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诗歌

2024-05-16

听雨诗歌(精选17篇)

篇1:听雨诗歌

诗歌:竹林听雨

竹林下的雨,窸窸潄漱

滴着翠,溢着绿,含着思

从海边,从旷野,奔涌而来

不问归路,莫辩对错

无声的对白,在叶尖

在尘埃,在根须里交织,神会

/

远方,是你青春的跫音

在阳光中靓丽

在雨露中朦胧

在脑海中氤氲

爱,无需注解,只一个眼神

便是花开,便是鸟鸣

/

爱,它是空气中流动的音符

雪域中,它是怒放的雪莲

在江南,它是二十四桥的倩影

在灞桥,它是十里春风婀娜柳

在清幽而又多愁的竹林里

它就是马克西姆的钢琴曲

/

一遍,又一遍,单曲循环

舒缓着把酒言欢的城南旧事

悲怆着月落乌啼的凄凉

囚禁的灵魂,在大海深处

闪烁着翡翠的光泽

却忧伤着相同的.蓝

/

呐喊,是血色的黄昏

泣着血,沾着绚烂的霞光

至于那痛彻骨髓的领悟

是泉水叮咚

愉悦着朗月清风和离离青草

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

我望着你飘逸的长发

青了,白了,恍若隔世的相逢

又如今世的离殇

诗意的灵感,明了,又灭了

一如星辰惬意的嬗笑

在深邃中诞生,在孤单中落寞

/

我伸出手指

抓不着一滴清露

它光溜溜,滑润润

一如梦中你冰冷的芊芊小手

在空中瞬间滑落,,,,,,

花瓣儿似的飞呀,飞呀,飞,,,

/

那白的蓝,蓝的白

交互印染,相映成画

恰似你泼墨的写意

美丽,忧伤,而又琢磨不透

这可否是你

远离这个纷扰尘世的缘由

/

我湿了,我潮了

一泓相思的泉在心海汪洋

万籁俱寂的夜,只有雨

滴嗒着你空灵灵的世界

不臆想的明净在汩汩的流动

销了憧憬人的魂

/

我醉了,你睡了

只有那风在低吟,草在含首

朦胧的夜色

一颗流浪的心在林荫里穿梭

不必问,我是谁

也不必问,你又是谁,,,,,,

 

篇2:听雨诗歌

每一天我都在望穿秋水

每一刻我都想付诸行动

不是因为你是清晨的杨柳

我愿做抚枝的微风

不是因为你是向阳的葵花

我愿做给光的太阳

更不是因为你是垃圾场上的蚊虫

我愿做垃圾场里唯一的垃圾

我望穿秋水呵

我的心已被思念的烈火煎熬得匍匐于地千次

但是用什么样的理由让我跟你走

当你那冰冷的光剑

擦上鄙夷的毒药向我刺来

神啊,我宁愿投向贫妇的怀抱

也不愿靠进你用金钱装饰的`宫殿

=======================

深夜悠悠的风儿只来悠悠的雨

没有光亮的夜空

只听见黑夜抖动的金曲

将一缕缕新鲜的清香

带进没有光亮的小屋

无限的深邃展开翅膀

仿佛已将生命的空间杀死

篇3:听雨

在乡下, 有在山岭低鸣的蛐蛐, 有说起丰田一片的蛙声, 还有整夜高歌的知鸟乐队, 好不热闹。城市里并不乏天籁之音, 只是少了乡野的一份安静祥和与自然亲近的气息。

当一场雨过后, 所有的喧闹都沉归于寂静。暑气顺着雨丝的潇洒飘落在山林间升起阵阵薄雾, 化作满地的清凉。吐一口浊气, 深吸一口清气, 便觉胸中荡漾着天地正气。这时, 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乡间的雨是可见的, 你常常看到它黑压密集的雨团还在山间。等你收完衣服和作物时它便到了。雨滴打在瓦砾上激起团团白气, 然后屋顶便在白雾缭绕中浮隐浮现。顷刻, 浮荡出的漉漉流水, 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 像珍珠一般颗颗都被串成帘幕。

雨滴由远而近, 敲在鳞次栉比的瓦扉上, 像碎玉, 像珍珠落玉盘, 又像是一场恢宏的交响乐, 任何声响都细脆可闻, 仿佛一缕清香从眼前逸过, 这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享受, 是大自然一次尽情的演出。

