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在澳门

2024-05-02

妈祖文化在澳门(通用11篇)

篇1:妈祖文化在澳门

妈祖文化在澳门

莆田湄洲妈祖是世人共同崇拜的海上女神,湄洲妈祖庙又是世人共认的妈祖祖庙—妈祖文化在澳门的传播.是由去澳门贸易的福建商人带去的。明嘉靖十四年(1535),葡萄牙人开埠时询问地名,老百姓以为问是妈阁山,遂答道“妈阁”。该山上有一座澳门最早的妈祖庙一弘仁阁,就是奉祀妈祖的。有一副石刻楹联云:“圣德流光莆日福曜,神山挺秀镜海恩波。”万历三十年(1605),由福建商人在澳门南端正式兴建第一座的妈祖庙——天妃庙、崇祯间又在澳门北部的莲峰山下建一座天妃庙。

清康熙十六年(1677)建有关帝、天妃古庙-乾隆五十年{1785),建有乙仔天后宫—乾隆五十七年(1792),建有望厦康真君庙内的天后圣母殿、同治四年(1865)建有的渔翁街天后古底澳门是弹丸之地,竟建有六座以上的天后宫(妈祖庙),足以反映澳门崇拜妈祖风气之盛、莆田九牧林后裔、清道光间钦差大臣林则徐于1839年9月2日巡视澳门时,其巡行终线以原称天妃宫的连蜂庙开始,以到妈阁庙进香为终点:林则徐虔诚地在妈阁庙向天后进香膜拜。

因为妈祖为林姓的莆田女子,澳门的林氏宗亲会——林西何堂,也以供奉妈祖为凝聚力,形成传播妈祖文化的载体。该堂创立于清光绪年间,已逾百年的历史。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妈祖文化在澳门迅速扩展开来。

1998年10月,澳门福建同乡总会主办了澳门妈祖雕像开光大典:这尊由120块汉白玉石装嵌组成的妈祖雕像高1999米,重1060吨.是世界上最高的妈祖圣像、它象征着1999年澳门回归开光那天。庆典隆重。参与典礼的信徒有三万多人:澳门还从莆田湄洲妈祖祖屈虔请一尊天后神像云澳门奉祀,盛况空前,从而增进了莆澳之间妈祖文化交流。

2003年10月,澳门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有来自内地、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的妈祖信众2000多人参加庆典,进一步传播妈祖文化。

2004年10月21日,莆田湄洲妈祖金身神像首次巡安澳门—妈祖神像于21日‘下午由福建专机飞抵澳门,澳门出任妈祖基金会在澳门国际机场举行哇重的接驾仪式时锣鼓喧天,瑞狮劲舞,数千虔诚的信徒焚香膜拜,基金会陈副主席等为妈祖金身披上金披风。

挂驾仪式后,妈祖金身神像运至澳门中华妈祖文化村,安驾子天后宫,接受信徒朝拜:22日上年十时移驾到福建籍居民集中的北区佑汉公园供信众膜拜,当日傍晚六至九时从佑汉公园巡游至妈阁前地;24日返回湄洲祖庙。

妈祖文化在澳门,源远流长!

篇2:妈祖文化在澳门

《澳门日报》澳门内地宜合作整理妈祖文化

由社会发展研究会组织,国家图书馆馆长、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一行人日前访问澳门,与全国政协委员、立法会议员、澳门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陈明金、社会发展研究会理事长陈炳强交流中均认为澳门与内地应积极整合妈祖文化。陈明金表示,弘扬中华文化、不断推动澳门文化事业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共同努力做好有关工作。

陈炳强表示,澳门在文化领域,特别在文献资料保护与整理方面,与国家图书馆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并认为在澳门深入、系统地进行有关妈祖资料的整理工作,把澳门打造为两岸四地的妈祖文化资料整理中心与研究中心,对进一步推广妈祖文化,增强澳门在两岸四地的文化影响力,以至对推动澳门的文化事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期望国家图书馆对澳门的文化发展给予支持。

篇3:论葡萄牙法律文化在澳门的传播

关键词:澳门法,葡萄牙法律文化,法律文化,澳门

澳门回归祖国十几年来, 澳门法仍陷于“葡萄牙化”及其“发展困局”之中。截至2008年底, 澳门第一审法院中之行政法院未决案件总数为100件、结案率为47.4%;刑事起诉法院未决案件总数为1497件, 结案率为71.4%;初级法院未决案件总数为12810件, 结案率为45.1%;中级法院未决案件总数为628件, 结案率为47.2%;

面对澳门法当前困局, 一派主张“补强葡萄牙化”, 即维持葡语在法律中的主体地位、培训更多掌握葡语的法律人才 (包括选派更多学生到葡萄牙学习法律) 、聘请更多葡籍法官;而另一派则主张“强化本地化”, 即强调以适用中文法律文本和创制中文裁判文书为主、培训更多掌握中文的法律人才、建构本地专业法律文化。从法律学术角度看, 澳门法现状及其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具体法律现象, 涉及了法律移植以及如何通过法律移植发展法律的比较法基础理论问题。

一、葡萄牙法律文化简述

图奥里主张, 法律包括表层结构 (the surface structure) 、中层结构 (the middle structure) 以及深层结构 (the deep structure) 三个层面。法律的表层结构, 主要指用语言型构的法律规定 (legal provision) , 包括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文本、法院的裁判文书, 甚至还包括法律教义学的论述。法律的表层结构涵盖了通常说的“正式法律渊源”和“非正式法律渊源”。中层结构指 (法律文化) legal culture, 既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律学者这些专业人士对法律的认识 (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方法等的见解和学说) , 也包括普通大众对于法律的认识。法律的深层结构是跨越不同的法律条文和不同的法律文化, 而为所有法律所共通的因素, 既有共同的法律概念, 又有某一时期内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都共同承认的法律原则和其他共通的法律观念。不同法系的法律或者国别法其表层结构 (法律条文) 和中层结构 (法律文化) 是不同的, 但其深层结构则是共同的。正是这种共同的深层结构的存在, 使得不同法系的法律或者国别法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和移植成为可能, 并使得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统一法成为可能。

