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尾芭蕉《古池》读后感

2024-04-22

松尾芭蕉《古池》读后感(共3篇)

篇1:松尾芭蕉《古池》读后感

“古老池塘/青蛙跳进水中央/噗通一声响。”这是日本“俳圣”松尾芭蕉(1644-1694)的代表性俳句《古池》。一次偶然的蹭课经历,让接触到这首小诗。俳句是由日本和歌变化而来,最初作为余兴吟咏,后来独立出来成为新的诗体,由十七字音组成,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它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瞬间感悟,余味无穷。“俳圣”松尾芭蕉的俳句或闲寂幽玄,或明朗欢快,或悲壮深沉,或通俗质朴,从而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蕉风。

在这首《古池》中,诗人用短短十七个字节,白描式的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立体画,特别是青蛙跃入池塘的“噗通一声响”,更是余音袅袅三百年不绝,它穿越时空界限,在历代文人墨客心中飘扬、回荡。蛙跳入池塘,不仅搅动了一池清水,更拨动了万千读者的心,一股微妙的余情余韵深入肌骨,荡涤灵魂,让人感慨万千。这首俳句不仅在日本家喻户晓,而且1916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日期间读到它时,也感慨不已:“够了,再多余的诗句没有必要了”,足见它的永恒艺术魅力。

短短数字的俳句,不以辞害意,直白而意深,既传达出原诗意境,又符合作为古典诗作的结构格式和中国式的审美情趣。

乍一看,这首小诗朴素的让人质疑它的价值,但仔细玩味,平淡古拙中却禅意盎然,我脑中逐渐浮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夏日的黄昏,丛林中万籁俱寂,一个废弃的池塘里,也是平静得无半点绮纶。突然,不知躲在哪儿的一只青蛙从杂草丛中纵身一跃,在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入水中,噗通一声,水花四溅,荡起层层涟漪,短暂动荡后,水面又恢复平静,古池还是古池,青蛙已不知去了哪里。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齐物论》中也出现:“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我想,如果天籁存在,那它一定如这蛙跳的“噗通”一声,充满张力,能够超越时空,从辽远的过往中来,叩击我的灵魂,引领我走向无知无涯的未来。“古老”体现了时间的久远,世事变迁波谲云诡,人间多少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沧海桑田,都内聚于这个词中;“池塘”突出了空间的宁静,任时光荏苒,池塘却一直沉默,它既不好也不坏,不掺杂任何价值判断,自然而然地存在着;而青蛙这一跃,用瞬间的运动打破宁静,时空被猛烈撞击,解构了由古老的时间和空间所建构的凝定状态。但下一瞬,池塘又恢复平静,时空再次凝定,只是这种凝定,是“洗尽铅华呈素姿”的宁静,厚重而有质感。

俳句,它着意于转瞬即逝的状态,如卷须上的朝露,如深山里一声磬响。俳句是为了留住事物的美丽,而不是事物本身。它简短,破空而来,转瞬即逝,与它描摹的事物之美相呼应,我认为俳句是一种引导而不是代替,一旦成功引导读者进入想象空间,它立即以华丽的转身退场,让读者自己的心神放开,去联想去体会。文学家与常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学家永远活在生命的童年,善于用第一次打量世界的目光来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一景一物,这就意味着惊喜、感动、兴奋、新鲜和艺术化。芭蕉把他在瞬间捕捉到的一个感觉传递给我们,抓住我们心底最怀念、最美好、最用情的一段时光去涉及、去翻阅、去刺痛。

旁听常老师的课有一年多了,她总是说,一个人在宁静的时候,可以听到宇宙运行的大道。这首俳句像是我们认识世界本真的一个窗口,一凿真理之光。青蛙跳入古池打破沉寂,宁静而纯粹的原初被不经意的一个声响搅乱,继而又恢复平静,但此时的宁静,已是繁华落尽归于平淡的“静”,在它背后有过往的经历做为支撑,充实而厚重,和彼时的“静”完全是两种境界。一静一动互相转化,静极而动,动极复静,瞬间即永恒,永恒存在于瞬间。宇宙万物,被捉摸不定的“道”所主宰,因任自然,世界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没有谁有能力订立一个所谓的标准去干扰、加以约束。