撑一把黄色小伞在雨中静听, 点点滴滴点点, 如千万瓦吟, 突然有种“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的落寞。看远山丝绸般的雨雾, 不觉放吟“一展珠帘天地间, 短风徐弄雾生烟。举杯浅尝轻摇步, 一嘘一叹一思迁”。来到池塘边, 看井中芭蕉不似有“是谁多事种芭蕉, 早也潇潇, 晚也潇潇”的愁绪, 水草青绿, 水色淡蓝, 似一秋细藻浮萍, 倒映着人世繁华。从井中流出一线涓涓清流, 在池塘中留下一丝清明。雨珠在池塘里跳动, 砸出圈圈水晕向四周散开。如果有船, 是否也会有“白雨翻珠乱如船”的美景呢?可惜, 这毕竟不比湖泊, 不知诗人描绘的“燕雀无心, 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又是怎样的一种意境。不过, 在这清新的空气中听雨滴落的声音也应是别有一番韵味。

雨后, 大地沉静, 空气清新, 万物写空灵。远处的山仿佛从水墨画中走出, 点点尽是白描, 在云雾缭绕里略显山峰的轮廓。近处的菜园则无疑是中国写意山水的工笔细琢, 那缠绕着的藤蔓, 茂密的枝叶, 层次分明的沟壑都似一笔一笔细细描绘上的, 在湿润的空气里显得愈发生机勃勃。

怀着对雨的独特感情, 在雨中来往逡巡, 以至于可以静静地回忆和思考许多问题。总是在许多时候, 不由自主地想起李清照的《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怎一个愁字了得”, 现在想想, 没这愁字也的确难懂这雨。

导师:黎唐

篇4:静夜听雨

钻进似乎也是湿漉漉的被窝,却无法入眠,于是胡思乱想起来——这雨看来还得下,真腻人。又一想,庄稼正靠这雨水呢,别太自私!——人都喜欢艳阳天,不论秋冬的暖阳,还是夏天的丽日,不是吗?——但缺了雨水的滋润,这个世界就干涸,我们又祈雨,真像泰奥格尼斯所说:即使是上帝,也不能使所有人满意,不论它降雨,还是不降雨。于是就窃笑,笑自己,心情反而好了许多。

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秦地,却是春天少雨,秋季连阴。但如果夏粮收过,种完苞谷等秋作物,老天再霏霏细雨数日,农人们心里不乐开花才怪!收了秋,种上麦,天降甘霖,可谓称心如意,风调雨顺,来年的丰收就有了几分把握。孟子云:“天油然作云,沛然而雨,则苗浡然兴之矣!”不论春雨秋雨,能使作物“浡然兴之”,蓬勃生长,就是好雨。

再听那雨,果然好听了许多。那淅淅沥沥的响声,宛如一群纯情少女在窃窃私语;一忽儿成了“沙沙”声,莫不是蚕姑娘深夜劬劳,繁忙耕织?一阵风过,树叶摇落雨滴,打在树下什么物件上,发出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好一个“大珠小珠落玉盘”!起风了,雨斜刮,乱打雨篷,毕毕剥剥,犹如千军赴关马蹄急。雨打没有遮蓬的窗棂,像一位胆怯的路人敲窗问路,刚鼓起勇气敲两下,手又缩回去,忐忑不安,又羞怯无奈。风停了,雨仍下,在这岑寂的夜晚,细雨酥润,室外的花草想必也在陶醉。“风含翠筿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雨后秋更清,万物齐争荣,多美好!想不通古人为何多悲雨,什么“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什么“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也许想到或看到草木摇落,自己心情又不好,于是悲从中生。

其实大自然并没有什么,春是丰收的季节,就像人,吃饱了喝足了,需要睡会儿觉,养足精神,去迎接更加明媚的明天。如同人类,只有芟除心间的杂草,卸下心头的重负,眼前的世界才会明媚无限。就是细雨连绵,也不会产生愁绪了。

雨仍在下,听着想着不知不觉间走进梦乡。

篇5:诗歌:听雨

听雨

秭归县沙镇溪镇初级中学 8年5班 梅勋

戊戌三月初十,清晨散步,与亭中,作此篇。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云浪正翻滚,雷电已震怒。

