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2024-05-01

立体图形教学反思(共12篇)

篇1: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几何概念。所以,本节课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我参照教科书上所列举的物体在家里搜集生活中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和用到的,比如药盒、茶叶筒、铅笔、吸管、粉笔盒、奶粉盒、魔方、胶棒等,这样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上课时,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并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同学们通过分类后的各类实物,能够感知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物体与相应的几何图形找到朋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这些物体,并能准确的判断。紧接着我让学生摸一摸,通过摸一摸我让学生说出了每种物体的特征。通过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嘴、动耳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还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巩固了各种物体的特点,效果不错。

本节课也有一些难点,认识物体这节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因为圆柱体有粗细长短之分,学生往往会把它分成不同类型,长方体与正方体又有许多类似,学生又会把它们归为一类。所以仍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巩固认识。

篇2: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二是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并且第二方面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出四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其联系,并要求学生回忆其推导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类比的思想。

2、突出图表和板书结构图在整理知识中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由教师先展示空白图表,然后让学生讨论并完成图表,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些立体 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注重学生多想多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篇3: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能运用表面积、体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1)揭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出示上图:谁来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你会算这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吗?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指名说一说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怎样计算?

2.

(1)刚才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容器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区别吗?

(2)出示上图:你还记得这四种图形的体积怎样求吗?字母公式是什么?

(3)指名汇报。

(4)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还记得吗?

(5)小组交流。结合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过程。

3.求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课件出示)

(1)一个正方体,底面周长是8dm。

(2)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12cm的正方形,高是50cm。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cm,高是5cm。

(4)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3cm,高是4.5cm。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下面我们就来运用这些公式。

(2)学生逐题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间卧室地面的面积是15( )

(2)一瓶牛奶大约有250( )

(3)一间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44( )

(4)一台微波炉的体积是92( ),容积是25( )

(1)师: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有哪些?我们学过的体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有哪些?如果物体是液体时,它的体积我们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2)学生完成填空,指名回答。

(1)提问:相邻体积间的进率是多少?

(2)学生完成填空,指名回答。

6.过渡:刚才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拓展训练(课件逐题出现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1.一个长方体鱼缸,长4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

(1)它的左侧面的玻璃打碎了,要重新配一块。重新配上的玻璃是多少平方厘米?是多少平方分米?

(2)如果把金鱼缸放在柜子上,柜子上至少留出多大的面积?

(3)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4)李叔叔在购买这个鱼缸时为了方便携带,用一个外包装是长42厘米,宽42厘米,高38厘米的长方体纸箱来装。做这样一个纸箱至少需要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

(5)鱼缸所占的空间有多大?

(6)在鱼缸里注入32000毫升水,水深多少厘米?(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

(7)再往水里放入一些鹅卵石,水面上升了5厘米。鹅卵石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厘米?

(8)如果鱼缸玻璃的厚度是2厘米,那么鱼缸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2.制作下面圆柱形物体,至少各需要多少铁皮?

油桶: 底面半径4dm高12dm; 水桶L底面直径40cm高50cm;通风管:管口周长0.628m长1.2m。

(1)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学反思】

如果说新课教学是“画龙”,那么复习则是“点睛”。但很多老师感到“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怎样才能让复习课上的更有效呢?下面谈谈结合这节课的设计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梳理

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回忆了什么叫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各应该怎样算,接着让学生回忆了什么叫体积?什么叫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计算公式是什么?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整理、合作讨论参与,最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梳理成出知识网络。

二、建立知识系统注重拓展延伸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对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另外在复习课中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

篇4: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1)揭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出示上图:谁来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你会算这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吗?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指名说一说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怎样计算?

2.

(1)刚才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容器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区别吗?

(2)出示上图:你还记得这四种图形的体积怎样求吗?字母公式是什么?

(3)指名汇报。

(4)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还记得吗?

