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利润法

2024-04-15

边际利润法(共6篇)

篇1:边际利润法

慧眼看车—商用车行业极具专业价值的网络媒体

什么是边际利润法

边际利润法是根据推销人员创造的边际利润决定推销人员数量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决定推销人员的数量时,只要增加推销人员后增加的利润大于零,就应该增加推销人员的数量。

因推销员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销售成本,计算每增加一名推销员的边际利润,在边际利润递减法则发生作用之前增加推销员,一旦发生边际利润递减现象,说明推销员规模已饱和。

边际利润法的考虑因素

边际利润法的基本概念来自经济学。当毛利大过增加一位销售人员的成本时,企业的净利润便会增加。因此,应用此法必须考虑以上因素:

1、增加一位销售人员所增加的毛利,即边际毛利。

2、增加一位销售人员的成本。

边际利润法的步骤

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如下:

1、建立推销人员的数量变化与销售额变化之间的关系。这基本是一个回归曲线,以每销售区销售额为其变数,而每区域的销售人员数目、价格和产品组合为自变量。一般而言,销售人员数目与销售额由密切关系。因增加一位销售人员而增加的销售额部分受以往销售人员的影响。换言之,若销售人员由50位增至51位,其销售额增加的数目与销售人员由60位增至61位时有异。

2、建立推销人员数量变化与成本变化之间的关系。

3、计算有不同数量推销人员时的边际利润额(销售额增加额-成本增加额)。

这样,大于零的最小的一个边际利润额所对应的推销人员的数量即为最佳推销人员数量。

慧眼看车—商用车行业极具专业价值的网络媒体

篇2:边际利润法

一、企业基本情况

C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分公司”)是C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的分支机构。C公司于1992年3月由C集团成员香港C企业有限公司与深圳X公司合作设立。1994年成立了广州分公司,C公司派员管理,独立核算,所得税在广州缴纳。

广州分公司从1994年开业至今,销售收入不断增长,1996至1999年的销售收入保持在5亿多元。2000年开始,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达到7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33.27%,以后各年销售收入稳定,在7亿至8亿元之间。其中,2002年和2004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8.5亿、8.3亿元。1996年至2004年销售收入累计达到62.5亿元,经营状况良好。但该公司利润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发展规模与获利能力不相匹配。除1996年和2001年的销售利润率达到6%以外,其余为1.51%——4.85%。虽然2002年为收入的高峰达到8.5亿元,但销售利润率也只维持在3.10%.1996年至2004年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3.51%。

二、主要避税疑点

广州市税务局通过调查认为,该公司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较大,1996年至2004年分别占销售收入的14.38%——20.10%。其中,各年商标使用费分别占销售费用的29%——54%。据统计,该公司1996年至2004年计提商标使用费累计达到4.8亿元,而企业历年利润总额只有2.7亿元,计提的商标使用费占利润总额的1.78倍。

经调查,该公司在1996年1月1日将商标使用费计提标准由原来的按销售总额(含增值税)的3.5%调整至5%,1997年1月1日再次调整至7%.调整的比较随意,且没有提供相关的文档证明来说明提高计提比例的依据,由于该公司自1994年开业至1997年三次提高计提商标费的标准,使商标使用费占销售费用的比例不断提高。

从C国际有限公司网站下载的公司报告中显示,商标使用费的收取方是Y公司,该公司是C国际有限公司设立在开曼群岛,专门用于授权使用商标专利权的公司,注册资本只有200美元。开曼群岛是国际上著名的避税港。因此,广州分公司存在通过提高商标使用费计提比例转移利润的避税嫌疑,是调查的重点。

三、情况调查分析

针对上述情况,税务机关对广州分公司按照全部销售收入(含增值税额)的7%计提商标使用费的合理性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计提比例不合理

通过对广州分公司职能和风险的综合分析,广州分公司作为中国地区的实质管理机构,除了负责广州地区的零售业务外,更主要的是负责该品牌成衣在全国的采购供货、批发等业务,负责全国广告宣传的策划和推广,负责全国业务协调有序的开展,负责在各地通过设立分公司或特许加盟店的形式发展业务,并对各地分公司和加盟商实施不同的管理和监督等一系列职能。同时承担了职能的全部风险。

广州分公司并非像企业解释的那样是一个单纯的分销服务提供商。C商标的价值如果有提升(或保持)的话,与被许可人(广州分公司)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是分不开的。但是,广州分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营销支出从未得到回报。为此,广州市税务局认定广州分公司按7%支付商标使用费比例过高。此外由于广州分公司计算商标使用费的口径为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因此经换算的商标使用费实际计提标准为销售收入的8.19%,远高于表面上的7%。

(二)计提基数不合理

广州分公司销售给C集团在外地分公司的货物,如出现退货情况,不是开具红字发票对冲,而是由外地的分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以成本价返销给广州分公司,广州分公司在核算上将该货物作为存货处理并进行再次销售,同时按再次销售价格的7%重复计提商标使用费。此外,广州分公司销售给商场专柜按8折开具发票,但计提商标使用费时则按全额计提。该公司给予商场的折扣作为一种利益的让度,是作为商场利润留在商场的。所以,广州分公司将该部分作为企业销售收入计提商标使用费显然是不合理的。

