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获教育课题成果汇报

2024-04-14

奖获教育课题成果汇报(共8篇)

篇1:奖获教育课题成果汇报

“读千古经典,奠成才之基”大型文艺汇演暨国家级重点德育子课题成果汇报讲话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课题组长、全镇各辅导员、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因庞校长公务繁忙,不能到会,我受他委托讲几句话,国家级重点德育子课题临海市实验区共有九所学校,我们学校作为临海市唯一一所优秀实验校赴江苏领奖,这是我们学校的光荣,也是实验区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鼓励,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读千古经典,奠成才之基”大型文艺汇演暨国家级重点德育子课题成果汇报是对前第二阶段工作的总结,请领导和各课题组长多提宝贵意见,接下去我介绍一下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德育专家,临海市团市委书记:胡建中,临海市团市委学少部部长:项丽琴;临海市德育研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忠良,临海市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杨书望;临海市普教科科长:郎百能,临海市普教科副科长:董立,临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林正,临海市关工委科员:盛鑫祥;临海市各校德育课题组组长,本次活动得到我们当地政府领导和本镇各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他们也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参加会议,有白水洋镇党委委员主管教育领导:程正刚,白水洋镇团委书记:王靓靓,以及全镇各校的辅导员,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朋友们,过去的一年,在全体老师勤勤恳恳的工作下,在同学们的刻苦努力下,白水洋小学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全校教职工正积极探索“走读寄读、双轨并行”的办学新路,朝着“创现代化示范学校、建信息化教育窗口”的办学目标阔步迈进。本学期,我们在团市委、市教育局以及当地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隆重推广 “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其意义深远,影响巨大,成效显著,通过师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现已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诵读场面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大家都知道: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使之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是我们永远的追求。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提前向在座的所有领导、来宾、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新年的祝贺!祝大家新年快乐!也预祝“读千古经典,奠成才之基”大型文艺汇演暨国家级重点德育子课题成果汇报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篇2:奖获教育课题成果汇报

单位:大庆市第十中学

日期:2014年6月25日

小课题阶段成果汇报

课题名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课题类别:高中生物

课题编号:2014gxkt341

课题主持人:崔巍巍(执笔)

课题参与者:李双林、朱丹

汇报单位:大庆市第十中学

汇报时间:2014年6月25日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1、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选题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随着全社会对教育减负工作的日益关注,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已越来越成为当前教育界一个热门话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真正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的,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思维和方法,达到终身获益的目的。构建高效课堂,既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一致,又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一条实践创新的道路。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欲在课堂教学中身体力行,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首先应当做好每一堂课的有效教学设计。

选题的价值:

(1)使学生变厌学为主动学习,改善师生关系;

(2)将教师与学生从传统的教学中解放出来;

(3)解决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难题,注重学生能力及兴趣的培养;

(4)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2、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高效策略,如:高效的导入、高效的探究、高效的合作、高效的课件、高效的作业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的方法

2.调查法:了解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并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和综合﹐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3.行动研究法:组织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学习。要按计划所制定的措施采取行动,组织活动。要注意活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注重实际效果和问题的解决。对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要进行系统的科学处理,及时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报告,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目标内容,实践操作,效果结论及思考与建议等。

4.统计法、列表法、图示法:把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数据等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数理统计,列出表格,做出图示,以直观地显示实验结果。

5.观察法:如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和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一些与实验有关的因素,在分层取样的基础上,随机选取部分实验对象进行观察,以获得有关实验资料。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工作

第一阶段、准备立项阶段:

2014年3月——2014年4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做好开题的相关准备工作,对人员工作进行分工。

1、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2、确定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

3、李双林老师开始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

2014年5月—6月,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研讨课、教研课、基本功大赛等,在活动和日常教学中进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未开始小课题研究前,我们理解的“高效”就是容量大。可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我们感觉到高效课堂不是这个狭隘的课堂,它应该是和谐的课堂、热情洋溢的课堂,甚至可以是欢声笑语的课堂。在和谐宽容协作的氛围学习,才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2、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为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的集体备课就更加深入,更关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每周主备人会按照计划完成主备方案,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共同探讨每一个细节,针对可以更加高效的部分进行挖掘。

(1)高效导入:之前的授课我们不是很关注课堂导入,但是通过讨论和实践我们发现,高效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高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比如,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这节课上,我们引入了世界上最陡的过山车视频,此视频的拍摄角度使观看者身临其境,在感受到刺激和疯狂之后,自然高效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

(2)高效的学案:我组编写的学案最初只是基础知识的罗列,以填空的形式呈现。随着大家学案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在学案设置上值得深度思考或讨论的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学案的效力。学案编写不在千篇一律,可以更加灵活。

(3)高效的课件:在课件制作上,我们也有收获。将意义不大的文字罗列从课件中删除,只保留核心问题和对本节课难点突破有帮助的内容,而且在颜色文字和图片的选取上也下了功夫。

(4)高效的小组合作:在课堂上,我们结合授课内容,恰当的组织合作学习,将一些原来由教师讲授的内容交给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并尽量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虽然表面上牺牲了一些时间,但是只要讨论的问题指向性明确,还是很能提高学生能力并且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比如,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的条件、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等,都是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

这两个月来,我们课题组三名成员撰写了四篇教学设计、四篇教学反思、三篇教学心得、四个课件,收集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图片视频,以及研讨课、教师基本功大赛和组内教研课的视频。

五.存在的问题

1、如何让小组合作更高效。在小组成员的分配上有时候不能按照教师的一厢情愿进行分配成员,还有考虑到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等,所以结合实际运作,还有出现中途调整的情况。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还存在游离于合作之外的成员,如何调动他们参与学习还需要继续研究。

2、高效的课后反思有待加强。随时积累每一天的教学感受和心得是很好的反思,但是我们做的还不够,总是用脑想了想就算反思了,今后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室,记录每天的收获。

3、高效的作业一直是困扰我们课题组的老大难问题,我们除了将当堂检测题编写在学案上外,作业更多的是以练习册上的习题为主,或者抄写每节课的知识点、绘制概念模型。如何让作业更高效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也许它可以作为我们的下一个小课题。