“顿悟”的不只是诗人,也有读诗的我。其实人的一生中也会经历许多诸如“青蛙跳进水中央”的时刻,最是那宁静中的一动,打破了习以为常的凝定状态,为生命注入另一种鲜活的体验比如升入大学,比如第一次受到挫折,比如初恋……

篇2:松尾芭蕉《古池》读后感

英美新批评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 之后于30年代在美国成型, 其因兰色姆在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而得名。新批评的核心在于其坚持文学正向流动中以文本为中心进行解读, 是一种典型的文本本体研究。英美新批评在本体论上将作品作为文学活动的目的与归宿, 把作品视为文学研究的根本。其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本身, 尽量排除作品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新批评语境下, 文学作品不单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其内部也是一个有机整体, 作品本身的意义寓于其结构, 并由其形式决定。

就诗歌而言, 新批评理论认为其文本是由悖论、隐喻、象征以及反讽等构成的张力结构。因为作者意图和深层含义被隐藏于作品的形式与结构之中, 为更好地分析诗歌的形式, 新批评派运用细读法对诗歌进行详尽的阐释。细读法借用了语言学研究的一些实用方法, 从语音、语义、语用等层面进行考察, 在应用上大体从语音层面、语义层面、意象与隐喻层面、象征与神话层面等四个层面做阐释说明。

二、《古池》的细读法分析

俳句是为日本人所青睐有加的传统诗体。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一文里提到“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 而俳句较之而言则更为短小精悍, 其分为上中下三节, 由“五七五”共计十七个音构成, 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

在古典俳句中, “俳圣”松尾芭蕉的《古池》开创了“蕉风”这一俳句新风, 这首俳句的闻名程度用日本人自己的话说是“この句は俳句の代表であり、小学生でも知っている程、有名なものである”1 (这一句作为俳句的代表作, 即便是小学生都知晓, 可谓有名之至) 。《古池》一句全文如下:

古 (ふる) 池 (いけ) や (闲寂古池旁)

蛙 (かわず) 飛 (と) び込 (こ) む (青蛙跳进水中央)

水 (みず) の音 (おと) (扑通一声响)

此俳句的日文阐释是“古池にとつぜん蛙か飞び込んだ。その水音が一瞬辺りの静かさを破ったが、またすぐもとの静かさにもどった。本当に静かだ”2 (青蛙在突然间跃入古池塘中, 激起的水声一下子打破了周遭的平静, 但很快又归于寂静。体现出真切的寂寥——笔者译) 。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俳优的个人经历, 此首俳句用近似无味的白描书写了一个场景, 语言之质朴甚至于诗而言都有些许寡淡了。但正是这样的句子, 将“蕉风”的闲寂和“幽玄”体现得淋漓尽致。

1. 语音层面

俳句是格律诗, 一般要求三节十七音, 《古池》一句严格地遵循了俳句的形式。在韵律上, 每一节的首音分别是ふ (fu) 、か (ka) 、み (mi) , 对应的发音嘴型是“闭-开-闭”;每一节的尾音则是や (ya) 、む (mu) 、と (to) , 对应嘴型是“开-闭-开”;而每一节的首尾与下一节的首尾音恰好构成“闭-开”的发音节奏, 使得整首俳句在朗诵过程中节奏感十足, 犹如2/4拍的乐曲一般, 读起来朗朗上口。

此外, 俳句朴素的语言通过音律的起伏产生了情感上的抑扬顿挫, 第一节末的“や”字隐喻了俳优的上扬情绪, 而蛙入池中“む”然沉入, 让人来不及回味这打破沉寂的声响, 最后以元音“O”结句, 让一切又归于平静。全句错落有致的开合起伏, 正是俳优情感的含蓄表达。

2. 语义层面

首句“古池や (ふるいけや) ”的创作据传其实是在二三句之后的。芭蕉在江户隅田川畔的深川芭蕉庵时, 听到青蛙跃入池中发出的一声清响, 于是捕捉到了中句和下句“蛙飛び込む水の音”的灵感, 但在斟酌上句之时却多有思索。他的弟子分别提出用“寂しさに (吾身寂寥兮) ”“山吹や (棣棠花儿开) ”“宵闇や (黄昏近晚霞) ”。但芭蕉意欲容情于景, 想到庵旁的小池塘, 于是决意用“古池や”为上句, 才得出了这首为后世广为传颂的《古池》。