四、调整方案落实

在税务机关出示的证据面前,企业同意对商标使用费采用利润分割法进行调整。用于分割的利润是广州分公司实际计提的商标使用费4.8亿元。

广州市国税局通过BVD数据库选取了15家与广州分公司业务近似的公司,营业利润率在3.87——7.61%之间,中位值是6.43%。广州市国税局一方面用可比公司的中位值6.43%去测算广州分公司的常规利润,另一方面用广州分公司1996年按5%计提商标使用费后营业利润率仍然达到6.01%,从而认定广州分公司的常规利润在6.43%左右比较合理。由于税企双方对选取可比企业仍然存在不同意见,企业坚持用国家统计局的行业中位值4.78%设定为常规利润率,在税企双方各自做出让步的情况下,最后将企业1997年至2004的常规利润率定在6%。

考虑到广州分公司1996年的营业利润率6.01%已达到常规利润水平,拟对1996年暂不作调整。对企业1997年至2004年尚未达到常规利润的进行调整。在保证广州分公司取得应有的常规利润后,余下的剩余利润作为超额利润在广州分公司与境外公司之间根据各自职能和贡献的大小进行分割。1997

篇3:边际利润法

在我国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名称的历史已近30年, 在这些年来, 经济立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可以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国有资产法在内的多层次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在理论研究层面上经济法存在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及其与民商法、行政法的独立性已不是问题, 但是经济法学最基本的问题—经济法的定义却仍然是众说纷纭、争论不已, 在如此不牢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法理论注定无法得出统一、自足的结论, 这严重制约了经济法立法司法实务、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发展。可以这么说, 如果经济法学界对于经济法的定义都无法取得共识, 那么肯定对于其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问题, 如经济法主体、经济法责任、经济法本质等, 永远处于争论之中, 遑论其他更为深入和微观的研究。更有甚者, 目前我国经济法学界正是根据其对经济法定义的表述不同而分门别派, 造成山头林立、众说纷纭的局面, 严重阻碍了正常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反而助长了敝帚自珍、拉帮结派、因人定论的不良风气。尽管十分困难, 但很有必要对经济法定义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得出能够被经济法学界普遍接受的定义表述, 进而建立统一的经济法理论体系。刘少军教授所著的《法边际均衡论》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书从最基本的法理念和法价值出发重构了经济法理论体系, 并进而对经济法主体、客体、程序、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为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开拓了一条新路。本文即依托该书, 结合有关研究成果, 对经济法定义进行探索和审视。

一、有关经济法定义的研究综述

不夸张地说, 有多少个经济法学家, 就有多少个经济法的定义。对于经济法的定义, 德国、日本、法国、前苏联各有数种说法, 在中国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有“国家协调和调整关系说”、“需要国家干预说”、“纵横统一说”、“国家调制论说”等定义, 还有“增量利益生产和再分配说”、“规制说”等其他学说。分久必合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以上的各派学说需要统一, 但统一是建立在对各派学说的深入分析研究和综合考察并结合实际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必须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充分的学习和研究。

(一) 国外经济法定义介绍

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部门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相交之际, 此时正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的阶段, 市场的调节作用发生了扭曲和缺失, 需要政府介入以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和市场秩序, 其标志就是美国的《谢尔曼法》和德国出现的大量经济立法。经济法的理论学说与此相对应, 先后经历了一战期间的形成期和二战后的成熟期, 形成期以德国学说为代表, 成熟期则以日本和法国学说为代表, 美国由于其法律传统的原因一直未能形成统一的经济法理论。

德国是经济法学说的发源地, 先后出现了不下十种有关经济法的学说, 其中最早的是拉德布鲁赫在《法学导论》中将经济法定义为“从国民经济生产率的角度观察经济关系”①, 其他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集成说、方法论说、世界观说、组织经济法论、企业管理法说、社会法学论、机能说。集成说认为经济法就是以直接影响国民经济为目的的规范之整体;方法论说和世界观说则认为经济法不过是一种用于法学的方法论或世界观;组织经济法论和企业管理法说则从经济法对象角度出发进行定义, 认为经济法就是组织经济固有的法律或企业管理的法律;社会法学论认为经济法就是将社会作为规制对象的法;机能说则侧重从法的机能出发得出定义, 认为经济法就是国家统制经济特有的法律。当代德国经济法学界认为经济法就是所谓的“经济公法”, 他们认为所有与经济生活有关的法律都是经济法, 经济法可以分为经济公法、经济私法、经济刑法, 经济私法实际上就是民商法, 经济刑法则属于刑法的范畴, 经济公法包括经济宪法、经济行政法和竞争公法, 指的是所有调整经济的法律规范。

日本的经济法理论则较为成熟, 但仍是众说纷繁, 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禁止垄断法》中心说和非《禁止垄断法》中心说, 《禁止垄断法》中心说以《禁止垄断法》来界定经济法概念, 认为经济法实质上就是反垄断法;非《禁止垄断法》中心说则不以反垄断并进而维持自由竞争秩序为唯一着眼点, 而是对整个经济体制进行协调, 包括国民经济约束说、维持经济体制说、社会协调说和后现代法说, 其中影响最大也是最为我国学者熟悉的是金泽良雄的社会协调说, 金泽良雄在其《经济法概论》中认为“经济法也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 为了以‘国家之手’ (代替无形之手) 来满足各种经济性的, 即社会协调性要求而制定之法。”②

