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2024-05-07

趣味实验实验报告(共8篇)

篇1: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趣味实验

实验员:张燕年级、班级:09级化学三班学号:40907147 联系方式:***

一、实验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化学实验的趣味化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手脑并用的能力更强,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二、实验内容:

(一)蓝色振荡实验:

1.实验原理:

亚甲基蓝的水溶液呈蓝色,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可以将它还原为无色,搅拌条件下空气会把无色产物亚甲基白氧化为蓝色,蓝色又被还原为无色,如此反应,实验能多次重复。

2.实验仪器和药品:

碘量瓶(用于微量元素的测定)、小烧杯、NaOH固体、葡萄糖、亚甲基蓝溶液(10mol/L)。

3.实验步骤:

(1)称取5.0g氢氧化钠(为整个实验过程提供一个碱性环境)于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水充分溶解。再将所得溶液转移至碘量瓶中,加水至约150mL;

(2)称取7g葡萄糖加入到(1)所得的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向碘量瓶中滴加1mL(约20滴)亚甲基蓝溶液,缓慢摇匀,之后静置大约半分钟,会发现蓝色的溶液慢慢变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再继续振荡碘量瓶,会发现溶液又变回蓝色,再继续静置半分钟左右,溶液又变为无色。此现象可重复若干次。

(二)化学冰袋:

1.实验原理:

铵盐溶解会吸热,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

2.实验仪器和药品:

密封袋、(NH4)2SO4、NH4NO3、Na2SO410H2O和NaHSO4。

3.实验步骤:

(1)分别称取4g硫酸铵、5g硝酸铵、9.6g十水硫酸钠和4g硫酸氢钠;

(2)将所称取的药品按顺序加入到密封袋中,添加顺序如下:十水硫酸钠、硫酸氢钠、硫酸铵和硝酸铵。将所加的药品用手压碎,会发现密封袋温度很低,此时我们的冰袋就做好了。

(三)固态汽水:

1.实验原理: 3

碳酸氢钠和柠檬酸钠反应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碳,能带走部分热量,这就是特别爽口的碳酸饮料。

2.实验仪器和药品:

烧杯、玻璃棒、研钵,柠檬酸、柠檬黄、蔗糖、明胶、碳酸氢钠。

3.实验步骤:

(1)称取0.1g明胶于小烧杯中,加入约10mL水使其吸水膨胀,如溶解过慢可用酒精灯适当微热;

(2)称取2.5g碳酸氢钠与小烧杯中,再取1mL(1)所得的溶液加入其中,最后用电吹风将小烧杯中的液体吹干;

(3)取4g蔗糖、4.5g柠檬酸和微量的柠檬黄于研钵中,研细成粉末状之后再加入到(2)所得的固体药品中,这时我们就制成了固体汽水;

(4)用100mL来冲调固体汽水,就制成了我们日常饮用的爽口的饮料。

三、实验注意事项

1、明胶微热溶解时不可温度太高,烧杯距离火焰需保持一定的距离,原因是明胶是一种蛋白质,高温容易变性。

2、称量NaOH时需用烧杯,纸张要现称现用,这样也会产生潮解。当然由于此实验主要是要一个碱性环境,所以此影响在此实验中可以忽略。

3、蓝色振荡实验过程中包含的是一种热力学平衡,在2—3h后这个实验现象就完全消失,此时已达到了极限状态。

4、冰袋制作不能使用无水碳酸钠(纯减)粉末,必须是含结晶水的晶体碳酸钠或成块状纯碱。可以将无水碳酸钠粉末溶于水,然后加热浓缩至晶体析出,自制晶体碳酸钠。

四、实验反思1、1.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如果把实验做趣味化处理,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我们本次实验包括观察性趣味实验和操作性趣味实验。

2、作为一名准化学教师,做好演示实验是很重要的一项教学技术,尤其是趣味实验,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这次演示实验时,我由于过于紧张,所以出现了小差错,而且讲解实验的方式也不够生动,没有“趣味”,没有很好的达到趣味实验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篇2: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教学目标

了解本实验趣味实验的原理,能够独立操作并演示本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实验原理

1.蓝色振荡实验

亚甲基蓝的水溶液呈蓝色,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可把它还原为无色,搅拌条件下空气会把无色产物氧化为蓝色,蓝色又被还原为无色,如此反应,实验能多次重复。可以表示为:

