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旅游

2024-04-22

妈祖文化旅游(精选6篇)

篇1:妈祖文化旅游

论西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文化的差异

商学院 10国贸班 刘方舟 1013100055

旅游是一项较高的精神需求的体现。通过旅游,我们遍访名山大川,体验风俗民情,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不同的景观变幻,自身得到愉悦。而旅游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一项活动,不同地区的人,生活不同,观念不同,看到的景观不同,需求不同,经过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旅游也有不同的观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文化,影响着世世代代。

中国人自古比较保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民忠厚老实,勤劳诚恳。人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多是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尊老爱幼,勤勤恳恳,忠君爱国。这样的思想使得人们很少愿意去冒险,加之当时社会发展尚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信息不发达,人们很少知道自己之外的世界,更少去想外面的世界,旅游也就相对少见。在中国,古人有着传统的宇宙观和礼教思想,人本思想深入人心。天地人和,人本思想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就建筑来说,中式建筑突出了宇宙的模型,尚大,尚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突出雄伟。首先,为了体现出建筑的雄伟,在修建的时候就会加大,加高台基。中国建筑一直是站在一个台基上,台基的高低与建筑物的重要性成比例。高大的台基使得建筑物看起来更显庄严大方,如故宫三大殿。其次,单一的建筑会显得比较单薄,很难有雄伟浩大的感官冲击,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以群组建筑著称。如故宫群组建筑。再次,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亲近自然,天人合一。这与中国的宇宙观有密切联系。中国人将建筑与假想的宇宙模型相联系,亲近自然,天人合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如中国的四合院,北京天坛,这些都是天人合一的代表。接着,中国传统建筑还注重颜色的搭配。不论是中国的哪个地方,都具有自己建筑的色彩特点。如皇家建筑多为赤,黄两色,显得大气,宏伟,充满了吉祥如意的寓意。而民居只能是灰、黑、白三色作为主要色调。这也是等级划分的体现。种种特点,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中国以宏伟和谐著称的长城,故宫,天坛,还有传统民居四合院等等,都成了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而西方则由他独具特点的景观,与中国的景观完全不同。

西方人天性爱冒险。他们总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思想比较开放活跃。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每个人都有信仰,忠于上帝。上帝是万物的主宰,人们一切的行为都有上帝所主宰,越接近天,就越接近上帝。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也是不断的增加。当时的交通,信息并不发达,不能够满足人们探索的欲望,因此不断有人发明创造,希望能

改变世界,了解更多不一样的生活,而不像中国传统的世世代代始终如一。

相对于建筑特点来说,中西方建筑的差距很大,因此造成文化景观上差异很大。以法国哥特式建筑为例。哥特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天主教堂上,这与他们的宗教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关联。哥特建筑主要突出了尖顶高塔,尖塔拱门,绘有圣经故事的巨大玻璃窗,每一处特点都体现出了宗教的神圣。整个建筑外观上高大挺拔,直线线条突出,耸入云端,教堂平面呈现出拉丁十字形。教堂的内部空阔宽敞,向上延伸空间大,四周的玻璃窗上都有着传统的宗教图案,神圣肃穆,处处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的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这些建筑,第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种神圣肃穆之感,仿佛是与上帝相通的道路,与中国建筑的和谐自然相异。

中国与西方不仅仅是文化建筑景观不同,人文景观也相距甚远。中国人习惯热闹的场面,讲究排场,平日里朋友聚会,有喜事庆祝则大摆筵席,排场越大则显得越诚恳,越有面子。在饮食场所,经常见到一派热闹的场面,人声鼎沸,大家相互劝酒,夹菜,好不热闹。传统节日多,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节日的由来则多为一些民间传说,或者纪念某位英雄,或者祭拜某个神仙,与中国的民俗息息相关。婚丧嫁娶的事情,多为长辈见证,亲朋祝福则圆满完成。仪式也颇具中国民间特色。而西方在庆祝的时候与中国则有所不同。

西方人注重礼教信仰,饭前祷告,在朋友聚会的时候,私人聚会时会重视彼此的礼节,包括参加聚会的服装,介绍新朋友的礼节等等,这些与中国人之间的“客套”则相去甚远。西方的节日与宗教联系较多。许多节日都是圣经中一些事件传承演变而来的,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在人的出生,嫁娶,死亡等重大事件发生时,西方人都会让上帝作为见证人,礼节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各处。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思想,生活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之中,人们逐渐了解到在离自己很远的地方还有许多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的生活。也许他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眼中是有趣的,是多彩的,是值得一看的,所以人们便借助便捷的交通工具来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地方,一看究竟。一来一往,旅游便越来越流行。

那些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情,使得一个地区因为这些而闻名,人们便将这些特色保护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借此来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观摩,并且通过旅游,交换思想,学习文化,补全自己的不足之处,让自己的特色也能随着时代而更新变化,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旅游文化,使得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我们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从中陶冶身心,升华内心,给自身带来愉悦,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篇2:妈祖文化旅游