法国的经济法学说包括企业法说、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说和普遍经济利益法说, 企业法说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说实际上在德、日已有人提出并详细论述, 普遍经济利益法说认为经济法是旨在保证特定时刻和特定社会中国家和私人经济代理人的特殊利益和普遍经济利益之间平衡的规则的总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如意大利、比利时和荷兰均有自己对于经济法的定义和学说, 但和以上介绍学说又重复之处, 故不再一一介绍。

前苏联的经济法研究非常繁荣, 但其相关理论和学说基本上是和计划经济体制配套使用的, 如前苏联经济法学家拉普捷夫在其主编的教材《经济法》中将经济法定义为“是规定领导经济活动和进行经济活动的方法、调整社会主义组织及其所属内部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使用各种不同的法律调整方法以保证内部合理的进行社会主义经营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和”③, 表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

(二) 国内经济法定义介绍

明确的经济法概念及相关学说引入我国自1978年开始, 在此基础上经经济法学界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各种经济法的定义。总体而言, 1991年作为我国经济体制从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折之年, 关于经济法的研究也以这一年作为转折点。1991年之前, 经济法的定义以计划经济为立论基点, 身上有明显的前苏联理论烙印, 其特点是将“计划法”作为经济法的核心进行研究, 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将经济法定位为调整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其调整对象涵盖一切经济关系, 形成了大经济法的格局, 甚至一度将民法贬斥为无足轻重的法律部门。1991年后, “权利本位”、“制约权力”成为法学界的主导理念, 经济法的研究也更多地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接轨, 进行了新一轮的理论重构, 淡化了“计划”和“统制经济”的色彩, 基本认为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 宗旨在于矫正市场失灵, 主要调整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经济法定义主要有协调说、干预说、纵横统一说、调制论说四种。协调说侧重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干预说侧重经济法的机能, 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 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纵横统一说是在苏联的同名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认为经济法是在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 但纵不包括非经济的行政管理关系, 横不包括自由的不受国家干预的流转和协作关系。调制论说认为经济法是一种现代法, 与民商法等传统法存在重大区别,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除此之外, 程宝山教授提出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说”与《法边际均衡论》中对经济法的定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故特介绍如下。该说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是利益, 而不是调整对象和方法, 利益与调整对象和方法是本质与形式的关系, 只有从利益角度去划分才能反映法部门的根本属性。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是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以前的经济法定义将其调整对象限于经济关系的某一部分违反了经济法的根本属性。经济法是公私混合的新法域, 是对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民、综合调整的法律部门。哪里存在市场经济缺陷和失灵, 哪里就需要国家干预, 经济法就在哪里发挥作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复杂性、模糊性、动态性的特点, 不宜过于限制。④

二、对《法边际均衡论》中经济法定义的评介

《法边际均衡论》与以前种种经济法的定义都不同, 甚至颠覆了以前的整个部门法体系, 对于法按照新的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 采用纵横两种分法, 纵向上划分为本体法、责任法、程序法, 横向上划分为市民法、行政法、部门法,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经济本体法、经济责任法、经济程序法的新经济法定义和体系。

该书中对于“法”的定义就不同以前, 引入了价值和经济学上均衡的因素。《法边际均衡论》对自古至今的法学家理论作了科学的梳理, 从而高度概括出实证价值、道义价值、功利价值这三大法价值范畴。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和现实生活两个角度出发对法进行了界定, 认为理论上的法是一种不同法价值均衡的状态, 即“有效边界内, 不同法价值的组合边际均衡倾向为零时”⑤;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法是一种有执法权人员做出的以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理论法为依据的由强制力保证实施并能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裁决, 即“在有效边界内, 以不同法价值组合综合社会效果的最大值为基本目标”⑥。

该书认为以前以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法划分法部门,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进行法部门划分的主观和客观要求, 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部门划分的基本矛盾, 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法部门划分的基本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 应以法的价值目标为起点研究法部门的划分。依据不同的法价值目标, 可以从总体类型上将发划分为本体法、责任法和程序法, 本体法就是以最大限度公平正义的满足社会每个成员的合理需求为价值目标而确定的本源性法规范;但本体法自身难以保障其施行, 故有了责任法规定发主体应承担的违反本体法的责任;进而言之, 程序法就是确认主体违法责任程序的法规范。如上所言, 法本体是各种价值的边际均衡, 其保护的是应被社会承认的合理需求, 因此研究本体法类型必须从需求满足的角度出发。需求满足可以分为个体基础性需求与整体公共性需求, 整体公共性需求则可划分为整体生活环境需要和整体财产性需要, 故可由此将本体法划分为市民本体法、行政本体法和经济本体法。

经济本体法是经济责任法和经济程序法的逻辑出发点, 而经济本体法的核心则在于整体性财产需要。该书指出, 整体性公共需要是得到社会普遍承认的通过法规范在整体社会范围内组织起来的、依靠整体力量通过特定手段提供满足的需要, 其核心价值目标是满足人的他足性公共需要。整体性财产需要是得到社会普遍承认的, 只有通过社会整体性力量才能得到更好满足的社会创造财富能力的需要, 其核心目标在于为每个社会个体提供相对充足的生活消费品。简而言之, 经济法就是保护整体经济利益的法, 即促进社会整体创造财富能力的法。