六.下一步研究措施及展望

1、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针对自己的研究分工形成文字材料、佐证材料。

2、进一步交代课题组的分工和研究任务,使每位教师的工作目的进一步明确。

3、计划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课堂类型和学法。

篇3:奖获教育课题成果汇报

一、课题研究目的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今天, 要求我们对课型特点与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 目的在于转变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方法, 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 自始至终贯穿着“以教师为中心”, “以知识为中心“, 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格局, 缺乏生机, 教学效率低, 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 我们课题组的课题实验、探索与研究, 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形成一种以学生为核心、能力为主线、育人为目标的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途径。本课题的研究《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的研究》就是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实施。该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提高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实现由知识型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蜕变, 使学生改变被动地学习方式, 通过研究式、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和合作式的学习, 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1 . 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的课题研究, 揭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机制, 探索任务的设计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2.着力培养学生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学习与运用英语能力。根据学生特点, 实施任务型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实现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和个性化。

3.注重提高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教学科研能力。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 教师都得到提高。教师对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研究拥有自己的感受,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 . 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 设置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任务。

2.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3.引导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进行合作式的学习。

4.针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外的延展的探讨。

5.如何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来转变待优生。

五、课题实验方法

我们搜集大量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资料, 组织所有参研成员认真学习, 领悟其精神实质, 把握其核心问题, 采用实验法、对照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

六、课题实验阶段

1.论证阶段 (2011.1-2012.3) :进行课堂调查与研讨, 对选题进行必要的调查与论证, 由程国清老师主要负责, 最后确定申报的课题。

2.学习阶段 (2012.3-2012.6) :明确研究任务;任务型教学模式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学习研讨。主要成果形式为主题研讨活动记录、学习心得、学习总结。

3.实施阶段 (2012.9-2013.6) :教学实践实验的开展与探究。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学中, 学生任务活动展示与分析, 任务设置方法分析与归纳, 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与总结。主要成果形式为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札记、教学反思, 活动记录、行动报告, 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展示。

4.总结阶段 (2013.7-2013.9)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任务设置方法归纳与整理, 课题研究资料搜集与整理, 撰写课题总结与结题汇报。主要成果形式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结题成果汇报。

七、课题研究对象

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中各年级学生, 部分初中年级学生, 确定8个实验班和8个对照班。

八、课题研究形式

1.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前期, 我们通过集中学习研讨, 撰写学习心得, 全面进一步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国内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等。

2.开展课堂任务教学。通过开展集体备课、选人上课、同课异构、集体评课、学生课后问卷调查的教学研究方式, 开展研究工作, 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任务设置形式。

3.深入任务设置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是教师设置的任务是否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 围绕任务型教学法、学生情感教育、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等问题, 我们通过研究课、研讨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总结。

4.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我们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课堂教学任务的设置, 在此过程中, 我们组织和安排了各种课内外的英语活动, 包括单词竞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比赛和英语写作比赛,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九、课题研究分析

任务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 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在进行大量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我们课题组成员反复上研讨课进行课堂观察, 针对不同年级、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主体设置任务, 不断反思教学效果, 并进行实践实验的分析、反思与总结。

1.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出发, 把握任务的难易度。

2.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注重任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从激励的角度出发, 注重任务成果的可展示性。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 注重教与学评价的合理性。

十、课题研究成效

1.我们英语课题组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 课题组核心成员不断学习理论知识, 经常性地进行研讨和观摩, 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与交流。教师的思考更深入了, 在任务设置中教师们不断探索教材的合理重组,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努力对课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二次开发。

2.通过课题研究, 我们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协作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学生逐渐掌握了在任务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策略, 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 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自觉地进行比较。学生们热情参与课题组举行的课内外的各项英语竞赛。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 (1) 学生方面: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更积极有效, 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发展了合作精神,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视野更开阔, 获得了更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 高中毕业班学生在2013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在同类学校中达线率跃居首位;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能力更强了, 并积极参与英语教研组组织的各项英语课外活动。 (2) 教师方面: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一直探索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侧重于课堂教学活动任务设置的研究, 注重英语语言素质教育改革和创新, 课题研究的意识较强, 认真钻研教材, 积极参加课题实验, 对教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扎根于一线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验过程之中, 不断实践, 反思教学, 反思实验, 以科研促课改, 以创新求发展, 不断将实践研究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在不断研究、实验、探索之中,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自主——体验——探究——创新”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立足点、出发点和实验重点, 努力实现英语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在我们课题研究成员的这些精心撰写的教学设计引领之下的精彩的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我们可以读出他们的智慧, 感受到他们饱满的教学热情和生命活力的绽放;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课题研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学校和社会方面: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使学校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求, 不断调整、更新办学理念, 使学校更适合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办学声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无论是学生家长、兄弟学校, 还是社会各方面, 都对我校有了更深的了解, 更加确立了我校农村同类同级学校中的龙头地位。

2.预期成果体现。 (1) 课题研究的学术成果: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安庆市第十次高中英语名师交流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复习教学研讨会, 并作专题报告;代蕾老师的中期评估汇报课获得了市教研室领导及专家组成员的高度评价;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模拟试题命题工作。我校课题研究中期评估被评定为优秀等级。 (2) 课题组成员先后有8人次荣获各级表彰, 特别是课题申报人、课题负责人之一的程国清老师分别荣获安庆市第二届、第四届先进教研个人称号, 并在2013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 先后有25篇优秀教科研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于省级杂志。 (3各种课题研究成果资料汇编, 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报告, 成果鉴定书, 观摩课课件、视频, 学生作品, 课研活动图片。课研资料汇编共计26册, 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总结报告》、实验思考汇编、实践教学设计汇编、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汇编、听说课实践行动报告、教研活动记录汇编、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汇编、优秀教科研论文汇编、学生优秀习作汇编、课堂教学实践札记汇编、中期评估资料汇编、优秀教学案例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汇编等。