根据法律三层次构成之理论, 葡萄牙法的表层结构为葡萄牙的法律规定以及法院裁判文书, 其中层结构为葡萄牙的法律文化, 其深层结构就是为不同国别法所共有而非葡萄牙法所特有的深层结构。葡萄牙法自身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点。葡萄牙法属于大陆法系, 却不是大陆法系的代表, 其自身主要是通过移植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法律规定 (法律的表层结构) 以及法律学说 (专业法律文化) 而发展起来的。这些欧陆国家的法律被移入葡萄牙时, 为适应本地需要而进行了“葡萄牙化”, 即葡萄牙立法者借鉴外国法的规定并使用葡语创制法律条文, 葡萄牙法官引用葡文法律文本并且创制葡文裁判文书, 葡萄牙法律学者引入外国法学并使用葡语创作葡萄牙法教科书和著作, 阐释和评价葡萄牙法律规定, 建构葡萄牙专业法律文化。因此, 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国法律规定及其专业法律文化并不是没有经任何改变就被“直接移植”入葡萄牙, 而是经过适合葡萄牙需要的本地化过程而被“间接移植”入葡萄牙。

二、澳门法律传统及立法特色

澳门法律属于大陆法系传统。从法律表现形式看, 澳门是以制定法为基本形态的。基本法确定“予以保留”的“澳门原有法律”, 是指“澳门原有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其中“澳门原有的法律”, 是指由澳葡立法会制定的法律。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 包括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及有关司法制度等澳门法律的主体部分均系葡萄牙制定法。澳门回归后, 其法律面临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澳门原有法律的保留及其适应化, 二是将适合于澳门的葡国法律本地化。前者在于视本地法律是否与基本法相抵触或与基本法相衔接;后者指如何将澳门葡国法律转化为本地法律。根据《中葡联合声明》的精神, 法律本地化的涵义是指, 由澳门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 将适合于澳门的葡国法律从形式上转为本地法律, 同时又要求在内容上结合本地政治、经济的实际进行修订。1996年出版的《澳门法律汇编》, 是“澳门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法律汇编”。从该汇编收录近千条法律, 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居民的权利与自由、行政—立法—司法机关组织法、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和程序法等。在实现澳门法律本地化后, 立法会根据澳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 适时对法律作了修订。针对本地实际, 适时出台法律成为澳门立法的基本任务。1999年12月至2004年9月, 澳门颁行的制定法共有260项, 其中75项为法律、185项为行政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 如澳门颇有特色的博彩业立法。博彩业是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自从1962年澳门旅游娱乐公司获得澳葡政府授予的博彩专营权后, 博彩业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2001年8月, 立法会通过了《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法律制度》, 重新设定有关博彩业的开投、经营和监管等事项的规范, 并增加了有关数码数据传送等新技术用于博彩业的规定。该法旨在引入竞争机制, 增加市场吸引力和公共收入。这些新法的出台, 为促进澳门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葡萄牙法文化在澳门的强制植入

1553—1849年间, 葡萄牙人在澳门之活动被称为“租地时期”。此时, 澳门区域归广东省香山县管辖, 并无独立之“澳门法”, 有的只是适用于澳门区域的明清政府法律, 但此时明清政府允许当时驻澳葡人团体使用葡萄牙法处理葡人 (包括其他外国人) 之间的利益纠纷。此时的葡萄牙法相当于属人法, 由中国政府允许其适用于葡人之间。它对澳门本地人民没有实质性的利益相关。

1849—1976年间, 葡萄牙对澳门事实上实行“殖民统治”, 葡萄牙法被强制适用于澳门地区。葡萄牙直接在澳门适用葡萄牙法、向澳门指派葡萄牙法官和检察官、以葡语为唯一官方语言, 没有考虑因澳门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而做出调整。因此, 这是一种完全没有本地化的“强制直接置入”。1976—1987年间, 葡萄牙政府对澳门采取“非殖民化政策”, 允许澳门总督和立法会制定和颁布一些专门适用于澳门地区的法令和法律, 但是, 这些法律法令均以葡文创制, 澳葡政府及其法院当然也都以葡文作为唯一工作语言。直到1993年, 澳门才有法院可以审理上诉案件, 而“长期以来, 澳门只有初审法院, 对法院判决的上诉, 需向有管辖权的里斯本大法区二审法院提起”。因此, 澳门总督和立法会制定的这些葡文法律, 只是葡萄牙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专门适用于澳门地区的“葡萄牙地方法”。既然葡萄牙人向澳门强制直接置入葡萄牙法, 且完全由掌握葡文的葡萄牙人和土生葡人控制澳门法律运作, 那么, 当然无培训澳门本地华人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人士的需要, 更没有发展澳门本地法律学术之需要。

由此可见, 从澳门被葡萄牙人事实上实施“殖民统治”到澳门回归之前, 并无真正属于澳门本地的“澳门法”存在。存在于澳门的只是适用于澳门地区的“葡萄牙法”——“葡萄牙中央法律法规”和专门适用于澳门地区的“葡萄牙地方法”, 澳门也没有本地的专业法律文化。换句话说, 这一时期澳门没有自己的法制史, 有的只是葡萄牙法在澳门存在的历史。这一判断可以从葡国学者叶士朋所著的《澳门法制史概论》得到印证, 该书虽名为“澳门法制史”, 实际却为葡萄牙及其附属下的海外属地法律的发展史。

参考文献

[1]乔素玲.清代澳门中葡司法冲突[J].暨南学报, 2002, (4) .

[2][葡]叶士朋.澳门法制史概论[M].周艳平, 张永春, 译.澳门:澳门基金会, 1996.