亚甲基蓝溶液

亚甲基白溶液

如果有酚酞试剂滴加的话,我们会发现颜色变化中还会多了红色与紫色。原因是当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时,滴加酚酞试剂滴加后溶液显红色。所以:①当葡萄糖可把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时,由于溶液显强碱性,此时溶液呈红色;②搅拌或略微震荡条件下空气会把部分无色产物氧化为蓝色,由于紫色与蓝色相混,由于颜色的混合效应,我们将看到此时溶液显紫色;③剧烈震荡后,将会有更多的无色产物被氧化为蓝色的亚甲基蓝,这时由于蓝色过深,将会遮掩酚酞的红色,结果我们将会看到溶液呈蓝色。

2.便携式化学冰袋

无机盐溶于水包括两个步骤:①.溶质分子的扩散过程;②.溶质分子的溶剂化过程;物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要看这两个过程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将降低;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溶液的温度将升高。

NH4NO3、NH4Cl等铵盐,溶于水时具有强烈吸热降温的性质,它们还可以从与其相接触的晶体盐中夺取结晶水而溶解吸热,利用这种性质,可以通过简单地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盐而制冷,制成化学“冰袋”。该种便携式“冰袋”可应用于需简便制冷的场合,如外出郊游时,对饮料和食品的保鲜、制冷。该实验主要是通过观察Na2SO4•10H2O, NH4NO3,(NH4)2 SO4混合后的制冷效果以及添加NaHSO4混合后的制冷效果,从而进行比较。

3.固体汽水

固体汽水与液体汽水所不同的是:液体汽水中的CO2一般是通过加压的方法使其溶解在水中;而固体汽水中的CO2是借助于原料中的碱性物质小苏打(NaHCO3),与可食用的有机酸柠檬酸反应而产生的。但是酸和碱混放在一起极易发生作用,因此,为了提高贮藏的稳定性,通常是先将小苏打用天然胶进行包结,使其在固态是不与固态的柠檬酸反应;当放入水中,由于天然胶的溶解,便可与酸反应,缓慢释放CO2出来。其制备主要原理是将碳酸氢钠分散在明胶溶液中,然后烘干,接着于各种所需药品(香精,蔗糖,柠檬酸,色素)混合,饮用时取其部分,置于饮水器皿,倒入水溶解时柠檬酸会与碳酸氢钠反应,进而放出CO2。这样喝起来口感和液体汽水相似,味道也很不错反应方程式如下:

三、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1.碘量瓶、托盘天平、药匙;NaOH固体、葡萄糖、亚甲基蓝乙醇溶液。2.软质塑料袋、托盘天平、药匙;Na2SO4·10H2O,(NH4)2SO4,NaHSO4,NH4NO3。

3.烧杯、量筒、玻璃棒、研钵、托盘天平、药匙、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电吹风;明胶、小苏打(NaHCO3)、无水柠檬酸、蔗糖、食用香精、柠檬黄色素。

四、实验内容

1.蓝色振荡

(1)配制溶液:称取2gNaOH固体和3g葡萄糖,配成50mL溶液于碘量瓶中,缓慢滴加>10滴亚甲基蓝试剂,摇匀。

(2)实验现象:

①开始时溶液呈蓝色,接着蓝色逐渐消失,变为无色,并形成斑纹结构。

②剧烈摇晃锥形瓶,锥形瓶中又出现同原来相似的蓝颜色,过几分钟,蓝色溶液又转变为无色。如果震荡,溶液又会出现蓝色,静置后又会变为无色。实验整体现象如此转变。

③待溶液静置为无色后,往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轻微缓慢持续震荡,溶液颜色依次变为紫红,紫色,最终变为蓝色。静置后溶液的颜色又从蓝色→紫色→紫红色→红色这样转变。然后继续震荡静置,实验现象与以上相同。

(3)实验说明:

①亚甲基蓝的水溶液呈蓝色,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可把它还原为无色,搅拌条件下空气会把无色产物(亚甲基白)氧化为蓝色,蓝色又被还原为无色,如此反应,实验能多次重复。

②如果有酚酞试剂滴加的话,我们会发现颜色变化中还会多了红色与紫色。原因是当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时,滴加酚酞试剂滴加后溶液显红色。溶液从蓝色→紫色→紫红色→红色这样转变。

注意事项:

①蓝色振荡实验加入酚酞之后由于实验操作水准要求较高,用力摇晃程度的掌控能力需要很强,这样颜色的变化才可以让同学们看的明显,而不是刹那间的转变。其实此实验在(3)实验说明: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五、实验安全与体会

1.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为了个人安全应该戴手套和护目镜。2.实验前,一定要先投湿抹布,放在固定显眼的位置备用。3.实验后形成的废弃物应倒入指定位置。

4.进实验室不留长发,不穿拖鞋、短裤等,注意实验台的干净和整洁。5.通过中教实验的学习,我不仅在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安全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并且在教师教育技能方面通过观察讨论和老师的讲解也有了进步,并且让我意识到细节很重要。