十二、课题研究反思

篇4:英语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汇报

一、课题研究目的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今天,要求我们对课型特点与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目的在于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自始至终贯穿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格局,缺乏生机,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课题实验、探索与研究,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以学生为核心、能力为主线、育人为目标的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途径。本课题的研究《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的研究》就是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实施。该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提高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实现由知识型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蜕变,使学生改变被动地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式、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和合作式的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1.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的课题研究,揭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机制,探索任务的设计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2.着力培养学生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学习与运用英语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实施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实现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和个性化。

3.注重提高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教学科研能力。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教师都得到提高。教师对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研究拥有自己的感受,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任务。

2.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3.引导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进行合作式的学习。

4.针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外的延展的探讨。

5.如何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来转变待优生。

五、课题实验方法

我们搜集大量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资料,组织所有参研成员认真学习,领悟其精神实质,把握其核心问题,采用实验法、对照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

文献研究法实施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点以及方法论依据的研究

实践实验法对方法论的探索与研讨以及应用的研究

对照法对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效果、成绩等各项指标进行仔细的对比与分析

调查分析法实时监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经验总结法完善方法论及策略的研究,撰写教科研论文、实验反思、任务设置形式、教学设计、实验报告

六、课题实验阶段

1.论证阶段(2011.1-2012.3):进行课堂调查与研讨,对选题进行必要的调查与论证,由程国清老师主要负责,最后确定申报的课题。

2.学习阶段(2012.3-2012.6):明确研究任务;任务型教学模式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学习研讨。主要成果形式为主题研讨活动记录、学习心得、学习总结。

3.实施阶段(2012.9-2013.6):教学实践实验的开展与探究。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任务活动展示与分析,任务设置方法分析与归纳,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与总结。主要成果形式为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札记、教学反思,活动记录、行动报告,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展示。

4.总结阶段(2013.7-2013.9):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任务设置方法归纳与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搜集与整理,撰写课题总结与结题汇报。主要成果形式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结题成果汇报。

七、课题研究对象

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中各年级学生,部分初中年级学生,确定8个实验班和8个对照班。

八、课题研究形式

1.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前期,我们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撰写学习心得,全面进一步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国内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等。

2.开展课堂任务教学。通过开展集体备课、选人上课、同课异构、集体评课、学生课后问卷调查的教学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任务设置形式。

3.深入任务设置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是教师设置的任务是否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围绕任务型教学法、学生情感教育、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课、研讨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总结。

4.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我们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课堂教学任务的设置,在此过程中,我们组织和安排了各种课内外的英语活动,包括单词竞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比赛和英语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九、课题研究分析

任务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在进行大量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成员反复上研讨课进行课堂观察,针对不同年级、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主体设置任务,不断反思教学效果,并进行实践实验的分析、反思与总结。

1.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出发,把握任务的难易度。

2.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重任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从激励的角度出发,注重任务成果的可展示性。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注重教与学评价的合理性。

十、课题研究成效

1.我们英语课题组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核心成员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经常性地进行研讨和观摩,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与交流。教师的思考更深入了,在任务设置中教师们不断探索教材的合理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对课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二次开发。

2.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协作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学生逐渐掌握了在任务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自觉地进行比较。学生们热情参与课题组举行的课内外的各项英语竞赛。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1)学生方面: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更积极有效,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发展了合作精神,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视野更开阔,获得了更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高中毕业班学生在2013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在同类学校中达线率跃居首位;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能力更强了,并积极参与英语教研组组织的各项英语课外活动。(2)教师方面: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一直探索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于课堂教学活动任务设置的研究,注重英语语言素质教育改革和创新,课题研究的意识较强,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课题实验,对教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扎根于一线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验过程之中,不断实践,反思教学,反思实验,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将实践研究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在不断研究、实验、探索之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体验——探究——创新”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立足点、出发点和实验重点,努力实现英语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在我们课题研究成员的这些精心撰写的教学设计引领之下的精彩的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们的智慧,感受到他们饱满的教学热情和生命活力的绽放;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课题研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3)学校和社会方面: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使学校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更新办学理念,使学校更适合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办学声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无论是学生家长、兄弟学校,还是社会各方面,都对我校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确立了我校农村同类同级学校中的龙头地位。

2.预期成果体现。(1)课题研究的学术成果: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安庆市第十次高中英语名师交流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复习教学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代蕾老师的中期评估汇报课获得了市教研室领导及专家组成员的高度评价;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模拟试题命题工作。我校课题研究中期评估被评定为优秀等级。(2)课题组成员先后有8人次荣获各级表彰,特别是课题申报人、课题负责人之一的程国清老师分别荣获安庆市第二届、第四届先进教研个人称号,并在2013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先后有25篇优秀教科研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于省级杂志。(3)各种课题研究成果资料汇编,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报告,成果鉴定书,观摩课课件、视频,学生作品,课研活动图片。课研资料汇编共计26册,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总结报告》、实验思考汇编、实践教学设计汇编、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汇编、听说课实践行动报告、教研活动记录汇编、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汇编、优秀教科研论文汇编、学生优秀习作汇编、课堂教学实践札记汇编、中期评估资料汇编、优秀教学案例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汇编等。

十二、课题研究反思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给我们的中学英语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对我们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外语教学领域,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着其局限性;在教育学术领域,没有哪位教师在教学上是无所不能的,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弱点;在教材编写方面,没有哪一种英语教材是适合于所有地区、任何水平的学生,都存在着实用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结合地区、教师、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去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学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学会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学会评估课题实验的效果,在验证别人发现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篇5:隆重举行书法课题成果汇报展

撰稿人:周熙

2014年5月4日,我校书法课题成果汇报展在学校操场举行,共展出90多幅作品,包括秦篆、汉隶、魏碑和行书等书体,形式以对联与条幅为主,间以少量的斗方和扇面。纵观学生作品,或老练沉稳,或稚拙可爱,无论是笔墨的运用或是字的结构安排,都体现出学生较为扎实的书法基础。展览的布置还充分发挥我校剪纸特色,融书法于剪纸,制作成小灯笼悬挂于展厅,增添了校园喜庆的节日气氛。