轰隆隆人惊,哗啦啦鸟切。

迸射云中电,飘渺风里雾。

电婆正喘息,雷公已吼出。

青草缩成团,绿树迎头伫。

好树路边立,弱草土里扑。

波涛翻乱河,大风吹细目。

我欲乘风归,雨雾拦归路。

久久雨未歇,万山把新露。

云深不知处,唯吾意踌躇。

篇6:白露听雨诗歌

苍茫间

雨落无数

——题记

昨夜 风起云涌

一场云雨来不及准备

就倾盆落下

浇灌已近干涸的土地

滋润着成年往事

太多的执念

成了生活中的盐酸

无时不在的侵吞着深处每一寸灵魂

渴望着

这雨下个不停

将蛊毒洗净

将杂念赶出

不再迷惑

不再迷恋

一直渴望着

就这样

雨,整夜飘落

夜,成了滂沱

泥泞的路

在行人的脚下蜿蜒

一道道弯曲的车辙

就是一种种生活

篇7:秋夜听雨诗歌

魂守肠牵

融着秋雨心似秋叶飘然如云

在空中

踯躅面对空白一片

无意看到那绽放的笑脸

嗅淡淡的香痕

月下琴音流淌出

梦的甘甜。

月光在思念

秋雨没望眼欲穿

却那份浓浓的眷

狠狠纠缠

终將拾遗的思念

丢弃在旧梦的`河边

人生几何,

经不住太多的聚散

夜风拂过我的脸

树叶蒙着我的眼

一阵冰清澈骨的寒

渐渐变暖

午夜听雨

秋雨冲刷着心阶的尘

等天明有睛天

篇8:听雨的奢侈

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也无太大的区别,由于空气的污染,今时雨的酸度也许会大些,但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而已。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地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他有首《春雨》诗是这样写的:“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花径不通新草合,兰舟初动曲池平。净缘高树莓苔色,饥集虚廊燕雀声。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而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达至今,简直痛人心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对雨的好恶也因时因境而殊。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犹如冥冥之中有个张牙舞爪的隐形魔鬼在大发雷霆,它怒吼着像要从天而降,将我撕成碎片,令我惶恐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令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大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也没有现在的塑料雨衣;那种用棕丝做的可以防雨的“蓑衣”都被大人穿了去下田,留给我的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之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一身湿。这是遭逢夏秋雨时的情景。要是冬春的雨,则还要加一层可恶。那是因为我没有雨鞋,逢上雨天只好打赤脚。冬春的雨凉冰冰的,踩在地上好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下雨有了雨伞、雨衣和雨鞋,无了淋雨之虑;科学剥开了雷鸣电闪的神秘外衣,心理上对雷电也不再恐惧,因而不再害怕下雨,相反,倒渐渐地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毋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恨、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篇170个问题成堆、天人合一的杰作流芳百世。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雨中出门和上下班,虽然要增加带雨具的麻烦,但我还是喜欢雨。因为城市的污浊单靠几个环保工人解决不了问题,它要靠雨,靠一场大雨,靠每隔一段时日就来一场豪雨和骤雨,才能把城市和大地的污浊冲洗干净,再现天地的清新和明净。至于雨声,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吟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是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篇9:听雨的抒情诗歌

在秋夜里连绵

滴嗒,滴嗒

很是急切;

还有

嘭通嘭通

一声又一声,

像是棉花朵朵在散落。

我静静的躺在床上,

任雨滴声声

冲刷我旅途的劳顿。

故乡的秋雨,

最喜我的心,

疲惫松软的`肉身,

在秋雨的洗涤里得以重生,

往昔宁静的心田重现。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几多变故?

人生短暂,

需把握。

都说好儿女志在四方,

以我看来,

好儿女应志在家乡,

建设家乡,

描绘家乡!