《法边际均衡论》中对于经济法的定义无疑是一种以全新的视角观察的结果,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整个法学的革新, 抓住了法和经济法的本质, 把握了经济法的社会功能, 同时向依据调整对象划分法部门和界定经济法定义的传统思维提出了挑战, 对于从事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人来说是一种新的启迪, 自成一家之言。但同时该学说也有一定的缺陷。首先, 该说的核心“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这一提法较为笼统, 不够确切。在现代社会本位的观念下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和个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 个体经济利益也是整体经济利益的折射和反映, 因此即使在崇尚个人利益的市民法中也蕴含着对整体经济利益的推崇与尊重, 具体表现如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部门法均要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很难说是经济法的根本属性;其次, 作者界定社会整体需要时提到“通过法规范在整体社会范围内组织起来的、依靠整体力量通过特定手段提供满足的需要”, 这本身就存在一个同义反复的问题, 提出社会整体需要是为了界定法及其目标, 但在对此进行界定时却仍要使用法的提法, 造成了循环解释, 也就是“法是满足社会整体需要的——社会整体需要是通过法规范满足的”;再次, 作者用以界定经济法定义的“整体经济利益”、“社会整体性力量”、“整体财富创造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需要界定的新概念、新提法, 对此的理解可以说是人各不同、众说纷纭, 以此来解释经济法非但不能平息对于经济法定义的争论, 反而会引出更多的争论。最后, 该书对经济法的定义本身也背离了从价值出发界定法的本意。该书对于经济法的定义的界定出发点是从法的目标出发进行界定, 其路线是目标——需求——利益, 依据是个体利益、整体环境利益、整体经济利益, 并未和该书在前提到的法的三种基本价值——道义价值、实证价值、功利价值对应起来。其定义没有能够揭示经济法是哪几种法价值的边际均衡, 背离了价值指导的观点, 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利益法学”, 是和德国的耶林的法学思想一脉相承的。

三、经济法的再定义

本文在以上介绍了各家价经济法学派对于经济法定义, 并对《法边际均衡论》中关于经济法定义的理论进行了整体的介绍和评析, 以下就在综合各派学说并力求切合实际的基础上对经济法进行再定义。

本文的引言部分对于经济法定义的必要性已有了充分的论述, 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经济法学界盛行的一种“搁置论”的观点, 认为关于经济法定义的争论浪费时间、精力且造成理论混乱, 而目前的经济法独立法律部门地位已经确立故没有必要在目前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继续争吵, 并以美国没有经济法的定义和体系但仍然有先进的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经济立法为例, 认为还是应暂时搁置争论而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上, 可以说该观点在当前彻底颠覆了经济法定义的问题。我认为该观点有相当的合理性, 但在实际中却大有危害, 甚至有导致经济法学分崩离析的危险, 一大例证就是作为经济法下级部门的税法欲借此搁置之机分离独立, 如按此趋势发展下去则在将来只有财税法、金融法、产业法、反垄断法等小部门法而没有了经济法, 从这种意义上说经济法的概念问题关系到经济法的生死存亡, 非但不能搁置而更应当下大功夫去研究探讨。

在正式对经济法定义进行界定之前, 让我们对定义本身及其标准和方法进行考察。定义是通过列出一个事务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写或者规范一个词或者一个概念的意义, 总的来说就是给一个东西一个概括。传统逻辑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较为简短而明确的命题。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论辩篇》中论述了什么是定义和应该怎样下定义的问题, 他把定义规定为“表明事物的本质的短句”。一个成功的定义以满足以下要求: (1) 应相称, 即定义概念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 (2) 不应循环; (3) 一般不应是否定判断; (4) 应清楚确切;总的来说应揭示被定义对象的本质。定义根据其方法和形式可分为内涵定义 (实质定义) 、外延定义、列举定义、实物定义, 最有代表性的是实质定义中的属加种定义, 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 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即“种差”, 这种定义的公式是:被定义概念=属+种差。鉴于经济法现象的复杂多变, 采用外延或列举的形式显然不能满足需要, 而且也可能会限制经济法理论的发展, 故本文拟采用属加种定义法进行界定。具体路径是首先确定经济法的上位概念, 其次探求经济法与其它同属概念的区别, 最终揭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

经济法的上位属概念是法, 属于同一属概念的其他概念有民商法、行政法、刑法、宪法、国际法等, 本文定义的方法就是探求、界定经济法与其听这些同属概念的本质区别。世界上绝无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 区别的存在是普遍的, 所以区别就有了程度之分, 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去寻找区别, 这个角度就是标准, 以不同的标准衡量会发现不同的区别, 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类别, 对经济法定义的关键就是找到区别的角度、标准, 如《法边际均衡论》就是从价值、需求、利益出发找到了经济法与市民法、行政法的区别并最终界定了经济法, 本文中对经济法定义的关键也就在于找到这个标准。区分的标准至少应满足以下两个要求:首先, 从该标准角度观察经济法显著区别于其他同属概念的部门法;其次, 从该标准角度观察经济法内部的所有次级部门法、法律文件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他们都具有这一特征。