(5)小组交流。结合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过程。

3.求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课件出示)

(1)一个正方体,底面周长是8dm。

(2) 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12cm的正方形,高是50cm。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cm,高是5cm。

(4)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3cm,高是4.5cm。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下面我们就来运用这些公式。

(2)学生逐题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间卧室地面的面积是15( )

(2)一瓶牛奶大约有250( )

(3)一间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44( )

(4)一台微波炉的体积是92( ),容积是25( )

(1)师: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有哪些?我们学过的体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有哪些?如果物体是液体时,它的体积我们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2)学生完成填空,指名回答。

5、0.5m3=( )dm3   4050dm3=(  )m3

0.09dm3=( )cm3   60cm3=(  )dm3

1.04L=( )mL 75mL=(  )cm3

(1)提问:相邻体积间的进率是多少?

(2)学生完成填空,指名回答。

6.过渡:刚才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拓展训练(课件逐题出现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1.一个长方体鱼缸,长4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

(1)它的左侧面的玻璃打碎了,要重新配一块。重新配上的玻璃是多少平方厘米?是多少平方分米?

(2)如果把金鱼缸放在柜子上,柜子上至少留出多大的面积?

(3)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4)李叔叔在购买这个鱼缸时为了方便携带,用一个外包装是长42厘米,宽42厘米,高38厘米的长方体纸箱来装。做这样一个纸箱至少需要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

(5)鱼缸所占的空间有多大?

(6)在鱼缸里注入32000毫升水,水深多少厘米?(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

(7)再往水里放入一些鹅卵石,水面上升了5厘米。鹅卵石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厘米?

(8)如果鱼缸玻璃的厚度是2厘米,那么鱼缸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2.制作下面圆柱形物体,至少各需要多少铁皮?

油桶:底面半径4dm 高12dm;水桶L底面直径40cm  高50cm;通风管:管口周长0.628m长1.2m。

(1)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学反思】

如果说新课教学是“画龙”,那么复习则是“点睛”。但很多老师感到“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怎样才能让复习课上的更有效呢?下面谈谈结合这节课的设计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梳理

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回忆了什么叫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各应该怎样算,接着让学生回忆了什么叫体积?什么叫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计算公式是什么?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整理、合作讨论参与,最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梳理成出知识网络。   二、建立知识系统注重拓展延伸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对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另外在复习课中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

总之,上好复习课,需要老师敢于放手,敢于创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全过程,学生将带给你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更加的扎实有效。

篇5: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教学反思

为了能够让学生经历从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本节课通过应用多种丰富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出生活中的一些美丽的几何图形。通过列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尝试在这些图形中抽象出图形,感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棱柱和棱锥。学生通过经历具体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逐步建立出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图形概念,体会出数学的抽象思想,在通过进一步的教学活动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体会他们的本质特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图形的形状特点,鼓励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练习题的选取上,要与本堂课的讲解重点相关联。练习题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点的复习与强化的过程,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作业形式的多样让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体现“学数学,用数学”的理念,让学生重视练习题,每一道题都是对知识点的浓缩。

篇6: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1、教学的层次比较清晰。尝试分类——探究形成——联想应用。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并应用图形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从生活数学出发。新课标中指出,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了解生活环境,改变生活现状。本着这个精神,我尽量安排知识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识是有用的,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的空间,指导了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由浅入深、由粗到细,螺旋上升逐步探究图形的特征,使探究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效。

4、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多种教学活动结合。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尤其在学生说物体特征和寻找生活中这些形状的物体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全班小朋友都投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中来,达到了教学目标所要的结果,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但是,整节课还是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正如教学设计所预测的,这节课自主性操作明显不够(由于担心课堂纪律),在个别环节的设计上,总因苛求课堂的井然有序而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忽略了其实学生在磕磕绊绊地发现过程中可以对知识加深理解。