雨,

连绵的下着,

这就是我家乡的雨

长长的见不到头

滴嗒滴嗒,嘭通嘭通,

如金银落盘般玲珑

声声飘进了我的耳际

滋润着我的心田

慰集着我的心灵

它犹如一曲动听的睡眠曲

篇10:午夜听雨的诗歌

这个雨夜,时钟如细雨

淅淅沥沥,夜色里

篇11:听雨在无雨的季节诗歌

一种思绪在天涯

彩虹诉说着雨的故事

就象一条河静静地流淌

而我的`家门前

篇12:听雨楼诗抄

半世奔波为稻粱,梦中得句醒时忘。

步兵怀古狂言少①,苏轼讥时心倍伤②。

倏忽青春填野壑,蹉跎皓首尚彷徨。

眉间欲展千千结,一任旁人说短长。

骀荡春风送暖时,浮云诡谲寸心知。

季鹰疏放非因酒③,杜牧寻芳岂为诗④。

贾谊文章关世运⑤,灵均词赋惹哀思⑥。

老夫要唱中兴曲,砍地狂歌不是痴。

盛会召开十八回,漫天瑞雪绽红梅。

缉贪惩腐全民喜,多难兴邦腊鼓催。

汗血奋蹄追美梦,醒狮昂首吼惊雷。

逶迤丝路连欧亚,指日重霄揽月归。

桃符新换饮屠苏⑦,疏影横斜香入楼。

坦荡襟怀如野鹤,飘蓬身世类闲鸥。

三生有约还须践⑧,载辞家仅小留。

耄耋诗翁身健在,蕉窗花雨洗离愁。

扶杖行吟物外身,绳床击壤太平民⑨。

软莎柳岸寻诗少,似鉴湖心待月轮。

落日衔山归棹晚,云蒸远岫破埃尘。

衰翁酿得诗千首,喜获人生第二春。

旷达诗人齿少余,木棉花伴漫翁居⑩。

京华争唱阳春曲,辽海同看新著书。

愧我文章如嚼蜡,羡君佳句吐隋珠 。

呢喃紫燕催公返,为待长卿赋《子虚》 。

沧浪水暖浣征尘,梗断蓬飘又一春。

蝶化庄周原是梦,鸥盟诗叟亦天真。

林梢暮霭吞残月,风过平湖起绿濒。

何日陪君登岱顶,放歌同作少年人。

注:①阮嗣宗在嵇康被杀后,其诗含蓄不露锋芒。载《文选》《咏怀诗》十七首可证。②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讥新政,赋诗获罪。八月十八日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幸王安礼、张方平、章诸人力救,加上曹太后视苏轼为国士,方免遭杀身之祸。详见孔凡礼:《苏轼年谱》上P450-468。③《世说新语·任诞》:“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④《唐诗纪事》卷56:“牧佐宣城游湖州,观水戏……阅奇丽,得垂髫者十余岁。后十四年牧刺湖州,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怅而为诗:‘自是寻芳去校迟,不需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34:“……孝文帝初即位……诸律令所更定,及列候悉就因,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列卿之位。绛,灌东阳候,冯敬之属尽害之……天子亦疏之……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谊有管乐之才而遭嫉妒,不得志。有《过秦论》《治安策》《悼屈原赋》《鸟赋》传世。⑥指《离骚》。⑦屠苏:有双解,一为酒,一为茅屋。⑧见《哭台中觉非诗二十首》注。⑨《古诗源》卷一P1载《击壤歌》。⑩李公也。《淮南子·览冥》:“隋侯之珠”注:“隋广东人,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断伤,以药敷之,后蛇于江中含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司马长卿有《子虚赋》,载《文选》。

咏梅四首

漂泊天涯缱绻思,揩眸欲觅向南枝。

风欺雪压怜君瘦,月暗灯昏叹我痴。

漠北江南千遍醉,霜前腊后数行诗。

花魂莫共人憔悴,好伴春风入绣帏。

婆娑几树绕队墀,疏影横斜竹外枝。

只为东君传信息,不因早雪损腰肢。

西泠处士高标格①,姑射仙人窈窕姿②。

醉眼问花花不语,似嗔野老少新诗。

莫笑诗翁老亦痴,不需怅惆怨芳时。

一湾流水三更月,几树寒梅数首诗。

踏雪曾经荀令宅③,看花宜去史公祠④。

怜君也是江南客,摇落同怀宋玉悲⑤。

月作蛾眉雪作妆,碧阑干外沐斜阳。

春封腊尽层冰里,人倚池隅小槛旁。

绰约仙姿谁领略,暗香疏影自清凉。

南枝含笑墙头出,羞煞何家傅粉郎⑥。

注:①宋林和靖隐西湖,以梅鹤为侣,自称“梅妻鹤子”。②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③李商隐诗:“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习氏《襄阳记》:“荀令君至人家坐谈,三日,香气不歇。”④满清入主中原,有扬州十日、嘉定屠城惨剧。史可法以身殉国,衣冠冢在梅花岭,岭上有史公祠。⑤宋玉乃屈原弟子,为楚大夫,悲其师放逐,作《九辩》述其志。⑥《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三国志·曹爽传》引《魏略》“晏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何郎。”《全唐文》卷20:“宋:《梅花赋》:‘俨如傅粉,是谓何郎。’”

