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谁种芭蕉树优美散文

2024-05-24

窗前谁种芭蕉树优美散文(共2篇)

篇1:窗前谁种芭蕉树优美散文

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赏析】

词的上片咏芭蕉,它是那样的茂盛,层层叠叠的叶子遮盖住了庭院,一片清凉。“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作者对这芭蕉是喜爱赞美的,而这芭蕉似乎也明了作者的心意,为之带来阴凉。下片情感突然转折,写雨打芭蕉声为作者带来的惆怅之情。夜雨芭蕉是秋日里最撩人心绪的景象,那滴滴答答的声音,像是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无人慰藉你的寂寥。顾敻说“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这是不见情人的愁闷,而李清照“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这是失去爱人、逝去家国的痛苦,惆怅更深一层。

“伤心枕上三更雨”,词人夜深不寐,伏在枕上暗自伤心,苦不堪言,可偏偏又下起了秋雨,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那点滴霖霪的雨滴打在芭蕉上,也打在了词人备受创伤的心上。此时,那芭蕉再也不是“舒卷有馀清”的芭蕉了,它是秋雨的“帮凶”,和秋雨一齐来折磨词人。“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这芭蕉雨的声音,实在令人难以入眠,作者只能披衣而起,孤零零地等待天亮了。叠句“点滴霖霪”写夜雨淅沥,烘托作者心绪凄凉。结句点明题旨,突出了深沉的忧国怀乡之情。

扩展阅读:李清照的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扩展阅读:李清照评价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篇2:窗前谁种思想树

最近,我看了西方人文思想经典著作卡夫卡的《冷眼看世界》,里面有些话十分抽象。试举几例:

① 你的左手不知道右手在干什么。

② 一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③ 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④ 你是作业,四处不见学生。

这些语言十分地抽象,让我们费一番琢磨。但他的理性的光辉,却更加地晶莹,让我们深沉了很多,明白了很多,又反思了很多。由此,想起了李清照的几句词,“窗前谁种芭蕉树?月满中庭,月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月光如水,芭蕉寄情,你可领略大家的千古思想?

去年到美国,在拉斯维加斯机场的候机大厅,我偷拍了一张照片,这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妇人,在有些嘈杂的环境里,静静地看一本英文书。读书,可以说是美国人自己的事。在夏威夷的客房里当我们打开抽橱,看到还有书,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里面放着三本英文书,其中一部是圣经。在夏威夷的海滨浴场,在黄金沙滩,有不少青春少女穿着泳装,一方面在享受阳光的恩赐,另一方面,也从打开的厚厚的英文书中,享受精神的滋养。

从夏威夷到洛杉矶的飞机上,我看到一个动人的情景:一位50余岁的美国人,一只手端着橘汁,一只手正关上飞机上的行李箱,而嘴里紧紧叼着一本书。这是飞机上刚刚送了食品之后,这人又想起了需要看书。于是一只手端着橘汁,一只手打开行李箱,拿出书来放在嘴里叼着,这只手再用力把行李箱关上。一边是物质,一边是精神,美国人这一小小的举动告诉我很多。

书,应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书,是伴着人一生的。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应该拥有精神的富足。人的生命,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犹如面包与鲜花。

读书为了什么?作家梁衡说:“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

书,是文明的载体。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踏出了一个深深的凹印。毛泽东书不离身,在延安时听艾思奇讲哲学,恭恭敬敬做笔记。

梁衡先生说了这样一件事: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完成了《论持久战》,当白崇禧把这本麻纸本小册子送给蒋介石时,蒋介石喜得如获至宝,发给全军团级以上军官每人一本,这本书很快又在美国出版,震惊了世界。事实证明抗日战争就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的。

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

什么是真正的读书?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真正的阅读是与灵魂相通,与情感共鸣的。那是同林黛玉一起哭泣;同雨果一起走进人性的心灵深处;同桑提亚哥的心一起感受惊恐、疲惫与镇定的八十三天;同杰克·伦敦一起在淘金路上艰苦地爬行,甚至同狼的呼吸与狰狞地抚摸在一起。

经典的阅读才叫心灵相碰撞的阅读,才会让人与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灵和思想共舞。去触摸复活的悲欢,领略康河的水草。