[3][德]K.茨威格特, H.克茨.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 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4][日]大木雅夫.比较法[M].范愉,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篇4:海洋文化在澳门园林的影响及应用

关键词:海洋文化;造园艺术;影响;历史;澳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澳门简史

澳门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早在4000-5000年前已有中国先民的足迹,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地的番禺县。早期在澳门定居的人在此形成小村落,倚靠捕鱼与务农种植为生。自15世纪末,东南亚、琉球等地区的商旅、渔民已乘船来澳门,作为风帆航海时代的理想停泊地,随着早期渔业和航运的兴起,澳门逐渐形成一个日益活跃的港口。葡萄牙人于1553~1557年间正式踏入澳门,并接受中国官员管治下,设立议事会,享受较大的自治权。作为葡萄牙人在华唯一居留地,他们须遵守中国法律,每年向香山县政府缴纳“地租银”五百両,直至鸦片战争后的1849年,前后近300年。明清两朝,中国政府视澳门为特殊地区,在澳门设立官府衙门、海关、税馆、驻扎军队。在统治权、军队驻扎权、财政权、关税权、行政权以及司法权等各方面,中国政府在澳门充份行使主权和治权。

鸦片战争后,1846年上任的第79任澳门总督亚马留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推行殖民扩张政策,驱逐在澳中国官员,私自宣布澳门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并逐步占领澳门半岛全境和凼仔、路环二岛。1887年清廷与葡萄牙签署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规定澳门为葡萄牙的“永驻管理”的地方。直至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联合声明》,签订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中国[1]。

2 澳门海洋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关联

澳门地处岭南地区,澳门文化是岭南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澳门本是香山县的一部分,香山是百粤海屿之地,岛屿星罗棋布,澳门是香山县南面一小岛。1985年路环岛黑沙发现5000年前的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石器及陶片中,有波纹及水滴纹,这是海港文化的基本特色,说明先民主要从事渔猎生活。这批新石器遗址出土文物与香山南部的海岛古文化也是完全相同,因此,澳门属于岭南海洋文化。

3 海洋文化在岭南园林的表现

岭南是中国海上交通的发祥地,其海上贸易,以丝绸为主,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中心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悠久的海外通商历史,使岭南接触了不同地区的海外文化,其园林造景亦受到西方园林风格的影响,如西方园林常用的几何式造园手法,在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布局可见,这与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讲究自然,小中见大,曲折有致,仿造自然山水的造景手法,截然不同。

粤中地区园林多有船厅,运用船厅作为庭园的中心或放在主要位置来引人注目。这样的设计除了考虑到园林的美观外,也是海洋文化的体现。例如顺德清晖园的船厅。“小姐楼”是当年园主人为其女儿建造的闺阁。整个建筑犹如一艘大客船,走道是“船舷”,房屋如船舱[2]。

4 海洋文化对澳门园林造园艺术的影响

至16世纪30年代,澳门开放为贸易港口,华洋杂处,葡萄牙人长居澳门,随后西方国家的商人、传教士和文化人源源不断地涌入澳门,从而使澳门成为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总汇之区”[3]。商船运来外国的奇花异草,珍贵产品,大大丰富了华人的视野,通过了生意往来,互相沟通,文化互相渗透。澳门成为一个大熔炉,把各种文化融合,多元并存,成为澳门特有的人文特色,其海洋文化发展路向,有别于原有的岭南海洋文化,最后发展成一种,以岭南文化为底蕴,富南欧色彩,结合本土情况的新文化特色。

葡萄牙人自明朝已开始在澳门进行贸易和修建洋房居住,居澳葡人並于1583年成立澳门议事会为葡萄牙小区进行自治管理[3]。葡萄牙人设计师带来家乡的设计元素,建造房屋及巿政设施,使澳门的城区,风格与国内其他城巿大相径庭。澳门历史城区在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22座位于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以旧城区为核心组成历史街区。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4]。

西方城巿规划注重公共空间的构建,公园是重要的公共空间,加思栏花园(南湾花园)是澳门第一个供给公共使用的公园,也可能是东方第一个公园,由亚马喇总督(Coelho do Amaral)在任职期间(1863-1866)[5]建造。19世纪未,相继出现烧灰炉公园、白鸽巢公园、华士古达嘉马花园及二龙喉公园等。现存历史较悠久的公园还有大炮台周围花园、卢廉若公园、得胜花园、西望洋花园、民政总署内庭花园、凼仔巿政公园、史刘莲德博士眺望台(十字花园)、码头花园及纪念碑公园等。

在澳门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及构筑物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楼阁、廊架、棚架、凉亭、园桥、花台等。装饰部分集中运用于园林建筑的屋顶、墙身、柱子、檐口、门窗等位置。不少台阶、坐凳、栏杆、种植池、花钵等园林小品也富有装饰性的细部处理。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澳门的园林建筑及其装饰元素的风格同样显得丰富多样。总体来看,园林建筑及装饰采用的风格有中西混合式、非正统西方古典式(Informal Classic Style)、欧式与摩尔式的混合式等。最常见且最有代表性的做法,是园林建筑形制采用西方古典样式,细部构筑或装饰为中式,或者园林建筑采用中式形制,结合欧式建筑的细部装饰方法[6]。

澳门的园林构图及建筑细部装饰,运用了大量的海洋符号,这与葡萄牙航海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葡萄牙自1415年正式开始进行海外扩张,进行海上贸易,时间长达400年之久[7],这海洋霸权的建立,让葡萄牙无论是国力及财富,推到历史的高峰,是一段让所有葡萄牙人引以自豪的国家历史。由于澳门的园林,大部分由葡萄牙人负责设计,所以采用大量的海洋符号进行设计及细部装饰。

nlc202309051358

5 海洋符号在园林的表现形式

澳门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曾是东方贸易的重要驻地,景观设计师进行园林设计时,加入大量的海洋符号,这特点在建筑物的细部装饰及铺地中,非常常见。主要图案有波浪纹、水滴纹、鱼鳞纹、圆弧形、半圆弧形及铁链状装饰符号等。这些海洋符号被大量使用,增加了园林景观的律动感,丰富的线体组合,配以白色、粉黄色、砖红色的外墙粉刷,使到澳门的园林景观生动缤纷。下面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园林设计及建筑、构筑物、园林小品、铺装及饰面实例加以说明。