6.对于实验内容,课前一定要仔细思考,讲究科学性。

7.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做出及时的评价。可做出积极的评价,但不能不加思考一味肯定。

8.NaOH溶液的配置是一个放热过程,溶解固体NaOH时避免过热迸溅而腐蚀皮肤。

9.实验室卫生条件不过关,禁止品尝制得的汽水。

六、相关文献与重点文献综述

有人对蓝色振荡实验进行了改进,使蓝瓶子绿起来。具体做法是:使用生活中常见还原剂维生素C 代替传统实验中的葡萄糖,亚甲基蓝(MB2+)被VC 片还原为亚甲基白(MB2+)。但这种无色溶液在空气中振荡后不能被氧化自行逆转,需要添加催化Cu2+剂,才能被氧气氧化为亚甲基蓝;Cu2+同时又可以在亚甲基蓝被VC 片还原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整个实验中添加NaHCO3 调节溶液的pH ,促进反应更加完全。Cu2+ 的加入,使溶液还原后最终的颜色显现为淡绿色。

七、参考文献

篇3:趣味喷泉实验

一、单喷泉实验

(一) 实验用品

600mL塑料瓶1个 (或可乐瓶, 在瓶侧上端开一个透气孔) 、500mL的圆底烧瓶1个、单孔橡皮塞 (带尖嘴的玻璃导管和橡皮管, 尖嘴一端插入烧瓶内) 、止水夹、铁架台;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酚酞试液、水。

(二) 实验操作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滴有酚酞试液的一小团棉花放置在玻璃 管口, 按图1向上排出空气收集氨气。

3.当管口棉花团变红后, 关闭止水夹, 将棉花取出, 按图2用铁架台将烧瓶固定。

4.打开止水夹, 塑料瓶中的液体沿玻璃管缓缓上升, 最后形成美丽的喷泉。

(三) 实验优点

1.使用仪器少, 烧瓶不需干燥也不需换, 可随时反复使用, 无需事先收集。

2.喷泉可随意控制 (通过透气孔) , 操作简单易行, 高效省时, 成功率高。

3.喷管口细小, 仪器容量也变小, 药品用量减少, 实现实验微型化。既适合教师课堂演示, 又适合学生的分组实验。

二、双喷泉实验和彩色喷泉实验

方法:通过更换烧瓶中气体及塑料瓶内的溶液, 随意组合, 形成的压强差更大, 产成的颜色变化更丰富多彩。现象更明显壮观, 趣味性强。用HCl和Cl2等也能按图2做喷泉实验。

操作:同氨气单喷泉实验相似。比如做双喷实验 (双喷管) 用2个塑料瓶分别装3%的CuSO4溶液、酚酞溶液, 带双喷嘴橡皮塞;彩喷实验用 (三喷管) 3个塑料瓶分别装3%的FeCl3溶液、3%的CuSO4溶液、酚酞试液, 带三喷嘴橡皮塞。

篇4:高中化学课外实验和趣味实验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外实验;趣味实验

高中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对增进强学教学的趣味性,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还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的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与功能,建议在传统课内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对课外实验和趣味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实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延伸,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

一、高中化学课外实验与趣味实验教学的价值分析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在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当中,很多理论知识内容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且带有一定的学术性,使得有些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课外实验与趣味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感受化学科学的魅力,通过更加形象、生动、新奇的方式来接触化学知识,从而有效减少化学学习的思维障碍和抵触情绪,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在开展课外实验和趣味实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有时还需要学生同他人进行合作,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3、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创造力。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师会发现学生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上会呈现出较大的层次性,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都不尽相同,如果化学教师单纯依靠课上灌输性、标准性的教学,不仅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通过课外实验和趣味实验,化学教师不仅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可以顾及到学生的一些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学生开展一些个性化的指导,进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

3、巩固课堂知识,拓展学习空间。化学作为一门知识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由于高中化学课程的授课任务比较重,所以课堂上实验教学可利用的空间相对不足,传统的化学教学对教材和课堂授课的依赖性比较大,而且会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借助课外实验和趣味实验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学生化学学习空间的有效拓展。