篇6:奖获教育课题成果汇报

“让文明礼仪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课

题成果汇报材料

根据“十一五”期间对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铜仁市第十小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申报了德育课题子课题——“让文明礼仪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在借鉴它校先进经验和典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这两年多来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学校的总体发展方向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及良好品德的养成,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促使他们的健康、快乐地成长。

2、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开发、梳理校内外德育资源,让新时期德育工作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3、创造性的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途径和成效

(一)、强化学生养成教育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我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学生来源受到局限,有85%以上的学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为一家人的生活奔波,早出晚归,没有过多的时间来管理自己的孩子,加之自身文化素质有限,他们也缺乏教育子女的方法。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养成教育较差。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在研究该课题后,我校积极组织研究机构,并广泛收集别人在该课题研究中的先进经验,在吸纳他人先进经验的同时,我校课题组大胆尝试,在孩子的养成教育上做了如下工作:

1、倡导学生做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孝敬父母、长辈的好孩子 要求:

(1)、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少先队员行队礼,和老师相逢时要主动让道,让老师先行。

(2)、遇到外来人员进入我校校区时要主动问好,少先队员行队礼。(3)、在家要帮助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回到家中要向父母、长辈问好,离家要向父母、长辈辞行。(5)、利用三·八妇女节、劳动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做一件对父母长辈有意义的事。

课题组的实施:

(1)、在尊敬师长方面:采取表彰个体,激励全体的方式。通过全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观察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评出每周的礼仪之星,然后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对其进行口头表彰,并记录在个人的资料中,作为学期评选“文明礼仪奖”的重要依据。

(2)、在礼貌待人,孝敬父母、长辈的好孩子方面: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相结合。我校每学期都要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和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组织多次家长会和4次以上家访活动,向学生家长发放问卷调查。由学生家长来给自己的孩子在家的情况进行评分,有很大的真实性,学校课题组对家长评分较高的同学进行表彰,并记录在各人资料中,作为学期评选“文明礼仪奖”、“热爱劳动奖”、“学习进步奖”等奖项的的重要依据。对家长评分较低的学生给予重点教育。在妇女节、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等重要节日,我校积极组织学生以我为父母做点事,孝敬父母、长辈我最行等为活动主题,让学生学会尊敬父母、长辈,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

(3)、开设礼仪课程,重视学生礼仪操作训练。根据礼仪的内涵,在二到四年级开设德育课题实验班,并将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每班每两周安排一次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初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例如经常教育学生学习《校园礼仪三字歌》,在教育过程中,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倡导学生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学生 我校对学生的要求:

遵守社会公德,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课题组的实施或检查:

1、学校课题组自己编写了作为小公民应遵守社会公德的简要教材,一是通过班会课班主任的讲解,让学生懂得作为一个小公民应遵守哪些公共道德。

2、用我校自主编撰的《社交礼仪三字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3、学校课题组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交警”、“助人为乐我最行”、“我该给谁让座”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通过两年多来的研究和实践,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刚进校的“野孩子”变得“温文尔雅”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行礼,对老师使用礼貌语言。

2、学生见到外来人员能够积极主动打招呼、行礼、问好。

3、学生在家能帮助自己的父母、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离家能向家长说明情况,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4、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减轻了一定的负担。

5、能够遵守交通规则,见到有人有困难时能积极主动上前帮助,乘坐公共汽车时见到老人、孕妇、残疾人等主动让座。

(二)、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篇7:奖获教育课题成果汇报

发稿时间:2014-1-7 18:30:03来源:中心小学发稿单位:中心小学通讯员:刘红珍撰稿人:陈子

烈点击:204

2013年12月31日,茶山中心小学庆元旦书法课题成果汇报展在学校大堂举行,共展出70多幅作品,包括秦篆、汉隶、魏碑和行书等书体,形式以对联与条幅为主,间以少量的斗方和扇面。纵观学生作品,或老练沉稳,或稚拙可爱,无论是笔墨的运用或是字的结构安排,都体现出学生较为扎实的书法基础。展览的布置还充分发挥我校剪纸特色,融书法于剪纸,制作成小灯笼悬挂于展厅,增添了校园喜庆的节日气氛。

篇8:奖获教育课题成果汇报

一、社会与大学教育

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非新的论点。但现在之所以重新成为焦点问题, 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巨大的转折期, 而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大学教育急速成为焦点问题, 其实不仅仅是日本同时也是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各国的共同现象。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三个共同点正急速地显现出来。

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目前日本以及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各国的大学入学率几乎超过50%, 进入了普及化阶段。规模如此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必然需要巨额的资源来支撑, 这自然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沉重负担。因此, 高等教育系统的效率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大学教育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使用了怎样的资源等都受到质疑。同时, 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 大学毕业生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也成为重要的问题, 如果大学毕业生没有获得应有能力的话, 对社会整体而言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二是“全球化”和随之产生的经济竞争的激烈化。支撑国际竞争的人才一般被认为是从事高科技发展的研究技术人员。但是全球化企业活动不仅仅需要这类人才, 普通的白领阶层和技术工人的作用也日益突显, 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产业结构持续不断地调整, 也需要能够适应和推进这一变化的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为培养这种能力的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过去人们也曾因大学教育未能充分发挥上述作用提出过指责。但是, 在日本, 由于大学入学考试的考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 大学毕业后还要接受企业内的教育培训, 在这样的培养机制中, 大学教育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往往就被掩盖了。大学教育即使没有充分起到作用, 其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闲置”部分也能得到宽容。但在当今的状况下, 大学教育和职业能力关系的日趋紧密, 使大学教育的适应性 (relevance) 问题不可回避地遭到严厉问责。

三是现代社会年轻人价值观的变化。经过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 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上升, 曾经对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能获得社会机会的竞争动机或源动力逐渐减弱, 难以调动现在的年轻人的学习热情。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发展, 各项工作的内容日渐复杂, 同时未来的职业生涯也难以预测, 这也造成了学生学习目标与热情的分散。所谓的低学力和疏远理科等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如果以上述学生为培养对象的话, 向大学教育提出“取得了怎样的实际效果”这一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迄今为止大学以学术权威为基础, 在教育方面付出了一定程度的努力, 但至于最终产生了怎样的学习效果, 可以说一直是归结于学生自身的责任。但是现在要求大学对其取得了怎样的教育效果等问题也承担责任。

