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似图形3导学案

2024-04-18

位似图形3导学案(精选4篇)

篇1:位似图形3导学案

23.5位似图形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2.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3.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位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学难点:

运用定义和性质解决简单的位似图形问题。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预习课本80页,将下面的三角形ABC放大到2倍,也就是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相似比为。画出图形并写出步骤。

2.预习课本81页,画三角形ABC的相似图形,使得原图形与所画图形的相 似比为1:2,且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

二、合作探究

1.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一量,上边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你能否用演绎推理的说明它们是否相似?如果可以,能否写出步骤?

3.通过课本的预习,你还有其他的画法吗?

4.观察你所画的位似图形,你能找到它们的对应边吗?它们的对应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展示点拨

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补充下面填空。

1.位似图形的定义:

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像这样的相似叫做位似。位似图形中,对应顶点连线的交点叫,这时的相似比又叫做。2.位似图形的性质有哪些?

3.位似中心可以取在多边形的哪里?

四、达标检测

1.关于对位似图形的表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只填序号)

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

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

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2.用作位似形的方法,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位似中心()A.只能选在原图形的外部; B.只能选在原图形的内部; C.只能选在原图形的边上; D.可以选择任意位置。

3.如图,△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是1︰2,若AB=2cm,则A′B′是 cm,并在图中画出位似中心O。

B′ C

A C ′A ′ B 4.已知五边形ABCDE和点O,请你以O为位似中心画五边形ABCDE的位的图形

1AB1 A′B′C′D′E′,使得相似比=,即

2AB2

5.已知:E(-4,2),F(-1,-1),以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1∶2,把△EOF缩小,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

A.(2,-1)或(-2,1)

B.(8,-4)或(-8,4)C.(2,-1)

D.(8,-4)

五、反思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2:位似图形3导学案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几种基本变换,并能够画出经过相应变换后的图形,掌握了一定的作图能力;而在本章前面内容里也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节的知识。【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通过展示画相似多边形的步骤,从而引入位似等相关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位似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利用位似的方法,可以把一个多边形放大或缩小。【学习目标】

1.了解位似图形的相关定义及性质;

2.理解位似法画相似图形的原理,能正确选择位似中心画相似的图形;

3.能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预测】

本节通过介绍位似图形的画法来引入位似的相关定义和性质,因此本节的重点是掌握位似图形的相关定义及性质;难点是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学指导

二、[学习目标] 1. 了解位似图形的相关定义及性质; 2.

2.理解位似法画相似图形的原理,能正确选择位似中心画相似的图形;

3.能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自学指导】认真看P60-61页的内容,思考:

1、了解画相似多边形的方法;思考如何证明所画的五边形A′B′C′D′E′与原五边形ABCDE相似,且相似比为1.5 ?

2、观察图24.5.1,思考位似图形有哪些性质?

3、想想看,画位似图形时,位似中心还可以取在哪里?

二、自主学习。

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紧张看书。

2、有疑问的地方,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3、若还有疑问之处,教师进行点拨。

三、答疑解惑

针对自学指导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起来回答、展示,讨论,最后教师做适当总结。

1、位似变换的定义:如上面的画法,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像这样的相似叫做位似。这点O叫做位似中心。

2、性质:位似中心和对应点在同一直线上;

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位似比)。

3、位似中心也可以取在多边形内,或多边形的一边上、或顶点,下面是位似中心不同的画法。

篇3:平面图形的平移导学案(精选)

学习目标:

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学习重点:平移的基本内涵与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平移特征的探索及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二、探索过程:

(一)、平移的概念:

举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

(二)、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

1、想一想:

(1)在上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2、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

三、随堂练习:P3-4

四、知识拓展:(课件演示)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BC,要探究∠B与∠C的关系,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如图2、3)。请你分别说明图形的形成过程,同时判断∠B与∠C的关系并叙述理由,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请在图1中画出你的方案。

五、当堂检测

篇4:《位似图形》教学反思—王海鹏

过风楼初级中学王海鹏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精心设计了《位似图形》这节课教案并进行了教学。

图形的位似是相似形的延伸和深化。位似图形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利用位似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放电影时,胶片与屏幕的画面也是位似图形。从教材编排的一些素材看,不仅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加强了数学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同时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更突出地反映了数学的价值。因此,本节教材对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在本节课堂教学中我 面向每一位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精美的图片开始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引入自然、贴切,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桂电生产实习报告下一篇:宽容别人的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