俳句作为格律诗除了有“五七五”的音节要求外, 还必须包含“季语”。所谓“季语”, 顾名思义, 是指表示季节的词汇。季语是徘句的重要因素, 其大体上可分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大类。《古池》的季语毫无疑问是“蛙”, 代表的是春季, 意为暮春时节, 草庵四顾, 一片寂静幽邃之景。寂静被池塘传来的青蛙跃入水中的脆响打破, 接着又恢复了先前的宁静。

细读这首俳句, 让人不禁沉浸于大自然的微妙和“蛙跃”这一小动之后的幽玄寂静。全句从动到静, 意为静极复动, 其中静的意象表达了芭蕉对自然的顺应和对世俗的淡漠, 昭显其内心的无欲无求。动的意象则体现了俳优对造化之变, 自然流转的内心波澜。

3. 意象和隐喻层面

松尾芭蕉对于俳句的一个重大的贡献在于其把本意为“俳谐之句”以卑俗、滑稽为主旨, 主要是反映平民生活的俳句提升到了以幽玄、闲寂为主旨的诗文学。芭蕉的俳句, 尤以“寂“作为其本质的美学意识。

“古池や”象征“静寂”, 也是对静寂的赞美;“蛙飛び込む水の音”看似声响, 却如同“孤舟蓑笠翁”一般, 反而更增强了寂静之感。而“蛙飛び込む水の音”象征春季结束夏季开始和造化的四季流行。在对四季变化、造化流行的观察和咏唱之中, 芭蕉顺应自然造化之理的姿态得以窥见。“天地之变, 风雅之种也”, 其隐喻的恰恰是松尾芭蕉将天地乾坤视为创作的源泉, 并将古代用来解释世界的“造化”作为可以被理解的文学现象和理念来接受。

4. 象征和神话层面

松尾芭蕉一生中的多半时间都行走在旅途当中, , 随着芭蕉不断的行走, 四周景色也在不断改变。唯一不变的, 则是他以闲寂为内核, 孜孜不倦予以追求的“风雅之诚”和“风雅之寂”。通过旅行, 芭蕉固然获益匪浅,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旅途事实上是极为艰辛的。

不过面对现实的困苦, 芭蕉选择了一种“禅“的方式去面对。其摆脱一切俗念, 采取静观的态度, 以面对四时雪、月、花等自然风物, 以及与之相关的人间百态。芭蕉的作品多怀抱孤寂的心情, 不过虽有孤寂的心情, 但却并不沉重, 因为其追求的是一种静谧空灵之美。《古池》一句之于芭蕉, 大概就是其挣脱世俗的羁绊用以超凡至圣的绳索吧。

参考文献

[1]陈本益.新批评的文学本质论及其哲学基础[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

[2]傅清音.英美新批评派与中国现代派诗论[D].厦门大学, 2007.

[3]朱焱皊.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 (4) .

[4]娄德欣, 李晓岚.从英美新批评视角解读约翰·多恩的《别离辞·莫悲伤》[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8) .

篇3:浅谈汉诗对松尾芭蕉作品的影响

【摘 要】松尾芭蕉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极具艺术性,开创了被称为“蕉风”的创作风格,被称为“俳圣”。众多学者研究指出,松尾芭蕉的作品与汉诗有着深刻的渊源。本文从松尾芭蕉的俳句作品中遴选出与“春”“秋”相关的作品各三首,通过与汉诗作品的对比和分析,探讨“蕉风”俳句与中国汉诗之间的关系,总结汉诗对芭蕉作品的影响,分析出芭蕉以汉诗中的抒情模式为参考,表述伤春和悲秋的情怀。

【关键词】松尾芭蕉    春    秋    俳句    汉诗

松尾芭蕉擅长借景抒情,文笔清淡,格调高雅清幽,诗意隽永。由于诗歌创作的伟大成就,他被称为“俳圣”,也被赞为《万叶集》之后的“最伟大诗人”。很多学者对日本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发现从上代的模仿到近世,日本的和歌和俳句受到汉学的影响颇多。笔者研究能力有限,试通过对比分析汉诗和芭蕉俳句中的伤春悲秋的作品,来探究汉诗对芭蕉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蕉风俳句与汉诗的渊源