上述背景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以下三个要求:一是职业适应性 (relevance) 的确立;二是教育对学生实效性的提高;三是效率与质量的保证。这三个要求都与大学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换言之, 现代所提出的大学教育的质量问题, 不仅仅是作为抽象的质量问题提出来的, 而是由上述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但是, 这些问题在现实中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 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从各自的立场来发现问题, 将其作为社会问题提出, 并批判之, 使其作为具体的课题和要求表现出来。

(一) 教育内容的适应性 (relevance)

教育内容的适应性, 换言之, 就是学生在大学所受教育对其毕业后的职业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精英阶段的古典式大学教育中, 大学教育统一定义为高度的专门技术职业教育, 大学教育和职业则应该以专业为媒介紧密连结。

在二战后高等教育的扩大初期, 产业结构变化对职业结构的变化提出了要求, 以促进各专业领域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的“人力资源计划”也因此风靡一时。不可否认, 20世纪60~70年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普及化的形成, 受到了教育需求变化的影响, 同时也促使产业结构和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 专业性教育与职业所需能力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和多样化。因此, 在普及化时代, 大学教育和职业的关系也开始变得模糊了。面对这种状况, 产业界对大学教育内容提出质疑也在情理之中。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 产业界对大学教育的要求基本上一直是将自然科学和工学等领域高级人材培养作为主要问题的。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 其特点发生了变化, 开始提出了包括培养将来从事白领阶层的人文社会类的一般大学毕业生的效率问题。

在美国, 这一问题提出的契机是, 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国际竞争力受到挑战, 年轻人失业成为了社会问题。在这种状况下, 首先, 针对高中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employability) 问题, 提出了高中阶段的教育与劳动者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之间存在差距。为解决这一问题, 美国劳工部做出了回应。例如, 美国劳工部 (U.S.Department of Labor) 的SCANS (The 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 获取必要技能部长委员会) 项目, 将教学中所学知识和职业能力之间通过胜任能力 (competencies) 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开始主要是以中等教育毕业生为主, 但逐渐衍生为高等教育的问题。此后, 胜任能力、一般技能 (generic skill) 等概念开始被广泛运用, 同时也出现了将之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问题而提起的趋势。

在欧洲, 自1990年开始, 青年失业也成为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 以OECD为中心开始对就业所必要的资质进行定义, 并实施了以开发测量方法为目的的DeSeCo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项目。问题的提出是基于以下认识, 即与过去作为教学课程目标的教学知识不同, 具体在日常职业和生活中能够实际应用的能力, 才能够构成就业能力的基础。这一项目本来是作为对成人的测试而启动的, 但不久之后就开始与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水准进行国际比较的PISA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测试结合在一起了。

在日本也可以看到同样的动向。分管经济的政府部门从提高年轻人的就业能力的角度, 对年轻人应具备的能力展开了讨论。由此“人的能力”、“社会成员的基础能力”等词语被广泛应用。具体列举为, “行动能力——主体性、影响能力、实施能力”;“思考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计划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灵活性、把握情况的能力、纪律性”等。

总之, 上述变化的共同之处是, 采用了既有别于学校教育所传授的学科知识也不等同于实际工作中所必需的知识, 而是成为两者的媒介项的核心能力的概念。这原本是关于中等教育的讨论, 之后逐渐辐射和扩大到了高等教育领域。以往有关大学教育内容的讨论主要是基于学术性理论, 现在则开始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对大学教育提出问题。

(二) 教育的实效性 (effectiveness)

在古典式大学的理念中, 大学教育是传授高水平的专业、职业教育的场所。即使在战后, 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也是集中在如何向学生传授急速加深和不断扩大的知识上。这当然是重要的问题, 然而另一方面, 不可否认, 它是由学术或施教者一方的关注点所构成的, 而且就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一方而言, 也是被设想为过去的精英阶段的学生。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 学生不仅经过了大学入学阶段的严格选拔, 到中等教育阶段为止也是一直接受了严格的教育训练。严格的选拔过程自然使学生具有了接受大学教育所必要的自制能力和忍耐能力。而且, 学生对于大学毕业后将从事的职业, 大多也抱有一定的预见性。

但是, 随着大学教育的扩大和普及化, 学生状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简而言之, 由于入学人数的扩大, 对知识能力的竞争选拔性下降了。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大学入学机会的相对扩大, 对学习成绩要求的门槛降低, 进而使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减退。并且, 随着大学入学的普及化, 大学入学的目的也变得不明确。在这种意义上, 大学生的生源质量也受到了影响。

这种状况使教育方和受教育方之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隔阂, 这反映在人们对大学教员偏重于学术研究而轻视教学的批判增加了。但是这未必意味着大学会轻视教学。问题其实在于, 教员所想象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与以往的学生之间已经出现了很大差距, 因而导致大学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之间出现了隔阂。

上述状况必将导致在脱离学生的实际状况下, 一味主张严格加强教学和考试的意见声不断。在美国, 传统上对学生的学习管理非常严格, 如果严格遵守这种习惯的话, 就会出现即便能够一时进入大学学习, 也会出现很多辍学生的现象。但是在与普及化相适应的大学制度状况下, 进入大学复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其结果是导致美国大学选拔门槛特别低, 而公立大学学生的辍学人数急速增加。另一方面, 在欧洲和日本, 由于传统上对学生学习的约束性较弱, 难以严格制定高水准的考试。特别是在日本, 由于私立大学占绝大多数, 因此无法制定严格的成绩基准, 因而造成了即使教学是高水平的, 而学生未必能够掌握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的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 自然就会提出大学教育以什么为目标?大学教育实际给予了学生什么等问题。但是迄今为止, 这在大学中并没有成为必须从正面讨论的问题。