5.1 园林设计及建筑

弧形线条在澳门园林中被大量使用,尤其是近20年建成的园林绿地,较早采用此设计是宋玉生公园,其后何贤公园改建时,也沿用此手法。除公园外,街道绿化及小型休憩区也有类似的构图方法,如路环图书馆外的花圃及马场海边休憩区。一些私人屋苑的平台花园,如保利达花园等,也有采用大量弧形线条。这种弧形构图的处理手法,在澳门具有普遍性。这方法的优点是,构图受地形的大小限制较小,弹性大,比起直条及直角,更有亲和力。

由于澳门海岸线长,早期地势高的园林绿地多有眺望台设计,以便远眺海岛风景。白鸽巢公园及螺丝山公园内的眺望台,利用地形的高点及环境素材,筑起小圆台,用作观景之用。这些观景台,远望形似绿海中的小岛,规模不大,只能容纳数人同时使用,但可以增加游兴。

5.2 园林小品

护栏:澳门属丘陵地,不少园林绿地具有地形高差,多采用台地设计,基于使用需要及安全理由,需设置大量护栏。部分护栏设计加入海洋元素,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位于凼仔的史刘莲德博士眺望台(十字花园),该公园建于1955年,由葡萄牙人设计,与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嘉模教堂、凼仔婚姻登記处、凼仔市政公园合组成龙环葡韵景区。当时公园所在位置是海边,面积只有2,181㎡,面积不大,地形属坡地,该公园要用大量而密集的护栏,把坡地分为4个长条型的小台地,为了减少公园的压迫感,三组护栏的外型主题虽为浪花,但却有不同之处,利用了海洋中浪花的不同型态,第一组用了半圆环交错的方式,第二组取自典型的浪花图案,第三组飘带结合花池。全公园护栏均用了粉绿色。衬以砖红色的围边,强烈的曲线感和色彩,成为澳门其中一处最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同属龙环葡韵景区的凼仔市政公园,最高处为一座贾梅士雕像,由坡地到公园平地,由一条台阶连接,台阶两则,布置了成串的水滴型花池,这两串花池,除了用作种植时花外,还可充当护栏之用。

加思栏公园亦是台地布局,但其护栏设计与史刘莲德博士眺望台(十字花园)有所不同,采用了中式的绿釉宝瓶配以墙体,这种绿釉宝瓶处理方式,也见于南洋地区。护栏墙体粉以砖红色,白色勾边,部分护栏末端,以旋涡造型造型处理,有如朵朵被卷起的浪花,煞是好看。

雕塑:为纪念葡萄牙航海家华士古达伽马(葡萄牙语:Vasco da Gama)发现通向印度航海新路线400周年,建造一公园以作纪念,该公园1898年建成启用,计划在公园中央树立纪念华士古达伽马的方尖形纪念碑,并于1911年1月31日(纪念华士古达嘉马到达印度400周年)揭幕[1]。纪念碑上面为华士古达嘉马的半身铜像,以赞扬他的航海冒险精神。后来该公园几经改造,最近一次在2005年年中完成,地下修建為停车场,但园中央仍保留了华士古达伽马的铜像,这是澳门园林绿地中,唯一且最直接,记录葡萄牙及澳门与海洋的关系。

台阶:澳门的园林绿地规模一般较少,面积不大,因此空间利用非常紧凑,另外,澳门丘陵地多,不少公园需要用台地方式处理高度落差,台阶及斜路连接不同的台地。加上澳门地处华南地区,降雨量大,地势低,也容易出现水浸或海水倒灌,所以澳门很多房屋地基都被抬高,以防水浸入屋。园林建筑也不例外,建筑与地面之间,需要加设台阶连接,因此,澳门的园林绿地台阶特别多。

台阶除了使用一般的矩型设计外,部分也会渗入海洋元素,如螺丝山公园、凼仔市政公园、柯邦迪前地(司打口休憩区)及竹湾豪园(私人屋苑),采用放射性同心圆和不规则曲线造型的踏步,形如风浪,层层向海岸边递进,活泼而生动。东方基金会大楼,台阶两边采用圆角处理,以圆弧取替直角,圆润了整体环境。

5.3 铺装及饰面

铺装:澳门的公共空间,特别是广场、前地、园林绿地及旅游区的部分行人道,常用葡萄牙出产的麻石铺张,其中首个进行大规模铺装,美化路面的是议事亭前地。1994年,澳葡政府聘请葡萄牙的技师以该国产的麻石铺砌议事亭前地及相连街道地面,图案采用大波浪,黑白相间,线条流畅,富葡萄牙色彩,人行其中,彷如水中踏浪,颇为有趣。

由于议事亭前地的成功,澳门政府在往后十多年的巿政建设及修葺中,大量使用麻石铺装,图案亦以波浪纹为主,也有从波浪纹变化出现的不规则弧形、大折线形及鱼鳞纹等,有些还会加入指南针、海洋动物、浪花、帆船等与海洋有关的图案。麻石颜色除黑白色外,还有灰色及砖红色。这些铺装已演化成一系列极具特色及创意的景观,成为澳门的形象特色,但无论其设计如何变化,其主题皆离不开海洋。

除麻石铺装波浪图案外,望厦巿政公园大量使用涟漪状饼图案,以一个方型石块为圆心,再围绕圆心进行铺装,像似一石投入平静的水面,引起表面皱折,泛起片片涟漪。

饰面:铁链状装饰符号用作建筑物的装饰颇为常见,卢廉若公园的外墙及螺丝山公园内的眺望台顶部,同样采用铁链状装饰,一环扣紧一环,非常形象。另外,在民政总署大楼内庭花园及大堂巷喷水池,有采用以航海及海洋贸易为题材的葡萄牙瓷砖画装饰。

5.4 植物配置

曲尺型是波浪型的抽象形态,澳门园林绿地植物配置较少采用曲尺型的植物配置手法,但大炮台周围花园的顶层绿篱有采用。在顶层的大平台中,于通道与大草坪之间,有一条由黄金榕修剪而成的绿篱,采用的就是曲尺型,让呆板的植物分隔带,更具变化及动感。