《蒙田随笔集》放在我的床头。

蒙田,这位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者,1553年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最初学习法律,在法院干了13年。目睹了某些法官滥用职权,于是他转向了写作,转向了哲学。从蒙田的随笔里,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荡而又憎恶丑陋的人,也是一位反叛的人。“我亲眼看到,很多判决比罪犯的罪行还要罪恶。”这是蒙田在法院当法官时的感受,于是他离开了法院。

“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是一个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这是蒙田的话。伟大的事就是做自己的主人,自己要独立做人,自己为自己做主,走自己的路。蒙田说:“在我看来,即使最好的作家也常常犯错误。”蒙田经常自省。他认为,人应当读懂自己。他曾说:“从我身上可以找到所有矛盾。羞怯,蛮横;贞洁,淫荡;健谈,寡言;坚强,纤弱;聪明,愚鲁;暴戾,和蔼;撒谎,诚实;博学,无知;慷慨,吝啬又奢侈。所有这些,我都在自己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可见,蒙田是一个自知的人,也是善于剖析自己的人。他把自己的优与劣和盘托出,这是需要胆量的。古人讲:“知耻近乎勇。”自己的耻有时是很难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总是有缺点的,贵在自觉,自察,自悟,自省啊!

于是,我想到了襟怀坦荡,想起了卢梭的《忏悔录》,真情荡荡,情愫依依,纪实式的文字中有自己很多忏悔的记述。所以蒙田说:“我宁愿以一种朴实、自然和平平常常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作任何人为的努力,因为我描述的是我自己。我会很乐意把自己完整地赤裸裸地描绘出来。”蒙田还说:“最伟大的学者不是最聪明的人。”我十分佩服这句话,人应该相信自己,用勤奋取胜。

读书,要读出高雅,读出心灵。

鲁迅教我们如何思考与怎样生活。孔庆东《正说鲁迅》一书的封面上有这样几句话:他抽烟,喝酒,看好莱坞大片;他既是青年的导师,也是溺爱孩子的父亲;他尖刻,却难掩智慧的幽默;他战斗,却绝不做无谓的牺牲!他,就是人间鲁迅!

钱理群是鲁迅研究专家,他说:“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他是一个特别而且稀有的人,他是永远不满足现状的,因而是“永远的批判者”。钱理群说,这正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早在20年代,鲁迅就提倡“泥土精神”,提出“不要怕做小事业”,直到1936年去世之前,他还在呼吁“中国正需要做苦工的人”。实际上他自己就是文化事业上的苦工,仅1936年生命最后一段历程,他就以重病之身,编校了自己的杂文集《花边文学》、小说集《故事新编》、翻译《死魂灵》第二部,编辑出版亡友瞿秋白的《海上述林》,编印《〈城与年〉插图本》、《死魂灵百图》、《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还参与编辑《海燕》、《译文》等杂志。他的生命就是这样,耗尽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具体琐碎的小事情上。鲁迅经常把这些工作比喻成“农夫耕田,泥匠打墙”,鲁迅是真正的文化“苦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书,是巴金晚年的一个情结。读巴金的《随想录》,我读出了什么叫良心。面对那有些沉郁、冷静而又沧桑的脸,我们想到了他那思想的深沉、语言的凝重,巴金是用泪、用血、用心来完成46万字《随想录》的。他的女儿李小林曾说,我们从没有走进父亲的心中,父亲的心中永远是他的那个世纪。那个世纪是颠簸的、矛盾的、痛苦的。于是,他在晚年每天坚持写二三百字,颤抖的手写颤抖的心。他是为了让世人永远铭记那段历史,那是他藏在心中的沉甸甸的责任啊。

当你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先看到的是门把手上的巴金的手模。当你推开门时,你的手会与巴老的手触摸在一起,这个全新的创意圆了大家一个梦想,同时也让这位世纪老人永远的与普通人生活在一起。

读季羡林的书,犹如经历漫长的人生历程。

季羡林先生说:“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长寿是人人追求的,季老为何有不同看法?他说:“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对这样(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这一生)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谈起呢?”望九之年的季老,在人生的暮年还在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也说明一个道理: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画家高更曾为他的一幅名作写下画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这可说是哲学的永恒主题。不管是画家,还是文学家、科学家,都在思考哲学的本源,都在思考人生的智慧。莎士比亚曾问过这个问题,近来看霍金的书他也提到这个问题:“为何我们在此?”“我们从何而来?”霍金是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身患肌肉萎缩等疾病,身残意坚,堪称人类精英,他用《时间简史》证明了上面这两句话的含义。

我喜欢散发着泥土芳香的书。法国学者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里说:“对于我们整个文明来说,农民依然是人的原型。”人的原型是什么?是本质的、自然的、不雕琢的人。而我们城市中的人,离原型有多远?你又如何保持原型?