另外,在教学中,我深刻意识到,我的评价手段不够丰富,评价语言不够生动、灵活、具有启发性。例如:某学生说水桶是圆柱体的。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只要我此时加一句:“怎样的水桶是圆柱的?”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与圆台的区别,从而更好地把握圆柱的特征。然而,由于我评价语言的.匮乏和缺乏深入的引导,白白错过了这么一个大好契机,我深感惋惜。这样的地方或大或小,不只一次,我深刻意识到需要好好加强评价语言了。

在评价手段方面,我侧重于师评生,生生互评虽然也有,但机会给的很少。这个本身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没有很好的把握跟渗透,以至于出现教师过分引导的局面。虽然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较高的评价能力,只要有心寻找应该还是能发现这样的内容和环节的,这样的评价也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激情。

篇7:《立体图形的复习》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重视了:系统整理知识,综合应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落实关注学生发展的要求。

一、自主梳理知识,建构能力

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一张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但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获得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必须经历自主整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整理立体图形的知识,让学生自主选择整理的标准和方法,出现按立体图形的种类和按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等不同方法来整理立体图形的知识。凸现整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在课前完成整理和建构,增大了建构的空间,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在小组交流中调整,为全班交流推荐优秀作品时,体验和感悟了建构知识网的方法。这样,还学生一个自主整理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去理一理知识,让学生试着自己去把知识纵向成线、横向成片,在“做”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做”中学会整理建构的方法,获得整理建构的能力。

二、变式练习,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本课改变原来那种学生纯粹的代公式等练习,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同时,也将有助于理解“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纯粹的代数据计算。

复合应用题教学反思

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或几个)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的,只是孕伏了中间问题。本节课是几倍多(少)几的两三步复合应用题,是复习第七册利用树状算图解应用题的相关内容,并在原有学生基础上,加以思维和步骤的提升。

一、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教学目标清晰,完成教学任务较好。

整堂课,安排了“复习—探究—巩固—拓展”几个环节。在复习引入部分中我先设计了让学生用正推和逆推的思想来说说数量关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思维的方法,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然后在探究部分,出示例题:“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一列特快列车的速度是这辆汽车的2倍,而上海慈悬浮列车的速度比这列特快列车的速度的3倍还多70千米。上海慈悬浮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我们求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和同学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汽车、特快列车和磁悬浮列车三者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先进行分步列式,再综合算式。同时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由于前面学生对几倍多(少)的数量关系比较熟练,所以列式的正确率比较高。

在试一试的3道题目中,第一二两题是模仿练习,第三是对例题进行题目改编,思维方法由正推过渡到逆推。将逆推的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化难为易,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巩固练习部分,是一道选择题,这题的一倍数是两个量的总和,在备课预设时就想到学生会把其中的一个量当作一倍数。通过辨析,学生找出了三种算式的区别。

最后一道提高题,既有把两个量的总和当作一倍数,还融入了“篮球的数量是排球的一半”,让学生通过叙述上的变化,搞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辅助手段丰富。

本节课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是运用了白板,在复习数量关系后,插入一个小动画,既引出了本节课要教的例题,又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仿练习,再进行对比练习,再对题目进行变换。教师可以随意在白板上对题目进行圈圈划划,节约了教学时间和书写的空间。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进而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体现了课堂中师生,生生的互动。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把例题放下去,让学生自己找不同的算法进行解题。算法1:60×2×3+70,通过画树状算图学生清楚解题的思路。然后有一位学生问:60×(2+3)+70我这样列式对吗?学生的兴趣很浓,开始了讨论,一位学生说:“还要加个1,就是少了一份60。”得到60×(2+3+1)+70.很多学生看不懂这个算式,教师就和学生一起画线段图。借助线段图,学生明白把一辆汽车的速度看作一份,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就是它的6倍多70千米;如果把一辆特快列车的速度看作一份的话,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就是它的3倍多70千米,最终整理出的算式还是算法1:60×2×3+70。对于60×(2+3+1)+70,答案正确,但思维上不是最合理。