二、高中化学课外实验和趣味实验的教学对策

1、在化学课前开展趣味实验。在化学课前的预习阶段或准备阶段,组织开展一些课外实验或趣味实验,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化学课程的魅力,或者让学生带着疑问投入到后续的化学知识学习当中,这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玻璃棒点火”小实验在化学课前的演示,化学教师可以先用蘸有少许浓硫酸的玻璃棒接触放置在玻璃片上而的粉末状钾,然后碰酒精灯的灯芯,观察到灯芯会燃烧起来,但是对于该实验中的化学原理显然很多学生还不清楚。学生在感受到化学实验的神奇之后,可以自己去预习课本内容寻找答案,也可以带着疑问进行听讲,最终明白该实验是利用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七氧化二锰,其碰到酒精就马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能够让酒精灯燃烧起来。而且在这个课外实验与课内教学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会更加直接,化学课堂的学习气氛也会更加活跃,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主动学习意识将对得到有效增强。

2、在化学课后开展家庭实验。高中化學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本身就是十分紧密的,在化学课后开展家庭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懂得如何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为了指导学生在课后积极开展家庭实验,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或废弃物来自制化学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如利用生活中的废铁屑的氧化过程来制取三氧化二铁;从废旧电池中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取二氧化锰;利用旧墨水瓶与酒精来制作酒精燈;利用废旧眼药瓶来制作滴管等,都可以有效节约化学实验资源,增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学生家庭中开展的适应性、灵活性,同时促进了学生绿色意识、环保意识和德育素质的有效培养与提高。

3、借助校园活动开展课外实验。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起,实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高校化学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契机,组织一些趣味性、时代性强的课外实验,让学生在各类校园活动中感受化学科学的魅力,增强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建议高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科技节、创新节等学校活动载体,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和教育条件,设计与开发一些更加复杂的课外实验,形成对学生课内实验学习的有效补充。例如,在校园科技节上,可以让学生完成甲烷、乙烯、戊烷分子模型的制作,或者金刚石、石墨、碳六十同素异形体模型的制作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更加形象、生动的环境下对化学理论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

三、结语

总之,高中化学课外实验和趣味实验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促进课内实验教学的有效拓展,丰富化学教学的教育功能,还能促进高中化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之间的联系,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感受化学科学的学习价值与魅力,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邓光文.开展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2] 岳云华.《趣味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J].化学教学,2013,(03).

[3] 姜月霞.高中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1,(08).

篇5: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内容摘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通过趣味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通过综合实践课和美育的渗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参与观察、思考、讨论,时刻让他们保留成功的欲望,享受成功的乐趣,以获得理智能力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构建知识,形成各方面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本课题2013年1月正式开始进入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经过钻研和探讨,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作结题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当下高新技术的出现,媒体工具的繁荣发展,文化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获取信息的面和量都有了质的突跃,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以多种形式“侵占”了学生的注意力,相比较,课本试验的单一和死板对于学生却失去了吸引力,要保持化学课堂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就需要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在保证实验科学准确的基础上使之趣味化,利用趣味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化学实验趣味化教学,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2.3.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对课本实验的改进。

化学趣味实验对化学教学的影响。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准备阶段(2013.1----2013.3)1.复习课本实验。

2.对可本实验做出一些改动,使其更加趣味化。3.收集或设计一些趣味化小实验。实施阶段:(2013.3-----2013.10)

1.把学生分组,按小组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设计试验并完成试验,各小组交流实验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2.收集每次试验方案和结论 完成阶段:(2013.10----2014.1)1.对学生问卷调查。2.收集材料。

3..分析每次实验的方案和结论,和做课本实验的平行班级对比成绩完成研究论文。

(一)、五、诠释和研究

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实际上,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可认为是趣味实验。比如只要你对化学教科书上的实验稍微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搞出与教科书上的实验相近,但又不同于它的非常有趣的一种新式实验结果,这会增加你对实验的兴趣。本案例将烧杯改为大试管,一开始

教师通过风趣的言语和实验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通过实验自主的进行探究学习,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是组织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的思路必须始终关注学生思维,走向共同学习进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带动下,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研究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1、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的思路

新课程要求多用探究式教学,在实验内容的探究式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开展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教师演示实验相比,课堂趣味小实验要求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积极思考,主动获取并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与学生分组实验相比,它能更好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配合教学内容进行随堂实验。课内小实验能让学生更容易抓住实验本质,消除实验对学生的神秘感,也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供更多的机会。

⑴引起学生的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个唯一的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或者较为挨近神经机体的状况,才能在心理引起感觉来。”由此可见,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注意,不打开注意这道门户,人们就无法认识世界。因此,实验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实验趣味化,用变化的实验现象、新异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的噱头、设置对比实验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引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后,也要在适当的时机明确实验目的以及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有意注意,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唤醒学生的表象。表象是人脑对当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应。表象不同于感知,但又同感知不可分割。表象储存于人的大脑之中,即信息储存。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唤起储存于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从而获得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化学实验以其无可比拟的形象性,对唤醒学生的表象的作用不可替代。化学实验教学要唤醒学生储存于大脑中的表象,就需要将实验趣味化,做到“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现象课本外,原理课本中。”心理学研究表明,生动的词语尤其是活跃的动词能较好的唤起学生的表象,构成形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形成综合表象,就能构成更清晰、更生动、更完整的形象。