春日遣兴

多愁心事乱如麻,久旱诗田不吐芽。

春色醉人人亦醉,杜鹃啼谢杜鹃花。

销愁无计惜春残,白屋临江夕照寒。

莺语唤来花底坐,美人蕉作美人看。

桃舒睡眼怨东风,嫁得春光造化功。

惹怒鸠媒频唤雨,小园一夜落猩红。

云影天光入眼明,波平如鉴一舟横。

醉人春光浓如酒,闲倚阑干听早莺。

连宵怕听芭蕉雨,拂晓庭前长碧苔。

花褪残红青杏小,声声布谷过墙来。

步莫公悼亡诗原玉

余挚友莫及晚年丧偶,“头白鸳鸯失伴飞”乃人生憾事也。步原玉成七绝数首,以志余哀,兼慰老友也。或云代言体亦无妨。

nlc202309082351

残灯无焰夜凄凄,辗转无眠月向西。

陇树秦云空怅望,记曾携手浣花溪。

焦桐弦断恨绵长,魂梦依依恋故乡。

浩劫红羊卿最苦①,牛衣仍在伴王章②。

碧落茫茫路不通,幽明相隔各西东。

藁砧无复刀头望③,冢上残花泪染红。

药栏小立夜凄凄,冷月无声斗柄移。

菱镜蒙尘君去也,断肠人写断肠诗。

午夜悲君入梦时,依稀犹恋旧房帏。

藕丝能断情难断,愿结来生连理枝。

褪尽残红细草薰,经年寒食雨纷纷。

玉壶纵贮鲛人泪④,洒向泉台君不闻。

失伴孤鸿恨未销,箫声断续伴寒宵。

诗魂化作人形柳⑤,岁岁凌波舞嫩条。

情天难补梦难圆,恨海茫茫望眼穿。

为问呢喃双燕子,何时能续再生缘。

千金难买返魂香⑥,白水阆风路渺茫⑦。

若使相逢真有术⑧,飞廉送我到稠桑⑨。

屯岁月苦相随⑩,患难夫妻恨别离。

勘破尘缘原是梦,来生双燕影差池。

注:①宋柴望作《龟鉴》:大意谓:丙午,丁未为国家厄会。因摭秦庄襄王至晋·天福十二年,凡值丙午、丁未者二十有一皆事变应之。世因谓丙午、丁未之厄曰红羊劫。丙属火,色赤,未属羊,故云。殷尧藩送李节度诗:“太平从此销兵甲,记取红羊换劫时。”诗指“文革”十年而言。②《汉书·王章传》:“章为诸生,学长安,疾病夫妻卧牛衣中,与妻诀。涕泣。乃为京兆尹,欲上封事,妻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对泣时耶?”③《古乐府》:“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吴兢:《解题》:“藁砧夫也,重山出也。刀头有环,环,还也。破镜飞上天,言月半缺当还也。”④张华:《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时出人家卖绡,其眼泣则能出珠。”《淮南子》:“方诸见月,则津而水。”高注:“方诸,阴燧也。大蛤也,熟令月盛时,以向月下则水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陆龟蒙:《自遣》:“月娥如有相思泪,只待方诸寄两行。”⑤汉·灵和殿外有柳,一日三眠三起,人称人形柳。⑥任:《述异记》:“聚窟洲有返魂树,伐其根心,于釜中煮,取汁又熬之,令成丸,名曰惊精香……或名返生香,或名却死香,尸在地,闻气即活。”⑦《淮南子》言:白水,出昆仑之山,饮之不死。阆凤,山名在昆仑之上。(白水洁净,阆风清明。)《离骚》:“朝吾将济於白水兮,登阆风而马。”⑧《汉书·外戚传》:“李夫人早卒,上思念不已,方士齐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除酒肉,而令居他帐。遥见好女子如李夫人之貌,还幄而步,又不得就视,帝益相思悲戚。”⑨飞廉:风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属奔。”《定命录》:“故谏议李行修娶王氏,后暴亡,李悲恸。有秘书卫随语曰:汝但呼:妙子,传语九娘子。令见亡妻,果至院,涕泣相见。”《明一统志》:“稠桑在灵定县西十里,古桃林也。春秋虢公败戎于桑田即此。”⑩《周易·屯·》:“六二:屯如如,乘马班如……”屯:坎上,震下,坎为凶险,震为雷。,止步不前貌。诗指“文革”期间,老莫蒙难,老宋以孱弱之躯保护丈夫。