一、基本情况

x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并连续多年获评x县域旅游十强称号,打造了x两家4A级旅游景区,x四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x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1处省级旅游特色村、x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x处省级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发展了x家四星级标准旅游饭店,x家旅行社和营业部。自20xx年起,连续举办了x届文化旅游节,“中国佛都京杭水脊”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20xx年,x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组建成立x开元集团,x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x集团四大国有子公司之一。20xx年,x县实施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为文化和旅游局,实现了诗和远方的结合,推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5月,x开元集团正式入股x文旅集团,划转资产x万元,股权占比x%,x寺景区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进入了跨越性发展阶段。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明晰发展布局。我县先后编制完成了中都佛苑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x寺景区总体提升策划、x湖湿地建设规划以及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发规划等。20xx年,聘请x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x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县政府已批准实施,为x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文化为魂,促进产业融合。大力推进“旅游+”战略,积极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重点实施“旅游+N”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旅游+文化”,成功策划了第x届x县文化旅游节,举办了开幕庆典、慈善捐赠、文化展演、全国书画邀请展、研学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达x万人次。发挥“旅游+教育”拓展文庙建设规模和层次,扶持文庙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完善了“成人礼”、“开笔礼”、“谢师礼”等参与性项目。x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不断开发文化体验、遗址观光、考古研学、科普教育等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共x万人次,文庙儒家文化和x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全县干部政德教育的两张亮丽名片。实施“旅游+水利”,联合水利部门开发中都水库水上休闲、垂钓等水上娱乐产品项目。实施“旅游+交通”,联合交通等部门建设了济北旅游大道、泉河景观廊道等旅游要道,指导x湖湿地开发了自行车比赛、自驾车营地、休闲旅游慢道等,构建了环x游憩带。

三是以项目为引擎,推动地域联动。通过多年持续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x寺景区,x湖湿地、中都民俗馆、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等景点。x宫旅游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x亿元,全面完成了外立面装饰装修工程。x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形成规模,新的提升规划即将实施。全县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干道不断健全,较好地提高了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县城和景区周边镇村改造升级,面貌更新,开启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四是以乡村振兴为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x湖湿地新上旋转木马、碰碰车、自控飞机、森林探险等娱乐项目,种植了荷花、牡丹、玉兰、连翘、迎春花等各类乔灌木和果树,将湿地打造成儿童的乐园、花的海洋。x镇古城村以“x国故都x故里”文化品牌为引领,以丰富乡村文化旅游业态为目标,建设了仿古街道、古x国博物馆、采摘大棚、药材基地,打造了x国遗址、x故里等x处景观,新上了x家农家乐、x家民宿,x处草莓采摘,成为x县首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庄。x镇投资x余万元打造x山风景旅游区,建设了x等景观,完成了景区绿化、上山游览石阶、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土地流转等方式,联合周边村庄打造了茶园、梅园、核桃观光园、百合花观光园等,成功举办核桃丰收节、亲子挖土豆、百合园赏花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每年吸引游客x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和分析论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如下:文化旅游资源集聚效益不够明显,游客滞留时间短,综合收入提升慢;旅游景区公司化运作、旅游项目市场化合作进展较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参与体验项目较少,缺乏演艺类、修学类旅游产品;资源整合不够、景区关联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小等问题,没有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下步思路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深化公司运作,积极融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廊,真正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xx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x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x亿元,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x%以上,打造一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新业态产品等。

一是坚持多规合一,科学描绘文旅产业发展蓝图。加强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努力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x运河古镇建设》,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凸显x枢纽位置及作用。指导x、x等乡镇做好x山旅游风景区和古x田园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储备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推动x宫旅游综合体建设。合理规划x寺景区西片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其打造成为x地区高品位、独特性的研学空间。推进文庙儒学研学基地开发建设,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切实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全面打造政德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x运河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网络。

三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x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注重文化特色,引导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打造x湖田园综合体、x山旅游风景区、x河生态旅游度假带、x古城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集中培育“x—x—x”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培育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后备箱工程基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x古x田园景区提档升级。

四是开展精准营销,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加大宣传资金投入,持续在主流媒体开展旅游品牌宣传,在高铁站、高速路等交通平台推广县域旅游形象。大力开发x祈福、文庙研学旅游产品,树立x研学旅游品牌形象。提升x文化旅游节举办层次,继续策划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庆文化氛围。加强政策奖励扶持,大力开发周边200—300公里基础客源市场,重点加强x、x、x等地组团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同步推进网络营销与市场开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补,合力共赢,大力提升“中国佛都”品牌的知名度。

篇3:妈祖文化旅游

关键词:中国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及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资源和基础,而旅游发展又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如何平衡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使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须认真面对的挑战。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旅游”