⑶.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词的描述或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的形象的过程,是重现别人想象过而自己未曾亲身感知的事物,根据示意在头脑中“再造”出来的新形象。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之所以重要,在于相当多的实验内容是学生从未感知过的、陌生的。这样,教师就有必要调用各种材料,运用各种展示技巧,来唤起储存于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表象,让学生自己去“再造”经过老师示意的新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让学生再造不曾感知过的新事物的形象;一条是让学生再造不曾感知过的新观点、新思想。对中学化学学习者来说,前者是最主要的途径。

2、化学教学实验趣味化的实施建议

⑴.充分利用瑰丽多变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讲“氢气的制取及性质”时,我先引出问题:“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只见在氢气球下吊着标语,上面写着“氢气的制取及性质”,随着气球飞到天花板上,4 课题标语飘在教室里,此时教室一片欢呼,我适时引入“氢的密度”,学生便能掌握。我接着说:“请同学们稍安勿躁,让我们自制的氢气炸弹作为本节课开始的礼炮吧!”点燃盛有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矿泉水瓶,立即发出巨大的爆鸣声,矿泉水瓶升空。用这两个化学魔术实验把学生兴趣从一个高潮带向另一高潮,这时学生困意已除,精神为之振奋,基本可以调动起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带着求知欲去学习,教学效果非常好,比那种呆板地介绍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学完氢气的化学性质之后再去做验证性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爆鸣实验好得多。

⑵.利用新异的实验装置,吸引学生,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传统的化学实验仪器,在向学生示以严谨科学之外,还给学生刻板的印象,使化学实验变得神秘而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如果能用生活中常见物品甚或是生活废弃物做化学实验装置,消除实验对学生的神秘感和距离感,使实验“走向生活并来自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结合生活经验,积极探索思考,利于所学知识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制作一些简易实验器材,大大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比如自制简易净水装置和自制电解水装置。

⑶.在实验过程中制造噱头,使课堂生动活泼,赋课堂以活力,吸引学生。如演示检验三价铁离子显色实验时,传统实验是在试管中直接加入三氯化铁和硫氰化钾溶液,学生观察颜色变化。如若将之趣味化,给学生表演“神汉捉鬼”的把戏:用滤纸剪一个“纸人”,用三氯化铁溶液浸透后晾干。表演时,手拿“纸人”,口中念念有词,然后用事先蘸上硫氰化钾溶液的“宝剑”劈“纸鬼”,学生即可见到刀口立即流出殷红的“鬼血”,此时再引导学生探寻个中玄机,学生们肯定会兴致盎然。两相比较,自然后者更吸引学生,课堂效果也将显而易见。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探究性学习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间接兴趣。

六、研究成果

经过了本组成员一年的探索与研究,本课题在理论、实践和科研等层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化学实验趣味化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探究性学习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间接兴趣。

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是必然的趋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实验教学趣味化之路究竟如何走,也没有一定之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智慧,使自己的课堂更生动、更活泼、更吸引学生。

2.化学实验趣味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研究成员尝试在课堂上尽量补充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小实验,趣味化学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物质的分散系

在学习这节内容时,我事先做好大量的准备:淀粉溶液、Fe(OH)3胶体、CuSO4溶液、NaCl溶液、泥沙悬浊液,小型激光束、鸡蛋壳(上有开口,下已去壳)等。上课前,我将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

上课时,先通过与胶体知识相关的四幅图片及相应问题引入新课,分别为早晨树林中的“丁达尔现象”、利用静电除尘的水泥厂、上海的崇明三角洲、血液透析,这些问题是在学生已经熟悉的、与胶体知识有关的生活、生产中的事实和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提出来。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兴趣被自然地激发。再通过学生的自行观察区别,教师引导用激光束照射液体(此时,学生兴趣高涨,激光束对他们来说不陌生,但是激光束可以用在这里他们非常的好奇),认识分散系的种类,进行归纳总结,如此学生头脑中对分散

系已获得了主动的认识。此时,带领学生一起认识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一些胶体分散系。在学习新认识的分散系——胶体的性质时,先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所见所闻讨论胶体与其它分散系有所不同的性质。然后在经过实验进行验证,如此,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个高度。随后,在得出溶液和胶体的混合液分离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生活中常见的鸡蛋膜进行分离实验(学生感觉非常新鲜有趣)。