6 小结

葡萄牙人来澳400多年间,带来了与中国判然不同的文化,澳门这弹丸之地,经历了文化冲击和融合后,形成了澳门特有的文化,近年更形成一门以研究“澳门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澳门学”。澳门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涵,便是海洋文化,它在方方面面影响澳门。园林绿地作为一个城巿的公共休闲空间,很容易可以发现各种有形及抽象的海洋符号,这不单是一种简单的装饰,人们对海洋符号的钟爱,背后还隐藏了澳门的历史,揭示了澳门与海洋的关系。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园林绿化景观亦有趋同情况出现,澳门本土的园林景观,由于历史底蕴,使其景观有别于邻近地区,成为唯一的,与别不同的。充分了解澳门园林绿化的特点,扬长避短,发挥文化优势,对今后的园林建设有指导作用,以促进世界旅游休闲城巿的定位,具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志良,杨允中.澳门百科全书修订版[M].澳门:澳门基金会,2005.

[2]罗舒雅,张文英.论海洋文化对岭南园林的影响[J].广东园林,2008,(6).

[3]《清将高廉道暂驻澳门查办中外贸易等事务片》.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组研究室编:《林则徐集?秦稿》中[M].中华书局,1965.

[4]澳门文物网http://www.macauheritage.net/cn/Default.aspx

[5]埃斯塔希奥.澳门绿化区的发展及其重要性以及本澳植植物群的来源[J].文化杂志,1998.

[6]李敏等.澳门园林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7]黄鸿剑.澳门海洋文化的发展和影响[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梁敏如(1979 - ),女,广东中山人,农学硕士,风景园林与观赏园艺专业

E-mail:fishleongmo@yahoo.com.hk

篇5:澳门文化中心介绍

资料

由勺建筑物M成,一为博物^,另一为演艺馆,在演艺馆壬枇窖葑嗵,一可容纳1,200人,另一可容纳400人。

篇6:澳门文化中心导游词

大家好!

澳门文化中心在设计方面,造座宏伟的新型建筑已成为澳门最新的标志,所占面积达四万五千平方米,由景观公园、剧院大楼及艺术博物馆大楼组成。

剧院大楼内设两个表演场地:综合剧院有座位 1,114 个,适宜上演大型节目;而小剧院则有座位 393 个,适宜举行小型节目和放映电影。

两个场地均设有即时传译室和先进的放映、音响和灯光设备。除表演场地外,其他设施还有会议室、展览厅、多用途排练室、音乐室、化妆间、洗衣房、技术控制室及为表演者专设的休息室等。

澳门艺术博物馆总面积达一万一百九十二平方米,楼高五层,内设有五个展览馆,展览面积近四千平方米,为澳门最大的视觉艺术展出空间。除展览厅外,该馆还有演讲厅、多媒体图书馆等设施。

此外,中心还设有售票处和询问处,澳门文化中心为本地及世界各地的演艺者提供国际级的表演场地,也为澳门及邻近区域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完善的海、陆、空交通网络,使今澳门文化中心成为商贸国际会议的理想地点。

澳门文化中心导游词内容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澳门文化中心底竣工,3月19日由葡国总统沈拜奥(Jorge Sampaio)主持揭幕启用。含大礼堂、博物及及公园各一座。大礼堂为文化中心的主体建筑,包括有1200个座位的大礼堂,以及一个可容400人的小礼堂,一个作短期展览用的展馆,以及一个多功能的会议室。大礼堂可供各种类型的舞台艺术如歌剧、话剧、舞蹈表演及演音乐演奏之用。

大礼堂建筑富有古典刻场的风格,下层主观众席共有1223个座位,两翼的观众席则可容770人,另外前舞台可设置114个非固定座位。文化中心总造价为9.6亿元,其中8.4亿元为建筑总成本,包括用于填海、地基和结构方面的工程费用,及雕塑群、音乐喷泉与一般设施;7000万元用于施工、顾问和监管方面费用,5000万元用于专业设备和装饰。

澳门文化中心导游词模板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澳门文化中心的剧院。

综合剧院

设计具古典剧场的风格,并备有现代化的高科技配套设施。剧院内设有座位 1,114 个,适合各式各样大型节目的演出,如交响乐及室内乐演奏会、歌剧、舞蹈、综合性演出、各种戏剧、研讨会及大型会议等。

此剧院有可移动式音响天花板(2.5 米的弹性高度) 与可移动式的舞台挡声板,其可变容积在 8,330 立方米与 11,800 立方米之间。如欲演出音乐会,天花板升高,挡声板置於舞台之上,所产生的反响时间 (RT) 为 1.5 秒 (中 频),特别适用於管弦乐音乐会及无需使用扩音系统的音乐会。如有其他演出,天花板降下且舞台布景安置在舞台上,其所产生的反响时间 (RT) 变为1.1 秒,适合音乐剧、粤剧及其他需要使用扩音系统的演出。剧院的空间结构使声音能均匀地散播,使演出者的说话更为清晰,音乐更嘹亮动人。

此剧院的舞台宽 18 米,深 17.4 米,有现代化的灯光与音响设备,舞台顶设有一钢架系统,支撑 32 支机械式平衡吊杆与 35 支电动平衡吊杆,还有一整合式活动音响反射板。在舞台下亦设有两层式活动暗门,有需要时可与原舞台连合,使之能伸展至符合各类演出需求的舞台面积。

此外,还设有即时传译室,能同时以六种语言进行解说。

小剧院

设有393个座位的小剧院适宜上演小型节目如话剧、小型音乐会和现代舞等节目,同时也是电影与研讨会等项目的理想场地。

剧院内置有电影大萤幕,配有环回立体声系统,故放映影片及其他需投射设备的活动之效果极佳。

篇7:澳门文化中心导游词

澳门文化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澳门文化史上的新纪元。中心提供优质而多元化之表演、会议及展览场地,普及各类型的文艺活动,既可满足深受中葡文化熏陶的市民之需求,同时又可提升都市的生活素质。