《法边际均衡论》中认为作为以往划分法部门标准的调整对象 (社会关系) 较为机械、不能涵盖非制定法的情况、混淆法律文件和法的区别, 且受社会关系的重叠交错、易变的影响而导致分类的含糊不清, 这种看法固然有一定道理, 但也有其片面之处。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规范, 其所针对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交互行为, 也就是说其必然与社会关系密切相连, 在法的长期演化过程中正是因为社会关系的不断复杂及与新的社会现象相对应的新颖社会关系的出现而出现了划分法部门的需要, 从而能够规范各类社会关系。加之长期以来法学界一直采用的部门法分类标准都是调整对象加调整方法, 如遽行变动可能导致混乱, 也难以得到普遍的认可, 所以作为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作为区分不同部门法的标准并无不当, 所要做的更加清晰的界定。再回到《法边际均衡论》所倡导的利益——价值标准, 该标准同样存在表述不够清晰、利益价值存在重叠的情况, 如作为区分法部门的单一标准显然不妥, 但可以作为区分标准中的一部分而存在, 从而使标准界定更为清晰、区分边界更为明确。综上, 作者认为应以调整对象为主, 辅以价值目标和调整方法作为界定经济法定义的标准。

内涵可以通过对外延的概括产生, 对经济法进行定义也是一样, 可以从经济法现象、制度、行为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并最终抽象出一个较完善精确的定义。公认为属于经济法的产业法、财政税收法、金融法、市场规制法事实上都产生于政府或其他公共权力组织对经济的各方面进行监管时产生并使用, 并且所调整的对象就是在上述监管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关系, 可以说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调整对象是产生于公共权力组织对经济进行监管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公共权力组织包括政府, 但不限于政府, 这个词是以社会为本位的, 凡是有权为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对经济进行监管的组织皆属于此, 本身是一个开放式的概念, 为经济法的发展预留了空间。监管指的是所有除了市场自行调整机制以外的影响资源配置的行为和活动, 也即金泽良雄所谓的“国家之手”的影响经济的活动。经济本身就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活动、行为、现象, 就目前而言市场机制 (即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 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但随着社会化生产和垄断的出现市场机制出现了失灵的现象, 于是政府出面干预经济的运行, 即用国家之手作用于经济。甚至在将来还可能出现非政府组织或国际组织介入经济活动以影响资源配置的结果, 于是作用于经济运行的除了“看不见的手”和“国家之手”还有“社会之手”。就目前来看这些活动包括限制准入资格、建立市场竞争秩序、协调经济主体活动、处罚破坏市场秩序的主体、以财政杠杆进行宏观调控、指导产业布局等, 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新的样态, 故监管的内涵和外延可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学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在公共权力组织对经济进行监管过程中发生的关系是多重的, 可能发生在监管主体和被监管主体之间, 也可能发生在监管主体之间, 还有可能发生在被监管主体之间;其性质可能是命令式的, 也可能是指导性的, 还有可能是禁止性的;其内容更是难以用财产性或人身性来形容。但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发生在公共权力组织对经济进行监管的过程之中, 也正是这一点使得经济法区别于民商法、行政法等同属其他概念。此外, 为了显著区别于公共权力组织的其他活动, 可以借鉴《法边际均衡论》中整体经济利益的提法, 将经济法调整对象界定为公共权力组织为了整体经济利益对经济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综上, 经济法的定义应为:调整公共权力组织为了整体经济利益对经济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

参考文献

[1]刘少军.法边际均衡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2]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 (第三版)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3]程宝山.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

[4]单飞跃, 卢代富等.需要国家干预[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5]史际春, 邓峰著.经济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6]程信和, 周林彬, 慕亚平主编.当代经济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

[7]何勤华主编.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8][德]罗尔夫·斯特博著.德国经济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9][德]乌茨·施利斯基著.经济公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10][日]金泽良雄著.经济法概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篇4:边际利润法

引子:

常总拿着秘书递上来的一份促销申请,确切的说,是业务副总审批后又交给财务总监审批过的一份常规促销计划书。他首先确认了市场需求,并且仔细看了看这份促销计划书后附着的“财务边际利润测算表”,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翻到第三页——促销费用跟踪表,在三份不同内容但紧密相扣的报告上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放到了“出”的文件栏里……

这是某啤酒企业公司老总现在最习惯做的一件事情,也是他认为企业管理与控制过程最满意的一项内容。他干了这行近三十年,他认为真正享受到了管理的效益、并且能与对手相比真正取得竞争优势、对手不能克隆的管理秘籍,那就是这三张表中的边际利润测算!

啤酒行业是一个低级竞争充斥各个环节却也竞争最为充分、比食品饮料等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行业。低级竞争在于价格战、瓶盖促销战、产品仿冒战、终端专卖战等等;竞争的充分在于,该行业的竞争已经是社区对社区、点对点、产品对产品、规格对规格甚至是货架对货架等,已经是完全的针锋相对。传统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品牌、推广与传播、深度分销等等已经是针尖对麦芒,毫无新意可言,更别说竞争壁垒的设置了。该行业最后的竞争,好像已经不在于操作层面的营销策略,只能靠这些常规之外的出奇制胜了!