[案例点评] 本案例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展开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等的密切联系,通过化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化学经验。

七、推广价值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课题组成员(一线教师)的实践基础上完成的一项崭新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实现直观、探索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本课题在实施之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学的充分认可,能让每个学生根据不同发展需要,在经历探究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该课题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八、问题思考

本课题在实施之前确立了完善的实施思路,明确了老师和学生的各自分工,在实施过程中各个成员积极投入,紧密合作,最终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在完成课题之后,我们总结发现本次课题研究对课本知识巩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对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师把书中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探究实验,可有些实验总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施;有关综合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验不足,趣味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教师对化学实验的改进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该课题的实施中我们有收获也有不足。因此下一步我们课题组决定将趣味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进一步完善。具体如下:扩大趣味化学实验的开发,从而增加趣味化学实验的来源;在组内成员之间进行相互听课、评课,把趣味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充分挖掘出来;提高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莱斯多惠.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377.[2]乌申斯基.人民是教育的对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18.[3] 王传琦,王作民.化学课外活动

篇6:《化学趣味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一节趣味实验课,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及规范学生的一些实验操作。

【教学设计】

1、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用品:

棉手帕、70%的酒精、烧杯、酒精灯、坩埚钳等。实验步骤:

将棉手帕侵泡在70%的酒精中,用坩埚钳夹起棉手帕放到酒精灯出点燃,边燃烧变晃动,等火焰熄灭后,拿下手帕观察手帕有什么变化? 实验原理:

因为棉手帕是用70%的酒精侵泡过的,酒精燃烧时,30%的水分蒸发需要吸热,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所以火焰熄灭后,棉手帕还是完好无损。

2、魔棒点灯:

实验用品:

玻璃棒、表面皿、酒精灯、高锰酸钾、浓硫酸等。实验步骤:

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观察酒精灯能否被点燃?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酒精灯被点燃。

3、喷雾作画:

实验用品:

画纸、画笔、喷雾器、酚酞、醋酸等。实验步骤:

先用画笔蘸取酚酞溶液在画纸上作画或者写字,等风干后观察不到痕迹,再用装有醋酸的喷雾器对着画纸喷,观察画纸上有什么变化? 实验原理:

无色的酚酞遇酸变成红色。

4、水火相容 :

实验用品:

玻璃杯、镊子、玻璃棒、水、氯酸钾、浓硫酸、白磷等。实验步骤:

在一个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把十几颗氯酸钾晶体放到水底,再用镊子夹取几小粒白磷放到氯酸钾晶体中。接着用玻璃移液管吸取浓硫酸少许,移注到氯酸钾和黄磷的混合物中,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水中有火,岂不是“水火相容”吗? 实验原理:

在水中放进氯酸钾,氯酸钾是含氧的化合物;再放进白磷,白磷是极易燃烧的东西,在水里因为与空气中的氧隔绝了,所以没有自燃。但是,加进了浓硫酸,浓硫酸与氯酸钾起作用生成氯酸,氯酸不稳定,放出氧来。氧又与白磷起反应而燃烧,这种反应特别猛烈,因此在水里也能进行,使得水火同处在一个杯中。磷被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起作用,生成磷酸。

5、制作“叶脉书签”:

实验步骤:

(1)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好象煮树叶汤

(2)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

(3)将叶子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篇7:趣味实验7

化学班第四小组

一、立论依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而化学趣味实验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化学学科,应根据其特点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实验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生活的理论运用能力。某些趣味化学实验不仅完成教材中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变学生的任务学习为兴趣学习。通过化学实验的趣味化,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讲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观察与思考。而且中学化学实验的趣味化,也给新课程改革中实验改革及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化学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过分强调“学科中心”的化学课程与教学,使化学实验的倾向十分明显。国内外的各种调查显示,很多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正在明显降低,甚至一些学生放弃了化学学习。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做了化学实验,是否就一定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因此,如何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是化学教学中值得关注一个问题。所以作为化学老师应该多用趣味化学实验催化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目前,国内国外有不少的教师都在致力于中学化学实验的趣味化设计,比如“化学学科网”上就介绍了很多教师关于化学实验趣味化设计的方案,但,化学实验的趣味设计,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因而值得我们去研究。

二、研究方案

(一)拟研究的问题

拟研究的问题:中学化学中的若干趣味实验创新设计。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 2. 魔棒点灯。3. 喷雾显字。4. 魔壶实验。

5. 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趣味设计。………………

研究目标:对中学化学中的部分实验设计为趣味性实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趣味性实验设计和创新 术语定义: 趣味:(1)[interest;delight]∶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趣味无穷