词二首

行香子

草绿窗前,紫陌笼烟,酿花天,岸柳三眠。踏春载酒,诗在梅边。乘小溪风,戴溪月,剡溪船。 平湖落日,鹧鸪声咽,又匆匆,花谢谁怜。秋千院落,梦绕魂牵,负此生盟,三生约,再生缘。

注:用晁补之体,66字平仄相符,为定格。

浣溪沙

水涨陂塘草阁寒,漫天花雨正斑斑。惊回旧梦有无间。 紫燕差池帘影乱,春光半是鸟啼残,鹧鸪声咽唤人还。

篇13:七夕听雨现代诗歌

一、七夕.听雨

雨,缠缠绵绵

从我不知道的高度

走下来告诉我

三百六十五个日夜的思念只有开始

我用虔诚的心俯身静听

舒缓的音律诉说的纯洁和久远

回想辨认牛郎织女星

躺在妈妈柔柔的臂弯

曾幻想,一盆清水见到他们的容颜

葡萄架下,我和夜虫一起噤声

也不曾闻得只字片语

只听见滴滴细雨说出千百年的温暖

仰首问天

爱难道只有等待才会流传

情难道必须经受煎熬和考验

我站在七夕的雨中

轻声吟一首诗

用炙热的词语,打通三尺愁肠

掰开一滴雨的内核

真爱的甜蜜、苦涩,像饮一杯65°烈酒

一醉经年

二、七夕.独语

七夕,我把思绪放牧于苍穹

心,住进时空的回音壁里倾听

不朽的爱情神话

一缕清风掸去浮云

鹊儿的羽翼,落满相思的甜蜜

几滴露珠陶醉太阳雨的回味

一壶老酒换醒沉睡的记忆

原来,岁月可以流走

爱可以长成大树

新月在银河摆渡

吴刚的斧头锁进柴房

玉兔的药杵丢进酒缸

葡萄架下流淌着浪漫的.喜悦和隐痛的忧伤

今夜,我把心打开一条缝隙

邀月光入怀,暖我清梦

三、雨丝

此刻,指缝间的杯盏是我知己

绛红的液体点燃

一个人的忧伤

有雨的日子,把自己折叠在记忆里

抚摸曾经的幸福与疼痛

时光,来去匆匆

漫过经年,在某一个时段定格

雨,是来自天堂的眼泪吗?

轻轻的、轻轻的

滴入杯中,斟满光阴的故事

篇14:听雨诗歌

风起卷,吹不散我的思念。

雨凌乱,浇不灭花的红颜。

天高云淡,勾起我怕失去你的`忧。

月残又圆,激起我分外想你的愁。

地很广,无处寻找,你在哪里?玫瑰一现。

夜好黑,看不见你,我怎么办?真爱未还。

栀子花开,盛夏时节,我们分别;

栀子花败,玫瑰开时,我们重聚。

想把你抱紧,可我没有勇气;

想让你留下,可我没有能力。

你若玫瑰,我就为水。

水说:“愿为你灌洒一生的血”。

花言:“会给你永远唯一的心”。

我怎么会让你失落?

水怎么会把花没过?

水把花放在心中,

我把你放在心上。

水因玫瑰水不流,

玫瑰有水展尽红。

雨落清水潺潺,是不变的誓言;

风吹花叶萧萧,是真心的附和。

水欣赏花开,滑过花瓣。

篇15:听雨_听雨作文

春姑娘来了,“淅淅沥沥”的春雨瓢飘洒洒,就像春姑娘用来织布的线。雨珠洒在草地上,草地喝得饱饱的,露出了绿色的笑脸;雨珠洒在牡丹花上,花儿的脸变得红扑扑的,好像突然害了羞;雨珠洒在小河里,轻柔的鼓点敲打着水面,鱼儿们听到了,欣喜地在水面上逛来逛去。

夏天悄然地来了,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大地,花儿、草儿和树木被晒得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它们多么盼望能有一场雨啊!“哗啦啦――”,“下雨了!”花儿草儿们惊叫着,迫不及待地吮吸着晶莹的雨珠,跳起欢乐的舞来。雨后,一群孩子来到广场上,兴奋地踩着水,和小坑里溅起的水玩着打仗的游戏。