这个环节中,资源生成后,在师生的互动中较好解决。在四(1)班教学中,没有此资源生成,由此也说明了2班孩子投入到上课中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点出了本节课教学的应用题类型是几倍多(少)几,学生也知道上课的内容,但是黑板上没有出示课题。这是教师上课中忽略的一个地方。

2、从课堂教学五环节来看,下课铃声一响教师就宣布下课,没有课后小结,整堂课的结构就不完整。可以适当拖延一分钟左右,进行简短的课堂总结。

3、选择题中学生选择B:40×2×2-36 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搞清是谁的2倍,只要运用找出一倍数的方法就可以解决——灰兔、黑兔只数和的2倍少36。运用找一倍数的方法既可以很快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也体现出课堂的整体统一,首尾呼应。在这个部分,教师反复强调的是谁的和,浪费了一些时间。

4、由于本班学生基础不是很好,所以在上课时教师有意识抽了一些平时不爱说话,也不举手的学生回答,想看看这部分的知识是否掌握,但是这些学生讲不清楚或者比较慢,教师接着话题把学生的思维替代了,或者请别的学生替代了这位学生的思维。所以在这里为了赶时间,替代现象较多。

5、问题放下去,抽个别学生回答,而不是有小组讨论再交流,让更多的学生说说。学生交流呈点状而不是块状,这个问题也有待改进。

应用题总复习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总复习中它至关重要。应用题的系统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数量关系,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应用题的复习教学的体会。

一、由浅入深,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

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有联系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因此,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在复习时,我特意安排了一些补充条件的问题和练习,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看到问题立刻想到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两个条件;看到两个条件能迅速想到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出些有助于训练发散性思维的练习题。如给出两个条件:甲数是10,乙数是8,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多提出些问题。练习时,先要求学生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乙数占甲数的几分之几”等。然后再要求学生提出用两步解答的问题,如“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乙数占两数和的几分之几”等。对于常用的数量关系,复习时我还采用给名称让学生编题的练习形式。如已知单价和总价,编求数量的题目;已知路程和时间,编求速度的题目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为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打下良好基础。在编题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对数学术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只有准确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如增加、增加到、增加了,提高、提高到、提高了,扩大,缩小等。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易混的术语,如减少了和减少到等要让学生区别清楚。

二、通过综合法与分析法,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

能够正确解答应用题,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具体表现。应用题的解答一般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我们在复习时侧重教给分析法。如:李师傅计划做820个零件,已经做了4天,平均每天做50个,其余的6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

分析方法是从问题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即:①要求平均每天做多少个,必须知道余下的个数和工作的天数(6天)这两个条件。②要求余下多少个,就要知道计划生产多少个(820个)和已经生产了多少个。③要求已经生产了多少个,需要知道已经做的天数(4天)和平均每天做的个数(50个)。在复习过程中,我注重要求学生把分析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能说清楚,就证明他的思维是理顺 的。既要重视学生的计算结果,更要重视学生表述的分析过程。三、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应用题复习中,一题多解是沟通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可以开阔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8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20%,结果用12.5天就完成任务。原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可有下列解法: 1、80×(1+20%)×12.5÷8=15(天)2、12.5×(1+20%)=15(天)

3、设计划用x天完成。

80x=80×(1+20%)×12.5 x=15 上述三种解法分别是按解一般应用题的思路、分数应用题的思路、方程和用比例解的思路进行分析的。通过本题的复习,引导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过的解应用题的各种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分数复合应用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的是分数复合应用题,所以本课由分数连乘应用题引入,通过改变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使之转变成一道分数连除应用题,为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了基础。本教案还重视分析思路的训练,通过设计提问和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为学生自己解题奠定了基础。在练习的设计中,采用不同形式,由扶到放,不但一步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分析思路,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部分的复习内容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直接接触。这里的复习,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便于学生在学习新知时,练习旧知识理解思路,形成思维。通过比较可以沟通两种方法的练习,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解法二的算理。