(三) 效率与质量的保证——问责制

作为高等教育整体系统而言, 需要明确大学毕业资格的质量保证的实质化与向社会说明的责任制 (accountability) , 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意味着通过入学阶段的学力选拔来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手段已经失去了实效性。并且随着学生在校际之间流动性的增加, 到学生毕业为止积累了怎样的学习经验, 难以依据毕业大学的证明作为有效的保证。如果这种状况进一步发展, 各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可能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过去, 学士等学位成为一定知识和能力的标志, 并以此为前提建立起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但是, 如果大学毕业资格不能够发挥这种功能, 那么就业制度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极大混乱, 这将使整个经济系统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 就需要形成新的质量保障机制。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 高等教育支出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投资, 对国民教育中的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这种角度来看, 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一般会随着大学升学率的上升而减少。这在经济高度持续发展中并没有成为较大的问题, 然而, 在整体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必然会重新凸显出来。并且, 对各家庭来说, 接受高等教育也需要承担越来越重的负担, 这样的负担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理所当然地受到严厉质问。由此就产生了这样的观点, 即通过明确公布有关信息, 由消费者进行判断, 选择更有效率的教育机构, 增加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效率性。

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关注, 在美国是通过问责 (accountability) 这一概念逐渐得以强化的。这在经济团体的要求中显著反映出来。同时面对这样的社会压力, 各高等教育团体强调确保自律性问责制的必要性的报告也接连出台, 一些专门的机构也在发布这样的报告, 如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AICU) ,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AC&U) , State Higher Education Executive Offi cers (SHEEO) 。

在日本, 这样的要求在经济财政咨询会议等的讨论中也反映出来了。

二、成果侧重取向及其问题

在上述状况下,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侧重高等教育的“成果”的取向, 在政府、产业界、高等教育团体之间中逐渐凸显, 并且成为重要的问题。

(一) 成果侧重取向

成果侧重取向一般是指, 作为大学教育的成果, 注重学生获得了怎样的知识和技能, 并以此来统一管理高等教育系统和各大学的做法。也可以说是对上述大学教育实效性的问题, 不是根据投入而是注重成果, 对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则具体介入教育成果的内容;对质量的保证和确保效率性的问题, 则以具体定义和测量教育成果, 并将其与高等教育系统和各大学的统一管理挂钩, 来逐一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侧重成果的取向, 是试图通过引入大学外的方法和力量, 来提高过去放任于大学自主运营的高等教育功能,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与1990年开始的“评价主义”、“市场化”等动向有共同之处。另一方面, 这与“评价主义”所评价的具体内容未必有什么不同, 只是成果侧重取向是深入到对教育成果进行具体定义和评价的。此外, “市场化”是通过将竞争因素引入高等教育系统, 自动提高其效率为前提的;而成果侧重取向的不同在于, 通过将成果测定与高等教育系统或大学管理和治理的连接来具体显示其过程。

上述动向自1990年开始已经出现, 但是成为一个总结性标志的是2005年美国联邦教育部设置的“斯佩林斯委员会” (Spellings Commission) 。这个委员会正式将大学教育成本增加和大学教育质量改善作为主要的讨论对象, 可以说, 由这两者交叉产生的正是成果侧重取向。

上述这种趋势自2000年后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也开始逐渐显现。日本2008年公布的中央教育审议会答复的《学士课程》, 强调了需要对大学教育的培养能力进行明确定义, 并且暗示对其测量方法进行开发和研究。另外OECD自2008年开始, 启动了AHELO (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 项目, 开发大学教育成果测量的标准试题, 预定在一部分加盟国中进行试验。

(二) 成果测定试验

成果侧重取向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对学生的大学学习成果进行测定, 并不是对各学科的学习成绩进行检验。这是通过各大学之间共同进行的标准化的客观测验来把握大学教育的效果的。在这种意义上, 成果侧重取向与测量手段难以分离。迄今为止提出的测量手段,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表2-1) 。

一是旨在测试被称为一般能力或是所谓的胜任能力 (competency) 、基本能力 (literacy) 等的测验。在美国, 虽然尝试测量这种一般能力的历史较长, 然而其在上述背景下作为新动向的产生却是在1990年以后, 如表2-1中所示, 这种测试已经形成了几种类型。

具有代表性的是大学学习评价 (Collegiate Learning Assessment, CLA) 。它采取了基于一定的文章或数据回答提问的形式。回答采用填写式, 经过专门训练的评分员评定分数, 以测量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记述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等。特别是, CLA所关注的不是一时而是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成绩的提高, 即所谓的大学教育的附加值 (Value Added) , 需要在第一学年和最后学年对学生进行测试。这一试验与其说是对个别学生, 不如说是以测量高等教育机构的达成度为目的。由于学生人均试验的成本较高, 一般在一所大学选取一百人左右为样本进行测试。

二是关于各专业领域达成度的测量。ACAT具有代表性, 它开发了用于大学和学院入学考查的分专业教育的试验, 这些测试用于这一目的也并非不可能。OECD-AHELO是以开发经济学和工学领域的测试为目标的。

三是不直接测量学习成果, 而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大规模调查来把握。虽然严格来说这不属于上述的达成度测量, 而应归于“学习过程监测”, 然而从广义上看, 仍是测量大学教育效果, 在这种意义上一般被认为是对学习达成度的评价。其代表是以印第安那大学为中心, 自2000年开始每年实施的NSS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全国学生参与调查) 。参与这一项目的大学逐年增加, 2008年达到774所。另外, 还有主要由研究型大学参加、以加州大学和伯克利分校为中心进行的调查。

(三) 与管理机制挂钩

那么成果侧重取向的测量手段是如何运用的呢?以美国为例,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 从广义的问责制 (accountability) 的角度公布一般性信息。上述斯佩林斯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书认为, 美国的高等教育为了响应时代要求, 将学习成果的测量结果制成数据库, 并以普通市民能够简单查询的形式公开, 是极为重要的。响应这一要求, 大学团体自发公布测量结果。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NCHEMS) 从2001年开始, 以能够对各州进行比较的形式汇总公开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各种信息, 其中也有以某种形式刊载学习效果评估结果的。美国州立大学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ASCU) 及全美州立大学、赠地学院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Universities and Land-Grant Colleges, NASULGC) , 自2006年开始了“自我评估系统” (Voluntary System of Accountability Program, VSA) 运动。参加大学要将有关学生和父母的基本信息、学习行为的数据 (利用NSSE或CIRP) 、在校中的附加值 (利用CLA、MAP、CAAP及GRE的数据) , 按每校5页的篇幅整理到数据库中, 在网上进行公示。