理查兹(1996)认为,“文化旅游”是“人们离开他们自己日常居住地,到文化吸引地(目的地)的活动,其目的是搜集新的信息及经历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Richards, 1996a, p.24) 。1这个概念包含了文化旅游的态度、经验以及阐释维度。大多数百科全书将“文化旅游”定义为:“旅游的一个分支,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别是生活在该地理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艺术、建筑、宗教以及有助于形成其生活方式的其他因素”。

目前,对文化旅游最普遍接受的定义:旅游为了体验艺术、文化遗产以及具有独特地方的珍奇事物,包括艺术(艺术馆、画室、表演和视觉艺术)、文化活动(节日、庆典、仪式、事件)。众所周知,文化遗产是指一个族群或社会从上代继承的、目前被保持的、为了后代的利益而保留的物质器物和非物质特性的遗产。文化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如:文物、建筑群、遗址等),也包括非物质文化(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此外,当今的文化将是“明天”的文化遗产。

基于以上观点以及本文目的,“文化旅游”或“文化遗产旅游”,均可定义为:人们离开他们自己正常的居住地,到文化及/或文化遗产吸引地(目的地),完全或者部分由于受到自己对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社区、族群)的历史、艺术、科学、生活方式、文化遗产等情趣的驱动,为了搜集新的信息和经历以满足他们文化需求。因此,在本文中,“文化旅游”就是指“文化遗产旅游”。

二、中国文化遗产与旅游

首先,在地域广阔、多种多样的地貌与气候环境中,人们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同一个民族又享有不同的文化及遗产,因而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其次,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包容性、宽容性以及崇尚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与此同时,中华文化始终所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融合性,也使得在过去的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多种亚文化的共存并得到发展,各种优秀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因而,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多为包含多种文化因素的复合体。此外,在中国大多数地方,人们依然可以发现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宗教的足迹及文化遗址。

再者,中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传统特色鲜明,其较为原始、奇特的文化形态的构成要素没有明显缺失,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品质高,许多文化旅游资源独特,因此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有吸引力。因而,来访者在中国不但可以体验到56个民族各自多姿多彩的文化及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在同一地区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中国的文化及文化遗产是中国旅游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当今中国旅游业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各种各样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目前,虽然中国已经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只有40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4项;自然遗产:8项),以及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根据中国文物局公开发表的资料统计,从1950年开始,各地通过文物普查,初步确定了价值并且登记的文物点有30多万处;其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 831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 32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99座,历史文化名镇(村):87个;各省和自治区还分别公布了各自的省和自治区级文化保护名城。截至2009年底, 全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共计7, 109项。

这些文化遗产记载着中国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勇于创造的聪明才智,是中国最优秀的科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旅游的主要基础资源。中国的旅游业就是依靠这些文化遗产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而旅游业在满足来访者需求的同时,也改变着相关旅游目的地的命运。例如,兵马俑发现使该地区一夜间成为了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对于这些国外旅游者,最受欢迎的旅游活动包括参观历史古迹、博物馆、艺术馆以及观察和体验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尽管来华旅游者目的各异。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旅游都涉及到旅游目的的文化及文化遗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旅游就是文化及文化遗产旅游。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证明:文化遗产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无疑也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文化旅游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贡献和挑战

(一)旅游发展提升了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自己习以为常的文化与“过去”祖先的文化遗产对自己生活及社会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因而增强了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二)旅游发展促进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特别是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工作的开展。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一度濒危的民俗活动、民间歌舞、传统工艺等均因旅游开发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使原来鲜为人知的、甚至该文化的所有者习以为常的活动,通过旅游被全世界人们所熟知,并在相关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下得以保护、传承与发展。

(三)旅游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能和资金支持

文化不仅引导了旅游消费的方向,提高了相关文化遗址的知名度,促进了文化遗产展示水平的提高。

(四)旅游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意识

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五)旅游促进了旅游者对自己文化、其他文化及遗产的了解与尊重

使他们在体验他人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文化,对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在与文化遗产的“传统拥有者”之间的沟通中,加深了他们对他人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六)旅游发挥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旅游作为一种媒介,使来访者了解到文化遗产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使人们对其他文化更加宽容,更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在实际上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不和谐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不但影响着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文化遗产的主要拥有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具有双重角色,即:旅游与文化遗产政策的制定者,旅游产品及文化遗产的管理者。在我国,国家拥有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绝大部分文化遗产,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业发展方面,政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守护者/管理者,公共部门也对管理博物馆、旅游者中心、公园及文化遗址,以及对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旅游事业负有责任。

首先,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应帮助建立一个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平衡发展的社会及商业环境,并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具有突出的公共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永久性整体保护的有效制度。

再者,政府既要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还应实施一系列具体的实用性措施。例如:应该制定一个“旅游经营者、文化遗产管理者及相关社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指南”。该指南应该适用于旅游管理者、文化遗产管理者、社区以及其他需要了解旅游与文化遗产地之间关系相关问题的那些人。该指南包括对旅游与文化遗产部门中现有的、或准备参与的那些希望提供更佳服务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经营者的建议,同时保护那些具有自然、原住民及历史意义的场所的未来。