这节课摆脱了常规的教学方法抓住了分数应用题的核心——倍数关系和量率对应,采用了“一例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把分数所表示的两个量的倍数关系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揭示数量的具体和抽象的矛盾,把分析具体的数量与抽象的数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学生能在较高的水平上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减轻了负担。分数复合应用题,历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透切理解这类型的应用题,就要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转化、对比,使学生了解这类分数应用题特征,再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规律。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组织教学:

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用乘法应用题与例题作比较,让学生从中发现与乘法应用题的区别,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也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的中间问题,便于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本课,我不是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并解答应用题的,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探究和合作交流,“你自己试一试,然后小组讨论,你教一教不会的同学。”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学生普遍能讲出道理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 环节,努力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和学习氛围。每个问题的提出,先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到两人商讨,然后小组交流,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成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设计者。面对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抽象难学的现状。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调动了学生 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扶--半扶半放--放,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得。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议论、去争辩、去探索。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发展。练习设计开放,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本节课时打破了传统的“巩固练习”的常规,设计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生活情景,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去选择、去优化,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这样教学不仅给学生萌发求异思维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使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三、寻找多种方法,开拓学生思维能力。

篇8: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一、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知识进行自主探究

新课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促进作用. 学生并非“一张白纸”, 而是拥有许多与知识有关的生活经验, 其拥有惊人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 所以, 初中立体图形认识的教学中, 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 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帮助其逐步建立立体的空间概念与关系. 例如, 在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时, 由于不同的方向与角度, 其所看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以图1为例,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观察与思考, 并将所看到的图形进行描述.

在这个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适度点拨, 学生最后也会知道:观察的方向与角度不同, 其所看到的图形也不同, 正面看到的是正视图, 侧面看到的是侧视图 (根据不同的方向, 可分为左视图和右视图) , 上面看到的是俯视图 (如图2所示) .

二、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增强立体图形的直观性与生活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其以直观、形象的内容为主,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与工具, 有利于营造轻松、活泼、生动、愉悦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激发.

例如, 在正式讲课之前,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世界著名的古建筑:埃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英国巨石阵、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等等, 在为学生讲述这些古建筑相关的故事与背景的同时,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古建筑中都体现了哪些几何图形,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说一说, 画一画,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后顺势带入立体图形等相关知识, 这样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再比如, 将常见的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过程、正方体的11种表面展开图及其90°, 180°旋转造型过程等用Flash应用软件制作成动画, 在课上用多媒体设备播放, 让学生置身于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动画之中, 亲眼目睹、亲身体验, 从而实现空间感的强大, 加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感知和了解, 进而培养学生自我体验与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在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升华.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深入认识立体图形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摸一摸、搭一搭、说一说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乐趣, 同时, 将其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 真切感知生活中立体图形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 鼓励其勤于思考、自主认知, 并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 将立体图形知识进一步深化.

例如,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圆柱体或圆锥体,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 思考圆柱体和圆锥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其侧面展开图又分别是什么? 这样, 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实际动手操作, 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与探究, 充分调动其身体与头脑的共同运动. 最后, 学生对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是扇形 (如图3、4所示) 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四、紧密联系生活,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也终将为生活服务.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倡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中, 也必须充分联系生活实际,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立体图形等数学知识, 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例如, 教师可以“国王选王子来继承皇位”等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喜爱的故事情境中渗透进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只圆桶的上方有一只蚊子, 而其下方的一只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 应该选择哪条最佳路线? 用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学生比较喜欢的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热情, 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 自主进行问题的思考与探究, 最终让其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引导其将数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 教师还应重视情感与评价的激励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评价与鼓励, 更多地运用赞扬性的评语,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培养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鼓励其不断进行思考与探索.

