计时器的相关知识,即会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此时,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已经知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它获得的加速度越大;物体受力一定时,它的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因此猜想“a与F成正比”以及“a与m成反比”,此时又考虑到“a与m成反比”其实就是“a与1m成正比”,已知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因此,很容易看出a与m是否成反比.

教材上就“怎样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给出了两种方法,对于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一种是用刻度尺测量位移并用秒表测量时间,然后由公式a=

2xt2

算出;第二种由于a=2xt2,如果测出两物体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x2,即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教材中就“如何为运动的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合力”也给出了两个案例,为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参考.综上,可看出此实验对学生重点考查的能力要素是: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评估.因此实验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同时也得教会学生们如何进行科学的猜想;实验中鼓励学生们根据猜想制定详细计划并设计实验;实验后引导学生对不同实验方案进行合理评估.

综上所述,“分层培养”看似破坏了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的整体性,但其实质是为了让各个能力都能得到重点培养,最终实现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整体提高.

3.3 课外探究实验对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整体培养”

该模块指的是结合课外探究实验对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七个要素进行整体培养,因此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经历7个要素的完整过程,整体提高自己的物理实验能力.由于该模块是学生们主动探究的模块,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作为媒体从旁起帮助作用,所以各种探究活动都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该模块,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这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探究内容的难度以及探究重心,由于高中生的物理知识结构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课外探究实验设计的重心应立足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究相应的物理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的目的.所以如果课外探究实验能很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物理贴近生活,从而产生对物理的亲切感.

针对“整体培养”的目的,在课外探究实验中应注意以下要领:

(1)提出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所要研究的课题,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提出问题;通过归类、找出共性、提出问题;通过类比、找出异同、提出问题等

(2)猜想与假设

在确定实验课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的物理知识,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在确定了研究内容之后,学生们必须结合所要研究的课题,制定详细的探究计划,然后根据假设确定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思索实验原理,最后再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器材(此处应该提供尽量多的器材供学生们选择)以及实验步骤.该过程由于学生们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的差异,将会制定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对于学生的设计方案,不能简单的用“好、坏”来衡量,而应该提一些建设性意见,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们自己去分析研究.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时,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必须严格规范,并且要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提前设计好数据记录表格,实验过程中如实、科学的记录数据

(5)分析与论证

数据处理时,学生可能收集了大量数据,但不知如何处理或处理不当,导致无法得出结论.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教导学生分析数据的思路和方法,并且鼓励学生借助图象、列表以及计算机等方式来处理物理实验数据.

(6)评估

在探究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评估,主要看实验方案、实验原理是否科学、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实验仪器是否有利于数据的测量、实验结论是否与预想一致等.通过这些评估,找出优缺点,吸收经验,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同时在评估时建议实行师对生评估、学生自我评估、学生间互相评估等方式.

(7)交流与合作

在该模块,交流与合作贯穿整个实验,教师既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又得适当控制,避免学生之间出现闲谈现象.

篇5:电子政务模拟实验1实验报告格式

组 别:第 组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正文:宋体小四字体)电子政务模拟实验1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政务大厅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的后台管理及维护全过程。2.重点掌握政府网上行政审批的流程。

3.思考我国政府网上行政审批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方向。(仅举例而已,具体目的自己来写)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CA认证系统

实验二:网上行政审批系统 实验三:公文流转系统

三、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以校园网络为依托的局域网。

(仅举例而已,具体环境要求自己来写)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实验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师给予相应讲解和指导的开放式模拟实验的形式。

五、实验步骤 实验一:

实验二:网上行政审批系统 系统一:基础应用平台(zwdtbase)1.(1)(2)2.系统二:管理中心子系统(aea)系统三:业务处理子系统(windows)系统四:缴费管理子系统(receive)实验三:

六、实验总结(200字即可)

(思考我国政府网上行政审批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方向)

(一)现存问题

(二)改革方向

七、参考文献 书籍、文章和网站等 附注:

1.实验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学期成绩=上机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

篇6:实验工作总结1

一学期实验教学工作现已结束,为总结经验,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下学期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对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以教务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为了让我校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利好有声有色,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张国文老师亲自抓实验教学工作,负责对实验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各位实验教师在作中尽心尽职,把自己的满腔热情都倾注于实验教学工作之中。

二、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实验教学的指针贯彻落实于整个实验教学工作之中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抓实常规工作和教研工作,积极探索正确、严谨的实验教学方法,并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新课程理论学习,适时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以“问题—设计—行动—反思”为基本过程的校本教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的素养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积极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并争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好小学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往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形成了以单一文化课为主的形势,而科学的课程不为教师和学生重视。学校把新课改工作摆到学校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趁此契机,成立科学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以此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在学生中的宣传,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实验意识——实验是要求我们得出正确结论的同时,追求正确的实验过程。

四、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1、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使全体教师更系统地领悟新课改的内涵,更全面地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更好地投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2、同时根据我校实际,科学老师是兼职的这一情况,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开展好实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自身实验素养。通过教师实验操作规范示范和教师实验教学比武,强化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严谨性。通过教师实验操作比赛,教师们的实验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实验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

五、认真落实实验教学

认真落实实验进课堂工作。实验教学是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的关键所在,对于教材中规定的实验教学要开足,开好。认真对待学生的实验,规范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对于个别实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开展,或者由于实验时间过长,无法在课堂上正常完成的实验,能够利用课外、课余时间完成。监督学生完成教学中需要长期坚持的实验。

六、做好实验室资料建设工作,完善实验室资料建设

完善实验室资料建设也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学期我们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认真进行落实。使实验器材的去向和流动有凭可依,有据可寻。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能根据平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验器材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此做好记录。

七、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定时开展教研组活动。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工作中,教研组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开展了活动。

1、平时教学工作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如何调整实验教学工作;

2、平时实验教学时,学生的哪些实验会出现和设计比较大的偏差的,自己课堂上是如何纠正,以及今后如何改进实验设计;

3、学生对实验操作中主要存在的误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4、对实验教学的反思和建议。在本学期虽然我们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加强学习,使我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在来年能更上一个台阶。

两家塘小学

上一篇:中国数码产品消费行为分析报告下一篇:2016小学生新学期个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