作家陈忠实的书散发着馨香的泥土气息。他1962年高考落榜后,父亲对他说了两句话:“当个农民又如何?天下的农民不是都活得好好的。”他至今还记得。他在用破草绳捆着腿的桌子上写作。陈忠实写完《白鹿原》之后,没有像路遥一样把钢笔扔向窗外,他还与记者开玩笑说:“我舍不得。”成名之后,他成了专业作家,成了陕西作协主席,但他还是住在生他养他的农村,每天听着鸡鸣狗叫写作。憨厚、质朴、勤奋、幽默,一种农民的元素写在脸上。

黑塞说:“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

这话说明了什么?读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悟;新悟,随年龄经历的增加而增加。

我反复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金子,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情感,也丧失了它的内涵。只有靠自己皲裂的双手,爬出一条生路。生的希望,是流淌在毛细血管里的跳动的火苗,是沙土上留下的深深的足印,是狼的呼吸和自己的喘息。狼与人同在,成了对方活的希望,狼的眼睛里有你,你的眼睛里有狼。狼,燃起了你心底的一线曦光,燃起了你的力量。你要感谢这个对手,对手把你送出了黑暗,迎来了骄阳。生命,得来是那样的坎坷与珍贵,金子无法相比的荣光。生命,昨日磨砺的结晶。昨日,是半坡遗址上的笨拙的陶罐;是贺兰山阙浅浅深深象形文字的古朴雏形;是金字塔万吨巨石的难解谜团;是原野上痴迷的人追赶着响雷闪电。生命,是上帝的一个音符,烙印着昨日的原始与苍凉,莫忘昨日的狼与幽幽的黠光。睁一睁眼,伸一伸脚。今天的你,都意味着幸福与安康。

十一

读大作家的名作之后,我还试着写成短诗。这是书给我带来的灵感。

瘦的堂·吉诃德与胖的桑丘,是你的理想之轴,也是拜伦海涅眼中英雄的震吼。大战风车,是巨人挥动的手,世态炎凉,折射出勇敢的渴求。(读塞万提斯)

雨果说,你是乳房,哺乳出万斛琼浆。人的尊严,在你的毛细血管里流淌。生存还是毁灭,暴虐的毒箭,不敌思想。(读莎士比亚)

你端起的是毒酒吧,不,你端起的,是牛虻那正义的酒杯,和哲学的襟怀。(读苏格拉底)

自画像,画了一幅又一幅,凝聚成向日葵里的,一粒凄苦。(读梵高)

思想者的原型,不是别人,就是你。那轻轻举起的手臂,握住的是生命的张力。(读罗丹)

立体,让你走入了事物的变形。格尔尼卡那幅油画,牛的痛苦,马的分离,变形的身躯与各种眼睛,都在诉说战争残酷的多层表情。(读毕加索)

谁写作不是为了取悦女人?恋爱中的拜伦是魔鬼的化身。你是浪漫自由的发丝一根,你是惊世唐璜的笑眉一纹。(读拜伦)

有人说,你喝了一万余杯咖啡,来刺激提神。你说,一代人就是一出,有四五千个突出人物的戏剧。罗丹的雕刻刀下,你的形象是一部人间喜剧。(读巴尔扎克)

面对包法利夫人的服毒,你说,感觉嘴里有砒霜的味道。冷酷的现实是一把大色调,愿同情的人不是生活的配角。(读福楼拜)

列宾的一幅油画,你像庄稼汉一样在田野里耕地。你看到农民收割,还一把夺过镰刀,试验刀的锋利。《复活》里的罪恶将被什么代替?《安娜·卡列尼娜》的源头在哪里?你说,在地里。(读托尔斯泰)

你的书房里悬挂着一只牛头,牛角是硬汉的勋章。《老人与海》的封面上是你的形象,抑或是桑提亚哥老人的惆怅?那条金枪鱼该不是你手中举起的猎枪?(读海明威)

上一篇:以有关开心的春节话题作文初二下一篇:护理质控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