篇9:《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建议

关键词: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几何;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61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起始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节概念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用几何研究的方法研究几何体的课程,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复杂的几何体奠定了基础。在前不久的市级赛课活动中,有四位教师执教此课题,教学方式与达成的效果各不相同。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课堂效果评价和专家的点评,就“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教材内容分析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是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整章教学内容是这样呈现的:世界存在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以长方体为例;让学生感知从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的过程——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和想象几何体的展开过程;认识可以用平面图形表示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线与线相交成点,面与面相交成线,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基本几何图形:点、线、面、体,并初步引入几何图形的集合观点——学习最基本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分析

教材要求我们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互相转化的学习来发展空间观念。一些主要的概念、性质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虽然许多概念学生之前已有初步的了解,但比较分散,现在需要比较系统地学习,进一步加深认识。另外,学生对图形的表示和画图、作图,对几何语言的学习、应用等,都需要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这些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都很重要,同时也是本章的难点。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这一节课首先通过引言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俯瞰图和4.1节开始的实物照片入手,展示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旨在与将要学习的图形与几何知识发生联系。教科书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长方形物体入手,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物体的外形抽象出几何体、平面、直线、点等概念以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的过程。

为了遵从教材的整体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从实物和模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学生也可通过辨析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体会数学概念的严谨与简洁美。同时,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使学生对常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合理的分类,多角度地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建议

1. 用好章前引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无论是在内容、编写体例,还是在教学程序等方面都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修订。如新教材增设了章前图及引言、读一读、想一想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这些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却被一部分教师忽略。对于本节课来讲,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的起始课,教师应合理运用章前引言,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学的研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学习几何知识的目的和必要性,这对学生今后学习各种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利用多媒体欣赏图片,从图片中找到熟悉的图形,引出概念。由于本节课需要利用多媒体欣赏图片,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几何图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强调学习几何的意义,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同时,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通过抽象出诸多几何图形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引出几何图形的概念。

3. 在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寻找几何图形,强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同时强调看问题的角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教室以及教师身上的衣物中找寻熟悉的几何图形或随机在教室中拿出实物,与学生共同辨析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

4. 注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概念的关键词辨析,体会数学概念的严谨与简洁美。对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有些教师可能忽视了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概念的关键词辨析,认为只要能识别图形即可。这实际上这降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这节课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几何学研究的角度理性地辨析图形,因此,对概念本身的关键词的含义应要做准确理解,从而使学生学习图形之后,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5. 制作模型,利用实物模型研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强化分类的合理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制作的学具,让学生在模型中寻找立体图形中有哪些平面图形,从而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通过观察各类立体图形的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分类,也可在小结中拿出模型与学生共同总结,如师生总结正方体是棱柱、是四棱柱、是柱体、是立体图形、是几何图形的过程实际上强化了学生对类别之间的包含关系。

6. 在游戏中,强化学生对各种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教师可以在学生较疲倦时,以做游戏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如赛课中,有位教师让学生用平面图形拼出图案,并给予寓意。另一位教师设计“几何图形”猜一猜,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认识几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总之,对于这样的概念课,教师要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知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间的关系。结合实物,对概念的关键词做好辨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让学生认识简单几何体的特征,并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互相转化的学习达到发展空间观念的目的。

篇10:第四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第四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课前一段时间里,我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等,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球体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画出数学模型图,如长方体、圆柱、球的线描立体结构图弄,教学反思《第四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按要求收集好相关生活物品以作学具。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篇11: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六年级的数学课总感觉课堂必须容量很大,对于如何上好复习课我也一直在摸索、学习,在想办法完善,所以对于这次立体图形的复习,从导入到知识的归纳总结,到练习的应用都是本着把这部分内容尽可能完善来做的,总的来说对于知识点的把握上还是到位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内存”,并将其应用于练习中。

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

1、学习方式比较单一,采用一问一答式,让学生可能最后有点疲劳,注意力有点不集中了。

2、在第二环节对于知识点回顾与梳理时,运用的时间较多,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将知识自己整理,再进行班内交流可能时间上就会节约一些,也利于学生自主探索。