(2)[taste;liking;preference]∶爱好

迎合低级趣味

相关记载

1.情趣;旨趣;兴趣。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宋 叶适 《跋刘克逊诗》:“怪伟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言语之外,两 谢、二 陆 不足多也。”《红楼梦》第三九回:“ 刘老老 吃了茶,便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给 贾母 听,贾母 越发得了趣味。” 鲁迅 《书信集·致邹韬奋》:“我以为如果能有插图,就更加有趣味。”-----来自百度百科

化学实验趣味性: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实验。

(二)研究程序

1、研究方法(1)、文献法

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实验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在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仔细观察,设计趣味实验方案。(2)、观察法

仔细观察要设计实验的文献资料,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现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3)、分析、比较法

①整理。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如作出统计材料﹐进行解释﹑分析﹑评价﹐找到所要设计实验的设计原理,进行趣味性实验设计。②比较。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出异同和差距﹐提出合理运用的意见。(4)、实验法

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后设计出来的趣味实验方案,进行反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作精确而详尽的记录﹐在各阶段中要作准确的测验。为了排除偶然性﹐可反覆实验多次。处理实验结果时要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慎重核对结论﹐力求排除偶然因素作用。

2、研究路线

通过文献法了解目前中学化学实验已经趣味化和未趣味化的实验,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趣味实验进行改进,对还没有趣味化的实验进行趣味设计。

按照趣味实验的设计方案进行反复实验,找到最优化设计方案。

3、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1)物质条件:现在的中学经过“普实“都具有化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具备,对趣味性实验的设计提供了物质保障。

(2)技术条件:现在的中学教师中,有一大批经过专业训练的化学教师,他们具有专业的化学知识,掌握了先进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对趣味性实验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3)环境条件:在教学环境中,传统的教学实验方法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传统的教学实验方法有待于改进。而经过改进后的化学趣味性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化学趣味性实验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化学趣味性实验设计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具备,因而,在中学进行化学趣味性实验的设计是可行的。

(三)研究基础;

已参加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到目前为此,第四组成员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都对很多具体实验进行认真的研究将实验进行改进和问题趣味性发展。如对初中生很重要的一个实验——测定空气组成实验。就根据负压将其设计为喷泉的形式。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同时利于学生的探究。该设计获得西部十四个省区市的实验改进和设计二等奖。

已具备实验条件:对将实验以趣味实验的形式充分的利用到实验课外开放或开放性实验中,目前许多学校都基本上具备条件,并且能开展教学方面的工作 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对于少数学校而言可能学校器材配置情况不同,而缺少部分器材,但是不是开展该方面工作的制约原因。如果我们留心的话,可以寻找到相应的器材来代替你设计的所需。

(四)本论文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特色方面:对该项目而言,其特色就主要体现在一个“新”上,他可以以不同的视觉角度再学习中给人以十分有趣的感受。

创新之处:将学习过程中要学、要做、要探索的内容以充分的知识整合形式,以十分有趣的方式体现出来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预期的工作研究进程、工作安排和成果

1、时间安排

2010年8月-2011年1月

文献检索、研究教师培训、趣味实验方案的设计。

2011年2月-2011年11月

实施实验找到最佳设计方案 2011年12月-2012年1月

整理研究资料,形成研究论文

2、预期成果

根据课题计划,对实验按教学进度进行逐一的研究,研发设计,并科学分类系统化,从而将趣味性实验转化为十分有价值的教学成果,以期望向校本教材方向的发展。

三、参考文献:

1、化学研究与趣味实验方小仙

篇8:趣味化学实验研究

一、趣味化学实验研究的意义

趣味化学实验往往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背景, 以学习、生活、科技知识为素材展开的。其现象奇特、方法新颖, 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设计的每一个趣味实验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使他们欲罢不能。而学生对实验的这种浓厚的兴趣, 就是一种潜在的创造力, 它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不懈的探讨, 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从实际需要出发, 通过趣味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通过综合实践课和美育的渗透,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参与观察、思考、讨论, 时刻让他们保留成功的欲望, 享受成功的乐趣, 以获得理智能力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构建知识, 形成各方面能力,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二、趣味化学实验研究的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趣味化学实验能直观、形象地体现作为学习对象的化学事物, 是化学学习内容最现实、最生动和最有效的物质载体, 也是对中学生进行化学启蒙的重要工具。趣味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只是停留在观察丰富多彩的各种表观奇异现象上, 而且可能以化学的奥妙引导他们亲手实验和进一步探索、思考, 激发他们的未知欲, 形成高层次化学学习兴趣和对化学学习的爱好。

2.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

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它又包含多种科学方法及其综合运用。它与观察、测量、条件控制、数据分析处理等科学方法密切联系着。