既要出奇制胜,那么,奇从何来呢?古人云:“以正守,以奇胜”,看来,先守正,后出奇,将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常总这样想,也开始这样去思考和摸索。

从营销管理中要效益

既然具体操作中难有竞争优势,那么,啤酒企业甚或是其它行业,如何在竞争如此充分的条件下,取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利润?答案只有一个:管理出效益。

啤酒行业虽不完全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但由于是快速消费品,终端涉及到每个角落,产品流通也特别快,所以,人员多,管理难,是每个企业很头痛的问题。所以,许多企业都采取规范化管理、流程化运作,使营销运作尽可能不变形,“千里之外”也能按企业的套路执行。但是,销售毕竟是一个需要灵活性运作的工作,如果抓得太死,又不能在制度化中切人人性化,一线人员的积极性就根本发挥不出来,以致“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成了啤酒销售系统运作的一个永远性课题。

虽然销售系统是越灵活性越能出成果,但财务系统却正好相反,是要尽可能“死”的好,即尽可能在100%的财务体系中运作。每一个财务总监在每个月的经营分析报告中一再向总经理强调的,就是销售系统不按财务约束,以至他们很是头痛与被动。

这种强调看来还是在常总的决策中起了作用,现在要进行“赢销”,除了销量目标、市场份额目标外,作为经营实体,赢利是根本。常总在近三十年的啤酒企业工作历程中,也主抓过财务,他知道,财务控制是企业最深度的管理,如以前进行应收帐款的追收、客户赊帐额度的紧缩、管理费用的控制等等,都能给企业赢利水平带来较大甚至是关键性的影响。可是,现在这些都在做,如何做得更好一些呢?他认可从管理中要效益的想法,可是,如何更深度地加强管理?

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记下了这样的话语:企业要赢销,管理出效益。

一矢中的,从促销费用抓起

常总将财务报表拿来,仔细又仔细地看,一项一项地分析,发现营销部门现在最大的费用是渠道费用,而渠道费用中最多的是促销费用。可是,促销费用花出去了,效果究竟如何,费用有无超支或者节省,都是一笔糊涂账!

好,那么就从促销费用抓起!他又分析了一下,促销费用中,渠道成员(经销商、二批及终端)的促销费用占了整体促销费用的近70%,看来,这70%达近千万的费用如果能够有效控制的话,或许可从促销中获利、从费用中节流,能为企业可怜的赢利水平添上一抹亮色,从而在竞争中从此处取得竞争优势。

常总将财务总监、销售副总、几个大区经理召集到一起,商量如何加强渠道促销费用的对策,从而使公司在集团的盈利压力下,交上满意的答卷。

常总又有了自己的总结:产品越来越多,但产品价格越来越低,销售额越大,利润越低价格战不得不打,这往往是应对竞争不得不间或采取的方式;广告是集团统一调配,没有多大自主权;促销天天在做,监控很难,公司的费用绝大部分在促销里,那么,先从促销开刀吧!

管理权下放,让每个一线人员都有费用测算与控制能力

常总于是定下日程,开始主持“赢销”会议。他首先让销售副总将营销的步骤一一进行分解,然后让财务总监将营销费用一项项列出,再由大区经理及销售副总核对。然后,他又让财务总监将可变成本、消费税都列了出来,以销售收入减去这两项,就得出边际收入。在得出边际收入后,他又将渠道费用、消费者费用、人工费用等进行列支,一相抵,就得出了每个产品的边际利润。这么一通梳理,整个营销过程的费用及收益昭然若揭,清清楚楚。

整个套路清楚后,他又让财务总监将以上过程做成促销费用报告模板,并且将一些数据计算换算成公式,只要业务一线人员将销量目标以及预估投入一加进去,就能滑晰得出:为达成预计的销量目标,在投入这么多预计费用的情况下,公司是赚钱还是亏本投入……这样,每个业务经理、大区经理就都变成了自己的经营,每一笔促销费用的投入,他们都心中有数,能不能投、公司领导会不会批,一目了然。

常总还依这次会议的成果,顺势召开了公司的营销费用控制与管理大会,将该项计划一公布,大区经理、区域经理心里都犯嘀咕:这不是给我们每个人上了一个紧箍咒吗?!嘴上虽不说,心里老大不愿意!

这次会议下来,常总对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刻了:管理变革开始可能会让部分人员不理解,但打蛇打七寸,是没错的!

结论:管理的目的不是用来“卡脖子”,是为了都得益

篇5:边际利润法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债务法;

所得税会计准则是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发生重大变更的准则之一。了解新旧所得税会计处理,尤其是两种债务法会计处理的鲜明区分和传承联系,有助于会计人员加深了解新会计处理方法的特色优点,改变思维定式,更好地实现新旧制度的衔接转化。

一、两种债务法的共同特点

与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应付税款法不同,两种债务法同属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纳税影响会计法,具有内在共同性。

(一)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符合配比原则

两种方法均将当期应交所得税费用按权责发生制进行跨期分摊,将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差异中可转回差异对未来期间的纳税影响,即递延所得税费用确认为利润表所得税项目的组成部分,利润表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应交所得税加(减)递延所得税费用。在忽略永久性差异和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的情况下,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税前会计利润*税率,使所得税费用与税前会计利润相配比。

(二)递延税款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

两种方法均将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差异中可转回差异对未来期间的纳税影响,即递延税款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可抵扣暂时性(或时间性)差异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税款的减少,即导致未来期间经济利益的流入(负债的减少),符合资产的定义。应纳税暂时性(或时间性)差异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税款的增加,即导致未来期间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的增加),符合负债的定义。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税款(借项)代表企业预交的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税款(贷项)代表企业应交的所得税负债。