(二)增强所有参与者的责任

考古、旅游以及教育界专家学者应该参与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包括文化遗产价值的识别与鉴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市场营销、规划方针的制定以及公众教育。在旅游与文化遗产运营与管理、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训以及旅游者的教育等方面,对他们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需求日益强烈。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均需要了解如何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合作者与贡献者。这些人的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三)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1. 认识遗产地的重要性。

旅游活动大多依靠具有自然、文化及历史意义的遗产地;这些文化遗址是旅游产品赖以开发的重要资产。认识、描述、理解和传达其意义是遗产地遗产保护及负责任的旅游业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理解其意义会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商业意识,这些意义是旅游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需要认真规划。此外,要尊重遗产地的文化意义,体谅那些对遗产地有特殊兴趣的文化团体。

2. 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地。

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保留遗产地的自然和文化意义。每个遗产地或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意义和保护要求。规划遗产地旅游活动的人们有责任采取一切合理的步骤防止对遗产地的自然和文化意义造成负面影响。

3. 发展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

在旅游经营者、遗产管理者、其他商业及地方社区之间需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联合及开放的沟通渠道是构建可持续的旅游业经营的最好方法。与当地管理、展示及经营旅游活动的当地人一起合作,会培养他们的拥有感和相互之间的理解,会提升对游客吸引力,并对当地社区会产生积极的成果。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与少数民族的伙伴关系,就展示少数民族遗产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

4. 遗产保护与商业经营规划相结合。

良好的商业规划是成功的遗产旅游经营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好的商业规划会明确地确定经营的性质与目的,以及如何实现商业经营与遗产保护双重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评估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在必要时调整计划。此外,应该对遗产地意义和游客市场进行不断的研究,以改进产品的目标市场、市场营销及产品的保护措施,并为商业计划的评估提供信息。

5. 加大对遗产地的投入。

涉及遗产地的旅游业应为文化遗产资产的保护和当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做出贡献。应该制定有利于遗产地、有关人员和当地及区域性社区之互利性策略,包括:保护倡议、技术援助、培训和教育项目、改造游客设施,以增进游客对遗产地意义的理解。

6. 负责任地营销和促销产品。

遗产地的意义可以是市场营销与促销的产品定义的根据。遗产地的市场营销和促销需要尊重当地社区的愿望,不给游客造成不切实际的期望。需要搞好满足旅游需求、满足遗产需求和满足游客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旅游需求涉及市场营销与促销及产品定位;遗产需求包括遗产地未来利用与形象适当利用的规划;游客需求是获得精确的信息。

7. 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

为游客提供令人愉快的、丰富的经历,旅游经营者和遗产管理者需要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动机,这是提供高质量游客体验的基础。在活动规划、人员培训、遗产阐释、设施与服务等方面,对细节的关注和高质量的承诺对企业和遗产地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8. 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和义务。

少数民族有权利和义务保护他们自己的特殊文化遗址,是其遗址意义的主要信息来源。旅游开发前,应该与相关的少数民族社区广泛地讨论旅游的发展目标及经营准则,并达成一致意见。在景点的进入、敏感信息的公布,以及在使用其设计图案、照片、表演和器物方面,都要尊重其文化习俗及对知识产权。此外,人们还需要了解这样的事实,即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方面通常与非少数民族有许多不同。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应该让少数民族参与旅游产品的内容和阐释的确定,认为合适的方式展示其传统习惯与当代价值,维护并准确地阐释其文化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其他合作者进行跨文化意识的训练,与相关社区分享旅游发展的利益,遵守少数民族社区的乡规民约、传统的“部落”土地和分界,与部落长辈咨询和讨论有关文化遗产意义问题,必要时还需采用少数民族决策程序,慎重处理少数民族法律、习惯、信仰及文化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旅游业可以抓住文化遗产的经济特性,并通过提供资金、教育公众以及政策扶持的方式利用这些特性到达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而且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所有相关方面的必要参与合作,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Richards, G: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M], Wallingford, Oxon, U.K.:CAB International (1996a) p.24.

[2]Bob McKercher, Hilary du Cros:Cultural Tourism:Thepartner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management[M], 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Binghamton, NY, 2001, p.4

[3]Graeme Aplin, Heritage: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n, andManagemen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2, p.143-150.

[4]ICOMOS: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Charter (Managing Tourism at Places of Heritage Significance, 1999) [C], Adopted by ICOMOS at the 12th GeneralAssembly in Mexico, October 1999.

[5]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TourismHighlights[C], 2012 Edition.

[6]The Australian Heritage Commission (AHC) and theDepart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and Resources:SuccessfulTourism at Heritage Places:A guide for tourism operators, heritage managers and communities[M], 2005.

[7]UNESCO: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 Paris, 17 October 2003.