芭蕉有很高的汉诗文素养,他提倡庄子哲学的反俗精神,可以说对汉学的憧憬和崇拜是芭蕉文学创作的根源。很多学者指出,“蕉风”俳句与中国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有着深刻的渊源。在『奥の細道』的开头,芭蕉说道:“月日は百代の過客にして、行きかふ年も又旅人なり。浮生は夢の若し。”这与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世若梦”相似。可见,芭蕉从自由奔放充满才气、具有卓越的想象力和伟大构思的天才诗人李白的诗中,学习到了“人生即旅途,旅途即人生”的道理。

另外,芭蕉的作品还受到中国“诗圣”杜甫诗歌的影响,芭蕉漂泊的人生也与杜甫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雪の朝 独り干鮭を 噛み得タリ」这首俳句是芭蕉当时困顿生活的写照,也是激励自己在生活的不安中前行的体现,这和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处。

可见,芭蕉的作品中,受到汉诗的影响因素处处可见,笔者将从芭蕉作品中遴选出几首与春秋相关的作品,具体地来分析汉诗对芭蕉俳句作品的影响。

二、与“春”相关的诗句对比

1.「象潟や雨に西施がねぶの花」

这首俳句可以翻译为:象泻蒙蒙细雨,淋在合欢树的花上,楚楚可怜似西施。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汉诗中歌咏西施的作品很多,其中,李白的《咏苎萝山》中就有“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的诗句。

2.「行く春や鳥啼き魚の目に泪」

这首俳句是芭蕉创作《奥の細道》,开始旅行之路之前的作品。作品中饱含了作者前途未卜的伤感之意。这与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抒情模式如出一辙。

3.「さまざまな事思ひ出す桜かな」

这首俳句,是芭蕉回到故乡伊賀时所创作的作品。实际上,两千多年前樱花已经在中国有种植的记载,汉诗中也有不少歌咏樱花的作品。其中,白居易的《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中便有“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的描述。

三、与“秋”相关的诗句对比

与“秋”相关的诗句对比,笔者拟将杜甫和芭蕉的作品进行对比,因为在咏秋的作品中,诗人通常表示一种悲秋的感慨,在这方面,唐代的杜甫和芭蕉都以秋为命题,创作了大量的思考人生的作品。

1.「髭風ヲ吹いて暮秋嘆ズルハ誰ガ子ゾ」

这首俳句可以理解为芭蕉的自我描写,感慨“暮秋长喈吁,伤时叹世者谁子?西风掠髭须!”而杜甫在《白帝城最高楼》中,有“杖藜炊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的感慨,同样也是忘我中感慨人生之语。

2.「猿を聞人捨子に秋の風いかに」

这首俳句是描写,在听到悲愁的猿声之后,对瑟瑟秋风中被抛弃的孩子的怜悯之情。“猿”,做断肠之意理解,源自于中国故事中母猿被人掠走孩子之后发出悲切的哀鸣的故事,在很多汉诗中被引用到。而杜甫的《秋兴八首》中“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椿”就是引用了这一典故。

3.「野分して盥に雨を聞く夜かな」

这首俳句是芭蕉38岁时所做,是其闲寂风格作品最初的代表,描述了其生活的窘况。作者在自我安慰中,联想到与自己境遇颇为相似的杜甫,在贫困生活中被放逐的经历。而杜甫在其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句子。

四、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芭蕉的作品很自然地参考了中国的汉诗,借用了相似的抒情模式,充满了汉文化色彩。芭蕉的“秋”主题作品一半以上都是借鉴了悲秋的抒情模式,诸如「野ざらしを心に风のしむ身かな」「枯枝にからすのとまりけり秋の暮」「この道や行く人なしに秋の暮」等作品,都充满了淡淡的悲伤。

总之,想要了解芭蕉俳句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就必须懂得鉴赏在其作品中汉诗的影响要素。对芭蕉作品和汉诗再进一步进行详细的研究,将对理解俳句的文学和文化的双重意义以及中日文化交流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2]关森胜夫,陆坚. 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2023年质监局主任科员述廉述职报告下一篇:孔祥成解析:线粒体疾病的检查项目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