根据上述阐述,在不存在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的情况下,两种债务法最终得出的利润表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净额一致。另外,无论在应付税款法还是两种债务法会计处理中,永久性差异即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差异中不可转回差异的纳税影响都直接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中。

二、两种债务法的不同特点

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不同看待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不同,建立在收益费用观基础上的利润表债务法从收益、费用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不同看待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分。资产负债观对收益费用观的替代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最令人瞩目的特色之一。传统的收益费用观以收入、费用相配比得出的企业已实现收益作为企业价值评价的核心,资产、负债的确认从属于收入、费用的计量;资产负债观则以期末、期初资产、负债的变动形成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作为企业价值评价的核心,收入、费用的计量从属于资产、负债的确认。这一会计理念的变更树立了资产、负债在会计要素确认中的主导地位和资产负债表在会计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由于资产、负债体现了企业财富的存量,是收入、费用的来源,也是预测企业未来经营成果的依据,资产负债观的引入可为利益相关人员提供更具价值的会计信息。资产负债观贯穿新准则的许多方面,其中,所得税会计处理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利润表债务法的替代是鲜明的一例,着重体现在新旧债务法的不同核算对象和核算程序上。

(一)核算对象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在于确认暂时性差异,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可转回差异,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各项目账面金额与税法规定的比较;利润表债务法的核心在于确认时间性差异,即税法与会计制度由于确认收益、费用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利润表各项目与税法规定的比较。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从不同视角分析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可转回差异。类似于以资产、负债变动界定的全面收益相对于以收入、费用界定的已实现收益更为广泛,以资产、负债的计税成本与账面价值相比较而得出的暂时性差异范畴较以收入、费用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比较而得出的时间性差异范畴更为广泛。暂时性差异包含了所有时间性差异和特殊类型的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

时间性暂时性差异例示:

1.一般类型时间性差异,如各类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时抵扣,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为可抵扣时间性差异;从暂时性差异的角度来看,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特殊类型时间性差异,如筹集期间开办费,会计处理计入筹集期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从生产经营当月起在不少于3年内分期摊销,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为可抵扣时间性差异;从暂时性差异的角度来看,可视开办费的账面价值为0,计税基础为尚未摊销的开办费发生额(未来可抵扣),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所有时间性差异均符合暂时性差异的定义或可视同暂时性差异。

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例示:

1.计入资本公积的各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包括各类资产评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现金流量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的公允价值变动等)。会计处理按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税法依照原始成本计税。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时计入商誉的各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按被合并企业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税法依照原始成本计税。

3.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企业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不含净损益变动)而按比例确认的计入资本公积的长期股权变动。会计处理调增(减)长期股权投资,税法规定按原始投资成本计税。

以上差异符合暂时性差异定义(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可转回差异)。不符合时间性差异定义(时间性差异指会计核算与税法在确认收益、费用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而会计核算和税法均未将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列为损益),也不符合永久性差异的定义(以上差异在资产处置时将转回),即上述差异均属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

4.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税金的减少,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明确规定视同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利润表债务法未作相关规定。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资产重估、企业合并等经济形式日益普遍,暂时性差异涵盖多种时间性差异未能包括的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可转回差异范畴,全面反映各类交易行为的纳税影响,可提供更准确详实的会计信息。

(二)核算程序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于会计期末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金额与计税成本,分别得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累计余额并将其纳税影响分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对比后得出当期应确认或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再将当期应确认或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对抵金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费用。由该计算程序可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余额并从二者对抵金额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债务法于会计期末比较税法规定和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将当期可抵扣和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抵金额乘以税率,得出当期递延所得税费用和递延税款。由该计算程序可知,损益表债务法直接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并计入相关的资产/负债(递延税款)项下。

(三)对递延税款的科目设置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二科目,分别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分别反映企业期末预交的所得税资产和应交的所得税负债。

利润表债务法仅设递延税款——科目,综合反映可抵扣和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即仅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对抵金额——递延税款净额,未严格区分企业期末预交的所得税资产和应交的所得税负债。

篇6:边际利润法

一、边际贡献法概述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 即使停产, 其成本总额也不一定为零, 因为企业需要为了保持生产能力而支付一定的成本。例如, 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用等。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获取的收入不仅要弥补产品因为生产和销售而产生的成本, 同时也需要弥补企业保持最低限度的经营能力的成本。由此引进“边际贡献”概念。边际贡献也被成为边际利润或创利额, 也就是用总的销售额减去可变成本后获取的差额, 其由固定成本和利润两个部分共同构成, 体现着销售产品初步创利能力, 利用销售单价减去单位可变成本中的差额, 被称作单位边际贡献。

二、边际贡献在企业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一) 目标成本管理

从目前我国经营模式来看, 目前企业的经营与利润目标要服从整体既定策略, 企业必须要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既定目标能够更好的被完成。对于企业的目标成本, 可以将其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固定成本因为其自身属性决定, 在特定的模式下, 其无法被改变。因此, 企业要想通过有限的资金获取更多的利润, 就必须要对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因为固定成本的特定决定了其无法变动, 因此变动成本管理就成了企业在边际贡献法应用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边际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企业多品种、多客户经营的过程中,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必须强调以边际贡献最大化分配资源、组织生产、倾斜客户, 才能获得最大的目标利润。与传统的毛利率类指标相比, 边际贡献率对经营决策的指导意义更强。通过以上公式可以发现, 如果企业中的产品的种类较多, 在控制措施的制定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完成:1.降低变动成本。2.制定适当售价。3. 大力发展边际贡献率业务。