篇4:妈祖文化旅游

乡村文化指的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例如民居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用品、服饰及手工艺品等等,也包括在此地域范围内被广泛传承和认可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而旅游是人们向往自然的天性所致,挖掘整合乡村文化,将乡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领略风光世界,体验文化旅途,这不仅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一、要突出当地乡村文化为特色

乡村旅游以乡村自然资源为载体,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色来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容易被复制、代替,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资源也不尽相同。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再结合悠久的文化传承、挖掘整合各地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及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形成的不同的风俗习惯等,打造开发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以湖南省的芷江县为例,芷江县总结了其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挖掘了当地的和平文化和民俗文化,设计开发其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民俗文化旅游线路等,使得芷江旅游有的看、有的听、有的吃、有的玩,也更有意义,从而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品牌是一种市场资源,它综合了历史、自然、人文、地域等因素,反映为一种文化心理的认同。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甚至文化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文化品牌的竞争力上。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固然与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但制胜的关键在于能否根据本地实际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长期以来,承德旅游没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业相当的部分尚处于粗放型开发阶段,景点零散,文化附加值低,缺少关联性和市场号召力,以致来承德游客人数虽多,但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没有真正形成 "食、住、行、游、购、娱"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目前,承德借鉴了云南等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先进经验,总结提炼河北民族文化品牌的具体内涵、具体内容、形象特征,设计开发了承德旅游业的三项精品工程,即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依托的皇家文化精品;以坝上森林草原为骨干的自然生态旅游精品;以佛教文化和满族风情为主题的民族风情精品,均以民族文化为主线串联,实现以文化为灵魂、以景观为核心,以商业为根本的集约型发展,打造承德旅游的文化品牌,承德旅游业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观。

三、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是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对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共识。摸清需要保护与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底数,遏制破坏现象蔓延的趋势,突出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吸纳具有当地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盘活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土壤,发展以乡村优秀文化为核心的实景教育和体验教育式旅游

篇5:妈祖文化旅游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旅游饮食文化之中国酒文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摘要:

酒是一种古老的饮料,她香而醇厚,引而得神。酒是一把双刃剑,它温而绵柔,羁而刚烈。酒是一种源于自然、归于天地的物质,更是一种渗透社会、植根民族的文化。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而酒在旅游活动中也具有丰富的旅游内涵,充分认识中国酒文化的旅游功能,有意识地使中国酒文化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支劲旅,从而积极发挥其应该产生与可能产生的旅游效益,乃是一个极有意义、颇为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酒,酒文化,酒史,旅游活动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几千年的积淀下,酒文化早已沉淀为旅游资源。

一、酒的介绍

1.简介: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酒精(乙醇)是其主要成分。此外还有水和众多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吸收。饮酒后几分钟,酒精迅速扩散到人体全身。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酒性温而未辛,酒能疏通经脉,行气活血,温阳驱寒。

2.别称: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

3.历史: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酿酒起源的传说: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

① 杜康酿酒

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②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③ 酒与天地同时

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今五干多年的酿酒器具。

以上考古得到的资料都证实了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确实存在着酿酒这一行业。

4.用途: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医用酒精用于伤口消毒,食用酒精用于配制内服药物,无水乙醇用作化学试剂、用于化学分析和科学试验。工业酒精用作燃料和化工行业生产各种化工产品。

二.酒与旅游的关系

作为一种高级消费,旅游消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这六项中的购、食、游三项均有酒的用武之地。酒之用武于旅游,就中国来说,酒最具有文化意蕴。中国白酒被列为世界六大蒸馏名酒之一,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齐名。我国白酒首要特色是香型齐全、风格多样:浓香型以四川沪州老窖、宜宾五粮液、安徽古井贡酒为代表;酱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米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清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混合香型以陕西西凤酒、贵州黄酒为代表,我国葡萄酒最早产于新疆,衍至今日盛况,既是少数民族酒文化对汉族酒文化的影响,又是汉族酒文化对少数民族酒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酒文化融合的产物。我国幅员辽阔,水果种类繁多,各种果酒应有尽有。露酒、药酒之民族特色、文化成份更浓。啤酒虽是舶来品,具有强大融合力的中华文化已使其富有我民族特色,如我国独特的人参啤酒、灵芝啤酒、菊花啤酒等。这是传统酒文化与外来酒文化有机 结合的典型。

三.与酒有关的旅游文化景观

酒文化资源中,有一种兼具人文与自然两种属性。最常见的是酿酒之水。如安徽滁州酿泉,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礼赞的“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之酿泉。山东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城外有泉名杜康泉。相传杜康曾取该泉酿酒于此,故得名。水之外,还可举石,如醉石。著名旅游地黄山、庐山各有一名为“醉石”的自然物,甚受游人青睐。庐山醉石在栗里源,东晋陶渊明隐居栗里,成日耽酒,每醉则卧于此石上,故得名。黄山醉石在香泉溪浒,相传唐李白游至此,酒醉,绕石大呼,因此得名。一身而具人文属性与自然属性的景观,其旅游价值当更高