在设计方面,造座宏伟的新型建筑已成为澳门最新的标志,所占面积达四万五千平方米。由景观公园、剧院大楼及艺术博物馆大楼组成。文化中心总造价为9.6亿元,其中8.4亿元为建筑总成本。包括用于填海、地基和结构方面的工程费用;雕塑群、音乐喷泉与一般设施;7,000万元用于施工、顾问和监管方面费用;5,000万元用于专业设备和装饰。

剧院大楼内设两个表演场地:综合剧院有座位 1,114 个,适宜上演大型节目;小剧院则有座位 393 个,适宜举行小型节目和放映电影。

两个场地均设有同声翻译室和先进的放映、音响和灯光设备。除表演场地外,其它设施还有会议室、展览厅、多用途排练室、音乐室、化妆间、洗衣房、技术控制室及为表演者专设的休息室等。

澳门艺术博物馆总面积达一万一百九十二平方米,楼高五层。内设有五个展览馆,展览面积近四千平方米,为澳门最大的视觉艺术展出空间。除展览厅外,该馆还有演讲厅、多媒体图书馆等设施。第~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此外,中心还设有餐厅、咖啡座、酒吧、售票处和询问处。

澳门文化中心为本地及世界各地的演艺者提供国际级的表演场地,也为澳门及邻近区域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篇8:妈祖文化在澳门

由澳门理工学院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主题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服务问题”的学术研讨会2013年10月16~17日在澳门举行。澳门有关方面负责人, 教育部语信司司长张浩明, 中心管委会三位主席———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育部语用所所长张世平、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出席开幕式, 与两岸四地专家学者一起研讨。

李向玉称, 三家共建的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自2009年11月成立, 每年举办研讨会研讨澳门语言文化建设问题。他指出, 打造世界级旅游休闲中心, 增加和完善语言服务工具是前提。作为澳门正式语文之一, 葡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近年虽已加大力度, 但质素仍有待提升。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语言服务只有葡、英等语种稍嫌不足, 其他语种翻译人员缺乏发展。他呼吁政府从完善语言服务工具配套角度做好长远规划, 制订人才培养政策。张浩明指出, 一国或地区能否提供必要的语言服务, 反映该国家、地区的语言态度和语言政策, 做好语言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能否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是政府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在澳门, 多元的文化和人口构成造就了多元的语言生活, 随着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 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背景人群进入旅游、生活, 语言使用更加复杂多元, 随之而来将是语言服务问题。

在研讨会上先后报告论文的学者有:崔希亮、詹伯慧、曾金金、徐大明、邵宗海、徐杰、王敏、赵蓉晖、彭立忠、崔明芬、谢建猷、邹嘉彦、林子予、李红印、刘淑学、谭世宝、王世凯、李开、邢向东、袁伟、周荐、张卓夫、汤翠兰、朴相领、王景荣、李现乐、李洁等。中心执行主任周荐教授在闭幕式上作学术总结。中心两个合作单位的领导———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校长和教育部语用所张世平所长在闭幕式上先后致辞, 对研讨会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展望了中心的发展前景。

篇9:妈祖文化在澳门

访问当天的午后时分,这座近百年历史的酒红色大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特别的有韻味,记者走入这座充满葡萄牙风情大楼门口,迎面的是墙壁及门上一幅幅色彩丰富的艺术海报,及入楼内简洁精致的大厅,一幅幅吸人眼球的艺术作品映入眼廉,整个大厅显得溫馨而高雅。穿著优雅时尚的安玛莉亲自走出大厅欢迎记者的到访,一条蓝色青花瓷图案的披肩,瞬间勾勒出她的葡萄牙人形象,和善的笑容令初次见面的气氛顿时随和起来。记者表达对澳门葡人之家协会获特区政府颁授文化功绩勋章的祝贺后,玛莉兴奋之情溢於言表,她说:这是葡人之家协会首度获特区政府颁授勋章,既意义非凡,同时也感到非常高兴。这些证明葡人之家协会全体同仁的工作获得社会及政府的鼓励、认同和肯定,同时也是对本澳葡人社群的支持。

举办丰富活动推广葡萄牙文化

和在世界各地的“澳门之家”一样,澳门葡人之家是所有居澳葡萄牙人和土生葡人彼此联繫的重要场所。玛莉告诉记者:澳门葡人之家协会成立於2003年,至今近十个年头,安玛莉以“非常艰难”来形容这段历程。该会由成立之初的二百多名会员,一路扩大发展到今天有上千名,会员中除居澳葡人、土生葡人外,也有与葡萄牙有联繫的中国人和外国人。该会成立的宗旨包括:团结澳门的葡人社群;致力保留葡国语言及文化;透过不同的活动加強与华人社群之间的联繫等。

近年随著协会的不断扩展,葡人之家除伯多祿局长街28号会址,作为主要办公和展览场地外,位於黑沙环渔翁街的南丰工业大厦设有三层工作室,分别闢为不同的表演和电脑设计、陶艺、珠宝设计等工作坊专用场所。此外,位於大三巴牌坊耶稣会广场的旅遊文化活动中心,一楼开设葡式茶座——葡国好嘢(Lusitanus),提供葡式小吃及展示会员制作编织物、版画等手工艺品,並有葡萄牙最具代表的各式传统音乐表演。

玛莉还向记者表示,澳门不仅因是世界上最大的赌城而被世界认识,更要发挥文化城市的特性,让外界认识和欣赏澳门是一座中西文化融和之城的魅力。事实上,葡人之家协会十年来的发展之路,就是以此为目标——致力於使葡萄牙的文化继续在澳门保存和发扬,近年该会对此一直努力不懈。