3、时间的把握上有点欠缺,在最后的知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没有给学生呈现,如果前面能节约出时间后面就可以完全呈现,本节课环节也就回更加完善。

篇12: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 2.内容解析

学生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和想象几何体的展开图的过程,认识到可以用平面图形表示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让学生初步体会几何图形的抽象性特点和数学的抽象性。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些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简单的组合,得到平面图形。(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立体图形。(3)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说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简单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可以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示意图。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和它的展开图。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能通过同一个几何体的不同展开图,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自己得到的图形,描述如何展开及折叠。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等几何概念,对于从不同方向看和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这两个知识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初中几何学习,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所以,要多指导学生从观察实物的图形入手,慢慢过渡到观察抽象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体会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并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不用实物模型,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立体图形。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观察,借助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五、教学设计 1.复习巩固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几何图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能从生活中各种形状的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比如说(展示圆柱形胶棒及学案卷)?下列实物能抽象成哪些立体图形?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从不同方向看 教师:请大家看图片(展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为什么大家看到的不同:观察的方向不同,观察到的图形也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和动态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有很多规律奥秘需要去探究,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及发现的喜悦。

3、探究新知:

①(以生活中的实物为例).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立体图形实物,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强调当同一个物体放置不同时,看到的图形也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球等物体的观察练习,使学生掌握这些常见物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②(以立体图形为例)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猜想从不同方向能看到的平面图形。教师展示三棱柱和四棱锥的石膏实物,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后,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好后派代表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并讲解。

设计意图:安排了思考、观察、再思考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观察实践是学习开始阶段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经验,认识图形,验证学生的空间想象。所以安排在活动①先观察后思考的练习之后,过渡到活动②先思考再观察验证后作图的环节。

③(以简单组合体为例)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立体图形后,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好后派代表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并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练习,加深学生对“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作图”的认识。

4、合作探究:

教师:已知从正面和左面看得到的图形,猜想立体图形最多由几个小立方体组成。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讨论、交流,用模型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派代表在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事动手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获得几何图形知识和有关技能,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5、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教师:老师想做一些小挂件装饰圣诞树,请大家用手中的模型帮老师折一些立体图形挂件。

师生活动:学生想象后动手实践。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展示,总结自己做的是什么立体图形的挂件,它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如:我做的是三棱柱,它的展开图是2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设计意图:先想一想,是对空间想象力的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不能忽视折叠的作用,它可以验证想象或帮助发现结论。先想象一下,再动手操作,然后反思操作过程,有助于培养空间想象力。

6、合作探究: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正方体的展开图都有那些呢?

师生活动:学生先想象,再利用手中的正方形片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巡视指导。验证成功的,派代表在全班展示。验证不成功的,也派代表介绍不能折成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先想象,再动手实践验证猜想。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在实践中体验了从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过程。总结折叠失败的展开图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反思后从失败中总结学习经验的学习习惯。

7、归纳小结

教师:本节课学会了什么知识: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是平面图形,而不同方向的平面图形合起来可以表示一个立体图形)。立体图形表面展开图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门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成平面图形。反之,若干个平面图形也可以围成一个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回顾;突出重点的知识技能,完成知识体系建构;加深学生对认知方法“具体-抽象”的理解。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等几何概念,对于从不同方向看和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这两个知识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初中几何学习,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所以本课我的设计理念是多指导学生从观察实物的图形入手,慢慢过渡到观察抽象图形,重视动手操作、观察、想象、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体会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并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本节课有以下成功之处:

1、创设问题情境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态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容易理解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立体图形有可能得到不同平面图形。

2、问题设计由浅入深。观察立体实物--想象抽象的立体图形-观察实物验证自己的想象 鼓励学生先动手实践、后思考结论,逐步过渡到先思考、后动手验证,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在教学的实际环节中,充分的利用实物、模型和信息技术工具,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本课不足之处:

1、简单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的练习时间略长。

上一篇:软件系统试运行报告下一篇:《插秧》优秀教学反思