酒文化形成的酒楼数不胜数,最有名的莫过于武汉的黄鹤楼。作为酒文化结晶的黄鹤楼,千百年来一直是旅游胜地,屡毁屡修。琳琅满目的历代咏赞黄鹤楼的诗词楹联书画题刻,表明黄鹤楼之游是文化旅游。黄鹤楼是历代文化旅游的热点。酒文化建筑形成人文景观的,还有祠庙等。如杜康祠(又名杜康庙)。近现代酒文化旅游景观,可举浙江绍兴的咸亨酒店。此店开张于1894年,仅开业两三年便关门,实为无名之辈。看着它开张、倒闭的绍兴少年周树人日后以它为背景作小说《孔乙已》。名家名篇竟使无名的咸亨酒店享了盛名。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成亨酒店重建于鲁迅路。始建于清道光年间、重建于1980年的楼外楼,是杭州著名的酒家。因其建于风景清幽绮丽的西湖孤山南麓,又因楼名得自南宋诗人林升的名句“山外青山楼外楼”,所以极富旅游文化意蕴。

因历史而形成的酒文化景观是纷呈的,上述建筑类只是其中一支。因酒而出 名的村镇属另一类。可举杏花村。杏花村为古酒肆所在地。池州(今安徽贵池市)秀山门外杏花村,即唐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之杏花村,古时即产名酒,并因酒使该村出名。元人宋伯仁《酒小史?酒名》亦云:“池州 有池阳酒。”山西汾阳亦有杏花村,亦产名酒。

从历史文化旅游角度看,重大的或特殊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是旅游资源。例如美国将前总统肯尼迪遇刺地辟为旅游景点,游人不绝。中国因酒而发生的历 史事件颇多,如著名的“鲁酒薄而邯郸围”故事。

举凡上述种种,不论其可否实指,是否现存,经旅游资源评估、认定后,俱可挖掘。这里存在一个对“假文物”的认识问题。旅游学界与史学界可以、也应 该有不同的眼光。历史上著名的酒楼、亭、台等的重建,对民间广为认同的故事 的衍绎,乃是对旅游资源的正确、有益的挖掘。新建的南昌滕王阁与历史上的膝 王阁便有一段距离。咸亨酒店原在都昌坊口东首,今在都昌坊口西首。这一切都 是允许的。

四.酒与中医药的关系

中国酒文化一大特征是与中医药关系密切。在甲骨文中,“酒”字本作“酉”。酒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能力,刺激唾液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汉书?食货志下》称酒“为百药之长”。酒与中药结合而为药酒,是酒文化的一大发展。《本草纲目》载79种药酒,今日尚不断推出新的药酒。从主要功能、侧重点看,可分治疗性药酒与滋补性药酒两大类,或二者兼具并重。旅游的本质告诉我们:旅游是超出人们生存需求的一种高级消费形式。生存需要已满足的人才可能成为旅游者。按恩格斯对人类生活分类的三个层次来看,第一层次--生存得以满足后,便是第二层次--享受。旅游的目的之一是享受。部分游客的唯一旅游动机便是享受。因此,滋补性药酒对旅游者、尤其是富有的海外游客及部分国内游客来说,是颇具吸引力的。通过旅游购物--药酒,得到治病、强身、延年、美容之益,这样的旅游是愉悦的。愉悦,才能完成社会审美。须知社会审美化乃是旅游的动因之一。中华民族固有的酒文化--药酒在为域外游客服务、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通过旅游这一科学文化交流的纽带,不断走向世界,为世人了解中国文化不啻开了个硕大的窗口。其经济效益则更明显。

五.如何进一步推动贵州酒文化与旅游活动的共同发展

众所周知,贵州的酒之所以为名酒,一是因为有优质的原料、水质和环境,在名酒产地“喝酒喝出健康来”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现代意识”。据说在国酒产地仁怀市,至今未发现一例癌症患者,患其他病的几率也低。在美酒河畔的赤水市自然生态良好,全市粮食产量连续98年获得丰收,社区居民患病率低于贵州全省平均水平,我们认为这决不是偶然的,美酒的飘香,酒的文化自然是其重要因素,由此来黔旅游的人、“闻酒”而来的人在逐渐大幅度上升,充分体现了贵州酒文化强大的旅游经济功能。另一方面,在贵州旅游的中外客人,他们饱览了贵州黄果树大瀑布等天下奇观外,也饮尝了贵州的名酒后,对酒文化参与后的体验难以忘怀,禁不住将当地的美酒或多或少要带回去,籍此纪念。据笔者所知,苗族的糯米酒、布依族的米酒系列在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今天,他们在酒的包装、产量、质地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他们看来,“米酒”已不是一种纯粹的饮品,已经成了一种文化,他们生产的是一种文化,输出的也是一种文化,人们来品尝的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经济—文化的螺旋上升式的转化在文化相融和文化经济协调发展趋势的今天,将会更加明显,内涵丰富的贵州酒文化也必将在此局面下大放异彩。贵州是名酒的故乡,是酒文化产生的丰润土地,更是饮者的乐园。今天随着中国经济迅猛高速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也给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贵州旅游业以年增长率76=以上的速度发展,贵州秀丽奇特的山水,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正在吸引着人们来体验贵州酒文化,贵州酒文化也将以它特有面貌展示出云贵高原这方古朴神奇的土地,贵州酒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作用必将日益明显地体现出来。