葡人之家自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各类活动近90场,以舞台艺术表演为主,亦有珠宝设计、玻璃艺术、陶艺等不同种类的兴趣班及工作坊,以及展览会、音乐会、电影周、导赏等活动,以响应本地葡人社群和社会各不同群体的需要;葡人之家於2009年筹拍了纪錄中、葡、泰、菲不同族群庆祝节日系列纪錄片——《放眼澳门》全辑纪錄片共十七集,並获行政长官崔世安主持首播仪式。安玛莉指出,该片前后耗时二年,目的是向外界表达澳门是充满文化且可包容不同社群共同生活的非常多元城市;葡人之家亦统筹一年一度的“葡韻嘉年华”多项葡国传统遊戏,包括拔河、大腳八滑行、麻袋竞走、爬竹杆、踩高跷及深受葡人欢迎的手动足球比赛等;澳门葡人之家还是“圣约翰节”主办单位之一;首屆回归十二周年庆礼“澳门拉丁城区幻彩大巡遊”日,葡人之家协会连同十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内地及廿多个本澳艺团应邀参与巡遊;“第十一届澳门城市艺穗节”,葡人之家再度卫冕成功获“艺穗巡遊队大奖”,更获邀赴深圳湾艺穗节参与大巡遊表演。

展望新一年

续促两国文化交流

展望新一年的工作,玛莉热忱地表示,葡人之家将继续开展各类社会及文化活动,和开设更多兴趣班或工作坊,推动在澳门的葡国文化传播,维持澳门中葡文化交融的特色,以及努力加強本地葡人社群的联繫。现时,多项艺术文化课程已被纳入教青局“五千元资助计划”,相信可让更多学员受益从中得到学习的机会;2012年葡国之家还会把葡萄牙传统民谣“法多”引来澳门表演,“法多”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澳门以至亚洲许多地区均对弦乐优美的“法多”很感兴趣,该会亦有计划开办“法多”艺术班,尤其是教授年轻一代演奏“法多”以推动演唱或演奏的技巧;此外,葡国之家继续主办一年一度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世界新闻摄影展”巡迴展览。

玛莉还透露,去年10月份,澳门葡人之家协会和葡萄牙驻澳门总领事馆合办的“葡萄牙巴洛克时代葡萄牙瓷砖画”展览,展出了协会艺术手工学校瓷砖课程的学生作品,课程指导老师保罗更是葡萄牙陶艺大师,保罗创作的一幅中国革命者孙中山的葡萄牙瓷砖肖像画,将作为两国文化和人民之间的交流载体,择日赠送予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公室(中联办)。由於孙中山在澳门从事革命活动期间,曾与澳门土生葡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是此画作背后深厚的意义所在。

中葡两国文化桥樑

葡萄牙文化在澳门的延续,不仅仅取決於澳门特区政府的政策,还取決於居澳葡人和土生葡人的努力。土生葡人作为四个半世纪以来的一个很独特的族群,既有葡萄牙人血统,又有亚洲各国血统的2万多名土生葡人,构成了澳门的特色文化和风景。如何保存及推广土生葡人文化,是各界要努力关注的一个问题。玛莉说,“新一代的土生葡人绝大部分在欧美各国完成高等教育,由於他们与澳门有不同程度的密切联繫,最终都会返回澳门生活。但因过去接受传统的葡语教育,对於广东话和普通话的学习又不够精通,使他们的就业选择越来越狭小。当中能担当公职的人毕竟是少数,一般以葡萄牙语、英语翻译、法律工作者为主,绝大多数的则入职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及艺术工作者等职业。”

最后玛丽补充说,由於土生葡人接受传统葡语文化教育,精通葡萄牙语、英语和讲流利广东话,甚至有的还掌握法语、德语等多国语言的特性,只要给予机会,她相信土生葡人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推介澳门,协助澳门成为中央政府与葡语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繫上的桥樑,以及在世界上扩大澳门的影响力,最终推动澳门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和很多早年来澳门定居的葡萄牙人一样,玛莉拥有很高的专业和学术地位。她和先生都是一位执业律师,且在澳门拥有一间盛富名气的律师事务所。在澳门从事律师职业三十年的她,生活可谓相当富足,为什么她还要在兼顾个人律师事业的同时,愿意抽出宝贵的私人时间来担负起该协会的社会职务呢?除了她所说的对工作的热爱之外,我相信还有一份对社会的爱心和善心吧?据知,玛莉早年领了二名中国小孩並悉心培养他们成人,除了源自葡萄牙文化的热爱生活的特质,相信还有一份对社会,不仅是葡萄牙人社群,还有华人社群及其它各国族群的热爱和包容!故此,我们相信葡人之家在将来会以更开放的步伐得到发展壮大,並为葡萄牙文化在澳门的传播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10:澳门社会文化司拟优化自由行

澳门特区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农历年初一至初七的入境人数为108万人次,内地旅客约82万,两个数据均较去年同期上升。人潮集中在大三巴、议事亭前地、新马路等地区,也引发了对澳门旅游承载力的关注。

澳门特区社会文化司未来数月将与内地部委商讨自由行政策。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强调,商讨目的.并非要取消自由行、限制入境旅客人数或大幅降低旅客人数,而是优化自由行政策,加强分流旅客,保障澳门居民的生活素质。

“香港方面,内地有城市有一签多行(一年内可多次访港),我们澳门完全没有这种方式或政策,广东省方面是否要限制,我们完全没有任何一个定案。只不过我们一定要控制,一定要好好优化行程,特别是游客,要分流他们。”

篇11:妈祖文化在澳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组成部分

2、了解澳门的历史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3、掌握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以及发展变化的特征。

4、读图分析澳门地图的变化及原因。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澳门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澳门的文化特色,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澳门文化的探讨,启发学生结合澳门的文化特色,对澳门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提出设想,并能结合自己提出的设想。从而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及现代发展观的教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澳门特色文化的深层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要发挥本地特色,坚持走独特的道路,才能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初二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地理知识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识图能力、简单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澳门的知识很感兴趣,虽然学生通过其他媒体对澳门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还不够系统。在本节中根据初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识图能力,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关于澳门的经济特点及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有困难。学生喜欢识图掌握地理知识,尤其是对图文并茂的形式,学生更感兴趣。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层次上的差异,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练习题和作业的布置也要分层次,使每个学生上完一节课都有所收获,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二学生都是00后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有一定的爱国激情,无论是对汶川地震的灾区捐赠,还是奥运会的国旗升起,都能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抓住这一特点,把握课堂的教学内容,从澳门的回归,到“一国两制”的实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习热情,增强爱国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澳门的经济特征。