秋雨悄然地洒着,轻轻地给大地盖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只要你闭上眼睛细细地聆听,就会听到细细的“沙沙”声,那是秋姑姑踩过树叶向我们走来发出的声音。露珠被日光照耀得晶莹剔透,像一颗颗夺目的珍珠,星星点点地点缀在树叶上,花瓣上,眼前的世界亮了起来。

冬伯伯从远方慢慢地走来了,瞧!雪花正为冬伯伯护航呢。咦,怎么像是少了谁呢?顽皮的冬雨去哪里了?冬伯伯刚走近,冬雨突然蹿了出来,和寒风玩作一团,就像下课后正在嬉戏的小孩子,花草都把身子缩成一团,生怕被它们打到,让自己受了伤。这时,善解人意的雪花纷纷扬扬洒落下来,护住了花儿草儿,它们静静地睡着了,等着春姑娘的召唤。

篇16:布洛湾听雨

入住布洛湾酒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西伯利亚冷空气越过台湾海峡,使花莲地区的最低温度骤然降至罕见的10度左右。空里飘着小雨,淅淅沥沥的。没有风的呼啸,也没有鸟的鸣叫,这就更使此时布洛湾的夜幕显得格外深沉而凝重。

别具一格的布洛湾酒店就坐落在太鲁阁国家森林公园怀抱的深处。

酒店不大,但是精致如雕。一律木制结构的厅堂里,摆满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表现不老族历史的图腾雕刻物件,或脸谱,或射猎状,或男耕女织造型,表情各异,丰富至极。这些林林总总的“艺术”,有的仅仅是装饰品,有的则可以对客人出售而为纪念。也许是不大的厅堂里因为有了这种厚重历史的装点,从而给人一种深邃而阔大的感觉。

其实,无论是从空中还是在陆地审视布洛湾酒店,给人的印象都是太阔大太深邃太壮观太美丽了。数百米高的大山三面而就,如端坐的一位健壮汉子将一个娇小女孩般的布洛湾酒店揽在怀里。环立的大山如劈似削,直刺苍穹,丰富的物种植被郁郁葱葱,严严实实地覆盖着怪石林立的山体,同时也为人类酿造着天然氧吧,让至此的人们惊讶不已感叹不已兴奋不已。

布洛湾酒店的设计不是一般的独具匠心。别致的布洛湾虽然只有几十个住人的客房,却也是一律的木制结构。来人顺着三五级的台阶而上,便见一溜摆开的平房。房间虽然不怎么宽敞,但是也如人意。没有床,干净的木板地上就是褥被茶几什么的,给人一种不错的舒适的感觉。许是由于疲惫或者冬雨的缘故,布洛湾的人们大都早早地就有了些睡意诞生。

却是难眠的。

静静地仰望着小木屋,听着小雨急一阵慢一阵地降落,听着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有了许多别样的画面⋯⋯

1986年成立的太鲁阁国家公园是台湾惟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自然景观。整座公园以太鲁阁峡谷、立雾溪流域以及东西横贯公路东段沿线为主体,并且涵盖南湖中奇莱连峰、合欢山群、太鲁阁大山、清水断崖、三栈溪流域。应该说,这个范围还是比较大的,东起于清水,西迄合欢西峰,南及奇莱连峰、北至南湖大山,总面积达到了九万两千多公顷。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秀丽的太鲁阁国家公园无疑为宝岛的秀丽增添了一笔浓浓的光彩。

人间仙境般的太鲁阁国家公园是以高山和峡谷为主要地形特色的,其中立雾溪河谷景色极秀,河涧怪石如磨,似人非人,似物非物,而河水则清澈得如蓝凝滞。两岸又都是由大理石构成的岩层,年代久远,石层丰富,令人惊讶不已,于是人们又称立雾溪河谷为大理石峡谷。

而国家公园内的游憩资源大都分布在中横公路东段沿线,诸如长春祠、太鲁阁峡谷、九曲洞、清水断崖以及景色清新的娃娃谷,如今都已经是令人流连忘返的著名风景。

当然,太鲁阁国家公园的诱人之处还在于它那原始森林的面积广阔和生态环境的异样复杂。太多太多的稀有生态资源,比如山椒鱼啦,莫氏树蛙啦,还有台湾黑熊、台湾猕猴猪、台湾穿山甲、山羌、水鹿、长鬃山羊什么的,细数起来,不下百种。而植物则如云杉林、台湾芦竹、冷杉林、箭竹草原、玉山圆柏及铁杉林等极其珍奇的植物,更是公园的“美女成员”。