贵州民族酒文化在审美功能上体现在其艺术性方面较明显,举凡贵州各地,凡遇重大民众节日或家族、亲族重大活动时,或迎接重要客人时,其隆重的场面都离不开酒,而饮酒 的方法、方式或礼仪复杂但有序,极易使人们在参与时常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贵州名扬中外的“苗族飞歌”就是苗家在迎接远方的朋友时给予最高的待遇的敬酒歌,那动人的弦律,穿着苗族盛装的姑娘的演唱,给人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贵州著名苗族歌唱家阿旺的演唱,唱遍了全世界,可以说若今天到任何一个苗寨,敬酒歌都是随处可闻之动人心声。此外,布依族的查白歌节上男女相恋后饮酒的场面,侗族送客、迎客,苗族在鼓藏节上唱酒对歌、芦笙伴舞等体现的高超的民族民间艺术,令人倾倒。随着人们追求反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趋势越加明显,这种文化所显示的审美功能就更易被强化。六.结束语

因此,不论是购旅游地名特产抑或品尝当地风味,百花齐放、各具千秋、风骚一方的中国酒已成为旅游商品中不可或缺的要角。博大的中国酒文化中蕴藏旅游内涵的尚有方方面面:酒文艺(文学、绘画、音乐、酒名、酒令)等等。对旅游业来说,中国酒文化中有成片成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在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与窗口的今日,挖掘中国酒文化中的旅游资源,将其有效地推向旅游市场,宜乎为旅游学术界、旅游实业界、主旅游政柄者之共识。

参考文献

篇6:旅游的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要讲的课程是《旅游学》的最后一章旅游影响中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引用美国学者学者弗克斯的一句名言“旅游是把火,可以煮熟你的饭,可以烧毁你的屋!”形象鲜明地道出了旅游影响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对于旅游的影响,我有两点体会:一是旅游所产生的影响是相互的,被影响的事物也会对旅游产生第二次影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案例1:1984年,澳大利亚孤独星球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旅游指南》第一版,其中就有关于阳朔旅游的专门介绍。作为一本世界著名的自助旅游指南,这本书成为当时国际自助旅游者到阳朔旅游最重要的了解途径。随后,有越来越多的背着沉重行囊的西方游客充斥着阳朔的大街小巷,1984年,阳朔的外国游客达219500人,是1983年的十倍,这种爆发式的增长把阳朔进一步的推向了世界,吸引更多的游客。二是旅游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时空上互相转换,即某一时期属于积极影响,在另一时期就变成了消极影响,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旅游积极或消极影响在时间上的变化,一般经历欢迎、冷淡、不满、厌恶、和谐/对抗(愤怒指数模型);在某一方面是积极影响,而在其他方面就是消极影响,有些地方开展乡村旅游,虽然获取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排污、环卫设施十分简陋,大量农田,河流都受到了污染。

旅游影响理论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谢彦君在《旅游基础学》中认为旅游影响又称为旅游效应,有正负效应之分,旅游影响是指由于旅游活动包括(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中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对旅游活动主体本身的影响,也包括对其他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旅游影响的范围、波及面是十分广泛的。我们按照旅游影响的内容结构来划分,主要分为旅游经济影响、旅游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按旅游影响的性质划分为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按旅游影响的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隐形影响和显露影响,隐形影响是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旅游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直接有旅游业发展而增加的就业机会、旅游服务设施;按照旅游效应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旅游者的进入直接向当地经济注入货币收入是一种即时影响;滞后效应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旅游带来的局部环境污染很有可能发展为全局性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始于1963年努涅斯(T·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分析居民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发生的变化,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旅游活动的开展之所以会对社会文化具有影响作用,主要因为:(1)旅游活动是一种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以及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之间相互往来和接触为根本特征的活动。--不经意的文化沟通和无意行为的“文化示范”影响当地社会。(2)旅游的发展已经历了个别偶然现象到大众经常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旅游活动发展的规模之大,已使其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单个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接触是短暂的,不足以对当地社会和文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随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的不断来访,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接触就会变成群体性的文化交往,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必然会对目的地社会文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对旅游者的积极影响