难点:理解澳门未来经济发展必须向文化之城、艺术之城、会展之城的方向发展。

四、教学准备:

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自制幻灯片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欣赏或齐唱《澳门岁月》主题歌:“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首充满深情的歌曲,唱出了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儿子的心声。由此引出澳门的历史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秦属南海郡;汉属番昌县;隋属南海县;唐属东范县;南宋末始有汉人定居,渐成渔村,属香山县至清代。1535年由明朝地方官府辟为外贸港口。)

(二)新课讲解 【预习提示】

1.你知道澳门的地理位置吗? 2.澳门由哪些部分组成? 3.澳门有哪些支柱产业?近些年来有什么变化? 4.你知道哪些澳门的旅游景点?

一、地理概况

1.查找澳门的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位于_____口西南,背靠___________。(2)组成:_________、氹仔岛和_____岛。

2.读图、描图、填图:(显示《香港和澳门地图》,)

(1)在图中,让学生在图中标注澳门半岛、路环岛和氹仔岛。(2)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广东省和珠江口。3.规律总结: 香港和澳门都临_____口,香港在___侧,澳门在___侧,香港和 澳门都邻内地的经济特区,香港邻_____,澳门邻_____。[板书]:

一、澳门的概况

1、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2、组成: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3、面积:25.4平方千米

4、人口:43.8万人

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

提问:通过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合作探究: 结合“澳门陆地面积的扩展”图,回答相关问题。

(1)30年来,澳门的范围有何变化? 答案:逐渐扩大。

(2)澳门范围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通过填海造地。(3)为什么澳门的面积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答案:澳门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填海造地可扩大土地面积。

二、“海上花园”

1.查找澳门的气候类型:___________气候。

2.查找澳门的支柱产业:_______、旅游业、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3.合作探究:(1)澳门为什么被称为“海上花园”? 答案:澳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受纬度和海洋影响,冬季不冷,夏季不太热,气候宜人,终年绿树繁花, 被称为“海上花园”。

(2)澳门有哪些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案:著名旅游景点如大三巴牌坊、“唐城”、澳门妈祖阁等。澳门气候宜人,环境幽雅,景色秀丽,长期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特殊的经济支柱都吸引了世界众多的游客。

(三)小结

澳门未来经济发展应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寻找自己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体育竞技特色等。只有突出特色,才能有所突破,在全球竞争中,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走势,研究在文化产品中如何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文化精神,研发新的文化产品,不断把澳门演进成不单是一个赌城,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之城、艺术之城、会展之城,把澳门经济逐渐从博彩旅游为支柱向以文化会展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过渡。

(四)例题

1.下列有关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澳门与深圳相邻 B.澳门是人多地狭的地区 C.澳门旅游业比较落后 D.澳门全部位于海上

2.关于澳门的说法,正确的是()A.澳门的工业以生产重工业产品为主 B.澳门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岛屿上

C.澳门的商业发达,商业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D.澳门旅游业发达,旅游业收入和博彩业收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3.下列不属于澳门支柱产业的是()A.工业 B.博彩业 C.旅游业 D.农业

4.澳门特别行政区财政局公布,2013年1~7月公共收入累计865.5亿元,比2012年同期上升超过20%。其中,某产业税收近713亿元,占整体公共收入的82%。你知道该产业是什么吗()A.服装 B.博彩 C.旅游 D.电子 5.下列说法属于澳门的是()A.购物天堂 B.海上花园 C.自由港 D.东方之珠

参考答案:1.【解析】选B。本题考查澳门的基本特点。澳门地区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香港与深圳相邻,澳门与珠海相邻;澳门旅游业很发达;澳门由澳门半岛与祖国大陆相连。

2.【解析】选D。本题考查澳门的相关知识。澳门旅游业发达,旅游业和博彩业是重要支柱产业。

3.【解析】选D。本题考查澳门的支柱产业。澳门人多地狭,平原较小,不利于农业发展。

4.【解析】选B。本题考查澳门的主导产业。澳门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博彩业,其为澳门提供了最大的税收。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香港有“购物天堂”“自由港”“东方之珠”之称;澳门因环境幽雅,终年绿树繁花,有“海上花园”之称。

(四)练习

读澳门图,完成下列要求。

(1)澳门的三个组成部分: A ,B ,C。(2)澳门北邻的内地经济特区是。(3)澳门位于 的西侧。

(4)试写出澳门的三大旅游景点和五大经济支柱。

【解析】本题利用澳门图考查澳门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第(1)题,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第(2)题,澳门北邻珠海经济特区。第(3)题,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第(4)题,澳门的旅游景点较多,如大三巴牌坊、“唐城”、澳门妈祖阁等;经济支柱如博彩业、旅游业、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

答案:(1)澳门半岛 氹仔岛 路环岛(2)珠海(3)珠江口

(4)大三巴牌坊、“唐城”、澳门妈祖阁;博彩业、旅游业、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

(五)拓展

【拓展】澳门妈祖阁

妈阁庙位于澳门,是澳门三大古刹(妈阁庙、观音堂、莲峰庙)中历史最悠久的,已有逾500年历史。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整座庙宇包括石殿、大殿、弘仁殿和观音阁4座主要建筑。1874年、1875年,妈阁庙先后两次遭受火灾,由居民集资,于1875年开始重修,至1877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样子。

(六)总结

1.我被葡萄牙侵占,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怀抱。我是_______________。

2.我是经济特区,我与澳门为邻。我是_____。3.我是澳门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我是_______。

4.由于澳门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所以我成为了澳门的美称。我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澳门特别行政区;2.珠海;3.博彩业;4.海上花园。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1、位置: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长城以北 位置: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 范围: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2、“海上花园”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一篇:我受到的启发小学作文下一篇:秋天的傍晚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