第二, 将测试结果与政府或社会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挂钩。在这一点上, 上述的斯佩林斯委员会的审议过程颇有意义。此审议当初发表的意见书中提议,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介的认证制度, 由于受大学之间学生的流动以及在高等教育机构中认知度较低的影响, 实际上丧失了其应有的功能。因此, 应由政府设立全国性的评价机构, 使用有关大学生学习达成度标准化试验进行认定来取而代之。对此, 来自大学团体的批判极为强烈, 最终此建议只好从报告书中删除。但据说认证机构正在将某种达成度试验 (即学习过程评估) 作为合格认定的条件试行。

各州政府自1970年开始, 在州立大学拨款估算时将达成度考虑在内的政策倾向逐渐增强。其依据是, 虽然辍学率或就业率等数据被广泛使用, 但也有一部分州打算使用学习达成度。而实际上达成度对州政府拨款的影响极为有限。

第三, 将测试的结果用于各大学内的教育改善。可以说这是这类试验的最终目的, 斯佩林斯委员会已经强调了其重要性, 但以这种形式有效地使用达成度评价结果的例子并不多见, 其原因将在后面论述。

(四) 学习成绩的测定

这样的学习成绩测定, 实际上受到了极为严厉的批判, 来自大学内部的抵抗也不少, 结果是实际应用的例子也并没有顺利增加。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测试内容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的问题。特别是CLA等关于普通能力的试验, 试验内容是由心理学专家在能力测量的专业性研究的基础上设定的。但这是否是大学教育所追求的一般教育的内容, 关于这一点, 并没有取得广泛的共识。并且, 虽然采用这种测试的背景是雇主在雇用时, 有重视一般能力甚于重视专业学术知识和技能的倾向, 但是对职业所需能力与这种试验所设定的能力是否一致, 可以说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

关于分专业领域的试验, 也并没有在各专业领域应具有的能力上达成广泛的共识。并且, 现在的趋势是, 与其说是要求具有固定的知识和技能, 不如说是要求能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并将其化解为可以解决的问题, 进而设定解决步骤, 拥有追求主体性和综合性能力的问题。对这样的基本能力在短时间内以客观试验的形式进行测量的结果所暴露出的问题已经被ABET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美国工程及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 等专业领域的认证机构指出了, 但开发能够克服这一问题的试验仍是极为困难的。

二是实施的可能性和可靠性的问题。与初等和中等教育不同, 让学生接受这样的试验, 需要一定的强制或奖励手段。实际上, 实施CLA的大学对抽样学生支付一定礼金的事例也为数不少。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 也不能保证参与的学生是以认真的态度来回答的。虽然也可以采取对评分结果达不到一定的标准时给予一定惩罚的做法, 但是, 这样就会导致针对试验进行的预定目标以及对大学教育内容本身造成直接的影响。

三、向综合性评价和治理的机制转化

以上所述并不是否认大学教育的自我改善, 为达到这一目的建立监测系统和维系教育改善的反馈过程是必要的。那么, 具体需要怎样的过程呢?高等教育系统的改善可以理解为, 一是对教育功能的观察、评价, 二是基于评价结果形成以改善为目的的实际教育改革的治理, 这两个契机的组合。一方面, 可以从观察和评价角度考虑, 具体而言, 一是由教育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及各课堂授课等构成的教育投入;二是由教育和相对应的学生的学习行为所构成的学习过程;三是作为其结果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学习成果。另一方面, 也可以从高等教育系统治理的角度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直接与教育和学习过程相关的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二是认证机构或以大学自主性教育改革为目的而形成的各种中间团体;三是政府及社会整体。具体的反馈途径由以下两个坐标组合产生 (图3-1) 。如果各自分为三个部分的话, 则可以大致组合为九个途径。

(一) 古典模式

根据上述框架, 可以对以往质量水平维持和提高的机制作如下定位:首先是在各大学中, 通过教学计划实现教育目的, 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分担, 并相应配置所必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实现。这样, 各课堂教学就被赋予达成一定目的的职责 (1A) 。在洪堡大学理念中, 教学是教师将探求真理过程中的体验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 而且受到人格陶冶的过程。因此, 作为个体的教师与教学合二为一, 难以分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学是教师的所有之物。大学必须在教学方面给教员充分的自由, 同时也必须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对教学和学习的双方给予自由, 可以说这才构成了大学的本质。

但是, 如果政府对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在教育上给予完全的自由权的话, 对社会整体来讲就无法保证学位的质量。因此, 在坚持尊重大学自治这一原则的同时, 为了维持教育水准, 需要对大学教育的条件和组织制定一定的基准。在日本是通过《大学设置基准》这种形式具体化的。可以说, 政府通过这种形式维持着对大学教育投入的统治 (1C) 。

在美国, 联邦政府不直接对大学的教育进行干涉, 大学自主权设在团体中, 在这样的框架中大学能够互相审查教育的实际状况, 并由此授予团体加盟权, 通过这种形式形成了质量保证制度, 这就是认证制度。日本在2000年以后也采取了通过强化这一制度来推行维持质量的作法。但是, 即使是这样的机制, 至少到现在, 也仍是使大学教育的设施和教学课程等“投入”成为审查对象。在这种意义上, 可以说大学与政府之间的中间团体控制着大学教育投入水准的基准 (1B) 。