太鲁阁公园的植被之所以丰厚而出众,可能与这里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多雨的天滋润着喜雨的太鲁阁。

雨季里沐浴的太鲁阁是十分秀丽的。

夜,已经越来越深。淅淅沥沥的小雨却突然变得急骤了起来。没有雷声,也没有闪电,接近规则的乒乓乒乓的雨点用力击打着屋顶,犹如金戈铁马由远而近奔驰而来。

其实,20世纪60年代修筑的横贯东西公路就是这种金戈铁马的壮丽场面。10万名官兵的汗水抛洒及至200多名生命的捐献才有了现在的通途,才有了壮观的九曲洞。当然也随之有了现在的长春祠,以及在此安息的灵魂。台湾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九曲洞不会忘记他们,大山也不会忘记他们,太鲁阁更不会忘记他们。也许此地此时的风里雨里就有他们的吟唱之音。对这种声音,布洛湾是熟悉的,不老族的图腾是熟悉的,到过布洛湾的人们是熟悉的,因为它给人的印象太深太深⋯⋯

I stayed up almost all the night.

It was after eight o’clock in the evening when I checked in at Buluowan Hotel in Taiwan. The cold air from Siberia crossed the Taiwan Strait and abruptly reduced the temperature of Huanlian to 10 degrees centigrade. Light in the air made people feel depressed. Without the wind howling and the birds chirping, the night of Buluowan seemed to be very somber.

The characteristic Buluowan Hotel is located deep within the Taroko National Park.

Despite being not big, the hotel is elegant. In the wooden-structure lobby, there are displayed various carved totem articles showcasing the history of the Bulao Nationality. The facial makeup, the hunting scenes, and the men tilling and women weaving, have diversified expressions, which are not only used for decoration, but also for sale to the guests as souvenirs. Due to the historical style decoration, the small lobby makes you feel it is deep and vast.

Looking at Buluowan Hotel either from the air or the land, one will feel it magnificent and beautiful. The hotel is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on three sides, looking like a little gird embraced by a strong man. The lofty mountains are covered by dense plants, which also provide a natural oxygen bar for people and makes the tourists here excited.

The design of Buluowan Hotel is unique. The wooden-structure hotel rooms can only accommodate a few dozen guests. In the room, there are no beds. The quilts and mattresses on the floor make you feel very comfortable.

The Taroko National Park established in 1986 is the only nature site in Taiwan that has been chosen as a World Na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The entire park is made up of the Taroko Canyon, Liwu Brook and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east-west highway.

The rich plants covering the Taroko National Park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ainy climate here.

篇17:听雨_听雨作文

这种雨的声音,是磅礴的,是浩瀚的,也是震撼人心的。

风吼叫着,豆大的雨滴伴着风狠狠地往地面上刮去,重重地打在光滑的青石板上,发出“哗哗”的声音,像是有千万个愤怒的人在云间嘶吼着、呐喊着,仿佛要将这江岸冲击撕裂。它们在路面上形成水涡,蹦着,跳着,翻滚腾跃。

“哗――哗――”,这是它们不甘的呐喊声,他们要用自己的身躯,将这尘世的肮脏洗净。它们要用自己一阵一阵冲击人心的怒吼来唤醒这昏睡的世界。“哗――哗――”,江面上因雨点的打击而起了阵阵水花,绽放在整个江面。

风刮过江面,衬着雨声,那刺耳的声音使人不寒而栗,光听着,就觉得胆颤。

狂风伴着暴雨,刮过森林,透过树叶的缝隙,刮过干秃的岩层。“呜哗――呜哗――”,像是婴儿的啼哭,它吵闹着,尖叫着,“痛――,好痛!”,尖锐的松针划破了它的脸颊,它撕心裂肺地尖叫着,仿佛在向着世间万物哭诉,森林的树木都因尖锐的哭喊声而被震得颤动起来。“呜哗――呜哗――”,整个森林都充斥着这哭诉声,好像它受到了什么天大的委屈。雨点冲击着树叶,“嗒、嗒、嗒”像是在报复它对它的伤害,刺耳的尖叫并未停歇,它继续吵闹着,尖叫着,仿佛要把整个森林都要统统撕裂。

上一篇:必修2unit2说课稿下一篇:黄山奇石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