(二) 产品参考定价

企业在在产品定价上要权衡客户的需求。产品成本、战略目标与市场竞争等综合情况, 对综合情况进行合理分析, 得出理想结果。而边际贡献则是反映变动成本关系和产品收入的一项重要指标。边际贡献体现了企业生产方面的能力, 在现有的生产范围内, 对一项业务能否顺利开展进行衡量, 需要通过边际贡献进行分析, 然后依据定价策略上的差异, 先将高边际的贡献率业务进行锁定, 然后再通过对比分析, 确定最终的生产方案。

(三) 营销策略支持

营销是企业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是边际贡献的主要源头。通过边际贡献分析, 同市场发展状况相结合预估市场的发展状况, 从而为企业在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边际贡献法, 除了可以提高企业在定价上的竞争力外, 在营销费用、市场投放、后期维护等多个方面也都能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持, 从而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应用,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 取舍分析亏损业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边际贡献率越高的产品对企业的总体利润的提高更加有利, 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并不是完全不经营亏损的产品。假设钢铁公司取得了20万元的产品收入, 22万元的总成本 (其中变动成本18) , 此产品亏损了4万元, 如果生产此产品的固定成本无法被除了该产品生产利用外的产品生产进行利用, 那么如果放弃生产此产品, 企业将会亏损固定成本的4万元, 恰好是此产品边边际贡献的4万元, 实现对固定成本的部门弥补, 由此可见, 虽然有一些产品虽然在经营上出现了亏损情况, 但是也要经营。

三、边际贡献法在决策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应用实践

(一) 边际贡献法在决策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边际贡献在企业中是管理会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企业在对其进行应用时, 需要与企业的自身特点相结合, 不能盲目的将其它企业或其它国家的东西直接进行套用, 要通过分析, 从中寻找适合企业自身使用的内容, 在企业中进行应用。

2.成本费用是计算产品边际贡献的主要依据, 因此成本费用的资料必须具有代表性、可靠性, 在划分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时要准确, 避免导致边际贡献失真。此外, 关于变动费用需要全面, 跳出固有的财务报表的会计科目, 如计算钢制品的边际贡献时, 必须把运费以及占用的财务成本作为重要的变动费用项列示, 尽管上述项目分别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中核算。

3.企业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资料的应用上应当尽量与财务会计资料相结合, 这不仅可以减少数据上存在的失误, 而且可以使工作手续得到简化, 并且可以降低决策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量, 从而能够快速的实现对决策和计算的分析。

(二) 边际贡献法的应用实践

笔者所在的金属制品加工行业, 近年来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为了更有效应对竞争并提升管理精度, 一直倡导以边际贡献最大化组织生产经营, 并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

1. 提高成本管理精度。

与传统毛利指标的思路相比, 边际贡献更为强调变动成本的划分, 因此将提高成本管理精度作为实施基础。以金属制品行业主要成本之一能源成本为例, 通常认为电等能源成本属于变动成本, 通过对下属的数家子公司进行能源监测分析, 发现电力成本的固定属性非常强, 固定支出占比在20%-50%之间。因此经过调整后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划分, 能更有效地测算出不同产品的边际贡献。

2. 分品种、客户盈利能力测算。

根据精细化的成本, 对分品种的产品盈利能力进行更精准的分析, 以供产品战略调整转型决策提供财务依据, 此外, 对日常经营的资源分配起到导向作用。通常企业都是多客户经营, 相同产品在不同客户的销售价格不同、所用的原料有差异, 各个客户的账期、支付方式、运输距离远近也会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对不同客户以边际贡献大小进行测定并排序, 以确定战略客户和保供客户, 在资源紧张的时候确保对边际贡献大的客户做到优先供应。

3. 在对下属各子公司实施以边际贡献最大化作为基本经营指导思路以来, 各单位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甲公司原先一味追求产销量, 强调做大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转变经营思路以来, 产销量从原先的30万吨/年下降到20万吨/年, 并主动对原先列为最重要的战略客户的供应, 由于该客户毛利为负, 边际贡献率低于5%, 目前的经营绩效反而在减量之后更为稳健, 也抵御住了多次钢材下跌带来的经营风险。

四、结束语

如通过在公司中对边际贡献的实际应用可以看出, 产品边际贡献分析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对优化产品资源配置、产品结构,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预测、决策、业绩考核、新型产品定价、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此外, 产品边际贡献分析法对于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 深入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深入到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产品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现状, 后续对边际贡献法在实务中的应用必然会更加深入。

摘要:边际贡献也就是产品销售收入超过了变动成本的差额。边际贡献法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中有着广泛应用, 其主要作用是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边际贡献法进行合理应用, 可以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变得更加合理, 从而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边际贡献法,企业生产经营,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洪海.基于边际贡献的本量利分析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 2012 (22) .

[2]邵天营.资源约束理论与作业成本计算在成本事前控制中的整合[J].价值工程, 2013 (05) .

[3]车承伟, 赵晓东.浅谈贡献毛益分析法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J].鞍钢技术, 2013 (08) .

[4]张平.应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进行生产经营决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3 (05) .

上一篇:苍老的时光随笔散文下一篇:以荷花为话题的作文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