(1)旅游即生活,旅游是有别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特殊生活方式,通过旅游,人们陶怡了情操,舒展了身心,恢复了体力和精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工作当中,是一种很好的“充电”方式,维系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2)“走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活动有助于人们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惯常环境对思维的束缚。旅游活动中,与各种事物、各种各样的任务交际,开拓了视野,旅游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生物、考古、艺术、宗教、建筑、园林等众多学科知识。

(3)培养爱国情操。旅游活动能让人们领略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风土民情、建筑风貌中激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珍视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人爱自己的国家和乡土。

2、促进地区间的友好往来,加强各民族相互了解

旅游是民间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旅游活动的开展所涉及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的直接接触与交往,旅游交往方式更有助于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接待入境旅游也是旅游目的地对外树立自身形象的有效手段。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所见所闻的可信度更胜于改过利用各种媒体所做的自我宣传,不仅如此,旅游者还会将亲身体会传递到更大的人群范围,是更加有效的宣传手段。

3、有助于促进目的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发展,原本被人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有重新得到了开发和恢复,这些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旅游的开展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旅游目的地独特的旅游吸引物。例如:丽江旅游业的发展重构重建了一系列纳西族传统文化,如东巴舞蹈、音乐、文字、民间银器制作工艺、纳西古乐;修复了木府、文峰寺、洛克故居等文物古迹,受到了旅游者的欢迎,也使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增添了信心和自豪感。

4、促进了科技交流与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旅行和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旅游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中国70年代末期发展旅游之初,非常看重的就是旅游业所带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信息。旅游活动的开展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交通运输工具、通信技术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方面,要求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从而也推动了这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保护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加高,处在水库边缘的武当山遇真宫面临着被库区淹没的危险,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的旅游资源,遇真宫被72个千斤顶抬起,在原址上整体顶升抬高15米,顶升高度约为世界纪录的5倍。听说遇真宫顶升后,还将复原,有市民难掩兴奋:“以后这里会更好看,以前来武当山旅游,多数人都去紫霄宫,以后大家也会来遇真宫了。”

5、促进落后旅游目的地的现代化

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接待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吸引游客,契合游客的需求,接待地会出现新的文化设施,文化环境会不断的优化,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比如在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点,会拥有KTV、网络、博物馆、展览馆、传统工艺作坊等文化设施。

旅游对目的地居民个体素质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旅游者带来的异族文化或异地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居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更新,社会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人文素质不断提升,更趋于现代化、开放化。

在金竹壮寨长期坚持族内通婚,与汉族不通婚,20世纪80年代开展旅游业一开,当地的择偶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族内婚”已退居次要位置,逐渐与外界通婚,通婚范围甚至远达广东、香港,婚姻观念已经从过去的“金换不嫁外面人”转变为“不嫁本地人”。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旅游对社会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又称为旅游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良的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是指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当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被称为示范效应,旅游的发展把先进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输入到旅游地的同时,也把都市观念和腐朽的东西传播开来。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某些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当地居民。

2、影响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旅游者的道德弱化助长某些不良行为,处于“反结构”状态的旅游者摆脱“熟人社会约束”,具有明显的“责任约束松弛”等特征,随手丢弃生活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

随着外来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和游客密度的增大,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致使交通、商店、公共娱乐场所变得拥挤不堪,从而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是他们产生厌恶情绪,甚至在某些国家,已出现了反旅游的浪潮。

3、冲击民族传统文化

(1)民族文化被同化,异质文化冲击与相互影响使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趋同、弱化、扭曲,目的地居民纷纷效仿来自文化强势的旅游者,抛弃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性逐渐消失。

(2)民族文化庸俗化,受经济利益驱动,对民族文化嫁接、篡改、编造甚至误读,以低俗、噱头来迎合旅游市场,商品化、舞台化的处理使传统的民族文化丧失了真实性。如传统的民间习俗、节庆活动、宗教等,都是按照传统方式,在特定的意义下进行的,但是为了迎合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随时进行,并被随意的改头换面,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3)“伪文化”充斥市场,大量粗制滥造的工艺品已失去了传统的风格和制作技艺,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甚至出现赝品,起着传播“伪文化”的不良作用。

(4)历史文化遗产被破坏

不少地区把风景名胜当做摇钱树,超负荷接待游客;在风景区内乱箭滥造旅游设施,使得一些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遭到破坏。

从上述讨论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

1、强势文化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强于当地弱势文化对旅游者的影响

2、旅游地受游客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而旅游者所受的影响是短暂而浮现的。

三、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赞歌论”经济收益与“告诫论”,着重强调旅游业发展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对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积极影响则不予重视,以上观点显然是两种极端的认识。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都不是无条件存在或必然产生的。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方面,同样也并非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结果。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一般应是指潜在性和可能性而言,促使旅游消极影响转化为现实问题的条件可能会有很多。

旅游的文化影响是自然而有限的(大旅游)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并非必然

如何规避消极影响:

1、做好旅游规划和分流措施,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

2、有意识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原因在于旅游对经济和社会文化

上一篇: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下一篇:我正青春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