所有这些机制均具有的一个基本特征, 至少到目前为止, 仍试图通过对设施和课程、教学等教育投入的控制来保证和提高大学及其教育系统的质量。

(二) 成果侧重取向

从上述角度来看, 可以认为一系列成果侧重取向的动向, 是出于对迄今为止管理机制不能充分适应现代高等教育所处环境的根本性批判。因为, 如果只关注教育的投入, 就不可能获得与学生变化及社会需要能力的变化相对应的基本信息。并且, 大学本身缺乏使具体教学具有适应性的功能, 大学认证制度或国家通过设置认可制度的监控, 也缺乏干涉大学内部的管理运营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 质量标准的维持基本上是委托给各大学或大学有关人员, 这样不可能向社会提供透明性的信息。可以说, 成果侧重取向与其说是重视大学教育的结果, 不如说是针对维持大学教育质量水平机制的封闭性批判。

较之大学教育的投入, 成果侧重取向更重视其成果, 它不只意味着以标准化的水平进行测量, 还具有以下意图。首先, 是将测量的结果反馈给大学, 大学内部教育功能的控制提供极为重要的根据 (3A) ;同时, 通过中间团体将其成果运用于认证过程使之发挥更严格的认证功能 (3B) ;并从国家的层面上与政府的设置认可功能直接挂钩, 也可以与政府拨款挂钩间接地促进教育改革, 并向社会提供择校信息, 通过由此产生的大学之间的竞争带来改革与淘汰 (3C) 。从这种意义上讲, 成果侧重取向的改革, 创造了通过政府或市场机制有力拓宽控制大学教育道路的可能性。如果这种机制能够切实发挥预期的作用, 将会产生高等教育质量的改善与彻底革新。

但是, 如果要具体研究成果侧重取向所设想的机制的话, 就会对其现实性产生诸多疑问。首先, 如上所述, 至少现在成果测量方案的方法本身, 在有效性、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将成果侧重取向置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教育质量水平的维持与改善的构想中加以思考的话, 其问题则远不止于此。

如上所述, 对于测试内容并没有达成社会或学术界的共识, 并且在技术上, 如果作为测试结果所得出的数据误差相当大的话, 至少会将其直接作为学位授予资格的判断标准或是政府财政分配标准, 那么从社会公正的角度讲也难以被承认。此外, 如果只向社会公布测试结果的分数, 就会产生以一元化的标准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排序的现象。特别是如果考虑到这种测试分数与大学生入学时的学习成绩具有极大的相关性的话, 那就只不过是对现在暗自依据“入学偏差值”而形成的序列的进一步强化。如果它带来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 就有可能在测试中产生某些造假行为, 从而丧失测试本身的客观性。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 测试结果对大学内部的教育改善不能够发挥具体作用。特别是CLA等对普通能力的测试是以高度抽象的能力模型设计的, 测试结果对解答教育中何种特质有用, 不能提供具体的依据。而且普通能力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也受每个学生的特性和学习积极性的左右, 因此可以说测试结果不是在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的基础上, 对教育过程的改善提供指引的有效指标。而且, 分专业的测试也同样是汇集一定专业领域的知识所进行的测试。关于构成这种知识的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反而是与之相应的科目考试的成绩能够提供更有意义的信息。

(三) 教育和学习过程的监测

如上所述, 从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角度来看, 不能不使人对教育测试的实效性产生怀疑。如果返回上述框架重新加以思考的话, 就会发现它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要素。即, 将投入与教育效果相联接来把握教育和学习过程的实际状况, 可以将其称为“教育与学习”的过程监测。

所谓过程监测, 具体而言, 是对每个学生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所进行的调查:一是学生的志向、家庭和学习背景等有关学习行为的背景要素;二是大学对入学后的各种授课形式的体验与参与, 及与授课相关的课外学习活动、时间分配等学习行为特征;三是学生对自身能力及优缺点的自我评价, 以及在校内的变化与学习成果相关的各个方面。基本上是采取学生填写问卷调查的形式。

美国针对学习行为的全国学生参与调查虽然多被作为成果测定, 但其内容不是标准的教育成果测试, 而应将其作为在这种意义上的关于学生的教育活动、思想教育与学习监测机制。并且以加利福尼亚大学为中心正实施的SERU (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研究型大学学生体验) 调查也应该定位为这类调查。在日本, 笔者所进行的《全国学生调查》 (2007~2008年进行, 调查对象约130所大学、5万人) 的尝试, 也属于这类调查。

这种调查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实际状况的统计性记述, 而且在分析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可发展性。第一, 它不是通过对各学生的背景信息等进行系统分析, 将学生视为统一的整体, 而是将学生作为在学习热情、人生设计、家庭背景等方面各自不同的个体, 因此能够把握其各自的特有行动以及课堂教学的影响。第二, 能够创造性地把握不同授课与学习体验带来的不同行为、学习热情。第三, 能够进一步对上述结果进行不同专业领域或大学间的比较。特别是后者的比较, 在各大学以其特有的教育理念为前提的基础上, 显示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所产生的效果, 具有与模拟实验同样的意义。

这样的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监测, 显然为形成各大学的教育改革方针提供了基本的材料 (2A) 。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上述原因, 过程监测不是一所大学, 而是多所大学相互配合进行的, 因此更具重大意义。在这种意义上, 大学之间的协作是过程监测的必要条件 (2B) 。这样的过程监测对政府和社会而言, 不一定能够容易理解。但是, 在大学教育内容多样化的前提下, 对其水平的维持和提高做进一步监控的高层次评价, 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 这里所说的过程监测, 未必应该归纳为某种特定的固定形式。已经进行的这类监测, 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然而, 也应该根据教育改革所面临的课题, 在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及方法上进行改革。也可以考虑将这样的调查结果与学生的成绩、升学、就业或成果测量相结合, 形成数据库, 进行更详细的分析。总之, 过程监测应该是变化和持续改善的。如何促进这样的改善, 将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课题。

以上论述并不否定教育效果测试的意义, 但是事实表明为了使效果测试对质量提高发挥作用, 过程监测也是不可缺少的。并且过程监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是以投入为基础的反馈发挥功能为前提。就这种观点而言, 与其考虑将成果侧重取向作为迄今为止的评价机制的替代物, 不如以传统机制为基础, 通过过程监测以及成果测量的积累, 形成综合性的反馈机制。

四、结论

上一篇: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一篇:2王院长讲话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