3.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

趣味化学实验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与体验, 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趣味化学实验研究的方法

趣味化学实验研究需要改进与创新, 同现行的中学化学课本中所规定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家庭小实验相比, 趣味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应更加有所提高, 从而提高其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服务功能、作用及效果。这就要求对其中的部分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形式有多种, 主要有:对实验器具选择及使用进行改进, 使得实验操作更方便, 方法更简单;对实验所用药品及用量进行改进, 使得实验效果更明显, 实验的安全性更好, 实验可视性更明晰;对实验的操作程序及步骤进行改进, 使实验过程更加简捷, 实验步骤更加合理;对实验进行综合改进, 包括对实验原理、实验器具、实验药品、实验过程等进行全面的改进。许多常见趣味化学实验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教育教学研究者反复论证后选择提出的, 很多都具有权威性, 因此, 要进行趣味化学实验改进的难度是很大的, 要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但只要在趣味化学实验研究中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多思多想, 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当然, 趣味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必须不能脱离化学生活实际, 无论是实验原理、实验器具、实验药品及实验程序的改进, 还是补充新的验证性实验或概念形成性实验、探索性实验, 都不能离开中学生知识接受力、化学生活这个实际, 都要围绕原实验的作用与意图, 围绕增强服务于化学生活这个宗旨, 否则, 实验改进很容易步入误区, 甚至会对生活产生副作用。趣味化学实验改进要遵循增强实验简易性的原则, 这是一项容易有所突破的实验研究。

四、“魔棒”点燃“雪球”趣味化学实验研究案例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表面皿、蒸发皿。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醋酸钙、高锰酸钾、浓硫酸、蒸馏水。

实验步骤:取一个小烧杯, 用量筒量取20mL蒸馏水, 把它加入到小烧杯中, 然后再加入适量醋酸钙, 制备醋酸钙饱和溶液。另取一大烧杯, 在其中加入80mL无水酒精, 再慢慢加入15mL饱和醋酸钙溶液,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烧杯中的物质开始时出现浑浊, 继而变稠并不再流动, 最后成为白色凝胶状。取出胶冻, 捏成球状, 形如一个白色雪球, 把它放在蒸发皿中, 制成“雪球”。在表面皿上倒上少许高锰酸钾晶体, 然后滴上几滴浓硫酸,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混合物呈浅绿色油状物, 只要用蘸有这种混合物的玻璃棒轻轻往雪球上一触, “雪球”立即着火, 并发出蓝色火焰。

实验原理: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 而醋酸钙只溶于水不熔于酒精。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 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 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 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果冻”, 酒精充填其中, 即得所谓的“雪球”。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反应产物Mn2O7具极强的氧化性, 当Mn2O7一接触到“雪球” (乙醇) 后, 立即放出大量的热, 并达到了酒精的着火点, 于是“雪球”很快就被“魔棒”点燃了, 其实质就是填充在“雪球”中的酒精在燃烧。

实验讨论与分析:本实验把“魔棒点灯”和“雪球燃烧”两个趣味实验融合成一体, 不但简单易行、现象明显, 而且趣味性更浓了。当然, 本实验要做成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所用的酒精必须是无水乙醇或是浓度在95%以上的乙醇;制备的醋酸钙溶液必须是饱和的;酒精与醋酸钙饱和溶液的体积比必须有一定的比例, 从实验原理可以知道, 固体酒精不是酒精的固态, 而是酒精充填在醋酸钙凝胶里, 如果所用酒精与醋酸钙饱和溶液的体积比太小, 那么就有可能无法制得凝胶。当酒精与醋酸钙饱和溶液的体积比为1∶1混合时, 还能有少量凝胶形成, 当它们的体积比为1∶3或1∶5时, 把它们混合就没有凝胶形成了。同时, 通过实验还可发现, 它们的比例也不宜太大, 当酒精与醋酸钙饱和溶液的体积比为5∶1混合时, 它们可以刚好地全部形成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 然而当它们的比为10∶1或15∶1时, 虽然也有凝胶形成, 但此时烧杯中却有许多酒精剩余, 这样就很浪费药品。因此, 想要制得固体酒精, 加入酒精与醋酸钙饱和溶液的体积比最好为5∶1。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酒精的挥发性较强, 故固体酒精应该现用现制, 而且还需密封保存。

五、启示

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和查询丰富的网络资源, 以及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并对其中部分实验进行实验探索, 充分认识到趣味实验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有着重大的作用。总之, 只要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挖掘、多积累, 就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科学、简易的趣味化学实验, 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教学打开新的思路。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倒计时》数学教案下一篇:浅议从小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